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主要内容释义

时间:2019-05-14 13:07: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主要内容释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主要内容释义》。

第一篇:《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主要内容释义

处 方 管 理

《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主要内容释义

卫生部于1982年1月公布的《处方制度》使用了20年,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且存在许多问题。例如 , 处方笺格式与内容不规范、式样内容各异;处方书写、调剂不规范;医、药、护之间良性互存、合作、用药干预制约机制未建立;不合理用药较严重等。

《处方管理办法》于2004年8月10日发布,9月1日起开始实行,原处方笺使用到12月31日。

本办法共二十八条,主要内容略

第一条 本条阐明制定《处方管理办法》的立法依据与目的

本办法的立法依据为《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其目的是规范处方开具、调剂、使用和保存管理,提高处方质量;规范与发挥医师、药师在促进合理用药的专业作用;最终促进安全、有效、经济用药,保障病人用药利益。

1985 年 WHO 规定 “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其临床的需要,药物剂量应符合患者的个体化要求,疗程适当,药物对患者及其社区内为最低廉”。《暂行规定》中将合理用药的定义概括为:“安全、有效、经济” 6 个字。

合理用药中应强调开处方药合理性:

⊙ 适宜的适应证:选用药物与诊断相符合是最佳方案

⊙ 适宜的药物:符合合理用药原则

⊙ 适宜的患者:选用药品无禁忌症 ADR 尽可能小

⊙ 适宜的信息:提供与其疾病和用药相关正确、重要和清楚的信息

⊙ 适宜的监测:监测用药后预期或可能发生意外药物效应和对策预案

第二条 本条规定了本办法的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包括所有医疗机构及其医师、药师和护理人员;预防、保健机构及其相关 医师、药师和护理人员;社会药店及其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上述单位及其医药技术人员在开具处方、调剂处方和处方印制与保存时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条阐明了处方的定义

处方由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形成,具有特定的性质与意义。处方的调剂包括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和发药 4 个步骤,调剂由药学人员承担。诊疗活动中医师和药师既有明确的分工和各自的专业范围又必须紧密配合不可分割。处方权与调剂权分开,医师掌握处方权、药师掌握调剂权。

第四条 本条阐明了处方药的含义与处方行为应遵循的原则

《药品管理法》规定:实行药品分类管理。处方药是指经药监部门批准、经注册医师在注册执业地点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开具的处方才可调剂、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病人不准自购选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医师处方与药师调剂的行为应遵循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原则。疾病、诊断、药物和药物治疗是综合性复杂性科学,用药评价应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摒弃无依据主观猜测、估计。促进合理用药是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此外,还应保护患者的隐私权,重视病人的知情权。

第五条 本条是依据《执业医师法》的有关规定,明确了授予医师处方权的条件和处方权的丧失。

第六条 本条规定了医师开具处方的依据

开具处方应依据临床诊疗规范,遵循药品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医师可根据当时病情和诊断、可调整说明书有关用法、用量,说明理由并签名。开具处方还应遵循卫生部、药监局制定的有关药品临床使用或监督的相关规定。

开具特殊管理药品须严格遵守《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等特殊管理药品规定以及有关特殊管理药品具体实施、监督的相关规定。

第七条 本条规定了医师处方的时效性

规定医师处方的时效性是为了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有效,保证治疗成功。诊断和治疗是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病情是在不断变化的,常常需要调整用药或用药剂量和用法,这也是处方药不能由患者自己任意选用原因之一。

“特殊情况”的含义:

⊙ 某些非本地区患者

⊙ 诊断检查时才使用的药品

⊙ 某些行动不便或老年患者的慢性病用药

⊙ 延期处方取药时间原则:充分评估病情的稳定性、用药的适宜性;延期取药日期不会对患者造成损害

第八条 本条明确规定了处方笺的规范化内容与格式

处方笺内容与格式必须规范,而现行印制的处方笺不规范,书写字迹潦草、处方缺项较多。新处方笺由前记、正文和后记组成,由各机构自行印制。修订新增的处方项目内容有:写明“临床诊断”; 强调 医师、药师专业作用发挥;处方权与调剂权授予条件与行为准则;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医师签章统一编号和制作,式样在本机构药学部门登记备案,取消处方权时撤去留样。

第九条 本条规定了处方笺的印制与颜色区别

处方笺由各省统一设计,各机构自行印制。

处方颜色区分的目的:

⊙ 提高医师、药师视觉警惕感

⊙ 防止用药失误 ⊙ 保障用药安全

第十、十一、十二条 阐明了处方书写规范,包括处方书写规则,处方药药名和药品剂量、包装单位等的规范

规范处方书写的目的:

⊙ 提高处方质量,减少处方失误,促进合理用药

⊙ 清洁、整齐处方,提升处方的严肃性和法制性

⊙ 处方书写不规范时需修改或重新开方,否则视为无效处方

处方的开具应符合书写规则,清晰度好、项目完整。开方不能用红笔或铅笔;各项目应填写完整,修改时须签字;处方要与病历记录相一致,保证药物质量文书的完整性与严肃性;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要分别开具处方,中药注射剂可视为西药制剂;每张处方不超过 5 种,需超过 5 种者注明理由并签名。

药品名称书写用中、英文,不用拉丁文;不准自行编写药品缩写或代号;使用通用药品或研发公司专利药品名以防止用药失误。

剂量、数量、剂型单位的书写规则:

⊙ 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 剂量单位用公制、剂型单位用常用单位制:片、丸、粒、袋等

⊙ 规格或剂量书写要规范 如 0.5mg 不能写成.5mg

药品用法用量的书写应具体明确,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以确保安全用药,避免用药失误。用法、用量的书写应便于对处方审核,防止用药失误。

患者年龄与用药剂量有直接关系,特别时新生儿、婴幼儿和老年人群。婴幼儿的生理功能与成人不同,药物吸收、体内分布、代谢和排泄也不同,所以用药剂量要调整。高龄人群的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也有自身的特点,年龄越大代谢功能越弱,药物半衰期延长,很容易导致药物蓄积。

处方注明“临床诊断”是作为审核处方的依据,以审核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确保安全、有效、经济用药。《药品管理法》、《暂行规定》有明确规定,处方审核是药师的职责,药师的药学专业知识就是为病人提供与用药有关的技术服务。药师了解病人的疾病与用药情况是属处方审核和药物治疗的需要,但同样有义务保护病人的隐私。第十条第 9 项“除特殊情况外”,这里“特殊情况”是指某些患者的特殊隐私问题。对于暂不能确诊病例,可写某某症状待查,但应积极的观察检查或会诊以明确诊断。

药师若未发现纠正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造成用药失误或对病人造成损害的,应共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药师泄漏病人的隐私者同样应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 本条规定了不同情况的药品处方用量

急诊处方一般不超过 3 日用量,急诊患者有时不易确诊,需进一步临床观察,此时给药是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处方一般不得超过 7 日用量是由于,7 日用量已可算作一个疗程。7 日后应进行复诊,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再用、停药或调整用药。

用药量可酌情延长的情况主要指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群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例如行动不方便病人、肿瘤患者的某些辅助用药、某些外地病人需要回当地治疗而当地又无此药。

特殊管理药品的释义见第六条的释义。对于麻醉药品,一般疼痛患者要严格控制用法、用量;癌症病人则应放宽用量和用药次数的限制以改善生存质量。原则是使用可放宽,管理要严格。看病或凭卡领取麻醉药品时要挂号、有病历记录、有医师开具处方,并收回用过的空针药瓶、严防注入社会。

第十四条 本条明确了有关电子处方的地位与使用规定

电子处方是发展的趋势,但其法律地位未确认。现阶段可实行手写处方和电子处方结合办法。

第十五条、第二十二条 规定了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的准则、程序与责任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遵守调剂工作管理规范以及调剂操作规程。处方调剂程序为审核→计价→收方→调配→校对→发药,写发药口袋或粘贴标签宜放在调配操作完成后。完成每步调剂程序都应签名。

药师的调剂职责:

⊙ 处方审核

⊙ 提供安全、有效、质量优良的药品

⊙ 准确调剂,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

⊙ 编写合理用药资料,以供病人索取

⊙ 用药交待因人因药而异,提供与用药相关正确、重要与清楚的信息

第十六条 规定了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药品的依据

第十七条 规定了处方调配权的授予与各调剂岗位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的任职资格

处方调剂依据的是有法定处 方权的 医师在法定注册地开出的处方,“坐堂医”无处方权。

授予处方调剂权的基本条件 :

⊙ 接受过系统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

⊙ 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

⊙ 签名留样备查签名式样改变应重新留样

⊙ 非药学专业人员不得从事处方调剂或其他药学专业技术工作含医师、护理人员

审核、核对、发药与用药交待和安全用药指导,药品使用评估、合理用药评价由药师以上人员承担;具体操作型的调剂工作,如处方调配、请领、保管、浓溶液的稀释调剂等由中等药学专业教育药士承担。

被责令暂停工作或被责令离岗培训其间以及调离、辞职、退休而离开医疗机构或社会药店工作时取消药师调剂权。

第十八条、第十九条 规定了从事调剂工作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处方审核程序、内容和岗位职责

第二十三条 明确规定了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判定其处方合法性的不得调剂

确认处方合法性,不符和下述条件均不得调剂 ⊙ 处方医师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二条和第五条的规定

⊙ 鉴别其是否具有处方权

⊙ 鉴别处方来源:本机构或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建立的医疗卫生机构

⊙ 特殊管理药品处方符合第六、十三、二十五条规定

⊙ 采用电子处方形式开方须符合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

第二十条 本条规定了药师对处方的监督权

药师处方监督权是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七第规定。有用药失误的都不得调剂,而应告知处 方 医师修改,药学人员不得修改处方。严重滥用药物或用药失误应按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药师应加强与医护人员的交流与沟通,总结分析用药失误原因,及时沟通临床用药有关规定,并采用多渠道和形式进行交流、沟通。

第二十一条 本条规范了处方调剂规则

药师有保护患者的用药利益责任,否则就是服务不到位、是失职,而患者需要药师进行用药指导。用药交待与指导要因人而异,提供个性化服务。

第二十四条 本条规定了各类处方笺应保存的时限和销毁手续

除麻醉药外,处方药品可混合开具在一张处方内,保存时限有差异时,按保存时间长的为准。

保存年限规定:普通处方 1 年,精神药品、医疗毒性药品与戒毒药处方 2 年,麻醉药品处方 3 年。

处方销毁手续包括:药学部门提出申请销毁,主管领导批准,登记备案,两位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核对销毁。

