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取向

时间:2019-05-15 13:1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取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取向》。

第一篇: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取向

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这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经济发展的主线。要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使我国经济发展上一个新的水平,而不仅是GDP总量的低水平的扩张。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中国技术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注意处理两个关系:一是发展新兴产业和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关系,一是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第二,加快城市化进程。农村经济发展有近期的问题,也有远期的问题。90年代以来有两个基本情况:一是粮食产量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人口增长速度,二是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下降。这带来了过去所没有过的相当多农产品销售困难的现象。现在不少农产品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很难再用提高农产品价格的办法增加农民收入。中国农业单产并不低,种粮不赚钱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达不到规模经营,单纯务农很难使农民富裕起来。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加上农业季节性的特点,许多地方是“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赌钱”。乡镇企业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非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许多乡镇企业面临生产过剩和销售困难,初始阶段那种低水平的规模扩张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应该包括乡镇企业。从长远来说,农村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工业化和城市化,靠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可以这样说: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最困难之点,不在城市,而在广大农村地区;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起步点在城市,最终落脚点是在农村。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推进城市化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为了推进城市化,长期以来所实行的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需要改变,同时要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保持社会稳定。

第三,西部大开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普遍规律,中国在几千年历史上,地区发展就是不平衡的。不论东部还是西部,省、自治区内部各市、县之间,差距呈扩大的趋势,这是各个地方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区域经济政策要强调两个大局。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一个大局,这个政策要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是放松或者延缓东部地区的发展。东部地区的发展,过去是,今后相当长时期仍然是从财力、物力和技术上支撑国民经济全局的极为重要的力量,也是支持西部开发和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条件,东部地区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这也是一个大局。西部地区不实现现代化,也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第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世界性大课题。在新的发展阶段,应该把可持续发展放到突出的位置。主要是人口、环境。

人口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问题。人口问题过去是两句话: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现在应该加一句话:注意老龄化问题。我国

现在60岁以上人口占10%。西方国家在人口基数小、经济发达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发展出现了老龄化,尚且遇到很多问题。我国在经济不发达、人口基数很大的条件下,在很短的时期内进入老龄社会,困难更大。老龄化会带来“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问题,需要预谋对应之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环境保护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环境保护可以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环境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环境恶化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现在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对于环境问题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按照“十五”计划,2005年经济增长5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比2000年减少10%。经济发达国家在人均2000美元时开始治理环境,我国在人均不到800美元的条件下开始大规模控制环境污染,难度更大,要靠长期努力。

第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现在只是“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说,有了一个雏形,一个大的框架,不健全、不完善之处还很多,仍然需要强调体制创新,通过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就是建立与国际市场经济规则接轨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体制创新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发展开放型经济。中国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交织着各个国家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激烈的竞争,必然经过许多曲折和反复。其后果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但我国经济技术落后,在同发达国家的竞争中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加入WTO给我国经济带来新的机遇,这是具有很大挑战性的机遇;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包含着发展机遇的挑战。加入WTO只是获得入场券和参赛资格,关键是提高我国经济的竞争能力。

第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妥善处理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在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上,要兼顾国计和民生;在社会政策上,要注重调节社会分配和解决就业问题。我国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今后5年城镇将新增就业岗位4000万个,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4000万人。达到了这样的目标,城镇失业者仍将有1200万人以上,农村仍将有1亿以上的剩余劳动力。积极扩大就业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中国市场商品短缺的状况已经结束,现在是供过于求,没有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不可能开拓,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增长。

第二篇: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容简介

本书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召开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年秋季座谈会”的基础上,由政府部门、科研团体、高等院校等各方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关于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及预测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综合预测篇、政策分析篇、财政金融篇、专题研究篇、台港澳经济篇及国际背景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2010年中国宏观及微观经济层面形势,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提出了2011年经济走势的预测。书中对读者关注的CPI数据、房地产价格走势及行业发展等都得出了专家的论断。本书指出,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居民收入增长稳定;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较为明显,但仍需保持稳定可控。经济主体信心回升,消费、投资、进出口“三驾马车”保持较快增长。本书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年。经济转变虽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但其中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无重大改变,改革开放、增长模式、发展阶段、人口结构等方面的动力仍将稳定提升。未来的宏观调控目标应以“稳”字当头,通过提升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稳定增长的内在动力,把稳定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

第三篇: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影响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因素

