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视剧申报及审批政策
一、国产电视剧报审要求
必须由持证单位报审。自2002年7月15日起,各地、各单位向总局总编室报审国产电视剧必须完整清晰地填写《国产电视剧报审表》,加盖公章,并提交齐全的送审材料。本《通知》附有《国产电视剧报审表》样本,请接到后即印制备用。随《报审表》提交的各项必备材料,包括制作资格证明、著作权人授权书、题材规划批复、总局外事司批准聘请境外演职员的批件、主创人员协议书、合作制作协议书、分集梗概、符合审查要求的完整样带、与样带字幕相同的片头片尾完整字幕等。请报审单位认真整理、分类清点、逐项填写,确保表中内容和数量与所附各项送审材料相统一,完整无误。《国产电视剧报审表》中《主创人员》至少应包括编剧、导演、主要演员,协议书应以持证单位名义与受聘方签署;剧组与受聘方签约的,需补盖持证单位公章。持证单位应参与以本单位名义制作的电视剧的主创工作,至少应派员出任该剧的制片人或制片主任,以掌握该剧的修改决策权,确保送审剧目按照总局的审查意见修改到位。
二、合拍剧报审要求
境内电视剧制作机构与境外(含港澳台)机构合作制作电视剧,由境内制作机构向总局外事司提出立项申请,并按有关规定提供必备材料,包括立项申请书、合拍中文剧本(或每集不少于1500字的大纲)、境内外主创人员名单和履历及与制作单位签订的合约、拍摄计划(含拍摄景点及详细日程)、合作协议或意向书(需有资金投入情况及版权分成内容)、境内制作机构资格证明、境外制作机构资格证明等。
合拍剧摄制完成后,由境内制作机构向总局外事司报送审查。报审时需提交送审报告、经批准的故事梗概及分集大纲、题材规划批文、合拍立项批复、与样带字幕相同的片头片尾字幕、主创人员简历、主创人员合约、符合审查要求的完整样带、有关宣传品等。
三、引进剧(含动画片)报审要求
由有引进资格的单位向总局外事司报送审查,报审时需提交完整清晰的《引进电视剧报审表》,签字并加盖公章。本《通知》附有《引进电视剧报审表》样本,请接到后即印制备用。报审时还需提交省级电视剧管理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初审意见、合约(中外文)、版权证明及授权书(中外文)、剧情介绍和分集梗概、符合审查要求的完整样带(如需预审,则需表明样带语种情况);与样带字幕相一致的片头片尾中外文字幕等。
对报总局审查的引进剧(含动画片),引进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必须认真初审,切实把关,有效制止导向错误、质量低劣、格调低下、胡编乱造的文化垃圾流入,不能不负责任地将未经审查或把关不严的引进剧报总局审查。
引进剧目(含动画片)在审查通过之前,只可签署有关意向书;其内容经总局审查通过后,引进单位才能与供片方签定付款协议。在总局得出审查结论之前,引进单位已与供片方签约付款,而所引进剧目最终未获准通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引进单位自负。
四、对各类电视剧送审文字资料的要求
各项报审必备资料中,有关证明、批文和协议书等,需提供文字、印章、签字等清晰、页面完整的复印件。必要时需出示合约、授权书等原件。各类送审电视剧《剧情简介》和《分集梗概》表达必须完整,不得以省略号或设悬念代替。凡简介、梗概表述不清、不明确者,将予以退回,要求重新填写。《省级审查机构或业务主管部门初审意见》应该明确具体,包括对送审剧目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等方面的基本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附主要修改意见,不能只笼统填写“同意送审”一类用语。《片头、片尾完整字幕》中,涉及境外(含港、澳、台)演职人员的,必须注明其所属国家或地区,不得遗漏。
五、对各类电视剧送审样带的要求
除特殊情况外,连续剧需一次完整送审,不得中断分送。送审样带应该录制成播出版形式,如何播出就如何送审。样带必须完整规范,画面清晰、语音清楚、音乐和谐;样带需铺时码,时码在画面上部边角处显示,不与字幕重叠,不影响审看;连续剧每集片头片尾字幕齐全,不能有的集有,有的集没有;“样片”字样(防盗版标志)不能遮盖字幕,影响审看;送审样带中如果留有一些已准备在正式播出时删改的内容,必须注明。经修改后报送第二次以上审查样带,需附修改说明,明确指出删减、修改内容及所处位置(何集何时间点),并加盖制作单位(即持证单位)公章。修改说明中,所列内容必须与实际修改情况相符。送审样带均需粘贴片名标签,倒带至开始位置。 各类电视剧可根据需要打字幕,字幕(除书法题写片名等)必须是简体中文形式,并在送审样带上完整体现。送审样带上没有的字幕,不得在播出时添加。合拍剧、引进剧(含动画片)的片头、片尾字幕必须加配中文,片中与故事情节有关的外文对白、主题歌及插曲歌词大意,背景画面中与剧情有关的各种标牌内容,动画片分集故事小标题等,都应打简体中文字幕。送审电视剧样带字幕应有专人负责校对,杜绝错别字。
各省级电视剧审查部门和委托审查部门,应按照总局通知精神,调整和加强各自的电视剧审查工作,健全报审制度,规范审查程序。凡不符合报审要求的电视剧,如《国产电视剧报审表》和《引进电视剧报审表》填写不完整、送审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样带质量不符合审查标准,粗制滥造、错别字过多等,总局将退回送审单位,不予审查。
第二篇:特色小镇申报审批政策解读
特色小镇的概念认知
首先,特色小镇有一个概念,浙江特色小镇在面积上有一个限定,就是3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这里面有1平方公里的建设范围,但是对于国家的特色小镇是建制镇的镇域。从具体要求上来讲浙江特色小镇要求是四位一体,国家级特色小镇有5个方面的培育要求,分别是和谐宜居、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传统文化、设计服饰、体制机制,有产业、有文化、有环境、有设施,产业是放在第一位的,这两个都是以产业为引领的。还有一些对于位置上的选择或者大的选址,全国重点镇是优先选择的,县城所在地的城关镇是不选择的,这是我们浙江与发改系统主导的特色小镇跟国家与住建部主导的特色小镇的不同。
浙江特色小镇要求产业是特而强的,形态是小而美,功能是有机和,机制是新而活。某种程度上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之间有很紧密的关系,这就是住建部在特色小镇的要求中,一定要对美丽乡村建设有一定的促进和引领作用。某种程度上这两种类型,无论是特色小镇还是田园综合体,都对我们新兴城乡关系的演变,对我们的城市问题和乡村问题的解决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全国特色小镇的政策
2016年7月份,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出台147号文件,到2020年全国培育一千个特色小镇。去年的10月2日在浙江的余杭正式公布了第一批127个全国特色小镇。今年的5月份开始了第二批特色小镇的申报,7月24到26日进行了第二批特色小镇的评审,距离一千个还有三分之二。
