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德建设讲稿
师德建设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有关师德建设的动员大会,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我们学院今后师资队伍建设和学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师德兴,教育兴,民族兴。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各项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我院自“升本”改建以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阳光品质办阳光大学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扎根、服务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适切性人才,以求实现把学校建成本地区维护社会稳定、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及传播现代文明的重要基地的目标。要实现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的师德建设至关重要。
当前我院大多数教师都能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爱岗敬业精神有待提升。有些教师备课不充分,教案缺乏新东西,上课得过且过,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沉闷,学生毫无收获。有的不按照教学计划授课,随意压缩教学时数,在教学上“缺斤短两”。
(二)教书育人意识比较淡薄。有的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意思想道德教育,没有把育人作为应尽的职责,育人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有些教师与学生不交流、不沟通,工作不投入感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思想状况和道德品质漠不关心;只知道“授业”,却忘记了自己的“传道”、“解惑”之责,错误地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上课教书,育人工作是班主任、辅导员的责任,事不关己。
(三)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有待强化。有些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缺乏自尊自爱,难以起到表率作用。例如,有的教师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上课时手机乱响;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有意无意地贬损其他教师,抬高自己;还有个别教师自由主义思想泛滥,信口开河、观点偏激或者颓废,在讲台上任意发泄不满情绪,不注意自己的言论导向,更有甚者随意侮辱学生。对一些“问题”学生持简单的冷淡、排斥甚至歧视态度,甚至还有极个别教师在学生考试、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向学生索取金钱财物,弄虚作假,在学生中造成极坏影响。
(四)治学态度不够严谨。不少教师或安于现状,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在科研上急功近利,热衷于一些“速成”的学术成果,将学术研究功利化。个别教师仅仅把从事教师事业作为维持生计的手段,甚至“保底”工作,四处兼职或者准备考硕、考博,对本职工作了不兴趣、敷衍了事,导致学校教育质量降低和教学秩序混乱。部分教师疲于应付工作量,对学生的感受和教学效果不闻不问,导致学生接受的知识含金量降低。
(五)政治观念淡漠。一些教师埋头于业务,并将之视为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愿抽出时间和精力加强政治学习,长此以往便丧失了应有的政治热情和政治敏感度,甚至失去了政治信仰。民族院校的学生多半是来自于不同民族,如果民族院校教师师德不高,很容易产生一些民族问题,进而影响民族关系的和谐。民族院校教师如果政治观念淡漠就会无意中对学生们正在形成的人生观产生消极影响。
虽然我校教师中思想道德有问题的仅仅是少数,但其造成的影响却不能小视。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力量,师德水平高低是关系师资队伍建设,关系学校教学、科研、教育管理,关系校风、学风,关系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我院地处藏区,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70%以上,受各民族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构成和综合素质以及行为方式存在重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不同层次特点,实行分层分类教学。既要传授现代文化知识、培养生活技能;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政治观。这就要求我们要脚踏实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加强师德建设,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维护藏区稳定、促进藏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知荣明耻,正己立德,为人师表”,做一名知识丰富、业务精通、治学严谨、注重创新、甘于奉献的教师,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让我们用“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缺志气”的作风,以“阳光品质,办阳光大学”的理念,和“大爱华,充满活力,追求和合,自强不息”的阳光品质,全力以赴投身于民族教育事业中,为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目标、构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0年5月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
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
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
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
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按照“1+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模式为现在的“兼职团干部”模式,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次工作得到了团市委的充分认可,2011年四平市组织部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
