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第一二章 PPT 讲稿
§1 PPT-P2 第一章的标题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初步确定”,第一节从“公共”一词入手来讲公共领域的起源问题,这里面涉及到的一些名词概念包括:公共的、公共性、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等。此外,理解这些概念则需要我们建立在对如下概念的理解上:市民社会、自律等。
本书中提到,“举凡对所有公众开放的场合,我们都称之为公共的;公共性所发挥的主要是评判功能,本身表现为一种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的。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公共领域是“市民社会”所特有的,既是商品交换场所,同时也是社会劳动领域,有着自身的规则。”
市民社会的概念请大家参考31页的注释54,主要抓住两点:一是将他们与贵族、农民以及城市中的下等阶层相区别,也就是说他们不是贵族、农民及城市中的下等阶层;二是最后一句话“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讲,我们也称他们是受过教育的资产阶级,是资产者,他们和大众有着严格的区别”。这样的市民阶层所构成的市民社会。
私人和自律等名词概念我们将在下面提到。--------------哈贝马斯由古希腊时期“公”与“私”的范畴(在中世纪,公与私最初是罗马法中规定的范畴)入手,简要讲了公共领域早在那时就已经存在了。他说道,在高度发达的希腊城邦里,自由民所共有的公共领域和每个人所特有的私人领域之间泾渭分明。
/ 16
PPT-P3 文中提到,在古希腊人看来,公共领域是自由王国和永恒世界,与作为必然王国和瞬间世界的私人领域相对。这种相对体现在私人领域涵括着人的“生的欲望”和“生活必须品的获得”,而公共领域则为个性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如果私人领域让人有些羞涩,那么公共领域则让人引以为豪。
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人”的解放,在我们看来,抓住“人”的变化是抓住本书主旨,也就是公共领域结构转型的关键,另一个关键是“机制”的变化,也可以先粗略理解成“场所”的变化,此外,还有“对象”的变化,讨论对象或礼仪。我将会在下面反复提到这三个关键线索。PPT-P4 本节中我们还无法解释但对理解下面的内容很有帮助的一段文字是:随着现代国家以及从中分离出来的市民社会的出现,这些范畴(“公”与“私”)才又被重新装备到法律上,并产生了深远的意义。他们既能帮助政治建立起自我理解,又能帮助特殊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在法律上得以制度化。在此期间,大约从一个世纪以前开始,其社会基础又一次发生瓦解;公共领域的崩溃趋势是一目了然的:随着其范围的急剧扩大,其功能则越来越弱。§2 PPT-P5 第二节主要讲了“代表型公共领域”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时间段从中世纪中期一直到十九世纪。
(一)出现和发展
/ 16
在欧洲中世纪,同样由“公”与“私”这对范畴入手,哈贝马斯提及“公共”与“特殊”、“共有制”与“特有制”以及“所有权”与“公共性”等范畴,其结论是:公共领域作为一个和私人领域相分离的特殊领域,在中世纪中期的封建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但“公共性”的是存在,比如君主印玺及英国国王,他们都具有公共性,这种公共性是一种公开的代表形式。此时的代表型公共领域不是一个社会领域,而是一种地位的标志,即地位的代表,所有权的代表。
这里还提到,代表型公共领域的出现和发展与个人的一些特殊标志是密切相关的:如权利象征物(徽章、武器)、生活习性(衣着、发型)等等,就是“一整套关于高贵行为的繁文缛rù节”,这些繁文缛节是贵族共同规范,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表现其领主权利,就必须遵守。例如:“宫廷—骑士的代表型公共领域”、15世纪在法国布艮gen第宫廷中达到极致的“贵族的代表型公共领域”、以及最早出现在佛罗伦萨,接着又出现在巴黎和伦敦的“新的代表型公共领域”。
其中,“新的代表型公共领域”源自意大利北部早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贵族文化。因为它吸收了始于人文主义的资产阶级文化(人文主义最初是在宫廷生活中形成的,它目的是要对宫廷生活自身加以改造),从而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代表型公共领域以封建君主的宫廷(场所)为核心,以宫廷礼节为对象(路易十四时期)。其中的“人”从基督教骑士转变为受过人文教育的宫廷侍臣,再到贵族。他们从代表封建特权转变到代表君主。
文中提到巴洛克节日,以及到17世纪中叶才出现的城堡中的庭院。
/ 16
PPT-P6
(二)消亡
文中提到,“在早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基础上,民族和领土主权国家形成了,于是,封建制度的统治基础发生了动摇”。以这些为前提,“王室贵族统治阶层把社交场所改造成为‘上层社会’的活动领域,这个领域在18世纪已经清晰可见了”。“这个时候的代表型公共领域已经是正在从国家当中分离出来的社会内部的一个禁区”,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出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哈贝马斯强调到,“只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才有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分”。代表型公共领域在18世纪已经明显开始瓦解了。PPT-P7 到了18世纪末,“代表型公共领域所依赖的封建势力、教会、诸侯领地和贵族阶层发生了分化,形成了对立的两极”,进而形成了作为私人自律领域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对立。