14号文件: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文件里面有几个要求:一是目标,二是6个导向: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前五个是偏产业的,后面是数量和标准,原则上是建制镇,县城城关镇除外,优先选择重点的小镇,原则是特色,市场主导,和深化改革,这是我们全国特色小镇的目标和要求。
培育的原则有五项:一是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二是美丽、和谐宜居的环境;三是文化要彰显特色;四是设施要便捷和完善;五是体制和机制。
通知解读:
第一,精神不变。延续去年的三部委的通知精神,六个不同导向和去年保持一致。第二,要求提高。体现为:一是小镇基础条件要求比去年做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二是产业具备一定的条件;三是规划比去年要求高;四是政策;五是建设要求,对老镇区环境整治进行提升;六是立项要求,文化和旅游类项目一定要符合本地实际,建设的道路、公园设施要满足群众的要求,建设老百姓喜欢和需要的明星性项目。
第三,重点突出。产业的重点、规划的重点、建设的重点。
第四,增加限制。一是县政府的驻地不推荐;二是盲目理想、盲目建设、政府大包大揽和过度举债不推荐;三是文化旅游类产业主导的小镇推荐比例不能超过三分之一;四以房地产为单一产品,打着特色小镇的名义搞圈地开发的不推荐;五是导致资源浪费的不推荐;六是规划没有达到要求,脱离实际的不推荐。
第五,方式改变。今年增加了答辩,答辩去的领导职位越高分值越高。因为上级领导重视,所以他们接下去实施的时候推荐更快一些。
特色小镇评审办法与原则
评审时间:每一个镇评审时间为20分钟,其中15分钟为各镇负责人答辩时间,5分钟为专家提问和点评时间。
专机职责:每一位专家按照当日安排审查的省份名单小镇进行材料审查、答辩提问、综合评语。
审查重点:是否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产业项目是否与主导产业密切相关,规划编制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落实了支持政策,是否存在老镇区大拆大建的问题,是否保持了小镇宜居尺度,是否传承了小镇传统文化以及项目设施建设,是否符当地实际等方面进行重点审查。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提问与点评要求:每个镇答辩后,专家组对小镇特点提出2到3个问题,提问与回答时间不宜超过三分钟,随后,主审专家对小镇进行现场点评,应从特色化发展建设优势,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发展中应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点评,时间不宜超过2分钟。
评分标准:一共是100分,第一部分基础部分占了70分,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占了20分,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占了10分,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占了10分,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占了10分。
特色小镇创建的问题
1、特色小镇产业如何选择
第一,产业如何选择,产业是核心;第二,当地有什么资源,资源基础怎么样,资源是否可以转化成产业;第三,产业未来发展前景怎么样;第四,就业人口的支撑;第五,人口和空间支撑。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2、特色小镇如何选址
选好了很容易做成,选不好,最终投资的时候也出现了问题,怎样选址有很大的约束性。
3、投资从哪里来
每一个类型的项目可以找到相应的融资方式,关键你要把工作做细、规划做细,项目分解的越细越好。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4、高效产能如何实现
政府可以不做硬性要求,但是对企业来讲一定要有回报,回报方式、回报周期到底怎么样。
5、高端人才从哪里来
在大都市区这边比较容易招,但是欠发达县市招人很难,你的产业和人的关系非常密切。
6、如何杜绝百镇一面
产业选择上,尤其在规划建筑、设计景观上、文化提炼和挖掘上一定要要体现出来。
7、如何协调权益如何运营
因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还包括原有企业和原住民的利益,这是一个机制和企业的问题。
特色小镇的支撑体系 5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特色小镇的支撑体系分六个方面:一是产业;二是人才;三是土地;四是政策;五是资金;六是运营。六个要素如果能够很好的竖立起来小镇是可以落地的,是可以支撑的,如果某一个方面有问题,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和升级,需要我们必须进行一个适应新常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特色小镇与小城镇的融合
特色小镇是可以引领我们发展的,特色小镇为小城镇发展强化了引擎,提供了动力,聚焦的产业,突出了特色。反过来,小城镇为特色小镇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和配套服务。一个小镇它该是一个产业平台,一个工作抓手,一个空间载体,一个开发项目,没有那么的复杂。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6
第三篇:标准立项、申报及审批
标准立项、申报及审批
第一节 国家标准立项申报及审批工作
一、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立项条件
1.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规定; 2.符合国家标准的立项范围和指导原则;
3.市场和企业急需,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推动作用;
4.政府急需,对规范市场秩序有推动作用;
5.符合国家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政策; 6.同现行国家标准没有交叉; 7.属于申报单位的业务范围; 8.提交国家标准草案; 9.完成期限不超过三年。
二、立项来源
