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连云港市水利工程管理办法
连云港市水利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保证水利工程完好和
安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防一洪:排涝、灌溉、供水、航运等综合效益,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和《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河道、堤防、水库、涵闸、抽水站、水电站、灌区、沟渠、塘坝等各类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和设施以及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水资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 理工作的领导,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
市、县(区)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水利工程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保护和监督工作。
第四条
保护水利工程设施的完好和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一切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城乡体组织和个人,都应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工程保护
第五条
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和防汛抢险的需要,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围规定如下:
(一)河道的管理范围
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提防及护堤地。同一条河道,局部无堤防的,按有堤防处理;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和行洪区。
主要河道堤防的管理范围为堤顶、堤坡及下列规定的护堤地:
1.新沫河:背水坡堤脚外20米。
2.新沂河:背水坡南堤至沂南小河边,北堤至沂北小河边(漫源的单位和个人。
水地段不得小于30米);无沂南、沂北小河的,堤脚外30米至50米。
3.蔷薇河:背水坡堤脚外10米至20米
4.大浦河、东盐河、西盐河、烧香河、排淡河、玉带河、宋跳河等:有河堤的,背水坡堤脚外10米;无河堤的,从河口向外30米至40米。
5.东一站引河:背_水坡堤脚外10米至20米。
6.乌龙河:背水坡堤脚外10米。
7.蔷薇河电灌站干渠(高渠道):台北镇附近石渠段,石渠外3米;靠近公路的,以公路排水沟中心线为界;其它河段,背水坡堤脚外5米。支渠的管理范围为背水坡堤脚外2米。
8.灌河、义泽河、龙沟河、武障河等:背水坡堤脚外2米至5米。
9.一帆河、柴米河、柴南河、南六塘河、北六塘河、盐河等:背水坡堤脚外3米至5米;无堤段河口向外50米。
10.沂南小河、唐响河、公兴河、甸响河、古屯河、老六塘河、县界河、馒头河、硕项河、花王河、孙花河、灌新河、渠西河、东友引河等:背水坡堤脚外3米至5米。无堤段汛期行洪河口向外50米。
11、海堤:迎水坡堤脚外100米至200米;第二道海堤堤脚外30米至50米。背水坡有海堤河的,以海堤河为界(含水面);无海堤河的,堤脚外30米至50米。处于以上河道城镇段的堤防,确实难以划定护堤地的,在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背水坡的管理范围按堤防设计标准断面,堤脚外不得少于5米。
(二)大中型涵闸、抽水站的管理范围
1.大型涵闸、抽水站
(1)临洪闸:上游东堤500米,西堤至调度闸以南100米。下游东堤至临洪东站堤界。左右侧堤脚外20米。
(2)太平庄闸.:闸上游南堤至沫南闸以西50米,北堤至沐北闸以西50米。闸下游1000米。左右侧背水坡堤脚外20米。
(3)蒋庄闸:闸上下游各500米,左右侧背水坡堤脚外 20米。
(4)石梁河水库溢洪闸:闸下游河道、堤防1000米。
(5)武障河闸、北六塘河闸、龙沟河闸、义泽河闸、盐河南闸等闸管理范围,按原征用土地协议执行。
(6)临洪东站(含大浦站):上游东堤1800米,西堤1600米,上游从翼墙最后一根栏杆处起算;下游河道1000米,左侧与临洪闸管理范围相接,右侧至大浦河西堤脚止。
(7)临洪西站:上游河道堤防500米,下游河道堤防至临洪河口,左右侧各200米。
2.中型涵闸,(1)沫南闸、沐北闸:.JW上下游河道堤防各250米,左右侧背水坡堤脚外10米。乌龙河调度闸上游至蔷薇河中泓,下游250米。左右侧背水坡堤脚外10米。
(2)大板跳闸:闸下游左岸到宿城排水河口止,右岸到市养殖公司的对虾场泵房止,左右侧宽度均为河口以外30米;闸上游以翼墙末端起500米止,左岸到山脚止,右岸背水坡堤脚外10米。
(3)玉带河闸:闸下游从翼墙末端向下482米止,闸上游到盐河口止;左右岸堆土区背水坡堤脚外10米。
(4)电厂闸:闸下游到老铁路桥,闸上游到蔷薇河中泓边,右岸至洪门公路桥公路基,左岸从闸岸墙外200米。
(5)猴嘴闸:闸上游自翼墙末端向上200米止,闸下游至蔷薇河电灌站送水干渠;左右岸河口以外各40米。
(6)大浦闸:闸上下游各200米,左右侧河口向外各50米。
(7)大浦附闸:闸下游和大浦闸管理范围相接,.闸上游100米,左右侧背水坡堤脚外10米。
(8)盐河闸:闸上下游各200米,东堤以导流河东河口为界,西堤背水坡堤脚外10米。
(9)新浦闸:闸上下游各200米,左右侧以石护岸向外10米为界。
(10)蔷薇河电灌站:上游至三孔进水涵洞(引河两侧背水坡堤脚外10米为界);下游至海连公路路边(两侧以取土沟中心线为界)。
(11)蔷薇河四孔进水涵洞:上游至蔷薇河中泓边,下游
至东站引河中涨边,左右侧各50米。
(12)小潮河闸:东起南偏泓滚水坝消力坎向东85米,西至潮河闸上游引河块石护坡西边缘外5米,北起南偏泓 北河口,南至沂南小河北河口(无河按已定范围)。以上范围 含滚水坝、小潮河涵洞。
(13)东友涵洞:东起东门闸下游块石护坡边缘向东77米,西至西门闸上游块石护坡边缘向西40米,北起南偏泓南河口,南至沂南小河南河口。
(14)孙湾闸、花元翻水站、花元闸、渠西河闸等闸管理范围,按灌南县人民政府灌政发[1988124号文件规定执行。
以上河道上下游以闸、涵、站等建筑物中心线计算,两岸以岸墙外边缘计算。
(三)水库的管理范围
1.大型水库
石梁河水库28米水位线、小塔山水库37.26米水位线、安峰山水库18.9米水位线以下的水库区,大坝、副坝背水坡坡脚外200米。2.中型水库
房山、贺庄、昌黎、横沟、大石埠、羽山、西双湖及八条路等八座中型水库的管理范围为:设计最高洪水位线以下的库区及大坝、副坝背一水坡坡脚外100米至200米。
3.小型水库
设计最高洪水位线以下的库区,大坝背水坡坡脚外10米至50米。
大中小型水库大坝两端的山头岗地,可根据安全管理需要,由有关县(区)人民政府划定管理范围。
(四)灌区的管理范围
1.10万亩以上的灌区
干渠背水坡坡脚外5米,支渠背水坡坡脚外3米。2.10万亩以下至 1万亩以上的灌区
干渠背水坡坡脚外3米至5米,支渠背水坡坡脚外1米至3米。
灌区干、支渠两堤之间的滩地和水面亦属管理范围。
上述各类工程管理范围,凡已经划分明确且标准不低于现行规定的,不再变动。新建工程在批准设计时,应同时明确划定管理范围。其他河道、堤防、灌区、涵闸等水利工程的管理范饲,由县(区)人民政府划定。
第六条
各类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的土地一,由一市、县人民 政府依据国家土地管理的有关规定登记发证。
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由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进行管理和使用。其中,已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由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的,可继续由原单位或个人使用。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其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但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安全监督,不得进行任何损害水利工程和设施的活动。
第七条
为了保护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发挥工程应有的效益,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禁止损坏涵闸、抽水站、水电站等各类建筑物及机电设备、水文、通讯、供电、观测等设施。
(二)禁止在堤坝、渠道上扒口、取土、打井、挖坑、埋葬、建窑、垦种、放牧和毁坏块石护坡、林木草皮等其他行为。
(三)禁止在水库、湖泊、江河、沟渠等水域炸鱼、毒鱼、电鱼。
(四)禁止在行洪、排涝、送水河道和渠道内设置影响行水的建筑物、障碍物、鱼罾鱼簖或种植高杆植物。
(五)禁止向湖泊、水库,河道、渠道等水域和滩地倾倒垃圾、废渣、农药、、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以及《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禁止排一放的其他有害有毒的污水和废弃物。
(六)禁止擅自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盖房、圈围墙、堆放物料、开采砂石土料、埋设管道、电缆或兴建其他建筑物。在水利工程附近进行生产、建设的爆破活动,不得危害水利工程的安全。
(七)禁止擅自在河道滩地、行洪区、湖泊及水库库区内圈圩、打坝。
(八)禁止拖拉机及其他机动车辆、畜力车雨后在堤防和水库大坝的泥泞路面上行使。
(九)禁止任意平毁和擅自拆除、变卖、转让、出租农田水利工程和设施。
第三章 工程管理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制定水利管理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对水利工程每年应组织检查,对损坏的工程设施进
行养护、维修、加固和更新。每年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维修的经费,应纳入市、县(区)、乡(镇)人民政府的年度财政计划。
第九条
水利工程设施应按照受益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受益和影响范围在两个县以上的水利工程,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由市、县管理的水利工程,有的也可以按照工程的统一标准和管理要求,委托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第十条
城建、场圃、厂矿、企事业单位和部队兴建的水利工程,必须按照所在地区防洪排涝和工程管理的要求,由兴建单位负责管理、维修和养护。
第+一条
利用堤坝做公路的,应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路面(含路面两侧各0.5米的路肩)由交通部门负责管理、维修和养护。