上述分化主要体现在:①封建王权发生了分化——首先突出表现为公共财政和封建君王的私人财产的分离;②宗教改革——使宗教变成了私人的事情,“宗教自由”在历史上成为第一个私人自律领域,也就是说,宗教改革使当时的人们有了自主选择是否信教及如何信教的自由,人们此时感受到了一种主体性,一种“自律感”。③统治阶层发展成了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机关具体表现为官僚制度和军队,以及司法机关,与越来越私有化的宫廷世界区别了开来。
基于这种分化,代表性公共领域走向消亡了。
/ 16
§3 PPT-P8 正如徐珂老师所说的,哈贝马斯受马克思影响深刻,在我试着理解这本书中的内容时,也比较关注发生各种变化之前的“变化”,发现这些变化通常都是经济方面的,比如贸易、金融、市场上的变化等等,成为了公共领域各种转变上的初级动力。
(一)机制变化(场所等)
本节中,哈贝马斯同样是由经济上的变化入手。经济上的变化,导致了机制(场所)、“人”和对象上的变化。
首先看机制上,文中第一句话首先提到了一个趋势:早期金融和贸易资本主义从13世纪开始由意大利北部城市逐步向西欧和北欧蔓延,伴随这个趋势,首先出现了“堆料场”,之后在贸易的交通要塞上出现了“大集市”,以及后来的“交易会”和“交易所”,这些也就是商品自由交换乃至资本流动的场所——市场。随着场所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广阔的经济依附网络”。
在这些场所类地机制之后,又逐渐出现了邮政和出版机构,也就是说,将“人”联系起来的交往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
(二)资域与代域之间的作用过程
哈贝马斯在论述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如何发生的过程中,贯穿其中的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与代表型公共领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首先,在资域刚刚发生时,它与代域之间的作用表现为互不冲突,相互影响。文中首先提到,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在开始的时候完全能够适应贵族的宫廷文化,而且早期资本主义不仅在经济观念和作为正当职业的商业活 5 / 16
动方面显得保守,在政治上同业很保守。此时,旧的生产方式仍在抱残守缺,没有彻底的加以改造,所以此时的资本主义自身特性很模糊。13世纪出现的早期资本主义到17世纪末仍然模糊的很,作为陈旧交往领域的代域还没有根本上受到新的公共领域的威胁。早期资本主义的交往因素只有到了重商主义阶段才表现出其革命力量。
但本节中,哈贝马斯在第一段就写下了如下精彩的评述:这种资本主义一方面强化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统治关系,另一方面又释放出了一些因素,有朝一日将消解这些统治关系。这听起来多像马哲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啊!
上面这段话所提到的因素就是一种新的交换关系,包括商品交换和信息交换,它们是早期资本主义远程贸易的产物。PPT-P9
(三)对象
在这里我们将信息作为对象,通过把握信息的变化来发现资域发生部分过程。这里需要插一句的是,资域与代域之间的作用,也部分体现在了双方对信息的“争夺”,这种争夺一方面表现为资域中的“公众”(起初是商人)对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表现为后来的政府当局用新闻媒体来维护其统治,当局通过媒体来发布命令和规定,以这些为起点,最终推动了“公众”(“人”)的形成。
其实,机制、“人”、对象三者的变化脉络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搀和在一起的,我们只是这样大略的分开来理解。比如,(1)对象与机制之间的联系。随着贸易的广泛开展,商人对信息的需求使得大的贸易城市同时也成为了信息交流中心,商品和有价证券的交换推动着信息交换的发 6 / 16
展,邮政和出版大概与交易所同时出现,出于对商业秘密的保密(此处的原因还包括:市政管理机构和宫廷对保守统治秘诀的需要),首先出现的是由信息商汇集起来的私人信件——“书写的报纸”。
(2)对象的公共性的获得。随着商业上对信息的需求的增长,信息交流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商品交换的要求,信息本身成为了商品。信息成为了商品,因此一切书面信息都是有价的,从而扩大信息的销路可以增加收益(增加盈利),扩大销路的方法是,将一部分现成的信息材料定期翻印,匿名发表——这样,这些信息就有了公共性。PPT-P10(四)“人”——公众的产生(1)从形式上看公众的产生
在第二节中我们提到了代域的瓦解乃至走向消亡。代域的这个萎缩过程,以封建等级特权被领主特权所取代为表征,从而为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这里指的是公共权力领域)的出现腾出了空间。伴随着代域的这一萎缩过程,过去的封建领主所有制变成了“公共治安”,也就是说,建立在封建领主所有制基础上的国家的特征,不再涉及具有代表性质的“宫廷”,而是与通过合法的垄断统治而武装起来的国家机器的运转潜能联系了起来;而过去的归属于封建领主的“私人”成为了这种公共权力的受众,进而成为了公众。
(2)公众中的主体——市民阶层
这里有一个实际存在的现象作为前提。之前我们提过,政府当局通过对信息进行控制来维护其统治,这和今天是一样的。从当局的角度来讲,当 7 / 16
局所发布的公告一般是针对所有臣民的,但由于臣民并不一定都是受过教育的并有阅读能力的,因此,这些公告通常并不能到达“普通人”那里,最多只能到达“有教养的阶层”。这里的“普通人”指的是农民、城市下等阶层(手工业者、小商人),而所谓的“有教养的阶层”,按照哈贝马斯的话讲——他们是公众的中间力量,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阅读群体,也就是市民阶层,这一群体包括:政府官员(特别是法官)、医生、牧师、军官、教授和学者等,其中教授和学者处于整个市民阶层的最顶层,通过教师和撰稿人与法官、医生、牧师和军官——来发生联系。此外书中还有句话:“资本家”、商人、银行家、出版商和制造商,只要他们不像汉堡那样坚持城市不受王权管辖,他们就同样属于“市民”这个群体„ „ ”在第一张ppt中,我们已经解决了“市民”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这里的这个注释:“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讲,我们也称他们是受过教育的资产阶级,是资产者,他们和大众有着严格的区别。” PPT-P11
