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实践特色推进科学发展-金隅集团

时间:2019-05-14 22:2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彰显实践特色推进科学发展-金隅集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彰显实践特色推进科学发展-金隅集团》。

第一篇:彰显实践特色推进科学发展-金隅集团

第一指导检查组联系单位

突出实践特色 推动科学发展

第一指导检查组指导琉璃河水泥厂、建材科研总院、金隅混凝土公司、金隅加气公司、燕山水泥厂、太行前景公司、生态岛公司、西砂公司、金隅科技学校、集团党校等10家单位学习实践活动工作。5个多月来,指导组成员始终坚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指导检查,紧扣集团“三个更加”活动主题,紧紧依靠各联系单位党委和广大党员群众,精心组织实施,把握工作规律,讲究方式方法,创新形式方法,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果。

完善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实施

加强联系,分节点强化活动部署。指导组每周定期召开小组碰头会,总结工作、分析不足、研究措施、布置安排下周工作,使联系单位活动正常有序推进。通过开设公共电子信箱、下发工作提示、印发联系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统计表等方式主动与联系单位进行交流、沟通,随时掌握联系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整个活动期间,共召开5次大会议。共深入到联系单位50多次、一线部门6次,广泛

听取意见和建议,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议100多条。

指导组召开工作研讨会

严格把关,确保质量。按照集团党委提出的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原则和方法步骤,对联系单位制定活动方案、确定活动载体、深入学习调研、开展解放思想讨论、召开民主生活会、起草分析检查报告、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解决问题和健全完善体制机制等重点环节的工作加强指导、严格把关。活动中,随时与联系人保持电话、电子邮件沟通,指导组组长还与各联系单位书记经理保持手机短信息联系,就重点问题和环节进行沟通,确保了联系单位学习实践活动“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指导组参加基层组织生活会

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第一指导检查组与各联系单位及时总结,搞好宣传报道工作,依托集团学习实践活动《简报》、金隅报、网络宣传、板报、闭路电视等载体,发挥信息传播、建立全覆盖、立体化的宣传工作平台,以更加直观、富有感染力的形式,使群众知晓科学发展观活动、了解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效拓展了群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送书上门等 2 形式,党员参与率达到100%,琉璃河水泥厂还把书送到了境外支部,真正做到了全覆盖。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期间,第一指导组共编发本组信息简报53期,企业编发报道150余期,对整个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琉璃河境外支部动员大会

三、强化学习,凝聚发展共识

在学习过程中,联系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认真摘抄笔记、撰写心得体会,积极参加理论宣讲谈心活动,使学习更加注重实效,10家联系单位书记和经理均撰写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和体会,在集团《简报》上刊发。各单位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学习实践活动的形式。金隅科技学校邀请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副研究员卢奇骏到校作了题为《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的报告。

科学发展观知识问答手册

坚持解放思想,汇聚民智民意

各联系单位每个环节都注重把非党员领导干部、技术专家、基层员工等吸收到活动中来,一是活动让群众知情。发挥各单位内刊、宣传栏、板报等宣传媒介,把活动信息及时发布给广大党员群众,琉璃河水泥厂还利用特有的闭路电视网络,对活动情况制成宣传片进行循环播放。二是问题让群众查找。开展了“听民声集民智”、“我为企业发展献一计”等建言献策活动,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征求群众意见1500多条,进一步摸清了厂情民意,找准了突出问题。三是成效让群众评判。采取大会评议和书面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对分析检查报告、整改落实方案及整个活动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评议,广大党员群众的总体满意率达到98%以上。

科研总院设置意见箱

联系单位现场进行满意度测评

五、深入调查研究,明确发展思路

根据活动主题,琉璃河水泥厂形成了“做足主业”的三大发展战略,混凝土公司形成了要加快搅拌站布局,迅速扩展的思路,科研总院制定了成为集团自主创新孵化器的举措和路径,金隅加气明确了要以“亮剑”的精神开拓市场的决心,党校确定了要围绕为集团服务形成办学特色的理念,金隅科技学校确定了要争办全国示范校的目标,太行前景、生态岛公司细化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建章立制的措施,燕山水泥厂、西砂公司明确了保民生、保稳定的具体目标。

