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学讲稿之第七章 思维与想象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第七章 思维与想象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学习思维、想象的概念、特征及其类型,了解思维的形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掌握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初步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思维的概念和分类,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想象的概念和分类。教学难点:思维的特征和分类。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练习课时:5 具体内容:
思维是一种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中最复杂、最重要的问题。思维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人的重要的本质特征。思维使我们能够以抽象的运作方式去处理外在世界,并且带来这个世界天翻地覆的变化。关于思维的研究导致了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也导致了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认知科学的产生。本章将阐述以下问题:
一、思维的概述
二、思维的形式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三、想象的概述
四、思维的品质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和感觉、知觉、记忆一样,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不过,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属性和外在联系,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思维则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记忆中介作用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地反映,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属于理性认识阶段,因此思维是更复杂、更高级的认识活动。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二)思维的特征
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间接性
思维和感知觉不同,它总是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其他事物的媒介作用来 1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对客观事物作出非直接的反映,因此,具有间接性。例如,闻到饭菜香味,推断妈妈在厨房、根据手边的各种资料推测火星上的状况。正是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人们才可能超越了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的属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来的预测。
2.概括性
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抽离出来加以认识,这就是思维的概括性。例如,把轮船、飞机、自行车、小汽车等一类事物概括为交通工具,使人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对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和对事物的直接依赖性,扩大了人们认识的范围和深度。
所谓概括的反映是说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事物或其个别特征,而是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在原始思维和幼儿的思维中,可以看到概括水平很低的具体思维。随着思维的发展,逐渐出现较高水平的概括。从不同形状的枣树都可以叫做枣树,到把枣树、杨柳、海棠等等都叫做树;以后更把树和花、草等一并叫做植物,这是不同水平的概括。概括性的水平反映着思维的水平,概括的水平越高,人就能深入地反映事物的内部的本质特征。
思维的概括是借助于词,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如果没有一定物质形式的词(说出的、听到的或看到的),那么,由个别事物概括出来的一般的东西,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依靠。
正是由于思维的概括的、间接的性质,通过思维,人就可以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种种事物或事物的属性,也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变化进程。
二、思维的过程(略)
思维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操作实现的,这些思维操作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综合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心智操作过程,它贯穿于整个思维活动中,其他思维的心智操作都是由其派生出来的,都以分析与综合为基础。
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任何思维过程既需要分析又需要综合,这是由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通过分析可以了解事物的结构、特征和属性,可以分出表面特征和本质特征,使认识深化;可以分出课题的情境、条件和任务,便于解决思维问题。通过综合,人们可以完整地、全面地认识事物,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和规律。如果只有分析,思维是支离破碎的;如果只有综合,思维则是一种源于表面的笼统模糊的认识活动。二者的理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想关系是在综合的前提下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
可见,思维活动总是循着综合—分析—再综合—再分析而不断前进的,随着分析和综合的不断转化,人对事物认识的层次也不断深入。
(二)比较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实质上是一种更复杂的分析和综合。比较是重要的思维过程,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从众多选择中找出一个,做出恰当的判断。
根据比较对象不同,可分为同类事物的比较和不同类事物的比较。前者有利于把对象的本质与非本质特征区分出来。后者是指相似、相近或相关事物的比较,使得相比对象的本质特征更加明确,而且还能确切地了解彼此间的联系与区别,防止知识间的混淆与割裂。
分析综合是比较的基础,比较又是抽象概括的必要前提。
分类必须有一定的标准,即必须根据对象的某种属性或关系来进行分类。客观上,事物有多种属性,有多种联系,因而分类的标准也是多方面的。主观上,由于思维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的不同,人们对分类标准的掌握也有差异。
(三)抽象和概括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又可以分为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前者指在感觉、知觉和表象水平上的概括,后者指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进行的概括。
三、思维的种类
(一)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划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觉动作思维 指依据实际行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也称实践思维。3岁前的幼儿只能在动作中思考。聋哑人靠手势与摆弄对象的动作进行交往,也属于动作思维。
成人有时也出现动作思维,但成人的动作思维是以丰富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并在整个动作思维中由词进行调节和控制,与没有完全掌握语言的幼儿的动作思维不同。动作思维是人与高等动物共同具有的一种思维形式,但是人的动作思维与动物的动作思维有本质的区别。
2.具体形象思维
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3-7岁的学龄前儿童主要的思维形式是这种形象思维。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形象思维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正常成人虽然以概念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形象思维,特别是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鲜明生动的形象或表象有助于思维过程的顺利进行。
3.抽象逻辑思维
是指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借助于语词、符号来思考的。科学家进行科学推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都需要运用抽象逻辑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人们通过它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它使我们的思维摆脱了动作与具体的形象,因而是抽象的。
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先出现动作思维(1岁左右),后出现形象思维(3岁左右),抽象逻辑思维最后出现(6、7岁左右)。
但是在正常成年人身上,上述三种思维往往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只单独使用一种思维来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极为罕见的,但成人中哪一种思维占优势却并不表明思维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作家、诗人、艺术家、设计师主要运用的是形象思维,但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并不亚于主要运用抽象思维的哲学家和数学家。所以人的每一种思维都可以得到高度的发展,都可能对人的工作、学习、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可以划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是指人们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求同。只有当问题存在着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时,才会有聚合思维。聚合思维也称集中思维、求同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去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这种思维是无一定方向和范围,不墨守成规,不传统方法,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思维的流畅性(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变通性(思维灵活、能随机应变)和独特性(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的、新颖的见解)是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
