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装修
关于印发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装修、通用办公设备和机动车辆配
置限额标准的通知
温财资〔2010〕588号
市级各行政事业单位: 为规范我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的装修、办公设备和机动车辆的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根据《温州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温政发〔2009〕10号)、《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温政办〔2010〕114号)等有关规定,我局制定了《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装修、通用办公设备和机动车辆配置限额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装修、通用办公设备和机动车辆配置限额标准(试行)
一、办公用房装修限额标准
(一)整体装修
1、室内:室内装饰,按建筑总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610元/㎡。
2、室外:外墙面装饰,按建筑总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290元/㎡。
(二)局部装修
1、室内
(1)公用部分:包括门厅和公共走道
装修内容:包括地面、墙面、门窗、天花板、水电管线、灯具等。
装修标准:按建筑面积,门厅装修费用不超过1190元/㎡,公共走道不超过450元/㎡。(2)会议室、接待室
装修内容:包括地面、墙面、门窗、窗帘、天花板、水电管线、灯具、网络线路等。装修标准:
A.小会议室、接待室(建筑面积在80平方米以下(包括80平方米),下同],按建筑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700元/㎡。
B.中、大型会议室、接待室(建筑面积在80平方米以上,下同),按建筑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600元/㎡。(3)办公室
装修内容:包括地面、墙面、门窗、窗帘、天花板、电路管线、灯具、网络线路等。装修标准:按建筑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610元/㎡。(4)卫生间
装修内容:包括地面、墙面、门窗、窗帘、天花板、水电路管线、灯具、卫生洁具等。装修标准:按建筑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800元/㎡。(5)茶水间
装修内容:包括地面、墙面、门窗、窗帘、天花板、水电路管线、灯具等。装修标准:按建筑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500元/㎡。(6)文档、资料室
装修内容:包括地面、墙面、门窗、窗帘、天花板、电路管线、灯具等。装修标准:按建筑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400元/㎡。(7)设备及附属用房
装修内容:包括地面、墙面、门窗、窗帘、天花板、电路管线、灯具等。装修标准:按建筑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260元/㎡。
2、室外
(1)外墙正立面:按外墙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450元/㎡。(2)外墙侧立面:按外墙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240元/㎡。(3)外墙背立面:按外墙面积,装修费用不超过180元/㎡。
(三)办公用房装修间隔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10年,因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办公用房损害的可以适当提前。对租赁的办公用房,租赁期低于5年,可以简单装修,装修价格控制在本标准的二分之一以下。办公用房装修建筑面积标准按《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通知》(计投资〔1999〕2250号)执行。
(四)新建项目装修按有关规定报批。
二、办公家具配置限额标准
1、办公室家具配置限额标准(1)处级领导办公室
按每间办公室不超过7000元配置,包括:办公桌椅 1套、桌前椅2张、沙发茶几1套、书柜1套等。(2)副处级领导办公室
按每间办公室不超过5000元配置,包括:办公桌椅 1套、桌前椅2张、沙发茶几1套、书柜1套等。(3)科级干部办公室
按人均不超过3000元配置,包括:办公桌椅、普通椅、沙发茶几、文件柜等。(4)一般干部办公室
按人均不超过2000元配置,包括:办公桌椅、普通椅、沙发茶几、文件柜等。
2、会议室家具配置限额标准
(1)小会议室,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不超过400元配置会议室家具。(2)中、大型会议室,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不超过500元配置会议室家具。
3、空调配置限额标准
无中央空调的,按下列标准配置:(1)房间使用面积不超过20㎡(含20㎡)的,可配置1.5P挂机空调1台,每台不超过2500元;(2)房间使用面积在20-30㎡(含30㎡)的,可配置2P空调1台,每台不超过3000元;(3)房间使用面积在30-40㎡(含40㎡)的,可配置3P空调1台,每台不超过4000元;(4)房间使用面积在40-80㎡(含80㎡)的,可配置5P空调1台或3P空调2台,合计不超过8000元;(5)房间使用面积在80㎡平方米以上的,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三、通用办公设备配置限额标准
1、计算机
配置数量:办公用台式电脑根据单位性质按在编人数的60%-100%配置;便携式电脑根据单位工作性质按在编人数的5%-15%配置。
配置标准:办公用台式电脑单台配置标准控制在5000元以内;便携式电脑单台标准控制在8000元以内。学生用电脑:按教学需要配置,单台标准控制在3500元以内。保密等特殊工作需要可以按有关规定另行增加配置。
2、打印机 配置数量:普通打印机按每间办公室1台或2人1台配置,工作组打印机按每5台办公用电脑配置一台。配置普通打印机的不再配置工作组打印机。
配置标准:普通打印机单台标准控制在2000元以内;工作组打印机单台标准控制在7000元以内。专业打印机按实际工作需要配置。
3、复印机
50人(含50人)以下单位可配置复印机1台,单台标准控制在15000元以内; 50人-200人(含200人)单位可配置复印机2台,单台标准控制在15000元以内;
