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届高考历史人民版 选修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的世界格局 单元测试
1.(2016·潍坊模拟)下列材料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 材料二 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
(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一种“好心肠”?它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分别说明理由。
(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1)不是“好心肠”:英国是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安全。不是“安全的”办法:“中立”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英国在二战中遭到了德国的侵略。
(2)回忆录具有主观性;要注意用其他史料加以印证。2.(2014·课标全国Ⅱ,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困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滇缅公路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腹背受敌,溃败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和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时间1942年,梳理相关的史实加以分析归纳即可。第(2)问,远征军的军事意义可从材料中远征军的战果总结;政治意义应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对中国的政治影响来总结。
答案(1)态势: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形成;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
(2)军事意义: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保存了盟军反攻的实力;打通了中外国际交通线。政治意义:表现出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2016· 德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报知新闻》的社论《天赐良机终于到来》(1941年12月9日晚报)说:“残虐无道,掠夺瓜分世界,地球上人类应当共同拥有的财富与资源的80%被他们占有。恬不知耻的英美,竞进一步把魔爪伸向了东亚的最后一块肥肉——中国大陆。国民,奋起吧!国民,前进吧!照耀我们的是三千年国体的精华!”
——前坂俊之《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
材料二 在被称为“没有比这里竞争更激烈”的新闻界,战争就是扩大发行量的最好机会。反对战争不仅会引来政府和军部的不满,也会惹怒国内爱国主义的民众,发表反战言论的报纸会被骂为“卖国贼”“汉奸系”。……政府还出台了《报纸法》等言论管制的法律法规,一旦发现违反禁令的文字将被审查部门
禁止发行,每一次禁止发行都将造成报社的巨大损失,政府和军部还会利用利益关系恐吓广告主刊登报纸广告,彻底断绝报社的收入来源。
——王绍贝《“搭上性命的新闻报道”时代》
(1)依据材料一指出该社论对太平洋战争起因的认识。对此,你有何评价?(2)依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报界在近代成为战争宣传机器的原因。答案(1)认识:英美瓜分世界、侵略中国,日本是为保卫亚洲而战。评价:这一认识颠倒是非,美化日本的侵略行为。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英美对日本宣战是为反击日本,维护世界和平与自由、民主。(2)原因:宣传战争可以扩大报纸发行量,增加报社收入;日本国内民族主义膨胀,影响新闻舆论;日本政府加强对新闻报道的管制,禁止反战言论。4.(2016·揭阳质检)集体安全是一种保障所有国家生存与国际和平的制度。在这种机制下,每个参与国都认为破坏和平是对所有参与国共同的挑战,即参与国认为其他国家的安全是所有国家的安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2)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4)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所需的最低限度。(5)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14)为了大小国都能够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美]威尔逊《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
原则”》1918年
不符合有关国家人民的愿望,不得改变他们的领土状况;所有国家的人民,愿意在何种形式的政府之下生活,都有权自由选择在公海上不受阻碍地自由地航行……任何国家如侵略威胁他人,则须解除其军备。
——《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
材料二 既然大地上各个民族之间普遍已占上风的共同性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以致在地球上的一个地方侵犯权利就会在所有的地方都被感觉到;所
以,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就不是什么幻想的或夸张的权利表现方式,而是为公开的一般人类权利并且也是为永久和平而对国家权利与国际权利的不成文法典所作的一项必要的补充。唯有在这种条件之下,我们才可以自诩为在不断地趋近于永久和平。
——康德《论永久和平》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大西洋宪章》比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在构筑集体安全方面更为务实。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集体安全的展望有何看法。答案(1)说明:威尔逊企图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大西洋宪章》中对“所有国家”的强调,摒弃了意识形态的隔阂,有利于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大西洋宪章》公布之后签订的《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2)看法:集体安全需要大国负责任的参与,需要建立彼此的信任;人类共同利益应高于国家、民族利益,要有世界眼光。5.(2015· 新余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
容有: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并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答案(1)主张:有限度的赔款,以便德国恢复。
原因:反对民族利己主义和战胜国的掠夺;将欧洲视为一个整体;预见到和约的灾难性后果,避免战争的重演等。
