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杏花园果业专业合作社观光园规划
杏花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
关于“杏花园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
设 计 方 案
一、概述: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它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农村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可以肯定,生态观光农业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现代农业。
我合作社拟投资800万元,在×市×镇西部,以×水库为依托,以×水库上下两村(圪塔村、杜寨村)及周围大山、土地为载体,开发实施“杏花园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
项目计划边开发、边利用,3年时间完成。项目总投资概算800万元。
项目预计3年收回投资,以后年利润约200万元。此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前景非常广阔。
二、意义:
1、生态观光农业项目的出现是人们渴望已久的回归自然的旅游主题。当今,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使人们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紧张、烦燥压迫者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
2、高效益的生态观光农业为传统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观光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理念,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愿望,是传统农业向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
3、生态观光农业是现代社会资金、特别是我省煤炭资源整合剩余资金寻求新投资领域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地址及面积:
“杏花园生态农业观光园”位于×镇西部的“一库两村”即:×水库、××村,占地面积800亩,(其中水库面积为120亩)。
四、项目的区位优势:
1、项目区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8℃,年平均降雨量640㎜,日照时数2600小时,无霜期180天左右。这里地形深切,山高林密,动、植物种类丰富,保持者原始古朴的自然生态,是生态旅游的理想环境。
2、项目区位于我市×镇西部,背靠西山,能抵御西北风侵袭;×水库水源充足,小气候适宜,为生态农业观光园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
3、项目区是革命老区,×村,是原×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距项目区10公里。项目区人民继承了老区人民不向困难低头、勇于牺牲、勤劳朴实、醇厚的优良作风,诚实守信、热情好客,是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4、项目区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有五中庙、三中庙等文物古迹,书法、绘画爱好者广泛。这些丰富多采的文化遗产,是构架该生态园观光园区最有特色的发展片区和支撑点。
5、此地是典型的农业生态区,无工矿企业,无“三废”污染,农产品生产安全,完全符合农业旅游项目对环境的要求。
五、项目设施目标及旅游活动内容:
1、合作社现状:
“×市杏花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成立于2009年3月,注册农户5户,注册资金15万元。2009年春我社在原有250亩梨园、50亩杏园的基础上,新植宜管理、效益高的优质稀有树种—杏梅树60亩,并计划在2-3年内以吸收农户入社入股的形式,在×市×水库沿岸将杏梅的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使形成高标准、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园区。该社现有闲臵民房8套40余间,2010年计划扩增10套50余间。
我合作社法人代表(兼经理)×同志,男,39岁,×市×镇×村人,高中文化,思想进步,乐于奉献,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优秀,多次被评为镇劳动模范,常年参加省、×市组织的优秀青年创业培训,具有较强的组织及领导能力,这对实施生态观光园项目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2、2010年目标重点:
⑴规划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活动区等,并进行具体划分。
⑵修建(或利用闲臵民房装璜)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小规模农家饭庄及接待区等。
⑶景区种植杏梅、桃等特色果树。⑷道路建设及路旁绿化。⑸沼气建设。
⑹种养一体化。果园养鸡、果园养猪。⑺水库放养鱼苗。
⑻日光温室大棚建设。主要种植设施油桃、设施葡萄、设施蔬菜、设施花卉、设施食用菌等。
⑼购臵水上活动船等有关旅游活动器材。3、2011年目标重点:
⑴水上项目基础设施建设:①游泳池。在水库北岸建100米×30米×0.5米-2.5米水泥结构,池底为坡形的游泳池二座。②滑冰场。紧靠游泳池圈直径100米管架滑冰场一个,以用于冬季滑冰,其它时间将管架撤除。③水上活动码头两处。
⑵垂钓设施建设:在水库西岸建200米弧形钓鱼台等。⑶2012年目标重点: 进一步完善其它设施。
4、观光旅游活动内容:
观光农业立足以生态农业开发为基础,以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生产优质的绿色产品为宗旨,走农业观光、农业休闲之路。在种养殖项目选择和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园区规划项目有采摘园、垂钓池、游泳池、滑冰场、设施农业区、田园风光区、生态养殖区、循环农业区等。在休闲活动安排上,生态农业观光园追求与游客的互动性,游客参与性项目有采摘、手工农产品加工、垂钓、老式农耕活动等。是久居城市的人回归自然,追求野趣,体味“住一天农家屋、干一天农家活、吃一天农家饭”乐趣的理想渡假园区。也是学校进行“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科普教育理想之地。
⑴设施农业区:园区建有连栋大棚和日光温室为主的现代化生产设施,主要种植优良品种和珍稀品种的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等,供游客采摘和园区餐厅自用和出售。
活动主题词:四季常绿小江南。
⑵水果采摘区:生态种、养殖系统农业园种有桃、梨、苹果、杏、李、葡萄等各类果树的优良品种,基本上全年有花、四季有果。果园采用施有机肥、果园种草覆草、果实套袋、果实贴字、果园养鸡等生态措施进行管理,所产果品可供游客采摘和园区出售和自用。
活动主题词:不相信摊上卖的,只相信自己摘的。⑶田园风光区:以老石板铺设田埂,并架设老式水车灌溉系统,让游客真正参与到农事活动中来,园区建有老式茶楼、茅草亭、长廊、栈道等休闲项目供游客观赏、休憩。此区规划有一定面积的土地,出租给退居二线和退休的人员,满足他们远离城市喧闹、重新回味农民情趣的意愿。
活动主题词:我种菜、我收获,我劳动、我快乐。⑷垂钓区:垂钓区有钓鱼台,水库内放养有各种鱼类,设备齐全、环境优美。另外还建有书法、绘画长廊,图片、剪纸展览等,游客可在此陶冶情操、修心养性。
活动主题词:一行草帽,一行钓翁。撒一池晓风残月,钓一河碧水诗草。
⑸游泳区:各种大小游客可在此区游泳嘻水,冬泳爱好者还可在此进行冬泳耐寒锻炼。
活动主题词:游泳是运动的最高形式。
⑹婚纱摄影区:此区有浪漫杏梅园,水上情人车,曲径通幽石阶,青松翠柏南山等,有情人可在这里尽展自己的风姿。
活动主题词:青山为证,绿水为媒,爱你到永远。⑺环区马车道:此道路为园区内环路,连接各景点活动区,道路装饰具有乡间特色,游客可悠闲地坐在马车上走马观光,体会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反差。道路设计为:沿山小道3/10,水上栈道6/10,田间小道1/10,可谓“三山、六水、一分田”,走完一圈,用时一小时,寓意一小时环地球一周。
活动主题词:环球一小时。
⑻农家饭庄区:饭庄为乡村建筑风格,多为民房改建而成,大小错落有致,设备齐全,菜肴大部分使用农业园种养的优质生态农产品和野生菌菜,游客可现采现做,享受具有独具风味的农家菜。
活动主题词:品五谷,尝百草,赞神农炎帝功。⑼农产品手工加工区:游客可在当地艺人的指导下,亲自用古老的方法制做食用淀粉,用古井水制做手工豆腐,并进一步制做和品尝×烧豆腐,体会古老农产品加工的乐趣。
活动主题词:品×烧豆腐,忆×之战。
⑽红色旅游区:此区有原×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活动旧址,内臵抗日时期展品,结合圪台山景区,打造缅怀革命先辈一日游。
活动主题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六、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根据旅游项目的策划与经营管理,结合园区内购物、餐饮、娱乐、交通等综合消费计算,游客人均消费预计100元/人次,预计第一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5年内按30%速度增长,5年左右达到5万人次,前五年的经营收入为150余万元,农业立体种植、养殖5年收入可达250万元,两项合计400万元,按生态农业园区经营45%的利润的一般规律,利润为270万元。整个观光区旅游开发投资约为800万元,3-4年即可收回投资,以后年利润可达到约200万元左右。
2、社会效益:
一是解决当地农民增收难。生态观光园的农产品是丰富多样的,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大小批量都有市场,可以在园区大显身手、各显其能,实现农民的增收。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生态农业园追求品质至上,拒绝使用有害投入品,可生产“有滋有味”的农产品,大面积实现了无公害生产。三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旅游业具有关联度高的特点,对一、二、三产业均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根据有关部门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就可增收4.3元。旅游业每直接就业1人,社会就可新增5个就业机会。因此,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3、生态效益:农业生态观光园推广使用的是“果-草-畜-窖-沼”的循环农业的模式,能控制土壤侵蚀,降低地表泾流,提高生物产量,形成土涵水,水养土,使生物生长旺盛和高效利用,从而优化了生态环境。
七、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概算:
