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国资委对直接持股上市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2019-05-14 16:0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南省国资委对直接持股上市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南省国资委对直接持股上市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篇:湖南省国资委对直接持股上市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湖南省国资委对直接持股上市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       索引号:430S00027/2011-00015 题裁分类:

发布机构: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文日期:2011-09-19 名称:湖南省国资委对直接持股上市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主题分类: 主题词:

湖南省国资委对直接持股上市公司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探索和创新湖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国资委)对直接持股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上市公司)的科学管理机制,增进国有股东与上市公司间的管理沟通和协调服务,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促进企业高效、顺畅、有序运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省国资委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依法、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行使股东权利和履行股东义务。省国资委与其他股东共同探索,不断完善对上市公司依法实施科学管理的方式、方法,并通过修订公司章程予以逐步规范。

第三条

省国资委向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委派国有产权代表,担任国有股东董事或监事;向上市公司股东会委派国有股东代表(可以指定已派往企业的国有产权代表,也可另行委派)。国有股东代表根据省国资委授权,在公司股东(大)会会议上,提出提案,发表意见,按照国有出资股权比例行使表决权;国有产权代表依据公司章程,参加公司董事会或监事会会议,提出议案,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并将履行职责的情况和结果及时向省国资委报告,接受省国资委的监督与考核。

第四条 省国资委按照《湖南省国资委相对控股公司、参股公司国有产权代表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管理办法,通过对国有产权代表进行监督和考核,以及通过委派股东代表参加股东(大)会会议行使股东权利等方式,实现对所出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第五条 国有产权代表的考核工作按省国资委有关办法执行。由国有产权代表担任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福利、职务消费等,由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考核分配及职务消费等相关办法确定,报省国资委备案,由上市公司支付。

第六条

对国有产权代表和上市公司的管理、沟通与联络,省国资委、上市公司分别确定省国资委董事会工作联络办公室和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为归口联系部门,负责管理信息沟通和工作联络。在双方归口联系部门的统筹协调下,经双方有关业务部门的实践探索,可就政策法规、日常管理工作等有关事项的沟通,依法建立常态化的对口联系工作机制。

第七条 产权代表按照《湖南省国资委相对控股公司国有产权代表重大事项报告暂行规定》(湘国资〔2007〕213号),向省国资委提交定期报告、不定期报告。按照上市公司的有关规定,可将应由(首席)产权代表向省国资委报告的公司经营管理日常事务性报告,交由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向国资委提交,但产权代表个人的述职报告、独立发表的意见等,应由产权代表以个人名义或联署方式向国资委提交。上市公司应明确向省国资委报告的具体事项、报告方式、承办机构或部门等,规范内部工作规程。第八条 下列事项为上市公司事前报告事项:

(一)公司章程规定由公司股东(大)会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

(二)国有产权代表和高管人员的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方案或办法;

(三)国有产权代表认为应当事前报告的其他事项。第九条 下列事项为上市公司事后报告事项:

(一)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在职权范围内作出的决议以及执行情况;

(二)定期提交公司的季度报告、年中报告、年度报告以及公司年度财务决算报表;

(三)从事证券、期货及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等高风险业务;

(四)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事项;

(五)公司重大法律诉讼、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涉嫌经济违法或刑事犯罪以及其他对省国资委权益可能产生较大影响,造成公司国有资产损失的事项;

(六)国有产权代表的薪酬、福利、职务消费等情况;

(七)国有产权代表按照省国资委指示对事前报告事项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八)国有产权代表认为应当事后报告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

省国资委与全体股东共同努力,不断建设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强化董事会的职责定位和内部机制建设,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作用,落实董事会对经营管理团队的选择用人、业绩考核、薪酬分配以及监督执行权,更好地发挥经营团队绩效,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第十一条

上市公司党务、纪检工作按照现行体制归口管理。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生效。

第二篇:国资委直接持股利弊之争

国资委直接持股利弊之争

价值中国推荐 2010-04-22 16:33:35 《董事会》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经过三年研究,国资委直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已经没有法律障碍,将于2010年正式实施。

回溯此前,在国务院国资委2009年9月19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 “要积极探索国资委直接持股方式,依法加强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监管„„积极探索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的方式和途径”。

国资委直接持股,无疑将改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长期存在的所有者缺位,以及国资委出资人权益难以保障等问题。

那么,这项举措将对国有控股或参股上市公司的规范治理产生何等影响?能否开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的新局面?是否会带来新的问题?就此,请各位嘉宾发表自己的看法。

主持人:本刊记者 郭洪业

讨论嘉宾:招银国际高级副总裁/郑磊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

安徽财经大学商务学院院长/刘银国

秦皇岛市市委研究室/熊锦秋

直接持股改善治理是个伪命题

国企通过上市并由国资委直接持股,并不一定能够解决国内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痼疾。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更恶化

文/郑磊

国资委直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在地方上已经有了一些实践,从法律角度看,由国资委设立一个直属公司担任上市公司股东,在法律上并无太大障碍。需要着力解决的是,如何将国资委的行政定位与国有控股公司的商业定位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关于国资委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质疑,并没有因变身国有控股公司而自然消失。国资委与国有控股公司实质上仍具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国资委行政干预上市公司经营的连接纽带反而更明显,从而可能带来更多的治理问题。

在公司治理方面,关键还在于操作的方式方法,而不是控股主体的形式。

国资委近年在央企公司治理方面进行了不少尝试,如全球招聘高管、明确主业和董事会试点等,这还只是从公司治理的中下层面入手,并没有在董事会治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支持国资委直接持股上市公司的观点认为,新加坡淡马锡是值得我们效仿的实例。不过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淡马锡的模式,就能明白其成功的要素在于遵循市场化运作和强化董事会治理。

淡马锡代表新加坡财政部行使国家出资人的职责,成功的关键首先是从组织上切断对旗下公司的行政干预。这一重隔断就是董事会,严格执行由董事会负责企业经营的原则,健全董事会各项职能,聘请与股东无直接关系的精英担任独立董事,而且代表股东的财政部一方代表仅为一名。这样就从组织结构上避免了政府一方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拥有过大的话语权。高素质的独立董事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能确保淡马锡控股战略发展方向正确,其日常业务则由各公司管理层负责,并受到各自董事会监管。