到这里,我们已经能够体会到两种实在的联系,一种是当局(公共权力)与“市民”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是“市民”内部彼此之间的联系。在我看来,这两种联系对于资域的产生至关重要,我们可以把这两种联系看做两种作用力。第一种联系所产生的是一种相对的、相排斥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导致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导致了资域与公共权力的对立;第二种联系所产生的是一种相互吸引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使得资域不断的强化自身,使得资域由模糊变得清晰。PPT-P12 8 / 16
(五)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产生过程
这里的经济前提是:伴随着政府继续推行重商主义,至于重商主义兴起的原因,我们这里不做探讨,我们这里把这个经济前提作为存在的事实,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伴随着政府继续推行重商主义,当局通过制定政策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控制商业经营活动,二是激发商业活力,当然,本质上是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如文中所提到的,重商主义对国有企业没有丝毫好处,相反,通过行政途径,其商业政策对资本主义私有企业的兴衰却大有影响。从而私有企业依赖政策导向来调节生产活动。由于民众所需要的是生活必需品,而当局统治阶级需要的主要是相对应的奢侈品,鉴于私有企业对政策导向的依赖,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断压缩个人必需品。生活必需品供不应求,则更需要商品的充分流通来调节供需,从而当地市场更加依赖国内市场,也就是说,市场的范围扩展开来。这样更加导致了作为消费者的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城市居民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为当局的商业政策所左右,而且是国家范围内的左右。进而出现了政府当局与民众之间的公共管理与私人自律的紧张关系。由民众组成的社会与公共权力的表征——国家之间形成了对立。从而产生了资域形成的现实条件——国家与社会的分离。这里的资域,准确的说是一个围绕着价格和税收进行批判的空间。这里的“对象”仍然属于信息,但是更加明确的价格信息和税收信息。此时,代域中的对象,关于衣着规矩——“一整套关于高贵行为的繁文缛rù节”已经离那时的人们远去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产生了。§4
/ 16
PPT-P13 第一节中我们没有解释的“私人”和“自律”的概念现在可以在这里解释了。虽然,按照书中的论述顺序,更详尽的解释将出现在第六节《市民家庭和公众私人性的机制化》当中,但这里不解释清楚是不容易理解下面内容的。其实,我们这里解释这些概念也主要是从第六节的内容来展开的。
此外,这一节中的第一句话作为理解第二章的关键,我们也暂时放在一边,当我们需要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再提到它。
(一)私人自律(1)私人
第四节中所提到的关于“私人”的内容,概括性很强,而且还提到了对“私人”理解的重要性问题。关于“私人”的概念,本节中说道:“私人”的古典意义即切身所需。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自己能个感受得到的所需,这种所需是什么,第六节的内容会告我我们。关于理解“私人”的重要性问题,文中提到这样一句话——公众想让统治遵从“理性”标准和“法律”形式,以此来实现彻底变革,因此就必须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本身加以分析,特别是对这样的一个事实加以分析,即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中作为公众进行交往的是一些私人;唯有如此,才能揭示出这些理性标准和法律形式的社会意义。
拿出这句话除了说明哈贝马斯强调对于“私人”的理解的重要性,另外一个想指出的地方是“公众想让统治遵从“理性”标准和“法律”形式,以此来实现彻底变革”这句话,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公众通过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对公共权力领域提出要求,或者说公众通过资域对当局提出要求,社 10 / 16
会通过资域对国家提出要求。这种过程,体现了公共领域的现实意义,拿到今天来讲,可以认为是我们通过公共领域来推动国家政权的变革。PPT-P14(2)私人自律
第六节中解答了什么“切身所需”,或者说什么是人的“切身所需”。书中的原话是,“这种自律首先似乎是建立在个人自愿的基础之上,坚决反对强制;其次,它似乎是建立在永恒的爱的共同体之中;最后,他似乎保证了受过教育的人能将其一切能力都充分自由的发挥出来。自愿、爱的共同体以及教育这三个因素和在一起就是人性概念,这种人性应当扎根在人自己身上,真正占据统治地位:纯粹人性一词听起来就是要求根据自身规律自行完善的内在世界从任何一种外在的目的当中解放出来。”(P51)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私人自律是一种人性的解放,所谓的“切身所需”就是人对纯粹人性的一种要求。对于理解私人自律的关键就是最后一句——纯粹人性一词听起来就是要求根据自身规律自行完善的内在世界从任何一种外在的目的当中解放出来。PPT-P15
(二)私人的主体性
私人的主体性与公共性密切相关,在我看来,私人的主体性之间的相互联系产生了或者强化了公共性,从而使得私人具有了公众的身份,为公共领域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独立与虚构
在我看来,私人的主体性是私人的建立在一种虚构的独立之上的私人经 11 / 16
验。说它是建立在虚构独立之上,也就是说它不是现实独立的,这可以从第六节中关于家庭与社会之间的依附关系看出。第六节提到——尽管家庭领域本身想摆脱一切社会关系,保持独立和充满人性,但是,它和劳动领域以及商品交换领域之间还是有着一种依附关系——独立意识同样也可以从那种内在领域对于私人市场领域的实际依赖角度加以理解。
