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突出实践特色促进地方高校科学发展[模版]
突出实践特色促进地方高校科学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今年5月参加高校学习实践活动座谈会时强调,突出实践特色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高校学习实践活动突出实践特色,一要抓住科学发展上水平这个核心问题,进一步①理清学校科学发展思路,②完善学校科学发展规划,③明确学校科学发展战略,④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二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①改革教育教学制度,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③着力解决与培养合格人才不相适应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问题;三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环节,①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竞争机制、流动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②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③着力解决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四要找准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各项工作的结合点,①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②做好维护学校稳定的工作,③通过各种形式为地方和企业应对危机、克服困难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只有突出实践特色,认真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真正将科学发展观内化为自身的办学观,促进自身的科学发展。
一、始终抓住科学发展这个核心
和许多地方高校一样,当前我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从以下几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可以明显感受到:一是教学工作处在快速上升期。办本科近10年,学校在①特色专业、②精品课程、③示范实验室建设以及④教学成果、⑤教学团队、⑥教学质量、⑦社会影响、⑧管理改革等方面有一些标志性成果,但一是学科专业结构和水平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二是科研工作处在提档进位期。争取国家级、省级课题的工作还要加强,科技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向横向和纵向延伸,科研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地方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在服务中作贡献,在贡献中求发展”还未得到充分体现;三是学科建设处在艰难爬坡期。当前,仍然存在学科建设方向不集中,师资队伍整合不力的问题,省级重点学科过少、尚无省独立重点实验室。
尽管如此,学校还是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首先,国家发展方式的转变,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进,为我校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其次,省厅和地方对学校支持力度空前,为我校在服务地方、服务社会中求得自身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三是,办本科以来近10年的努力,为学校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科建设有一定水平,专业建设上能基本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教师队伍建设进步明显,制度创新不断推进,大学职能不断得到发挥,地缘优势与环境优势明显,等等。
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我们形成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思路,致力推动学校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的目标,即:瞄准一个发展目标,坚持两个主体地位,确定三步走的发展道路,推进四项改革举措,落实五项建设工程,实施六大发展战略。具体来说:
“一”是指瞄准一个发展目标,以国际视野建设现代大学。以世界为背景,在本区域找坐标,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立足地方,凸显特色;尊学崇术,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把孝感学院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有特色、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有影响的教学应用型现代大学。
“二”是指坚持两个主体地位,体现人本精神。即:一方面是指育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从多方面增强服务学生的能力,努力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是指办学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在用好现有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拔尖人才、储备未来人才方面做出新的努力,尽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队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三”是指确定三步走的发展步骤,夯实发展基础。第一步:在2010左右要做好固本强基、苦练内功的工作,组织实施好“质量工程”,建立较完善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二步:争取在2015左右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使学校迈上新台阶、赢得更大发展空间,建设成比较成熟的教学型本科院校;第三步:到2025年前后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办成国内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
“四”是指推进四项改革举措,激发办学活力。一是继续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完善和推进“一主两翼、多层次、开放办学”模式改革;二是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权责明晰、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签订各级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三是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建立基数加专项的预算管理模式;四是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总的原则是档案工资坚持标准、岗位工资坚持公平、绩效工资体现竞争。
“五”是指落实五项建设工程,提升办学水平。
1、教学质量工程。总的目标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包括: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队伍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如开办文理基地教学实验班、开展双学士学位教育、实行人才分段培养;特别是要实施好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和课程建设教授负责制。
2、学科建设工程。分重点学科、重点扶持学科、特色学科三个层次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积极争取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政策,探索培养高层次人才新的办学模式,争取加入校所合作改革计划、高校联合学位计划、专业学位计划,同时以2—3个校级一级重点学科为重点,辅之重点扶持学科,以10个左右二级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具有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3、科技提升工程。制定新的学校科技工作发展规划,加强服务工作,提高科研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加强与高校、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构建科技创新平台,走出产学研一体化的路子;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促进多出、快出、出优质成果的管理机制。
