中国利用外资的基本制度和政策

时间:2019-05-14 13:3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利用外资的基本制度和政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利用外资的基本制度和政策》。

第一篇:中国利用外资的基本制度和政策

山西省县级商务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培训材料之八

中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政策

山西省商务厅外资处 王海清(2006年11月19日)

外商投资涉及面很广,从法律角度而言,涉及民法、行政法、商法、经济法、诉讼、仲裁等各个法律领域,自1979年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来,经过25年的实践,我国已建立了完善的外商投资的法律体系(法律法规规章超过270件)。从外资管理角度而言,涉及规划发展、技改、城建、工商、外汇、海关、商检、国家安全、财政、税务、进出口、市场管理、会计、统计、资产评估等方方面面,包罗万象。

下面只简单介绍一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政策,希望对大家进一步理解、掌握和研究学习国家利用外资的各项具体政策和法律规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主要讲五个问题:

一、外商投资的准入制度

二、外商投资的形式

三、外商投资的产业政策

四、外商投资的优惠待遇

五、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展望

一、外商投资的准入制度

(一)世界上的投资准入

对待外国投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金融稳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考虑,对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都实行一定程度的管理和投资准入。最直接的反映是体现在立法层面上,无论是国内立法还是双边、多边国际协议,外资准入自由化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限制。

从单边立法层面看,即使是发达国家也在不少行业部门禁止或限制外资准入,如美国作为世界上投资最为开放自由的国家,其也一定程度地存在限制,去年夏天,中海油试图收购美国的优尼科石油公司,引起美国国会的强烈反对,由此这一收购计划被迫搁浅。在双边立法层面上,所有的双边投资协定(BIT),包括美式的BIT在内,都不敢否认东道国对外资的管辖权。在多边立法层面上,“有规则必有例外”是《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和GATS《关税总协定》等WTO框架下的投资协议都带有的特色,也就是说在推行投资自由化的同时,允许存在一定程度的投资准入限制。WTO框架下的投资协议的准入自由化是有限度的,而且,协议中有不少条款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需求给予了适当考虑,在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的世界里,各国外资自由化的程度和范围是受到限制的,不可能立即出现各国一致认可和接受的统一的高度准入自由化规则。总体上,由于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对母国和东道国、对发展程度不 同的国家的影响及影响程度都有所不同,因而产生了管理政策和措施上的差别,发达国家推行投资自由化,发展中国家更多实行的是谨慎开放和较多的投资限制。

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中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其

一、国际直接投资超越了国际贸易成为国际经济联系中更主要的载体;其

二、国际直接投资超过了国际银行间贷款成为发展中国家外资结构中更重要的构成形式,各国政府为了争夺有限的国际资本,纷纷放松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准入“门槛”,从“原则限制,例外自由”走向“原则自由、例外限制”。

(二)中国的投资准入

中国的投资准入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投资程序上,实行外商投资项目的核准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审批,前者是由投资主管部门对外商投资项目从维护经济安全、市场准入、资本项目管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审查核准,后者是商务部门在前者的基础上对外商投资法律文件进行审查批准。形象一点比喻,前者是婚前医学检查,但从国家利益出发却是强制性的,后者是颁发结婚证书。另外一个方面是投资产业和领域的限制,包括对投资比例的限制。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投资产业和领域限制是实行投资审批程序的基础,实行投资审批程序是贯彻投资产业和领域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原有的投资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 目建设市场化的新格局。2004年7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在进一步深化国内固定投资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对外国投资准入进行了很大的改革,明确将外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列入《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对外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这种核准制也区别过过去的审批制,有很大的不同。

核准制与审批制的主要区别是:

(1)政府直接管理的企业投资项目数量大幅度减少。核准项目的范围,由《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严格限定,并根据变化的情况适时调整。《目录》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研究提出,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未经国务院批准,各地区、各部门不得擅自增减核准范围。

(2)程序简化。企业投资建设实行核准制的项目,仅须向政府提交“项目申请报告”,而无需报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

(3)政府管理的角度改变。政府主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审查。对于外商投资项目,政府还要从市场准入、资本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审查。

至于外商投资非固定资产项目,比如外商在商业领域的投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并没有明确要求也实行由投资主管部门进行前臵核准程序。国家商务部与相关部委也针对不同服务贸易领域出台了一些部门规章,对这类外商投资项目实行了特 殊的投资审批程序。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从 2002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开始履行WTO项下的各项义务,正在逐步放宽投资领域,减少投资障碍,加强投资保护、放松投资管制、减少政府干预。实践表明,我国开放投资领域的速度大大超过了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

(三)外商投资的审批和设立程序和分级审批权限

1、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设立程序:(1)申请项目核准。

中外双方签署合营协议书后,编制项目申请书,按审批权限报政府发展计划部门或负责技术改造部门审批。

合营中方以国有资产投资的项目,在报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前应先进行资产评估,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批准。

有些需行业主管部门或技术主管部门出具行业或技术方面指导意见或建议的,在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应先取得行业或技术管理部门的书面意见。环保评价审查、土地审查等也在这一阶段进行。

(2)名称核准登记

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向工商部门申请拟设立的企业名称核准。

(3)报批企业合同、章程,领取批准证书

取得上述批准文件之后,将合同、章程等有关资料文件,报送政府授权审批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的商务主管部门审批。领取批准文件和批准证书。

在领取批准证书前,应执商务主管部门正式批准合同、章程的 文件到技术监督局代码中心领取代码核准通知书。

(4)申请工商注册登记

在领取批准证书后30日内到工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公司法》规定,公司自批准设立之日起90日内,进行设立登记。“三资法”规定自领到批准之日起30日内进行登记。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应适用“三资法”的规定。

(5)申请财政、税务、外汇、海关登记

在领营业执照后30日内,应到财政、税务、外汇、海关等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到企业代码中心领取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开立银行帐户。

设立外商独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应填制外资企业设立申请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连同企业章程及有关文件直接报商务主管部门审批。其它程序与上述相同。

2、审批权限。

目前,国家对外商投资项目的分级审批权限是这样规定的:(1)鼓励类、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

总投资5亿美元及以上,项目申请报告、合同、章程分别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上报由国务院审批;

总投资(包括增资)1亿美元及以上,项目申请报告由国家发改委审批,合同、章程由商务部审批;

总投资(包括增资)3000万美元及以上,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审批。根据国务院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的要求和部署,不少省市已将各种形式的外商投资审批职能合并,大 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通过机构改革方案,指定项目申请报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的投资主管部门(如发改委、经委)审批,报国家发改委备案;合同、章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的商务主管部门审批,报商务部备案。

但该限额以上涉及国家综合平衡的鼓励类项目,其项目申请报告仍要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合同、章程仍要报商务部审批;

总投资(包括增资)3000万美元以下(不含),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已将该限额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的审批权委托下放到地方审批。

(2)限制类外商投资项目。

总投资1亿美元及以上,项目申请报告、合同、章程分别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上报由国务院审批;

总投资(包括增资)5000万美元及以上,项目申请报告由国家发改委审批,合同、章程由商务部审批;

总投资(包括增资)5000万美元以下(不含),不论规模大小,一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审批,此类项目审批权不得下放。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已指定其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审批。

(3)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外商投资项目。

涉及配额、许可证的外商投资项目,在批准项目申请报告之前,须先向商务部申请配额、许可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其变更事项或外商投资项目的合同、章程及法律特 别规定的重大变更(增资减资、转股、合并)事项,由商务部审批。

(4)服务贸易领域外商投资项目。

服务贸易领域外商投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法规规章规定审批。没有专项法规规章的服务贸易领域外商投资,由地方根据外商投资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及要求进行审批,报商务部备案。

二、中国利用外资的形式

从宏观上分,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式大体上可分为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直接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是外商在我国境内直接投资设立公司,间接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是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外经济组织贷款,如世界银行贷款等。

就外商直接投资而言,也可有多种形式:

从外资进入的形式分,可分为绿地投资、外资并购(M& A)两种主要方式;此外,近年来还出现近年来又出现了BOT方式,和产品分成合同(PSC)、基础设施经营权转让、特许权转让等等。但无论外资如何进入,进入后存在的法律形式看,最终可分为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形式。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我还着重讲一下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的区别。

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有:

1、投资的形式不同

合资企业必须由中外投资者以参股的方式出资,各方必须在中 国境内设立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共同经营实体;而合作企业可以由合作各方在中国境内设立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共同经营实体,也可以不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而以合伙的方式进行合作。但这种合伙和我国《合伙企业法》中的合伙是有区别的,我国合伙企业法中的合伙人必须是自然人,而非法人的合作企业中的合作各方,中方必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外方可以是经济组织也可以是自然人。

