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案例分析及思考
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案例分析及思考
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马拴锁
我校是一所民办医学类高职院校,有着不同于一般公办高校的特点,尽管长期以来我校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培养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做了大量积极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和敏感性,也暴露出了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薄弱环节。以下是我校几个真实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案例。
案例1:聚会饮酒遭遇车祸。甲同学(男,22岁,维吾尔族,大二学生),2012年10月9日晚,为了给前来西安探望自己的同学送行,该生与学校其他几名新疆同学一起去去校外聚会,其间饮酒过多。凌晨30分聚会结束,6名新疆生搭乘一辆三轮“黑摩的”返回学校,在返回途中,因三轮摩的行驶速度过快,加之天黑下雨路面湿滑,骑行时撞在公路边的行道树上,致使车翻人伤。5名新疆同学身体各处不同程度受到损伤,甲同学头部受伤严重,身体其他部位也有多处骨折,当场昏迷,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经过努力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
案例2:哥们义气校外打架。乙同学(男,21岁,维吾尔族,大一学生),2013年4月5日晚9点半,该生被新疆老乡约到校外喝酒。期间和几名社会青年因琐事发生口角,并产生肢体冲突,随后,5名新疆同学陆续赶到校外帮忙。致使一名社会青年受伤严重,被送往医院紧急救治,一名维族同学也被打伤,被当地派出所传唤调查,直到凌晨2点半,乙同学和其他的同学才陆续返回学校。
案例3:常年累月旷课,聚众酗酒恶习缠身。丙同学(男,23岁,维吾尔族,大二学生)其父母均在当地经商,家庭条件富裕。但该生因基础较差,且因语言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从最初的偶尔旷课,到最后整天旷课,虽经辅导员多次耐心教育,但仍不思悔改。一到周末就邀约新疆同学到外面聚众酗酒,经常喝到深更半夜才大醉而归。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将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方面的特点和表现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做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够遵守四项基本原则和国家各项政策,能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并能够做到思想和心态积极、健康、追求上进。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跟汉族学生关系融洽,能够服从组织领导;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有时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比较固执。由于受传统文化、宗教习俗和成长环境的影响,以及语言交际的限制,在学校学习和生活当中,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不能广泛地与各民族学生交流,不能很好地融入到校园交际圈中,交际的范围相对狭小,人际交往关系欠和谐。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长期受到国家、地方资助,部分学生中逐渐形成了对国家资助的等、靠、要思想,依赖性较强。
2.学业方面的特点和表现
我校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方面能克服困难,努力钻研,在各项考核中表现良好。由于地域差异,少数民族学生与内地学生的受教育水平有较大差距,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十分刻苦,经常向老师请教,向内地学生学习,但仍难在短时间内赶上内地学生。新疆学生特别是来自贫困、偏远地区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专业课、外语有实际困难,但他们的学习态度普遍很认真。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专业学习上都取得了较大进步。个别学生因经常考试不及格,导致补考、重修甚至退学。
3.心理素质方面的特点和表现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心理状态良好、健康,性格开朗,积极向上,与人为善,民族情感深厚,能积极参加学校和系部的各项活动,心理上没有出现过大的问题。由于宗教文化因素的作用,我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自杀事件相对较少。但是个别少数民族学生因学习成绩不好和与宿友关系处理不好,压力较大,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4.家庭经济状况和在校生活情况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中一部分南疆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处于刚满足温饱水平。根据贷款学生构成比例分析,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比例较高。相当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有困难,在校生活较为简朴,他们大部分通过国家助学贷款缴纳学费,他们中的多数学生在校生活节俭,消费水平较低,在生活上拮据,是我校重点关心的对象。在生活上,学校也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爱,为了让他们安心学习,对于他们的生活学校提出了“不但要让他们吃得饱,还要让他们过得好”的要求,在发放各种资助,如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减免学费上优先考虑新疆少数民族学生。
5.毕业生就业方面
由于基础教育存在明显的差距,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分数线被我校录取的,但是少数民族学生毕业之后,却是按照同一个标准来面向社会、面向人才市场的。就业市场是无情的,只能按照一个标准来衡量、评价、招聘、录用求职者。因此导致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就业非常困难,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中的多数学生不得不返回新疆参加公务员、特设岗位教师等各类考试,导致新疆地区就业市场出现过度饱和局面。总体上看,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创业和就业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
二、我校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方面的主要思考和方法
我校一直大力支持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在教育和培养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创造各种条件努力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严格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一是我校各系普遍设有学生工作处,学生管理高标准、严格要求,加强管理,制定了一系列完备的学生管理制度和规定,并严格执行,实行系书记、辅导员双重管理的体制。
