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4 18:1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

第一篇:《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美情景喜剧差异性的原因 论关联理论对旅游资料英译的指导意义 论《毒日头》中的生命价值观

A Study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Business Etiquette 世纪美国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成长——解读《觉醒》中埃德娜的觉醒过程和原因 词组词汇学习方法

从奥斯丁和伍尔夫看英国女权主义思潮的演变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婚姻观的剖析 英汉委婉语异同之分析与比较

解析《红字》中清教主义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语用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在商业广告中的有效运用

英汉语篇中的省略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方法——以《雪》译文为例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 浅析英文爱情诗的特点与翻译方法 《到灯塔去》的意识流分析

Sino-US Cultural Differences——Through Comparison Between APPLE and OPPO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障碍 苔丝之罪是谁之过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功夫熊猫》电影字幕翻译 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远大前程》中皮普的心路历程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苍蝇》反映的人性创伤分析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 in death of a salesman 浅析爱伦·坡小说《黑猫》的写作艺术手法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性格分析 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 论《红字》中的道德观

Some Writing Skill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MET 中西文化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

论美国文学中的自然主义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论《牧师的黑面纱》中的宗教讽刺

BBC对华态度变化趋势:扫视年BBC有关中国的若干重要报道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Flower Image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英文歌名翻译 《善良的乡下人》的喜剧性分析 浅析《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挣扎

接受美学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II》为例 怎样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理解 英语非作格动词语义特征和句法属性研究

美国梦的开始与破灭—试析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 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视角看动物词汇的翻译

A comparison of values of money between Scarlett and Gatsby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A Study of Stylistic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of Journalistic English 44 论爱情的毁灭:浅析《永别了武器》主题思想 45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国商品说明书的英译 46 “省力原则”在口译过程中的应用

中美学生对待教师的礼貌言行的对比分析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estern Knight and Chinese Knight in Idylls of the King and Eight Heavenly Deities 49 《喜福会》中的象征主义 50 《沙漠之花》的女性主义研究 51 乌托邦和老子道家思想的比较研究 52 字幕中的幽默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 54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哈克和吉姆的人物形象分析 55 从主角与配角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老人与海》中的生存主题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成长 57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研究

试析美国社会的道德恐慌——从麦田守望者的主人公看美国社会病态 59 商务英语合同的词汇特征

论黑暗中的光明在《八月之光》中的体现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 62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分析奥巴马总统竞选辩论的语篇特点 63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64 《游泳者》中的象征意象分析

The Reasons Why Robert Cohn is Despised by All in The Sun Also Rises 66 解析《飘》中斯嘉丽的女性主义思想在其婚姻中的体现 67 浅析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策略运用 68 论性别歧视

论《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跨文化交际中恭维语的语用失误及其文化透视 71 从目的论的角度谈商标翻译的原则及技巧

美国西部文学中的牛仔形象所体现出的美国英雄主义 73 探讨武侠和骑士形象的异同

On the Anti-traditional Factors of Feminism Translation 75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Animal glossari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76 从人际功能和言语行为理论解析《儿子与情人》的对话

论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快乐王子》中译本为例 78 从文化视角看英语习语的翻译

论“成长的烦恼”中的美国家庭文化 80 论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式菜名中的运用

从《红楼梦》和《简爱》看中西方女性主义 82 哥特小说的魅力——《红死魔的面具》美学研究 83 《长恨歌》英译本意境的对比研究 84 沙博理《水浒传》译本中文化词的翻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从文化角度看老友记的字幕翻译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War in A Farewell to Arms 87 日用品广告语言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比较研究 88 艾米丽•狄金森诗歌的心理分析 89 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90 新加坡英语和英国英语比较研究 91 《好人难寻》的冷漠主题分析 92 论应变能力在同声传译中的应用 93 《飘》中郝思嘉性格特征透析 94 《宠儿》中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

A Study on the Introduction of English Cultur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96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比较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rotagonists’ Growth in Native Son and Invisible Man 98 从《没有国家的人》看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对人性的呼唤 99 Who Is Ishmael: Kantian Philosophy in Moby Dick 100 老纽约下的女性悲剧——对《纯真年代》中两位女性的分析 101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爵士乐时代的新潮女郎 102 On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A Comparative Study on Fitzgerald and Dick Diver 103 美国总统面面观

称呼语的语用分析 — 个案分析:以《傲慢与偏见》中的称呼语为例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ociety 106 浅析艾米丽•迪金森诗歌的主题思想 107 如何激发和培养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08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

从《认真的重要性》中的布雷克耐尔夫人看维多利亚时代贵族女性特点 110 剖析希腊神话中的爱情观

英汉工具类名转动词实时构建的整合分析--基于网络论坛语料 112 浅析中国式英语问题及对策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喜福会》 114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策略 115 《蝇王》中的人性因素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中黑奴的命运 117 《小妇人》中四姐妹的命运 118 仿拟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拒绝话语跨空间映射的认知解读—以商务洽商为例 121 交替传译中笔记的作用 122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之比较 123 对《雾季的末日》主题的解读 124 论远大前程中皮普的道德观

“垮掉的一代”没有垮——简析《在路上》中年轻人的生活观 126 法国大革命对《西风颂》创作的影响 127 苔丝悲剧原因探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追寻荆棘的女人——浅析《荆棘鸟》中梅吉的形象

从《野性的呼唤》浅析杰克伦敦的哲学思想及其哲学倾向

A Comparison between Jane Eyre and Elizabeth—Two Female characters in Jane Eyre and Pride and Prejudice 131 《占有》中维多利亚时代女权主义者的爱情观分析 132 《喜福会》体现的中美家庭观念冲突解析 133 浅谈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的应用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135 从《喜福会》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看身份的寻求 136 析“花”在作品《儿子与情人》中的象征意义

Saussure’s Five Contributions to Linguistic Study and Its Modern Applications 138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39 中美婚姻时间选择的对比研究 140 汽车商标词的翻译特征和方法 141 《喜福会》中的文化身份分析 142 中西谚语的文化比较研究 143 商标翻译的美学特征和技巧

《瓦尔登湖》与陶渊明作品中的自然观简析 145 《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语用分析

简析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147 《动物庄园》中的黑色幽默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never lost” qualities on Hemingway and his Sun Also Rises 149 论《呼啸山庄》中两代人之间不同的爱情观 150 英文商务信函中的礼貌策略研究 151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要素 152 商务交际中的模糊语言策略 153 瓦尔登湖畔的隐士:反抗与变革

154 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婚姻的选择 155 浅析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的现象

156 从《红楼梦》和《简爱》看中西方女性主义

157 An Analysis of The Woman Warr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of Discrete Identity in Chinese American Community 158 论《苏菲的选择》中的悲剧性冲突

159 从《老友记》探究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160 《太阳照样升起》内外的迷惘一代 161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

162 管窥世纪年代以前的朴素社会语言学思想 163 《论语》中“仁”的翻译研究

164 The Revival of Benevolence Through Pip's Eyes in Great Expectations 165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形象分析

166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Idioms Translation 167 《紫色》中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168 英语报刊中的新词浅析

169 传统教法与交际法结合的英语教学探讨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70 西方影视作品中的美国婚俗研究 171 论《呼啸山庄》中的象征主义运用 172 外贸英语函电的文体特征及翻译对策 173 论《蝴蝶梦》哥特效果的整体性

174 《最蓝的眼睛》中美国黑人小女孩所承受的三重歧视 175 浅析《雾都孤儿》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176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商务谈判

177 “庸人”自扰——《普鲁弗洛克情歌》主题探究 178 《小妇人》中教养方式的分析

179 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80 “一只陷入囹圄的小鸟”——苔丝的悲剧命运分析 181 论商务谈判桌上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谈判的影响

182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Light of the Skopostheory:A Case Study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183 从跨文化角度对中美语言禁忌的浅析

