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保障 基本制度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是
1、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2、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3、统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
4、统筹公平和效率5.统筹政府作用和市场效率
1.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促进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范化,完善社会统
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2.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
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
3.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市要继续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在农村要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4.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社会和谐的特殊功能,应当支持其加快发展
5.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商业保险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保
障需要,也应该支持其尽快发展
6.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加强基金
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这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也有利于促进劳动人民在全国范围的流动就业
7.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当前人民群众十分关
心的问题,应当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特别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
第二篇:日本社会保障制度
班级:财政班姓名:李娟学号:20094210017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在战后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形成综合性的体系。但是,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日本实行了重视家庭功能的社保政策,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特色。
一、日本社会保障的内容和目的:
日本的社会保障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社会保障包括国家扶助、利会福利、社会保险和公共卫生及医疗(含老人保险)四个部门;广义的社会保障系指狭义的社会保障加上国家和地方公务员养老金、战争死亡者及其遗属的抚恤金。通常所说的社会保障是指前者而言的。当前日本也在改革、完善其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这种既包括所得保障又包括社会福利和医疗等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将越来越符合社会保障的国际潮流,越来越具有生命力。
日本的社会保障的目的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保障国民生活,安定国民生活。前者作为适用于贫困阶层的对策,通过国家扶助确保其最低限生活水平:后者作为适用于低收入阶层的对策,确保其生活稳定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2.支助个人自立。如通过失业保险救济失业者,助其创造再就业的能力和机会。
3.支助家属机能。如在医疗保险方面,在职或退休者的配偶以被抚养家属的身份享受医疗保险。
二、日本社会保障费的筹措方式
(一)筹资方式:日本基本上是遵循被保险人、事业主、国家财政拨款“三者均等负担”原则筹措社会保障费的。其社会保障的财源主要来自被保险人的保险金,事业主即雇主为被保险人交纳的保险金,税收中用作中央和地方政府为社会保障提供的财政拨款以及积存金的运用收入和其他收入。从财源项目来看,与欧美发达国家差不多,但侧重却有所不同。英国、北欧国家主要靠税收,西欧大陆国家主要靠社会保险金,日本则介于二者之间;从保险金收入构成来看,欧美国家的事业主负担高于被保险人负担,尤其是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典和美国事业主的负担比较沉重。日本与欧美有相似之处,但其事业主与被保险人二者分担比率悬殊不大。
(二)发放原则
日本社会保障费的发放大体上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必要原则,亦称扶助原则。该原则强调政府的社会责任。对于被证明确无足够的收入、资产和劳动能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的人,由政府承担保证最低生活水平的责任,利用公费为其提供生活保障。日本社会保障中公共救济部分的费用发放,所依据的就是这种原则。
第二,贡献原则,亦称保险原则。该原则强凋自我责任,重视交纳与发放的对应关系。即在发生保险事故时,补偿费用的支付是投保人权利的体现,列与其交纳保险费的状况原则上相适应。日本的收入保障和医疗保险的费用发放,所依据的就是这种原则。
第三,抚养原则。这是出于特定的国家或社会目的,由公费提供社会保障的原则。
完成于2011年1月4日星期二
三、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及社会保险制度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设及其运营管理,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保障机能、达成社会保障的目的关键。多年来,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体系
日本的社会保障经过多年的建设、调整、改革,在具体制度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结构体系。从组织形式上看,大体可分为五类:(1)政府设立的社会保险制度,如健康保险、国民健康保险、国民年金、厚生年金保险、失业及工伤事故保险、儿童津贴等,被保险人涉及全国各行各业、各地区的国民。(2)各行业或部门设立的互助性质的共济保险制度,自成体系,通常包括第一类保险制度的全部内容。(3)特殊行业或特殊人员设立的保险制度,如船员保险、老人保健制度等。(4)各种基金制度,如国民年金基金制度、农民年金基金制度、厚生年金基金制度、煤矿年金基金制度等。(5)政府设立的各种辅助性社会保障制度,如社会福利制度、卫生保健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
(二)社会保险制度
日本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有四项,即养老金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工伤事故保险制度。各项保险制度都是相关法律制定的。例如属于养老金的有《厚生养老金保险法》、《国民养老金法》、《农业从业人员养老金基金法》、《国会议员互助养老金法》等;属于医疗领域的有《健康保险法》、《老人保健法》等;属于雇用领域的有《失业保险法》、《劳动保险征收法》等;属于劳动灾害领域的有《工伤事故补偿保险法》、《国家公务员灾害补偿法》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与社会保险事业配套的法律体系,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和管理提供了严密的法律依据。
(1)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健康保险、国民健康保险、老人保健制度所设置的医保险制度。健康保险是以各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为保险人,在他们及其抚养人员伤病、死亡、分娩时支付保险金的医疗制度。目前,缴费率为工资的8.2%,由雇主和被保险人各负担50%。国民健康保险是以从事农林渔业的人员、个体经营者、小企业雇员、无业人员为对象的医疗保险制度。共济组织主要是向参加国家公务员共济组合、地方公务员共济组合、私立学校教职员共济组合等各种组合的成员及其家属提供医疗和意外灾难的救助服务。老人保健是向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医疗费,所需费用70%由中央政府负担,其余的30%由地方政府负担。其中健康保险和国民健康保险一起构成了日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两大支柱。健康保险由以健康保险组合为投保人的组合掌管健康保险和以政府为投保人的政府掌管健康保险组成。职工人数700人以上的大企业参加组合掌管健康保险,不能参加组合掌管健康保险的中小企业则参加政府掌管健康保险。
健康保险把被保险者的月收入分成42等,被保险者按自己所属的等级按一定比率缴纳保险费。90年代初,政府掌管健康保险的这一比率为8.2%,由投保者(政府)和被保险人各负担一半。组合掌管健康保险的这一比率按参加组合的不同,在3%-9.5%之间变动,90年代平均为8.25%,被保险人平均负担3.58%,投保者(各组合)平均负担4.67%。健康保险被保险人医疗费的90%、家属住院医疗费的80%、门诊医疗费的70%由健康保险支付。此外,还有分娩补贴(24万日元)、养病补贴(日收入的60%)、子女养育补贴、丧葬费等。
(2)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的被保险人包括全国各行业职工,不分行业和规模,所有企业都必须参加该项保险。农林渔业的个体经营者和雇佣人数在4人以下的小企业可自行决定是否参加。该保险向失业者支付的保险金主要包括基本津贴、学习技能津贴、寄宿津贴、丧病津贴等。
就业保险制度的前身是失业保险制度,1975年经改革充实后改为现称。该制度目的在于:稳定失业者的生活基础,进一步减少失业,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就业保险制度是强制性制度,不管企业所属的行业、规模如何,也不管雇主、雇员是否心甘情愿,都必须加入就业保险。按加入者的就业形态,可分为以长期工为对象的普通保险,以季节工为对象的短期就业保险,以临时工为对象的临时就业保险。就业保险即失业救济金的领取资格是:必须处于公共职业安定所认可的失业状态。失业救济金由求职补助(包括基本补贴、技能培训补贴、住房补贴和疾病补贴)和促进就业补助(包括就业补贴、就业准备补贴、搬家补贴和求职活动补贴)构成。普通保险中基本补贴的金额大致为上年平均工资的60%—80%,工资越高这一比率越低;领取日数为90-300天,年龄越大领取天数越多。
就业保险金的财源由国家、雇主和雇员三者共同出资构成。通常政府承担1/4,雇主按同类被保险人平均工资的0.9%付保险费,被保险人(雇员)按0.55%付保险费。
(3)工伤事故保险制度
工伤事故保险制度分为业务灾难保险和通勤灾难保险。前者为工作时间内引起的受伤、疾病、伤残和死亡等事故发生时的赔偿;后者为通勤途中引起的伤害、疾病、伤残和死亡等事故发生时的赔偿。
(4)养老金制度
养老金保险制度设立于1961年,又称国民养老金制度,该制度规定20岁以上的国民均有义务加入基础养老金,从此,日本实现了“国民皆有养老金”的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日本不断地对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又在国民养老金的基础上新建了以企业工薪人员为对象的“互助养老金”、以公务员为对象的“互助养老金”,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目前养老金的资金来源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基础养老金,来源于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和国家财政预算,厚生养老金和互助养老金的资金则由个人和企业对半分担;另一部分为为报酬比例部分,除了基础部分外,还要考虑物价和工资的增长,即随工资的上升而增加的“工资滑动”部分和随物价上涨而出现的“物价浮动”部分。随着日本经济衰退的不断加剧和人口老年化,在职人员缴纳保险费的的负担越来越重,据厚生省统计,1999年在职人员所缴纳的保险费占其收入的19.5%,以后每五年提高5%,预计到2025年保险费在工资中所占的比例将会更大,国民收入的30%—35%将不得不用于养老金。为避免加重劳动人口的投保负担,2000年4月,日本对养老保险进行了修改,对首次领取雇员退休金收益的人所领取的金额削减5%,工资浮动体系将被冻结,退休金数额将只依据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化进行调整。此外,雇员开始得到退休金收益的年龄也将提高到60岁。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
一、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
养老金制度日本从1942年开始推行养老保障制度,1961年建立了基础养老金(也称国民年金)制度,规定20岁以上国民都有义务加入基础养老金,日本从此实现“全民皆有养老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日本又在国民年金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企业薪职人员为对象的厚生年金和以公务员为对象的共济年金。养老金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日本,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保险费的征收是强制性的。国民年金资金来源于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和国家财政预算,缴费率是按工资水平递增,工资收入水平愈高,上缴费率愈大。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的资金则由个人和单位按同比例分担。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采用“后代人扶养前代人”的社会保险方式,由国家统一管理,所以又称为公共养老金。
