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环保局等部门2005年全省开展整治%BF(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6:1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环保局等部门2005年全省开展整治%BF》,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环保局等部门2005年全省开展整治%BF》。

第一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环保局等部门2005年全省开展整治%BF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办发〔2005〕55号 【发布日期】2005-07-15 【生效日期】2005-07-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环保局等部门2005年全省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

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晋政办发〔2005〕5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5〕34号)要求,省环保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监委、省工商局、省司法厅、省安监局、省公安厅、省建设厅、省国土厅、省电力公司、山西银监局联合制定了《2005年全省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五年七月十五日

2005年全省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5〕34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根据国家六部委关于《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国环发〔2005〕75号)的安排部署,省人民政府决定从2005年6月至11月底,在全省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一、范围及重点

根据《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2005年全省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一)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对2003年以来群众投诉的问题进行全面清理,集中整治,逐一解决。凡群众投诉后两年内仍没有解决的,一律作为市级挂牌督办案件。市、县人民政府要制定解决方案,明确时限、落实责任,切实加以解决。解决处理情况要通过适当方式反馈群众,并将群众满意程度向上一级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报告。

(二)强化对重点地区、重点城市的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强对太原市重点污染源、闻喜县金属镁、祁县小玻璃、太谷小玛钢、阳泉耐火材料生产以及产焦集中区等重点污染行业和区域的监控,特别要加强对大同、阳泉、临汾三市的监督检查,促进“摘帽子”工作的落实,重点监管企业必须做到稳定达标排放;继续加大对晋陕蒙接壤地区的监管,河曲、保德、偏关三县及大同市新荣区政府要按照国家四部委《关于晋陕蒙宁有关地区电石铁合金焦化行业清理整顿要求》(环办〔2005〕15号),加快环境整治步伐,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三)开展饮用水源地专题检查和整治,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安全和十大景区生态保护的执法检查。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彻底清查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泉保护区的划定情况和水质情况,查清影响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的主要原因,重点排查向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放废水的各类污染源和建设项目,清理一级保护区内的直排口。对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中禁止排放污染物规定的,要依法责令停业或关闭,限期拆除;对于超标排放的,要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必须停业或关闭。特别要加大对引黄河道沿线水污染源的督查和治理,确保引黄水质安全。同时,要加强对十大风景名胜区的环境监管,促进景区内污染企业的搬迁;要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及矿产开发的监管,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

各地应健全和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污染事故预案,制定具体的应急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

(四)对环保专项行动以来查处的环境违法企业整治情况进行全面复查。

1、加大对未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31个县(市)和已建成的17座污水处理厂的督查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保证已建成项目稳定运行。对2004年查处的不正常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列为2005年挂牌督办案件,各市要积极进行处理,及时上报情况;对管网不配套的,各市(县)人民政府必须于2005年7月底以前制定具体方案,限期解决,并向社会公布。对没有按国家政策要求征收污水处理费或污水处理费被挤占、挪用的,2005年10月前必须纠正;对设施不正常运行,超标排放以及偷排污水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征收超标排污费;对建成后基本不正常运行的,要重点检查、督办,公开曝光,向社会公布名单。所有污水处理厂都必须按要求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2、加大对重污染行业中重点排污企业违法排污问题的整改和纺织、印染企业的检查力度。重点查处2004年集中整治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电石、火电、化工、造纸、铬盐、蓄电池等重污染行业的违法排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问题。各地要认真清理摸清底数,对严重超标排污、整改措施不落实的,该停的坚决要停,该关的坚决要关。要加大对纺织、印染企业的检查力度,7月底前各地要率先公布一批严重违法排污的纺织、印染企业名单。

3、继续强化土小企业连片污染反弹问题的整治。对列入取缔、关停、淘汰范围的“十五小”、“新五小”、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实施办法》(晋政发〔1997〕1号)规定应取缔的8种生产设施和未完成治理任务的11种生产设施、《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对焦化行业清理整顿决定》(晋政发〔2004〕17号)中规定的取缔、关停、淘汰的焦炉,必须严格按照取缔关停及淘汰标准,拆除生产设施,断水、断电,恢复地貌,消除死灰复燃的隐患。对违法转让淘汰设备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再次出现“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和列入国家淘汰产品、工艺、生产能力目录的企业及连片反弹的地区,要追究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行政责任。

4、加强对危险废弃物的处置工作,确保环境安全。对辖区内生产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并组织一次对危险污染源的专项检查工作,检查发现对废弃危险化学品未做无害化处置的企业,一律责令立即整改。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五)坚决纠正各级政府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错误做法。凡是利用招商引资、整治经济秩序、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等活动出台的限制、阻碍环保执法,违规减免排污费、承诺企业包干缴纳排污费的规定、办法和做法,或擅自延长关闭、淘汰时限的,降低环保准入门槛以及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不相符的规定,要立即纠正,对于拒不纠正的,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进行公开曝光,并追究政府有关领导责任。

(六)集中整治城市大气污染。各级政府要针对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扬尘、异味、餐饮业油烟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对焦化、火电、水泥、化工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行业进行严格监督检查,大气污染物排放超标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严格处罚。

