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和创新“推优入党”工作的探索与思考[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7:2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完善和创新“推优入党”工作的探索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完善和创新“推优入党”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第一篇:完善和创新“推优入党”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完善和创新“推优入党”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8-05-23 10:17:00 中青网

摘要:高校实施“推优入党”工作制度已有多年,但在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中总是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历年的工作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制度才能不断的完善。

关键词: 高校

推优入党 完善 创新 探索

一、高校“推优入党”工作现状

高校实施“推优入党”工作制度已有多年,大部分高校把“推优入党”作为一项对学生素质、学习成绩的综合考察制度。笔者认为这是一项很好地考察举措,现将有关情况概括如下:

1、现行的部分高校“推优入党”条件

湘潭大学:入党动机端正,积极要求进步,对党有执着追求;团校学习期间表现良好,正常结业;参加了班级或年级党章学习小组学习,表现积极; 品行端正,为人正直,遵守校纪校规,无违纪现象;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具有奉献精神;学习认真,态度端正,无缺课现象,学习成绩为班上中上水平,且无重修现象;按时通过国家英语四级;同等情况下获得校、院级奖励者优先推荐。

长沙理工大学:年满十八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年以上,并参加过党校学习,成绩合格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热心为同学服务,积极引导广大同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政治理论知识,深得同学的拥护; 遵纪守法,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同学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学习成绩优良,一年内总评成绩原则上不低于75分,单科成绩原则上不低于70分(原则上不能出现补考现象),英语、计算机过相应等级。

广州大学: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时间够一年;参加党校学习结业;综合测评年级排名原则上在中上水平(其中学业分年级排名原则上在中上水平)。

由于篇幅的原因,无法一一列举,但其内容大同小异。

2、我校的“推优入党”条件

年满十八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年以上,并参加过党校学习,成绩合格者;入党动机端正,积极要求进步,对党有执着追求;学习认真,态度端正,通过国家英语四级;通过班级评议合格者。

3、高校“推优入党”条件的共同之处

政治方向的要求基本相同,均要求学习上有一定的优势;都要求通过党课结业,成绩合格;递交入党申请书一年以上等。

4、高校“推优入党”条件的不同之处

经过调查,各高校对“推优入党”的条件并不是完全相同,例如对学习成绩的要求不同,有的高校要求通过国家英语四级,有的还要求计算机等级,而有的高校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现行“推优入党”工作存在的弊端

1、过分看重学习成绩

笔者认为高校是一个自由发展自己的地方,对学习的要求应当适当的放宽,经过调查,很多同学认为入党与学习是两个概念,没有必要把入党与学习的关系提在很重要的地位,党员应当注重其人品、素质,其次才是学习。

2、忽略对被推优者的党性教育

在调查中笔者问过一些关于党的知识,很多同学都是略知一二,其中笔者曾问到一位刚刚党课结业的学生什么是“三个代表”的问题,他竟不知其内容,只知道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其实说起党性教育来,责任在于学生与学校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学习是一个空白,总认为那是太遥远的事情,不必要去学习;第二,学校方面对学生的党性教育还是太少,没有当作一项必修课来抓,笔者承认学校开设有这方面的课程,但其实作用很小,而且力度不够。

3、不重视组织生活

经过调查,在同一系的同一支部内互相不认识的情况十分普遍,4、入党动机偏离轨道

有些学生认为入党能对以后的就业带来好处,所以才千方百计入党,存在这种想法的的同学不在少数,笔者认为有此种思想的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就此一点就不符合一个党员的标准,不应当吸收到党组织里来。

5、没有开展党员再教育工作

即使我们非常谨慎地选拔,还是无法避免有不合格的党员存在,这就要求我们作好党员再教育工作,但据了解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欠缺之处。

三、完善和创新现行“推优入党”工作的几点建议

1、适当降低对学习成绩的比例

说降低对学习成绩的比例并不是不看学习成绩,而是要在学习成绩与素质人品之间进行选择,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对学习成绩的要求不要定死,要灵活地考虑事实情况来做权择。