184 从王尔德喜剧中的花花公子形象解读王尔德信奉的纨绔主义 185 狄金森、席慕蓉爱情诗中隐喻现象对比研究 186 礼貌原则视角下奥巴马演讲技巧的分析 187 海明威战争小说人物悲剧色彩研究 188 文化交际视野下的语用失误分析

189 海明威笔下的另类反英雄——评《艾略特夫妇》和《雨中的猫》中的男性形象 190 电影《美丽心灵》男主人公形象分析

191 An Analysis of F.Scott Fitzgerald’s “Babylon Revisi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192 北京奥运会与中国品牌发展

193 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沟通中的语用功能 194 中美家庭教育比较

195 The Art and Achievement of Ying Ruocheng's Drama Translation 196 对爱德加爱伦坡哥特式小说中象征手法的研究 197 翻译腔成因浅探

198 英语报刊中的新词浅析

199 《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 200 The Study on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in Senior High Schools

第二篇:作文之思想与情感

中考作文之思想与情感

【要点概述】

“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与感情,不来自字典辞源找来的字汇词汇。我们的思想好,感情厚,我们就一定能教普通的话变成很有力量的话。”(老舍)

“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感情等等问题。”(叶圣陶)

老舍先生和叶圣陶先生的话很好地阐明了思想与情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作用。对中考作文而言,考生作文在“思想与感情”方面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做到“思想健康,情感真挚”,本专题我们要求学生明白这两方面要求的基本内涵和评分标准。本专题主要内容如下:

思想健康基本要求情感真挚思想与情感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

评分标准思想基本健康,感情真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考点解读】

一、评分标准对“思想”方面的要求 “思想不健康”:作文中有不健康、不积极的思想内容,甚至有违法乱纪的思想观点和腐朽堕落的感情倾向,不能起到教育人、鼓舞人、启迪人的作用。

“思想基本健康”:作文中偶有不健康的倾向,或者是在文章中一味地把调子越拔越高,反而影响了文章思想观点的表达。

“思想健康”: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是健康、向上的,即体现“真、善、美”要求;它是发自内心的,不是矫揉造作;它符合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扬善惩恶,表达对社会和人民的良好愿望,对自己和别人起到一定的鼓舞作用;它使人的心灵受到美的陶冶,给人以美的感受。它全面、实事求是、发展地看问题、分析问题,没有以偏概全。

二、评分标准对“情感”方面的要求 “感情虚假”:作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明显没有自己的生活体验作依托,通篇大话,套话,空话。

“感情真实”:作文中能够表现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没有大话,套话,空话,假话,怪话。体现在文章当中,就是要做到“事真”、“理真”、“情真”:“事真”,是指在记叙性的文字中,所写的人、事要细致可信;“理真”,是指在议论性的文字中,所阐述的思想观点要积极向上,符合逻辑,有理有据;“情真”,是指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具体感人。

“感情真挚”: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没有生硬地附加装饰,更没有虚情假意。它符合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求诚”二字,合乎实际,合乎事理,合乎自然;它感情充沛,格调较高不低沉;它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或直抒胸臆要与文章的主旨保持高度的一致,不是外加上去的,不是无限拔高,也不是无病呻吟。

【金题解剖】

1、(2004年重庆市中考)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照要求作文。

生命只有一次,它是宇宙间最宝贵的,最值得珍惜的。生命既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生命既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生命中那些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高尚与牟下,纯真与芜杂,都是一本内容不同的书,或是一幅风格迥异的画。生命值得审视与感悟,生命值得欣赏与敬畏。

请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事;可以从正面写,也可以从反面写;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所写内容必须与话题相关。

(2)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生命

当属于春日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当一江春水悠悠流过,当一个绿色精灵在枝头悄悄绽放,当秋月高挂在夜色的苍穹,当这一切充斥着整个世界,你感受到生命的灿烂与绝美了吗?

字典里的解释:生命是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不!生命绝非如此!

清晨,荷叶上闪动的晶莹,它所折射出的绚丽,是生命。海边,沙滩上留下的足迹,它所余存的欢乐,是生命。

山谷,百鸟啁啾的一树绿荫,它静动和谐,互为的美,是生命。暮空,繁星间飞驰着火焰的风暴,是生命。枝头,每枚绿叶中充斥的活力,是生命。春日,微风拂过面颊的那一刻温柔,是生命。

生命是一碗清水。没有人为你设计,它的调料,任你去放。它可是热情奔放的辣,可是沁人心脾的甜,可是丰腴充实的咸,亦可是枯燥无味的淡。不要喝完这一碗之后,恨吃了一碗白开水。

生命是一杯咖啡,它的苦,它的甜,它的纯,它的郁,要你去品。因为生命的财富是感觉。不要失去知觉后,伤心当初没品它的苦甜纯郁。

生命是一颗流星。流星那划过天际,它的意义在于瞬间即逝,流星的美丽也只源于刹那间,他锕的短暂,注定它的每一秒都异常珍贵。不要在它堕落天幕后,去抱怨那不是一颗恒星。

生命是一个世界,一个窗外的世界,窗上的玻璃给你展示另一个世界的同时,也把你与这个世界隔离了饿,打开窗吧,只有这样才能不受阻挠地享受每个角落里蕴藏的欢乐,不要再傻傻地站在窗前,去妒忌外面世界的美丽。

珍惜生命吧,它理应成为你捧在心头的或许你曾忽略了的朝霞的艳丽,那么现在就请珍惜夕阳余辉的灿烂。或许你已把春天弄丢了,那么,就张开青春的双翼,义无返顾地去拥抱生命吧!

[解析]这是一篇中考满分作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阐释了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全文像一首散文诗,用美妙的比喻将“什么是生命”形象而生动地展示给读者,用强烈的抒情打动着读者的心扉。全言语文辞优美,感染力强。

2、(2004年杭州市中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春天到了,家园前的草坪露出了红红绿绿的生机。一位新搬来的中年人回家不忍心践踏那片草坪,便绕了点路。没想到刚上楼时,邻居老太太微笑着迎上来,一番话让中年人颇感意外:“我整天都在想,很有点担心,新来的邻居是个怎么样的人?”顿了一下,老太太又说,“当你刚才绕过那片草坪时,我算了解了你,知道我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生活常常是这样,刻意为之往往不能缩短彼此的距离,而偶尔发生的一个细节、一个举动,却会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美丽的桥梁。

请以“心灵的距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心灵的距离

回到家中,看着空荡荡的屋子,不觉感到一丝寒意.父亲又坐在沙发上吮吸着烟,两眼没有一丝光亮,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不时地吐出一个个烟圈在空中盘旋.

他走过去,叫了父亲一声.父亲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声:“吃饭吧,我吃过了.”他拖着书包走进了房间.自从母亲走了以后,原本一个热闹的家庭变得如此冷清.他不由地抖了一阵,现在的父亲如行尸走肉一般只剩下一副空壳.母亲的走对父亲的打击太大,使父亲一天比一天消沉,一天比一天失落.但父亲也只是一味地沉思,因为他从没见过父亲流过泪.

望着书包底部打着鲜红的“38分”的试卷,他不禁悲从中来.自从母亲走后,父亲不再催他吃饭,不再检察他的作业,不再阻止他看电视.偶尔他叫父亲时,父亲也只是轻轻地回答一下,除此就别无他话了,不会再用洪亮的声音与他谈笑风生.于是他越来越不想回家,宁愿呆在学校里,也不愿回到空荡荡的家中.虽然父亲还是为他准备好饭菜,但看着父亲冷落的眼神,使他坚信:父亲已不再爱他.

又到了生日,他无心回家,刚好有个同学约他去参加生日party,他就去了.晚上他玩得很高兴,到了九点后,人已陆续散去,但他还是不想回家,因为他怕黑,也怕回家的那条路.那条路阴森可怕.到了十一点,实在是坐不下去了,便向同学道了别.

