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16:1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圳市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圳市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

第一篇:深圳市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

深圳市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

文号:深府令第14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深圳市国家公务员(以下简称公务员)制度保证公务员队伍的优化、廉洁,形成高效的政府工作系统,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公务员是指深圳市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公务员按本办法管理,但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产生和任免除外。

第四条 对公务员的管理,遵循民主、公开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第五条 公务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政纪;

(二)为人民服务,联系群众,接受群众监督;

(三)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政府的声誉;

(四)依照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执行公务;

(五)忠于职守,完成本职工作任务;

(六)服从领导,执行命令,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七)公正廉洁,实事求是;

(八)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六条 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和工作条件;

(二)获得劳动报酬、享受保险和福利待遇;

(三)参加政治理论、科学技术和业务知识培训;

(四)对本单位或者上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五)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处分;

(六)依据本办法提出申诉和控告;

(七)依据本办法辞职;

(八)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公务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

第七条 公务员工资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以及职级工资制度和定期增资制度。

公务员的工资与本市国有企业相当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大体持平。市人民政府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变动,有计划地调整公务员工资标准,不断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

第八条 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人事部门)是公务员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拟定公务员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依据本办法对公务员进行综合管理;指导和监督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公务员管理工作;承办市人民政府对公务员管理的具体事项。

区人事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人事部门)负责本区公务员的综合管理,承办区人民政府对公务员的具体管理事项。

第二章 职位分类

第九条 行政机关在确定职能、机构、编制的基础上,进行职位设置和职位分析、评价,并根据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和所需资格条件等,制定职位说明书,规定每个职位的职责及任职条件,作为公务员录用、考核、晋升、交流、培训及工资待遇的依据。

第十条 公务员职务按行政领导职务和行政非领导职务两个序列设置。

行政领导职务依次为: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局长、区长,副秘书长、副局长、副区长,处长、区局局长,副处长、区局副局长,科长,副科长。为为辅助行政首长工作,市、区人民政府及各所属部门可根据需要设市长助理、区长助理、局长助理。

行政非领导职务依次为: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上列职务可冠以与其工作性质相符的称谓。

行政领导职务和副主任科员以上行政非领导职务,实行职数管理。

第十一条 公务员分为若干级别。公务员级别由任免机关根据其所任职务和所在职位的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程度以及公务员的工作实绩、工作经历确定。

第十二条 对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公务员,按规定条件,可申报参加全国统一资格考试,合格者可以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因工作需要,增设、减少或者变更职位时,应当按照规定重新确定。

第三章 录 用

第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录用是指各级行政机关采用公开考试、按规定要求考核的方式,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择优招录科级以下公务员。

第十五条 录用公务员应在编制限额内进行。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区人事部门应在每年年底将职位空缺和录用计划报送市人事部门核准,并按核准结果和录用规定招考公务员。

第十六条 录用公务员的主考机关为深圳市公务员考试委员会,批准机关为市人事部门。

第十七条 报考公务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政纪,品德优良;

(二)愿意履行公务员义务和遵守公务员纪律;

(三)年龄在十八周岁以上、三十五周岁以下,具有与其将从事的工作所需的学历,但最低学历不得低于高中毕业;参加本办法第十八条所列乙种、丙种考试的,年龄可放宽到四十周岁以下;

(四)身体健康;

(五)符合市人事部门和用人单位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八条 录用公务员的考试方式分甲、乙、丙三种。

(一)甲种考试采用公开竞争的办法,适用于从应届毕业的大中专学生、研究生、企事业员工和社会其他人员中录用公务员;

(二)乙种考试采用有限竞争的办法,适用于从本系统或在一定范围内录用公务员;

(三)丙种考试采用个别选考的办法,适用于从特殊岗位的专门人才或转业军官中录用初级公务员。

录用公务员一般应从本市人员中招考。确需从市外在职干部中录用的,采用乙种考试办法。

第十九条 甲种和乙种考试方法考录初级公务员应依照下列程序:

(一)市人事部门发布考录公告并接受报名和进行资格审查;

(二)统一进行笔试和面试;

(三)用人单位对考核合格者进行考核和体格检查,提出拟录用名单并报市人事部门审批。

丙种考试方式考录公务员应依照下列程序:

(一)用人单位考核;

(二)市人事部门审核、面试或操作考试、录用审批。

第二十条 通过甲种考试方式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转为正式公务员;不合格的,取消其录用资格。

第四章 考 核

第二十一条 对公务员考核应当贯彻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的原则,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十二条 市、区人事部门负责本级政府对公务员考核的日常管理。年度考核时政府各部门可设立考核委员会或者考核小组,负责本部门考核的监督,受理考核申诉。

第二十三条 依照公务员管理权限,对局级公务员的考核,采取民主评议的方式进行;对其他公务员的考核,由主管领导采取年度工作评价、鉴定的方法进行。

第二十四条 对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重点考核实绩。

考核内容的具体评价、鉴定标准,由市人事部门制定。

第二十五条 对公务员的平时考核,由其主管领导按工作职责和要求定期作出评价、鉴定。

第二十六条 对公务员的年度考试以平时考核为依据,对公务员全年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进行综合评价、鉴定。其程序是:

(一)被考核人向考核人作书面述职。其中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被考核人,应向其下属公务员公开本人的述职报告,并接受评议。

(二)考核人根据被考核人的平时表现、年度述职和评议意见,按鉴定准则要求写出考核评语,提出考核等级,征求被考核人意见。

(三)部门首长审定考核等级。

第二十七条 年度考核等级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等。

年度考核结果应通知被考核人,并存入被考核人档案,作为对公务员职务升降与调整、辞退、工资晋升、培训以及奖惩的依据。

第二十八条 市、区人民政府建立公务员考核奖励基金,每年由市、区财政列支。

第五章 奖 励

第二十九条 行政机关按照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奖励表现突出、功绩显著的公务员。

第三十条 对公务员的奖励,分为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和授予荣誉称号。

除市人民政府根据特别需要增设奖励项目外,本市的其他行政单位不得另设奖励项目。

第三十一条 公务员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应给予奖励:

(一)忠于职守,刻苦学习,勤奋工作,起模范作用的;

(二)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办事公道,事迹突出的;

(三)在工作中有发明创造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国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四)爱护公共财产,节约国家资财有突出成绩的;

(五)防止或者避免严重事故,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

(六)在抢险、救灾中表现突出的;

(七)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有功的;

(八)在开创本单位工作新局同中作出重要贡献的;

(九)在对外交往中,为国家赢得荣誉和利益的;

(十)在其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

第三十二条 奖励公务员的批准权限:

(一)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处级以下公务员和区人民政府部门科级以下公务员的嘉奖,由市、区人民政府各部门批准;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处级公务员嘉奖,由区人民政府批准。

(二)处级以下公务员记三等功、二等功,由市人事部门批准。

(三)副局级以上公务员的奖励,由市人民政府批准。

(四)公务员记一等功,由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三条 奖励公务员,一般应由所在单位或其上级行政领导提名或者民主推荐,按第三十二条规定申报批准;特殊情况下,上级机关也可以直接给予奖励。

授予公务员荣誉称号的,审批程序和奖励办法,按照国家规定办理。

第三十四条 受奖励的公务员,由授奖机关颁发奖励证书、奖章。授奖机关还可给予下列物质奖励:

(一)被授予三等功以下奖励的公务员,发给一次性奖金(奖品);

(二)被授予三等功两次的公务员,晋升一级工资;

(三)被授予二等功以上的公务员,晋升一级工资,并发给奖金(奖品)。

第三十五条 发现奖励公务员所依据的事实严重失实,由批准机关撤销对受奖公务员的奖励决定,收回奖励证书、奖章及其他物质奖励。对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应当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 纪 律

第三十六条 公务员必须严格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政府的罢工、集会、游行、示威、签名等活动,散布有损政府声誉的言论;

(二)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的社会团体;

(三)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四)对抗上级决定和命令;

(五)不服从上级派遣;

(六)压制批评,打击报复;

(七)弄虚作假,欺骗领导和群众;

(八)利用职权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

(九)经商、办企业以及参与其他营利性经营活动;

(十)挥霍公款,浪费国家资财;

(十一)滥用职权,侵犯群众利益,损害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十二)泄露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十三)在外事活动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十四)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迷信、赌博等活动;

(十五)违反公务员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造成不良影响;

(十六)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对于在特殊部门和职位上任职的公务员,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制定相应的特殊纪律要求。

第三十七条 公务员有第三十六条所列违纪行为,尚未构成犯罪或者已构成犯罪但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有改过表现的,可以免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八条 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第三十九条 公务员受开除处分的,不得被行政机关重新录用或聘用。受撤职处分的,视情节降职一级以上,另行安排职务,级别和工作相应降低。受降级处分的,降低一个级别,情节严重的,降低二至三个级别。

公务员受处分中涉及经济问题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公务员受处分期间不得晋职、晋级;受警告以外行政处分的,并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第四十条 处分公务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在规定的时限内做出处理决定。要根据本人所犯错误的事实、性质、情节、危害和后果,参照本人的一贯表现和对错误的认识程度,区别对待,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第四十一条 给予公务员行政处分,依法分别由任免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决定;其中给予开除处分的,应当报上级机关备案。