“杏花园农业生态观光园”项目预计总投资800万元。其中:设施农业区150万元;水果采摘区30万元;田园风光区50万元;垂钓区120万元;游泳区100万元;婚纱摄影区30万元;环区马车道80万元;农家饭庄区80万元;农产品手工加工区10万元;红色旅游区30万元;其它120万元。
2、资金筹措:
合作社允许农户自愿入社入股,计划吸纳社员资金200万元;以招商引资入股的形式吸纳社会资金5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共计800万元。
八、前景: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利用领域,强化了农业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了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因此,生态观光农业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现代农业。
二〇一一年三月
第二篇:观光园规划
观光农业生态园要怎样进行规划?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析,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要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田园景观、当地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在体现自然生态美的基础上,运用美学和园艺核心技术,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进行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形成具有特色的“观光农业旅游园”。
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内建设花艺馆、野火乐园、绿色餐厅、绿色礼品店、农家乐活动园、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生态公园、天然鸟林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
生态园近期规划可以以水果、花卉种植为主,融休闲娱乐、观赏、劳作体验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园可以分为三大功能区,即休闲娱乐区、种植区、乡土风情区。入口商业区设有展示中心,集中展示风土人情和乡土特色、农产品初步加工、耕作工具展示、村庄历史沿革与特色农产品介绍等,特色农产品加工流程展示区设有咸菜腌制过程、年糕加工流程展示。种植区分为果卉生态园、植物园和现代化农业区、果卉生态园以种植梨、葡萄、草莓为主,考虑到不同季节游客的需要,增加了柿、橘、桃等水果。植物园种植品种不同的各种观赏植物,树种的色彩、形体、季节搭配协调、并划分出桂花园、梅花园、广玉园等小型种植区。现代农业区为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产品展示区,近期以种植温室蔬菜为主,远期可发展为科普基地。乡土风情区则利用农家小院、池塘等营造乡土景观,放养家禽、养殖小龙虾、鱼等水禽,供游客抓捕、体验劳作,充分展示农家特色,体现乡土风情。
周末,开着车和朋友或者家人到附近的乡村游玩已经成为不少人的首选。目前西安共有市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园45个,极大地满足了市民们的旅游需求。昨日,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西安的乡村旅游在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出行不够便利,农家饭菜不够有特色,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
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应运而生
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西安乡村休闲旅游初步形成了以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为依托,休闲农业示范园区为引领,休闲农庄为基础,休闲农家为补充,呈现出不同功能类型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市有市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园45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6个,市级36个。由于休闲农业市场前景广阔,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吸引了各方投资,尤其是民间资本投入增多。一些民营企业家、工矿企业主、房地产开发商纷纷投资开发休闲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有效地促使了资本等生产要素从城市向农村流动。
同时,西安各区县也根据自身优势,发展了一系列具有地方代表性的特色乡村旅游,如长安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上王村;周至的猕猴桃主题公园、沙河湿地公园;临潼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福柳园;户县的渭河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蓝田的龙岩七彩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等应运而生。
调查显示,乡村休闲旅游交通方式。自驾出游占52.9%,乘坐公交车占25.5%,自驾和乘坐公共交通相结合占20.1%,其他(搭亲友和驴友的车)占1.5%,由此分析,拥有私家车辆对于促进乡村旅游非常重要。
