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干部选拔机制新闻稿(定稿)
四川聚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新干部选拔机制
创新干部选拔机制营造公平竞争氛围
——四川聚和举行“干部述职暨竞聘演讲答辩会”
本报讯:2011年10月31日,四川聚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顺利举办了首次“干部述职暨竞聘演讲答辩会”。通过答辩和综合考评,5名干部述职合格,7名竞聘者走上了基层管理岗位。
聚和公司今年4月重组以来,面临着企业发展的大好契机,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人才的不足。为了尽快提升干部员工素质,努力打造一支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一支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一心为公司的干部队伍,公司本着优化人才结构的目的和公正、公开的原则,从人才选拔、培训、使用、培养的角度出发,加大了对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考察和培养,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述职对任职干部进行业绩的考核,通过竞聘演讲答辩上岗,选拔出年纪轻、思想好、作风硬的优秀分子走上管理岗位,并为建立人才梯队选拔后备干部人才。本次述职岗位5个,竞聘岗位有7个,有16人参加了述职竞聘演讲答辩,拉开了公司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序幕。
为了搞好这次竞聘演讲答辩,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各部门经理、工会参与的考评领导小组;由公司领导和人力资源部、行政办公室组成评委。整个过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注重现实表现、工作实绩、择优聘任的原则,对竞聘者采取了综合评估,其中专业技能、素质测评占30%,平时工作表现测评占30%,述职与竞聘答辩占40%,扩大了职工群众在干部任用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这次推出的岗位有总经理助理1人、行政办公室副主任1人、保卫副部长1人、蔬菜经营管理部区域经理4人。通过自荐、部门推荐、人力资源部资格审核、竞聘领导小组批准,共有11人参加了竞聘演讲答辩;有5名干部参加了述职。公司领导、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员工代表140余人出席了竞聘现场观摩,监督了整个活动。
第二篇:汉台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赛场驰骋择良驹 阳光之下选贤才
---汉中市汉台区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纪实
通讯员 张晓勇 郭颖
“我以前在乡镇工作,这次参与定向自荐后,没想到能把我提拔到城里工作。”面对笔者采访,刚刚出任汉台区北关办事处纪检专干的杨博一时难掩内心的激动。
据了解,杨博是外地人,属省委选调生,原在汉台区最偏远的汉王镇担任镇长助理、经发中心主任,扎根农村,工作勤恳,在组织部每年对省委选调生的考核中,干部群众反映都很好。他在区上组织的个人定向自荐副科级后备干部考试中脱颖而出,组织部结合他工作的一贯表现,将他提拔到陕南最大的办事处——北关街道办事处工作。
今年,在汉台区这样提拔的干部并不鲜见,区上不断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在竞争中选贤任能,用研判赛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让其施展才华,为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
“这样赛出来的干部确实比我强,我们服气。”参与自荐,但却最终落选的付某谈起这次个人定向自荐时说,在落选的时候,他心中也有了明确的方向,“以后不但工作要踏踏实实的干,在平时更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应对新形势下对年轻干部的要求。”
区委书记杨记明要求,要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创新干部初始提名方式的有益探索,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导向,储备一批年级轻、有能力、有思想的人才干部,促进全区干部队伍的长远发展。
区上在选用干部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实践,推行竞争性选拔干部制度,变“相马”为“赛马”。区上采取“海选”的方式,在全区党政机关、部分事业单位中遴选出180名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通过发表“就职演讲”、答辩的方式公开赛出前60名,作为副科级后备干部,也为以后干部年轻化做好准备。并从中抽调成绩靠前的18名作为首批人选到全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光辉社区所在地七里办事处驻村锻炼,参与征地拆迁工作,把重担子、硬任务压在他们肩上,实现“一线练兵”。如今,这些经受了层层筛选、锻炼的年轻人在干部选拔中16人得到了提拔使用。
变“以票取人”为“任人唯贤”
“只要踏踏实实地干,周围的同事、领导都能看得见,平时可能在领导那里影响不大,默默无闻的人,照样能够脱颖而出。”新上任的一位干部肯定地说,一直在基层工作的他刚刚被提拔到重要岗位。
汉台区为选好干部配强班子,把研判作为对镇(街道)党委班子运行状况“把脉”、对干部履职情况“画像”的重要途径,同时把研判结果与推荐考察情况相结合,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确保在阳光下实现甄选贤才。研判中,组织了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和服务对象参与,广泛听取对班子及成员的评价;征求了127名乡镇领导个人心理、工作、家庭等方面情况,进一步了解换届敏感期领导干部思想动态和具体困难,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调整班子提供重要依据。通过研判,此次干部调整中对基层工作时间长或业务性质需要、家庭困难突出的现任副职,酌情从偏远乡镇调整到城郊、城区或区级部门工作;对有专长的干部调配到适合的岗位。