首先,文中通过列举三个方面的例子来说明家庭没有摆脱社会压力。哈贝马斯提到了金钱婚姻、爱情和理性的冲突以及人格教育与技能训练之间的矛盾,这三方面分别从我们之前讲到的自愿、爱的共同体以及教育三个方面,证明了家庭没有摆脱社会压力,即家庭与社会之间存在依附关系。这三方面也就说明了人性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而且也佐证说明了私人、私人领域产生于家庭内部,准确的说是小家庭内部,因为人性将私人与家庭联系了起来。
那为什么说又是“虚购的独立”呢?为什么不直接说是非独立的呢?这是因为在私人自己看来,他拥有这种独立。这里涉及到第七节的一句话——成熟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永远都是建立在组成公众的私人所具有的双重角色,即作为物主和人的虚构统一性基础之上。(P59)本句中的物主和人的虚构统一性是我们理解“虚构的独立”的关键。个人的角色包括物主和“人”,我们来看个人或者说私人,是如何从其作为物主的角色中感受到独立的。
哈贝马斯提到,商品所有者可以认为自己是独立的,由于他们从国家指令和控制当中解脱了出来,因此,他们可以根据盈利原则自由抉择,而无需听从任何人,只需遵守似乎隐藏在市场内部,发挥经济合理性的无名规 12 / 16
律。这些规律受到了公平交易这一意识形态的保护,因而公正应当能够彻底战胜权利。建立在拥有一定财产,并在交换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的这样一种私人自律必须如此。物主在市场上的独立性和个人在家庭中的自我表现是一致的。他们似乎摆脱了社会压力的内心世界是一种在竞争当中实现私人自律的真正标记。私人自律否定了其经济学起源,它是一种在自以为独立的市场参与者唯一的实践领域之外的自律;它使市民家庭意识到自己的自律。(P50~51)
这一整段话,我要强调的就两个词,一个是“似乎”,另一个是“自以为”,这两个词的使用证明了,哈贝马斯明确的告诉了我们私人所感受到的独立是一种虚构的独立。PPT-P16(2)私人主体性
私人是从这种对独立的自我感受和自我理解中体会到了主体性,并通过写信表现出了主体性。
文中说道,在小家庭的私人领域里,私人甚至还以为自己独立于其经济活动的私人领域之外——并且还以为自己是相互能够保持“纯粹人性”关系的人,当时这方面的文学形式是来往书信。
这句话一方面从私人作为“人”的角色的角度,印证了我们前面提到的虚构的独立(甚至还以为)。关于私人主体性的方面,我有如下的理解:这句话中的“以为”是一种“自以为”,是产生并建立在个体的主体性之上的。哈贝马斯通过列举书写内容由“干巴巴的消息——报平安”向“心灵的复制和探访”的转变,说明“在家庭内部关系中,主体性有着相应的经验”。13 / 16
我理解就是说,主体性来源于家庭,准确的说是小家庭的私人领域中。PPT-P17
(三)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
(1)作为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前身的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
文中提到,公共领域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紧张地带获得明确的政治功能之前,源自家庭小天地的主体性可以说无论如何都构建起了自己的独特空间。犹在公共权力机关的公共性引起私人政治批判的争议,最终完全被取消之前,在它的保护之下,一种非政治形式的公共领域——作为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前身的文学公共领域已经形成。
它是公开批判的练习场所,这种公开批判基本上还集中在自己内部——这是一个私人对新的私人性的天生经验的自我启蒙过程。
此外,文化有了商品的形式,而且它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文化”,因此,就要求它作为成熟的讨论对象,对于这个对象,与公正密切相关的主体性自身有着清楚的认识。
(2)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与代表型公共领域瓦解及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产生的关系
文中提到,(P34)成熟市民阶级„„桥梁。
这段说明成熟市民阶级中的资产阶级先锋派与“上层社会”、王公贵族在咖啡馆、沙龙及宴会的交往,形成了文学公共领域。而王公贵族是来自代表性公共领域的,从前就掌握这社交的方法,通过这种交往,资产阶级先锋派掌握了社交(交往)的方法,进而掌握了公开批评的技巧,从而,愉快的交谈很快发展成了公开批评,并向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过渡。
/ 16
§5 PPT-P18
(一)机制——提供一种氛围、一种社会交往方式(1)机制的特征
本节中,哈贝马斯提到了英国的咖啡馆、法国的沙龙以及德国的宴会,这几个场所在其公众的组成、交往的方式、批评的氛围以及主题的趋向上有着悬殊,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不考虑社会地位问题;反等级礼仪,提倡举止得体;“平等”——“单纯作为人”的平等。
(2)机制的作用
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虽说不是有了咖啡馆、沙龙和社交聚会,公众观念就一定会产生;但是有了它们,公众观念才能称其为观念,进而成为客观要求。
可见,机制是“公众观念可以称其为观念”的必要条件,当然也是观念“成为客观要求”的必要条件。这个要求是对谁提出的呢?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中的公众,也就是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对公共权力领域提出的要求。PPT-P19
(二)机制的转变
关于机制的转变我想去除一个错误观念——机制是一种具体场所。显然,在今天,机制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具体场所。任何能够提供给公众一种社会交往方式的“地方”(这里指抽象意义上的“地方”),能够将公众彼此 15 / 16
的观念联系起来的“地方”都可算作机制。
我认为下面这句话能够变现出,机制由具体场所向媒体刊物的转变。“1709年,进咖啡馆的人已经形成广泛的圈子,以至于这样一种上千人的圈子只有靠一份报纸才能组织起来,并且可以维持下去。”