(2)意义:对国际法有所发展和创新;为处理有关战争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有利于清算法西斯的战争罪行;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和平;保护了人权。6.(2015·景德镇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我们的陆军和空军要从东边、西边、北边和南边向德国心脏发动的新的更加强有力的打击的时间、规模和协作,都已商得完全同意,并已详细拟定计划。
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绝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欧洲秩序的确立,以及国民经济生活的再建,必须凭借足以使被解放的各国人民能够消灭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最后形迹,并创造自己抉择的民主制度的程序来达成。
我们决定尽可能从速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一般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持和平与安全。
——节选自1945年《苏英美三国克里米亚会议公报》
材料二 1951年9月4日,美国单方面邀请了52个国家,在旧金山举行对日和会,签署了《旧金山和约》。该和约主要是为了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日本的战后地位问题、与厘清战争责任所衍生的国际法律问题。对日和约草案的起草工作被美国所垄断,并几乎完全根据美国在二战后对日本的国际安排
和角色期待来制定。随着这份和约的正式生效,结束了长达七年的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状态;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恢复正常。条文衍生出了相关主权争议。中国、朝鲜、越南被排斥在会议之外,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会议,苏联等三国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摘自陈印昌《浅析中国在联合国托管理事
会中成立过程中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分析指出《克里米亚会议公报》的精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旧金山和约》与《克里米亚会议公报》精神不一致之处,并谈谈你对旧金山会议的看法。
答案(1)精神:对德协同作战;惩治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重建战后秩序。(2)不一致:违背了协调一致、平等合作的精神。
看法:旧金山会议是美国力图扶持日本、打击和孤立中国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迅速在亚洲建立起冷战秩序的重要产物;体现了美国霸权主义和大国强权政治色彩;带来诸如主权争议、对法西斯主义惩治不彻底等一系列问题,对战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第二篇:高二历史选修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
高二历史选修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分,共45分)
1.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涉及全世界,最重要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优势
B.美国是头号经济大国 C.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D.世界市场的作用 2.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纽约股市暴跌
B.市场和消费的矛盾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世界市场的形成 3.《洛迦诺公约》主要协调了()
A.英国与法国关系
B.美国与英法关系
C.美国与日本关系
D.法国与德国关系 4.西班牙内战演变为反法西斯民族战争的关键因素是 A.佛朗哥叛乱
B.德意法西斯大力援助叛乱分子
C.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
D.英、法、美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
绥靖政策是30年代伴随战争策源地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帝国主义政策,据此回答5~8题。5.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分别是()A.墨索里尼上台,“二二六”兵变
B.希特勒出任总理,广田弘毅组阁
C.希特勒就任元首,“九一八”事件爆发
D.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日本制造“七七”卢沟桥事变 6.绥靖政策的实质是
A.避免战争,争取和平,缓和矛盾
B.牺牲别国,保全自己,纵容侵略
C.害怕战争,纵容侵略
D.牺牲别国,纵容侵略,祸水东引
7.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的最终目的是()
A.赢得备战时间
B.纵容德国侵略苏联
C.避免战争,争取和平
D.争夺世界霸权
8.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嚣张的主要外在客观原因是()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
B.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C.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
D.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9.30年代国际关系领域的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与殖民地的矛盾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法西斯势力与反法西斯势力的矛盾
10.1939年6月30日,美国国会讨论修改中立法时发生激烈的辩论,众议院以二百票对一百八十八票通过了对交战国维持军火禁运的议案。其说明当时的美国()
A.“孤立主义”仍占优势
B.国会支持法西斯
C.人民厌恶战争
D.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缓和 11.1938年慕尼黑会议前夕,墨索里尼承认“如果国联当初把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么我会不得不在一星期内撤出埃塞俄比亚。”这一言论最能说明()
A.石油是意大利的侵略能否得逞的关键
B.英法纵容了意大利的侵略行为
C.入侵埃塞俄比亚是一次军事冒险
D.国联对意大利实行了有效的制裁 12英国学者F·S诺瑟治说:“正是洛迦诺公约而不是慕尼黑,使东欧向德国敞开了大门”。这是因为洛迦诺公约中明确规定()
A.德国与波、捷的领土现状不可更改
B.德国和法国领土现状不可更改
C.德国与比利时发生领土争端后的处理办法
D.法国与波捷互助,防备德国进攻
13.下列关于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粉碎了英法奉行的绥靖政策
B.表明苏联采取了“中立自保”政策
C.使苏联赢得了一定的备战时间