2、计算投资和利润分配方式不同

合资企业参股各方,不论以什么方式出资,都必须以货币计算各自的股权,并且按照股权比例分担风险和分享利润;合作企业各方可以以各种方式投资,但不一定以货币计算股权,也不一定按照股权分担风险、分享利润。各方的出资方式、出资额、责任和权利都具体地规定在合同中。

3、投资各方承担责任方式不同

我国民法根据承担民事责任的财产范围将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分为无限责任和有限责任。无限责任是指责任人以自己的全部财产承担的责任。有限责任是指责任人以一定范围内或限额的财产承担责任。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

合资企业合资各方以其认缴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换句话说,这种责任是按股权的比例并以各方的出资额为最高限度的;合作企业合作各方可以约定承担责任的方式和比例,但以其提供的合作条件为承担责任的最高限度;而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合作各方,其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在内部是合作各方按份承担无限责 任,对外部是合作各方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4、投资回收方式不同。

合资企业投资各方回收投资只能按照各方所占注册资本比例通过分配利润的方式进行,而不能直接分配产品或有其他方式;合作企业合作各方可以按照各方的出资比例也可以在合同中另行约定比例通过分配利润方式进行,还可以通过直接分配产品的方式进行,甚至可以约定其他的方式;而且在合作合同中可以约定外国投资者先行回收投资。我省临汾的山西金尧焦化有限公司就曾提出过修改合同,约定外方先行回收投资。后面我还要讲到投资回收问题。

5、企业财产的归属不同

合资企业的财产归合资企业所有,合资各方投入合资企业后只按其投资的比例对合资企业享有股权,不再对其投资本身享有权利;合作企业合作各方在投资或提供了合作条件后,对其投资本身或提供的合作条件本身也不得独立行使权利;而且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合作各方的投资或提供的合作条件,为合作各方分别所有。经合作各方约定,也可以共有,或者部分共有、部分分别所有,但合作企业经营积累的财产,归合作各方共有。合资企业期满后,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包括剩余固定资产,按照合资各方的股权比例进行分配,但合资企业合同、章程另有约定的除外;而合作企业期满后,合作企业清算后的剩余财产依照合同的约定确定财产的归属;如果约定了合营期间外方先行回收投资的,合作期满清算后的剩余固定资产应无偿归中方所有。

6、组织机构不同 合资企业必须设立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合作企业可以设董事会,也可以设联合管理委员会,实行的是董事会或联合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而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直接由合作各方的代表组成的联合管理机构共同管理合作企业。

总之,对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从不同角度可以进行比较,但总而言之,最简单的概念是:中外合资企业是股权式企业,中外合作企业是契约式企业。中国在加入WTO议定书附件9中这样写道“在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外资企业(也称为外商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合资企业有两种类型:股权式合资企业和契约式合资企业。”

三、外商投资的产业政策

为了使外商投资更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避免盲目投资现象,早在1987年国家就制定和颁布了《指导吸收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方向目录》,这个规定和目录将产业项目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4大类,令投资者一目了然。1995年6月国家又重新制订并颁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1997年12月又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行了修订。2001年,为适应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颁布了新修订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的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3年3月、2004年11月国家又先后两次修订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后的《外商投资产业 指导目录》扩大了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大幅度减少了限制外商投资的条目,加大了对外商投资的开放程度,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作用,将一般工业产品划入允许类,突出了产业重点,更加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的原则,同时充分体现了鼓励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的政策。

2000年,为了鼓励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国家又颁布了《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04年7月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做了修订。此外,2003年国家还颁布了《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3)》。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投资项目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淘汰四类。明确规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引导投资方向,政府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和实施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还明确规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原则上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是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主要依据之一,其中淘汰类直接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

因此,《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3)》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目前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的主要依据。

2005年《目录》中没有或不够明确的,还要执行国家的其他有关规定,主要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部分行业和领域做出适时的调整。对此《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做了原则性规定,如限制类第十三类“国家和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限制 的其他产业”,禁止类第十类“国家和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禁止的其他产业”。

1999年国家经贸委第14号令《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第一批)》;

1999年国家经贸委第6号令《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

1999年国家经贸委第16号令《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二批)》;

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0]40号转发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严格控制新增棉纺生产能力的规定》;

2002年国家经贸委第32号令《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三批)》;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2]23号转发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环保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关于从严控制铁合金生产能力切实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意见》;

2003年12月国务院国办发[2003]103号转发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环保总局、银监会《关于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环保总局、工商总局《关于制止电解铝行业违规建设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环保总局、质检总局《关于防止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加快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

2004年4月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当前部分行业制 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

2004年5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工商总局、税务总局、环保总局、银监会、电监会联合制定了《关于清理规范焦炭行业的若干意见》;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电站项目清理及近期建设安排有关工作的通知》等等。

山西省人民政府还制定了《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办法》和《关于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实施办法》,对外商投资产业也作了一些指导性规定。

四、外商投资的优惠待遇

在谈及外资准入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牵涉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外资待遇。没有外资准入不符合国家利益,没有外资待遇不符合投资者利益,归根到底不符合国家利用外资基本国策的贯彻,终究也不符合国家利益。

国家以税收优惠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对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下面我主要介绍一下税收优惠政策:

外商在我省投资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以下税收优惠:

1、减免企业所得税。对在太原市老市区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按24%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太原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太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立的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从事能源、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减按15%的税 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其中,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从获利年度起第一至第二年免税,第三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待遇。

外商投资举办的先进技术型生产企业,享受上述优惠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延长3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外商投资举办的产品出口型企业,享受上述优惠税期满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70% 以上的,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减半后的税率低于10%的,按照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国家鼓励类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的3年内,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以上减免政策,经批准可以酌情适用于非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

2、再投资退税。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该企业,或投资开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经税务机关批准,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的40%税款;直接投资开办、扩建产品出口型或先进技术型生产企业,全部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对在我省投资设立的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研究开发中心、产品出口型和先进技术型生产企业,如外商实际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经省财政部门批准,企业开始经营的第一年至第三年期间缴纳的增值税中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由同级财政适当返还。

3、应纳税所得弥补亏损和抵扣技术开发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我省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10%及以上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允许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4、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在我省投资设立的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研究开发中心、产品出口型和先进技术型生产企业为进行技术改造,除《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在投资总额内进口,或使用投资总额以外的自有资金在原批准的生产经营范围内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自用设备及其配套的技术、配件、备件,准予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5、购买国产设备退还增值税。对属于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采购国产设备,如同类进口设备属免征进口税收范围,准予全额退还国产设备增值税。

6、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对在我省投资设立的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国产设备,如该类设备属替代进口设备且属进口设备免税目录范围,经批准其购买国产设备投资额的40%可从购买设备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

7、免征地方所得税。对外资比例不低于25%、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除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外,从开始获利的 年度起,免征地方所得税五年;其中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或外商投资举办产品出口型和先进技术型生产企业、研发中心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免征地方所得税十年。经营期不满十年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免征地方所得税三年。

8、国家给予外商投资企业的其它税收优惠。此外,国家还鼓励外商到中西部地区投资:

1、对外商到中西部投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限制类和限定外商股权比例项目的设立条件和市场开放度,可比东部地区适当放宽;

2、鼓励东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再投资,外商投资比例超过25%的项目,视同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相应待遇;

3、允许沿海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承包经营管理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等。

五、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外资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6508亿美元,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近200个,世界500强企业约470家在华投资,外商投资设立的各类研发机构超过750个。据联合国贸发会议调查,2006到2008年,我国仍是对跨国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国家。

近二年来,国内出现了一些议论,认为我国的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储蓄都很宽裕,不需要再鼓励外商投资了;还有人认为我国利用 外资过度了;也有人认为给予外商投资优惠政策“超国民待遇”了,造成了内外资企业的竞争不平等,尤其是去年曾经有一段时间“两税合一”的呼声很高,曾引起30多家跨国公司联名上书国务院。那么,中国的外资政策会不会出现大的变化?这是外国投资者普遍关心问题。

中国还要不要外资?

