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故事:心中的冰点
心中的冰点
一家铁路公司的调车员尼克,他工作相当认真,做事也很负责,不过他有一个缺点就是:对人生很悲观,常以否定的眼光看世界。
有一天,铁路公司的职员都赶着去给老板过生日,大家提早急急忙忙地走了。不巧的是,尼克不小心竟被关在一辆冰柜车里。尼克在冰柜里拼命地敲打着,喊着,全公司的人都走了,根本没人听得到。尼克手掌敲得红肿,喉咙叫得沙哑,也没人理,最后只得颓然地坐在地上喘气。
他越想越可怕,心想,冰柜里温度在零下20度以下,如果再不出去,一定被冻 死。他只好用发抖的手,找来笔纸,写下遗书。第二天,公司职员陆续来上班。他们打开冰柜,发现尼克倒在地上。他们将尼克送去急救,已没有生命迹象。
大家都很惊讶,因为冰柜里冷冻开关并没有启动,这巨大的冰柜里也有足够的氧气,而尼克竟然给“冻”死了!其实尼克并非死于冰柜的温度,而是死于自己心中的冰点,因为他根本不相信一向不轻易停冻的这辆冰柜车,这一天恰好因维修而未启动制冷系统,他的不相信连试一试的念头都不能产生。
那么如果有一天,我们变得什么都不敢相信了,我们同样会死于无法预料的各种冰点,心中的冰点。
第二篇:化解心中的冰点
化解心中的冰点
——读《哈佛家训》有感
文/安秀丽
尽职尽责的列车员约瑟夫被“冻”死在冰柜车里。他的死颇让人费解:冷冻开关尚未开启,氧气也非常充足,他怎么会被冻死在里面呢?带着按捺不住的困惑,我一口气读完全文,终于明白:约瑟夫不是被低温“冻”死,而是被心中冰点——对冰柜低温的极度恐惧“吓”死。
回首人生路,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内心深处的确存在着一些诸如恐惧、自卑、惰性等等人格缺陷,这些人格缺陷与我们的正常神智貌合神离,有时却宛如一块块奇寒无比的千年寒冰,在不经意间就会对我们的梦想造成致命一击,让我们与机遇之神擦肩而过;让原本辉煌灿烂的人生篇章黯然失色,让激情万丈的求索热情冰封万里。步入《哈弗家训》,你将再次品味人生路上的别样滋味。
《奥斯卡的遗憾》让人久久难忘。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奥斯卡,不仅相貌英俊,而且才智过人,不少在别人眼里无法解决的难题,都被他一一破解。在同龄人眼中,他简直成了才貌双全的“白马王子”。但刚参加工作,一场不期而来的巨大变故却摧毁了他原本恃才傲物的全部自信——公司破产,工作没了,吃穿用度一下子全失去了着落。一时间,他宛如一只折断双翅的苍鹰,掉入了暗无天日的无底深渊。一连几天,他不思茶饭,心灰意冷,无聊地摆弄着身边的自制探矿仪。神情恍惚的他,把探矿仪上表明蕴藏石油的数据,竟当成仪器对自己的嘲弄,一怒之下,把那些仪器砸了个粉碎。然而不久之后,一个令奥斯卡遗憾终生的事实摆在眼前:就在奥斯卡疯狂发泄怒气的地方,有人发现了一个蕴藏量颇为可观的巨大油田。如果当时的奥斯卡心中还残存些许理智和自信,这座将带来滚滚财源的油田,发现者岂能另是他人?
自卑孕育遗憾,惰性派生苟安。《梦想也能成真》的主人公,原本是一群靠政府的福利度日的失业人员。但在搞乡村福利工作的萨迪尔因势利导下,几经点拨。数月之后,奇迹出现:红鼻子寡妇成了咖
啡种植园主,收成颇好;秃顶男人成了当地有名的巧木匠,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孤寡老太太开了个托儿所,日日笑口常开;上完大学的单亲妈妈更是成绩斐然,开了家规模颇大的家具公司,吸收了不少失业人员。其实,在萨迪尔未进入他们的生活之前,他们都有过这样的金色梦想,只是这些梦想一直被与生俱来的“惰性”所困,难以苏醒。
自卑催人沉沦,自信促生自强,自强引领辉煌。《跨越生命的障碍》中的主人公米切尔,一生多灾多难:46岁时,因机车事故容貌尽毁,皮肤烧伤达65%以上,先后进行了16次手术,生活也不能自理,但他硬是凭着顽强的自信和坚强的意志力实现了驾驶飞机的梦想;14年后,一场更大的灾难接踵而至。他驾机起飞时,被摔回了跑道,12条脊椎骨全部压碎,腰部以下永远瘫痪。就这样一位厄运比肩接踵的残疾人,竟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不仅拥有了美满的婚姻,成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而且成为享誉全国的百万富翁,受人爱戴的公众演说家。在米切尔面前,我们所耿耿于怀的丑陋的容颜、天生的缺陷、求职路上的次次受挫,又算得了什么!
