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高校教育与科学发展

时间:2019-05-14 16:0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60年高校教育与科学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60年高校教育与科学发展》。

第一篇:60年高校教育与科学发展

60年高校教育与科学发展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中国成立60年,高等教育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共进步,教育发展成就巨大辉煌,成就显著,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基本框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关键词】60年 高校教育 经验教训 科学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基本框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一、中国60年高等教育的历史轨迹

(一)从建国初期到文革前的高等教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高等院校招生制度也随之迅速发生变化,高考制度屡经变迁,但其选拔人才的职能始终如一。同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1952年政务院发出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的指示。指示规定,从本年季起,全国各级学校的教职员工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从1953年春季起,高等学校的学生也开始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1952年7月8日,政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国高、中等学校学生中实行人民助学金制。此前该制度已在一些地区公立学校实行。1954年9月20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每个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961年2月7日,中共中央批转了这个报告,批示提出,当前文教工作必须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由此,教育系统开始进行教育事业和教育政策的调整、整顿。1965年12月召开全国并工(农)半读高等教育会议。由此,全国再次掀起试行两种教育制度,大办并工半 1 读学校的热潮。此前,11月17日中共中央转发江苏省委《关于发展半工(耕)半读教育制度的规划(草案)》,中央批示:半工(耕)半读学校我们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文革时期的高等教育

1966年6月1日,经毛泽东批准,新华社播发北京大学聂元梓等7人攻击学校党委和北京市委的一张大字报。同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从此“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1970年高考废除。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报告》提出废除招生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学员,从此高等学校开始招生复课。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从此恢复了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1977年11月3日,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出《关于1977年招收研究生的通知》。“文化大革命”期间长期中断的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从此开始恢复。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高等教育

1978年初,根据邓小平指示,教育部成立巡视室,标志着我国督导制度的恢复。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我们要全面地正确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方向,真正搞好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和提高。1981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国家教委据此制定了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系列规章制度。此后,我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显著增强,规模不断扩大。1978 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成为新时期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行为准则。1980年2月12日,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于1981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学位制度正式建立。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2005年3月29日教育部发布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07年8月3日,我国人口计生委、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出台《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建议已婚女学生生育期间办理休学手续。对于已婚学生合法的生育,学校不得以其生育为由予以退学。

二、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科学发展

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全面完成这一目标任务,我们务必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创新高等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大力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着力提升高等教 2 育质量,在改革创新中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一)创新理念,着力加强引领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理论武装

教育创新,首先是高等教育观念创新。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活动。因此,教育创新必须首先确立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 的高等教育观。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要求。首先,要确立以人为中心的人文教育理念。把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贯穿在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把维护教师、关爱学生放在首位,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其次,要创建以人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素质教育理念。要进一步强调教育是对人的全面教育,坚决摒弃“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和实现人的健康、全面发展。最后,要遵循人的成长与发展规律的教育理念。教育是对人的教育,也是人在教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遵循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不是任意塑造或随意培养。

第二,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强调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注重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坚持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注重各类教育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推进各类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加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科学发展观对“五个统筹”的明确要求,对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合理开发教育资源,不断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保障教育资源的持续利用。

第三,树立提升内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当前,推进教育科学发展,中心任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我国教育教学质量内涵的提升。始终把德育作为教育的首位,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以提高高校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高等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富有文化特色的高等学校,从重“成才” 向重“成人”、“成才”并举转变。

(二)统筹兼顾,着力打造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整体合力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兼顾各方。按照这一根本方法,就务必加强四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整体合力。

第一,统筹好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要重点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高教师队伍和干 3 部队伍综合素质;优化教育发展软环境,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业务知识的培养培训;硬件建设上,要重点加强教育设施建设,优化学校布局、校舍改造、扩班增容、寄宿制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创设教育发展硬件条件。

第二,统筹好思想建设和能力培养。坚持以德树人,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新举措、新模式;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先进校”创建,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在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推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注重开发学生智力,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统筹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教育发展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把握良好的外部环境,又要看清亟待解决的内部问题;既要考虑现实发展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需要;既要遵循当前教育规律,又要考虑长远发展目标;既要讲究教育短期效益,又要追求教育长远效益。注重全县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努力实现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统筹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尽快适应我国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态势,激活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学校布局调整;不断增强优质学校的教育大局观和责任感。

(三)把握关键、着力创新,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教育创新发展,关键是教育体制创新。要建立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必须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力、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一,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依靠人民教师,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是创新师德评价制度。要将师德建设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教师工作考核、职务评聘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健全师德激励机制,定期开展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系统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浓厚氛围。二是健全教师队伍管理制度。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采取教师评校、学生评教、家长及群众评教和教师互评等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三是创新高等教师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对名师和骨干教师的评选、培养和管理工作。着力打造名师队伍,发挥名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带动教师专业化成长。

