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管理暂行办法(含5篇)

时间:2019-05-14 14:4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管理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篇: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管理暂行办法

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管理暂行办法

《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办),局属各单位: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海砂开采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 52号)的精神,规范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的申请、审批和管理工作,提高海砂开采项目审批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我局制定了《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管理暂行办法》及其附件《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报告书暂行编写大纲》。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海洋局

一九九九年八月四日

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管理暂行办法(1999年7月13日 国家海洋局局务会议通过)第一条 为了规范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的申请、组织、审批和管理工作,提高海砂开采项目审批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强海砂开采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5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申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海、领海及其它管辖海域开采海砂的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申请者),均应依照本办法进行海砂开采使用海域的论证(以下简称论证)。第三条 国家海洋局主管论证的组织、专家评审和审批。

海区海洋行政管理机构、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海洋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初审部门)负责论证前的初审工作。

第四条 在论证开展前,初审部门首先对申请者提出的海砂开采项目使用海域进行初审。海区海洋行政管理机构负责12海里以外的海砂开采项目使用海域的初审;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海洋行政管理部门负责12海里以内的海砂开采项目使用海域的初审;12海里以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砂开采项目使用海域,由海区海洋行政管理机构商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初审。初审部门初审时,应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1.申请的海砂开采项目是否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开发规划;

2.申请开采海砂的海域内是否已经设置了海域使用权,是否有海上建筑物或海底设施; 3.申请开采海砂的海域是否与保护区、军事区、养殖区、捕捞区和航道区等相重叠; 4.其它需要审查的内容。

初审部门还应对海砂开采项目与相关的其他海洋开发活动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并形成书面协调意见。第五条 初审完成后,申请者向国家海洋局提出开展论证的书面申请、并附具初审部门的意见。经批准后,方可进行论证。

第六条 开展论证的申请经批准后,申请者可自行委托持有海洋专项工程勘察甲级资格证书或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甲级资格证书的单位进行论证,并向承担论证的单位提交以下资料: 1.国家海洋局批准开展论证的文件;

2.国家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最近5年内的海砂勘查报告;

3.海砂开采范围(包括位置图、经纬度坐标)、开采量、开采方式、开采期限及用途等,4.其它有关资料。

第七条 论证工作应客观、准确,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开发规划,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

第八条 承担论证的单位应依照《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报告书暂行编写大纲》进行论证,编制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报告书(以下简称论证报告书)。

第九条 论证报告书编制完成后,由国家海洋局组织专家对论证报告书进行评审,形成专家评审书面意见,并及时送达申请者。

第十条 专家评审工作完成后,申请者应向国家海洋局提出审批论证报告书的书面申请,并附具以下文件和材料。1.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报告书; 2.专家评审书面意见;

3.申请者的基本情况和营业执照正本复印件; 4.有关资信证明;

5.国家海洋局要求提交的其它有关材料。

第十一条 国家海洋局自收到符合要求的书面申请之日起30天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者。获得批准的,申请者应自收到批准通知之日起30天内,到有关部门缴纳海域使

用金,然后凭海域使用金收据到国家海洋局办理海域使用手续,领取《国家海域使用许可证》。逾期不办者,申请者应重新提出申请。

12海里以外的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砂开采项目到海区海洋行政管理机构缴纳海域使用金;12海里以内的海砂开采项目,依照《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到相应的海洋行政管理部门缴纳海域使用金。不予批准的,国家海洋局向申请者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未经论证、论证未获批准或未取得《国家海域使用许可证》擅自开采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第十三条 论证工作经费由申请者承担。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报告书暂行编写大纲

为指导和规范海砂开采使用海域的论证工作,根据《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管理暂行办法》和《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报告书编写大纲》(国海管发[1998]439号)精神,制定本编写大纲。

本大纲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海、领海及其它管辖海域内进行海砂开采活动的项目。

一、引言

1.编制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报告书(以下简称论证报告书)的任务由来; 2.编制论证报告书的依据:

(l)海砂开采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2)国家海洋局批准开展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的文件;(3)国家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海砂勘查报告;(4)论证任务委托书(或协议);

(5)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开发规划及当地的发展规划;(6)有关标准与规范等。3.论证的目的; 4.论证的原则与方法。

二、海砂开采项目概况 1.区域位置;

2.当地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规划简介;

3.开采地点(附具图件)、开采范围(附具地理坐标)、开采量、开采方式及开采期限;

4.开采海域的海砂生成原因及品位、储量(可开采储量)、用途;共生、伴生矿资源种类及工业储量; 5.海砂砂样重元素分析表;

6.海砂开采项目投资额及效益预测。

三、开采海域及其周围区域的自然条件 1.自然条件

(l)海底地质条件,重点是海底沉积物类型等;

(2)海底地貌条件,重点是海域泥砂活动等动力地貌(包括海岸动力地貌);(3)海洋水文和气候条件,包括气候要素、波、流、潮、悬浮泥砂和风暴潮等; 2.自然资源

主要是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浮游和底栖动、植物等)的种类、分布区域和蕴藏量及生息规律等。

四、开采海域及其周围区域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海洋功能区划与海洋开发规划情况 1.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l)海洋渔业资源的捕捞和养殖情况(特别是底栖生物资源的种类、捕捞量等状况);(2)海上交通情况:包括港口、航道、航运密度、海上交通设施等;(3)海底电缆管道情况(包括类型、现存状况等);

(4)海上构造物情况(尤其注意对海洋权益有特殊意义的海上构造物、标志物),(5)海上军事设施及军事训练场地情况;

(6)其它:包括自然保护区、科学试验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等。2.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开发规划对开采海域的用途要求; 3.海砂开采项目与上述区划、规划的衔接和调整方案。

五、开采活动对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影响评价及其避免、减轻有害影响的对策或措施 1.海底地形、海岸地貌现代作用过程预测; 2.泥砂收支平衡及其危害;

3.流场变化及其影响评价,波浪强度变化及其对毗邻海岸晒堤侵蚀预测; 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损伤与相应的恢复措施; 5.对环境质量(水质、底质、悬浮物等)的影响评价; 6.异常情况预测及应急对策;

7.对敏感区(浴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养殖区等)的影响及对策。

六、开采海域利益相关者协调的评价 1.利益相关者界定; 2.利益影响损益分析:

(l)海砂品位、储量及用途等损益分析 2)对渔业的影响评价;(3)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评价;(4)对海底电缆管道的影响评价;

(5)对海上构造物及开发活动的影响评价;(6)对海上军事设施影响评价;(7)对海岸带和护岸设施的影响评价;(8)其它。

3.协调意见与补偿方式。

七、开采综合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2.环境效益分析;

3.社会效益分析(开采的海砂用于出口时,应进行去向国重矿筛选技术分析)。

八、结论与建议

1.海砂开采使用海域的论证结论; 2.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九、附件

1.国家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海砂勘查报告; 2.论证任务委托书(或协议); 3.论证单位资格证书; 4.其他有必要附具的文件和材料。

第二篇:关于加强海砂开采管理的通知

关于加强海砂开采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7〕19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

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为实现对海砂(砾)开采的科学管理,完善海砂(砾)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深化矿业权市场改革,保护海域生态环境,依据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及有关的管理规定,针对海砂(砾)资源储量具有动态补给性、开采方式特殊性的特点,现就

海砂(砾)开采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规定指的海砂(砾)为不含其他金属矿产的普通天然石英砂(建筑、砖瓦用)。任何企业不得以开采建筑、砖瓦用类型海砂(砾)为名获取其他砂矿

资源。

二、对海砂(砾)实行采矿权固定年限出让制度。海砂采矿权有效期每次最

长为两年,到期后按本通知规定的方式重新设置采矿权。

三、对海砂(砾)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制度。海砂采矿许可证上注明开采总量和采矿许可证两年有效期内的开采总量,严禁超总量开采。企业海砂(砾)

