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增强中华民族凝
聚力
本文摘要: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这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对统一战线提出的战略任务。本文试从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关系;统一战线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独特作用;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具体途径等三个方面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华民族凝聚力统一战线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指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并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力量。它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发展力,是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思想文化因素的不断优化和发展。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推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重要政治因素,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关系,利用统一战线更好地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服务,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展望和探索未来所必须进行的。
一、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关系
(一)二者之间的联系
1、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统一战线的灵魂和支柱
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就是团结和联合一切可以团结、可以联合的力量,最大
限度地把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凝聚在党的周围,并不断增强这一凝聚力,这是统一战线的灵魂。同时,中华民族凝聚力又是统一战线的支柱,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通过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推翻三座大山,从客观条件来说,就是因为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在反动政府的统治时期,不能很好地迸发出来,处于潜在、被束缚的状态。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依靠统一战线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把它充分地释放出来,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2、建立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将一切爱国力量凝聚起来,消灭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将全体劳动者与进步人士凝聚起来,消灭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当前和平时期建立爱国
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要把海内外一切中华儿女凝聚起来,增强中华民族的整体凝聚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二者之间的区别
从学科角度来看,统一战线学归为政治学,而中华民族凝聚力学则是介于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之间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从哲学角度来看,统一战线是一种关于联合的政治战略和策略,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中华民族凝聚力则是一种伴随着民族的产生、发展,将民族凝集成一个整体的、存在于民族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客观力量,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二、统一战线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统一战线有利于促进民族的融合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利用统战谋略推进民族融合的例子非常多。中华民族 的共同祖先炎黄二帝,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部落。他们在对以蚩尤为首领的东方部落的战争中结成战略联盟,击败蚩尤后进入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民族的起源由此开始。唐代贞观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最辉煌的时期之一,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善于实施统战战略,视中华与夷狄为一家,对周边民族实行以礼相待、和亲以及一定程度的“自治”政策,大大增强了各民族对唐政权的向心力。这一时期,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为五代、宋金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统一战线有利于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
1840年的鸦片战争翻开了中国历史上苦难的一页,在倍受列强宰割的黑暗日子里,除却封建反动势力和卖国投降势力,各民族之间精诚团结、共同抵抗外来侵略。由于中国各族人民的英勇斗争,使得任何一个列强都无法吞并中
国、都无法将中国完全变成其殖民地。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华民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组织下,中华民族一切爱国力量结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形成了空前规模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各族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用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全面胜利。
3、统一战线有利于为国家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包括统一战线在内的三大法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六,国家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更是大大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今天全世界的目光都已聚焦到正在高速发展与变革的中国。但面对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
醒地看到,目前国家发展面临的形势与环境还是异常严峻的。从国际看,少数西方大国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极不希望看到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国:政治上,寻找各种借口干涉我内政;经济上,利用各种手段抬高我贸易与生产成本;军事上,扶持台独分裂势力,并从空间上对我实施战略围堵,千方百计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千方百计阻挠中华民族的和平统一。从国内看,一方面,台独势力甚为猖獗,始终没有停止所谓的“正名制宪”、“去中国化”等分裂祖国的行动;“东突”等民族分裂势力破坏民族团结的暴力活动也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我们自身发展也面临着资源短缺、效率低下、收入差距过大、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最根本的就是要发挥统一战线团结人心、凝聚力量的优势,团结海内外一切热爱祖国、爱好和平、反对霸权的力量,消除一切不利于发展的消极因素,瓦解一切阻碍我和平崛起的敌对势力,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是统一战线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政治使命。
三、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1、构筑体系、加强宣传,在各民族中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财富。为此,要在充分认识中华民族整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有关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观念体系,并大力宣传。要使各民族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都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特别是在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对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各兄弟民族都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并不仅仅岳飞、文天祥为民族英雄,少数民族中的将领如左宝贵、马本斋同样也是民族英雄。要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评选“中华英难”活动,用各