养老金的支付除了基础部分之外,还要考虑物价和工资的增长。也就是说,在养老金支付额中,还包括随工资上升而增加的“工资浮动”部分和随物价上涨而上浮的“物价浮动”部分。目前,一对老年夫妇只要在退休前缴足了公共养老金保险费,就能每月领到金额为23万日元的养老金,相当于在职人员平均实际月收入的80%,在有自己住宅的前提下,生活费、衣着费、医疗费、交通费、通信费和娱乐费都能得到基本保证。
(1)体系
现行日本养老金制度基本上是双重构造,其中底层为基础养老金。在基础养老金上加上第二层的部分,构成各自的年金制度。具体而言,企业职工在基础养老金上加上厚生年金保险构成厚生年金;公务员在基础养老金上加上共济年金的保险部分构成共济年金;个体业者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国民年金构成。
(2)资金来源
日本养老保险收费,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定的或基本的收费,它是以提供基本支付为目的的收费;另一类则是收入高且自愿在年轻时多缴保费,老年时多得年金的人员自主选择的收费,政府也承担一部分养老保险费用。中央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贴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承担全部老年基础年金1/3的金额;二是按规定负担老年基础年金免缴保费者免缴期间的支付额。
养老年金的经费由雇主、职工、国家三方负担。私营企业的厚生年金保险,劳资双方每月按工资的17.35%缴纳。到目前为止,保险金的计算基数只限于工资的净收入,不包括奖金或其他收入。1996年对征缴比例进行了调整,开始将工资之外的奖金也纳入征收范围。国家每年补贴实际开支的20%。政府公务员的共济年金保险,由公务员和单位每月各缴纳工资的7.12%,国家每年补贴实际开支数的15.85%。非受雇者按每人每月6740日元的固定数额缴纳,国家补贴实际开支数的33%。
(3)管理组织
日本养老金的中央管理组织为厚生省的年金局及社会保险厅。年金局主要负责:拟定厚生年金保险及国民年金计划;计算统计厚生年金保险及国民年金。社会保险厅主要负责年金制度和健康保险制度的实施。
地方管理组织包括都道府县厅和地方事务所。都道府县厅负责实施国民年金制度,对国民年金基金进行指导监督;负责实施健康保险制度、船员保险制度、厚生年金保险制度,并对健康保险会、厚生年金基金、保险医疗机构进行指导监督。
(4)国民年金的征收方式
日本国民年金制度在起步时采取的是个人帐户储蓄的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引入课税方式,在征收的地方税和个人收入所得税中,提留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障财源。目前的征收方法是个人帐户储蓄和课税并举。个人帐户积累方式为将来的养老金支付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财源。赋课方式,实质上是现收现付制度,是以现有的劳动人口交纳的保险金来支付给退休人员。这种形式受人口结构变化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大。日本试图取两制度之长,避其之短,所以采取了两制度并行的方式。
养老金制度涉及面广,关系到每个国民的晚年生活,在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日本的养老金制度包括退休金、病残养老金和家属抚恤金制度。
二、日本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困境
(1)国民年金空洞化
据统计,目前在日本大约有近1/3的被保险者拒交或者滞交保险金,这1/3的人群中有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贫困者、失业者也有一些属于虽然有支付能力但对政府所运作的国家养老保险持不信任而拒绝交纳的人(这一部分人以中青年居多),而且由于各种原因,这部分人群的数量在逐年增加。滞纳或者拒纳保险金人数的增加,也意味着将来拿不到年金或者只能拿到最低限额年金人数的绝对增加,相当一部分人将自动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从而使支撑当代老人养老经济负担的基础出现了倾斜。因此,国民年金空洞化已经成为日本政府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
(2)代际间负担义务不平等
中青年是交纳养老保险的主力军,但是社会给与他们的预期回报却并不能够使他们满足。相反,一些位居高收入阶层的老龄人却享受国家的社会保障福利。据政府公布的年收入超过2000万日元以上的高收入者中,65岁以上的老人占20%。也就是说,作为受益者的老人中有20%并不应当接受社会保障。代际之间这种收入和负担义务的不平等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3)国民承受能力降低
由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负担的逐年增加,以及2000年开始推行的护理保险制度等原因,国民对于社会保障的负担率已经接近50%。1998年,日本社会保障费用的财政支出为72兆1400亿日元,占国民收入的18.8%,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在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中,用于养老保险金的费用却占总支出的44.7%。国民负担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试图通过增加国民负担率来解决经济增长率的低下与养老保险财政支出增长之间的矛盾。
第三篇:基本制度
基本制度
白岩水厂
2010.01.01
目 录
1、水厂厂长岗位责任制…………………………………………4
2、水厂副厂长岗位责任制………………………………………5
3、水厂技术员岗位责任制………………………………………6
4、岗位防火责任制………………………………………………7
5、化验员岗位责任制……………………………………………8
6、净水工岗位责任制……………………………………………9
7、水泵司机岗位责任制…………………………………………10
8、电工岗位责任制………………………………………………11
9、钳工岗位责任制………………………………………………12
10、焊工岗位责任制………………………………………… …13
11、门卫工岗位责任制…………………………………… ……14
12、水厂治安执勤人员岗位责任制……………………… ……15
13、事故处理规程………………………………………… ……16
14、设备运行、巡视规程………………………………… ……17
15、加氯安全操作规程…………………………………… ……18
16、水泵司机操作规程…………………………………… ……19
17、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20
18、钳工安全操作规程……………………………………… …21
19、劳动纪律及假工管理制度………………………………… 22
20、车间管委会制度、民管会制度………………………… …23
21、车间值班制度………………………………………… ……24
22、交接班制……………………………………………… ……25
23、排班制度…………………………………………… ………26
24、学习制度………………………………………………… …27
25、生产管理制度…………………………… …………………29
26、安全管理制度……………………………… ………………30
27、质量管理制度………………………………… ……………31
28、材料管理制度………………………………………… ……32 29、6S管理制度 …………………………………………………34 30、自有资金管理制度……………………………………………35
31、绩效考评及沟通制度…………………………………………36
水厂厂长岗位责任制
一、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加强生产经营管理,负责建立健全各项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三、执行上级下达的指令,检查督促各项生产作业任务的完成。
四、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做好职工思想工作,解决完成工作台中出现的问题。
五、检查督促全厂设备完好率,吨水电耗,确保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
六、负责审核全厂每月作业计划、材料计划、设备检修计划。
七、按上级“三防”工作部署,负责组织落实“三防”工作。
八、负责水源卫生保护和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管理工作。
九、加强材料库房管理,负责建立健全材料领用制度,做到材料物品全部标注规格名称,存放整齐有序。
十、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管理,检查督促门卫严格执行要害场所管理制度,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厂区。
十一、负责全厂职工技术,业务培训,增强职工技术、业务素质。
十二、检查督促各部门按时准确填写各种报表、记录、按规定取水样送检。
十三、主持召开事故调查、分析会。
十四、负责组织紧急抢修和排险工作,确保制水、供水工作顺利进行。
十五、督促检查制水、供水环节设备运行调度工作,在确保设备安全、合理、经济运转的同时,满足矿区生产、生活用水要求。
水厂副厂长岗位责任制
一、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负责编制全厂的作业计划,材料计划和设备检修、大修计划。
三、负责全厂设备完好率,制水耗药、吨水耗电等各项指标的完成。
四、严格控制澄清池和消毒药剂的投放量,并进行严格检查。
五、提出取水,水处理工艺流程等的技术改进建议,制定工艺环节安全工作规范和规则。
六、负责水处理化验及取水样送检的管理工作。
七、协助厂长组织“三防”工作自检,提出“三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并负责实施。
八、负责制定机电设备大修,滤池和澄清池检修,管道施工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质量标准,并上报审批。
九、负责组织安排维修班组完成的生产作业及日常维修工作和机房质量标准化工作。
十、负责组织事故的调查、分析工作。
十一、组织紧急抢修和排险工作,确保制水、供水工作顺利进行。
十二、协助厂长管好材料库房,建立、建全材料、物品的领用制度。
十三、协助厂长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的管理。
十四、制水、供水环节的设备运行调度管理,保证设备安全、经济、合理运行,满足矿区生产、生活用水的管理。
水厂技术员岗位责任制
一、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遵守上级和本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服从组织分配,维护集体和职工利益。
三、扎实工作作风,果断、全面地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四、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身先士卒。做好对基层单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提好业务水平。
六、积极参加理论、技术业务和岗位练兵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七、收集与本单位、本部门、本岗位相关的技术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正确、可行的依据。
八、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按高质量、高效率、满负荷的原则,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九、认真、及时、全面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和任务。
岗位防火责任制
为了加强消防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保障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松藻矿务局消防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所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看守运行检修班组在编在岗人员,必须懂得本班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加强岗位防火安全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及时向上级反映加以整改,消除隐患,并作好记录。
二、岗位机器设备要勤检查,防止漏电、漏油。如有漏电、漏油应立即报告,待修好后方可使用,严禁在机器设备间内堆放易燃物品。
三、闸刀开关安装必须符合安全规程,不得使用不合规格的保险丝,开关板必须防止潮湿,附近不准存放可燃物。
四、不准乱拉乱接电源线,严禁用裸体线、破皮线、地爬线、明接线。电缆动力线、照明线要勤检查,防止老化、漏电引起火灾。
五、电工、焊工、气割工、油漆、库管员,油类洗件时,严禁吸烟,不能放在有火源的地方进行操作,焊接气割工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六、所部材料库、班组存放的堆料间,不能混堆,应分类存放,瓦斯罐、加氯间凡有油脂及氯气的地方和安全规程禁止烟火的部位,不准生火吸烟。
七、严禁私烧电炉、电乌龟、水煮器,凡需设立固定火源的部位必须有专人管理,做到人离火灭。
八、维护好岗位的消防器材,保证完好、备用。努力学习消防知识,各岗位人员必须达到“三懂”、“三会”,发现火灾立即呼救报警,积极扑救,制止火势蔓延。
九、凡不按本制度执行的班组及在岗人员发生一般火灾、重大火灾,除依法追究责任外,并对违规班组及有关责任人处以罚款。
化验员岗位责任制
一、按时交接班,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工作岗位。