2004年外商投资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2%,低于7.5%的世界平均水平。外商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8%,远低于21.7%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年人均吸收外商投资只有47美元,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534美元和世界人均107美元的水平。我国并不存在吸收外资过多的问题。

虽然目前国内外汇储备和银行储蓄比较充裕,但是,外汇储备不是商业银行资产,不能直接借给企业,不是财政资金,不能用于财政性支出,外汇储备也不能用在国内,以避免国内“二次结汇”。由于国内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健全,老百姓的银行储蓄轻易不会用于投资,我国缺少的依然是资本。此外,还存在人才缺口、技术缺口、管理缺口和市场营销缺口。在国内就业压力很大、技术状况相对落后、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仍然需要发挥外资的作用,继续积极有效地吸收外商投资。

改革开放28年的经验表明,虽然我们给予了外商投资企业包括税收优惠在内的一些优惠政策,但吸收外商投资也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好处。目前,占全国注册运营企业3%的28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27%的工业产值,57%的外贸出口,10%的就业。外国投资者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带来了现代流通和市场营销理念,引入了国际竞争机制、国际规则和国际标准,还开阔了中国人的国际视野,推动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在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前,世界经济正进入新一轮以服务外包、高端制造和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结构调整。周边国家的招商引资竞争力度正在加大,美国又通过了《本土投资法》,鼓励其企业海外投资利润回流,如果不维持现行对外资的优惠力度,恐怕会对我国利用外资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为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纷纷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度。在这种国际引资竞争空前加剧的新形势下,我们没有理由把外资拒之门外,而应该进一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继续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同时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在这个问题上,国家领导人多次在正式场合作了明确表态。2005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地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006年9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国际投资论坛”的演讲中,代表中国政府重申: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是我国既定的基本国策,利用外资作为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 速健康协调发展和加速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形成上功不可没。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继续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方针,保持利用外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努力保持我国投资环境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境外投资者信心。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外商投资政策取向是:

第一,继续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方针,保持利用外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象“两税合并”这样的大问题要通过分阶段改革逐步解决,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一叶障目,急于求成。

第二,继续大力改善外商投资的政策法律环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和对外开放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吸收外商投资的法律体系,保持外商投资政策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可预期性和可操作性,努力为外商投资创造统一、稳定、透明、可预见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进一步简化外资审批程序,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的审批制度;增强法制观念,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为外商创造良好的行政环境。

第三,继续鼓励外商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和配套产业。适时在企业注册资本比例限制、工业产权出资条件等方面加大政策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企业的相关规定,为高科技企业的产板和发展创造条件。注重引进高附加值、高辐射力、低能耗和处于产业高端的外商投资项目,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加强原材料、零部件本地化配套,延长增值链条。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和国内产能过剩的外资项目进入。推动外商投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 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技术升级。

第四,继续加大鼓励外商投资中西部地区的力度。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农牧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劳动力及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相对较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中西部地区的交通、通讯、城市建设等硬件设施明显改观,投资环境趋于改善,生态建设取得很大进展,特色经济发展潜力逐步显现,外商到中西部投资正面临崭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利用外资的支持力度,及时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扶持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鼓励东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再投资,进一步扩大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范围,适度放宽外资准入条件。

第五,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中国逐步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承诺在中国加入WTO议定书附件9《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 中有明确规定。这个《减让表》在原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导读》第806-866页可以找到。

中国将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加入世贸组织所做的承诺,积极、稳妥、有序地全面扩大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完善服务贸易领域的法律规范,健全统一规范公开的外商投资服务领域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引进国外服务业的现代理念、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技术手段和现代市场运作方式,改善中国服务业结构,提高中国服务业的水平。鼓励跨国公司来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培训中心,在技术、信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实现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第六,进一步简化和完善国际上通行的外商并购方式投资的可操作性政策规定,积极探索利用外资新方式,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在过去的20多年中,跨国并购发生额大约以年均42%的速度递增,现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方式。2003年国家出台了《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给予了系统的操作规定。2006年8月8日国家六部委又联合出台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允许外资采用购并方式进入,参与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可以把开放与改革结合起来,盘活现有企业的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臵,并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允许外资采用购并方式进入,也可以大大简化外商投资的手续,使外商降低投资成本,缩短从投资到形成生产力的时间,借助原有企业的人员和销售网络迅速进入市场。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扩大外商在创业投资、BOT、基础设施经营权转让等领域的投资。进一步修改外商投资股份公司的有关规定,推动BOT、特许权转让投资方式、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股票等各项规定的制定与完善。

第七,维护和完善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坚决制止对外商投资企业乱收费、乱检查、乱摊派、乱罚款,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坚决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制度,依法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创造公平宽松的经商环境,只 有亲商、富商、安商,才能推动以商引商,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的积极作用,实现招商引资的辐射效应。拿于幼军省长的话来讲,就是打扫干净院子,开好菜单,请好客人。

第二篇:物业管理基本制度和政策

《物业管理基本制度》

1、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由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

2、物业管理定义的理解:

⑴ 是由业主通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的方式来实现的活动。⑵ 物业管理活动的基础是物业服务合同

⑶物业管理的内容是对物业进行维修、养护、管理,对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维护

3、《条例》的调整范围:

(1)《条例》既调整住宅物业的物业管理活动,也调整非住宅物业的物业管理活动。

(2)《条例》的适用范围,既包括城市,也涵盖乡村。

4、物业管理的特征:按照社会产业部门划分的标准,物业管理属于第三产业。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是物业管理的三个基本特征。(熟悉)物业管理社会化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物业的所有权人要到社会上去选聘物业管理企业;二是物业管理企业要到社会上去寻找可以代管的物业。

5、物业管理的起源与发展(A)

物业管理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一位名叫奥克维娅·希尔的女士为在其名下出租的房屋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英国还成立了非盈利性行业组织——皇家特许屋宇经理学会。20世纪初,美国也成立了第一个行业协会——芝加哥建筑管理人协会。

6、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城镇住房制度主要呈现三个特征:(B)

(1)住房投资由国家和国有企业统包;

(2)住房分配采取实物分配;

(3)住房消费采取福利低租金和国家包修包养制度。7、1981年3月10日,深圳市第一家涉外商品房管理的专业公司——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挂牌成立。(A)

广州东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征地开发的五羊村,也是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较早的一个小区。8、1993年深圳市人大颁布了全国第一部物业管理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A)

9、建设部于1994年针对全国颁布了《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明确要求“住宅小区应当逐步推行社会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由物业管理公司统一实施专业化管理”,(A)《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上升《条例》上升《物权法》

10、物业管理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熟悉)⑴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⑵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居住质量 ⑶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增加就业 ⑷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维护社区稳定

⑸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推动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

11、《条例》颁布前,物业管理政策法规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借鉴性、过渡性、针对性(A)

12、《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物业管理制度的规范

性文件,是推动我国全面开展物业管理活动的基石。

13、《条例》颁布后,这一阶段物业管理政策法规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配套性、经验性、操作性

(A)

14、2003年6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物业管理条例》。《条例》的颁布,是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A)

15、《条例》的立法指导思想:

(1)强调保护业主的财产权益,协调单个业主与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关系;

(2)强调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是平等的民事主体,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3)强调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通过公平、公开和协商方式处理物业管理事项。(A)

16、《条例》遵循的基本原则:

(1)物业管理权利和财产权利相对应的原则

(2)维护全体业主合法权益的原则

(3)现实性与前瞻性有机结合的原则

(4)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17、《条例》创设的法律制度:

(1)尊重和维护业主的财产权利

(2)建立业主民主协商、自我管理、平衡利益的机制

(3)《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共同规范物业管理活动

(4)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掌握)

18、《条例》确立的基本法律关系

(1)业主 相互之间的关系

(2)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之间的关系

(3)开发企业与业主以及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关系

(4)供水、供电等单位与业主以及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关系(5)社区居委会与业主、业主大会以及物业管理企业的关系(6)物业管理各方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物业管理服务(重要)

1、物业管理服务的特点:

(1)公共性和综合性

(2)物业管路服务受益主体的广泛性和差异性

(3)物业管理服务的即时性和无形性

(4)物业管理服务的持续性和长期性

2、物业管理服务包括:

(1)对房屋及配套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2)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

具体包括:

(1)房屋共用部位的维修、养护和管理;(2)房屋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和管理

(3)物业管理区域内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和管理(4)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与绿化管理服务

(5)物业区域内公共秩序、消防、交通等协管事项服务

(6)物业装饰装修管理服务(7)物业档案资料的管理

(8)专项维修资金的代管服务

3、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以外的服务,理解时需注意:

(1)提供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以外的服务,并不是物业管理企业的法定义务;

(2)合同以外的服务事项需由特定的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另行约定;

(3)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以外的服务是一种有偿服务。

4、物业管理服务标准: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于2004年印发了《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等级标准(试行)》制定了三个等级标准:(P 38-45)

5、物业服务收费原则:

(1)合理原则(2)公开原则(3)收费与服务水平相适应原则

6、物业服务收费定价形式

(1)政府定价

(2)政府指导价

(3)市场调节价

7、物业服务收费形式:

(1)包干制形式 :包干制是指由业主向物业管理企业支付固定物业服务费用,盈余或者亏损均由物业管理企业享有或者承担的物业服务计费方式。物业服务费的构成包括物业服务成本、法定税费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利润。

(2)酬薪制(佣金制)收费形式:酬薪制是指在预收的物业服务资金中按约定比例或者约定数额提取酬金支付给物业管理企业,其余全部用于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支出,结余或者不足均由业主享有或者承担的物业服务计费方式。预收的物业服务资金包括物业服务支出和物业管理企业的酬金。