(三)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常规思维,又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如学生运用己学会的公式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这种思维创造性水平低,对原有知识不需要进行明显的改组,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这种思维往往缺乏新颖性和独创性。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它既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它包括理论思维,又离不开创造想像等。
四、思维的生理机制
研究表明,思维是整个大脑参与活动的结果。
第二节 思维的形式
无论分析、综合还是抽象、概括过程,总是表现为一定的思维形式,并体现在具体的思维活动中。一般认为,概念、判断、推理是基本的思维形式。
一、概念
(一)概念的心理学定义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用词来标志的,它包括在每个概念下的事物一般都具有共同的属性或特性。如果没有词,概念就不可能存在。但概念并不等于词,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赋予词以一定的意义和内容。但是,概念是心理现象,词是概念的物质标志,两者不能混淆。不同的词可代表同一概念;同一词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有些词甚至不表示概念,只表示关系或联系,因此我们不能将心理现象和物质现象等同起来。每个概念都包含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
(二)概念的形成过程
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并且经历了不同水平的概括和抽象阶段,概念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才有了今天的关于太阳系和宇宙的概念。今后还将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及宇宙空间研究的发展,而不断修正和丰富。
概念的形成经历着不同水平的概括和抽象阶段。
从个人的角度看,概念形成是指个体学会概念的过程,也就是概念掌握的过程,即把具有共同特征的东西归在一组,把有不同特征的东西放在不同组别之中,再把这些组和不同的名称联系起来的过程。
(三)在教学条件下对概念的掌握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概念的掌握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即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心理学通常以人们掌握概念的途径不同将概念分成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日常概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念也叫模糊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它是在日常交往和个人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这类概念的内涵中有时包含着非本质特性,而忽略了本质特性。科学概念也叫明确概念,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经过假设和检验逐渐形成的,对于个人则主要是在学习条件下获得的。因此,科学概念的确切内涵可以用言语进行科学的解释。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 1.过去经验对科学概念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两者内涵一致时,会促进。
2.提供概念所包括的事物的变式,对概念的形成也有显著的影响。不充分或不正确的变式,会引起缩小概念或扩大概念的错误。
3.用准确的言语揭露事物的本质,给概念下定义有助于掌握科学概念。感性材料的丰富
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有助于深入地掌握概念。
二、判断与推理(略)
概念、判断和推理这几个思维形式是互相联系的。概念的形成往往要通过一定的判断推理过程,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概念之间的联系关系,而判断的获得通常需要推理。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如果要保证结论正确,则前提要真实,另外推理形式要符合逻辑规则。这是推理必备的两个条件。
推理主要有两种:
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 归纳推理:从特殊的知识的前提——一般性知识结论的推理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那些不能直接完成,但可以间接地用已有知识处理的事情,就叫问题。解决问题是以推理形式为主的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过程。因此,通过解决问题过程的分析,也可以研究思维过程。在认知心理学中,可以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它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目标指向性。即问题的解决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问题解决就是通过一系列认知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把初始状态变为目标状态。
(2)操作系列性。问题解决必须包含有一系列的心理操作才能称为问题解决活动。能够自动化完成或只有单一操作的不能构成问题解决过程。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3)认知性操作。问题解决这种目标指向性活动是依存于认知性操作的。不具备认知性操作的活动,不被看作是问题解决。
一、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解决问题是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
这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能否发现和提出问题,同个体的观察能力、求知欲以及知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分析和明确问题
人们在发现、提出问题后,对问题往往处在一种朦胧、迷惑状态,这就需要明确和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找出主要矛盾,使思维有个明确的方向。明确问题最基本的条件是全面系统地掌握感性材料。如果没有大量有关的信息资料,就无法通过比较分析,暴露出问题,明确问题,也就难以解决问题。
(三)提出假设
就是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我们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即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而这又是先以假设的方式出现的。实际上假设也可以提出好几个,但这决不是“乱猜”,不是盲目地“碰运气”,而必须围绕着问题的核心展开。也只有经过周密思考后提出的假设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四)检验假设
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步。通过检验,如果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问题就得到解决。否则,就得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检验假设有两种方法,一是按假设去解决问题,实际行动的成功或失败就证明了假设的正确或错误。另一种就是用思维活动来检验,即进行推论。
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或方法,关于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心理学上有过不少研究。机能主义者桑代克认为,这是尝试错误的渐进过程;而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则认为是突然实现的,是顿悟的结果。阶段论者一般把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觉察阶段、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则认为,解决问题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求通过搜集,最后达到目标。解决问题包含了两种基本策略:手段—目的分析和形成次级目标。手段——目的分析是指问题解决者通过选择算子,使当前的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缩小。次级目标的形成有助于降低搜索空间的大小,以免思维进入死胡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两种策略虽然频繁运用,但不能保证一定成功地解决问题。不仅问题的性质、提法,而且问题解决者的知识经验、动机强度、心理定势等等都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二、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解决问题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性操作来从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这些认知性操作也称为算子,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利用算子使初始状态逐步到这目标状态的过程。怎样在问题空间中搜索出必要的算子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搜索算子(也就是问题解决)可以使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这里介绍几种主要的途径和方法。
(一)算法式
算法式就是依照正规的、机械性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具体做法是将各种可能达到目标的方法都算出来,再一一尝试,确定哪一种为正确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过于费时、费力和缺乏效率。
(二)启发式