二是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切实保障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各项平等权利。在日常的教育、管理、资助、就业等工作中,各高校自觉贯彻落实民族平等政策,通过探索、创新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关心、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保障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各项权益,而且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和优惠政策,有效防止了影响民族团结的事件发生,积极维护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三是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教育,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扎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关系到未来的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必须通过思想工作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掌握国家民族政策和党的政治理论,邀请有关专家作关于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等方面的报告。与此同时,学生工作部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阵地作用,加强对少数民族同学中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的培养,使少数民族学生在团学组织、班级、社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在学习上,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基础较薄弱的情况,各校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认真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压力大的情况,我校各系部在对学生个体分析和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了有效、科学的解决办法。如为使少数民族学生安心学习,根据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课薄弱的情况,学校发挥年轻教师和优秀学生的作用,开展学习帮扶活动,对学习成绩差、补考的学生专门开设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帮扶对子等。
五是在生活上,关心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风俗习惯。学校客服困难采取措施改善民族餐厅的餐饮条件,学习上帮助民族学生,情感上接近他们,发展上支持他们。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交流,使大家在活动中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使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同时按照国家政策采取了学费减免、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各项措施,妥善解决好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学校在制定各项帮困政策时,首先考虑向少数民族学生倾斜。如学费减免时,优先照顾少数民族学生;将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优先安排给少数民族学生。与此同时,学校不定期组织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节日慰问活动,给他们的活动给予服务、管理、经费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如每年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传统节日——诺鲁孜节、古尔邦节、肉孜节等,学校有关领导都出席少数民族学生的节假日晚会,与他们一起载歌载舞,共度佳节。在少数民族节日之际,学校每年都为少数民族学生发放免费节日餐券,发放节日补助,使他们感受到国家以及学校的温暖。
六是在心理咨询方面,由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心理特点,把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来抓。(1)开展心理普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少数民族班学生建立了单独的心理档案;(2)开设心理讲座,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文化氛围、校园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3)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
七是重视做好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奖助项目的评定工作。在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的设置和评定过程中,各校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参评权利。同时,为体现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怀,让少数民族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校学生工作部门积极做好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工作。新疆少数民族特殊困难学生专项补助是学校涉及少数民族学生人数最多,金额比较大的一项资助项目。我校每年都严格按照少数民族学生专项补助评定的有关通知要求,从专项补助的申请、评定、公示、发放等环节均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原则。我校还设有临时困难补助资助项目,对于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患重病等原因引起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本人生活出现临时困难者,学校将给予临时困难补助。此项目常年畅通,与学校其他资助项目形成一个体系,互相补充,共同保障了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健康成长、成才。
八是增进各民族学生的友谊,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校园氛围。为丰富少数民族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增进各民族学生的友谊,促进各民族学生共同文化的培养,我校积极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各类活动,并逐步形成一些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在学校各类文体比赛和文艺演出中,活跃着少数民族学生的身影。少数民族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积极主动,组织举办民族服饰知多少图片展、民族文化图片展等系列活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分展现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促进了少数民族学生之间以及与汉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了学生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了解,增进了民族感情,促进了民族团结。
九是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地域、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以及将来的就业方向,开办专门的就业讲座,并按照民族地区的特点来培养人才。