8、物业管理服务成本构成:

1)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盒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等; 2)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 3)物业管理区域清洁卫生费用; 4)物业管理区域绿化养护费用; 5)物业管理区域秩序维护费用; 6)办公费用;

7)物业管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

8)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 9)经业主同意的其他费用。

9、《条例》规定,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给物业买受人的物业,物业服务费用由建设单位缴纳。

10、物业管理企业有权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决定是否接受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委托,这些单位无权强制要求物业管理企业代收有关费用。(A)

11、业主委员会应当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管理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对物业管理事项、物业管理用房、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约定。

12、物业服务合同应具备以下内容: 1)物业管理事项 2)物业服务质量 3)物业服务费用 4)双方的权利义务

5)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与使用 6)物业管理用房 7)合同期限 8)违约责任

13、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特征:

1)具有过渡性

2)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由建设单位和物业管理企业签订 3)是要式合同

(A)

14、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可以约定期限;但是期限未满、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

(A)

15、物业管理企业雇请保安人员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保安人员在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秩序时,应当履行职责,不得侵害公民的合法利益。(A)

16、物业使用与维护:(条例中均有)

1)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规划用途不得擅自改变

2)物业管理区域内的道路场地不得擅自占用与挖掘

3)公共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履行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责任 4)业主装饰装修房屋应当依法规范

5)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经营应当遵守有关规定

第三章物业管理的基本制度(重点)

1、房屋所有权人为业主。

2、现实物业管理中具备业主身份有三种:

1)房屋所有权证书持有人; 2)房屋共有权证书持有人;

3)待领房屋所有权证书和房屋共有权证书的购房人。

3、业主的权利:

1)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接受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的服务 2)提议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并就物业管理的有关事项提出建议 3)提出制定和修改业主公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建议 4)参加业主大会会议,行使投票权

5)选举业主委员会委员。并享有被选举权 6)监督业主委员会的工作

7)监督物业管理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8)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使用情况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9)监督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4、业主管理规约是由全体业主共同制定的,规定业主在物业管理区域内有关物业使用、维护、管理等涉及业主共同利益事项的,对全体业主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自律性规范,它一般以书面形式订立。

5、由建设单位通过招标方式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的,称为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

6、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

7、前期物业管理招标原则:

1)不得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 2)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3)不得对潜在投标人提出与招标物业管理项目实际不符的资格要求;

8、投标文件包括:

1)投标函 2)投标报价 3)物业管理方案

4)招标文件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9、物业承接查验制度的现实意义:

1)物业管理企业在承接物业项目时对公用部位、公用设施设备以及档案资料认真清点验收,各方共同确认交接内容和交接结果,有利于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对维护建设单位、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正当权益,避免矛盾纠纷,都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2)实行物业承接查验制度,可以督促建设单位根据规划设计标准和售房约定,重视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建设,对提高建设质量,保障业主财产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3)实行物业承接验收制度,可以弥补前期物业管理期间业主大会缺位的弊端。

10、物业承接查验包括物业管理资料移交和物业现场验收两部分

11、为了保障住房消费者的权益,加强商品房住宅售后服务管理,1998年建设部下发《商品住宅实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制度的规定》,要求建设单位在向用户交付销售的新建商品住宅时,必须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建设单位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中的保修承诺,不得低于《住宅质量保证书》

12、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等级(P 103-105)

13、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是政府专业主管部门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所规范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两类。

14、物业管理师资格注册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前30个工作日内,申请延续注册。

15、物业管理师的执业范围:

1)制定并组织实施物业管理方案; 2)审定并监督执行物业管理财务预算;

3)查验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和有关资料

4)负责房屋及配套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的维修、养护与管理 5)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环境卫生和秩序

6)法律、法规规定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四章房地产相关制度与政策

1、关联房地产的法律:

1)法院:《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

2)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3)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城市房屋拆迁单位管理规定》

《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城市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

《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

《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暂行办法》

《城市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

《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房地产评估师注册管理办法》

《房产测绘管理办法》《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

《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

《城市异产毗连房屋管理规定》《公有住宅售后维修养护管理办法》

2、房地产开发分四个阶段:投资机会选择与决策分析阶段、房地产开发前期工作阶段、房地产开发建设阶段、房地产租售经营阶段。

3、城市规划部门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管理,包括审定项目规划设计和实施监督检查两个方面。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总体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城市详细规划又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4、一书两证: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5、项目报建与施工许可证制度: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建筑工程,一律不得开工。

6、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应提交下列文件:

1)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2)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规划、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的文件;

4)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5)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供的其他文件。

7、《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房地产转让,是指房地产权利人通过买卖、赠与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将其房地产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8、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的房地产转让应符合以下条件:

1)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2)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5%以上,属于成片开发土地的,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3)转让房地产时房屋已经建成的,还应当持有房屋所有权证书。

9、以下不得转让房地产的情况:

1)达不到法定条件的房地产不得转让;

2)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在权力受到限制期间,不得转让该项房地产; 3)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

4)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 5)权属有争议的;

6)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转让的其他情形。

10、商品房预售的条件:

1)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2)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按提供预售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4)开发企业向城市、县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11、商品房现售条件:

1)现售商品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2)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或者使用土地的批准文件; 3)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4)已通过竣工验收; 5)拆迁安置已经落实;

6)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或者已确定施工进度和交付日期; 7)物业管理方案已经落实。

12、出租人的治安责任主要有:

1)不准将房屋出租给无合法有效证件的人;

2)承租人是外来暂住人员的,应当带领其到公安派出所办理登记并领取暂住证; 3)发现承租人有违法犯罪活动或嫌疑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派出所报告; 4)停止房屋租赁的应当及时到公安派出所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13、承租人的治安责任主要有:

1)必须持有本人身份证或其他合法证件;

2)租赁房屋用于居住的外来暂住人员,必须按户口管理规定在3日内到房屋所在地派出所申报暂时户口登记;

3)将承租房屋转租、转借他人的,应当向当地派出所申报备案; 4)承租房屋不准用于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或有毒等危险物品。

14、房地产中介服务是指具有专业执业资格的人员,在房地产投资、开发、交易等各个环节,为当事人提供居间服务的活动。其中主要包括房地产咨询、房地产价格评估和房地产经纪活动。

(B)

15、房地产抵押:抵押当事人应当在房地产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30日内,到房地产所在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抵押合同自抵押登记之日起生效。

16、鉴定机构鉴定房屋为危险房屋的,分为四种情况进行处理:

第三篇:中国利用外资的利与弊

中国利用外资的利与弊

中国作为一个全球贸易大国的突然崛起所引起的反响是奇特的,掺杂着敬佩与担忧。对中国经济发展繁荣前景的非理性热情促使投资者们急冲冲地去购买中国企业的股权,而很少知道这些企业究竟是怎样运作的。与些同时,对中国成就和潜力的过高估计又助长了种种担忧,说中国必将打破全球贸易和科技力量的平衡,最终会在经济、科技和军事上成为美国的威胁。这些反应都是错误的:它们忽视了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缺陷,也忽视了美国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的特殊方式上所获得的战略利益。实际上,中美两国正在发展着美国战略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那种经济关系。中国正在参与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努力建立的自由而又有规则的全球经济体系。但是经济市场化的过程导致了两大没有预料到的严重后果。

首先,中国政府实行的经济改革非常有利于国有企业,给予它各种优惠和 便利政策以获取资金、技术和进入市场。改革也有利于外国投资者,导致外国 公司在中国工业出口中占有巨大份额,在中国国内市场也得了有利的位置。结果是,中国工业领域充斥的是低效但又仍然庞大的国有企业、日益占据优势地位的外企以及无力在同等条件下与这两者竞争的民营企业。其次,中国现存政治体制下固有的商业风险导致在中国的经理人当中衍生出了一种“企业战略文化”,这种文化鼓励他们追求短期利益、地域分割以及经营的过度多元化;多数中国企业都侧重于发展与政府及官员的私人关系以谋取特权,而不是在企业之间建立起横向网络联结,也不在技术发展和推广方面进行长远投资。中国企业依然严重依赖国外的技术和关键性元件,这些严重制约了它为单方面利益而支配其科技和贸易力量的能力。克服这些弱点的最好希望在于中国对其相关体制进行改革。而美国的政策也不应沦为短视的贸易保护主义,这样会损害目前两国关系发展的有利趋势,而应该采取一种“战略性接触”的政策。一