国资委通过控股公司持有国企上市公司股权,是否能够划清国资委和上市公司之间的管理边界,也应通过类似的组织模式解决。而以往的做法却是由国资委派干部担任下属公司董事和高管,这些人的考核权在国资委,而按照持股比例派出董事的做法,又使得国资委干部无论在董事会还是管理层都占优势。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以国资委马首是瞻。当国资委是大股东时,公司治理中的大股东操纵问题会凸显出来,中小股东与大股东出现意见分歧时,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国资委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有正确的观念,即正面看待中小股东,认识到所有股东在公司经营上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并逐步引进各种资本力量,稀释国资委股权,自觉和严格遵循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三级治理的原则。

有人认为“国资委直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加大了监管的力度”,这是陈旧的观点。上市公司的监管,最佳实践是依靠全体股东,这也是市场监管的核心所在。上市公司必须以全体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是价值化管理的原则。当国资委直接持股上市公司之后,国资委旗下所有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将成为矛盾焦点之一。这类关联交易本身容易造成不同企业之间利益分配不均,而国资委作为这些关联公司的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实现的利益与各公司的中小股东的利益之间有可能存在较大冲突。而在股东会和董事会层面上的话语权,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以上只是国资委直接持股产生的部分问题,但窥一斑可见全豹。国企通过上市并由国资委直接持股,并不一定能够解决国内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痼疾。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更恶化。股权多元化不应该只是指国企上市,更应该在股权比例和董事会人员构成上推动“多元化”,除了极少数需要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其他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都应逐步降低国有股权比例,国资和其他资本一样,“保值增值”是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的目标,更应接受全社会成员的阳光监督,政府应该放手大胆地依靠董事会,而把监管工作主要放在企业的监事会。

国资管理公司难有体制性突破

实践证明,中间层次的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中央本级国资机构设立属下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如何让其发挥作用,能否实现预定目标,都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文/文宗瑜

中央本级的国资机构拟设立一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对部分央企的国有股权进行集中管理及运作。对于这样一个动作或者说是一项改革措施,学界及业界都在进行推测或判断中央本级国资机构的用意。应该说,隶属各级政府国资机构、通过设立或组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而强化国资管理不是第一次,在20世纪90年代,有的地方政府就选择了三级次的国有资产管理及运营体制,在国资机构与国有企业之间设立中间级次的国有资产投资公司。但实践证明,中间层次的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中央本级国资机构设立属下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如何让其发挥作用,能否实现预定目标,都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从现阶段来看,中央本级国资机构设立一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只能算做经营性国资管理的一项改革措施。

2003年中央本级率先重新设立新的国资机构,虽然新国资机构被赋予了“管人管事与管资产相结合”的重任,但是,如何实现从管资产向管股权的职能转变,一直是各级国资机构探索并尝试推进改革的一个重点。可以说,2009年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没有什么具体背景,只是一项被推后的工作重新启动。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条件更成熟了。

其一,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顺利推进所实现的大非全流通,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作。中国证券市场支持国有企业的特殊功能,使国有股在A股证券市场占有绝对大的权重,但是,一度长期存在的非流通国有法人股与流通社会公众股的股权分置,使上市公司国有股的流动性受到很大限制。但是,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到2009年绝大多数央企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大非”已基本解禁。因此,选择这一时机设立统辖部分央企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保证所划转到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国有股权具有足够大的流动性,支持其所进行的资本运作。

其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试点的顺利实施,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争取资本注入创造了条件。中央本级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从2008年开始试点,实现了547.8亿的收入与支出,这意味着中央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在2009年要继续推进。从200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构成看,270亿用于央企新出资和补充国有资本,约占2008年中央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额的49%。因此,拟设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申请从2009年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中获得国有资本注资。当然,具体结果取决于国务院批准的中央本级2009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

与中央本级的国资机构拟设立一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联的,是《企业国有资产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企业国有资产法》虽然对国有资产或国家出资企业出资人作了规定,但是并没有明确国资管理机构就是出资人代表,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与明确出资人代表是两码事。可以说,中央本级的国资机构拟设立一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只是一项尝试性的改革措施,仍然难以实现国资管理改革的体制性突破。

到目前为止,国务院仍没有对中央本级的国资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进行正式授权。这意味着,国资机构的双重身份问题在目前仍然不能解决。

现在中央级次的国资机构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持有一部分央企属下上市公司国有法人股,似乎表明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成为部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直接持股主体,国资机构在一段时间内仍以履行行政职能为主。

直接持股须对国资委“重构”

要想使国资委成为一个完整的纯粹出资人,发挥其直接持股的优势,摒弃其直接持股的弊端,必须对国资委进行重构

文/刘银国

国资委直接持股的最大贡献在于赋予了国资委完整的出资人代表资格,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有股权行使主体长期缺位问题。国资委现在行使出资人代表职权是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这一政府部门的身份进行的,凭借的是政府赋予的权利,采用的是行政命令方式,结果造成了国资委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情,如选拔、考核、监督和任免国有企业经营者;但同时,该管的又没有管好,如忽视了出资人的收益权等权利。这不仅严重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而且忽略了国家股权的核心利益。这些都源于国资委不是凭所有者资格而是靠政府职责行使出资人权利,都是因为国资委并不直接拥有国有企业的股权,不是一个完整的出资人代表。

国资委直接持股,可以凭借出资人资格享有股东的全部权力,包括参与重大决策权(投票权)、资产收益权、股份转让权。国资委直接持股,从根本上解决了国资委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能,却无法代表国家收取企业的股息红利、取得国有产权转让收入的尴尬局面。

但国资委直接持股也带来新的问题:

其一,国资委直接持股使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监管者又成为一体,加剧了政企不分。国资委毕竟是政府机构,代表的是政府意志,而且国资委仍然在执行很多非出资人职能,国资委的“婆婆”加“老板”、市场主体和政府监管者的双面角色不可避免地会使其职能错位,过度干预企业各项自主权的行使。