4、名师建设工程。争取引进长江学者、楚天学者,培养一批“澴川学者”及各级教学名师等,增加学校影响力和竞争力,彰显优势和特色。
5、环境建设工程。一方面抓好硬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绿化亮化校园;另一方面搞好软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和外部政策环境,努力把学校建成规划科学,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富有文化内涵与现代气息的大学校园。
“六”是指实施六大发展战略,实现科学发展。学校将坚持推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特色名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六大发展战略,苦练内功、固本强基,力争突破、着眼长远,努力实现办学目标。今年要按照“特色建设年”的要求,重点在特色名校战略上取得新突破。
二、始终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根本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就必须始终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将其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
(一)坚持成才为本,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围绕学生成才,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领导近期深入到各院系和教学管理部门调研,“沉下去”了解各院系人才培养情况,集中商讨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调研,学校明确新办专业在弄清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传统老专业则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上加大研究与改革力度,走出新路子,创造新特色,提高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继续加强品牌专业建设,遴选校级本科品牌专业,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本科品牌和特色专业,学校全面实行了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和课程建设教授负责制。目前,化学专业已经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在18个专业中开办了双学士学位教育,进一步完善了文理基地实验教学班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公共课的教学,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和进一步深造的空间。实践证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我校学生中呈现出“获奖率高、考研率高、就业率高”三高的局面,近年来,我校学生代表队一举夺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大奖,2009年有3名同学分别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湖北赛区)B、C、D类决赛特等奖;本科学生考研上线率进一步提高到15%,有的班级上线过半;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并被评为湖北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二)成人为本,大爱育人,构筑服务体系
1、尊重学生民主权利。在学校年初召开党代会等重要会议以及现在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参与,认真组织学生党代表的选举,专门召开学生(党员)代表征求意见座谈会,积极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出台涉及学生利益的文件政策时,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评教,并坚持以学生评教结果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评定的重要标准。
2、着眼育人,创造性地做好学生资助工作。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不断拓展资助工作的外延和内涵,创造性地开展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以来,我校发放各级各类奖助学金及临时生活补助累计金额达5094.14万元,为贫困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免学费共计16.6万元;每年向一大批特困新生发放“阳光助学金”;有2646人次参加校内勤工助学,发放勤工助学工资125.11万元,惠及学生 60759人次;此外,在抗击冰冻雪灾和汶川大地震的活动中,学校投入经费9.17万元,对相关学生进行了补助。我校学生资助工作获得省厅领导充分肯定,学校成功承办全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获得“湖北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高校”荣誉称号。
3、以孝文化教育为抓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学校与地方孝文化建设相结合,以成人为本,大爱育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以知孝、行孝、传孝为切入点,大力开展“爱亲、爱党、爱国”的主题教育,努力培育“感恩、奉献,求是、创新”的大学精神,涌现出了生科院刘永生教授、新技术学院学生王婷婷等一批“校园孝星”和张新虎、熊伟两名勇救落水儿童的见义勇为楷模,形成了学校育人特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地方起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的作用,学校连续三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三、始终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
办学兴校,教师为本。没有优秀的师资,不可能培育出优秀的学生。人才培养的任务也就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学校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始终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环节。
(一)坚持以教师为本,创新师资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立足培养,合理聘用,积极引进,重在提高”的方针,将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各项建设的首位。就我校的情形而言,我们既坚持立足自身培养,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外出攻读学位或进修课程;又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聘请一批专家在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其中包括“楚天学者”的选聘;此外还继续坚持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为搭建一支层次、结构合理,领军人物突出的教学与科研团队做长期不懈的努力,同时,我们努力在人才队伍的安身安心和作用发挥两个方面同时下功夫,务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
要做到用好人才,为高校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客观上就要求我们不断推进人事制度的改革。因此,建立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又符合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多元化用人机制,就成为高校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具体对于我校来说,除了做到“政策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干成事”的氛围。当前,学校正着手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在留住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的前提下,建立健全人才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
四、始终注重将开展活动与做好当前工作相结合
(一)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就业、高质量就业
今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严峻就业形势下,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出硬招实招,着力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为促进毕业生更好地实现就业创业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在落实以人为本上实现学习成果与实践落实的无缝对接。