在问题空间的搜索过程中,在目标倾向性的指引下,通过观察发现当前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启发式的方法。启发式方法看上去是直观判断,其实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使用这种方法并不保证能够准确地找到答案,但作为一种大略的粗算,通常都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人们在处理日常问题上大部分都使用启发式。虽然它在准确性上不及算法式方法,但却无需去探讨所有的可能性,因此效率上大为提高。用启发式方法并不见得必定能找到答案,但经验的积累将会逐渐教导我们在何时以及如何去使用这种方法,使我们成为较好的问题解决者。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启发式策略。
1.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2.爬山法 3.逆向工作法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心理学家发现有一些情况经常阻碍人们的问题解决,如问题表征的方式,对无关信息的注意,功能固着性,心向和不必要限制的设立等。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些经常出现的不利因素,以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
(一)问题的表征
解决问题首先要对问题加以理解。所谓理解问题,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讲,就是要以最佳的方式对问题加以表征。表征指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同一事物或问题由于表征的方式不同,在理解上会出现很大差异。
(二)无关信息的干扰
研究发现人们经常错误地假定:问题中的所给出的条件或数字在解题中都有用,因此,总是想办法去利用这些信息。了解了这个普遍倾向,我们在解题时就应该先注意考虑一下哪些信息有用,哪些没用。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三)功能固着性
另一个常见的解题障碍是格式塔学派研究知觉时发现的,即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功能固着性。导致问题不能顺利解决的关键,因为被试在表征物体时总是按照物体的传统功能,不会变通,在问题解决时不能用新的方式来表征问题情境。这种功能固着现象有时会限制人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心向(定势)
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或知识结构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表现为用已经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解决当前所面对问题的心理倾向性。如果一个人屡次成功地以相同的方法解决了某类问题,会使他机械性地或盲目地以原有的方式方法解决类似问题,而不去寻求新的、更好的方法。这种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为心向或心理定势。
(五)知识经验
个体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位老汽车修理工修理汽车时又快又好,而新手则不易做到。其原因在于前者具备了有关问题的大量知识和经验,而新手往往缺乏。这种已有知识对解决问题的影响作用叫迁移。一般说来,知识经验不仅丰富,而且概括水平高的人正迁移较容易,解决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六)动机状态
只有当个体有了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时,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但是动机过于强烈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人处于高度焦虑状态,对问题的注意范围和知觉的范围,思路的开阔性和灵活性等都会变得狭窄。因此,过强和过弱的动机都会影响问题的解决的速度和质量,适度的动机状态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七)个性因素
个体成就大小除了智力因素的影响之外,个性因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意志坚定,情绪稳定,勤奋努力,富有创造精神等个性因素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第四节 想 象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从反映论角度来说,想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以表象加工改造的形式进行间接、概括的反映,因此可以说现象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
想象人人都有,它是从表象开始,以创造形象的形式来实现的。只不过它似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乎给人以超现实的感觉,其实同其他心理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形式。想象产生的原因和动力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同时想象的产生还与人的需要直接相关。
新颖性和形象性是想象的基本特征。想象主要处理图形信息,或者说表象,而不是词或者符号,因此具有形象性的特征。想象是对旧有的表象积极的再加工和再组合,因此具有新颖性的特征。想象不仅可以创造人们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形象,还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或不可能有的形象,但它们仍来自现实,来自对人脑中记忆表象的加工,想象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都有其现实的依据。想象与创造性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想象是创造性活动中的精髓部分。
二、想象的种类
(一)随意想象和不随意想象
这是从想象有无目的性来分的。随意想象是指人自觉提出想象任务,根据自己的志向,有目的、有意识的想象。在刺激物的影响下,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某中事物形象的过程叫不随意想象。不随意想象的典型形式是梦。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这是从内容新颖程度来分的。前者是指依照词语描述或图表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表象的过程。创造想象则是在刺激物的作用下,人脑独立地构成新形象的过程新的发明创造都含有创造想象的成分。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新颖性和独立性,并与创造思维联系着,是各种创造活动的前提。
(三)幻想、理想和空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是一种同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它与一般创造想象的不同表现在:1.幻想总是与个人愿望相结合,体现出个人的追求,而一般的创造想象不一定是创造者所向往的。2.幻想与个人正进行的行动不一定有直接联系,它总是指向未来的,而般的创造想象与个人正进行的行动有直接联系,是为当前的活动服务的。
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如果某种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幻想、理想能激励人向上和前进,是人们从事创造性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动力,而脱离实际虚无缥缈的空想则会把人引向歧途。
第五节 思维与教学
一、良好思维品质的特征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人的思维活动具有一定的共同规律,同时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一般地说,良好的思维品质结构具有如下的特征。
(一)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思维的广阔性表现为个体进行思维活动时,思路宽阔,善于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和关系,善于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思维的深刻性则表现为善于深入思考问题,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并能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后果。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
(二)思维的批判性与独创性
思维的批判性与独创性是指个体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善于独立地思考问题,冷静地对待别人提出的见解,有主见地分析评价事物,并能产生出具有新颖性成分的思维结果。在科学技术史上,许多新学说、新理论的建立,都说明了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的重要性。
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敢于向已成定论的东西、教科书上的内容提出质疑,阐述自己的见解,是思维具有批判性和独创性品质的表现。
(三)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思维的灵活性集中表现在个体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过程中,思路灵活不固守成见和习惯程序,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根据所发现的新事实,及时修改原有的想法。善于发散思维是思维灵活性的重要表现。思维的敏捷性是指善于捕捉和发现问题,反映迅速,能当机立断。青少年具有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但发展很不平衡,各人的训练程度不一,所以发展存在明显差异。
(四)思维的逻辑性
是指思维的条理性和连贯性。它表现为思考和解决问题思路清晰,目的明确,有条不紊;论证问题则言之有具,有的放矢,具有说服力。
二、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在常规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不只依靠现成的表象或有关条件的描述,而是要在现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加以构思,才能解决人所未解决的问题。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创造、发明、想象、设计、假设出新的概念、想法或者实物的心理活动。