第二,创新干部队伍管理机制。一个校长决定一所学校的成败,干部队伍的质量决定教育事业的兴衰。一是完善刚性干部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任期目标制、述职报告制、行政考核制、岗位培训、离任审计等制度,进一步确立民主、简约、4 优质、高效的管理体系。完善干部监督机制,进一步改进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二是健全柔性干部交流(激励)制度。创新学校领导干部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学校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继续探索学校干部和机关干部交流培养经验,加大高等学校干部交流力度促使学校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三是创新选人用人制度。要逐步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真正把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的干部提拔到学校领导岗位。建立健全学校干部公开选拔任用机制,实施学校领导干部“亮剑”工程。

第三,创新考核评价机制。改革考核办法,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对进一步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评价考核机制。建立校本教研的监控评价机制,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考评体系,促进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唯一标准的做法,努力保障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环节上的客观公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完善学校领导班子及成员年度考核办法。加大“学校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提升工程”调研的力度,形成具有较强指导价值的专题调研报告,促进学校领导班子及成员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第四,创新高等学校党建工作机制。深人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教育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首先要积极探索建立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工作制度。既抓学校教学业务工作,又要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把党建工作与学校业务工作同制定、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使党建工作和学校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共同推进。其次要在机关和学校中建立“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积极整合机关和学校党组织的资源,形成抓好党建工作的合力。机关党组织要在“带得动”上下功夫,以示范表率来带动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学校基层党组织要在“联得通”上下功夫,使学校党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四是高等学校党支部结对共建、党员结对互助、党员干部和困难群众结对帮扶等活动,加强对互帮互助工作的指导,帮助基层抓紧解决影响学校教育发展和基层组织工作中的迫切问题,实现各党的基层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6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了质的飞跃,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的发展全局,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宜兴教育信息网,中国60年教育大事记,http:// ; [3] 中国经济网,建国60年教育大事记:从教育建设起步到辉煌成就,http:// ; [4] 张家文,在改革创新中促进教育科学发展[J],重庆开县;

论文题目:60年高校教育与科学发展 作者姓名:洪志坚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联系方式:***

论文题目:60年高校教育与科学发展 作者姓名:洪志坚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联系方式:***

论文题目:60年高校教育与科学发展 作者姓名:洪志坚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联系方式:***

论文题目:60年高校教育与科学发展 作者姓名:洪志坚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联系方式:***

论文题目:60年高校教育与科学发展 作者姓名:洪志坚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联系方式:***

第二篇:浅议国学与高校廉政教育

浅议国学与高校廉政教育

摘要: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盘古、女娲等神话时代算起约有5000年。从古至今孕育了深厚的文化精髓,即国学。高校是文化聚集、传播之地,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党政建设后备军的培育之地。在高校推国学展廉政教育是必然和应然之趋。

关键词:国学 高校 廉政教育

一、理论概念

(一)国学内涵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浸淫着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

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讲,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国学即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这一释义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坚守,成为“国学”的通常定义。如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国学”一词的解释就是沿用了这样的定义:“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这可以说是自清末民国初至今,一直沿用下来的比较通用的定义。【1】

(二)廉政教育

廉政,顾名思义,是指清廉为官,廉洁从政。据文献记载,“廉”字最早见于《周礼》:“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洁,六曰廉辩。”西周时期,就这样以廉为本,考察群吏的政绩,裁断高下优劣,平治官府,亦称“六廉”。

高校廉政教育就是要以古之清廉精萃为基石,以八荣八耻、八项规定、五条禁令和三项纪律为准神,开展以国学廉政知识、理想信念、党政党纪、国学廉政意识、纪律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引导高校里的教育管理者、教职员工、大学生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走向国学廉政道路。尤其是为大学生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使他们走好清廉奉公人生路,为处于新改革新变化新时期的转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国学与高校廉政教育

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挖掘国学中的廉政思想和文化,是推进廉政教育创新的一种尝试,是拓宽廉政教育内容的一种积极探索,是寻求接地气方式、让廉政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的改革之举。高校是高端人才集聚之地,中国优秀文化建设基地、传播之地,也是党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条战线上的领导者、管理者和主力军的蕴育地。[2]所以高举国学之旗,深入高校开展廉政教育很有必要。