第+二条
河道中的航道由_交通部门按《江苏省内河交通管理条例》管理。在流域性主要河道中,以行洪、排涝为主的河道、堤防护坡工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维修养护;以通航为主的河道,堤岸护坡工程由交通部门负责维修养护;既是行洪、排涝、送水又是通航的河道,堤岸护坡工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与交通部门,共同负责维修养护。
第+三条
市、县、乡边界水利工程管理应严格按照国家和上级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或双方的协议执行,任何一方不得损害另一方的利益。有争议的由双方协商处理;协调 不能解决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十四条
河道、湖泊、湖荡的开发利用必须服从防洪滞涝的总体规划,其开发利用项目应当按照水利工程分级管理权限事先征得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批准实施。确因国家建设及生产、工
作需要,必须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兴建工程设施和建筑物的,应当从严控制,建设单位必须先将建设项目的,选址地点、工程规模、结构形式和占地范围,按分级管理权限,向一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报告,经审查批准后,方可一向一上级主管,机关报送设计任务书。工程项目批准后,应当在开工前到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取准建证。工程建设单位应按照批准的设计图施工并按时竣工。凡不能按时施工或竣工而影响蓄水、排水、供水和行洪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有权一责令建设单位停止施工、拆除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因施工确需阻断或损坏排灌沟渠、涵闸、管道、堤坝、桥梁等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单位应事先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其它措施,保证水利工程的原有效能,并在限期内修复或修建被阻断和损坏的水利工程。
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兴建建筑物,需经河道主管单位审查批准(对流域性河道要报省河道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领取《河道工程占用证》后,方可实施,并按市物价局连价费字[998]第79号和市水利局连水政仁[1998]第08号文件的规定缴纳河道堤防工程占用补偿费。
第十五条
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可根据需要,报经有权部门批准,设立公安保卫机构,依法维护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属于国家规定的重要警卫目标的工程,由武警部队负责守护。
第十六条
县(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政机构的管理,完善水政监察制度,充实执法力量,改善执法条件。
第十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定期组织检查、维修、养护,确保工程设施完好,保证农田灌溉和防洪排涝的需要。乡(镇)经批准可设置水利站,作为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在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负责乡(镇)农田水利的建设、水工程、水资源、河道的管理和保护。第四章
防洪与清障
第十八条
防汛抗洪清障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各有关部门实行防汛岗位责任制。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设立防汛防旱指挥部,统一指挥本行政区域的防汛抗洪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同级水行政
主管部门。石油、供电、城建、邮电、公路、航道、工矿以及商业、物资等有防汛任务的部门和单位,汛期应当设立防汛机构,在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做好本行业和本单位的防汛工作。
第十九条
流域性主要河道的水情调度方案,主要河流的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大、中型水库的控制运用方案,报省防汛防旱指挥部审定,重大的防汛抢险和排洪、分洪、泄洪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其他河流、水库的控制运用方案,、由市、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审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和阻挠方案的执行。
第二十条
各级防汛防旱指挥部应当在讯前对各类防洪设施组织检查,发现影响防洪安全的问题,责成责任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处理,不得贻误防汛抗洪工作。
各有关部门和单一位按照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对所辖的防洪工程设施进行汛前检查后,必须将影响防洪安全问题和处理措施报有管辖权的防汛仿旱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并按照该防汛防旱指挥部的要求予以处理。
第二十一条
在紧急防汛期,为了防汛抢险,防汛防旱指挥部有权在其管辖范围内调动物资、器材、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人力,事后应一当及时归还或者给予适当补偿。因抢险需要取土占地、砍伐,林木、清除阻水障碍物的,任何单位不得阻挠,但事后应当依法向有关部门补办手续。
防汛抢险的经费和物资器材,由各级防汛部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专材专用、不准挪用。汛期各部门在河道作业与防汛有矛盾时,必须服从防汛需要。
第二十二条
城镇规划区内的防洪排涝工程,必须符合江、河、湖、海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由城镇建设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商定并按照防洪排涝要求,统一纳入城镇总体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
新工矿区、新住宅区在新的防洪排涝工程系统建成以前,不得任
意打乱、堵塞、填毁原有的防洪、排涝水系。
第二十三条
一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凡未经批准擅自兴建的各类建筑物和生产生活设施,按以下规定分别处理:
(一)1987年1月1日以前未经批准兴建的,如不危害水利工程安全和影响防洪抢险的,可予以保留,但应到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使用手续;在险工险段或严重影响防洪安全地段,危害水利工程安全和影响防洪抢险的,应限期拆除,其他地段,应结合城镇规划、河道整治和土地开发利用规划,分期分批予以拆除。
(二)1987年1月1日以后未经批准兴建的,均属违章建筑,应依法予以拆除。如确需保留,在不影响防洪和水利工程安全的情况下,需经河道主管机关审批。
第二十四条
行洪、排涝、送水河道中阻碍行水的圈堤、坝埂、矿渣、对虾塘、芦苇、鱼罾、鱼簖等障碍物,应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由防汛防旱指挥部责令设障者限期予以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防旱指挥部组织强行清除,并由设障者承担全部费用。
未按防洪标准设计,严重壅水、阻水的码头、桥梁、泵房等建筑物和临河、跨河、穿河工程设施,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原建设使用单位和个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防洪要求重新改建或拆除。严重影响防洪安全的,必须服从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紧急处理决定。
第二十五条
防汛一期何,在超过警戒水位的河道、湖泊内行驶的船舶和堤防上行驶的车辆及从事•生产、施工作业等活动,都必须按照防洪安全的要求,服从防汛部门的统一指挥。
第五章
经营与管理
第二十六条 为合理利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水土资源,逐步解决水利工程必需的运行管理、大修和更新改造费用,减轻国家和人民的负担,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管好用
好水利工程的前提下,应加强经营管理,充分利用管理范围内的水土资源和设备、技术条件,实行有偿供水,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收入,逐步提高自给能力,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
第二十七条
对利用水工程或机械提水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的,应按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申请取水许可证,一并依法交纳水资源费。工业、农业和其他一切由水利工程提供水源的用水单位和个人,都要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并按照国家规定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交付水费。
受益范围明确的堤防、护岸、水闸、圩垸、海塘和排涝工程设施,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受益的工商企业、农场等单位和农户收取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具体计费办法和 开征时间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十八条
各用水单位要编制用水计划和用水报表,经批准后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按计划供水。.在特殊情况下,供水单位有权对用水计划进行调整,对未提出用水计划和不按时报送用水报表的单位,水行政主管部门有权不予供水。
取水单位和个人应当安装量水设施,无量水设施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限期安装。逾期不安装的,按工程(或设备)额定取水、能力(或设备铭牌取水能力)满负荷连续运行取水量计征。