区人民政府各部门、镇人民政府开除公务员,必须报区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二条 对违纪公务员的处分程序:

(一)所在部门调查核实当事人的违纪事实,提出处理意见;

(二)按照作出行政处分决定的批准权限审批;

(三)所在部门应在处分决定下达前将处分意见通过当事人,由当事人签署意见;当事人拒绝签署意见的,应当写明情况,并报由作出处分决定的机关,存入当事人档案;

(四)向当事人下达处分决定并在适当范围内通报。

行政监察部门立案调查处分公务员的程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执行。

第四十三条 对有严重违纪行为、事实基本清楚、但尚有问题仍需查清暂不能作出处分决定,又不宜在现岗位继续工作或者不宜继续担任现职务的公务员,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调整其工作岗位或暂停其公务活动。

第四十四条 公务员受处分期限分别为:警告处分半年;记过、记大过处分一年;降级、撤职处分二年。

处分期满并已改正错误,表现较好的,应予以解除处分。公务员在处分期内年度考核优秀或有特殊贡献的,可提前解除处分,但提前解除处分的期限,不得超过原处分期限的二分之一。

解除处分,应当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并经原作出处分机关批准。解除处分的决定应报送人事部门和行政监察部门备案。

公务员被解除处分不能视为恢复原级别和职务,但晋升职务、级别和获得奖励等不受原处分的影响。

第七章 职务升降

第四十五条 公务员的职务晋升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

晋升职务,必须在编制部门核定的职数限额内进行。

第四十六条 公务员晋升职务除应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政策水平、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外,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连续三年考核称职;

(二)符合任职回避规定;

(三)身体健康;

(四)具有所任职务所需的学历,其中晋升科级职务的,须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晋升副处级以上职务的,须具备大专毕业以上学历;

(五)晋升副科、副处、副局级职务的,须在下一级职务任职三年以上;晋升正科、正处、正局级职务的,须在下一级职务任职两年以上;

(六)晋升副处级以上行政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其中晋升局级行政领导职务的,还应具有下一级两个以上工作岗位任职的经历;

(七)晋升副处、正处、副局级行政领导职务的,年龄分别在四十五周岁、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以下。

国家对公务员职务晋升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七条 公务员晋升前连续二年考核为优秀或者曾被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称号的,在晋升职务时可适当放宽本办法第四十六条第四、五、七项所列晋升资格条件,担任命前应当报上一级任免机关批准。

第四十八条 公务员晋升职务应按规定的职务序列逐级晋升。因工作特殊需要,且德才特别优秀,并在晋升前连续三年考核为优秀,可越一级晋升,但任命前应当报上一级任免机关批准。

第四十九条 公务员晋升副科级以上行政领导职务和副处级以上行政非领导职务的,应当在其所在单位广泛征求意见。

第五十条 公务员有下列情况之一,不予晋升或者暂不予晋升职务:

(一)正在受行政监察部门或者司法机关立案调查的;

(二)受纪律处分尚未解除的;

(三)正式申请辞职、退休或调离本工作单位,任免机关尚未作出决定的;

(四)距离退休期限不足一年的;

(五)因机构变化、人员调整等原因,上级人事部门明确决定暂不予晋升的;

(六)有其他不予晋升或者暂不予晋升职务原因的。

第五十一条 公务员晋升副科级以上行政领导职务和副处级以上行政非领导职务,实行试用制。试用期为一年。

公务员试用期间享受试用职务待遇。试用期满鉴定合格的,继续任职;不合格的,实行试用制。试用期为一年。

第五十二条 市人民政府公务员晋升职务,按下列规定审批:

(一)晋升副处级以下职务的,由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任命;

(二)晋升正处级职务的,由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报市人事部门任命;

(三)晋升局级非领导职务和非政府组成人员的局级领导职务的,由市人民政府任命。

区人民政府公务员晋升职务,按下列规定审批:

(一)晋升科级职务的,由区人民政府各部门报区人事部门核准后任命;

(二)晋升副处级职务和非政府组成人员的正处级领导职务的,由区人民政府任命;

(三)晋升正处级非领导职务的,由市人事部门任命。

第五十三条 本系统内,有本办法第七十五条所列亲属关系,其中一方担任副局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另一方晋升副科以上领导职务,须报市人事部门核准后,按管理权限任命。

第五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按规定审批属于职数管理范围的公务员职务晋升和区人民政府审批副处级以上公务员职务晋升,应报市人事部门备案;其中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审批的副处级和区人民政府审批的处级职务,在报备案后二十天内,市人事部门不提出异议的,方可公布任命决定。

市人民政府部门和区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凡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五条至本条第一款规定晋升公务员职务的,市人事部门有权责成审批部门纠正或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予以撤销。

第五十五条 公务员晋升职务的基本程序:

(一)行政首长提名;

(二)征求群众意见;

(三)所在单位人呈部门或市、区人事部门考察;

(四)领导集体讨论;

(五)按批准权限发决定任命;

(六)按规定报上级人事部门备案;

(七)公布任命决定。

第五十六条 公务员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予以降低职务:

(一)经考核确认认为不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职务的;

(二)犯有严重错误,不宜继续任现职的;

(三)本人要求改任较低职务的;

(四)由于其他原因应当降低职务的。

公务员降低职务,按晋升职务的批准权限审批。

第五十七条 任免机关根据公务员职务的升降相应地调整其级别和工资。

第八章 职务任免

第五十八条 公务员职务实行委任制,部分职务经市人民政府或市人事部门批准,可以实行聘任制。

第五十九条 公务员原则上一人一职,确因工作需要,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在行政机关内兼任一个与已任职务工作性质相近或者有关联的实职。兼任职务计算职数,但不计算编制数。

公务员不得在企业或营利性事业单位兼任职务。

第六十条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任命职务:

(一)新录用人员试用合格的;

(二)新调入行政机关任职的;

(三)转换职位任职的;

(四)晋升或者降低职务的;

(五)辞去行政领导职务、撤销职务或者解除处分重新安排任职的;

(六)因其他原因需要重新明确职务的。

第六十一条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免职:

(一)被批准辞去公职或者被辞退的;

(二)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

(三)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的;

(四)退休的;

(五)职务变动或者因其他原因不再保留原职务的。

第六十二条 公务员职务任免的权限与公务员职务升降的批准权限相同。其中因工作需要,任命属于上级机关任免的公务员兼任同级或者下级职务的,应当事先征得上级任免机关的同意。

第六十三条 公务员职务任免,应当在适当范围内公布。任命行政领导职务的,颁发由任免机关行政首长签署的任命书。

第九章 培 训

第六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位规范的要求,有计划地对公务员进行培训。培训成绩和鉴定作为公务员任职和晋升的依据之一。

深圳行政学院以及其他培训机构按有关规定承担公务员的培训任务。

第六十五条 公务员培训类型分为:

(一)新录用的公务员就职前的初任培训;

(二)拟晋升行政领导职务或晋升后在试用期内的公务员的资格培训;

(三)专项工作需要的专门业务培训;

(四)在职公务员的知识更新培训。

第六十六条 公务员的培训经费由市、区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第十章 交 流

第六十七条 行政机关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交流的方式分调任、转任、轮换和挂职锻炼。

调任是指行政机关以外的机关工作人员调入行政机关任职和企事业单位的人员调入行政机关担任副处级以上公务员职务,以及公务员调出行政机关任职。

转任是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在行政机关中部门内部或跨部门、跨区调动。

轮换是指对担任行政领导职务和特殊岗位的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某一岗位任职期满后,实行的岗位轮换。

挂职锻炼是指行政机关选派在职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基层或企事业单位担任职务。

第六十八条 局级公务员的调任,由市人民政府批准;处级公务员的调任,由市人事部门或区人民政府批准;科级以下公务员的调任,由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区人事部门批准。

第六十九条 调入行政机关任职的人员,应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素质及相应的资格条件。

调出行政机关的人员,不再保留公务员身份,其工作安排和工资待遇,按接收单位的人事管理规定办理。

第七十条 公务员在本部门内部转任或者跨部门、跨区转任,按任免管理权限办理,但正处级公务员在本部门、本区内部相同职务的转任和岗位轮换,由各部门和区人民政府审批,并按公务员任免备案的规定办理备案。

从市外调任公务员和接受市外公务员转任,按深圳市公务员调动的规定办理。

第七十一条 各级行政机关根据公务员的任职年限,应有计划地进行岗位轮换。

行使执法、审批、监察权力的公务员,在同一岗位连续任职满三年的,必须轮换。

担任副科级以上行政领导职务的非政府组成人员,在同一岗位连续任职满五年的,必须轮换。

属于专业技术岗位的公务员,可不作岗位轮换。

违反本条规定不进行岗位轮换的,市、区人事部门应责成有关部门纠正。

第七十二条 对决定轮换的公务员,轮换前应进行考核,必须时可进行公务审核。考核不称职的,应降职轮换。公务审核中发现应轮换公务员有违纪行为的,应按规定处理。

第七十三条 公务员在挂职锻炼期间,不改变与原单位的人事隶属关系及职级待遇。

第七十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及市人事部门,应定期对各部门公务员的交流进行检查,并有权决定处级以上公务员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交流。

