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塔城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塔城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信息来源:塔城市人民政府网 更新时间:2011年12月16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城市供热管理,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发展集中供热事业,保障供热单位和用热户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市供热、供水、供气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塔城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乡规划区内的供热的规划、建设、经营、使用和管理,所有单位和居民均要遵守,并有权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进行监督。
第三条:塔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塔城市的供热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对国家、自治区城市供热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及负责本办法的实施,各供热经营者和用热单位、个人均要服从统一规划和管理。
第四条:城市规划部门、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消防、质量技术监督、卫生、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负责供热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 规划建设与设施管理
第五条:城市供热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供热专项规划,必须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经城市规划行政部门综合协调,按法定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
第六条 编制城市供热规划,应当坚持城乡统筹合理布局,保护环境,遵循节能减排的原则。
第七条:城市供热实行特许经营,协议双方应当遵守特许经营协议。从事供热经营的企业,应当依法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未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的,不得从事供热经营活动。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可靠、稳定的热源;
(二)有符合国家标准且与供热规模相适应的供热设施;
(三)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的资金;
(四)有固定的、符合安全条件的经营场所;
(五)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并经培训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六)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
(七)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的抢险抢修队伍和设备;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八条:城市新区开发,旧区改造工程,按照供热专项规划敷设城市供热公共管网的,供热公共管网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
第九条: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缴纳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配套费(热网专项部分)。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配套费(热网专项部分)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征收,统一管理,用于供热管网工程建设。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连接城市供热公共管网系统或者增加热交换站,调控设施、设备的,在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中,应当包括与城市供热公共管网连接部分的支线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费用。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支线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设计应当符合供热经营者提出的具体要求,供热经营者的要求,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自治区的相关技术标准。支线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施工,材料采购,二次换热装置的安装,由供热经营者负责,其费用纳入楼房建造成本,今后的维护管理由供热经营者负责。项目竣工后由建设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进行验收,不符合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必须安装热计量装置,并符合热计量收费要求。第十一条:鼓励研究、推广、采用建筑节能技术以及先进的供热方式、技术和设备,提高供热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供热质量。
第十二条:城市建设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依据供热专项规划,划定供热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禁止在城市供热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实施下列行为。
(一)违反专项规划修建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
(二)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或者倾倒、排放腐蚀性液体、气体。
(三)开沟挖渠、挖坑取土、钻孔或者种植深根植物。
(四)违反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进行勘察、施工等建设活动。
(五)其他影响或破坏供热公共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安全,正常运行的行为。第十三条:供热工程为市政公用事业,根据供热专项规划批准施工的项目,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施工完毕后建设单位负责恢复原状,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十四条:因建设需要,经批准改动供热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或者在供热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周边埋设其他管线的,须满足安全间距,同时提出安全保护措施,设计施工方案应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供热经营者同意后方可施工,造成损坏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十五条:建筑物以外的供热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管理,维护责任归经营者,其维护、管理及费用由供热经营者承担,既有小区内二次换热站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经所有权人与供热经营者双方协商,可以将二次换热站及其设施、设备的产权移交给经营者,其维护、管理及费用也由供热经营者承担。供热经营者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 对供热管网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巡查、检验、疏通、养护、维修,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障供热设施安全运行。
