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1(讲稿)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17:4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导论1(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导论1(讲稿)》。

第一篇:导论1(讲稿)

第一章 导论

1.1(10分钟)目的、内容与方法

请同学们用3-5分钟的时间浏览教材第一章,并初步提出个人对这一部内容的基本印象,归纳成2-3个问题,然后大家共同带着问题走进教材。[静默之后的亢奋]

同学们2-3人代表性的发言。1.1.1 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我们要知道,初次接触一门新的学科往往要求我们从总体上要把握该门学科的基本构成、基本特征、具体应用和发展趋势四个方面。那么这里就包含三个常见的问题:1.学习这门课程意义如何? 2.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由哪些方面的知识所构成?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的特征有哪些?3.如何才能学好这门课?教学要求是什么?4.教学要求基础上,结合个人需求还应该如何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那么我们以前都学习过会计学原理,甚至是中级会计学、财务管理等门课程,并且许多同学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那么会计学基本原理和计算机基本知识就构成了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的学科基础,会计电算化就是在会计学和计算机科学这两大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由此,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程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其实践性极强,要求我们从实践中去理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如何在实践中运用会计信息系统处理企业日常发生的各种类型的业务。具体来讲就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会计核算技术相关的企业业务流程,认识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与管理系统在企业流程中的位置及作用。这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过程。而基本的理论和具体的操作是这一切的基础,也是本课堂的主要目的。我们把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和利用这样一个领域留给大家,作为将来进一步对会计电算化展开研究和应用的空间。在这过程中,也会适时地给大家介绍一些最新的学科发展知识,大家在平时也应该更多地结合学科基础知识,发展一些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会计核算技术方面的兴趣,培养这方面的专长,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加强实际应用,并希望大家有志于在会计电算化理论方面的研究与发展。

再来看主要特征:

计算机会计与传统的会计学相比,虽然所依据的会计原理和会计准则、会计平衡公式相同,但它已经不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学中的简单应用,也不是会计学原理与计算机技术简单拼凑。脱胎于传统会计学,是会计学和计算机技术在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下,发生相干效应之后藕合而构成的一个新的系统,就是我们的会计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具有全新的独特内涵和鲜明特征。

总的来说,会计数据处理方式从手工操作转变为电算化操作后,使传统(手工)会计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它包括数据流程的变化、数据采集传输方式的变化、会计数据结构的变化、数据处理方式的变化

等等。有的学者将会计电算化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六点:1.处理工具电算化,信息载体磁性化。2.登账规则简单化。3.账务处理程序统一化。4.人员构成多样化。5.组织体制现代化。6.核算方法规范化。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将向大家一一介绍。(郑立文,郭海楼,冯英娟,《会计电算化教程》)1.1.2 学习这门课的意义:

这里有一问题:怎么理解信息时代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呢? 其实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会计实现电算化提供了客观可能。那我们现在先来简要回顾一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在会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历程:大家都知道电子计算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国外就开始应用计算机处理会计数据。10年以后,60年代,发展到利用电子计算机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综合加工,又是10年,7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出现,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建立,这时会计信息系统成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80年代以后,新技术革命以及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微电脑的产生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随着信息革命成为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会计工作经历严峻的挑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至此,会计电算化逐步演变成了会计信息系统。

通过这个历程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会计电算化是适应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的。根据计算机技术新发展的要求,会计电算化要适应信息系统管

理、会计工作要由过去的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和发展。

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促进会计职能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和加强经济管理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减轻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信息的时效性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将原始凭证信息输入到记账凭证中,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存储等工作都由计算机来完成。这样不仅可把广大财会人员从繁重的记账、算账、报账中解放出来,而且大大提高了财会工作的效率,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有效。

2.促进财会工作的规范化,提高财会工作的质量

由于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数据及处理过程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化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易出错、易疏漏等问题,使财会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财会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促进财会工作职能的转变

在手工会计中,会计人员整天忙于记账、算账、报账,重复性核算工作较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重复性核算等会计业务由计算机完成,从而提高了财会工作效率,使财务人员有时间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积极参与预测、计划、控制、参与经营决策,从而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

4.促进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

开展会计电算化,要求广大财务人员学习掌握有关会计电算化的

新知识,以便适应财会工作要求,从而使广大财会人员知识结构得以更新,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

5.促进会计自身的不断发展

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数据处理手段的变革,而且必将对会计核算的内容、方式、程序及会计核算资料的保存等会计实务和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促进会计自身的不断发展。

6.提高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会计信息占企业管理信息的很大一部分,而且多是综合性的指标。首先,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为企业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带动或加速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其次,行业、地区实现会计电算化,大量的经济信息资源可以得到共享,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迅速了解各种经济技术指标,提高经济信息的使用价值。

1.2 会计电算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在正式进入教材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些基本概念。这包括:

1.数据和信息

数据:描述客观实体属性、属性值的文字、图形、数字等符号。单纯的数据本身并无意义。具有客观性。

信息:人们通过解释、推论、归纳、分析和综合等方法,从数据中获得的有意义的内容称为信息。信息是经过加工之后具有使用价值的数据,具有主观性。

数据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形式,只有通过解释或处理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一般地,数据与信息不做严格区分。

2.系统

SYSTEM,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为达到整体目的而结合建立的集合,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称之为系统的元素,它们都具有独立的功能,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控制四大部分组成。

信息系统IS:数据处理系统,是以收集、处理和提供信息为目标的系统。是一个组织处理会计业务,并为企业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政府部门提供财务信息、分析信息和决策信息的实体。

会计信息系统AIS:是由特定的人员会计数据处理工具和会计数据处理规程组成的有机整体。特定人员主要指会计人员、电算化人员;会计数据处理工具是指人工、机械、电子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规程指会计核算办法、制度、法规等。

会计电算化系统CAIS: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的人机结合的控制系统。按功能划分为3个子系统。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处理会计业务,并为人们提供会计信息的实体,它通过收集、加工、存储、传送和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是使用电子计算机作为会计数据的主要加工工具的会计信息系统(Computer Bas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CBAIS)。它是一个人机系统。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一般可分为电算化核算子系统、电算化管理子系统、电算化决策支持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分别用于会计的事后核算、事中控制、事前决策。核算子系统以账务处理为核算中心,各子系统间留有接口。管理子系统从核算子系统中取数,内容有资金、成本、利润;供应链管理、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决策子系统以计算机为工具,使用会计辅助决策支持软件,利用会计核算和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及外部数据,通过数学模型的定量分析,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来辅导会计决策,其依据是会计预测的结果。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电子计算机硬件和其他有关设备;会计核算软件和其他支持计算机运行的软件;工作人员,主要有会计人员,会计软件使用人员,硬件和软件维护人员;数据;会计规范。

3.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

管理信息系统MIS:用系统的思想来建立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BMIS:为企业的全部管理活动提供信息、为企业管理提供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通常包含6个子系统:会计信息子系统、生产管理子系统、技术管理子系统、人事管理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和经营决策子系统。目前,典型的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ERP。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包括财务、会计、生产、物料管理、品质管理、销售和分销、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

理等,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连接在一起。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将企业资源计划简称为“三流一体化”或“三流合一”的管理信息系统,其中“三流”是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会计信息系统与ERP系统的关系:ERP是基于企业价值链的现代管理系统,它集企业的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于一体。会计信息系统是ERP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ERP中的重心。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企业各个部门各种资源最佳整合,可以完全实现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一体化,以及财务、业务的一体化。(顾秋琴,《ERP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简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会计核算软件称为用友ERP-U8的原因。

财务与业务的协同管理:网络时代给企业的生存环境、竞争环境、商业环境、商业规则、交易方式以及经营管理模式都带来了巨大变革,企业的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丰富了会计信息内容并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同时会计信息和其他业务信息相连接,彼此共享,企业领导和财务主管能够根据网络提供的动态会计信息,及时作出反应,并部署经营活动和作出财务安排,从而实现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协同。财务与业务的协同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由于财务人员无权或无条件管理业务问题,而财务人员又要承担确保业务数据在财务上反映的责任,结果造成责权不分明,业务与财务管理脱节。现在通过互联网,财务人员可以参与决策和管理,集思广益,通过互联网的互动功能,同时就某一问题进行决策,减小企业的决策风险,从根本上促进财务

和业务的协同,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史楠,赵丹彤,《谈网络时代企业的业务协同》)

4.会计数据处理技术

会计数据处理技术是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输入、加工、存储、输出和查询等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日益进步和经济管理要求的逐步提高,会计数据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它经历了手工操作、机械化和电算化处理几个阶段。

会计电算化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意味着手工操作、机械化操作阶段完全消失;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具有不同的应用环境。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会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替代手工处理和机械处理程序。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用户操作关系数据库的通用语言。它包含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和数据控制等与数据库有关的全部功能。SQL语言已成为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支持的数据类型包括数值型、字符串型、日期时间类型和货币类型,而货币类型是SQL server所特有的。

5.会计核算软件

是运用会计数据处理技术去实现信息管理功能的载体。具体是一组指挥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软件,包括计算程序、存储信息的文件及有关资料。比如,我们用foxbase研制一个产品成本核算软件时,要编写应用程序(.PRG),以指挥计算机进行成本核算工作;要构造数据库(.DBF),用来存储成本核算数据和结果;还要编写技术

参数资料和操作手册等必要的文档资料,以便于有关人员掌握其操作,这些就构成了成本核算软件。会计核算软件是我国软件产业中应用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在我国计算机软件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6.会计电算化与审计、信息系统审计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在财会工作中的应用,最基本的要求是甩掉手工账,又称计算机会计。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给传统的审计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资产的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系统的有效性和效率性,信息系统的合规性和合法性。信息系统审计是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深入应用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在早期的计算机审计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内容包括:内部控制、系统开发、应用程序、数据文件,以解决上述提到的新问题。这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只在国外的一些教材当中见到。上海财经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的会计电算化教材参考借鉴国外教材也加入了这一部分的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就此作一些深入的了解。

1.3 历史、现状与未来

特定时期开发的会计信息系统,其结构与功能必须适应特定时期的企业管理体制。

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理论研究与开发阶段、商品化会计信息系统开发阶段、商品化会计信息系统不断成熟阶段、会计信息系统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缓慢到飞速发展、普及,取得了一系列让人可喜的成绩,与之相对应的商品化财务软件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软件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已经初步形成,会计信息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整体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平衡,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与会计信息化较高要求之间存在矛盾,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不够,安全性不足,仍存在信息失真的风险,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企业管理体制的发展变革对信息使用者将会不断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目前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薄弱,不能熟练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更谈不上对系统的维护、开发和利用;会计人员过分偏重软件的核算功能,只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而忽略了系统在会计管理方面的功能。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既要求掌握必备的计算机知识,还要求更多地侧重于开发系统的会计管理方面的功能。

我国应用会计信息系统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系统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所以,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的认识。理论是先导,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发展依赖于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的发展,理论研究的滞后会制约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成熟与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主要包括实现电算化后 的会计信息系统组织、会计核算的程序和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核算工具后对会计理论、会计制度的影响和会计工作的新特点。其次,还应该强调会计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安全性,并建立动态优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凡是对管理有用的信息,均可用来充实自己的数据库。待数据进入系统之后,再根据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或其他方面的需求,分别按照不同的标准、准则、制度或职业判断加工并提供有用的信息,实现各取所需。使会计信息系统融入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甚至供应链或网络系统,同时也可以使会计准则等规范体系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代鹏,范晓曦,《对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研究》)