其二,国资委直接持股可能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国企航母,带来更大的关联交易。国务院国资委若作为一个独立的民商事行为主体,直接持有所有央企的股权,那么所有的央企事实上都成为了它的“子公司”,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以国资委为“母公司”的超级企业集团。同时,央企之间不可避免地会经常出现关联交易。严重的是,作为持股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国资委,其一举一动将左右着中国的资本市场。

要想使国资委成为一个完整的纯粹出资人,发挥其直接持股的优势,摒弃其直接持股的弊端,必须对国资委进行重构。

国资委性质重构:国资委不应作为一个政府机构,否则极易造成政府的社会管理者职能和出资人职能无法分开,以及再次出现政企不分问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成功经验,我们主张将国资委设在全国或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下,作为一个专职行使出资人职能的机构。

国资委职权重构:国资委作为出资人机构,权限不能够超出股东所应拥有的权利。国资委不能代替股东会,更不能代替董事会。国资委的“管人”,只应限于参加国有企业的股东会或股东大会,通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推荐和选举董事及监事,决定有关董事和监事的报酬等,国资委要避免直接干预董事会成员的产生。

国资委的“管人、管事、管资产”职能也可以通过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一般是国有独资)来行使。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受国资委的委托行使国有资产的投资决策和管理权,决定国有资产投资的流量和流向。国资委通过对这些经营公司的人的管理来实现管事和管资产,而不是直接去管资产的经营之事。

国资委人员重构:从中央到地方,国资委管辖着17万多户国有企业,掌控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国资委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对国家经济建设造成重大影响。因而,国资委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国资委应该更多地拥有那些在履行信托职责方面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和在法律、金融、经济和一般管理方面具有相关专业素质的人才。他们能够清楚地理解在有关国有企业方面与政府公务员一样承担的角色和职责,能够向处于其监管之下的相关国有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等。

国资委直接持股还需适当身份

就目前已实行国资委直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的案例来看,并没有比其他公司显出高得多的治理效率

文/熊锦秋

其实不仅是上海、深圳等改革开放先行区,甚至包括其他省份的一些地级市,实践中早已出现国资委直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的做法。

国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两层架构和三层架构。三层架构由上至下主要包括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出资企业;由国资委直接持股等于减少中间一层,从而成为两层架构。理论上,管理架构层次越多,委托代理链条越长,代理成本越大。取消中间层次就可减少管理成本,也便于国资委直接获得企业真实信息,从而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国资监管效率。

比如,由于国有股权虚位或出资人缺位导致内部人控制,在2007年大牛市期间一些央企热衷炒股甚至参与炒作自己旗下上市公司股票,助推蓝筹股泡沫,有的央企高管也可能通过搭顺风车建老鼠仓牟取个人利益。为狠刹央企炒股风,2008年国资委专门出台《中央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制度加以遏制。而若由国资委直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以上问题或许就不复存在。

但是,“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这个中间层也并非毫无用处,当初设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这个中间层,授权它或其他投资管理机构经营国有资产,是让它们起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隔离层”作用。因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不是行政机构,而是一个企业法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因此其身份更易融入市场经济大潮之中。而国资委作为身兼国资监管与运营两大职能的政府机构,若由其直接持股,就可能导致政企不分,同时也面临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国资委的法律地位问题。即使2009年5月1日实施的《企业国有资产法》,也没有明确国资委到底是机关法人还是事业法人或是公司法人,是政府的一个部门还是独立机构或是投资公司;如果发生纠纷,其他市场主体是提起行政诉讼还是提起民事诉讼,也搞不清楚。让这样一个身份不明的国资委来作为市场的一个博弈主体,市场显然还无力招架。

事实上,就目前已实行国资委直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的案例来看,并没有比其他公司显出高得多的治理效率。国资委既监督又运营,自己难给自己下任务,加上国资委地位不明,工作目标就难以明确,它也不可能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来对所选派进入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制订考核指标,缺乏科学考核指标同样可能形成新的内部人控制。

国资委要直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这就倒逼其必须以纯粹的股东身份进入上市公司,解决办法唯有将国资委目前所兼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两个职能彻底分离,专门成立单独运营部门;过渡方案也可在国资委下面成立一个专行国资运营职能的部门(以下称下属专营部门),所有经营性国有资产均由其运作,同时承担股东应负的各种法律责任。由于上市公司资产绝对是经营性资产(否则不会上市),那么国资委下属专营部门在兼顾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基础上,其运营目标完全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

国资委成立下属专营部门,这个构想完全可行。《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七章对“国有资产监督”提出了“各级人大常委会、各级政府、审计机关、社会公众”等监督途径;而第十一条规定,除了国资委,其他部门、机构也可获得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这样,国资委下属专营部门就可与其他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一道,接受上述各方面的监督,无须担心发生国资委自己监督自己的问题。

国资委若成立下属专营部门,政府就可名正言顺地对该部门提出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专营下属部门则可通过公开招聘专业董事或职业经理人,甚至可选派有关政府部门的公务员(这方面同样可借鉴淡马锡经验),进入上市公司担任要职,并以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明确其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将其福利待遇与考核指标挂钩,由此可有效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第三篇:湖北省国资委中介机构选聘管理暂行办法

湖北省国资委中介机构选聘管理暂行办法(鄂国资纪检[2013]286号)

发布时间:2014-07-04 来源:委纪委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湖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国资委”)中介机构选聘行为,保证中介机构出具审计、评估报告和所提供法律服务的合法性和客观性,保证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湖北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选聘中介机构进行审计、评估和提供法律服务等行为,是指省国资委根据国资监管需要,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定的工作程序,组织中介机构进行审计、评估和提供法律服务等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湖北省国资委机关各处室、监事会、直属单位(以下简称“省国资委用户”)选聘中介机构的行为。

第四条省国资委建立统一的中介机构备选库。省国资委用户选聘中介机构必须从备选库中产生。中介机构选聘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和择优的原则进行选聘。

第五条中介机构备选库由省国资委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分类建立和管理。财务监督处负责审计中介机构备选库;产权处负责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备选库;法规处负责法律服务中介机构备选库。其职责是:

(一)负责备选库的建立、调整;

(二)主持省国资委用户使用中介机构选聘组织工作;