90年代以来构成中国经济环境的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植根于工业化进程本身和市场化改革之中,必将对未来15年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是:

(一)新的国际经济环境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尽管地区性的局部冲突难以避免,总体来看,未来15年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发展趋势对我国是有利的。首先,世界缓和的趋势将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使我们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其次,世界经济中低速增长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形成较大反差,使中国作为蓬勃发展的大国地位更加突出。世界各国纷纷看好中国广阔的市场和经济发展前景,为中国提供了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可能性。再次,未来世界经济的低速发展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的进一步转移,我国可以加快与发达国家互补性经济交流,接受转移产业,促进自身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香港和澳门的相继回归,都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然而,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未来发展我国也面临着明显的不利因素。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中,我国面临着经济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方面占有优势的压力。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交流的扩大,日益增强的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将对我国参与世界经济合理分工和扩大出口形成制约,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以及吸引利用外资和国际先进技术方面面临着同周边国家激烈的竞争。同时,某些西方大国对我采取扼制的方针,可能使我国与外部世界的摩擦增加。

(二)约束增强的资源供给

资源是发展的基础。从总量规模看,我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总量28124.4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矿产资源已发现162种,是世界第三大矿产国;耕地面积12330万公顷,居世界第四。但是从人均资源和发展趋势看,我国未来15年的资源条件明显趋紧。据统计,90年代我国人均耕地1.2亩,比80年代减少约一倍。随着人口规模扩大和工业用地增加,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均耕地将下降到1 亩左右。在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和农业生产成本日趋上升的情况下,人均耕地减少将直接加重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求矛盾。

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一半,今后15年主要矿产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将进一步降低。据对主要矿产产品的保证程度分析,到2010年缺口较大的有石油、天然气、铁矿石、有色金属矿。其中,石油后备储量不足,在本世纪末即可能由石油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

我国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预计到2000年全国需水总量约为700亿立方米,到2010年约为8500亿立方米,分别比80 年代末总供水能力提高34%和70%。由于我国大部分矿产、耕地和人口集中于缺水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工农业争水矛盾突出、能源基地水源不足,增加了解决供需矛盾的难度。

我国人口预计到2000年为13亿,2010年将达到14亿,劳动适龄人口在2000年约为

8.6亿,2010年达到9.6亿。如果基本保持目前城乡格局,2000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将达到1.8亿,到2010年则上升为3亿左右。如此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就业以及城市化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压力。

(三)极为有利的市场条件

从本质上讲,未来经济增长是在需求导向下的大规模产业结构转换。我国国土广阔,人口占世界人口1/5,且消费水平较低。未来15年我国居民消费变化的主导趋势是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消费需求逐步升级。随着未来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差距适当拉平,必然出现消费层次梯度升级,并呈现多元化格局。从城市居民来讲,对一般性和千元级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趋向饱和,占消费需求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住宅及其关联品、服务性消费和使生活更为便利舒适的通讯、家电产品需求会明显扩张,民用汽车逐步进入中上等收入家庭。农

村居民则会沿袭城市居民的消费轨迹,逐步扩大对千元级耐用消费品的需求。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形成了梯推式区域增长模式,使需求变化客观上会保持持续增长的格局。因此,总体上讲,在我国庞大人口规模基础上的收入水平提高,必将带来消费品的广阔市场背景,并对结构转换产生持续拉动作用。

市场需求必然带来投资指向的变化。为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升级换代和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社会基础设施必须完善充实,由此带来交通和通讯业的发展,汽车、通讯器材、船舶、飞机制造将出现巨大的市场,并为机械电子工业扩大规模、提高素质创造条件。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良好前景,必然导致投资及行业发展的重型化。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会相应带来资金的增加,为投资提供相应的积累来源。

出口市场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又一重要需求动力。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有一定竞争优势,为了保持国内经济增长,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产业基础和动态比较优势的机电产品出口将后来居上,成为外贸出口的支柱产品,这也意味着对外贸易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可见,今后15年我国存在着结构逐步升级、层次更为丰富、市场容量更为庞大的市场条件,这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