1.4 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要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特征,我们不防先从计算机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区别来进行观察。

1.手工会计的特点,有5:(1)数据量大

财会工作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系统、连续、全面、综合地核算和监督。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具体的货币资金、债权债务的收支增减变动。具体品种规格的材料物资和机器设备、工具器具的增减变动,都要归入财会工作,经过加工处理,最后得出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性数据。会计数据核算详细,存储时间长,数据量大,占整个企业管理信息量的60%以上。

(2)数据结构复杂

财会工作必须反映企业的整体经济活动有6个方面,即资产、负债、共同类、所有者权益、成本费用和损益,但主要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费用和损益5个方面进行核算,核算时表现为5大分支体系。这些数据不仅结构层次较多,而且数据处理流程也比较复杂,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可能引起各个方面的变化,数据处理比其他信息处理系统都要错综复杂。

(3)数据加工处理方法要求严格

财会工作对各项经济业务的处理都必须遵守一套严格的准则和方法,如存货计价、成本计算等从内容到范围、方法,在会计法规和财经制度中做了明确的规定,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4)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全面性等要求严格

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是对经济活动有效核算和监督的基础,会计信息系统应该及时地向有关部门及个人提供数据,及时将有关资金运动、成本消耗的信息反馈给管理部门,以利于管理者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为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会计信息系统收集的数据必须齐全,不允许有疏漏,保证资料的连续、完整;数据加工的过程要有高度的准确性,不能有任何差错。只有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地处理会计数据,才能正确反映单位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准确处理国家、企业及个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5)数据的安全可靠性要求高

财会工作的有关资料包含了企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全部信息,是重要的历史档案材料,不能随意泄露、破坏和丢失。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可靠。

2.会计电算化的特点,有4:

(1)及时性与准确性

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处理更及时、准确。计算机运算速度决定了对会计数据的分类、汇总、计算、传递及报告等处理几乎是在瞬时完成的,并且会计软件运用正确的处理程序可以避免手工处理出现的一些错误。计算机可以采用手工条件下不易采用或无法采用的复杂的、精确的计算方法,如材料收发的移动加权平均法等,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更细、更深,能更好地发挥其参与管理的职能。

(2)集中化与自动化

会计电算化的各种核算工作都由计算机集中处理。在网络环境中信息可以被不同的用户分享,数据处理更具有集中化的特点。对于大的系统如大型集团或企业,规模越大、数据越复杂、数据处理就要求更集中。由于网络中每台计算机只能作为一个用户完成特定的任务,使数据处理又具有相对分散的特点。会计电算化的处理过程中,人工干预较少,由程序按照指令进行管理,具有自动化的特点。集中化与自动化将会取得更好的效益。

(3)人机结合

财会工作人员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不仅要进行日常的业务处理还要进行计算机软件、硬件故障的排除。会计数据的输入、处

理及输出是手工处理和计算机处理两方面的结合。有关原始资料的收集是计算机化的关键性环节,原始数据必须经过手工收集、审核和处理后才能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按照一定的指令进行数据的加工和处理,将处理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存入磁盘,打印在纸张上,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

(4)内部控制更加严格

计算机方式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有了明显的变化,新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强调手工与计算机结合的控制形式,控制要求更严,控制内容更广泛。

第二篇:比较政治制度讲稿--导论

《比较政治制度》讲稿

使用班级:政治学与行政学2009(1-2)

高 岗 仓

2011.01

【课程总序】:

授课教师介绍:张洁、高岗仓 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多读书:

1.读一些政治学经典著作 2.本课程的参考书目

多思考:学有所思,培养专业思维能力

多动手:写一些小的政论评价文章,锻炼专业协作能力 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

1.平时:40%,主要是两次作业及课堂情况,作业侧重对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写作能力的考核。作业必须是个人的真实认识和自主撰写。

2.结课考试:60%,闭卷考试,大概题型包括选择、简答、论述、案例等。闭卷考试侧重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专业思维和专业分析能力的考核。

课程基本内容:(对比教材目录)

比较政治制度是一门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府运作机制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课程。

研究领域涉及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机构体系的众多领域。

探讨现代政治思维下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对比分析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与形式,分析选举制度、政府行政制度、代议制度、司法制度等制度运行规律。

从马克思主义国家体系分类出发,研究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制度等问题。

教材的使用:本教材是目前这一课程教学中使用的通用教材,或者是最权威的教材。但是本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材在内容处理上,由于比较政治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比较方法的多样性,特别是在综合比较、国别比较等方面处理上的难度使内容体系处理较为混乱。

二是课本摇摆于政治思想比较与政治现象比较之间。课堂处理上侧重于制度比较,对于政治思想发展的梳理则一般采取回避的态度。

三是教材在写作上偏重于学术著作,较为晦涩,通读性不足。

四是教材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解释一切政治制度现象,但是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这些解释都不是十分充分的,甚至于有些不是必要的。

因此,课堂教学将紧扣教材,力求解释清楚教材基本内容,拓展内容很少。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研究,使学生掌握现代政治制度的运作特征,能够比较分析政治制度运行的一般特征和个别政治现象的局部特征,理解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具有初步的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

导论

学习目标

明确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 掌握基本的比较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方法。计划学时:2学时

一、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

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由政治制度的界定决定。1.国家政权的根本性质(国体)

其重点是研究哪个阶级在国家政权中占统治地位。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角度来说,研究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首先要研究其国家政权的本质,了解哪个阶级占统治地位。

2.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

主要研究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所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就是指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按照本阶级统治的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设立国家权力机构,规定这些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并确定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的产生办法。

研究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主要是研究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3.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形式,重点研究的是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

4.国家机关体系

主要是统治阶级为行使国家权力而设立的整个国家机关的总称。一般说来,国家机关可以划分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

立法机关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

行政机关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机关,它负责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和决定,管理国家内政、外交、军事方面的行政事务;

司法机关通常是指行使国家审判权和检察权的机关。

国家机关作为国家的正式组织,是政府职能与活动的载体,它体现了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运转模式。

我国政治生活中通常所说的六套班子:党、政、军、人大、政协、纪检 5.其他具体的政治制度

这主要是指为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国家政治生活有序进行而规定的一系列具体的制度、机构及其运行规程,如选举制度、公务员制度、政党制度等。

二、比较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是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不同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西方,这种研究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那里。其传世之作《历史》一书首次对君主制、寡头制和民主制三种类型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比较。一百多年后,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其鸿篇巨制《政治学》中,对当时古希腊城邦国家的各种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试图发现最理想的国家制度。此后,西方历代著名思想家在研究和阐述有关政治制度的问题时,也常常采用比较的方法。这是因为,两千年以来,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形态各异、丰富多彩,始终没有固定在同一种模式上。西方各国不仅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过不同的政治制度,而且,在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里也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在当代,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改变。对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已成为当代政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与西方相反,中国在两千年里基本上保持不变的大一统的政治制度。到了近代,中国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把目光投向西方,他们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极大兴趣,并对它们做过各种比较研究,以作为中国政治变革的借鉴。近20多年以来,随着中国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加深对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的认识,对中外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比较研究方法的概念

什么叫比较研究法呢?《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辞典》:

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

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其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

2.比较研究方法的作用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借助他人,有时我们很难认清自己。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 方法。

因为只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鉴别,才有认识。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比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举例: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行医中发现:富人常得脚气病,穷人常得夜盲症。他比较了富人与穷人的饮食:富人多吃荤腥油腻、精米白饭;穷人吃素食粗粮。从而推断脚气病可能是因为缺少米康之类东西引起的。

比较研究法已被广泛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政治制度有利于发现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深化对现有政治制度的理解。

3.运用比较研究法的条件

比较研究法广泛运用于科研实践,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运用,只有在如下条件符合时才能运用比较研究法。运用比较研究法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同一性、双(多)边性、可比性。

(1)同一性

所谓同一性,是指进行比较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同一范畴、同一标准、同一类事物,否则就不可以比较。

正如马克思所说:

正是因为倍尔西阿尼是一位歌唱家而且人们把她同其他歌唱家相比较,人们根据他们的耳朵的正常组织和音乐修养做了评比,所以他们能够认识倍尔西阿尼的无比性。

倍尔西阿尼的歌唱不能与青蛙的鸣叫相比,虽然这里也可能有比较,但只是人与一般青蛙之间的比较,而不是倍尔西阿尼与某只惟一的青蛙之间的比较。

只有在第一种情况下才谈得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比较,在第二种情况下,只是他们的种族特性或类特性的比较。

(2)双(多)边性

比较只有在两个事物或两个事物以上才可能发生。换言之,比较的对象必须要在两个以上。当然,比较研究还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对两个被比较的对象进行分析比较。

(3)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被比较的对象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具有本质上而不是表面上的共性。为了保证可比性,必须注意概念的统一。例如,英国的Public school与美国的Public school就是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贵族学校,而后者则是贫民学校,不具备可比性。

【小资料】public school和private school在英美的不同意义

美式英文:“public school” 就是所谓的“公立学校”,经费绝大部分由政府补助,学生年龄则从5岁到18岁。

在英国,Public School只是一个名号而已,基本上都是极其昂贵的私立学校。这种学校门槛极高,学生家长除了能支付起学费之外,还必须是贵族、社会名流,这些学校一般来说所注重的是完人教育,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不是只为了读大学而做高考的准备。有些Public School好得无法想像,比如说Eton Public School(伊顿公学),就是给贵族上课的学校,现任英国王储威廉王子就是在那里念的书,伟大的英国作家George Orwell(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场》,、《1984》。)也是这里毕业的。这些学校因为不可能面向全社会招生,所以名气逊于牛津、剑桥等公立大学。

在美国,Public和Private自然是一公一私了。

英式英文:公立学校则称为 “state school”,“public school”相当于美式英文中的 “private school”。

4.比较研究法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把比较研究法分成如下几类。

(1)按属性,可分为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单项比较是按事物的一种属性所作的比较。

综合比较是按事物的所有(或多种)属性进行的比较,单项比较是综合比较的基础。

但只有综合比较才能达到真正把握事物本质的目的。

因为在科学研究中,需要对事物的多种属性加以考察,只有通过这样的比较,尤其是将外部属性与内部属性一起比较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按时空,可分为横向比较(类型比较法)、纵向比较(历史比较法)横向比较就是对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事物的既定形态进行比较。

纵向比较即时间上的比较,就是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纵向比较的方法多运用于一个国家,比如,可以对英国的近代政治制度演化的各个阶段进行比较;也可以运用于某一项具体的政治制度,比如对英国议会制度发展的各个阶段作比较。这种比较能够使我们对英国政治制度的生成、发展的过程有一种历史的了解。纵向比较的方法还可以运用于整个西方世界,比如对西方国家形态的历史演变进行比较,从而使我们了解西方国家制度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横向比较的方法多运用于西方各国之间,比如在美国、英国及欧洲大陆国家的政治制度之间进行比较,这是国别的比较;可以运用于各类政体之间,比如对君主制、议会制、总统制、委员会制进行比较,这是政体间的比较;也可以以各项政治制度为专题,对各国进行比较,这是专题的比较。运用不同的比较方法,可以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各国政治制度的不同结构及其运作机制。横向比较的方法还可以运用于西方与非西方之间,比如进行中西之问的比较,这种比较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西方政治体制的总体特征、西方政治制度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而且有助于反观我国政治体制的特征及其优缺点,进而研究人类文明发展的课题。