(三)负责对备选库内中介机构的评价管理。

第六条省国资委纪委监察室全程参与中介机构选聘的监督工作。

第二章备选库建立与管理

第七条审计中介机构备选库以省财政厅建立的备选库作为省国资委的备选库;评估中介机构备选库由产权处通过省政府采购中心公开招标建立;法律事务备选库由法规处通过媒体公开遴选建立。每个备选库中的中介机构在20个以上。

第八条中介机构入选备选库应当具备以下基本

条件:

(一)依法设立并具有相关执业资质;

(二)有良好的社会信誉,近3年没有不良执业记录;

(三)有较强实力,持有国家注册证书人员规模符合建库要求;

(四)根据中介服务事项的具体要求确定的其他专项条件。

第九条建立备选库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备选库所在部门结合中介业务实际制定备选库建立方案,明确相应的准入资格、条件、规模和要求;

(二)报分管领导审定;

(三)评估中介机构委托省政府采购中心公开招标;法律事务中介机构通过媒体公开遴选。

第十条省国资委建立的中介机构备选库每两年调整一次,其规模根据业务量可适当增减。备选库的调整按第七条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省国资委每年对进入备选库的中介机构提供中介服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并实行动态管理。

备选库中的中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遴选抽签资格:

(一)已不符合入选抽签条件的;

(二)有弄虚作假、恶意串通、营私舞弊等违背诚信行为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的;

(四)出具虚假或重大失实中介意见的;

(五)违反合同约定,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有其他违规行为的。

第三章中介机构选聘的方式与程序

第十二条省国资委用户选聘中介机构,应当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一)中介服务费用50万元(含50元)以上的中介项目,应当委托省政府采购中心采取招标方式选聘(备选库内中介机构参加投标);

(二)中介服务费用50万元以下的中介项目,应当在省国资委建立的备选库中采取比价或抽签的方式直接选聘。

(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选聘中介机构应当采取招投标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特殊项目不宜采取上述方式选聘中介机构的,报委主要领导批准后可采取其他方式选聘。

第十三条选聘中介机构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需要中介服务的省国资委用户向备选库所在职能部门提出选聘申请,申请包括服务项目、选聘数量、对中介机构的资质条件要求、服务费用、选聘方式等;

(二)备选库所在职能部门根据省国资委用户申请和业务要求制定选聘方案,确定选聘方式;

(三)备选库所在职能部门按照方案组织选聘工作。

(四)省国资委纪委监察室监督、确认。

第十四条采用招标方式选聘中介机构的,由备选库所在职能部门委托省政府采购中心进行招标选聘。

第十五条采用从备选库中直接选择中介机构的,根据选聘方案,按照一定比例从备选库中确定符合要求的候选中介机构,然后采取比价或抽签的方式确定中介机构。

第十六条采取比价方式选聘2户及以上中介机构的,由备选库所在职能部门按1:2比例确定符合要求的候选中介机构,在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下开标,报价低的为中选中介机构。低于2户的,按1:3比例确定候选中介机构。

第十七条采用抽签方式选聘2户及以上中介机构的,由备选库所在职能部门按1:2比例确定符合要求的候选中介机构,在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下抽签,抽中的为中选中介机构。低于2户的,按1:3比例抽选。

第十八条中介机构确定后,省国资委用户应当与中介机构签订委托协议或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九条中介机构的服务费用,按照委托协议或合同约定支付,或由省国资委负责支付。

第四章监督和责任

第二十条省国资委相关人员在中介机构选聘工作中,应遵守廉洁自律规定,自觉接受监督,不得利用工作之便获取任何不正当利益。与中介机构有利害关系的,应主动申请回避。

第二十一条省国资委相关人员在中介机构选聘工作中,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确定中介机构,或在选聘中徇私舞弊、造成资产损失,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调离岗位、降职、撤职处理或党纪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应当独立、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恪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为省国资委用户提供真实可靠和独立专业的中介服务。必要时省国资委对中介机构出具的报告组织专家审核或评审,根据评审意见要求中介机构进行补充完善或作出说明。

第二十三条 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在提供中介服务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利益冲突审查制度,发现存在利益冲突情况应当及时向省国资委纪委监察室报告,隐瞒不报的视为违规行为。

第二十四条中介机构在提供中介服务过程中涉嫌违法违规的,经查实,省国资委可以视情节对中介机构采取下列措施:给予警告、取消备选库资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并向中介行业主管部门通报;情节严重的,移送中介行业主管部门给予处罚或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将违法违规中介机构记入“黑名单”,不得再从事省国资委系统的中介服务业务。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省国资委机关法律中介服务采用常年法律顾问制度形式,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六条省国资委有关职能部门可参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七条省出资企业选聘中介机构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由省国资委纪委监察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北京市国资委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关于加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京国资发〔2006〕3号)

各企(事)业单位、各区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各区县财政局、各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以下简称《办法》)、《北京市产权交易管理规定》(市政府令第159号,以下简称《规定》),加强对我市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保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工作依法规范进行,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切实抓好《办法》和《规定》的贯彻落实

《办法》和《规定》规定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批准和操作程序,明确了相关机构的监管职责。两个规章的出台有利于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加强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有利于积极倡导企业国有产权的竞价转让和促进企业国有产权的有序流转;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各企业要结合实际,按照明确职责、严格把关、规范运作、监管有力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好两个规章。制定本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管理办法,报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备案。

二、明确职责,确保各项监管工作到位

市国资委负责研究、制定本市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管制度和办法,选择确定本市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指导和监督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活动。

市国资委和各区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活动实施分级监督管理。具体职责是:

(一)决定或批准所出资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事项;

(二)负责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中资产损失的认定与核销;

(三)负责企业国有产权转让项目的评估备案与核准;

(四)批准或授权批准交易价格低于评估结果90%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事项;

(五)办理产权交易后相关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手续。

三、加强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进场交易制度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市场化的原则,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通过公开挂牌、媒体公告、竞价转让等方式,建立起产权交易市场化运作机制和平台,充分发挥产权交易机构的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本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必须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交所)进行。北交所是经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市国资委选择确定的本市唯一的实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产权交易机构,负责发布本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组织相关产权交易活动,并出具产权交易凭证。