第十六条:供热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更新、改造、维护所产生的费用,按照下列方式承担。
(一)热用户室内部分或者热用户单独使用的部分,由房屋所有权人承担。
(二)区分所有权建筑物以内共用部分,由该幢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承担。
(三)热用户室外或者区分所有权建筑物以外的部分由供热经营者承担。其中增加二次换热装置、调控设施、设备的由该设施、设备的所有权人承担。
(四)供热公共管网及其所附属设施部分,由供热经营者承担。
第十七条:在保证供热质量的前提下,供热经营者有权根据供热规划,可以对分散小区内的二次换热站进行取消、合并,改造费用由供热经营者承担,政府可以在城市供热配套费用中给予适当补助。
第三章 经营服务
第十八条:从事城市供热经营服务,必须依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条例》取得经营权。由供热单位提出申请,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核发经营许可证。
第十九条:供热经营者必须与热用户分别订立供用热合同,订立合同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公布合同示范文本,供用热双方根据合同示范文本签订立合同。明确供、停热时间、室内温度、收费标准和违约责任等双方权利和义务,并保证合同的履行。
第二十条:供热经营者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资费标准、特许经营协议规定的条件以及合同约定,向热用户提供安全、连续、稳定和质价相等的热,并履行普遍服务的义务。
第二十一条:供热经营者必须向社会承诺服务标准和产品质量,公布服务,维修投诉电话及时处理用户反映的问题。
第二十二条:塔城市自每年10月15日至次年4月15日,共计180天为正式供暖时间,此时间为计费时间。供热经营者必须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可提前或延长供热时间,提前和延长的供暖时间可以按正常供热每日标准取暖费的50%计算热费。(按热计量收费的除外)
未经供热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供热经营者不得擅自推迟供热或者提前停止供热,经批准推迟或者提前停止供热的按天数折减热费。
第二十三条:采用分户控制供热系统的热用户,有权选用其他取暖方式,提出终止供用热合同。因特殊原因不使用该房屋,需要临时停止供热的,必须在9月30日前向 供热经营者提出书面申请办理停暖手续。采用散热器供暖的用户应当缴纳标准热费的30%作为报停基本费,采用地暖的用户应当缴纳标准热费的50%作为报停基本费;实行热计量收费的建筑,按照两部制热价的有关规定执行。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热用户不得提出终止供用热合同。
1、未采取分户控制供热系统的用户。
2、停暖后可能影响其他用户正常生活的。
3、影响供热系统附属设施安全运行的。
第二十四条:供热设施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供热需停热8小时以上的供热经营者应当及时通知热用户,并立即组织抢修,恢复供热,同时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由于供热经营者原因造成停热24小时以上不能恢复供热的应当按日折算标准热价,并在供热期结束后向热用户双倍退还热费,给热用户造成损害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二十五条:在供热期内,居住用房室内温度应当达到18度,不低于16度,测试室内温度以各房间中心位置(对角线交点)距离地面1.4米高度为测试点。
热用户与供热经营者对温度测试结果有异议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和供用热双方当事人进行检测,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测结果为准。如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三次以上检测室内温度低于16度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向热用户出具检测报告,热用户可凭检测结果按下例方法折算取暖费:(热计量收费的除外)
(一)室内温度16度—18度之间,按供暖期内日平均热费的20%退还;(含16度)
(二)室内温度14度—16度之间,按供暖期内日平均热费的50%退还;(含14度)
(三)室内温度低于14度,按供暖期其内日平均热费的100%退还。退还相应热费应当在采暖期结束后1个月内兑现。
第二十六条:供热经营者应当在每年供热期之前做好供热设备检修、燃料购置等准备工作,并于供热前一个月将供热准备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七条:热用户应当正确使用供热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禁止实施下列行为:
(一)擅自连接、隔断、改动、增减供热管线、供热设施。
(二)在非热计量收费的供热系统中擅自增加散热装置,安装热水循环装置或者放水装置。
(三)擅自改变热用途。
(四)其他损害供热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影响供热质量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用户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或者下列原因导致室内温度低于16度或者合同约定的,供热经营者不承担赔偿责任。
1、人为造成门窗不保温的;
2、室内管网不符合供热要求的;
3、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和采暖设施的;
4、未按照规定缴纳热费,供热单位减少、停止供热的。
5、未采取正常保温措施或者自己遮挡散热装置影响供热效果的。
6、室外气温连续24小时低于建筑设计保温标准的。第四章 费用管理
第二十九条:塔城市城市供热实行政府定价,由价格主管部门对供热经营者在运行过程中进行跟踪测算,召开听证会,收费标准经价格主管部门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供热经营者应当严格按价格主管部门公布的收费标准收费,不得随意调增和增加收费项目。
第三十条:安装热计量装置并达到热计量收费标准的热用户,供热经营者必须按照两部制热价进行收费。尚未安装分户热计量装置的仍按照房屋建筑面积进行收费,计算方式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住宅建筑按建筑面积的75%计费
(二)商业及办公用房按房屋建筑面积的80%计费。
(三)室内层高大于3.5米小于4.5米的工业厂房、库房按照建筑面积计费。第三十一条:热计量装置必须按照国家及技术监督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安装、检测、检验、更换。
第三十二条:供热经营者要与新建、改造、扩建建筑的建设单位签订合同,负责供热计量和温度调控装置的选型、购置、维护管理以及计量收费,所产生的费用纳入房屋建造成本,其今后维护管理由供热经营者承担。
第三十三条:热用户必须按照供用热合同约定缴纳热费逾期不缴纳的供热经营者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对热用户收取违约金,也可以通过仲裁诉讼直至不得影响其它的交费户的方式解决。
第三十四条:供热经营者可以委托他人代收热费,应当签订委托协议并出具委托书,委托代收产生的费用不得分摊于最终用户。收费人员收费时,应当佩带统一标志,文明服务。
第三十五条,热用户有权向供热经营者查询热的使用和缴费情况,对不符合收费和服务标准的,可以向价格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主管部门或者消费者协会投诉。供热经营者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或者提高收费标准的,热用户有权拒绝缴纳。