民族共同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当代、昭示后人,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促发展
历史证明,民族凝聚力的状况总是和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状况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物质生活状况是决定民族凝聚力状况的基础条件。只有解决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生产力迅速向前发展,人民的生活才能获得提高,社会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发展,民族成员的自信心、自豪感才有可能激发出来,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措施,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统一战线要始终服务这个中心,积极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积极建言献策;要发挥统一战线海内外联系广
泛的优势,帮助开展招商引资、招贤引智活动;组织统一战线成员开展智力支边,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挥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光彩事业,帮助贫困地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依托基层统战组织,支持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贯彻落实党的侨务政策,吸引和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为国服务,从而更好地推动祖国的经济建设。
3、发挥优势、促进合作,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希腊人在2500多年前提出的,并指出民主的基本内核是让人民当家作主。2000多年来,人类在民主进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从根本上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政治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明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2005年中共中央
颁发了5号文件,明确指出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当前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这是统一战线的纲领性文件,各地统战部门要在具体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与优势,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加强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要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大、政府、政协和司法机关中的作用;进一步拓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的渠道;充分调动和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在关系本地区发展的重大决策过程中,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协商于决策执行过程中,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对民主党派广大成员的教育
引导工作;加大选拔党外干部力度,创新选拔党外干部方式方法,将真正能干事、想干事、会干事的人才凝聚到党的周围;积极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式和途径,更多地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4、协调矛盾、维护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由于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巨大的宽容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1)妥善协调好各阶层利益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多样化,利益关系
日趋复杂化。面对这些,统一战线要密切同各阶层群众的联系,正确反映和兼顾各阶层的利益,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使社会各阶层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同时,重视团结新的社会阶层,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帮助他们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充满活力、稳定有序的和谐局面。
(2)妥善处理好民族与宗教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证。要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讲话精神,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提倡各民族相互亲近、相互交流、团结友爱,增加各族群众的兄弟情谊;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实现各民族的协调发展。认真贯彻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
相适应,把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国,不断健全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体制和法制环境;积极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
5、着力做好海外统战工作,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持
当前摆在中华民族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台湾问题,横阻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最大的敌人就是台独分裂势力和西方敌对反华势力。解决这个问题最正确的政治策略就是坚持爱国统一战线,认真积极主动地做好海外统战工作。当前,在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两岸分隔已近六十年,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治体制差异很大。绝大部
分台湾民众既不接受台独,又想保持现有的生活方式、政治权利。他们不希望两岸之间因为台独问题而燃起战火。统一战线应当求大同、存小异,在认真贯彻“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原则和胡锦涛总书记“四个绝不”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岛内政治形势的变化,时刻分析岛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充分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统战策略,团结一切拥护统一、反对分裂的进步势力,争取安于现状、反对战争的中间势力,打击以武拒统、坚持分裂的顽固势力;团结海内外一切华人、华侨和支持中国进行和平统一的国际正义力量,最大程度地争取岛内民心,最大程度地孤立台独分子和暗中支持其搞分裂的西方敌对势力,最大程度地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持。
6、大力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是,民族素质的高低,无
疑是最重要、最具潜力也是最为根本性的因素。统一战线应当更好地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奋发向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着力培育国人的民族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着力培育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着力培育国人的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推动全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
第二篇: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本文摘要: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这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对统一战线提出的战略任务。本文试从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关系;统一战线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独特作用;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具体途径等三个方面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华民族凝聚力统一战线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指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并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力量。它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发展力,是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思想文化因素的不断优化和发展。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推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重要政治因素,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关系,利用统一战线更好地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服务,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展望和探索未来所必须进行的。