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而且 能在次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人类意识发展水平的标志,人们通常把创造性思维和发明、发现、革新、设计、写作、绘画、雕塑、铺曲等实践活动联系起来。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的产物。不可否认,在创造性活动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中,发散思维更重要。在创造性思维中,会有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的特征: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景能够顺利地做出多种反应或答案;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向的能力,能发挥自由联想;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的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现象,发现新问题;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洞察性,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或多样性,进行意义交换。
三、创造性的影响因素
(一)智力因素
智力和创造力的关系如何一直是心理学家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高创造力者必有高智力、高智力却不能保证有高创造力;在一定的智商分数之下,二者有显著的正相关;在此之上,二者的相关不显著。国内有研究证明,当智商低于120时,智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显著相关,但当智商高于120时,创造力水平和智力就无显著相关了。
(二)人格因素
一些心理学家通过比较高创造性个体和低创造性个体发现:高创造性个体经常具有某些典型的人格特征,如独立性、自信、对复杂问题感兴趣、审美取向和冒险精神等。有的研究者对已有的创造性人格研究进行了元分析,提出创造性人格特征包括以下12个项目:(1)智力属于中上等,但并不一定超常;(2)观察力,对周围的事物感受很敏锐,能发现常人所不注意的现象;(3)流畅性,思路畅通,新思路、新观念不断涌现;(4)变通性,能一叶知秋,举一反三;(5)独创性,常常发表超出常人的见解,用特异的方法解决问题;(6)精致性,凡提出设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思熟虑,加以改善;(7)怀疑,对世事抱怀疑态度,超脱世俗;(8)持久性,不怕困难,坚持始终;(9)智力的游戏性,表现出天真的赤子之心;(10)幽默感;(11)独立性;(12)自信心。
(三)环境因素
创造力最早开始于个体差异的研究,试图揭示出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研究者开始把创造力放在社会背景下考虑。在80年代,又出现了创造力社会心理学。这一领域的学者,运用包括实验室实验、领域观察、内容分析、历史学方法等多种方法对创造活动进行研究,他们这些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环境对创造活动的影响。
虽然大众印象中都有孤独的天才的形象,但大多数创造性活动都是在人际环境中发生的。人际期望很可能会影响到个体的创造性表现。研究发现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它们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动机起作用。其中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尤为重要的是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正确的激励促使内部动机发挥作用。不适当的外在奖励、任务、评价和监督等往往会导致内在动机下降,只靠高水平的外在动机,反而会使创造力遭到扼杀。
(四)动机因素
人类的任何行为、活动的产生和维持都离不开动机,创造性活动同样需要动机的维持与激发。无论个体的创造性潜能有多大,环境有多好,如果没有激起自己相应的创造活动动机,都不会出现创造性的行为表现。
动机因素中,内在动机更有利于个体创造性活动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当人们被完成工作本身所获得的满足感和挑战性激发,而不是被外在的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具创造性。创造性活动不仅需要有动机的激发和维持,它本身也可以产生动机。如果给儿童以表现自己创造性的机会,对任务原来缺乏兴趣的儿童会变得活跃起来。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更多的把创造活动看作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心理学家也研究了非人际因素和时代对创造活动的影响。有一点越来越明显,政治环境会对相应群体的创造表现产生影响,某些因素会直接影响成年人的创造表现,还有一些政治因素会在个体的发展期产生作用,对创造性潜能的获得或促进或阻碍。还有就是文化多样性会促进创造力,当文明本身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放姿态后,创造力会得到促进。
四、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及培养
(一)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
关键期:青少年时期是思维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其中,初中二年级是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开始从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二三年级,就明显实现了这种转化,思维能力基本成熟,接近成人水平。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博学广识
2.教师应树立创造教育观念,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加强训练 3.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加创造性活动
(三)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思维方法和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本章思考题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点,思维的种类,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二、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学条件下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
三、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四、想象的概念和特点,想象的分类。
五、良好的思维品质,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培养。
推荐阅读书目
1.陈新夏等.思维学引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2.莱斯蕾.罗杰斯(李海宁译).大脑的性别[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3.邵瑞珍等.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4.邵志芳.思维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斯滕伯格(杨炳钧等译).认知心理学(第三版)[M],第九、十、十一章.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6.斯滕伯格(施建农等译).创造力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4
第二篇:心理学讲稿
我所讲的内容是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和干扰因素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
首先,要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有一个认知。
内隐记忆: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
实验方法:填字组词 外显记忆:指过去经验对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影响。亦可称之为一类对提取自己觉知的过程。
实验方法:线索回忆
下面是正式内容:
1.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
加考比和达拉斯在实验(1981年)中发现,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而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这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并无多大影响。
马正平和杨治良(1991)研究了学习与测验时项目呈现方式的替换对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采用中文双字词为材料控制两个自变量:一是学习和测验时的呈现方式,另一个是测验时的任务。当以视觉呈现刺激且以视觉方式进行测验时为呈现方式不变组,以听觉方式呈现刺激而使用视觉方式测验时为呈现方式变更组。测验时使用的两种任务分别为填字组词和线索回忆。研究结果发现,感觉道的改变对填字组词的间接测验有较大影响,产生了破坏作用,而对线索回忆基本不产生影响。
他们将实验做成表格的形式,一目了然的看出呈现方式的改变都内隐记忆的影响较大。
控制学习与测验阶段刺激呈现方式的转换,会使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之间产生功能性的分离现象,即在间接测验中显示出明显的通道效应,而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对于通道效应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影响,来论证出内隐记忆主要依赖刺激知觉信息加工。
2.干扰因素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 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现象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内隐记忆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前摄抑制(也称前摄干扰proactive interference)
指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也称倒摄干扰 retroactive interference)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陈世平与杨治良在一项实验中发现内隐记忆不易受到干扰。
在实验中,他们把单词作为自变量,加入了一些干扰词,再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进行测验时发现,外显记忆受到干扰严重,而内隐记忆受到的影响很小。
此外,个人的目的,情绪等主观情感,还有饥饿,疲劳,疼痛等身体原因也是干扰因素。