2、对被推优者进行多次多重党性教育

被推优者一般都是在同学之间比较出众的,各方面的素质也较好,但其党性,即对党的知识的了解并不是十分的全面,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多次多重的党性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在推优的过程中使他们真正学习到一些东西,真正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的义务与责任。

3、重视过组织生活

通过组织联系,可以使党员之间增进了解,增强组织凝聚力。

4、对正式党员严格要求,作好党员再教育工作

学习是终生的,党性教育也是终生的,作好党员再教育工作是作一名合格党员的基础条件,也是我们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前提条件。

5、以各种形式学习党的号召、精神等

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潮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的,我们要不断的学习、领会党中央发出的各项号召、精神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一名不落伍的党员。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很多学生也很想多了解一些国家大事,党政信息,但条件有限,或许这也是造成我们当代大学生缺乏党性的一个原因,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探索各种形式来弥补这个缺陷。说到形式,笔者认为以板报、刊物的形式来宣传、学习党的号召、精神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四、结语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地探索思考,在探索与思考中共同进步,为我们共同的事业而努力奋斗,为党和国家把好“推优入党”这一关,争取把好的同志选进来,尽力把那些思想上仍然有错误认识的同志改造过来,争取早日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

第二篇:创新基层团组织模式完善“推优”工作的思考

创新基层团组织模式完善“推优”工作的思考

创新基层团组织模式完善“推优”工作的思考2007-12-15 23:03:44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创新基层团组织模式完善“推优”工作的思考创新基层团组织模式完善“推优”工作的思考(2)文章标题:创新基层团组织模式完善“推优”工作的思考

“推优”是指推荐优秀团员做党的发展对象(以下简称“推优”)。它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不断充实党的新生力量,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同时也是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团员青年政治热情,促进青年团员成长成才的需要。“推优”工作是党赋予共青团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

务,是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推进“推优”工作,有效保障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是共青团组织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对“推优”工作给予充分认识

首先,推优工作是高校党建、团建的重要部分,对共青团的事业和党的事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做好“推优”工作,能为党组织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充实党的新生力量,使党员队伍永葆生机与活力;做好“推优”工作能优化党员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其次,“推优”工作作为党建带团建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密切党团联系,提升团的工作地位,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更好地发挥团组织的职能,推进团的各项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该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党的事业和团的事业大局出发,充分认识“推优”工作的意义。

其次,“推优”工作是高校加强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它是广大团员青年健康成才的迫切要求,是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助推器。如果说党组织给青年团员指引了人生的方向,那么“推优”就是在追求人生目标的道路上架起的一座梯子。他是通往顶峰的必经之路,也是帮助追求者攀登的工具。“推优”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加强对团员的培养、教育,提高团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才是“推优”工作的主要目的,也是“推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应该从高校育人的职责,对大学生成长负责的角度,充分认识“推优”工作的意义。

再次,“推优”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征途上,对于团员骨干的培养,特别是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广大团干部按照党的要求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优”的标准也在不断充实新的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党对共青团更好 的发挥作用给予殷切的期望,青年对共青团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式、新的要求面前能否了解当代青年的新变化,能否把握新形势对“推优”工作的新要求,能否以一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推优”工作,也是对团干部的检验。应该从骨干培养的重要性上充分认识“推优”工作的意义。

因此,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优工作的开展必须站在对推优对象充分的培养和考察的基础上。如果仅从结果上看待“推优”,而忽视培养过程,只能说是对推优工作的片面认识;如果由那些对推优对象没有多少了解的基层团组织去考察推优对象,就会使推优的结果欠缺客观性与公正性。因此,如何发挥好基层团组织对推优对象的培养和考察工作,既要在工作方式上创新,也要在组织形式创新。

当前推优工作面临的问题

1.学分制的推进使原有以班级为单位的建团模式受到冲击。以教学班为

基本团组织形式是多年来学校团建的典型模式,但伴随学分制的出现和推进,大学生们由于学习内容、进度的自由掌握使得原有较为稳定的班级团支部出现了人员流动大,集中教育活动难组织,同学间彼此不熟悉等现象。加之,校园内第二课堂活动的日益活跃,团员青年归属于不同类型的多个组织的情况也是非常常见。“育优”环境呈现不稳定的状态,难于实现对团员青年的系统培养。