(一)静而明志透以廉

“非宁静无以致远”。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宁静致远,人少一点私欲就等于少走一些弯路,有一颗静且坚韧的心,人生路才走得稳走得远。如今纸醉金迷、喧嚣躁动的社会,拥有一颗宁静之心实乃不易之事。在部分高校出现了十分浮躁之心以致走向了损廉损公悲剧之路。有些辅导员、班主任甚至领导干部在学生的评优、评奖、班团干部选拔、发展党员、毕业生就业等工作中,不是本着平等、民主、竞争的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地进行,而是靠个人印象,个人关系,甚至个人利益来决定;有的教师为了职称评审、晋级晋职抄袭剽窃他人著作;有的教师虚构实验数据,凭空捏造科研成果有的导师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忙于个人的科研和事业,对学生指导不够,把学生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成果享用等。学生耳染目睹发生在给他们“谆谆教导”的领导、老师、辅导员、班主任身上的种种腐败现象,必然对自己的廉政信念产生动摇,也会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埋下心理道德的祸根。所以必须在高校进行国学之静以致远教育以透析其清廉奉公之意。

“非淡泊无以明志”。中国传统国粹教授我们要以两袖清风、勤简素朴态树立高远纯洁的志向。只有明确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自己的意志追求。有了高远意志,就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也可远离腐败的陷阱。在高校中,目前存在“重术轻德”的倾向,缺乏对理想、信念和道德的追求;有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考试时靠作弊蒙混过关;有的言行分离,为达到个人目的给老师送礼送钱;有的对社会公平性产生怀疑,认为学习好也没有用,只有靠社会关系,靠经济实力,才能到好单位就业等。如果我们不断加强大学生“明志”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强化敬廉崇洁观念,不断增强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的思想理念,修德洁身,防微杜渐,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

(二)愤而知耻至以廉

顾炎武作《廉耻》: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古语有云:“俭以养德,廉以立身”。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义廉耻”亦是君子之道。

在2006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此乃国之文化精髓之一。“八荣八耻”是针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提出来的。“八荣八耻”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自2012年12月4日以来,总书记先后提出“八项规定”、“五条禁令”和“三项纪律”,切实加强廉洁自律,坚决制止铺张浪费,自觉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这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建设文明民主国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在高校,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以“八荣八耻”为纲,树立“知耻近乎勇”的正确人生追求。

(三)洁而修身达以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及由古至今的贤良君臣行为中,无不以修身为已重任,以达国之康泰。廉是一种境界,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洁是一种品质,不要人夸好颜色,直流清气满乾坤。国学中古代帝王开展廉政建设的思想、理论、学术观点,对我们是一种启发,对工作是一种指导和借鉴。洁身自好、修心养性告诫我们要廉洁奉公、克己清廉、淡泊名利、本性为公、勤政为民。对于为官者是否清廉,不能只“听其言信其行”,而应做到“听其言观其行”。古代特别强调“以俭养德”。近几年,一些领导干部一步一步走向腐化堕落,最后沦为阶下囚,都经历了从“奢”到“贪”的过程。在高校里开展国学之洁而修身,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真性情,把社会中腐败贪污行贿之念扼杀在校园之襁褓中,为构建下一代社会主义廉政自律的接班人垫下坚固之基。

第三篇:二0一0年教育工作总结

南郑县湘水镇人民政府 关于完成二0一0年教育工作的

总 结 报 告

我镇地处浅山丘陵,辖23个行政村,188个村民小组,4204户,总人口14235人,区域面积87.9平方公里,与城固二里镇,南郑县圣水镇、法镇、高家岭乡边界相连,人口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全镇辖初级中学一所,中心小学1所,完全小学3所,民办幼儿园1所。

二00九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基础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师资力量,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克难求进,争创了教育工作新局面:一是教育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二是学校校建工程力度加强;三是“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提高;四是学校布局日趋合理;五是学校管理进一步加强,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由于上下齐心,精诚团结,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二0一0年教育工作各项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夯实责任,为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0一0年,我们根据县委、县政府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召开了会议,认真安排部署,全面分析了我镇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形势。镇党委、政府把教育工作纳入了全镇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了“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提高农民素质,增强镇域经济,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努力开创我镇教育工作新局面”的总体奋斗目标,及时成立了由党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中学、中心小学、成技校、司法所、文化站、派出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湘水镇教

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管理,进一步落实分办分管责任的规定》,下发镇属各单位及村民委员会,层层签定了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领导小组成员和农村干部与学校教育工作挂钩,将学校工作纳入包村干部考评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实行奖罚兑现。主管领导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教育工作专题会议,深入到中、小学检查一次安全、校建和教学工作,及时解决学校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从而为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组织基础。