开采量达到核定的总量时,采矿权同时废止。

四、海砂(砾)采矿权由国土资源部委托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海砂(砾)采矿权价款以现金方式一次性缴纳。招标标底、拍卖挂牌底价,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规定委托有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或者采取询价、类比等方式进行评估(以核定的开采总量为评估基础),并根据评估结果和国家产业政策等综合因素集体决定。在招标拍卖挂牌活动结束之前,招标标底、拍卖挂牌底价须保密,且不得变更。

五、因疏浚航道而采挖出的海砂(砾)用于销售或工程建设的,可凭航道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海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等资料,经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并评估采矿权价款后,报国土资源部依法办理采矿许可证,有效期为1年。

因海洋工程建设而采挖出的海砂(砾)用于销售或工程建设的,可凭对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海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等资料,经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并评估采矿权价款后,报国土资源部依法办理采矿许

可证,有效期为1年。

六、本通知下发之日前,以无偿方式直接申请取得采矿权或通过探矿权转为采矿权的,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照本通知的规定,对企业今后两年的开采总量进行核定并评估、收取采矿权价款,两年后采

矿权不再予以延续。

探矿权转为采矿权的,采矿权人可以向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出具勘查费用

凭证,其缴纳的采矿权价款中可以扣除经确认的勘查费用。

凡以协议方式有偿取得海砂(砾)采矿权的企业,在海砂(砾)开采总量达

到与采矿权价款相对应的资源储量后采矿权不再予以延续。

七、各沿海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海砂(砾)开采企业的监督管理,探索有效的监管方式,可派驻海上矿产督察员,定员定船进行监督检查,维护海域良好的开发秩序。各沿海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对位于本省(区、市)管辖海域内已有海砂(砾)采矿权进行清理(名单另附),组织核实海砂(砾)开采企业的实际开采量,并按允许的开采年限进行评估,评估工

作应在2007年10月底完成,并将评估结果报送国土资源部。

八、海砂(砾)开采企业应认真接受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矿产督察员的监督检查,每半年向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交开采情况报告。凡有违法开采等行为的,依照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九、国土资源部根据国家海砂(砾)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海洋功能区划、产业政策,划定海砂(砾)可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和禁止开采区,并组织编制采矿

权设置方案。

十、河砂(砾)采矿权有偿取得及相关管理工作,各省(区、市)国土资源

主管部门可参照上述原则自行制定管理办法,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十一、以往规定与本通知不符的,以本通知为准。

国土资源部二○○七年八月

十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海砂开采管理的通知

(1999年2月23日 国土资发52号)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地质矿产厅(局)、海洋厅(局、办):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矿产资源法》和《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海砂勘查和开采的管理和海域生态、环境的保护,现对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开采海砂管理,必须严格遵守《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必须符合国家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规划、海洋开发规划的总体原则,应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设施为前提,开采活动必须在勘查的基础上进行,未经探明的资源不得随意动用。

二、海洋防护林带、石油及天然气勘查开采区、生物养殖场、军事设施、海岸线附近和其他重要的工程区等区域内不得开采海砂。禁止开采海砂的具体区域由国土资源部划定并公布。

三、凡申请开采海砂矿产的,应首先由海洋管理部门对所申请的区域是否符合海域使用规划、是否严重影响海洋环境、生态等情况进行论证。采矿权申请人在申请划定矿区范围前应向国家海洋局提交下列资料:

1.海域开采的综合调查评价报告。内容包括:开采的地理位置、坐标、范围,海砂分布情况和成分分析、赋存状态及开采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海岸线变化的影响预测等;2.申请在12海里以内开采的,提交省级及计划单列市海洋主管部门对设立开采项目的意见;申请在12海里以外海域开采海砂的,提交国家海洋局派出机构对设立开采项目的意见。

四、国家海洋局对申请人提交的海域开采调查评价报告进行综合论证,提出论证意见,报国土资源部,并对其中审查合格的项目,按《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颁发海域使用证。