2.重推荐,轻培养。对团员青年关心不够,缺乏系统、科学的培养计划和落实方案,因此有必要在“推优”工作的范围、内容、机制、考评等方面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系统的制度和准则,推动“推优”工作沿着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健康进行。大部分高校的团组织把“推优”理解为把优秀的团员推荐给党组织就结束了,一经推优后,教育管理工作就由党组织负责了,其实,“推优”入党后的党员仍然保留团籍,具有团员身份,且还有部分没有发展的团员,基层团组

织仍然应该对其开展考核教育,应该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及时将他们的表现不定期的向党组织汇报。

3.“推优”工作程序不规范、“优”的标准较为笼统。由于校级、院系级团委对基层团支部推优工作监督指导有限,规定制度较为原则,另外由于“优”的标准没有细致的规定,只是按照《党章》中对党员标准为“推优”依据,这样操作往往团员把“推优”等同于某种“选优”。成绩好、人缘好或者老好人容易被推出来。加之对于“推优”工作缺乏有力地宣传,工作不深入,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部分团员认为“推优”就是“选优干”、“评三好”,有的甚至认为是“选党员”,有的认为是走形式,有的支部甚至就利用课间十分钟投票了之。

创新基层团组织模式完善“推优”工作的思考

第三篇:创新基层团组织模式完善“推优”工作的思考

文章标题:创新基层团组织模式完善“推优”工作的思考

“推优”是指推荐优秀团员做党的发展对象(以下简称“推优”)。它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不断充实党的新生力量,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同时也是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团员青年政治热情,促进青年团员成长成才的需要。“推优”工作是党赋予共青团的一项光荣而

艰巨的任务,是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推进“推优”工作,有效保障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是共青团组织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对“推优”工作给予充分认识

首先,推优工作是高校党建、团建的重要部分,对共青团的事业和党的事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做好“推优”工作,能为党组织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充实党的新生力量,使党员队伍永葆生机与活力;做好“推优”工作能优化党员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其次,“推优”工作作为党建带团建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密切党团联系,提升团的工作地位,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更好地发挥团组织的职能,推进团的各项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该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党的事业和团的事业大局出发,充分认识“推优”工作的意义。

其次,“推优”工作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它是广大团员青年健康成才的迫切要求,是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助推器。如果说党组织给青年团员指引了人生的方向,那么“推优”就是在追求人生目标的道路上架起的一座梯子。他是通往顶峰的必经之路,也是帮助追求者攀登的工具。“推优”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加强对团员的培养、教育,提高团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才是“推优”工作的主要目的,也是“推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应该从高校育人的职责,对大学生成长负责的角度,充分认识“推优”工作的意义。

再次,“推优”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征途上,对于团员骨干的培养,特别是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广大团干部按照党的要求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优”的标准也在不断充实新的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党对共青团更好的发挥作用给予殷切的期望,青年对共青团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式、新的要求面前能否了解当代青年的新变化,能否把握新形势对“推优”工作的新要求,能否以一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推优”工作,也是对团干部的检验。应该从骨干培养的重要性上充分认识“推优”工作的意义。

因此,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优工作的开展必须站在对推优对象充分的培养和考察的基础上。如果仅从结果上看待“推优”,而忽视培养过程,只能说是对推优工作的片面认识;如果由那些对推优对象没有多少了解的基层团组织去考察推优对象,就会使推优的结果欠缺客观性与公正性。因此,如何发挥好基层团组织对推优对象的培养和考察工作,既要在工作方式上创新,也要在组织形式创新。