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知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好。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织形式。先后与农联社、吉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协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帮扶支持。特别是吉林银行的“吉青时代”小额贷款项目更得到团省委的无偿贴息。
五、以廉为先,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明形象 作为新任职的年轻干部、党员干部,我既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关怀,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我区在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我们这些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深知,作为一级干部,应该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要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来刻苦磨炼自己。勇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生活中争作表率。在团区委开展“争做勤廉表率,竭诚服务青年”主题教育,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启动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按照学习贯彻区委、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我们根据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要求,为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立了团区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由我任组长。按照“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明确了单位正职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约谈团干部一次,就有关廉洁从政个人“不准”和“禁止”行为适时对所管的团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在2012年即将到来之际,共青团区委迎来组织部考核组,对共青团区委一年来的工作进的实地测评,感谢组织的帮助与关怀,今后我们更要自觉地接受组织的监督与考核。铁东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今又开始了新的征途。广大青年有幸成为亲历者,成为追随者,同时我们也是共享发展成果的受益者。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心存畏惧,“做一个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做一个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做一个亲属子女可以引以为荣的人,做一个回顾人生能够问心无愧的人”。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方针路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攻坚克难、求富图强”的四平精神,坚定不移的实施 “五区”战略的发展规划,为建设富裕和谐新铁东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加强师德建设讲稿
加强师德建设
师德启示录培训讲稿
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需要;提高学校声誉,创建名优学校的需要。近两年,我校在师德建设中以学习为先导,制度为保证,通过活动促提高,把师德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取得了一些效果,下面将就如何进行学校师德建设的做法谈一谈。
一、加强学习,为搞好师德建设奠定坚强的思想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诸多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尤为重要。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学校把教师的思想建设放在重点位置,并通过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来强化。
1、建立学习制度。根据教育总体的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学习制度,如隔周政治学习制度、寒暑假集中学习培训制度、学习考核制度、干部教师学习档案制度、学习奖惩制度、学习交流制度、干部讲课制度等。做到干部讲课有讲稿,教师学习有笔记,学校有体会交流,期末有总结,使学习时间、人员、内容三落实。同时,还将政治理论学习情况纳入教师综合考核,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推动、年终有考核总结。规范学习行为,保证了学习质量。
2、明确学习要求。学习过程中做到“四化”即:学习制度化、内容系列化、形式多样化、人员层次化(即:中层以上干部为学校中心理论组成员,党员、教师三个层次分别学习)。并做到“三个结合”即:政治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政治理论学习与党、团、工等组织相结合;政治理论学习与重要节日的庆祝相结合。
3、精选学习内容。学校把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重要的位置,一是抓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提高理论水平,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二是加强教育法规学习,规范教师师德行为。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观看《师德启示录》的光盘,以及教育局制定的《桑园一中教师十要十忌》、《六条禁令》,学校制定的《桑园一中教师忌语》,《学校教师行为规范要求》提高教师师德认识,规范教师师德行为,发挥了约束和导向作用。
二、选准载体,为加强师德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
按照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生爱戴、家长信赖的目标,学校开展了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体的“四个一”活动(即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规范自己每一个言行、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辍学)和“园丁杯”竞赛、创建文名年级组、争做文明学生、争做文明教师的活动。使之成为加强师德建设的有效载体。
