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金工程

时间:2019-05-14 13:2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二金工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二金工程》。

第一篇:十二金工程

“十二金工程”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规划中,电子政务建设将主要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重点展开。

何谓“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 “两网”,是指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一站”,是政府门户网站;

“四库”,即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 “十二金”则是要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12个业务系统。

“12金”国务院17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十二个重要业务系统建设:继续完善已取得初步成效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关、金税和金融监督(含金卡)四个工程,促进业务协同、资源整合;启动和加快建设宏观经济管理、金财、金盾、金审、社会保障、金农、金质和金水等八个业务系统工程建设。业务系统建设要统一规划,分工负责,分阶段推进。业界把这十二个重要业务系统建设统称为“十二金”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

一、金桥工程

属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主体。金桥网是国家经济信息网,它以光纤、微波、程控、卫星、无线移动等多种方式形成空、地一体的网络结构,建立起国家公用信息平台。其目标是:覆盖全国,与国务院部委专用网相联,并与31个省、市、自治区及500个中心城市、1.2万个大中型企业、100个计划单列的重要企业集团以及国家重点工程联结,最终形成电子信息高速公路大干线,并与全球信息高速公路互联。

二、金关工程

1993年,国务院提出实施金关工程,金关工程就是要推动海关报关业务的电子化,取代传统的报关方式以节省单据传送的时间和成本。2001年,“金关”工程正式启动。金关的核心有两块,一是海关内部的通关系统;二是外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基于海关内部的联通基础上,由海关总署等12个部委牵头建立电子口岸中心(又称“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国家电信公网,将外经贸、海关、工商、税务、外汇、运输等部门分别掌握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的电子底帐数据,集中存放在一个公共数据中心,各行政管理机关可以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企业可以上网办理出口退税、报关、进出口结售汇核销、转关运输等多种进出口手续)。

三、金税工程

金税工程,是吸收国际先进经验,运用高科技手段结合我国增值税管理实际设计的高科技管理系统。该系统由一个网络、四个子系统构成。一个网络是指国家税务总局与省、地、县国家税务局四级计算机网络;四个子系统是指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增值税稽核子系统和发票协查子系统。金税工程实际上就是利用覆盖全国税务机关的计算机网络对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企业增值税纳税状况进行严密监控的一个体系

1994年2月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在听取了电子部、航天工业总公司、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单位的汇报后,指示要尽快实施以加强增值税管理为主要目标的“金税”工程。为了组织实施这项工程,成立了跨部门的国家税控系统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下设“金税”工程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系统建设工作。1994年3月底,“金税”工程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四、金卡工程

1993年6月国务院启动了以发展我国电子货币为目的、以电子货币应用为重点的各类卡基应用系统工程即我们常说的金卡工程。金卡工程广义是金融电子化工程,狭义上是电子货币工程。它是我国的一项跨系统、跨地区、跨世纪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以计算机、通信等现代科技为基础,以银行卡等为介质,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转帐形式实现货币流通。

金卡工程是1993年6月由江泽民同志亲自倡导实施的、金卡工程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首批启动工程,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2002年是我国银行卡事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的一年。2002年1月,统一标识的“银联卡”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发行,并逐步扩展到全国40个城市。2002年3月国内银行卡联合发展组织——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中国银联将负责建立和运营全国统一的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制定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改善用卡环境,保障银行卡跨行通用以及业务的联合发展;为各商业银行提供共享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交换平台,并开展技术和业务创新,提供先进的电子支付手段和相关的专业化服务。

IC卡是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Card)的英文简称,在有些国家也称之为智能卡、智慧卡、微芯片卡等。将一个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镶嵌于符合ISO7816标准的PVC(或ABS等)塑料基片中,封装成外形与磁卡类似的卡片形式,即制成一张IC卡

五、金财工程

“金财工程”即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简称GFMIS),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以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支付和宏观经济预测分析为核心应用的政府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是财政系统信息化建设目标和规划的统称。它是在总结我国财政信息化工作实践,借鉴其它国家财政信息化管理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与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目标相适应的一套先进信息管理系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电子政务战略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规划建立“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2002年初,国务院正式命名财政部“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为“金财工程”。

“金财工程”以大型信息网络为支撑,以细化的部门预算为基础,以所有财政收支全部进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本模式,以预算指标、用款计划和采购订单为预算执行的主要控制机制,以出纳环节高度集中并实现国库现金的有效调度为特征,详细记录每个用款单位每一笔财政资金收支的来龙去脉。“金财工程”覆盖了财政收支管理的全过程,约占GDP 20%的资金流动,可监控任一时间点的财政资金收支状况,大大减少预算执行的随意性,从根本上防止财政资金的体外运行和沉淀。

“金财工程”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财政业务应用系统,包括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国债管理等核心财政业务的管理系统和宏观经济预测分析系统等11个业务软件系统;二是覆盖全国各级财政管理部门和财政资金使用部门的信息网络系统。其中包括:连接财政部、省财政厅、地区财政局的三级纵向、连接财政资金使用部门的三级横向计算机网络系统,以保证“金财工程”业务应用系统的顺利运行;计算机系统硬件和操作系统软件平台;数据库平台;达到银行级安全的安全体系。

六、金盾工程

1998年公安部为适应我国在现代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实现动态管理和打击犯罪的需要,实现“科技强警”,增强公安系统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调作战、打击犯罪的能力,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和侦察破案水平,提出建设“金盾工程”。

“金盾” 工程实质上就是公安通信网络与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它是利用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增强公安机关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能力;提高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和侦察破案水平,适应新形式下社会治安的动态管理。目的是实现以全国犯罪信息中心(CCIC)为核心,以各项公安业务应用为基础的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为各项公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七、金审工程