(四)相对充裕的资金条件

经济发展趋势的首要因素是需求条件,但它受到供给条件的制约。总体上讲,我国未来发展的资金供给条件是相对充裕的,其一,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国内平均储蓄率高达31%以上,远高于同等收入的国家,这为未来长期保持较高储蓄率提供了重要基础。其二,消费结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与时滞性也是未来提供资金供给的重要条件。未来10年内,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处在积蓄阶段,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则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规模和速度,总的消费倾向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收入形成与支出的时间差,也有助于保持较高储蓄率。这就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充裕的资金来源。据测算,“九五”期间我国储蓄率将达到35%左右,比改革开放后的15年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左右。21世纪前10年,随着消费结构的演变和消费领域扩大,储蓄率会有所下降,但仍将保持在30%以下,不低于1978~1995年的水平。

从利用国外资金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个成长中且具有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是吸引外商的主要因素,致力于全球发展战略的跨国公司纷纷抢占中国市场“先入者”的优势。尽管未来东欧、俄罗斯经济恢复会吸引一部分资金,东亚国家改革和发展也会增加资金争夺的竞争力,但是我国市场的巨大诱惑仍会使我国吸引外资的数量上和质量上具有相对优势。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更加扩大,国内经济逐步与国外经济接轨,会为外国资金提供更为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发达国家资金寻找投资发展的机会。

根据以上分析,由于资金供给条件的满足,“九五”期间我国可以支持32%左右的固定资产投资率。按照3:7资本一产出率计算,“九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可以保持在8.6左右。根据2000—2010 年储蓄条件和支持30%左右的固定资产投资率,经济增长速度大约为8%。

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从“九五”期间到2010年的15年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这是未来经济长期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考虑到我国经济增长基数逐步加大,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对未来经济速度进行预测时,采取了前快后慢的方案,即GNP平均增长“九五”期间为8%,2001~2010年为7.5%。同时,以1995年价格为基础,人口总量分别按2000年的12.8亿人和2010年13.6亿人计算。通过测算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总量呈现出10年滚动翻一番,20年翻两番的增长趋势。1990年我国GNP是1980 年的2.35倍,提前实现了翻一番的任务。按照测算方案,2000 年我国GNP将达到8.5万亿元人民币(现价),到2010年我国GNP

将达到17.5万亿元人民币,是2000年的2.06倍,再翻一番多。人均GNP 将由“八五”末期的4760元增加到2000年的6650元,如果按1:8.3的汇率折算,人均GNP将达到800美元。2010年,人均GNP则达到12870元,按1:6 元人民币的汇率折算,将达到2100美元,达到1990年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NP 的水平。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主要是由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功的经验表明,从低收入国家走向中等收入国家这一特定发展阶段的突出特征,是有可能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飞跃。日本在50~60年代末期曾进入与我国目前发展阶段相同的工业化时期,其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0%左右,持续时间长达15~20年。

国际成功经验为我国经济速度增长提供了佐证,但更重要的是我国具备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条件。首先,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加强,具有支撑高速增长的物质技术基础。其次,资金条件相对充裕。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和目前城乡居民消费“断层”所形成的强烈储蓄倾向,使我国能在未来发展中保持35%左右的储蓄率。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巨大市场的诱惑力,也将增加利用外资的数量。再次,拥有12亿人口以上的国内市场,巨大的消费需求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拉动力。最后,未来日益深化的改革将通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有效运转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而为经济高速增长提高体制上的保证。这种作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机制对传统计划体制的取代将极大地提高资源配制效率,二是市场多元化主体为经济增长提供旺盛的活力。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从现在到2010年期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逐步有所提高。总体上讲,在此期间加速推进的工业化进程及与之相伴随的城市化进程,不仅会使第二产业继续快速增长,而且将大大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做出这种判断的基本依据是: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重化工业的迅速增长势头使之成为未来15年特别是“九五”期间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因此,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将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比重因而相应提高;第三产业受城市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影响,“九五”期间增长速度大体与国民经济增长持平,2000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和农村工业化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增长会越来越超过国民经济增长。因此,比重到2010年会有较大提高;第一产业由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比重继续下降。预计到2000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9:51:30,到2010年为10:50:40。

三次产业的总体变动来自于各个产业及其内部的变化。从第一产业来看,农村增长速度受到需求拉动和供给资源保证两方面的限制。按照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对农业生产增长拉动的相互关系计算,到2000年,食品消费增长及供给条件可使农业生产达到3.2 %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由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使恩格尔系数下降,需求拉动趋弱使农业年增加值降为2.8%。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是:传统种植业比重下降,牧、渔、副业比重上升,高产、优质、高效农产品更趋增多。