1、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企业集团、各技术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立项条件的要求,提出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立项建议。
2、向社会征集
1)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实行常年公开征集制度。
2)任何单位、个人均可根据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立项条件提出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提案,但是,有的行业,企(事)业单位所属组织或个人的立项申请,还须经所在单位标准化主管部门审查推荐。
三、项目提案上报上报单位:行业部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或直接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上报内容:标准项目建议书(详见附表1)、标准草案标准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制定或者修订的目的、意义或必要性;
(二)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
(三)标准的主要内容;
(四)完成时限;
(五)其他有关情况。
《项目建议书》必须使用指定的统一格式的电子模板制作(详见附表1),《申报标准汇总表》(详见附表2),表格格式可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标准制定工作站栏目中的常用工具中下载《项目建议书》电子模板。
四、向社会征集的项目提案的处理讨论:向社会征集的项目提案,由国家标准委委托有关部门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提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做出是否采纳的决定。对被采纳的,由国家标准委给予项目提案单位或个人答复,并委托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或技术委员会提出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立项建议。申报:行业部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报送的标准计划项目进行审核和协调后,通过网站提交方式报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行业部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凭用户名和口令,登录“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信息系统”(http://gb.sac.gov.cn/ 或http://202.99.59.15/)填报:标准项目建议书、标准草案。
五、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处理国家标准委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进行初审,在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
目确定之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家标准委根据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立项条件,组织有关国家标准管理
机构、行业部门进行协调,经协调一致的项目,列入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并下达给各技术委员会。
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没有归口技术委员会的,国家标准委指定业务相关的技术委员会承担。
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每季度下达和公布一次,急需项目随时立项下达和公布。立项下达有计划通知各技术委员会接到国家标准委下达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后,应及时转发到项目的起草单位,并做好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执行的监督检查。
第二节 标准制修定工作
一、标准起草
1、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分标委确认的标准起草单位应当制定标准工作计划,成立标准起草小组,并确定专门人员负责标准的起草工作。标准项目负责起草单位按立项要求起草标准,鼓励组织生产、科研、营销、用户等方面人员成立工作组,共同编写国家标准;标准工作计划和标准起草小组名单应当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分标委备案。
2、标准起草单位应当系统地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标准及规范、规程、文献等资料,及时掌握相关标准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动态信息。
3、标准编写的层次结构(章、条、款、项)、格式、用语、公式、表格和字体,应当遵循GB/T1.1的规定。
4、在编写标准草案的同时,应编写标准编制说明,其内容一般包括:
(1)工作简要过程,任务来源、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名单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2)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标准的,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