【逻辑整理】 PPT-P20 讲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收获一些东西,也是我今天特别想和大家分享的。这部分整理除了包括前面已经谈到的对这本书的理解,还包括第六节及第七节的一些内容。
/ 16
第二篇:公共领域政治功能转型
问题:
§20从私人的新闻写作到大众传媒的公共服务:作为公共性功能的宣传(广告)
1.什么是公共领域?什么是私人领域?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哈贝马斯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公共领域的学者,但在1962年《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公共领域第一次被概念化。公共领域理论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理论。在哈氏看来,“公共领域”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范畴”,它的完整概念应该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并具有特定的历史语境意义。它是指在欧洲中世纪“市民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具有批判力量的私人所构成的针对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批判的领域。哈氏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公共领域的形成做了微观的描述。他指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形成的前提是“市民社会”的形成。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自身,以便就基本上已经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这种政治讨论手段,即公开批判,的确是史无前例,前所未有。
私人领域:私人领域不是与公共领域相对的领域,公共领域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公共领域受社会势力的影响,享有左右私人领域的权力。
私人领域中有个概念叫私人公众,他们因为私人利益而参与到批判公共权力中。而私人公众通过大众传媒参与批判就可视为是在公共领域进行的。
2.报刊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是什么?
第一阶段:报刊属于私人通信系统,小型手抄行业,出版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做生意,原则是利润最大化,活动局限于新闻交流和新闻监督。只售经济因素的影响。没有编辑,只有发行人。
第二阶段:个人新闻写作。报刊业有了商业基础,但报刊业本身没有商业化。出现:说教工具,学术、道德、政治批判与说教。主办人:文人、学者。经济上是以“破产”为代价的,没考虑经济因素,因此,在英国被称为是“有钱贵族的癖好”。发展:商业性的报纸出现发展起来。经历作者、编辑、发行人、印刷商集一身专门后,文人主办报刊的相互竞争使编辑职位产生。报纸的功能是传声筒和扩音器。不是简单的载体。编辑有选择性的编辑信息,传播信念。首要关注公众的批判能力,经济利益时第二位的。
第三个阶段:商业报刊业出现,广告产生,广告版面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报刊回归私人商业性质。但不同于小作坊的手抄业,发展成发达资本主义企业。股份公司。
3.为什么说编辑成了“零”雇员?
“零”雇员实际上是指编辑的评论自主权受到限制,甚至是被剥夺了。
报刊商业化,成长为资本主义企业后,受外部利益集团的影响,编辑部越来越受广告部的影响,甚至是被操控,虽然报刊业19世纪后半期还是私人公众的机制,但已经逐渐变成了特权私人的机制。从这个角度出发看,编辑受制于报刊的出版商。而政党报刊的编辑,受政治组织的控制,议会或者政党派别。等于听命于监督委员会。这两种情况都是没有自主权的受控制的“零”雇员。
4.广告充斥公共领域的原因?
报刊经历文人学者主办用于传播信念的时期,由于相互竞争走向商业化。发行人开始考虑回报的问题。广告则是最有市场的商品。广告主成为报刊的衣食父母。这是经济因素影响的结果。
广告充斥公共领域的另一个原因是特权私人的私人利益侵入公共领域。特权私人借由经济控制达到舆论控制的目的。
受卖方限制,寻求科学化的销售,产量不能无限制的随意改变。直接的价格竞争让位给广告----赢得客户市场的间接竞争。
5.舆论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制造新闻或者利用有关事件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改变舆论。
公关部门给“发布中心”提供成套的信息和指南“文献”。将新闻报道与广告融合在一起,赋予宣传对象公共利益物品的权威性,让私人公众自由“取得共识”。
§21 公共性原则的功能转换
1.公共性原则的功能转换指什么?
公共性原则的功能原指公众权利之外的公众私人参与的新闻活动以争取批判权利,20世纪20年代以后,政治性功能发生转换,拥有公共权力的政府、政党和各种组织开始参与新闻活动。
2.公众与政党、议会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自由追时代:超越绅士集团而与当地选民结合成松散的“议会党团”,适应了在不同公众群体之间的不依靠权利维持的沟通活动。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党派自身把自己看做是“舆论结构”。议会的基础是广大群众的政治舆论,有人宣称,“政党精神”和纯粹的利益是相悖的,可以对它作出客观的判断。但但也有人放弃政党代表舆论的观点:“社会阶级的利益与政党学说之间相互结合,比政党自身所承认的还要紧密”。世纪末时,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资产阶级政党和公众利益之间非中立的关系。甚至要求建立自由主义阵营的阶级政党,以客观的判断。
公众与政党、议会的关系由对立走向协商,公众的舆论是在私人利益基础上产生的,针对公共权力。政党、议会制造出普遍利益,公众舆论自觉地与政党、议会宣传的意识达成一致。政党、议会将公众舆论框定了。
3.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体现在哪些方面?