(七)加大城市噪声污染治理力度。各级政府要把城市噪声污染综合整治作为为当地人民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统一协调环保、公安、城管、文化、工商等部门,对各类生产、建设、生活、娱乐及交通噪声进行全面监控,加大控制噪声污染的环境现场执法力度。尤其是在特殊时期,要采取限制或调整作业时间、安装噪声污染治理设施等强制性措施控制噪声污染。

二、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人民政府设立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负责对全省环保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各市、县人民政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领导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牛仁亮副省长

副组长:李福龙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王树静省环保局局长

成员:候殿龙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蔡衡省经委副主任

刘四龙省环保局副局长

黄福莲省监委副主任

赵勇省工商局助理巡视员

王华善省司法厅副厅长

唐晋省安监局副局长

廉兴有省公安厅副厅长

李俊明省建设厅副厅长

沙风英省国土资源厅助理巡视员

旷仁山省银监局副局长

燕福龙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

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省环境监察总队。

办公室主任:刘四龙(兼);

办公室电话:0351―6371085(兼传真)

(二)明确职责,加强部门联动。在环保专项行动中,环保部门负责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统一监督管理,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清理整治对象的调查摸底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环境违法问题。

发展改革委员会要按产业政策,严把项目审批关,对未完成清理整顿的停止核准或审批该市、县(区)基本建设项目。

经委负责监督检查应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依法提请同级人民政府予以关停、实施淘汰。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协助执行政府对违法企业下达的取缔关闭决定,依法注销或吊销其营业执照;对无照经营的违法企业依法取缔。

监察部门负责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环境行为进行监察,对违反环保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山西省违反环境保护法规行为行政处分办法》规定追究其行政责任。

司法部门负责组织环保法制的宣传教育,为开展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对群众维护环境权益的行为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以及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监督检查,促使企业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以防止或减少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

公安部门负责协助配合环境执法专项检查,对暴力抗法的要依法进行严厉打击。

城市建设部门负责组织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管网配套建设工作,并对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进行监督。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对取缔关闭土小企业和违法建设项目的土地占用情况进行清理整顿,依法收回违法占用的土地。

银监局负责对各商业银行向违法排污企业发放贷款的监督。

电力部门负责对淘汰、取缔、关闭的违法企业实施强制断电措施。

各部门在行使各自职责时,凡涉嫌环境违法的案件应及时移送环境保护部门。各部门应由专人负责移送案件的受理工作,按规定程序办理移交或立案手续,处理结果要及时通报。

三、时间及工作安排

全省环保专项行动共分四个阶段。各级政府要认真把握各个阶段的整治重点,并向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报告专项行动进展情况:(一)准备动员阶段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成立领导组、领导组办公室,确定环保专项行动信息报送负责人,并将有关情况尽快以文件或电子版形式上报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办公室。

(二)摸底调查、自查自纠阶段(7月1―7月30日)

各市、县人民政府应对列入此次环保专项行动的六类重点进行深入调查摸底,仔细排查;对群众举报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确定第一批挂牌督办名单。对忻州市各县(市、区)政府规定由收费局代征排污费问题,作为今年省级挂牌督办案件,限期于8月底前予以纠正。各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于7月25日前上报污水处理厂专项检查情况上报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办公室;8月5日前将调查摸底情况、排查情况和挂牌督办名单上报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办公室。

(三)全面整治阶段(8月1日―10月30日)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检查出的重点环境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公开查处、曝光一批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并根据上述要求确定第二批挂牌督办问题。各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将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和第二批挂牌督办问题名单及第一批挂牌督办问题整改情况于8月20日前上报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办公室;第二批挂牌督办问题的整改情况于9月15日前上报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办公室。

8月25日前上报纺织、印染企业专项检查报告;连片污染问题专项检查报告;9月25日前上报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专项检查报告;10月25日前上报重点行业专项检查报告。

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办公室将不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公开查处以下突出环境违法问题:

一是对2003年以来查处的屡查屡犯的违法企业、不正常运行的污水处理厂进行重点督查。二是对群众多次(2次以上)向省级以上环保部门反映但仍久拖不决的环境问题进行重点督查。三是对重点地区以及矿产开发、交通、能源等基础建设项目开发过程中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自然保护区突出的问题进行重点督查。四是公开查处一批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失职、渎职行为。

(四)总结提高阶段(11月1日――11月20日)

各市认真总结环保行动取得的成效与不足,提出加强长效管理的措施,提交《2005年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总结》和《环保专项行动三年工作总结》,于11月20日前报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办公室。

在全省环保专项行动开展期间,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将根据《山西省2005年环保专项行动考核评分细则》要求,对各市环保专项行动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及总结考核验收,并将考核验收结果向全社会公布。同时,要把考核验收结果作为参加全国环保专项行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的主要依据,全省环保专项行动总结表彰工作由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办公室具体承办。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设厅等部门关于在全省开展规范出租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办发〔2006〕47号 【发布日期】2006-07-07 【生效日期】2006-07-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设厅等部门关于在全省开展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

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晋政办发〔2006〕47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省建设厅、省监委、省纠风办、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省公安厅、省劳动保障厅制定的《关于在全省开展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七月七日