二、每天按时检测水源水、出厂水、每月二次检测管网末稍水九项指标,化验报告一式二份,每周星期一送厂部一份,自留一份。
三、出厂水余氯每小时测试一次,根据季节变化等原因,按水厂要求调整出厂水余氯量。
四、水源水、澄清池出厂水每二小时测试一次浊度,特殊情况增加测试次数,澄清池沉降比每二小时 测试一次。根据测试出的浊度和沉降比,通知净水工或继续或停止投加净水药剂。
五、根据綦江县和松藻煤电公司卫生防疫站送水时间及送水水样要求按时送样。
六、配合检修人员测定虹吸滤池各种数据。包括含泥量、滤材K80系数、反冲后废水浊度等。
七、提前一月天向厂部反映需购买的化验常用药品、器具、杜绝因短缺药品、器具而影响化验工作。
八、遵守药品管理制度,懂得本单位自助保安,懂得安全操作、使用化验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的药品。
九、保持化验室清洁、整齐,做好责任区内的环境卫生。
十、按时认真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净水工岗位责任制
一、按时到地点交接班,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工作岗位。
二、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及的关安全规程。
三、根据源水浊度变化情况、准确掌握和调节投药量,保证澄清池出口水浊度小于8NTU。
四、根据澄清池运行情况及时排泥,杜绝翻水现象发生。
五、保证滤后水浊度水小于1NTU、特殊情况不能大于3NTU,否则不能进入澄清池。
六、滤池坚持运行一周期反冲制度,杜绝两格池同时反冲。
七、根据化验员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加氯量,保证出厂水余氯达到厂部要求。
八、加强巡视工作,每小时对加氯库房、加氯间、澄清池、虹吸池等设施巡视一次,并做好各种记录。
九、服从上级调度命令,根据制水量和供水量,调度取水泵房开启电流和厂泵房开机台数。
十、搞好设备清洁卫生和管辖区域卫生,保证澄清池,虹吸池无悬浮杂质。
十一、按时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水泵司机岗位责任制
一、按时交接班,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二、遵守操作规程及有关安全规程,不违章作业。离心水泵启动时,不得先打开出水阀,后运转水泵。
三、服从调水命令,合理调度,搞好安全经济运行。
四、运转工作时要集中精力、搞好水泵及设备的维护运行、严禁上班睡觉和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五、运转中要加强巡回检查,注意各部位音响、振动、温度、仪表指示、水位等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理,危及正常运转时应立即停车,并及时向上级汇报,作好事故记录。
六、搞好设备的清洁及环境卫生,保管好水泵运转维修所需的工具、材料、备件及安全用具。
七、加强业务学习,熟悉本站的运行方式,了解设备的性能。
八、高压水泵司机操作高压电气主回路时,应戴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九、水泵司机上岗必须持操作证,无证者不得上岗。
十、水泵司机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有权禁止非法有关工作人员进入机房。
十一、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电工岗位责任制
一、按时上班,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
二、及时排除全厂电气设备及线路故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三、负责水厂电器设备的检修、大修及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
四、遵守电器安全操作规程,坚持做好安全生产。
五、做好检修用工具、仪器、仪表的保养和存放工作,随时保证检修器具完好。
六、做好设备检修、大修原始记录,加强对设备运行的全面检查,定期巡视所属线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汇报。
七、按规定时间更换氯瓶和检查中间氯瓶,严格遵守换瓶操作制度。
八、参加班上管道防腐及厂区栏杆防腐工作。
九、配合钳工、焊工完成虹吸滤池、澄清池检修及班内的其它工作。
十、参加冲洗预沉池和疏通水源篦子工作、做好防洪、抢险工作。
十一、保质保量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钳工岗位责任制
一、按时上班、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
二、及时排除厂内机械设备故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三、负责全厂管路安装、更换及设备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
四、加工厂用配件和设备检修,做到安全生产,遵守钳工安全操作规程.五、搞好工具、刀具检查及仪器、仪表的保养和存放工作。随时保证检修器具完好。
六、做好水泵、滤池检修、大修原始记录、加强对设备运行的全面检查,定期巡视所属管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汇报。
七、按规定时间更换氯瓶和中间氯罐,严格遵守更换氯瓶操作制度、规程。
八、参加班上管道防腐、设备大修防腐及厂区栏杆防腐工作。
九、配合电工、焊工完成滤池、澄清池检修和班上其它工作。
十、参加冲洗预沉池及疏通水源篦子工作,做好防洪工作。
十一、及时、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焊工岗位责任制
一、按时上班,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
二、负责全厂各种焊接、气割工作。
三、严格遵守焊工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
四、做好焊割工具及仪表的日常检查和保养工作,随时保证器具完好。
五、氧气、乙炔分开存放,不得与其它物质混装,使用气割、气焊时,保证瓶子间的安全距离。
六、参与更换氯瓶和检查中间氯罐工作,遵守其操作规程。
七、参加班上管道防腐、设备大修防腐及厂区栏杆防腐工作。
八、配合电工、钳工完成滤池、澄清池检修及班上其它工作。
九、参加冲洗预沉池及疏通水源篦子工作,做好防洪工作。
十、及时、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门卫工岗位责任制
一、按时上班,坚守工作岗位,做到24小时在岗。严禁脱离工作岗位。
二、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上班不清下班不接,交接内容包括来客登记和新近留宿人员登记。
三、2—3小时内巡视水厂内一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
四、做好外来人员登记工作,包括单位参观、上级部门检查(煤电公司人员凭出入证,外单位人员凭检查证、警官证、执法证,其他人员经所长批准方能进入)及单工住宅家属探亲等人员的登记工作。
五、严禁小孩和非本厂职工入厂。
六、按时开关厂区、家属区路灯、及时反映路灯问题,保证路灯完好。
七、认真监察进出入人员,不准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入厂和携带公物出厂。
八、严格执行水电所内部治安管理办法,做好“四防”工作。
九、做好岗位值班室和卫生区的环境卫生工作,保持整体干净、卫生。
水厂治安执勤人员岗位责任制
水厂是矿区工业和人民生活饮用水的要害部门,涉及千家万户,是矿区供水的咽喉,不确保安全供水,制定本制度。
一、负责水厂围墙内的工业设施、单工宿舍的治安防范工作,做到勤巡视、勤检查、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做到手上交接班,佩戴好执勤袖章。
二、严格执行进出入登记制度,做到来人来客审查登记。
三、严格执行水电所内部治安管理办法,做好四防工作,对厂内发生的打架斗殴、赌博、非法同居等行为应予以制止,对不听劝阻者应及时报告上级,情节严重者应扭送公安机关处理。
四、认真监察进出入人员,不准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入厂和携带公物出厂。
五、服从厂部工作安排,搞好环境卫生及职工饮用水,洗澡等服务工作。
六、治安执勤人员不坚持制度,违反上述规定者,按有关惩奖办法之规定处理执勤人员。
事故处理规程
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遵守各种操作规程,尽可能杜绝事故发生,即使发生事故也能尽快处理。
二、坚持按时巡视、检查制度,做到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减少企业损失。三、一旦发生事故,必须保持镇定,立即投入抢救和处理,马上向厂部汇报。
四、若是人员伤亡事故,应立即进行抢救和保护好现场,送往医院治疗。
五、若是设备事故,应立即进行抢修,尽快恢复生产,保证制水、供水正常进行。
六、事故必须分析原因,落实责任人,根据事故“三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七、事故报告要认真填写,分析事故要实事求是,做到周密调查和认真分析,查出事故原因,深刻吸取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设备运行、巡视规程
一、设备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各种规定,禁止违章操作。
二、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杜绝设备带病或疲劳工作。
三、设备检修完毕,必须进行监视运行,运行时间1小时以上。
四、值班人员交班时要交待设备运行情况,接班人员要掌握设备运行状况,方可进行交接班。
五、设备运行中要监视各种监测仪表、震动、声音、温度等。
六、设备运行挂"正在运行"牌,停用设备挂"禁止合闸",检修设备挂"设备正在检修,禁止合闸"牌,标明设备呈现何种状态。
七、设备运行中的缺陷要填写清楚,便于检修人员处理。
八、设备保持干净,电气设备不准沾水,仪器、仪表设备要专人保管,轻拿轻放。
九、设备运行记录要求记录清楚、完整、不准有污点和涂改痕迹。
十、加强设备运行中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
十一、坚持每周巡视水源站至水厂、水厂至羊渡桥的供水主管一次。
十二、坚持每月巡视水厂至坪子、坪子至水源站6kv线路一次。
十三、坚持每周巡视各站设备一次。
十四、凡巡视工作后必须作好记录。如巡视人员、巡视地点、存在的问题等。
十五、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处理的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汇报。
十六、巡视过程禁止不沿管、线巡视走捷径,杜绝作假巡视记录。
十七、每月底将各巡视记录报表送厂部备查。
加氯安全操作规程
一、连接:液氯钢瓶上方针型阀接中间氯罐进氯阀,中间氯罐出氯阀接加氯机。
二、开氯:
1、开压力水保持压力在3kg/cm2,以防塑料管及加氯机玻璃接头处破裂。
2、缓开补充水调节阀至有微量水进加氯机为止。
3、打开中间氯罐出氯阀。
4、打开中间氯罐进氯阀。
5、缓开液氯钢瓶总阀至加氯机示压力计指示相应的投氯量为止,直至平衡。投氯量是否适度,应检查出厂水余氯指标,如变更投氯量,亦要配合开补充水调节阀。
6、开启氯瓶后,应用10%浓度的氨水对加氯铜管、总阀等进行检查。如发现漏氯气,立即关闭氯瓶阀,处理完后方可按照上述程序进行。
三、关氯:
1、关氯瓶总阀。
2、关中间氯罐进氯阀。
3、关中间氯罐出氯阀。
4、关补充水调节阀。
5、关压力水阀。
注:当加氯机内不见黄、绿色气体时,空气通过补充管大量进入,此时表示氯气用完。
水泵司机操作规程
一、运行人员操作时要按规定着装.二、仔细检查设备有无异常情况,电气接地是否良好,进水阀是否打开,出水阀是否关闭,压力表阀门是否关闭,盘车检查轴是否被卡住,泵内是否有异响.三、罩上电机罩子,掉上温度计,合上电源闸刀,起动电机.四、确定无异常情况后,徐徐打开出水阀,待运转稳定后,打开压力表闸门.五、检查电流.压力是否正常,盘根是否符合要求,电机各轴泵温度有无异常.六、一切检查完毕后,挂上各种规定标牌,做好运行记录.七、停机时徐徐关闭出水阀,按停止按钮,拉开电机罩子,拉下电源闸刀,挂好规定标牌,作好记录.八、水泵严禁空转,严禁在出水阀开启的情况下启车或停车,严禁电机停转后罩上罩子.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电气工作人员应坚持做好安全生产,遵守电器安全操作规程。
二、电气工作人员的操作场地,应保持宽敞、整洁干燥、有防火措施。
三、电工外出工作须两人以上。四、一般不带电作业,因特殊情况不停电工作时,须在主管和负责人的批准和监督下,搞好安全措施,方能工作。
五、使用楼梯在高处作业时,楼梯要牢固,须有专人监护和护栏楼梯。
六、外线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上杆前要检查电杆、踩板、安全带是否安全可靠,杆上人员不能向地面丢东西,应用绳子吊上吊下,杆下人员应离电杆三尺以上。
七、凡电器设备、仪表、器具等如不属自己职责范围或未经领导批准同意不能随意搬动或拆卸。
八、凡运转的电器设备,须有良好的接地装臵,并有明显标记。
九、凡操作电器设备时,先检查有无损坏或漏电现象,要穿好绝缘鞋,并且做好安全措施。
十、室内电器安装时,禁止使用裸体和绝缘损伤的线,须按图纸或操作规定施工,做到安全、经济、美观。
十一、凡停送电,要知道开关控制线路的设备准确性,是否有人在工作,有专人联络,不得粗心大意。
十二、测电笔要经常检查,在不能准确断定有无电之前,均以带电处理,如对电器设备的处理性能确实不熟悉,不要勉强拆卸。
十三、避雷设备及接地设备,均应于每年雷雨季节以前进行周密检查,试验其放电压,测量其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规定。
十四、凡避雷针、避雷线等,接地线均不能动。
十五、凡属安全装臵,过负荷继电器等,皆应定期检查试验。
十六、凡电器仪器、仪表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进行检验。
十七、对保险金丝、断电器等安全装臵,严禁随意加工或改变原来的形状。
十八、凡电器、电机及仪器等,在未判明确实无电之前一律以带电状态处理。
钳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工作前要检查各种工具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凡刀具,工具必须装好使用,禁止锤击老虎钳摇把,锤击工作必须戴手套.二、老虎钳夹持工作时,不能锤击老虎钳。