D.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14.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A.1929年大危机的影响
B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英法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中立自保”
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15.下列各项属于1938年慕尼黑协定内容的是()
A.重新划定德国东部和西部国界
B.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C.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给德国
D.承认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16.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矛盾的激化
C.美国“中立”态度的改变
D.苏联的参战
17.德国突袭波兰后,英法作为盟国对德宣战是根据什么条约的规定()A.国联章程
B.英法波同盟条约
C.洛迦诺公约
D.凡尔赛和约
18.德意两个法西斯国家领土联成一片,是在____________事件之后()A.意结成法西斯同盟
B.吞并奥地利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轴心国同盟正式建立 1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A.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B.民族解放战争
C.民族自己反击战
D.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0.1944年6月,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实践了(A.开罗会议决议
B.德黑兰会议决议
C.波茨坦会议决议
D.雅尔塔会议决议
21.明确规定,台湾必须归还中国的国际会议是())A.德黑兰会议
B.开罗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下述四次战役的顺序是()①莫斯科战役②诺曼底登陆③不列颠之战④中途岛海战
A.③④①②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2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A.1945年9月,意大利投降
B.1945年5月,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C.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D.1945年9月,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24.“完全毁灭纳粹的一切形式和制度,俾使和平与民主的敌人不致卷土重来。”这句话最初出处应为()
A.开罗会议决议
B.德黑兰会议决议
C.雅尔塔会议决议
D.波茨坦会议决议
25.下列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盟军联合军事行动有()①西西里登陆②中途岛海战③不列颠之战④诺曼底登陆⑤阿拉曼战役 A.①②④
B.①⑤
C.①④
D.①②③④⑤ 26.美军在中途岛战役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是()
A.日本长途跋涉,美军以逸待劳
B.美军掌握了日军作战计划
C.美军采取伏击战术
D.日军指挥失误
27.对1943年二战形势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蒙哥马利率军赢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
B.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成为二战转折点
C.北非战场以盟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D.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2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出现在苏德战场上的主要原因是()A.它是欧洲最主要战场,抗击着德军绝大部分兵力
B.苏联的参战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C.苏德战场面积最大,时间最长
D.德国在该战场遭到第一次重创
29.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和英美共同发表宣言或公告,这说明()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相同的国际地位
B.英美对日侵华态度较之战前发生了根本改变
C.英三国是对日作战的主要国家,需要相互支持 D.英美为了中国的领土而对日作战
第三篇: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单元测试A卷 人民版选修2
专题三 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A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1628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迫接受《权利请愿书》。根据《权利请愿书》的规定,查理一世的下列哪一行动是合法的()A.战时不经议会同意,开征船税,并把征税地区从沿海扩大到内陆 B.因为议员约翰·汉普登领导人民抗税而逮捕了他,并把他的财产没收充公 C.公民杰克在英法战争中因出卖情报给法国军队而遭受到本国军事法庭的审判 D.在英法战争中未经公民同意让军队占用民房
2.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王室与议会关系紧张。查理一世多次解散议会,甚至停止召开议会长达11年之久。致使双方矛盾达到白热化的最主要经济因素是()A.政治立法问题
B.税收征收问题 C.宗教压迫问题
D.军队经费问题
王在了3.右图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举行议会时的情景。图中的英国女整幅画的最后面,且占据很小的空间,而将议会放在前面,这主要说明()A.画家没有设计好作品结构 B.英国王宫宽阔
C.英国女王的地位和权力受到限制 D.英国女王不善于表现自己
4.在詹姆士一世赴伦敦登基的途中,随行人员抓到一名小偷。按照英国的惯例,小偷应该经法庭审讯后判罪,但是詹姆士一世直接下令对小偷处以绞刑。这反映了()A.王权的专制 B.国王秉公执法 C.英国人权状况不容乐观 D.英国王权小于议会的权力
5.“光荣革命”既是一次政治妥协,又是一次政治变革,它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两个基本原则。这两个原则是()①限制王权 ②中央集权[ ③议会至上 ④民主共和 A.②③
C.①③
B.①② D.③④ 的英
6.右图为伦敦的克伦威尔雕像,有人说他是一位“未戴王冠国国王”,其主要依据是()A.率“新模范军”打败王军 B.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
C.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