第二十九条
一凡新增加的用水户及要求增加用水量的老用水户,均须先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用水申请,经批准并一次性交纳水资源开发补偿费后,方能供水。水资源开发补偿费标准按旧取水量每立方米不低于35元计征。
第三+条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分配、调度,应当符合兴利和除害相结合的原则,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兼顾农业、工业用水和航运需要,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第三+一条
新建、改建、扩建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各类水工程,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江河分级管理权限,将工程建设方案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与江河、湖泊防一洪有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要在可行性报告中作出防洪评价,按分级管理权限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立项。
第三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必须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审批程序办理,并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防治水污染设施的竣工验收,应当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验收合格后,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三十三条
不准向水库、运河、供水渠道排污。确需在其范围内排污的,必须经过清污处理,符合排放标准,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向河道、湖泊排污的单位在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之前,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禁止在河道、湖泊等水域滩地内或水库、供水渠道管理 范围内堆放或弃置工业和其他废弃物以及生活垃圾。
第三十四条
在河流、湖泊、水库管理范围内取土、挖砂、采矿、兴建各类工程及进行其他生产性活动时,必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破坏、污染水资源。因疏干排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枯竭或地面塌陷,对其他单位或个人的生活和生产造成损失的,采矿单位或建设单位应当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
第六章 奖励和惩罚
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先进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水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和本办,保护、管理水利工程设施成绩显著的;
(二)在防讯抢险斗争中,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免遭重大损失的;
(三)同危害水利工程的非法行为作斗争,保护水利工程设施有功的;
(四)保护水资源、执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降低工农业生产成本成绩显著的;
(五)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成绩显著的;
(六)钻研工程管理科学技术,有重大革新或创造发明的;
(七)积极开展多种生产经营,、厉行节约,努力减轻国家和人
民负担成绩显著的。
第三十六条
根据《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一)项规定,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除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损失的,经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处以1万元至10万元的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七条
根据《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二)项规定,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擅自开发利用河道、湖泊、湖荡、海堤和沿海港河管理范围的,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可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退出所使用的水利工程、恢复工程原状、赔偿损失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并可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和1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八条
根据《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三)项规定,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规定,阻挠防洪方案执行、拒不拆除在险工险段或影响防洪安全的建筑物及设施的,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
可以责令其停止并纠正违法行为,并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尤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更具《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着其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除障碍,或者采取封井、堵截取排水口、拆除取水设备等补救措施,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罚款:
(一)擅自取水或者未按规定取水的,可以并处3万元 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擅自新建、改建、扩建开发利用水资源工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植自在江河、湖泊、水库、渠
道内设置或扩大排污口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造成水土流失或者 破坏、污染水资源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根据《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并可处以罚款。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毁坏水工程和水资源监测设施的;
(二)以暴力、威胁方式,阻挠、拒绝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
(三)在水事纠纷发生和解决过程中,煽动群众闹事的。有前款第一项行为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不及时、不足额上缴水资源费的单位,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依据《预算法》、有关水资源管理的法规和《关于违反
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并可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
根据《江苏省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省政府第66号令)第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逾期不交水费的,每逾期一天,加收应
收水费的1‰滞纳金;经一再催交无效,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或水行政主管部门有权采取措施限制取水。
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三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必须忠于职守,模范执行国家法律和法规。作出罚款处罚的,必须执行《行政处罚法》和《连云港市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细则》的规定。对利用职权、营私舞弊、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应根据情节轻重,对单位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给予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各县(区)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细则。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水利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1996年5月13日市政府印发的《连云港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连政发[1996]81 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水利工程管理办法
二道区水利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吉林省农村水利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行政区域内从事河道、水库(塘坝)、灌区、水土保持、堤防、闸涵、排灌站、机井等水利工程建设、运行和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区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管理和 保护工作的领导。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区水利工程的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建设