第十一章 回 避

第七十五条 公务员凡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以下简称为亲属关系),不得在同一单位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或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单位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

第七十六条 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凡与本人或与本人有亲属关系的人员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不得参加有关调查、讨论、审核、决定,也不得以任何形式施加影响。

第七十七条 公务员担任市、区人民政府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原籍任职。

第七十八条 本办法颁布前公务员之间已有亲属关系的,所在部门或市、区人事部门应按下列规定决定回避:

(一)职务级别不同的,由职务较低的一方回避;个别因工作需要经批准也可以由职务较高的一方回避。

(二)职务级别相同的,根据工作需要和当事人的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

第十二章 辞职辞退

第七十九条 辞职是指公务员自愿辞去公务员身份(以下简称公职)或行政领导职务。

辞退是指行政机关按本办法解除公务员的任用关系并终止其公务员身份。

第八十条 公务员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准或者暂不准辞职:

(一)在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职位上任职的;

(二)从事重要机密工作,或者曾从事重要机密工作尚在规定的保密期限内的;

(三)正在执行某项重要任务,辞职后对工作将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四)由组织选派或出资参加培训后,未满规定服务年限的;

(五)从市外录用、调任、转任到本市行政机关,服务不满三年的;

(六)接受组织审查尚未结案的;

(七)其他原因不宜辞职的。

第八十一条 公务员辞职应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所在单位提出意见,并按下列规定审批:

(一)辞去行政领导职务的,按公务员任免管理权限审批和备案;

(二)任处级以下非政府组成人员职务的公务员辞去公职,由市人事部门审批;

(三)任副局和非政府组成人员的正局级职务的公务员辞去公职,由市人民政府审批。

公务员提出辞职申请后,所在部门须在一个月内呈报审批,审批机关须在三个月内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本人。

超过前款规定的审批期限,审批机关仍未作出决定的,视为同意辞职。

第八十二条 公务员要求辞职未经批准擅离职守的,应当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开除处分或作辞退处理。

第八十三条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辞退:

(一)年度考核不称职的;

(二)年度考核基本称职而拒不参加离岗培训或培训合格后不服从工作安排或培训不合格的以及年度考核连续二年基本称职的;

(三)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减编需要调整工作,本人不服从安排的;

(四)在执行任职回避或者职务轮换时拒不接受岗位调整的;

(五)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六)有嫖娼、卖淫、吸毒、赌博等违纪行为的;

(七)贪污盗窃、以权谋私,尚未构成犯罪的;

(八)长期不安心本职工作,消极怠工的;

(九)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屡教不改,严惩影响政府声誉的;

(十)有其他劣迹表现或者其他原因不宜继续在行政机关工作的。

第八十四条 对应当辞退的公务员,但符合本办法第九十条所列情况的,可以视其情况责令提前退休。

第八十五条 公务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暂不辞退:

(一)严重致伤或患严重疾病正在治疗的;

(二)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三)其他原因暂不宜辞退的。

第八十六条 辞退公务员的批准权限与批准公务员的辞职相同。

被辞退人从接到辞退通知之日起即停止公务,并在十日内办完公务交接手续,退回公物及文件、资料;必要时须接受有关财务审计和公务审核。

第八十七条 辞职和被辞退的公务员的待遇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公务员辞去所任行政领导职务的,可以转任行政非领导职务或者调离行政机关安排工作,其待遇按新任职确定。

(二)公务员辞去公职的,自正式批准辞职之日起,取消公务员身份和待遇,可以另谋职业,但三年内不得重新录用为公务员。

(三)公务员被辞退后,自被辞退之日起,取消公务员身份和待遇,五年内不准重新录用为公务员。对被辞退的公务员,发给辞退费。辞退费发放标准为:自辞退之日起半年内发给原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七十;自第七个月起发给原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五十;满一年后,不再发给辞退费。

(四)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被辞退后,一年内被企业、事业单位安排工作的,其工龄应当连续计算;超过一年的,其工龄按原工作时间和重新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五)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被辞退,其住房按政府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八十八条 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被辞退,其人事档案移交市人才服务中心保存。重新就业时由该中心负责转递人事档案,并按规定收取管理费。

第十三章 退 休

第八十九条 公务员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凡男性年满六十周岁,女性年满五十五周岁,或者丧失工作能力的,均应当退休。

第九十条 公务员达到以下条件,本人提出申请,经批准也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二)男性年满五十五周岁、女性年满五十周岁,且工作满二十年的;

(三)在消防、防暴、刑侦、缉私等特殊岗位工作十年以上或因公致残,男性年满五十周岁,女性年满四十五周岁的。

第九十一条 符合本办法第八十九条退休条件的公务员,其所在单位应在其到龄后三十日内办完退休手续,不再列为在编人员。符合本办法第九十条提前退休条件的公务员,其所在单位应在接到本人申请后三十日内报审批机关审批,审批机关应在报批材料后三十日内作出是否准予退休的决定。

超过前款规定期限,审批机关未作出决定的,视为同意退休。

对退休公务员,发给《深圳市公务员退休证书》。

公务员退休审批权限与公务员任免管理权限相同。

第九十二条 公务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并可以受聘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接受相应的报酬。

第十四章 申诉、控告

第九十三条 公务员对下列涉及本人的人事管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抽原决定机关申请复核,或者向同级人事部门申诉,其中对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诉;

(一)年度考核结果;

(二)交流、定级、免职、降职决定;

(三)退休决定;

(四)辞职决定;

(五)辞退决定;

(六)行政处分决定;

(七)工资、福利决定。

第九十四条 公务员对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有下列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向上级机关或者行政监察部门提出控告:

(一)阻挠、压制本人依法行使申诉权利的;

(二)违反规定取消本人正当的政治和物质待遇的;

(三)侵占本人工作成果的;

(四)在涉及本人考核、晋升、处分时,有意歪曲事实,损害本人名誉的;

(五)其他侵犯本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九十五条 受理公务员申诉、控告的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诉或者控告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并将处理决定通知申诉人或控告人及其所在单位。如情况特别复杂,不能按期作出处理结论的,应当在作出处理决定期限满后五日内将逾期原因通知申诉人或者控告人。

第九十六条 公务员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理决定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受理申请复议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第九十七条 行政机关对公务员作出的错误处理决定,应当及时纠正。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负责补偿或赔偿;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负责消除影响。对于侵犯公务员权益的责任者或者对申请、控告人打击报复者,应当追究责任。

第九十八条 公务员提出申诉或者控告后,在受理机关尚未作出处理决定之前,可以通过书面形式撤回申诉或者控告,受理机关在接到公务员撤回申诉或者控告书后,即行停止受理。

第九十九条 公务员的申诉和控告必须忠于事实。公务员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应当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者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条 在申诉、控告受理期间,不停止行政机关对公务员原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十五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一条 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和保险待遇另行制定。

第一百零二条 本办法由市人民政府解释。

第一百零三条 市人事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一百零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生效。本办法生效后,尚未过渡为公务员的深圳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按要办法执行。深圳市原制定的行政机关人事管理办法中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篇:深圳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

深圳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

《深圳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五届八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长 许勤

二〇一三年七月十五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户外广告管理,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和登记,创造规范有序、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户外广告的设置、登记等管理活动。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户外广告,是指利用户外场地、空间和公交候车亭、报刊亭、电话亭、工地围墙等公共、自有或者其他人所有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公共交通车辆车身等户外设施,以展示牌、灯箱、霓虹灯、发光字体、电子显示屏、电子翻板、招贴栏、布幅、气球、实物造型以及招牌等形式发布的商业性或者公益性广告。

本办法所称招牌,是指在本单位登记注册地址以及合法经营场所的法定控制地带设置的,对单位名称、地址、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联系方式进行宣传的自设性户外广告。

第四条 户外广告设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安全原则,户外广告设置应当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和道路交通安全的有关规定;

(二)节能环保原则,户外广告设置应当采用低碳、绿色、环保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三)品质原则,户外广告的形状、规格、材质、色彩等应当与城市空间的整体景观相协调,鼓励创意设计,提高户外广告设置品质。

第五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城管部门)是户外广告设置的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编制户外广告设置指引和专项规划,负责全市户外广告的监督管理,负责以下户外广告的审批:

(一)负责公共用地上户外广告设置权的拍卖和设置审批;

(二)负责立柱广告和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的电子显示屏广告的设置审批;

(三)负责重点企业申请跨区设置统一标准户外广告的审批。

各区(含新区管理机构,下同)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区城管部门)是辖区户外广告设置的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前款规定以外的户外广告设置审批,负责辖区内户外广告的监督管理。

市城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区城管部门户外广告审批业务的监督,制定具体的监督办法。

第六条 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场监管部门)是户外广告内容的主管部门,负责户外广告内容发布的审查登记和监督管理。第七条 规划国土、交通运输、公安、气象、财政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做好有关户外广告管理工作。

第八条 市城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业务协作,建立户外广告设置审批和户外广告登记审批信息互通机制,实现网上查询户外广告审批信息。

市城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户外广告电子信息检索系统,方便公众查询信息、监督主管部门的审批和执法情况。