金审工程,是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的简称,是《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确定的12个重点业务系统之一。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关心和国信办、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财政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金审工程有关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已经全部履行完毕。2002年7月28日,国家计委批准审计署开工申请,并下达2002年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5000万元,专项用于审计信息化系统一期工程建设。

审计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审计的基本职能是通过对账簿的检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查账为主要手段的审计职业遇到了来自计算机技术的挑战。金融、财政、海关、税务等部门,民航、铁道、电力、石化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开始广泛运用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趋向普及。会计信息电子化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会计领域计算机做假和犯罪,具有“舞弊功能”的财会软件时有出现。只具有传统检查手段的审计人员,无法揭露电子化条件下的经济犯罪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审计面临着失去资格的巨大行业风险。

审计对象的信息化,客观上要求审计机关的作业方式必须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全面检查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发挥审计监督的应有作用。1998年,审计署提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得到了朱镕基总理的充分肯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审计署开始筹备金审工程。2002年4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了《审计信息化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金审工程成为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批复的第一个国家电子政务建设项目。

金审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建成对财政、银行、税务、海关等部门和重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及相关电子数据进行密切跟踪,对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实施有效审计监督的信息化系统。逐步实现审计监督的三个“转变”,即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增强审计机关在计算机环境下查错纠弊、规范管理、揭露腐败、打击犯罪的能力,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廉洁高效政府的建设,更好地履行审计法定监督职责。

八、金保工程

金保工程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中央、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等核心应用,覆盖全国的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

其内涵可以简要概括为“一二三四”四个字:

“一”是一个工程,指在全国范围建设一个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网络共用、信息共享、覆盖各项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的电子政务工程;

“二”是两大系统,指建设社会保险子系统和劳动力市场子系统;

“三”是三级结构,指由中央(劳动保障部)、省、市三层数据分布和管理结构组成;

“四”是四项功能,指具备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四项功能。社会保障卡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由各地劳动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应用于劳动和社会保险各项业务领域的集成电路(IC)卡,分为社会保障(个人)卡和社会保障(用人单位)卡。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的劳动和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中,中心城市资源数据库为上层信息交换平台,单位和个人持有的社会保障IC卡为底层信息交换平台。

九、金农工程

金农工程是1994年12月在“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金农工程”由农业部牵头,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局、中农办等部门配合。具体建设任务:开发四个系统、整合三类资源、建设两支队伍、完善一个服务网络。

开发四个系统:选择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和敏感农产品,通过建设数据采集、分析、会商、发布等四个工作平台,完成数据集成、警情确认和信息发布工作。这四个工作平台指:数据平台、分析平台、会商平台、发布平台。依托部属“五个一”信息发布窗口和社会媒体,建立固定发布窗口和稳定传播渠道,传播、发布农产品市场预警信息,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提供服务。

完善农村市场服务系统:在中国农业信息网开发供求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各地农业部门网站联网运行,集成全国供求信息,实现用户发布、查询信息“一站通”。

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服务系统:是一个通过网络进行市场价格采集发布的系统。目标是要改进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采集分析平台,扩大联网范围,实现400家全国性和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联网。

农业科技信息联合服务系统:部、省两级数据中心根据统一的目录体系,分别整合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立存储文字、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数据库群

推进农业管理服务系统:在网上公布农业部门主要业务工作规范,建立开放的政务管理数据库,开发网络办公系统,逐步实现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督管理事项的网络化处理。重点使农药、兽药、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许可和登记管理、无公害食品等农产品的审定、验证登记,以及质检机构等有关市场主体的认证、管理等事项达到网络化。

开发与整合三类信息资源:整合部内信息资源,建立稳定的涉农信息收集、沟通渠道。建立起与海关总署、粮食局、供销总社、国家计委、外经贸部等涉农部门的信息支持协作机制,开发国际农产品生产贸易信息资源。

建立两支信息服务队伍:一支是高素质的农业信息管理服务队伍。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3万人的培训任务。另一支是农村信息员队伍,依靠村组干部、农村经纪人、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等,通过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国建立起至少15万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

十、金质工程

金质工程”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12重点应用系统之一。通过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促进各级质检机关向管理服务型转变,提高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执法的透明度,形成全国统一的质检大网络,促进质检系统执法电子化、信息化,为生产企业和外经贸企业带来更大的方便与效益,加大打击假冒伪劣的力度,更有效地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金质工程”的建设内容可以用“一网一库三系统”的建设来概括,即建设质检业务监督管理系统、质检业务申报审批系统、质检信息服务系统,建设质检业务数据库群,建设软硬件及网络平台。

十一、金水工程

水利信息化,指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全面提升水利事业活动的效率和效能。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于2001年4月召开了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将水利信息化建设定名为“金水工程”。

“金水工程”是从“九五”期间开始实施的、覆盖水利信息化全局性的重大工程,“十五”期间要加快建设步伐,今后一定时期内还要继续向纵深发展。

“金水工程”又称“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搭建一个先进、实用、高效、可靠并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金水系统将覆盖7大江河重点防洪地区和易旱地区,能为各级防汛抗旱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类防汛抗旱信息,并能较准确地作出降雨、洪水和旱情的预测报告,为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金水工程”包括防洪和抗旱部分。防洪部分覆盖7个流域机构、24个重点防洪省(市)、224个地级水情分中心和228个地级工情分中心,以及与水情分中心相连的3002个中央报汛站和与工情分中心相连的927个重点防洪县的工情采集点。此外,还有中央直管的7个工程单位、9个大型水库、12个蓄滞洪区。抗旱部分覆盖31个省(市、区)267个地级旱情分中心以及与之相连的1265个易旱县旱情采集点。