第三篇:心理学讲稿之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学习情绪和情感的概念、相互关系以及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关系,情绪情感的表达,掌握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了解情绪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掌握调节情绪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情绪情感的概念以及与认识的关系,情绪情感的分类,情绪与心理健康
教学难点:情绪情感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练习课时:3 具体内容:
情绪和情感是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正因为情绪、情感的普遍存在,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代就为学者们所关注,在人类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众多的学者逐步澄清了情绪情感的有关问题。这里,本章将讲述以下问题:
一、情绪情感的概述
二、情绪情感的种类
三、情绪健康与情绪调节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
情绪与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对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当外界事物和人的需要相一致时,人们就会接纳该事物,并会对其产生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当客体和我们的需要不相一致时,就会对其产生否定的或消极的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反映的是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但不能把这种关系简单化,由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人的需要不同。因此,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可能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内心体验。同时,人们的信念、认知水平、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相同的事物也会引起不同的内心体验。情绪和个性的关系密切,人人都由有喜怒哀惧之情,这说明人类的情绪情感具有共性,但共性之中又有差异由于人与人之间在民族传统、阶级利益、生活遭遇、价值观、个性特征以及特定的心理状态等方面的不同,人们的情绪情感也往往是不同的。人的情绪 1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情感不仅受个性倾向性的制约,而且稳定的情绪和情感特点也表现为个性差异。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情绪情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二者却存在着一些差异。(一)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
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
(二)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它是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三)从反映特点看差异
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情绪和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总是彼此依存,相互交融在一起。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因此离开情绪的情感是不存在的。而情绪的变化的强度也往往反映了情感的深度,而且在情绪变化的过程中,常常饱含着情感。
三、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关系
(一)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区别
1.反映的内容不同。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是反映事物或事物的属性及其联系和关系,情绪不是反映活动,情绪是人对反映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并且总是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映。认知是对事物逼真的反映,情绪则不同,它他是主观体验,其主观感受是喜、怒、哀、惧。
2.机体的变化不同。一般说来,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机体内部的变化,也没有明显的机体外部表现,而且还有着明显的机体外部表现。
3.随意性不同。认识过程的随意性较强,人能够较为容易地发动或停止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情绪情感过程的随意性较差,对于它们的出现和消失以及出现时的强弱程度,人较难以控制。只有通过认识过程的参与,情绪情感才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二)情绪情感与认识的联系 1.认识对情绪情感的影响
没有认识就没有情绪情感,认识不同,情绪情感就不同,认知在情绪情感中起着重要决定的作用。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2.情绪情感对认识的影响
与认识活动无关的情绪情感对认识活动有明显的干扰作用,不同性质的情绪情感状态对认识过程也会有明显的影响。
四、情绪情感的表达
情绪的构成包括三种层面。众多的情绪研究者们大都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和定义情绪: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当情绪产生时,这三种层面共同活动,构成一个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
情绪的外部表现通过表情来实现的,表情可以分为三类,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调表情。面部表情既有泛文化性(生物性),也有社会性。
第二节
情绪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分类
(一)按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分类
现代心理学则认为情绪有四种基本形式,它们是人类具有的四种基本的情绪: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在以上四种基本情绪之上,可以派生出众多的复杂情绪,人类其它许多情绪多是在这些基本情绪的基上,通过它们不同的组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按情绪状态分类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无特定对象,无指向性它往往不是针对某一具体事物所产生的特定情绪体验。人在某种心境下从事的活动都会染上一定的情绪色彩,因此,心境就象生活的一种基调。平稳的心境可持续几个小时、几周或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
引起心境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其一,强烈的情绪或情感可以引起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心境状态,此种心境的形成也可以说是强烈情绪或情感的后效作用。其二带有明显情绪色彩的表象的再现也影响着人的心境状态的形成。其三,人的生理节律,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一些自然环境因素也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心境状态的形成。在影响人的心境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它不仅可以战胜由重大挫折带来的消极情绪,也可以使人战胜生理因素和自然环境对人的情绪所造成的影响。
心境对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心境不仅使人的活动 3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效率较高,而且使人生活得更快乐,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境,学会做自己心境的主人,使自己经常处于良好的心境状态之中。
2.激情
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它具有情境性和爆发性,使是在某种具体情境中猛烈发作而产生的,引起激情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活中与个体需要有直接联系的重要事件。
在这样的激情状态下,人的外部行为表现比较明显,生理的唤醒程度较高,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激情发生时,人往往很少考虑到事情的结果,以及行为时的适当合理的方法,表现为“感情用事”。激情有积极和消极两种。
人处在激情状态下,常会扰乱肌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从而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要学会控制激情,特别是控制消极的激情。控制激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加强思想修养和意志力的锻炼,养成处理问题时冷静、理智的习惯。其二,在激情发生时,用合理的释放、升华、转移注意等方法控制和缓和激情的爆发。
3.应激
应激是指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紧张性,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恐惧性。在情绪发生时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方面,应激和激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它们都具有爆发性,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应激与激情的区别在于,一方面激情的爆发有一个酝酿的过程,而应激则是在突然情况下瞬间暴发出来的;另一方面,激情中既有肯定的激情,又有否定的激情,而应激多是否定性的情绪体验。
产生应激状态的原因有:一是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面临事件提出的新要求不一致,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以参考,需要进入应激状态。二是已有经验不足以应付当前的境遇而使人产生无能为力的失助感和紧张感。