(3)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4)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5)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6)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7)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8)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8)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10)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标准草案完成后,分技术委员会应将标准草案广泛征求意见一个月,并根据有关方面提出的意见修改标准草案,形成标准送审稿,同时填写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汇总处理表。
二、征求意见
1、标准起草单位在完成标准起草工作后,应当将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制说明及有关附件送到分标委秘书处。分标委秘书处应当对标准的格式、内容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进行程序性审查;经审查同意后,起草单位将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制说明及有关附件寄送给部分委员和相关单位专家征求意见。必要时,可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征求意见。
2、征求意见的专家应当涵盖相关科研、生产、使用、检测检验、培训、监管监察等领域,且专家中委员的数量应不少于10 人。
3、收到征求意见稿的专家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意见,且反馈意见的专家数量应当超过征求意见专家数量的三分之二。反馈意见期限为自对方收到至回函日止30 天内。
4、对于专家反馈的意见,标准起草单位应当进行汇总、分析和处理,并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修订,完成标准送审稿和意见汇总处理表。对不采纳的意见,应当有充分的理由,并在意见汇总处理表中予以说明。
三、审查和报批
1、标准起草单位将完善后的标准送审稿、标准编制说明、意见汇总处理表和其他有关附件送分标委秘书处。分标委秘书处将标准送审稿送主任委员初审同意后, 提交全体委员审查。审查采用会议或者函审方式。
2、审查前,由标准起草单位提出审查专家名单和审查申请。秘书处应当在审查会议前一个月或函审表决前两个月,将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及有关附件(函审还应包括函审单)提交给审查者。
3、会议审查时,应当进行充分讨论,尽量取得一致意见。需要表决时,必须有不少于出席会议代表人数的四分之三同意方为通过。函审时,也必须有四分之三的回函同意方为通过。会议代表的出席率和函审单的回函率应当不低于三分之二。
4、会议审查时未出席会议也未说明意见者,以及函审时未按规定时间投票者,均按弃权计票。
5、对有分歧意见的标准或条款,应有不同观点的论证材料。
6、会议审查应当有会议纪要。函审时应当形成函审结论并附函审单。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审查,必须采用会议审查。
7、审查标准的投票情况,应当以书面材料记录在案,并作为标准审查意见说明的附件。
8、对分标委审查过的标准,原则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不再进行审查;对于一些重要标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可组织进行专门审查。
9、通过审查的标准,由标准起草单位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连同标准编制说明、意见汇总处理表和其他有关附件一式三份送分标委秘书处。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国外先进标准的,应附有该标准的原文或者译文一式二份。
10、标准起草单位提供上述资料时,应当同时提供电子文稿。制定、修订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还应当提供中文和英文通报单。
11、标准报批稿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复核和秘书长签字后,送主任委员或其委托的副主任委员审查。经主任委员或其委托的副主任委员审查同意后,向国家标准委报批。
四、发布和备案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委统一编号、发布。快速程序:对下列情况,制定国家标准可以采用快速程序:
1、对等同采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标准制、修订项目,可直接由立项阶段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省略起草阶段;
2、对现有国家标准的修订项目或中国其他各级标准的转化项目,可直接由立项阶段进入审查阶段,省略起草阶段和征求意见阶段。
第三节 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阶段管理
1、承担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技术委员会每年应分两次向国家标准委报告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执行情况。
2、国家标准委每年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公布执行情况。
3、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执行过程中原则上不得调整。确需中途撤销或更改的,须经国家标准委批准。调整程序按《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
4、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应按立项时确定的期限完成,即国家标准报批稿报到国家标准技术审查部。如果不能按期完成,应提前3 个月向国家标准委提出延期申请。同一计划项目最多可申请延期2 次,每次延期1 年。超过立项时确定的期限,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未完成也未提出延期申请的,或申请延期后在延长期之内仍未完成的,自动撤销。
5、未完成当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80%的技术委员会,国家标准委原则上不再下达下一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
第四节 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修订国家标准的管理