二、克难求进,积极筹措教育经费,加大教育基础投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我镇地处丘陵山区,镇财政收入不高,支出压力大,但我们始终保证了教育经费的优先投入。一是通过挖潜增收,减少接待应酬,压缩开支等办法,确保镇财政中新增财力的20%全部用于教育事业。二是注重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15万余元,为中学硬化篮球场500平方米,加固围墙50米,新修安全护栏30米,绿化美化校园周边草坪300平方米;为五里沟完小码护坡15米、加固围墙10米;为红旗完小排除校园积水新修水沟20米;为海棠完小加固加高教学楼阳台护栏6间。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校园整洁规范,面貌焕然一新。三是加强了学校资产管理。对各校校产进行清理审核,严格校产管理制度,并对撤并的教学点资产全部归属就近的完小使用,并严格按照《学校资产管理办法》进行了清理移交,无学校资产截流、挪用和流失现象,保证了学校资产的正常使用。

三、加快危房改造,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我镇中、小学校舍,大部分是 在“普六”、“普九”时突击性建设的,建筑材料和房屋质量远远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且使用时间久远,存在B级危房面积较大。我们借“灾后重建”之机,镇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危改工作力度。一是加快学校基础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5.12”地震后,镇中心小学校舍受损严重,加之三面环山,存在严重地质安全隐患,根据灾后重建要求,决定对中心小学实行整体搬迁,并积极争取上级灾后重建专项资金719万元,在陈家坝村新征土地11.3亩,新建教2

第2页

学楼、教辅楼、综合楼、师生宿舍楼、餐厅、卫生厕所等7个单体,共计4494平方米,其中教学楼为陕南首家钢结构试点工程。于今年7月底主要建筑单体全部竣工,9月1日镇中心小学实行了整体搬迁并投入了使用,提前完成了我镇灾后重建任务。新建成的中心小学将彻底消除地质安全隐患和全部危房,缓解了教学用房紧张问题,并配齐了部室,大力改善了办学条件。二是积极争取危房改造资金35万元,对镇中学6间B级危房、海棠完小13间B级危房、红旗完小10间B级危房进行了换房盖、大顶棚、粉刷等加固维修,彻底消除了3所学校的全部危房和校舍安全隐患,到目前为止,除五里沟完小存在5间土胚房外,全镇无一间危房存在。三是加强了中小学校舍检查力度。本我们进行了4次拉网式的校舍安全大检查,做到了镇不漏村、村不漏校、校不漏屋,屋不漏死角。对查处的不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维修。尤其是5.12案件发生后,实行了镇主要领导干部包学校,坚持每月深入所包联学校了解情况,过问学校工作,定期召开学校安全和校建工作专题会议,及时解决学校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同时也要求包村干部做到既要抓村上工作,又要抓好学校校舍安全和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一年来,全镇中小学无安全事故和校舍倒塌事件发生。

四、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充分整合教育资源。

根据学校布局调整“适当撤并,整合资源,方便上学,群众满意”的原则,加之我镇教学点规模小、点多分散、不具备配置安保人员的特点,我们对现有学校的布局进一步进行了撤并,将原来的8所教学点全部撤并,撤并的学生全部分流到就近完小就读。通过布局调整后,全镇只设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完小3所和民办幼儿园1所,提前完成了学校布局调整任务,是全镇小学布局进一步优化、合理,使小学教育资源得到集中、优化、均衡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全镇小学教育质量奠定了基础。

五、强化保学控辍,严格控制“三率”。

我镇资源匮乏,企业少、劳务输出量大,加之部分村民受市场经济影响和法制意识淡薄,对子女教育不够重视,过早将其子女推向市场,第3页

影响到初中“三率”的巩固提高,为了提高群众的认识,巩固“三率”,我们一是抓了《义务教育法》的再宣传,要求学校教师,包村干部在春、秋开学前后,进村入户,加强义务教育法规、政策宣传,摸清各村适龄儿童、少年的人数,姓名、住址、家庭经济情况等,做到适龄儿童底子清、情况明。并对未及时到校报名的学生,学校与镇政府联合发出催学通知书,确保适龄学生按时入学。二是制定了《湘水镇保学控辍实施方案》,下发到各村、校,并将保学控辍工作纳入学校教师、镇村干部的量化考评,使“保学控辍”工作得到了保障。三是积极开展捐资助学送暖活动。在每学期开学时,由学校提供家庭贫困的名单,由本人写出申请,村委开具证明,学校实行减、缓、免等方法,使贫困学生按时入学。今年全镇1100名中小学生实行了“一免”政策,为20名小学生和80中学生实行了“一补”政策,共计8.3万元。有力的巩固了中、小学生“三率”:小学无学生流失,入学率和巩固率为100%;辍学率为0;中学入学率为98.6%,15和17周岁人口受教育完成率分别达到98.2%和98.5%,辍学率控制在1.2%。

五、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办学水平。

历年来,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我们把“两基”工作列入了党委、政府工作的首要议程,千方百计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

一是完善了教育目标管理制度。制定了《湘水镇“两基”巩固提高实施方案》和《镇、村、学校分办分管职责任务》,夯实了在“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下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责任。同时,中小学修订、充实、完善学校各种管理制度50种,形成了学校、党政群团组织、教导、政教、总务、安保等完整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