应激状态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其积极作用表现在,在应激中,人的精力特别旺盛,思想特别迅速、灵活、精确,动作特别机敏、准确,从而使人能够更为有效地应付紧急情况,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应激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极度紧张和机体被高度激活,一些人出现明显的“意识狭窄”现象。表现为思维混乱,失去理智,动作的准确性大为降低。第二,无论何种应激状态,都能破坏机体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病菌侵袭。由应激引起的强大的机体能量如果不能够发泄出去,就会对机体造成一种内部伤害。所以在强烈的或经常的应激状态之中,人很容易患上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控制应激状态的消极作用,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做到临危不惧,忙而不乱。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认识、经受的锻炼以及个性特点情况等都会对应激状态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情感的种类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主体的社会性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是高级的主观体验。与人类认识相结合的社会需要从内容上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即人对真、善、美的需要,与此相应,情感从社会内容上来分,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三类。
(一)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包括好奇心、求知欲、认识兴趣和对真理的热爱等。理智感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反过来它又对认识过程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其中,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理智感的低级形式,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个人获得知识、积累经验的基本动力。认识兴趣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理智感,它使人的认识活动更为稳定和深入,因而是促进认识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对真理的热爱是理智感的最高形式,它是人努力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强大动力。
总之理智感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于,它能够使人专心致志于认识活动之中,不为外在的名利得失所干扰,从而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这无疑是已能够发现规律和进行创造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理智感。
(二)道德感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当自己或他人的思想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时,就会产生肯定的道德感;反之,当自己或他人的言行不符合道德规范时,就会产生否定的道德感。
道德感是一个人进行道德行为的重要的内在力量。道德感有低级和高级两种水平。
(三)美感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具有明显的两个特征:一是具有愉悦的体验。这种体验比快感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高超得多。二是具有倾向性的体验。美感会使人对引起美感的事物趋向于继续欣赏和体验,甚至会使人着迷、沉醉于美好的事物之中。
引起美感的事物有三类:一是自然界中美的事物,如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洋,巍峨俊俏的高山,匀称健美的体形等。二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如优秀的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作品。三是高尚的社会行为,如具有忠诚、宽厚、光明磊落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等高尚品质的行为。在由高尚行为引起的美感中,融入了道德感的成分。引起美感的事物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体,并且是内容美起决定作用。
美感不仅使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更加热爱生活,而且还能使人精力旺盛,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更积极地投身于工作和学习。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培养自己的美感,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第三节 情绪健康和情绪调节
一、情绪健康与心理健康
情绪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它与人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情绪的异常变化往往使心理疾病的先兆,有人认为,情绪在心理疾病中处于核心地位。而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快节奏、高风险和高压力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成功和机遇,更多的是无法回避的心理重负和挑战。其实,从1948年开始,人们即已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症状,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1989年又添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
大多数心理学家倾向于以下特性作为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一是对现实的充分感知;二是健全的自我意识;三是自我控制能力;四是稳定而愉快的情绪;五是自尊和认可;六是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学生情绪的识别:健康心理和良好情绪的标志:第一,能正确地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二,反应的强度与引起情绪的刺激强度相适应;第三,情绪反应的时间应随着客观情境的转移而有所变化;第四,情绪反应的特点应与年龄阶段相适应。
二、不良情绪的调节
不良情绪有两大类:一类是那些过分强烈的情绪,另一类不良情绪是持续性的消极情绪。
(一)解决问题法
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造成不良情绪的直接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其次,对症下药,着手解决具体问题。解决问题时需要以勇敢的精神来面对眼前的困境,用理智的态度去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解决问题时不怕失败,一次不成功,就再重来,直到解决问题为止。
(二)转移注意法
在引起不良情绪的问题中,有些是一时难以解决的,或者根本无法解决,应该运用转移注意法来调节不良情绪。在转移注意中,要运用意志努力,使自己尽 6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量远离不良情绪的情境,将注意转向能引起良好情绪的事物上,在转移注意时,新事物与原刺激情境的差别愈大,不良情绪愈容易得到调节。
(三)合理渲泄法
不良情绪会造成机体的高度紧张,合理的渲泄则能释放出机体内所积聚的能量,使机体如释重负,重新获得平衡,从而起到调节不良情绪的作用。合理的渲泄有多种途径:其一,针对引起不良情绪的刺激进行渲泄;其二,通过倾诉进行渲泄;其三,通过活动进行渲泄。
(四)语言调节法
语言既可以引起某种情绪反应,也能抑制某种情绪反应,所以在遇到不良情绪时,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语言提示对调节不良情绪有一定作用。
三、情绪智力与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略)本章思考题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的关系,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关系,完整情绪的构成。
二、情绪情感的种类,心境、激情、应激、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的含义。
三、不良情绪的调节。
推荐阅读书目
1.斯托曼(张燕云译).情绪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2.石秀印.情绪在儿童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学生品德形成新探[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艾森克(阎巩固译).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Strongman(王力主译).情绪心理学-从日常生活到理论(第五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6.戈尔曼(耿文秀等译).EQ:情感智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第四篇:互联网思维讲稿
(开场内容自己塑造)第一张PPT:回望过去,我们最传统的一种商业模式得以发展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信息的不对称。那时,我们想要买任何产品任何商品都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无法获得最大的实惠性价比。而在整个商业模式中间环节对于中间商而言就产生了非常大的利润空间。过去我们想要买一款产品,那么就会有很多生产厂家生产。生产产品完了之后他们就会去找到渠道代理商,让自己的产品能够扩大销售渠道,而渠道商拿到产品之后还会去市场上找到一级经销商,最终经销商在一线市场直接面对消费者进行销售。而这款产品可能生产成品1块钱,但最终当消费者买走之后,价格可能是之前生产成本的10倍。而中间产生的这些价格差异就成就了整个商业链条每个环节的经营者。
PPT2页面:而今天,我们这个时代,对于商业模式来说,信息不对称还是优势,还是核心竞争力吗?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最大价值就是信息高度的透明化,所以我们今天想要买的任何一款产品,我们都会发现在网络上有无数的卖家在经营着,而这些卖家很有可能也就是产品本身的生产厂家。而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上的产品从价格到品质再到售后服务一一对比,最终选择我们觉得性价比最高最能够让我们满意的商家进行购买。然后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送货上门的服务。这就是今天这个时代的商业消费最大的特点。