200人以上单位可配置复印机3台,其中一台可配置中高档数码复印机,标准控制在25000元以内,其余单台标准控制在15000元以内。
4、速印机
人员编制在100人以上的独立对外发文单位可配置速印机1台,单台标准控制在25000元以内。
5、扫描仪
按实际工作需要配置,单台标准控制在1200元以内。
6、传真机 配置数量:
10人(含10人)以下单位可配置1台; 10人-50人(含50人)单位可配置3台; 50人-100人(含100人)单位可配置4台; 100人-200人(含200人)单位可配置6台; 200人以上单位可配置10台。
配置标准:单台标准控制在1600元以内。
7、多功能一体机
单位可按传真机标准选配多功能一体机,如配置多功能一体机的,则相应减少传真机、打印机、扫描仪的配置数量,单台配置标准控制在2500元以内。
8、其他设备 配置数量:
投影仪、摄影机、照相机等,原则上不予配置,确因工作需要且单位人数在10人以上的,可按实际工作需要配置。配置标准:
标准投影仪每套控制在18000元以内; 数码摄像机每台控制在6000元以内; 数码照相机每台控制在5000元以内。
四、机动车辆配置标准
1、公务车辆配置标准。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务车辆管理的若干规定》(温委办发〔2007〕206号)规定的公务车辆编制和公务车辆标准配置。
2、其他车辆按实际工作需要配置。
主题词: 资产 设备 配置 车辆 标准 通知 抄送:省财政厅、各县(市、区)财政局
温州市财政局办公室 2010年9月27日印发
第二篇: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暂行办法
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
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温委办发〔2013〕53 号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直属有关单位:
《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5月6日
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的建设与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行政成本,提高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和《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制度改革的意见》(温委发〔2013〕4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包括市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机关以及市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依法占有和使用的属于国有资产
—1— 的房屋及其相应土地。
第三条 办公用房包括下列用房:
(一)办公室用房,包括一般工作人员办公室和领导人员办公室;
(二)公共服务用房,包括会议室、接待室、档案室、文印室、资料室、收发室、储藏室等;
(三)设备用房,包括变配电室、强弱电间、水泵房、水箱间、锅炉房、电梯机房、暖通机房、通信机房、计算机房等;
(四)附属用房,包括食堂、汽车库、人防设施、消防设施、安防设施、物业用房及茶水间、卫生间、公共通道等。
第四条 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业务用房,应当根据各单位实际业务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单独审批和核定;没有国家标准的,坚持节约的原则,从严控制。
第五条 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遵循统一产权登记、统一规划建设、统一调配使用、统一维修养护、统一专业化物业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 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机关事务局”)负责统一集中管理。
第二章 权属登记管理
第七条 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产权统一登记至市政府授权的资产管理公司名下。
第八条 办公用房权属已登记或者交由下属单位、其他单位登记的,应当将办理的《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原件及其他原始档案资料移交市机关事务局办理变更登记。
办公用房权属未作登记的,应当及时办理权属登记手续,并将办理的《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原件及其他原始档案资料移交市机关事务局办理变更登记。
第九条 因单位撤销、改制、隶属关系改变需要变更办公用房权属登记而未变更的,应当及时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手续,并将变更办理的《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原件及其他原始档案资料移交市机关事务局
—2—
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条 因历史等原因造成办理权属登记资料缺失或者不全的,由所在单位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及无法办理权属登记的情况说明,市机关事务局协助甄别分类报市政府协调有关部门补办相关手续后,由所在单位办理权属登记,并将办理的《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原件及其他原始档案资料移交市机关事务局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一条 特殊业务用房,经市政府同意,权属可以登记至使用单位名下,但应报市机关事务局备案。
第十二条 市机关事务局应当加强办公用房产权管理,定期检查办公用房的权属登记、数(质)量状况和使用情况,建立办公用房管理信息系统,健全档案资料。
第三章 规划建设管理
第十三条 办公用房的建设由市机关事务局根据需求和使用现状,按照优化整合、相对集中、完善功能、提高效率的原则,统一提出规划建设意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报批。