第四条在二道区行政区域内兴建水利工程应当依据区域 规划,必须经过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履行建设程序,并经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得尚自修建任何水利工程。
第五条在二道区行政区域内兴建水利工程,应当按国家 和省有关规定,建设单位(项目申报单位)应当将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实施方案等,报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水利基本建
设程序,报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审批手续。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参与工程的设计审查、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
第六条跨河建筑物必须满足设计20年一遇,校核50年 一遇防洪标准。
第七条水利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 制、建设监理制、合同制。
第八条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建设施 工中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按施工进度分阶段进行检查验收。水利工程竣工后,应当按国家规定由有关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三章管理
第九条乡(镇)水利管理站为基层水利管理机构,是二道区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的派出机构。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灌溉水源、灌溉工程设施和 工程受益范围内土地影响工程效益的,必须事先提示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水利工程应当根据工程类别划定不同的管理和保护范围,树立界标。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由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搞好工程绿化,防止水土流失。
第十二条未经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内从事下列活动:
(一)挖塘、打井、修窑、建房或修建其他工程和建筑物;
(二)爆破、采石、挖沙、取土;
(三)弃置废渣、垃圾等废弃物;
(四)垦殖、挖掘、采伐、集市贸易;
(五)对水利工程可能造成影响的其他活动。
(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水利工程的水域排放超过国家 标准的污水、污物。
第十三条国家、省、市、区投资的水利工程纳入国有资产,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利国有资产管理。
第四章投入
第十四条水利专项基金由二道区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 据工程计划报请区财政部门批准后使用。
第十五条各乡(镇)人民政府对发展水利建设的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使用时应当按规划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安排计划,会同有关部门下达。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未按规划或未经批准修建水利工程的,除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外,并可处以1000元至10000元罚款。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给予赔偿。有关责任人由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七条未经工程竣工验收,擅自启用水利工程,处以500元至2000元罚款。
第十八条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溉工程设施和工程受益范围内土地影响工程效益的,除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外,并可处以1000元至5000元罚款。造成损失的,赔偿损失。
第十九条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水利管理和保护方位内,从事危害水利工程安全活动的,除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赔偿损失外,视情节轻重可处以200元至5000元罚款。
第二十条截留、挪用、挤占水利建设资金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查处,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追回或停止投资,并视情节轻重,依法追究有关责任者的法律责任。
第三篇:水利工程管理办法
《水利工程管理办法》
(一)河道、分滞洪区堤防的管理范围从堤脚量起,堤防内5米至20米,堤防外10米至30米;安全保护范围为堤脚以外50米至100米。
有堤防河道的管理范围包括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属于国家所有的滩地、两岸堤防及堤防的管理范围;无堤防河道的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设计洪水位确定。滏阳河在市区内无堤防段的管理范围为河道中心线两侧各30米至40米。
(二)水库库区管理范围为正常蓄水位或水库周围移民线或土地征购线以下的面积;安全保护范围为校核洪水位线顺山坡向上延伸20米至100米。
大坝管理范围为下游坝脚以外30米至300米,左右岸为开挖线以外30米至300米;安全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以外100米至300米。
泄水建筑物两侧及其他建筑物的管理范围为建筑物外缘线以外20米至50米;安全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以外100米至200米。
(三)有堤防渠道的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渠边、堤防及护渠地;无堤防渠道的管理范围为水域、渠边及护渠地。
护渠地的范围为,有堤防的从外堤脚向外量起,无堤防的从渠道上口边缘向外量起,干渠2米至5米,支渠1米至2米;有交通要求的渠道,管理范围可适当放宽。安全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以外20米至50米。
(四)输水隧洞的管理范围为进出口建筑物和竖井外缘线以外10米至30米;安全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以外和洞顶两侧50米至100米。
(五)闸涵、排灌站、水电站的管理范围为建筑物边缘以外10米至30米;安全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以外50米至100米。
第七条 国家管理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及土地上的附着物属全民所有的,使用权归工程管理单位;土地属集体所有的,使用时必须服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统一管理;安全保护范围内的土地权属不变,使用时不得危害水利工程安全。
第八条 集体和个人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兴建的塘坝、水池、排灌站、渠道、机井等小型水利工程,由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划定管理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侵占、毁坏。
第九条 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兴建各类建筑物及设施,建设单位必须将工程建设方案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履行基建审批手续,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参与施工监督和验收。在安全保护范围内不得兴 建危害水利工程安全的建筑物及设施。
第十条 对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历史遗留下来的生产、生活设施及其他建筑物,在险工险段或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安全的,应限期拆除;其他地段的,应结合工程整治、城镇建设和土地开发利用规划,分期分批予以折除。具体实施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一条 沿河城镇在编制和审查城镇建设发展规划时,应当事先征求河道主管机关的意见。河道岸线的利用,应当服从河道治理规划。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非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改变河流走势,不得填堵和占用旧河段。
第十三条 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的,应予以补偿。开采矿藏或者兴建地下工程,对水利工程造成损失的,采矿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应当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
第十四条 水库水面的开发和利用,应当服从水库安全管理的需要,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签定协议。
第十五条 河道、堤防、闸坝、水库、灌区等水利工程的整治与建设,应当服从流域和市以上水利建设规划,按照水利工程分级管理权限,严格执行审批、监督、验收程序。
第十六条 县(市)、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定期组织检查、维修和养护,保证农田灌溉和防洪排涝的需要。
第十七条 加强机井管理,逐步完善机井的保护设施。国家和集体兴建的机井,应当提取折旧费,用于机井的维修和更新,不得挪用。
新建机井必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打井施工单位必须持有“技术资质证”、“施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取水许可定位施工。