郭燕明副总裁参加金隅加气民主生活会

段书记到金隅混凝土调研

突出实践特色,举力破解难题

以应对危机为重点,全力以赴保增长。金隅混凝土公司全面提升 企业管理、产品质量、服务、经营水平,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完成4.33亿元,为年计划的63%;实现利润2161万元,为年计划的62%。同时完成了通州、西六两个搅拌站建站可研及实施方案,通州站于7月9日动工建设,将于9月份投入生产,通过新建的两个站,预计新增产能将达到100万立方米。公司完成单方增资6千万,实现集团控股超80%。同时又投资5000万元,购买了100辆崭新的罐车,使公司拥有罐车的数量达到了209辆,泵车13辆,运输能力在北京同行业里无人能及,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同时出色地完成了燕山分流职工165人的保稳定任务,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年龄分配到不同的岗位。

琉璃河水泥厂把发展循环经济提到解决企业生存问题的高度,大大增强了加快企业发展步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了实现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上半年水泥产销量完成107.91万吨,为年计划的51.38%;实现利润5551万元,为年计划的74.02%。与此同时重点工作有突破,一线窑的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于6月27日建成发电,飞灰中试线已建成,并成功处置飞灰200余吨,处置城市污泥项目被建设部列为研发项目,污泥处置的工艺技术和环境检测顺利通过。服务产业市场不断拓宽,上半年相继向吉尔吉斯坦、越南派出技术服务队伍,技术服务收入半年时间已完成全年任务。

以优化结构、深化改革为重点,抢抓机遇谋发展。金隅加气公司克服年初市场不景气的不利局面,利用加气整合的契机,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和技术研发力度,做强做大金隅加气产业。金隅加气公司积极 做好组织结构调整和金隅加气发展规划,组织好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工作;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企业经济增长点,不断提高金隅加气的盈利能力;扩大生产规模,掌控市场资源,加大市场研发和应用技术推广,由适应市场向引导市场转变,使金隅加气公司走上科学、可持续发展之路。科研总院制定了“新机遇、新发展” 第二个战略发展目标,即:打造世界一流的产业集团研发总部,成为集团产业竞争和升级的引擎;围绕科技产业链的产业化,形成特色竞争优势的高成长型一流企业。

蒋卫平董事长到科研总院指导工作

以共享成果为重点,全心全意惠民生。琉璃河水泥厂为彻底解决长期影响居民饮水问题,在宿舍区打了一口300多米深的水井;为构建和谐社区,进一步改善楼房宿舍区周边环境,达到宿舍区绿化、净化、亮化目标,对小区路面加宽并硬化路面3000平方米。同时,为了不断提高职工工资待遇,确定年内确保职工人均收入增长达到10%以上。

琉璃河水泥厂打井现场

金隅科技学校为进一步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实现安居工程,拆除了420平方米危旧房屋,妥善安置了9户职工搬入了楼房、2户搬入了平房。燕山水泥厂经过积极与石景山区政府联系协商,实施了天然气入户工程,日前主管线铺设已经完成,并给外地分流人员家属送去爱心联系卡,解决了这部分人员的后顾之忧。太行前景公司投入资金80余万元购置新班车,更换了车窗透风且经常抛锚的两辆旧班车,极大地改善了职工上下班通勤质量。同时,及时修复厂区照明路灯70余盏;为单身职工增加了餐费补贴和为单身职工购置洗衣机两台,方便了单身职工洗工作服问题。建材科研总院认真落实国家计划生育的新政策,及时提高了员工的独生子女费。同时,对五金木材站员工到总院办事,由于路途远而不能当日返回的问题,专门设置了临时住宿房间,既不耽误工作又方便了来总院办事的员工。金隅加气公司在职工食堂安装了空调,进一步改善了职工就餐环境。生态岛公司为了解决职工生活用水和洗澡问题,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水箱改扩建方案和着手落实,并在厂区男女卫生间安装了洗浴设备,解决了职工洗澡问题。西砂公司为了解决长期困扰居住在田村平房40多户居民吃水难的问题,积极与邻近的育强中学联系,接通了自来水管线,使这40多户居民用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活动期间,10家单位共投资2000多万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第一指导检查组供稿

第二篇:深入剖析问题落实整改措施-金隅集团

第56期

北京金隅集团党委深入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办公室

2009年5月25 日

深入剖析问题 落实整改措施

金隅集团召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按照市委、市国资委和集团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金隅集团党委于5月21日召开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集团党委书记、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蒋卫平同志主持会议,市委第十三指导检查组组长倪文驹、市国资委企领处副处长韩世春参加了会议。为开好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集团领导班子成员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班子每位成员结合前一阶段学习调研的成果和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撰写并多次修改、完善了个人发言材料;在民主生活会召开前,班子成员之间互相谈心,并主动与所分管部门负责人和联系单位党政正职谈心,达到了会前沟通、统一思想的目的。