五、采矿权申请人在申请划定矿区范围时,除按《关于矿产资源勘查登记、采矿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7号)的要求向国土资源部提交有关资料外,还应附下列材料:

1.海域邻接的省级地矿行政主管部门对设立海砂开采项目的意见,海域邻接两省的,由国土资源部指定的省级地矿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

2.国家海域局颁发的海域使用证。

国土资源部按照《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批,划定矿区范围,颁发采矿许可证。

六、开采海砂一般按照建筑用砂的费率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特殊用途的矿砂按照开采矿种费率计征。征收机关由国土资源部指定。

七、国土资源部委托海洋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在海域内开采活动及企业应履行的法律义务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八、国家海洋局可根据本通知精神制定海砂开采综合论证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本通知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执行本通知的规定,并对本行政区所辖海域开采海砂的情况进行一次调查,于1999年4月15日前将调查结果报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日

第三篇:海域使用论证条例

(2006年5月26日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0年9月30日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福建省华侨捐赠兴办公益事业管理条例〉等八项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2年3月29日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6年4月1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等三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条 为了规范海域使用管理,维护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海域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海域,是指毗邻本省陆地的平均大潮高潮时水陆分界痕迹线向海一侧的内水和领海的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

在本省行政区毗邻海域持续使用特定海域三个月以上的排他性用海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海域使用应当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实行统一规划、综合利用、合理开发、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毗邻海域使用的监督管理。

沿海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沿海县级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本行政区毗邻海域使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依据上一级海洋功能区划,依法编制、报批本级海洋功能区划。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海洋功能区划。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可以修改海洋功能区划:

(一)海域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等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公共利益、国家安全需要的;

(三)大型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需要的。

修改海洋功能区划,由原编制机关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并提出修改方案,报原批准机关批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条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海洋功能区划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编制、修改海域使用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县(市、区)海域使用规划应当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编制、修改海域使用规划应当坚持科学规划、总量控制、提高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统筹安排各类项目用海。

第七条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其编制、修改的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规划,应当自批准之日起二十日内向社会公布。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单位和个人可以免费查阅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规划,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提供便利。

第八条 单位和个人申请使用海域,应当向有审批权的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书面材料:

(一)海域使用申请书,包括申请人名称、项目用海类别、使用期限、位置、面积、用途、作业方式,并附宗海图;

(二)资信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明和与申请使用海域规模相适应的资金证明,其中,单位申请的,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个人申请的,提交本人身份证明;

(三)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表);

(四)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或者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 项目用海按照下列权限审批:

(一)填海五十公顷以下和围海一百公顷以下六十公顷以上的项目用海,由省人民政府审批;

(二)围海三十公顷以上不足六十公顷,以及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七百公顷以下三百公顷以上的项目用海,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批;

(三)围海不足三十公顷和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三百公顷以下的项目用海,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批。

跨行政区域的项目用海,由共同的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审批。

同一项目用海包含多个海域使用类型的,由对相应海域使用类型有审批权的最高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条 单位和个人申请下列项目用海,应当提交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一)填海、围海的;

(二)建造港口码头及防波堤的;

(三)建设跨海桥梁、海上平台、人工渔礁、铺设海底电缆管道、海底隧道等海洋人工构造物的;

(四)开采海砂、贝壳及其他矿产资源的;

(五)其他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项目用海。

申请前款规定以外的项目用海,应当提交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表。但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规划,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渔业养殖用海在五十公顷以下,且不影响港口码头、航道、锚地、军事、国防等其他项目用海的,可以不提交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表)。

第 十一条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当事人依法提交的海洋工程的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当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 准的决定;予以核准的,应当在核准之日起七日内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重大、复杂工程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在三十五日内予以审批。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当事人提交的涉及海域使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的海岸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三日内,征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意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海岸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反馈意见,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当事人提交的海岸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之日起二十日内依法审批。重大、复杂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在三十五日内予以审批。