1、结合实际制定制度。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具体的要求。如先后制定了《桑园一中教师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在校一日生活须知》、《教师忌语》、以及《关于开展“四个一”活动的要求》、《关于开展“园丁杯”竞赛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争创文明年级、班级、学生、教师活动的安排》等等。为推进学校的师德建设教育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突出重点抓关键环节。一是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帮教。要求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特别是对“学困生”不歧视、不放弃,并每个班建立“学困生”档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教措施,做到因材施教。二是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学校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通过师生募捐等形式建立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基金,确保每个学生上的起学。三是规范教师的言行,率先垂范。教师注重衣着打扮得体,不浓妆艳抹,语言文明,举止礼貌规范,处处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榜样。四是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鼓励教师积极进行学历进修,提高学历层次,提高知识储备量。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五是精心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课堂做到七优化,即:优化教育思想、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优化教学质量。
3、树立典型,靠典型引路。学校非常重视典型的示范作用,尤其是注重培养自己的典型。比如在学生家长、学生中开展“我最信赖的老师”、“我最爱戴的老师”评选活动,在教师中开展评选“爱生模范教师”、“师德标兵”、“十佳教师”的活动。利用学校的广播、校报,召开表彰会、报告会,大力宣传先进教师的事迹,发挥“十
佳教师”的榜样作用,让他们上“引路课”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注重做到三个结合:即从教师的社会形象入手,将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从规范教师的个人行为入手,将规范个体与建设集体结合起来;从开展教育入手,将思想教育与岗位实践结合起来。
三、建立机制,为促进师德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建立行之有效的师德建设的运行机制,是师德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主要抓了四方面的工作:
1、建立师德考核制度,定期进行师德考核。结合实际制定教师师德考评方案,按学中期初评,期末总评进行。考核中,把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教师互评和领导评相结合,对教师的师德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奖惩、职务的晋升、职称的评聘等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实施课堂教学等级制。为促进广大教师进一步发扬“敬业、爱生、奉献”精神,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学校对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进行等级认定。对优等课的教师予以表彰,对末等课教师出示“黄牌”限期整改。从而引导教师潜心研究教材、教法,促使教师的师德更加高尚,业务更加精良。
3、建立监督机制。向社会、学生家长、学生公布学校对教师的师德要求,把师德建设融于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中,通过在学校门口设立校长信箱,学区内设置“师德举报箱”和聘请师德监督员及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及时反馈教师师德方面的表现。
4、建立奖惩机制。为了加强导向,加强师德奖惩的力度。对在评选中,评选出的各类师德先进个人,在精神鼓励的同时给予物质奖励并且在职称评定和各类评优中,坚持“三个倾斜”“两个取消”即:向师德优秀的教师倾斜;向班主任教师倾斜;向素质教育成绩显著的教师倾斜。取消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师的申报资格,取消对所教学生搞有偿家教及有传销活动的教师的申报资格。
总之,通过加强师德建设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经;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师德建设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有力保障。
加强师德建设 师德启示录培训讲稿
日期:2006.4.11参加人员:全体教职工
讲解人:赵尔祥 负责人:朱德堂
桑园中心初中
第三篇:师德建设宣讲稿
温馨的校园 成长的乐园
--马鞍山市金瑞中学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马鞍山市金瑞中学坐落在安徽省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金瑞新城”内,开办于2006年8月,办学四年来,学校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省卫生先进单位、省青少年消防教育先进单位、市平安校园、市巾帼文明岗、市绿色学校、市交通安全规范学校、市先进教导处、市先进政教处、金家庄区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校有一支凝心聚力的教师团队是分不开的,是教师们辛勤努力和默默奉献的结果。
一、温馨洒满菁菁校园
金瑞中学的教师团队是逐步形成的,2006年在编教职工只有17人,2007年为29人,2008年为45人,现有教职工49人。几十个教师来自于几十所学校,并且多数教师来自于边远学校,面对新环境,面对新伙伴,学校尊重教师的过去,宽容教师各自特性。开办之初,尽管学校经济很困难,但注意抓住机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构建和谐的教师团队,如:对教职工本人及其家庭的“五必访”,2007年春节,学校领导到每位教职工拜访;每逢教职工生日,学校为他们送去鲜花、蛋糕,学校广播站为教师点送生日祝福歌;为了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关爱教师的健康,增加教师了解机会,学校开设了“教师休闲吧”,提供咖啡、点心等。学校开展创建温馨班级活动,倡导和谐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通过创建,涌现一批富有爱心责任心的老师,如:204班崔明老师自费为学生准备了“爱心雨伞、雨披”,为下雨天没带雨具的同学应急之用。201班潘时香老师自费为学生准备“爱心早点”,发现哪个学生未吃早饭,就会把他叫到办公室,递上一杯香浓的牛奶,几块面包或饼干。203班张勋贵老师班有个学生家住的比较远,为了学生的安全,经常骑车送他回家〃〃〃〃〃〃老师们的关爱让困境中的孩子感受到明媚的阳光!