(3)按目的,可分为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

求同比较是寻求不同事物的共同点以寻求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

求异比较是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属性,从而说明两个事物的不同,以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特殊性。

通过对事物的“求同”、“求异”分析比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4)按比较方法,可分成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所以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既要把握事物的质,也要把握事物的量。

定性比较就是通过事物间的本质属性比较来确定事物的性质。定量比较是对事物属性进行量的分析以准确地制定事物的变化。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各有长处,应追求两者的统一,而不能盲目追求量化;但也不能一点数量观念都没有,而应做到心中有“数”,并让数字来讲话。

5.比较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

确定比较的问题,确定比较的标准,找出同类现象或事物;

收集和整理资料,按照比较的目的将同类现象或事物编组作表;

根据比较结果作进一步分析。

结论

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这是我们研究比较政治制度必须坚持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关于意识形态具有反作用的理论,以及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对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制度,反映着一定的经济基础,并服务于该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的变革则会引起上层建筑以及政治制度的变革。

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必然有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第二,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不仅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而且对政治制 度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

即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第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是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在研究中寻找真实的因果联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各国的具体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中考察其政治制度选择的必然性和政治变革的趋势。

四、学习比较政治制度的意义

和研究比较政治制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第一,通过比较政治制度学习,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世界不同类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以及有关外国政治制度的一些基本理论,掌握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能。通过比较政治制度的学习,可以了解当今世界政治生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由于各国所具有的文化传统不同、所继承的历史遗产不同、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不同,因而所形成的政治结构、政治运行机制和政治发展途径都具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国家的比较研究,我们就能对各国政治制度的运行以及政治生活的状态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和解释,从而学会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的共同规律。

第二,通过比较政治制度学习,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科学认识,更加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坚信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阶级剥削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理性价值对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科学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进入低潮期。通过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有利于总结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发展的经验教训,以便取其经验,避免其失误,并从中探讨出一些可供我们借鉴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模式,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第三,通过比较政治制度学习和研究,可以提高在政治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分析能力,积极地对一些国内外较流行的政治理论及研究方法进行理论上的剖析,从而提高理论水平,掌握最新的政治学研究模式和分析框架,推动我国政治学理论和方法的拓展和深化。

【课后阅读】

教材上关于比较政治制度研究方法的论述段落。

第三篇:《软件工程导论》讲稿

《软件工程导论》讲稿

主讲教师:杨怀洲 邮箱:hzyang@xsyu.edu.cn

电话:***

第1章 软件工程学概述

1.1软件危机

1.1.1软件危机的介绍 1.1.2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

图1.1引入同一变动付出的代价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1.1.3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

1.2软件工程

1.2.1软件工程的介绍

1.软件工程关注于大型程序的构造 2.软件工程的中心课题是控制复杂性 3.软件经常变化

4.开发软件的效率非常重要 5.和谐地合作是开发软件的关键 6.软件必须有效地支持它的用户

7.在软件工程领域中通常由具有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替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创造产品

1.2.2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

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 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 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 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 5.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

6.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

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1.2.3软件工程方法学

1.传统方法学 2.面向对象方法学

1.3软件生命周期

1.问题定义 2.可行性研究 3.需求分析 4.总体设计 5.详细设计

6.编码和单元测试 7.综合测试 8.软件维护

1.4软件过程

1.4.1瀑布模型

图1.2传统的瀑布模型

1.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 2.推迟实现的观点 3.质量保证的观点

图1.3实际的瀑布模型

1.4.2快速原型模型

图1.4快速原型模型 1.4.3增量模型

图1.5增量模型

图1.6风险更大的增量模型

1.4.4螺旋模型

图1.7简化的螺旋模型

图1.8完整的螺旋模型

1.4.5喷泉模型

图1.9喷泉模型 1.4.6 Rational统一过程

1.最佳实践

2.RUP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图1.10 RUP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1.4.7敏捷过程与极限编程

1.敏捷过程 2.极限编程

图1.11 XP项目的整体开发过程

图1.12 XP迭代开发过程

1.4.8微软过程

1.微软过程准则 2.微软软件生命周期

图1.13微软软件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和主要里程碑

3.微软过程模型

图1.14微软过程的生命周期模型

第2章 可行性研究

2.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2.2可行性研究过程

1.复查系统规模和目标 2.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 3.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4.进一步定义问题

5.导出和评价供选择的解法 6.推荐行动方针 7.草拟开发计划 8.书写文档提交审查

2.3系统流程图

2.3.1符号 2.3.2例子

图2.1基本符号

图2.2系统符号

图2.3库存清单系统的系统流程图 2.3.3分层

2.4数据流图

2.4.1符号

图2.4数据流图的符号 2.4.2例子

图2.5定货系统的基本系统模型

图2.6定货系统的功能级数据流图

图2.7把处理事务的功能进一步分解后的数据流图 2.4.3命名

1.为数据流(或数据存储)命名 2.为处理命名

2.4.4用途

图2.8这种划分自动化边界的方法暗示以

图2.9另一种划分自动化边界的方法建议 2.5数据字典

2.5.1数据字典的内容

2.5.2定义数据的方法 2.5.3数据字典的用途

2.5.4数据字典的实现

2.6成本/效益分析

2.6.1成本估计

1.代码行技术 2.任务分解技术

3.自动估计成本技术

2.6.2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

1.货币的时间价值

2.投资回收期 3.纯收入 4.投资回收率

第3章 需求分析

3.1需求分析的任务

3.1.1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

1.功能需求 2.性能需求

3.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 4.出错处理需求 5.接口需求 6.约束 7.逆向需求

8.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3.1.2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 3.1.3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3.1.4修正系统开发计划

3.2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

3.2.1访谈

3.2.2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求精

图3.1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求精过程 3.2.3简易的应用规格说明技术 3.2.4快速建立软件原型

3.3分析建模与规格说明

3.3.1分析建模 3.3.2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3.4实体联系图

3.4.1数据对象 3.4.2属性 3.4.3联系

图3.2某校教学管理ER图 3.4.4实体联系图的符号

3.5数据规范化

3.6状态转换图

3.6.1状态

3.6.2事件

3.6.3符号

图3.3状态图中使用的主要符号

3.6.4例子

图3.4电话系统的状态图 3.7其他图形工具

3.7.1层次方框图

图3.5层次方框图的一个例子

3.7.2 Warnier图

图3.6 Warnier图的一个例子

3.7.3 IPO图

图3.7 IPO图的一个例子

图3.8改进的IPO图的形式

3.8验证软件需求

3.8.1从哪些方面验证软件需求的正确性 3.8.2验证软件需求的方法

1.验证需求的一致性 2.验证需求的现实性

3.验证需求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8.3用于需求分析的软件工具 第4章 形式化说明技术

4.1概述

4.1.1非形式化方法的缺点 4.1.2形式化方法的优点 4.1.3应用形式化方法的准则

4.2有穷状态机

4.2.1概念

图4.1保险箱的状态转换图

4.2.2例子

图4.2电梯按钮的状态转换图

图4.3楼层按钮的状态转换图

图4.4电梯的状态转换图

4.2.3评价

4.3 Petri网

4.3.1概念

图4.5 Petri网的组成

图4.6带标记的Petri网

4.3.2例子

1.电梯按钮

2.楼层按钮

图4.7图4.6的Petri网在转换t1被激发后的情况

图4.8图4.7的Petri网在转换t2被激发后的情况

图4.9含禁止线的Petri网

图4.10 Petri网表示的电梯按钮

4.4 Z语言4.4.1简介

1.给定的集合 2.状态定义

3.初始状态 4.操作

图4.11Petri网表示楼层按钮

图4.12Z格S的格式

图4.13Z格Button_State

图4.14操作Push_Button的Z规格说明

图4.15操作Floor_Arrival的Z规格说明

4.4.2评价

第5章 总体设计

5.1设计过程

1.设想供选择的方案 2.选取合理的方案 3.推荐最佳方案 4.功能分解 5.设计软件结构 6.设计数据库 7.制定测试计划 8.书写文档 9.审查和复审

5.2设计原理

5.2.1模块化

图5.1模块化和软件成本

5.2.2抽象 5.2.3逐步求精 5.2.4信息隐藏和局部化 5.2.5模块独立

1.耦合 2.内聚

5.3启发规则

1.改进软件结构提高模块独立性 2.模块规模应该适中

3.深度、宽度、扇出和扇入都应适当 4.模块的作用域应该在控制域之内

图5.2模块的作用域和控制域

5.力争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 6.设计单入口单出口的模块 7.模块功能应该可以预测