1、国家鼓励各类企业参与、承担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承担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的企业在相关的技术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
3、企业制修订的或以企业为主制修订的,以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修订的国家标准,由业务归口的技术委员会组织技术审查。第五节 国家标准计划项目补助经费管理
1、国家标准委根据各技术委员会或承担单位完成的国家标准报批稿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拨付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补助经费。
2、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补助经费重点支持强制性国家标准和重要基础性国家标准。
3、已经列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中的标准制修订项目,原则上不再拨付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补助经费。
4、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补助经费的使用单位每年年底应向国家标准委提交本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补助经费使用决算报告。
5、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补助经费的支出范围,按《国家标准制修订经费管理办法》执行。
第六节 行业标准的立项和制定
1、立项程序基本一致,只是信息化程度不高
2、有的行业标准立项不是建议书而是任务书
3、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发布后30 日内需要备案
第四篇: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程序
基本建设项目审批
法定依据:
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统计局《关于更新改造措施与基本建设划分的暂行规定》(计资〔1983〕869号)
国家计委《关于简化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手续的通知》(计资〔1984〕1684号)。申请条件
基本建设是指利用国家预算内基建资金、自筹资金、国内外基建贷款以及其他专项资金进行的,以扩大生产能力(或新增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新建、改扩建工程及有关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而平地起家的新建项目;
第二、为扩大生产能力(或新增效益)而增建分厂、主要生产车间、矿井、铁路干支线(包括复线)、码头泊位等改扩建项目;
第三、为改变生产力布局而进行全厂性迁建的项目;
第四、遭受各种灾害,毁坏严重,需要重建整个企、事业的恢复性项目;
第五、行政、企事业单位增建业务用房和职工宿舍等项目。
项目总投资在2亿元以上(包括2亿元),或产权隶属关系为省属,或省参股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一律报省或由省审核后转报国家审批;项目总投资在2亿元以下、产权隶属关系为地市县属的基本建设项目,凡建设资金及其它建设、生产条件不能自求平衡的,均需报省或转报国家审批(省里已明确下放审批权限的除外)。
办理程序
需要国家和省审批的基本建设项目,必须经过五道审批手续,即:
1.项目建议书审批
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行业规划、地区规划等要求,对项目进行预可行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的内容:
(1)建设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的,还要说明国内外技术差距和概况以及进口的理由。
(2)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拟在城市规划区建设的非生产性建设项目,还要说明城市规划和行政主管部门的初步审核意见。
(3)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和引进国别、厂商的初步分析。
(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
利用外资项目要说明利用外资的可能性,以及偿还贷款能力的大体测算。
(5)项目的进度安排。
(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
2.可行性研究报告(含招标方案)审批
按照批准的项目建议书,部门、地区或企业负责组织可行性研究,对项目在技术、工程、经济和外部协作条件上是否合理可行,进行全面分析、论证,作多方案比较,认为项目可行后,推荐最佳方案,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1)总论
A、项目提出的背景(改扩建项目要说明企业现有概况),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B、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2)根据经济预测、市场预测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A、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
B、国内、省内现有企业生产能力的估计。
C、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
产品需要外销的,要进行国外需求情况的预测和进入国际市场前景的分析。D、拟建项目的规模、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扩建、改建项目要说明对原有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
(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落实情况。
A、经过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