二、爱心伴随学生成长
金瑞中学的学生60%来自于拆迁安置户子女、周边农村,40%来自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困难家庭较多,家庭教育能力较弱,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老师们必须有超常的耐心、爱心和细心,必须要有更多的付出。老师们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开展各类帮困助学活动。如“党员一帮一”活动,全校19名党员及7名入党积极分子分别与在学习生活、行为规范上有困难的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定期和这些学生谈心交流,了解他们在成长中的困难和困惑,并及时给与帮助;“初二年级爱心班”活动,初二年级的教师牺牲中午休息的时间,义务给中午留校的学生开班补缺补差,使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快跟上学习进度;青年教师组织志愿者开展“关心留守儿童及外来务工子女”活动,利用节假日和孩子们一起包饺子,带他们到市博物馆、方特游乐场活动,给这些孩子们带来了欢乐,感受到“家”的温暖。学校党支部每学期初开展向困难学生捐献“爱心书包”活动,使这些家境贫寒的学生,看到生活的希望。每学期中间和寒暑假期间,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家访活动,教育学生和家长注意假期安全,合理安排假期生活。全体教职工从思想、学习和生活各方面关注学生成长的活动多次得到马鞍山市日报、皖江晚报、马鞍山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如今的金瑞校园,师生相互关注,处处充满和谐。
三、目标引领教师发展
1、人人有目标
金瑞中学的教师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专业发展的需求和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为了促进教师立足金瑞中学早日快速成长,学校制定了教师成长规划,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教师明确了要求,并要求教师根据学校的规划,制定个人成长计划,从职业道德、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规划自己成长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和需要的帮助。教师的发展需要学校监督和考核,为此,2
学校把教师是否有专业发展规划纳入绩效考核中去。教师发展目标的实现更需要学校提供广阔的平台,为此学校专门为教师配备各类书籍,并开设“教师沙龙”,教师相互交流心得。每年的4月,学校举办“教师论坛”,让每位教师走上论坛,畅谈自己的教育理想和实践,畅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得与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开阔教师的视野,学校派出教师到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学习,学校还多次聘请专家、劳模到校讲座。
2、层层有目标
学校虽然只有几十名教师,但学校在对教师发展整体规划的同时,还制定了分层目标。学校党支部抓好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党员做到“为人师表走在先,教育教学走在先,吃苦奉献走在先”。要求干部讲团结、注学习、乐奉献、作表率、会沟通。记得2006年8月到10月,学校已正式开学,可学校还没有围墙,大门也没建好,学校仅有的教学设备的安全难以得到保证,那时的金瑞新城,除了学校,没有一户居民,环境十分恶劣,学校无力雇佣外人。面对难关,学校全体党员、干部和男教师自发组织起来,轮流值班守夜,没有报酬,奉献精神实在感人。目前学校青年教师人数较多,学校以关爱和关注为主抓好他们成长的每一步,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经过几年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现有市级骨干教师1人,区级骨干教师4人,校级骨干教师14人。为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学校对各级骨干教师提出了每年必须完成的“六个一”目标。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校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明确班主任职责,规范工作要求,定期和不定期召开班主任德育研讨会、班主任培训和经验交流会,并组织班主任远赴上海民立中学、东庐中学、洋思中学等地参观学习,切实解决问题,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四、规范提升师德水平
高尚的师德师风是建立一所特色学校的“魂”,只有“魂”正才能“心”正,3
才能“身”正,才能“影”正。而师德师风的形成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需要更加规范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为此,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胡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一系列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督促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提高理论水平,依法执教。明确要求开展了“全体教师定期走访家庭”、全员育人、“树师表形象、展教师风采”主题演讲、“廉政文化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学校还与每位教师签“师德承诺书”和教师文明承诺书,要求每位教师自觉做到:依法执教,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先进文化,不发表、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和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任何言论。恪守师德,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家长、严谨治学、廉洁从教。尊重学生人格,了解学生的需求,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重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坚持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和目标,在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参加教研教改,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为人师表,着装大方,谈吐文明,举止得体,作风正派,言谈举止各方面争做学生的表率。学校通过学生座谈、家长座谈、学生评教等方式,加大教师师德行为的考核力度,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师德水平。
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师德建设的内容也需更加完善,金瑞中学,作为一所历史短暂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刚刚起步,任重道远。
2010年8月
第四篇:师德建设讲座讲稿
一、新时期师德的含义与特征................................................................1
二、目前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3
三、新时期高校师德的内容与基本要求................................................6
四、加强师德建设的基本途径................................................................9
新时期师德建设的理论探讨