十是定期召开各系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个别谈话,及时了解他们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经常找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谈心聊天,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三、对进一步做好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建议 1.掌握特点,科学选择教育途径和方法
大多数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来内地学习都要面临两个转变:闭塞环境向开放环境的转变和单一民族独处状态向多民族聚居状态的转变。这两个转变会对他们的思想造成一定冲击:他们在思想上有努力改变家乡落后状况的良好愿望,在行动上体现为十分刻苦地努力学习,但客观上面临着实际的困难,学习上短时间内难以赶上内地学生,造成他们缺乏信心的后果;渴望尊重,但是又有自卑感等。掌握和理解以上的两个特点,一方面可以深入了解民族学生个性及成因,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正确认识学生个性,准确掌握其思想脉搏,科学选择教育途径和方法。
2.继续关心、关怀少数民族学生 今后应该继续加强对于家庭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关心和帮助,对于少数学习困难的学生加强督促,加强背景了解,密切与学生家乡党政机关的联系;切实照顾到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状况和饮食习惯,力所能及地增加一些专项补贴和特色餐厅;建立切实有效的少数民族学生关怀机制,使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及时疏导心理不稳定因素。避免因此引发突发情况。
3.要确保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奖、贷、助、补、减”等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
目前,我校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新疆少数民族贫困生普遍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的温暖,但是个别系部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还是没有落到实处,也没有对少数民族学生宣传好资助政策,相当数量偏远地区来的少数民族贫困生还不知道贫困生资助相关政策。下一步,我们将逐步查漏补缺,完善这一方面的工作。
第二篇: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案例分析
乐中舞,舞中乐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及设计理念: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说:“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音乐展开的过程也就是舞蹈情绪或舞蹈剧情展开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说,舞蹈是将音乐外化为一种可视形象的艺术。《音乐与舞蹈》这个模块,作为一门高中生望而生畏又知之甚少的课程,如何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舞蹈学习中来,在音乐与多元的艺术融合教学中软化学科的边缘,“让学生在音乐中起舞,在舞蹈中获得知识与快乐”是值得我们每个音乐老师思考的。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与舞蹈》课本中的第三单元,该单元一共2课时。介绍了蒙、藏、维、朝鲜四个少数民族歌舞的主要风格。本课教学设计选用了学生相对熟悉的蒙、藏、维三个少数民族歌舞。以聆听音乐----欣赏舞蹈----体验动作为主线,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舞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魅力。进而激发了他们爱好音乐与舞蹈的兴趣以及主动参与舞蹈表演的热情。
二、案例描述:
教学目标:
1、通过蒙、藏、维三个少数民族舞蹈的欣赏及体验三个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激发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兴趣。
2、了解蒙、藏、维民间舞蹈的特点。
3、初步掌握三个民族的基本动律。
教学重点:
在感受三个民族音乐风格和体验舞蹈动作相结合的基础上,了解蒙、藏、维民族舞蹈的特点。
教学难点:区分蒙、藏、维三个民族舞蹈之间不同的动作特点与风格。
教学现场:
课前播放视频:奥运会闭幕式上的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以营造课堂氛围。
(一)、组织教学,以问答式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所聆听的那首《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是哪个民族的民歌?(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
师:这是一首彝族的民歌,请大家说说看,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除了彝族还有哪些民族?
生:藏族、苗族、傣族、蒙古族、维吾尔族…………
师: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间的歌舞艺术渊源流长,绚丽夺目。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领略一番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舞蹈。
设计说明:试教时,我以展示各民族服饰,介绍学生比较熟悉的少数民族风情导入新课。这种设计使得教师讲的过多,学生在教师单一的讲解中兴趣逐渐减退,影响后面的教学环节时间。因此,我改成了由问答形式引入新课,让学生充分发表言论,教师加以补充总结。既节省了导入的时间又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二)、新课教学
蒙族舞蹈赏析
1、感受对比蒙族长、短调音乐风格
(1).视频播放草原风光及长调音乐《天堂》,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蒙族地理风貌、生活习性及长调音乐风格。
师:蒙族同胞长年累月生活在大草原上,辽阔的草原让他们的心胸变的宽广,更让他们所创作的长调音乐象草原一样的宽广、悠扬。
(2)、欣赏舞蹈《草原上的小骏马》
学生思考:这段舞蹈中的音乐跟刚才的有何不同?配合音乐出现的是什么动作居多?(音乐节奏欢快,配合音乐出现的以骑马动作居多)
2、体验蒙族舞蹈的基本动作:骑马勒缰绳、硬腕
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学生观察、模仿练习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跟随视频音乐练习骑马勒缰绳、提压腕、耸肩等蒙族舞蹈基本动作。
3、归纳蒙族动作特征:肩部松弛、臂部强劲、腕部灵活、朴实豪放
设计说明:新课标提出:“在音乐与舞蹈课中,舞蹈技能的学习固然是重要的,而音乐感知、体验及综合艺术素养,也不可忽视。在教学中,应注意音乐、舞蹈学习的有机结合。”这个环节由对比聆听蒙族的长、短调入手,学生既在视频中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族人的生活风情。又感受到了蒙族不同风格的音乐,由此延伸出了蒙族舞蹈中的两种代表性
动作----欢快的骑马勒缰绳动作与抒情的鹰飞翔动作。这两个动作掌握难度不大,又能体现蒙族动作的特征。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舞蹈动律,继而归纳出蒙族舞蹈动作的特点,既淡化了基本动作枯燥的练习,又充分的把音乐与舞蹈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维吾尔族舞蹈欣赏
1、引导学生依据平时掌握的课外知识讨论新疆的风土人情。
师: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那里的人们非常热情大方、活泼开朗。他们经常在节奏丰富的手鼓声中翩翩起舞。同学们想不想看老师来表演一段新疆舞?(生热情高涨,齐声回答:想!)