第二十五条 本条规定了患者按规定有选择处方调剂单位权

一般处方病人有权选择调剂取药单位,这也是尊重患者用药权益的体现,单位及医务人员不得阻障或限制。接受外来处方调剂的药房与药店必须鉴别处方真伪和合法性,无法判定处方真伪不得调剂与销售。特殊管理药品与戒毒药品不准到外单位调剂取药。外购处方也应执行处方时效性的规定,即当日有效。

第二十六条 本条明确了本办法所称药学主要技术人员含义与定位和从事药品调剂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定位于受过系统药学教育的大学本科、专科和中专药学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卫生部和人事部规定,药学专业技术职务含义与任职资格包括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和药士,从事调剂应具有上述药学专业技术职务。

第二十七条 规定了本办法的解释权

第二十八条 规定了本办法的实施时间

解释权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日期为 2004 年 9 月 1 日,新处方笺从 2005 年 1 月 1 日起 启用。

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

针对目前医院内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的问题,临床医师在面对病人开处方抗菌药物之前,须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Levyl998 年曾指出,抗菌药物只要使用足够时间和量,都会出现耐药性,而且耐药性是不断发展的,对一种药物耐药的同时也可以对其他药物耐药;耐药性一旦出现,消失较慢,耐药性可以传播。目前细菌耐药性已广泛出现在医院内外感染中,已在各地引起广泛关注。抗菌药物的不断出现,使医院内感染的病原体不断发生变化,耐药或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已报道出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国内监测结果也表明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虽然都是综合医院,不同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差异较大,这固然与不同医院收治的病种和医院感染率的高低有关,但更重要的可能还反映不同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水平不同 和临床 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不仅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一方面还可以导致抗菌药物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增加,如在儿童中滥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出现耳聋等严重不良反应,严重者致残致死;或者出现二重感染,带来更棘手的感染问题。另一方面,不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还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浪费十分有限的卫生资源。

是否有使用抗菌药物的适用症

无指征用药是抗菌药物使用的大忌,危害甚大。抗菌药物的适用证无外乎两种,一是已经感染的病人针对感染进行治疗,即治疗性用药。另一个是目前没有感染,针对鉴于病人的危险因素可能出现的感染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即预防用药。在治疗用药时,最重要的是明确是否存在感染以及感染的诊断,如感染的部位(定位),感染的病原体(定性),病原体可能存在的耐药性,以及为明确感染病原体还需要进行哪些检查等。还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因素,如感染的严重性,病人的免疫力,肝肾功能,伴随疾病状态,既往用药情况及过敏史等。若为单纯病毒感染,就不要使用抗细菌药物,当考虑单纯真菌感染时,也无需使用抗细菌药物。

发热和感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炎症和感染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感染只是发热和炎症的常见原因之一,并非所有的发热和炎症都是感染引起的。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有条件时应尽可能及时正确采取标本做病原学检查,特别是住院病人、慢性感染病人、有化脓性病灶的病人或怀疑菌血症、败血症等严重感染病人。

在经验用药时,要了解病人所在地常见感染的常见病原体,针对可能的病原体用药,有病原体检验结果时根据经验用药的效果和检验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要考虑预防用药的指征,预防用药并不等于所有住医院的病人或看医师的病人个个都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内科、儿科的预防用药指征主要有预防风湿热复发,某些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排菌的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和新入疟疾疫区人员,新生儿眼炎,实验室感染,免疫力低下人群的菌血症,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虫感染)等。外科领域主要是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绝不是预防用药就没有指征,想用就用。因此在临床处方抗菌药物时,要避免无指征的治疗用药和预防用药,特别要避免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是否了解选用的抗菌药物,选用何种药物

目前抗菌药物品种繁多,厂家林立,商品名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了解所选品种的通用名及所属抗菌药物的类别,主要作用机制和抗菌谱,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主要不良反应,剂型剂量和给药方式等。在感染诊断明确,有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时,要优先使用敏感、窄谱、低毒性、价廉、半衰期长的药物。如 MRSA 感染,可选择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壁霉素治疗。要特别避免在药物更替过程中,商品名不一样,但药物的通用名一样的药物替换,更换不同厂家的同一类抗菌药物,如同为头胞噻肟钠和克林霉素,均有较多的商品名。也应避免商品名不同但通用名相同的药物联合使用,这样势必造成药物剂量过大,不良反应增加,达不到联合用药的目的。外科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选择 1 代或 2 代头胞菌素,要避免使用 3 代、4 代头胞菌素等高档抗菌药物。局部使用抗菌药物要控制,需要使用时尽量不全身使用的抗菌药物。

是否有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联合用药的目的在于增加抗菌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减缓细菌耐药性。我们的调查显示目前联合用药也存在滥用的情况,住院病人中超过 20 %的病人使用了两种抗菌药物,2.5 %的使用了三种或三种以上抗菌药物,是否真正有 20 %的住院病人存在上述情况不得而知。当需要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时,须考虑是否符合以下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需要较长时间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者、联合用药以减少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的剂量。在临床有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时,可以选择作用机制不一样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采用何种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时间