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学校积极为毕业生扩大就业门路。学校领导经常深入各学院调研毕业生就业工作,商讨拓宽就业渠道的举措。强化领导,层层落实,实施院系就业工作“包保责任制”和“就业导师制”,全员参与,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邀请校内外专家针对公务员报考、企业应试、就业形势等对毕业生进行辅导,增强毕业生应试能力。相关院系还邀请校友回校作报告现身说法,引导毕业生帮助转变就业观念。学校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打出毕业生“就业工作组合拳”。加大企业信息收集力度,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在长三角、珠三角、武汉东湖高新区、汉正街纺织城、随州工业园区、孝感经济开发区等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就业合作关系单位。同时,孝感市人事局也在学校多次召开大型人才双选会。到目前为止,我校共举行了20余场校园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12000个就业岗位信息,毕业生就业率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形势下已达85%以上。
★
(二)积极推进校校、校企、校地合作
1、加强校校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校支持合作是缩小东西部高校差距的有效途径,也是后起地方高校借力发展、提高自身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一是积极寻求与武汉大学的对口支持合作。早在2001年11月18日,武汉大学就与我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2008年11月26日,在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两校于再度携手,在武汉城市圈率先开展了对口帮建、联合办学工作。学校总结既往经验,正努力打造学校交流为指导、院系联动为主体、学者交流为基础、任务项目为抓手的受援工作模式。来自武大宝贵的支持,对于我校2005年“迎评”工作和近年的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促进了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加强与其他高校的合作。努力寻求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的支持,今年4月,学校党政主要领导还分别到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三峡大学、湖北经济学院等高校进行了学习考察,分别就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等进行全面考察,并就联合培养研究生、支持孝感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将孝感学院建设成为研究生生源基地等方面与武汉科技大学等校达成了共识。三是加强同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从去年开始,我校积极与多所国外大学达成意向性协议。今年,我校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HND合作项目达成一致,经省教育厅批准开始招生。
2、加强校企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采取的措施:一是建立了以学校分管院长、院系主管院长、科技处负责人、项目组成员为主体的快捷的产学研网络工作体系。二是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孝感市支持孝感学院发展框架协议书》,并将80%的校内科研项目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挂钩,开展研究开发。三是出台配套激励政策。四是加大对科技人员科研工作量考核力度,重视专利、科研成果的转化,并将科研考核与分配挂钩。五是强化科技管理部门服务观念,有针对性地收集本地区企业需要信息,通过各种形式及时通报给相应的科技人员,力争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观念意识层面、制度层面、基地层面逐步探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校产学研工作平台,使学校校企合作工作上一个台阶。目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如:学校发挥学科与科技优势,与仙桃市新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合作,研发“无碴轨道用钢筋绝缘夹原材料”,并拟组建校企共建的“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与湖北原创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糯米酒及蛋白粉新产品”,组建校企共建“生物多糖研发中心”;与湖北华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就半导体激光器整形问题和玻璃对激光的振动问题开展合作研发,组建校企“半导体激光整形研发中心”;与湖北省拓普聚合体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就纺纱定色过程中色度精准问题开展研发;承担了武汉美味源糖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F-55高果葡糖浆”项目工程的生产试车任务。
3、加强校地合作,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学校积极寻求校地合作,共同发展。2009年4月,孝感市委书记黄关春、市长梁伟年率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到我校召开现场办公会,听取学校办学情况汇报,研究支持孝感学院建设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就建立校地合作、开展教育改革试验、实现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等内容形成了会议纪要,并提出支持孝感学院的发展,使之走在省属同类院校前列的工作目标。7月2日,孝感市人民政府与孝感学院进一步签署《孝感市支持孝感学院发展框架协议书》。双方还成立协调委员会,定期召开协调会,开展项目对接活动,建立跟踪、落实、总结、成果展示制度。目前,孝感市委、市政府帮助学校新征用地182亩,为学校引进人才周转房建设排除了主要障碍,协助学校缓解了资金运转困难。学校则以“湖北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孝文化研究中心”及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初步打造了“村镇规划与设计”和“孝文化研究与建设”两个颇具特色的服务地方品牌。
总之,学校以加强校校、校企、校地三个合作为抓手,进一步强化高校三大职能,促进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学校的科学发展。
(作者简介:丁么明,男,1963年生,湖北孝昌人,孝感学院院长、教授。左建桥,男,1969年生,湖北广水人,孝感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
第二篇:突出实践特色抓好部队建设
突出实践特色抓好部队建设
突出实践特色,着力解决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也是这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达到的目的之一。要促进部队基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应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发展方式,用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破解影响和制约基层建设发展的难题。
强化发展意识,形成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思维方式。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求我们作决策搞谋划必须以一切有利于发展为标准,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一是紧贴特点规律谋发展。按照特点规律办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基本要求。在谋划部队建设时,要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切实把基层建设的基础和现状搞清楚,把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搞清楚,把发展的方向和主要任务搞清楚。在指导思想上,要注重把紧贴任务需要、紧贴一线保障、紧贴战斗力生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重心上,要以提高“四个基本”建设质量为切入点,突出抓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在工作方式上,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合理配置资源,实施分类指导,切实按照基层建设的规律抓工作、搞建设。二是紧贴单位实际谋发展。联系实际是理清思路抓落实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要对基层建设形势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分析研究,切实摸清本单位的真实情况,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正确评估建设水平,使决策和筹划工作真实、准确,符合客观实际,起到牵引和促进作用。三是紧贴目标任务谋发展。以目标任务牵引,才能使思路清、方向明。要按照围绕中心抓建设、抓好建设保中心的要求,始终坚持中心居中,紧贴目标任务谋划工作,使基层建设与执勤处突在目标上统一起来,同步谋划、同步展开、同步实施。