旅游时间。花费时间为一天的占55.6%,2-3天的占39.5%,3-5天的占4.9%。旅游时间一般均在3日以内。
游客喜欢的主题活动分析。喜欢欣赏乡村优美景色,亲近大自然的占47.2%,愿意亲身参与瓜果采摘、垂钓等活动的占26.8%,想增加农业知识教学,了解农业动植物生长知识的占13.3%,爱好休闲亲子娱乐活动的占12.7%。活动形式缺乏创新问题待解
虽然西安的乡村休闲游发展较快,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统计部门在调查中发现,乡村休闲旅游接待的游客主要是有车人群,即便驱车前往,停车问题却是时常困扰游客的难题。调查显示,10%的游客认为交通不方便,14.2%的游客认为旅游地点的停车位不够。
农家特色饭菜不够突出。多数农家乐都是商业化经营,饭菜品种大多千篇一律,食物的原材料多为批发,并非自产,失去了农家特色。商家没有独特的招牌菜和特色菜留住游客,回头客很少。调查显示,17.5%的游客认为饭菜特色不突出,质量需要提高。
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古都西安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风俗文化,但是乡村休闲旅游服务对于介绍农村特色文化,展示乡村风俗民情的项目却较为缺乏。一些旅游景点组织的拓展、采摘等活动内容比较简单,形式雷同。调查显示,14%的游客希望景点能够增加人文、地理、风俗等知识的介绍。
第三篇:果业合作社先进事迹材料[模版]
争先创优谋发展致富不忘众乡亲
—记阿党镇苹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刘双奎
在阿党镇乃至黄陵县,刘双奎和他的“桥山红”苹果、苹果专业合作社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刘双奎,男,51岁,共产党员,阿党镇唐呼村人,黄陵县六届、七届政协委员、阿党镇苹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从1998年开始,刘双奎就和苹果产业服务工作结缘,先后担任阿党果树服务站副站长,黄陵县华丰果树产业协会会长、创办了阿党镇苹果专业合作社、建起了选果厂,成立了党支部。带领群众实施苹果标准化生产,推广果树四大优果技术,宣传果实套袋、覆膜返光、物理防治等果园实用技术,为阿党镇、黄陵县苹果产业化的发展,果园科技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做出了举县公认的贡献。他用实际行动在群众心中树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形象,树立了一个创业发展的典型,群众说,“老刘是个致富能手,更是带领大家创业致富的能人”!
一、抓住机遇,白手起家谋发展
90年代初期,刘双奎和唐呼村其他村民一样,住在破旧的土房里,吃着沟里挑来的水,晚上点着煤油灯,白天务弄着几亩薄田,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穷苦日子。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壮大,规模效益日趋显现,果品流通行业日趋红火,给唐呼村的果品销售也注入了生机。当时不甘于平凡的刘双奎敏锐的感觉到机遇来了,要想发展必须立足唐呼村实际,在果品销售上做文章。心动不如行动,通过外出考察,了解市场,他干起了苹果收购和信息服务行当,初涉市场,由于缺乏经验,头几次生意都失败了,周围人的冷嘲热讽,家里人的百般劝说,没能让他屈服,面对困境,-1-
他冷静思考,总结经验教训,认为自己单枪匹马难以抵御市场风险,组织起来才是出路,经过多方奔走,在县镇两级的帮助下,他成立了华丰果业服务中心,以果品营销、代售农资为主营业务。到了2000年,他的“华丰果业服务中心”已经发展成为经营果袋、果品包装、农机具、信息服务等多种经营项目,资金也有最初的几千元发展到了几十万元。同时,在县科协的指导下,成立了黄陵县华丰果树产业协会,目前协会成员分布在隆坊镇、阿党镇、太贤乡52个行政村,协会会员达660多人。
二、不辞辛劳,创办果业合作社
面对成绩,他并没有停步,从事多年果品销售,他深切的感受到,苹果产业粗放式、低水平、单家独户式的生产经营已不能适应市场,最终将会被淘汰。2007年在镇政府和县级果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刘双奎发起,七户果农参与,创建了全市第一家苹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从事苹果生产经营的农户为主体,实行自主经营,自我服务,民主管理。构成一个互助合作关系相对紧密、服务职能相对健全的民间经济组织。制定了《合作社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设立绿色农资供应部,注册了“桥山红”苹果品牌。合作社成立后,显示了强大的合作组织效应,在技术培训、农资统购、病害统防、果品统销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2008年,合作社170亩苹果示范园顺利通过农业部良好农业规范操作一级认证,2009年,合作社与陕西华元果品出口公司合作签订了出口澳大利亚果品千亩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投资115万元建成年生产能力1000吨选果厂,2009年5月在全国绿色环保产品评选中,“桥山红”牌苹果被中国绿色环保产品监管中心评为重点推广产品,11月在杨
凌农博会上,“桥山红”牌苹果喜获第十六届杨凌农博会“后稷奖”。如今,合作社已吸纳社员160户,果园面积1700亩,08年合作社农资经营成员入股可分红72元,09年农资经营成员可分红110元。社员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高于非成员人均收入1300元。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组468户农民从事果业生产经营,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2009年8月被延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延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三、先锋模范,致富不忘众乡亲