口服不吸收药物不能用于胃肠外感染的治疗,如口服制霉菌素不能治疗尿路感染,口服万古霉素不能治疗 MRSA 的肺部感染;对于严重感染采取静脉使用抗菌药物。剂量与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关,剂量不够达不到治疗效果,剂量过大增加不良反应。肾功能损害病人需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新生儿及婴幼儿病人剂量不能简单根据成人剂量折算。将 PK / PD(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应用于临床,对于 b —内酰胺类抗生素要求血药浓度大于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T>MIC)大于给药间期的 40 %~ 50 %,而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则要求血药峰浓度与谷浓度之比或 24 小时药时曲线下面积与 MIC 之比(AUC/MIC 或 AUIC)较高。使用 b —内酰胺类抗生素时,应根据 PK / PD 特点,等时分次给药,除个别药物外,不可 1 日剂量 1 次给予。氨基糖苷类可以采取 1 日 1 次给药、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以采取 1 日 l ~ 2 次给药法。

是否属于特殊宿主或针对特殊病原体的感染使用抗菌药物

如妊娠妇女感染时(对育龄妇女勿忘询问月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胎儿畸形和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治疗哺乳期妇女感染,也应考虑抗菌药物在乳汁中的分泌可能对婴儿造成的影响。

儿童应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喹诺酮类等药物。

老年人使用抗菌药物时要考虑老年人部分器官功能减退时对抗菌药物代谢的影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病人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病人、心内膜炎、细菌性脑膜炎、骨髓炎等感染时最好使用杀菌剂静脉给药。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病人慎用磺胺药、硝基呋喃类、伯胺喹啉、奎宁类抗感染药。

用药对象是否有肝肾功能的损害。

所谓特殊感染如结核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根据有关方案或研究的推荐用药。如并非所有青霉素类、头胞菌素类药物都对铜绿假单胞菌都有抗菌作用,只有抗假单胞菌青霉素或头胞菌素才有抗假单胞菌能力。

在这些情况下,如有困难时,是否需要请感染专科或相 关专科 医师会诊。

密切观察抗菌药物治疗是否有效

针对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时,要密切观察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在有病原学检查结果时,要注意所使用的药物是否为对病原体敏感?观察感染的局部症状是否好转,如局部红肿痛热功能障碍是否逐渐好转?分泌物是否减少?伤口是否逐渐愈合?全身中毒症状是否好转(如体温下降、精神状态好转、增快的脉搏减缓,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等)等。

更改抗菌药物不宜过频过快,一般感染观察 72 小时,重症感染一般观察 48 小时。要依据临床治疗效果和病原体检查与药敏结果调整抗菌药物,同时需对病原体检查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切忌盲从。对于抗感染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例,要分析具体原因,如诊断是否正确,选药是否合适,是否细菌已产生耐药性,病人是否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是否需要外科引流等。

针对局部感染是否需要穿刺或外科手术引流病灶

对于局灶感染,如腹腔脓肿,肝脓疡,胸膜腔感染等,能够局部引流的病灶,应及时有效地穿刺或手术引流,排出脓液。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只依靠药物抗感染治疗;及时引流病灶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是否已出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对于已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对肝肾等器官的毒性反应,皮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如由艰难梭菌所所致的伪膜性肠炎)等二重感染。初次处方抗菌药物时,要了解病人的肝肾功能等情况,询问既往用药的不良反应(如皮疹)。必要时需对病人机能进行有关检测检验,如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听力等。多种病理状态共存时,用药情况比较复杂,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如使用两性霉素 B 时,谨慎使用洋地黄类药物。

抗菌药物处方是否属于下列情况

⊙ 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包括治疗性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如临床诊断为病毒感染,使用抗细菌药物;如普通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使用青霉素类或头胞类抗菌药物,或其他抗菌药物甚至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 使用对病原体或感染无效或疗效不强的药物,如用三代头胞菌素治疗 MRSA 感染,用亚胺培能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用通常对铜绿假单咆菌无效的内酰胺药物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

⊙ 无指征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或不正确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如同类甚至同类同代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具有相同或相似不良反应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如万古霉素类和氨基糖苷类联合作用等。

⊙ 给药途径、给药时间间隔不正确,如使用制霉菌素口服治疗泌尿道霉菌感染;或使用青霉素或头胞菌素一日剂量一次滴注。

⊙ 细菌耐药后继续选择原药物治疗,不重视病原体药物敏感实验结果。

⊙ 不注意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置,如氨基糖苷类的耳、肾毒性,抗菌药物的过敏反应,抗菌药物所致耐药菌的二重感染,如肺部真菌感染,由艰难梭菌所致的抗生素相关肠炎,出现二重感染后浑然不知,还以为抗菌药物强度不够。该引流的局部病灶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引流。如果存在上述情况,需谨慎处方。

临床医师在处方抗菌药物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如果在处方抗菌药物时,能考虑以上问题,遵循有关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南和医院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当使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更趋向于合理。此外,现今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应用理论、耐药细菌监测都在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抗菌药物知识欠缺的临床医师要加强抗菌药物知识的学习与更新培训。医院也要制定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和切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参考方案,培养自己的抗感染专家,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感染控制中心

第二篇:处方管理办法考核

《处方管理办法》试题

科别: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

1.《处方管理办法》的立法宗旨是(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2.处方书写应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要在修改处签医师(全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每张处方修改不得超过(两处),否则应重新开具。3.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处方已达(5)种药物且正文无空白处时可省略斜线。

4.一些临床诊断对心理产生影响的疾病或涉及患者隐私的疾病等,可使用(标准疾病)代码。某些疾病在首次门诊或急诊(不能确诊)时可写某症状待查。5.儿童患者到急诊科或其他临床科室就诊时,要使用(儿科)处方。