离那条路越来越近了,恐惧和紧张也越来越重.是害怕父亲的责备吗?他暗笑自己的傻,此时的父亲恐怕连想也不会想到他.走着走着,觉得背后一直有人跟着,他飞快地跑了起来.看见远处有灯光,便奋力向那跑去,至少歹徒不会轻易在亮处下手吧.灯光越来越暗,灯光下映衬着一个人的身影,那个身影好熟悉.是父亲!看着站在寒风中的父亲,他一阵激动,向父亲飞奔过去.

父亲没有责备他,只是把他拉进了屋,只一句:“我以为你9点就回来了.”父亲为他拎过书包,叫他在桌前坐下.桌上赫然摆放着一个蛋糕.原来父亲并没有忘记他的生日.鼻子一酸,早已顾不了男子汉的面子,两行热泪潸然而下.父亲温柔地将他的头埋进自己的胸前.

泪眼中他依稀看清楚了:原来两颗心是如此的近,而且从来就没有远离过.只不过是他没看清罢了。

[解析]本文情感真挚,生动感人,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中考佳作。文章先交待自己与父亲之间产生“隔阂”的原因,为下文做了充分的铺垫,然后用感人的细节描写,只是父亲轻轻的一句问候和关爱使“他”明白了“原来两颗心是如此的近,而且从来就没有远离过.只不过是他没看清罢了。”

3、(2004年泉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以“责任”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责任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书写工整,字数600左右

漫谈社会责任

徐洪刚这个名字现在已是家喻户晓,这主要是他本人事迹非常动人,在危险的时刻承担起了他做为一个军人的责任。

但同时,我认为也跟目前社会风气不好有关。现在,很多人在社会上麻木不仁,在他应当挺身而出,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时,他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是退却了。

我们还记得,当徐洪刚忍受不了流氓在车上施暴,挺身而出,奋起反抗,而被手持利器的凶徒戳了好几刀,连肠子也流了出来,但仍然没有倒下,兜住往外流的肠子,舍命去穷追逃犯的时候,在场乘客均无动于衷,要不是碰上某县财税局长的专车,将他及时送往医院抢救,这条命怕早已丢了。我就禁不住想:这些人的社会责任心都到哪里去了呢?

这种公民意识极为低下,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现象在现在并非罕见。有篇报导说,一个男孩穿过十字路口,一辆出租车残忍地碾过他的右脚面,随着一声惨叫,男孩晕倒在地,鲜血直流。周围群众看到这一幕后,都紧皱眉头,没有一个给上前承担起这一责任的。当一名警察拦过路车,请司机帮忙送孩子去医院抢救的时候,他们都以“有事”、“没空”为托辞,加以拒绝。好不容易有一辆车子同意送了,但一到医院,那位司机缠着警察索要租用费和损失费。这种种令人痛心的事实像镜子一样照见了当前中国人的心态:“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家事国事天下事,不关我事”,“老好人一路平安”。我想,这种荒诞、无耻的社会风气,这些麻木不仁、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的社会风气也正是造成目前罪恶势力猖狂,犯罪率提高的的重要原因。

因此,我认为,在这些黑暗现象还充斥我们社会的时候,社会、学校、家庭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加紧对我们的一些错误教育方式的改正力度,让那些“不要多管闲事”、“老好人万岁”的不良风气早日消失,让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吧。

[解析]这是一篇中考四类文。文章的一些观点(比如要加强对我们的公民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是正确的,选材也是真实的,能证明自己的观点。但文章对材料的分析不是客观的:作者不顾客观材料如何,仅凭主观臆测,对某些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随意甚至胡乱地作判断、下结论。而且,作者“冷眼看世界”把当前社会上的确存在的某些阴暗面进行了扩大,有些语言也过于偏激,这不仅不利于观点的阐述,反而影响了文章思想的健康和情感的真实。

【技法解析】

一、分析病因,对症下药

自己要把思想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做到“高屋建瓴”,使作文“思想健康,情感真实”。常见错误思想有:

1、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能全面准确、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2、不注意从正确的角度认识事物;不注意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造成“跑调”。

3、“以摆代论”。如果摆问题不是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那就变成了发牢骚,最后导致整个作文的思想倾向偏斜。

5、单纯地追求文艺化倾向。尤其是选择的题材远离中学生生活实际,出现成人化倾向。

二、找准开启感情闸门的开关,设定感情倾诉的对象。写作时,要寻找一个“点”,开启感情闸门,让情感的潮水一泻千里。它可以是一个细节,比如上学时母亲为你整理衣角的细节;可以是一个眼神,比如回答问题时老师鼓励的眼神;可以是„„

当然,有了写作的激情,还要找一个合适的倾诉对象,以便于淋漓尽致地抒发情感。比如题材是家庭方面的,可以对父母倾诉;题材是社会焦点的,可以对同龄人倾诉等。

三、选取新颖角度,聚焦时政要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选取新的切入角度,可以带来新的视野,开掘出新的内涵。比如,俗语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妨人之心不可无。”但王蒙就一反传统观点,写了《不设妨》一文,表现了光明磊落和不怕暴露自己弱点的思想,见识更高一筹。

“文章合为时而著”。一旦把举世关注的国内和国际热门话题介入作文,会令人倍感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的清香,而且使文章主题清新而不陈旧,深刻而不肤浅,高雅而不庸俗。

四、让情感插上语言的翅膀

1、恰当选择有色彩的词语

一是要注意选择为了强调突出某种情感可以连续选用多个褒义或贬义词,以起到规定情感基调,强化其他词语感情色彩的作用。有时,在特定的语境中,褒贬的反用,也同样能强化语言的感情色彩,增加文章语言的表现力。

要巧妙运用词语本身表现的色彩。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色彩鲜明,给人一种欢快的情调。

2、合理变化句子的组织方式

同一意思,不同的句子组织方式会对语言的感情色彩产生影响。可以使用整句,使形成整齐,也可使用短句,错落有致;可以使用正常语序,也可以使用变式句等。

3、适当运用成语、名言和各种修辞手法

大量文史知识、名言佳句,是人类文化的精华。中考作文中,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适当运用,能有效地增加文章的表现力。而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也能使文章富有表现力,比如用比喻、拟人让文章显得生动形象;用排比加强语势,让情感凭借语言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读写平台】

人就这么一辈子

刘墉

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软弱时变得勇敢,骄傲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我常想世间的劳苦愁烦、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的,不能消受的,不也就过这短短的几十年就烟消云散了吗?若是如此,又有什么解不开的呢?

人就这么一辈子,想到了这句话,如果我是英雄,便要创造更伟大的功业;如果我是学者,便要获取更高的学问;如果我爱什么人,便要大胆地告诉她。因为今日过去便不再来了;这一辈子过去,便什么都消逝了。一本书未读,一句话未讲,便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可珍贵的一辈子,我必须好好地把握住它啊!

人就这么一辈子,你可以积极地把握它;也可以淡然地面对它。想不开想想它,以求释然吧!精神颓废时想想它,以求感恩吧!因为不管怎样,你总是很幸运地拥有这一辈子,不能白来这一遭啊。

第三篇:专题12+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思想情感(讲)(教师)

专题12: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思想情感(讲案)

讲目标

1.了解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形象与思想情感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2.掌握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形象与思想情感类试题答题技巧。讲考点

考点一: 诗歌中的形象 【真题导航】

1、【2017年高考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答案】BD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之前,考生应先明确典故的类型以及诗人运用典故的目的。典故一般分为两大类,一为国家,一为个人。运用前者,多为借古讽今,讽谏君王;运用后者,多为仰慕前人,感怀自己,或者抒发同病之悲等。故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关注典故的内容,本题中的典故是“李揆因担心被扣留而否认是‘大唐第一人’”,而苏辙出使契丹与李揆之行相同,故苏轼有与李揆一样的担忧。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答案】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不但要关注首联,还应关注全篇。诗歌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互相关心。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小儿女之态。

2、(17届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下学期联考)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渭上秋夕闲望①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C.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网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

E.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答案】BE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 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三个选项均为情感和内容概括错误。