第十二条 海洋工程的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和海洋环境影响报告可以一并编制,但由国务院审批的项目用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受理海域使用申请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提出审核意见,报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海域使用申请,应当书面征求同级环保、国土资源、水利、交通、海事等有关部门的意见。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其直接受理的海域使用申请进行审核时,应当征求相关的下一级人民政府的意见。

前款规定的有关部门和相关的下级人民政府应当在五日内以书面形式反馈意见。

第十四条 受理海域使用申请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拟建议批准的用海项目申请,应当在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前,送毗邻该申请海域的相关乡(镇)、村以及受理申请的本机关公示。公示内容为拟建议批准用海的四至范围、用途、面积和图件,公示期限为五日。在公示期限内对建议批准用海无异议的,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对建议批准用海有异议的,应当进行复核。

对涉及渔业用海的,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还应当征求毗邻该海域的乡(镇)人民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的意见。

对拟建议不予批准的用海项目申请,受理海域使用申请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

第十五条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作出海域使用审批决定前,对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海域使用审批涉及公共利益的,以及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依前款规定提出听证申请的,应当依法组织听证。

第十六条 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海域使用申请,不得批准。但海洋功能区划确定用于非渔业养殖的海域,在尚未开发利用期间,且不影响海洋功能区划实施的,可以批准用于一年以内的短期渔业养殖生产。

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海域使用申请,经环境影响评价或者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将会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不得批准:

(一)严重危害海域资源、环境、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的;

(二)造成港区、沿海港湾严重淤积、堵塞及其他影响港口可航水域通航安全与生产作业的;

(三)影响岸线科学开发利用的;

(四)严重侵蚀岸滩和危害海堤等海岸工程及行洪排涝工程安全的;

(五)对军事管理区、国防设施有不利影响的。

第十七条 同一项目用海,应当依据总体设计一次性提出书面申请,不得分解报批。

列入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的项目需要使用海域的,有关项目审批机关应当在审批、审核或者核准前征求同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反馈意见并提交有关材料。

第十八条 对依法实行有偿使用的项目用海,同一宗海域有两个以上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海域使用权的,应当依法采用招标或者拍卖方式出让海域使用权。

招标、拍卖方案由有海域使用审批权的人民政府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制订,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单位和个人参加投标或者竞价,不受单位住所地和个人户籍所在地的限制。

第十九条 以招标或者拍卖方式出让海域使用权的,编制招标或者拍卖方案的部门应当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对拟出让使用权的海域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招标的标底或者拍卖的保留价。

海域使用权招标的标底或者拍卖的保留价不得低于国家或者省规定的同类项目用海的海域使用金的最低标准,并应当予以保密。

第二十条 海域使用审批决定应当自受理海域使用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但依法需要听证、招标、拍卖、勘测和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内。

第二十一条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公示项目用海审批事项的依据、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材料目录、申请书示范文本等;采取便民措施,简化办证手续。

第二十二条 从事海域使用论证或者海域评估活动的机构,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并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论证或者评估。

第 二十三条 海域使用权的取得、变更或者终止,应当依法向批准该海域使用权的地方人民政府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由登记机关自登记之日起五日内向社会公告。批准该海域使用权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自海域使用权登记之日起五日内向海域使用申请人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

经依法登记的海域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二十四条 海域使用权最高期限,按照下列用途确定:

(一)养殖用海十五年;

(二)拆船用海二十年;

(三)旅游、娱乐用海二十五年;

(四)盐业、矿业用海三十年;

(五)公益事业用海四十年;

(六)港口、修造船厂等建设工程用海五十年。

其他项目用海年限,由省人民政府根据用海活动性质确定。

第二十五条 海域使用权在使用期限内可以依法继承、转让、抵押、出租。沿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二十二条 规定取得的海域使用权,应当优先承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用于养殖生产,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也可以依法转让、出租。

对减缴、免缴海域使用金的项目用海,转让海域使用权的,应当依法补缴海域使用金;出租海域使用权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缴纳一定比例的出租收益。

继承、转让、抵押、出租海域使用权的,应当向原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六条 海域使用权终止的,海域使用权人应当自海域使用权终止之日起五日内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并交还《海域使用权证书》;逾期未办理注销登记的,由原登记机关公告注销。