(二)市国资委按照既支持北交所依法经营、健康发展,又强化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管理的原则,对北交所涉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规章制度建设、决策体系、交易行为、财务审计、重大问题报告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实施监管。

(三)北交所应当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及本市有关规定的要求,制订产权交易规则,完善交易制度和工作流程,并报市国资委和有关部门备案;建立健全产权交易管理系统和产权转让信息发布渠道;自觉接受国资监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对其从事国有产权交易活动的监督检查;执行有关部门核定的交易服务收费标准;定期向国资监管机构报送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相关信息。

四、严格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和审批程序

(一)各企业要严格按照《办法》和《规定》,做好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可行性研究,并按照内部决策程序进行审议,形成书面决议。涉及职工安置事项的,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二)本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实行分级审批。转让所出资企业国有产权,所出资企业转让子企业国有产权,由国资监管机构审核批准。其中,转让所出资企业国有产权导致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由国资监管机构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子企业以下转让国有产权的,逐级报所出资企业批准。其中,重要子企业的重大产权转让事项报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会签财政部门后批准。

(三)本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符合《办法》第三十条规定条件,确需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的,报经市国资委批准后进行,并在北交所办理相关交易手续。

(四)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股权转让,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五、做好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 底价确定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事项经批准后,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按规定组织实施清产核资,并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中介机构实施全面审计(包括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转让标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离任审计)和资产评估。企业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等无形资产必须纳入评估范围。评估结果经国资监管机构核准或者备案后,以评估值作为转让价格的参考依据,由国有产权转让的批准单位决定转让底价。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在转让前将有关费用从净资产中进行预留和抵扣。经批准核销的资产损失的处置,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六、进一步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信息披露

(一)转让企业国有产权应当在北交所公开披露转让信息,期限不得少于20个工作日。产权转让公告期限从报刊发布信息之日起计算,并载明意向受让方登记截止时间。北交所网站的转让公告信息发布时间应当与报刊的发布时间同步。

(二)转让方对所提供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披露信息中提出的受让条件不得出现具有明显指向性或违反公平竞争的内容。

(三)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首次挂牌价格不得低于经备案或核准的资产评估结果。经公开征集没有产生意向受让方的,可以在不低于资产评估结果90%的范围内重新确定挂牌价格;拟确定的挂牌价格低于资产评估结果的90%时,应当取得原产权转让批准单位书面批准。企业国有产权的转让成交价格不得低于挂牌价格,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一次性付款或其他条件进行打折、优惠。

(四)产权转让信息公开发布后,转让方不得随意变动发布信息的主要内容和条件,不得撤回转让信息。因特殊原因确需对受让方条件、转让底价等重要内容进行调整的,应当由北交所在原信息发布载体上进行公告,公告时间重新计算并不得少于20个工作日。

因转让标的企业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办法》第三十二条所列情形,确需撤回转让信息的,市属企业应当经原批准单位批准、区县企业应当经区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并说明原因后方可办理,由北交所审核后在原信息发布载体上进行公告。

(五)产权转让公告刊登的报纸原件应与其他交易相关资料一并归档管理。

七、合理选择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方式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披露结束后,北交所会同转让方根据意向受让方的征集情况,合理选择交易方式。经公开征集只产生一个意向受让方的,可以采取协议方式进行转让;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意向受让方的,应当采取拍卖、招投标或北交所组织的其他竞价方式进行转让。

八、做好产权转让价款的管理

(一)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价款通过北交所开立的独立结算帐户统一结算,保证产权交易结算资金的安全。

(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价款收入,应当优先用于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经济补偿金和移交社会保障机构管理职工的社会保险费,以及偿还拖欠职工的债务和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

(三)所出资企业的子企业及以下产权(股权)转让收益与其对子企业股权投资的差额,作为投资损益处理。

(四)转让所出资企业产权(股权)收益,按照《北京市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暂行办法》,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九、及时进行转让鉴证和产权登记

(一)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必须按要求提供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未办理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或登记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应当按《北京市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业务办理规则》规定到国资监管机构办理企业国有资产占有登记或变动登记手续后,再进行产权交易。

(二)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完成后,北交所应当向交易双方出具产权交易凭证。交易双方应当持产权交易凭证依法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凡未经北交所出具产权交易凭证的国有产权交易,各有关部门不予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十、建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统计报告制度

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各企业以及产权交易机构要加强国有产权交易信息统计系统建设,及时做好交易信息的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

每终了后20日内,各企业、区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向市国资委报送其所属企业全年国有产权交易情况和汇总分析报告。

北交所于每季度终了后5日内向市国资委报送本市场进行的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情况;终了后20日内上报全年国有产权交易汇总分析报告。

十一、建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检查制度

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委《关于做好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活动的监督检查。由市、区县国资监管机构会同同级财政、发展改革、监察、工商、证券监管等部门,建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日常检查机制,认真做好相关重点环节的审核工作。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所涉及的相关部门、企业、社会中介机构、产权交易机构以及其他组织等的规范操作情况,进行检查和不定期重点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办法》进行处理。

十二、规范向管理层转让企业国有产权

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的,应当严格执行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国资发产权〔2005〕78号)。转让方案的制订以及与此相关的清产核资、中介机构委托、财务审计、离任审计、资产评估、底价确定等重大事项,应当由国资监管机构或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组织进行,管理层不得参与。转让信息披露时,必须公开披露有关管理层拟受让产权的相关信息。

十三、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中的资产处置问题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过程中,经国资监管机构确定列入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范围企业的资产处置,按照《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及有关配套文件的规定执行。对于改制企业国有净资产按规定进行各项支付和预留的剩余部分,采取向改制企业的员工或外部投资者出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具体交易方式可由所出资企业或其主管部门(单位)决定。具备条件的辅业企业,应当尽可能进入北交所公开交易。

十四、转让企业国有产权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性质变更问题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性质发生变化的,应当在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披露产权转让信息,广泛征集受让方。在确定受让方并草签产权转让协议后,按有关规定经市国资委审核并上报国务院国资委审批。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后,产权交易机构方可出具产权交易凭证。

十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出资企业范围外的其他单位,其国有产权转让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