古人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哈佛家训》恰似我们心灵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中,我们不仅可以清晰地认清自己心中的一个个冰点。而且书中洋溢的沁人心脾的智慧之光,能渐渐把心中这些冰点,一一化解。(定稿)
(山东聊城莘县俎店中学)2013-12-12
第三篇:《冰点故事》读后感
《冰点故事》读后感:
——看“冰点”如何影响今天
沈茜蓉
大一寒假,我就已经读过《冰点故事》。再次看到它出现在阅读书目中,一向不愿炒冷饭的我,竟然产生了把它再读一遍的冲动。主要原因是,在读完至今的一年中,我对新闻和社会的认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读来觉得新鲜有趣,认为值得借鉴的篇章、观点,现在,我隐隐约约觉得,有不少是值得讨论和质疑的。
再加上李彬老师在课上反复提到的2006年“冰点”事件,更激发了我的好奇。我希望超越书中那些引人入胜的对故事和新闻操作层面的叙述,找出些理念层面的问题。
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李大同的新闻理想——“新闻的使命就是影响今天”。这句话初看似乎理所当然,但细细想来,再结合“冰点”的新闻实践,却有很多问题:新闻如何影响今天?谁在影响今天,是新闻本身,还是背后的操作者?如何看待新闻对今天的影响?以及,作为未来新闻人的我们,是否应该把这句话当做我们的信条?
一.从和爸爸的一次讨论说起
寒假里,爸爸和我一起看《冰点故事》。看到第十三章“阳光下的交易”一节,我本能地感觉李大同对这件事情的叙述过于绝对化,有悖常识。爸爸在卫生系统工作、对文中提到的颜光美、黄洁夫都有一些了解。我就此文问他的看法。
爸爸在认真读过全文之后,跟我说:这篇文章当中叙述的内容应该是事实,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理当有很多情况“冰点”没有采访到,或是没有写出来,比如:颜光美所实行的“阳光招标”和推波助澜的媒体对当地其他医院造成的压力,以及进而对卫生系统的压力,东芝公司和政府间的合作关系,等等。最终,颜光美被平反,“冰点”的报道固然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其中最关键的,很可能是出于国家领导人对于处理颜光美在留学人员中可能激起社会反响的考虑。
爸爸还特别跟我说,单从这篇报道看,“冰点”在帮助校正社会不公上确实起到了正面的效果,但是在复杂的社会现实特别是政治斗争中,媒体表现地过于简单化、绝对化是非常危险的。
这篇文章的讨论,让我用怀疑的目光再次审视《冰点故事》中的许多篇章。新闻远非伸张正义这么简单——社会现实本身是复杂的,新闻人所持的立场更是错综复杂,而“影响今天”的主观愿望更让新闻所展现的图景扑朔迷离了。
李大同说“冰点”通过报道来“干预现实,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确,“冰点”10多年来的发展正是循着这么一条路径:不论是“粪桶”式的边缘题材,还是揭黑式的调查报道,或是曲径通幽的文化随笔和历史述评,没有一篇“冰点”文章,不是直指社会现实的。成熟的新闻策划流程,加上“冰点”团队大手笔,这些文章大多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不如先梳理“冰点”10多年来的轨迹,看看它是如何“影响今天”的。
二.冰点10年,从软到硬
起点:用普通人的不普通命运,折射出一个时代
“冰点”早期的文章,如《哪里是我的家》,《五叔五婶》、《小保姆和她们的主人》、《大堂琴师》等都让我爱不释手。这些文章,都以小切入点反映社会边缘。尽管不是发生在自己身边,我却能强烈的感到,这些事情对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是绝对真实的反映。
当时的很多人将总结为“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并和《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栏目做比。而李大同本人从一开始就拒绝这种比较,他的分析可谓一针见血道:“命运和生存状态并非因为他们普通而应当关注,而是因为他们在特定时空中呈现出的不普通才引起我们的关注„„这些普通人的命运上,折射出了社会的变迁„„他们身上反映出的行为方式、信念和品格,在当今社会的流行趋势中,成了一种稀缺的资源。”