强化人本意识,创建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和谐环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必须把培养塑造官兵、尊重依靠官兵、关心爱护官兵作为根本大计来抓,最大限度地调动官兵建设部队的积极性。一是切实解决官兵的实际问题。要关心关爱官兵,想方设法为官兵办实事、解难题,对官兵的合理要求,扎扎实实地妥善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向官兵解释好,并积极创造条件,抓紧解决,使官兵的要求得到及时合理满足。要坚持义利相济、义利统一,即使在帮助官兵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要坚持思想领先,深入细致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官兵确立观察处理问题的正确态度,切实把官兵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二是充分挖掘官兵的巨大潜能。官兵的聪明才智是基层发展进步的助推器和倍增器。要从端正部队风气入手,在战士入党考学、士官选改、干部职务晋升等热点敏感问题上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标准和程序,努力营造靠素质立身、靠实绩进步的良好氛围。要坚持做到重大问题尊重官兵意见,敏感问题接受官兵监督,难点问题集中官兵智慧,放手发动官兵为部队建设献计献策,引导官兵既有效行使民主权利,又强化号令意识,做部队建设的明白人、当家人。三是着力提高官兵的能力素质。官兵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基层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要强化“校长”意识,牢固树立培养人才就是最大政绩的观念,在创建学习型警营上理清思路、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加大力度。要建立完善有利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组织协调、竞争激励、考核评价等机制,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采取任务牵引、岗位培训、函授学习、自学考试、学习成才竞赛、两用人才培养等形式,努力提高官兵军政业务能力、心理素质和文化水平,切实做到官兵入伍即入校,不出营门就成才,实现官兵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强化统筹意识,提高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领导水平。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和把握全面、有序、协调发展的规律,坚持统筹兼顾,实施科学指导。一是统筹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局部是细节、是关键,全局是整体、是宏观调控,二者密不可分,统筹好了,就能使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协调发展、整体提高。要坚持局部服从全局,把各项工作放在全面建设、整体推进的目标要求之中定位分析,搞好统筹谋划,合理分配领导精力,统一调配人力、物力、财力。要坚持用全局指导局部,防止顾此失彼,确保基层建设各个层面、各个要素、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共同进步。二是统筹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抓住了重点,就抓住了影响基层建设的主要矛盾;抓好了一般工作,也就打牢了基层建设的发展基础。要善于抓住重点带动一般,用重点突破激活全盘,促进整体跃升,防止不分主次、平均用力。要善于“弹钢琴”,在抓好重点工作的同时不能丢掉其他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做到任务再重“四个基本”始终抓紧,矛盾再复杂“三个一线”始终不放松,工作再多“三个经常”始终突出,使各项工作有秩序、有节奏地推进,环环相扣,均衡发展。三是统筹好任务与建设的关系。中心任务是基层建设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抓任务与抓建设是有机整体,不能割裂开来。要紧紧围绕执勤保安全、处突反恐有把握的要求,坚持在执勤处突实践中抓好基层建设,用基层建设的成效保证中心任务的圆满完成。要处理好任务中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确立硬件不足软件补的思想,提高目标安全系数,使基层建设基础更加厚实。四是统筹好帮建与自建的关系。上级帮带是部队发展的外部条件,基层自建是推动发展进步的基础和前提。作为上级领导机关来讲,就是要相信依靠基层,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建立上下联动、按纲指导的有效机制;要抓住“三个一线”这个重点,运用“三治”、“三评”等载体,帮助基层分析形势,理清思路,掌握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做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强化基层党支部造血功能,不断提高“三个能力”。作为基层来讲,就是要坚持集体领导,严格落实制度,重点抓好“一个班子”、“两支队伍”建设,切实提高自建能力;要着力建好两个群众性组织,拓宽民主渠道,依靠官兵建设基层。
强化长远意识,打牢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质量基础。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特点,要求我们必须确立长远抓建设、反复打基础的思想,保持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努力实现部队全面建、整体上。一是扎实抓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落实。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端正工作指导思想,防止急功近利,切实更新观念,从履职尽责入手,一级尽好一级的责,一级做好一级的工作,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抓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上。要强化竞争和发展理念,不断研究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时时处处围绕部队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动脑筋、做决策、抓建设,切实把工作重心放在帮助后进单位转变观念上来。要有效运用“三互”、“双三真”等载体,使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全方位覆盖,全员额落实,全程贯通,促进基层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始终坚持重心下移末端问效。只有把重心放在基层,扎实抓好末端落实,才能做好蓄底气、固根本、管长远的工作。要坚持重心下移,切实沉下身去了解掌握实情,真正做到心往基层想、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投。要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部署工作充分考虑基层实际承受能力,积极为基层减负减压,切实解决好“五多”、“四过”问题,使基层有足够的时间抓工作落实。要重视抓好“下篇文章”,使各项好的计划决策在末端能得到很好地落实。三是有反复抓、抓反复的狠劲和韧劲。要把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当日子过,当基本功练,做规划、想问题、办事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各项工作始终有计划、按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强力推进。要紧紧扭住八项经常性主要工作,扎实抓好“四个基本”建设,始终盯着重点问题、薄弱环节反复做工作,反复抓落实,做到重心不偏移、思路不改变、精力不分散、督导不放松,不断打牢基层建设基础,为部队发展积蓄后劲。
第三篇:突出学习实践活动特色