二是加强中、小学内部设施建设。按照“两基”评估要求,制定了《中小学内部配置实施方案》,分按规划,逐年添置教学仪器,配齐中小学内部设备。今年借“双高普九”建设和2所完小素质教育评估之机,为中学投资10万余元,抓了学校内部建设,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1套、校园监控系统4套,建理化生实验室1个和理化生仪器室1个,建4

第4页

成规范的图书室和阅览室各1个、添置图书架20套、新购图书一万余册,添置音美体器材95件,新建班班通多媒体设施3套。中心小学投资6万余元为红旗完小添置了仪器和器材,建起了自然实验室;为中心小学和3所完小安装了校园监控系统4套。同时,我们还经过多方联系,广泛争取社会贤达人士对学校建设的支持,先后积极争取到“天津义工联合社”和“汉中爱心义工”的图书捐赠项目,为五里沟完小和红旗完小捐赠图书3000余册,价值四万余元,使其中、小学部室建设基本达到了省颁标准,巩固提高了“两基”水平。

三是继续巩固提高学校现有远程教育设备(全镇5所学校:其中三模1所,二模4所学校)的管理和使用效率,使全镇基本达到教学手段现代化,教育资源优质化,努力为创建教育强乡镇奠定基础。

四是积极抓好教育督评估工作。根据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安排和省“316”工程要求,积极协助中心校于12月组织人力对红旗完小和海棠完小的教育教学进行了认真督导评估,有力的推动了“316”工程的实施和学校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促进了全镇素质教育的发展。

六、成人、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教育为农服务初见成效。

我们在抓基础教育的同时,坚持“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相结合”,狠抓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技术培训教育。自2002年我镇建成县级示范成、职校以来,狠抓学校内部管理,有专人管理、配有专职副校长,各种档案资料齐全,管理规范。在办学中,挖掘现有潜力,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整合教育资源,实行初中毕业生一个月的职业技术培训教育,并加大职教中心招生宣传力度,今年共向职教中心输送新生25名。全镇共建有镇中学茶园和海棠银杏园两个学生劳动生产园地,积极推进“绿色证书”教育。在成人教育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扫盲方针,制定了扫除青壮年文盲为目标,以彻底扫除15—24周岁为核心,以脱盲学员巩固提高为重点的扫盲工作规划,配置有扫盲教育专人和经费。举办扫盲班和巩固提高班4期,有15人参加扫盲学习,有30名参加巩固提高学习,共投入扫盲经费1.2万元,青壮年人口非盲率及脱盲人员巩固率均达100%,无青壮年文盲村达100%。成人技校将学文化和

第5页

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积极开展远程教育为农服务和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全年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和“订单培训”6期,培训农民3500人次,向南方等用人单位输送劳务4530余人。

七、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学校安全。

今年,我们把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治理学校周边环境,确保学校安全稳定,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

一是成立了社会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制定有《学校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各校安全制度齐全,管理措施得力,安全责任落到实处。二是落实治安责任,每年分两次专门召开了教育系统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与各校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落实治安责任,实行治安工作“一票否决制”。三是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每学期由政府牵头,组织镇中心校、派出所、工商所、司法所、文化站等部门成立了学校周边治理联合整治领导小组,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整治,取缔了学校200米以内占道经营和镇内所有“三厅一吧”。此外,我们还实行了《领导责任分工制》、《教师值周负责制》、《教师护校轮流制》和《教师常规工作考评制》,有力地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校产和师生的权利不受侵害,优化了育人环境。四是加强了师德师风教育、警示教育和法制教育,狠抓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两个《条例》学习,全镇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师生违法犯罪,无任何不安全事故发生。

五是积极开展教育事业公益活动。在全镇开展了“义务爱心”活动工程2次,向中心小学义务捐款、捐书和衣物共计价值4500余元,在2009年元旦、六.一、国庆和中秋时,中小学举行了文艺演出和慰问活动,受到全镇人民的好评,并在元旦、期间镇党委、政府在镇中心小学举行了全镇“关爱留守儿童”捐赠仪式,为留守儿童送去了衣服、鞋子和学习用具,并为困难学生发放慰问金3000元。

一年来,我镇教育事业在稳定中求突破,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办学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镇政府在“关心留守儿童”工作中被县政府评为“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先进乡镇”,中、小学被县教育局评为“综合工6