松散的选民组织让位给真正的政党---有超地区的组织、官僚机制、整合的意识形态、对选民进行政治动员。
职业的政治家机制颠覆了地方委员会的功能。实行中央统一领导。政党运用“宣传”的方式“整合”市民,“宣传”带有启蒙、教育、控制、广告的面孔。
4.为什么说垄断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一种“重新封建化”?
19世纪的最后20多年以来(以1873年经济大萧条为标志),国家干预主义渐趋强化,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后,国家干预社会领域与公共权限向私人组织转移即社会的国家化和国家的社会化同步进行,这一辩证关系逐渐破坏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基础———国家和社会的分离。哈氏据此认为,一个重新政治化的社会领域摆脱了“公”与“私”的区别,消解了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自由主义公共领域,这种情形与封建社会晚期有类似之处,因此,哈氏称之为公共领域的再封建化”。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特征在于,国家和社会的大型组织“苦心经营,大肆宣扬着自身的立场”。个人权威的神圣的光环和灵光又出现了。公共关系关心的不是公众舆论,而是对声望的舆论。公共领域是宫廷,可瞻仰其声望,但不能提出批判。
5.在重新封建化的公共领域下,如何保护批判的公共性? 今天的公共性是待“制造”的,虽有着“迎合”造成的广告效果,但也能对政治施加压力。因为“迎合”力可能转化为公民的投票抉择。要保护批判的公共性,就要真正的兑现公民的表决权。
§22 人为的公共领域与非公众舆论:民众的选举活动
1.为什么说议会选举只是一种公共领域的虚构?
政治公共领域作为一个批判公共权力的固定领域已经彻底瓦解了,政党的宣传任务定期的被制造成某种类似公共性的东西。公共领域受制度保障,竞选变得毫无意义。议会期待的则是具有批判意识到的私人公众在公共讨论中承担起积极的角色,发现合理的形式并引起普遍关注的正当而公正的政治行为的约束标准。
2.如何理解“政治消费者/新冷漠者”?
政党核心选民由两部分组成:
一个是“积极”的公民,他们是政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成员,或者是无组织但熟悉情况关涉很深的选民,通常是有影响的舆论领袖。他们往往是富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他们更关心政治、更熟悉情况、更活跃、处于核心阶层。他们的舆论往往通过“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的讨论成为“公共舆论”。
一个群体是在政党之间摇摆不定的选民,他们人数众多、不太关心政治、不太了解情况、对政治比较冷漠。他们常常对选举置若罔闻,毫不关心。他们通常受选举组织者通过展示或操纵所制造出来的公共性左右。政党都积极争取“没有明确意向”的后备军,通过迎合他们中特别流行的非政治的消费态度。依赖大众媒介像大众传播竞选广告,政治广告的消费者可能因为赏金或受到广告施加的消费压力而产生政治合唱。这些消费者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无关直接的政治私利,所以成为了类似同龄人之间交流消费是好。
3.为什么说直接讨论这种“通常方式”已失去意义?
报刊和广播大众媒介在人为的公共领域里只是为了发布广告,政党向少数核心选民提出呼吁。具有批判意识的私人公众失去了批判的载体和工具。
政党聚会也失去了舆论形成工具的功能。只有当“无定向意识”的后备军参与会议时,才会比广告的用处大些。
4.怎么理解“一切为了人民,但一切都没有经过人民”?利益集团是如何操纵公共性的?
政党对选民动机了解越清楚,“政府”就越受人民的“操控”---充分了解选民的动机,利用其动机,就有必要承担起满足选民实际需要的义务,以这种方式来为“公共性”提供动因,定期制造出“公众舆论”。政府方面为达到这种目的刻意迎合大众的行为可以视为“一切为了人民”。
但是根据广告心理学的目的而准备的提议,不论客观上多么恰当,但都不是经过大众的主体意识和意志传递出来的,因此“一切都没有经过人民”,是政府通过广告制造出来的。
利益集团操控公共性主要是充分了解和利用大众的动机需求,尽可能的满足,为公共性的形成提供动因。1957年德国议会选举采取的措施具有典型性:
一公众的担忧或需求:对选举人年龄的担忧。
举措:对领袖像重新设计,在“班子”中间展示领袖风范。
二大众对恐惧感和安全的渴望。
举措:把竞争对手与布尔什维克威胁联系起来;
宣传政党是军事安全和社会安定的唯一保障。
三民众担心物价上涨,可能导致影响不理选票的后果。
举措:政府与实业界达成拖延协议,物价上涨在大选之后。
四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宣传福利社会和国家。
§23 自由主义法治国家向社会福利国家转变过程中的政治公共领域
1.怎么理解自由主义法治国家向社会福利国家的转型,并未彻底中断自由主义传统,而表现出连续性?
社会福利国家在延续自由主义国家法律传统当找那个必须对社会关系加以改造,因为它想维持一种能够包括国家和社会的总体法律秩序。
2.自由主义基本权利和社会主义基本权利指什么?是什么关系? 自由主义基本权利:拒绝国家干预或者侵犯基本上应当属于按照一般法律交换原则行事的私人领域。
社会主义基本权利:确保私人领域和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免遭公共权力的直接干预;从机构上对财产和家庭加以保护。
从社会功能上讲,二者是共处在一起的。
3.为什么说政治基本权利的保障已不够,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还需要一种结构保障?这种结构保障指什么?