第十八条 供水管理按照统一调配,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计划用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有偿供水。
供水工程管理单位遇水、旱灾害年份,应采取应急工程措施和必要的调控手段,保证城市生活和重点企业的基本用水量,所增加费用,经市政府核定后,由受益单位负担。
第十九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防洪标准、流域规划和防洪工程状况,制定防御洪水方案,防洪工程的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分别报上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报上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门备案。
水利工程及其他防洪工程的管理单位必须严格执行防御洪水方案和调度运用计划,对各项防洪工程组织汛前检查,发现影响防洪安全的问题,限期处理,不得贻误防汛抗洪工作。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保证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的前提下,应利用蓄水工程相机增加蓄水量。
第二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限期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没收违法所得,根据情节轻重,可并处10000元以下罚款;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毁坏堤、坝、水电站、渠道、闸涵、机井等水利工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
(二)侵占、毁坏通讯、报汛线路、台站、供用电设施及其他水文和工程监测设施、水利物资、防汛器材设备的;
(三)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炸鱼、烧窑、采矿、采石、钻探、挖筑鱼塘等危及工程安全的;
(四)擅自在边界河、渠修建挑水、挡水、蓄水工程及有损相邻地区利益工程的;在上游扒口决堤、开闸扩大排水或加大引水,在下游设置阻水或缩小河、渠断面及过水能力的。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限期清除障碍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没收违法所得,根据情节轻重,可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
(一)侵占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及土地上附着物的;
(二)在河滩、行洪区、蓄滞洪区、水库库区任意围垦和修建阻水建筑物的;
(三)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在河滩造地的;
(四)在堤、坝、渠坡上移动护坡砂石及滥伐、盗伐林木的;
(五)在河、渠、水库库区内及堤、坝的顶、坡、戗台设置有碍安全管理的建筑物和障碍物的;
(六)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在河渠、水库、塘坝及其他水域乱设、扩大排污口的。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根据情节轻重,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在河、渠内修建阻水及有危害的导流、挑流工程和种植阻水作物或林木的;
(二)在堤、坝、渠坡上垦植、放牧、铲草,对工程造成危害的;
(三)在堤顶、坝顶、水闸交通桥梁行驶危害工程安全的超重车辆和未经工程管理单位批准行驶履带拖拉机、硬轮车及雨后泥泞行车的。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根据情节轻重,可并处警告和100元至1000元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理:
(一)拦截或抢占水源、破坏供水、用水秩序的;
(二)干预和阻挠工程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
(三)非工程管理人员操作闸门及各种设备的。
第二十四条 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内挖砂、取土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限期采取补救措施,并可按每立方米20元至60元计算处以罚款。
第二十五条 向水库、河、渠、排洪沟内倾倒垃圾,弃置砂石、矿渣、煤灰、尾矿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清除,并可按每立方米30元至70元计算处以罚款。逾期不清除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清除,并由责任者负担全部清理费用。
第四篇:连云港市档案管理办法
连云港市档案管理办法
来源:办公室
|
录入:信息处
|
日期:2012-8-16
|
浏览362次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档案,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以及个人,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档案机构,确定必要的人员编制,统筹安排档案事业发展所需的经费。
第二章 档案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 市、县(区)档案局是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对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组织行政执法检查,查处档案违法行为;
(二)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发展计划和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四)组织、指导档案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档案专业教育、档案宣传以及档案干部的培训工作;
(五)参与本行政区域内重点建设工程、重大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档案的验收工作;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的其他工作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本系统、本单位档案工作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必要条件,依法保障档案工作的开展。第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和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其他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八条 各单位应当设置档案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档案人员,统一管理本单位的各种门类档案,指导文书、业务部门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按照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档案,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业务上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负责收集、接收、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自分管范围内的档案:
(一)国家综合档案馆收集和管理本级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其所属机构形成的档案,本级分管范围内各历史时期的档案和有关资料;
(二)专门档案馆收集和管理某一专门领域或某种特殊载体形态的档案;
(三)部门档案馆收集和管理本部门及其直属单位形成的档案;
(四)企业事业档案馆收集和管理本单位及其所属机构形成的档案。前款各类档案馆的设置和审批,依据《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办理。第十条 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系统、本专业档案管理的业务标准和技术规范,经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实施。第十一条 从事档案鉴定、评估、咨询等中介业务的人员,应当经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并接受其业务监督。
第十二条 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专业知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各单位配备的档案工作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第三章 档案的管理
第十三条 档案的所有权根据单位的所有制性质确定。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控股企业的档案归国家所有。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的,其档案所有权按国家有关规定确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档案,合资、合作期间归双方共同所有,合资、合作企业终止、解散后,企业的档案交原中方合资、合作者保存,或者由当地国家综合档案馆保存。
单位因撤销、变更,档案管理权发生变化的,应当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发生争议的,由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裁决。第十四条 资产与产权发生变动的国有企业,应当成立档案处置工作专门组织,档案资料纳入资产管理范围,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同其他国有资产一并清理评估。资产清理结算后,按照国家规定做好档案的移交和处置工作。第十五条 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材料,按照国家规定应当归档的,必须由形成者收集齐全并整理立卷,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已有或者拒绝归档。