第6页

作”和“综合治安、纪检信访”先进单位,镇中心小学被县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 ”先进单位;中学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创佳评差最佳单位”、“平安单位”、“优秀基层党组织”。中、小学教学质量逐年攀高,位居同类乡镇前茅,4名教师分别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2名教师获县级“教学能手”称号,2名教师获县级教师基本功大赛奖,40名中小学教师论文在省、市、县教育刊物上发表或获奖。但是,我们冷静思考,纵横对比,仍然与上级的要求相差甚远: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二是海棠完小危房改造任务艰巨,学校用房紧张,部室建设达不到标准;三是师资队伍老龄化严重,学科不配套,骨干教师缺乏,制约着全镇教育改革和发展。今后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以“十七大”精神为动力,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统筹协调、加大投入,积极创建教育强乡镇,努力开创我镇教育事业新局面。

二00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今年,对现有教学点学校布局进一步进行了撤并,由原来的8所撤并为5所,共撤并3所小学点,超额完成学校布局调整任务,使全镇小学布点进一步优化、合理。

第7页

第四篇:浅谈科学发展与城市经济管理专题

浅谈科学发展与城市经济管理

城市管理中,要从城市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来综合管理城市,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入手,改革管理体制,拓宽管理模式,在硬件上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资,不断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全面促进整个城市形象实现质性的飞跃。现就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做一下个人意见。

一、科学发展观呼唤现代的城市管理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做好新时期的城管执法工作,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社会生活水平越是提高,人们的需要特别是精神的需要就会更多地凸现出来,因此必然要求城管执法部门执法服务更加人性化。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的管理执法工作,一切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标尺,注重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注重人民群众意见表达,尊重人民群众的权利,为其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的潜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发展,这是对城管执法部门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管理服务的理念。增强城管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热情服务于执法管理之中,变服从式管理为主动式服务,在执法管理的同时,解决相对人的一些合理关切,为相对人提高快捷高效的服务,既可以拉近城管部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又可以赢得人民群众对城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三)行为自律的理念。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作为一个工作的集体,要发挥整体的优势,就要采取严格、严明、严肃的措施,通过教育引导,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注重维护城管执法部门的整体形象。重点做到“六个坚持”:

一是在组织观念方面,坚持政治坚定,令行禁止;二是在行政审批方面,坚持公开、公正、公平;三是在行政执法方面,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四是在市容环境管理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需要;五是在为民服务方面,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六是在作风监督方面,坚持内外结合、教育在前、预防在先。

(四)素质促效的理念。城市管理需要长效化,队伍管理更需要长效化。我们始终把城管队伍的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围绕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纪律严的新型城管执法队伍,以“办案程序化、执法人性化、服务标准化、政务公开化、管理精细化”为建设标准,以开展执法队伍“素质教育年”、“行政执法规范年”活动和“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全员法律知识教育培训活动,着力提高队员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执法能力。

二、科学发展观催生新型的城市管理体系

在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使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管理要求成为可能。

(一)科学发展观催生新型的城市管理体制。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既需要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还需要组织和调动全社会力量,发挥全社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探索建立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保障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是高水平管理城市的必然。重点是坚持做到加快推进三大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组织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城管执法制度建设。三是加快推进城管执法环境建设。

(二)科学发展观催生特定的社会组织参与城管。与政府机构相比较,社会组织更加贴近基层、灵活高效,在城市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发达国家的城市管理经验告诉我们,社会组织在城市管理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城管执法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自觉有效地采取措施,积极培育、发展和健全

社会组织,全面提高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努力减轻政府的管理压力。一是发展民间组织。立足于社区组织,培育和发展政务类、服务类公益性民间组织,全面提升社区公共服务功能;二是完善互动机制。想方设法完善城市管理部门与市民的沟通机制,实行双向传递与交流,努力形成市民关注和踊跃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三是实行政策支持。通过政策支持、税费减免、资金援助等措施,引导社会组织深入研究城市管理问题,向政府献计献策;四是消除政策壁垒。进一步消除体制障碍和政策障碍,鼓励非公经济、民营经济参与城市管理与服务工作,不断增强城市的承载能力。

(三)科学发展观催生完善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对于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客观上要求城市管理部门不断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和监督考核体系,确保工作质量和成效。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必须遵循“十化”原则:一是城市管理科学化原则;二是城市管理系统化原则;三是城市管理长效化原则;四是城市管理市场化原则;五是城市管理社会化原则;六是城市管理人性化原则;七是城市管理民主化原则;八是城市管理法制化原则;九是城市管理现代化原则;十是城市管理属地化原则。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定位城市管理主要功能

实施城市管理,最终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整洁、优美、便捷、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此,城市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把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走城市管理科学化的道路,准确定位城市管理主要功能。