第十四条 涉及多个使用单位的办公用房建设项目,由市机关事务局统一申请立项、选址,由市机关事务局、使用单位、代建单位等组成项目筹备组,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各单位单独使用的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以根据需求向市机关事务局提出办公用房建设项目申请,市机关事务局依据办公用房建设规划和建设控制标准,提出初步建议意见,各单位再按程序报有关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 办公用房建设项目设计、施工、代建、监理等应当依法进行招投标,建设材料、设备、设施等应当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进行采购。
第四章 调配使用管理
第十七条 市机关事务局根据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
—3—
人员编制,按照办公用房配备标准核定各单位的办公用房面积。
各单位申请办公用房使用权时,应当与市机关事务局签订办公用房使用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和责任。
第十八条 未经市机关事务局同意,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不得改变办公用房的用途,不得将办公用房出租、出借或者调整给其他单位使用。
第十九条 办公用房及相应土地的处置(产权转移或注销产权),以及将办公用房及相应土地对外投资的,由市机关事务局负责,经市财政局审批后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办公用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市机关事务局及时收回,统一调配使用:
(一)超过配置标准面积的;
(二)因办公用房新建、调整和机构撤销腾退的;
(三)对外出租合同期满的;
(四)出借或者被企业、非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挤占的;
(五)擅自改变用途的;
(六)无正当理由闲置六个月以上的。
超过配置标准建设的办公用房,单位可以提出超标准使用申请,由市机关事务局提出意见报市政府研究决定。同意超标准使用的,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办公用房使用费。
第二十一条 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现有办公用房尚未达到配备标准面积或者无办公用房的,由市机关事务局从现有办公用房存量中统筹调剂解决;无法调剂的,由市机关事务局提出意见报市政府研究决定。
第二十二条 办公用房实行统一控制标准和有偿使用制度,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办公用房使用费。
第二十三条 对外出租办公用房,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公开招租。办公用房对外出租应当从严控制。
第二十四条 办公用房已出租或者正在经营的,使用单位应当及时将租赁合同等有关材料报市机关事务局,由市机关事务局根据出租用房的使用功能及合同期限进行处置;对于合同到期的出租办公用房,由使用单位负责收回,交由市机关事务局统一调配。
—4—
第二十五条 社会团体、企业、非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挤占办公用房的,应予清退;因特殊情况暂时无法清退的,须报市机关事务局审批并由市机关后勤发展中心按照市场价收取房屋租金。
第二十六条 市机关事务局应当会同市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制定出台资产管理规定,建立有效的公共资产管理和监督机制。
第二十七条 办公用房国有资产收益,应当上缴市财政,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五章 维修与物业管理
第二十八条 办公用房维修实行统分结合的管理方法。大中修项目(50万元及以上)和专项维修工程,由市机关事务局统一组织实施,也可根据情况委托各有关单位组织实施;办公用房大中修、专项维修经费由市机关事务局年初编报计划,列入政府投资项目计划。
第二十九条 办公用房的维修(包括旧办公用房装修),主要是恢复和完善其使用功能,应当坚持经济适用、量力而行的原则,严格控制装修标准,不得变相进行改建、扩建或者超标准装修。
第三十条 办公用房维修工程应当按照省、市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并加强工程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竣工后,由市机关事务局会同使用单位、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联合验收。
第三十一条 办公用房使用单位应当做好办公用房及其配套用房的安全监管工作,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使用安全。
市机关事务局应当定期会同各单位对办公用房的质量、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建立维修项目数据库,为做好维修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十二条 办公用房物业管理由市机关后勤发展中心负责组织实施,也可根据情况委托使用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十三条 办公用房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的,应当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
物业管理经费由负责组织实施单位编制经费预算,报市财政局审批后
—5—
列入预算。
物业管理公司的选择,应当按照规定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进行。特殊用房或者涉及安全保密等不宜实行物业管理的,可由使用单位自行管理。
第三十四条 物业管理主要包括日常运行、维修、养护,办公楼(区)的绿化、保洁、安保、会议等公共性服务。
物业管理的任务是创造设备设施完好、清洁优美、文明安全、秩序良好的办公环境。
第六章 法律责任与纪律规定
第三十五条 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对使用的办公用房负有保护其安全、完整的责任,因使用不当、不爱护公物或者随意拆改造成的损失,应予赔偿,并依法追究单位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三十六条 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擅自出租、出借办公用房,改变办公用房使用功能,或者擅自购建、租用办公用房的,除收回办公用房外,出租收入上缴市财政,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单位或者责任人承担,并依法追究单位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三十七条 办公用房建设、维护、调配、管理和权属登记,应当接受市监察、审计、财政等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违反有关规定的,由相关部门依法追究单位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6—