D.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7.克伦威尔在其施政纲领中说:“护国公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公的批准才能生效。”这表明()①克伦威尔已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 ②护国公实际上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 ③克伦威尔严格遵守了共和国原则 ④克伦威尔以此建立了个人独裁统治
A.①②
C.②③
B.②④ D.③④
8.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光荣革命”的相同目的主要是()A.确立君主立宪制政治体制 B.对付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 C.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已有成果 D.与荷兰建立资产阶级同盟 9.英王詹姆士一世提出“君权神授”的主要目的是()A.协调君权和神权的关系 B.缓和国王和议会的矛盾 C.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 D.打击天主教会的势力 10.《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都涉及的问题是()A.宗教自由问题
C.军事问题
B.税收问题 D.对外关系问题
某人员们11.观察右图,图中场景描绘了1653年发生在英国伦敦的一幕,带领军队闯入议会,手中挥舞宝剑,怒气冲冲地对敢于“犯上”的议吼道:“恶棍们,滚开!”议会被驱散后,英国由此确立了()
A.君主专制政体 B.共和政体 C.护国政体 D.君主立宪政体
12.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
13.1789年8月,制宪会议颁布法令规定“一切公民和一切财产均应纳税”。对这一规定的准确理解是()A.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变为现实 B.承认了财产的不平等,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否定了特权等级不纳税的特权 D.标志着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14.1792年成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与1649年成立的英吉利共和国,其相似之处是()①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确立 ②都进行过反侵略战争 ③都曾被复辟王朝所取代 ④都曾处死封建国王 A.①②④
C.①④
B.①③④ D.②④
15.1793年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革命高潮中被送上断头台。与这一事件相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此法国废除了君主制 B.这一事件标志法国大革命结束 C.这一事件为拿破仑上台创造了条件 D.君主制的幽灵并未因此在法国消失
16.拿破仑是一位“军事巨人”,一生亲自指挥过的战役约计60次,比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拿破仑的对外战争()①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君主势力 ②确立了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③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人民的反抗
④具有革命和侵略的双重性质 A.①②③④
C.①②③
B.②③④ D.①②④
年拿冕的17.右图油画《拿破仑加冕仪式》,在1804破仑加冕仪式上,当时他说:“我只能做一个加华盛顿。”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拿破仑肯定了罗马教皇的地位 B.拿破仑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C.拿破仑恢复了法国的封建君主制度 D.拿破仑表明了与华盛顿一样都是共和主义者
18.“因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是正义的。”这个“前提↔结论”式推理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A.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C.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D.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19.有的历史学家赞誉《人权宣言》是“旧制度的死亡证书”“新制度的出生证明”,是因为该文件()A.保障议员选举的自由 B.确保了法国的共和政体 C.开创了三权分立 D.反对封建专制与等级制度
20.22日清晨,王宫内气氛恐慌,路易·菲力普一起床就宽慰惊恐的手下人道:“人们不会在寒冷的冬天闹革命。”话音刚落,便爆发了()3 A.法国二月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法国六月起义
D.法国七月革命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专卖权像洪水泛滥一样,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些滥用职权的行为,无论对国王本身的利益,或对国王的臣民都是同样有害的。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们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1690年)材料三 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已由两院断定并以议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项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大抗议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演说者反对的目标是什么,实质是什么。(4分)(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3分)
(3)上述材料反映出英国社会转型的本质变化是什么?(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资产阶级革命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清除、摒弃、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
——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 材料二
材料三 英国没有专门的宪法法典,实行不成文宪法,其宪法体系包括历史上制定的各种宪法性质的文件,如《自由大宪章》《权利请愿书》《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观点,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什么。(4分)(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英国资产阶级是通过哪些斗争形式来完成其革命任务的。(6分)4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06年拿破仑击败第四次反法联盟大陆敌国后,借口英国对大陆的封锁,颁布《柏林敕令》:“凡与不列颠岛的一切通商以及一切通讯均禁止之。”“凡直接来自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船舶,„„一概不准进入任何口岸。”