突出学习实践活动特色,助推药品生产企业发展(市药监局局长 姚卫华)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第11指导检查组的有力指导下,于3月19日召开动员大会,并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的要求先后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学习调研、解放思想大讨论两个环节,目前已经进入第一阶段的总结和申请转段阶段。局机关以及直属单位共46名党员干部全部参加了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党组高度重视,紧紧围绕中央、省市的有关精神和市委的学习实践活动主题,根据市委学习实践活动方案和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局工作特点,确定活动主题,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特色,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指导组安排,现将我局帮扶企业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我汇报的题目是《突出学习实践活动特色,助推药品生产企业发展》。
丁海中书记强调指出,“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是突出实践特色,解决突出问题。”当前,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医药产业正在经受一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这种大环境下,局党组围绕如何将丁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学习实践活动中,以及如何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践行“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等重大问题,将科学发展与企业帮扶相结合,做到边学习边调研、边发现问题边解决问题。在学习调研活动中,局主要领导带领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的调研组多次前往丰原药业马鞍山药厂、马鞍山市禾田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查找和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药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想方设法帮助解决。
一、我市药品生产企业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1.产品销售遭遇“寒流”。调研中发现丰原药业马鞍山药厂主导产品“注射用辅酶A”销售受阻,截止2008年底,产品积压多达1800万支,导致药厂停产,经营受到影响,职工面临下岗。
2.正常生产难以为继。在对市禾田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调研中发现,自2008年9月份该企业通过GMP认证后,一直未能正常生产,停产至4月初,时间长达7个月,全厂职工被迫下岗。
3.产品打进《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困难重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即将更新,进入该目录的医药产品就意味着进入了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因此,能不能进该目录,对企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我市丰原药业马鞍市药厂、桂龙药业、神鹿药业等药品生产企业积极申报,但行业竞争几近白热化,能不能搭上这次“快车”,还是个未知数。
4.药品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不完善。个别企业质量管理人员数量不能保证实际生产的需要,质量管理人员知识更新不够,不能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等,这些都是威胁药品质量安全的隐患,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后劲。
二、药品生产企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
1.产品销售遭遇“寒流”的原因及后果:丰原药业马鞍山药厂是我市药品生产行业的“老资格”,给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这次金融危机来势凶猛,远未见底,该厂也难以独善其身,主导产品“注射用辅酶A”订单锐减,产品销路受阻,资金回笼成了问题,再加上药品不是其它产品,它有规定的效期,如超出效期就成了垃圾,损失将会达到上千万,足以使企业停产、工人下岗。
2.企业正常生产难以为继的原因及后果: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当今国际社会通行的药品生产必须实施的一种制度,可以把药品生产全过程中发生的差错、混药及各种污染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在我国,从事药品生产必须通过GMP认证。对于大多数医药企业来说,实施GMP的最大困难在于资金。资料表明,一条药品生产线的GMP改造至少需要投入500-2000万元。市禾田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在去年成功通过GMP认证后,资金匮乏,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生产而停产,职工被迫下岗。
3.产品打进《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困难重重的原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国家药物政策的核心。今年4月6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我国将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同时,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国务院也在3月18日印发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明确,从2009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最终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审批,申报、审评十分严格,同时,全国各地各药品生产企业都期望自己的品种进入这次新医改公布的目录,因为对于大多数普药生产企业而言,能否拿到进入医保市场的准入证,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然而,新医改即将公布的基本药物目录由原来的2700个品种减少到615个品类,共包括312种化学药(生物药)和303种中成药(包含14种中药注射液)。所以,这次医改,有些企业对自身产品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抱有背水一战的决心,竞争程度可想而知。
4.药品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不完善的原因及后果:个别药品生产企业管理滞后、安于现状,制药企业规模小、效益差,后劲乏力。个别企业培训机制不完备,对培训工作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对高层次、高新技术人才和员工队伍的培养乏力。这些因素直接导致药企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不健全,制约了我市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给确保群众用药安全留下隐患。
三、帮扶企业的具体做法与取得成果
保企业,是落实“三保”的具体体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大力帮扶企业度过难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针对上述企业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局党组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突出实践特色”,把学习实践活动贯彻到对企业帮扶中去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多次召开党组会议,研究对策,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
1.扩大销路,帮助企业渡过特殊时期的特殊困难。针对丰原药业马鞍山药厂因金融危机而出现的产品滞销问题,局领导积极同企业研究对策,利用原来从事药品经营时与省内外药品经营企业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这一资源优势,牵线搭桥,帮助拓宽产品销路。截止目前,库存药品“注射用辅酶A”销售已达1100多万支,销路的打开,有效地缓解了企业停产的压力,现该企业新批号的产品已投入生产,生产经营恢复正常。
2.引进资金,解决企业正常生产难以为继问题。针对市禾田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因资金困难而被迫停产、职工下岗,我局多方联系,为该公司寻找合作伙伴。经过牵线搭桥,该公司已与浙商进行公司重组,将有300万元资金投入。目前第一批资金已到位,陷入资金断链危机中的市禾田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重组后更名为上工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已首批召回下岗职工30多人投入生产,随着资金的逐步到位,企业下岗职工将全部重返工作岗位,预计,企业将在全面恢复生产的基础上扩大原有规模,年内实现产值能达到5000万元。