第二十七条 已批准使用的海域,海域使用权人超过一年未开发利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开发利用;连续二年未开发利用的,由批准该海域使用权的人民政府收回海域使用权,并公告注销。

第二十八条 因公共利益、国家安全的需要,或者海洋功能区划的调整,原批准用海的人民政府依法提前收回海域使用权的,应当与原海域使用权人协商或者共同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后,给予相应补偿。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施行前,已经使用海域从事养殖生产,但因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不能继续从事养殖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合理补偿。

海域使用补偿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九条 填海项目工程竣工后形成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海域使用权人应当自填海项目工程竣工之日起三个月内,凭海域使用权证书,向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换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土地使用权。符合国家《划拨用地目录》和用于工业建设项目用地的,不再收取土地出让金。

改变原批准用途的,应当经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并补缴土地出让金。补缴的土地出让金数额按照该宗土地的评估价格扣除已经缴纳的海域使用金和实际投入的填海成本确定。

转让填海形成土地使用权的,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办理。

海域使用权证书换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条 海域使用权人应当按照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海域,不得擅自改变经批准的用海类型和海域用途,不得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其所使用海域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及时报告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三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海域使用金。但下列用海,免缴海域使用金:

(一)军事用海;

(二)海关、公安、边防、海监、渔政、海事、港口、航道、水路运输行政管理等涉海公务船舶专用码头用海;

(三)非经营性的航道、锚地、陆岛通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用海;

(四)教学、科研、防灾减灾、海难搜救打捞等非经营性公益事业用海;

(五)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免缴海域使用金的用海。

第三十二条 下列用海,依法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可以减缴或者免缴海域使用金:

(一)公用设施用海;

(二)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用海;

(三)养殖用海。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三条 海域使用金按照海域使用审批权报限,由批准用海的地方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代征。海域使用金必须按照规定上缴国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用于海域整治、保护和管理。

第三十四条 对未经批准擅自进行围海、填海等改变海域自然属性活动的,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海洋监察机构应当责令其停止违法活动。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取得海域使用权的,其批准文件无效,作出审批决定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收回非法使用的海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不收回的,其上级人民政府应当责令其限期收回;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未取得相应资质从事海域使用论证或者海域使用评估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评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评估,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其评估结果无效,并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规定,擅自改变用海类型和海域用途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的人民政府注销海域使用权证书,收回海域使用权。罚款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将海域用途改为填海型项目用海的,处非法改变海域用途期间内该海域面积应当缴纳的海域使用金十倍以上十五倍以下的罚款;

(二)将海域用途改为围海型项目用海的,处非法改变海域用途期间内该海域面积应当缴纳的海域使用金八倍以上十二倍以下的罚款;

(三)其他擅自改变海域用途的,处非法改变海域用途期间内该海域面积应当缴纳的海域使用金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海洋监察机构,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在海域使用监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主 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对实施违法行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改变海洋功能区划规定的海域功能的;

(二)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擅自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的;

(三)未按照本条例规定的期限作出核准或者审批决定的;

(四)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五)不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收取和减免海域使用金以及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海域使用金的;

(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以及其他违法行为。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实施;也可以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其所属的海洋监察机构行使。但法律、法规以及本条例已经对处罚机关作出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条 申请临时使用海域的,应当办理临时海域使用权证书,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海砂开采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海砂开采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7〕190号

关于加强海砂开采管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为实现对海砂(砾)开采的科学管理,完善海砂(砾)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深化矿业权市场改革,保护海域生态环境,依据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及有关的管理规定,针对海砂(砾)资源储量具有动态补给性、开采方式特殊性的特点,现就海砂(砾)开采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规定指的海砂(砾)为不含其他金属矿产的普通天然石英砂(建筑、砖瓦用)。任何企业不得以开采建筑、砖瓦用类型海砂(砾)为名获取其他砂矿资源。