5.4描绘软件结构的图形工具

5.4.1层次图和HIPO图

图5.3正文加工系统的层次图

图5.4带编号的层次图(H图)5.4.2结构图

图5.5结构图的例子——产生最佳解的一般结构

图5.6判定为真时调用A,为假时调用B

图5.7模块M循环调用模块A、B、C 5.5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

5.5.1概念

1.变换流 2.事务流

3.设计过程

图5.8变换流

图5.9事务流

图5.10面向数据流方法的设计过程

5.5.2变换分析

1.例子 2.设计步骤

图5.11数字仪表板系统的数据流图

图5.12具有边界的数据流图

图5.13第一级分解的方法

图5.14数字仪表板系统的第一级分解

图5.15第二级分解的方法

图5.16未经精化的输入结构

图5.17未经精化的变换结构

图5.18未经精化的输出结构

图5.19精化后的数字仪表板系统的软件结构

5.5.3事务分析

图5.20事务分析的映射方法

5.5.4设计优化

第6章 详细设计

6.1结构程序设计

图6.1 3种基本的控制结构

图6.2其他常用的控制结构

6.2人机界面设计

6.2.1设计问题

1.系统响应时间 2.用户帮助设施 3.出错信息处理 4.命令交互 6.2.2设计过程 6.2.3人机界面设计指南

1.一般交互指南 2.信息显示指南 3.数据输入指南

6.3过程设计的工具

6.3.1程序流程图 6.3.2盒图

图6.3程序流程图中使用的符号

图6.4盒图的基本符号

6.3.3PAD图

图6.5PAD图的基本符号

图6.6使用PAD图提供的定义功能来逐步求精的例子 6.3.4判定表

6.3.5判定树 6.3.6过程设计语言

图6.7用判定树表示计算行李费的算法 6.4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

6.4.1Jackson图

1.顺序结构 2.选择结构

图6.8A由B、C、D 3个元素顺序组成

图6.9根据条件A是B或C或D中的某一个

3.重复结构

图6.10A由B出现N次(N≥0)组成

6.4.2改进的Jackson图

图6.11改进的Jackson图 6.4.3Jackson方法

图6.12表示输入输出数据结构的Jackson图

图6.13描绘统计空格程序结构的Jackson图

图6.14把操作和条件分配到程序结构图的适当位置

6.5程序复杂程度的定量度量

6.5.1McCabe方法

1.流图

图6.15把程序流程图映射成流图

图6.16由PDL翻译成的流图

图6.17由包含复合条件的PDL映射成的流图

2.计算环形复杂度的方法 3.环形复杂度的用途

6.5.2 Halstead方法

6.6小结

第7章 实现

7.1编码

7.1.1选择程序设计语言 7.1.2编码风格

1.程序内部的文档 2.数据说明 3.语句构造 4.输入输出 5.效率

7.2软件测试基础

7.2.1软件测试的目标 7.2.2软件测试准则 7.2.3测试方法 7.2.4测试步骤

1.模块测试 2.子系统测试 3.系统测试 4.验收测试 5.平行运行 7.2.5测试阶段的信息流

图7.1测试阶段的信息流

7.3单元测试

7.3.1测试重点

1.模块接口 2.局部数据结构 3.重要的执行通路 4.出错处理通路 5.边界条件

7.3.2代码审查 7.3.3计算机测试

图7.2正文加工系统的层次图 7.4集成测试

7.4.1自顶向下集成

图7.3自顶向下结合

7.4.2自底向上集成

图7.4自底向上结合 7.4.3不同集成测试策略的比较 7.4.4回归测试

7.5确认测试

7.5.1确认测试的范围 7.5.2软件配置复查 7.5.3Alpha和Beta测试

7.6白盒测试技术

7.6.1逻辑覆盖

1.语句覆盖

图7.5被测试模块的流程图

2.判定覆盖 3.条件覆盖

4.判定/条件覆盖 5.条件组合覆盖 6.点覆盖 7.边覆盖 8.路径覆盖 7.6.2控制结构测试

1.基本路径测试

图7.6求平均值过程的流图

2.条件测试 3.循环测试

图7.73种循环 7.7黑盒测试技术

7.7.1等价划分

7.7.2边界值分析 7.7.3错误推测

7.8调试 7.8.1调试过程

图7.8调试过程

7.8.2调试途径

1.蛮干法 2.回溯法 3.原因排除法

7.9软件可靠性

7.9.1基本概念

1.软件可靠性的定义 2.软件的可用性

7.9.2估算平均无故障时间的方法

1.符号 2.基本假定

3.估算平均无故障时间 4.估计错误总数的方法

第8章 维护

8.1软件维护的定义 8.2软件维护的特点

8.2.1结构化维护与非结构化维护差别巨大

1.非结构化维护 2.结构化维护

8.2.2维护的代价高昂 8.2.3维护的问题很多

8.3软件维护过程

1.维护组织 2.维护报告 3.维护的事件流

图8.1维护阶段的事件流

4.保存维护记录 5.评价维护活动

8.4软件的可维护性

8.4.1决定软件可维护性的因素

1.可理解性

2.可测试性

3.可修改性

4.可移植性

5.可重用性

8.4.2文档

1.用户文档 2.系统文档

8.4.3可维护性复审

8.5预防性维护 8.6软件再工程过程

图8.2软件再工程过程模型

1.库存目录分析 2.文档重构 3.逆向工程 4.代码重构 5.数据重构 6.正向工程 第9章 面向对象方法学引论

9.1面向对象方法学概述

9.1.1面向对象方法学的要点 9.1.2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优点

1.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 2.稳定性好 3.可重用性好

4.较易开发大型软件产品 5.可维护性好

9.2面向对象的概念

9.2.1对象

1.对象的形象表示

图9.1对象的形象表示

2.对象的定义

图9.2用自动机模拟对象

3.对象的特点 9.2.2其他概念

1.类(class)2.实例(instance)3.消息(message)4.方法(method)5.属性(attribute)6.封装(encapsulation)7.继承(inheritance)

图9.3实现继承机制的原理

8.多态性(polymorphism)9.重载(overloading)9.3面向对象建模 9.4对象模型

9.4.1类图的基本符号

1.定义类

图9.4表示类的图形符号

2.定义属性 3.定义服务

9.4.2表示关系的符号

1.关联

图9.5普通关联示例

第四篇:职业生涯规划导论讲稿

稿

第一节 职业生涯概述、职业生涯发展经典理论

进入这门课程之前,我想问大家三个问题,大家不用回答,只需在心里思考就行。第一个问题是,你们身边的朋友,有多少是在上学,有多少是进入了社会,参加了工作?第二个问题是,参加工作的朋友当中,有多少是乐于这份职业,并享受这挣钱的过程?第三个问题,未来,你要去哪里?

我身边有许多朋友,从事着各行各业,这些人中,有些很喜欢自己现在所做的这份工作,有些,却是度日如年,仅仅只是为了一份收入去从事自己的这份行业。在未来,你们的衣食住用行等各种需要,包括许多年轻人梦想的出国旅游、买楼、买车,几乎都要通过我们的工作来满足;同时,现代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社会组织中度过的,毕业后到退休前的几十年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我们的工作打交道,因此,我们从事的工作,我们自己是否喜欢,是否适合,是否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对我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卡尔夫曾说过:“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想想看,一个人在工作中只能赚到薪水,其他的一无所获,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所以,我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应该慎重的对待。中国也有句古话常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业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

人们也常说,人生有三大悲哀,特别是对于年轻人,一是读了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二是找了一份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三是嫁了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男人,如果是男孩的话,就是娶了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女人。我相信在坐的同学都还没有结婚吧,所以,咱们最多是遇见了人生的第一个悲哀,我所说的是最多,可没有强调说是一定遇见了自己的第一个悲哀,其实学习语言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好,言归正传,我们如何去避免人生的第二个悲哀的,那么就请同学们学习好本学期的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我们将学习到以下内容。本/专科一年级(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章

职业发展与规划导论

第二章

认知自我:兴趣探索、性格探索 第三章

认知自我:技能探索、价值观探索

第四章

认知职业:工作世界探索 第五章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决策与实施 本/专科二年级(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第六章

职业素质与能力

第七章

就业形势、就业途径及信息搜集 第八章

就业材料准备、面试技巧 第九章

就业程序及权益保障 第十章

创业及职业发展 本科三年级(职业素养提升): 第十一章

成功就业“五个一”工程 第十二章

面试必修课

第十三章

掌握信息

把握未来

通过学习,我们要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学会正确认知自我,认知职业,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方法,培养科学、理性的职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提升内在品质和职业素养增强求职就业的竞争力,顺利地融入社会,去实现人生职业理想

未来的五周里,我们将用十个课时来学习前五块内容。时间是每周一晚上,如果课程有变动或是教室有变动,你们的辅导员老师会及时通知大家。好,现在我们开始的学习。

首先,我们来学习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简单的六个字,我们可以看到三个词组,职业、生涯、规划。

那么,什么是职业。小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被问到或是填一些表格,询问父母的职业,有些是教师,公务员,警察,医生等等。所以,什么是职业。我们从父母的身上可以看到,这份职业,比较稳定,而且有收入,可以维持我们的物质生活。对于警察,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职业富有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公民的义务,那么什么是职业?我们先来看一下概念,所谓职业,是指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它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思想情操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人的权利、业务及职责,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一般性表征。从定义上看,职业具有四个特性,哪位同学可以概括出这四个特性。(我提示一下,有收入,说明了什么特性?经济性,社会劳动,说明了具有社会性,剩下的两个特性是综合考虑的,一个是规范性,职业活动不能违背国家法律、社会公德和伦理学的要求,并且能够为自己和他人创造精神幸福。我们国家对于职业,有一定的操守,所以说具备了这个规范性,在德国,妓女也是一种职业,也是需要纳税的。最后一个特性,技术性,职业具有相应的内在要求,如知识、技能、技巧等。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大家一定不要把职业和工作等同化。工作是具体的事情,你需要做的。而职业是一种工作性质的代名词,一种工作的分类和定位,工作是用来谋生的;职业不仅可以解决谋生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未来发展的问题。在这里提到一个相关的名词,职位,也请大家不要搞混。职位即岗位(position),它是指在一个特定的企业组织中、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由一个特定的人所担负的一个或数个任务所组成。简单地讲,职位是指企业的某个员工需要完成的一个或一组任务。在企业中是指一个企业在有效时间内给予某一员工的特别任务及责任。

什么是生涯?今天的大部分同学都是英语专业的吧。那么英文单词“career”,大家想必不会陌生,从英文单词来看,“career”是指古代的战车,后来逐渐引申为道路,即人生发展的道路,可以看出。生涯是个表示时间段的名词。从字面意思上来看,生即是活着,涯是指边缘,边际,所以生涯连起来就是活到边际,也就是活着的一生。生涯不只是静态的人生时段上的意义,更多的是动态的生活上的意义。生涯即一生的经历或谋生之道,是一个人一生职业的和非职业的生活经历的总和。美国著名职业生涯大师舒伯提出: 生涯就是生活中各种实践的演变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是人自出生到退休后一连串的有偿和无偿的职位的综合。在古代,我们中国人就对未来很重视,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里有这样的记载:江南风俗,儿生一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笔墨,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亲表聚集,致燕享焉。”(可以对文言文有一个简单的解释,看时间关系)用抓周这个习俗来看小孩子未来的发展,抓周又叫做拭儿,试周,英文翻译为draw lots.之所以叫“周”,古文中说了,是因为时间是满一周岁的时候进行的这个习俗。中国人的生涯观有以下几个特征,反映出千百年以来中国人的集体生涯意识:

(一)以考试为晋身之阶 古时候中国人将科举视为人生最重要之生涯选择,甚至引为人生最终之目标。以前我上学的时候,课本上有一篇文章,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叫做《范进中举》,就描述了当时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

(二)性别刻板印象 中国传统社会以家庭为单位,而由“齐家”到“平天下”是沿着父子关系这个主轴开展出去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角色职能,根深蒂固地影响到今日两性的生涯发展。

(三)服从权威,循例重俗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个人事业的成功,是为了显示出家族或祖上的余德。反之,为了维系家族的声望,必须子承父业,强调家族事业的时代相传。

(四)命定与自定 中国人的生涯之命是放在大环境的框架内发展,考虑生涯发展不能脱离和自己息息相通的成长环境。我们刚才已经分别学习了职业和生涯,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什么是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是职业和生涯两个概念的组合,特指个体的职业上的生涯,而非其他生涯。职业生涯是指与个人终身所从事的工作或职业有关的活动的过程,是个人所经历的所有职业、职位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活角色的总称。接下来,我们把这六个字连起来,学习一下,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职业生涯规划是在个人发展于组织发展相结合的基础上,个人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总结和研究,结合时代特点,确定最佳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预先进行系统安排的活动或过程。在我们大学期间,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自我认知,环境认知和各种因素分析,确定我们在社会环境中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合理可行的计划或安排。从我们上小学,上初中,到上完高中,我们大部分学习的是知识,现如今,我们要为自己的未来设定一个目标,为此目标制定一个计划,做好大学毕业后就业的准备。所以,这四年,希望大家要充分把握住时间,为自己设计一个美好的未来。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出发前,我们需要准备好衣服,食物,路线,选择好出行工具,你要是要坐火车,我们至少必须提前把车票买好,我们都知道中国人多,车票可不是你说走就能买到的,所以,出发之前,要做好准备,否则你的人生将会比别人慢半拍。