6.医师处方时,须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7.只有(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可将麻醉药品注射剂(带出医院)使用。

8.执业医师经有关麻醉、精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由医院授予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方可分别在本院(开具麻、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麻、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9.住院或非住院患者因病情需要使用控/缓释制剂,可同时使用(即释)麻醉药品,以缓解病人的剧痛。癌症病人慢性疼痛不提倡使用(盐酸哌替定)。10.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镇静和催眠等作用,主要适应证(焦虑),还有失眠、惊恐发作、癫痫、酒精戒断等。

11.住院或非住院患者因病情需要使用控/缓释制剂,可同时使用(即释)麻醉药品,以缓解病人的剧痛。

12.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要使用法定剂量单位。以(克(g))为单位时可以略去不写,液体剂型或注射剂以容量为单位时,须注明药物(浓度)。

13、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产生 身体依赖性,能 成瘾癖 的药物。

14、“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使用麻Z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3 日用量,控(缓)制剂处方一次不超过 15 日用量,其它剂型处方一次不超过 7 日用量。

14、麻Z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每张处方的注射剂不得超过 当日 常用量,片剂,糖浆剂,酊剂不得超过 3 常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 天。

15、麻Z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 红色,右上角标注

―麻‖、―精一。处方必须保存 3 年。

16、常用疼痛的评估方法有、和

二、选择题:

1.新的《处方管理办法》于(B)实施。A.2007.1.1 B.2007.5.1 C.2007.4.1 D.2007.10.1 2.医师开具处方应遵循(C)原则。A.安全、经济 B.安全、有效 C.安全、有效、经济 D.安全、有效、经济、方便

3.西药和中成药(B),但要保证能在一个药房取出处方所列的全部药品。A.必须分别开具处方

B.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

4.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C)种。A.3 B.4 C.5 D.6 5.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C)取得相应的处方权。A.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药品监督管理局 C.执业地点 D.医院

6.医疗机构购进药品时,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B)种.A.1 B.2 C.3 D.4 7.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经处方医师在“诊断”栏注明有效期限的不得超过(B)天.A.2 B.3 C.5 D.7 8.普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D)日用量,急诊处方不得超过(B)日用量.A.1 B.3 C.5 D.7 9.为门诊癌症疼痛患者开具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C)日常用量。A.1 B.2 C.3 D.5 10.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超常处方(B)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并限制其处方权。A.2 B.3 C.4 D.5 11.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B)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A.1 B.2 C.3 D.4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20 10:15 12.医师开具处方不能使用(D)A.药品通用名称.B.复方制剂药品名称.C.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D.药品的商品名或曾用名.13.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要在(B)栏注明理由。

A.处方空白处;B.临床诊断;C.处方底部(处方后记)。

14.我院对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次处方量不得超过(A)日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经处方医师在临床诊断拦内注明理由后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至(B)日用量。A.7; B.14; C.3。

15.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C)日常用量。

A.3; B.7; C.1。

16.盐酸哌替啶处方均为(C)次常用量,药品仅限于医院内使用。A.3; B.7; C.1。

17.为门/急诊一般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D)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B)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A)日常用量。A.3; B.7; C.5; D.1。

18.布桂嗪为中等强度的镇痛药,对皮肤、黏膜和运动器官的疼痛有明显抑制作用。属第(A)阶梯镇痛药。A.2; B.1; C.3。

19.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是(A C):A.二氢埃托啡;B.吗啡;C.哌替啶。

三、简答题:。

1.对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时,应如何处置? 2.药师调剂处方时的四查十对

3.药师应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处方管理办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1.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2全名、修改日期、两处;3斜线、5;4标准疾病、不能确诊;5儿科; 6适应证、用量、禁忌、不良反应;7长期、带出医院;8培训、合格;9即释、盐酸哌替定(度冷丁);10抗焦虑、抗惊厥、肌肉松弛;11即释;12阿拉伯、克(g)、浓度。

二.选择题:1 B;2 C;3 B;4 C;5 C;6 B;7B;8D、B;9 C;10 B;11 B;12 D;13 B;14 A、B;15 C ;16 C;17 D、B、A;18 A;19 A、C。三.问答题:

2.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中应当留存下列材料复印件:(1)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

(2)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3)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

开具处方时,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并且应当要求患者,每3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

3.根据WHO癌痛三阶梯治疗指南,癌症疼痛治疗有五项基本原则:(1)首选无创途径给药:如口服,芬太尼透皮贴剂,直肠栓剂,输液泵连续皮下输注等。可依患者不同病情和不同需求予以选择。

(2)按阶梯给药:指镇痛药物的选择应依疼痛程度,由轻到重选择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

轻度疼痛:首选第一阶梯非甾体类抗炎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中度疼痛:选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重度疼痛:选强阿片类药物,以吗啡为代表,同时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两类药合用可增加阿片药物的止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三阶梯用药的同时,可依病情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或抗惊厥类药等辅助用药。(3)按时用药:是指止痛药物应有规律地按规定时间给予,不是等患者要求时给予。使用止痛药,必须先测定能控制患者疼痛的剂量,下一次用药应在前一次药效消失前给药。患者出现突发剧痛时,可按需给予止痛药控制。

(4)个体化给药:阿片类药无理想标准用药剂量,存在明显个体差异,能使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量即是正确的剂量。选用阿片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缓解疼痛又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用药剂量,即为个体化给药。