一、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关系
(一)二者之间的联系
1、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统一战线的灵魂和支柱
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就是团结和联合一切可以团结、可以联合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把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凝聚在党的周围,并不断增强这一凝聚力,这是统一战线的灵魂。同时,中华民族凝聚力又是统一战线的支柱,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通过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推翻三座大山,从客观条件来说,就是因为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在反动政府的统治时期,不能很好地迸发出来,处于潜在、被束缚的状态。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依靠统一战线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把它充分地释放出来,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2、建立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将一切爱国力量凝聚起来,消灭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将全体劳动者与进步人士凝聚起来,消灭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当前和平时期建立爱国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要把海内外一切中华儿女凝聚起来,增强中华民族的整体凝聚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二者之间的区别
从学科角度来看,统一战线学归为政治学,而中华民族凝聚力学则是介于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之间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从哲学角度来看,统一战线是一种关于联合的政治战略和策略,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中华民族凝聚力则是一种伴随着民族的产生、发展,将民族凝集成一个整体的、存在于民族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客观力量,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二、统一战线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统一战线有利于促进民族的融合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利用统战谋略推进民族融合的例子非常多。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炎黄二帝,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部落。他们在对以蚩尤为首领的东方部落的战争中结成战略联盟,击败蚩尤后进入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民族的起源由此开始。唐代贞观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最辉煌的时期之一,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善于实施统战战略,视中华与夷狄为一家,对周边民族实行以礼相待、和亲以及一定程度的“自治”政策,大大增强了各民族对唐政权的向心力。这一时期,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为五代、宋金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统一战线有利于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
1840年的鸦片战争翻开了中国历史上苦难的一页,在倍受列强宰割的黑暗日子里,除却封建反动势力和卖国投降势力,各民族之间精诚团结、共同抵抗外来侵略。由于中国各族人民的英勇斗争,使得任何一个列强都无法吞并中国、都无法将中国完全变成其殖民地。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华民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组织下,中华民族一切爱国力量结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形成了空前规模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各族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用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全面胜利。
3、统一战线有利于为国家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包括统一战线在内的三大法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六,国家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更是大大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今天全世界的目光都已聚焦到正在高速发展与变革的中国。但面对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国家发展面临的形势与环境还是异常严峻的。从国际看,少数西方大国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极不希望看到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国:政治上,寻找各种借口干涉我内政;经济上,利用各种手段抬高我贸易与生产成本;军事
上,扶持台独分裂势力,并从空间上对我实施战略围堵,千方百计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千方百计阻挠中华民族的和平统一。从国内看,一方面,台独势力甚为猖獗,始终没有停止所谓的“正名制宪”、“去中国化”等分裂祖国的行动;“东突”等民族分裂势力破坏民族团结的暴力活动也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我们自身发展也面临着资源短缺、效率低下、收入差距过大、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最根本的就是要发挥统一战线团结人心、凝聚力量的优势,团结海内外一切热爱祖国、爱好和平、反对霸权的力量,消除一切不利于发展的消极因素,瓦解一切阻碍我和平崛起的敌对势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是统一战线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政治使命。
三、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1、构筑体系、加强宣传,在各民族中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财富。为此,要在充分认识中华民族整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有关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观念体系,并大力宣传。要使各民族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都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特别是在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对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各兄弟民族都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并不仅仅岳飞、文天祥为民族英雄,少数民族中的将领如左宝贵、马本斋同样也是民族英雄。要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评选“中华英难”活动,用各民族共同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当代、昭示后人,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促发展
历史证明,民族凝聚力的状况总是和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状况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物质生活状况是决定民族凝聚力状况的基础条件。只有解决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生产力迅速向前发展,人民的生活才能获得提高,社会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发展,民族成员的自信心、自豪感才有可能激发出来,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措施,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统一战线要始终服务这个中心,积极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积极建言献策;要发挥统一战线海内外联系广泛的优势,帮助开展招商引资、招贤引智活动;组织统一战线成员开展智力支边,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挥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光彩事业,帮助贫困地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依托基层统战组织,支持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贯彻落实党的侨务政策,吸引和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为国服务,从而更好地推动祖国的经济建设。