关于在全省开展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省建设厅省监委省纠风办省财政厅

省物价局省公安厅省劳动保障厅

(二○○六年六月)

为进一步解决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全省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4〕81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晋政办发〔2005〕64号)以及建设部、监察部等七部委《关于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建城〔2006〕107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出租汽车行业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全省各地在规范出租汽车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个别市、县仍然存在对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要求执行不力、领导重视不够、部门相互扯皮、市场秩序混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扣车;管理人员利用职权,循私舞弊、私养黑车,充当非法运营“保护伞”以及管理部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长期得不到解决等现象和问题,影响了出租汽车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各市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做好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

二、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组织机构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开展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要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方针,以贯彻落实国办发〔2004〕81号文件为主线,以减轻出租汽车从业人员的负担为切入点,以解决出租汽车行业的突出问题为重点,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组织机构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山西省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领导组和打击“黑车”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组(两个领导组合署办公,以下简称省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建设厅,主要负责全省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的具体工作和全省打击“黑车”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指导、监督和检查。

工作目标认真开展各项清理整顿工作,加大工作力度,使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有关出租汽车方面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使清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对出租汽车乱收费、乱罚款、乱扣车的行为基本得到纠正,从业人员的负担明显减轻,营运环境明显改善;非法营运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出租客运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公务人员徇私舞弊、私养黑车的行为得到查处;出租汽车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诚信和文明创建活动在行业全面开展;管理部门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基本得到解决,广大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条件得到有效保障;在对出租汽车行业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促进行业长治久安、健康稳定、有序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三、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重点

(一)严格清理规范针对出租汽车的各项收费。省财政厅会同省物价局对涉及出租汽车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清理整顿,对不属于法律法规规定、未经国家和省财政、价格部门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各市也要对涉及出租汽车的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对于符合国家规定的涉及出租汽车的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性收费项目,要本着稳定出租汽车营运的原则,适当降低收费标准或者减免收费。对涉及出租汽车的政府性基金,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擅自增加项目、扩大征收范围和提高征收标准。涉及出租汽车的政府性集资,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严禁向出租汽车企业和司机进行各种摊派。对涉及出租汽车收费的清理整顿,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对于违反规定乱收费的要认真查处。各市要在2006年9月底前,向社会公示涉及出租汽车的收费项目、标准及依据。

(二)集中开展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为了进一步加大对“黑车”等非法营运的打击力度,改善出租汽车营运环境,对根据乘客需要,往返于本地与外地之间跨区域合法营运的出租汽车,任何部门不得以上公路即视为“公路出租车”等其他理由进行重复办证或罚款扣车。维护出租汽车正常市场秩序,保障从业人员和广大群众合法权益,根据建设部、公安部等六部委《关于开展打击“黑车”等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建城〔2006〕121号)的安排部署,结合本次专项治理的要求,决定从2006年7月至10月,在全省范围开展打击“黑车”等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各市要制订具体的打击“黑车”等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专项整治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实施步骤及部门的职责分工与要求。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设、公安、工商、物价等部门要组成联合执法队伍,统一行动,互相配合,形成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营造打击“黑车”等非法营运活动的社会氛围,逐步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打击“黑车”等非法营运的长效工作机制。

专项治理之后,省将从各市抽调部分客运稽查骨干组建联合稽查大队,着行业统一识别工作服,佩带统一客运稽查标志,不定期在全省范围内对客流集散点、风景名胜区、城乡结合部等非法营运车辆容易聚集的地方或场所,组织开展集中性的联合稽查活动。对非法营运的轿车、摩托车、客货两用车和无照营运或伪造营运证照的小客车、驻点营运的异地出租汽车以及其他从事非法营运的社会车辆等进行全面清除;对个别地方出现的有组织的非法营运团伙,要从严查处,坚决取缔;对利用职权徇私舞弊、私养“黑车”及充当“黑车保护伞”的公务人员要严肃查处;建立健全打击“黑车”等非法营运执法队伍,完善打“黑”工作机制,使出租汽车营运环境和客运市场秩序明显改善。

(三)进一步清理规范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出让。各地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办发〔2004〕81号和晋政办发〔2005〕6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清理规范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出让,所有城市一律不得新出台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出让的政策。已经出台的,要对经营权出让数量、金额、期限、审批程序、出让金用途以及经营权转让、质押、权属关系等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对非法转让,炒买炒卖、哄抬经营权价格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并抓紧制定出台相应的规范性政策措施,妥善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

(四)严格规范出租汽车企业经营行为。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积极引导出租汽车企业制定合理的管理规程和服务标准,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企业营运机制。要依法确认出租汽车经营者的各类市场主体资格,坚决制止和纠正企业利用出租汽车经营权、以车辆挂靠、收取占户费等方式向个体经营者和驾驶员转嫁投资和经营风险的行为,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企业用人、财务、资产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要鼓励和支持经营规范和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通过市场运作,兼并重组、参股控股等方式扩大规模、降低管理成本。要采取有效措施,依法理顺出租汽车经营者与驾驶员的劳动用工关系,订立劳动合同,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出租汽车企业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照国家规定为驾驶员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和工伤等保险费,切实保障出租汽车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有关部门也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支持和鼓励个体出租汽车经营者参加以上社会保险。要严格出租客运市场总量控制,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部分县(市)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需重新设立出租汽车企业时,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报经省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取得经营资格许可证后方可营运。