第三十六条:塔城市建立供热基金制度,供热经营者在收取的热费中提取0.005元/平方米做为供热基金,由供热经营者上交市财政,由市财政专户管理,用于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及特困户的热费支付和补助。
第三十七条:凡节能建筑达到国家标准,尚未进行热计量改造的用户取暖费按标准热费的95%缴纳。
第三十八条:既有小区内二次换热站所产生的运行管理费用由所有权人和所有使用人共同分担,物业公司(或开发企业)收取的运行、管理费用,应予以公示。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供热的监督管理,建立供热安全生产运行监督机制,对供热质量实施监督管理。会同工商行政管理、价格主管部门、技术监督等主管部门建立供热监督机制,确保供热经营者提供安全、连续稳定的服务。
第四十条:建设行政主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价格主管部门、技术监督部门要按职责权限,建立供热服务质量、价格监督、合同履行、专项检查和意见征询机制,设置投诉电话,定期检查服务质量和价格执行情况,及时处理热用户投诉。
第四十一条:供热经营者对其供热系统更新、改造、维修的计划和方案必须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备案。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供热经营者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也可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供热、供水、供气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罚。逾期不改的,责令停业整顿或依法撤销经营许可。
(一)提供的热质量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
(二)擅自减少停止供热的。
(三)未履行维护、维修管网和设施、设备义务或者发生故障后未及时抢修,造成大面积或长时间停热的。
前款
(一)项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热用户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和第二十七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可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供热、供水、供气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四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循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塔城市城乡建设局实施。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塔城市城乡建设局,有关问题塔城市城乡建设局商同其他相关部门共同解释。
第四十七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郑州市城市供热与用热管理办法
郑州市城市供热与用热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规范供热与用热行为,维护热用户、热源单位、供热单位的合法权益,节约能源,促进供热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供热、用热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基本原则】
城市供热应当遵循统筹规划、优化配置、规范服务、依法监管的原则。
第四条【主管部门】
市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城市供热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市)、上街区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在市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供热的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辖区内的供热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城乡规划、财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国有资产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安全生产监督、价格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城市供热管理工作。
第五条【鼓励条款】
鼓励热源单位、供热单位采用清洁能源,利用污染小、耗能低、运行安全的供热方式和设施。
鼓励、支持相关行业组织参与供热行业管理和技术服务、宣传培训工作。
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供热基础设施。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六条【供热规划】
市、县(市)、上街区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发展改革、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城市供热专项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经批准的城市供热专项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新建、扩建、改建供热工程,应当符合供热专项规划。第七条【设施配套建设】
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和公共建筑需要实行城市供热的,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配套建设供热设施。住宅供热设施的设计、施工应当符合分户控制的要求,并按照分户计量的技术要求预留分户计量设施的安装位置。
既有建筑供热系统不符合分户控制要求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或者由供热单位与热用户协商进行改造。
第八条【设施改建】
在供热区域内无供热系统的既有建筑,需要并入供热管网的,其二级网等供热系统和室内用热设施由房屋产权人出资,可委托供热单位或者其他有资质的单位施工安装。第九条【竣工验收】
供热设施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供热单位参与竣工验收,并自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竣工验收资料及有关部门的验收意见,报市或者县(市)、上街区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供热单位应当查验是否具备供热条件,并按程序接收供热工程档案资料。
供热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第十条【保修责任】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开发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供热设施保修期内的保修责任。
供热设施的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不得低于2个供暖期。在保修期内因供热设施原因给热用户造成损失的,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保修期内未实施供热的,供热设施的保修期顺延。第十一条【施工配合和设施选址】
供热管网需要穿越单位、厂区或者宅院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新建、改建、扩建热力站等供热设施应当与住宅保持安全距离,降低噪音,不得对环境产生干扰。
第十二条【计量管理符合节能标准】
供热单位应当根据国家建筑节能要求改进技术装备,实施计量管理,并对供热系统进行监测、维护,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保证供热系统的运行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第三章