(一)宣传引导功能。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

人民。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利用媒体和多种宣传形式,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 “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绿化城”等创建活动的辐射与推动作用,发动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同参与城市管理,人人都做“城市美容师”,人人都做“城市卫士”,取得良好的创建效果.(二)纠违护法功能。规划是龙头,规划是效益,规划是前提。要整体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必须有大手笔建设和高质量的管理。面对大量历史形成的违法建筑物,这是城市管理部门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只有下最大的决心,花最大的力气,才能确保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得以充分实施,才能使违法建设行为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使脏、乱、差的局面取得实质性的改善。

(三)环卫保洁功能。环卫保洁是城市管理部门最基本的职能之一。我市以“省级卫生城市”创建为契机,开展了大规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强化主次干道清扫保洁工作,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发动学校、社区、城乡、单位等积极参与,努力形成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组织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卫生责任区制度。加强后街背巷整治工作,基本做到主城区街巷全天候保洁,实现管理无盲区。

(四)重点整治功能。乱摆乱卖、乱堆乱放、乱贴乱挂等城区“六乱”现象,是城市管理的顽症。面对这些问题,按照专项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工作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净化市容环境。一是整治占道经营的马路市场及夜市排档。2006年以来共开展大型整治活动30多次,小型整治活动120多次,查纠各类违法行为2万多起;二是整治违法设置的户外广告和城市“牛皮癣”。为切实加强户外广告管理,制定出台了《张掖市城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张掖市城区户外广告设置技术规范》、《张掖市城区门店招牌设置规范》,推行户外广告设置方案审查制度,完善了许可设置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程序。对城市“牛皮癣”问题,在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采取清查、清理、追呼、停机、奖励、处罚等综合措施,实行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努力避免二次污染。

相对集中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切实解决了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

肿、权责脱节和多头执法问题,应该说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还有大量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我们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加以研究和解决。

专 业:姓 名:屈东燕学 号:

2010春行政管理本科

1011001207308

第五篇:解放思想与推动科学发展

解放思想与推动科学发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推动新发展的根本思想武器。当前,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正在蓬勃展开,以思想的新解放引领改革的新突破、发展的新跨越成为全国上下的强烈共识。我们必须把思想解放的着眼点、着力点放在推进科学发展上,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一、新的形势呼唤新一轮思想解放

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实践的每一次飞跃发展都需要靠思想解放激发动力、冲破藩篱、开辟道路,每一次思想的大解放都会极大地推动理论创新、引领时代变革、推动社会前进。以新一轮思想解放推进科学发展是客观实际的要求。

实现十七大确立的新目标新要求,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党的十七大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成果,也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同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对我们而言是全新的事业全新的目标,书本无现成答案,域外无可照搬模式,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闯出新的天地,开创新的局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引领新的发展。30年的发展史,贯穿了一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红线。30年前,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推动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5年前,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冲破姓“社”姓“资”的思想束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如今,我们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同样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对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需要适应新变化确立新理念。经济全球化、现代科技发展、信息化社会到来使世界变小了,也使一国发展的天地变大了,并与国际形势的波动有直接关联。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带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科学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新趋势,科学分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干部队伍面临能力素质和代际更替的新挑战,需要在思想能力作风方面适应新要求。党的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新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一大批适应时代要求,有战略思维和世界视野,有坚定信念和为民理念,有统筹协调、求真务实能力和发展本领,能够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当前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已经结束,新一茬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肩负着推进科学发展的重任。我们必须通过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力量。

二、解放思想要着眼于解决与科学发展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正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千方百计排除一切干扰一切障碍,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大发展,保持了30年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从温饱跨入小康。在新的发展阶段,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和发展中暴露出的深层次矛盾困扰着我们,一些与科学发展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制约着科学发展。这些问题既表现在认识上,也凸现在实践中。

在发展理念上,有的干部“以人为本”的意识不强,往往是“见物不见人”,为发展而发展,把一串串数字当做发展目的,而忽视了改善人民生活这一根本目的。有的地方在发展过程中,不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尽量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而是只注重老百姓生存性需求,忽视发展性需求和幸福感的提升。有的干部虽然强调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发展与富民的意识不够、能力不强。有的地方更多地强调“快”而忽视“好”,强调发展的总量而忽视发展的质量,强调经济发展的成果而忽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强调发展成果显著,而忽视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

在发展模式上,有的地区和部门往往沿袭发达国家、发达地区成功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没有从实际出发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有的后发地区,看不到自身的发展优势和所处发展阶段,往往走与先发地区同业竞争、同构发展的“熟路”,走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而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的“老路”,走粗放发展、低质增长的“套路”,走经济发展较快、老百姓得实惠较少的“狭路”。受这种发展模式影响,有的地方盲目上项目、铺摊子,向环境、资源索取较多,在赢得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环境压力加剧。有的地方在经济发展与环境发生矛盾的时候,常常是项目建设优先,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置在后。产业发展要么一味倡导“加工制造”而忽视“创造”,要么片面强调“创造”而忽视自身产业基础的改造升级;城市建设一味强调规模要大、风格要洋,忽视凸显城市个性、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招商引资一味注重项目的数量、引资的总量,忽视项目、引资的质量。