3、发挥优势、促进合作,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希腊人在2500多年前提出的,并指出民主的基本内核是让人民当家作主。2000多年来,人类在民主进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从根本上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政治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明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2005年中国共产党中央颁发了5号文件,明确指出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当前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这是统一战线的纲领性文件,各地统战部门要在具体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与优势,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加强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要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大、政府、政协和司法机关中的作用;进一步拓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的渠道;充分调动和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在关系本地区发展的重大决策过程中,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协商于决策执行过程中,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对民主党派广大成员的教育引导工作;加大选拔党外干部力度,创新选拔党外干部方式方法,将真正能干事、想干事、会干事的人才凝聚到党的周围;积极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式和途径,更多地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4、协调矛盾、维护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由于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巨大的宽容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1)妥善协调好各阶层利益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多样化,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面对这些,统一战线要密切同各阶层群众的联系,正确反映和兼顾各阶层的利益,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使社会各阶层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同时,重视团结新的社会阶层,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帮助他们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充满活力、稳定有序的和谐局面。
(2)
妥善处理好民族与宗教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证。要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讲话精神,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提倡各民族相互亲近、相互交流、团结友爱,增加各族群众的兄弟情谊;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实现各民族的协调发展。认真贯彻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国,不断健全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体制和法制环境;积极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
5、着力做好海外统战工作,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持
当前摆在中华民族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台湾问题,横阻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最大的敌人就是台独分裂势力和西方敌对反华势力。解决这个问题最正确的政治策略就是坚持爱国统一战线,认真积极主动地做好海外统战工作。当前,在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两岸分隔已近六十年,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治体制差异很大。绝大部分台湾民众既不接受台独,又想保持现有的生活方式、政治权利。他们不希望两岸之间因为台独问题而燃起战火。统一战线应当求大同、存小异,在认真贯彻“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原则和胡锦涛总书记“四个绝不”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岛内政治形势的变化,时刻分析岛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充分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统战策略,团结一切拥护统一、反对分裂的进步势力,争取安于现状、反对战争的中间势力,打击以武拒统、坚持分裂的顽固势力;团结海内外一切华人、华侨和支持中国进行和平统一的国际正义力量,最大程度地争取岛内民心,最大程度地孤立台独分子和暗中支持其搞分裂的西方敌对势力,最大程度地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持。
6、大力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是,民族素质的高低,无疑是最重要、最具潜力也是最为根本性的因素。统一战线应当更好地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奋发向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着力培育国人的民族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着力培育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着力培育国人的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推动全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
第三篇:发挥工会优势,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发挥工会优势,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工会工作是党的工作的外延,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中,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职责。在现代学校制度下,工会已经成为教育系统一支重要的力量。因此,我园工会在工作中努力发挥自身的优势,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凝聚广大教师的人心和方向,促进高昂的工作热情,以实现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展和崭新跨越。
一、重视教师的需求
1、认真学习,树立良好的师德
俗话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举止言行无时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只有深入不断学习思想道德理论,深化教育教学思想,才能把思想化为具体的行动,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用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工会组织可以有效利用工会这一平台,组织教师深入进行师德教育,法治教育,引导教职员工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为教师的专业化奠定思想基础。工会配合行政对教师的政治学习时间作了统盘安排,每周至少一小时用在教师的政治学习。组织教师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通过学习,使全体教师把握了政治大局,在思想上更加牢固地树立起“法”的概念,提升了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师德为中心,建立了一支充满生机活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开展群体师德创优活动,努力提高整体师德修养。围绕群体师德创优工作的开展,工会积极动员,认真落实,并对师德创优工作进行了集中部署。先后组织教师学习了 “优秀教师感人事迹”、“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并结合自己的教育体验进行反思,撰写体会文章,开展“我心目中的好教师”、“更新观念、重塑自我”等师德演讲比赛,从而使每位教师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含义和具体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教师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由此,我们的教师纪律不散、工作不松、坚忍不拔、团结 拼搏。如任群、陈霞等老师一年里没有请一天假,也没有迟到、早退;李轶老师没等病假结束就来上班;幼儿园正因为有这样为幼儿园着想的教师,所以在各方面都发展很快。