第十六条 建立档案登记制度。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和其他组织应当自成立或注册60日内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档案登记手续。重点建设项目分别在工程开工后6个月内、项目档案预验收1个月内和项目正式竣工验收后1个月内填报有关登记表,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计划、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同时抄送项目所在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第十七条 重大活动的组织机构或承办单位,以及重大突发性事件的主管机关或负责处理单位应当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活动开展或事件处理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当及时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在活动结束或事件处理后的60日内到本地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档案登记。第十八条 建设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档案工作,应当与项目立项、计划进度、验收鉴定和评审奖励同步,并依法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城市规划区域内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城市建设档案机构登记并接受其档案检查和验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城市建设档案机构报送工程建设档案。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重点建设工程、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改造项目在验收、鉴定前,须由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参加档案验收。
各单位的建设工程、科学技术研究、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在验收、鉴定前,由本单位档案机构或档案工作人员对项目档案进行验收。未经档案验收或档案不完整、不准确的,任何项目不得进行验收、鉴定。第二十条 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包括文字、图表、照片、底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软盘等在内的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移交的,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期移交:
(一)列入市、县(区)国家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内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十年移交;
(二)列入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和企事业档案馆收集范围内的档案,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部门和企业事业档案馆保存的永久档案,在本馆保存满三十年后,移交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
(四)已撤销单位的档案或者由于单位保管条件不善可能导致不安全或者严重损毁的档案,可以提前移交有关档案馆。
向综合档案馆移交档案时,各单位应当编制符合规定要求的检索工具,以及机读文件级目录数据库,与档案一并移交。
第二十一条 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应当广泛收集和征集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资料。鼓励集体、个人自愿捐赠档案或者将档案交档案馆寄存。对特别珍贵的档案,档案馆可以征购。
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档案馆报送各种地方政策、法规汇编和文集、志书、大事记、年鉴、报刊合订本等反映地方特色的出版物和声像材料。
第二十二条 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应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利用馆藏资源,面向社会开展经常性的、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市情、县(区)情教育。
第二十三条 各级各类档案馆和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各项制度,配备适宜档案保管的专门库房和设施,做好档案的防盗、防潮、防光、防火、防尘、防有害生物等工作,确保档案安全;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用品和装具,根据需要和可能逐步配备缩微、计算机、监控、温湿度自动控制等先进设备,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各单位应当做好档案统计工作,按照规定及时向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报送档案事业统计年报。
第二十四条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应当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建立相应的档案工作,收集和保管自身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档案资料,便于利用。
第二十五条 各级各类档案馆和其他档案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办法,对归档文件材料和保管到期的档案进行鉴定、解密和销毁。严禁擅自销毁档案。
第二十六条 国家所有的档案不得出卖。需要赠送、交换、转让、出卖档案复制件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七条 集体和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可以向国家综合档案馆捐赠、寄存或者出卖。向国家综合档案馆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出卖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由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严禁向外国人或外国组织出卖或者赠送。第二十八条 国家所有的档案和非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及其复制件,单位和个人需要携带、运输、邮寄出境的,应当于三十日前向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报国家或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第四章 档案的利用和公布
第二十九条 国家综合档案馆和专门档案馆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分期分批地向社会开放档案,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并为档案利用创造便利条件。
第三十条 单位和个人持有介绍信或居民身份证、工作证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档案馆已开放的档案;利用档案馆未开放的档案和其他单位档案机构保存的尚未向档案馆移交的档案,须经保存该档案的档案馆或单位同意。该档案的利用如不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影响社会稳定,保存该档案的档案馆或单位应当提供利用。
境外组织或个人利用档案馆已开放的档案,须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介绍并征得保存该档案的档案馆同意。
第三十一条 寄存在档案馆的档案归寄存者所有,未经寄存者同意,档案馆不得提供给他人利用。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对该档案享有优先和无偿利用的权利,并可对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见,档案馆应当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三十二条 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公布。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档案,档案所有者有权公布,但必须遵守有关规定。寄存档案的公布应当征得寄存者的同意。
利用档案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档案馆同意或者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档案。
第三十三条 利用档案时,任何人不得圈划、涂改、损毁、伪造或丢失,不得擅自抄录、复制或者泄露档案内容。档案馆提供利用重要、珍贵的档案,应当用缩微品或者其他形式的复制件代替原件。
第三十四条 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应当建立档案信息网络,为单位和个人提供服务。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企事业单位档案馆以及其他档案机构应当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下一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应当向上一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定期报送档案目录。
第三十五条 档案馆向社会提供档案利用或咨询服务,按照物价、财政部门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六条 有下列事迹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一)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护、开发利用等工作中成绩显著的;
(二)抢救档案有功,使国家和集体档案免遭损失的;