PPT3页面:那么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购,在这个地方就不得不提一下引领电商发展,兴起消费网购趋势的一家企业——阿里巴巴。现在时下有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叫做“阿里奇迹”。那么这个阿里奇迹代表的是什么呢?是一年还是一月还是一天创造的奇迹呢?(这里稍作停顿)2014年11月11日,一个惊世骇俗的数字诞生:571.12亿。一个平台一天所创造的财富。571.12亿有多少钱,如果把571.12亿堆叠起来的话将会有5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这就是阿里奇迹,这就是电商奇迹,这就是互联网奇迹,这就是对传统商业模式最大的颠覆!试问,传统领域,哪家公司,哪个卖场,哪个平台可以在一日内达到这样的规模和记录?找不到,一家都没有!而在这一天,全国有无数家商场百货公司变成了试衣间,有无数的电器行主动降价迎战,同时在这一天物流快递保险等等数10个行业都因为阿里奇迹而受益匪浅。所以双11这一天,马云是在和全世界做生意。本身双11这个光棍节也因为阿里,因为马云,变成了购物狂欢节。这就是互联网企业的魅力和创造奇迹的能力。
PPT4页面:而之所以网购趋势如此势如破竹,越来越多人选择网络消费,就是因为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是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本我!在2012年12月4日这一天,中国正式跨入了4G时代。也就是说我们从有线互联网时代已经彻底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了。我们从习惯用电脑上网已进入到了离不开手机网络的使用!
PPT5页面:那各位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几幅图。可以看得出,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乃至可以说手机代表的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特征。因为手机只是载体,而在它的背后,核心就是移动互联网,所以才会有人说,现在的人是吃饭睡觉上厕所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玩手机,晚上睡觉最后放下的是手机,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也是找手机。所以今天在座每一个朋友,你们都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你们都已经离不开手机。所以这个时代将会诞生更多的奇迹,更多的机会,但如果你置之不理视而不见,那么你将会被颠覆,被淘汰。
PPT6页面:就像移动联通电信三家通讯行业的霸主一样。当初三家公司彼此之前一直做着激烈的竞争,试图打败彼此。因为他们潜意识当中认为在通讯领域没有谁是他们的对手,他们3家就是垄断性的企业,而且都是国企。那都是不可一世的。但突然有一天,一家公司携一款软件横空出世,杀的三家公司溃不成军一泻千里。这家公司是谁?腾讯,这款软件是什么?没错,微信!当微信港推出时,这3家公司还不以为然。认为只是一个网络对讲机,小孩子过家家玩玩罢了。但是他们哪里想到,微信短短半年时间用户就过2亿。而在今天微信用户已经接近10个亿了。可能今天你买一款智能手机后会用移动卡也可能会用联通卡或者电信卡。但是不管你用哪一个卡,你的手机一定会下一个软件,这个软件就是微信。因为现在发短信,几乎都是用微信,聊语音,用微信,发图片还是微信,而关注朋友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用微信。而这一切微信都是不要你花一分钱的。所以微信直接打劫了三家公司的用户以及业务。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跨界的打劫才是最致命的。今天一家企业真正被打败的原因可能不是行业对手太过于厉害,而是来自于其它领域企业的跨界来打劫,这就是当下最激烈的商业竞争新模式。(这里可以再举例柯达案例)
PPT7页面: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比拼的是思维,比例的是观念,比拼的是意识。而非过去所积攒的财富。就像王健林和马云在2012年风云人物颁奖现场两人进行的一场赌局。王健林当时说道:电商虽然发展迅猛,但是像很多业务电商是永远代替不了的,我在这里和马云先生赌一个亿。如果10年后电商市场份额达到整个市场50%以上我输马云1个亿,反之马云输我一个亿。这就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大碗的赌局。但是不到2年的时间,王健林找到了2个人,一个是腾讯的马化腾,一个是百度的李彦宏。三人合作一起成立一家新的公司,叫做万达电子商务公司。王健林正式进军电商,选择追随大的互联网发展趋势。因为他深刻意识到了未来所有终端消费者都一定是来自于互联网上的用户,谁能得互联网用户,谁将得天下。那怕今日万达很牛,那怕王健林还是首富,但是未来真的很难说,所以他必须转型。因此各位,如果你是做了很多年传统领域了,而你还认为你将继续坚持你之前那一套的话那么请你看看王健林,请你学学他吧,至少在传统领域当中,今天还没有谁能够做的过他吧。而他都开始转型,更何况你呢?所以(下面3个PPT8 9 10页面照着读出来)
PPT11页面:而今天最大的趋势,就是我们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而这个时代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还是企业,你要成功,就必须具备一种这个时代的思维。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互联网思维。
PPT12页面:那么说到互联网思维,大家都知道,但知道并不等于懂的,更不代表会。为了让各位更好的理解互联网思维,在这里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互联网思维下的几档电视节目,第一个中国好声音,第二个我是歌手,第三个爸爸去哪儿了。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三档节目,为什么这三档节目能够在如今这个娱乐节目爆棚的时代脱颖而出傲视群雄。核心就在于人人互动,人人参与。让每一个观众能够有强烈的产于感。就像雷军的小米公司之所以能够成功,之所以小米手机能够横空出世在市场上形成一股强烈的风暴,就是源于互联网思维,小米兜售的是用户的参与感。
PPT13页面:而这种人人互动的参与感来自于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超越预期极致的用户体验。什么是超越预期极致的用户体验,举例一瓶矿泉水,2块钱。喝完之后你突然发现这瓶矿泉水喝下去感觉不仅仅是矿泉水,而是喝出了五粮液的感受,那么这一刻你就爱上了这种矿泉水,因此你成为了这种矿泉水忠实的粉丝,以后只要和矿泉水就都喝这种。那么这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讲究的粉丝经济效益。前提你要能够给你的消费者,你的客户,带来这种超越预期极致的用户体验,那么你就必须拥有大量的数据来进行服务。
PPT14页面:所以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是粉色经济时代,也是真正意义上人类财富将进入的大数据时代。谁拥有大数据,谁将主宰事业与财富。今天能够获得巨大财富价值成功的企业,不论阿里巴巴,还是腾讯百度,哪一个不都是因为大数据而成功的吗?而你有大数据吗?你想要大数据吗?当你真正了解大数据的价值意义之后,我告诉你,你比谁都想要,但是光想是没有用的。
PPT15页面:因为大数据的获得必须靠2个字,系统,系统是唯一获取大数据的方法和工具。
PPT16页面:21世纪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系统你将一无所成,因为系统决定事业,系统决定财富,系统决定成败。系统决定了你的一切的一切。
PPT17页面:你拥有自己的系统吗?你想要吗?如果你想,那么恭喜你,因为今天走进远大,了解远大,接触远大,你真正能得到的就是2个字,系统。而当下唯一能够带给你个人,团队,企业独立系统帮你创造大数据,带给用户超越预期极致体验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就只有一家,那就是远大。(PPT页面已经完毕。后面内容自由塑造发挥)
第五篇:法治思维讲稿
法治思维及其养成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2014年1月7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党委政法委要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对法治的认识、对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建设的认识都提到了新高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党的政策成为国家法律后,实施法律就是贯彻党的意志,依法办事就是执行党的政策。因此,我们讲的法治,是社会主义法治。我们讲的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从国家工作人员的角度看,法治固有的取向是:权力来源于法律,权力受制于法律,权力与责任相统一,权力要尊重权利。一般来说,法治思维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法治思维是规则思维。规则是一定程度上凝聚众人意志并为众人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具有确定性、可预期、可执行等特点,是人们对事物理性期待的体现。规则思维的逻辑起点是:既定的规则告诉人们哪些可为(权利)、哪些不可为(义务),以及如何行为(程序);人们的行为后果是可预期的;规则的确定性、可预期是可兑现的。对政法机关来说,维护社会稳定,首先要严守规则,维护规则的稳定,否则就会破坏人们的预期,理性就变成感性、心安就变成恐惧、有序就变成无序。作为规则思维,法治思维有两个基本特性:
普遍性优于特殊性。法律是普遍的行为规范,其规定的关系模式具有普遍性,而运用法律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具有特殊性。在这里,对普遍性的考虑是第一位的,对特殊性的考虑是第二位的。即使适用规则眼前会产生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也不能以需要解决问题的特殊性排斥规则的普遍性,更不能以下不为例为借口突破规则。否则,就会破坏人们的行为预期,社会就会无序。因此,当碰到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是偶然出现的问题还是反复出现的问题。对反复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要摸清情况、找准症结,通过确立政策措施、完善制度机制推动解决;对个别性、偶发性问题,要依据既定规则理清权利义务关系,明确责任归属,逐项研究解决。
恪守非人格化权威。法治作为规则之治,是一种非人格化的治理。从法律主体上界定,权利与权力的本质区别在于:权利的主体是人格化的,与特定的人和利益相联系;权力的主体是非人格化的,不能与特定的人和利益相联系。如果权力的主体人格化,就等于把权力与特定的人和利益挂钩,就会导致公器私用、以权谋私。从人类发展史看,人格化权威与非人格化权威始终存在并发挥各自作用,但非人格化权威在国家治理中具有优越地位。在我们的文化中,比较崇尚人格化权威,对诸如规则这样的非人格化权威,有时也要尽量转化为人格化权威,才能被接受、遵从。比如红灯停、绿灯行,是一种非人格化的权威和制约,但如果没有执法人员在场,这一规则往往就形同虚设,形成独特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这种无视非人格化权威,不接受非人格化制约的现实,给社会治理带来很高成本和不确定性。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就要自觉恪守非人格化权威,接受非人格化制约,用法律规则推动工作、解决问题。
2.法治思维是权利义务思维。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关键要素,是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法治思维的实质就是从权利和义务角度观察、分析、处理问题,通过权利和义务的运行,实现法的指引、评价、预测、教育、惩罚功能。