一、新时期师德的含义与特征
(一)师德的含义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它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包括狭义的和广义的两层含义。狭义的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应包括哪些内容,需要研究。不过至少可以指出以下几点:一要忠诚于教育事业,对教育尽心竭力,处理好事业需要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二要关心爱护学生。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人为本,具体到对教师来说,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见物不见人,只知教书,对学生成长漠不关心,不是合格的教师。三要遵守学术工作道德。抄袭、剽窃作假等等有违科学工作道德的行为,都与教师的身份不合;有这样行为的人有辱教师的光荣称号,情节严重者不宜留在教师队伍中。
广义的师德是指对教师个人道德的全面要求。要承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教师对自身的道德、人格要有更高的要求。要自觉为人师表,作道德的表率。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应该也是对自己的要求;要求学生做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要严格要求,作出表率。教师要自觉抵制教育领域的不正之风,维护学校这一方净土。即使在八小时之外的日常生活中,在家庭生活、朋友相处中,教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总之,作 为教师,应该自觉地意识到,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不只是在教室里,教师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都是一种教育,或是好的,或是坏的。只有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无愧于教师的神圣称号。
(二)师德的特征
师德的特征分为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两种。师德的共性特征指的是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师德的内容要求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以下三个共性特点:
1、师德不同于一般的职业道德。教师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由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活生生的青少年,由于教师劳动的价值体现在开启心智和塑造人格,使其职业道德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联系着整个社会,联系着人类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师德具有明显的典范性。由于师德具有以身立教的作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达到比常人更高的道德标准,需要更加重视道德修养,努力以自己的道德去影响和形成学生的道德,以自己完善的人格去影响和形成学生的人格,以自身的情操去陶冶学生的情操。
3、师德具有自律性。践行师德又是一种自觉的意志行为,它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于教育劳动效果的长期性、迟效性,它要求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有长远的眼光面向未来,努力克服困难,深入细致地、持之以恒地做好教育工作,无私奉献、严于律已、为人师表必须依靠内心的信念来完成,这就决定了师德具有自律性。
师德的个性特征指的是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师德的内容要求不尽相同。这里主要讲一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师德的个性特征。
第一,新时期的师德,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并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教师以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自觉主动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教育思想,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这是时代对师德的要求,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明确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第二,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知识剧增的时代,科技兴国,关键在教育。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提高国民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会创造,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研究教育规律、研究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教师要博学多闻,求真务实、不断学习、勇于探索。因此,师德具有发展性和开拓性。
第三,新时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互助的同志式的关系,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教师教学。“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既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准则,又是教育的艺术。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体现了师德的协调性和民主性。
总之,21世纪所需要的教师素质,既包括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也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和能力,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二、目前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师德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也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所以,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特别是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不仅是提高其他素质的基础,而且是重要的教育力量。
随着社会转入市场经济,高校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总体说来,市场经济对高校的影响是积极的,它转变了办学体制,更新了办学观念,拓宽了办学渠道,提高了办学经费,优化了高校人才。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毕竟对我们来说是新事物,需要一个健全和完善的过程。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旧的体制被冲破了,新的体制尚未健全,徘徊在新旧两个“世界”之间,不仅旧体制的一些弊端有待革除,而且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极易孳生、扩张。在这一背景下,当前高校师德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苗头和不良倾向。