最近有关中美贸易的争论忽略了以下事实,即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大体上是有利于美国的。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进口廉价的产品为美国消费者节省了大约1000亿美元。美国的波音、福特、摩托罗拉等企业通过从中国这样成本更低的国家购买零部件,每年也可以节省数亿美元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它们的全球竞争力,也有利于它们在本国开发新的高附加值产品。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出口国,它的进口额在东北亚地区也是最大的。中国用于国内消费的进口额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400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 1870亿美元。如果不考虑进口加工再出口贸易,中国在2003年有50亿美元的贸易赤字。在电子和制造业等高科技领域,中国10年来每年的贸易赤字平均数是120亿美元。与日、韩等美国在亚洲的其他贸易伙伴不同,中国对美国产品和投资是敞开大门的。虽然近几年美国对华出口不太景气,但是在过去的10年内美国对华出口额增加了3倍,仅在去年一年内就增长了28%(同年美国出口总额仅增长5%)。特别是,中国是美国高科技产品的一个主要市场。中国允许外国公司投资于中国的国内市场,其规模之大在亚洲是前所未有的。自1978年以来,中国吸收了50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是日本于1945-2000年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10倍。

由于其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开放,中国不能像日韩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所做的那样,保护本国市场使之只面向本国企业。相反,中国允许包括美国公司在内的外企为它们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国开拓新的市场,特

别是在诸如飞机、软件、工业设计、机械设备、半岛体和集成电路等产品附加值比较高的领域。由于经济开放和需要大量进口,中国可以在全球贸易与金融等多个领域成为美国的盟友。而且,中国已经表现了按世贸组织规则行事的意愿。中国现在是建立区域贸易和投资机制的倡导者,包括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以及与澳大利亚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外贸和经济发展已经促使中国在商业法规方面作了改进,注意更多地征求消费者的意见,逐渐减少官僚作风以及遵守有关安全和环保的国际标准。

尽管如此,美国政界和商界的领导人还是担心,中国在世界出口贸易比重的日益增长,将预示着东北亚地区另一个经济超级大国的崛起。然而这些担心是没有根据的,这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中国的高科技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公司而不是中国企业在主导。第二,中国企业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设计、关键性元件以及生产设备等。第三,中国企业几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吸收消化和推广它们进口的技术,从而使得它们不可能迅速成为全球工业中的有力竞争者。我们通过仔细观察中国的出口状况 以生产企业类型为标准来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作一个透视。去年,外资企业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5%。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不同于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外资企业只占台湾制造业出口的20%;在1974-1978年间的韩国,外资企业只占其制造业出口的25%;在泰国,外资企业的出口份额从 20世纪70年代的18%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6%。在中国,外资企业在高科技工业产品的出口方面占的主导优势更加明显。尽管在过去的10年内,中国机械工业的出口额增长了20倍(去年为830亿美元),但外资企业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从35%上升到79%;电脑设备的出口额从1993年的7.16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410亿美元,外资企业在其中所占的比

重从73%上升到92%;电子和电信产品的出口额增加了7倍(2003年为890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的比重从45%上升到74%。这种情形几乎存在于中国所有的高科技工业部门。数据统计还显示出另外一种趋势,即中国对国外投资的依赖日益加深,以及外资企业和中国本国企业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1990年以来,中国允许另外一种外国直接投资模式出现:即从中外合资转向外国独资。现在,外商独资企业占在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65%,而且它们主导了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与合资企业相比,独资企业更不愿意向中国企业转让技术,而且独资企业也没有像外资企业那样受合同约束而必须与中国合作者分享技术。为了占据中国市场的更大份额,它们极力对自己的技术保密。

中国企业落后于外资企业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它们没有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作长期投资。开发技术是一个困难而又不确定的过程。大量的资金投入或者现有的科技力量的集聚都不一定能确保成功。为了开发商业上可行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必须获取新知识、了解把握市场动向、对变化多端的消费需求迅速做出反应。那些与科研机构、金融家、股东、供应商以及客户保持紧密联系的企业在获取、转化新技术以及将其商业化方面就享有优势。那种水平的网络联结是获取知识、资本、产品和人才的基本渠道。然而,中国现有的某些体制却抑制了中国企业间的横向网络联结,相反强化垂直联系。尽管市场改革已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规则,在没有制衡机制以及直接监督的前提下,中共官员在界定和实施那些规则方面还有广泛的决定权。特别是在地方上,政府能够而且经常为了追求特定的地方利益而操纵经济政策。这样常常导致全国工业企业的地区分割以及重复投资带来的浪费。为了应对这些不确定性,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企业发展出了一种了特殊的企业战略文化。首先,针对政府的特殊政策,中国企业往往注重从政府官员那儿

获得特殊待遇,即进入市场或取得资源的特殊渠道,免受一些规则的制约以及一些官员的盘剥。其次为了特殊利益最大化,以及为了避免与别的企业及其背后支持者纠缠不清,许多中国企业之间不愿意进行合作,特别是跨地区或跨行政区域的合作。再次,它们往往置短期收益于长远投资之上,最后,中国企业为了减轻同行之间的价格竞争(这是由过剩的生产能力和重复投资造成的)带来的损失而倾向于生产和经营的过度多样化。

考虑到中国目前的政治结构和商业环境,上述企业战略文化是合理而实用的。但是,这种文化削弱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还有可能损害中国经济,使其走下坡路。大多数中国企业注重短期收益,而不去提高开发新技术的能力。十多年来,它们用于研发方面的投入还不到其销售总额的1%。注重短期收益也影响了中国企业对技术的进口。中国企业倾向于通过购买国外的生产设备来引进技术,通常是购买诸如装配线这样的整套设备。在整个20世纪80、90年代,硬件设施占中国技术进口的80%以上,而用于获得专利使用权许可、售后服务以及咨询方面的费用则分别只占9%、5%、和3%。虽然中国近几年来开始引进“软技术”,主要是用于购买专利以利用好进口的设备,但含在这些设备里面的知识技术必须先消化、吸收和掌握(即技术“本土化”),而后才能为国内创新打下坚实有效的基础。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中国大中型企业在技术本土化方面的资金投入还不到其进口设备总开支的10%。中国企业的这种情形也与上世纪 70、80年代的日本、韩国在追赶西方发达国家时的支出模式不同。这些国家的企业往往用两倍或者三倍于购买设备的钱来吸收包含在设备中的技术并使其本土化。中国企业在国内也没有发展出强有力的技术供应网络。2002年,中国企业用于购买国内技术的开支还不到其科技方面总预算(包括进口技术、维修现有设备以及用于研发方面的开支)的1%。企业间的合作和横向网络联络也很稀缺,使得中国企业在相对孤立的情况下进行研发。2000年的一次全国性的研发调查统计显示,在中国企业总共27亿美元的研发费用中,93%用于企业内部的支出,只有2%用于与大学的合作项目,与国内其他企业的合作费用还不到1%。这些研究所的任务本来是推广技术,为企业服务的。但现在的情况是,很多研究所正在成为企业的竞争对手。2003年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很多科研机构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已经把很多研究成果用于大规模生产和销售,而不是

通过专利技术去推广这些技术。考虑到挑战竞争对手及其地方保护者所要承担的政治风险,很少有中国企业在别的省份进行投资或与别的省份的企业进行联合。强烈的地方政治背景使一个地区的经济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割裂开来,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中国企业往往规模比较小以及整个国家的工业企业是分割的。受地方保护主义危害最大的行业是制药业、机电、电子和运输业。其中,国企和民营企业受害最深,外资企业受害最小。为了获得短期收益而又要避免发展区域间产品供应链所导致的困难,中国企业往往走过度多样化经营之路,其结果对企业本身也是破坏性的。很多中国最著名的企业在转向经营一些辅助性商业方面都是不成功的。总之,中国的相关体制以及地方企业的企业战略选择都制约了中国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的能力。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新产品在中国企业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比较低,大概为10%。这一比重在经合组织国家的工业企业中占35%-40%。在这方面,中国甚至还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重复投资、区域分割以及企业间的联系松散,甚至那些开发出新产品的中国企业也经常发现自身正处于恶性的价格竞争中,这使得它们不能从它们的技术创新当中获取高额回报。因此,与其把中国视为亚洲又一个经济和科技上的“巨人”,不如把它视为一个正在出现的“正常”的工业强国,就像巴西和印度一样。由于政治文化和工业企业文化的相互影响,21世纪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图景就像是一个无网络节点似的图案有一些在科技方面比较成功的企业作为点缀。中国要成为科技和经济的超级大国,首先要在国内打好一个制度方面的基础。如果不对相关体制加以改革,中国吸收、发展和推广科技的能力仍将受到限制。大多数中国企业仍将在全球工业生产链条的低级环节上为了微薄的利润而相互竞争。