刘双奎常说:“作为一名党员,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致富,是应该的,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了解民情、为民解困,是他的职责”。朴实的语言来自于行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果品营销信息服务,他主动教他们同客户打交道,讲价钱,熟悉市场行情,保护果农利益不受损失。村里修学校他带头捐款,镇上村里每年的大型集体活动他踊跃参加,村里谁有困难他尽全力帮助,能带领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这是刘双奎最大的愿望。由于他的带动,现在全村从事果品营销信息服务的达20多人,唐呼村的苹果也远销全国各地,闯出了市场,也提高了全县苹果的知名度。而他本人也获得了不少的荣誉,先后六次被阿党镇评为“科技致富带头人”,五次被黄陵县评为“县级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党员创业先锋”称号,两次被评为“黄陵县优秀政协委员”,2009年被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刘双奎“延安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荣誉。2010年合作社被省农业厅评为“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百强示范社”。同年,获得黄陵县人民政府先进科普示范协会和市科协的先进农技协会奖。
第四篇:定南县鑫丰果业专业合作社情况汇报
定南县果业专业合作社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为提高产业合作化程度、进一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增加果农收入,近几年来,我县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激励、媒介宣传等措施,共成立果业专业合作社32个,其中县级1个,村级31个,共有社员6559人(户),果农入社率为51.53%。
果业专业合作社是在合作的前提下,自愿组建从事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的经济组织。目前,我县果业专业合作社兴办形式主要有:一是以能人或专业大户牵头兴办,参与农户联系紧密,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如:朱坑果业专业合作社、下池果业专业合作社等;二是依托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牵头兴办。如:鑫丰果业专业合作社;三是村委会根据本地产业情况牵头兴办。如:大风果业专业合作社。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合作社以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为宗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服务平台,大胆探索,在推广新技术成果、信息服务、拓宽销售渠道等领域取得了较好成效,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服务功能。针对社员相对分散,难于集中指导的实际情况,开通了电子信息服务平台,紧扣果树生长物候期,编发技术管理短信,确保措施及时到位。半年来,通过平台给社员发送技术短信2000条次,与此同时,开展技术交流 1180多人次,实地指导500 多人次。从而有力地提供了技术支撑,为社员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2、创新管理模式,转变社员观念。一是根据我县脐橙园普遍矮化密植、树体荫蔽、病虫危害严重,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通过多次组织社员外出考察学习,引进湖北脐橙管理技术,采取针对措施,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变秋梢结果为主为春梢结果为主。二是引进安远的技术服务队来我县开展修剪、技术承包、技术指导等服务,通过学习示范,改变了过去长期的修剪习惯,并由此带动了土、肥、水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模式的改变,进而改变了社员的传统观念。
3、创新市场营销模式,提高果品效益。一是引导果业合作组织主动走出去,大胆引进来,通过参加赣州脐橙节、主攻城市开卖仪式等活动,全方位地宣传、展示、销售品牌产品。二是开展了“农超对接”现代营销模式。深圳市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县建立农超对接脐橙直采基地,积极探索“超市+配送中心(经销商)+基地”营销模式,有力的带动我县脐橙产业的发展。三是充分利用果业短信、有线电视台、手机报等网络宣传平台,及时发布果品销售价格、市场供求等信息。通过各项载体推动促进销售产地平均销售价格上涨,同比往年提高60%,脐橙销售速度也提高了30%,激发了果业发展信心,为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给果业开发掀起新一轮高潮。
三、存在问题