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且内部结构变动加快。“九五”期间主要是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结构性协调发展阶段,但内涵发展因素逐步加大。2000年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逐步实现,增长速度趋于下降。工业内部变化将经历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的双重过程。重工业将较快发展并领先于轻工业,因而所占比重逐步上升。特别是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和建筑业四大支柱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其平均增长速度要达到10%以上,其占GNP的比重应达到1/4左右。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将明显缓解,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七五”和“八五”时期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将使通讯、交通紧张状况明显缓解。科技、教育事业得到重视而蓬勃发展;商业、金融由规模扩张转向层次升级。随着体制改革深入,隐含在第二产业中的社会服务业脱离出来。这些都将增加第三产业的增长份额。

(三)居民消费达到新的水平

总体上讲,“九五”期末我国城乡居民将基本实现小康,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高,到2010年我国人民生活达到相当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居民生活水平。“九五”期末,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将由“八五”期末的3893元增加到4969元,实际增长5%;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八五”期末的1578元增加到1920元,实际年平均增长4%。如果按照1995 年价格分别以年平均增长5%和4%计算,到201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活费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将达到8100元和2850元,排除价格体系的差异,大致相当于同期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居民平均消费水平。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也将呈现明显的变化。消费支出中食品费用比重将合乎规律地下降,恩格尔系数将由1994年的0.56分别下降为2000年的0.45左右和2010年的0.35左右。随着体制改革深入,医疗费用、住房等支出比重会达到20%左右。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方面的支出也将较多上升。

同时,生活质量将明显提高。人民的营养状况、平均寿命、生活水平等生活质量指标,将超过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000年将由1995年的7.9平方米达到9平方米,2010年提高为1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将提高并稳定在20平方米左右。“九五”期末,全国彩电普及率由42%提高到60%;电话普及率由4.6%提高到10 %。到2010年,电话将在城镇中普及,轿车进入部分居民家庭、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也将基本普及。

(四)劳动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未来15年我国将面对沉重的劳动力就业压力,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1.2亿人以上,到本世纪末将增到1.8亿人左右,2010年可能达到3亿人。这样庞大的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出路只有两条。从产业看,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地域看,转移到城乡企业,或是中小城市。因此,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是影响劳动力结构的基本因素。根据产业结构变动测算,我国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结构1994年为54.3:22.7:23。预计到2000 年为45 :29:26,2010年则为28:35:37。

在推进农村工业化方面,前15年我国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已经容纳了1.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另有约0.4亿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城市务工。到2000年我国农村如果再转移出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可能使目前的1.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到0.8亿,到2010年进一步减少为0.5亿。这一进程就意味着有2.5—3亿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从而使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1994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8.62%,预计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比例有可能上升至40%左右,2010年进一步上升到50%,城市化程度约一年提高1个百分点。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工业化在某种意义上说与城市化是同义语。这是因为工业化与城市化有其内在的联系和必然要求,城市化本身就意味着大量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创造经济增长动力,就意味着大量与城市建设和城市功能相关的就业机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我国大中城市对移民的接纳已经接近饱和,一批中小城市的兴建和扩展是未来15年我国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内容,从产业发展来看,小城镇的兴起将发挥其集聚效应,带来对服务业的需求,从而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所具有的投资相对少、吸收劳动力多的特点又会吸收更多劳动力就业。因此,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高潮和第三产业的相应发展,将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较为广阔的空白。

(五)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未来15年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逐步提高开放度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在国内收入水平提高速度快于相应结构调整的条件下,对外贸易作为沟通供求、缓解结构失衡的桥梁地位会更趋加强。同时,对外贸易在优化国内资源配置、促进结构升级方面的作用更为重

要。随着国内结构升级和供求格局变化,我国将由部分初级产品和劳动含量较高的制成品出口国向资本、技术含量相对较多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国过渡,以出口带动结构高度化,使国内资源优化配置与国际市场供求联通。从进口方面看,为缓解国内原材料供求矛盾,提高国内主导产业技术水平,资源性产品和具备高新技术的资本品进口将有所增加。

根据以上趋势预计,我国未来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对外贸易增长率继续高于同期GNP的增长速度。到2000 年贸易总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比“八五”期末增长42.4%;到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8000亿美元,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保持年平均增长

7.2%的速度。从实际情况看,这一计划目标很有可能提前实现。随着国内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体制更加完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将有较大变化,将由以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转向以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出口商品为主,2000年实现工业制成品由粗加工到深加工的战略转变;2010年实现劳动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产品出口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战略转变。这种长期变化趋势预示着,一方面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和层次明显提高,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明显提高;一方面我国将成为世界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经济注入更大增长活力。与世界经济更紧密融合将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篇: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发布时间:2012-02-16