十二、金宏工程

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即金宏工程)是我国电子政务一期重点工程中的十二大业务系统之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承担。上述部门领导组成项目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日常工作由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宏观管理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强管理与决策的协调性;有利于党中央、国务院获取及时、准确、全面的宏观经济信息;有利于推进公共服务,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实现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业务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决策水平,促进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间的业务协同与互动。为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提供信息服务,增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驾驭市场变化、应对突发事件、总揽经济全局的能力。

第二篇:金税工程

“金税工程”是国家实施的一系列“金”字工程(如“金桥”、“金关”、“金卡”工程等)之一,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增值税乃至整个新税制的“前途和命运”。近年来,金税工程在中央决策层的部署下,已由国家税务总局作为大事来抓。目前,金税工程建设已进入决战阶段,成为摆在各级国税部门面前的头等大事,也是国税系统当务之急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任务。金税工程是一项涉及面甚广、牵动征纳双方的大事,因此,尽可能的让征纳双方乃至整个社会公众更充分地认识和了解金税工程的总体概况、建设金税工程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金税工程的运行流程、工作原理等方面的问题,对推动金税工程建设工作必

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金税工程是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按照“科技加管理”的思路,在吸取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增值税管理的现状,运用高科技手段设计、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增值税监管体系,也是我国应用计

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税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税工程的全称是全国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核网络系统,是利用覆盖全国税务机关的计算机网络对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企业纳税状况进行严密监控的一个体系,包括“一个网络、四个系统”。“一个网络”就是建立全国从国家税务总局到省、地市、县四级统一的计算机主干网:“四个系统”,就是建立起覆盖全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以及覆盖全国税务系统的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计算机稽核子系统和发票协查信息管理子系统,最终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相关系统实现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增值税专

用发票和经营纳税状况的严密监控,并对涉税犯罪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查处和打击。

一、金税工程背景

1994年,我国的工商税收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这次税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增值税从税制本身来看,它易于公平税负,便于征收管理。但新税制出台以后,由于税务机关当时还比较缺乏对纳税人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监控的有效手段,一些不法分子就趁此机会利用伪造、倒卖、盗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进行偷、逃、骗国家税款的违法犯罪活动,有的还相当猖獗,严重干扰了国家的税收秩序和经济秩序。对此,国家除了进一步集中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管理,开展打击伪造、倒卖、盗窃发票违法犯罪专项斗争,坚决维护新税制的正常运行外,还决定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对增值税的监控管理。

1994年2月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在听取了电子部、航天工业总公司、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单位的汇报后,指示要尽快实施以加强增值税管理为主要目标的“金税”工程。为了组织实施这项工程,成立了跨部门的国家税控系统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下设“金税”工程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系统建设工作。1994年3月底,“金税”工程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二、金税工程的组成金税工程由一个网络,四个软件系统组成。即覆盖全国国税系统的,区县局、地市局、省局到总局的四级广域网络;四个软件系统分别为:防伪税控开票系统、防伪税控认证系统、计算机稽核系统、发票协查系统。

(一)金税工程网络

国家税务局系统整体管理呈四级分层结构,即国家税务总局;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国税局;地市级国税局;区县级国税局。总的看来国税系统具有机构分布广、层次多的特点。

网络设计遵循层次化设计的总体原则,将整个金税网络进行垂直分层(按照管理模式)和水平分割(按照地域),从而将大型网络面临的复杂问题分解到多个层次相对简单的网络中去解决。这样既有利于简化网络的管理,其结构又符合整体业务流程。

金税网络在垂直方向按照功能划分成骨干层、分布层、接入层三个层次,在水平方向上按照地域划分成各个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内部的网络(简称省内网络),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各个省内网络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它们向上连接国家税务总局,内部包括省级国税局、地市级国税局、区县级国税局这四级机构。从垂直方向看,整个网络分为骨干层、分布层、接入层这三个层次。

(二)金税工程软件系统构成1.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

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是运用数字密码和电子信息存储技术,通过强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防伪功能,监控企业的销售收入,解决销项发票信息真实性问题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这一系统将推行到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也就是说,将来所有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必须通过这一系统开票增值税发票。

2.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

税务征收机关利用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抵扣的增值税发票抵扣联进行解密还原认证。经认证无误的,才能作为纳税人合法的抵扣凭证。凡是不能通过认证子系统的发票一律不能抵扣。

3.增值税稽核子系统

为了保证发票信息准确性,销项发票信息由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自动生成,并由企业向税务机关进行电子申报;进项发票数据通过税务机关认证子系统自动生成。进项销项发票信息采集完毕后,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抵扣联和存根联进行比对.目前稽核的方法采取三级交叉稽核,即本地市发票就地交叉稽核,跨地市发票上传省级税务机关交叉稽核,跨省发票上传总局进行交叉稽核.今后将在税收规模较大、发票流量较多的区县增设稽核系统,实现四级稽核的管理模式。

4.发票协查信息管理子系统

发票协查子系统是对有疑问的和已证实虚开的增值税发票案件协查信息,认证子系统和稽核子系统发现有问题的发票,以及协查结果信息,通过税务系统计算机网络逐级传递,总局通过这一系统对协查工作实现组织、监控和管理。

(1)2001年将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推行到所有开具万元以上销售额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自2002年1月1日起,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必须通过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销售额在万元以上的专用发票,同时全国统一废止手写万元版专用发票。自2002年4月1日起,万元版手工发票一律不得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

(2)2002年完成增值税税控系统的全面推行工作。自2003年1月1日起,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必须通过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专用发票,同时全国将统一废止手写版专用发票。自2003年4月1日起,手写版专用发票一律不得作为增值税的扣税凭证。金税工程前期的主要内容

金税工程原由三个紧密衔接的系统组成,这三个系统是: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税控系统和税控收款机系统。