二、体会教师的感受 我园工会积极发挥好工会组织团结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尽心尽力做好办实事、送温暖工作,为教师营造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使她们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1.欣赏教师的才艺。在每次开展的教师基本功比赛中,全体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向大家展示自己过硬的教学能力;在规定时间编排的幼儿舞蹈、用统一的材料绘制的美术作品、黑白琴键上流淌着的音符„„无一不展示着她们的才艺,工会和行政对她们的才艺给予了欣赏和肯定。通过欣赏,激发了教师的上进心,发掘他们的潜能;通过肯定,教师获得了内心激励,激发了工作热情。
2.宽容教师的失礼。学校管理工作中,免不了管理和被管理者之间会产生一些摩擦,作为行政与群众之间的纽带——工会理所当然地要起好桥梁作用。教师情绪激烈时难免失礼,工会就成了教师的“出气筒”,由于工会组织各成员能深入群众,了解思想动态,倾听教师的心声,同时将全体教师的心声反馈给园领导,做到上通下达,为行政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从而亲和了教师,在与教师的交往中逐步形成威信、形成磁场,凝聚绝大多数教职工的心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3.善待教师的失误。在我园的课题研究活动中,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参与研讨。由于刚来园不久,对课堂教学以及课题研究不深入,新教师浦晓芹的研讨活动出现了较多的失误。在活动评析时,工会小组长对她说:“这一次研讨虽然不尽如人意,但课堂气氛是生动活泼的,我相信,成绩不好是暂时的,希望你认真钻研,在第二轮研讨活动中获得成功。”现在浦晓芹老师成长很快,她的课堂教学水平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三、回应教师的关注
1、实行园务公开制度
幼儿园工会根据上级部“园务公开”的意见精神,积极组织实施园务公开。全年向教师全面公开幼儿财务、职评、评先、考核、福利、教学、培训、后勤等工作情况,园务公开使教职工对幼儿园发展、管理的方法、工作的程序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全面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广大教职工参与管理幼儿园的意识,加强了幼儿园的民主建设和廉政建设。
2、、加强教工大会建设
教工大会工作是幼儿园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涉及面很广、操作也比较复杂的工作。为推进教工大会制度建设,使教工大会建设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工会对教工大会的约束力和实效性进行了实践和探索,进一步明确“坚持一项制度,把握一条原则,落实一个责任”的工作目标。坚持一项制度,就是工会保证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教工大会;把握一条原则,就是幼儿园内部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必须提交教工大会审议通过;落实一个责任,就是要落实工会作为教工大会工作机构的责任,包括教工大会闭会期间各项工作的落实。我园的骨干教师的评选、幼儿园内部管理改革、教师评聘、考核方案的制定等都是通过教工大会行使决策权,由代表投票决定的。本学期,为更好地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工会修改了教师工作考核方案,先在幼儿园中心组会议上讨论后交教工大会审议,在分组讨论过程中由于考核方案不同以前,教师们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工会成员能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使这项改革方案得到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总之,我园在上级教育工会和幼儿园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了工会的保障、监督职能和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了教师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凝聚力,促进了幼儿园的和谐发展!
第四篇: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初探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紧迫任务。服务社会管理,是统一战线围绕中心、践行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统一战线开创新局面、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也是统一战线与时俱进、进一步提升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统一战线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法宝
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人们所组成的联盟,广泛性和包容性很强,具有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扩大共识、增进合作的重要优势作用,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从统战性质看,统战工作是党的特殊群众工作和社会工作,在本质、目标上与社会管理创新具有一致性。作为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方式,统战工作与社会管理本质上都是做人的工作,统战工作是做一定阶层、特殊群体的社会管理工作,即重点是做党外代表人士及其所联系群众的社会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管理则是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统战工作。统战工作和社会管理都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的观点,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路线,群众工作是统战工作和社会管理的本源和基础。统一战线从一开始就建立在群众工作的基础上,其成员是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直接来自于群众,与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增进团结、维护稳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也与社会管理创新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强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凝聚强大力量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2、从建党90年历程看,统一战线不断壮大过程就是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和创新的过程。从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
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向各民主党派发出建立联合战线的倡议,并就如何由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民主的联合战线提出自己的主张,即建党初期的联合战线、联合阵线开始,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到新世纪、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尽管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不同政治形势发展变化,统一战线的性质及任务不同、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和对象甚至名称不同,但党一直关注各社会阶层及其利益,重视社会秩序管理和各种关系协调。党的统一战线历史,就是党对特定社会阶层、特殊群体团结、引导的历史,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党的社会管理经验不断积累、对特殊社会群体管理逐步完善的过程。
3、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看,统战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法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进入社会矛盾多发期、社会风险活跃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都发生深刻变化,不同的社会群体对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需求已经并将越来越多元化,统一战线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凝心聚力的根本任务、大联合、大团结的永恒主题,特别是重要法宝的作用地位不会变,反而将更加凸显。首先,理念的包容性、民本性决定了统战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更具针对性。在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社会财富分配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统一战线能够及时掌握和反映不同阶层代表人士及其所联系群众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整合、引导不同社会阶层及各界群众的诉求,使每个利益群体都各得其所,在具体实践中更具针对性。其次方式的平等性决定了统战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更具认同感。加强社会管理仅靠行政法律手段实行管、控、压、罚,即使做得最好,最多也只能有“善政”,而不可能有“善治”。统一战线的显著特色就在于以平等、民主、包容的态度对待差异,以沟通、协调、引导的方式增进共识,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更容易获得工作对象的接受、认同,能够起到潜移默化、融洽汇通的作用。再次,成员的广泛性决定了统战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更富成效性。统一战线成员广泛,在各阶层、各领域都具有代表性、影响力和示范带动作用,联系交友等统战