(2)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答案】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口,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如答“动静结合”“声色结合”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有时后面在加上情感。

2、(17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鸂鶒:xīchì水鸟名。

(1)下列选项中与诗歌内容不符的两项是

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蚕娘洗茧前溪绿”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C.尾联写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态、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

D.本诗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中B项“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与诗意不符;C项没有“心理”描写。

(2)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案】第一问:前三句写池塘里蒲草森森,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桑树和柘树到处都是,显得翠色葱茏,描绘了山村晚春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

第二问:(1)渲染了山村静谧安恬的氛围。(2)为下文描写和谐安宁的山村生活做了铺垫。(3)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3、(17届黑龙江绥化市普通高中高三全市联合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②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县东,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1)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人将只有在大海上才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尤其是“明月出天山”,从诗人的角度再现了雄浑的景色。

B.“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

C.“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D.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读后令人眼前一亮。

E.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思妇”对举,“望边色”与“当此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下,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

【答案】AC

(2)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

【答案】①第一幅图画是由诗歌开头四句描绘的,以“明月” “天山”“长风““玉门关”为特征的万里边塞图。作用:用雄浑的景象烘托了深沉的思乡之情。②第二幅图画是由中间四句描绘的,以“汉下”“胡窥”“征战”等为特征的边塞征战图。作用: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战者。③第三幅图是由后四句诗描绘的,是以“戍客”“苦颜”“高楼”“叹息”为特征的戍客思亲图。作用:点出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体现诗歌深远的意境。

点睛: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4、(17届四川省广元市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约为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1)下面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中的实景,声色形神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B.“鼠”是“饥”的,可见这里已经长时间断了“烟火”;蝙蝠翻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眼中所见。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作响,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

C.下片抒写词人心理活动和无限感慨。动物猖獗,秋风凉薄,不能安然入睡,浮想联翩,焦急万分,怎不更加衰老呢?

D.感慨不等于悲观,梦中醒来“眼前万里江山”,看似闲愁实则旷远雄劲。E.本词语言平淡,纯用白描,笔墨干练,真切自然,别具一格,生动感人。【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中A项中“茅屋中的实景”错,这四句写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D项中错误,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心境如此,环境如此,“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很显然,他“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满江红》),醒后犹自留连梦境,故云“眼前万里江山”。这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而把上阕四句推到背后。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如今苍颜白发,壮志难酬,可心中所思所想,依然还会梦到往日的万里江山。E项,“纯用白描”表述错误。

(2)本词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诗人用饥鼠,蝙蝠,风雨,窗纸等意象,描写了一幅萧瑟破败的意境,抒发了(1)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辛酸;(2)他半夜惊觉,梦中和现实落差之大,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中关键词“意境请”“情思”“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手法,具体分析情感。考点二: 思想情感 【真题导航】

1、【2017年高考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

九、李二十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

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答案】CD

②③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得比较全面,基本涉及诗歌鉴赏的所有方面,在判断错误选项的过程中,应当一字不漏地找出各个选项涉及的各方面的信息,然后从选择题设置易错点的角度进行判断即可。这类试题,需要考生整体把握诗歌,认真思考,准确分析作品风格和写作技法,能够结合社会背景、诗人生平、诗歌内容等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只有做到这些,方可准确作出判断。

15.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

【答案】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

2、【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秋 兴 陆 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0.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

【答案】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

【解析】题干要求“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这是针对诗歌情感设题。诗歌的情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情感,二是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本题已经把情感告诉考生——愁,要求概括其原因,且目标是中间两联。“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乾坤迮”,国土狭窄是因国土沦丧,这是一“愁”,“病入中年”“日月遒”,“遒”,迫近,中年多病时光迫近,这是二“愁”;“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百战”,战事不断,这是三愁,“空许国”,“空”,白白地,徒然而无措,空有报国之壮志,却无法施展,这是四愁,“画角”,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相当于出操和休息的信号,发音哀厉高亢,古代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高亢动人振奋士气。听到五更的画角之声更添愁思。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对于本题,考生必须先关注诗人陆游所处的朝代和他的遭遇以及一贯的思想情感,然后再分析颔联和颈联所写的内容,圈出导致“愁”的内容,可以是国家朝代的状况,可以是个人的遭遇,可以是所见之景,也可能是所思之事,从本题中来看,主要是南宋的国运衰微、战事连连,是个人的壮志未酬、身体多病。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答案】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之前,应先审题,明确考查的方向,“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赏析”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尾联”又暗示了思考的方向。作为诗歌的尾联和尾句,一般有如下特点:直抒胸臆和以景结情,运用典故和想象(虚写)。明确方向之后再来看这个题目,目标非常明确。“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明朝”二字

暗示考生,此句所写都为虚景,是诗人的想象;“烟雨桐江岸”是景,“占丹枫系钓舟”是人物的活动,在这样的情境之下看似非常悠闲自得,但结合颔联和颈联以及诗人“陆游”的平生经历来看,可见这想象的情景只是壮志难酬之下的无奈之举,问题迎刃而解。【命题思路】

在高考中,对古代诗词鉴赏之思想情感的考查往往占有很大比重,并且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考查,都可以牵涉到或落脚到对思想情感的考查。命题形式主要有:请分析这首诗的思想情感(内涵);请概括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归纳本诗的思想内容;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题型以主观题为主,个别省市有客观题的形式。2018年高考仍会沿袭这些命题特点。【考点精析】

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鉴赏时,首先必须明确其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其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价。要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义、似是而非的问题。【方法技巧】

1.熟悉高考,把握规律。

历年高考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类题目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类试题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考查频率,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2.立足课本,提升能力。

高考诗歌鉴赏命题取材于课外的材料,不直接取材于课内,但其解题的依据、方法,乃至于技巧都存在于课内,所以课本古诗词中的复习也很重要,一方面,通过对课内诗词的复习,总结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类题目答题规律,提升应试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文化的积累,是对文明的吸纳,惟有“得法于课内”才能“得益于课外”。

3.多读勤练,拓宽知识面。

中国古典诗歌量多面广,而学生在整个高中学习阶段所接触到的诗歌数量却是有限的,因此在要平时复习中多读勤练,一方面增加对古典诗歌知识的储备,一方面提升应试能力。

4.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1)抓显情语。

①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②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

(2)分析景语。

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

①分析诗歌的意象。诗歌用形象说话,一般不是直白地表达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情感。而是借助于意象(形象)抒情言志。把握常见意象的内涵,有利于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

②品味诗歌的意境。诗歌是否有诗味、有意蕴,是衡量诗歌美丑高下的重要标准,而意蕴来自意境。(3)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

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

(4)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不同类别诗歌鉴赏要领:

①借景抒情诗,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把握其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②咏史怀古诗,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讽今);

③托物言志诗,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达到言志的目的;

④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⑤边塞征战诗,反映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⑥赠友送别诗,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难离或勉励之情;

⑦闺怨诗,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羁旅行役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憧憬;

⑧谈禅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这类诗往往有不食人间烟火之空灵境界;

⑨伤春伤别诗,是借对春光流逝抒发韶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等等。

(5)了解试题设问方式,掌握答题步骤: 设问方式:

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④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思路解析:

这类题通常是结合某一诗句或意境提问,因此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才能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

答题步骤:

①回答塑造的形象;②回答作者的情感;③回答作品的思想意义。【能力迁移】

1、(17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友鹤图 【明】唐寅

名利悠悠两不羁,闲身偏与鹤相宜。怜渠缟素真吾匹,对此清癯即故知。月下吟行劳伴侣,松阴梦觉许追随。日来养就昂藏志,不逐鸡群伍细儿。

(1)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立片言以居要”,“与鹤相宜”起了点题并总领全诗的作用。B.颔联运用借代和双关等修辞手法,凸显鹤的高贵外表与高雅气质。C.颈联描绘了月下行吟的人与松阴憩息的鹤相伴相随的闲逸画面。D.尾联化用“鹤立鸡群”的典故,暗示自己具有出众的才华与品格。E.全诗以真切自然的语言写物言志。读来既晓畅明快,又含蓄有致。【答案】BD 【解析】B项,修辞手法赏析有误。诗人以“缟素”写鹤白色的羽毛,是比喻;“清癯”形容人清瘦,不是双关。D项,对典故暗示的内容理解错误,这里没有自诩才华出众的意思。(2)作者借“鹤”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借鹤一身“缟素”和“松阴梦觉”,抒发了作者追求高洁品行之情。②借鹤的“不逐鸡群”,抒发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小人的蔑视与不屑之情。③借以鹤为友,抒发了作者对鹤的赞美、对同道之人的渴求之情。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缟素”和“松阴梦觉”“不逐鸡群”表达诗人“追求高洁品行”“对追名逐利的小人的蔑视与不屑之情”。

2、(17届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蝶恋花·禹庙兰亭今古路

陆游

禹庙兰亭①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鹦鹉杯②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注】①禹庙:祭祀夏王大禹的庙宇;兰亭:魏晋风流朝圣地、书法圣地。②李白《襄阳歌》:“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禹庙兰亭今古路”意指通往禹庙、兰亭的路从古到今只有一条,借此抒发怀古幽思的凭吊之情。B.“一夜清霜”两句描绘出寒夜冷霜弥漫湖边树林的景象,营造出凄清孤寂的氛围,蕴含着诗人的无尽感伤。C.“鹦鹉杯”化用李白《襄阳歌》中的诗句,蕴含“一日须倾三百杯”之意,并借之留给读者联想的空间。D.“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中“毕竟”二字点明时光飞逝,美好年华难以留住,容颜终究要走向衰老。E.结尾两句用语虽然平易,却含不尽之意,表现出诗人对惬意自在、悠闲自得的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答案】AE 【解析】A.“禹庙兰亭今古路”意指通往禹庙、兰亭的路从古到今只有一条,借此抒发怀古幽思的凭吊之情。“意指通往禹庙、兰亭的路从古到今只有一条”理解有误。E.结尾两句用语虽然平易,却含不尽之意,表现出诗人对惬意自在、悠闲自得的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对诗句的情感理解有误(2)词人的愁情未曾说破,读来却自然生愁,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①借说禹庙、兰亭所寄寓的功成名就、风流潇洒历来是人们所追崇的情结,暗含自身夙愿不济的感慨;②借言及时行乐的劝酒之词,实表诗人重逢难料的离别之痛;③借称闲人方可为神仙,直指诗人难以超脱,郁结于心、难以平复的烦闷。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3、(17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南归阻雪 孟浩然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十上③耻还家,裴回④守归路。

(选自《全唐诗》)

【注】①宛许:泛指今南阳许昌一带。②京豫:指东都洛阳。③十上:指作者十次上京赶考④裴回:一作“徘徊”。(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滞宛许”“望京豫”点明诗人滞留的地点及遥望之所,照应了标题的“南归”。B.“旷野”“孤烟”“归雁”等意象既勾勒出苍茫的环境,又暗指诗人的心境。C.“饥鹰捉寒兔”,貌似写鹰在积雪天的饥饿难耐,实则还隐喻作者自身景况。D.“少年”句诗人为自己少年时只知舞文弄墨、专注于诗词歌赋而心有悔意。E.全诗语言不事雕琢,清新简朴却又能淡而有味,意境清旷又不失飘逸韵致。【答案】DE 【解析】D项中诗文并无体现悔意;E项确是孟浩然常见诗风,但不合此诗意蕴。(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对前途的失落和迷惘,前四句诗人因风雪滞留异乡,抬头四望却只见一片苍茫,不禁流露出对前途的失落和迷惘;归途滞留的悲凉萧索,中间四句诗人借 “孤烟”“归雁”“积雪”“饥鹰”勾勒出苍茫之景,表达了他此刻归途难进处境不堪的悲凉萧索;屡试不第,失落还乡的羞愧,后四句诗人通过对比壮志在胸的少年和屡遭挫败的现状,抒发了屡试不第,失落还乡的羞愧之情。

点睛: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所设的考点一般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其情感基调的把握,对其社会意义的分析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评判,一般不单独设题,而往往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

4、【2017届河南南阳、信阳等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八归 史达祖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竟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尊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注】①史达祖,曾任韩伲胄幕僚,韩败后,史受牵连被处黥刑,本词写于此时。②歌眉:代指陪自己的歌女;舒绿:展眉。古代以黛‘绿画眉,故常以“绿”、“黛”指代眉。(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人瞰”一句写诗人在画阁上俯瞰空旷的景色而感到愁苦和孤独,这是全篇的主句,诗人的所见所闻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B.“烟蓑’’三句虚写江中的渔翁披着蓑衣在烟雨中撒网的情景,响声引发诗人的诗思,但又被乱鸥带走,续不上美好的诗句。

C.“冷眼”两句,写诗人用冷静的目光看如画的景色,体现诗人内心的悲凉情怀,而江的那边只能看到隐约模糊的房屋而已。

D.上阕最后三句写诗人猜想江的那边大半是渔市和樵村,人们在傍晚时烧着竹子做晚饭,这更显诗人的孤寂。E.上阕的景物描写,由清晰到迷茫,由实到虚,景物描摹客观,不掺杂个人感受,营造了广阔\清冷、淡远的意境。

【答案】BE

点睛:本题全面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A项是对诗句作用的鉴赏,B项是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C项是对诗人思想情感的分析,D项是对诗句内容和诗人情感的分析,E项是对诗歌意境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

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就可以找出答案。

(2)诗歌的下阕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①凄凉愁苦。作者借酒浇愁,自我慰藉,可见其心情之凄苦、愁闷;“只匆匆”句情景交融,更见惆怅。②空虚孤寂。回忆过去在歌女陪伴下快乐的生活情景,反衬出作者如今的空虚和孤寂。③怀念朋友。作者望断淮山,想念天涯老友,却没有音信,更显寂寞愁苦。

【解析】下阕,先写诗人借酒浇愁,自我安慰。“须信风流未老”三句,诗人认为自己当年的风流还在,能够在困境中借酒浇愁;然后回忆过去骑马漫步、泛舟游赏的情景等,“一鞭南陌”三句,表现出对往昔生活的怀恋,也衬托出如今的空虚寂寞。“只匆匆”两句,写诗人看到现实景象后的悲凉和愁苦。最后三句,写诗人遥想远方的朋友,但无音信,表现诗人此时的孤独寂寞。

第四篇:一战与中国思想之激变

一战与中国思想之激变本期嘉宾:马勇、姚中秋等 2014-07-22第271期

一战获胜后北洋政府大阅兵

导语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值中国辛亥革命结束、民主共和方兴未艾之际,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因之而起,俄国思想、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继之而行。一战战场虽远在欧洲,但却激起了中国思想界的巨大改变。那么,如何解读和审视这些改变,本期腾讯思享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高全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姚中秋共同探讨。[全文实录]

中国参与一战的前史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甲午战争爆发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结果)关联性非常大。因为甲午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和日本谈判达成《马关条约》,里面规定朝鲜独立、赔款、割地和全面开放中国的资本投资。这四条中最重要的是第三个问题,即割地。当时《马关条约》在签字的时候是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这些都已经签完了,结果第二天俄国、德国、法国三个国家干涉还辽,而且毫不客气地告诉日本必须吐出来。这样日本在三个国家的压力下,把辽东半岛还给中国,中国多出3000万两赔款,叫赎辽费。在这个事情过了一年多以后,即1897年11月,德国利用山东曹州教案出兵占领了胶州湾,此后中德通过谈判达成妥协,租借胶州99年。紧接着俄国租借旅顺、大连湾99年。法国通过谈判租借广州湾、湛江港99年。这时候我们才突然发现,三国之所以干涉还辽,就是因为他们要租借(土地)。