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是指在全国区、县以上税务部门,建立四级计算机稽核网络,全面采集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申报及专用发票票面信息,建立增值税专用发票数据库,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统计分析和抽样稽核,发现各种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偷、漏、骗税的案件线索,并通过网络将这些线索传递给与之相关的税务部门进行重点查实。

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税控系统是指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增值税纳税人配备防伪税控设备,用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在打印发票时,对数据进行特定的加密,并将密文(加密结果)打印在发票指定位置;同时在各级税务部门装备认证系统,通过加密的逆运算将发票抵扣联上的密文还原为明文,通过与票面实际填写数据比较,来识别和防止通过各类假票、阴阳票等骗取抵扣税款的行为。

税控收款机系统则主要装备在商业、服务业、娱乐业等行业中适合使用收款机的小规模企业和有一定经营规模及有固定场所的个体工商户,它可以将全部应纳税商业活动数据记录在不可更改的存储器中,便于税务部门检查、管理和监控税源,以减少和防止税收流失。

(三)金税工程试点情况

为了保证新税制的正常运行和起到对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偷、逃、骗税的违法犯罪分子的震慑作用,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在金税工程的三个系统中,首先上马的是增值税计算机交叉稽核系统。从1994年3月底开始,金税工程办公室组织实施了以建设50个城市为试点的增值税计算机交叉稽核系统,即金税一期工程。这是税务系统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实施的一项较大规模的信息化工程,这项工程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又要在半年内完成,确实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但有关部门为确保完成任务,密切合作,相互支持。财政部特事特办, 拨专款1.25亿元,电子部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承担了工程的总承包任务,中国人民银行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传递提供了卫星通信手段,国家计委和航天工业总公司也积极参与,国家税务总局和有关地区税务机关更是全力以赴,确保了该系统于1994年8月按计划开通。

(四)立项情况

1995年5月,根据朱镕基副总理金税工程要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明确了金税工程包括的内容,即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防伪税控系统和税控收款机系统,同时抓好这三个系统的紧密衔接。

1997年12月,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李鹏总理、朱镕基副总理再次强调,要用现代科技武装税务部门。总局项怀诚副局长在这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中,把金税工程列为1998年税务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

1996年11月,我们向国家计委报送了金税工程立项的有关材料,计委同志已表示,他们积极支持此项工程,只要财政部给一个明确落实资金的答复,计委马上批复立项报告。1998年初,财政部同意拨资金15.75亿元(包括一期试点工程的1.25亿元)用于金税工程的建设,其中,13.5 亿元用于增值税稽核系统的建设,1亿元用于防伪税控系统和税控收款机的推广。

1998年6月8日,金税工程项目建议书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同意立项。

三、金税工程的进展情况

2000年8月31日,总局向国务院汇报金税工程二期的建设方案并得到批准。2001年7月1日,增值税防伪税控发票开票、认证、交叉稽核、协查四个子系统,在全国全面开通,两个月来,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对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打击偷、骗税犯罪行为,增加税收收入等方面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金税工程建成了全国增值税发票监控网,对全国百万元、十万元和部分万元版专用发票进行监管,这些增值税发票占全部增值税发票数量的46%。全国目前已有40万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配备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这些企业缴纳的增值税约占全国增值税总量的60%以上。百万元版、十万元版专用发票已取消手工开具改用该系统开具。通过网络,税务机关可以有效监控企业和税务机关内部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和管理,企业已不能够利用假票骗抵税款,不能够隐瞒销售收入(指开具增值税发票部分),基本上杜绝假票和大头小尾票等骗取抵扣问题,确保了增值税链条的完整。同时,也促使企业销售额如实申报。全国范围内专用发票的交叉稽核和协查,提高了稽查质量,极大地打击和威慑了利用专用发票偷逃骗税的不法行为。

(二)认证子系统已部分发挥作用。全国区县级国税局已配备低档认证子系统,对百万元和十万元版专用发票全部进行认证。据统计,目前各地通过该系统发现的假票或不能通过认证的专用发票税款为两亿多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近期已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犯罪分子已很难用一张专用发票骗取1.7万元以上的税款。可以说,系统的运用已初见成效。

(三)计算机稽核系统软件和发票协查软件在北京等9省市已投入运行,经过4个月的运行,数据采集率已经达到99.6%。

(四)国税系统的网络建设已经覆盖了全国区县(含)以上国税机关,形成了总局、省局、地市局、区县局的四级广域网,成为国税系统的网络通信支撑平台。在进行网络建设的同时,税务系统在各种硬件配备上也有了一定规模:拥有小型机1000多台,其中国税

约800台,地税约200台;PC服务器15000多台,其中国税约10000台,地税约5000台;PC机25万台,其中国税16万台,地税9万台;已经实现计算机化管理的基层征收单位2.2万多个,其中国税约1.2万个,地税约1万个;通过计算机管理的纳税户超过1000万,80%以上的税款通过计算机征收。另外,在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了3万人左右的信息技术队伍,成为整个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四、金税工程三期建设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我国政府必将按照国际惯例管理社会经济生活。其中,缩小信息化鸿沟,已迫在眉睫。国务院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为适应这一进程,必须通过信息化、专业化重组政府业务流程,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逐步建立廉洁、高效、廉价的现代化政府。而税收工作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信息化和全面网络化,可以更好地筹集财政收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改善党和政府形象。因此,把税收征管工作置于网络信息化的环境中运行,规划和实施好金税工程三期,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大事。金税工程现存主要问题是采集的信息局限于发票,无法真正实现“税控”的目的,需要将系统功能拓展到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发售、纳税评估等业务环节。