2011年,世界经济呈现新兴经济体复苏较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但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分化走势,国内经济出现经济增速同比下降但物价涨幅同比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抓住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将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物价上涨势头初步得到控制,经济增长减速平稳。2012年,受发达国家债务危机拖累,世界经济延续缓慢复苏、低速增长走势,国内外因素要求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进一步增大,我国应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将进一步激发自主增长活力。2012年,预计GDP增长8.5%左右,CPI上涨3.5%左右。

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

——2012年,“十二五”规划第二年进入投资项目集中建设阶段,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投资及经济增长。从“六五”到“十一五”的经验看,一个五年规划中各年的平均投资增速分别为17.3%、24.1%、28.5%、18.8%、19.8%,受投资建设周期影响,五年规划第二年往往是建设项目进入投资高峰期。在重大规划项目建设的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规划陆续出台给经济增长增添新的动力。在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基础上,2011年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此外,《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环境服务业“十二五”规划》也将陆续出台。未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储蓄资源丰富、学习追赶型科技后发优势和国内企业建设国际竞争新优势积极性高涨等一系列有利条件,以优惠政策动员国内更多战略资源投向产业结构升级,传统产业将加速固定设备更新换代,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将在产业结构向上调整中获得新的增长动力。

——在区域协调发展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作用下,中西部不断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逐步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随着区域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实施,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西藏、新疆、青海省藏区的指导意见,兴边富民行动规划,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逐步贯彻,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将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扩大居民消费政策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2011年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十二五”内贸规划即将出台,也将有力促进国内贸易和完善流通体系;央行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新规定以及银联推出的无卡支付平台等政策都将为网络消费和银行卡消费等新兴消费模式提供良好环境。此外,随着个税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央针对中低收入者的补贴力度不断加大、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收入也将稳步提高,消费购买力较强的城镇人口比重上升,政策因素和人口结构因素等将有利于我国消费需求保持稳步加快的增长态势。

国内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其一: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的调整将使得社会总需求扩张速度放缓。2012年控制物价总水平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假设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4%,对2012年的翘尾因素影响约为1.7个百分点,如果要将全年物价总水平控制在3.5%左右,则要求新涨价因素要比2011年的2.8个百分点低1个百分点。考虑到逐步消化巨额货币存量的需要,货币政策有必要继续保持总体“稳健”,灵活操作的取向,针对外汇占款渠道投放基础货币的新变化,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合理增长。2012年不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房地产调控政策在2012年仍将延续,受资金和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及相关行业投资将可能出现明显减速,进而带动投资增速放缓。

其二:地方财政债务压力和土地市场交易趋冷对地方投资融资能力形成制约。根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尽管总体可控,但部分地区短期流动性风险正在不断聚集和暴露,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将进一步严格规范。此外,土地收入方面也不容乐观,2011年以来地方政府加大了供地力度,但由于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及资金链问题影响,土地市场交易数量却在降低,大部分成交土地为底价成交。因此,地方政府融资能力相对于庞大的投资建设任务将更显不足,这将对投资以及经济增长形成抑制。

其三:节能减排等对经济增长的质量提出新要求,将制约粗放型增长。2011年,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和投资增速较快,使得节能减排形势日益严峻。2011年9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未来5年节能减排的目标,要求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方面,均较“十一五”有显著下降,并且对各地方、各行业节能减排下达了任务分解目标,这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两高一资”产业的增长形成一定制约。

其四:资源、劳动力成本上升抬高了经济增长的成本。资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我国经济运行将要长期面对的问题,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投资和生产经营的成本提高。在物价上涨初期,由于需求动力仍然稳定,以名义价值量计算的增加额可能还会上升,然而随着物价上涨时间进一步持续,将对需求形成抑制,进而使经济增长的实际量和名义量同时下降。

第五篇: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积极作用下,我国经济遏制了急剧下滑的势头,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长8.5%左右。2010年,世界经济将出现缓慢复苏,外需有望止跌回升,但我国经济仍面临着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自主增长动力不足、银行不良资产潜在风险增大等问题,预计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8.5%左右,CPI上涨2.5%左右,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继续改善。2010年,应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一、我国宏观经济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有针对性地出台了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民生、稳定出口等多项政策,一揽子计划遏制了经济快速下滑,稳定了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促进了经济稳定回升。