(五)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管,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要严肃查处侵犯出租汽车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严格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和执法程序,不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努力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对一些地方公务人员徇私舞弊、私养黑车、充当非法营运“保护伞”的行为,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于乱收费、乱罚款、乱扣车等行为,要严肃追究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涉及出租汽车的限时、禁行、禁停、禁止上下客等交通措施和政策,加强规划审批,在新建城市大型公共建筑时,必须配套建设足够的停车车位。现有出租汽车停车车位不足的城市,要加大资金投入,尽快在机场、车站、饭店、宾馆、商场、文化娱乐中心等公共场所增建适量的出租汽车停靠站(点)。各级主管部门及出租汽车企业,要教育出租汽车驾驶员模范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自觉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对出租汽车的交通违法行为,要注意采取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纠正。对不影响安全畅通的轻微交通违法行为,要更多地强调宣传教育,不能以罚代管。对出租汽车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实施处罚时,不得附加收取公告费、登报费、拖车费、学习资料费、培训费等。对贯彻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要求工作不力,达不到要求而引发出租汽车群体性事件的部门和相关责任人,要严肃追究其责任。

四、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制订方案阶段:2006年7月15日前,各市要根据建城〔2006〕107号文件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2006年纠风工作要点的通知》(晋政办发〔2006〕21号)要求,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关于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或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完成对本地区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的动员部署。

(二)全面整治阶段:2006年7月16日――8月25日,各地要按照统一的工作部署,认真开展清理整顿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出让、清理各项收费、规范出租汽车企业经营行为,查处侵犯出租汽车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和公务人员充当非法营运“保护伞”的行为等各项整治工作。

(三)自查整改阶段:2006年8月26日――9月15日,各市要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对所辖县(市)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对于存在问题的县(市)及有关部门要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其限期整改。

与此同时,省领导组要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分组对各市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城市,要下达整顿通知书,督促其限期整顿,并将检查情况上报全国出租汽车行业清理整顿部际联席会议。

(四)验收阶段:2006年9月16日至10月5日,省领导组对各市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进行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城市,要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顿,逾期检查仍不合格者,将在全省范围通报批评并向国家规范出租汽车管理专项治理办公室报告,对有关部门和单位责任人要严肃追究责任。

五、切实加强对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开展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

(一)加强领导,搞好组织协调

各市人民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要根据当地实际,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制订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同时,工作方案要及时上报省领导组。

(二)落实责任,完善工作机制

各地在专项治理工作中,要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一是要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各市要在每月20日前及时将所辖县(市)的工作进展情况、制度建设情况、问题查处及责任追究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等向省领导组办公室报告;二是要建立监督检查情况通报制度。凡属全省范围内的专项检查和工作督查,均实行通报,以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对违反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省人民政府要组织专项调查,根据调查情况,依法依纪严肃追究当地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因出租汽车企业违法经营等原因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事发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依法严肃查处。

(三)加强督查,认真组织验收

按照专项治理的工作部署,省领导组将对全省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督查。各市要积极配合省领导组做好督查和验收工作。对在检查和验收中发现的问题,由省领导组办公室下达整改通知书,并对各地的检查和整改情况进行通报。

附件:山西省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领导组组成人员名单附件

山西省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

治理工作领导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 长:王洪岐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副组长:李俊明省建设厅副厅长

边智慧省公安厅交管局副局长

成 员:潘少音省纠风办副主任

张秋明省财政厅副厅长

李执祥省劳动保障厅巡视员

张存登省物价局副局长

张岐云省质监局总工程师

赵 勇省工商局助理巡视员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省建设厅,办公室主任:李俊明(兼)。办公室联系人:李昌明、王建民

电话:0351-3580100

传真:0351-3581191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制订的山西省“村卫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办发[2009]82号 【发布日期】2009-06-23 【生效日期】2009-06-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制订的山西省 “村卫生室全覆盖”实施方案的通知

(晋政办发[2009]8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省卫生厅、省发展改革委和省财政厅制订的《山西省“村卫生室全覆盖”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九年六月二十三日

山西省“村卫生室全覆盖”实施方案

省卫生厅 省发展改革委 省财政厅

为落实省人民政府提出的“用两年时间,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村级卫生室全覆盖”的目标,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和人员队伍建设,制订本方案。

一、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

2009年,没有卫生室的空白建制村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全省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10年,实现村村都有卫生室。

(二)工作任务

1.消灭卫生室空白村,积极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保障村民就近获得适宜的医疗和预防保健等服务。

2.提高对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标准,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3.充实乡村医生队伍,为每个空白村村卫生室至少选用1名有执业资质的医生。组织和引导乡村医生参加学历教育、岗位技能培训、进修学习,提高服务能力。

二、村卫生室建设

(一)建设原则与方法 村卫生室建设应遵循合理规划布局、县级政府负责、整合利用资源、多方筹资建设的原则。县级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规划、组织、实施村卫生室建设。

(二)建设标准与资金来源

建设标准。服务人口800人以下的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开展静脉输液业务的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800人以上的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业务用房与生活用房严格分开,相对独立。