B、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可能。
C、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
(4)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方案。
A、建厂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条件和社会经济现状。
B、交通、运输及水、电、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C、厂址比较与选择意见。
(5)技术工艺、主要设备选型、建设标准和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成套设备进口项目要 有维修材料、辅料及配件供应的安排。引进技术、设备的,要说明来源国别、设备的国内外 分交或与外商合作制造的设想。对有关部门协作配套件供应的要求。
(6)主要单项工程、公用辅助设施、总体布置方案和土建工程量估算。
(7)环境保护、城市规划、防震、防洪、防空、文物保护。劳动安全、卫生防疫、消防等要求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方案。
(8)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设想。
(9)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
(10)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A、主体工程和辅助配套工程所需的投资(利用外资项目或引进技术项目则包括用汇额度)。
B、生产流动资金的估算。
C、资金来源、筹措方式及国内外贷款(含经济性投资和企业债券)的偿还方式。
(11)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
(12)除公益性和外商投资项目外,其它项目要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就资本金筹措情况作出详细说明,包括出资方、出资方式、资本金来源及数额、资本金认缴进度等有关内容。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要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分析,不仅计算项目本身的微观财务效益,而且要衡量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宏观效益和分析对社会的影响。计算经济效益需根据国家计委颁发的《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其中对投资回收期必须计算。进行经济效果分析的技术经济参数,由各主管部门和地区根据部门、地区的特点,自行拟定报计划部门备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决策的依据,应按规定的深度做到一定的准确性,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的出入不得大于10%。初步设计总概算与可研报告批复投资估算出入大于10%以上的,项目必须重新审批。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能满足大型专用设备预订货的要求。
3.初步设计审批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所做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在必要而准确的设计基础资料上,对设计对象进行通盘研究,阐明在指定的地点、时间和投资控制数内,拟建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通过对设计对象作出的基本技术规定,编制项目的总概算。它应能满足项目投资控制、招投标、材料设备定货、土地征用和施工准备等要求。
初步设计内容:
各类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内容不尽相同,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1)设计依据和设计的指导思想;
(2)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用量及来源;
(3)工艺流程、主要设备选型和配置;
(4)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公用辅助设施和生活区的建设;
(5)占地面积和土地使用情况;
(6)总体运输;
(7)外部协作配合条件;
(8)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抗震措施;
(9)生产组织、劳动定员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10)总概算。
承担项目设计单位的设计水平必须与项目大小和复杂程度相一致。按现行规定,工程设计单位分为甲、乙、丙、丁四级,各行业对本行业设计单位的分级标准和允许承担的设计任务范围有明确的规定,低等级的设计单位不得越级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任务。设计单位必须严格保证设计质量,每项设计均要作方案比较,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设计必须有充分的基础资料,基础资料要准确;设计所采用的各种数据和技术条件要正确可靠;设计所采用的设备、材料和所要求的施工条件要切合实际;设计文件的深度要符合建设和生产的要求。
初步设计由发展计划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审批。初步设计文件经批准后,全厂总平面布置、主要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建筑面积、建筑结构、总概算等不得随意修改、变更。
4.投资计划审批
5.开工报告审批
(1)项目单位按开工要求准备好有关材料,按项目隶属关系向所在设区市计委或省直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开工报告;