当前推优工作面临的问题

1.学分制的推进使原有以班级为单位的建团模式受到冲击。以教学班为基本团组织形式是多年来学校团建的典型模式,但伴随学分制的出现和推进,大学生们由于学习内容、进度的自由掌握使得原有较为稳定的班级团支部出现了人员流动大,集中教育活动难组织,同学间彼此不熟悉等现象。加之,校园内第二课堂活动的日益活跃,团员青年归属于不同类型的多个组织的情况也是非常常见。“育优”环境呈现不稳定的状态,难于实现对团员青年的系统培养。

2.重推荐,轻培养。对团员青年关心不够,缺乏系统、科学的培养计划和落实方案,因此有必要在“推优”工作的范围、内容、机制、考评等方面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系统的制度和准则,推动“推优”工作沿着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健康进行。大部分高校的团组织把“推优”理解为把优秀的团员推荐给党组织就结束了,一经推优后,教育管理工作就由党组织负责了,其实,“推优”入党后的党员仍然保留团籍,具有团员身份,且还有部分没有发展的团员,基层团组织仍然应该对其开展考核教育,应该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及时将他们的表现不定期的向党组织汇报。

3.“推优”工作程序不规范、“优”的标准较为笼统。由于校级、院系级团委对基层团支部推优工作监督指导有限,规定制度较为原则,另外由于“优”的标准没有细致的规定,只是按照《党章》中对党员标准为“推优”依据,这样操作往往团员把“推优”等同于某种“选优”。成绩好、人缘好或者老好人容易被推出来。加之对于“推优”工作缺乏有力地宣传,工作不深入,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部分团员认为“推优”就是“选优干”、“评三好”,有的甚至认为是“选党员”,有的认为是走形式,有的支部甚至就利用课间十分钟投票了之。对

考察对象缺乏客观真实地评价。

三、创新基层团组织模式,完善推优工作

以往我们往往仅仅关注推优工作方式的改进上,忽视了推优对象本身的实际。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坚持两手都要抓,既抓方法建设,又要抓组织建设。在组织建设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考虑到推优对象的实际,创新多元化的推优主体;在方法建设方面,要创新推优方法,变单纯的重结果为过程与结果并重。

1.创新团组织形式,改善“育优”环境组织建设是完善推优工作的前提。这是因为推优工作是依托一定的组织开展的,而该组织对推优对象客观上的培养和熟悉程度将成为推优结果公正与否的前提。实践中各高校主要是依托以教学班为基础的团支部开展具体的推优工作的。事实上,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一工作模式难以适应高校学生日益多元化的生活学习模式,科学性自然也就受到较大的质疑。高校的团员青年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团员,比如说,他们年龄跨度大,活动领域广,自我教育能力强、个性特征明显……时代的发展还促生了一些新变化,如走读生的大量出现,创新学分和弹性学分制的推行使得学生基于固定班机上课的时间越来越少等。这些特性和新变化不得不引发我们对“立足于教学班为基础的团支部”推优模式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反思。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推优对象的学习生活实际为本。在对推优对象进行评价时,可以考虑将推优对象工作学习的主阵地与对其进行推优工作的主阵地结合起来。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各项工作的落脚点,也是团员青年积累经验、锻炼能力、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因此,我们要选择那些与推优对象工作学习密切相关的基层团支部作为推优工作的主阵地。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条件对推优对象进行长期的培养和客观的考察,真正推荐优秀青年成为党组织地发展对象。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将推优工作创新的着力点放在创新基层团组织形式上,构建一些更加适合推优对象培养和考察的基层团支部,对以班级为单位的团组织形式形成一个有益的补充,为推优工作的科学开展奠定良好的组织保障。