十六、金融类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参照本通知执行

十七、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市财政局制发的《北京市产权交易规则》(京财企一〔2001〕2328号)、《北京市产权交易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京财企一〔2001〕2329号)和《北京市产权交易纠纷调解程序》(京财企一〔2002〕39号)同时废止。

二 ○ ○ 六 年 二 月 二 十 日

第五篇:市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市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管企业党委(支部):《市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国资委党委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 市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二 00六年六月十三日

主题词:干部管理 企业 暂行办法

报: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

送:市直有关部门,市国资委各科室、国资公司

市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相适应的选人用人新机制,造就一支职业化、现代化、规范化的经营管理者队伍,为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滨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的范围是按照市委《关于市属企业干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滨委[2006]63号)中明确的由市国资委党委管理企业的领导人员,包括:

(一)国有独资、国有绝对控股企业中代表国有股东出任的董事会成员(不含职工董事)、监事会成员(不含职工监事)、经理层成员、党委成员、纪委书记及 工会主席。

(二)国有相对控股、参股企业中经市国资委党委提名并依法当选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以及企业的党委成员、纪委书记及工会主席。

(三)其它市委明确由市国资委党委管理党委班子企业的党委成员、纪委书记及工会主席。

第三条 本办法对由市国资委党委管理企业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激励、教育培训、考核评价等 作出相应规定。

第四条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一)党管干部与 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相结合。

(二)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

(三)市场认可与出资人认可、职工群众认可相结合。

(四)组织选拔与市场配置相结合。

(五)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六)分类与分层管理相结合。

第五条 市国资委 按照中共滨州市委《关于市属企业干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滨委[ 2006]63号)明确的管理权限履行管理企业领导人员的职责,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 公司治理结构

第六条 国有企业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党委会职责,规范运作。

第七条 董事会成员由内部董事(包括职工董事)、外部董事组成,职数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执行。

董事会依照《公司法》、公司章程及相关规定,决定企业重大事项;决定聘任或解聘总经理、副总经理及有关负责人;负责对经理层的考核,决定其报酬等事项。

第八条 监事会成员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公司职工代表,职数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执行,职工监事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第九条 经理层成员由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组成。

经理层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行使职权,向董事会报告工作,对董事会负责。

第十条 党委会职数一般为五至九人,可设书记一人、副书记一至二人、委员若干人,设纪委书记一人。党员人员较少的企业可设党支部、支部委员会或党总支,职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党委会是企业的政治核心,实行民主集中制,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支持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依法行使职权。

第十一条 党委会成员与董事会成员、经理层成员实行 “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董事长和党委书记可由一人担任;董事长与党委书记分设的,党员董事长可兼任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可兼任副董事长。董事长与总经理原则上分设,经理层中除总经理外,一般不进入董事会。第十二条 实行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制。董事会每届任期三年;经理层任期由董事会确定,但不得超过本届董事会任期;党委会任期,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执行。董事会、党委会应按时换届。任期届满经考核需连任的,重新履行任职手续。

第十三条 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市国资委与企业法定代表人签订任期经营目标责任书,明确任期经营目标、考核办法、薪酬方式、违约责任等。

第十四条 国有独资、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一般不得在其他企业、事业单位、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兼任领导职务,确需兼职的须按管理权限报市国资委审批。

第三章 任职条件和资格

第十五条 企业领导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和资格:

(一)政治素质好,认真实践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强,诚信守法,团结协作,勤勉敬业,廉洁从业。

(二)熟悉现代企业管理,了解国际经贸规则,市场意识、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强。

(三)有良好的履职记录,业绩突出。

(四)具有在企业中层及其以上管理岗位任职的经历,或具有在相应层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及其以上岗位任职的经历。

(五)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六)新担任企业正职领导人员的,一般应具有同级副职两年或下一级正职三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五周岁;新担任企业副职领导人员的,一般应具有下一级正职两年或下一级副职三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周岁。

(七)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健康。

(八)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资格条件。

第十六条 担任企业领导人员应当具备下列职位条件:

(一)董事会成员

1、具有企业战略规划、投融资决策、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法律等某一方面专长和相关基本知识。

2、能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有较强的战略决策能力、改革创新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知人善任能力。

3、能正确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忠实代表和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经理层成员

1、具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资本运作、财务审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某一方面专长和相关基本知识。

2、能贯彻执行董事会决议,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党委会成员

1、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熟悉党群工作业务,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

2、能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及企业文化建设,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符合《党章》规定的其它要求。

第十七条 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经营管理人才,对综合素质好、业绩特别突出的,可破格选拔使用。

第十八条 凡有《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情形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关规定情形的,不得担任企业领导职务。

第四章 选拔方式和程序

第十九条 选拔企业领导人员,必须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重素质、重能力、重经历、突出业绩。

第二十条 企业领导人员选拔方式主要有组织选拔、公开招聘、公推竞聘、竞争上岗、市场选聘和依法选举。

第二十一条 组织选拔一般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

(二)组织考察。

(三)提出人选建议方案,征求有关方面意见。

(四)市国资委党委审批。

(五)任前公示。

(六)办理任职手续。

第二十二条 公开招聘一般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发布公告。通过媒体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发布招聘公告。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考试。一般由笔试(知识与素质测试)和面试(演讲答辩)组成。对考试情况进行综合评议,确定考察对象。

(四)组织考察。

(五)提出人选建议方案。

(六)市国资委党委审批。

(七)任前公示。

(八)依法聘任。

第二十三条 公推竞聘 一般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发布公告。根据竞聘职位要求,在主业相近企业和业务相近单位以适当方式发布公告。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进行民主推荐。

(四)演讲答辩和现场测评。

(五)确定考察对象,组织考察。

(六)提出人选建议方案。

(七)市国资委党委审批。

(八)任前公示。

(九)依法聘任。

第二十四条 竞争上岗 一般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公布职位。在本企业范围内发布公告。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考试。考试一般由笔试(知识与素质测试)和面试(演讲答辩)组成。

(四)民主测评。

(五)对笔试、面试及民主测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考察对象,组织考察。

(六)提出人选建议方案。

(七)市国资委党委审批。

(八)任前公示。

(九)依法聘任。

第二十五条 市场选聘一般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提出报告。企业向市国资委提出市场选聘职位的报告。