接下来,我们学习今天的第二个内容,职业生涯发展经典理论—舒伯的阶段发展理论。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主要是个体职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个体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的职业需要以及追求的方向和方式。我们不可能只从事一种职业,我们的成功也不可能说在一种职业中就能体现,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通常是经过一系列的摸爬滚打,我们才能找到自己所能发挥的最大优势。美国著名生涯专家舒伯(super)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形态研究”的结果将生涯发展阶段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衰退”五个阶段。同学们,这不难想象,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从出生,我们一无所知,慢慢的成长,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对于第一次接触的事物要通过外形去观察,就比如第一次接触小狗,我们通常会拿一根骨头去试探,看它是否有恶意没,试探结束后,我们就要采取决定,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样,都是一个试探和决定的过程,接下来,我们会保持这个经过试探和决定的过程,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的衰退,自然界的一切食物,都是在经历出生到死亡的过程,自出生开始,我们的目的地就是走向衰退。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这五个阶段。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确立阶段(25~44岁)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1)稳定期(25~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2)前进期(31~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维持阶段(45~64岁)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

衰退阶段(65岁以上),65岁以上,由于生理及心理技能日渐衰退,个体不得不面对现实从积极参与到隐退,这一阶段往往注重发展新的角色,寻求不同方式以替代和满足需求。

80年之后舒伯又提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生涯彩虹图。

1、纵贯一生的彩虹——生活的广度

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相当于成人后期)、以及衰退期(相当于老年期)。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

在一生生涯的彩虹略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是由一给职位和角色所组成。舒伯认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序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各种角色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角色如果发展的好,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关系基础。但是,在一个角色上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没有平衡协调各角色的关系,由会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以上图为例,半圆形最中间一层是儿童的角色,也是为人子女的角色。这个角色一直存在。早期个体享受被父母的照顾,随着成长成熟,慢慢和父母平起平坐,而在父母年迈之际,则要开始多花费一些心力陪伴父母,赡养父母。

第二层是学生角色。一般从4、5岁开始,10岁以后进一步加强,20岁以后大幅度减少,25岁以后便戛然而止。但在30岁以后,学生的角色又出现,特别是40岁以后学生的角色几乎占有全部的生活空间,但几年后就会完全消失,直到65岁以后。这是由于在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社会,青年在离开学校、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常会感到自身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了,所以重回学校来充实自我。学生角色在35、40、45岁左右回升,正是这种现象的反应。

第三层是休闲者的角色。这一角色在前期较平稳的发展,直到60岁以后迅速增加,这是和退休有关的缘故。在现代生活中,平衡工作与休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中。

第四层是公民。这个角色,就是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国家事务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第五层是工作者角色。一般在25岁以后,人就要开始参加工作,从此以后,这个角色将成为其生涯中最重要的角色,相当长时间内都是涂满的。直到其退休。

第六层是持家者的角色,这一角色可以拆分为夫妻、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在人进入老年之后,这个角色将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强迫你去接受一个不喜欢的事务,也许短时间我们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时间一长,我们就会觉得是一种煎熬。但是,也有很多人呢,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一开始接触一样事务,从慢慢接触到慢慢厌倦,就像是工作,不停的换工作,所以最重要的一定是要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职业规划的第一个要素就只知己。包括要了解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特长,学识水平等等吧。说白了就是让我们了解三个问题,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

职业规划的第二个要素是知彼,如同打仗一般,我们首先要了解对方的习惯,这样才可能获得胜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作为社会的生存个体,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社会,只有顺应了职业环境的规律,趋利避害,善假于物,才能实现个人目标。职业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组织(企业)环境。要搞清楚这些环境的特点,发展趋势,对自己有利和不利的因素,要评估一下自己在这种环境到底能干成什么,这样你的职业生涯划才切实可行。

知己知彼之后,我们就要下决定去选择什么,这就是我们职业规划的第三个要素,目标决策,当我们明白了自身和周围环境,我们就要经过分析比较,最后选择一个目标。确定目标后,我们就要采取行动去实施,所有的理论都是为实践打基础,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就是采取行动,不能泛泛而谈,大家一定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以上呢,就是职业规划的五个要素,知己,知彼,决策,目标,行动。知己知彼是基础,正确的目标决策是前提,积极地行动是根本。

接下来,咱们学习一下职业规划的四个特性,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持续性。你的这份职业规划一定要有事实依据,不能凭空想象,在时间和时序上要有详细的安排,何时去实施,何时完成,在设置的时候一定要具有弹性,留有余地,可以随着环境而进行调整,具有一定的适时性。在制定职业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具有连贯性,每一个阶段不是单独存在的。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去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也就是职业规划的步骤。第一个步骤,确立志向。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和报复比如诸葛亮。诸葛亮自幼胸怀大志,始终以春秋战国时期两位著名的最高参谋管仲、乐毅为个人楷模,立誓要成为他所处时代杰出的“谋略大师”,为光复汉室贡献力量。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反映了我们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而我们在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首先就是弄明白自己想干什么,自己的理想或者是最愿意实现的远大抱负是什么。这是第一步,也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职业规划的第二个步骤就是自我探索。咱们还来举诸葛亮这个例子,如果说诸葛亮不具备成为参谋的能力,那么他的志向就是空谈,当然在诸葛亮确定了自己的志向之后,他自己应该也非常清楚:长期积累的才干已具备了实现职业目标的可能,否则你的那个理想就是空谈,变成了梦想。我们说,理想和梦想的差别是什么,理想就是可以实现的,而梦想却是无法实现,只能是梦,只能是个想法而已。

第三个步骤,我们来看看环境评估。(插入小故事,钓鱼)。一个男人出去海钓,技术高超,每竿必有所获,我姑且把他称之为高手。但是他每次钓起了大鱼,总是笑一笑又把它放回海中,只留下小一点的鱼。同行的有有位朋友A君运气很差,半天钓不到两尾鱼,当那位高手又钓起大鱼想放回海中时,A君忍不住就请那位高手手下留情,说道:“你就把大鱼送给我吧!”高手说:“你不早说,我已放掉好多大鱼了!” 回程途中,A君忍不住问高手为何要把大鱼放掉?高手回答:你跟我回家看看就知道了。A君纳闷著跟著回他家,一进门高手领著他入厨房,“你看你看,我是一个独居男子,锅子只有这么大,太大的鱼无法一尾完整的料理,所以只好仍掉大鱼留下小鱼了。”

亲爱的朋友,也许你在笑这位所谓的垂钓高手,然而你有没有认真想过,也许你就是那个丢掉大鱼的人呢? 站在生涯规划的角度,这位高手称不上高手,只会迁就自己所拥有的,大鱼到手仍无法享受。人如果只认定自己的锅子就这么一点大,自认容不下大鱼,也不会换个方法去料理鱼,那就无法突破现状向上发展。

但是站在另一个角度,换了一个大锅子,使用不同的料理方式,真的可以消化完这原本美味无比的鱼儿吗?或是到最後仍是无法消受,放由它臭掉酸掉呢? 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中,脱离了这个环境,或是离开了这个环境,变无法生存与成长。判断一份职业是否适宜个人的发展与追求,就需要去认真了解该职业的工作内容,薪资水平,所需要的技能、训练、工作条件及晋升机会。只有对周围的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我们才能在社会这个复杂的环境里避害趋利,使我们的生涯规划具有实际的意义。

第四个步骤,我们来说说设立目标。生涯目标的确定是要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有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条件为依据的。

第五个步骤,设定职业发展路线。个人所处的位置与所确定的总体职业目标会有距离,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将大的目标分几个小部分去实施。就好比刚才举得那个例子,钓鱼高手,如果把大鱼切成小鱼分别烹煮,也许钓上来的大鱼就可能处理的掉。

第六个步骤,行动实施。这可以说是最关键的所在,空谈规划,而没有行动,那么也只能观望。

第七个步骤,反馈评估。影响我们职业规划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呢,是可以预测的,而有些则无法预测,这就要求我们对职业规划进行反馈和评估,善于快速的将新信息吸纳反馈到我们的职业计划中,并根据自我的发展、社会变化以及不可预测的变化因素进行调整和修改,与时俱进。

每一位成功的人士都需要正确的、科学合理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是迈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正如西方的那句谚语:If you don't know where to go, then you can't go anywhere。(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那你通常哪也去不了)

第五篇:《庄子导论》讲稿

《庄子导论》讲稿

庄子导论》讲稿(2010-05-24 20:31:34)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经典语录

(2008-06-06 10:28:57)转载 引言

庄子的人生是一个不被理解的艺术人生,这种艺术人生你学会了,你会懂得人生虽然不容易,但是你可以换个角度看,这样人生就被艺术化了,今天我们不陌生艺术人生这个词语,央视有个栏目也叫作“艺术人生”,但是那个艺术人生不是境界,只是一个职业,一种经历而已。大家知道艺术其实质就是美的,它可以使人生的绝路变成通衢大道,要学会变通,庄子在《山木》篇中说:“一龙一蛇,与时俱化,不肯专为”,清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对比庄子和屈原说:“有路可走,卒归于无路可走,屈原是也;无路可走卒归为有路可走,庄子是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学庄子要学习境界,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庄子的境界可能也是为人不能理解的,认为庄子说的话都是胡说八道。但是不理解不等于庄子话不对。老子将理解理论能力分为三种人,分别是上士、中士、下士。“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有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孔子也有类似的话,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一、庄周其人其书

庄子的生平事迹也不是很多,现在我们研究庄子,比较信实的材料还要首选司马迁的《史記'老庄申韩列传》,下面我们一句一句来分析: 1.庄子者,蒙人也,名周。

这句话说庄子的全名叫作庄周,他是蒙地的人,这个蒙地今天在什么地方也是有争论,争论一方面是学术的需要,因为确定他是哪里的人,就可以从地域范畴来研究的他的思想,这是有科学根据的.地域不同,人的性情就不一样,所以南方人由南方人的特质,北方人有北方人的性情,中国在这方面研究卓有建树的学者是已故的谭其襄先生。但是,争论他是什么地方的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为了旅游经济,今天我们的生活好了,有钱了,有钱了就有精神生活的要求了。所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那你旅游区哪里?当然是有名的地方,这些名人也是首选。今天学术界给出比较公允的说法河南商丘,这个问题我们不多讨论。

但是庄周这个名字也有点可疑,原因在于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这个姓。所以根据这么一点线索,大家又开始推测了,这个名字是不是庄子自己给自己起的?顺着这个思路一想,还真有点意思,庄就是康庄大道,周就是老子所说的那个周行不殆,和老子的道论正好相符,所以有人怀疑这是庄子的笔名。有可能没呢?有可能,是不是这样的呢,不知道。2 周尝为蒙漆园吏。