(2)所在设区市计委或省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将开工报告转报福建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这五道手续均需要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或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核后转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房屋建筑项目和一些小 型的农业项目(不含水利)、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审批手续可适当简化,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两道审批手续可合并为一道手续;此外,列入省重点、大中型项目中长期规划或前期工作计划、需要报省审批的基建项目可免予审批项目建议书,直接报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材料
1.报批项目建议书必备文件
(1)主管部门报送项目建议书的请示文件
请示文件必须对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总体布置方案、总投资及建设资金来源等作出简要的说明。
省属项目由省归口行政主管部门报送项目建议书;参股投资项目由省归口行政主管部门和设区市计委联合上报项目建议书;地市项目由设区市计委报送项目建议书,省行业主管部 门提出审查意见。
(2)项目建议书文本,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可在报送项目建议书的请示文件中论述,不需编报项目建议书。
(3)拟在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的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必须附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选址意见书。
(4)工业项目必须附内联或外商投资意向书或协议书、环保部门初步意见和土地部门用地预审意见。
2.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必备文件
(1)主管部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文件。
请示文件必须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作简要的阐述,其中确定建设规模的依据、总体布置方案的倾向性意见、项目定址方案、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落实情况、总投资估算及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项目业主或法人组建方案。
省属项目由省归口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可行性研究文件;参股投资项目由省归口行政主管部门和设区市计委联合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地市项目由设区市计委上报可行性报告,省行 业主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
(2)有相应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编制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
(3)大中型项目应有相应资质的咨询单位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意见。
(4)省级土地主管部门、环境主管部门、城市规划、防震、防洪、防空、文物保护、资源、劳动安全、卫生防疫、消防等部门的评价意见文件。
(5)有权单位出具的比较明确的资金承诺证明,银行贷款必须附有权银行出具的贷款意向证明文件。
(6)工程招标方案。包括招投标方式(自行招投标或委托招标、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招标范围、招标内容、招标项目相应资金和资金来源已落实文件)。如属自行招标,还需附按 《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5号令)的有关规定提供有关 材料。
(7)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8)工业项目必须附内联或合资双方签订的合同、章程。
(9)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必须附成果鉴定证书。
3.报批初步设计必备文件
(1)主管部门报送要求审批初步设计请示文件;
(2)有相应资质单位编制提供的勘察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
(3)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
(4)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
(四)投资计划安排
项目初步设计或扩初经批准后,可根据建设资金落实情况上报申请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4.申请列入基本建设计划必备文件
(1)设区市计委或省归口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文件。
省属项目和参股投资项目由省归口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申请计划文件;地市项目由设区市计委上报申请计划文件。其中省直行政机关购、建房项目必须附有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出具 的审查意见文件。
(2)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许可证文件及红线图。
(3)市县政府或省归口行政主管部门自筹资金计划安排建议。
(4)有权承贷银行出具的贷款资金配置证明文件。
(5)有权机关批复的初步设计文件及其它批复文件复印件。
5.项目开工报告的审批所需材料
(1)市计委或建设项目行业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
(2)项目法人设立的批复文件(即工商营业执照或各级政府批准文件)
(3)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总概算批准文件(复印件);
(4)项目资本金落实文件及投资用款计划(复印件);
(5)规划部门“一书两证”(复印件);
(6)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大纲及能满足连续施工三个月以上施工图;
(7)施工招投标合同(复印件);