我们过去的叙事很悲情,民族主义叙事就叫“列强瓜分中国”。其实19世纪中期之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产能过剩,于是就往亚太地区转移。1860年之后,这些国家都向中国大量投资,但却没能解决土地的使用问题。满人曾为中国开疆拓土,赢得了很多土地,不会轻易地丢掉土地。因此1842-1894年,中国和外国的合作无论多艰难,都没有办法在土地使用问题上达成协议。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中德、中法、中日之间都是处于合作开发的贸易往来,并不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如何冲突。直到《马关条约》后,三国干涉还辽得到了一个机会。等后来中德1898年3月份谈判时,中德就找到了一个合作的路径——租借。

站队缓慢错失拿回山东主动权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再回到德国对胶州的使用。在1895年之前,德国就集中在山东经营,等到1898年的胶州租借协议达成后,德国就更集中地向山东投资,使德国在山东的利益非常大,但到1914年一下就中断了。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打起来,打起来之后中国政府就面临选择。这时候已经到了袁世凯政府,一直犹豫不定。德国外交官提出,两国关系好,你能不能你帮我托管一下,等战争结束之后咱们再谈,中国政府觉得,我接手这块,别国会不会打我,又提出方案能不能托管给美国,战后再还。在这个犹豫过程中,日本和英国就达成了协议,日本说我帮你,就对德国宣战。宣战后,日本并没有跑到欧洲去(打德国),而是就在山东比划一下,把胶州拿下来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就被移交到日本手里。那么战争结束后,日本把山东还给中国,肯定也没问题。关键是中国只要坚定地参战,不管是哪一边,都能赢得主动。你对德国宣战,就能把山东拿回来。其实后来还不是对德宣战了?

到1914年10月,日本完全占领山东后,要求中国政府确认它的权利,因为山东的权益之前是德国投资的,德国和中国在1898年有协议,这时候日本要和中国外交部商量一个文书,这就是“二十一条”。袁世凯政府对这个“二十一条”里面的绝大部分是认可的,因为没有超出中德合作的范围,但袁世凯发现里面有一部分是有问题的,即第五号文件涉及到满洲和蒙古的权益。怎么能够谈这个?你跟德国人打,要的是山东权益。但是日本的理由是,1904年帮你打了一次俄国,没有确权,补了这一块。为此中国政府和日本谈了二十几次,谈到1915年的3月份,还是达成了一个改变后的条约,叫“民四中日条约”。

等到袁世凯死后,安徽的段祺瑞利用张勋复辟的特殊环境,强制性通过参战法案,为中国在最后时刻留下了一个进入巴黎和会的机会。结果中国对战争结果的期待非常高,当然这与美国威尔逊总统的宣布有关,以为威尔逊一定帮我们把山东要回来。结果巴黎和会上,中国根本没有谈判的力量,公理没有帮中国战胜强权。

外交失败引发国体大讨论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这里面涉及到国家力量的问题。国家有没有力量,要看重大的事情你是否有能力做,这就是民主的效率问题,就涉及到国体。中国为什么在日本步步紧逼的时候,没有应对的力量?这要追溯到1911年辛亥变动之后1912年构成的政府,这是一个没有效率的政府,没法决策。想对德宣战,结果议会不通过。

在1915年3月中日之间达成妥协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影响了后面的思想史,就是杨度的文章《君宪救国论》。你不实现君主立宪的架构,政府就不能集中决策,不能集中决策就没有办法。所以杨度这篇文章提交给袁世凯,袁世凯觉得杨度的建议是对的,体制不好就应该改。往下1915年舆论慢慢跟进,杨度找几个人弄了筹安会,讨论怎么能够在我们原来的政治架构下使它有活力、有效率。

这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新力量,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的参加者,就是陈独秀这拨人。陈独秀这拨人是绝对的民主主义,特别是黄兴,他认为民主原则不能没有,一定要走民主道路。孙中山不一样,到二次革命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成立中华革命党,说要以党的名义,还要忠于党魁,签字画押效忠。

另外古德诺他们这一批人,当时也认为中国的政治架构,可能还应该是君主体制下的共和。1912年,大家都大意了,没有去想究竟什么体制适合中国。辛亥革命导致的结果就是最高权位大家都可以去争。对此,章太炎有反省,他说当年中国的知识精英确实大意了,已经有了独立的环境,为什么没有好好讨论一下国家的未来政治架构呢?

这就可以看到,1915年因为外交问题引发了中国思想界的混乱,混乱过程中各种思想都在出现。

一战刺激中华民族主义的觉醒

姚中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刚才马老师跟我们讲到“二十一条”,根据我有限的阅读,这是中华民族主义的第一次觉醒。在此之前,中国其实没有民族主义。早先我们也不断地打败仗、签订条约,但是从文献中看不到一个特别清晰的民族主义表达,虽然义和团也有那样的情绪。系统的民族主义,尤其是贯通整个社会的,从精英到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绪,是在日本变成一个支配性因素之后出现的。这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巨大,整个20世纪都贯穿了民族主义的线索。

一战助推社会主义在中国兴起

姚中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流行,跟一战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一个线索是战争后期有大量的中国人到欧洲去参战,比如到法国。而且参战人员的构成很特别,一部分是劳工,也有大量的知识分子。因为参战,他们深度介入到当时的法国社会,就在法国城市生存、生活,对当时法国的政治观念不仅仅是熟悉,而是直接作为一个主体参与。比如,当时的中国人在法国大规模举行游行几十次,变成了法国的中国社会主义者,包括在法国勤工俭学的中国人。因为有中国人深度介入到法国当时最重要的政治中,所以社会主义变成了他的一种技艺,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一种学说,而是他掌握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技巧,这其中就包括知识分子和工人的结合。所以说,一战对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兴起,起了决定性作用。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最典型的情况是一战刚结束时,李大钊、陈独秀都对劳工的胜利表示了狂欢,甚至蔡元培,作为北大校长应该很沉稳了,但他也觉得十月革命给了中国一个机会。所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战是一个高潮时刻。其实中国人很早就知道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一八七几年就知道,但是一直停留在学理范畴内,没有转化为政治事件。直到一战后,特别是后来的巴黎和会,我们又夸张了外交失败的遭遇,也没有反省,还对威尔逊大感失望,其实最终山东问题的解决还是美国人帮忙的。可惜我们只记住了仇恨,没有记住帮助这一块,于是社会主义就在这儿走过来了。

知识分子登上政治舞台

姚中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精英群体的转换。一战对于中国,本来可以产生正面影响,但是当时的政府不能做出任何有效的回应,这是政治的失败。虽然失败有很多原因,但恰恰在这时候,新一代的知识分子也成长起来了。“二十一条”一签定,几千名青年学生从日本回到中国,包括陈独秀这些人,他们回国后就开始主导中国的观念、文化、教育与政治领域,创办了大量的大众媒体。所以在一战大概爆发了一两年,中国社会的领导阶层就发生了根本的转换,从传统的士绅转换到了现代知识分子。士绅阶层因为在民国初年政治中的无能,而被知识分子取代。一方面,一大批知识分子政治观念兴起,另一方面,孙文的革命理想不断发酵,这两种力量到了一战结束之后,很快就把中国的政治彻底改变了。