(5)注意具体细节: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应注意监护,密切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和身体反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镇痛治疗效果。4.如患者突发性疼痛反复发作,需根据个体耐受情况不断调整追加药物剂量,增加药物幅度一般为原用剂量的25%~50%,最多不超过100%,以防各种不良反应特别是呼吸抑制的发生。对于因其他辅助性治疗使疼痛明显减轻的长期应用阿片类患者,可逐渐下调药物剂量,一般每天减少25%~50%,药物剂量调整的原则是保证镇痛效果,并避免由于减量而导致的戒断反应。当出现不良反应而需调整药物剂量时,应首先停药1~2次,再将剂量减少50%~70%,然后加用其他种类的镇痛药,逐渐停用有反应的药物。

四、问答题(10分×4=40分)

1、你如何理解止痛药物“天花板效应”?哪些阶梯药物会有“天花板效应”?

2、在癌症疼痛治疗中,为什么说口服给药方式是最佳途径?

3、患者口服吗啡后出现恶心时应如何处理?请详细说明。4.简述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基本原则: 5.简述疼痛治疗初期药物剂量调整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A.氟喹诺酮类

B.氨基糖苷类

C.β—内酰胺类

D.氯霉素类

2.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

A.革兰氏阴性产酶菌

B.革兰氏阳性产酶菌

C.真菌

D.支原体

3.对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宜首选_________类抗生素。A.碳青霉烯类

B.氯霉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氨基糖苷类

4.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A.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真菌

D.支原体

5.在细菌所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以﹍﹍﹍感染在我国最常见。

A.尿路感染

B.术后伤口感染

C.肺部感染

D.皮肤感染

6.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 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7.下列哪种手术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A.疝修补术

B.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C.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

D.开放性骨折清创内固定术 8.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A.青霉素

B.头孢拉啶

C.头孢哌酮

D.万古霉素 9.预防用抗菌药物药缺乏指征(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的是()A.免疫抑制剂应用者 B.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

C.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

D.以上都是

10.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属于()。

A.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B.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C.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D.以上都不是 二.判断题(20分)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分级管理要求,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2.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可局部滴耳。()

3.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术中需要追加的情况见于手术时间长(>3小时)或术中失血量大(>1500mL)。()

4.新生儿禁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避免应用。()

5.确定为肠球菌感染,不宜再选用头孢类抗菌药物。()

6.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要求Ⅱ类切口的停药时间为3至7天。()

7.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属抗菌药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8.头孢吡肟(马斯平)属于第四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属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9.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10.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不需预防用抗菌药。()

三.抗菌药物分类题:将右侧药物与左侧对应的所属类别画线连接。(20分)第一代头孢菌素

阿奇霉素 第二代头孢菌素

甲硝唑 第三代头孢菌素

万古霉素 糖肽类

头孢拉定 喹诺酮类

头孢他啶 大环内酯类

奈替米星 氨基糖苷类

头孢克洛

第三篇: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1.总则

①本细则处方包括门诊处方及医院病区用药医嘱单。

②本细则适用于我院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的部门及人员。③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2.处方管理的一般规定

①处方由医院按照相关规定的标准和山东省卫计委制定的格式印制。②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

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任何单位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字句。

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6)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7)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9)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严格遵守《关于“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规定》。

10)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11)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12)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药械科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由医务科建立专门的医师签名(签章)式样留样备案表,内容包括医师的姓名、科别、职称、签名式样、签章形式和备注栏,在备注栏中记录变更的情况(如处方权注销情况、职称变动、取得处方权的日期等)。

③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单位:重量以克(g)、毫

克(mg)、微克(μg)、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ml)为单位;国际单位(IU)、单位(U);中药饮片以克(g)为单位。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中药饮片以剂为单位。

3.处方权的获得

①在本院注册的执业医师取得相应的院内处方权。

在本院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处方,应当经本院执业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

②医师应当在医务科签名留样或者专用签章备案后,方可开具处方。③由医务科按照有关规定,对全院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执业医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药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方可在院内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类药品处方。药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后,方可在院内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④进修人员、试用期人员开具处方,应当经本院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审核、并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

4.处方的开具

①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②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复方制剂药品名称和院内制剂名称。

③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④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⑤医师应当按照卫计委制定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⑥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

病历中应当留存下列材料复印件: 1)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

2)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3)为患者代办人员的身份证明文件。

⑦除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外,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院内使用。对于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盐酸二氢埃托啡、盐酸哌替啶处方为1次常用量,仅限于院内使用。

⑧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1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1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0日常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⑨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⑩ 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接诊医师应当要求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每3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

5.处方的调剂

①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②药师在本院取得相应的处方调剂资格。药师签名或者专用签章式样应当在药械科留样备查。

③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④药师应当凭医师处方调剂处方药品,非经医师处方不得调剂。

⑤药师应当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⑥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1)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2)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3)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4)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5)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6)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7)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⑦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修改处方,并应当记录。

⑧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包装;向患者交付药品时,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⑨药师在完成处方调剂后,应当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⑩药师应当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按年月日逐日编制顺序号。药师对于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儿科处方外,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限制门诊就诊人员持处方到药品零售企业购药。

6.监督管理

①医务科应当加强对本院处方开具的管理,药械科负责医院处方调剂和保管的管理。

②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制定并执行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③医务科应当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④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医院取消其处方权: 1)被责令暂停执业; 2)考核不合格离岗培训期间; 3)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