三、使用钻床时,包括台钻、手电钻和其它电器工具时,应先检查是否良好,地面要垫木板,防止触电,操作时不准戴手套,用手清洁铁屑,待加工工件必须卡牢,不准用棉纱清除旋转的钻头、刃具。
四、不准用锉刀,扳手当锤打和当撬棍用,锤前要检查铁锤各部件,必须戴手套,不准用口吹铁屑。
五、松紧螺丝时,选用扳手要合适,活动扳手不宜反面使用,必须正面使用,更不能套加力管。
六、使用锯工时,加力不能进大,切屑速度一般每分钟50—60次,锯削时要靠近虎钳3㎜以下的板材可用剪刀或用钳板把材料夹稳后用锯子锯削。
七、拆卸安装笨重的机械时,工作者的身体站立位臵要安全适当,避免事故伤人,多人进行一项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辉,检查工地周围有无障碍,做到步骤统一一致。
八、维修、大修安装的机器,要经有关人员地起按运行规程试车,经详细检查后方能交给运行人员使用。
九、装砂轮时,要细心检查砂轮有无裂纹,禁止用锤和重物敲打砂轮。凡不合格的砂轮严禁使用。
十、上班要穿好工作服,严禁赤足进入车间,女工要戴安全帽。
十一、高空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保险带,随身携带的工具要放牢,严禁向下乱丢东西,地面人员要冲在安全区内。
十二、严禁个人擅自动用厂内的一切设备,(维修人员工作时除外)。
劳动纪律及假工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水电所有关劳动纪律制度。
二、制水班、厂泵房、水源站、门卫、化验室实行班组人员承包制度,机修班实行派工制度。
三、执行交接班制度,各班组必须遵守工作制度。
四、必须执行先请假后耍假制度。否则按矿工处理。班长只有半天的批假权,厂长只有一天的批假权。凡请假必须备假条。
五、厂长必须向分管所长请假。各班组人员必须先在班长处请假。
六、遇抢险救灾,凡厂内职工只要厂部通知就必须参加,违者将受处罚。
七、承包班组各种休假自行消化。若承包班组无法排班时,可由厂部调整,但班组必须支付每天20元的工资。
八、各班组人员必须遵守各班组的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保质保量完成当日工作。
水厂民管会制度
一、每月对水厂员工的操作行为进行不定期检查(不少于2次)。
二、由民管小组组长或副组长组织检查。
三、每次检查必须有3人及以上人员参加,对通知到而无故不参加检查的民管小组成员进行考核,每次扣绩效分1分。
四、检查应本着认真、公开、公平的原则,现场指出员工的违章违纪行为,对员工的应知应会进行抽问。
五、检查水厂的质量标准化及安全隐患情况,对检查出的质量标准化及安全隐患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督促。
六、每月由副组长整理检查的情况,书面报给组长及民管会。
七、每月对员工的绩效考核进行审核,监督厂务公开。
八、审议对水厂员工违章违纪及违反操作行为的处罚。
九、对水厂自有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议审核。
车间值班制度
一、厂长、技术员双休日、8小时以外、节假日有重大事项的值班时间以所生技科安排的时间为准。
二、通讯工具随时保持畅通状态。手机不能关机,座机不能把线拔掉。
三、值班期间应进行巡视检查,重点检查员工的操作行为规范。
四、当值人员不得擅离值守。若因故确需离开,须向分管副所长请假并委托值班。
五、对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分析判断派出人员进行故障处理。
六、当设备设施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时,立即向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报告,并在赶赴现场的同时安排人员紧急出去进行事故抢险。
七、值班期间不得饮酒,因故而确需饮酒的,只能饮用少量的酒(45度以下的红酒、啤酒)。
八、作好值班记录。
交接班制度
一、接班人应提前十分钟到现场进行交接班。(双人岗四人交接班、单人岗二人交接班)。
二、交接双方人员必须对设备运行情况、环境卫生、公用器具和各种记录进行清点检查后,双方作签字交接。
三、接班人员不按规定着装、穿高跟鞋、拖鞋、过量饮酒或精神不好者,交班人有权拒绝交接班,同时立即向厂部汇报处理。
四、接班人员因故未按时接班,当班人员应及时向班长汇报,班长不在家可向厂部汇报,待派人接班后,交班人才能下班。
五、出现下列情况,接班人应拒绝接班,必须由交班人员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交接班.
⑴设备有问题没交待清楚; ⑵设备及值班室脏、乱、差。⑶记录不清楚;
⑷公用器具及安全用品不齐全。
排班制度
一、机修班每天实行上、下午排班制,由副厂长负责。
二、制水班、水源站、厂泵房实行7.30分和19.30分排班制,由班长负责。
三、化验人员每四天早上7.30排一次班,由班长负责。
四、厂门卫每半月上午8.00排班一次,由班长负责。
五、排班时间为15分钟,超时人员不能上岗。
六、排班具体内容如下: ⑴ 交待工作任务; ⑵ 交待工作质量要求; ⑶ 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⑷ 强调劳动纪律及其它方面;
学习制度
一、水厂全厂员工安全政治学习大会由厂长主持,每月一次。
二、各班组安全政治学习由班长主持,时间统一规定为每周星期五下午16:00—17:00,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
三、学习有关安全的文件、制度,案例分析,水电所安全、生产会议有关精神;规程、标准及安全技术措施;近期安全工作安排;“三违”及事故处理通报;安全技术、应知应会等方面的技术业务知识。
四、学习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当前实事政治,不断提高职工政治思想素质和自身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五、厂部每月组织班长安全政治学习一次,做到时刻了解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大决策和决定,以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会议的精神。
六、各班长应及时将厂部班长会议精神,传达给每位员工,让员工及时知晓厂部对水厂安全生产工作的安排。
七、厂部管理人员应每月参加班组安全政治学习一次,适时提供相关资料和辅导,及时了解职工工作、思想、生活等各方面情况。
八、实行参会人员签到制,学习不得无故缺席,无故请假,违者按水电所有关规定处理。
生产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生产管理,适应水电所对水厂的管理要求,明确生产管理任务和职责,使水厂的生产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应严格执行水电所生产管理制度。
二、严格执行制供水管理制度,保证水质达标,按时检测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的各项指标。
三、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加氯量,满足水质标准要求。
四、设备设施完好率达95%,满足供水要求。
五、及时对设备设施故障和隐患进行处理,不能因设备设施故障和隐患而影响生产。
六、适当预备生产所需的设备配件和材料。
七、各班组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
八、水源站人员负责站内设备的使用维护、监控及取水工作。当发现设备故障和有安全隐患以及突然浑水时,应当及时上报主管领导、所电调室和通知制水班。
九、制水班人员负责水厂制供水调度及净水工作。对重大危险源、液氯,实现24小时监控,按国家标准和水厂规定投加液氯进行消毒。控制好净水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保证水质达标。
十、化验人员负责监督水质安全卫生。每天自检水源水、出厂水;每月抽检管网末梢水9项指标,出厂水余氯控制在水厂规定范围内,保证水质安全卫生,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十一、水厂泵房人员负责站内设备的使用维护、监控及送水工作。当发现设备故障和有安全隐患时,应当及时上报主管领导、所电调室和通知制水班。
十二、厂电钳班负责全厂范围的设备设施的维护检修工作,管、线、站及水源保护区的巡视等以及上级安排的工作。
安全管理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安全方针、政策、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做到安全生产。
二、严格执行要害场所管理制度,杜绝外人进厂,保证制水、供水安全运行。
三、出厂水水质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把好出厂水水质安全。
四、管材、管件、消毒药、消毒设备必须具备涉水产品许可证批复件,确保管材、管件、药剂使用安全。
五、严格执行《液氯使用安全规程》,制定漏氯应急救援预案。设备大修制定安全措施和技术方案,工作中严格执行措施,杜绝蛮干。
六、抓好员工安全培训工作,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七、坚持排班前安全重点防范提示制度和每周安全学习制度
八、坚持大修、安装及重要检修安全措施学习、领会、执行制度。
九、结合班组安全工作的特点,健全、建立各种安全制度。
十、坚持工作现场必有安全负责人制度。
十一、坚持职工安全培训和特殊工种练兵活动。
十二、搞好工作中互助保安和自助保安工作。
质量管理制度
一、严把质量关,杜绝不合格水出厂,树立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
二、出厂水,末稍水严格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保证水质达到标准。
三、化验人员必须坚持每天“九项指标”的自检工作,出厂水余氯根据季节变化,必须达到厂部规定的范围。
四、制水人员投加碱铝必须按浊度及投加比例进行,杜绝长期过量投加。
五、每周巡视一次卫生防护地带,清除源水污染物,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之规定。
六、清水池、清水渠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杜绝人为水质污染。
七、清水泵检查完毕后,要排除油污、杂质,杜绝污染水质。
八、建立厂长水质负责制,化验人员监督制度。
材料管理制度
二、严格执行水电所及上级有关对材料管理的制度规定。
三、严格各种材料的领用制度,做到用多少、领多少。
四、材料领用必须先开具材料领用单、主管负责人签字审核后方可发放。
五、材料员应经常深入现场核对对材料的使用情况。
六、材料用剩下的部分和领出后没有用的,应及时返回库房。
七、材料员应做好材料的收、发、存工作,做到帐、卡、物相符。
八、材料员每月25日上报月报表。
水厂6S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基础管理,规范现场的设备、材料、资料等生产要素,发送生产作业现场,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员工素质及团队业绩,推进水厂科学发展,根据水电所安排,结合水厂实际,特制定《水厂6S管理办法》。
一、组织机构
为强力推进班组6S管理活动的开展,水厂成立的6S管理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代兵 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沈启太 成 员:各班班长
二、工作职责
6S管理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班组6S管理活动的领导工作,设定6S管理活动的推进方针和目标。
6S管理活动办公室,具体负责班组6S管理活动的宣传、培训、指导、检查、和总结评比工作,确保班组6S活动整体目标的实现。6S活动点,具体负责本班组责任区域6S活动执行事宜,指导、督促班组员工做好每天的6S工作,确保本班组6S活动目标的实现。
三、实施对象
本办法适用于所属各运行班组、检修班组。
四、6S管理活动达标考核评比程序
6S管理活动达标考核评比程序采取自我检查考核评价,车间级检查考核评价,所级检查考核评比三级方式进行。
(二)自我检查考核评价:各运行班组、检修班组,每月对本点的6S活动工作情况自我检查考核评价打分,95分以上的方可申请车间级检查考核评价。
(三)车间级检查考核评价:自我检查考核评价95分以上的班组,由本班组书面总结6S活动情况,填写《6S管理活动达标申请书》,经本班长签字后,报厂办6S管理活动工作小组,由该小组按《水电所6S管理活动运行班组达标、考核评分标准》、《水电所6S管理活动检修班组达标、考核评分标准》考核打分,95分以上为合格,由本小组负责人签字后,报所6S管理活动办公室。
(四)厂6S活动办公室根据班组检查考核评价的上报,组织领导小组坐吃山空采取定期(月中)或不定期形式对申报的班组进行检查考核评比。
自有资金管理制度
一、严格按照财金管理制度管理水厂自有 资金。
二、自有资金的使用应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
三、自有资金的收支情况,应建立详实的收支明细,专人负责。
四、自有资金的使用必须经厂委会研究决定,厂民管会审核同意后,方可使用。
五、自有资金的使用范围:慰问及看望困难员工、伤病员,奖励在水厂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员工以及座谈会。不得挪作他用。
六、其支出使用必须实行三签字(经办人、组织人、民管会主任)。
七、年终时,自有资金收支使用情况的年报表,上报厂民管会审核。
绩效考试评及沟通制度
一、依据水电所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水厂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对水厂员工实行绩效考评制度。
二、水厂每月对员工进行的绩效考评,按水电所、水厂安全质量标准化自检的结果进行考评。
三、参加水厂安全质量标准化自检的成员组成,由水厂民管会成员组成。
四、若班组员工对水厂民管会自查结果有异议的,可在检查的当天(24小时内)提出,由厂委会组织复查,按复查结果进行绩效考核。
五、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评,不得进行打击报复。
六、对员工每月的绩效考评结果,须及时反馈给员工签字认可。
七、及时总结员工对绩效考评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认真总结经验,以利更好的开展水厂质量标准化自查工作。
车间技能提升办法或措施