法治思维以界定、分析权利义务为主线。既定规则以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其意义在于:一是使人们知道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二是使人们对行为后果有明确预期。三是遇到矛盾时,当事人与裁判者能找到共同的评判标准。从法律上讲,权利是具有合法性的理由。持有这个理由,相应的行为、利益、主张和期待就会在法律上被视为正当。法治思维的实质就是不断界定、分析、称量权利义务关系,确定谁有权利、谁有义务及其权利和义务的限度。
法治思维具有推定特性。法治的根本问题是解决权利与权力的关系问题,制约权力、保障权利是法治的主线。权利问题上,凡法律所不禁止的,便应推定是公民的权利。权力问题上,凡法律未明确授权的,都应推定为不得行使。前者表达了公民权利只有经过法律才可限制,否则就是破坏法治;后者表达了未经授权的权力都保留在人民手中,执法机关如果使用,就是滥用,也是破坏法治。法治思维中,还有一些特定的推定内容,比如无罪推定原则、负面清单制度等。这些推定表明公权力的有限性,其功能是每做一项权利推定,就是给公权力划定边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首先要用法治思维认清、把握权力的本质,增强用制度约束权力的自觉性。
3.法治思维是程序性思维。程序的基本含义:一是任何人不能做自己的法官。二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同等关注。三是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监督中行使。四是执法司法者不能从当事人那里牟利,否则会出现偏私。程序的本质是一种形式合理性、可实践的理性。借助程序这个“形式性操作杠杆”,就把利益的博弈和价值衡量转化为在法治规程上表达的诉求,人情、关系、偏见、恣意才会被消除,相应纠纷和问题最后都会在法治轨道上得以解决。
机会公平。主要是指起点公平、过程公平。这符合人们的普遍理性。先来先得、抓阄决定胜负都是机会公平的经典例子。法治思维不仅要考虑实体上是非对错,更要确定一套开放、公平、透明的程序规则。既定程序对每一个人都是相同的,按程序办事,最终结果即使不尽如人意,但因公平、透明,各种不满都会自我释然。从人类生活经验看,程序优先的价值就是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维护人们在起点、过程上的公平。
中立公正。古罗马皇帝康德茂喜欢决斗,而且从未输过。究其原因,格斗规则由他制定:凡他上场必手执利刃,而对方只能按他要求或持木质工具或徒手。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方式,违背了程序中立公正原理。正如马克思所说,当规则利己和偏私的时候,公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执法司法权作为国家权力,如果不能中立公正行使,就会导致寻租越轨,丧失公信力。
权利救济。无救济则无权利。任何人权利受到侵害,都应通过平等机会和公正程序得到救济。权利救济渠道是社会关系修复的主渠道,对维护社会秩序作用重大。
4.法治思维是权衡思维。法治作为定分止争的实践理性,突出特征在于对各种价值和正当利益的合理平衡,因而法治思维必然体现着权衡利弊、瞻前顾后、兼顾各方的思维特征。它所要求的是,看问题、作决策,要依法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尽可能把事情考虑得更周全,把方案设计得更缜密,努力把负面影响消化掉,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不管会不会引发新问题;为了出台一个政策,不管会不会引起负面效应。
权衡精于度。哲学上讲,凡事要一分为二。不少事情不仅要一分为二,还要一分为三甚至为多。这就要求处理时把握好度。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法治思维要求在利益与正义、自由与秩序、公平与效率、安全与限制、平等与差别、生存与发展等不同价值之间进行平衡,力求消除冲突,做到既尊重多数又保护少数,既维护秩序又尊重自由,既维稳又维权,既注重形式正义又注重实体正义,以实现各价值追求的耦合,实现双赢甚至多赢。
关键是依法办事。凡事要拿捏好,是很难的。法律由于合理界定了权利义务、确定了利益关系,总结了权衡精于度的各种经验,能够有效保障各利益主体的合理利益,平衡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实际上,这是为处理问题定好尺度。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就是看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度量衡。
5.法治思维是建设性思维。建设性思维以建设社会、修复被损害的社会关系为目的。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法治作为治国理政方式,从来都是建设性而不是破坏性的。法治思维以建设性思路确定制度,修复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
根据法治思维在不同领域、不同问题上的运用,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判断层次,即运用法治原理和法律规定对社会问题进行观察、认识,自行得出初步判断。这是普通社会成员应具备的法治思维。二是逻辑推理层次,即运用法治原理和法律规定,对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得出相应结论或者拿出解决办法。这是法律职业人员应具备的法治思维。三是综合决策和制度建构层次,即在上述两个层次基础上,结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进行综合衡量,作出符合法治要求的决策或者建构法律制度,对更宏观的问题提出长远的解决方案。这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关键要消除旧的思维模式下形成的与法治要求不符合的办事方式,比如托关系、运动式治理等。对领导干部而言,唯上的思维、权大于法的思维都会导致对法治的舍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得到高度重视和创造性运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法律作为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坚持依法执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保障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深入推进执法司法体制改革,用法治思维推动政法工作发展,做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总书记要求我们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做到这点,必须注重法治思维的养成。养成法治思维,既需要国家和社会由外而内地推动,更需要我们由内而外地自觉培养。
1.深化对法治的认识。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制度竞争。法治是现代制度文明的核心,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不仅要深化对法治重要性的认识,而且要深化对法治本质的认识,增强养成法治思维的自觉性。法治既是工具,更是价值,是工具和价值的结合、手段和目标的统一。只有把法治作为价值来追求,才能提高法治思维的层次和水平。法治既授予权力,更约束权力。权力来源于法律,权力的行使必须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这就是说,权力有边界,行使权力与接受监督、承担责任要相互统一。从这一意义上讲,法治的要义首先是限制权力、防止滥用。对掌握权力的人来说,法治首先意味着对自己是一种约束。我们要深谙权力的有限性,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法治观,为正确把握法治思维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2.树立对法治的信仰。法治信仰,是基于对法治油然而生的神圣情感,是对法治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崇。法治之所以能够被信仰,是因为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的行为准则;是非人格化权威,超脱于特定的人和利益,能够激起社会成员信仰层面的尊崇;是一种实践理性,凝结着民族精神,承载着规律和真理。信仰法治,首先在内心要敬畏法治,这样才能由衷地认同和尊崇。要树立法治至上的理念,自觉把法治顶在头上、记在心中,明白法律是神圣不可亵渎、必须严格遵照执行的。对政法机关来说,敬畏法治,最根本的是要敬畏法治对执法司法权的约束,敬畏公民的合法权益,自觉把执法司法权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同时,行为要践行,真正把法治作为工作、生活的准则、指南,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3.提高法治素养。彭真同志曾说过,领导,就要按照法律来领导。如果不学法、不懂法,怎么能领导?!政法工作人员首先要带头学法,不仅学履行职责所需的法律知识,而且学法治原则、原理、精神,重点掌握法律授予什么权力、边界在哪里、行使的程序是什么、不依法行使应承担什么责任等,提高依照法定权限、程序行使权力的素养。其次,要加强法律逻辑训练。法律逻辑推理是运用法治原理和法律规定,对社会问题、案件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并得出相应结论或者拿出解决办法的思维过程。通过法律逻辑推理,法律条文才能变得鲜活起来。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第一原则就是依法办事,有法律规定的,遵循法律规定;没有法律规定的,遵循法治原则。越是问题复杂,越是情况紧急,越要用法治思维去思考、处理。只有这样,办事情、处理问题才会更稳妥,更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最后,还要注重法治实践锻炼。要深入执法司法一线,剖析案例,探寻个中法律精神、法律规则及其运用方法;了解掌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法治原则、法律规则思考解决办法,提高从法治层面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守法治底线。政法工作人员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历史进程中肩负着双重责任:以履行执法司法职责,推进依法治国;以模范守法,带动全社会守法。坚守法治的定力、坚定法治的意志,是政法工作人员必备的职业品质。要带头守法,自觉用法律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守法的模范。要克服特权思想,决不做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要严格依法办事,这是养成法治思维最核心的要求。要把对法治的坚守转化为严格依法办事的实际行动,自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执法司法活动中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不偏不倚、不枉不纵,执法如山、公平如秤。要敢于排除干扰。对法治的坚守,不能停留在对誓词的背诵上,而是在一次次对法治有益而对自己可能有不利后果的选择中养成厉行法治的决心和意志。要站稳脚跟、挺直脊梁,敢于抵制权势、金钱、美色、人情、关系的干扰,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决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要坚决同破坏法治的行为作斗争。对破坏法治的行为决不能无动于衷,必须毅然决然地站出来,自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守护者。
(作者:中央政法委员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