4)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 5)不按照规定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6)因开具处方牟取私利。

⑤未取得处方权的人员及被取消处方权的医师不得开具处方。未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医师不得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⑥除治疗需要外,医师不得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处方。

⑦未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处方调剂工作。⑧处方由药械科妥善保存。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期限为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及医保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处方保存期满后,由药械科提出申请,经主管院长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⑨药械科应当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开具情况,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规格对其消耗量进行专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发药日期、患者姓名、用药数量等。专册保存期限为3年。

7.相关的法律责任及处罚措施按《处方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篇: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医院处方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规范我院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所称的处方,是指由我院取得处方权的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病区用药医嘱单。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我院与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的科室及其人员。

第三条 医务科、药械科负责全院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实施。

第四条 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二章 处方管理的一般规定

第五条 处方标准、格式严格按国家、省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设计和印制。

第六条 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

(一)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二)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处方用法中不得使用“遵 医嘱”等字句。

(三)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每张处方修改不得超过两处,否则应重新开具。

(四)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不得自行编制及使用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五)处方中有规定作皮试的药品时,医师需在相应药品名称前注明皮试结果,或“续用”。

(六)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不能填写“成”、“婴”、“幼”、“新生”等,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七)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八)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九)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十)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诊断”栏注明原因并在 剂量右上方再次签名。

(十一)处方应当注明临床诊断。对于涉及患者隐私或者可能对患者的身心带来伤害的情况,临床诊断可以使用标准疾病代码。对某些暂时不能确诊的,可写“XX待查”,如“发热待查”、“腹痛待查”。不能写“体检”、“购药”等字样。

(十二)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处方已达5种药物且正文无空白处时可省略斜线。

(十三)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药械科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第七条 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单位: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μg)、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ml)为单位;国际单位(IU)、单位(U);中药饮片以克(g)为单位。

以克(g)为单位时可以略去不写,液体剂型或注射剂以容量为单位时,需注明药物浓度。

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中药饮片以剂为单位。

第三章 处方权的获得

第八条 我院执业医师注册后,经医务科审批取得处方权,其签名留样需送药剂科备案,方可开具处方。进修医师、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本院无处方权,其开具的处方,应当经所在科室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后方有效。第九条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由医务科、药剂科负责组织。医务科对于培训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授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并报市卫生局备案,药师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

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方可在本院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类药品处方。药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后,方可在本院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第十条 试用期医师开具处方,应当经所在科室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审核、并签名后方有效。

第四章 处方的开具

第十一条 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开具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第十二条 医院要根据本院的性质、功能、任务,制定药品处方集。

第十三条 药剂科应当按照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药品。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因特殊诊疗需要使用其他剂型和剂量规格药品的情况除外。第十四条 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医师可以使用由卫生部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开具处方。

第十五条 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在“诊断”栏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药房有权拒绝调剂超期限处方。

第十六条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在“诊断”栏注明理由。

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医师应当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第十八条 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

病历中应当留存下列材料复印件:

(一)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

(二)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三)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

第十九条 除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外,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 本院内使用。

第二十条 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

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第二十一条 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第二十二条 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

第二十三条 对于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本院内使用;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本院内使用。

第二十四条 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要求患者每3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

第五章 处方的调剂第二十五条 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

第二十六条 药师在执业的医疗机构取得处方调剂资格,其签名或专用印章式样应当在药剂科留样备查。

第二十七条 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第二十八条 药师应当凭医师处方调剂处方药品,非经医师处方不得调剂。

第二十九条 药师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认真审核处方,准确调配药品,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包装;向患者交付药品时,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第三十条 药师应当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第三十一条 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一)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二)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三)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四)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五)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六)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七)抗生素是否越级使用;

(八)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第三十二条 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第三十三条 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第三十四条 药师在完成处方调剂后,应当在处方上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

第三十五条 药房应当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按年月日逐日编制顺序号。

第三十六条 药师对于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

第三十七条 药剂科应当将本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内同类药品相关信息告知患者。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八条 加强对我院处方开具、调剂和保管的管理。建立处 方点评制。

1、医务科、药剂科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贯彻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医生用药情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和质控,每月对本院处方、病历用药进行随机抽查,对处方质量、处方用药进行点评,并将点评结果上报主管领导,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对医生用药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定期公布。

2、根据处方点评小组的点评结果,提出通报或经济处罚等具体处理意见,并上报院领导审批后交相关部门实施。

第三十九条 医务科应当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第四十条 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方权由医务科予以取消:

(一)被责令暂停执业;

(二)考核不合格离岗培训期间;

(三)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

(四)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不按照规定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因开具处方牟取私利。

第四十一条 未取得处方权的人员及被取消处方权的医师不得开具处方。未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医师不得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第四十二条 除治疗需要外,医师不得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处方。

第四十三条 未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处方调剂工作。

第四十四条 处方由药械科妥善保存。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期限为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

处方保存期满后,经医院主要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第四十五条 药品调剂室应当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开具情况,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规格对其消耗量进行专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发药日期、患者姓名、用药数量。专册保存期限为

3年。

第七章 附

第四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是指按照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包括主任(中药)药师、副主任(中药)药师、主管(中药)药师、(中药)药师、(中药)药士。