科室设置。标准化村卫生室应至少设四室,即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和预防保健室。开展静脉输液业务的村卫生室应增设留观室,即五室分设。

资金来源。无卫生室的村卫生室建设资金由各市、县在省人民政府切块分配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中优先保障安排。

(三)产权归属

政府资金投入所形成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由乡镇卫生院登记造册并在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项下分账管理。村医自建、政府补助的卫生室,产权归村医所有,县卫生局与村医签订服务协议,除不可抗拒因素外,在规定服务期限内不得终止服务。

(四)设备配置

按照卫生部制定的33个备选品目为村卫生室配置基本设备。省按每村不低于0.5万元标准拨付专项资金分配到县,各县按照政府采购规定集中招标采购。所配设备由乡镇卫生院登记造册并在乡镇卫生院资产项下分账管理。

(五)建设进度要求

2009年7月底前,各市、县完成无卫生室村的建设规划并下达投资计划,8月上旬落实资金并开工建设,10月底前全部完工,11月份组织验收。设备配置8月份完成招标,10月底前配置到位。

三、乡村医生补助

(一)补助标准

各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村医补助的具体标准,补助标准不低于每人每月400元。对无卫生室的村公开招聘的大学生村医,在聘用期间其补助标准应不低于每人每月800元。

(二)补助资金

乡村医生补助经费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共同分担。省按每个建制村配备1名村医计算,对国定贫困县村医按每人每月240元、其他县按每人每月160元给予补助,其余部分由各市、县予以解决。

四、乡村医生准入、培养与考核

(一)加强乡村医生准入管理

建立乡村医生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执业注册、定期考核制度。配合“村卫生室全覆盖”新进人员,必须具备医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由各市通过公开招聘形式考核聘用(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人员优先),录用后发给《乡村医生资格证书》并按《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注册。现连续在岗有资质的乡村医生,须由各县(市、区)按照《乡村医生考核办法》(卫农卫发〔2008〕43号)规定程序考核后,换发《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现在岗10年以上无资质人员,须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其业务能力、健康状况、村民意愿和工作需要等提出聘用意见,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由省卫生厅核发《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注册聘用。

(二)注重对乡村医生的培养和培训

定向培养。各市要结合实际,采取“村来村去”的定向培养方式,委托医学中专或专科学校,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高中毕业生进行免费培养,毕业后经考试合格,颁发《乡村医生资格证书》,按《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程序注册上岗。

学历教育。鼓励乡村医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高乡村医生学历水平。对参加中专学历视频教育的乡村医生,县级人民政府应给予资助。

岗位技能培训。每年组织乡村医生业务知识专题培训,普及和更新防病治病专业知识,增强乡村医生解决农村新发、多发疾病和做好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三)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人员、业务、财务、药品等实行统一管理和工作绩效考核,按照考核结果发放补助,进行工作评价。乡镇卫生院管理能力较弱的乡镇,由县卫生局统一管理。

新建村卫生室暂无乡村医生的,由乡镇卫生院采取派驻人员或巡回医疗等形式调剂解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村卫生室全覆盖”项目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保障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体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大对“村卫生室全覆盖”项目的领导力度,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如期完成各项任务。要将“村卫生室全覆盖”建设项目比照我省重点工程进行指导和管理,享受我省重点工程的有关政策。

(二)明确职能分工

市、县人民政府要成立“村卫生室全覆盖”项目工作领导机构,具体负责项目建设和组织协调等工作。要明确发展改革、财政、卫生等部门在此项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确保完成任务。

(三)按时上报工作进度

各市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各县(市、区)“村卫生室全覆盖”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准确掌握各县(市、区)的工作进度,并于每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将本月工作进度报省卫生厅农村卫生处(联系人:牛宝珠 联系电话:0351-3580354)。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环保局山西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办发〔2007〕40号 【发布日期】2007-04-09 【生效日期】2007-04-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环保局山西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晋政办发〔2007〕4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省环保局制订的《山西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七年四月九日

山西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方案

(省环保局2007年3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通知》(环发〔2006〕116号)要求,在全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这次调查的总体目标是:全面、系统、准确掌握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查明重点地区土壤污染类型、程度和原因,评估土壤污染风险;确定土壤环境安全等级;筛选并试点示范土壤修复技术;依照我国即将颁布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提升我省的土壤环境监管能力。

这次调查的总体范围:全省行政区域全部陆地国土。

这次调查的主要任务是:

1.开展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价。在全省范围内系统开展土壤环境现状调查,通过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机污染物等项目的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开展基于土壤环境风险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2.开展全省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调查与对比分析。在“七五”时期全省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的基础上,采集可对比的土壤样品,进行相同项目的测试分析,对比相关的监测结果,分析20年来我省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同时完善和充实全省土壤环境背景点样品库储存样品。

3.开展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与安全等级划分。把重污染企业周边、工业遗留或遗弃场地、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采矿区、主要蔬菜基地、污灌区、大型交通干线两侧以及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区域作为调查重点,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采集土壤、农产品和地下水等样品进行系统测试分析,查明土壤污染的类型、范围、程度以及土壤重污染区的空间分布情况,分析污染成因。在此基础上开展污染土壤风险评估,确定土壤环境安全等级,建立污染土壤档案。