在班子民主生活会上,每位班子成员紧密联系思想实际,结合各自分工,围绕宗旨意识、政绩观、责任心和事业心、干部作风、组织纪律观念,以及落实“七项要求”专项查纠四个方面的内容等,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坦诚相见,在查找问题上做到了“准”,重点检查了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廉洁自律、履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剖析思想根源上做到了“深”,主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上深刻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在制定整改措施上做到了“实”,大家坦诚、务实、客观地提出了下一步努力方向和目标,并下定决心认真整改。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是一次思想性极强的会议,沟通了思想,增进了团结,进一步增强了推动集团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市国资委企领处韩世春副处长在认真倾听了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的发言后指出,金隅集团近年来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有一个精诚团结的领导班子,今天的生活会大家始终聚焦发展的主题,开展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从抢抓机遇、加强内控建设、科学规划等方面对集团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市委第十三指导检查组倪文驹组长在讲话中总结了会议的四个特点:一是准备工作充分,大家思考认真,发言踊跃。二是会议主题鲜明,大家查找问题从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资本运作等大处着眼,不拘泥于细枝末节。三是联系实际紧密,原因分析深刻坦诚。班子每位成员都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来剖析思想根源。四是活动效果突出,每位班子成员都是从集团发展的大局出发,以同志间的关心、爱护、帮助、求实的态度来进行批评和提出建议,使人易于接受,取得了相互勉励、共同提高的效果。对于下一步的工作,他提出了三点希望:一要把生活会作为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新起点,成为进一步推动集团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的新动力。二是总结好民主生活会的经验,珍惜成果,推动集团下一步的各项工作。三要继续努力,对查找出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落实好整改措施,推动金隅集团又好又快发展。

报:市委、国资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第13指导检查组、市国资委党群处、市国资委宣传处 送:集团领导班子成员

发:集团总部部室、集团指导检查组、集团所属企事业单位

(共印120份)

第三篇:绥宁乡镇彰显实践特色 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

全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汇报材料

让党员先进性在抗洪救灾中熠熠生辉

绥宁县枫木团乡党委

(2010年7月28日)

枫木团乡地处绥宁县西北部,共7000余人,有13个党组织,392名党员。今年5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乡党委面对突如其来的“6.17特大洪灾”,把抗洪救灾作为创先争优的最大实践活动,不等不靠,奋起组织抗灾救灾,党员干部成为受灾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以抗洪救灾作为创先争优的生动实践

创先争优伏洪魔。枫木团乡历来是山洪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乡党委政府把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作为当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最重要、最紧迫的实践抓落实,作为创先争优的主战场。我们组织各村支书、村主任现场观摩防灾演习。各村轮流演练,把演练变成工作竞赛,排定名次奖优罚劣。因此,在“6.17”洪灾中,全乡各基层党组织组织广大干群团结奋战,成功转移隐患区群众1147人次,避免了人员伤 亡。在这场血与火的生死搏斗中,我乡紧急开展“抗洪救灾先锋行动”,成立了救灾指挥部,设综合协调组、农教卫组、林业组、社会稳定组等9个专业处置组(临时党支部),各村党支部成立了一支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15人以上的应急抢险队,投入到抗洪救灾中。从接到暴雨预警到发生洪灾,我们乡党员干部连续7天全体下村,吃住在村,组织人力物力,强化24小时值班,确保人员在岗在位,密切注意雨情。