这肯定是个官,但肯定不是什么大官,大家注意了,官和吏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官一般意义而言是有地位的,是搞管理的,但是这个吏就不一样了,说白了就是办事员,举个形象点的例子,和吴老师身份差不多,就一个小科员。可是就这么个官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不干了。谋生之路没有了,所以后来穷的不行。《庄子'外物》篇中记载:有一天他实在饿得不行了,就去找河监候借点米,庄周把来意说明白之后,河监候连贝儿都没打,说没有问题。不过我现在要去我的属地去收税,等我收完税之后给你一百金足够你用了。庄周一听不愿意了,怎么办?讲故事!(加强语气)这个庄周就会讲故事,这骂人都拐弯抹角的骂。他说我昨天来这里的时候,途中听见有人叫我,我回头一看,原来车辙里有条鲫。我就和他说,你在那干啥呢?这鲫鱼就说了,我是东海的水官,但是我这里没有水了,你能不能给我一斗水,有一斗水我就能活命。我就和他说了,我说你别着急,我现在要去吴越那边,那边水多,回来的时候我给你引西江之水救你,你看如何?鲫鱼很不高兴,大哥,你要是那样的话,就别再回来找我了,直接去鱼市上卖鱼干那地方找我吧。你们看看庄子穷到什么程度,就这一点而言,庄子和先秦其他诸子的情形不大一样,你像孔子和孟子出门都是有很多车辆跟着,那气派你就可以想象,估计类似于今天的大明星出门的派头,他们自身也非常注重这些事情,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但是庄子也是自觉地行为,他的自觉是自觉要受穷。以前我在讲到这里的时候,有同学和我说,吴老师,庄子失业导致这么穷的原因是不是因为他找不到工作呢,这种解释方式表面看很有道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当时,庄子的名气是很大的,而且有不少人就请他做大官,但是他说什么也不去。《庄子'秋水》篇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庄周在濮水边上正钓鱼呢,这个濮水在今天的山东省,楚王就派两个人去向庄子表达请庄子为相的这么个意思,结果这两个人对庄子说明来意之后,庄子连头也没回,继续持竿钓鱼,边钓边给这两个人呢讲故事,我听说楚国有个大神龟,这个大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十分重视,用最好的竹箱和布帛给包起来反复再家庙里了,那我问你,这个大神龟是愿意死了留下一堆骨头让人尊敬,还是愿意苟且活着“曳尾于涂中”。这两个人也没明白是啥意思,异口同声地说了,必须得 “曳尾于涂中”。那你走吧,“吾将曳尾于涂中”。

可见庄子是不惜的干,《庄子'秋水》篇的另外一个故事更能说明这问题。惠施在梁惠王那里做了宰相,恰巧庄周有事也到了梁国。这事就有人和惠施说了,说庄子这小子可不是一般人,你也知道,他要是来梁国了,国王知道了他的才能,还不让他作相,那你不就完了吗,惠施以听是这么个理儿,于是在梁国开始找庄周,共找了3天3夜,也没有找到,庄周听说这个事之后,这个气,于是他主动找惠施去了,庄子见到惠施之后就开始骂,骂还不直截了当的骂,拐弯抹角的骂,这是庄子的看家本领。你知道南方有种叫鸢雏的凤鸟不?这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礼泉不饮”,飞着飞着,看到一只猫头鹰在地上吃一只腐鼠,猫头鹰一看到鸢雏,就向鸢雏大叫一声来示威,现在难道你要用你梁国的相位来向我示威吗?

这里面提到了惠施,这个人是庄子为数不多的好朋友,惠施这个人物大家不一定熟悉,但是关于他的一句成语你肯定熟悉,那就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第一句不是说他,是谢灵运对曹值的评价,第二句就是对惠施的评价,当然那个时候科技不发达,都是竹简,占地方。现在把所有的书装U盘里面顶多几KB,所以讲今天说谁有学问那就得说“学富5G”了。他是先秦诸子当中比较重要的人物,属于名家,除了它还有个重要人物就是公孙龙,这两个人虽然都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但是思想却完全不一样。惠施的学说是“合同异”,“合同异”和庄子的“齐物论”差不多,举个例子,吴老师体重110多斤,有的同学170多斤,结果想要在吴老师面前炫耀一下:吴老师你看,你和我能比得了吗,那吴老师肯定会反驳一下,你跟大象比呢?大象论吨,你只能论斤,你论吨称,吴老师服你(此处应有笑声)。所以在大象面前,咱们的体重没有啥太大差别,“合同异”就是这个意思。而公孙龙的学说是“别同异,离坚白”,所谓“离坚白”是从对“坚白石”的分析开始的。他说,人用眼睛,只见石头是白色的,不知道石头是坚硬的;用手摸,只知道石头坚硬,不知道它是白色。在眼睛看时,“坚硬”藏了起来,即“离”开了,在用手摸时,白色又离开了。他认为,白色和坚硬并不是结合在石头里面,而是脱离石头独立存在的。这就是“离坚白”说的主要论点。这是公孙龙,不多说,这就是吴老师所谓的“以点带面”的铺架先秦诸子概论的思路,不多展开了,没有时间。下面还回到惠施,我们从惠施的思想来看似乎可以找到两个热关系不错的一点线索,那就是庄子和惠施的思想有相同之处,那就是混合同和异的区别。但是即便如此,两个人的思想还是有很大差异,这也是两个人总打嘴仗的原因,那就是惠施的齐物是实用主义,而庄子的齐物是精神世界的。

从各种资料来看,庄子的朋友似乎不多,别说是朋友了,就是在《庄子》中连看到几个向我们这样的人都难得。出现得人基本上都是有点问题的,或是成仙得道的一类人物,剩下庄子得文章中出现最多的就是动植物,就像回到原始社会一样,而这些动植物往往也能说话,你说像不像动画片。所以有人说庄子的作品是自言自语,这样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宋代的大理学家朱熹不就这么评价他吗。他说庄子是“僻处自说”。

这里提到惠施,吴老师要顺便多提几句。庄子和惠施这两个人关系比较复杂,说是好朋友还经常打嘴仗,最著名有两个,一个是有情还是无情;一个就是于是“濠梁之辩”;说是敌人吧,老不见面还想得不行。《庄子'秋水》篇中记载:有一天庄子和惠施在濠梁上面游玩,梁就是桥的意思,今天有同义复词桥梁,就是说两个人在桥上面玩,庄子看到水中游来游去的小鱼就很有感慨地说了句话,他说这些鱼“出游从容”,从容就是自由自在的意思,这是鱼的快乐。惠子一听好辩的劲头来了,说庄子,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不知道鱼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我当然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但是你也不是鱼,你当然也不知道鱼快不快乐了。说到这里我们看,实际上惠施已经取胜了,但是庄子也不示弱,开始狡辩,大哥,你开始不是说“你不鱼,你怎么知道鱼快乐吗”,我告诉你,是通过这桥知道的。没有桥就不能看到鱼了。

庄子没有了这个朋友觉得人生都没有乐趣了,《庄子'徐无鬼》篇中记载庄子过惠施墓的情景:庄子一天送葬的时候经过一大片墓地,这其中就有它的老朋友惠施的墓。看到这个墓庄子感慨万端,回头对自己的一个随从说,老弟,我给你讲个故事吧。说楚国郢地有个木匠,叫石,我们姑且称之为匠石。这个匠石有个伙伴,他们两个有个绝活,就是匠石的伙伴往鼻子上面图一层白灰,这个木匠挥动大斧子从他鼻子前面一砍,这层灰就会一点不剩,但是鼻子是完好无损的。后来宋元君就听说这个事了,把匠石找来了,说你给我表演一下你的绝活,但是匠石说表演不了,宋元君说,为啥阿?匠石说,大王阿,这个绝活必须两个人演,但是我的那个伙伴现在不在人世了,除了他别人是配合不了的,弄不好就把鼻子砍掉了。这故事讲完之后,庄子冲着惠施的墓说“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你看着两个人关系多好。3 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这里讲庄子同时代的人物,这些人实际上我们并不陌生,我们讲到孟子的时候,这些人都和孟子有过很多的交往,所以这样一传递,我们不难发现,庄子和孟子是同时代人,但是奇怪的是,这两个了不起的人物却从任何资料上也找不到他们见面的记载,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庄子到底生于何年,卒于何月,也是没有办法确定。比较公允的说法是前369年至前286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庄子学问是不小的,看了不少的书,所以不要听庄子说绝圣弃智,你就以为庄子是给自己不学习找借口。《庄子'天道》篇中记载这样一则寓言:桓公读书于堂上,一个做车轮的工匠再堂下看见桓公读书,就问桓公曰:“敢问,公所读为何耶?”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故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感觉很痛快)而不固(不牢固),疾则苦(感觉很费劲)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庄子的学术观点是和老子一致的,所以你看吴老师在讲老子的时候总会把庄子的作品拿来解释,有传承关系。可以不负责任的讲,庄子的文章是老子文章最好的注解。

司马迁说庄子的思想最终归于老子的思想,那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当然就是道了。那庄子是怎么给归的呢?老子不是说道法自然吗,老子最终希望到自然而然的境界当中,那庄子的核心思想也必然是这些。所以很多成语就出来了,如“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相濡以沫”等等,人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没有必要违背自然改来改去,他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他说“凫颈虽短,续之则忧;鹤颈虽长,断之则悲”,所以就自然而然最好。有人在讲老子和庄子的自然的概念时说,老庄的自然和我们今天意义上的自然意义不一样,实际上这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二者也是有相同之处。正是因为如此庄子提出的人类生活世界就是回到大自然中,不要把自己当作宇宙万物的主宰,你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庄子称他设计的这种社会模式为“至德之世”,在这里没有礼仪仁智的约束,你可以和动物们很好的生活在一起,甚至“鸟鹊之巢可以攀援而窥,禽兽可以系羁而游”同学们看看多美好啊,这不就是童话吗。

庄子文章中经常出现一个词语叫做“真人”,这种人就是庄子的理想境界,老庄认为人为的不好,人为的就是假的,我们人类实际上是有自己自然一面的,但是在社会中人不都是本来面目,所以出现一个词叫做道貌岸然,实际上大家想想谁不道貌岸然,吴老师也难免其俗,所以这些都是假人,那和假人相对应的不就是真人吗。所以真人又被称为得道之人,得到是什么意思,还不就是道法自然吗,还不就是自然而言吗。当然后来到道教中就神气了,得道之人都会飞。那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庄子给出了两条途径:一是“心斋”;一是“坐忘”,这两种就是瓦解假人,重建真人的方法。这种方法好啊,忘却世间的礼仪规矩你就返璞归真了,比如08年我和学生出去考察,在外面吴老师不必装成老师的样子了,学生也不必装成学生的样子了,我们在一起打扑克,师生之间可以尽情的开玩笑,你看,这不就开心了吗。5 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本《庄子》实际上不是庄子写完就排成这个样子,今天我们看到的《庄子》时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这是晋代郭向给庄子做注的本子留下来的本子,这也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庄子》最早的注本。但是在汉代不只是这33篇,《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庄子》是52篇,那为什么好端端的52篇就给剩下33篇了呢?原因是郭向认为庄子写的那些篇质量都不是很高,所以给删掉了。今天学者比较公允的说法是内篇是庄子亲自写的,外篇和杂篇是庄子后期的作品,甚至是他的后学的作品,第一个怀疑外篇和杂篇中一些作品不是庄子做的人士苏轼。成玄英在《庄子注疏序》中说“内篇理深,故每于文外别立题目;外篇则取篇首二字为其题目”,又说“内篇虽明理本,不无事迹,外篇虽明事迹,甚有妙理”。这两句话总结了内外篇的区别和联系:内篇主要明理本、别立题目;外篇主要明事迹、篇首二字。

《庄子'天下》篇中说自己的文章“寓言十九”,那么寓言究竟是什么?不是我们平常概念中的意义,就是讲故事,寓言实际上很简单,就是寓有深意的语言。他所借代的形式多种多样。庄子在《天下》篇中说自己的文章都是些“悠谬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原因很简单就是“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其言汪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庄子文章在先秦文学史中是最优秀的,鲁迅在《汉文学史纲》中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之所以在文学上有这么高的成就,是因为:

1.当世让他无路可走,憋的难受,吴老师有证据。庄子一天“衣大布而补之”去见梁惠王,梁惠王一看,这也太寒酸了,就问庄子“何先生之惫也”,庄子回答说“贫也,非惫也”。怀才不遇那才叫困,你像我这衣服破旧不是困而是穷。不过你说我困也对,我这是生不逢时,你没见过那猿猴吗?如果让他在树枝上跳来跳去,自由自在,恐怕连最好的射手也无奈于他,但是你把他扔在仙人球上让他蹦,就不好使了,我现在不就是这样吗,处于昏君乱相时代,能不困吗?这是庄子的自白。所以他的文章写得好,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憋得慌。

2.他个人的秉性,“愤青+热心肠”。这个人也有杜甫的情怀,这一点很多人是不信的,有人说了,庄子是道家,杜甫是儒家,那思想怎么能一样呢?其实只不过是方式不一样而已。这就好像父母对孩子好一样,有的人的表达方式是溺爱,有的就暴力,都是为了孩子好,方式却截然不同。胡文英针对这种情况不就说吗:“庄子眼极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感慨万端”。前半句是说他愤青,后半句是说他热心肠。王公大人不喜欢他原因很简单,庄子说的话就图自己痛快,所谓“适己”,老掘这些人,那谁能喜欢他。《庄子'列御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个人叫曹商,替宋人出使秦国,刚去秦国的时候,宋国君主送了他几辆马车,到秦国一段时间之后,秦王给了他几百辆,这可不是开玩笑呢,那个时候对车辆是很重视的,古代评价君王厉害还是不厉害就用车辆数衡量,最厉害的叫万乘之君。给车那是最风光的了,这也相当于今天给谁一辆宝车是一样的道理,。回到宋国看见了庄周,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庄子开始吹,他说你庄子有你庄子的长处,我曹商有我曹商的长处,你庄子的长处是“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履,枯项黄馘”,我的长处是“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同学们看看,明显的一幅小人的得志的样子。那庄子能干吗,怎么办?讲故事!我听说秦王请医生给自己看病的原则是这样的,“破痈溃痤者的车一乘,舐(舔)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按照这个原理一推,你是怎么大到这么多车的,难道是给人治痔疮吗,你还是赶紧滚吧。这庄子麻人也够损的,就是我们今天骂人说给人舔屁股的来源。你看看,你是王公大人你能喜欢他?除非你有病。

二、逍遥思想

庄子生活的大的社会背景在讲《绪论》的时候已经给同学们讲过了,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天下大乱”,人的性命在这个时候是很脆弱的,用句大家熟悉的话说那就是说没就没阿。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中,一个最普通的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活着,但是实际上却没有那么简单,因此,一些思想家在思考如何能够使世界发生变化,一改以前乱世的局面,如孔子、孟子、墨子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积极参与政治,目的就是拯救天下。以前有学生问我,吴老师如果要求你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儒家的思想核心你会用那些关键词,我说三点,一是礼,二是仁,三是以天下为己任。你看第三点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但是还有一些人他们看到现实生活中根本就无法拯救,那干脆就不拯救了,现实点,想怎么活着吧。道家是这类人物的典型代表,如杨朱,这个人物也是先秦诸子当中很重要的一位,但是他的文献材料流到我们今天的不是很多,但是思想很鲜明,他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拔一毛以利天下,吾不为也”,你看看,多自私。目的很明确,不管世事,只管活命。但是杨朱是否还有其他的具体方法不得而知,庄子有,那就是游世。怎么游呢,一方面现实生活中在夹缝中游,一方面是在心灵世界中游。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向庄子学学他到底是怎么游的。

一、现实层面: 1. 无用之用法。

在世俗当中这种方法往往是迫不得已,是被动的,但是庄子要将被动变成主动,对无用之人大加赞誉,赞誉的原因就是这些无用之人最终能够活着,当然相反就是瞧不起有用了。庄子说,“山木自寇,膏火自煎,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庄子在《人间世》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寓言:有个叫做支离疏的人,这个人长得绝了,真不愧对这个名字,长得支离破碎的。大家可以想象支离破碎是个什么样子,这个人驼背,驼到脑袋都跑肚脐那里去了,肩膀长得比头还高,头发都立起来了,但是就这么个人,开家洗衣店,生活就进入温饱线了,朝廷征兵时候,他大摇大摆没有人搭理他,而政府赈济救灾的时候他还能李道救济物资,你说多好。

《庄子'人间世》篇中还有一段寓言:匠石到齐国,经过曲辕这个地方的时候,见到一棵栎社树,这可树可老大了,大到可以同时有一千头老牛在下面承阴凉,高到一个小山头那么高,树枝有小船那么大,观赏这颗树的人像集市上那么多,可是匠石连瞅都没瞅一眼就过去了,他徒弟一看着大树都吓傻了,在那看了半天,结果一回头,见师傅没有影了,于是赶紧追,追上之后这徒弟就不解的问,老师,我跟您这么长时间也没见过这样大的树,今天终于发现了,这是多好的原材料,你咋连看都不看一眼就走了呢?匠石邬娜地说,笨孩子,这是没有用散木,用它做船没几天就得沉,用它做棺椁没几天就得腐烂,用它做房梁没几天就得被虫子嗑了,就因为这棵树一点用也没有,所以他才能活到今天。到了晚上,匠石作了个梦,梦里面这可栎社树说话了,你怎么能将我和一颗有用的文木相提并论呢,你看那些果树有用吧,到了果子成熟的时候,大家都去摘果子吃,结果呢,这些树木就会伤痕累累,不能自保,其原因就是他们有用,他们是“自掊击于世俗”,而我靠的是无用以保全自己,你看似的无用正是我的大用。2.夹缝生存法。

这种方由可行性,但是时间长了,庄子发现还不行,仅仅是无用有时候还不能达到自保的目的,于是诞生了夹缝中生存的方法。庄子在《庄子'山木》记载了一则寓言:

庄子一天和自己的几个弟子在山中走,看到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但是一个伐木人站在这棵树的旁边半天却不砍伐。庄子上签不解的问,为什么呢?伐木人就说了,这一点用都没有伐他干什么。庄子回头告诉自己的学生说,这就是因为没有用而能尽天年。从山上回来就住自己的一个朋友家了。朋友很高兴,让自己的家童杀只鹅给庄子吃,家童说了,有个会叫的,有个不会叫的,杀哪个?主人说,杀不叫的那个,第二天学生不明白了。老师一个不才尽天年,一个不才遭致杀身之患,那咋处世。庄子说我将处于才与不才之间。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自然人的生存空间不是很大,但是没有问题,只要有缝隙就能生存,今天这句话已经很明白了,叫做不要让环境适应你,而是要自己适应环境,就是这个道理。庄子有一篇很有名文章叫做《养生主》,这篇文章就是讲如何养生的,大家肯定在中学课本中学习过,但是在课本中的那段是节选,名字也不叫养生主,叫做“庖丁解牛”,这里面不就讲庖丁这个人善于解牛,技术高超无比,他在文惠君面前总结自己技术的时候用了一句话一直流传到几天,叫做“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并由此衍生出一个成语叫做游刃有余。这句话说完之后,文惠君说自己知道养生之道了。怎么养,就是生活在夹缝中,但并不是说活在夹缝中就意味着生活质量不高,活的也得很潇洒才行。那问题又来了,说活在夹缝中,那夹缝指的是什么,就是要“缘督以为经”,庄子解释这句话说“为善不近刑,为恶不近名”。做好事也不像雷锋那样轰轰烈烈,做坏事也不像胡汉三那样明目张胆,庄子说这样就“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实际上就是混事的态度。

二、心灵层面

人一辈子不容易,佛家说人生下来就是为了受苦的,有一定道理。就像海德格尔说的那句话一样,人的一生就像一篇文章,快乐是什么?快就是逗点,偶尔才能快乐一下,剩下大多数都是苦恼。中国有句俗语讲的好,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能语人者不二三”,还有一句话大家更熟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真是这样。你说多闹心,但是咱的想办法别太闹心,怎么办,庄子有招。那就是逍遥游,游心,所谓“乘万物以游心”。只要内心宁静,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干扰你,我们今天也说,人活着其实是活一种心态。心灵一旦得到满足,那人就可以逍遥了,庄子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如“彼得全于酒”理论,小猪不吃死母猪奶理论,都说明这些问题。但是这种人生境界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修的,哪有没有方法呢?还真有,那就是以齐物的观点看待万有。我觉得要想做一名心理医生,庄子的这些方法应该学学。下面咱们逐条分析一下:

三、齐物思想

要想学懂庄子的齐物思想必须给大家补课,那就是庄子的大境界。

庄子开篇在《庄子'逍遥游》中便描写了一个大怪物,他说“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同学们看看这家伙多老大,大的都吓人。唐代大诗人李白后来也根据这段文字写了一首诗,叫做《上蔡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但使风歇时下来,尤能击却沧溟水”。很多人不明白,庄子为什么写这么个庞然大物,多么荒诞,包括吴老师已开始读的时候都觉得没有什么,而当你通篇读过了《庄子》一书,你才会明白庄子上来就写大事有目的的,因为你要是不懂庄子的大境界,你就不可能真正了解懂得庄子的核心思想“齐物论”,也就更无法理解在此基础上的“逍遥游”思想。这种大的例子太多了,随处可见,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 《庄子'逍遥游》中记载这样一个寓言:

惠子和庄子说,魏王给我一个大葫芦种子,我种下之后收获一个大葫芦,大到什么程度呢?600多斤(五石),用它来盛水,“其坚不能自举”,用它做瓢吧,“瓠落无所容”,太大了,“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一听,听明白了,骂自己呢,于是反唇相讥,大哥,你“拙于用大”啊,我给你讲个故事吧。说宋过有个有一户人家,世世代代给人家漂洗丝絮为维持生计,我们大家知道手总泡在水里容易皲裂,尤其是在冬天,所以这家人就研究一种药,往手上一图,管保啥事都没有,这就是专利。这事后来被一个聪明人听说了,心想这是个大发明,于是就找到这家人家,征求一下意见,给一百金卖还是不卖,这家人就开了个家庭会议,说我们一家人干这么多年也只不过才攒了几金,现在我们要是一下子把这秘方卖给他,他就能给咱们一百金,够咱们干多少辈子,所以这一家人没有不同意卖的,结果就卖了。这小子买完这秘方之后,他没闲着,跑到吴国国君那里去了,他和国君说,咱们现在不是和越国总有摩擦吗,大王您还真别怕,我有好招收拾他们,咱们要打就在冬天打,因为冬天手一冻,就容易皲裂,他们越国人肯定没有办法,但是我又招,我有一个秘方,只要使用上士兵的手就不可能皲裂,那咋咱们还有不赢之理吗。吴王一听,真有道理。后来到了冬天,吴越两国果然发生了战乱,吴王就让这小子将兵,结果真就是得胜,吴王一看很高兴,就列地而封。那咱们下面对比一下就知道了,一个是由这个秘方只能世世代代干粗活,另外一个却能够列地受封,这不就是一个会用大,一个不会吗。现在你就不会用大,你有这么大的葫芦,为啥不考虑做个腰舟而“浮于江湖”呢,你这是个棒槌。

同学看看,大是没有限制的,大可以达到无限大,小也可以小到无限小,所以庄子有一段十分拗口的表达,这段说完之后,是个人会有把个人懵。庄子讲“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实际上这段闹心的话归根结底就一个意思,没有边,不能比。所以以后再听到庄子说大的匪夷所思的事物别上来就说这也不可能阿,这只是给你建立一种概念,别当真。

1、齐物我

他说:“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什么百万富翁,什么达官显贵,这些都可能是幻影。如一个人做梦,梦见悲哀的事情大哭一场,醒来发现不是真的又大笑一场,谁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呢?你知道你听吴老师讲课不是在做梦吗?有同学说,我知道,没做梦,你凭啥这么说。《庄子'齐物论》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庄生梦蝶”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说有一天庄子作了个梦,梦见自己变成大蝴蝶了,当他醒来的时候,庄子有点搞不清楚了,他在想到底是庄周变成了大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了呢?这样解释起来人就潇洒多了,这不就是艺术人生了吗。这种人生如梦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太大了。2.齐是非:

人在世俗中还有一种郁闷的情况是被世俗的观点所左右,比如大家都说好好学习就是好孩子,结果偏偏你不是其中一位,郁闷!