(8)项目征地、拆迁和施工场地“四通一平”(即供电、供水、运输、通讯和场地平整)工作已完成,项目建设需要的主要设备已订货,并已准备好连续施工三个月的材料用量;
(9)项目施工监理单位已通过招标选定。
第五篇:大型活动审批申报制度
大型集体活动安全申报审批制度
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常要开展各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然而,学生在校内外活动时,又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近些年来,在全国各地也先后发生过各种让人触目惊心的意外事故,所以引起了各级领导和教师,家长们的高度重视。为了使各种活动能在安全的基础上,有序地开展,我校制订《校外集体活动和组织大型活动审批如下:一.建立集体外出活动报批制度,坚持安全,就近,就地,徒步的原则,做到组织严密,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二.来回学校乘车,要加强师生交通安全管理,不得乘坐货运汽车、机动三轮车、拖拉机,不得坐“三无”车辆。三.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和演出等活动。四.班级组织活动,要先到活动现场作细致,周密的堪察,发现绝对安全后,再向学校报批,同样,校级组织开展的活动,也必须到现场堪察后,再向区教育局申请批准才能组织开展五.组织活动的教师必须尽职尽责严格把关,排除一切安全隐患确保在活动过程中,师生人身安全。
六.领导要对报批的活动认真分析,严格把关。学校大型活动上报审批制度
一、学校组织的全校性外出活动,应先由学校写出详细的书面报告,经校委会同意盖章后,报区教育局批准,才能进行活动。
二、学校写申请报告时应写清楚活动内容,活动地点,起止时间,参加活动人数,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等情况,还应写清组织的形式和防护措施等内容。
三、活动需要用车时,应对所用车辆和司机严格审查,并把车数、车号、车型、司机姓名、工龄、驾驶执照、行车证的号码写在申请报告中。
四、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组织的小范围的活动,也要按照活动的情况,写出书面报告,报校领导批准后,才能活动。具体如下: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大型活动管理,确保大型活动安全有序进行,维护正常的校园秩序,保障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大型活动,是指学校在本校操场、租用外界运动场、礼堂等公共场所面向师生及校外人员举办的活动:
1、文艺演出活动;
2、各类庆祝、庆典、集会等活动;
3、体育竞赛、科技竞赛等;
4、专题报告会等;
5、新生注册报到;
6、其它大型活动。第三条德育处是学校大型活动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第四条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实行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主办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大型活动的第一安全责任人。
第五条根据第四条之原则,实行分级管理,逐级申报审批和备案制度。第六条德育处负责大型活动的安全审查工作,大型活动主办部门应提前几日向德育处提供下列有关资料,办理审查备案手续。
1、大型活动的总体方案。包括活动内容、规模、时间、地点、人数、参加活动的对象和主要领导、入场方式、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等;
2、有关部门或校领导同意举办大型活动的证明;
3、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措施和实施方案以及突发事故处置预案,包括安全责任人、保卫人员数量、保卫人员任务分工和应急措施等;第七条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所使用的建筑物、构筑物牢固安全,搭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并检验合格;
2、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
3、电器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夜间举办活动必须有照明设施及临时停电的应急措施;
4、出入口畅通、标志明显,安全门必须是自由门或外开门;
5、危险路段、部位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并有明显警示标志;
6、入场人员不得超过场地核定容量;
7、如需租用车辆,必须用公交公司或旅游公司的车辆;第八条经学校批准(校长和德育副校长审批)举办的大型活动,德育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1、负责活动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
2、制定大型活动安全保卫方案,并保证有效实施;
3、活动开始前,会同举办者勘察活动场所,排除不安全隐患;
4、根据大型活动规模,安排保卫力量;
5、维护治安秩序,做好治安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6、保障活动场所通道、出入口畅通,做好交通疏导工作;第九条参加大型活动的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自觉遵守活动场所的规章制度,服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和管理,有秩序地入场退场;
2、严禁随意抛扔物品或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制刀具和其它妨害公共安全的物品进入活动现场;
3、严禁在禁烟禁火部位吸烟或私自动用明火。第十条参加大型活动执勤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纪律,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第十一条大型活动举办者违反本办法,学校将依照有关规定,视其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和主办单位负责人进行查处。
大型集体活动安全申报审批制度
2016-2017年
韩
洪
小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