供热与用热
第十三条【特许经营与供用热合同】
城市供热实行特许经营制度。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热源单位、供热单位,并与其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并按照特许经营规定的范围运行。
热源单位与供热单位、供热单位与热用户应当分别签订供、用热合同。
第十四条【供热约定】
热源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参数,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调度运行,保证供热质量,不得擅自停止供热;因热源单位原因,造成供热单位和热用户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突发事故等原因暂停供热的,热源单位应当及时报告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并及时公告。
第十五条【热源单位、供热单位义务】
供热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指导热用户正确使用供热设施;
(二)配备专业维修人员及维修设施(备),按照供热质量标准定期维修、养护供热设施;
(三)编制供热设施检修计划时应当避开供暖期,供暖期内抢修时应当尽量避免损坏其他设施;
(四)供暖期内,确需连续停止供热超过二十四小时的,应当提前两日通知,因管网爆裂等突发事件停止供热的,应当及时向热用户说明情况,按约定退还停供时间的相应热费;
(五)不得拒绝为具备供热条件的热用户供热;
(六)按照规定设置测温点并做好测温记录;
(七)建立并妥善保管热用户档案,及时处理热用户反映的问题。
热源单位应当遵守前款第(一)、(二)、(三)、(四)项规定。
第十六条 【供暖期和室温要求】
本市供暖期为当年11月15日零时至次年3月15日零时。提前或者延长供热时间,由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向社会公告。
在供暖期内,供热单位应当保证按照面积收费的热用户室内温度为18℃±2℃,热计量用户室内温度按合同约定。供热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十七条 【室温达标和退费】
因供热单位原因,造成室内供热温度低于规定标准或者约定温度的,供热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供热温度达到标准。供暖期内室内温度没有达到规定标准或者约定温度的,供热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以双方确认的实际未达标天数向热用户核减热费。
供热单位向热用户退还热费的,应当在上一个供暖期结束后三个月内通知热用户并办理退费。
第十八条【热用户责任】
热用户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室内温度达不到标准的,由其自行承担责任:
(一)未采取正常保温措施的;
(二)改变房屋结构或者室内供热设施的;
(三)遮挡散热器影响供热效果的;
(四)擅自排放、取用供热系统内热能(水)的。
第十九条【测温争议】
热用户要求测温的,供热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测温。
对测温结果有争议的,热用户或者供热单位可以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第二十条【告知义务】
供热单位应当在供暖期前进行供热设施检修、充水试压,并选择适当时间进行,提前五日通知相关单位和热用户。
第二十一条【供热调节】
供热单位对供热系统统一调度,适时进行调节,以满足热用户的需求。
未经供热单位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调节、改变供热参数、运行方式等。
第二十二条【手续办理】
需要用热的,应当到供热单位办理用热手续。当年需要用热且符合供热条件的新增热用户,应当与供热单位在供暖期前签订协议,并办理完相关手续。
申请用热、停止或者恢复用热、增加或者减少用热面积的,热用户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当年四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到供热单位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三条【热费交纳和申请停止用热】
热用户应当在当年十一月十五日前预交热费,交纳天数为一个完整的供暖期。
逾期未交费的,供热单位在催缴无效后可以暂停供热,并按合同约定收取违约金。
既有建筑串联供热系统的热用户,如不需要供热的,可在非供暖期申请停止用热,供热单位采取停热措施时不得影响其他热用户的正常用热。如不申请停止用热的,视为事实用热,应当交纳热费。
第二十四条【供热价格和政府补贴】 热用户应当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热价交纳热费。
热价不足以补偿供热单位正常供热成本,又不能及时调整热价时,应当对热源单位、供热单位实行政府临时补贴。
因市人民政府调整供暖期增加的供热费用,由本级财政予以补贴。
第二十五条【热用户义务】
热用户应当按照规定交纳热费,并配合供热单位入户检测、检修。
第二十六条【热用户禁止行为】
热用户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拆改、连接、隔断供热设施;
(二)安装热水循环装置或者放水装置;
(三)私自从供热系统中取用热能(水)等改变热用途的行为;
(四)改动热计量及温控设施或者未交纳热费私自开启锁闭阀;
(五)改变系统布置、管道直径等供热用热方式;
(六)妨碍、阻挠供热单位抢修供热设施或者供热设施施工;
(七)其他损害供热设施或者影响供热用热的行为。
第四章
设施管理 第二十七条【管理、维护责任划分】
热源单位承担其投资建设的供热设施的改造、维修、养护;热源单位与供热单位对供热设施的改造、维修、养护责任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居民热用户户外供热设施和户内共用供热设施由供热单位负责维护、管理;居民热用户的户内非共用供热设施由热用户负责维护,需要更新改造的,更换供热设施的费用由热用户承担。
非居民热用户用热设施的管理、维护责任由供、用热双方约定。
第二十八条【供热设施保护】
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供热设施及其安全防护范围内,设置保护标志。供热单位应当进行巡查、维护、更新。
改装、拆除、迁移供热设施的,应当经供热单位同意并报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发生的有关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二十九条【安全范围内施工】
在供热设施安全范围内进行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与供热单位共同制定保护方案确保供热设施运行安全,造成供热设施损坏的,应当承担修复责任并赔偿损失。
第三十条【安全防护范围内的禁止行为】
供热设施及其安全防护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修造建(构)筑物或者敷设管线;(二)挖坑、掘土、打桩;(三)爆破作业;(四)堆放垃圾、杂物或者危险废物;
(五)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六)其他影响供热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供热评价制度】
本市实行供热综合评价制度。市、县(市)、上街区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热源单位、供热单位履行责任和义务等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
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供热单位对热用户综合信息的收集、认定、录入等工作,建立诚信考评办法,并纳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第三十二条【管理责任和配合义务】
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供热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发生重大供热设施事故时,供热单位必须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实施入户抢修作业的,当地公安机关、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物业等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三条【问题处理】