从普通人的命运出发,折射出时代的“变”与“不变”——变的是行为习惯,道德意识;不变的是真善美等“普世价值”。这样一种思路无疑值得赞赏的,这些价值的确值得关注,而此时“冰点”自由主义的立场也已经逐渐显现。
开拓题材:辩论,历史,现实
“冰点”栏目正如李大同本人——充满浪漫主义情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开拓新的报道内容和形式。1996年底,也就是“冰点”创刊的第二年,他们刊载历史题材作品(《寻找世纪的交接点——在德国对清末出洋考察的调查手记》);开展辩论——针对大学生电视辩论赛的讨论;转载《文摘报》对中学语文教育现状的报道,此后又做了一系列现实指向性极强的教育报道。
这个时期“冰点”对“今天”的影响力更大了。如果说,前段时间还只是得到普通读者的关注和喜爱,为“冰点”奠定品牌基础;此时,“冰点”的影响面已经扩大到了“中央”、“一些老同志”,甚至因为对中学语文教育现状报道的转载,引起了李岚清的重视,推动了中学语文教材的重新编写,可说是“干预现实”的漂亮一仗。
尽管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整体社会舆论对于“冰点”这个时期的报道还是持正面态度的。因为它确实如实反映了社会问题,并且从建设性的角度,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和完善。再进一步:从软到硬
《冰点故事》的最后一章“由软到硬”,写到了“冰点”所尝试做的几篇调查性报道:湖北省的假典型,屈打成招的死刑犯,民营企业家贪污罪的案子,以及前文提到的“阳光下的交易”都属此类。从纪录式报道,到调查式报道,“冰点”对现实的干预由间接到直接。但是,这种令人叫绝的风格并没有延续,后来在“冰点”的报道中只是散件。对此,李大同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
“我们要发挥一点舆论监督的作用,不多,因为舆论监督费的力气太大,还通常引发诉讼,我们就那么两三个记者,耗不起。但是,你搞一篇出来就不得了,人们纷纷找上门来。” 的确,在中国做调查报道的媒体不少:《新闻调查》、《焦点访谈》、《南方周末》等等。但是都面临很多困难:一面是各地的严防死守,记者难以进入到事件核心,要么只是浮光掠影,要么是过于简单化、绝对化的展现事实(就如同《阳光下的交易》一文一样),甚至歪曲事实,就还不如不报;另一方面,即使掌握了核心内容,在中国当前的环境下也难以发表。
“冰点”在这两方面遇到的困难,也许是它最终无法坚持这一以事实为依托,而又极富影响力的报道方式的原因。
《冰点故事》后来的故事:“冰点”事件及其前后
不得不说的当然还有2006年1月11日中山大学袁伟时教授的《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一文及其前后报道,包括龙应台的《你可能不知道的台湾》,胡启立的《我心中的耀邦》等等文章。这些报道,不仅引起来中宣部新闻阅评组的强烈反弹,在普通读者和社会舆论中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此时的“冰点”已经逐渐偏离社会公器的立场,变得孤芳自赏,企图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传播一些带有明显偏向性和指向性的话语。这本身不是不可以,但是与一份主流大报、机关报的身份已经明显不符。
三.反思:关于新闻真实与媒介的使命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始终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新闻,到底该不该以“影响今天”为使命?当然,客观上新闻会引起社会反响,甚至影响社会现实,但是作为新闻人,时候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去报道呢?如果应该,那么记者本人的个性、态度、经历特别是价值取向,这一系列的个人化因素,又应该多大程度体现在报道中?