(1)以学生组织为依托成立两会团支部。

目前各高校都普遍成立了校系两级的学生会和研究生会,俗称“两会”。各级基层团组织也成为两会工作的直接指导者和支持者。两会中的学生干部多是通过层层考核而选拔出来的优秀分子,他们为两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组织中,自然和教学班内同学的沟通和交流就会减少。而教学班内同学对于他们在学生组织的具体工作情况就更不得而知。试想,如果完全依靠教学班团支部对这些推优对象进行培养和考察,成效自然要大大打折扣。此外,成立两会团支部也是推动两会工作提高层次的重要途径。传统意义上的“两会”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文体活动上,缺少有思想深度的活动。而活动思想深度的欠缺折射出的是学生干部政治素质的缺失,如果能将基层团组织建设与两会日常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将会使两会工作在质上有一个飞越。因此,探索两会团支部的建设破在眉睫,但究竟如何开展两会团组织活动,受到的时空现实可能更大,困难会更多,从今年我们在首都师范大学校学生会开展的试点工作看,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需要研究的问题仍很多。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便会探索出一条依托共青团组织培养学生组织团、学干部的新途径。

(2)以学生社团为依托成立社团团支部。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学分制的改革,特别是教育部质量改革工程对实践性课程的高度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学上的这一变化使得各级各类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的日益活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在校大学生除了教学班以外,还会在较长的时间内选择一至两个社团作为自己的相对稳定的活动团体,或是纯粹基于个人兴趣,或是结合专业需求。由于社团完全是根据自愿原则参与的,因而学生们往往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工作较为主动,成绩较为突出,人力交往能力和服务意识也表现的较为充分。所以针对那些组织健全,活动开展得较好得学生社团可以申请建立团支部,并有该团支部对社团内的推优对象进行培养与考察。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现代社会是一个越来越尊重人个性发展的社会,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团队中,相信推优对象会表现的更加积极,特别有利于学生们将其对组织本身的情感与服务意识很好的结合起来。因此,笔者认为构建以学生社团为背景的团支部作为推优的组织形式之一是以人为本的真实体现。

(3)以学生公寓为依托成立公寓团支部。

后勤社会化的推进使学生公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主阵地。作为高校思想工作基础的大学生团建工作也应该随之向学生公寓延展。应该说文明的校园生活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学生公寓都是学生们真正参与社会生活最多的场所。人是社会的动物,课堂上,尽管学生们被聚集在一个固定的场所进行学习,但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得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变得十分困难。也许我们可以通过那少得可怜的课堂讨论,去品评某为同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但我们无法很难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考察其政治素养、服务意识、向党组织的靠拢的程度等方面的情况,而这些情况正是最关键的考核环节。试想让一群不懂得推优规则的人依据一个不完全的党员评价标准去考量一个推优对象是否成为党的发展对象,这样的推优会客观公正吗?对于那些没有过多的参与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活动的普通同学来说,他们活动最集中的场所恐怕应当是学生公寓了。对他们来说,在这里沟通和交流才真正成为可能,也成为他们表现模范带头作用的主阵地。因此可以考虑借助学生公寓的平台成立团支部,开展团的活动,使得那些主要在公寓中学习和生活的推优对象能够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考虑在公寓建立团组织开展团的活动,构建以院系团籍团支部为主,以活动团支部为辅,团组织多重覆盖,团员灵活参与团的活动的基础团建模式,使每个团员都可以随时随地感受到团组织的存在,增强团员的归属感,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也使得推优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能够惠及所有的团员。

2.创新“育优”的方法,过程与结果并重

(1)发挥团校、党校的主渠道作用

各级各类党校、团校是教育、培养团员青年最重要的阵地。通过有关党团的知识和理论的学习能够帮助团员青年更好的了解党团组织的性质任务和要求,使团员青年自觉按照党团的要修塑造自己;通过主题教育加强团员青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内化为推进共青团员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动力。

(2)利用团学活动培养重点推优对象

广大的团学干部,通过参与团学实践,使其承担一部分团的工作,在工作中锻炼能力,提高觉悟,实现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优秀团干部的目标。如:在各级各类学生社团或学生组织中的团学骨干在工作中增强奉献精神、服务意识,锻炼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基层团组织应有计划有重点的确定重点推优对象进行培养,利用自身的组织优势,为上级党组织输送更多的新鲜血液。