第三篇: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使用效益,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遵循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统筹规划、统一建设、规范管理、合理调配、专业化服务的原则。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包括市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机关以及由市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依法占有和使用的属于国有资产的下列房屋及其相应土地:
(一)办公室用房;
(二)为机关工作服务的业务用房;
(三)招待所或培训中心等非住宅用房。
第四条 福州市人民政府授权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机关局“)负责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的统一管理。
第四章 调配使用管理
第十三条 市机关局根据各单位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按照办公用房配备标准核定各部门、各单位的办公用房面积。各单位申请办公用房使用权时,应当办理审批手续,与市机关局签订办公用房使用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和责任。
第十四条 办公用房实行统一调剂使用,凡超过配备标准面积、已对外出租、出借或被企业、非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挤占用房以及其他闲余办公用房,均纳入统一调配范围。
第十五条 新建办公用房在建成后,各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建新交旧“的原则,按期上交旧办公用房,不得继续占用或自行处置。对机构和人员编制作了调整的单位应当重新核定办公用房面积。被撤销的单位和对办公用房进行调整后的单位应当如期上交原办公用房,不得自行处置。
上交的办公用房,由市机关局根据各部门、各单位的需求情况统筹安排。
第十六条 各单位现有办公用房尚未达到配备标准面积的,不足部分由市机关局从现有办公用房存量中统筹调剂解决;无法调剂的,由市机关局提出意见报市政府研究解决。
第十七条 办公用房处置由市机关局按财政部《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国有资产处置程序报批,各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处置。
第十八条 经核定的办公用房,使用单位擅自将办公用房出租、转借或改变用途及无正当理由闲置六个月以上的,由市机关局予以收回。
办公用房已出租或正在经营的,使用单位应当及时将租赁合同等有关材料报告市机关局,由市机关局与当事人协商,依法变更或终止合同。
第十九条 群众团体组织、企业、非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挤占办公用房的,应予清退;因特殊情况无法清退的,应当报市机关局批准并按规定收取租金。
第二十条 不宜再作办公用房使用的闲置房屋,交由市国有房产管理中心归口管理。采取出租或出售方式处理的,应当通过招标、挂牌或拍卖等公开竞争方式确定。
第二十一条 办公用房的出租、出售处置收益,应当全额上缴市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五章 维修养护管理
第二十二条 根据损坏程度和修缮工作量的大小,办公用房维修分为大修、中修和日常维修。
大修:指对办公用房及其设施进行的全面修复;
中修:指对办公用房及其设施进行的局部修复;
日常维修:指对办公用房及其设施进行的及时修复和日常维护、保养。
第二十三条 大、中修以上维修项目预算价30万元(含30万元)以上和专项维修工程,由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办公用房损坏程度提出维修养护方案,报市机关局核准后组织实施;日常维修养护由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实施。
大、中修以上维修项目和专项维修工程应当按照检查鉴定、项目核准、资金安排、项目招标和竣工验收的程序逐步实施。
第二十四条 办公用房的维修(包括旧办公用房装修),主要是恢复和完善其使用功能,应当坚持经济适用、量力而行的原则,严格控制装修标准,不得变相进行改建、扩建或超标准装修。
第二十五条 办公用房维修工程应当按省、市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并加强工程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第四篇:红安县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办法
红安县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使用管理,维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实现全县资产、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根据中办发[2013]17号、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621号)、国家发改委[1999]2250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县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及其下属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使用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的办公用房包括:
(一)办公室用房:包括领导人员办公室和一般工作人员办公室。
(二)办公功能用房:包括会议室、会见室、档案室、文印室、资料室、收发室、微机室、保安室、储藏室、卫生间等。
(三)办公设备用房:包括配电室、锅炉房、电梯机房、通信机房等。