4.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通过自主研发、引进吸收和技术创新,筛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编制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指南;选择重金属污染类、农药类、化工类、工业粉尘污染类等典型污染场地,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的试点示范。

5.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提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污染防治基本战略,提出国家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框架;在完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初步建立我省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立我省土壤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实施土壤环境安全教育行动计划。

二、工作重点

我省土壤调查工作重点是: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重点区域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

我省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的重点区域是: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粮食、蔬菜主产区;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重点区域是:汾河流域、晋中、运城、长治、临汾;大型企业及重污染企业周围;大同、阳泉矿产资源型城市;大运、太旧、夏汾、京大四条高速公路沿线;介休、河津、孝义、古交、清徐、临汾尧都区、繁峙、高平、闻喜、祁县、太原市小店区、大同新荣区等12个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区域;

管理体系建没的重点是形成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和土壤库建设。

三、技术要求

1.总体技术规定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

2.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技术规范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

3.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样品采集(保存)技术规定》。

4.农产品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技术规范依据《全国十壤污染状况调查农产品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技术规定》。

5.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技术规范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分析测试技术规定》。

6.质量监督技术规范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保证技术规定》。

7.样品标本编码执行由国家环保总局统一制定的编码规则。

8.布点方法根据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七五”时期背景点对比调查、典型区污染调查等不同专题任务的实际需要,单独或综合采取网格法、线状法、环状法、扇形法等方法进行布点,确定点位密度和具体点位。

9.测试项目技术要求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确定各专题的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具体项目及指标由省环保局另文下发)。

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可比性和有效性,此次调查中的监测项目,一律采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中规定的分析测试方法,所采用监测的设备必须通过质量技术监督计量认证,测试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为保证调查的质量,要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的要求,对布点、现场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环节进行全程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四、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为确保我省土壤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山西省土壤调查领导组,由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顺通担任组长,常务副组长由省环保局局长刘向东担任,领导组成员单位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国土厅、省环保局、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水利厅、省交通厅、省林业厅、省统计局、省气象局、省测绘局、省质监局、省地勘局、省农科院等相关部门组成。

土壤调查领导组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决定土壤调查项目工作计划及组织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对项目承担单位的相关工作进行考核;审定土壤调查项目总报告和各专题报告;落实和安排工作经费;协调相关和督查相关厅局的工作落实情况。

该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环保局。办公室主任由省环保局巡视员杜培仁担任。省土壤调查领导组办公室设总体设计与集成组、协调督查组、技术指导组、土壤修复组、经费管理组(各组的职责由省土壤调查领导组办公室另文下发)。

为充分发挥我省各相关部门专家的作用,为全省土壤调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持,成立山西省土壤调查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领导组各成员单位及科研院所推荐本部门的高级专业人员组成,报省土壤调查领导组审定。

省土壤调查领导组有关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1.省测绘局负责提供下列资料:

省级1:25万电子地图

11个市及119个县(市、区)的1:5万电子地图

11个市及其城区1:1万电子地图

全省水系、土壤、交通等专用地图

(所有用图严格按国家保密的相关规定,按密级程度进行严格管理和使用)2.省国土资源厅负责提供

山西省多目标区域化学调查

山西省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山西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监测

山西省土地利用相关资料

3.省农业厅提供

按全省土壤调查定点布设方案中所布点位

土壤PH、全氮、全钾、全磷、有机质含量、土壤颗粒组成分析、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硝酸盐含量、有效态磷含量、碳酸盐含量(土壤容量、盐分、水分由省环保局完成)等全部数据和备存样品

4.省林业厅提供

全省植被图

全省湿地及相关资料

全省林业系统分管的自然保护区资料

5.省交通厅提供

全省交通图

高速公路沿线加油站、服务区相关资料

6.由省质监局完成对所有监测仪器的计量认证工作。

各市、县人民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土壤调查领导机构。并结合实际情况,逐级制订实施方案,从组织上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五、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06年9月-11月,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包括调查方案的拟定与论证,学习借鉴和参观学习国家开展试点地区的调查经验,制定我省的调查技术规范,制订我省的调查点位布设方案,落实调查经费等。

第二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实施阶段

2006年12月一2007年1月,由省环保局完成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培训工作;2006年12月一2007年4月,完成全省点位的布设工作;

2007年4月,以省辖市为单位,组织完成本行政区域内市(县、区)点位的核查工作;

2007年4月一12月,由各省辖市组织本行政区内市、区及各工矿企业驻地各县完成土壤样品的采集工作。

第三阶段:2008年,总结阶段

2008年1月―2月,完成全省土壤调查的数据分析、汇总;2008年3月一6月,完成以下工作:

1.山西省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价报告

2.山西省土壤样品库

3.山西省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

4.山西省土壤环境质量图集

5.土壤调查技术指南

6.山西省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状况及20年变化分析评价报告

7.扩充全省土壤环境背景点样品库

8.扩充全省土壤环境背景值数据库

9.山西省重点地区土壤污染报告

10.山西省重点地区土壤污染全省档案

11.山西省土壤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12.山西省土壤污染物优先控制清单及报告