一、为提高水厂员工操作技能及综合素质,根据水电所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制定水厂员工技能提升管理措施。
二、本措施所指培训是:以提高水厂员工素质为目的的培训与教育活动。
三、对自水电所分到水厂的员工,实行厂、班组两级安全操作技能培训。
四、厂长是全厂员工培训的第一负责人,制定水厂员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
五、技术员负责按时组织并完成教学、教育和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工作,建立员工技能提升培训档案。
六、教学人员应根据培训内容备课,参训人员应认真听讲、作好笔记。
七、每位员工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
八、培训内容:各岗位的操作规程、规章制度、标准、规范,业务技能、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上级规定的内容等。
九、培训的方式采取集中培训、班组培训、自学的方式。
十、水厂无法进行培训的,按水电所员工培训管理办法执行。
车间班组建设设施办法
为认真贯彻执行《松藻煤电公司关于加强班组建设的意见》(松煤电发[2010]126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全面推进班组建设健康发展,提高班组管理水平,培育高素质、高技能员工队伍,结合车间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岗位责任,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增强班组团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三、工作目标
(二)力求班组建设内容指标化、要求标准化、步骤程序化、考核数据化、管理系统化。
(三)把班组员工培育成为敬业、爱岗、勤奋、创新、踏实的劳动者。
四、组织领导
成立水厂班组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代兵、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沈启太 成员:各班班长长
组长负责班组建设的全面指导。
副组长负责班组建设实施过程的具体指导和协调。
五、主要工作
1、组织落实上级规章制度,认真抓好班组建设的自查工作,明确班组建设的目标和具体工作内容,细化各班组每月安全生产任务和材料消耗指标,做到压力沉底,月月有考评记录、台账可查,完成好所下达的各项任务。
2、帮助、解决班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抓好班组安全生产组织、班组技能提升、班组骨干培训考核、班组建设所需的制度订立、台账记录设臵。
3、建立健全班组信息管理系统。督促班组做好班前(班后)会、交接班、安全、质量、作业、施工等信息记录。认真填出勤、工作量、安全质量、隐患等。
4、加强对班组四大员的管理,做到责任明确,分工明细。
5、班组管理四大员先在水厂指定的检修班试点推行,待取得一定效果后,再在其他班组推行。
第四篇:保密基本制度
定密及密级调整制度
1、定密工作
是保密工作的重要基础。根据公司实际,由主管军品科研生产的负责人、总工程师、生产部、保密办负责人联合参加定密工作。
1.1定密工作在公司保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负责公司的密级确定工作。
1.2依据公司生产任务或项目原始密级和有关保密范围,研究制定《涉密事项一览表》,并报公司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批准实施。
1.3依据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及时确定公司秘密事项、密级和保密期限。
1.4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公司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
1.5接受公司保密委员会的监督指导。
2、国家秘密事项密级的变更
变更保密期限内的秘密事项,由秘密事项产生部门根据定密时的程序申报变更,变更原则为:
2.1秘密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提高密级和延长保密期限;
2.2发现原定密级偏低的;
2.3近期取得进展,对国家安全有重要意义的; 2.4新发现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潜在作用的;
3.5秘密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降低密级和保密期限: 3.5.1发现原定密级偏高的;
3.5.2已有接替技术,但仍有一定保密价值的;
3.5.3因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扩大知密范围的。
3.国家秘密事项密级的解密
保密期限内秘密事项,经衡量公开后无损于国家安全和有利于国家建设的,原定密部门应及时宣布解密。解密原则为:
3.1秘密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解密: 3.1.1常规国防装备技术已经退出现役的; 3.1.2已有接替技术,原有技术无保密价值的; 3.1.3转为民用,可保性差的。
3.2秘密事项保密期限届满的,自行解密。
国家秘密载体和密品保密管理制度
一、国家秘密载体
1、秘密载体的概念
秘密载体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声音的形式载有国家秘密的物件。它包括传统的纸介质文件、资料,也包括磁介质等非书面形式的秘密载体,如载有国家秘密信息的磁盘、磁带、光盘、录像和录音带等。
2、秘密载体的管理
秘密载体的保密管理,是企业、各部门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各部门应当确定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密件管理应当坚持既利于保密又便于使用的原则。
3、秘密载体的制作
秘密载体的制作,包括原始材料的收集、整理,文件的草拟、录入、修改、讨论、定稿、印制等一系列工作环节。在这些工作环节中,都应严格按照有关管理要求做好保密工作:一是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要由专人负责,妥善保管。二是对制作过程中形成的包括草稿、废稿、废页、讨论稿、征求意见稿、电子文档等材料,应按照秘密文件、资料销毁的要求及时销毁或删除。三是定稿后,应对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和保密期限的规定,及时撰写并标明相应密级和保密期限,注明发放范围及制作数量。四是纸质的密件必须到国家秘密载体定点复制单位印制。对印刷、制作工作使用的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应配备保密技术装置,防止因电磁辐射造成泄密。
4、秘密载体的收发、传递、携带、使用和存放 4.1收发秘密载体
4.1.1在接收秘密载体时,要严格履行清点、签收手续。包括确认秘密载体是否是发给本单位、本部门;信封、袋、套是否完好无损未被拆开和漏失;签收单上的登记与秘密载体实物是否相符等。各项检查核对无误时,由签收人员注明接收时间,加盖单位收发专用章。
4.1.2秘密载体包装应由单位的专职涉密人员或有关专门人员拆封。拆封前要注意检查:核对秘密载体和通知单是否相符;如不相符,及时与发文单位联系,搞清情况;对注有“亲启”字样的秘密载体,交收件人本人拆启;拆取秘密载体后,检查信封、封袋、封套内是否有遗留秘密载体;保留通知单,以备查。
4.1.3接收人员应对所接收的秘密载体,及时在收文登记簿上登记造册,并严格按照接触范围进行分发。4.2分发秘密载体
4.2.1严格按照限定的接触范围分发,不能擅自扩大范围。限定范围以外的机关、单位因工作需要要求增发的,应当经过单位主管领导批准。
4.2.2分发时应当认真填写秘密载体分发表。分发表的内容应当包括收文单位、发文时间、文件资料标题名称或简要的内容、文号(编号)、密级、保密期限、发放范围、缓急情况、份数、总份数等栏目。
4.2.3认真填写发文通知单,通知单所填写内容一定要与秘密载体分发表中的收文单位名称、文件资料标题名称和所发出的份数相符。通知单要随同发出的密件装入信封或封袋(套)内。4.2.4封装秘密载体时,要仔细核对信封或封袋(套)上的收文单位名称与文件通知单所填写的名称是否相符,在确认名称一致,发出的秘密载体份数核对无误时才能密封。4.2.5认真填写供机要或通信部门交接和投递签收的交接清单。
4.2.6秘密载体分发完毕后,要对所剩余的密件进行清点,发出剩余数量相加要与总数量相一致。分发秘密载体的各种登记清单要保存一定的时间(一般为3至5年),以备查询。4.3传递秘密载体
4.3.1发往市区外的秘密载体,要通过机要交通或机要通信部门投递。
4.3.2执行投递任务的人员,在执行任务时,不能携带密件进入无关场所或办理与任务无关事项。
4.3.3禁止通过普通邮局邮寄秘密载体。禁止委托无关人员捎带秘密载体。4.4携带秘密载体
在国内,因公外出不得随身携带属于绝密级的秘密载体。其他密级的密件,确因工作需要必须携带的,应经本机关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并采取严格的保密管理措施。要选择具有安全保障的路线和交通工具,不得出入与工作无关的场所,不能携带密件参观、旅游、探亲访友和办理无关事项。4.5使用、存放秘密载体 4.5.1传达、阅读国家秘密文件、资料,要按照工作需要和规定的范围,限定在可以知悉的范围内的人员。
4.5.2阅读、处理秘密载体,应在办公室进行。不允许将密件带回家中或带到公共场所阅办。
4.5.3传阅秘密载体,应由经办人员负责,专夹传阅,并填写“传阅卡”,记载夹内密件份数、编号和阅读时间等。阅读人员不能擅自抽出、留存。阅件人员之间不能横传,不得随意抄录密件内容,更不能私自复印。
4.5.4借阅、借用秘密载体,要经借出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不属于可以接触该项国家秘密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和人员,不能借给。借阅借用时,要持单位介绍信,办理借阅登记手续。
4.5.5秘密载体必须在机关、单位内设备完善的保险装置中存放,不得存放在个人家中。集中存放密件的保密室,应配备专门的保密柜,门窗应特别加固,并安装防盗报警装置,必要时要有值班人员看守。
5、秘密载体的复制、复印、摘抄和汇编
复印、复制本机关单位产生的秘密载体,应经本机关、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复印、复制上级机关下发的秘密载体,应经制发机关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复印、复制。复印、复制秘密载体,只能在本机关、单位或保密工作部门确定的定点复制单位进行。复印、复制秘密载体,不得取消或改变原定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复印、复制件应编制序号,控制发放范围,采取与原件同样的保密管理措施。未经批准,不得将秘密载体擅自收入汇编。汇编的密件,属于本机关、单位产生的,须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属于上级机关下发或其他单位产生的,须经发文机关、单位的同意。收入汇编的秘密载体,应分别标明原有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不得擅自改变。汇编本封面上应按照收入汇编的秘密载体的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标明。秘密载体汇编应按照其中最高密级的文件所限定的范围发放,不能擅自扩大范围;确需扩大发放范围的,应经秘密载体制发单位同意。
6、出境携带秘密载体的保密要求
因工作需要携带出境的,必须按两种方法处理:一是交由外交信使或国家保密局核准的单位和人员携运。凡属于外交信使可以到达的地方,都应交由外交信使办理。二是目的地不通外交信使或外交信使难以携运,只能由自己携带的机密级、秘密级密件,可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向有关保密工作部门或保密工作机构申请办理《国家秘密载体出境许可证》。在出境时,海关凭《许可证》查验后放行。这些规定也适用于机关、单位对外交住与合作中合法向外方提供机密级、秘密级密件,并由外方人员携运出境的情况。
《国家秘密载体出境许可证》由国家保密工作部门或保密工作机构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核发。秘密级国家秘密出境的《许可证》,地、市、州及其以上各级保密工作部门和保密工作机构都可核发。凡是未办理许可手续而携运出境的密件,海关一律扣留,并由保密工作部门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经批准携运出境后,凡可以由我国驻外使领馆或政府部门驻外机构代为保存的,应尽快交其代为保存。不能交使领馆保存的,应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进行管理。携带出境的密件,一定要放在具有防盗报警和防窃照技术装置随身携带的专制文件保密箱中,严禁把密件夹放在托运的行李中托运。如遇危及密件安全的紧急情况时,要尽快同驻外使领馆或政府驻外机构取得联系,并及时报告国内。
7、秘密载体的销毁
7.1清点并逐件填写销毁清单,报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7.2对决定销毁的秘密载体,应及时销毁。不能及时销毁的,应按有关保密管理规定进行保管,不得随意搁置、堆放,不得私自留用。
7.3严禁将拟销毁的秘密载体作为废品出售。
7.4需集中销毁的秘密载体,应送往密件销毁定点单位销毁。送定点单位销毁的秘密载体,应装袋、封紧,专人专车押送,防止运送途中散失。
7.5销毁秘密载体应当实行2人以上监督销毁制度,个人不得自行销毁秘密载体。销毁工作完毕后,应当认真清理销毁现场,确保无密件残片等方可离开。
8、秘密载体的立卷归档
秘密载体的立卷归档工作,主要是按照《档案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和档案主管部门的要求办理。在保密工作方面,有以下几点要求:
(1)秘密载体在立卷归档或者向档案馆移交时,应对其密级和保密期限重新进行鉴定。属于本机关、单位产生的密件,凡是可以解密、降密和可能变更保密期限的,应按保密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密级和保密期限的变更,再移交档案馆。不属于本机关、单位产生的秘密载体,原产生机关、单位未做出解密、降密和变更保密期限决定的,不得擅自变更密级和保密期限。已经立卷归档的秘密载体,保密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密。