在发展的价值追求上,有的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往往重GDP轻环境、重经济轻社会、重现阶段发展轻可持续发展。导致这些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的地方在发展的绩效评价上,过分注重数字评价,忽视群众评价和社会评价;对发展速度是不是量质并举、新上项目是不是科学有效,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手段;有的注重一时一地一个方面的发展,不是历史地全面地看,这都导致一些干部急功近利,不愿意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在发展成果分配上,有的同志不能正确认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不能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没有做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有的地方的领导干部,讲效率只注重在一次分配环节上调动积极性,忽视社会财富在二次分配环节上的公平,忽视社会困难群体日益增长的保障、救助需求和应有权利;讲公平容易简单化地理解为扩大政府救济,忽视人们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公平和竞争公平。受此影响,在行政管理、财税体制、项目审批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制约活力、制约创新、制约发展的体制弊端和机制障碍。此外,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如小胜即满、小富即安,怕冒风险、怕担责任,锐气钝化、勇气弱化等。有的领导干部讲改革成果多,正视问题少;安于现状多,突破、创新少;保护部门利益多,考虑大局少;讲改革风险多,讲开拓奋进少;算改革成果多,兴改革举措少。有的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心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严重。

以上问题关乎科学发展观能否真正落实、关乎改革开放能否深入推进、关乎老百姓能否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亟待通过思想的大解放,除弊兴利,革故鼎新,推动经济社会加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三、解放思想要落实到推动科学发展上

一是要着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学,深刻领会它的理论渊源、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紧密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党性修养、实际能力。要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本地本部门具体问题,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工作能力。

二是要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上下功夫。解放思想,首先要立足于世情、党情、国情的新变化,认清目标、明确任务、真抓实干,在转变观念中破解难题,在更新思路中转变发展方式,真正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到推动科学发展上。在发展理念上,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在发展思路上,突出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产业的选择,更加注重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更加注重彰显特色、提升综合竞争力,更加注重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优化、老百姓生活改善的多赢;在发展路径上,着力优化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城镇建设格局,优化体制机制,优化利益分配,优化社会管理,优化人文环境;在发展目标上,推进改善民生从扶贫济困向注重保障民生权利转变,从抓好局部救济向普惠于民转变,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性需求向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性需求转变,从重视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向注重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舒适感安全感转变,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向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建共享转变。

三是要在联系群众、求智于民上下功夫。人民群众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是真正的英雄。在人民群众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的条件下,领导干部要增强群众观念,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倾听群众的愿望呼声,增进同群众的思想感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要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坚持和完善各项办事制度,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最大限度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要在回顾总结成绩中总结发展经验,在国内发展大格局中审视当地发展,实现科学决策、共谋发展大计,以推动科学发展。四是要着力于提高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领导干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和领导力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条件下,要着力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科学发展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执行落实的能力、沟通协调的能力。要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大兴刻苦学习的作风、求真务实的作风、联系群众的作风、清正廉洁的作风,在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树立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良好形象。要进一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重点、考察导向、评价标准真正转到科学发展上来,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群众公认、能够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队伍,争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季建业,中共江苏省扬州市委书记)

下载60年高校教育与科学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60年高校教育与科学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教育与就业前景分析

    高校教育与就业分析一: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充分暴露。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以及高校毕业......

    浅析大学生挫折心理与高校挫折教育

    浅析大学生挫折心理与高校挫折教育 摘要: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导致心理方面的问题也日渐增多。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心理疾病......

    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 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 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十六大以来,广东高校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实现了高等教育......

    突出实践特色促进地方高校科学发展[模版]

    突出实践特色促进地方高校科学发展习近平同志在今年5月参加高校学习实践活动座谈会时强调,突出实践特色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高校学习实践活动突出实践特色,一要抓......

    二0一0年教育督导工作汇报

    二0一0年岳家庄乡教育督导工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岳家庄乡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指导检查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请各位领导对我乡教育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二0......

    学校二0一0年教育工作总结[范文]

    高坝店镇中心学校二0一0年教育工作汇报 2010年,我镇教育工作在县教体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德育为首,质量立校,安全育......

    关于贫困地区教育科学发展的几个问题

    关于贫困地区教育科学发展的几个问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对教育问题更应主动承担责任。我认为国家中长期教育该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也......

    高校创新教育

    学号1100500235 姓名:原亚欣 学院:电信学院 班号:1005104 任老师,您好,我上个学期也选了你的知识产权课。当时是因为专业课考试,自己断网了,没有看到您发给我的邮件,后来看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