第九条 深圳市广告行业协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管理,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第二章 户外广告设置指引和规划

第十条 市城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部门、市交通运输部门编制户外广告设置指引,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设置户外广告应当符合户外广告设置指引的要求。

第十一条 市城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部门,根据总量控制、布局合理原则编制户外广告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

市城管部门编制户外广告专项规划,应当向社会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时间不少于30日。

第十二条 区城管部门应当根据户外广告设置指引和户外广告专项规划,编制城市重点地区、景观敏感地区、重要景观道路、特殊商业区等特定区域的户外广告专项规划,提升户外广告品质。

特定区域户外广告专项规划应当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0日。特定区域户外广告专项规划报市城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设置户外广告:

(一)国家机关、学校、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纪念性建筑以及市人民政府确定的标志性建筑的建筑控制地带;

(二)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或者影响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正常使用的;

(三)道路、自行车道、人行道路面;

(四)建筑物屋顶外轮廓线以外空间;

(五)影响市政公共设施、无障碍设施正常使用的;

(六)其他依法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区域或者载体。

在依法划定的机场范围和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不得设置以气球为载体的户外广告。

第三章 户外广告设置

第十四条 利用公共用地设置户外广告的,应当通过拍卖方式取得公共用地上的户外广告设置权。市人民政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办法所称公共用地,是指政府未出让使用权或者政府拥有使用权的土地以及该土地上的建(构)筑物。

第十五条 市城管部门负责组织公共用地上户外广告设置权的拍卖工作。属于新增公共用地户外广告设置权的,市城管部门在制定拍卖方案时,应当就其具体位置征求市规划部门的意见,位于道路两侧的,还应当征求市交通运输部门意见。

通过拍卖方式取得公共用地上户外广告设置权的,由市城管部门与买受人签订公共用地上户外广告设置权出让合同,一次性收取拍卖价款,拍卖收入上缴财政。

出让合同签订后3个工作日内,市城管部门应当依法办理户外广告设置审批手续。

第十六条 公共用地上户外广告设置权的有效期限每次不超过5年,具体有效期限由市城管部门根据公共用地实际情况在拍卖公告中明确,并在出让合同中注明。

第十七条 在非公共用地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的,应当向城管部门提出设置申请,城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申请人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有关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发布者的规定,依法取得设置户外广告场地使用权。

本办法所称非公共用地,是指政府已经出让使用权的土地以及该土地上的建(构)筑物。

第十八条 申请设置户外广告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户外广告设置申请表;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文件;

(三)设置户外广告场地使用权证明文件;

(四)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的书面材料;

(五)拟设置的户外广告全景电脑设计图。

第十九条 在非公共用地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的批准有效期限为:

(一)墙体广告为2年;

(二)电子显示屏广告、立柱广告为3年;

(三)其他类型广告为5年。

用于设置户外广告的土地或者建(构)筑物属于租赁的,其批准有效期限不得超过租赁合同约定期限。

第二十条 在非公共用地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的有效期届满后可以申请续延,凡符合户外广告设置指引、专项规划以及特定区域专项规划要求的,由城管部门批准续延。

每次批准续延期限与初始批准有效期限相同。但用于设置户外广告的土地或者建(构)筑物属于租赁的,其延长期限不得超过租赁合同约定期限。户外广告设置人申请续延期限的,应当于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城管部门申请;城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答复。

第二十一条 因举办大型文化、旅游、体育、公益活动或者商品交易会、展销会等需要设置临时户外广告的,户外广告设置人应当向区城管部门提出申请;区城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临时户外广告设置期限应当与批准的活动期限一致,但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第二十二条 重点企业申请跨区设置统一标准户外广告的,向市城管部门提出申请,实行集中统一办理。

重点企业申请在自有物业范围内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符合户外广告专项规划和设置指引要求的,城管部门应当予以批准。

鼓励物业服务单位对临街建筑外立面的户外广告进行统一设计,集中申报,城管部门应当集中统一办理。

第二十三条 户外广告设置人应当根据《深圳市公益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发布公益广告。

在举办重大国际性活动或者重大庆典活动期间,户外广告设置人应当按照市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发布公益广告。

第二十四条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时,市应急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应急和预警信息内容,通知电子显示屏广告设置人在电子显示屏中免费发布应急和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广告设置人应当在收到应急和预警信息发布通知后2小时内组织发布。

第四章 户外广告登记

第二十五条 申请设置招牌类广告、临时户外广告的,经区城管部门批准后即可依照批准文件设置,不需要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户外广告登记。

发布前款规定之外的户外广告应当依法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户外广告登记,领取户外广告登记证明。

城管部门办理完户外广告设置审批后,对于需要继续办理户外广告登记的,由城管部门直接将相关材料移交给市场监管部门办理登记。申请人要求自行向市场监管部门提出户外广告登记申请的,可以自行办理户外广告登记手续。在城市交通轨道设施、地下空间、交通场站和机场候机楼内部、公共交通车辆车身设置户外广告的,根据《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的规定,直接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登记,不需要向城管部门申请户外广告设置审批。

第二十六条 户外广告登记批准期限不得超过城管部门批准的户外广告设置期限。

第二十七条 户外广告发布人申请户外广告登记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依法取得与申请事项相符的主体资格;

(二)户外广告所推销的商品和服务符合其经营范围或者业务范围;

(三)具有相应户外广告媒介的使用权;

(四)已获得城管部门批准设置;

(五)户外广告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八条 户外广告发布人申请户外广告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户外广告登记申请表;

(二)户外广告发布单位和广告主的营业执照或者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经营资格证明文件;

(三)发布户外广告的场地或者设施的使用权证明;

(四)户外广告样件;

(五)其他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材料。

受委托发布户外广告的,应当提交与委托方签订的发布户外广告的委托合同、委托方营业执照或者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经营资格证明文件。

第二十九条 需要改变户外广告发布期限、形式、数量、规格或者内容的,户外广告发布人应当向原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变更登记。

第三十条 市场监管部门受理户外广告登记申请,应当自受理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对符合规定的予以核准登记,核发《户外广告登记证》,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核准登记,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五章 户外广告维护和监管

第三十一条 设置户外广告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按照批准文件载明的要求设置;

(二)设计和施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满足荷载、防雷、防风、抗震、防火、电气安全等要求;

(三)户外广告画面右下角应当标明户外广告设置批准文件文号和登记证号;

(四)批准文件有效期届满后应当自行拆除。第三十二条 设置招牌类户外广告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按照批准文件载明的要求设置;

(二)不得含有推介产品或者经营服务的信息;

(三)在登记注册地址以及合法经营场所的法定控制地带设置;

(四)体积、规格应当与所附着的建筑物大小比例适当,与相邻招牌的高度、形式、造型、规格、色彩等协调。

第三十三条 利用公共交通车辆车身设置户外广告的,应当符合公共汽车运营服务管理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四条 户外广告设置人是户外广告设施安全管理责任人,应当定期对户外广告设施进行安全检测,履行申请设置户外广告安全承诺书规定的义务并建立安全档案。对检测不合格的,应当立即整修或者拆除。

气象部门发布台风、大风黄色以上和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时,户外广告设置人应当及时对户外广告设施进行安全检查,采取加固或者拆除等安全防范措施。

户外广告设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设置人应当予以更换。

城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户外广告设施的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或者接到公众有关安全隐患投诉的,应当责令户外广告设置人进行整改。

第三十五条 户外广告设置人应当加强日常维护管理,保持户外广告的整洁、完好、美观。户外广告画面有污损、严重褪色、字体残缺等影响城市容貌的,应当及时维修、更新。

霓虹灯、电子显示装置、灯箱等具有夜间照明功能的户外广告设施,应当保持画面显示完整,出现断亮、残缺的,应当及时维护、更换,在修复前应当停止使用。

第三十六条 设置电子显示屏广告的,应当符合城市照明管理要求和电子显示屏亮度控制标准,安装亮度调节装置,科学控制亮度和使用时间。第三十七条 城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户外广告不良行为记录数据库,对提供虚假材料骗取批准文件、不按本办法规定要求设置或者发布户外广告、拒不履行发布公益广告义务等行为,载入不良行为记录数据库。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市城管部门在对各区户外广告审批业务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违法审批的应当及时纠正,情节严重的应当予以通报,被通报3次以上的,市城管部门可以收回该区户外广告审批权。

城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户外广告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责任的;

(二)违法实施行政审批或者行政处罚的;

(三)未按规定组织公共用地上户外广告设置权拍卖的;

(四)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管部门按照以下规定处罚:

(一)未经城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置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的立柱广告、支架式广告、电子显示屏广告和墙体广告的,责令限期拆除,处1万元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实行按日计罚,每日罚款1万元,计罚期间自城管部门作出责令限期拆除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至城管部门查验确已拆除之日止。当事人申请查验的,城管部门应当于申请当日实施查验,未能于申请当日实施查验的以申请日为查验日。按日计罚累积处罚总额不超过10万元。

未经城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置其他户外广告的,责令限期拆除,处5000元罚款;

(二)违反第二十三、二十四条规定,未按要求发布公益广告或者应急、预警信息的,处1万元罚款;