1、内需回升明显

投资与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前三季度,资本形成拉动经济增长7.3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拉动4个百分点,内需共拉动经济增长11.3个百分点,内需增长速度高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平均9.8%的增长速度。

投资高速增长。1-9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3.3%,比上年同期加快了5.6个百分点。政府主导的投资成为本轮投资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1-9月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名义增长38.8%,高于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从到位资金来看,国家预算内资金投资增长82.7%,高于平均水平43.6个百分点。同时,农业、铁路、医疗、环保等基础设施与民生领域投资大幅提高,投资结构得到优化。

消费稳步提高。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7.0%,实际增幅高于去年同期3.2个百分点。住房、汽车等消费品市场十分活跃,1-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由年初的负增长回升至42.9%,汽车销售增长29.2%,家电、建材、家具等相关产品消费形势良好。

2、工业生产加快

1-9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幅达到12.3%。发电量呈逐月回升态势,1-9月份,发电量累计增长1.9%,特别是8、9月份发电增速回升至9%以上。自5月份以来,货运周转量增速稳步回升,1-9月份货运周转量由1-5月的增长1.8%回升到5%。

3、物价下降势头得到遏制

受上年翘尾因素和总需求相对不足的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都出现同比下降的走势,1-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下降1.1%,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6.4%。但自7月份

以来,我国价格下降的势头得到遏制,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止跌趋稳,8、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了0.5%和0.4%,工业品出厂价格已连续6个月环比上涨。价格环比水平开始上涨表明扩内需一揽子政策已经消除了通货紧缩,有助于强化企业和居民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

4、经济景气稳步回升

国家信息中心研制的“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显示,与工业生产同步的一致合成指数在2009年2月份见底,3-9月份连续7个月回升,可以判断我国宏观经济下滑势头得到遏制并形成企稳回升态势。领先工业增长约6个月的经济先行指数在2008年11月份触底,此后连续9个月稳步回升,表明在未来6个月内,工业生产会继续回升。反映工业企业信心的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持续回升,连续六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2009年8月为54.0%,高于上月0.7个百分点,表明未来3-6月制造业将持续增长。预计今年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9%,四季度达到10%,全年增长8.5%,实现全年保8%的目标已成定局。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着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的矛盾和问题,有的问题还在进一步积累。

1、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有些行业仍在重复建设

目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从低端到高端产能、从内需到外需产能、从传统到新兴产能均不同程度面临过剩问题。同时,部分项目存在前期工作不扎实、项目管理不规范、项目趋同化倾向突出等问题,重复建设有所显露。一是外需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难以解决。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以来,中国出口呈现急剧下滑趋势,导致大部分为外需服务的生产能力出现过剩,其中不仅包括纺织、鞋帽、箱包等低端产能,而且还包括多晶硅、光伏太阳能电池等高端产能。二是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传统行业产能已经过剩,但在建和新建项目仍有加大的规模。据统计,2008年底我国粗钢产能6.6亿吨左右,目前实际需求为4.7亿吨左右,1.9亿吨左右产能出现闲置。水泥行业总产能达到17-18亿吨,而市场需求量大约为14亿吨,存在3-4亿吨过剩产能。三是部分新兴行业也显露产能过剩迹象。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目前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需求市场尚未充分建立。但是在本轮大规模投资的刺激下,部分新兴行业由于新建项目快速增长,产品需求相对滞后,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迹象。

2、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政策拉动,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强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增长靠投资、投资靠政府”的特征。在政府大规模投资和宽松货币政策的配合下,出现了国进民退和国有资本与民争利的局面,部分国有资本大规模进入竞争性领域,挤出了社会投资。如国有企业在各地土地拍卖中频频成为“地王”,中粮收购蒙牛,国有亏损企业山东钢铁收购民营盈利企业日照钢铁公司,民营航空公司基本退出航空运输领域。社会投资由于受到市场信心、国外需求、融资约束、市场准入限制等影响,增长乏力,尚未出现由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的增长动力转换趋势。当前的消费增长也主要靠政策引导和鼓励,在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没有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稳定的消费增长内生机制尚难