“这次通过研判选出来的人才,充分体现了人岗相适的原则,把优秀人才选配到最合适、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组织部副部长朱安平说。自启动综合研判以来,全区研判科级领导干部143人次,先后提拔使用干部34 名,平级交流干部20名,平级转任34名。据了解,在调整后的镇(街道)班子中有女干部20人,非中共党员干部4人,35岁以下年轻干部42人。班子平均年龄37.62岁,比上届下降2.36岁;第一学历为本科的27人,比上届增加13人。
第三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办法》
安工学字„2010‟14号
安阳工学院学生会
关于进一步完善《安阳工学院学生会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办法》的通知
为进一步深化完善我校学生会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使我校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又有志于参加团学工作、服务广大同学的优秀大学生走上不同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努力建立一支精干、高效、团结、务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有工作热情、责任心、团队精神、服务意识的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促进我校团学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使校学生会以更高昂的奉献精神服务于广大师生,特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则
为保证校学生会干部的综合素质,保持学生干部队伍的先进性,提高学生干部的竞争力、战斗力,校学生会各职位采取聘任
3、选拔任用校学生会主席职务的,应具有一年以上学院学生分会主席或校学生会部长(含部长)以上工作经历等各级学生组织符合条件者;
4、选拔任用校学生会副主席职务的学院团组织、学生分会学生干部必须是党员发展对象;选拔任用主席职务的学院学生分会学生干部必须是中共党员或中共预备党员。
5、选拔任用部长及部长以上主要学生干部的,根据工作需要应该具备一定专业方向知识。
五、选拔任用办法
校学生会干部在自荐、民主推荐的基础上,采用竞争机制择优选拔。
相关程序如下:
推荐:由个人自荐、学院推荐和校学生会主席团提名三种方式进行报名,并填写《安阳工学院学生会学生干部选拔登记表》,报校学生会干部选拔任用筹备委员会审批。
审核评议:校学生会主席团将根据其个人以往表现及行为做出审定。在审核过程中,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及学生代表大会秘书处成员将以民主投票的方式,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下进行候选人资格初步评定。对初入选的学生进行公开面试谈话,由校团委老师进行评议,根据个人综合表现最终评选出校学生会部长及主席。
此外,在校学生会中期调整阶段,校学生会将对各学院学生
第四篇:质监局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大冶市质监局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为进一步优化我局人力资源配置,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维护干部任用基本的公平与公正,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上级有关竞争上岗的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选拔任用工作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
(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三)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四)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五)民主集中制原则;
(六)依法办事原则。
三、本制度适用于局机关、分局及二级单位所有干部选拔任用。
四、选拔任用工作按照缺位竞岗和组织任命的程序,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由法制科组织实施。
五、竞岗的基本条件与资格条件
(一)基本条件
1、能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严格遵守
国家的法律法规,思想品质好,作风正派,为人诚实,办事公道。
2、具有较强的拟任职位所需的理论政策水平、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能力,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工作推行力。
3、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勤政廉政,开拓进取,遵纪守法,团结同志,群众反映良好。
4、执行上级指示坚决,政策观念、法纪观念、全局观念、组织观念和原则性强。
5、在考核中被确定为称职及以上等次。
6、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二)资格条件
报名竞岗人员,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任职资格:
1、任职条件:竞争正科领导职务的,必须是具有任副科实职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的本局在编人员;竞争副科领导职务的,必须是参加工作两年以上的本局在编人员(含已是正副科级非领导职务的人员)。
2、年龄在50周岁以下;竞争副科级领导职务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
3、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六、竞岗程序及内容
(一)制定并公布竞岗方案。竞岗方案内容包括竞岗原则、竞岗职位、任职条件、选拔范围、方法程序、时间安排、组织
领导和纪律要求等。竞岗方案由局党组讨论决定后,在全局公布。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符合竞岗报名条件的人员到局办公室报名,法制科科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报局领导审定。