(三)对档案科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
(四)向国家捐赠重要和珍贵档案的;
(五)检举、揭发、抵制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表现突出的;
(六)档案管理达到国家、省、市级先进标准的。
第三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逾期不改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二)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三)涂改、伪造档案的;
(四)擅自出卖或者转让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和非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的;
(五)倒卖档案牟利或者将档案卖给、赠送给外国人的;
(六)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
(七)未按规定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或档案馆拒绝接收当进馆的档案的;
(八)档案库房缺乏防护设施、危及档案完整与安全以及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失的;
(九)档案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泄露秘密,造成档案损失的;
(十)擅自扩大或者缩小档案接收范围的;
(十一)档案工作没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未按有关规定建立档案和档案管理各项制度及档案工作人员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
(十二)未按规定办理档案登记的;
(十三)重点建设工程和重大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档案未经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验收的,以及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
(十四)未按规定向社会开放和提供利用档案的;
(十五)未经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培训考试合格从事档案鉴定、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的。前款第八项所列行为违反治安、消防等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八条 有本办法第三十七条第一、二、三、四、五项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等规定,由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对单位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可以并处三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于被非法出卖或者赠送的档案及其复制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予以征购。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档案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赔偿标准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鉴定后确定。
第四十条 非法携带、运输、邮寄档案或者其复制件出境的,由海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依法没收的档案或者其复制件移交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拒绝、阻挠、妨碍档案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档案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按《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逾期既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本市以前制发的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一律以本办法为准。
第五篇:泰州市水利工程管理办法
泰州市水利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和保护,保证水利工程完好和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功能和效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江苏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的管理和保护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水利工程,是指在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源上开发、利用、控制、调配和保护水资源的各类工程,包括河道、湖泊、堤防、涵闸、泵站、灌区、沟渠等工程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领导,落实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责任制,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组织推广和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水平。
第四条河道、湖泊等水域的保护应当遵循统筹兼顾、科学利用、保护优先、协调发展的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增加投入,采取经济政策和技术措施,加强水域资源保护,规范水域开发、利用活动,防止现有水域面积减少,提高河道、湖泊行水蓄水能力,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生态环境。
第五条市、市(县)、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的主管机关。其主要职责是:遵照国家、省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负责本辖区内水利工程的管理、维修和养护;组织编制区域水利综合规划,制定河道整治和水利工程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审查水利工程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建立健全水政监察网络,制止破坏水利工程的行为,维护正常水事秩序;根据管理需要设置水利工程管理机构;负责水利工程有关规费的收取、使用和管理;审查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及从事相关活动的方案;执行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决定、命令以及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水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对所辖水利工程实施管理、维修和养护,保证工程设施安全正常运行;组织编制水利工程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参与审查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及从事相关活动的方案;制止侵占、破坏水利工程的行为。
第七条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设置的基层水利站作为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具体负责本乡镇(街道)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和保护工作。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利工程的义务,有权对破坏水利工程的行为进行制止、检举和控告。水利工程经营者、管理者应当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对水利工程的公共安全负责。
第二章工程保护
第九条为了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和防汛抢险的需要,我市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围规定如下:
(一)河道、湖泊的管理范围:
有堤防的河道,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滩地、青坎(含林带)、迎水坡、两岸堤防及护堤地(背水坡堤脚线外不少于10米);无堤防的河道,市、市(县)、区级河道管理范围为河道及两侧河口线外不少于10米,乡镇级河道管理范围为河道及两侧河口线外不少于5米,村庄河道管理范围为河道及两侧河口线外不少于3米。里下河湖泊管理范围按省水利厅勘定的界线确定。
(二)中型涵闸、泵站管理范围:
上下游河道不少于各200米,建筑物外缘起左右侧不少于各50米,或以建筑物规划红线确定。
第十条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划定本级管理的河道、涵闸、泵站等水利工程的管理和保护范围。
第十一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设立统一标志,明确管理和保护要求。禁止破坏和擅自移动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标志。
第十二条市、市(县)、区人民政府对已征收或者划拨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应当依法办理确权发证手续。对因历史遗留未征收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应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补办手续、划界确权。
第十三条为了保护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发挥工程应有的效益,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禁止损坏涵闸、泵站等各类建筑物及机电设备、水文、通讯、供电、观测等设施;
(二)禁止在堤坝、渠道上扒口、取土、打井、挖坑、埋葬、建窑、垦种、放牧和毁坏块石护坡、防洪墙、林木草皮等其他行为;