一定认为这两者都是可以的,那么一种“先入为主”的报道方式也就被默许。《南方周末》最近一篇写国庆阅兵的稿子就是这么一个例子——尽管记者极力通过丰富的信源、细节体现客观、真实,但依然给人不真实的感觉。此文几乎让我身边每一个参加阅兵的同学都感到不舒服。这种不真实来源于报道与我们真实感受的偏差,来源于记者“先入为主”思维下的报道范式,或者说,来源于一种强烈的吸引读者,“影响今天”的动机。
而新闻人本身的价值取向是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也谈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与袁伟时教授商榷》一文中,王小东教授说:“不过我也必须指出,“冰点”这个栏目自创办11年以来,从来也没有发表过我这种观点的文章,是和我持同样观点的人的“学术水平”都太低吗?我认为不是。至少,有很多持和我同样观点的文章的“学术水平”不低于袁伟时教授。所以,李大同先生也有必要好好反省一下,在说“有本事公开出来辩论呀,冰点照样提供版面”这个话的时候,是否真诚。”这已经足够反映,那些号称坚持新闻自由的人,只要有自己的立场,根本很难容纳他人的观点。如果任由这种倾向发展,新闻就不再是社会公器,而成为个人,或小群体的人宣传自己价值理念,影响民粹的工具,其本质和新闻沦为政党的宣传工具没有任何区别,而危险程度更甚于后者,因为前者采用的手段和方式更具有杀伤力。
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理论和传播学的媒介功能理论都告诉我们,媒体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也具有社会公器的属性,它既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也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并且这两者在我们国家是不矛盾的,这一点理应没有问题。但是所有这些理论都没有告诉我们,在那些高扬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背后,作为主体的新闻人站在什么位置?这个问题,我到现在也没有思考清楚,我还会继续思考下去。
第四篇:冰点故事 读书笔记(推荐)
《冰点故事》读书笔记
一口气读完了《冰点故事》,看着书里面每一篇成功的稿子,我都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与激动,这是作为新闻记者独有的自豪与感动。《冰点》自创刊以来,无数的新闻记者用他们的笔记录下了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焦点之外那些不为人知的冰点故事。
看完了《冰点故事》,我去访问了《冰点》的官方主页,找到了当年李大同他们《冰点》的第一篇专题报道《北京最后的粪桶》,读完了这篇一万多字的文章,感觉和暑假里在陕西日报社专题新闻部里接受的专题新闻写作训练差异很大。首先,就篇幅上来说,我们专题新闻组每篇的基本字数也就是五千字左右,一版少说也得两篇文章才能将整版填充满。其次,题材来说,媒体的性质不同决定了报道内容的差异性。党报是政府的喉舌,自然为政府服务。《冰点》的取材方向主要来源于平凡人或者是普通人,这个社会最沉默也是最主要的群体。
李大同当年对于《冰点》的理解,就是要冷静清醒,眼睛向下,时时感受普通人的脉搏,为大多数凡人多说几句话。而今,《冰点》发展到了今天已俨然成为国家发展经济繁荣等焦点之外呼唤人们理性的又一“警世钟”。
在《冰点》的开篇稿《北京最后的粪桶》的制作过程中,李大同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刚刚组建的《冰点》记者队伍中有写过大篇幅文章经验的记者屈指可数,一篇近万字的文章写起来和通讯消息迥
然相异。暑期的实习让我有多次写稿子的经历,只是写的稿子被带我的老师改得面目全非,毕竟那么大篇幅的稿子写起来也不得心应手,也没有写大稿的经验。带实习生的老师们也没有耐心一一做指点,只是拿些成功的稿子经常给我们看培养我们写大稿子的感觉。现在看来,当初的那些感觉落实在李大同的书里面,就是长篇报道必须要有结构、在行文和遣词造句上也不能用寻常的新闻语言,还有长篇幅的新闻叙述一定要有节奏。这些抽象的高度概括的专业术语理解起来很难,要是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就轻松容易得多。
《冰点故事》里面提到,当年《时代周刊》关于阿波罗号登月的报道,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先例,在大量的专业的专题新闻写作人才没培养出来之前,可以将有限的专题写手精英集中起来只负责最后的成稿,其他的记者们都派出去采新闻。《时代周刊》具体的做法是在有关的30多个点派出记者,但是不要求记者们拿回完整的报道,只需要通过电话向编辑部值班的写作编辑报告他们的见闻,所有的素材,由编辑部内的写作高手总其成。这无疑是一种很节省有限优秀劳动力的途径,特别是在时下报社新闻机构缺乏大量的专业精英人才的情况下。
李大同在担任《冰点》专栏的十多年的时间里,越来越感觉到没有报纸可看,我们已经用了太多的视线去仰望名人,却找不到自己精神的轨迹,生命的经纬,情感的离线。一度的一度,《冰点》开始尝试亲历式报道的写作,在《冰点》发展史上,相继有《小保姆和她的女主人们》、《青春无战事》、《我认识的鬼子兵》以及《搬家》等名篇的问世,这些由当事人自己撰写或者是口述发表的文章,没有太多的渲染,只是一些自然的情感流露就掀起了全国读者们的共鸣,可见在全国崇拜伟人的70年代,人民急需一些朴实无华的新闻故事和新闻人物缓解长时间的视觉疲劳。而《冰点》亲历式新闻报道以基层群众为基准的报道方式正好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冰点》不成功,谁成功?