(三)违反第三十一条第(一)、(四)项规定,未按批准文件要求设置,或者有限期届满后未拆除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000元罚款。违反第三十一条第(三)项规定,未在户外广告画面右下角标明批准设置文件文号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罚款;

(四)违反第三十二条规定,未按规定要求设置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罚款;

(五)违反第三十四条规定,户外广告设置人未履行户外广告设施安全维护管理责任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六)违反第三十五条规定,外观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000元罚款;

(七)违反第三十六条规定,未安装亮度调节装置、或者未按批准文件要求控制亮度和使用时间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罚款;

(八)提交虚假材料骗取户外广告设置权或者伪造、涂改、出租、出借、倒卖及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户外广告设置权的,撤销户外广告设施设置审批,处2万元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场监管部门按照以下规定处罚:

(一)经城管部门批准设置但未经登记擅自发布户外广告的,没收违法所得,处2万元罚款,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发布;

(二)未按登记文件要求发布户外广告的,责令限期改正,处50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罚款;

(三)违反第三十一条第(三)项规定,未在户外广告画面右下角标明户外广告登记证号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罚款;

(四)提交虚假材料骗取《户外广告登记证》或者伪造、涂改、出租、出借、倒卖及以其他形式转让《户外广告登记证》的,撤销《户外广告登记证》,处2万元罚款;

(五)户外广告刊载的内容违法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处理。第四十一条 城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加强执法协作,按照下列规定查处户外广告违法行为:

(一)未经城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置户外广告设施发布户外广告的,由城管部门依法查处;

(二)已经城管部门批准设置户外广告设施,但未经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擅自发布户外广告的,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

第四十二条 城管部门依法作出责令限期拆除决定后,户外广告设置人拒不履行拆除义务的,城管部门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由交通运输部门依照公共汽车运营服务管理和道路交通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重点企业是指经认定的总部经济企业、大型连锁企业、行业骨干企业以及纳入大企业直通车服务名录的企业。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1994年10月1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35号发布,1998年8月2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77号修订发布的《深圳经济特区户外广告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第三篇:深圳市劳动合同管理办法

深圳市劳动合同管理办法

颁布时间:1999-01-01

执行时间:1999-01-0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劳动行政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管理行为,促进劳动合同制度的巩固和完善,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深圳经济特区劳动合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区劳动行政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市劳动行政部门统筹全市劳动合同管理工作。区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经市、区劳动行政部门行政委托的计划单列单位、保税区劳动人事部门和镇劳动管理站负责本辖区内的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用人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劳动合同管理工作。

第四条 劳动合同管理应遵循合法、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 劳动行政部门设立劳动合同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管理工作。

用人单位应当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管理工作。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管理人员纳入企业劳动管理岗位资格培训范围,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保证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并全面履行。

第二章 劳动行政部门劳动合同管理

第七条 劳动合同管理机构职责是:

(一)负责调研并起草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管理政策;

(二)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三)宣传、贯彻劳动法律法规及规章、政策,总结推广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经验;

(四)编印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规范文本;

(五)办理劳动合同鉴证;

(六)指导用人单位和员工依法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

(七)审查集体合同;

(八)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九)指导开展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管理人员上岗前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十)审查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合同附件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予以备案。

第八条 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合同管理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熟悉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

(二)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三)经过劳动合同管理资格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得《劳动合同管理人员上岗证》。

第九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含续订)和变更劳动合同,由劳动合同管理机构办理劳动合同鉴证。劳动合同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审查,证明劳动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经审查合格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管理机构应予鉴证,盖鉴证章并注明鉴证日期。

经审查不合格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管理机构不予鉴证,并书面提出修改意见;对经修改合格的劳动合同,应予鉴证。

第十条 劳动合同鉴证应当审查以下内容:

(一)劳动合同双方的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劳动合同双方是否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订立(含续订)和变更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

(四)劳动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形式是否规范、文字是否准确;

(五)劳动合同双方是否亲自或书面授权他人签字、盖章;

(六)劳动合同中外文文本意思是否一致。

第十一条 劳动合同鉴证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登记、编号;

(二)审查;

(三)制作《劳动合同修改意见书》;

(四)盖鉴证章并注明鉴证日期;

(五)对审查合格的劳动合同附件予以备案、存档;

(六)将用人单位劳动合同信息录入劳动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第十二条 劳动合同管理机构应于收到劳动合同文本三个工作日内予以鉴证或发出《劳动合同修改意见书》。

第十三条 劳动合同鉴证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对无效劳动合同予以鉴证,给劳动合同当事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由其所在单位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劳动监察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监督、检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履行及劳动合同管理情况;对不订立劳动合同、不履行劳动合同等违法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深圳经济特区劳动合同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劳务工条例》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罚。第十五条 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签订、履行和管理劳动合同情况实行审查。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年审办公室的规定报审。用人单位不按时参加年审或未通过年审的,劳动监察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章 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管理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负责劳动人事管理工作的部门应对本单位的劳动合同实行规范化管理。其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执行有关劳动合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制定本单位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三)依法制定与劳动合同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

(四)依法办理劳动合同订立(含续订)变更、解除和终止手续;

(五)按规定到劳动行政部门办理劳动合同鉴证手续;

(六)检查劳动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时协调处理劳动合同争议;遇重大问题,应依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直接向本单位负责人汇报;

(七)依法办理集体合同签订(含续订)、变更、解除和终止手续,并依法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备案;

(八)按规定办理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年审;

(九)保管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文本及与签订(含续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合同有关的文件,并及时归档;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的专(兼)职劳动合同管理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熟悉和掌握劳动法律、法规及政策;

(二)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三)经过劳动合同管理资格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得《劳动管理岗位资格证》。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采用市劳动局开发设计的深圳市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并用该系统报盘参加年审。

第十九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自招用员工之日起30日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由双方各执一份。

用人单位不得招用尚未与原用人单位办结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的员工。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员工,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深圳经济特区劳动合同条例》的有关规定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第二十条 劳动合同须经员工本人、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用人单位公章后方能生效。

员工、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有正当理由确实不能亲自签字的,可书面授权他人代签。未经书面授权、私自以员工或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名义签订的劳动合同一律无效;因代签无效劳动合同给员工或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代签人负责赔偿,用人单位并可对本单位的私自代签人依据本单位依法制定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授权委托书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员工签署,并规定明确的授权范围、代理权限和有效期限。

授权委托书应一式三份,分别由委托人、受委托人和劳动行政部门劳动合同管理机构保管并存档。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自劳动合同订立之日起30日内到劳动行政部门劳动合同管理机构办理鉴证。

办理劳动合同鉴证,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劳动合同书一式两份;

(二)授权委托书及委托人和受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三)办理非深圳户籍员工劳动合同鉴证的,应提交《用人单位用工手册》;

(四)办理深圳户籍员工劳动合同鉴证的,应提交《员工手册》;

(五)劳动合同附件;

(六)劳动合同管理部门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与其富余人员、下岗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但其劳动合同(或协议)与在岗员工的劳动合同在内容上应有所区别。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在劳动合同(或协议)中就不在岗期间的有关事项作出规定。

第二十三条 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一方当事人要变更劳动合同,应当书面通知对方,被通知方接到通知后10日内作出书面答复,并与通知方进行协商。

劳动合同变更后,双方当事人应以书面形式对变更的事项加以说明或重新订立,并签字盖章。

第二十四条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需续延劳动合同的,应在劳动合同期满前30日内将《续订劳动合同意向通知书》送达员工,经双方协商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应在劳动合同期满前30日内重新订立劳动合同;重新订立的劳动合同,自前份劳动合同期满次日起生效。第二十五条 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期满前书面通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期满后3个工作日内向员工出具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和参加社会保险证明,办结劳动关系转移手续。

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解除后3个工作日内向员工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和参加社会保险证明,办结劳动关系转移手续。

第二十六条 员工因工作需要在集团公司或总公司内部变换工作单位的,应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与新的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和员工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用人单位应及时调查核实,进行调解,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可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制定与劳动合同内容相配套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一般应包括:

(一)招聘录用员工管理制度;

(二)企业工资分配制度;

(三)劳动保险管理制度;

(四)考勤管理制度;

(五)员工岗位工作行为规范;

(六)技术培训及劳动合同考核办法;

(七)员工奖惩制度;

(八)保密制度;

(九)根据需要建立的其他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相违背的,应及时进行修改。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应经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董事会讨论通过,并向全体员工公布。

未向全体员工公布的规章制度无效。

第二十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以下劳动合同管理台帐:

(一)劳动合同订立台帐;

(二)劳动合同履行台帐;

(三)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台帐;

(四)员工医疗期台帐;

(五)各类专项协议签订意向台帐;

(六)违约合同登记台帐;

(七)其他必要台帐;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员工订立劳动合同并依法对本单位劳动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变更、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重新处理;员工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第三十一条 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应向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报告本单位的劳动合同管理工作,接受其监督并对其负责。

第四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深圳市劳动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第四篇:深圳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深圳市人民政府令2013年第252号 【发布日期】2013-07-19 【生效日期】2013-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

深圳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52号

《深圳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五届八十八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长 许勤