2008年6月一8月,完成上述各项工作的专家评审和验收

2008年8月一10月,接受国家专家评审和验收

2008年11月,全省土壤调查召开工作总结大会。

六、资金保障

经费来源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二是从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进行安排;三是从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金中解决。市、县所需经费主要由市、县解决,同时,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根据各市承担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省级对市、县给予适当补助,具体由省环保局商财政厅研究确定。

七、各市、县的任务

1.各市负责组织和督查各县(市、区)及驻地企业的土壤样品采集工作;

2.各县(市、区)在规定的期限内负责完成本行政区域内(包括驻地企业)所有样品的采集工作,并按规定时限送达各市;

3.各县(市、区)所采集标本用统一的标签和容器,每个采集点四份相同的样品;

4.各市在省土壤样品库未建立和启用之前,各县(市、区)送达的样品妥善保存在各市的土壤库中,并在规定时限内把送检样品(两份)送达省土壤办公室下文明确的化验单位;

5.鉴于各市的监测设备和技术现状所限,各市不再担负任何化验项目工作,只进行采样样品的初样加工(按有关技术规定进行)。样品监测由省里进行考察后委托相关单位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

八、相关企业和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土壤调查工作是一项公益性强,且投资巨大的基础性工作,地方各级政府的投资主要用于基本农田、林地、草地及其它国土面积,固体废物集中填埋、堆放、焚烧处理处置等场地及周边地区、污灌区、主要蔬菜基地和畜禽养殖场地、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地区的土壤调查工作;已无责任主体的工业企业遗留或遗弃场地。

政府投资的重点是普查区域调查点位、背景调查点位及重点区域按国家已下文明确的点位。这部分点位全省确定约一万七千多个。

对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地区、工业企业遗留或遗弃场地(有责任主体)、城市工业(园)区及周边土壤、采矿区周边地区土壤,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污染企业履行其应有的环境责任,配合省人民政府完成其周边地区所确定点位的土壤调查工作。

各污染企业周围按布点技术方案设置的点位,由省土壤调查办公室核定后下达点位数,并负责完成加密点位的经费保障。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抓好我省的土壤调查工作,依据省土壤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分阶段任务安排,明确责任,抓好落实,采取各种保障措施,发挥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按时限要求圆满完成这项工作任务。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局等部门关于2009年福建省整治违%B3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9〕76 号 【发布日期】2009-04-30 【生效日期】2009-04-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局等部门关于2009年福建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

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闽政办〔2009〕76 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高等院校:

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将省环保局等部门联合制订的《2009年福建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四月三十日

2009年福建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

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省环保局 发展改革委 经贸委 监察厅 司法厅

建设厅 工商局 安监局 电监办

(二○○九年四月二十四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要求,正确处理服务科学发展与强化环境执法的关系,切实解决当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根据国家《2009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2009年继续在全省组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以下简称环保专项行动)。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以保护饮用水源安全、遏制“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行业污染反弹、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的集中整治为重点,促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为实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目标,推进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提供环境执法保障。

二、工作重点及要求

(一)继续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后督察,巩固2008年环保专项行动成效

通过开展环保后督察工作,对2007年和2008年饮用水源保护区集中整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办。坚决取缔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所有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网箱养殖、旅游、餐饮等可能污染饮用水源水体的活动;坚决取缔二级保护区内所有违法建设项目,采取严格措施,防止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污染饮用水源水体。凡是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和调整不到位,县以上城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各类排污口及无关设施关闭、拆除不落实,保护区边界地理和警示标志设立不规范的,一律挂牌督办。

(二)以促进污染减排为目标,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集中整治

1.督促县(市、区)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提高运行负荷和出水达标率。重点整治建成运行三年后处理负荷仍达不到设计能力75%、不能保证正常稳定达标排放、污泥达不到无害化处置要求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水处理厂。集中整治工业企业水污染直排市政管网严重超标、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工业企业等。要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监管,建立污泥转移联单制度,督促污水处理厂污泥规范处置,防止二次污染。

2.全面整治垃圾填埋场环境违法行为。重点整治垃圾填埋场中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投入运行但未通过“三同时”验收、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未经处理直排渗滤液等情况。

(三)开展钢铁行业、涉砷行业专项检查,着力打击“两高一资”行业重污染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

1.对“两高一资”行业重污染企业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查处不符合准入条件,未经审批擅自开工或建成投产的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拒不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使用落后淘汰工艺、设备的企业。严厉打击已被取缔关闭后死灰复燃的企业。

2.认真贯彻国家《钢铁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控制钢铁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开展钢铁行业环境专项检查。摸清钢铁企业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基本情况。严肃查处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对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淘汰类目录的设备、工艺执行不到位的,以及主要污染物超标和超总量排放的钢铁企业。重点检查炼铁工艺污染治理和烧结工艺脱硫设施及在线监控装置的安装和运行情况。

3.针对近年来全国砷污染事件呈高发的态势,各设区市要对涉砷行业(硫化物、磷矿开采、选矿、冶炼;硫化工;磷化工;砷化物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清理。重点查处没有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或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污染物超标排放的;含砷废渣堆放处置不符合要求的;未按规定进行危险化学品备案登记的企业。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环保专项行动顺利开展,省政府成立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组 长:苏增添(省政府副省长)?