——《欧洲近代史选集》
材料二 1807年拿破仑法国逼迫普鲁士接受屈辱和约,这迫使普鲁士贵族君主国家不得不进行一些改革,改革敕令规定:“各邦的任何居民都有占有或抵押任何种类的土地财产之法定资格,而不受各邦方面的任何限制。”“那些由继承,或由其自身权利,或由永佃,或由公薄持有而占有其农地的农奴及其妻儿的各种现有农奴制关系和一切相应的权利义务,均应完全停止。”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1814年,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向拿破仑表示感谢。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快乐。”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拿破仑实行的是一种什么政策,实行这类政策的用意是什么。(2分)(2)据材料二,概括普鲁士改革涉及哪几个方面。(2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存在着怎样的矛盾心理。为什么?(2分)(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认识。(4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二月街垒战中产生出来的临时政府,按其构成成分必然反映出分享胜利果实的各个不同党派。它只能是各个不同阶级间妥协的产物,这些阶级曾共同努力推翻了七月王朝,但他们的利益是互相敌对的。临时政府中绝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的代表。
——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材料二 “我们占领第八区市府的公民,要求:民主的和社会的共和国。在国家的扶助下自由结合的劳动协作社。”
——巴黎第八区工人起义宣言(1848年6月)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二月街垒战”指的是法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建立了什么政权?(2分)(2)材料二中的起义者提出了什么口号?起义者的要求反映了什么?你怎样评价这次起义?(6分)(3)材料一中对临时政府的分析与材料二反映的事件有何关系?(2分)5
专题三 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A卷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及迁移能力,涉及《权利请愿书》的内容及规定。根据教材所学知识可知,A、B、D三项规定对查理一世来说是不合法的,C项是合法的。
2.B解析:题目强调“经济因素”,排除A、C两项。税收征收主要是为了王室的财政问题,B项符合题意。
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的能力。由图片及材料表述的英王与议会空间大小与位置的描述,反映了深刻的政治问题——英国议会对国王的限制。
4.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国王詹姆士一世不尊重英国的法制传统,独断专行,故B、C两项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
5.C解析:“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两个基本原则是限制王权和议会至上。6.C解析:“未戴王冠的英国国王”主要是强调克伦威尔专制独裁的一面,其主要依据就是他出任护国主,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
7.B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式组合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分析能力。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明确此时克伦威尔就任护国公,实行独裁统治。依托列举项再现史实确知:由克伦威尔是新贵族代表而排除含①的A项,又由实行独裁统治违背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原则而排除含③的C、D两项。
8.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166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政府和军队的统治不力深表不满,宁愿恢复王权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而“光荣革命”同样也是出于各自的利益,联合起来,推翻复辟王朝。
9.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实质的能力。詹姆士一世入主英格兰后,为了强调和树立自己的地位,宣扬“君权神授”,君权来自上帝,议会权力来自国王。A、D不是其目的,B不是缓和,而是要在议会前树立国王的权威,故本题选C。
10.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权利请愿书》中有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税的内容;《大抗议书》则严厉抨击苛捐杂税。
11.C解析: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驱散议会,并在高级军官和大商人的拥护下,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体。
12.C解析:A、B两项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D项说法错误,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度,故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由专制走向民主,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本国向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
13.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一切公民和一切财产均应纳税”并不意味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已成现实;B项只是上述口号的局限性;D项不符合史实。结合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可得出应选C项。
1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①是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共有的;②是表现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③英吉利共和国在1660年一度被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取代,而法兰西 6 第一共和国是被法兰西第一帝国取代的;④是两国的相似之处。
15.D解析:法国大革命后,又出现拿破仑称帝,波帝王朝复辟,法兰西第二帝国,帝制仍然存在,可知A项错误,D项正确。法国大革命结束于1794年的热月政变,可排除B。处死路易十六与拿破仑上台没有联系,可排除C。