但是庄子不这么认为,学习不好也可能是个好孩子,关键看评判标准。吴老师很小的时候就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世俗人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说某某人真聪明,但是说某某人聪明的依据是什么呢?难道说一个人因为数学好这个人就聪明,但是这个人未必文学好,难道文学好就是聪明?他未必艺术好,那到底啥样子才是聪明的?似乎没有觉得标准,比如说小偷,你难道说他不聪明,不聪明是偷不到钱的。弄不明白,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一读庄子,他把这个问题给我解开了,干脆不去理它,就其无是非不就完了吗。庄子的论述似乎和吴老师的想法是一样的,他也要举一个世俗无法理解问题,他在《盗坧》中记载了一段对话。盗坧的学生问老师说:“盗亦有道”?盗坧说,干什么没有道,我们盗贼如果不具备五个方面的素质是不可能成为大盗的,这五个方面就是仁、义、智、勇、圣。仁就是分均;智就是知可否;勇就是先入;义就是后出;圣就是妄意室中之蔵。这几个词语都是儒家经常用的,庄子用他不无讽刺意味,你们儒家认为盗贼都是坏蛋,但是这些人也讲这些,所以没有什么对错。庄子在《胠箧》篇说的就更狠了,他说偷盗难道就是错的吗?我们看到一个小偷偷东西,结果我们从道义上谴责,甚至抓住杀了,但是偷了一个国家呢?偷个国家不但没有人谴责,没有人杀,相反人家还显达了,成诸侯了,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吗。

庄子在《齐物论》中还论述了关于正处、正味、正色地问题。他说什么是正处?人在潮湿的地方住久了就会腰疼,但是那泥鳅却很自在,人在树上战战兢兢,但是猿猴却自由自在,这样一对比,那个是正处?说不清楚。人吃家禽,麋鹿吃草,蜈蚣吃小蛇,猫头鹰吃腐鼠,这些对比起来哪个才是好吃的?接下来他又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鱼见之深,鸟见之高飞,兽见之远遁”,你说啥时漂亮。标准不一样,不要总拿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赵本山讲话了,你是太阳啊? 庄子在《至乐》篇中还有个类似故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从前有一只海鸟落在鲁国的郊外,鲁侯一看这个喜欢,就将其迎进太庙,给他喝最好的酒,给它奏最高礼节的音乐,给它吃最好的牛羊肉,结果这海鸟3天就死了。所以养鸟要按照鸟的习性养,不能按照人的习性去养。你看看,养鸟应该按照鸟的标准,可是按人的标准一样不就完蛋了吗。3.齐大小:

人在世间活着还有一种郁闷事就是比不过别人。人家房子那么大,孩子那么争气,媳妇那么漂亮,看看自己全不如人家,郁闷。

庄子说你不要比,那比还有头吗?人活着觉得“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原因很简单,是比出来的。比不是不可以,但不能太过分,适度,我老叔有句话我记忆犹新,“人比人得活着,说不一定哪天好使。货比货得留着,说不定哪天值钱”。你必能比了吗,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那比没有头。庄子在《逍遥游》中的原话是:“小年不及大年,小知不及大知。朝菌不知晦朔,蟪枯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樁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你看这有比头吗? 庄子在《秋水》篇中讲了一个河伯“望洋兴叹”的故事。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煮崖之间不辨牛马”,河伯一看,这个高兴,差点乐抽了,心想,就这个壮观场面谁能有,也就我吧,越想越得意,于是顺流东下,没多长时间就到了北海,也就是今天的渤海,河伯放眼望去,我的妈,这也太大了,一眼都望不到边,于是河伯望洋兴叹,说:“闻道百,而为莫己若者”,这句话不是说我呢吗?我校的时候听说过一句话,“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我一直还不相信这句话呢,现在看来还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今天亏得来这一趟,要不还真得贻笑大方之家了。4.齐生死:

我们人在世间活着有一件事挺闹心,那就是有死亡的威胁,时刻在威胁。郁闷。

所以我们人郁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这个问题一直是古人思考的问题,解决方式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是及时行乐,第二种进入宗教,我们同学们属于这一类,但是恐怕让大家马上去见上帝,愿意去的人也不多。所以只要是人,一般情况下都因为这是情闹心,无论你地位多么显赫,无论身价多么富有,早晚都得死。但庄子说,无所谓:《庄子'至乐》篇中讲了个故事:庄子妻子死了,惠施听说自己老朋友妻子故去赶紧来到庄子家帮着忙乎忙乎,可是当惠施满头大汗来到庄子家一看,惠施傻眼了,按正常道理,老两口关系一直很好,妻子死后,那庄子应该很伤心才对,可惠施看到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庄子坐在地上鼓盆而歌呢,你看多高兴。一幅你可死了的的状态,惠施实在看不下去了,就非常生气的和庄子说,你庄周有点过分了,你老伴和你生活这么长时间,为你生儿育女,现在他已经故去,你不悲伤也就算了,咋还能鼓盆而歌呢。你太过分了。庄子听完之后就和惠施说,老弟,不是你说那么回事,他刚死的时候我也很伤心,但是我一回想他的人生过程,我就转悲为喜,为啥呢?是其他本来就是没有的,然后就有了,然后又没有了,这不像四季运行那样自然而然吗。现在人家很安静的躺在天地之间,而却大哭大闹,我岂不是太不懂得人生的真谛吗。

庄子认为生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必大惊小怪的。从生到死的各个阶段都是自然安排好的,《庄子'大宗师》篇中讲了个故事。子来有病要死了,他的妻子和孩子们都在子来的创编北上的哭着,这个时候子黎来了,对子来妻子说,你赶紧走开,不要打扰这个即将有大变化的人,然后他对着子来就说了伟大的造物主又要把你变成啥玩意了,是要把你变成鼠肝呢还是要把你变成虫臂呢,子来听完了也跟着说,儿子是要听母亲的画的,自然也是人的父母,那他叫我干啥我就干啥呗,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者。

可见庄子把人死的问题看的很阔达,《庄子'列御寇》篇中讲了个故事。庄子要死了,这些弟子们就向老师表达要厚葬老师的请求,庄子说我用天地做棺椁,万物作殉葬,还有比这更牛的葬礼吗?弟子们说,老师,你说的这些都对,但是我们担心你被乌鸦老鹰吃了,老子一听乐了,孩子们,露天让乌鸦吃了,埋在地里还不是让蚂蚁吃了,你们这不是从乌鸦嘴里面抢东西给蚂蚁吃吗.《庄子'至乐》篇中讲了个故事。庄子去楚国的途中看见一个骷髅,庄子就拿手中的马鞭子帮帮瞧这个骷髅头,边敲边问,大哥,你是咋死的,是贪生失理而死,还是亡国而死,是因斧钺之诛而死,还是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而死,是因为冻馁之患而死,还是因为春秋之故而死,庄子嘟嘟囔囔问了半天,后来困了,于是枕着骷髅头就睡着了,睡到半夜,梦见这个骷髅头了,骷髅头和庄子说,白天你说的那些话我都听到了,不过你说的那些都因生而带来的苦恼,人要是意思就没有那么多苦恼了,你想不想知道死是啥样式的,庄子一听,觉得有意思,那你就说吧。骷髅一听庄子还挺感兴趣,就开始白呼上了,他说人死了可好透了,无君于上,无臣于上,亦无四时之事,随南面之乐不能过也。庄子听了就不信,活着多好,那么着吧,我和阎王爷关系不错,我和他打个招呼,让他给你重新再活一次的机会,你看怎么样。骷髅一听很伤心,我咋能抛弃国王那样的快乐回到人间受苦呢。结束语

有人拿庄子和阿Q对比,有一定道理。如果说二者是相同的,那么它们都是球的内心的舒适,但是二者有截然不同,不同的是一个不苟同,坚持自己的人格,一个是放弃人格。我们学前者,不学后者。庄子就讲到这里。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0 顶

下载导论1(讲稿)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导论1(讲稿)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动画专业导论 001前言讲稿

    《动画专业导论》前言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5号实验楼501室 每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8周  课程核心用书:《动画导论》湖北美术出版社 刘小林 编著 ﹎﹎﹎﹎﹎﹎﹎﹎﹎﹎﹎﹎﹎﹎﹎﹎﹎﹎﹎﹎﹎﹎﹎﹎﹎﹎﹎﹎﹎﹎﹎﹎﹎﹎﹎﹎﹎ 【课程前导】(预计执行时......

    工程造价导论

    浅谈工程造价的就业与发展 扶佳佳 2015441372 摘要:工程造价是项目决策的依据,是制定投资计划和控制投资的依据,是筹集建设资金的依据,是评价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是利益合理分配......

    教学导论

    音乐教材导论 一、音乐课程改革10年取得的成果: 音乐教育观念得到根本的转变。♪教学是教师教学、学生学→教师与学生共同交往互动。 ♪教学重结论→重过程 ♪教学关注学科→......

    财政学导论

    一、从直观的感性认识谈起 (一)我们头脑中的“财政”我们首先接触到的“财政”,它在很多高等学校是一个专业;我国的各级政府有不同层次的财政机关,如财政部、财政厅、财政局、财......

    工业设计导论(范文大全)

    “工具作为人身体延伸的一种手段,是为了实现人的使用目的;”人们对工具的使用不但解放了劳动力,也产生了设计;设计作为一种手段作用于产品满足使用者需要并引导消费。当下消费趋......

    学科导论

    河北联合大学 外国语学院 学号:201214540313 姓名:田瑞超 班级:12英3 开课日期:4月21日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是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戏剧,英语听力这些英语课程,加......

    财政学导论

    导论 一、财政现象与财政概念 • 1、财政现象 • 2、财政概念 • 3、财政学概念 (一)哪里有财政?为什么会有? 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市场私人物品私人需要 政府公共物品公共需要 家......

    护理学导论

    护理学导论 王鹏 11035212472 1.什么是护理学?试分析护理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