(四)办公附属用房:包括食堂、车库、消防设施等。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使用管理遵循“统筹规划、统一建设、规范管理、合理调配、专业服务”的原则。第五条 为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的使用管理,县成立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监察局、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办公室(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建设审核、配置标准、调剂分配、房屋维修等使用管理工作;县监察局负责办公用房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违规违纪案件查处;县发改委负责办公用房新建、改建项目立项审批。
乡、镇、场及其下属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由乡、镇、场自行进行管理,学校、医院、文体场馆、博物馆、展览馆等特殊用途办公用房由主管部门管理,报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统计备案。
第二章 配置标准管理
第六条 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分类核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面积。
各级工作人员办公室的使用面积不应超过以下标准:县级正职每人300 m,县级副职每人24m,科级每人18m,科级以下每人9m。
公共服务用房类别中的值班室。可根据工作需要集中
222
2设置,其使用面积严格控制在24m以内;接待室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单位编制人数在15人以下的,一般不设接待室;编制人数在15人以上35人以下的,原则上只设一个接待室,面积严格控制在24m以内;编制人数在35人以上的,可设两间接待室,但接待用房的总面积不得超过45m。
第七条 新设、合并、撤销行政事业单位,由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重新核定面积。
第三章 基本建设管理
第八条 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现有办公用房的使用情况及工作需求,按照优化整合、相对集中、完善功能、提高效率的原则,提出办公用房建设规划意见,报县政府批准。
第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提出办公用房建设(含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申请。具体流程如下:
(一)向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提出办公用房建设申请。申请应列明建设资金来源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二)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审核。
(三)领导小组审批。审批同意的,由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出具审批意见,申请单位凭审批意见办理相关基本建设手续。
22第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和工程建设的建筑材料、设施、设备等的采购,应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办理。
第四章 调剂分配管理
第十一条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实行统一调剂分配。各单位超面积办公用房须集中楼层连片腾退,交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
第十二条 经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调剂分配确认后的办公用房,各行政事业单位拥有使用权,可根据工作需要自主安排使用。行政事业单位不得自行处置其使用的办公用房及相应土地,不得改变办公用房的用途,不得将办公用房出租、出借或调整给其他单位使用。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新建办公用房,应按照“用新交旧”的原则,自入驻新办公用房之日起30天内将旧办公用房交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调剂管理,不得继续使用或自行处置旧办公用房。
第十四条 各单位超出标准部分的办公用房,已对外出租、出借或被其他单位、企业占用的办公用房,以及因其他事由闲置的办公用房,均纳入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调剂范围。不足标准部分,由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从调剂库中进行调剂。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现有办公用房未达到标准,确需调剂解决的,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向县机关事管理办公室局提出调剂办公用房的申请。申请中应列明申请调剂的事由依据、房屋面积和位置等相关情况,并附本单位“三定”方案、现有办公用房使用情况等资料。
(二)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依据标准进行审核。
(三)领导小组审批。审批同意的,由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根据审批意见行文进行调剂。
第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已出租、出借、闲置的办公用房,统一由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采用集中公开竟价的方式进行出租,租金收入缴财政。
第十七条 非行政事业单位挤占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的,应予清退。
第五章 日常使用管理
第十八条 办公用房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由各使用单位负责,未明确使用单位的,由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负责。
第十九条 办公用房使用单位应做好日常维护和安全监管工作,落实管理责任,确保房屋的安全完整。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使用安全。