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都不能再被看做是作为私人的个人的传统的意见表达的一个部分,因为私人都要依靠国家机构的保障,才能有平等的机会进入公共领域;
集会和结社自由性质也改变了。政党和公共组织控制着有影响和政治意义的集会和结社的形成。
结构保障是指通过使组织承担起义务,完成建设使命和内在秩序的建设,有效的保障公众参与政治公共领域。相对应的是对公共特权的保障。
4.怎么理解“私人自律只有作为一种派生的自律才有可能存在”?
社会福利国家立足根据规定标准通过民主程序把一切与国家相关的组织利益统一起来。
5.怎么理解社会福利国家还是税收国家,还没有变成国家社会?税收国家怎样才会变为国家社会?
和自由主义国家啊一样,社会福利国家限制从宪法所保护的私有财产中收取税收。
当一切具有政治影响的社会力量都处于民主力量的控制之下,税收国家就彻底的转变成国家社会。
6.怎么理解国家和社会相互渗透?什么是国家社会化?什么是社会国家化?它对公共领域产生了什么影响?
政治机构承担了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某些功能,社会力量也具有了政治功能。在政治公共领域中,社会组织事理和国家达成政治妥协。
阻碍了削弱公共性原则的现实趋势:公共性的要求被国家机构推广到了所有与国家有关的组织当中。有组织的私人公众取代了单个私人公众。无组织的私人公众通过政党和组织内部的公共性渠道,依靠各种组织与国家交往所发挥公共性,真正参与到公共交往的过程中去。国家和社会之间的政治妥协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才能合法化。
7.社会福利国家中的政治公共领域表现为哪两大趋势?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没落形式,它允许组织凌驾于被剥夺了权力的公众头上,发挥展示或操纵的公共性。
社会福利国家和自由主义法治国家之间保持连续性,就会遵守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的要求,因此,被各种组织剥夺了权利的公众应该通过这些组织推动公共交往的批判过程。
8.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的两个前提是什么?
官僚决策的最小化:实质就是减少公共权力对私人公众,尤其是无组织的单个私人形成的公众的干涉。
根据能够认识到的普遍利益使利益结构冲突相对化。
第三篇:PPT讲稿
文普二班兰晓茹学号:0
52012年国内外大事讲稿
一、首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1月13日至22日,首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举行。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国际奥委会主办的综合性青年冬季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2012年青年冬季奥运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比赛中,刘安获得冠军,这是中国队在本届冬季青奥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
二、第84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举行
当地时间2012年2月26日,第84届奥斯卡颁奖礼于美国好莱坞的高地中心(原柯达剧场)举行,北京时间2月27日12点45分闭幕。影片《艺术家》成为最大赢家,囊括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乐奖、最佳服装设计奖和最佳男演员等5项大奖。詹妮弗-洛佩兹和卡梅隆-迪亚兹颁发最佳服装设计奖。
三、2012年3月5日-14日全国两会召开
1、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2、审查和批准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3、批准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四、F1中国大奖赛上海站开赛
4月13日至15日,F1中国大奖赛上海站开赛
2012F1中国大奖赛,亦是F1中国大奖赛自2004举办以来的第九届比赛。共有十二支车队和二十四位车手参与了本站赛事。冠军被效力于梅赛德斯车队的德国车手尼克-罗斯伯格获得。迈凯轮车队车手简森-巴顿和里尤兹-汉米尔顿则分获比赛的亚军和季军。
五、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
韩国2012年世博会将于5月12日至8月12日在韩国丽水举办。本届世博会的主题为“生机勃勃的海洋及海岸、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本次世博会预计将有100多个国家和若干国际组织参展,预计接待观众800万人次。截至目前,已有29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展丽水世博会。
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纪念“地球高峰会”在此举办20周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20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正式开幕,包括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内的12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将齐聚一堂,共商全球未来可持续发展大计。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巴西总统罗塞夫和巴西外交部长帕特里奥塔等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之后,妇女、儿童、工商业、科技行业等九大群体的代表也相继在开幕式上发言,表达了不同人群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看法和意见。
七、香港回归15周年及第四届特区政府就职
7月1日,香港回归15周年及第四届特区政府就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
八、南海问题、伦敦奥运会闭幕、钓鱼岛问题
8月4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张昆生紧急召见美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王晓岷,就美国务院3日关于南海问题发表所谓声明提出严正交涉。张昆生指出,美方所谓声明罔顾事实,混淆是非,发出了严重错误信号,无助于有关各方维护南海乃至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努力。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敦促美方立即改正错误做法,切实尊重中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多做真正有利于亚太稳定繁荣的事。张昆生要求王晓岷临时代办立即将中方严正交涉报告美最高层。王晓岷临时代办表示重视中方的交涉,允即报告国内。
北京时间8月13日,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式在伦敦碗拉开帷幕。最终中国队以38金27银22铜位列奥运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二位,这也是中国境外参赛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美国队以46金29银29铜104奖牌高居榜首。
8月19日日本国会议员和右翼团体成员150人赴钓鱼岛海域举行所谓“慰灵”活动,其中10人于19日登上钓鱼岛,并插日本国旗。随后,我驻日大使程永华致电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佐佐江贤一郎表示了“强烈抗议”,并重申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要求日方停止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径,维护中日关系大局。