1、规模小,缺乏龙头带动作用。我县果业合作社组建较晚,发展较慢,规模较小,服务单一。合作社的运转和工作的开展较大程度依赖于行政的作用,靠政府补助维护日常运作,对社员仅限于无偿提供果业的技术服务。
2、思想认识有着一定程度的偏差。一些果农至今仍对果业合作组织概念、性质认识不清,对发展果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拓宽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缺乏积极性。
3、对果业专业合作社设立的地位不明。由于我国专业合作社法刚实施,在实际操作中地位不明,如:在办理合作社的登记和有关证照时,有些部门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处理。造成协会组织经营管理不规范,运行机制不健全。
4、合作组织技术力量单薄,人才缺乏。社员的技术来源仅是户与户之间交流,适应市场经济意识能力不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及具开拓性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大多有着依赖性和小资意识。
5、管理不够规范。没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鼓励发展果业专业合作社的产业导向和扶持政策,工作中提要求多,具体可操作的硬办法少,以致发展的水平较低。
四、发展建议
果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急需政府引导和果农支持,通过联合,走进市场,为了促进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坚持正确的发展导向。我们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建一个,成一个;不片面追求数量,努力促进合作社跨行业、跨区域发展,注重提高规模效益和运行质量。每年重点扶持1-2个产业基础较好、发展速度较快、农民积极性较高的合作社。
2、加强部门协作。合作社工作量大面宽,单靠合作社的力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社会影响。实际工作中要借助政府的支持,部门的协作,可以说,在内容确定、人力投入等方面都离不开与农业、果业、科技等有关部门的合作与支持。
3、强化技术服务。要扩展合作组织的服务项目和服务范围,为会员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技术培训服务、农产品运销服务和内部资金融通服务等多功能、系列化服务。邀请国内外脐橙专家教授来我县推广新技术、新方法。要定期组织农资厂家推介新产品、新成果。要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转化。要组建修剪、打药、施肥等专业服务队伍,按照有偿服务原则运作。要组织果农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搞生产,使组织走向专业化公司、现代化企业集团道路,让协会和会员在市场经济中获得“双赢”,从而促进定南脐橙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落实人财物是合作社发展的保障。合作社工作量大面广、任务繁重,是各项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只有做到人员、场地、经费落实,才能更好地推动合作社工作的开展。
二0一一年六月十日
第五篇:关于洛阳果树观光园规划
果树观光园规划
关于洛阳果树观光园规划
关于洛阳果树观光园规划
一、果树观光园建设条件分析(1)地理位置(2)气候环境
二、果树观光园规划思路与文化主题的确立(1)总体规划思路(2)文化主题
三、果树观光园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1)果园结构(2)果园功能分区
现状分析
洛阳市伊川县北依洛阳城区,南接嵩县,东临登封,西望宜阳,东北与偃师接壤,东南与汝州市毗邻。伊川县曾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先进县、河南省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省级双拥模范县、河南省老龄工作先进县、省级园林县等荣誉称号,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伊川资源富足,已探明的矿产达37种之多,主要有煤、铝矾土、磷矿石、花岗石、铁矿石、石油等。其中煤储量18亿吨,铝矾土储量2亿吨。另外,还有丰富的优质矿泉水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今天的工业迅猛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伊川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地形多样,平原、丘陵、浅山依次分布,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野生动物种类达300余种,植物种类达500余种。
地理条件与气候环境
伊川地形复杂多样。整体地貌可概括为“二山一川七分岭”,总的地势是东、西高中间低。从气候来看,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季风气候明显,总体上来说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可以概括为“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短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多雨水,秋季晴朗日照长”。一月份最冷,七月份最热,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620毫米。