(2)需要立卷归档的秘密载体,在立卷归档时,经过鉴定仍然属于国家秘密的,应在档案卷宗封面或首页上做出与卷内密件相同的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标志。卷内有多份密件的,卷宗封面首页按其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做出标志。
(3)非档案管理人员查阅涉密档案,应办理批准手续,并严格控制接触范围。其接触范围按密件允许接触的范围确定。
9、个人不得存留秘密载体
个人不能私自存留秘密载体。所谓私自留存秘密载体,主要是指以下四种情形:
(1)调离原工作单位(岗位),或离休、退休、退职、辞职等不在岗位工作,其原来经手的密件应向单位交还而未交还的。
(2)因某项工作任务的需要由个人暂时使用的秘密载体,在工作任务完成后应向单位交还而未交还的。
(3)个人阅办清退的秘密载体,不按规定清退的。(4)参加涉密会议领取的秘密载体,会后应交单位管理而未交的。
10、单位撤销或合并时的秘密载体管理
单位撤销或合并时,应及时做好秘密载体的保密管理工作。在撤销、合并之前,应组织专门人员对所有秘密载体进行认真清理,登记造册,由专门人员集中保管。属于合并的,待合并工作完毕后移交给新组建的单位管理;属于撤销的,应将所有密件交上级主管机关处理。无上级主管部门的,移交保密工作部门处理。已经立卷归档的档案资料,也可以移交给同级政府的档案主管部门。撤销、合并的单位,应彻底收回或退还所有外借或借用其他单位的秘密载体。这些单位的密件管理人员,必须在清理移交工作完毕后才能离开原工作单位。机构撤销、合并时,因保密工作管理不善,致使密件丢失或失控造成泄密的,必须依照保密法规规定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二、密品
1、密品的概念
密品,是指直接含有国家秘密信息的设备、产品。这种设备、产品通常不是直接裸露国家秘密,但是通过测试、分析等手段可以获得国家秘密信息。有的设备、产品从外形的观察上也能得出某种国家秘密信息。因此,加强密品的保密管理是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2、密品的保密管理要求
2.1研制和生产密品,应选择在具备保密条件的单位进行;
2.2加强保密教育,落实各项保密制度,并适时进行保密检查;
2.3及时确定密品的密级和保密期限;
2.4明确密品在研制、生产、使用、维修、运输等过程中各行业各部门的具体保密责任;
2.5严禁无关人员参观密品;
2.6对外形或构造容易暴露国家秘密的密品不得露天生产、保存、运输,对存放密品的场所、部位加强安全防范;
2.7严格密品在各个环节中的交接、签收手续; 2.8对有特殊要求的密品,出厂前要伪装和删除其可能暴露国家秘密的文字标志和特征标志;
2.9运输密品时,要严密包装封闭,并采取安全可靠的押运措施;
2.10通过特殊渠道获取的密品,不得因使用而使无关人员知悉密品来源和保密内容;
2.11不得由境外人员承担密品的检修、维修,确需参与的,要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2.12销毁密品应先行登记,并依照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并选择有保密保障设施的场所,指定专人并确保密品被销毁后不再留有国有秘密信息;
2.13对能反映密品所载国家秘密信息的文件、图纸、图表及其他资料,按密件保密规定管理;
2.14对密品的零件、部件、组件等物品,凡涉及国家秘密的应按保密规定管理;
2.15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密品保密管理工作要及时向保密工作部门汇报。
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公司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管理,保障办公设备使用过程中,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所称的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是指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扫描仪、多功能一体机、声像设备、光盘刻录机、录音机、对讲机、文字处理机等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涉密信息的设备。
2、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由公司统一购买,并建立台帐。专人负责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维修。
3、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不得直接或间接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联结,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4、办公自动化设备投入使用前,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超大存储量的国外品牌办公自动化设备不得作为涉密设备使用。
5、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采集、存储、处理、传递、输出的涉密信息要有相应的密级标识,密级标识不能与正文分离。涉密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传递、输出和销毁必须符合国家的保密规定。
6、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放置在安全可控环境中,复印、打印涉密文件资料应履行审批、登记手续。
7、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需要维修的,必须到省保密局指定的维修单位维修。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送修前必须将涉密存储部件拆除并妥善保管;如需请外来人员维修,单位应派人全程监修。涉密存储部件出现故障,如不能保证安全保密,必须按涉密载体予以销毁。
8、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的销毁应当履行审批、登记手续,送至有保密资质的销毁单位进行销毁,任何个人不得擅自销毁。
9、复制秘密载体,必须在有保密措施的场所进行,其复制品应当加盖复制公司印章,并按照相应密级纳入保密渠道管理。
10、利用传真发送涉密文件、资料,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在保密处履行登记、编号手续,使用加密传真机发送。绝密级文件、资料不得通过传真发送。
11、更换涉密计算机设备,必须彻底删除计算机设备中的涉密信息,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涉密信息的恢复。
12、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如需恢复其存储信息,必须到青海省保密局指定的具有保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并将废旧的存储介质收回。
13、禁止将具有存储功能的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转为非涉密环境使用,禁止进行公益捐赠或销售。
14、报废、销毁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应严格履行审批、清点、登记手续,送至青海省保密局指定的销毁单位销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销毁。
15、管理人员违反本规定,情节较轻的,应责令改正,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造成泄露机密的,按照有关保密规定给予责任人行政或党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6、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各部门内部相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对外交流和宣传报道保密管理制度
1、对外交流和宣传报导保密管理
1.1对外交流和宣传报导应遵守国家《新闻出版保密规定》。凡按行业保密范围被列为国家秘密的事项,不得利用公开媒介进行宣传报道。
1.2对外介绍情况、提供稿件、出版刊物、撰写论文等涉及军工、科研、生产情况的统计数字,必须使用本系统对外公布的统计数字。
1.3带有密级的宣传品,必须与秘密文件、资料同等对待。严格控制发放范围,履行登记签收手续。
1.4职工个人向公开或内部发行的报刊投稿,涉及公司科研生产、经营管理事项的稿件,须按军工涉密技术国内讲学、研讨交流保密审查程序执行。
1.5部门或个人向新闻单位提供信息或接受采访时,涉及到国家秘密事项的,须按国内宣传报道、接受新闻采访保密审查程序进行审批。被采访或提供信息的单位、个人应主动向采编人员申明哪些是属于国家的秘密事项。
1.6本公司人员撰写论文拟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1.7本公司人员拟向境外新闻出版机构提供报导,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军事方面内容的稿件,必须对外宣传报道、接受新闻采访保密审查程序进行审批。
1.8通过秘密关系或特殊手段获取的产品、设备、技术资料及传递渠道、方法、手段,严禁公开宣传报导。
1.9涉及国防科技工业及本系统、本单位各种型号及其它尖端技术领域中的关键和薄弱环节,严禁公开宣传报导。
1.10涉外活动和对外交流与宣传报导主办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保密防范措施或提出具体的保密工作要求。
协作配套保密管理制度
1、涉密军工科研项目的国内协作配套单位应当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名录》中,并履行保密审批程序,填写《军工科研协作配套审批表》(JGBM/B11-01)。
2、协作事项的密级不应高于对方单位列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名录的资质等级。
3、与协作配套单位在签订合同或协议中应当明确项目密级和保密条款,并监督保密条款或保密协议的执行。
4、在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和合同文本中,严格控制背景、用途等涉密内容,不得提供配套项目研制必需的技术要求以外的涉密信息。
5、承担涉密协作配套任务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合同保密条款,遵守保密协议。
第五篇:党支部基本制度
党支部的基本制度
在党支部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行之有效的、能够涵盖支部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
下面着重介绍几种最重要最基本的制度。
一、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制度 党的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基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党支部,作为全党的最基层组织,也不能例外,它也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为此,党支部的制度建设,首先就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制度。
党支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定期召开支部大会 支部大会是支部全体党员都参加的会议。定期召开支部大会,是党支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主要形式或主要制度。支部大会的任务。支部大会的主要任务就是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制定本支部贯彻落实的计划、措施;听取、讨论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讨论接受入党申请和预备党员的转正;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选举支部委员会和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讨论决定其他需要由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支部大会的次数。支部大会一般是3个月召开一次。支部大会的准备。召开支部大会前,支委会要为支部大会的召开进行认真准备:首先,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支部大会的议题;其次,将会议的内容和要求事先通知全体党员。支部大会的举行。会议由党支部书记主持,支部书记因故不能到会,由支部副书记主持。会上,要组织党员就大会准备决定的问题,进行充分的酝酿讨论;然后,按照规定的表决方式举行表决,形成决议。每次支部大会,都要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会议记录要记载: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出席人、缺席人、会议议题、每名党员发言内容、决议的内容及表决情况。