2013年7月19日

深圳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公共厕所管理,提高市容环境卫生水平,方便社会公众使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公共厕所,是指在公共场所独立设置或者附设于其他建筑物设置,供社会公众使用的厕所。主要包括:

(一)市政公共厕所,是指由城市管理部门投资建设和维护,或者由相关单位按照城市规划配套建设后移交城市管理部门维护的公共厕所;

(二)社会公共厕所,是指在公交场站、口岸、地铁、火车站、机场、文体旅游设施、医院、公园、公共绿地、广场、商业设施、金融电信营业网点、加油站、旅游景点、机关单位对外开放区域等公共场所,由产权单位按照城市规划自行配套建设和维护的公共厕所;

(三)协议公共厕所,是指城市管理部门与有关单位签订服务协议,对其内部厕所进行改造升级,达标后对外开放供社会公众使用的公共厕所。

第四条 公共厕所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环境协调、功能完善、卫生安全的原则。

第五条 市城市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主管部门)是本市公共厕所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市公共厕所专项规划、建设和管理维护技术规范;负责全市公共厕所管理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区人民政府(含新区管理机构,下同)是本辖区公共厕所管理的责任主体,其所属的城市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公共厕所的下列监督管理工作:

(一)负责市政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管理;

(二)负责对社会公共厕所管理维护的监督检查;

(三)负责协议公共厕所的确定和监管。

第六条 规划国土、财政、发展改革、人居环境、住房建设、水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公共厕所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七条 市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国土部门编制本市公共厕所专项规划。

鼓励利用公共绿地、立交桥下等空间规划建设市政公共厕所。

建设垃圾转运站等市政公共设施的同时,应当规划配套建设市政公共厕所。

公交场站、口岸、地铁、火车站、机场、文体旅游设施、医院、公园、公共绿地、广场、商业设施、金融电信营业网点、加油站、旅游景点、机关单位对外开放区域等公共场所,应当规划配套建设社会公共厕所。

第八条 公共厕所的规划与设计应当遵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深圳市中小型环境卫生设施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要求。

市政公共厕所应当规划建设在临街和低楼层位置,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合理设置男女厕位比例,适当提高公共厕所中女厕位数量。

第九条 按照规划配套建设的公共厕所,应当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所需资金纳入建设项目总投资。

按照规划应当配套建设公共厕所的建设项目,其设计没有包含公共厕所或者有关公共厕所的设计达不到规划要求的,规划国土部门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十条 按照规划应当配套建设公共厕所的建设项目,规划国土部门在规划验收时发现没有配套建设公共厕所或者配套建设的公共厕所达不到规划和设计要求的,不予通过规划验收。

按照规划要求,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应当移交主管部门管理,但尚未办理相关移交手续的,规划国土部门不予通过规划验收。

第十一条 公共厕所建设应当优先使用绿色建材,安装节能照明系统,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

第十二条 在城市污水管网覆盖的区域,公共厕所排放的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可以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在城市污水管网尚未覆盖的区域,公共厕所排放的污水需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后,方可排放。

第十三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建成的市政公共厕所,未达到国家和深圳市规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应当进行改造。

鼓励社会公共厕所进行达标改造,其改造由产权单位负责,区人民政府可以对社会公厕改造予以适当补贴。

第十四条 在难以建设固定式公共厕所且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场所,区主管部门应当因地制宜设置活动式公共厕所,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做好保洁服务。

举办大型文化、公益、商业等活动时,现有公共厕所不能满足公众用厕需求的,举办单位应当临时设置活动式公共厕所,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做好保洁服务。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公共厕所规划用地、用房或者改变其用途,不得阻挠已规划的公共厕所的建设。第三章 管理和维护

第十六条 公共厕所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社会公共厕所应当在其所属公共场所的服务时间内向社会公众开放。

第十七条 在公共厕所严重不足又难以规划新建公共厕所的地段、人口密集的城中村等区域,区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与有关单位签订服务协议,对其内部厕所进行改造升级或者给予适当补贴,达标后对外开放供社会公众使用。

协议公共厕所应当设立明显的图形标识和引导牌,在服务协议约定时间内对外免费开放。

第十八条 市主管部门应当制作全市公共厕所电子地图和宣传手册,方便社会公众通过公共电话服务平台、手机、电脑等方式及时查询公共厕所位置。

公共厕所产权单位应当按照设置规范要求在公共厕所入口处及其附近区域,设立明显的图形标识和引导牌,引导社会公众使用。

第十九条 公共厕所的日常维修养护和清扫保洁工作由其产权单位负责。

区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招标、招募等公开、公平竞争方式,将市政公共厕所委托给专业服务机构维护管理。

产权单位应当在公共厕所醒目位置公示开放时间、卫生质量标准、管理责任人、监督电话等维护管理信息,便于公众监督。

第二十条 公共厕所的维护管理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并达到以下要求:

(一)通风、照明良好;

(二)地面无积水、痰迹、烟头、纸屑等杂物;

(三)无蛆、无明显臭味;

(四)便器内无污垢、杂物和积存粪便;

(五)配备洗手器具、镜子、挂衣钩、垃圾桶等;

(六)公共厕所维护管理技术标准和规范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二十一条 区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市政公共厕所的维护管理经费、现有社会公共厕所达标改造以及协议公共厕所运营补贴经费。

第二十二条 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公共厕所维护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制度。对不符合维护管理要求的,主管部门应当督促产权单位及时改正。

第二十三条 公共厕所应当文明使用,禁止以下违法行为:

(一)在墙壁、设施上乱涂抹、乱刻画、乱张贴;

(二)随地吐痰、吸烟、乱扔杂物;

(三)向便器、便池、粪井内倾倒污物和废弃物;

(四)在便器外便溺。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停用或者拆除公共厕所,不得破坏公共厕所及其附属设施。

因设施故障等原因确需临时停用公共厕所的,产权单位应当公示停用时间,并及时维修。

停用时间超过72小时的,产权单位应当报告区主管部门,并采取就近设置活动式公共厕所等方法解决公众需求。

因城市建设需要拆除公共厕所的,建设单位应当先提出还建方案,征求区主管部门意见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公共厕所还建标准不得低于原标准。

第二十五条 用于减灾避险的应急场所应当预留应急公共厕所用水、用电、排污管接驳口,做好活动式公共厕所等设备材料的储备,遇有突发事件,及时提供应急服务。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相关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公共厕所的产权单位收取费用或者未在规定时间内开放的,由区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00元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2000元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公共厕所的产权单位未按规定设置引导标识或者公示相关信息的,由区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00元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2000元罚款。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共厕所维护管理未达到规定标准和要求的,由区主管部门责令产权单位限期改正,处500元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2000元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不文明使用公共厕所的,由区主管部门处100元罚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擅自停用公共厕所的,由区主管部门责令恢复使用,每擅自停用一天处500元罚款;擅自拆除公共厕所的,由区主管部门责令限期重建,处2万元罚款,逾期未重建的,处5万元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破坏公共厕所及其附属设施的,应当赔偿损失,并由区主管部门处2000元罚款;涉嫌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深圳市保健食品监督管理办法

深圳市保健食品监督管理办法

(送审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及依据)为保证保健食品安全,严格监管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保障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食品安全法》及保健食品管理相关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深圳市从事保健食品生产或经营(含批发、零售,下同)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主要概念)本办法所称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国家法律、法规对保健食品定义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基本原则)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以及保健食品有关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是其生产经营保健食品安全及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不得生产经营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保健食品。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或2003年7月前,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食品不得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

前款所称特定保健功能的范围,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原卫生部已经许可的保健功能范围确定。

第五条(监管职责)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深圳市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其他执法部门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的职责做好保健食品监管工作。

第六条(检验机构)保健食品的抽检检验由深圳市药品检验所或已取得国家相关资质认定的检验机构负责。

第七条(信用制度)建立保健食品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安全信用监管制度,并向社会公布有关情况。公布的具体规则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二章

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管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八条(行政许可)从事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的组织和个人,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取得许可。许可证应当悬挂在其生产经营场所的显著位臵。

第九条(企业义务)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及时了解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等发布的有关保健食品政策、法律法规、产品质量通报等相关信息。

第十条(卫生环境)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在符合卫生条件的环境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一条(人员管理)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从事保健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应每年体检一次,体检合格取得健康证明后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要求做好个人卫生,方可从事保健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禁止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保健食品的工作。

前款所称“健康证明”应是本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或是经本市卫生行政部门确认的、具有对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体检资质的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或合格的体检报告。

第十二条(从业人员备案)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加强企业质量控制关键岗位从业人员的管理。保健食品生产者在取得《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之日起30内,应将产品质量控制关键岗位从业人员信息报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质量控制关键岗位从业人员发生变更的,应在变动后10日内办理许可变更或报告变更信息。

质量控制关键岗位从业人员,指保健食品生产者的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企业质量负责人、生产负责人、检验部门负责人、原料采购部门负责人、物料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保健食品经营者的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

第十三条(标签要求)保健食品的包装、标签及说明书所标明事项的标示方式应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应当在最小销售包装上标明下列事项,事项内容必须真实且与其批准证书核准的内容一致: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二)功效成分的名称及其含量;