方法又倍具亲和力和人情味,因此,统一战线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效果将更加深入、更为持久。
二、运用统战思维,发挥独特优势,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统一战线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秉持统战理念,运用统战思维和方式方法,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发挥独特优势,主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
1、更加注重凝心聚力工作,推动社会管理理念人本化。统一战线以凝聚人心为根本任务,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充分把握和发挥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中所蕴涵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把统一战线各方面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到社会管理创新上来。要加强政治引领,强化政治共识同化。积极践行 “同心”思想,引导广大成员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增强政治认同感,为社会管理创新凝聚广泛的政治共识。要积极因势利导,强化社会责任教化。发挥道德力量的示范作用,引导统战成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使之成为统一战线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追求。要密切关注民生,强化真情服务感化。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重点,充分发挥统战成员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畅通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积极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寓管理于服务,靠服务来赢得理解、感动群众、凝聚人心。
2、更加注重协调处理好五大关系,推动社会管理重点源头化。源头治理是治本之举。要关口前移,妥善处理好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统战领域的不和谐因素,尽可能防止和减少严重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的产生。要适应社会管理新要求,着重加强宗教场所管理、代表人士物色培养、矛盾纠纷协调排查、突发事件预警等机制创新,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完善少数民族群众管理服务,加大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帮扶力度;引导非公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切实加强海外人士的联系和服务,用五大关
系的和谐引领社会的和谐。
3、更加注重发挥统战成员作用,推动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社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自我管理。统战成员、统战组织是社会管理的对象,也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和协同力量。统一战线要支持和鼓励统战成员、统战团体和新社会组织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发挥多元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作用。一是要发挥代表人士的作用。认真做好代表人士工作,要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能够在参与和配合社会管理中,对所联系群众乃至社会各方面成员产生积极影响。要针对阶层群众的代际更迭和结构变化,着力培养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代表人士,引导他们增强参与和服务社会管理的主体意识,积极在协助党和政府加强社会管理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产生辐射和放大效应。二是要支持统战团体发挥作用。加强统战团体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公信力、影响力。支持工商联履行有关经济类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职责,主动承担部分社会治理职能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少数民族同胞联谊会、海外联谊会、宗教团体等各类统战团体辐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活动。三是加强对新社会组织的引导。重视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群体等新社会组织,注意将游离于传统统战工作体系外的新阶层人士纳入统战工作视野,引导新社会组织自我管理、健康发展,主动参与社会协同管理。
4、更加注重运用协商引导方法,推动社会管理方式柔性化。社会管理最易接受的方式是协商、疏导为主的人性化方式。要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办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要用平等商量的方式交换意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协商于决策执行之中的原则,扩大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支持他们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加强与广大统战成员联系,真心实意地与他们交朋友,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利益表达,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善于运用统战工作的艺术和方法,充分体现亲和力和人情味,相互尊重、体谅包容,在交流沟通中加深理解,在合作
共事中增进友谊,使统战成员真心认同、主动自律,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5、更加注重基层统战工作,推动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突破点也在基层。统一战线在基层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资源优势,要不断加强基层统战工作,夯实社会管理工作基础。积极推进统战工作不断向基层农村和社区延伸,向新的社会阶层和各类社会组织延伸,向特殊的社会群体延伸,向网络信息平台延伸,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统战工作网络,扩大统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领域范围,实现统战工作的全覆盖和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无缝”对接。
第五篇:发挥统一战线优势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社会矛盾逐渐增多,这对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国内外深刻变化的新形势,面对社会结构和群众状况的新变化,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意义。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除了要发挥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主体作用外,还要注意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
一、统一战线在群众工作中具有独特优势和特殊重要的作用 统一战线就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是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化解消极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要坚持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切实做好各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尊重他们的劳动创造和创业精神,凝聚他们的聪明才智,引导他们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胡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发挥统一战线工作优势,做好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统战工作对象主要是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民族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他们在做好群众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统一战线在群众工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统一战线具有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功能,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统一战线团结了各方面党外代表人士,他们在各自联系的群众中往往具有共产党不可代替的影响。同样的语言,由他们向自己所代表的群众说出来,有时比共产党说更容易被接受;同样的工作,由他们到自己代表的群众中去组织和开展,常常比共产党去做效果更显著。通过统一战线协调关系,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可以有效地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实现我国社会长治久安,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一个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二是统一战线是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密切党同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可靠的群众基础。统一战线中各党派、各团体、各界党外人士联系各自不同的群众,代表各自群众的利益,反映各自群众的要求。他们常常站在不同的角度想问题,提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唯其如此,才能把复杂多样的社会现实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来。从这里,能够了解到通过其他渠道所不易掌握的社会信息和情况,听到不易反映出来的呼声和意愿,获得难以得到的建议和批评。同时,统战工作本身就是党的一种特殊的群众工作,统战工作方式是协商的方式,工作作风是民主作风。通过统一战线,可以更好地组织群众、宣