(二)职位描述。企业对选聘职位职责、资格条件、职位要求、任期目标、薪酬待遇、考核办法等进行规定。

(三)委托选聘。企业选定人才中介机构,并与其签订委托选聘协议。

(四)人选推荐。人才中介机构按照协议要求推荐人选。

(五)人选筛选。对推荐人选进行面试,并进行必要的组织考察。

(六)市国资委党委审批。

(七)依法聘任。

第二十六条 依法选举产生企业领导人员的程序,按《党章》、《公司法》、《工会法》及《工会章程》、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进行。

第二十七条 组织选拔企业领导人员,民主推荐按管理权限组织,在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职工代表和其他有关人员范围内,以会议无记名投票推荐或个别谈话推荐方式进行。民主推荐结果作为确定考察对象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八条

企业领导人员公开招聘、公推竞聘、竞争上岗,由市国资委党委组织,企业参与。

第二十九条

对 拟任人选公示,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 ,公示期一般不少于七天。

第五章 组织考察和任免

第三十条 选拔企业领导人员,必须经过组织考察。组织考察一般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由市国资委党委组织考察组,制定考察方案。考察对象人数一般应多于拟任职位数。

(二)同考察对象所在单位主要领导人员沟通情况,征求意见。

(三)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情况,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发布考察预告。

(四)采取听取述职、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查阅资料、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式,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

(五)综合分析考察情况,形成考察报告,提出拟任人选初步方案。

第三十一条 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的范围一般为:

(一)考察对象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领导成员。

(二)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领导成员。

(三)考察对象所在单位中层管理人员、分管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所在部门全体或部分工作人员。

(四)其他有关人员。

第三十二条 考察材料必须写实,全面、准确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德、能、勤、绩、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长。

(二)主要缺点和不足。

(三)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情况。

通过公开招聘、公推竞聘、竞争上岗、市场选聘方式产生的人选,在其考察材料中还应有笔试(素质与能力测试)、面试(演讲答辩)成绩,或其它相关情况。

第三十三条 企业领导人员的任用方式主要有委任制、聘任制和选任制。一般对董事会成员、党委会成员实行委任制或选任制;对经理层成员实行聘任制。

第三十四条 企业领导人员任免一般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列入市国资委党委管理的企业领导职务任免,一般由市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科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初步意见,按规定程序酝酿和考察后,提交市国资委党委会议研究审批;企业副职及相当职务的调整充实,也可以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事先向市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科汇报沟通,按规定程序酝酿、民主推荐、考察,企业研究提出意见后,向市国资委党委呈报,由市国资委党委研究审批。

(一)市委管理领导班子企业中属国有独资的企业,党委副书记、委员、纪委书记等党内职务,由市国资委党委讨论决定、任免;工会主席,由市国资委党委审批后,按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规定的程序办理;副董事长、董事、监事会副主席、监事,由市国资委党委审批后,市国资委委派或更换;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报经市国资委同意后,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

(二)市委管理企业领导班子中属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党委副书记、委员、纪委书记等党内职务,由市国资委党委讨论决定、任免;工会主席,由市国资委党委审批后,按照工会法及工会章程规定的程序办理;依据国有股比例进入企业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人选由市国资委党委研究提名,按《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和程序产生。经市国资委党委提名并依法当选的董事会成员,在投票表决经理层成员聘任或解聘前,需事先征得市国资委党委的意见。

(三)市委委托市国资委党委管理领导班子的国有独资企业党委成员、纪委书记,由市国资委党委讨论决定、任免;工会主席,由市国资委党委审批后,按照工会法及工会章程规定的程序办理;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由市国资委党委审批后,市国资委委派或更换;经理层成员,报经市国资委党委同意后,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

(四)市委委托市国资委党委管理领导班子、领导人员的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其党委成员、纪委书记,由市国资委党委讨论决定、任免;工会主席,由市国资委党委审批后,按照工会法及工会章程规定的程序办理;依据国有股比例进入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人选由市国资委党委研究提名,按《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和程序产生。经市国资委党委提名并依法当选的董事会成员,在投票表决经理层成员聘任或解聘前,需事先征得市国资委党委的意见。

(五)其它市委委托市国资委党委管理党委班子企业的党委成员、纪委书记,由市国资委党委讨论决定、任免;工会主席,由市国资委党委审批后,按照工会法及工会章程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三十五条 试行企业经理层成员选聘备案管理制度。对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的企业,进行经理层成员由董事会自主选聘、任前备案管理的试点。

第六章 教育和培养

第三十六条 健全企业领导人员培训制度。制定企业领导人员培训规划,发挥党校、高校和专业培训机构的作用,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企业领导人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与水平。

第三十七条 企业领导人员一个任期内应参加累计不少于两个月时间的培训,采取脱产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三十八条 建立企业领导人员培训档案。把培训期间的表现和考试成绩,作为考核企业领导人员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三十九条 按照培养提高、备用结合、动态管理、统一使用的原则,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企业领导后备人员队伍。

第四十条 企业领导后备人员应当具备第十五条所列企业领导人员的基本条件。在企业领导后备人员中,比较成熟、近期可使用人员,一般不少于总数的三分之一,三十五周岁以下的应占三分之一。

第四十一条 选拔企业领导后备人员,应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严格履行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企业讨论上报、市国资委审定等程序。

第四十二条 企业领导后备人员由企业管理,并制定培养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培训和实践锻炼。

第四十三条 加强对企业领导后备人员的考察,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补充。

第四十四条 市国资委根据工作需要,对企业领导后备人员统一调配使用。组织选拔 企业领导人员,一般应从企业领导后备人员中产生。

第七章 考核和评价

第四十五条 建立以经营业绩考核为重点的企业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和任期考核评价制度。

第四十六条 考核评价一般在财务决算后进行,任期考核评价一般在任期届满前的三个月进行。考核评价和任期考核评价前,一般应进行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第四十七条 考核评价内容主要为市国资委与企业法定代表人签订的经营目标责任书所确定的目标;任期考核评价内容包括企业领导人员德、能、勤、绩、廉方面的综合情况,突出考核任期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