3.上下联动,解决我市药品打进《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问题。我局牢牢抓住新医改这一难得机遇,主动上门,帮助我市药品生产企业申报国家基本药物。同时,多次向省局、并通过省局向国家局汇报,积极帮助丰原药业马鞍山药厂、桂龙药业、神鹿药业申请产品进入目录。经初步筛选,目前,全市共有16个品种成功进入初选行列,为企业今后加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4.创新制度,解决药品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不完善问题。针对药企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不健全,我局主动和企业研究对策,并着手对全市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员工进行免费培训。目前,已经举办了六期培训班,有效提高了从业人员药品质量意识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水平。同时,我局从“驻厂监督员”、“质量授权人”等制度创新入手,转变监管方式,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帮助企业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将逐步推行远程监控,实现电子监管,在第一时间帮助企业纠正药品生产流程中的失误,从源头上杜绝药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四、几点体会与下一步打算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而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突出实践特色,保企业,促增长,保稳定,从而更好地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地方医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要引导企业在争取主动上寻找新突破。当前,影响食品医药行业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间同质化竞争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营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一旦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就容易陷入困境。这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就要在第一时间深入企业现场,了解企业当前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拿出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同时要引导企业争取主动,另辟蹊径,努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尽可能地优化发展环境,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促进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步伐,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转移经济风险,赢得新的机遇。
2.要帮助企业在提升竞争力上下功夫。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产品质量的竞争,无论是在面临经济危机的关键时期,还是处于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平稳阶段,加强质量管理始终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保证药品安全放心的坚实保障。所以说,越是环境趋紧,越是困难当头,越要强化质量战略意识,夯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力争从“危”中占“机”,“危”中抢“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以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为重点,督促企业在生产经营规范管理上从严要求,帮助企业改进完善质量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解决影响和制约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使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真正得到提高,使质量品牌真正成为企业化解危机的商战利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以发展为主线,以服务为抓手,紧扣“科学发展上水平、率先全面达小康”这个主题,助推药品生产企业科学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共克时艰,创新破难,化“危”为“机”,推动我市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刚刚拉开帷幕,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将更加繁重,要求和标准将越来越高。我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按照市委的要求,在第11指导组的指导下,以更加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更加务实的工作态度,紧密结合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际,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稳步地推向深入,用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更加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第四篇:突出特色,促进社区统战工作出成效
突出特色,促进社区统战工作出成效
开展和加强社区统战工作,既是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内容,也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功能扩展以及基层组织体制改革赋予统战工作的新任务。今年我们紧紧围绕市委统战部下达的目标任务,突出“健全网络、完善制度、突出特色”的工作思路,从开辟一块统战活动阵地,组织一支社区统战骨干队伍,建
立一套社区统战工作制度入手,依托XX和XX村,积极作好社区统战工作。
一、建立运行机制夯实工作基础
XXXX于2003年9月份成立,辖XX和XX两村,为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促进城市功能的拓展,扎实有效的推进社区统战工作,我们首先深入辖区进行调研,针对非公企业较多的情况,及时成立了街道商会,目前入会企业家。搭建了社区统战工作网络,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各企业和两村党组织和统战干部为成员的社区统战工作协调小组,对社区统战工作进行全面的指导和协调,明确两村一名干部具体抓社区统战工作,形成了一个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企业和村党支部为基础,共同参与的社区统战工作机制。二是要求街道、村统战工作的领导和联络员,积极参加市统战部组织的社区统战工作基本业务知识培训,使他们熟悉和掌握统战工作政策和社区统战工作特点、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提高统战干部的工作水平,增强他们做好统战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开展统战资源的摸底。通过统战干部挨家挨户上门了解情况,掌握了各类统战资源,分类建立了统战对象人口状况档案、人才档案、技术档案等。
二、完善工作制度创新工作载体
为积极推进社区统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根据我街道的工作实际,建立了一整套社区统战工作制度,如:统战工作制度、统战服务制度、街道各界人士联谊会制度和统战对象走访制度,统战成员为社区服务的“双向服务”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使辖区内的各界统战成员能够及时了解社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情况,为他们知情出力创造条件;能够及时听取他们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为统战成员提供工作、生活上的帮助,不断增进与他们的联系和感情,使他们感受到党的关心和温暖;能够有效的发挥统战对象中的人才优势,促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
在规范制度建设的同时,我们注重不断创建和完善社区统战工作载体。一是依托社区统战联谊小组作为工作载体。我们分别组成了以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其他社会各界人士为成员的社区各界统战人士联谊小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联谊小组、三胞亲属联谊小组等。如:工业示范区内主要以企业为主,而且大多是非公企业,我们就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联谊小组。二是依托社区统战志愿者队伍作为工作载体,形成一支流动服务队。我们利用退休在家热心为群众服务老干部、老教师深入到社区开展各种活动,促进统战工作的进行。随着社区统战工作载体的不断创建和完善,增加了街道统战工作新抓手,拓展了统战工作新渠道,推动了统战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充分发挥优势突出工作特色