经常在想,现在的和平年代每年还招那么多的兵干嘛?在各国为裁军尔虞我诈、针锋相对的同时为什么每年还要招收那么多的新兵?这平白无故的加大了国家的军费开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绿色的军营每年都敲锣响鼓的迎来一批批新兵,目送走一批批的老兵退伍转业。几经周转,当年的那些新兵已悄然成为“驰骋沙场”“身经百战”的老兵,打哪儿来回哪儿去,这是他们自己的悲剧,也是国家的悲剧。现在看来,那些身处军营的年轻人们何尝不是希望用自己的青春染红共和国的红旗,履行他们做军人的一份义务。
在《青春无战事》中,作者写道:这是一代没有战事的士兵,他们宝贵而短暂的青春年华少了轰轰烈烈的业绩和赫然战功,在繁华世界的边缘,他们踏着坎坷荆棘寻找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他们不需要赞美,只希望你静静想一下——如果没有他们,战争离我们有多远?
战争离我们有多远?读完了《冰点》我经常在想这个问题,就拿前段时间的美韩军演来说,美国华盛顿号航母开到了距离我国山东半岛仅170海里的海域,一旦发生战事,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身处美国航母导弹射程之内。局势一旦紧张,冲锋在前的肯定是人民子弟兵,以
及海陆空三军全体出动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我想,没有犹豫,没有徘徊,没有思前想后,这些以往养尊处优的兵操着武器身赴前线,要没有了他们,战争据我们咫尺之遥。
文章最后提到的《噩梦般的遣送》讲的是某些省市的非法收容造成了大学生 黄谦的惨况以及后来造成大学生孙志刚的惨死。幸运的是黄谦的非法收容被聪明的上海市市政府和平摆平,赔钱赔礼道歉了结了此事。但是可怜的孙志刚就没有这么的幸运了,背井离乡含冤而死,单真相大白的屈指可数,中国国内有多少农民工外乡打工儿后就不知所踪的人间蒸发了,留给家人的只是一个渺茫的生死未卜。多少农民工被关进收容所,后被遣送之湖南的劳改农场接受完全没有报酬的义务劳动,而劳改农场的负责人还大言不惭的说“他们就是奴隶么”,在人类文明已经蓬勃发展了几千人的今天,“奴隶”这个概念还回荡在新中国这片新生的国土之上,这个号称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中国。这是怎样的悲剧?
读完了《冰点故事》,有种想把文中提到的那些大搞名篇翻出来研究的冲动,弄清楚李大同所讲的一万多字的大稿子的结构和节奏到底是如何处理的?写长篇大稿子如何避免素材堆积?在学校读书时就把这些问题解决去报社写稿子时就可以避免始料不及的“写作障碍”,尽早独当一面。
第五篇:心中的冰点
心中的冰點
一家鐵路公司有一位調車人員尼克,他工作相當認真,做事也很負責盡職,不過 他有一個缺點就是:他對人生很悲觀,常以否定的眼光去看這世界。
有一天鐵路公司的職員都趕著去給老闆過生日,大家都提早急急忙忙的走了。不巧的是,尼克不小心被關在一個待修的冰櫃車,尼克在冰櫃拚命敲打著喊著,全公司的人都走了,根本沒有人聽得到。尼克的手掌敲得紅腫,喉嚨叫得沙啞,也沒人理睬,最後只得頹然的坐在地上喘息。他愈想愈害怕,心想:冰櫃的溫度只有華氏零度,如果再不出去,一定會被凍死。他只好用發抖的手,找了筆紙來,寫下遺書。
第二天早上,公司的職員陸續來上班。他們打開冰櫃,赫然發現尼克倒在地上。他們將尼克送去急救,已沒有生命跡象。但是大家都很驚訝,因為冰櫃的冷凍開關並沒有啟動,這巨大的冰櫃也有足夠的氧氣,更令人納悶的是,櫃子的溫度一直是華氏六十一度,但尼克竟然給「凍」死了!而尼克並非死於冰櫃的溫度,他是死於心中的冰點。他已給自己判了死刑,又怎麼能夠活得下去呢?
書中寫道「信心是一種心境,有信心的人不在轉瞬間消沈沮喪」試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處事時是否也常否定了自己的能力以致於錯失了許多嘗試突破自己的機會呢?
我覺得這句話說的很好:影響你的意志的,不是外在環境,而是你的心。
已被自己給打敗,再多的後援都徒勞無功了。
所以 ~ 別輕言放棄你所追求的人、事、物,大家加油 ~~~ 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