2、教师示范新疆舞蹈《大阪城的姑娘》(教师要事先经过精心编排与反复练习)设计说明:课堂就象一个舞台,教师在这个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是多样的。既要有“演员”的魅力,又要有“导游”的能力,还得要有“导演”的实力。在维族舞蹈欣赏环节中,如果再让学生看舞蹈视频来进行赏析,会让学生在教学形式上产生疲劳。新课标强调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的关键。教师自己表演舞蹈,配合舞蹈的又是学生所熟悉的具有新疆典型节奏特征的旋律,这种面对面直观的教学方式,不仅充分调动了课堂的学习气氛,更为学生后续的舞蹈动作学习与特点归纳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师:刚才的舞蹈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动作?
生1:扭脖子 生2:翻手腕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在维族舞蹈中,很有特色的一个动作就是移颈。另外象托帽、翻腕也都是新疆舞蹈中的代表性动作。(教师在介绍时穿插动作示范)
1、教师分解动作要点,学生跟学维族舞蹈基本手型、翻腕、托帽等动作
设计说明:学生学习动作的过程是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感受、鉴别、判断、创造、表现和享受舞蹈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除了自身的动作示范要到位,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舞姿的形态,体会动作的风格。必要时,教师要进行不同动作姿态的夸张示范以让学生对维族舞蹈动作的基本特征有深刻的印象。
1、归纳维吾尔族舞蹈特征:舞姿以昂首、挺胸、立腰为基本特征;具有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
2、邀请个别学生与教师即兴表演新疆舞,其余学生在桌子上跟随音乐打节拍。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是师生双边活动的环节。在节奏欢快的《掀起你的盖头来》音乐中,师生随乐共舞,师生因舞同乐。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舞蹈动作,又培养了学生的表演力、创造力。真正突出了新课标中所强调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创作潜能”。
藏族舞蹈欣赏
1、观看藏族舞蹈视频
思考比较:藏族和维吾尔族的舞蹈姿态有何不同?
藏族舞蹈中最突出的动作特点是什么?(颤膝)
2、教师通过介绍西藏历史以及让学生体验背着重物走台阶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形成藏族含胸、颤膝等舞姿动律的主要原因
设计说明:新课程中指出,音乐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融合,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式,对于软化学科边缘、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在该环节中,教师并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从藏族农奴的社会地位介绍,到让学生感受体验藏族同胞他们长年累月的一种生活方式----背着重物行走在颠簸的山路上。这种文字解说和亲身实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形成藏族含胸、颤膝等舞姿动律的主要原因。
3、教师介绍并示范藏族舞蹈中两种代表性舞蹈(弦子舞、踢踏舞)
4、师生集体拉手围圈跳锅庄,再次感受藏族舞蹈的魅力。
设计说明: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艺术课,应该明确地凸现在课堂教学主体----学生的身上,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如何让学生把良好的学习状态保持到最后,结尾部分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锅庄作为藏族舞蹈中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其动作简单,步伐容易掌握,舞蹈的气氛又极其热烈,能把整堂课推向高潮。
课堂小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今天我们大家只是领略了众多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中的三个民族。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继续去关注、探索我们绚丽多彩的民族舞蹈。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三、案例反思:
现在的高中生普遍喜爱流行音乐,崇拜偶像,追求时尚。同时,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心理又异常的敏感、怕羞。如何让时尚的他们对少数民族歌舞艺术产生兴趣,并能积极的参与表现,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该课上过后,我个人认为做的比较成功的是:
一、课堂语言的组织和运用
音乐老师课堂语言的运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上课的风格。教师幽默、生动、富有艺术性的语言为学生营造出了一个宽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
这节课能以学生为主体,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表现、创造舞蹈。积极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让教学过程变成了一种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在对几个方面自我肯定的同时,也提出几个问题与老师共同探究。这节课学习内容较多,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许多小环节,这么多的内容安排必然会使教学的节奏加快。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精确安排这三个民族的内容?有无必要一节课只挑一个民族来讲深、讲透?假设就让学生了解、学跳一个民族的舞蹈,会不会让学生觉得课堂内容过于单调,进而失去学习的乐趣?