身先士卒铸党魂。“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投入抗洪救灾第一线。6月17日凌晨6时30分,24小时没合眼的乡党委书记李彬带队巡查来到金鼎矿业公司。此时全乡各地已发出了转移疏散警报,但80余名矿区职工还在工棚酣睡,不为警报所动。李彬马上组织所有巡查人员钻进工棚,掀掉被子,全力催促他们火速转移。职工们用了不到5分钟全数冲出了工棚后,身后传来“轰隆”一声巨响,泥石流冲下,工棚全部被毁。印坪村是我乡受灾最严重的一个村,洪水袭来时,村支部书记曾德富不顾自己家的灾情和个人安危,从凌晨4时开始,冒着暴雨,艰难跋涉15公里,将转移通知及时传递到每个组,确保了该村危险区群众得到及时转移。洪水造成全乡通讯中断、电力全面瘫痪,1923间房屋被毁,其中全倒22户66间,由于措施到位,2000群众安全转移,全乡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心贴群众暖灾民。在抗洪抢险中,我乡广大党员干部充 分发扬临危不惧、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做到哪里有危险,就战斗在哪里,哪里群众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我们在第一时间制定了抗灾救灾、重建家园行动计划,建立了4个灾民安置点,并建立4个临时党支部,对1000名受灾群众进行了妥善安置。全乡所有受灾村三天就通了电、五天接通了电话、七天拉通道路。到目前为止,全乡水圳恢复12600米,受损房屋正在重建和搬迁之中,2200余亩过水稻田已经完成扶苗、洗苗和抢种、补种工作。道口村是我乡重灾村之一,该村党支部以创优争先活动为动力,以“灾后恢复、重建家园”为目标,不等不靠,带领党员群众积极开展灾后自救,组织投工1426个,拉通了该村至界头炉村5.2公里的主干线,修建保坎3000立方米。同时自筹资金3.2万元,全力恢复公路、水坝等基础设施。

以创新载体作为活动开展的“助推器” 我乡第一时间成立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责任追究、宣传引导、巡回督查等机制,形成了乡党委书记负总责、乡党委成员包抓1-2个村、各党组织负责人具体抓落实、党组织和党员全员参与的“四位一体”工作格局。同时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实际,紧紧围绕“建设坚强堡垒,争做岗位先锋,服务后发赶超,推进生态经济建设”这一主题,以分类指导作为创先争优的有力抓手,以创新载体作为活动开展的“助推器”,全面推动创 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一是积极开展评选“四佳村干部”活动。严格按照“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评选表彰”的程序进行评选,即村干部就为民办实事事项进行公开承诺,乡党委年底组织召开全体乡、村干部、部分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参加的民主评议会议,由乡党委负责人对村干部公开承诺落实情况进行点评,在点评基础上,与会人员进行民主评议,根据点评评议结果选出4名“最佳村干部”,点评评议结果与村干部报酬直接挂钩。同时,评选出的4名“最佳村干部”上报县委,参加县一级“十佳村干部”评选。二是全面开展“大走访大慰问”活动。我乡全体党员干部分成5个组,深入重灾区,在对所有受灾户全部走访一次的基础上,对本乡籍在外工作人员家属和思想有波动的重灾户、重点户进行复访一次,详细了解群众受灾情况,及时化解因灾引发的一系列矛盾纠纷,预防灾后发生群体性事件。在走访时,对房屋全倒户和无法居住户严格做到“五个一”,即每户发放一个慰问红包、一桶食用油,3个月内每人每天发放1斤米、1瓶矿泉水、1包方便面。“大走访大慰问”活动开展以来,全乡392名党员干部,共走访受灾群众4903人,收集意见和建议1335个,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617个,化解矛盾纠纷19起,做到了灾后零上访,有力维护了和谐稳定。

第四篇:集团各单位继续为职工办好事实事-金隅集团

第85期

北京金隅集团党委深入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办公室 2009年7月30日

金隅集团各单位落实整改方案,做到“四个结合”

集团学习实践活动进入整改落实阶段以来,集团各单位坚持细化整改方案,对整改方案中涉及的问题做到明确整改目标、整改任务、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坚持联系实际,做到“四个结合”,即把办具体实事与建立完善体制机制相结合;把解决当前困难与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相结合;把解决影响生产经营的突出问题与加强企业党的建设、文化建设相结合;把阶段性整改与持续改进相结合,收到良好效果。

把办具体实事与建立完善体制机制相结合

八达岭度假村按照“重在取得成效、重在取信于民”的要求,着力处理好解决突出问题与形成长效机制的关系,着眼当前抓整改,立足长远建机制,使学习实践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在制定整改方案时明确了四个整改项目:一是公司硬件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二是推行精致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三是推行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四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日前,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经理王怀斌已与国家体育总局和集团领导进行了充分沟通,带头对完善硬件设施进行落实整改,现已开始组织室内外康乐项目的施工。星牌公司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有关部门对现有工作制度进行了认真清理,进一步健全了《管理制度汇编》,增加了《实行收支两条线,月度资金预算管理暂行办法》、《销售发票及资金往来发票管理办法》、《电子、通讯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办法》、《业务招待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9项制度;修订了《经理办公会会议制度》《销售人员出差补助报销标准补充规定》和《劳动纪律管理规定》《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规定》等7项制度;废止删除了《用印管理规定》。目前,公司已形成15大类、274项行政和党委工作制度体系。按有关政策认真办理双惠苑小区房改售房工作,通过几个月的努力,为44户业主办理了房改售房的全部手续,使他们取得了北京市房屋产权证书。