社会主义是世界思潮

高全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一战前后有十来年,中国确实进入了第二代思想家的时代。但可惜的是,第二代思想家时代是更扯淡,因为还不如第一代。第一代有康梁、张謇等诸多人,而第二代里头,有自由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但可惜的是,源自第一代严复的自由主义没有占主体,第二代思想家胡适的自由主义,虽有一脉血统,但是没有占主体,这比较可惜。我们要问,为什么一战前后自由主义没有兴起,反而让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社会主义兴起了呢?这是某种程度上运气不好,赶上了整个世界的社会主义上升期,整个知识界的潮流有点所谓的“世界公理”,旧的西方世界瓦解了,一个新的社会主义样板苏联逐渐升起了。这是一个大思潮,西方的知识界也有这样肤浅的认识或者被迷惑,那么中国的知识界显然更是容易被迷惑。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我觉得一战对中国最大的改变,就是对资本主义的怀疑,而这个怀疑有正当性。一战发生的最根本原因,是德国要挑战世界原来的秩序,这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非常大。比如中国重要的思想家严复对一战有很深刻的批判。严复说,一战一下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劣根性和全面问题给暴露了,一战导致西方世界只剩下“寡廉鲜耻”四个字。还有辜鸿铭,他在战前战中都有判断,就是资本主义没有秩序的竞争一定是人类的灾难。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家就是梁启超,1918年战争一结束,他带着张君劢、徐新六等一拨人到欧洲旅游。通过实地考察,认为资本主义这样发展不行。如果不是这样发展的话,还是处在原来的冷兵器时代,不可能死几千万人。资本主义高科技发展了,特别是飞机、坦克、毒气弹出来了,梁启超认为这是人类最不应该发展的东西,所以这样发展不行。这都是因为一战之中资本主义发展的无度竞争,使中国人认为西方的制度不行。

明知选择社会主义的代价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的社会主义最初并没有转化为实践。张君劢、张东荪、梁启超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者,在1920-1921年曾有过很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结果是,中国知识人认为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不可要,但是理论当中的可要。但是中国历史发展得比较诡异,好像总是选错,因为中国人太聪明。1920年代都说不要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了,理论上可以弥补资本主义的缺陷,但是恰恰到了192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又发生了一次大洗牌,结果中国的社会主义者说好,这次更证明我们应该学北方。

在1930年代,中国知识人不是不知道社会主义的罪恶,当时有很多人都曾到苏维埃考察过,但是最可恨的是,他们认为中国人可以忽略不计(这个罪恶),为了集体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发展,我们可以付出那个代价,这样我们在1930年代就转向了社会主义的轨道。1931年对中国最具有示范意义,这时候刚刚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还出了两个大事,一个是九一八事变,另一个是中华苏维埃正式建国。于是从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到1931年,社会主义路径在中国就是这样成形了。

结语

一战的爆发刺激了中华民族主义的觉醒,并促发了政治精英群体从士绅阶层向知识精英的转换。原本被狂热追捧的资本主义迅速被中国知识界放弃,转而投身于被认为不可实践的社会主义。

第五篇:《论语》与《学记》教育思想之比较

《论语》与《学记》教育思想之比较

摘要:《论语》与《学记》分别成书于战国初期与战国末期,其创作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可看作是春秋与战国社会历史背景的比较。以各自的社会实情为基础,二者都看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但在培养目标上《论语》更加强调为统治阶级服务,而《学记》则偏重于普通百姓。同时,在教育思想上,《学记》多为《论语》的继承与发展。最后,在综述思想的前提下,以事实为依据,叙述了《论语》与《学记》在现代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论语》;《学记》;教育思想;现代意义

作者简介:史誉遐(1990.1-),女,汉族,籍贯:山东烟台,南京师范大学硕士,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8-0-03

近年来,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广设,孔子的思想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之经典的《论语》,也愈发受到许多学者的精心研究。但是,当代对于《学记》的研究就略少一些。《学记》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标和意义,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作为这样一部意义深远的教育学著作,《学记》也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为当代社会提供更多的价值。文章尝试着将《论语》和《学记》的教育思想加以比较,找出异同,并考虑其中的现代意义。

一、《论语》与《学记》产生背景的比较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为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的是生活于春秋时期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典范之作。《学记》成书于战国末期,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著作,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两书著书背景相隔数百年,其中思想各有特点且大同小异,反映了各自所处时代的社会情况,教育思想也不外如是。

因《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应可将其创作背景推至春秋时期,考虑当时的背景对其思想内容的影响。在经济上,青铜和铁器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所有和新兴大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逐渐代替了原来的世袭分封。在政治上,礼乐崩坏日益严重,王权地位下降,为此,《论语》中提出了“克己复礼”[1]的主张。在文教上,奉行的是“以礼为文,以戎为主”[2]的政策。这一时期,虽然依旧奉行“礼”教,但在实际生活中其实已经有所衰落。由此,引起了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多人士对礼的维护,在《论语》中这一思想也有所体现。这样失去了伦理纳常、并且社会生活异常混乱复杂的时代使得孔子及其弟子十分怀念西周初期社会安定、礼制有序的日子。这样的思想,也就在其著作《论语》中有所显现。

《学记》的创作则可看作横贯了整个战国时期。在经济上,生产力又有所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也就带动了天文、地理、数学、力学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的发展。在政治上,变法运动兴起,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封建制度始建但尚不健全。社会迫切希望构造一套新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教育则显然算得上是确定道德规范的最佳途径,也就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在文教上,诸子纷争大盛,新兴地主阶级深受“礼”的约束,决议破“礼”立“法”,遵循的是“崇法尚武” [2]的教育政策。战国时期的商鞅就曾言:“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3],强调以法为教。而当时的赵国公开提出“仁义道德,不可来朝” [4],认为只靠仁义道德是不可能使国家富强的,要想强大还是要变法自强。这一对比,鲜明地体现出“礼”逐渐被“法”所取代。“礼”的影响力急剧衰退,当时更加强调实力的重要作用,而这种社会现实也对《学记》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二、《论语》与《学记》教育思想之比较

(一)教育的功能

《论语》中提到了教育的两方面功能:

1、论教育的社会功能。

《论语》中提到“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之,又何加焉?’曰:‘教之。’”[1]孔子认为,要想治理好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应该先发展经济,而后加以教育,整个社会就会想成良好的风气,形成积极地舆论导向,这体现了《论语》的经济功能。又说“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1]。这也就是说,通过文教工作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传播开来,就会影响政治。《论语》的政治功能于此可见一斑。

2、论教育的个体功能。

在人的本性上,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先天相差不大,性格的异同主要是后天习得的。孔子提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也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体现出孔子一方面强调人后天学习在自身发展中其主要作用,另一方面又主张人的先天禀赋的重要性。虽然这两句话是有些矛盾的,但不可否认其中蕴含的激人向上的进步意味。

作为“教育学的雏形”的《学记》也表现出了对教育的高度重视,鲜明地提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和个体功能。在文章伊始,就明确写道:“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5],直接点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学记》认为无论是管理国家还是统治百姓,都要把兴办教育当做头等大事,提到“古之王者,建国军民,教学为先”[5],其后又提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5]的千古名言,表达了教育与个体的关系。在文章的最后,《学记》又再三强调人们必须要抓住根本,与开头相呼应,紧扣教育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论语》与《学记》皆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都从社会和个体两个角度出发阐明了自己对教育功能的理解。但是,虽然孔子在对教育个体功能的论述上大方向并未有所偏离,却有前后矛盾的情况存在,而《学记》中对这些问题的讲解却较为合理。同时,孔子强调教育的重要地位是与春秋末期统治者们崇尚武力征讨,导致文教不兴的现状是分不开的。他希望能够借此提高“礼”的地位,实现“礼”的复兴。而《学记》强调教育的重要地位则更多的是出于维护“王者”利益的思想,这是许多时代都存在的普遍现象。从这一点上说,二者的出发点是有所不同的。

(二)培养目标

孔子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育德才兼备的君子,他曾对子夏提出明确的要求:“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1]他主张“为政在人”[1],既注重任用社会中的贤能之士,也重视通过教育来培养君子和士。子夏说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1],这句话虽然是子夏说的,但还是真实的体现出孔子的办学思想,阐述的是孔子对培养人才途径的要求。

《学记》十分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培育,在开篇就提到了“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5],认为教育的培养总目标是“化民成俗”[5],文章中又提出了几个分目标。一是培养品德和才学兼有、智慧和能力并重的人,这一点在其教学制度上有所体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5]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品德和智力协调发展的思想。二是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的培养人。《学记》认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5]指出就像对玉的雕琢一样,教育有要使每个人都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智慧,懂得去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定。