16.A解析: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分前期和后期,前期作用主要是维护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君主势力、确立了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具有革命性;后期则是侵略性的,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人民的反抗。
17.B解析:“加冕”的含义是君主,“华盛顿”喻义指资产阶级代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答案为B项。
18.A解析: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在前期具有保卫法国的正义性,但后期在具有打击欧洲封建势力、传播法国革命成果的同时,也具有侵略的非正义性。因此对题干的逻辑关系进行判断,A项正确。
19.D解析:之所以说它是旧制度的死亡证书,正是因为它反对旧制度并主张推翻旧制度,这从《人权宣言》的内容也可得出。
20.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题干中“寒冷的冬天”以及教材中二月革命的口号“打倒路易·菲力普”“共和国万岁”可判断应是二月革命。
2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关键是把握实质,专卖权代表封建势力已经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第(2)问要结合材料及有关启蒙思想的知识来回答;第(3)问关键是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概括。
答案:(1)反对的是英王的专卖权。实质上反对的是封建专制制度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阻碍。
(2)认为法律应体现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反抗违背人民利益的立法者。(3)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从专制制度到民主法制。
22.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解与把握。第(1)问,任务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第(2)问通过材料2、3提取有效信息。
答案:(1)任务: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2)斗争形式:①议会斗争——要求限制王权,并提出掌握政权的要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对革命的领导权;②武装斗争——通过组建“新模范军”等新型军队,进行了马斯顿荒原战役和纳西比战役等,打败了王军,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③法律建设——运用法律手段限制王权,巩固革命成果。如《大抗议书》《人身保护法》和《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案。
2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第(1)(2)(3)问要紧扣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第(4)问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
答案:(1)封锁欧洲大陆的政策。与英国争夺欧洲霸权,保护本国资本主义经济。(2)土地所有制,人身依附关系。
7(3)欢迎拿破仑又反对拿破仑。拿破仑进行的战争破坏了意大利封建统治秩序,同时给意大利人民带来了民族压迫。
(4)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属于争霸性、侵略性战争;另一方面战争破坏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保护了国内资本主义发展,激起了欧洲的民族意识。
2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注意有效信息“1848年”和“二月”“推翻了七月王朝”等,据此回答;第(2)问中第一问可直接用材料原话回答,后两问据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依据有效信息“1848年6月”可知是六月起义,即回答二月革命后所建立的临时政府与法国六月起义之间的关系。
答案:(1)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2)建立“民主的和社会的共和国”;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这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获得应有的地位与资产阶级进行的第一次伟大战斗。
(3)由于临时政府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与无产阶级矛盾激化,由此触发了巴黎工人的六月起义。
第四篇:(07至11年江苏历史小高考试题分解)专题十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题十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选择题: 1.(2007•江苏•12)下列《眺望柏林墙的那一边》反映了“冷战”导致的 A.德国的分裂B.朝鲜半岛的分裂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古巴导弹危机 答案:A 2.(2008•江苏•11)确立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基本框架的是
A.雅尔塔体制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D.北大西洋公约 答案:A。3.(2008•江苏•12)下列关于欧洲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于1967年
B.欧共体是美国主导下的经济政治集团 C.欧共体的成立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 D.欧共体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欧盟 答案:B。4.(2009•江苏•29)右图展示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大国较量。下列关于此事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在两极格局正式确立后 B.全面冷战下的局部“热战” C.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争锋 D.美苏经过谈判结束危机 答案:B。5.(2011•江苏•27)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请你为右边的漫画选择合适的标题
A.迅速兴起的不结盟运动 B.不断扩大中的欧洲联盟 C.日益发展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D.艰难前行的独立国家联合体 答案:B。
二.判断题: 6.(2011•江苏•33)有人认为,二战后美苏之间冷战局面的形成是一把“双刃剑”,既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又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这样的评价是符合史实的。答案:A。