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供热单位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维护供、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及时处理供、用热过程中存在的纠纷和问题。
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投诉举报后,应当依法处理,供热单位和热用户应当协助调查和取证。
第三十四条【纠纷解决和救济途径】
热源单位、供热单位、热用户之间出现矛盾纠纷时,可以申请调解、依据合同约定申请仲裁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申请调解的,由市、县(市)、上街区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或者个人协调解决。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擅自从事供热经营法律责任】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供热特许经营资格擅自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由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三万元罚款。
第三十六条【热源单位、供热单位法律责任】
违反本办法规定,热源单位、供热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一)超出特许经营范围经营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停止供热的;
(三)未按规定管理、养护供热设施的;
(四)未按规定时间供热的。
第三十七条【供热设施保护责任】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一千元罚款:
(一)擅自改装、拆除、迁移供热设施的;(二)在安全防护范围内挖坑、掘土、打桩;(三)在安全防护范围内爆破作业;
(四)在安全防护范围内堆放垃圾、杂物或者危险废物;
(五)在安全防护范围内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第三十八条【热用户法律责任】
违反本办法规定,热用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一)擅自拆改、连接、隔断供热设施的;
(二)安装热水循环装置或者放水装置的;
(三)私自从供热系统中取用热能(水)等改变热用途的;
(四)改动热计量及温控设施或者未交纳热费私自开启锁闭阀的;
(五)改变系统布置、管道直径等供热用热方式的。
第三十九条【主管部门法律责任】
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规定制定供热专项规划的;
(二)未依法实施供热特许经营的;
(三)未建立健全供热综合评价制度,未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的;
(四)未按规定监督检查、处理投诉或者举报的;
(五)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条【术语含义】
本办法所称城市供热,是指由热源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为热用户提供用热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热源单位,是指为供热单位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供热单位,是指取得供热特许经营资格,利用热源单位提供或者自行生产的热能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热用户,是指消费供热单位热能的单位和个人。
本办法所称供热用热设施,包括热电厂、锅炉房、热力站、泵站、供热管网、阀门室(进户井)、热计量器具(热量表)、锁闭阀、温控装置、室内管道、散热器及附件等。
第四十一条【实施日期】
本办法自
****年**月**日起施行。
第三篇: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
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城市公厕管理,提高城市公厕卫生水平,方便群众使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城市(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的公厕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公厕,是指供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共同使用的厕所,包括公共建筑(如车站、码头、商店、饭店、影剧院、体育场馆、展览馆、办公楼等)附设的公厕。
第四条 任何人使用城市公厕,都应当自觉维护公厕的清洁、卫生,爱护公厕的设备、设施。
第五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公厕的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公厕的监督管理。
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公厕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城市公厕的规划 第六条 城市公厕应当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改建并重、卫生适用、方便群众、水厕为主、有利排运”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
第七条 城市公厕规划是城市环境卫生规划的组成部分,应当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及公共建筑设计规范进行编制。
第八条 下列城市公共场所应当设置公厕,并应当设立明显的标志或指路牌:
(一)广场和主要交通干道两侧;
(二)车站、码头、展览馆等公共建筑物附近。第九条 城市公厕应当修建在明显易找、便于粪便排放或机器抽运的地段。新修建的公厕外观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公厕规划用地或者改变其性质。
建设单位经批准征用的土地含有城市公厕规划用地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城市公厕规划和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修建公厕,并向社会开放使用。
第三章 城市公厕的建设和维修管理 第十一条 城市公厕的建设和维修管理,按照下列分工,分别由城市环境卫生单位和有关单位负责:
(一)城市主次干道两侧的公厕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管理单位负责;
(二)城市各类集贸市场的公厕由集贸市场经营管理单位负责;
(三)新建、改建居民楼群和住宅小区的公厕由其管理单位负责;
(四)风景名胜、旅游点的公厕由其主管部门或经营管理单位负责;
(五)公共建筑附设的公厕由产权单位负责。本条前款第二、三、四项中的单位,可以与城市环境卫生单位商签协议,委托其代建和维修管理。
第十二条 新建的公厕应当以水冲式厕所为主。对于原有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旱厕,应当逐步进行改造。
第十三条 影剧院、商店、饭店、车站等公共建筑没有附设公厕或者原有公厕及其卫生设施不足的,应当按照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新建、扩建或者改造。第十四条 公共建筑附设的公厕及其卫生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
第十五条 对于损坏严重或者年久失修的公厕,依照本章第十一条的规定,分别由有关单位负责改造或者重建,但在拆除重建时应当先建临时公厕。
第十六条 独立设置的城市公厕竣工时,建设单位应当通知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指定的部门参加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不准交付使用。