(三)保健功能

(四)适宜人群

(五)食用方法和适宜的食用量

(六)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生产许可证编号;

(七)保质期;

(八)产品标准代号;

(九)贮存条件;

(十)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十一)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十二)保健食品标志

(十三)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保健食品名称应标于最小销售包装的“主要展示版面”的明显位臵,所用字体应以宽大或粗体字为主,应端正、清晰、醒目,并大于其它内容的文字。

保健食品包装、标签及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生产者对包装、标签及说明书上所载明的内容负责。

第十四条(产品召回)保健食品实行召回制度。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通过各种途径知晓其生产经营的保健食品质量不符合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已经销售的产品,将召回和库存产品封存,并在停止生产经营之日起5日内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五条(非标方法的认定)对涉嫌非法添加药品或者其它掺杂、掺假的保健食品,在国家标准或经备案的企业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不能检验时,检验机构可以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进行检验;经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指定取得国家相关资质认定的另一家检验机构复核检验一致后,使用的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所得出的检验结果,可以作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保健食品质量的依据。

第二节

保健食品生产监管

第十六条(生产许可)保健食品生产实行许可管理制度,并在《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标明的有效期和生产范围内从事保健食品生产行为。未取得《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不得生产保健食品。

第十七条(生产过程)保健食品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产品配方和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进行生产。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要求进行生产。

第十八条(原辅料质量)生产保健食品所需的原料、辅料,必须符合食品标准和相关国家规定。原料、辅料的品种、来源、规格、质量应与批准的配方及产品标准相一致。

(购进)购进原料、辅料时,应查验并留存生产商和供应商的相关资质证明,以及有效的购进产品检验报告,保存相关购进票据,并制作原料、辅料进出库记录。

(检验)原料、辅料在投料前必须进行质量检验,出具检验报告。检验不合格或者超过规定有效期的,不得使用。

第十九条(生产用水)液体制剂的工艺用水的水质应符合产品工艺标准。生产前和生产过程中应定时对生产用水进行检测,并做好水质检测记录。

第二十条(内包材)直接接触保健食品的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卫生要求。购进直接接触保健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查验并留存生产商和供应商的相关资质证明,以及有效的购进产品检验报告,保存相关购进票据,并制作购进产品进出库记录。

第二十一条(生产工具)直接接触保健食品或其原料、辅料、中间产品的生产工具、设备,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第二十二条(产品检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其生产的每一批次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内容必须包括产品注册批准证明文件中的主要功效成分,并出具检验报告。每个产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产品出厂检验时未对产品主要功效成分进行检测的,视为未作检验。第二十三条(产品记录)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保存真实完整的批生产记录和批检验记录、成品入库记录、产品销售记录及相关销售票据。相关记录必须注明保健食品的名称、规格、批号、时间等内容,保健食品销售记录还应注明销售数量、销售价格、产品有效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相关记录所注明的时间,应分别为生产行为发生时间、检验时间、成品入库日期和销售日期。

批生产记录和批检验记录、成品入库记录及销售记录未包含前款所列关键内容的,视为未作记录。

保健食品生产者应当在每月第一个工作周,将企业上月生产保健食品的产品名称、生产数量等情况报送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该月未生产的也应提交“零生产”报告。

第二十四条(产品留样)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其生产的每一批次的产品进行留样,留样数量必须满足该产品型式检验的三倍检验量。留样数量不足检验要求的,视为未留样。

第二十五条(仓储管理)生产企业的仓库布局和用途必须与审批资料一致,保健食品必须按照产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第二十六条(委托资质及责任)委托生产的保健食品,委托方和受托方应分别取得《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委托内容与卫生许可证批准内容一致。

委托方应当审查受托方生产资质、生产技术及生产能力。接收产品时,应审核产品的批生产记录和出厂检验报告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受托方应当审查委托事项的合法性,应对委托方提供的原辅料、包材的质量进行检验,并对标签、标识、说明书内容的合法性进行检查。并在合法办理委托生产手续之后,将受托生产情况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委托方与受托方均应对产品质量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完整委托)委托生产的保健食品从投入原料至生产出最小销售包装的全过程都必须在受托企业完成。

受委托生产企业生产半成品出厂的,视为生产质量不符合规定产品。第二十八条(委托双方义务)委托方和受托方应分别在其注册地址保存真实完整的批生产记录、批检验记录和出入库记录,并应分别对每一批产品留样。委托方留存的批生产记录、批检验记录应加盖受托方公章。

第二十九条(委托产品包装)委托生产的保健食品,其产品最小销售包装、标签和说明书除应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进行标注外,还应当标注该保健食品的委托方和受托方双方企业名称、地址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

第三节 保健食品经营监管

第三十条(经营许可)保健食品经营(含批发、零售,下同)实行许可证管理。除本办法另有规定外,未取得《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的,不得经营保健食品。

第三十一条(经营许可条件)申办《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与保健食品经营相适应的、通过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的经营场所(商业用途)、储存场地、设施、设备和卫生环境;经营场所面积应不少于60平方米;在商场超市等其他商业企业以及商品交易市场内设立保健食品店的,必须具有独立经营区域,且标志清楚;

(二)具有保健食品经营质量管理制度;

(三)具有保健食品卫生质量管理机构,并配有专门的机构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经过专业培训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经过上岗前培训、健康检查合格;

(四)具有在保健食品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控制污染的条件和措施。

(五)所经营的保健食品从合法的保健食品生产者、批发经营者购进,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及相关产品标准、要求。

申办《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的具体验收标准,由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制定。第三十二条(药店特别规定)已领取《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经营企业拟兼营保健食品的,可直接申领《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直接申领的《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其有效期不超过《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

药品经营企业兼营保健食品的,应当设立独立区域陈列、摆放保健食品,并在该区域显著位臵标示“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销售保健食品时不得宣传治疗功效、不得夸大保健功能,不得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误导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替代药品,不得销售与已获得批准文号的药品名称相同的保健食品。

第三十三条(展会许可)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开办展销会举办者,应当办理展销会《保健食品经营卫生许可证》,并明确入场保健食品经营者的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入场保健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发现保健食品经营者有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申办展销会《保健食品经营卫生许可证》的具体程序由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制定。

第三十四条(“红牛”特别规定)建立保健食品分类管理制度,遴选产品质量稳定、成分安全、厂家信誉良好、品牌社会知名度高的保健食品作为常规管理保健食品,在经营许可环节参照普通食品管理的办法进行管理。已经取得《卫生许可证》的普通食品经营者,仅经营(限零售)常规管理保健食品名单中保健食品的,无须办理《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常规管理保健食品由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遴选及公布。第三十五条(涉案企业限制措施)保健食品经营者因违法经营已被行政执法部门立案调查,但尚未结案;或者已经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但尚未履行的,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不予受理或者中止审查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的新办、变更、换证及注销申请。

第三十六条(购进索证)保健食品经营者应当从依法取得许可的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购进保健食品,向供货者查验并保存以下相关合法证明文件:

(一)供货者的《营业执照》及《卫生许可证》(许可范围含保健食品生产或经营)或《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二)所购进保健食品的批准证书和对应生产日期或批号的检验或检疫合格证明复印件;

(三)所购进保健食品生产者的《营业执照》及《卫生许可证》(许可范围含保健食品生产)或《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四)供货者的销售票据原件。

第三十七条(查验标签)保健食品经营者购进保健食品时,应当通过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卫生部网站数据库等方法查验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的真实性,并应检查标识和说明书等内容是否符合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要求。

第三十八条(购进记录)保健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保健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保健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批准文号、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保健食品经营者,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等证明文件,进行保健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保健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第三十九条(销售记录)保健食品批发者(指《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中许可的经营方式为“批发”的保健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保健食品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保健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购货单位、价格及销售日期等内容。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进行保健食品销售记录。

保健食品零售者(指《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中许可的经营方式为“零售”的保健食品经营者)销售保健食品时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票据,票据上应至少标注保健食品名称、生产日期或批号、价格、数量以及销售日期等。

第四十条(进口管理)进口的保健食品应当取得进口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并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及签发通关证明后,方可上市销售。

第四十一条(进口标签)进口的保健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保健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第四十二条(进口记录)进口商应当建立保健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保健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或者进口批号、保质期、出口商和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交货日期等内容。

保健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四节 日常监督检查及信用监管

第四十三条(强制措施)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对保健食品有监管职责的部门在履行保健食品监督管理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二)对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

(三)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四)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保健食品,违法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或者被污染的工具、设备;

(五)查封违法从事保健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第四十四条(监管责任)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应当记录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监督检查记录经监督检查人员和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签字后归档。

第四十五条(职责衔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对保健食品有监管职责的部门接到咨询、投诉、举报,对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受理,并及时进行答复、核实、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处理。有权处理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不得推诿。

第四十六条(企业信用管理)建立深圳市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根据安全信用档案的记录,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不良信用记录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色标管理,并向社会公布。色标管理的具体办法由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另行规定。第四十七条(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建立深圳市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法定代表人及质量控制关键岗位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向社会公布从业人员信用档案信息。