一是广泛动员,紧贴社区工作。我们认为统战工作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的中心工作,社区统战工作也是如此。我们针对统战工作的社会性、群众性、服务性地域性强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势深入辖区,进行广泛地宣传发动,充分信任,真诚依靠,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和共建,把推进社区建设与服务和营造“街道是我家、人人为大家”氛围作为社区统战工作的落脚点,从而起到了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二是服务非公有制企业,体现街道统战优势。工业示范区作为我市的工业企业聚居地,非公有制经济占有绝对的优势,我们充分把握统一战线的特点,坚持贯彻“团结、教育、引导、服务”的工作方针,积极作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企业加入街道商会。充分发挥去年成立的非公企业维权中心的作用,及时解决企业在社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非公企业经济人士进行恳谈,听取他们对街道建设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为促进街道建设与管理贡献聪明才智。通过发挥统战组织的协调职能,发挥非公企业经济人士联系广的优势,不断引导他们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发展壮大企业,同时为街道的招商引资工作开辟新的途径,实现街道和企业双赢。三是开展活动,共建新型社区。我们坚持联系交友制度,街道领导、统战干部分别与重点统战成员结对子、交朋友,积极参加统战成员的联谊会活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为他们解决困难、搞好服务。街道还积极引导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关工委成员创建筹办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辖区青少年爱国学习奉献,丰富了青少年文化活动。从而增进了街道工作人员与统战成员之间的感情。四是积极开展双向服务。坚持以服务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统战人士尽力做好服务工作,使统战人士切身体会到社区是温暖的家,从而调动统战对象充分发挥专长,为社区服务、为社区建设服务的积极性,形成了“双向服务”的良好局面。很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常为社区工作献计献策,促进了街道的发展。不少统战人士还十分关心社区内困难居民的生活,经常扶微济困。我们还把支持个私民营经济的发展与推动街道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下岗再就业招聘活动,今年上半年在企业内安置下岗职工XX人。
通过在社区开展各种联谊活动既凝聚了街道各界人心,又活跃了街道的文化生活,从而形成了开展社区统战工作的新气象,使街道社区统战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五篇:突出海洋文化特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突出海洋文化特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王端清***6
3【内容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近年来,我校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借助沿海区位优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海洋文化特色,做足海洋文章,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导
向,以制度文化建设为杠杆,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行为文化建设为载体,逐步形成了具有较为浓厚文化底蕴和鲜明办学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人文情韵,使全体师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之中接受了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笔
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实践,就“突出海洋文化特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谈谈一些
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海洋文化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将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近年来,我校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借助沿海区位优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海洋文化特色,做足海洋文章,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导向,以制度文化建设为杠杆,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行为文化建设为载体,逐步形成了具有较为浓厚文化底蕴和鲜明办学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人文情韵,使全体师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之中接受了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提高认识,全面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以人为本,注重软环境建设;抓住关键,突出精神文化建设;突出特色,彰显校园文化的个性;人人参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一、提高认识,全面制定总体规划。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硬件建设,又包括软件建设;既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又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为此,我们就校园文化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师生的认识,让全体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有一种认同感,提高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并积极投身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严格按总体规划进行操作和落实。
我们的总体规划是:以海洋文化为特色,建设海洋文化馆。以“海纳百川,争创一流”为学校精神,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导向,以制度文化建设为杠杆,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行为文化建设为载体,逐步形成了具有较为浓厚文化底蕴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海头中学校园文化特色。
二、以人为本,注重软环境建设。
1、校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头雁”。
校长首先是思想文化的领跑者,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建设者,应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走在时代的前沿;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上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品格修养、形象风范上成为师生的楷模。校长应是勤奋好学的模范,校长只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引领师生共同建设学校特色,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育人的教育使命。作为海头中学的校长,我充分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积极挖掘海洋文化底蕴,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做传播海洋的积极中实践者,充当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头雁”。