(3)建立由团内民主评议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相结合团员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团员评价体系旨在完善团员评价的标准和程序,夯实支部“推优”工作基础。团员民主评议工作是对团员、团干部进行考核、督促、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全面落实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的总要求和面向团员抓教育、面向干部抓提高的具体实践;是提高团员素质强化团员先进意识和模范意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团组织建设,增强团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效措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全面记录大学生在校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平台,他从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术培训与其他等六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每个团员青年在大学期间成长进步的每一步。团组织可以借助这样一个平台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团员评价体系,从多方面量化对团员的考评指标,使优秀团员的标准更具操作性,从而对动推优工作的科学化。

(4)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推优工作的长效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是提升推优工作严肃性和规范性的根本保证。作好推优工作,一定要将创新的成果写入制度,认真落实。当然制度拟定前应做好充分的调研,尽可能周详,在技术上既要保证总的原则方针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具体形式的灵活性,以便能够与时俱进的开展工作。内容上要落实好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和发展团员入党一般要经过“推优”的规定。除了制定以规范推优程序为主的《推优条例外》,还应在党委组织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加强“育优”环节与“推优”环节的衔接,把“推优”工作纳入青年党员发展工作规划,使之成为发展青年党员的主渠道,并将该项工作写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形成以高校团委为核心,其他部们积极配合的新的推优、育优机制。

综上所述,改革创新基层团组织模式,在组织建设和工作建设两方面都要下大力气,才可能使我们的推优工作与时俱进,使推优的过程更加有意义,推优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创新基层团组织模式完善“推优”工作的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创新基层团组织模式完善“推优”工作的思考。

第四篇:完善村务公开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对完善村务公开机制建设的思考

潮河

殷洪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明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实行村务公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完善村民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顺利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为了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工作,增强推进村务公开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真正把这一关系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从《意见》出台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6年之久,全国各地也在村务公开的内容、方式上作出了一定探索,形成了一些有效方法。但是,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村务公开在推行过程中遭遇的现实困难:

一是敷衍应付,公开不规范。目前,村务公开虽然在镇、村两级得到普遍推行,但与公开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来衡量,仍存在不够规范完备的地方:如公开时间不及时,对一些需要公开的

事项不按规定时间要求公开;公开地点不适当,村务公开栏多数设在村址内,不便于群众浏览,特别是公开栏仅设1~2处,更不能适应群众居住较为分散的实际;公开内容不完整,个别村“犹抱琵琶半遮面”,只公开一些不痛不痒的内容,而对群众意见大的“热点”问题遮遮掩掩,不愿公开甚至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避重就轻;公开程序不严谨,公开中的有关事项主要由村干部唱“独角戏”,民主理财、议事和村民代表组织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

二是疏于监督,机制不完善。一方面,目前农村一些基层组织没有一套完善的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公开监督组”为主体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即使建立了这一机制,也没有很好发挥作用,形同虚设。另一方面,村务公开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一些与之相关的制度——尤其是法律法规不够配套完善,该建立的没有建立,该落实的没有落实,加之考核与奖罚也不完全到位,影响了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

三是多头管理,渠道不顺畅。围绕农村村务公开工作,各职能部门作了大量工作,但也出现了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的问题。比如关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和村务公开工作,有组织部、民政局、农经局、纪委等多家单位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抓工作,职能相互交叉,有时使得基层无所适从,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忽视反馈,效果不明显。对有些事项的公开,只重公开前的形式,而轻公开后的结果,有公开无落实,很少认真考虑公

开后如何搜集群众的反馈意见,认为公开后就万事大吉。尤其是个别村对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举报的事项不能正确对待,该正面答复解释的不答复解释,该及时整改解决的不整改解决,导致群众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引发事态,激发矛盾。

那么,如何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机制,使农村基层村务公开工作做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真正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

首先,优化基层干部队伍。要通过改革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选、育、用、管”机制,促使农村基层干部更新理念,加强自律意识,改变怕暴露问题、怕失权、怕揭短、怕麻烦、怕引发矛盾等心理,真正从干部层面解决村务公开的障碍。

其次,强化民主法制宣传。要通过会议、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等系列平台,广泛深入地宣传农村基层民主法制知识,使群众了解村务公开的相关制度、程序,打消他们如公开工作能否真的行得通、落得实、有成效,是否会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等担心,唤醒广大群众的参与监督意识。