市场经济强化了经济问题的社会地位,谋利成为既合法又热门的时尚。一旦成为时尚,不择手段与舞弊现象就成为谋利时尚的孪生子。体现在师德方面,则有以下七种表现:
一是学术舞弊。评职称、申请科研项目、评审学位点、研究基地等活动,都是学术性很强的活动。但是,有些人则把这一切理解成了“攻关”行为。弄虚作假,刺探情报,以请专家讲学、举办学术活动为由,请评审专家们游山玩水,厚礼馈赠,更有甚者则大把塞钱,把某些企业的不良经营之风带到教育的神圣殿堂。
二是“导师经济”。随着在职人员大量攻读研究生,有权有势的学生便成为某些导师的经济资源。市场的行为往往是互利互惠的。导师为学生开绿灯,使一些从未受过正规教育,甚至外语近乎于零起点的官员,企业家居然以高分考取硕士生,乃至博士生,然后便可以从不到校读书、上课,却可以顺利获取学位。学生回报老师的则是厚礼、公款旅游,甚至为老师购房、装修、开办企业。
三是炒作学问。的确,学术也需要宣传、广告,扩大影响,但学术不同于商品,更不同于流行音乐,学者也不同于影视明星、歌星、舞星。学术追求的是科学态度,实事求是。但我们常见书评文论中,鲜有批评与自我批评,书评文论大多流于吹捧与互相吹捧,既不严肃,又充满了市侩习气。
四是变相卖文凭,在高校的成人教育中表现尤为突出。命题、辅导、考试、评卷“一条龙”作业,有组织的“关照学生”。以提高考试及格率,增强对考生的吸引力,以收取更多的费用。
五是学阀作风和学术群体宗派化。由于高校大多是近亲繁殖,老师留学生,学生留学孙,学术队伍中大有“家族”化倾向。个别学术带头人有如家长,君临天下,唯我独尊,干预行政,党同伐异,排斥异己,既败坏了学术形象,又不利于人才发展。
六是学术商品化。个别学者受商业利益的诱惑,为伪科学张目,替假冒伪劣商品做广告宣传,甚至把学术讲座、普及科学知识混同于推销、传销,如名噪一时的“水变油”(“水变油”故事的始作俑者是哈尔滨的一个司机,1992年他声称发明一种能将水变油的“水基燃料”,加入此种配方,清水可以变成油料。区区数年,这个名叫王洪成的骗子先后骗取了3亿元,1998年,他的骗局终于被揭穿,入狱十年。此后数年,“水变油”的不同版本仍不断在国内出现。2002年,武汉的一个骗子,宣称自己发明了“酒变油”,不料一个月不到,把戏又被人揭穿。)等事件。
七是教师“老板化”,学生雇员化。教师从事第二职业,在不影响教师职业的前提下是允许的。但个别教师利用学校无形资产和实验条件,开办变相的个人企业,直接雇用自己的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无关的牟利活动。同时利用自己的职权,在教学和考试方面为自己的雇员学生行方便、开绿灯,实际上荒废了学生的学业。
如此等等问题的存在,不能说很普遍,但有些也非个别现象。这些问题暴露出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师德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已经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高校的社会声誉、正常秩序、办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公平竞争和身心健康成长。值得我们注意研究和解决。也反映了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新时期高校师德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在讲新时期高校师德的内容和基本要求之前,我先讲一下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和《教师法》中有关师德的规定,请大家根据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和《教师法》中有关师德的规定,对照一下自己的师德状况。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字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二)《教师法》中有关师德的规定
第三条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第八条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三)新时期高校师德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1、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矢志不渝。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也是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因为一个不忠于教育事业的教师,是不会安心教育工作的,更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 用在教书育人上。所以,抓师德建设,首先要抓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志向,特别对青年教师来讲显得更为重要。
2、热爱每个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更是教好学生的前提。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把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学生,学生也一定会热爱教师、信赖教师,把教师的教导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喜欢听话的、聪明的、漂亮的学生是容易的。但要热爱淘气的、不够聪明的、有这样或那样过错行为的学生却不是很容易的,这就需要教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爱每一个学生,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3、教好功课,一丝不苟。
学校完成传授知识技能,培养人才的任务,主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因此,认真教好功课,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当然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好功课的内涵更丰富。教师不仅要教好学科课程,而且要教好实验课程,不但能认真上好必修课,而且要积极上好选修课,这是培养“合格”加“特长”人才的需要。所以,教师要根据教育“三个面向”的需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渊博的知识和现代教学技术,并积极研究教法,指导学法,圆满完成所任学科的教学任务。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各方面都应为学生和社会作出表率,它是约束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也是影响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提出:“教师的急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教师的世界观、道德品质,甚至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教师必须从严要求自己,做到用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
5、团结协作,共育新人。
团结协作,共育新人是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其他人员相互关系的师德要求,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条件。因为教师的劳动是个人劳动和集体劳动的辩证统一;从教师的劳动方式来讲,是个体式的心智劳动。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只有靠教师集体的共同劳动才能完成。同时,教师的个体劳动也需要在教师集体的支持和配合下才能获得成功。所以,新时期的教师既要有竞争意识,更需要有团结协作,共育新人的精神。
6、勇于探索,开拓创新。