在整个税收工作形势中,今年的增收因素与以往相比明显不同,无论在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组织收入、监控税源和加大执法打击力度以及减少执法随意性等方面,都有明显成效,其中金税工程二期的顺利运行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建立一个业务覆盖全面、功能强大、监控有效、全国联网运行的税收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同时,为了提高执法力度和执法效率,必须加强税务部门与其它部门,如工商、银行、外贸、海关、质监、公安、统计等系统的信息共享,实现跨部门的网络互联,加快电子政府工程的进程。金税工程三期是在对金税工程二期四个子系统进行功能整合、技术升级和业务与数据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征管功能,扩大业务覆盖面,形成有效的、相互联系的制约和监控考核机制。主体软件CTAIS(中国税务信息管理系统)将建立如下七大子系统,共35个模块:

1.管理子系统:主要用于税前的事务处理,包括税务登记、认定管理、发票管理、待批文书、税额核定、证件管理、档案管理、外部信息采集以及咨询服务九大模块。

2.征收子系统:主要用于税中的事务处理,包括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纳税评估、出口退税管理、税收计划(含重点税源分析)、税收会计、税收统计、票证管理八大模块。

3.稽查子系统:主要用于税后的事务处理,包括稽查选案、稽查实施、稽查审理、案卷管理以及反避税五大模块。

4.处罚子系统:主要用于税前、税中、税后的违法违章的处罚的事务处理。

5.执行子系统:主要用于前四大子系统产生的各类税务决定的执行与保全事务处理,包括一般执行、税收保全、强制执行三大模块。

6.救济子系统:主要用于对纳税争议的事务处理,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应诉、行政赔偿三大模块。

7.监控子系统:主要用于市局、省局、总局的纵向监控、指导、协调,包括日常业务、统计查询、分析监控、质量考核、报表管理和决策支持六大模块。

上述七大子系统35个主模块将使金税工程二期的发票管理功能与整个涉税管理功能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从而,全面覆盖基层国税、地税机关的所有税种、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税收业务处理,同时满足市局、省局和总局各级管理层的监控、分析、查询和辅助决策需求。

中国网 2003年2月27日

第三篇:金税工程介绍

金税工程介绍

鹰潭市国家税务局

2010-5-11 “金税工程”是税收信息管理系统工程的总称,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它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全国税务机关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目前,金税工程已经走过了16年,在税务系统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金税工程一期和二期建设,目前金税三期建设已经启动。

一、金税工程建设总体目标

根据税收管理的目标,即“提高税收征收率、提高税收执法和行政效率、提高纳税服务水平、降低税收成本和加强队伍建设”的要求,金税工程系统,即中国电子税务的建设目标是:按照一体化原则,建立基于统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依托计算机网络,总局和省局高度集中处理信息,覆盖所有税种、所有工作环节、国地税局并与有关部门联网,包括征管业务、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决策支持等四大系统的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保障有力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以强化税收征收管理,为纳税人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并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金税工程的由来

1994年,我国实施了以增值税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工商税制改革,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体系,并实施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主要扣税凭证的增值税征管制度。随着税制改革的推进,新税制与旧的征管手段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务院决定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对增值税的监控管理,定名为“金税”工程,并列入了国家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

(一)金税工程一期

1994年,在深入探讨我国增值税特点以及如何用高科技手段解决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偷税骗税基础上,航天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电子部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为国家税务总局分别开发了防伪税控和交叉稽核这两个相互独立运行的系统,即金税工程一期。通过试运行发现,由于两个系统独立运行,需要对增值税专用发票数据进行重复录入,造成大量的人为错误,从而导致稽核结果的错误。另外,由于试点范围有限,当时只在50个城市建立了稽核网络,对其他地区的专用发票没有办法进行交叉稽核,因而运行结果不是很理想。

(二)金税工程二期

1998年,国家税务总局在总结试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金税工程二期建设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步骤是: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覆盖总局、省局、地(市)局和县(区)局的四级计算机网络;总局、省局和地市局三级税务部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增值税专用发票交叉稽核;将交叉稽核和防伪税控这两个原本相互独立的系统捆绑运行,做到数据共享、功能互补,解决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问题。通过以上措施,首先达到杜绝利用假票和大头小尾票作案的目标,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虚开专用发票案件。第二步,要将增值税征管各环节都放在网络上运行。尤其要全面采集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纳税申报信息和税款入库信息,对企业的增值税申报和缴纳情况进行评估监控,并将专用发票信息与增值税税款的申报、缴纳信息进行比对,以真正实现税控,从根本上遏制虚开专用发票案件。金税工程二期由四个子系统组成,包括防伪税控开票系统、防伪税控认证系统、增值税专用发票交叉稽核系统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协查系统。

金税工程二期于2001年1月1日和7月1日先后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开通,实现了全面覆盖各地区的目标,一般纳税人从2001年初的40万户扩大到2002年底的56万户,占纳税人户数的43%。专用发票从2001年初的300多万份到2001年7月份的700多万份再到2002年底的1480万份,翻了两番,占总发票量的60%。

金税工程这四个系统相互协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将增值税专用发票运行情况置于计算机网络的严密监控之下,基本解决了利用“假票”、“大头小尾发票”作案犯罪的问题,大大压缩了利用“真票虚开”方式作案犯罪活动的空间,虚开发票案件大幅度下降,受到行政和刑事责任追究的税务人员也急剧减少,其作为增值税的生命线、打击偷漏税的“杀手锏”和税务干部队伍建设重要基础的作用已经初步显现。但同时应该看到,在推行金税工程以后,虽然专用发票案件数量逐步减少,案件涉及的税额也不断降低,但在有些地区虚开专用发票的案件仍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金税工程目前覆盖的范围有限,只能采集和稽核专用发票信息,增值税征管的其他一些环节,如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的发行发售以及增值税税款的申报与缴纳,尚未全部纳入金税工程网络运行,金税工程二期的功能仍然需要加以完善和拓展。