光华木材厂始终贯彻“两保一促”活动的开展,并当作大事来抓,重新修订了相关的文件和规定,组织专业人员对地下空间、地下设施的安全检查,清理整顿六幢高层住宅的地下室,解决电线私接乱接问题,查清了在地下居住的物业服务保洁、保安、电梯维修人员数,明确了责任区域和责任人,每天有专人进行检查。为了提升物业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厂物业根据北京市住宅物业服务有关规定的要求,制订了“光环物业服务标准及检查考核办法”,将机构设臵、部门职责重新明确,并就维修房屋、电梯运行、消防安全、绿化保洁、停车管理等项逐条细化,针对性强,便于操作和检查,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分清责任,解决问题能够迅速安排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此标准已经提出初稿,正在组织征求意见,计划在四季度实施。

集团党校全面系统地整理和修订现有的规章制度,认真做好对现有制度进行增、删、修、订的工作。根据轻重缓急,对学校发展涉及面广的和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如加班补贴、课酬、误餐费等)的相关制度首先进行修订。

把解决当前困难与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相结合 大成公司优化结构,辅业和参股企业股权退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下大力量理清资产现状,公司收回4000余平方米被占用房产并重新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目前没有发生新拖欠的情况;清理同各物业公司的关系,为逐步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打好基础;完成了青塔A区活动中心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面积增至32080平方米,实现了开发利润的最大化。

平谷水泥二厂党委高度重视整改落实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从长远和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降低熟料生产成本、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制约公司长远发展的五大问题上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措施,明确了目标、期限和责任人,7月初实施降低熟料生产成本的措施,收到了明显效果。

凤山温泉度假村着力在解决影响和制约公司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下功夫,扎扎实实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为员工宿舍统一配备床上用品,在宿舍内的晾衣场、自行车存放处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以加强安全管理,投资数万元修整了晾衣场、文体娱乐场,改善员工餐厅就餐环境、提高菜品质量,让员工亲身感受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带来的实惠,提高员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情和自觉性。此外,公司已将搬迁员工浴室、扩建员工餐厅面积的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预计下半年将实施完成。

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加强企业党的建设、文化建设相结合 涿鹿水泥公司围绕学习实践活动主题,从班子建设、廉洁自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党建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整改落实方案初稿,在经领导班子反复讨论修改后,向干部职工作出“整改措施一定按时按质完成,并随着公司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发现问 3 题随时整改”的公开承诺。7月以来,公司不断改善施工现场员工的就餐问题,在修建简易食堂的基础上,聘请专业厨师,增添菜品花样,成立伙食委员会,确保职工的用餐和生活质量,受到职工称赞。

金隅混凝土公司把安排使用好燕山分流职工当成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召开班子会做专题研讨,并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案。所有人员均参加为期一周包含混凝土专业知识、公司发展与规章制度、安全教育等内容的学习培训,使员工能迅速了解、熟悉、融入混凝土公司。同时为了解决燕山员工的交通问题,公司购制了4辆新班车,解决职工上下班难的问题。

琉璃河水泥公司加强人才培养,近日完成了与河北理工大学联合办学的开办仪式,26名在职人员就读成人高校。北京陶瓷厂举办了“外来务工人员素质教育培训”。来自北陶区域内各实体的50多名外地来京职工参加了此次培训。

把阶段性整改与持续改进相结合

邯泥公司要求各部门对不适应的制度及时进行完善、修改或废除;综管部对公司各单位职责分工、规章制度将进行统一整理汇总,装订下发至各单位;进一步建立制度循环体系,对制度执行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完善和修改,形成管理的良性循环。

燕山水泥厂党委书记带队走访了外派到曲阳金隅和涿鹿水泥的干部家庭,详细询问了干部家属们的工作状况和实际困难,还为干部家属们送上一张红色的卡片——爱心联系卡,上面打印着燕山物业部门及企业领导的联系方式和服务内容,表示要全心全意做好外派干部家庭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翔牌公司为了创建和谐企业,保障职工健康生活、健康工作,把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真正落到实处,依据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要求,他们坚持两年一次为职工进行体检。4 6月份,对在岗职工、农民工等450余名员工进行了全面免费健康体检。