(三)禁止在江河、湖泊、沟渠等水域炸鱼、毒鱼、电鱼;
(四)禁止在行洪、排涝、送水河道和渠道内设置影响行水的建筑物、障碍物、鱼罾鱼簖等,禁止在通江闸站上下游管理范围内停泊船只和捕鱼;
(五)禁止向河道、湖泊、渠道等水域和滩地倾倒垃圾、废渣、农药及农作物秸杆等,禁止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的污水和废弃物;
(六)禁止擅自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盖房、圈围墙、堆放物料、开采砂石土料、埋设管道、电缆或兴建其他建筑物和构筑物。在水利工程附近进行生产、建设的爆破活动,不得危害水利工程的安全;
(七)禁止擅自在河道滩地、行洪区、湖泊内圈圩、打坝;
(八)禁止在堤顶、闸站交通桥行驶履带式机械、硬轮车或者超重车辆;
(九)禁止任意平毁和擅自拆除、变卖、转让、出租农田水利工程和设施;
(十)在湖泊保护范围内已圈圩从事水产养殖的,不得在现有基础上加高、加宽圩堤,不得转作他用。第十四条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由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进行管理,其中已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由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的,可继续由原单位或个人使用。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其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但以上所有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服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安全监督,不得进行损害水利工程和设施的任何活动。
第三章工程管理
第十五条我市水利工程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下级服从上级的管理原则。受益和影响范围在同一市(县)、区的水利工程,所属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为水利工程管理主管机关;跨市(县)、区的流域性和区域性水利工程,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为主管机关;在一个乡镇(街道)的水利工程,由乡镇(街道)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其中村庄河塘由村民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
根据上述原则确定我市下列河道为流域性或区域性河道:长江、引江河(含送水河)、兴盐界河、车路河、上官河、下官河、卤汀河、西塘港、老通扬运河、泰东河、新通扬运河、周山河、南官河、东姜黄河、两泰官河、宣堡港、古马干河、如泰运河、靖泰界河、盐靖河、鸭子河(生产河)、凤凰河(凤城河)等(详见附表)。其中长江、引江河(含送水河)、南官河、卤汀河、新通扬运河、泰东河、周山河、老通扬运河、古马干河、宣堡港、两泰官河、凤凰河(凤城河)等12条河道的泰州市区段由市水利局负责管理。其它河道(河段)的日常管理由所在市(县)水利(水务)局负责。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沿长江的夏仕港节制闸、十圩节制闸、安宁港闸、上六圩闸、焦土闸、天星闸、过船节制闸、马甸闸、口岸节制闸等中型水闸的管理。
长江堤防(含闸外港堤)、滩地及里下河湖泊湖荡由所在市(县)、区设立专门机构管理。
第十六条在市(县)、区界两侧各1公里的范围内,以及跨市(县)、区河道有引、排水影响的河段,未经双方达成协议并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意,任何一方不得修建排水、引水、阻水、蓄水工程以及实施河道整治工程。
第十七条非国有水利工程的管理者由水利工程所有者确定,报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确需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和从事相关活动,包括开发水利(水电)、防治水害、整治河道的各类工程,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缆线、取水口、排水口等建筑物及设施,厂房、仓库、工业和民用建筑以及其他公共设施,取土、弃置砂石或淤泥、爆破、钻探、挖筑鱼塘、在河道滩地存放物料、开发地下资源及进行考古发掘等,建设单位在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前,必须先向水利工程管理的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资料:
(一)建设项目或从事活动所依据的文件;
(二)建设项目或从事活动的可研报告(含图纸)或初步方案,对水利工程造成影响的,须进行修复(或补偿)工程专项设计;
(三)《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审查意见及按审查意见修改完善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
(四)建设项目或从事活动对水质等可能有影响的,应当附具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意见;
(五)涉及取、排水的建设项目,应当提交经批准的取水许可申请书、排水(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六)影响公共利益或第三者合法水事权益的,应当提交有关协调意见书。
建设项目或从事活动须取得有管理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按行政许可批准文件的要求开工。
第十九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及从事活动的施工以及建设单位履行修复(补偿)协议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反水利工程管理和防洪技术要求以及修复(补偿)协议的,应当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整改。
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涉水工程专项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启用。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竣工后6个月内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资料。
第二十条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从事采砂取土等活动的,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填堵河道沟汊、贮水湖塘洼淀和废除现有防洪圩堤。
第二十二条兼有交通、航运功能的河道、涵闸等水利工程,因交通、航运需要改、扩建的,应当符合防洪安全要求,并事先与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商。水利部门进行河道整治等水利工程建设,涉及航道的,应当符合航道技术要求,并事先与交通部门会商。
第二十三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禁止或者限制通行的堤顶道路上设置限高杆、隔离卡(墩)等管理设施及防洪通道标志,避免车辆对堤防的破坏。
第二十四条利用堤坝做公路的,路面(含路面两侧各50厘米的路肩)由建设单位负责管理、维修和养护,并按照公路等级设置交通标志、标线;涵闸上的公路桥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负责维修养护,大修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养护单位共同负责。
第二十五条水利工程因抢险或者防汛抗旱需要进行蓄水、调水时,水利工程经营者、管理者应当服从防汛指挥机构的调度指挥。
因抢险、调水影响航行安全的,防汛指挥机构应当及时通知海事管理机构。海事管理机构接到通知后,应当依据相关规定,迅速采取限航、封航等措施,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六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监督管理,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工程安全运行情况的鉴定,提出维修、养护等意见;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利工程,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采取措施排除隐患。
第二十七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完善水利工程汛期调度运用方案,落实防汛安全责任制,督促相关建设单位制定在建工程度汛应急预案,加强对各类工程防汛安全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维修养护水利工程,建立监测、巡查制度,依法制止侵占、破坏水利工程的行为,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档案,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第二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安排专项资金,对公益性水利工程进行维修、养护、加固或者更新。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公用经费、人员经费等应纳入同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市(县)、区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采取政策、资金等措施,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保护,确保工程设施完好,保障农田灌溉和防洪排涝的需要。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忠于职守,模范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对利用职权、徇私舞弊、违章运行、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应根据情节轻重,对单位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泰州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泰政发【1998】14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