(三)金税工程二期完善与拓展

完成完善与拓展后的金税工程二期由11个子系统组成,即防伪税控开票系统、防伪税控认证系统、专用发票交叉稽核系统、专用发票协查系统、防伪税控发行系统、防伪税控发售系统、防伪税控报税系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系统、增值税专用发票内部管理系统、增值税电子申报系统和增值税纳税评估系统。通过拓展,建立了纳税人发票开具情况与税款申报缴纳情况相互稽核的机制,全面实现金税工程的税控功能,从根本上防范“真票虚开”的犯罪活动。

三、金税工程三期

通过金税工程一、二期的实施,有效地加强了对增值税的管理,基本上堵塞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但从国家对整个税收工作的要求来看,我国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在税收管理各领域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拓展、完善和深化,各系统间的功能需要进一步整合,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税收工作以加强管理、改进服务的目标还远没有实现。

在这一背景下,2001年5月,总局在向时任副总理李岚清汇报金税工程二期建设情况时正式提出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设想,同年8月,草拟了金税工程三期建设框架。2001年11月时任总理朱镕基在视察金税工程二期建设时,对金税工程三期建设设想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金税工程三期尽快立项。此后,总局启动了金税工程三期准备工作,在原有总体设计的基础上,经过1年的准备,完成了需求分析、应用系统架构设计、数据架构设计、网络架构设计、硬件架构设计、安全体系设计、运行维护体系设计等工作,并于2003年1月正式形成了《金税工程三期项目建议书》上报国家计委,正式提出了金税工程三期立项申请,国务院于2005年9月批准了金税工程三期立项。目前,金税工程三期正按计划逐步实施。

总而言之,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在中国电子政务的原则和目标指导下,建立和完善中国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即中国电子税务,简称为“金税工程”,英文缩写为“CTAIS”。

(一)金税工程三期总体设计思路

1、基于国家电子政务的要求。一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政府职能的要求,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二是遵循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列为国家电子政务重点建设的业务系统之一。因此,金税工程三期是站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高度,力求遵循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进行设计,对外与其它工程紧密协作,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对内满足规范流程、强化执法的需求,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对公众寓执法于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2、服务于税收管理的职能和目标。国家税务总局是国务院主管税收工作的直属机构。我国税收工作的主要职能是:组织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和实施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税收管理的主要目标是:

 提高税收征收率,缩小税法和执法差距,减少税款流失,力求做到应收尽收;

 提高税收执法效率,优化税收征管流程,税收执法做到公开、透明和高效;

 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为纳税人提供优质、便捷、全方位的纳税服务;

 降低税收成本,包括税务机关的办税成本和纳税人依法纳税成本;

 提高决策水平,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3、遵循一体化的建设原则。把金税工程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全面贯彻“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合资源、讲究实效,加强管理、保证安全”的原则,建立统一的应用架构、统一的数据架构、统一的网络平台、统一的硬件设施平台、统一的安全体系、统一的运行维护体系等基础架构平台。

4、坚持以业务流程为主线。金税工程总体技术设计以税务业务流为主线,而不是以部门或地区作为规划电子税务发展的基础。在建设中必需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税务业务进行流程改造和重组,进一步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水平,满足为国家宏观决策服务、强化税收管理、为纳税人服务的需求。

5、以整合资源为起点。金税工程建设必需立足税务系统信息化应用的现状,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资源,在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的基础上,逐步整合应用系统和数据,逐步建立统一的平台,实现金税工程建设目标,进一步解决税收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系统林立,重复建设,功能交叉,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6、以数据集中为核心。金税工程三期总体建设方案提出了“以省局为主、总局为辅的两级数据处理机制”,即在全国设立总局、省局两级数据处理中心,数十上百万的税务工作人员以终端方式连接相应的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日常业务工作。省局数据处理中心将负责承载绝大多数的日常征管业务,总局数据中心将负责承载出口退税、增值税专用发票交叉稽核等关键型业务。

通过数据集中处理,将有效地促进业务流程更加简化,机构趋于扁平化,管理和监控更加严密,纳税服务更加简便,系统维护更加便捷,系统运行更加安全。

(二)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主要任务

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主要任务首先是解决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和不足,目前税收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和相关部门(财政、工商、民政等部门)缺乏必要的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与电子政务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二是信息技术在税收管理各领域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拓展、完善和深化。如:在普通发票管理、纳税评估和营业税异地经营等管理中环节中,还没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完善、深入的管理体系;三是改进服务的目标还远没有买现。对纳税人的服务方式还停留在税法宣传、公告等单向发布,和纳税人无法双向交流,不利于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针对以上差距,金税工程三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业务重组和流程再造,实现政务工作的网络化运行,以强化税收管理,为纳税人提供优质、便捷、全方位的服务,并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建立起部门之间数据交换、信息共享、业务联动的运行机制,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一是逐步建立与相关部门间的信息交换机制,制定信息交换所需的标准、规范;二是逐步实现与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对外提供税务部门管理职能内的共享信息,获取其它部门管理职能内的共享信息;三是在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部门间专网平台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业务相关部门间基于网络的业务联动,提高管理效率。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重组和改造税收管理流程,实现税务管理现代化,以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具体包括:建立严密、高效、科学、完整的纳税人基本信息的监控机制,发票管理监控机制,税款征收运行机制、纳税评估机制、税务检查机制、税务审理机制、税 3 务执行机制、税收会计核算机制、税收管理决策支持体系、涉税文书运行机制、税务人员执法行为监控机制和税收成本控制机制,形成部门之间、环节之间、地区之间、税种之间的监控体系,以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水平、提高税收征收率和降低纳税成本。