建材城物业公司今年的目标是要逐步扩大管理面积和经营范围,对现有写字楼和商业用房进行装修改造,完善服务设施,将硬件设施提高一个档次,同时要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使年均出租率保持在90%以上。在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上,物业公司将积极配合房地产开发,着力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再上一个新台阶;在供暖服务上,热力厂的供暖面积将要提高到200万平方米以上,同时要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降低运行成本,实现规模效益。

报:市委、国资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第13指导检查组、市国资委党群处、市国资委宣传处 送:集团领导班子成员

发:集团总部部室、集团指导检查组、集团所属企事业单位

(共印120份)

第五篇:积极推进课改 彰显学校特色

积极推进课改

彰显学校特色

蚌埠市胜利路第三小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路走来至今已是第六个春天了,回顾六年的工作,我们既有探索的艰辛,更有成功的喜悦。在积极推进课改的这六年中,我校锐意进取,大胆改革,切实围绕:一个中心(以课改为中心);两个重点(以教师发展为重点;以学生成长为重点);三个构建(构建科研课题研究体系;构建校本教研研究体系;构建和谐课堂研究体系)展开工作,从而彰显了学校的科研特色。一、一个中心(以课改为中心)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课改伊始,我校便牢固树立一个中心意识,即一切以课改为中心的意识,积极营造参与支持课改实验的氛围。

首先,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主要负责,副校长主抓的课改领导小组,为一线实验教师“架桥铺路”。不管是抓教学的领导,还是抓德育、总务的领导,都要对课改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工作中相互配合,并起到宣传指导的作用。

其次,利用教师政治学习、理论学习、教研活动等,宣传课改的重要性,不管是不是实验教师都要关注课改,了解课改。再者,开辟课改信息专栏,鼓励教师第一时间收集课改信息,关注课改动态,在校内外进行交流、借鉴,为课改服务。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光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我校召开各年级的家长会,利用家教小报向家长广泛宣讲课改实验工作的重要意义,设立了“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把家长请进新课程课堂,让家长感受新课程、体验新课程。一切以课改为中心的思路,为我校推进课改争得了先机,取得了家长的积极配合,“课改”一词,也成为了我校当时师生与家长最热门的话题。

二、两个重点(以教师发展为重点;以学生成长为重点)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成长,其关键是教师,故而教师的发展即是实现这一终极目的前提与保证。新课程的实验工作起步快,工作量大,更主要的是变化大,因此,关注教师发展,关注学生成长就成为了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工作重点。

1、提供接触学术前沿,知识前沿的培训机会

推进课改,理念先行,为促进教师较快地了解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动态,我校积极为教师提供大量的接触学术前沿,知识前沿的培训机会,开设了学术前沿专题和系列讲座课,并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区四级教研网络、各种报告会、学术论坛以及专题讲座的资源,支持教师多渠道参加各种培训,建设了富有特色的创新精品课程:《新课程管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如何走出新课改的几个误区》、《教学评价》《师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听课、评课》等专题,教师受训面达100%,检测优秀率达92.1%,这一举措对推进新课程的深入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搭建转变教学行为,改变学习方式的平台

推进教育改革仅仅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积极为教师搭建转变教学行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平台,提高教 师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因此,我校实施了主体性工程,大力提倡“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创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抓三个方面:

①、正确处理教材,优化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别具匠心地“肢解”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对现行教材采用“删、看、讲、补”四字方针,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②大胆改革,积极推行“新课程教学行为与学习方式转变”。要求教师认真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方法。要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给予思想、心灵的自由,给予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时空。

③鼓励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其独特的效用,学生十分喜欢上这样的课。

课堂实践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做到“知识点、能力点、注意点”三点到位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三基落实,逐步形成“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注重创新,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特色。

3、倡导教研方式融合,关注教师队伍发展

我校有专职教师43人,分别属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结合本校实际,我们倡导教研方式的融合,创建了“共享型教研”、“网上教研”、“短信教研”“反思型教研”等方式,改变了以往只关注骨干教师的发展,专家与骨干的单线对话交流,转变为关注教研组整体的发展,我们把研究与发展的重心下移到教研组层面,并借助团队协作基础上的竞争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在教师中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每“课”有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上交一份典型案例;每学期上交一篇质量较高的教学论文;提供一个有关教育教学的问题或给学校提一个合理化建议;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研究课;每学期自学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要有读书笔记)。通过“六个一”活动的开展,力求使教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同时学期末评选出优秀案例、反思、论文,集结成册。三、三个构建(构建科研课题研究体系;构建校本教研研究体系;构建和谐课堂研究体系)