再次,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总结过去几年我镇村务公开的经验,我们认为,在村务公开工作方面要坚持“三必须”、“四围绕”、“五明确”、“六监督”四大原则。

1.三必须:在公开过程中坚持“凡是群众关心的,必须进行公开;凡是群众有疑虑的,必须向群众讲明白;凡是群众想知道的,必须向群众说清楚”原则。

2.四围绕:围绕中心工作加强村务公开;围绕热点问题加强村务公开;围绕“三重一大”加强村务公开;围绕“三资”管理加强村务公开。

3.五明确:明确公开时间,明确公开内容,明确公开形式,明确公开程序,明确责任单位。

4.六监督:建设多种监督方式、多级监督层面相结合的监督体系,以发挥最佳的监督效能。①加强村民监督。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地位、职能及其与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委会的关系,以更有效地开展村务监督。②加强外部监督。县、镇纪委要加强经常性的监督,定期全面检查。一旦发现村务公开违法行为,要通报批评或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法进行惩处。③坚持审计监督。加强镇政府的审计职能,定期组织力量对各村的账目进行集中审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要随时进驻进行重点审计等。④完善民主监督。要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尤其要反对重形式轻反馈、有公开内容无落实措施的现象。⑤做好法律监督。通过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查村务公开的执行情况和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执法职能,适时进行督察,确保落实。⑥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工具(电视、网络、广播、报刊、宣传资料)的作用,大力宣传好的典型;对不公开、假公开或应付差事走过场的,要进行曝光,通过社会舆论为村务公开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五篇:完善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完善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2011秋季人大主席班宋多夫

改革和完善党内换届工作,是党的十七大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当前,对改革和完善党内换届工作,《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已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着重从以下几个问题加以深化和探索。

(一)乡镇党委班子职数及配置要求

乡镇党委换届对于班子人选,要统盘考虑,统筹安排,形成一个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班子配备。班子成员中,既要有熟悉党务工作和农村工作的干部,还要有懂经济和管理的干部。要注意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对一把手的选配,其标准和要求要更高、更严于班子其他成员。要把那些真正维护群众利益,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政治上坚定成熟,思想政治水平高,领导经验丰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坚持民主集中制,善于团结同志,勤政廉洁,工作政绩突出,有驾驭局势能力的优秀干部作为一把手人选。要注重 1

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对基层素质好,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要大胆选拔进领导班子。党政领导班子中,大中专文化程度的要各占90%以上,30岁以下的至少各有2名。要加大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的力度,党政领导班子中要保证各有1名女干部。

(二)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不断拓展党内选举的视野、提高党内选举的质量建议

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要把组织提名与党员提名结合起来,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在党代表候选人的提名中,则要严格经过民主推荐,由各级党员代表大会自下而上地民主提名,未获得足够党员提名的决不能作为党代表的候选人。

在实践中,要建立健全党员提名的有关操作规则,进一步加大党员提名的力度,保证候选人的产生更加广泛地反映党员的意见。产生方式可参照党内选举的方法进行。即选举人投票选举候选人,如果获得赞成票超过实到会人数半数的被选举人多于应选人数时,则按得票多少为序取足应选取名额;如果最后几名被选举人得票数相同,不能确定谁当选时,应就得票相同的被选举人重新进行投票,以得票多者为当选;如果获得赞成票超过实到会人数半数的被选举人少于应选人数时,不足的名额可以另行选举;如果当选人数接近应选人数,在征得半数以上选举人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

应选名额,不再进行选举。

要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组织部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要以比应选人数多20%左右的比例确定候选人数,并要逐步过渡到完全的差额选举;对乡镇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候选人数,应分别多于应选人数1—2人,至于多1人还是多2人,由乡镇党委从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提出意见报上级党委批准。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必须坚持杜绝变相等额选举,努力克服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有利于不断拓展党内选举的视野、提高党内选举的质量;有利于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发扬党内民主,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和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竞争原则;有利于促使被选举人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心,坚持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乡镇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党代表作用的建议