3、拓展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逐步为纳税人提供优质、便捷、全方位的服务。具体包括:为纳税人提供税收政策咨询、纳税信息查询、纳税事宜申请、数据电文报税、意见反馈(举报、监督、批评、建议)、税务公告、宣传培训等更全面的服务;为纳税人提供面对面服务、邮寄申报、电话办税、网络办税、各种媒体宣传等多种便捷的办税渠道和办税方式。

(三)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主要内容

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完成“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的建设。“一个平台”是指建立一个包含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两级处理”是指依托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逐步实现税务系统的数据信息在总局和省局集中处理。“三个覆盖”是指应用内容逐步覆盖所有税种、覆盖税务管理的重要工作环节,覆盖各级国、地税机关,并与有关部门联网。“四个系统”是指通过业务的重组、优化和规范,逐步形成一个以征管和外部信息业务为主,包括行政管理和决策支持等辅助业务在内的四个信息管理应用系统。

(四)金税工程三期总体设计方案

金税工程三期应用系统主要是在业务重组、优化的基础上,从金税工程二期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监控拓展到税务机关税收业务管理的主要过程。金税工程三期将建设以税收业务系统为核心,包括外部信息、行政管理和决策支持等辅助业务在内的四个信息管理应用系统。以更加有效地加强管理,提高依法治税的水平;同时实现与海关、工商、银行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使税务部门对税源实施有效监控,并可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上述四大系统将全面应用在税务系统自上而下的各级税务机关。

金税工程三期建立在统一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技术基础平台之上。以业务需求为核心,构建统一的应用系统架构,明确系统功能和边界;通过深入分析和设计,合理抽取并建立电子税务应用组件平台,灵活搭建应用系统功能;规划和建立统一的数据架构,全面支持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利用;建立覆盖从物理环境、网络层、系统层、数据库层、应用层信息安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技术体系等;最终保证税务工作在统一、安全、稳定的网络化平台支撑下平稳运行。

(五)金税工程三期建设阶段

金税工程(三期)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它将建立在十多年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之上,根据“规范流程、主业优先;总体设计,分类指导;试点先行,逐步推广;整合资源,经济适用”的建设原则,并充分考虑各地信息化建设基础(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区别对待,互有侧重。

第一阶段:启动、开发和试点阶段。

主要目标是:按照一体化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管理规程、物资和信息资源,通过业务重组、技术重构、系统升级,完成标准规范的建设,金税工程三期核心系统和重点业务系统的建设,总局、省局、地市局和县局网络的改造和建设,以及试点单位数据处理中心硬件设备的基本配置,满足税源管理、发票管理、申报管理、征收管理、催报催缴、会计统计、纳税评估等税收业务处理,以及税收业务公文处理和行政执法监督等行政管理业务需要。

主要任务是:完成标准规范的建设;完成对现有应用系统的整合;完成金税工程三期核心系统和重点业务系统的建设;完成总局数据中心和广东灾备中心的建设;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东、中、西部省市进行试点;完成总局到省局的骨干网,省局到地市局和县局接入网络的改造和建设,根据应用需要进行试点单位城域网的改造和建设;完成试点单位数据处理中心 4 硬件设备的基本配置。

第二阶段:全面推广阶段

主要目标是:在第一阶段试点运行成功的基础上,全面完成金税工程三期推广应用,总局、省局、地市局和县局网络的改造和建设,以及所有单位数据处理中心硬件设备的配置,初步实现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目标。

主要任务是:在完成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应用系统的建设;全面完成金税工程三期应用系统的推广实施;继续完善省到地市和区县的接入网的建设,全面完成区县级城域网的改善和建设:全面完成总局、省局数据处理中心硬件设备的配置;根据全面推广应用的需要,完成PC机等其他设备相应配置;全面完成网络、数据处理中心、的安全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全国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

第三阶段:完善和验收阶段。

主要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充实金税工程三期各项功能,全面完成金税工程三期建设任务,实现金税工程三期的建设目标。

主要任务是:完善总局、省局、地市局和县局网络的改造和建设,全面完成城域网的改造和建设;完善总局、省局数据处理中心硬件设备的配置,全面完成PC机和其他设备的配置;完善安全体系建设;完善技术支持体系建设。

第四篇:建设工程保修金

建设工程质量保修金返还期限约定之完善

北京分所 彭立松

建设工程质量保修金(以下简称“质量保修金”)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一项必要的内容。发承包双方在订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均会对质量保修金的预留(或支付)比例、使用方法、返还期限作出明确的约定。实践中,由于未引起当事人充分的关注以及当事人考虑不周全,关于质量保修金返还期限往往约定不清,导致争议产生。为了防范此类纠纷的发生,更好地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本文对建设工程质量保修金的返还期限之约定做一祥实论述,以期引起发承包方对此予以关注并在实践中完善建设工程质量保修金返还期限之约定。

一、问题的提出

质量保修金,是指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施工合同中约定,在工程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后,从应付的工程款中预留一定的金额,用以维修工程在保修期限内和保修范围内出现的质量缺陷的资金。实践中,发承包方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关于质量保修金的返还期限常常约定为“保修期满返还质量保修金”。仅从此约定来看,发承包双方对质量保修金的返还并没有直接约定一个明确的日期,而是援引“保修期满”的期限,导致质量保修金返还期限等同于建设工程保修期限。

发承包双方对建设工程质量保修期一般不做特别约定,而是按照法定质量保修期。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

(一)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

(三)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四)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