2、创建健康优美的校园育人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首先,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要2 打破常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在我们熟知的领域里挖掘出新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其次,教学区、活动区的设计要相对独立,各有特色,相互辉映,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我们具体做法是:校园的每幢楼、每条路、每个广场都结合海洋文化赋予一个诗意的名字:如津渊楼(图书馆)、厚德楼(教学楼)、博雅楼(教学楼)、格致楼(实验楼)、海天广场、求真路、求善路等。结合廉洁文化进校园,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如设立廉洁故事长廊、廉洁格言长廊、廉石长廊、廉洁书法长廊等,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发动师生,全员参与,筹措资金,组织师生共同制作海洋生物标本、贝壳工艺制品等建立海洋文化展览馆,海洋文化馆里陈列的展品,大部分是由我校师生搜集而来,馆里的海洋生物标本大多是同学们在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制作完成的,作为学习成果,体现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海洋的热爱;作为展品,体现了学生对学校的热爱。我们通过海洋文化展览馆让学生在领略海洋知识的同时,感受海洋宽容博大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度。
3、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
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
三、抓住关键,突出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核心和灵魂。我校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校风建设,二是校园文化活动,学校按照“深层次、多角度、生动性、先进性”的要求,着力打造校园精神,深入挖掘学校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成昂扬向上的校园精神,1、校风建设:校风包括教风和学风,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学校首先从教风入手,不论是领导班子还是教职员工,都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洁、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在教师中树立“严谨、务实、创新、奉献”的教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校历来要求全体教师把修身养性作为“为人师表”的基础,大力倡导用“责任、爱心和学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办公3 室正中墙上悬挂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几个鲜红的大字已内化为每一位教师的精神坐标。
2、“教学做合一,真善美共求”的校训体现了我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和整体风貌。近年来,我校更赋予校训鲜明的时代内涵,引领全体师生团结向上,友爱互助,共同托起希望的明天。教室的黑板上方正中是国旗,国旗两旁写着“刻苦、求真、善思、好问”八个大字,内化成学生一种自觉学习的习惯。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进行的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安全卫生教育、品德思想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发挥了良好的育人功效。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助人为乐、团结协作;勤奋好学、不断进取。一股正气尉然成风,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校纪。
3、“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学校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氛围,无疑会对师生心灵熏陶,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为此,学校管理者运用学校的种种设施,活用教学资源,多渠道充实学校图书馆,开放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就是力量”。这些前瞻性名言、古训,均为我们揭示出读书文化的重要性。
为此,我校开展了作文、剪纸、美术、音乐、书法、舞蹈、乒乓球、象棋、沥粉画等兴趣小组活动,并定期举行一些读书比赛,学生创作手抄报,开展美术、书法、作文课外活动等。我校的校园卫生更能体现我校校风建设工作的成就,保持校园“四无”,为我校创造了优美洁净的育人环境。
4、创新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近年来我校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团队活动是主要育人载体,这种育人活动可以通过学生的兴趣点扩散和渗透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之中,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能力,较易为学生接受。不仅丰富了校园课余生活,而且对于稳定同学情绪,陶冶情操,培养健康心理,开阔眼界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形成和谐宽松的校园氛围,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5、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规范的校园生活氛围。在德育工作中,我校还注重规范学生的生活氛围,使学生生活的规范化。这包括文明得体的行为举止,合理的作息制度、良好的生活秩序。通过 “学生一日常规评比”活动,通过文明班级评选、达标争章、周末例会等形式,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我校长期开展“弯弯腰、伸伸手、动动脑”活动,号召同学们无论在校内校外,只要看见地上有垃圾就主动弯腰拾起,像吸尘器一样,使自已路过之处、停留之处、活动之处不留下任何垃圾。同时,主动完成一些力所4 能及、举手之劳的事情,为美化校园、方便他人做出一份贡献。
四、人人参与,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良好人格和个性的人才。相对而言,课堂教学是一种共性的教育活动,而校园文化活动则可更充分地使学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发挥特长,并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挖掘学生个体的潜在能力,充分认识自我,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结合学校的传统与实际,建设以海洋文化为特色、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让健康、高雅、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如我校结合学校海洋文化特色,组织开展“海之帆”体育节、“海之馨”读书节、“海之韵”艺术节、校园百家讲坛等活动、组织“海之声”校园广播站、海贝文学社、合唱团、球队等各种校园社团,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素质、提升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
会公益活动,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为四川地震灾区献爱心等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各类活动中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净化校园的精神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灵魂,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核心是价值观念。出类拔萃的学校都有优秀的校园文化。一个好的办学理念,好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足以支撑“文化育人”的天地。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特色,注重创新,没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
我校近年来,以“思想管理学校,以文化提升品位,以质量促进发展”为办学理念,以“用灵魂唤醒灵魂,用思想孕育思想,以素养提升素养”为育人途径,通过建设学校的
5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组织文化,构筑海洋文化特色,打造学校品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一些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创新,突出海洋特色,丰厚校园文化底蕴,以校园文化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工作,使学校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