二、对海砂(砾)实行采矿权固定年限出让制度。海砂采矿权有效期每次最长为两年,到期后按本通知规定的方式重新设置采矿权。

三、对海砂(砾)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制度。海砂采矿许可证上注明开采总量和采矿许可证两年有效期内的开采总量,严禁超总量开采。企业海砂(砾)开采量达到核定的总量时,采矿权同时废止。

四、海砂(砾)采矿权由国土资源部委托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海砂(砾)采矿权价款以现金方式一次性缴纳。招标标底、拍卖挂牌底价,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规定委托有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或者采取询价、类比等方式进行评估(以核定的开采总量为评估基础),并根据评估结果和国家产业政策等综合因素集体决定。在招标拍卖挂牌活动结束之前,招标标底、拍卖挂牌底价须保密,且不得变更。

五、因疏浚航道而采挖出的海砂(砾)用于销售或工程建设的,可凭航道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海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等资料,经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并评估采矿权价款后,报国土资源部依法办理采矿许可证,有效期为1年。

因海洋工程建设而采挖出的海砂(砾)用于销售或工程建设的,可凭对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海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等资料,经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并评估采矿权价款后,报国土资源部依法办理采矿许可证,有效期为1年。

六、本通知下发之日前,以无偿方式直接申请取得采矿权或通过探矿权转为采矿权的,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照本通知的规定,对企业今后两年的开采总量进行核定并评估、收取采矿权价款,两年后采矿权不再予以延续。探矿权转为采矿权的,采矿权人可以向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出具勘查费用凭证,其缴纳的采矿权价款中可以扣除经确认的勘查费用。

凡以协议方式有偿取得海砂(砾)采矿权的企业,在海砂(砾)开采总量达到与采矿权价款相对应的资源储量后采矿权不再予以延续。

七、各沿海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海砂(砾)开采企业的监督管理,探索有效的监管方式,可派驻海上矿产督察员,定员定船进行监督检查,维护海域良好的开发秩序。各沿海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对位于本省(区、市)管辖海域内已有海砂(砾)采矿权进行清理(名单另附),组织核实海砂(砾)开采企业的实际开采量,并按允许的开采年限进行评估,评估工作应在2007年10月底完成,并将评估结果报送国土资源部。

八、海砂(砾)开采企业应认真接受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矿产督察员的监督检查,每半年向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交开采情况报告。凡有违法开采等行为的,依照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九、国土资源部根据国家海砂(砾)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海洋功能区划、产业政策,划定海砂(砾)可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和禁止开采区,并组织编制采矿权设置方案。

十、河砂(砾)采矿权有偿取得及相关管理工作,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参照上述原则自行制定管理办法,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十一、以往规定与本通知不符的,以本通知为准。

二○○七年八月十日

第五篇:海域使用论证资质管理办法

海域使用论证资质管理规定

资质晋级申请单位还需提交资质证书正、副本复印件。

第十条 申请单位应当首先申请乙级资质,取得乙级资质证书3年后,方可提出资质晋级申请。

第十一条 资质申请材料在申报前,应当按隶属关系由申报单位直接主管部门签署意见。

第十二条 资质申请材料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家海洋局审批。

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单位的资质申请材料经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核后,报国家海洋局审批。

第十三条 国家海洋局组织成立海域使用论证资质审定委员会,定期召开资质审定会议,评审海域使用论证资质申请。

海域使用论证资质申请经海域使用论证资质审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国家海洋局审批,颁发《海域使用论证资质证书》。

《海域使用论证资质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由海域使用论证资质单位持有。

第十四条 国家海洋局或者国家海洋局委托的技术单位定期或者不定期举办海域使用论证资质业务培训班。

资质单位或者资质申请单位应当组织参与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技术人员参加培训,领取培训证书。培训证书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过后,应当重新参加培训。

第四章 资质年审

第十五条 海域使用论证资质实行年审制度。

国家海洋局或者国家海洋局委托的机关(以下简称年审机关)负责每年定期审查资质单位是否符合资质等级标准,是否存在论证质量问题,是否有违法违规行为等。

第十六条 资质单位应当在每年3月份向年审机关提交以下年审材料:

(一)海域使用论证资质年审表;

(二)海域使用论证资质证书正、副本;

(三)当年完成的海域使用论证项目名录及评审意见复印件;

(四)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五)海域使用论证资质业务培训证书复印件;

(六)其他涉及资质等级标准的变动情况及有关证明材料。

第十七条 年审机关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对年审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需要对提交年审材料的资质单位进行实地调查,在30个工作日内作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的年审结论。

第十八条 资质单位符合资质等级标准,没有论证质量问题,没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年审结论为合格。

资质单位技术力量、仪器设备、管理水平有1项未达到资质等级标准,或者出现较轻的论证质量问题,没有造成严重损失的,年审结论为基本合格。

资质单位连续两年基本合格,或者技术力量、仪器设备、管理水平有2项或者2项以上未达到资质等级标准,或者出现重大论证质量问题,造成严重损失的,或者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年审结论为不合格。

已经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予以降低资质等级处罚的行为,年审中不再重复追究。

第十九条 年审结论不合格的,由国家海洋局给予暂停执业、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的处理。

第二十条 在每年3月31日前,没有参加年审的资质单位,其资质证书自行失效,且1年内不得申请海域使用论证资质。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应当注明承担单位、资质证书等级和编号,并由法定代表人签字。

第二十二条 资质单位应当对论证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遗失海域使用论证资质证书,资质单位应当在公众媒体上声明作废,并到国家海洋局办理补发手续。

第二十四条 资质单位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或者破产、倒闭、撤销、歇业等,应当在30日内,到国家海洋局办理证书变更或者注销手续。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扣压、没收《海域使用论证资质证书》。

第二十六条 资质证书失效后,由原资质单位在30日内上缴国家海洋局。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所称资质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包括以下内容:

(一)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取得资质证书;

(二)越级或超越证书规定范围承担论证项目;

(三)涂改、伪造、出借、转让资质证书,或者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担论证项目;

(四)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造成论证报告失实;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有上述行为之一的,由国家海洋局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业整顿,或者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被吊销资质证书的单位,自吊销之日起,3年内不得申请海域使用论证资质。

第二十八条 无证、或者借用他人资质证书,违法承担海域使用论证项目的,其论证报告无效,由国家海洋局没收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 论证报告质量低劣或者失实,给国家或者用户造成损失的,资质单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赔偿。

第三十条 从事资质管理的工作人员在资质审批和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由国家海洋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1999年国家海洋局颁布《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资格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下载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管理暂行办法(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海砂开采使用海域论证管理暂行办法(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加强海砂开采管理的通知(共5篇)

    国土资源部文件 国土资发〔2007〕190号 关于加强海砂开采管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

    江苏省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全省海域使用金的征收与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关于颁发〈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

    海砂开采动态监测简明规范

    海砂开采动态监测简明规范(试行)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1.1 主要内容 本规范是监测海砂开采对海洋资源、生态环境、海洋设施以及海岸、海底地形变化等影响的基本要求和技术方法......

    山东省海域使用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最终5篇)

    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印发 《山东省海域使用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鲁财综[2004]33号) 沿海各市人民政府,沿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根......

    采砂管理暂行办法

    工布江达县采砂管理办法 为加强我县采砂管理,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保障防洪、供水和沿河建筑设施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

    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编写大纲-国家海洋局

    附件1 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编写大纲 (征求意见稿) 一、 概述 (一)项目用海基本情况 (二)项目用海必要性 (三)论证重点 (四)论证工作等级和范围 二、 项目所在海域环境、资源及生态概况 (一......

    广东海砂开采海域使用权挂牌出让工作规范

    广东省海砂开采海域使用权挂牌出让工作规范 (草拟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我省海砂开采海域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平、公正、有序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汕头市河砂开采管理暂行规定

    【发布单位】81914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1-08-30 【生效日期】1991-08-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汕头市河砂开采管理暂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