三.材料题: 7.(2010•江苏•37)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紧张与缓和、动荡与和平交替变换的局面。阅读下面材料:(10分)
材料一:(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得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
——[美]沃尔特·拉弗背《美苏冷战史话1945—14975》
材料三: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2002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98828亿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31.54%。
另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表的2008年年鉴显示,美国2007年军费开支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5468亿美元,占全球军费开支的45%。
材料四:美国在冷战后无法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性帝国,而其存在本身又构成了其他各主要大国联合制衡的目标。
——李鑫炜《体系、变革与全球化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国实施这一行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军事方面它海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威力”受到那些国际力量的限制?(3分)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当今世界政治局的特点(1分)
(4)上述材料反映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变化趋势?(2分)答案:
(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马歇尔计划 北约(2)欧洲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 中国的振兴(3)多极化趋势(4)多极化趋势加强
第五篇: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练习题(选修部分人民版)选2-1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练习题(选修部分人民版)
选修2 第1课
高效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独立宣言》
材料二 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第1条包括10节,规定美国国会的组成及其职权。第 2条包括4节,规定总统的职权和产生办法。第3条包括3节,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其职权。第4条包括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利。第 5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第6条主要是规定联邦宪法和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各州法官均必须遵守。第7条规定宪法经9个州批准后生效。
——《美国1787年宪法简介》
材料三 联邦政府成立后,(1789年9月)国会又通过了10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的自由等。此后的一百多年中,美国国会又先后通过十几个修正案,重要的有1865年生效的关于废除奴隶制、1920年关于美国妇女享有选举权、1972年通过的关于男女权利平等的修正案等。
——《高三历史教材》P84 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些启蒙思想家的思想?
(2)除材料涉及的文献外,另列举18世纪左右西方国家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三例及相应颁布机构(或人物)。
(3)根据以上材料,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2.(2010年山东省和兴中学高三年级10月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威廉亲王兵不血刃,半个月就进军伦敦。英国的贵族与议员们组成的协商会议在1689年2月6日通过决议,宣布詹姆士二世“退位”,由威廉和玛丽夫妇作为英国国王与女王共同统治英国。半个月后,伦敦举行了威廉和玛丽的君王加冕典礼,典礼极其隆重。
——引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二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第1页(共5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引自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材料三 下图是美国费斯特拉教授向学生讲解《1787年美国宪法》中的课件中关于“三权分立”示意图
材料四
“各州选举人应具有该州议员之选举人所需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引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阅后回答:
(1)材料一是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何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权利法案》都限制了英国国王的哪些权力?(不得摘抄材料原文)(3)假如你是费斯特拉教授,请你向学生简要介绍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中三权分立的情况。(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积极性和局限性。3.(2010·河北唐山一中高二年级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国)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者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之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出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以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国)约翰·洛克《政府论》(1688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概括说明上述两则材料的思想倾向。依据史实说明材料二在其所处时代的作用。(2)根据材料,指出两则材料中“上帝”的实质意义。
(3)材料二的思想后来被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发展,简述其主张内容?这一主张对近代西方哪一第2页(共5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国家影响最大?