第十七条 城市公厕产权单位应当依照《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管理好公厕档案。非单一产权的公厕,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有关单位代为管理。
第四章 城市公厕的保洁和使用管理
第十八条 城市公厕的保洁工作,依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分别由有关单位负责或者与城市环境卫生单位商签协议,委托代管。
第十九条 城市公厕的保洁,应当逐步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保持公厕的清洁、卫生和设备、设施完好。
城市公厕的保洁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第二十条 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公厕的卫生及设备、设施等进行检查,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应当予以纠正。
第二十一条 在旅游景点、车站、繁华商业区等公共场所独立设置的较高档次公厕,可以适当收费。具体收费办法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物价、财政部门批准。所收费用专项用于公厕的维修和管理。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二条 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于在城市公厕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三条 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情节,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或者罚款。
第二十四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并处以罚款:
(一)在公厕内乱丢垃圾、污物,随地吐痰,乱涂乱画的;
(二)破坏公厕设施、设备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公厕使用性质的。
第二十五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擅自收费或者滥收费的,由当地物价部门的物价检查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六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同时又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未设镇建制的工矿区公厕管理,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发布。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建设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第四篇:城市公厕管理办法
城市公厕管理办法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城市公厕的规划
第三章 城市公厕的建设和维修管理 第四章 城市公厕的保洁和使用管理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六章 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展开
编辑本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9号
《城市公厕管理办法》已于一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经第五十九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部长 林汉雄
一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城市公厕管理办法 编辑本段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城市公厕管理,提高城市公厕卫生水平,方便群众使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城市(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的公厕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公厕,是指供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共同使用的厕所,包括公共建筑(如车站、码头、商店、饭店、影剧院、体育场馆、展览馆、办公楼等)附设的公厕。城市公厕的规划
城市公厕的建设和维修管理 城市公厕的保洁和使用管理 奖励与处罚 附则
第四条 任何人使用城市公厕,都应当自觉维护公厕的清洁、卫生,爱护公厕的设备、设施。
第五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公厕的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公厕的监督管理。
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公厕的监督管理。
编辑本段第二章 城市公厕的规划
第六条 城市公厕应当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改建并重、卫生适用、方便群众、水厕为主、有利排运”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
第七条 城市公厕规划是城市环境卫生规划的组成部分,应当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及公共建筑设计规范进行编制。
第八条 下列城市公共场所应当设置公厕,并应当设立明显的标志或指路牌:
(一)广场和主要交通干道两侧;
(二)车站、码头、展览馆等公共建筑物附近。
第九条 城市公厕应当修建在明显易找、便于粪便排放或机器抽运的地段。新修建的公厕外观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公厕规划用地或者改变其性质。
建设单位经批准使用的土地含有城市公厕规划用地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城市公厕规划和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修建公厕,并向社会开放使用。
编辑本段第三章 城市公厕的建设和维修管理
第十一条 城市公厕的建设和维修管理,按照下列分工,分别由城市环境卫生单位和有关单位负责:
(一)城市主次干道两侧的公厕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管理单位负责;
(二)城市各类集贸市场的公厕由集贸市场经营管理单位负责;
(三)新建、改建居民楼群和住宅小区的公厕由其管理单位负责;
(四)风景名胜、旅游点的公厕由其主管部门或经营管理单位负责;
(五)公共建筑附设的公厕由产权单位负责。
本条前款第二、三、四项中的单位,可以与城市环境卫生单位商签协议,委托其代建和维修管理。
第十二条 新建的公厕应当以水冲式厕所为主。对于原有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旱厕,应当逐步进行改造。
第十三条 影剧院、商店、饭店、车站等公共建筑没有附设公厕或者原有公厕及其卫生设施不足的,应当按照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新建、扩建或者改造。
第十四条 公共建筑附设的公厕及其卫生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
第十五条 对于损坏严重或者年久失修的公厕,依照本章第十一条的规定,分别由有关单位负责改造或者重建,但在拆除重建时应当先建临时公厕。
第十六条 独立设置的城市公厕竣工时,建设单位应当通知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指定的部门参加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不准交付使用。