“科研兴校、科研强校”一直是我校的发展战略和追求目标,以三个构建为核心的研究体系(构建科研课题研究体系;构建校本教研研究体系;构建和谐课堂研究体系),就是对其内容最好的解读。

1、构建科研课题研究体系

科研课题的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改的有效途径,对于打造学校教育品牌,提高教师教研能力与专业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校积极构建科研课题研究体系,曾先后进行了省级课题《数学教学中“活动”形式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教研方式的探索与研究》;市级课题《主体参与合作探究》《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探索与研究》;区级课题《自动化小队校外延伸的探索与实践》等课题研究。迄今为止,已有3个课题结题,2个课题现已取到了阶段性成果。学校通过对课题研究,探索出了十多种教学中常用的“活动”形式和十多种校本教研方式,其中省级课题《数学教学中“活动”形式的探索》的研究成果,获安徽省第四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 奖。市级语文课题《主体参与、合作探究》的结题报告获安徽省优秀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三等奖。

此外,课题研究的成果得到了延伸与扩展。学校先后向蚌埠市推出课堂教学观摩课7节;向蚌山区推出科研课题研讨课、汇报课、展示课等29节;为区内兄弟学校东海一小推出“交流、互动、研讨课”10节;为城乡“手拉手”学校陶店、岗北等小学推出送教下乡研讨课12节。我们的王春琴校长也多次在安徽省课题研究会和蚌山区教育科研课题研讨会上做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为蚌埠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及蚌埠学院学生搞专题讲座并上公开课,为全区乃至全市的教育科研工作起到了导向、辐射和示范作用。《中国青年报》、《蚌埠日报》、蚌埠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多次以《胜利三小实施科研战略》和《抓教师素质促学校发展》为题,对学校的教育科研成果进行了专题采访和跟踪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课题研究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教学教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由教学型向学者型转化,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目前,我校教育教研已成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教师全员参与教学教研,人人均有课题研究。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师对工作的投入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了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学校被市教育局命名为“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和“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实验学校。”

2、构建校本教研研究体系

校本教研是立足于学校,针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教学问题”,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教 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教研方式。构建校本教研研究体系,是保障学校发展的有效机制之一。

①、完善校本研讨制度,进行校本动态管理。学校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编排了《胜利三小校本教研制度手册》和《胜利三小校本教材》。校本课程贯穿于各学科之中,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得以落实。学校先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改通识、教师教学业务、课件制作、因特网等培训。在信息技术培训过程中,我们重点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强化培训教师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培养。邀请市教科所所长罗时新、蚌埠师范学校专家申素珍等为教师们搞专题讲座;邀请市教研员陈涛、马之先到校深入课堂进行教学教研;邀请区教研室主任乔正文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在专家们的引领下,学校扎实地开展了集体备课、评课、案例研讨、课改观摩、教研沙龙、构建生态课堂、同课异构、微格教学、反思交流等系列教学教研活动。在此基础上,学校坚持每学期开展“一人一课”、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经验演讲、课件制作评比等大练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②、倡导即时研讨氛围,拓宽教研活动时空。全新的教学理念只有内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才能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校本教研中,我校创新校本教研研讨方式,在理论学习、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基础上,采取了系统学习与即时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合理安排研讨时间。系统学习做到“四落实”:时间、地点、人员、内容落实;即时研讨就是教师的自主学习,形式灵活,不囿于各种限制,易于操作,易于第一时间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增加同级组 教师相互之间观课、上课、说课、评课的频度,积淀教学实践经验。

我们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运用课改理念,通过观课、说课、评课,对课堂实例的分析,教学心得的撰写,课改论文的评比,以及个人反思等形式开展研讨活动,教研活动不仅在一周一次固定的时间内进行,更是延伸到了教师的“空课”时段和课间,教研组内充满了浓浓的研讨氛围。

③、变“加”为“减”,变“管”为“免”。我校对原有的教育研究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来推动教师团队的发展。我们千方百计地增加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从注重做“加法”转变为做“减法”,减少教师的统一行为,在某些方面不作整齐划一的要求,减少重复低效的劳动,避免因孤独地面对层层加码的任务而感到的心力交瘁,让教师有更多时空去从事个性化发展。我们在月考核中推出“免检制”,对在某些领域出类拔萃的教师实行工作免检。如,学习摘抄免检、教案免检、作业批改免检、家常课免检等,充分肯定他们在工作中做出的品牌与特色,充分相信这些教师会在这些工作中有新的发展,同时鼓励更多的教师在工作中都能出品牌、有特色、创精品。