(二)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 支部委员会是按照支部大会的决议来处理支部的日常工作的会议制度。因此,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就成了支部大会闭会期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主要形式和主要制度。会议的主要内容。党支部委员会主要研究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和意见,制定支部工作计划,检查、总结工作进展情况等等。会议的次数。党支部委员会会议一般应每月一次,如遇紧急事情需要研究,可以随时召开。出席会议人数。每次支部委员会必须有半数以上的支部委员到会,否则,它无权决定重大问题。如遇重大问题急需作出决定,而能到会的支部委员又不过半数,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对急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决定。支部委员会与支部大会的关系。支部委员会作为支部大会闭会期间专门处理支部日常工作的执行机构,它无权修改或推翻支部大会所作出的决议。为了便于支部大会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做出决定,支部委员会可以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但不能把它强加给支部党员大会,更不允许把支部委员会置于支部党员大会之上。支部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和决定,支部党员大会有权修改或否定。如果发现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不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决议时,支部委员会可以请示上级党组织裁决或重新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支部委员会同支部党员大会一样,必须指定专人按照记录的要求做好记录。
(三)认真实行选举制和表决制 党支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除了以上所说的要定期召开支部大会和支部委员会外,还应认真实行选举制和表决制。党支部的选举制,主要是指选举支部委员会和上级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如何保证体现党员意志的原则、程序、方法和各种有关规定。党支部有没有完善的、能够体现党员意志的选举制度,是衡量党支部民主生活是否健全的根本标志。在这个问题上,要特别注意做到这样几点:(1)选举必须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2)候选人名单要由支部委员会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使之具有尽可能广泛的群众基础;(3)实行差额选举;(4)选举人有了解候选人情况、要求更换候选人或者按照自己意愿选举任何人的权利;(5)支部委员会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党支部的表决制度,是党支部内部(主要是指支部党员大会和支部委员会)进行选举或者对某一问题作出决定时所实行的一种必要程序。换句话说,是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程序。缺了它,就不成为民主集中制。实行这种表决制,就是在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最后必须以表决方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解决。如果争论双方人数接近,除了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意见执行外,应当暂缓做出决定,以便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将争论情况向上级组织汇报,请求裁决。表决的方式有各种各样,有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投票表决等。表决结果如果超过了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人数的一半,就算获得通过;反之,就算未通过。
二、实行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从领导制度说,党支部委员会必须实行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是民主集中制在领导制度上的体现,是民主集中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这个制度,有利于发挥每个支部委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使党支部能够依靠集体的智慧和经验,做出符合实际的决定,实施正确的领导,防止个人专断现象的产生;同时,每个支部委员又有明确的分工,可以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主管范围内的非重大问题。重要内容包括:
(一)集体领导的原则 凡是涉及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大事,重大工作任务的部署,重要干部的任免、调动和处理,群众利益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上级领导机关规定应由党支部集体决定的问题,都必须由支部委员会集体讨论后做出决定,决不能个人说了算。支部委员会集体做出的决定,每个支部委员都必须坚持执行。
(二)支部委员的分工负责制 根据党支部的工作任务,每个支部委员应明确分工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这里的分工负责也是以集体决定为前提的,分工不是分片包干,不是指分管哪一部分工作的领导对自己所分管工作的重大事情也可以个人说了算,而是指集体讨论决定后,由分管的个人去实施、去执行集体的意志。支部委员所独立决定的问题,只是自己分管范围内的非重大问题。每个支部委员都要尊重和支持支部书记的工作。每个委员之间要密切配合,要做到分工不分家。
三、组织生活会制度 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一个支部、小组或特定组织,参加其组织生活会,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手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也是我们之所以组织严密而且有战斗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的关键是,党支部是否真正落实这项规定。为了使这项规定真正落到实处,党支部必须建立、健全组织生活会制度。这种组织生活会制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一种是支部委员的组织生活会制度。
(一)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 党员组织生活会的形式。可以采取支部大会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党小组会的形式。究竟采取什么形式,这要以党支部的党员人数的多少而定。支部人数少,就采取支部大会的形式;支部人数多,就采取党小组会的形式。但是,这里要注意,党员组织生活会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它与党小组会和党支部大会不完全等同,党小组会和党支部大会的内容很多,党员组织生活会只是其中众多内容之一。党员组织生活会召开的时间。一般是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党员组织生活会的内容。主要是:由每个党员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相互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了提高党员组织生活会的质量,生活会的内容要相对集中,有针对性地解决几个问题。
(二)支部委员组织生活会制度 支部委员作为党员,除了参加所在党支部或党小组的组织生活会外,还应作为支部委员参加所在支部委员会的组织生活会。就是说,支部委员必须过双重组织生活。党支部委员会的组织生活会召开时间。一般也是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党支部委员会的组织生活会的内容。主要内容:同党员组织生活会的内容大体相同,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相互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支部委员会的组织生活会应遵循的原则。组织生活会要坚持“有话摆到桌面上”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增强政治原则性。在会上,对人对事要开诚布公,揭矛盾,摆问题,查根源,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达到统一认识、增强团结、互相监督、共同提高的目的。召开党支部委员会组织生活会的要求。会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会议由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召集或主持;召集人或主持人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后要向上级党委汇报。党支部委员会的组织生活会,可以根据会议内容扩大到党小组长。列席会议的人员可以发言,可以对支部委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党支部委员会组织生活会的纪律。党支部委员必须自觉地参加组织生活会,因故不能参加者,要提前向会议主持人请假。生活会上检查出来的问题,应由本支部解决的,要积极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加以解决;需要上级党委帮助解决的,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在生活会上提出的重要问题,党支部没有及时研究解决和向上级党组织报告的,应追究会议主持人或召集人的责任。
四、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制度 党支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自己应尽的职责。为了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制定相应的有关教育和管理的各项制度。根据各地经验,这方面的制度除了上面已经讲到的组织生活会的制度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
(一)党员的“三会一课”制度 “三会”是: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一课”是:党课。“三会一课”是健全党内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党支部要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党课。一般说来,支部大会每季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每月召开一次,党课每半年上一次。坚持这一制度,要注意质量,避免流于形式,要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二)党员的目标管理制度 这是以支部为单位,将党员的权利、义务以及应做的工作,转化为具体数量、质量和时限要求的具体目标,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用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党员工作的一种制度。加强党员的目标管理制度,对于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要求党支部将组织的制约性和党员的自觉性有机结合起来。党员的目标要由党员自定、小组考评、支部审定后再付诸实施。党支部通过对目标的考核,既要为评选优秀党员提供客观条件,又要为妥善处理不合格党员提供准确依据。
(三)党员的思想教育制度 党员的思想教育制度,是党支部对党员进行思想引导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各种规定。思想教育的内容。主要内容是引导党员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努力做到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批判各种错误言行;坚持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要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利益做无私的奉献。思想教育的原则。思想教育必须遵循这样几个原则:(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教育中一定要紧密联系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党员个人思想、工作、生活实际,要敢于触及广大党员关注的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力求通过思想教育,从思想上澄清一些模糊认识,理论上有明显提高。(2)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充分发挥优秀党员的模范作用。(3)区分不同对象、不同层次,运用多种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4)把思想教育与管理、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这要以教育的内容和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定期上党课,可以办短期培训班,也可以组织报告会和参观访问等等。总之,方式方法要多种多样、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四)党员联系群众的制度 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基层党支部及其党员,一时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为了使党员联系群众的工作落到实处,党支部可以将其制度化,建立起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这种制度,从党支部来说,可以定期召开群众座谈会,或采取个别访问的形式,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也可以建立重大事情通报制,每遇什么重大事情要及时向群众通报、宣传、教育。对党员来说,要建立党员分工联系群众的责任制。农村党支部和企业车间党支部,还可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户的制度。要通过多种渠道,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及时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切实帮助他们了解实际问题。同时,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总之,建立和加强这一制度对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密切党群关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五)党员的汇报制度 它是要求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党组织了解党员思想工作情况的一种途径。党员汇报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在党的组织生活会上集体汇报;二是个别向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或党小组长口头汇报;三是外出时间较长的党员向党组织提交的书面汇报。执行这一制度,一是要注意提高党员坚持汇报制度的自觉性,讲真话,讲心里话;二是党支部要以认真态度听取党员的汇报。