(4)17~18世纪法国社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国启蒙思想家有关政治制度构想的先进学说。
4.(2010·泰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力,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力。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权力。人民就有权改变或废除它。——《独立宣言》
材料二 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或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三 各州选举人应具备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的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1)材料一、二体现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哪些思想主张?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其自相矛盾之处。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大抗议书》
材料二 自18世纪早期,英王乔治一世不再参加内阁会议,而是指定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久而久之,英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会议,就形成为一种政治惯例。他当政期间,英国的内阁制开始形成,之后进一步完善,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1)材料一中“罪恶的根源”是指什么?后来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了“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特点。6.(2010·济南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第3页(共5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1)归纳概括材料一、二的思想主张。并分别指出各自的历史意义。(2)关于自由问题,材料一,二各有何侧重?
参考答案:
1、(1)卢梭;孟德斯鸠。
(2)英国议会《权利法案》;法国制宪会议《人权宣言》;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民法典》。(3)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没有运用材料,直接作出判断。(0-2分)0分:回答内容与问题无联系。1分:对一个方面作出直接判断。2分:对二个方面作出直接判断。
第二层次:能利用单一材料,得出简单的结论。(3-6分)依据材料二中的相关条文得出结论,按每个合理结论、第一项3分,以后每增加一项加1分,最高给6分。
如:通过三权分立,维护民主制度;明确联邦与州的权利,巩固联邦国家;修正案方案有助于法律的完善;法律至上的原则,促进法制观念深入等。
第三层次:能利用多个材料,归纳得出结论。(7-11分)7-8分:对比材料一和二,1787年宪法没有将《独立宣言》中的人民权利写入,具有局限性。或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1787年宪法没有将人民权利写入,具有局限性。
9-11分:综合三个材料,看到进步性,也看到局限性。第四层次:能将评价的不同方面进行合理组织。(12-18分)如:1787年宪法没有将人民权利写入,具有局限性。但1787年宪法建立了巩固的联邦政府,确立了法律的权威,为实现《独立宣言》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同时,修正案条文的规定,体现了该宪法的开放性,为不断完善畅通了渠道等。
第五层次:超越材料本身而进入抽象、提升的层次。(19-20分)在第四层次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法律的制定受制于时代特点,法律的完善有一个历史过程,民主的进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等。
注:
1.引用材料,可以是部分引用,也可以是归纳概括式的引用,但不可以照抄,必须自己重新进行组织。
2.浮动的分值,可以视“组织”情况而进行赋分。(组织包括语言是否通顺流畅,逻辑是否合理,结构是否清晰等要素)。
2、(1)事件:英国“光荣革命”。影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统治被推翻;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2)限制:①国王随意废除法律的权力;②国王随意征税的权力;③国王在平时维持常备军的权力;④第4页(共5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干涉议会言论自由的权力;⑤随意解散议会的权力。
(3)①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②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③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他们拥有最高司法权。(4)积极性: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体现了“权力制衡”原则,从而避免了权力的绝对性,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局限性:保留黑奴制度;黑人按五分之三计算公民权,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借口印第安人不纳税,不给印第安人公民权。等等。
3、(1)材料一将国王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无权议论国王的行为,国王的权力是上帝所赋予的。材料二认为立法权是人民赋予的,法律应体现人民利益。保护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如果立法者违背人民利益,人民有权反抗。材料二中体现的思想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其他国家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产生影响。
(2)材料一中提到的上帝是为了说明君权神授;材料二提到的上帝是为了说明天赋人权思想。(3)国家权力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核心是制约与平衡(或分权制衡);美国(4)主权在民、人民主权、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任选3个)
4、(1)天赋人权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三权分立说。
(2)材料一强调人权平等和天赋人权思想,而材料三却将人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不承认黑人、印第安人享有与白人相等的选举权,违反了人权平等等原则。这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有局限性,存有种族歧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自由、平等有一定的虚伪性。
5、(1)根源:君主专制。途径:暴力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立法(2)国王统而不治;政党政治,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主权。
6、(1)材料一: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具有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意义。材料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材料一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材料二侧重于如何保障人的自由平等。
第5页(共5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