第二十条 办公用房应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其中,县委、县政府明确的集中办公场所,物业管理由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负责;分散办公场所由各使用单位自行负责。物业管理公司的选择,应按规定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
第六章 维修管理
第二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维修分为大修、中修和日常维修。
大修:指对办公用房及其设施进行全面修复或一次性维修费用在10万元以上的;
中修:指对办公用房及其设施进行局部修复或一次性维修费用在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
日常维修:指对办公用房及其设施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或一次性维修费用在3万元以下的。
第二十二条 办公用房日常维修由各使用单位自行组织实施。大、中维修,由各使用单位根据办公用房损坏程度提出维修方案,经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审核后,报领导小组审批,各单位组织实施。
第二十三条 办公用房大、中维修,主要是恢复和完善其使用功能,应当坚持经济适用、量力而行的原则,不得进行豪华装饰,不得变相进行改扩建。维修标准不超过《中央国家机关办公用房维修标准(试行)》,维修方案应报经发改、建设、房管、公共机构节能等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第二十四条 办公用房维修工程应严格按国家、市、县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并加强工程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工程竣工后,由使用单位会同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联合验收。
第二十五条 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应定期会同相关单位对办公用房的质量、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建立维修项目数据库,为做好维修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第七章 纪律要求
第二十六条 各行政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顾全大局,扎实地做好办公用房管理工作。对有下列情形的单位及责任人,县监察局要按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一是未如实申报本单位办公用房情况的。包括借用、占用、租用的办公用房情况,出借、出租、闲置的办公用房情况;
二是擅自处置其使用的办公用房及相应土地的。包括擅自改变办公用房用途,擅自将办公用房出租、出借或调整给其他单位使用等。
三是未积极履行维护维修和日常管理责任,造成安全事故和房屋资产严重受损的。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县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五篇:关于清理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的
关于清理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的
通
知
为了全面加强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按照《xxxx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十七届第30次)和《中共xxxx委办公室、xxx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印发xxxx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管所和清理办公用房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补充通知》xxxxxx精神,现就有关清理办公用房事项通知如下:
一、清理范围
县直、乡镇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及下属单位。
二、清理内容
(一)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借、闲置的商业(含盈利、非盈利商铺)和闲置办公用房进行清理。
对清理出的商业和办公用房由xxxx国有资产管理局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统一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并统一纳入非税收入。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本次清理各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借、闲置商业用房、闲置办公用房,工作量大面宽。各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加强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严防国有资产流失,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完成。
(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各行政事业单位认真做好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的信息汇总、报送等工作,要不重复不漏报相关信息数据。
(三)落实工作责任。各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加强对清理工作的领导,对资产清查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领导责任。对漏报、瞒报或在清查中不按规定程序擅自处置国有资产的行为,要依照有关规定追究主要领导和国资管理人员的相应责任。
(四)严肃工作纪律。各行政事业单位一把手要高度负责,各行政事业单位国资管理员要客观真实地做好清理登记工作。对抵触、拒报、瞒报、漏报、干扰清理工作或不讲原则、不按规定要求填报登记,致使清理结果不实、造成重大国有资产流失的。县财政局将暂缓拨付该单位的财政预算经费,县监察局将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责任人工作责任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