第三篇: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思考
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思考
民族干部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核心,是大力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人才。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重视抓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工作,不断探索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培养之路,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一是制定出台相应政策,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工作提出了具体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海南省制定并实施了《海南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规划》,2002年底全省少数民族干部由1988年的15944人增加到了21211人,占全省干部总数的11.2%。二是对担任实职的少数民族干部在政治上充分信任,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使其有职有权有责,放手让他们大胆工作,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干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应有的成绩和贡献;三是促成少数民族干部与汉族干部相互配合,相互尊重,共同进步;四是经济待遇上一视同仁,生活上尽量给予关心。
然而,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信息闭塞,教育落后,群众素质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干部的来源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二是少数民族干部与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学机会。四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少数民族考生实行照顾的政策,为少数民族考生提供更广阔的就学深造和学习提高的机会。
二、在新招、任用干部工作中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干部。
少数民族干部大多由于家庭环境、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文化知识、社会知识等诸多方面普遍比汉族干部稍差。但是,少数民族干部也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他们在民族地区的声望、影响力、号召力以及与少数民族群众的沟通等都具有比汉族干部较多的先天优越性。不管在汉族人口较集中的地方,还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都可考虑由组织人事部门研究制定并贯彻落实招录、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努力建立起既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又有利于少数民族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新机制。从地区实际出发,设立一定的民族干部招录比例,并且结合干部配备条件和要求,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干部,多为他们创造一些机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少数民族干部录用条件。
三、加强培养教育,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素质。
首先,抓好教育培训。一是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加强理论培训。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使他们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增强政治坚定性和政治敏锐性,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自觉反对民族分裂,坚决维护祖国统一。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的需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加强对各级各类干部进行市场经济、金融贸易、wto有关知识、法律法规、现代科学技术等知识的学习培训。同时,选送少数民族专业技术骨干到内地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学习深造,选送少数民族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外留学进修,选送少数民族中青年干部到内地高校培训,重点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熟悉现代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干部。
其次,抓好实践锻炼。根据不同情况,有计划地选送少数民族优秀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内地沿海发达省市、基层等不同的环境中锻炼学习,让他们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同时也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不断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交流或轮岗力度,使他们在不同岗位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尽快成熟。