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因非法添加药品、掺杂、掺假,故意售假,或其它故意违法被处罚的,其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企业质量负责人、检验部门负责人均记重大执业过错1次,其生产负责人、原料采购部门负责人、物料管理负责人如经查实负有责任的,亦记重大执业过错1次。

记重大执业过错达2次的,上述人员自第2次重大执业过错认定之日起5年内不得在我市从事保健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质量控制关键岗位从业人员主动举报所在企业违法行为的,免予上述行政处罚,并有权获得举报奖励。

第四十八条(产品黑名单)建立深圳市“保健食品黑名单”制度,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保健食品,列入该名单:

(一)被监管部门抽检发现非法添加药品,或掺杂、掺假的;

(二)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吊销、撤销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或批件的;

(三)有证据证明存在危害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其他情形。

第三章 保健食品广告管理

第四十九条(广告监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市保健食品广告监测工作,对发现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的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应依法移送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第五十条(广告内容要求)保健食品广告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保健食品广告不得以新闻报道、健康讲座节目等形式变相发布保健食品广告。

第五十一条(广告内容要件)保健食品广告必须标明保健食品产品名称、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号、保健食品标识、保健食品不适宜人群。上述内容字体不能小于广告正文内容字体。

第五十二条(广告忠告术语)保健食品广告中必须说明或者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忠告语;电视广告中保健食品标识和忠告语必须始终出现。忠告语字体不得小于广告正文内容字体。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三条

(无证生产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从事保健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保健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保健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或《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从事保健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由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负责查处处罚,未取得普通食品经营《卫生许可证》,经营常规管理保健食品的,由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负责查处处罚;

(二)已取得《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但未取得《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从事保健食品生产活动的,由市质监部门负责查处处罚;

(三)已取得《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但未取得《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从事保健食品经营活动的,由市工商行政部门负责查处处罚;

(四)已取得《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或《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超过许可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由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查处处罚。

第五十四条(生产企业罚则——重)保健食品生产者(含委托生产者及受托生产者,下同)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保健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和容器等物品;违法生产的保健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含一万元),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许可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保健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保健食品;

(二)未经批准在保健食品中擅自添加产品配方和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三)超出《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限定范围生产保健食品的;

(四)生产非保健食品但标注保健食品批注文号或宣称特定保健功能的;

(五)在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保健食品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生产的;

第五十五条(生产企业罚则——中)保健食品生产者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保健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原料、辅料或包装材料和容器等物品;违法生产的保健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含一万元),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许可证:

(一)使用质量不符合规定的原料、辅料生产保健食品的;

(二)使用不符合规定的直接接触保健食品的包装材料的;

(三)从未取得保健食品原料、辅料生产经营资质的生产商、供货商购进原料、辅料的;

(四)未经授权生产他人持有保健食品注册批准证明文件的保健食品的;

违反前款第一、第二项的,还应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第五十六条(生产者罚则——低)保健食品生产者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保健食品;违法生产的保健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含一万元),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许可证:

(一)除本办法第55条、56条规定之情形外,产品质量不符合规定,或未对其生产的产品进行出厂检验的;

(二)生产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第十二条规定的保健食品 第五十七条(生产者罚则——轻微)保健食品生产者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或者并处一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卫生许可证:

(一)生产场地周边环境卫生不符合要求的;

(二)未按规定在生产场所显著位臵悬挂许可证照的;

(三)购进原料、辅料,未对生产商、供应商资质进行审查或留存相关文件的;

(四)购进原料、辅料、直接接触保健食品的包装材料,无进出库记录、票据或进出库记录不真实的;

(五)在投料生产前未对相关原料、辅料进行检测的;

(六)未按要求对工艺用水进行检测,或检测记录不真实的;

(七)未保存批生产记录、批检验记录、产品入库记录和保健食品销售记录的,或相关记录不真实的;

(八)未按规定进行产品型式检验的;

(九)未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留样的;

(十)未按规定报送批生产情况的;

(十一)改变经审批的仓库布局和用途的;

(十二)委托生产企业设有仓库,但未将仓库情况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的;

(十三)取得《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后,未在规定时限内将产品质量控制关键岗位从业人员信息书面告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或告知的相关信息不真实的;

(十四)聘用本办法或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从事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的人员的,或生产经营人员卫生条件不符合要求的。

第五十八条(经营罚则-重-含没收产品)保健食品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经营的保健食品;违法经营的保健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许可证:

(一)经营用非食品原料或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

(二)经营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保健食品

(三)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保健食品;

(四)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保健食品;

(五)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保健食品;

(六)经营超过保质期的保健食品;

(七)经营未经批准的国产或进口保健食品,或盗用他人国产或进口批准文号的保健食品;

(八)经营未取得保健食品生产许可的企业生产的保健食品;

(九)经营未经批准擅自添加药品的保健食品;

(十)从未取得保健食品经营许可的企业购进保健食品的;

(十一)在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保健食品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的。

第五十九条(经营罚则-中-含没收产品)保健食品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经营的保健食品;违法生产的保健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许可证:

(一)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保健食品;

(二)经营无标签或无中文标签的保健食品;

(三)经营包装、标签及说明书标注事项不符合本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保健食品。

第六十条(经营罚则-轻-不含没收产品)保健食品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改正,停止经营该保健食品,给予警告或者并处一千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规定在生产场所显著位臵悬挂许可的;

(二)聘用本办法或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从事保健食品经营的人员的;

(三)未按规定建立并执行购进及销售记录制度的;

(四)未按照审批的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经营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

(五)经营标识不符合委托生产要求的保健食品;

(六)经营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

(七)经营包装、标识及说明书标注方式不符合本法第十二条第二款或第三款规定的保健食品;

(八)经营包装、标签及说明书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保健食品。

第六十一条(生产者罚则——GMP特别罚则)保健食品生产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规定,但本法未有规定之情形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或者并处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许可证。

第六十二条(黑名单罚则)购进、销售“保健食品黑名单”所列保健食品并存在违法经营行为的,按照相关处罚条款最高处罚金额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

第六十三条(进口商罚则)违反本办法规定,进口商未建立并执行保健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的,依照本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六十四条(展会开办者罚则)违反本办法规定,展销会的举办者未取得临时许可而开展保健食品经营活动,或者未履行检查、报告等义务的,处一万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停业,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两年内不得从事保健食品展销工作。

第六十五条(许可证注销)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执法人员当场收回并依法注销相关许可证照。

(一)许可证超过有效期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变更地址从事保健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注销许可证的其他情形。

第六十六条(免责条款)保健食品经营者未违反《食品安全法》、国家保健食品监管法规规章及本办法的规定,并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销售的保健食品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应当没收其销售的保健食品和违法所得;同时满足下列全部条件的,可以免除其他行政处罚:

(一)涉案保健食品未售出,或者售出后经营者积极主动召回,并在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规定时限内完成召回(至少召回50%),且向监管部门提交召回情况报告的;

(二)未发现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三)建立并执行保健食品购进审核制度,购进的每批保健食品均经审核批准,并有合格检验报告书和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非法添加筛查的合格报告书的;

(四)涉案保健食品不属于“保健食品黑名单”所列产品;

(五)执法人员检查时能现场提供对涉案保健食品的合法性、广告宣传资料等进行了严格审核的记录、对生产商或经销商合法性及信誉度等信息进行审核的记录、对生产商或经销商进行实地考察的证据材料、完整准确的保健食品验收记录和购销记录的;

(六)企业销售涉案保健食品时,没有以任何形式进行违法或夸大宣传的;

(七)积极配合执法工作的。

第五章

附则

第六十七条(名词解释)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最小销售包装,指销售过程中,以最小交货单元交付给消费者的食品包装。

主要展示版面:指消费者选购商品时,在包装标签上最容易看到或展示面积最大的表面,一般的食品销售包装至少有一个表面可用作主要展示版面。

掺假,指保健食品中包含的成分超出或少于标签上所标明剂量的。掺杂,指保健食品含有其标签未标明的成分或者细菌、杀虫剂、重金属等有害污染物的。

半成品,指包装完整、印有或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以外任何形式的中间产品。

型式检验,指依据产品企业标准开展的全项检验。

第六十八条(制度衔接)保健食品生产者在本办法施行前已经生产的保健食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但不符合本办法有关规定的,在该产品有效期内可以继续经营。

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在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取得相应许可证的,该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

第六十九条(生效日期)本办法自二〇〇九年×月×日起施行。

下载深圳市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圳市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深圳市专利申请资助管理办法

    深圳市专利申请资助管理办法 (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鼓励我市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人积极从事发明创造,促进我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下列......

    深圳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专题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 第241号 《深圳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五届五十二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市长 许勤 二〇一二年六月四日 深圳市......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课题管理办法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课题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的课题管理工作,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和经费使用效......

    深圳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深圳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各有关单位: 为更好地发挥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对我市知识产权事业的促进和引领作用,积极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

    深圳市 医用耗材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深圳市卫生系统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6-11-22 市卫生局直属各单位: 《深圳市卫生系统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局党委会......

    深圳市重大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深圳市重大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的协调管理,保证重大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投资效益,促进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

    深圳市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办法

    深圳市行政机关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管理,建设高素质专业技术类公务员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市政府《关......

    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来源:深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宏德雨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根据《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深府〔2008〕200号)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