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的师德要求,也是区别传统的“教书型”教师与现代的“教科型”教师的一项重要标志。面对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这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树立新观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寻找新规律。那种墨守陈规,抱着死东西不放的旧思想、旧方法已不适合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也难以培养出思维敏捷的创造型人才。为了培养具有锐意进取精神的跨世纪的新一代,教师必须具有探索研究,开拓创新的精神。
7、掌握教育规律,坚持教书育人
大学教师的基本职责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智力和人格,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大学教师要完成自己的基本职责,除了掌握渊博的知识和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之外,还必须掌握教育规律。“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教书育人是教育工作的一条客观规律,因此教师应在教好书的同时,把育人寓于教学的过程中,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要努力成为正确思想的宣传者,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优秀品质的体现者。
8、勤奋好学,精通业务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大学教师对这种美德更应该发扬光大,只有勤奋好学,学而不厌,才能使业务精深。因此大学教师应该是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永不满足的人。不满足,就可以拥有比一般人 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业务,精通业务,从而给学生以智慧和力量。
9、治学严谨,一丝不苟
科学是无止境的,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然而科学知识的获得是不能苟且的,必须有严谨的态度。大学教师只有治学态度严谨,勇于创新,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新的科学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情况,从而把学生引向学科的前沿,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出类拔萃的人才。
10、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坚持真理与修正错误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大学教师不仅要坚持真理,而且还要虚心听取别人提出的批评意见,不掩饰自己的错误,勇于开展自我批评,修正错误。
四、加强师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把师德建设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从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对教师要求的高度狠抓落实第一、外争权利,内抓义务,做到双管齐下。
所谓“外争权利”,是指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宣传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落实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教育行政部门是教师的主管部门,必须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为教师讲话。不努力追求和维护教师的正当利益,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教育行政领导。当前,首先要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党和国家有关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使全社会进一步重视、支持、关心教育工作。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令人尊敬、令人羡慕的职业。这样,既有利于吸引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报考师范院校,从根本上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素质。同时,使在职的广大教师解除后顾之忧,能甩开膀子安心搞教育。所谓“内抓义务”是指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抓好《教师法》提出的教师应承担的六条义务的落实检查工作。从战略的高度,抓好教师的职业形象,做到从严治教,依法治教。
一是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履行师德的自觉性。
二是要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师德教育活动,以形成良好的氛围。
三是大力表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好人好事,树教师形象,开时代新风。
四是在评选先进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坛新秀、教坛中坚中要把师德放在重要地位。考察提拔干部、教师职务晋升也要把德行放在首位,防止重业务,轻政治;重能力,轻品德的倾向。
五是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以规范教师的行为。对不履行教师义务,违背师德原则的教师要给以严肃教育,触犯教师法规,要绳之以法。总之,在教育系统内部,一定要形成讲奉献、比贡献的良好风气。
(二)对于学校来说,要加强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严格规章制度,优化学校风气,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面放在首位。加强师德教育,也必须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入手。因为一个教师只有有正确的政治态度和立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有较高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水平,才会产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能担负起为振兴中华民族而教书育人的重任。
严格规章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师德建设中,既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师德认识,又要从制度上加以约束和保证。学校应根据国家要求和本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行为准则,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一目了然。同时,在评优晋职时,要优先考虑勤奋踏实又有水平的“老黄牛”,不让老实人吃亏。