形成。

3、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潜藏系统性金融风险

地方政府出于融资和保障基础设施项目资金供给而建立了各种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承贷主体统一向银行贷款,然后再将贷款转贷给企业或项目,使债务信贷化。今年新增贷款的增量大部分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据人民银行的调研,2009年5月末,全国共有政府投融资平台3800多家,总资产近9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约60%,平均资产利润率不到1.3%,特别是县级平台几乎没有盈利。政府投融资平台总体负债率较高,盈利能力较低,透明度较低,银行对平台及地方政府的整体债务水平难以准确评估,信贷资金监管难度较大,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潜藏着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2010年国际经济环境略有好转

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自二季度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金融市场基本稳定,股票市场和国际初级产品价格率先上涨。但主要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产能过剩,开工率不高,贸易保护升级,世界经济复苏过程曲折缓慢。2010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使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出口下滑和外资下降的局面有所改观。

四、2010年中国经济走势预测

在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国内现有政策取向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有望保持在8.5%左右,CPI将增长2.5%左右。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有回落,但仍有后劲

推动投资增长的因素仍然较为强劲,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首先,2009-2010年两年内,中央扩大投资4万亿和调整部分行业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等政策效应会在2010年持续显现。其次,目前施工和新开工项目较多,计划投资额较大,按时完工在建项目仍需要大量投资,未来投资将保持惯性增长。2009年1-8月份,累计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39844亿元,同比增长36.2%;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96739亿元,同比增长81.7%。第三,到位资金充裕,1-8月份,到位资金132007亿元,同比增长39.1%,超过投资完成额约2万亿,而去年同期和全年到位资金超过投资完成额分别为1万亿和8000亿元。第四,在通货膨胀预期和房地产库存基本消化的带动下,房地产投资有可能替代政府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五,促进民间资本投资的政策与规划的已经出台,将进一步优化民间资本投资的环境、拓宽投资的领域、降低投资的成本,使民间资本增长将获得较大空间。但2010年政府投资增量将有所放缓,面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和资产价格上升,新增信贷规模不可能再出现今年的增长水平,相对规模将大大减小。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国进民退等问题也会抑制投资增长。综上所述,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31%左右,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保持平稳增长

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具备诸多有利因素,第一,收入水平持续增长为扩大消费增强了后劲。2009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1.2%和8.5%,高于最近5年的平均增长率。随着就业形势好转,农民工返城、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第二,医改新方案、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助于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第三,截止2009年8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高达25万亿元,人均约2万元。同时,股市活跃和房地产价格回升也带来一定的财富效应,这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第四,虽然目前住、行等消费热点增速已经相当高,但汽车消费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梯度扩散的态势没有改变,城市化率提高和通胀预期还会刺激住房需求,汽车和住房消费仍将呈现增长势头。与此同时,2009年出台的扩大消费政策在2010年将出现递减效应,价格上涨会导致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下降。预计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5%,实际增长15.6%左右,略低于上年水平。

3、外贸出口有望小幅增长但外贸顺差继续缩小

世界经济由大幅度负增长转为小幅正增长,是我国出口恢复增长的基础性因素,数量分析显示,我国出口量对世界经济总量弹性为5.3,即世界经济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我国出口量随之上升或下降5.3个百分点。国际市场价格回升和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上升有力于提高我国的出口价格水平。为稳定外需,国家在出口信用保险、出口税收、贸易融资、加工贸易、清理不合理收费等方面出台了大量外贸扶植政策,这些外贸扶植政策会继续发挥作用。但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消费模式出现转变,美国居民的储蓄率由负储蓄回升到5%,欧洲居民家庭储蓄率也在上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我国商品的需求。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美国、欧盟等国不断加大了对我国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力度,贸易摩擦明显增多。综上所述,虽然全球经济温和复苏,我国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内需强劲有助拉动进口进一步加速。初步预计,2010年我国出口将增长6%左右,进口增长11%左右;有望实现外贸顺差1900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5.5%。

4、工业生产增速略有加快

2009年上半年,我国工商企业基本完成了“去库存化”任务,部分产品库存量已低于正常水平。从2009年下半年起,国内外工商企业回补库存有助工业增速继续加快。在世界各国经济刺激政策不变、国际市场需求温和回升、国内投资消费需求强劲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10年,我国工业生产增速全年略高于今年;受基数和政策效应递减的影响,有可能出现上半年高于下半年的运行态势。初步预计,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增长10.3%左右。其中,重工业增长10.7%左右,轻工业增长9.5%左右。