考虑到中国威胁全球经济平衡的潜力所受到的各种制约,美国应该抵制各种保护主义政策。相反,在认识到中国工业发展进程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情况下,美国应该采取一种与中国战略性接触的政策。该政策的目的是,在维护美国科技、经济和政治的领导权的同时,帮助中国变得更加繁荣稳定,并使之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中去。但美国必须接受以下事实,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国家,它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符合发达国家制定的共同标准。维持这种战略性接触有助于巩固和加强美国从现存中美关系中所获得的收益,确保中国持续繁荣稳定,以及鼓励中国按全球贸易规则行事。中国要成为一个科技和经济大国所面临的一个困境是,在中国释放使其成为一个全球有力的竞争者的潜力以前,中国必须实行相关的体制改革而不是简单地使市场更加自由开放,或者吸引更多的投资。而中国的体制改革从长远来说有利于中美双方。

第四篇:2012年中国利用外资情况分析

2012年中国利用外资情况分析

桑百川

2012年,受到不断变化的国内投资环境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步伐可能会放慢。

影响中国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有以下这些: 从国内因素来看:

首先,我们国家的经济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对于利用外商投资,我们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早在2011年,中国的GDP总额为美元7.3万亿美元,这也巩固了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在2011年,中国的人均GDP超过5,400美元。由此,中国在世界的排名上,从中等收入国家升入了高收入国家,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1800亿美元,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也从2001年的469亿增长到现在的1160亿美元,增长了近2.5倍。毫无疑问,外国直接投资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体系等诸多方面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的贸易已经从改革开之初的“双缺口”渐渐稳定并转变成为“双顺差”,因此,中国自然而然地推出了针对利用外商投资制定的更严格的标准。吸引外资并不是为了单纯的弥补“双缺口”,而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与运营商定义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良好的公司治理系统竞争,以服务促进技术进步,促进结构升级和制度变迁。

二,“模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已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同时也促使外商投资结构的变迁。

为了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中国将继续鼓励外商投资进入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节能等行业,而对于高能源消耗,高污染,资源消耗高的项目,中国将仍然保持着很高的门槛。此外,中国将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结算中心以及成本和利润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总部性的机构,并将鼓励更多的国内企业与国外同行之间的研发合作。“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的修订工作中,将会有更多的项目被添加在劳动密集型项目中;鼓励外商在中西部地区发展符合环保要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符合条件的西部地区内外资企业继续实行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东部地区外企向中西部转移加大政策开放和技术资金配套的支持力度。这会影响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

第三,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稳定价格,控制房价,使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以及投资成本面临上升的压力,将减少外国投资的流入。

尽管2012年中国货币政策有所放松,但面对通货膨胀压力,货币供给不可能快速增加,加之控房价的政策持续实施,房地产以及与房地产相关的产业投资增速放缓,将拉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与此相对应的,类似前些年外商投资借助房地产价格高企的机会大举进入房地产的条件不复存在。同时,中国将继续受劳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汇率升值影响,投资成本上升,势必影响外商投资增长。

从国际因素来看:

首先,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以及经济增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外国投资者变得更加的谨慎。

在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一直在努力走出低谷,但仍然很疲弱。还存在这些不可预知的国际政治环境,例如,中东和北非动荡的局势,混乱的南亚和中国南海地区,以及世界各地大国之间激烈的战争,更加不利于世界走出经济危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分析,在2011年,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低于预期,2011年全球增长率将从2010年的5%以上降至4%左右,先进经济体实际GDP预计将以缓慢步伐增长,2011年仅增长1.5%,2012年增长2%。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必将导致各国对华投资热情和力度下降,也将成为2012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又一影响因素。

其次,美国经济处在经济低迷时期,其“再工业化”战略将影响其在中国的投资。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大国,美国无疑成为了重灾区,失业率和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以及经济增长速度变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2年美国财政赤字仍将居高不下,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达到6.1%。虽然这一比例较先前预测的7%有所下降,但债务问题将是美国经济复苏的中长期制约因素,将迫使美国政府调整财政收支,公共支出可能明显下滑,经济复苏之路会更为坎坷和漫长。

失业问题是美国当前所面临最大的挑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显示,2011年美国的失业率为8.8%-9.1%,并会在2012年维持在8.3%-9%的高位。尽管奥巴马政府提出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法案,但效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失业问题也将成为美国经济复苏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面对重重困难,美国经济虽然也有一点增长,但它仍然处在经济衰退时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1.7%-2.1%,并且在2012年将可能上升到2.6%-3.3%。在美国以“再工业化”战略来振兴其国内经济的大背景下,其对华投资力度必然下降,甚至吸引一部分海外投资回流。

总之,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的趋势及其国内政策将成为影响其对华投资的主要因素。第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升级,经济复苏很难在短期内完成,所以欧盟将减少对外投资。2011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主要表现在危机已经由爱尔兰、希腊等欧盟外围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欧盟核心成员国蔓延。更为令人担忧的是,法国的经济形势也不乐观。

作为欧盟制定的救助机制则只能解决其短期内国家资金陷入流动性危机的问题,但却不能提高其真正意义上的偿付能力,这些国家的违约赔付机制正在形成,欧盟债务危机也可能从小型的经济实体转移到中型和大型经济实体。

2012年,欧盟极有可能在应对主权债务危机中度过艰难的一年。主要原因包括:首先,欧洲出台的救助机制短期内只能解决危机各国的流动性问题,而不能实质性改善各国的偿付能力,各国债务违约风险仍在不断累积;其次,欧洲债务危机可能从小型经济体向大中型经济体蔓延,特别是意大利债务问题的潜在风险巨大;再次,债务危机存在向银行危机转变的可能性,特别是占全球银行业总资产约53%的欧洲银行业持有“欧洲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超过5000亿欧元债券。

欧盟深陷债务危机无法自拔,如果2012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升级,将对欧盟经济产生严重的持久性影响,使得欧盟经济短期内很难恢复;即便欧盟主权债务危机不再升级,其以实行紧缩财政政策的应对方案,也会使欧盟地区公共财政支出下降,社会福利削减,制约公共投资和消费增长,甚至使个人罢工事件不断,对社会经济增长构成打击。这都将极大影响其对华投资的力度。

对于中国利用外伤直接投资前景的分析

由于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影响,2012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第一,外商投资规模预计将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

在2011年过去两个月中,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出现负增长的情况,这表明经济危机以及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有着显而易见的影响。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美欧等发达国家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经济回暖,对华投资会继续放缓;占据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八成以上的亚洲十国和地区经济深受美欧经济形势影响,增长速度同样会放缓,对外投资能力收缩;加之中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自身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投资成本上升,预计2012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将出现稳中有降的态势。

第二,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

自2012年1月30日起,中国开始实施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该《目录》将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开展研发合作,促进利用外资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同时,着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限制或禁止“两高一资”类外商投资项目。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预计2012年农、林、牧、渔业利用外资将有所提高,但所占份额仍然较低;受自身发展水平所限以及欧美“再工业化”政策影响,制造业利用外资增速将放缓,所占份额将有所下降;随着中国金融、物流、旅游、医疗卫生、文化产业等服务业的开放提速,服务业利用外资金额将进一步扩大,并继续拉大与制造业利用外资的差距,占据外商直接投资的主体地位。

第三,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结构将出现更快速的变化。

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一直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非均衡性。外商直接投资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所占份额很少。但随着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持续改善,中西部吸收外商投资增速加快,特别是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提出发挥中西部地区土地、能源资源、劳动力等优势,鼓励外商在中西部地区发展符合环保要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预计2012年中西部地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中西部经济中心区的外商投资将显著增加,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升级。

四,外商将撤回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资金,其撤离风险将加大。

受国内劳工成本上升、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居高不下、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影响,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大,投资回报率下降,存在外商投资部分选择撤离的可能性继续增大。加之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外商投资企业资金链紧张,撤离中国市场的风险上升。

在这些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中国需要进一步促进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保持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争取外国投资的稳定增长。把经济结构升级以及利用外资相结合将有利于优化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鼓励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成为“孪生政府”以便于帮助外商投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沿海一带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核心经济区。通过这种方式,将会促使这些核心经济区实现协同效应,从而促进内陆经济的产业化发展。

第五篇:中国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

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日发表《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二00四年九月·北京目 录前 言

一、养老保险

二、失业保险

三、医疗保险

四、工伤保险

五、生育保险

六、社会福利

七、优抚安置

八、社会救助

九、住房保障

十、农村社会保障结束语前 言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

中国政府从国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并积极致力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前提。

在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长期实行与计划经济体制相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最大限度地向人民提供各种社会保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对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一、养老保险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本世纪三十年代人口老龄化将达到高峰。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中国政府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金筹集模式,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努力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改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中国政府统一了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企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性职工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且个人缴费满十五年的,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月标准相当于当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左右,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个人账户(比例为本人工资的11%)累计储存额的1/120。国家参照城市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和职工工资增长情况,对基本养老金水平进行调整。2003年,企业参保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为621元。━━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最初只覆盖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及其职工。1999年,中国把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规定将城镇个体工商户纳入基本养老保险。2002年,中国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2003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550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1646万人。