通过构建校本教研体系,强调教师的实践与反思的研修过程,丰富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群体的不断成长,形成学校骨干名优教师群体。因此,我校教师的专业层次更深,学术素养更厚,文章分量更重。

构建和谐课堂研究体系

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其组织运行过程是否和谐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课堂是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的,建立和谐生态课堂正是从生态的视角实施对人整体生命发展的关怀。我校根据自身特点和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创建一种符合人文精神的和谐生态课堂,使学生的个体发展在和谐课堂气氛中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和谐发展。

①、做好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学校教育是由四个不同的过程构成的:技能的掌握、知识的获得、社会价值和规范的确立、思想体系的形成。那么,教学目标的定位就必然要立足于学生这四个方面能力的有效培养。小学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目标价值取向上,要从过去强调“双基”到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多种价值取向并存,不但要建立学生相应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安排时,注重开发足够的教学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②、重视建立生态的课堂环境。环境对生态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一个符合生命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创建和谐生态课堂的重要条件。首先,要改变课堂的物理环境,特别是教室的布置方式,变传统的秧田式课桌摆放为环形或活动式方式。其次,要营造良好的心理空间,进行情境创设。教师在心理上要对每个学生抱有美好的期望,形成教育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构建和谐课堂研究体系中,我校领导注重全程跟踪,全程指导,除了小课堂(教室),还有大课堂(学习环境),无不要求体现生命实体(学生)在课堂中自然地,和谐地,自主地发展。

四、成果与思考

我校通过对一个中心(以课改为中心);两个重点(以教师发展 为重点;以学生成长为重点);三个构建(构建科研课题研究体系;构建校本教研研究体系;构建和谐生态课堂体系)的贯彻实施,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在省、市、区教学领域起到了导向、引领和辐射的作用。我们曾先后组织教师向市、区、兄弟学校、“手拉手”对口学校等推出示范课、观摩课、交流互动研讨课等60余节,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教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及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目前,学校有14名中青年教师分别跨进了省“特级教师”及区、市级“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科研标兵”等名师行列,占教师总数的25.6%。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始终处于全区前列。

自2002年走进课改以来,学校有785项获奖,其中国家级奖96项,省级奖57项,市级奖 292项,区级奖340项;教师在市级以上获奖的有174项,其中参加各级名类教育教学竞赛53人次,获奖或刊登的教育教学论文有121篇;学生254人次在各种活动中获奖;教师的学历层次逐年提高,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有14人,占32.6%,大专以上学历的有33人,占76.7%;在历次市、区组织的教学质量检测中,学校各学科成绩平均分均处全区的前三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双有”活动先进集体、市“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合格家长学校、平安校园、绿色学校、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校等十多块市级以上的大项奖牌。学校还被蚌埠市教育局首批命名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实验学校”,市级“教育科研特色学校”也于今年3月创办成功。目前我校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特长生,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已成为蚌山区一所基础扎实、特色突出,社会满意的优质学校。

我校通过系列举措积极推进课改,彰显了学校的教育科研特色,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的竞争其实就是文化的竞争,而这种学校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教师的发展,就是有没有团结的,向上的,研究的气氛,有没有这种精神的孕育。因此,作为课改的直接执行者、参与者、受训者,更要有一种全新的,开阔的视野,来创建实行有效的学习型教研方式战略性的转移,来促进学校整体的发展和文化的养成,从而形成与保持胜利三小独特的科研文化底蕴与科研产业。思考如下:

1、建立跨学科的综合性教研组,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教育观念、方式方法的融会贯通,改变教研活动“学科孤立”的状态。

2、构建多元动态学科教研网络,拓展教师之间互动的空间,使势单力薄的教师,走出封闭的圈子,在多途径的互动中,发挥集体智慧,共谋解决问题的策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3、走合作之路,建立教院、教研机构与我校的合作研究制度,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中小学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需要大学文化的参与,需要走进学术前沿,寻觅创造、发展的新支点。)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课改之路漫漫,唯有善于发现,勤于吸收、勇于创新,贵于坚持,我们的课堂才会因课改而更生动,我们的生命才会因课改而更美丽。

2008-4-16

下载彰显实践特色推进科学发展-金隅集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彰显实践特色推进科学发展-金隅集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