规划指导思想 面对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需求层次的提升和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项目区将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的发展目标,逐步建成一个集生产、高效、生态、环保于一体的有机葡萄种植园。
规划原则
(1)统筹规划,逐步发展:坚持统一规划、逐年发展的原则。做到种一块成活一块,收益一块。
(2)因地制宜,贯彻“四节”:合理保护和利用项目区资源,充分体现节地、节水、节能、节肥的“四节”原则。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人居环境。
(3)总体思路和目标
本着高标准、高科技、高质量的发展目标,建成一个高标准的有机葡萄种植基地。
整个葡萄基地分成50亩、25亩、10亩规模的葡萄种植庄园。每个葡萄庄园配套建筑物为仿欧式建筑。使整个园区形成一个高标准、高档次的葡萄种植庄园。每个葡萄庄园的外围用美观、精致的白色栏杆围成。葡萄架材立柱用水泥柱子,架杆为用新型材料做成统一的弓型,使每个葡萄庄园从建筑到葡萄园都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体现出庄园的高雅和尊贵。
葡萄园的生产要严格执行有机葡萄生产标准,葡萄产品达到有机产品要求,并进行认证,体现高标准、高质量。
文化主题
葡萄种植是洛阳某镇农业优势产业之一,该镇连片种植葡萄河南洛阳唐僧寺万亩无公害鲜食葡萄基地以唐僧寺村为核心,以207国道为主轴,辐射周边多个村镇。葡萄种植品种主要以巨峰为主,兼有早熟、极早熟品种,如京亚、京秀、白鸡心、黑提、红提、美人指、里扎马特、维多利亚等,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久远的种植历史,已形的葡萄种植带,面积达3.5万亩,年产量10万余吨。又由土壤含钾量高达120ppm,所以产出的鲜食葡萄粒大、色艳,含糖量高,在消费者及客商中享有极好的口碑,被誉为“冰糖葡萄”之美称。该镇品种有7月中下旬的维多利亚、夏黑、京亚等品种及8月中下旬的巨峰。
构建以葡萄为主的休闲生态产业系统,利用葡萄产业来支撑休闲生态服务业的发展。在葡萄产业发展壮大的前提下,构建以葡萄为核心竞争力的特色生态景观。与此同时,积极与旅游部门联系,把园区确定为洛阳新区特色旅游景点,做大做强“葡萄文化旅游节”,借助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带动品牌产品销售,扩大品牌知名度。
果园结构
将园区按照资源条件、设计定位与目标要求,划分为5个功能区:即科研与管理行政区、葡萄休闲观光区、科技试验示范区、设施葡萄种植区、露地葡萄种植区。果园功能分区
1、科研与管理行政区
该区主要建设研发与管理服务综合楼、葡萄交易所、地下酒窖酒库、葡萄气调库、特色葡萄主题餐厅、日光温室、员工宿舍、仓库、动力用房、锅炉房和停车广场等,是园区的中心行政区域,进行科技研发、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培训等。
①研发与管理服务综合楼。开展各类培训、召开各种会议、举办展览、接待来访、进行园区行政管理的场所。其内设立葡萄研究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葡萄果品安全检验检测室、技术培训中心、管理服务中心等。对外承办学术研讨、技术培训、信息交流、质量检测等活动,对内开展物业管理、综合服务。一楼设展 示厅通过实物、模型、标本、图片、多媒体、文字介绍等途径,介绍以茶淀葡萄为主的历史、人文、科技传承过程。展销园区葡萄产品,包括葡萄鲜食礼品盒、葡萄酒礼品盒、葡萄食品、葡萄工艺品、葡萄科技园区纪念品等。地下设葡萄酒窖,引进微型压榨设备。
②葡萄气调库。建葡萄气调库保鲜库,砖混结构,用于葡萄保鲜,年保鲜能力200万公斤。通过葡萄保鲜设施和技术集成,推广果蔬贮藏、保鲜、加工等新
2、葡萄休闲观光区
依托葡萄主导产业,挖掘葡萄文化、汉沽文化与休闲养生的内在联系,以葡萄、芳香植物等具有观赏性和商品价值的产品为载体,建成集葡萄种植、旅游观光、文化创意、采摘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区。重点建设了葡萄休闲广场、盆景葡萄园、葡萄采摘园、葡萄认养园、芳香植物园、专家公寓等,发展葡萄生态种 植和旅游。
3、科技试验示范区
该区是产学研试验示范基地,搭建葡萄技术转化服务、科技教育培训服务、葡萄科技园景观要素规划
1、道路设计
形成带状发展格局,根据现状条件和园区产业发展、观光休闲的需要,在已有田间路基础上,规划主干道共4条,建纵向干道2条,横向干道2条,将园区分割成5个功能区。二是纵向主干道贯穿园区南北,1个设在园区北部地道,1个设在南部地道。园区主干道为6米,次干道为4米,功能区内配合多种形式的甬道、田问路等。
2、水利系统规划
水利工程措施重点是对现有灌排系统进行调整 总结
园区围绕葡萄产业,设计规划了休闲娱乐、观赏体验、学习教育、品尝实践为主题的葡萄庄园,设置葡萄观光走廊和若干特色项目,把葡萄生产经营活动和观光休闲结合起来,依托科技成果展示、技术应用培训、采摘体验活动、文化创意、绿色餐饮娱乐等项目,将葡萄生产活动、园林景观、高科技设施、葡萄酒文 化、汉沽民俗文化及生态休闲产业等融为一体,最大程度地满足游人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需求,建立起园区生态休闲产业体系。葡萄休闲园——建设休闲广场、观光景台、葡萄文化中心、专家公寓、休闲会所、葡萄创意车间、葡萄茶社、葡萄酒吧,配置可移动餐饮设施、观光游览车等,营造葡萄主题休闲园。解读葡萄文化,开发葡萄休闲、参与、愉悦等多种旅游功能,将葡萄文化、汉沽民俗文化渗透到旅游产品的设计中,结合流行时尚、节假日、各类庆典等,开发特色葡萄纪念品、工艺品、礼品酒、特色小食品等,定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采摘,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