━━开展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2001年,中国政府开始进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主要包括: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实现部分基金积累,探索基金保值增值办法;改革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将基础养老金水平与职工参保缴费年限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职工参保缴费十五年后每多缴费一年增发一定比例的基础养老金;统一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缴费办法,缴费基数统一为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统一为20%。在辽宁省进行试点的基础上,2004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吉林、黑龙江两省。

━━探索改革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中国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不同于企业的离退休养老制度。2003年,机关事业单位有离休人员67万人,退休人员931万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部分地区开始探索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进行离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改革试点。2003年底,参加社会统筹试点职工1199万人,离退休人员258万人。

多渠道筹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退休人员不断增多的背景下,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为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中国政府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企业缴费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职工个人按本人工资的8%缴费。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18%左右缴费。2003年,全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收入总额为2595亿元。

━━增加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国家规定,各级政府都要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力度,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2003年,各级财政补助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4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474亿元。

━━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00年,中国政府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包括: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投资收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按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实行市场化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得以实施的重要财力储备,2003年底已积累资金1300多亿元。推进养老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

中国企业过去要负担本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和人员管理工作。为保证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减轻企业社会事务负担,政府积极推进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2003年底,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已有84.5%的企业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为全面提高社会保险管理水平,适应劳动力转移流动中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的需要,中国政府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金保工程”,目标是实现社会保障信息的全国计算机联网运行。目前已初步实现养老保险信息的中央和省级的联网。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在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企业年金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管理和运营。2003年,已有近700万人参加了企业年金计划。此外,国家还鼓励开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是中国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将继续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将符合条件的城镇从业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建立健全省级养老保险调剂基金,在完善市级统筹基础上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二、失业保险

中国政府在推动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和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保障职工失业后的基本生活,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并轨。2003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10373万人,全年共为742万失业人员提供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待遇。规范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中国政府于1999年颁布《失业保险条例》,使失业保险制度更加规范和完善。

━━参保范围和缴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参加失业保险。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统筹地区的失业保险基金不敷使用时,由失业保险调剂金调剂、地方财政补贴。━━享受条件。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失业保险金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确定本地区失业保险金标准。享受期限的具体规定是: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期限最长为12个月;满五年不足十年的,最长为18个月;十年以上的,最长为24个月。

━━其他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患病,可领取医疗补助金;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其遗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还可享受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参加失业保险。用人单位按规定缴费,个人不缴费。连续工作满一年,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根据工作时间长短申领一次性生活补助。促进再就业

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国家积极探索失业保险对促进再就业的有效办法。加强失业保险服务和就业服务的有机衔接;及时进行失业登记,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全面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帮助失业人员在技能、心理方面提高竞争就业的能力;增加失业保险基金对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的投入;通过直接组织培训和政府购买成果的形式,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1998年,鉴于国有企业分流富余人员的压力加大,而失业保险支撑能力尚显不足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建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

━━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普遍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进中心后,由中心为其发放基本生活费,基本生活费标准略高于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中心还为下岗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费。中心用于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资金,原则上采取“三三制”的办法解决,即财政预算安排三分之

一、企业负担三分之

一、社会筹集(主要从失业保险基金中调剂)三分之一。1998年至2003年,全国共有24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中心,其中有近1900万人出中心实现再就业,进中心下岗职工基本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并由中心代缴了社会保险费。

━━建立“三条保障线”制度。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建立了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内容的“三条保障线”制度。下岗职工领取基本生活费的期限最长为三年;期满后未实现再就业的,可以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以按规定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向失业保险并轨。随着失业保险制度的日臻完善和基金积累的增加,从2001年开始,实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并轨,国有企业不再建立新的再就业服务中心;企业新的减员原则上也不再进入中心,由企业依

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劳动力总量过剩的矛盾和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持续存在,失业保险面临的压力仍然较大。中国政府将努力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规范基金征缴和使用管理,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对促进再就业的作用。

三、医疗保险

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中国政府于1998年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在全国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2003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10902万人,其中参保职工7975万人,退休人员2927万人。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中国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覆盖范围和缴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包括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各种类型企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职工和退休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资金来源主要为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个人缴费为本人工资的2%;退休人员个人不缴费。个人缴费全部划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按30%左右划入个人账户,其余70%左右建立统筹基金。

━━支付标准。医疗费由医疗保险基金和个人共同分担:门诊(小额)医疗费用主要由个人账户支付;住院(大额)医疗费用主要由统筹基金支付。统筹基金有明确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起付标准原则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一般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从统筹基金中支付,个人也要负担一定比例。退休人员个人负担医药费的比例适当低于在职职工。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降低成本,国家同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的目录;保证参保人员享受必要的医疗服务,限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支出,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利用效率;对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和药店实行定点管理,建立竞争机制,选择医疗行为规范、服务较好的医疗机构和药店作为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制定和不断完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费用结算办法。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为满足不同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国家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参保人员的个人负担。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普遍建立了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制度,其资金来源主要由个人或企业缴费,以解决超过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国家鼓励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主要用于解决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以外的医疗费用负担。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从成本中列支。针对国家公务员及原享受公

费医疗的事业单位人员,建立公务员医疗补助制度。国家逐步建立主要由政府投入支持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还面临着诸多艰巨任务。今后,国家将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各类从业人员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加强和完善医疗保险管理和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减轻参保人员的个人负担,实现医疗保险制度的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四、工伤保险

中国政府努力建立职工的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2004年1月,国家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后,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迅速扩大,截至2004年6月底,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人数达4996万人。建立工伤保险基金统筹制度

国家规定,各类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均应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劳动者个人不缴费。工伤保险实行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基金筹集模式,由地级以上城市建立统筹基金。政府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明确保障待遇

工伤保险实行“无过失补偿”的原则。待遇项目主要包括:工伤医疗费用;根据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确定的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伤残护理费;因工死亡劳动者直系亲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给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主要条件是: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区域内,因工作原因发生意外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实行劳动能力鉴定制度

国家统一制定和颁布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对因工负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且影响劳动能力的,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包括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在省级和设区的市一级设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等方面代表组成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对伤残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随机抽取专家进行鉴定,提出鉴定意见,并据此作出鉴定结论。加强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

中国政府采取改进工程技术、进行宣传教育、制定安全规程、实施安全卫生标准,以及通过工伤保险单位费率浮动机制促进用人单位改进安全生产条件等措施,积极开展工伤和职业病预防工作。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督促企业和职工遵守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和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国家积极探索开展职业康复工作,对工伤职工进行工伤康复、心理康复、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并在一些地区建立了职业康

复中心和康复医院,帮助工伤职工克服由工伤带来的生理和心理障碍,恢复健康和工作能力,重返工作岗位。

五、生育保险

国家于1988年开始在部分地区推行生育保险制度改革。2003年底,全国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有3655万人;全年共有36万名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生育保险制度主要覆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部分地区覆盖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单位的女职工。生育保险费由参保单位按照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1%的比例缴纳,职工个人不缴费;没有参保的单位,仍由其承担支付生育保险待遇的责任。职工生育依法享受不少于90天的生育津贴。女职工生育或流产后,其工资、劳动关系保留不变,按规定报销医疗费用。

六、社会福利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为老年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群体提供社会福利。老年人社会福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各级政府将老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增加对老年事业的投入,并鼓励社会各方面投入,使老年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近年来,通过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逐步形成以国家、集体举办的老年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以社会力量举办的老年社会福利机构为新的增长点,以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目前,中国共有各类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3.8万个,床位数112.9万张,平均每千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拥有床位8.4张。2001年,国家开始实施“全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截至2004年6月,全国城乡共新建和改建社区“星光老年之家”3.2万个,总投入134.9亿元。儿童社会福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国家为儿童提供教育、计划免疫等社会福利,特别是为残疾儿童、孤儿和弃婴等处在特殊困境下的儿童提供福利项目、设施和服务,保障其生活、康复和教育。目前,全国共有192个专门儿童福利机构和近600个综合福利机构中的儿童部,收养5.4万名孤残儿童。全国各地还兴办康复中心、弱智儿童培训班等社区孤儿、残疾人服务组织近万个。

中国政府决定,从2004年开始,用三年左右的时间,筹集6亿元资金,开展“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每年为1万名左右的残疾孤儿实施手术康复。争取到2006年,使全国社会福利机构中收养的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残疾孤儿,都能得到有效的手术矫治和康复。残疾人社会福利

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为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福利等提供法律保障。政府通过兴办福利企业、实施按比例就业和扶持残疾人个