第十七条 城市公厕产权单位应当依照《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管理好公厕档案。非单一产权的公厕,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有关单位代为管理。
编辑本段第四章 城市公厕的保洁和使用管理
第十八条 城市公厕的保洁工作,依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分别由有关单位负责或者与城市环境卫生单位商签协议,委托代管。
第十九条 城市公厕的保洁,应当逐步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保持公厕的清洁、卫生和设备、设施完好。
城市公厕的保洁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条 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公厕的卫生及设备、设施等进行检查,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应当予以纠正。
第二十一条 在旅游景点、车站、繁华商业区等公共场所独立设置的较高档次公厕,可以适当收费。具体收费办法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物价、财政部门批准。所收费用专项用于公厕的维修和管理。编辑本段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二条 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于在城市公厕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三条 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情节,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或者罚款。
第二十四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并处以罚款:
(一)在公厕内乱丢垃圾、污物,随地吐痰,乱涂乱画的;
(二)破坏公厕设施、设备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公厕使用性质的。
第二十五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擅自收费或者滥收费的,由当地物价部门的物价检查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六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同时又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编辑本段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未设镇建制的工矿区公厕管理,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发布。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第五篇:城市燃气管理办法
《城市燃气管理办法》
2003-10-21 15:44:4121cn房产频道 『文章内容彩信发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62号
《城市燃气管理办法》已于1997年12月18日经第八次部常务会议通过,现予 发布,自 1998年1月 1 日起施行。
部长 侯捷
1997年12月23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燃气管理,维护燃气供应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规 范燃气市场,保障社会公共安全,提高环境质量, 促进燃气事业的发展,制 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城市燃气的规划、建设、经营、器具的生产、销售 和燃气的使用及安全管理。
第三条城市燃气的发展应当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因地制宜、合理 利用能源,建设和管理并重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燃气管理工作。县级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燃气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城市燃气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 市燃气的科学技木水平。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规划,城建等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 划编制本地区燃气发展规划。
城市燃气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以及经营网点的布局要符合城市燃气发展 规划,并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七条城市燃气建设资金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政府投资、集 资、国内外贷款,发行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
第八条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应当由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设计、施工 单位承担,并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木标准和规范。
禁止无证或者超越资质证书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燃气工程设计、施工任务。
第九条 住宅小区内的燃气工程施工可以由负责小区施工的具有相应资质的 单位承担。
民用建筑的燃气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燃气表的安装要符合规范,兼顾室内美观,方便用户。
第十条燃气工程施工实行工程质量监督制度。
第十一条燃气工程竣工后,应当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 验收;末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在燃气设施的地面和地下规定的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修建建
筑物、构筑物,禁止堆放物品和挖坑取土等危害供气设施安全的活动。第十三条确需改动燃气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报经县级以上地方入民政 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改动燃气设施所发生 的费用中建设单位负担。
第十四条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时,应当依照城市燃气发展规划,配套建设燃气设施。
高层住宅应当安装燃气管道配套设施。
第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正当理由不得阻挠经批准的公共管道燃气工 程项目的施工安装。
第三章 城市燃气经营
第十六条用管道供应城市燃气的,实行区域性统一经营。瓶装燃气可以 多家经营。
第十七条燃气供应企业,必须经资质审查合格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 记注册,方可从事经营活动。资质审查办法按《城市燃气和供热企业资质管 理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燃气供应企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燃气的气质和压力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保证安全稳定供气,不得无故停止供气;
(二)禁止向无《城市燃气企业资质证书》的单位提供经营性气源;
(三)不得强制用户到指定的地点购买指定的燃气器具;
(四)禁止使用超过检验期限和检验不合格的钢瓶;