副组长:林依标(省政府副秘书长)

陈 伦(省监察厅厅长)

马承佳(省环保局局长)???

成 员:郑 勇(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胡渡南(省经贸委副主任)

陈元邦(省监察厅副厅长)

薛育卿(省司法厅副厅长)

翁玉耀(省建设厅副厅长)

陈 宁(省环保局副局长)?

黄培惠(省工商局副局长)?

裘松樵(省安监局副局长)

朱文毅(福州电监办党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省环保局,由省环保局陈宁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各委、厅、局有关处室负责人组成。各级政府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开展环保专项行动。?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府责任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要继续把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强化政府牵头、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广泛动员,周密部署,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开展。要在组织开展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制定全面的整改计划,明确整改的重点、目标、时限、责任人,限期完成。根据环保部和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要将整改完成情况作为各级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的内容进行考核,凡无故不能如期完成的,一律取消评先创优资格。

(二)履行各自职责,密切部门配合 各地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坚持定期协商、联合办案制度和环境违法案件移交、移送、移办制度,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环保部门要分阶段对照工作重点进行拉网式检查,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发改、经贸部门要切实发挥在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的职能作用,查处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为,并定期向相关部门通报淘汰落后企业名单;监察机关要强化行政监察职能作用,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司法机关要有序推进环境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运营的监管;工商部门要严肃查处“两高一资”行业企业违反注册登记法规的行为;安全监管部门要严肃查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违反安全生产法规的行为,防范生产事故引发环境污染事故;电力监管机构要监督供电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节能环保电价政策,对违法企业依法采取限电、停电、断电等有效措施。

(三)加强监督指导,提高工作成效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环保专项行动工作的领导,按照各阶段工作要求,制定督察工作方案,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后督察、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两高一资”行业的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情况逐级组织多种形式的督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要继续将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作为本地区今年重点查处事项,公开查处一批屡查屡犯的环境违法企业,对严重违法影响恶劣的突出环境问题予以挂牌督办,组织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定期公布查处情况。对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以来督办的重点环境污染问题整改措施不落实的,要由上一级政府挂牌督办。要加强环保专项行动的组织考核,切实保障环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四)采取综合措施,严格环境执法

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对挂牌督办问题逾期未整改解决的,应追究督办单位主要领导责任。对基层政府拒不执行环保法律法规,企业违法排污屡禁不止,群众反复投诉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地方,要实行区域限批。要严格落实绿色金融等环境经济政策,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对环境违法行为予以经济制裁,努力转变“违法成本低”的状况。要落实污染处理效果同企业收益挂钩的政策,各级环保、电力、物价、建设部门密切配合,实施火电厂脱硫设施投运率和脱硫效果与脱硫电价挂钩,污水处理厂运营费与处理合格率挂钩的环境经济政策,确保整治到位。各设区市要按照环保部的要求,在辖区内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中建立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有效发挥企业监督员监督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企业守法意识的提高。

(五)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公众监督

通过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促进建立健全日常环境执法的长效机制,将专项行动检查过的重点行业企业纳入日常重点监管范围。建立后督察制度,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相结合,巩固整治成果,防止环境违法企业死灰复燃。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挂牌督办制度,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做到处理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要将环保专项行动列入各级政府今年宣传工作的重点,制定专项行动宣传计划,积极组织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和跟踪报道,披露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和违法排污的重大问题,不断营造社会广泛参与和监督的良好氛围。要及时公开政府信息,以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挂牌督办的环境违法案件和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充分发挥“12369”环保热线作用,畅通投诉渠道,积极鼓励群众举报环境违法问题。?

五、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5月上旬)

各市、县、区政府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整治重点,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全面完成专项行动的动员部署工作。各设区市要在5月10日前向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本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名单、实施方案、动员部署工作情况,以及信息报送负责人和联系方式等。

(二)调查摸底和集中整治阶段(5月~10月)

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钢铁企业、涉砷行业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掌握专项整治对象的基本情况,明确整治的重点。集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后督查,对县级以上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填埋场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集中检查和整治,对“两高一资”行业企业、钢铁企业、涉砷行业企业开展集中检查,严厉查处环境违法企业,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

各设区市要按照以下要求将相关材料及时报送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1.6月15日前报送开展“两高一资”行业企业、钢铁企业、涉砷行业企业集中整治阶段情况报告;2.7月15日前报送市级挂牌督办环境问题名单;3.9月15日前报送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整治措施落实情况和开展后督察情况报告,以及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存在的环境问题阶段整治情况报告。

(三)督查阶段(8月~10月)

8月~9月,省、市环保部门在开展集中整治的同时,要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督促市、县环保部门落实环保专项行动的要求;10月,省、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各地环保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联合督查,迎接11月份国务院八部门对我省环保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的督查。

(四)总结阶段(11月)

各市、县、区政府要认真总结环保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效与不足,提出加强长效管理的措施。各设区市于11月15日前向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2009年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省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电话:0591-28979832;传真:0591-87869837;电子信箱:fjepi@12369.gov.cn)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环保局等部门2005年全省开展整治%BF(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环保局等部门2005年全省开展整治%BF(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