贵阳东大肛肠医院

2018年9月20日

第五篇:《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办法

《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充分发挥医师、药师的专业作用,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处方管理办法》中所称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每个病人的用药医嘱需要添加诊断、年龄、性别等项内容。《处方管理办法》适用于与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的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第三条 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处方药应当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

第二章 主要措施

第四条 制定医院用药供应目录

(一)目的:保证医院使用药品质量。

(二)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基本药物供应目录的遴选工作。

(三)遴选原则:

1、参照安徽省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2、参照安徽省药品招标目录。

3、选择安全、疗效确切、质量可靠、价格低廉的药品。

4、同一通用名称药品,注射剂、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 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

5、因特殊诊疗需要使用的特殊剂型和剂量规格可遴选。第五条 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

1、由质管科专人负责对每日门诊、急诊、住院处方进行评价,并填写反馈处方登记表。

2、登记并通报各种不合格处方及用药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3、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科室连续出现3次以上住院病人用药医嘱超常处方,按照三级医师负责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与科主任任期目标挂钩。

第六条 加强培训

加强《处方管理办法》的培训、考核,使每个医师、药师掌握《处方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并认真贯彻执行。

第三章 具体要求

第七条 处方管理的一般规定

(一)处方标准按照卫生部规定的标准和格式印制。

(二)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

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6、药品不得与检查费、一次性物品、治疗费、其他医疗费混开,应另开一张处方。

7、现金处方每张不得超过300.00元,特殊情况(如抢救处方)除现金外不得超过700.00元,并注明理由。

8、住院处方应每周二次开方,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离休处方口服药不得超过50.00元。

9、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应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执行。

10、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11、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 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12、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13、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14、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

15、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16、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三)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单位: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μg)、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ml)为单位;国际单位(IU)、单位(U);中药饮片以克(g)为单位。

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中药饮片以剂为单位。

第八条 处方权的获得

(一)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我院取得相应的处方权。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我院开具处方,应当经我院执业医师签字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可有效。

(二)经注册的医师应在医务科和药剂科签名留样或者专用签章备案后,方可开具处方。

(三)医院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规定,对本院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执业医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药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

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方可在我院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类药品处方。药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后,方可在我院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四)试用期人员开具处方,应当经所在科室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审核、并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

(五)进修医师由医务科等部门对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认定后授予相应的处方权。

第九条 处方的开具

(一)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开具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二)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 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

(四)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五)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六)医师应当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七)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

病历中应当留存下列材料复印件:

1、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

2、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有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3、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

(八)除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外,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院内使用。

(九)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 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十)其他门(急)诊患者开具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院内使用),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十一)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

(十二)对长期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每3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

(十三)医师利用计算机开具、传递普通处方时,同时打印出纸质处方,其规格与手写处方一致;打印的纸质处方经签名或者加盖签章后有效。药师核发药品时,应当核对打印的纸质处方,无误后发给药品,并将打印的纸质处方与计算机传递传递处方同时收存备查。

第十条 处方的调剂

(一)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

(二)药师在本院取得处方调剂资格。药师签名或者专用签章式样应当在本机构留样备查。

(三)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药士从事处方调配 工作。

(四)药师应当凭医师处方调剂处方药品,非经医师处方不得调剂。

(五)药师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认真审核处方,准确调配药品,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包装;向患者交付药品时,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六)药师应当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七)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1、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2、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3、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4、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5、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6、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7、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八)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九)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十)药师在完成处方调剂后,应当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十一)药师应当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按年月日逐日编制顺序号。

(十二)药师对于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

(十三)医疗机构应当将本机构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内同类药品相关信息告知患者。

(十四)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儿科处方外,不得限制门诊就诊人员持处方到药品零售企业购药。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质管科、医务科、药剂科加强对本院处方开具、调剂和保管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 质管科、医务科、药剂科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定期检查《处方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

第十三条 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处方权:

(一)被责令暂停执业;

(二)考核不合格离岗培训期间;

(三)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

(四)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不按照规定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因开具处方牟取私利。

第十四条 未取得处方权的人员及被取消处方权的医师不得开具处方。未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医师不得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第十五条

除治疗需要外,医师不得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处方。

第十六条 未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处方调剂工作。

第十七条 处方妥善保存。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期限为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处方保存期满后,经院长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第十八条 药剂科应当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开具情况,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规格对其消耗量进行专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发药日期、患者姓名、用药数量。专册保存期限为3年。

下载《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主要内容释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主要内容释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院处方管理办法

    道清矿医院处方管理办法1、根据我院实际情况,以《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2、我院成立处方委员会。委员会组长:曹淑钧。成员:朱国毅、武学进、李伟、邢立欣、王岩......

    处方管理办法(五篇材料)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有......

    处方管理办法具体措施实施细则

    白水县中医医院 处方管理办法具体措施实施细则 为了执行落实《处方管理办法》,规范处方管理,提高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健全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规......

    处方管理办法试题(五篇材料)

    1、处方的定义 答: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

    《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五篇范文)

    《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依据《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

    处方管理办法试题及答案

    药事管理与合理用药培训试题(2014第3期) 处方管理办法 主要培训对象:全体医师、药师培训时间:2014年3月28日 科别: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6х3分=48分)1. 处方管理办法自( )起实施。......

    处方权管理办法(医院)

    处 方 权 管 理 办 法 院属各科室: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处方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53号令,经院办公会讨论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实施《处方管理办法》,为了统一管理,认真......

    处方点评管理办法(合集五篇)

    处方点评管理办法 为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规范门诊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