(五)禁止用槽车直接向钢瓶充装液化石油气;
(六)其他应当遵守的规定。
第十九条燃气供应企业和燃气用具安装,维修单位的职工应当实行持证 上岗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条燃气供应企业及分销站点需要变更、停业、歇业、分立或者合 并的,必须提前30日向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 施。
第二十一条燃气价格的确定和调整,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经 物价部门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四章城市燃气器具
第二十二条燃气器具的生产实行产品生产许可或安全质量认证制度。燃 气器具必须取得国家燃气器具产品生产许可证或安全质量认证后,方可生产。第二十三条燃气器具必须经销售地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检测机 构的气源适配性检测,符合销售地燃气使用要求,颁发准销证后方可销售。取得准销证的产品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列入当地<<燃气器具销售目录>>,并向用户公布。
第二十四条燃气器具安装、维修单位,必须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资 质审核合格,方可从事燃气器具的安装、维修业务。
第二十五条燃气器具生产,经营企业在销售地必须有产品售后维修保证措 施。
第五章 城市燃气使用
第二十六条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建立燃气用户档案,与用户签订供气用气 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燃气用户未经燃气供应企业批准,不得擅自接通管道使用燃 气或者改变燃气使用性质,变更地址和名称。
第二十八条燃气计量应当采用符合国家计置标准的燃气计量装置,按规 定定期进行校验。
第二十九条燃气用户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燃气;
(二)禁止盗用或者转供燃气;
(三)禁止对液化石油气钢瓶加热;
(四)禁止倒灌瓶装气和倾倒残液。残液由燃气供应企业负责倾倒;
(五)禁止擅自改换钢瓶检验标记;
(六)禁止自行拆卸、安装、改装燃气计量器具和燃气设施等;
(七)以管道燃气为燃料的热水器、空调等设备,必须报经燃气供应企业 同意,由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安装。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条燃气用户应当按时交纳气费。逾期不交的,燃气供应企业可以 从逾期之日向不交纳气费的用户收取应交燃气费的3%. ̄1%的滞纳金,情节严 重的,可以中止对其供气。
第三十一条燃气用户有权就燃气经营的收费和服务向燃气供应企业查询,对不符合服务或收费标准的,可以向其行政主管部门投诉。
第六章城市燃气安全
第三十二条燃气供应企业必须建立安全检查、维修维护,事故抢修等制 度,及时报告、排除、处理燃气设施故障和事故,确保正常供气。
第三十三条燃气供应企业必须向社会公布抢修电话,设置专职抢修队 伍,配备防护用品,车辆器材,通讯设备等。
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实行每日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燃气设施事故或接到燃 气设施事故报告时,应当立即组织抢修,抢险。,第三十四条燃气供应企业必须制定有关安全使用规则,宣传安全使用常 识,对用户进行安全使用燃气的指导。
第三十五条燃气供应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重要的燃气设施所在地 设置统一,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专职人员进行巡回检查。
严禁擅自移动、覆盖、涂改、拆除、毁坏燃气设施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三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燃气泄漏或者燃气dl起的中毒,火灾爆 炸等事故,有义务通知燃气供应企业以及消防等部门。
发生燃气事故后,燃气供应企业应当立即向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重大燃气事故要及时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七条对燃气事故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发生重大燃气事故,应当在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中城市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消防,劳动等有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 调查处理。
第三十八条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实行燃气事故保险制度。第三十九条除消防等紧急情况外,未经燃气供应企业同意,任何人不得 开启或者关闭燃气管道上的公共阀门。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
门责令停止设计、施工、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已 经取得设计、施工资质证书,情节严重的,提请原发证机关吊销设计、施工 资质证书:
(一)末取得设计,施工资质或者未按照资历等级承担城市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任务的;
(二)未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设计、施工的。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二款、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七 条、第二十条、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 行为,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城市建
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停止销售,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 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五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九 条第(三)、(四)、(五)、(六)、(七)项、第三十五条第二款、第三十九条规定的,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并可处以5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办法,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四十五条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 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六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城市燃气是指人工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气体燃料的总称。
(二)燃气供应企业是指燃气生产、储运、输配、供应的企业。
(三)燃气设施是指燃气生产,储运、输配、供应的各种设备及其附属设施。
(四)燃气器具包括燃气灶具,公用燃气炊事器具、燃气烘烤器具,燃气 热水、开水器具、燃气取暖器具,燃气交通运输工具、燃气冷暖机,燃 气计量器具、钢瓶、调压器等。
第四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 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八条本办法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