第三,抓好后备干部和后备力量的培养。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我们的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目前形势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少数民族后备干部人选不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不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少数民族干部就会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因此,必须把少数民族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措施抓紧抓好。可考虑按照“动态管理、备用结合”的要求,建立少数民族后备干部近、中、远期培养计划,做好从高等院校选调少数民族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工作,把少数民族后备力量的培育作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对经过锻炼和考验,比较成熟的后备人选,要大胆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四、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民族地区的基层干部,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骨干力量。建设好这支队伍,是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也是选择较高层次干部的基础。为此,一是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拓宽少数民族干部的来源,扩大基层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二是应以县、乡(镇)为重点,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及其他种类教育的培训基地,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基层干部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可根据不同类型干部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规定。三是应坚持经常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群众路线教育、政策法制教育和无神论教育。三是可从应届毕业生或者企业中选择优秀的少数民族青年充实到基层,将之培养成优秀基层干部。
五、加强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
各级各部门应结合机构改革,有计划地向组织人事部门推荐有能力、适合于从事经济工作的少数民族干部,经过必要的培训后,输送到经济部门或企业工作。要重视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尽量为他们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更新知识。为了适应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各级各部门有义务广 „„(未完,全文共4111字,当前只显示2284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思考》)温馨提示:
第四篇:学生状告学校案例分析与思考
学生状告学校案例分析与思考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不少有关高等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两者矛盾激化到通过诉讼途径来解决的也为数不少。该类案件引起了法学界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强烈反响。就此类问题,我收集里一些特征案例,欲通过对纠纷的了解,发表一点我对此的一些思考。
案例一:
5名学生和成都指南针计算机学校对簿公堂,要求学校退还数万元学费。当天下午,成华法院组织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解除合同,学生放弃学习影视设计等内容,学校向学生返还2000元、4000元不等的学费。
学生:起诉讨要数万元学费。成华法院审判法庭内,学生王茂等5人将成都指南针计算机学校(以下简称指南针学校)推上了被告席。
“影视动画设计是一个新专业,就业前景看好。”王茂说,他们5人因为这个原因从不同地方来到成都,报名就读指南针学校的影视动画专业。“我读的是影视动画套大专专业。”王茂说,按照和校方签订的《保证就业培训合同》约定,除了学影视动画设计,校方还将向他颁发大专文凭。“学校还承诺100%保证就业。”王茂说,2004年9月,他缴纳2万余元费用后,在指南针学校正式学习。按照校方的设置,他先被安排到装饰装潢专业跟班学习专业基础和三维设计。因为已有一定基础,他和几名同学多次要求校方安排影视动画设计专业课,但跟班学习结束后,“校方却拒绝安排专业核心课”。王茂称,他通过成人高考后,校方却不按合同组织大专学历教育,“就业保证也没了音讯”。为此,王茂将校方告到成华法院,要求退还学费1.6万余元。起诉的还有另外4名学生,要求学校退还学费共计数万元。校方:完全按合同在履行。
针对王茂的起诉,校方代理律师提出,返还学费的前提是合同撤销或解除合同,但王茂之前没有通知撤销或解除,合同继续在履行。“说专业核心课没开与事实不符。”校方代理律师称,王茂起诉时既然说校方安排了4个学习阶段,然后又提出要求实习,试问,没有学习,可能要求实习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事实上,王茂通过成人高考,也与在该校学习分不开。不过校方代理律师承认,课程有一定调整,但调整是双方协商的结果,属于变更合同,合乎法律规定。对其余4名学生,校方答辩大致相同。
“我们是安排了课的。”指南针学校一位自称负责外联的人士称,学校完全按合同在履行,专业基础课和其余专业的学生一起上很正常,因为内容是一样的。基础课结束后,学校安排了影视动画设计专业课。影视动画设计成本较高,老师工资也高些,学校的安排还造成在这个专业上亏了不少。至于大专文凭,这位人士说,目前课程还没学完,学习结束后,学校会履行合同的。
调解:学校退还部分学费。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组织双方调解。下午3时许,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解除合同,没有履行的不再履行;学校继续完成学生大专学历教育的课程,并在约定期间内颁发某大学的文凭;逾期不能颁发,由校方负责全额退还学费;学生放弃三维动画影视设计的学习,学校一次性退还学生学费2000元、4000元不等。案例二:
王昆是新疆某高校法经系的大学生。2006年10月18日下午,他没有向任何人请假就离开了学校,第二天上午他以“身体不适在北京 看病”为由将一张请假条传真给学校的同学,委托其转交给他所在的法经学院。由于王昆没有提交相关的校卫生科或医院证明,所以法经学院没有批准他的假条,并多次催促王昆尽早返校完成学业。
2006年11月9日,王昆收到学校的信函,学校通知王昆必须在2006年11月15日前
返校,否则旷课时数将超过50学时,达到校纪规定开除学籍处理的标准就会受到处分。收到校方信函的王昆仍然没有回到学校,截止到2006年11月24日,王昆累计旷课达到57学时。同年11月24日,王昆所在学校给予王昆开除学籍的处分。
王昆认为,学校作出开除学籍的决定后,没有告知自己依法享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侵犯其受教育权。遂将学校诉至法院。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昆向学校递交了请假条,但在学校尚未作出是否准许其请假的决定前就离开学校,收到学校的信函后既不返校,也未采取任何补救措施,致使旷课达到57学时被学校开除,学校对王昆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符合法定程序。遂作出判决:维持学校对王昆所作出的开除学籍处分的决定。
王昆对一审判决不服,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学校对王昆作出的开除学籍的处分有相应的行政法规为依据,该决定是为了维护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因此没有侵犯王昆的受教育权。遂终审驳回王昆的上诉。