优化学校校风,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一是学校领导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二是要营造树正气、讲奉献的良好氛围。对热爱学生,认真执教,勤奋踏实,改革创新的先进教师和事迹要大力表扬;对擅离职守、讲条件搞攀比的人与事要敢于批评,并把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是要经常开展“学生在我心中”,“青春在讲台上闪光”以及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校园内形成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每一个教师都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师德水平。所谓师德修养,是指教师为了培养高尚师德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的功夫及其所达到的师德境界。教师的高尚师德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加强师德修养和自觉接受师德教育的结果。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
加强师德修养,首先要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方面着手,这是人的行为活动的“定位器”。当一名教师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之举,其一生是平凡的,生活也是清苦的。但是教育事业是关系人类千秋的大业,千千万万的青年是在教师的辛勤教育下才成为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所以,教师要有职业自豪感,要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在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上。要牢记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讲政治”的指示,要有正确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面放在第一位,这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问题。
其次,进一步提高师德认识,坚定师德信念。认识是情感的基础,信念是履行师德要求的内在动力。教育要深刻了解国家对师德要求的内容及其提出这些要求的客观依据,充分认识履行师德规范对教书育人,培养跨世纪人才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远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从内心深处激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道德情感,自觉克服教育工作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困难,并根据师德的评判标准,主动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做到即使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履行师德规范,即做到慎独。
第三,加强学习,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认真学习,是师德规范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新的知识激增的今天,不好好学习和不善于学习的人,好比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心智的开拓者,如果自己不学无术,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在教育工作中,有些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虽有一颗教好学生的心,但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甚至做出一些有悖于师德的事,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缺乏学习。教师不但要学政治,明方向;学业务,增本领;而且要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事迹,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只有象蜜蜂采集百花那样,不断吸取新鲜的养料,才能在育人的百花园中酿出红专双全的人才。
第五篇:师德建设讲稿1
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努力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校长:高艳霞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全国师德论坛”的宗旨就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光荣的人民教师”这个主题,交流师德建设的宝贵经验,探讨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规律与特点,研究全面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新思路与新举措。举办“全国师德论坛”,加强师德建设,对于增强人民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造就高素质的人民教师队伍,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历史性战略任务。我国教育人口约为2.5亿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约为1500万人,这支宏大的队伍建设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今后一个时期,无论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都需要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环节。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求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更应该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师资保障。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华民族素有崇尚师德,倡扬师德的优良传统。师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著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人们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经常不约而同地想到的就是教师的启蒙和榜样作用。当前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并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光荣的人民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题,这个主题突出了师德建设的奋斗目标。人民教师有两层深刻内涵: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二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去年以来,教育部党组号召整个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要进一步振奋精神,艰苦奋斗,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了我们教育的宗旨,已经得到了教育战线同志们的支持和拥护,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认可。目前,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教师队伍结构性不合理问题严重,普遍存在城市超编,农村缺编,第一线骨干教师非常缺乏等问题。我们必须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从严治教,加强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师德建设,加强培训提高,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