(六)党员的学习制度 党的十五大党章规定,党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坚持党员的学习制度,党支部要制定学习计划,抓好计划的落实。为了保证学习取得实效,需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党支部领导班子要带头学习,在学习中起表率作用;(2)根据“学习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对党员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3)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学习党章、学习十五大文件和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及科学文化结合起来,使党员真正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锋战士,成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内行和能手。
(七)民主评议党员的制度 评议党员是党支部对党员在一定时期(一般是一年)的思想、工作、学习组织观念、党纪等方面进行的全面评价和考核。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是发扬党内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做好经常性党员教育、监督和管理工作,坚持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效方法。它是在党委的领导下,以党支部为单位,按照中央组织部《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意见》的要求,结合本支部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的。评议的主要内容是按照新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结合工作总结和检查目标责任制的执行情况,经过学习、教育、自评、互评、群众评、组织评等几个阶段,对党员作出评议,表彰优秀党员,妥善处理不合格党员,从而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八)流动党员管理的制度。它是按照党章规定,本着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对短期外出(六个月以内),或长期外出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所试行的一种《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流动党员活动证》是流动党员参加党的活动的凭证。党员可以持证在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基层党委、总支或支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缴纳党费,但不享有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党员原所在党组织和外出所在地党组织,要本着对党员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
五、发展新党员的制度 党支部不仅要教育管理好党员,而且要不断发展新党员。发展新党员,既是党的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党不断增强自身活力的需要。发展党员的工作,除了特殊情况,上面各级党组织可以直接吸收党员外,一般都是由基层党支部来做。因此,发展党员,是党支部的一项特殊的经常的重要工作。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党支部必须将这项工作制度化。
(一)培养、教育和考察入党积极分子 培养、教育好入党积极分子,吸收新党员,既是党支部的一项政治责任,也是党支部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是保证新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党支部一定要建立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的制度。这项制度有以下几个要点: 1.建立积极分子队伍。建立积极分子队伍是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党支部要在申请入党的同志中,选拔那些在学习、工作和各项公益活动中表现较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求进步,积极靠拢组织者,列入积极分子,从而建立起积极分子队伍。2.对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由入党积极分子到基本符合党员条件的发展对象,不是自发的发展过程,它需要有一个对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培养和教育的过程。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是保证新党员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认真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通常有这样几种做法:一是指定1-2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人,以对他们进行个别帮助和指导,引导他们在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二是积极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的活动,对他们经常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党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真正树立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三是给入党积极分子交任务、压担子,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接受锻炼。在培养和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的同时,党支部要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思想觉悟、政治品质和工作表现进行全面考察。考察的方式主要有三:第一,通过谈话,听取入党积极分子的汇报;第二,通过座谈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反映;第三,实际考察其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考察时间,起码在一年以上。
(二)严格按照发展新党员的程序发展党员 发展新党员,准确地说接收预备党员,必须严格按照《党章》、《细则》规定的程序办。1.确定发展对象。发展对象要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的基础上进行。确定发展对象的程序是:首先,由联系人向党支部汇报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考察的情况,提出可否列入党员发展对象的意见。其次,党支部分别征求党小组和广大群众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意见。再次,在全体党员中以无记名方式进行“同意列入发展对象”和“不同意列入发展对象”的测评。最后,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行讨论,如果大会讨论通过,就可列入发展对象。2.确定入党介绍人和填写《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人需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为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以由发展对象约请,或由党支部指定。入党介绍人的主要任务是:(1)向发展对象解释党的纲领、章程,说明党员的条件、权利和义务,认真了解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经历等情况,如实向党组织汇报;(2)指导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并在《志愿书》上认真填写自己的意见;(3)发展对象批准为预备党员后,继续对他进行帮助教育。在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须经上级组织同意。党支部和入党介绍人要指导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并对其进行对党要忠诚老实的教育。3.召开发展党员的支部大会。会前的准备。党支部在大会召开前必须做的准备工作有:(1)广泛征求对发展对象的意见;(2)党小组开会提出意见;(3)认真审阅《入党志愿书》及有关材料;(4)召开支委会,形成支委会审查意见;(5)确定支部党员大会的时间、地点,发出会议通知。到会人数的要求。支部党员都应参加。如确有重要事不能参加,可以请假,但请假者不得超过本支部有表决权的党员总数的一半。如果超过,会议就应改期举行。出席会议的正式党员已超过一半,但申请人及其介绍人不能参加,会议也应改期举行。会议的程序。主要程序有:(1)支部书记宣布开会,报告到会人数,提出会议议题和要求;(2)入党申请人汇报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现实表现、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等;(3)党小组和介绍人介绍发展对象的主要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态度;(4)支委会向大会报告对发展对象的审议情况;(5)对申请人的入党申请举行讨论;(6)申请者对大会讨论情况表明态度,对讨论中提出问题作说明;(7)会议以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8)党支部书记总结。4.上报上级党委审批。支部大会之后,支委会将支部大会的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由支部书记签名盖章,及时上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三)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是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解决从思想上真正入党的重要途径。党支部应按照党章的规定,严格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1.组织好入党宣誓。举行入党宣誓,一方面是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党员对党表示自己愿意承担政治责任,表示对党的忠诚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入党宣誓表现入党的庄严性和严肃性。它是党组织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2.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对预备党员的日常教育考察由党小组和培养联系人负责。考察人要帮助预备党员克服自身存在的不符合党员标准的问题;及时了解预备党员各个方面的表现;负责填写考察记录;定期向党小组和党支部汇报预备党员情况。党支部每半年讨论分析一次预备党员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同本人谈话。3.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是把住“入口关”最后一个环节。党支部必须把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与接收预备党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严格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办理,不得草率从事。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有:(1)必须及时讨论和审批。即使预备期满而条件仍欠缺的同志,也不能用拖延讨论的办法来代替延长预备期。(2)必须按照党员标准全面衡量。预备期满符合党员标准的,要按期转为正式党员;不完全符合党员标准的,可延长一次预备期(不少于半年,不能超过一年)以便进一步教育和考察;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应取消预备党员资格。(3)必须按程序办理转正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