高校和学生之间学籍管理方面的法律纠纷主要表现为:学校因各种原因对学生作出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理决定,直接剥夺了学生的受教育的权利。这类案件近年来也时有发生。而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中规定受教育者有权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稍作分析,不难看出目前司法实践中对学籍管理纠纷的解决出现的两难困境:即对学生的处理决定权实际上掌握在高等学校手里,而一旦通过申诉后提起行政诉讼,被告并不是高校,而是申诉机关,高校只是第三人。这样,法院在审理时,当然只能审查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而不会审查高校行为。实质的问题并不在于申诉机关的行为,况且申诉机关的行为不管从主体、内容、程序永远不会有问题,所以,这样学生起诉高校的学籍管理就变成了学生告主管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这种情况下,谁胜谁负自然一目了然。
由此可见,学生的利益也需要司法的保护,才能不在与学校的纠纷中处于弱势,才能真正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第五篇:班主任工作案例及分析
班主任工作案例及分析
—后进生的转化点滴感想
宾川县鸡足山镇九义学校
赵春荣
班主任工作案例及分析
——后进生的转化点滴感想
宾川县鸡足山镇九义学校 赵春荣
我有幸参加了云南省组织“省培计划(2012)——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班主任省内培训,通过一星期的聆听专家的讲座、学员间的交流,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到了一系列科学、优秀的管理方法,领会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理念,使自己更有信心去做好一名班主任。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李黎明教授《现代班主任的专业成长》这一专题结合我在教育学生时认识到: 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班级的灵魂和核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任课老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的桥梁。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有满腔的工作热情和无私的敬业精神。工作中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更好的做好班级工作。
作为一个班主任,后进生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在班级工作中,由于后进生的影响比较大,如果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转化,那么他们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班风。班级中的大多数学生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旦后进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他们对班级的影响可想而知的。所以班主任必须针对后进生的不同特点,掌握科学的方法,持之以恒,和风细雨,精心管理引导,科学合理的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现在就以我现在所教班级的一位学生的案例一起与大家一起交流:
案例
我现在带的班级有个学生叫乔灿,一开始分班每有的班主任就说如果分到她班上就不当班主任等等的话语。可是抽签时却被我抽到,有的老师还说:“再闹就叫他的家长领回家教育”等等。在一个星期内我就留心观察他,他每天上课要么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影响别人学习;下课却和同学追逐、打闹、在教室里扰乱其他学生学习;喝酒、赌博、打架、甚至连老师都要打;还带领其他学生一起闹;作业要么不做,即使做了,也是马马虎虎,相当潦草,成绩一塌糊涂„„经常不是任课老师向我反映,就是学生向我告状。
据调查了解该生小学的老师说在校他是一个“小霸王”。喝酒、赌博、打架、甚至连老师、领导都敢打;所以学校的老师都不喜欢他都在议论他甚至连学校的学生都恨他不喜欢他。
现在到初一我们班他也如此。于是,我一次次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做一个同学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可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虽然答应了。可过后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面对这种情况!
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他的转化工作。我的教育策略是:
一、先了解该生情况:
先向他原班主任了解情况;再向学校、及家长了解情况;在向与他平时喜欢在一起的学生了解情况;记录好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以便对症下药。
二、探究个性心理,耐心引发诱导
学习了赵建新教授《农村寄宿制初中生的心理教育》专题所说: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处于急剧变化的迅猛发展时期。有人称这一阶段为“狂风怒潮期”或“心理断乳期”。这说明了中学生在心理上波涛起伏且汹涌澎湃,加上他们生活经验和知识素养的有限性,断层性的特点,常会出现心理上的困惑和迷乱。为了使学生能保持心理健康从而正确的认识社会,逐步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我首先教他学会做人,学着管理自己、控制自己、同时我也一起监督帮助他尽量不放错误不违反纪律;暂不管学习成绩。
其次我从分析他的个性心理特点入手,耐心细致地去引发诱导他,使之走上正常发展的人生道路。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一次又一次的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我们班的某几个老师。我心里一高兴,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就问他:“你为什么会恨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他常常在课堂上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他说:“因为我上课时常违反纪律,没按时完成作业„„。”我就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其他人欢迎的同学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同学,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我就下来与班级科任教师交流说:“该生有改错的迹象所以我要求他先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作业上放宽他要求不要与其他同学一致,另外能做多少都可以要的是他的态度问题,最后各位教师与我达成一致,同时要求客人教师一起监督他帮助他”。通过观察了解他确实有所改变便切有很大进步。
这里我又一次体会到李琳专家就对《班级管理中的评价和惩戒教育》专题所讲到的,班主任、老师要会巧妙运用对学生的评价和惩戒,让学生得到转变。
惩戒策略