第四十八条 市国资委根据不同职位要求,研究制定各有侧重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企业领导人员实施分类考核评价。

(一)对董事长,主要考核其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实施民主科学决策、培养使用引进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完成经营目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的情况。

(二)对总经理,主要考核其执行董事会决议、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提高企业管理效能、完成经营效益目标等方面的情况。

(三)对党委书记,主要考核其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四)对其他企业领导人员,主要考核其履行岗位职责和分管工作的完成情况。

第四十九条 任期考核评价一般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由市国资委组织考核评价组,制定考核评价方案,发布考核评价预告。

(二)由市国资委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并提出审计报告。

(三)召开述职述廉会议,进行民主测评。由企业领导人员分别述职述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中层管理人员、所属企业主要领导人员和职工代表听取述职述廉并参加民主测评。

(四)采取个别谈话、发放评价意见表、查阅资料、实地考察、专项调查等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

(五)根据经营业绩考核、经济责任审计、企业绩效评价、民主测评结果和各方面评价意见,形成考核评价报告及考核评价等次建议,提交市国资委党委审定。

(六)考核评价结果经市国资委党委审定后,向考核评价对象所在企业及本人反馈考核评价意见。

考核评价的程序可同上,也可适当简化。

第五十条 在任期考核评价过程中,考核评价组应认真听取监事会对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业绩的评价,以及对企业领导人员的任免建议。

第五十一条 企业领导人员考核评价结果分为 “ 优秀 ”、“ 称职 ”、“ 基本称职 ”、“ 不称职 ” 四个等次。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建立企业领导人员业绩档案,作为对企业领导人员实施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八章 激励和约束

第五十二条 建立健全以考核评价为基础,与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挂钩,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企业领导人员激励机制。

第五十三条 对国有独资、控股企业领导人员推行年薪制。企业领导人员薪酬由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两部分组成。基本年薪根据岗位确定,岗变薪变;绩效年薪根据业绩考核结果确定,部分绩效年薪当期兑现,其余延期到企业领导人员离任或连任的下一年兑现。

第五十四条

逐步加大企业领导人员中长期激励力度。中长期激励根据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确定。探索对企业领导人员持有股权、实行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措施。

第五十五条

建立企业领导人员奖励制度。奖励企业领导人员可采取授予荣誉称号、通报表扬、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等办法。

第五十六条

建立健全 企业领导人员监督机制。完善出资人监督,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职工群众监督。

第五十七条 市国资委纪委和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按照中央和省、市委有关规定,对企业领导人员遵纪守法和廉洁从业情况进行监督,加强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企业领导人员中的党员应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主动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

第五十八条 市国资委依法向国有独资、控股企业派驻监事会。监事会按照《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及相关规定履行职责,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

第五十九条 通过企务公开等形式,加强职工民主监督。企业领导人员每年应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的情况,并由职工代表进行民主评议。

第六十条

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规范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行为,明确标准,纳入企业预算管理。

第六十一条

完善企业法定代表人任期经济责任 审计制度。企业法定代表人在离任和任期届满时,依照有关规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企业发生重大财务异常情况时,依照有关规定进行专项经济责任审计。

第六十二条

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企业法人代表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应定期向市国资委报告;对企业重大产权和人事变动、分配方案、一定数额以上的投资及贷款担保等重大事项,须按有关规定向市国资委报告或备案。企业领导人员个人重大事项,须按管理权限及时向市国资委报告,报告事项的范围、内容和方式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十三条 建立企业领导人员责任追究制度。对因经营决策不当、经营管理不善、违反工作规程、滥用职权等原因,致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的,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六十四条 实行企业领导人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制度。企业领导人员任职和公务回避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章 免职和辞职

第六十五条 企业领导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免去或解聘现职:

(一)达到退休年龄。

(二)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连续一年以上。

(三)任期考核评价被确定为 “ 不称职 ”,或连续两年未完成经营目标。

(四)因失职、渎职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或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五)因其他原因不适合继续担任现职。

第六十六条 实行 企业领导人员辞职制度。辞职包括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

(一)因公辞职,是指企业领导人员因工作需要变动职务,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辞去现任职务。

(二)自愿辞职,是指企业领导人员因个人原因或其他原因,自行提出辞去现任职务。

自愿辞职,需提交书面申请,市国资委党委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予以答复。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职。对擅自离职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三)引咎辞职,是指企业领导人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恶劣影响,或对重大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不宜继续担任现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职务。

(四)责令辞职,是指市国资委党委根据企业领导人员任职表现,认定其不再适合担任现职,通过一定程序责令其辞去现任职务。对拒不辞职的,应当免去现职。

第六十七条 企业领导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职:

(一)在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岗位任职且不满解密期。

(二)重要项目尚未完成,且必须由本人继续完成。

(三)因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查。

(四)因其他原因不能立即辞职。

第六十八条 企业领导人员离职后,继续对原任职企业的商业秘密和核心技术负有保密义务,保密期限按原任职企业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六十九条 办理企业领导人员免职、辞职事宜,按管理权限和法定程序进行。

下载湖南省国资委对直接持股上市公司管理暂行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南省国资委对直接持股上市公司管理暂行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股东与上市公司

    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股东与上市公司 进行资产重组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资发产权〔2009〕124号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

    陕西省国资委公文处理暂行办法[本站推荐]

    陕西省国资委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陕国资办发【2009】41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省国资委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不断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质量和效......

    天津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担保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天津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担保业务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监管企业进一步加强担保业务管理,规范担保行为,防范担保风险,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

    广州市国资委直属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暂行办法(汇编)

    广州市国资委直属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广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直属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资产和财务监......

    梧州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担保管理暂行办法(推荐五篇)

    梧州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担保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梧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范企业担保行为,切实防范经营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

    陕西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对标考核暂行办法[全文5篇]

    陕西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对标考核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引导企业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企业向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看齐,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改进自身短板,提......

    国资委产权管理工作总结[推荐]

    2007年,在上级国资委的精心指导和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关心以及分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科室的帮助和支持下,我们创新理念,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产权管理工作日渐......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引导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及其相关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