从培养目标上看,《论语》更加注重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才,而《学记》的培养目标在某种意义上较为广泛,偏向于培养有道德素质和智慧的个人。春秋时期,尚还存留“以礼为文”,较为守礼,而“礼”从某些方面看带有些许阶级的性质,故《论语》中的培养目标更强调为统治阶级服务。而战国时期,破“礼”立“法”,遵从“崇法尚武”的教育政策,眼光也就更偏向普通个人。

(三)教育内容

孔子对当代典籍进行了修订整合,加入自己独特见解的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也创办了私学,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充实和提高。以此为基础,在教育内容上,孔子将《诗》《书》《礼》《仪》《春秋》都向学生传授,使学生的知识教育较为广泛扎实。在他的整个教育体系之中,特别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他的道德教育主张把道德教育的要求贯穿到文化科目当中,并没有专门设置学科。孔子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的,并指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同时,孔子的教育内容并不包括神鬼之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1]。但是,他的教育内容也有不足之处,其偏重社会认人事和文事,轻视科技和生产劳动。

《学记》以“学为裘”、“学为箕”为例,实际上提出了学习与生产劳动知识与技能是有关系的想法,二者不能相脱离和相对立,认为学习和生产过程有着共同的规律。

《论语》和《学记》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了较大分歧。《论语》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相对立,将教育崇高化,《学记》则强调生产劳动与学习相结合。这二者的对立,体现了战国时期新型地主阶级的价值追求,也表现出战国时期对“礼”的破坏。

(四)教学原则

孔子把学习过程归结为“学、思、行”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其提出的一系列教学原则等都是给予对教学过程的这种认识。他丰富的教学经验体现在教学原则上包含以下几点:

1、因材施教

宋代的朱熹概括总结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提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6]于是,“因材施教”的名言由此而来。孔子能够对每位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可以精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比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汀!?[1]

2、启发诱导

孔子作为世界上最早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在《论语》中有了鲜明的表现。他在表达这个教学原则时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意思是说,要在学生实在想不明白的时候再去启发他;要在学生思考后,心里明白却不知如何表达的时候再去开导他。如果一个学生做不到举一反三,就不需要开导他了,因为他不愿动脑。

3、温故知新

中国古代有许多流传甚远的教学思想,“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1]就是其中的典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前面提到,《诗》、《书》、《礼》、《仪》、《春秋》这是孔子教育学生的主要内容,而这六种功课都是需要学生进行练习、复习才能有所进益的。

4、教学相长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积累了众多教育经验,从而让他关于如何处理师生关系有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教师对待学生应该“诲人不倦”[1],学生对待教师应该“学而不厌”[1]。他们共同构成了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孔子十分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作为一名教师他对学生的启发诱导在“夫子循循然善诱人”[1]中得到了体现,而学生对孔子的启发在“起予者商也” [1]中也有所表现,这就形象地表现出教学相长的思想韵味。

5、尊师重道

《论语》和《学记》都强调尊师,但是这二者的表现方法不同,《论语》比较隐喻,而《学记》则更加的鲜明。

《论语》中有一则写的是有人想诋毁孔子,子贡听后,道:“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明乎?我见其不知量也。”[1]自贡的生气正表现出他对老师孔子的尊重,从侧面表现出《论语》对尊师重道的看重。

在《学记》中,针对这几点教学原则,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学记》对因材施教这一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探索,主张“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 [5],就是说老师必须要在了解学生身心特征的基础上,才能改进每个学生存在的缺点。同时,其指出“多”、“寡”、“易”、“止”是学生在学习上很容易犯的错误,教师要在了解的基础上予以纠正。还提到发展每个学生的长处补救所有学生的缺点就是教学的目的所在,较之孔子更为具体。

对于启发诱导原则,《学记》的深入阐述和发展,也促进了这一思想内涵的加深。“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5]同时,《学记》也指明教师除了要善于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方向,还应该在指导过程中做到方法简洁明了、微言大义。“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5]这句话就鲜明地体现了上述思想,蕴含着启发诱导这一教学原则的韵味。

《学记》加深了人们对温故知新这一原则的理解,强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加强练习。“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5]这是其所作的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意思是说优秀的铁匠,他的儿子要想练习必须下从学会鼓风入手。擅长做弓箭的人,他的儿子要想学习,也得从编制柳条簸箕开始。刚开始训练小马在车后,车在它前面。教师懂得了这三件事中的道理,才可以帮助学生专心学习。这也体现了要想成功就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进行练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持之以恒。

在教学相长这一原则上,《学记》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同时,也对其有了发展。“教学相长”这个词语就是来自《学记》中的“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可以促进教师的教,这是这句话的本来意思。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为了是教学效果更加有效,加强了对自身知识的充实,督促自己不断学习,逐步提高。同时,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足够虚心向上,就会发现学生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那里学到许多自己欠缺的东西,促使自己进步。学生假如足够用功,天分也好,那么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也是可以想象的了。

相较于孔子,《学记》则认为强调尊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并且阐明了尊敬教师的根本道理。比如:“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5]这既是从强调教育的作用出发强调尊师,也是从维护学术思想统一性的角度出发强调尊师。

在漫长的历史长廊里,《论语》一路走来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深刻烙印,对当今社会依旧有着巨大的价值。在教育上,《论语》中提到“以约失之者鲜矣”[1],教育人们要是能做到经常反省自己,进行自我约束,那么现在的学生就会不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在政治上,“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1]显示了他的政治理想,表现出一种榜样示范、身先士卒的精神。当代官员们若是达到如斯境界,就不必担心不良官风了。在道德上,孔子认为“德不孤,必有邻” [1],指出讲道德的重要性,为现代人提供了精神上的食粮。随着孔子学院的海外广设,《论语》的思想更是被融入了时代的意义。《学记》亦不遑多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7],正是对《学记》中的“教学为先”的继承发展。同时,《学记》中蕴含的众多教育思想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像是“善喻”的教学法,“豫时孙摩”、“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都在当代的实际教育中有所运用。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学记》是对《论语》的一种深化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论语》的不足。可以说这两部时代经典,在现代依旧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意义。

注释:

[1]金良年.论语译注 [M].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M].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5-36

[3]高亨.商君书注译[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144

[4]刘向.战国策 [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5:210

[5]潜苗金译.学记/中华经典诵读[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6]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6:104

[7] 方明.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88

下载《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儒家与法家法律思想之异同(推荐)

    儒家与法家法律思想之异同 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法律的理解各有不同。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刑法思想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这两个学派的刑法思想奠......

    梁启超与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之比较

    梁启超与叶圣陶写作教学思想之比较摘要:国语国文教育期是我国语文教育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也涌现了许多教育大家,他们的许多理论与思想在现今的语文教育上仍有非......

    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之比较

    湖 北 文 理 学 院 学前教育专业学年论文 题目院系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指导老师 教育学院 0911学前教育 高娜 2009127118 李国毅 二零一二年六月 :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

    中国知识女性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重要作用之研究

    论文 中国知识女性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重要作用之研究关建春 (三河市灵山小学) 【摘要】女性,作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自远古母系社会起,就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

    浅论《诗经》中的人物塑造与植物形象之关联

    内容摘要:浅论《诗经》中的人物塑造与植物形象之关联 刘丹 河北大学文学院 摘要:《诗经》中人物塑造常与植物形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诗经》中植物参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原因,......

    “梦之闪光”气象摄影大赛策划书与“欢乐童年”公益活动策划书

    “梦之闪光”气象摄影大赛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梦之闪光”。二、活动日期 XX年3月23日起至XX年3月30日三、活动地点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四、主办单位 共青......

    当前基层职工思想状况之调查与思考

    当前基层职工思想状况之调查与思考 在近期的工作中,XXX党总支采取座谈、面对面谈心等形式对职工思想进行调查了解,以便及时排查出不稳定因素,理顺职工情绪,化解思想矛盾,引导职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在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后,我觉得我真的成长了。它让我真正明白了人生的意义。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