就该生参加其他同学躲在宿舍里赌博,被我发现我的处理是,把他和几位同一起叫到办公室然后我就叫他们摆好桌椅在办公室里继续进行。我说:“要玩就别偷偷摸摸,给你地点时间放开的玩。” 同时让领导、老师、还有学生都看到,这就叫亮相,同时也让其他的同学得到教训引以为戒。到最后几位同学都说:“老师不玩了。”我说:“为什么?”他们接着说:“不想玩了、没意思。”我看机会来了就说:“需要通知家长吗?”他们都是说:“不需要。”我说:“那怎么办?”他说:“以后不玩了给一次改过的机会。”我说:“好!我相信你们。”;接着我有对他们进行教育,赌博会给自己,家庭,社会等得来的危害,同时用一些事例让他们看在其中有所警醒得到教育。过后我看既了解他不在参与赌博的类此事情。还有一次是它与其他同学在自习时打闹,我就叫他和几位同学到办公室里,我什么也没说,就给每一位同学倒了一杯茶,烧了一壶开水放在面前。再给他们一些故事书籍叫他们自己看、也可以闲聊。到最后几位同学请求我原谅以后再也不做违反类似纪律的事,我又一次耐心的教育他及几位同学,最好做一位别人喜欢的好学生。过后确实类似的事情就变得少了。
所以我认为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关心爱护能使后进生获得积极满意的体验,获得温暖、信心和力量。后进生一般比较自卑、内向、孤僻,甚至有种玩世不恭的心理,就更需要教师、同学和家长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有关资料表明,学生受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学习就越努力。反之,受到表扬越少,学生随之产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少。因此,学生需要教师不断的鼓励,尤其是要善于发现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励和表扬。
二、挖掘亮点,多方激励,消除自卑咸,培养自信力
我看到他有号召能力,所以我为了提高他的管里、自信能力,于是我就让他当班上的纪律委员、体育委员监管劳动。他的常规由班长副班长同时监督;通过观察他违反纪律就越来越少,以前的不良习惯也改了好多,班级上的纪律也好多了,学风也好起来了,班级总体成绩也直线上升。他自己学习也有了一定进步。早操纪律也好得多,全校都排名在前,我又在一次在班上表扬,看得出他更有信心了。包括卫生他也组织的井井有条。老师班主任不需要费劲。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过去语文考试就8-10分;数学也是个位分但是到期末考语文考了38分、数学24分),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包括学校组织运动会都有他负责安排组织让班级得了年级综合第一;同时通过运动会他得了名次。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对此该生一学期过了我没通知过他的家长到校,甚至开家长会我还特意提名表扬他的进步。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以上案例分析: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庞杂的工作,班主任要付出真心和爱心,掌握科学的方法,并持之以恒。
同时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班主任应该做到:
1、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后进生,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教师要广泛、深入、细致了解后进生,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不能局限于班级,要把了解的范围拓宽到家庭和社会;要了解后进生的过去、现在,判断他们发展的动向;要了解后进生的优点、长处和缺点,对于后进生的优点和长处要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后进生的缺点要耐心地进行指导教育。
2、要关心爱护帮助后进生
后进生在人际关系上往往表现出:和家长对立关系;在班级中没有地位;师生关系紧张;他们经常生活在受人歧视和嫌弃的阴影里,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心,久而久之,就与同学和老师在心理上产生对立情绪。有句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针对这种情况,就像夏体辉专家《努力提升寄宿制学生在校期间的幸福指数》专题中谈到的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打动他们、感染他们,关爱他们。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过老师。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因此,我让乔灿与其他同学交朋友做起,和学习委员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自己的信任,对自己的关心,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努力为后进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给予他们关心爱护的同时,又要向他们讲明道理,认识自己的不足,教师要循循善诱,并对他们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
3、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关心爱护能使后进生获得积极满意的体验,获得温暖、信心和力量。后进生一般比较自卑、内向、孤僻,甚至有种玩世不恭的心理,就更需要教师、同学和家长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有关资料表明,学生受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学习就越努力。反之,受到表扬越少,学生随之产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少。因此,学生需要教师不断的鼓励,尤其是要善于发现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励和表扬。
4、要持之以恒 持之以恒,反复教育是转化后进生的难点。后进生在行为上的突出特点是“不稳定性”,一般会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这是转化后进生的难点,所以这一点上,我们要做好了不厌其烦,持之以恒的准备。
5、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就像谷润专家在《做学生喜欢的班主任》里所讲一样。通过教育让学生记住你,他(她)曾经有这样的一位好老师。
通过乔灿同学的转化,使我深深的感觉到,在目前“后进生”转化工作中,一方面需要我们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更多的真诚和宽容,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老师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
总之,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定信心,科学教育,把转化后进生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迟开的花朵同样将会开得绚丽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