体从业等形式,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采取临时救济和集中供养以及兴办残疾人福利安养机构等福利措施,对残疾人提供特别照顾。截至2003年底,全国城镇共有403万残疾人实现就业,农村共有1685万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259万贫困残疾人得到生活保障;44.2万残疾人在各类福利院、养老院享受集中供养、五保供养;246万残疾人得到临时救济、定期补助和专项补助;累计扶持701万贫困残疾人解决基本温饱。2003年,各级政府安排残疾人事业费15亿元,募集社会福利资金近1亿元。

七、优抚安置

优抚安置制度是中国政府对以军人及其家属为主体的优抚安置对象进行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的一种制度。目前,中国有4000多万优抚安置对象。

中国政府为保障优抚对象的权益,陆续颁布了《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法规。国家根据优抚对象的不同及其贡献大小,参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立不同的优抚层次和标准。对于烈士遗属、牺牲和病故军人遗属、伤残军人等对象实行国家抚恤,对老复员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实行定期定量生活补助;对义务兵家属普遍发放优待金;残疾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享受医疗、住房、交通、教育、就业等方面的社会优待。2003年,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为465万人,国家各级财政投入抚恤资金87.9亿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等法律法规,对退役军人的安置作出规定。政府为城镇退役士兵安排就业岗位,对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发给一次性经济补助,并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对农村退伍义务兵在生产、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困难,视不同情况予以解决。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招工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城乡退伍军人。对报考大中专院校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退伍军人。对退出现役的伤残军人,在就业、生活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对军队干部(含士官)退出现役,分别实行复员、转业和退休等安置办法。目前,各级政府普遍建立了相关工作机构。

中国政府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从保障优抚对象和退役军人的切实利益出发,不断完善各项优抚安置制度,提高优抚对象的保障水平,推进退役军人安置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维护优抚安置对象的合法权益。

八、社会救助

中国政府从国家发展的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对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对受灾群众进行救济,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予以救助,提倡并鼓励开展各种社会互助活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999年,中国政府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对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均可从当地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城市居民,可按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救助。保障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水平、上年物价水平、生活消费物

价指数、维持当地最低生活水平所必须的费用、需要衔接的其他社会保障标准以及维持吃穿住等基本生存所需物品和未成年人义务教育费用等,同时还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本地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人数以及财政承受能力等情况。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由地方政府列入财政预算。对财政确有困难的地区,中央财政给予支持。截至2003年底,全国领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数为2247万人,月人均领取58元;当年全国各级政府财政支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56亿元,其中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困难地区补助92亿元。灾害救助

国家建立了针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急体系和社会救助制度。政府视人民生命安全为第一,灾害发生时及时抢救、转移受灾群众,灾后引导群众进行生产自救、互助互济,并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病能医。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救灾支出,用于救灾物资储备和转移救济灾民。2003年,各级政府共安排用于受灾群众生活方面的救灾资金53.1亿元,其中中央政府安排40.5亿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2003年8月1日,国家正式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该办法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援助”的原则,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给予关爱性的救助管理,根据受助人员的不同情况和需求,给予食宿、医疗、通讯、返乡及接送等方面的救助服务。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建有救助管理站909个,当年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21万多人。

社会互助国家鼓励并支持社会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扶弱济困活动,推动社会捐赠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经常性的捐助工作机构、工作网点和仓储设施,随时接受各种社会捐赠。2003年底,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小城市共有社会捐赠接收站点2.8万个。1996年至2003年,累计接受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30多亿元,衣被9.6亿件,得到援助的灾民、贫困群众达4亿多人次。基层政府通过兴办社区服务业,为贫困对象提供照顾和服务。中国各级工会组织每年开展对困难职工家庭的“送温暖”活动。从1994年到2004年初,共筹集慰问款181.1亿元,走访慰问困难职工5577.8万户(次)。

中国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开展互助保障活动。2003年底,全国工会系统兴办职工互助保障组织1.8万个,参保人员723万人;开办职工互助保障的工会组织1839个,参加人员1485万人,累计有600余万人次获得了待遇给付。

九、住房保障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以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改善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到2003年底,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3.7平方米。住房公积金制度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解决职工家庭住房问题的政

策性融资渠道。住房公积金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各种类型企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各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逐月缴存,归职工个人所有。住房公积金专户存储,专项用于职工购买、建造、大修自住住房,并可以向职工个人住房贷款,具有义务性、互助性和保障性特点。1994年,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城镇全面推行。1999年,国家颁布《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并于2002年重新发布,使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步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督的管理体制。住房公积金按规定可以享受列入企业成本、免交个人所得税等税收政策,存贷款利率实行低进低出原则,体现政策优惠。截至2003年底,全国建立住房公积金职工人数达6045万人,累计归集公积金5563亿元,职工因购建住房和退休等支取1743亿元,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343亿元,支持327万户职工家庭购建住房,为改善居民家庭住房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1998年,中国确定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是由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符合下列条件的家庭可以申请购买或承租一套经济适用住房:有当地城镇户口(含符合当地安置条件的军队人员)或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供应对象;无房或现住房面积低于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家庭;家庭收入符合市、县人民政府划定的收入线标准;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经济适用住房的租售价格以保本微利为原则,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一定年限后,方可上市出售,且须将收益按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经济适用住房实行申请、审核和公示制度,强调公开透明,严格监督管理。从1998年到2003年,经济适用住房竣工面积达4.77亿平方米。廉租住房制度

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廉租住房保障政策。对按政府规定价格出租的公有住房和廉租住房,暂免征收房产税、营业税。各地政府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立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措廉租住房资金,实行以住房租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租金核减为辅的多种保障方式。对住房面积和家庭收入在当地政府规定标准之下的家庭,当地政府按申请、登记、轮候程序给予安排,保障其基本要求。2003年,全国已有35个大中城市全面建立了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制度。

十、农村社会保障

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农村,土地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受历史传统文化影响,农村具有家庭供养、自我保障、家族互助的长期传统。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国家在农村实行与城镇有别的社会保障办法。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部分地区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按照“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建立了个人账户积累式的养老保险。2003年底,全国有1870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5428万人参保,积累基金259亿元,198万农民领取养老金。2004年,中国政府开始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的试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夫妇,每人从年满60周岁起享受年均不低于600元的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奖励扶助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为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减轻农民因病带来的经济负担,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中国政府于2002年开始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政府、集体、个人多方筹资。目前正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0个县(市)进行试点。截至2004年6月,覆盖9504万农业人口,实际参加人数6899万人;共筹集资金30.2亿元,其中地方各级财政补助11.1亿元,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补助3.9亿元。

实行农村社会救助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开始建立五保供养制度,1994年国务院颁发《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对农村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未成年人保义务教育)的五保供养: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无劳动能力的;无生活来源的。为解决部分生活不能自理五保老人的照料问题,各地相继兴办敬老院,将这些人员集中供养,并逐步发展成为五保供养的一种重要形式。2003年底,全国实际五保供养人数为254.5万人,敬老院2.4万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50.3万人。

中国政府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区间财政经济状况差异大的实际,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他地区则坚持“政府救助、社会互助、子女赡养、稳定土地政策”的原则,建立特困户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同时,对患病的农村困难群体实行医疗救助。截至2003年底,全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户生活救助的农村特困人数为1257万人。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任务依然艰巨。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大养老金和医疗费用支付压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使建立健全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更为迫切,就业形式多样化将使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被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等等,这些都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平稳运行和建立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出新的要求。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政府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

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而使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经过多年探索建立起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将为中国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发展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人民将进一步从国家的发展进步中获益,必将享有更丰厚的物质文明成果。

摘自:新华社

下载中国利用外资的基本制度和政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利用外资的基本制度和政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中国就业状况和政策

    当前中国就业状况和政策 摘要:据国际劳工组织最新发布就业报告显示,全球金融危机远远没有结束,中国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中国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确定了关于“劳动者自主就......

    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

    ===== 《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发表(附全文) =====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中国,解决就业......

    中国利用外资的未来走向(五篇模版)

    中国利用外资的未来走向 2006-02-17“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作为“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已经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基本制度

    基本制度 白岩水厂 2010.01.01 目 录 1、水厂厂长岗位责任制…………………………………………4 2、水厂副厂长岗位责任制………………………………………5 3、水厂技术员岗......

    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取向

    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这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经济发展的主线。要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使我国经济发展上一个新的水平,而不仅是G......

    2011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解析5篇

    2011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解析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094班宏观经济指总量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

    保密基本制度

    定密及密级调整制度 1、定密工作 是保密工作的重要基础。根据公司实际,由主管军品科研生产的负责人、总工程师、生产部、保密办负责人联合参加定密工作。 1.1定密工作在公司......

    党支部基本制度

    党支部的基本制度 在党支部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行之有效的、能够涵盖支部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 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