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

建设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由上可见,建设工程不同部位或专业的工程,法律规定了不同的质量保修期。有的质量保修期是一个明确的年限,如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有的质量保修期是一个明确的期限,如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有的质量保修期未明确规定年限与期限,如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有的质量保修期,需视双方约定而定,如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一个完整的建设工程,其不同部位或专业工程的质量保修期并不相同,而且年限相差很大,有的质量保修期甚至无法明确。那么,“保修期满返还质量保修金”之约定的返还期限截止日到底是什么时候?如何具体执行?实践中,发承包双方往往就此产生纠纷。

二、分析问题

在实践中,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了 “保修期满返还质量保修金”,承包方一般在保修期经过两年后,提出返还质量保修金的请求,发包方往往提出保修期尚未全部届满,质量保修金的返还期限未届满的抗辩。针对承包方提出的返还请求及发包方的抗辩意见,法院或仲裁庭一般采取以下几种裁判方法:

1、驳回承包人的请求。

根据发承包双方关于“保修期满返还质量保修金”之约定,保修期经过两年仅是部分专业工程的保修期届满了,而防水工程等专业工程及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的保修期均未届满。双方约定的质量保修金返还期限尚未届满。因此,承包人无权主张返还质量保修金。基于上述理由,驳回承包人要求返还质量保修金的请求。

2、部分支持承包人的请求。承包人在建设工程保修期经过两年后提出返还质量保修金的请求时,有些专业工程如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的保修期已经届满。虽然双方约定“保修期满返还质量保修金”,但“保修期满返还质量保修金”不能理解为整个工程保修期满后返还全部保修金,而应理解为各部分或专业工程的保修期满后就应返还相应部分的保修金。这样理解更为公平合理。综上,对承包人请求返还的质量保修金中与保修期已经届满相对应的部分予以支持。

3、全部支持承包人的请求。

发承包双方关于“保修期满返还质量保修金”之约定,因保修期期限并不明确,因此,质量保修金返还期限的约定也不明确。参考《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关于“缺陷责任期一般为六个月、十二个月或二十四个月”之规定,现工程保修期已经经过两年,因此发包人应向承包人返还全部质量保修金。

上述三种裁判方法,均有不妥当之处。方法一即驳回承包人的请求,会导致承包人关于返还质量保修金的请求在“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届满之前,难以获得支持,这将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造成发承包双方利益严重失衡。因此,方法一是最不可取的一种方法。方法二即部分支持承包人的请求。首先与建设工程各部位、专业工程相对应的质量保修金数额难以科学划分及确定。其次,如按方法二,“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相对应的质量保修金返还期限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此与方法一后果相同。因此,方法二也不是一个尽善尽美的方法,不宜采用。方法三即全部支持承包人的请求。此方法的依据是《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首先,质量保修金与工程质量保证金并不同。工程质量保证金是用以保证承包人在缺陷责任期内对建设工程出现的缺陷进行维修的资金,其存在前提是建设工程缺陷责任期的存在。在发承包双方不作特别约定的情况下,不能将质量保修金视为工程质量保证金。其次,《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仅为部门规章,其并不是法律和行政法规。因此,依据《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裁判质量保修金返还期限并不妥当。方法三缺乏法律依据。

质量保修金返还期限不易认定,究其根源,是发承包双方在订立合同时,约定不完善。为了避免将来发承包双方针对质量保修金返还期限产生纠纷,发承包双方一定要在订立合同环节,将质量保修金返还期限约定明确,以便操作与执行。

三、结论

发承包双方在订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不能将质量保修金返还期限等同于建设工程保修期限,应明确约定质量保修期经过一定期限后,如两年后,发包人将质量保修金全部返还承包人。除此之外,建筑市场应尽快建立完善建设工程缺陷责任制度,全面实行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根据《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工程质量保证金的预留与返还等问题。

第五篇:工程保质金申请报告

工程保质金申请报告

XXXXXXXX公司:

我公司承包施工的XXXXX改造工程保质期已到,目前尚未发现质量问题,现恳请贵公司返还该项目的工程保质金玖仟元整(¥

.00)给我公司为盼!

公司全称:XXXXXXXXX 开户银行: 帐

号:

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年**月**日

下载十二金工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二金工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保工程”简介

    200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 [2002]17号)将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列为电子政务建设的12项......

    十二周总结(11.6-11.11刘金儒)1

    高一级第十一周工作小结 (2011.10.30-11.4) 一、上课: 1、教师课堂教学出勤情况正常,大部分教师能坚持侯课(吴娜11月1日第五节历史课迟到),无随意调、停课或无故缺课现象;教师备课有......

    中关村管委会“金种子”工程

    一、金种子简介 为进一步营造中关村创新创业的环境,形成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在深入实施“十百千工程”和“瞪羚计划”重点培育工程等的基础上,2011年12月25日,......

    金财工程阶段性工作汇报

    金财工程阶段性工作汇报3月16日,我局收到《XX市财政局关于转发全省市县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X号文件,根据文件精神及要求,我局于6月份启......

    金税工程相关流程(大全五篇)

    金税工程相关流程一、发行发售1、一般纳税人申请购买电脑发票,持《一般纳税人资格审批表》到分局或税源管理科申请并填报《防伪税控企业认定登记表》,并报政策科审核签章,持培......

    “金审工程”目标考核办法

    附件2长治市审计机关“金审”工程 目标考核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和改进我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目标考核工作,进一步提高运用计算机审计的质量和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

    铜川市金惠工程实施方案

    铜川市金惠工程实施方案 “金惠工程”是由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于2008年发起的以农村为重点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和培训的全国性公益项目。2014年5月19日,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

    金惠工程志愿者发言(精选合集)

    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是来自XXX,很高兴作为央行一名基层青年员工代表在这里发言。去年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到我区开展“金惠工程”农村中学金融知识普及项目,今年开展了“金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