5、价格水平将温和回升

2010年,国内经济增速仍在潜在增长率下限附近波动,总需求仍显不足,特别是部分行业严重产能过剩,以及粮食库存比较充裕等问题,物价水平难以大幅回升。国内物价上涨主要表现为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带来的输入型通胀。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家主动调整水价、油价等公共产品价格,也会直接加大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压力。此外,上年物价低增长的基数因素对物价水平带来一定影响,据初步测算,2010年CPI翘尾因素为1.2%左

右,PPI翘尾因素为3.6%左右。预计2010年CPI增长2.5%左右;PPI增长5%左右。

五、宏观调控的思路和建议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2010年,应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为基本政策取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结合起来,以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积极促进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在稳定经济增长中,使结构调整、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1、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为基本政策取向

“稳增长”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仍低于长期潜在经济增长速度,物价上涨压力不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仍应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但将“保增长”改为“稳增长”,主要是考虑到国际国内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需要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经济大起大落。既防止在经济回升过程中因继续“保增长”的政策力度过大过急,导致投资过快增长,引发通货膨胀;又要防止因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力度和政策效应减弱,经济出现第二轮下滑。

“调结构”的迫切性进一步增强。在政府投资效应逐渐减弱的情况下,如果不通过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结构性调整来释放居民自发性消费和民间自主性投资,难以解决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国进民退等问题,难以实现增长动力由“政策刺激内需增长”向“自主性内需增长”的切换,难以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较快增长。

“促改革”是实现结构调整的根本路径。当前的改革选择重点应以有利于扩大消费、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为突破口,通过推动资源价格和要素价格改革实现经济结构调整,通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居民消费,通过深化垄断性行业、公用事业和社会发展流域的管理体制改革,加大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惠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向民生倾斜,财政支出和信贷投放要更好得满足民生需求和增加就业,使得老百姓真正得到经济回升带来的好处。

2、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建议2010年财政赤字规模按1.2万亿元考虑,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达到3.4%左右,略高于2009年的水平。这样的财政政策既积极又稳妥。新增财政支出在继续完成现有公共投资项目的同时,应更加积极地促进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

加大结构性减税的力度。一是针对增加居民收入和扩大消费,较大幅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维持对“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节能产品惠民政策”、“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经济型轿车、居民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税收优惠;二是针对自主创新,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同时可考虑对中小科技型企业实行3-5年的企业所得税减免;三是对企业节能减排投资给予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等措施。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更加突出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继续加大对“三农”、产业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收入分配和廉租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进一步落实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确定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增加对基础科学研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工程实验室的投入。

3、坚持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要立足“适度”,在有保有压、优化贷款结构、确保贷款投向实体经济的前提下,为经济的持续复苏提供宽松的资金条件。避免信贷投放再次出现2009年上半年过度膨胀的状况,建议2010年新增贷款规模保持在8万亿元左右,M2增速控制在19%左右。

规范银行信贷流向,堵住银行资金和信贷流入资产市场的一些政策漏洞,要促使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向实体经济倾斜,可以对商业银行提出强制性要求,保证继续宽松的信贷和资金大部分进入实体经济。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对信贷投放进行结构性调整,在保持公共投资项目建设的配套贷款合理增长的同时,解决经济复苏由政府推动向市场自主性增长的动力切换问题。信贷投放要向有效推动民间投资和住房、汽车等消费增长倾斜。加大对重点区域的信贷投放,通过支持区域性的经济增长点,以点带面促进经济发展。

4、推进有利于结构调整和惠及民生的关键领域改革

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积极推进水、电力、成品油等重要能源资源价格改革,进一步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使价格不仅反映要素的市场供求状况,而且要反映其稀缺性以及环境保护成本,并推进要素市场主体培育和监管体系建设。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一是允许民间资金以适当的方式进入金融市场提供金融服务,加大小额贷款公司的推广力度,适当加大民间金融机构的杠杆比例。二是积极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三是发展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尽快建立完善的退市机制,改变目前“只进不出”的不利局面,真正做到优胜劣汰;完善市场交易制度,尽快引入做空机制,适时推出股指期货交易,降低市场风险。

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改革。一是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努力提高劳动者报酬,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二是落实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三是提高农民收入,保持合理的农产品价格。

推进垄断行业市场准入改革。在铁路、通信、航空、石油化工等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与社会发展领域引入竞争,尽快清理不合理的限制性行业准入制度,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这些领域。国有资本应从房地产等竞争领域逐步退出来

下载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取向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取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