使党代表的作用在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得到较好地发挥。可采取一些具体的步骤和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的常任制,发挥好党代表在代表在代表大会后的作用。可以考虑实行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即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每年或半年参加一次代表大会。一方面党代表

可将收集到的本选举单位党员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党的代表大会和乡镇党委反映;另一方面听取和审议党委的工作报告,并提出有关的意见和建议等。

(四)认真做好乡镇党委与县市党委换届以及县、乡人大、政府届中调整工作衔接的建议

目前,乡镇党委将改变过去3年的任期,与县市委一样执行5年任期。可以说,与过去相比,乡镇组织承上启下作用会更突出,位置更显要。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中,乡镇党委班子的候选人也主要是上级党委考察、遴选的,几乎没有由党员或党员代表直接提名。因此在5年的任期换届中,县市应先换届,乡镇后换届,这样做到乡镇党委与县市党委换届工作的衔接,同时促进县市要选配好乡镇班子,也有利于县乡工作的步调一致,致力于共同发展社会事务和经济。

在县、乡镇党委换届中班子调整是通盘考虑的,班子配备是党委、人大、政府一起调整配备的,按照要求,班子成员原则上应干满一届,而县、乡镇人大、政府换届是继县、乡镇党委换届后而来的,县、乡人大、政府届中调整,是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要求,达到班子的最佳配置,但届中调整要保持班子任期内的相对稳定,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党委换届与人大、政府届中调整工作相衔接。

(五)推进干部交流建议

充分利用换届的有利时机,继续加大干部交流的力度。

这次换届交流的主要对象是:同一职位任职时间较长的;在本乡本土任职的;需要进行多岗位培养锻炼的年轻干部。要继续坚持从党政机关中挑选素质好,有一定工作经验、事业心强,热爱基层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任职。交流面控制在班子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班子的稳定。

(六)提倡不通过预选一次选举产生党委委员方面的建议

在我县近年来的乡镇党委换届中,就实行了一次选举产生党委委员的选举方式,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要在下一次换届选举中坚持并完善这种方法,以政策和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在取得充分的经验后也可直接应用于市县的党委换届选举中,一次选举产生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等。同时上级党组织要加强指导,精心组织。在换届选举准备阶段,除及时传达党委的指示,下发有关材料外,还派出县级领导和经验丰富的同志,深入各乡镇,听取代表意见,进行思想发动,并督促检查,纠正解决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使其乡镇党委换届准备工作周密细致。在选举时,还应派出县委常委、组织部、纪委领导在现场组织指导,保证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下载完善和创新“推优入党”工作的探索与思考[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完善和创新“推优入党”工作的探索与思考[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与思考(大全)

    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主题。纪念馆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创新纪念馆的爱国主义教育理念,更好地......

    “推优入党”工作实施细则

    附件:共青团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委员会 “推优入党”工作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推荐优秀共青团员作入党积极分子(以下简称“推优入党”),是基层团组织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日......

    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5篇

    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机关党建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建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在推动机关行使领导职能、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升机关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密......

    中心城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探索与思考(汇编)

    中心城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探索与思考【摘要】:胡锦涛同志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竞赛创新工作探索与思考(合集5篇)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竞赛创新工作探索与思考 荐 329 刘建军 原创 | 2010/1/28 20:22 | 投票 关键字: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竞赛创新工作 探索与思考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

    改进和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改进和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发布时间:2010年01月01日 09:00来源:《求是》期号:2010/01作者:张文学开滦集团是特大型国有煤炭企业,现有职工8.2万人,党员22711名,下属基......

    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探索与思考[推荐]

    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探索与思考 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林红明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学生工作的灵魂,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关系到我校建设西点式品牌职业学校的进程......

    完善财务总监委派制的探索与思考

    完善财务总监委派制的探索与思考 内 容 提 要 财务总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经营权相分离的产物,在我国也是近几年出现的事,财务总监委派制作为财务总监与管理机制的一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