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真正顺乎民意,赢得民心,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统一战线在群众工作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统战工作对象政治参与意识较浓,联系群众密切,在群众中具有较强的表率和引导作用,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特别是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和领导职务的统战工作对象,他们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过程中,对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等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及其决策上,起着重要作用。二是统战工作对象分布范围宽广,社会联系面十分广泛。统战工作对象分布在我国多个社会领域,就民主党派界别特色来说,民盟成员多分布在文化教育界,民建成员多分布在经济界,九三学社成员多分布在科技界,农工党成员多分布在医药卫生界等,同时,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都是各自行业的业务骨干或学科带头人。他们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由他们做群众工作,有利于广泛地团结和争取各阶层人士。三是统战工作对象专业素质高,社会活动能力强,在社会上有良好的职业声誉和个人魅力,他们具有高知识层次,自身素质高,敬业精神强,思想异常活跃,有较超脱地位,能利用各种渠道发挥职能,直抒胸臆,在群众中有较强的影响力。
正是基于统战工作对象在群众工作中的自身特殊优势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统战工作对象在群众工作中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充分发挥统战工作对象优势,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一)充分发挥统战工作对象参政议政职能优势,切实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服务人民群众。一是要围绕事关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服务。二是要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群众呼声,表达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利益。在参政议政方面,统战工作对象既要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又要突出特色,各有侧重。例如,以经济界和科技界人士为主的党派,要把参政议政和服务的重点放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方面,以知识界、教育界人士为主的党派,要把参政议政和服务的重点放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面等。
(二)充分发挥统战工作对象分布领域广、联系面大的优势,做好相关层面的群众工作。统战工作对象具有分别领域广、联系阶层多等优势,这给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很大方便。同时,统战工作对象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形成合力,通过共同努力,凝聚更大领域、更广泛层面的群众,进而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全体中华儿女凝聚起来,把整个社会的群众工作做好。
(三)充分发挥统战工作对象自身素质高、在群众中具有表率和引导作用的优势,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如上所述,统战工作对象大多是学有所成的专门人才或专家(学者)型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他们自身素质高,敬业精神强,政治参与意识浓,在群众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通过他们做群众工作,易于使群众信服,增强亲近感,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充分发挥统战工作自身优势,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通过服务人民群众,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做好群众工作,必须首先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实现好,千方百计做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只要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群众工作的重点,集中力量加以解决,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做好群众工作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作为统战工作对象,服务人民群众的方式和途径很多。
三、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统一战线为群众工作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
尽管统一战线工作对象在做好群众工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面对现实生活中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的新形势,做好群众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仍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以科学的方法、手段和途径,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服务群众,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一)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一是要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两要、两不要”:要深入群众之中,同群众打成一片,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而不要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要站在群众的前面,当好表率和向导,而不要站在群众的对立面,轻慢、蔑视群众。二是要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做到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要经常深入群众,与群众沟通思想、交换意见,认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时刻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
(二)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在率先垂范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要认真研究经济社会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和
掌握适应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方法,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凝聚和激励群众前进。
(三)要不断开辟做好群众工作新途径。一是要通过参加民主座谈会、协商会、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定期与群众沟通,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在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桥梁和纽带,及时反馈基层群众的意见,做广大群众的代言人。二是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职能。要监督各种行政行为,有效防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督促违法案件的查处,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要监督提案、议案的落实,使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要推动民主法制建设,促进民主决策机制的形成,使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在决策前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深入听取群众意见,从而使各项决策最大限度地代表广大群众的利益,反映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中共百间房街道党委
二〇一一年六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