针对钓鱼岛问题,中国曾多次发表声明,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而日本右翼分子19日登上钓鱼岛的“非法行径”再次严重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
九、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在十八会议上,选举新一届的中共中央领导层。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委员会主席:习近平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
中央政治局:习近平、马凯等
中央书记处:刘云山、刘奇葆等
中央军事委员会:习近平等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王岐山,委员名单(130人)
胡锦涛十八大报告
科学发展观必须长期坚持
要点一:过去五年工作和十年基本总结
要点二:民生建设
要点三:政治体制改革
要点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八大精神解读: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8月13日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已经顺利完成。今年4月至7月,全国各选举单位分别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2270名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
第四篇:ppt讲稿
第1页
•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
•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有人说,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文明。她每一个字都有一段故事。她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她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不是僵硬的无生命符号。
•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都浓缩于汉字母语之中,它以独特的形式,记载和传承着中华文化,每一个汉字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表意文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汉字王国,去领略神奇的汉字文化吧。
第5页 八卦说
• 《易纬‧干‧凿度》认为:干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离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风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卦,山字的古文;兑卦,泽字的古文。
第六页 仓颉造字说
传说仓颉是黃帝的史官,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領袖,由于社會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頻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联盟共用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用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
第七页 图画说
从 1954 年 秋 至 1957 年 夏,中 国 考 古 工 作 者 多 次 发 掘 了 半 坡 遗 址(今 西 安 市 东 郊 半 坡 村 北),发 现 了 早 在 6000 年 左 右 半 坡 人 在 长 期 的 生 活 和 生 产 实 践 中,创 造 了 具 有 文 字 性 质 的 刻 划 符 号 和 绘 画、雕 塑、装 饰 品 等 艺 术 作 品。半 坡 人 的 刻 划 符 号 多 保 留 在 彩 陶 上,这 可 以 看 作 是 原 始 的 中 国 文 字。
结论:文字是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上的必然产物,是原始人类再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演变而来的,它不可能是由哪一个人单独发明创造的。
第24页
上面的笔划,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划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笔墨纵情;充分显示了汉字“入画”的美感。
她像一个“人”,又像一个“京”字,还像一个“文”字,预示着我们首都北京将举办一个“人文奥运”。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舞出中国人民的豪迈欢腾;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充满生机与朝气、坚强与超越的运动员,正奔跑出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我们也仿佛看到,一个龙腾虎跃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欢迎各国喜爱运动、热爱和平的人们。
第40页 结束语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之所以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正是由于无数智慧的中
国人传承了这条情感纽带,延续这个根,并不断发展汉字,使之与时代相适应。同学们,让我们学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传承中国文化,发扬中国精神,让我们为伟大的祖国而骄傲并努力吧!
汉字——中国魂。
第五篇:ppt 讲稿
幻灯片1 上期回顾
幻灯片2
一、关于模板
1、快速套用模板
2、幻灯片版式套用
3、幻灯片模板设计—母版
4、背景颜色—单色、渐变
5、怎么替换背景图片
幻灯片3
二、关于字体
1、五花八门的字体应用
2、字体的格式(间距、颜色等)
3、艺术字
4、字体的动作
5、字体立体效果
幻灯片4
三、模型制作
1、插入形状
2、形状的格式
3、形状的透明度及叠加应用
4、形状的动作
5、形状的立体效果
幻灯片5 本期目录
幻灯片6 目录
一、菜单栏的介绍
二、PPT小技巧
三、互动环节
幻灯片7 菜单栏的介绍
幻灯片8
1、开始
2、插入
3、设计
4、动画
5、幻灯片放映
6、审阅
7、视图
8、绘图工具
9、效果设置
10、特色功能
幻灯片9 PPT小技巧 幻灯片10 技巧一
解决的问题:不小心由于鼠标左键的误操作导致幻灯片跳到了本不应该出现的位置,或者本应按下鼠标左键切换到下一张,却由于按下了右键而出现一个快捷菜单。 解决方法:从任务窗格中打开“幻灯片切换”,将换片方式小节中的“单击鼠标时”和“每隔”两个复选项全部去除,然后将这个设置应用于所有幻灯片,以后切换到下一张或上一张,只有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才能进行操作。至于另外一个问题,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从“工具”菜单下打开“选项→视图”窗口,取消“幻灯片放映 ”小节上的“右键单击快捷菜单”复选框即可。
幻灯片11 技巧二
解决的问题:如何在PPT演示文稿内连续复制或者是间断复制文稿
解决方法:要复制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请先在普通视图的“大纲”或“幻灯片”选项中,选择要复制的幻灯片。如果希望按顺序选取多张幻灯片,请在单击时按 Shift键;若不按顺序选取幻灯片,请在单击时按Ctrl键。
幻灯片12 技巧三
解决问题:在用Powerpoint展示课件的时候,需要互动交流又不希望观众看到幻灯片的;或者有时需要观众自己讨论的,这时为了避免屏幕上的内容影响观众的注意力,需要黑屏或者白屏
解决方法:按一下“B”键,此时屏幕黑屏。学生自学完成后再接一下“B”键即可恢复正常。按“W”键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
幻灯片13 技巧四
幻灯片14 互动环节
幻灯片15 下期预告
1、PPT快捷键
2、PPT小技巧
3、未解答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