(四)竞岗内容。缺位竞岗实行计分排名、择优选用的办法,按以下计分标准分步实施。
1、竞岗演讲。评委由局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组成,评委主任由局长担任,记分员和监督员由法制科、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担任。评分结果占整个分数的20﹪。
2、民主测评。由局民主测评评审团对竞岗人员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组织协调、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无记名书面测评。民主测评评审团成员的产生依照公平公正、民主推荐的原则;评审团总人数为20人,一般干部占50%,科级干部占40%,处级干部占10%;民主测评评审团成员一年一聘。测评工作由政工科组织,纪检监察室监督。测评分数占整个分数的30﹪。
3、局党组成员评分。民主测评结束后,由局党组成员对竞岗人员的胜任程度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占整个分数的30﹪。
4、平时考核。竞岗人员个人平时考核得分就是其所在单位季度考核、半年考核及考核的分数,考核分数占整个分数的20﹪。
(五)组织考察。根据竞岗演讲、民主测评、局党组成员投
票及平时考核计分排名情况,局党组按1.2:1的比例确定考察对象,法制科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组织考察。
(六)局党组研究。组织考察结束后,局党组根据竞岗演讲、民主测评、局党组成员投票和平时考核计分排名结果,以及组织考察情况,集体讨论拟任人选。
(七)任前公示。对拟任人选进行任前公示,公示期为一周。
(八)下达任职命令,进行任职谈话,按程序备案。
七、竞岗纪律
(一)严格组织纪律,确保竞争上岗的公开、公平、公正,不准事先内定人选。
(二)严格执行竞争上岗实施方案,不得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更改。
(三)有关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准泄露考察情况、党组讨论情况等。
(四)参加民主测评、考察的人员,不准打人情分,不准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确保选好人,用准人,维护本局起码的公平与正义。
(五)参加竞争的人员要正确对待竞争,不准弄虚作假,搞拉票等非组织活动。
(六)如在竞岗中发现问题,应通过正当渠道如实向组织部门汇报,不得做违规的事情。对竞岗工作中的违纪行为,将
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二0一一年
第五篇:XX区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交流材料
XX区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交流材料 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中共XX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XXX
近年来,XX区根据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精神,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在建立、完善和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实行“阳光作业”,着力构建民主公开的选拔机制
一是大力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力度,进一步完善了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制度。把民主推荐作为确定考察人选的必经程序;在干部考察考核中,普遍采用了民意测验、民主评议的方法,并把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结果,作为干部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二是开展了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从1997年下半年至2004年底,已经开展了两次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收到了明显实效。即:1997年公开选拔了15名35岁以下副科级年轻干部;2004年公开选拔了5名专业招商副科级干部。同时,积极组织本区干部参加全市公开选拔,在市委组织的两次公开选拔工作中,有11名正副科级干部考选到市直副处级岗位工作。在公开选拔的过程中,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笔试、面试、考察,引入竞争机制,层层筛选,选出了一批素质较高的领导人才,发现掌握了一批具有培养前途的后备人才,从而拓宽了用人视野、形成了良好的用人导向、探索了新的用人机制。三是实行了区委全委会表决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制度。自2003年以来,所有乡镇、街道党政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都通过区委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只有获得半数以上同意的才能办理任职手续。截止目前,共表决通过了9名乡镇、街道党政正职人选。四是推行了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2000年以来,对拟新提拔的副科级干部和拟由副科级晋升为正科级的干部,都通过新闻媒介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接受群众对干部的监督。目前,共对289名科级干部进行了任前公示。
二、搬掉“铁交椅”,着力构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干部能上不能下能否得到有效解决,是衡量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有没有活力的重要标准。近几年,我们着重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途径和方法上进行了探索。一是推行了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2000年以来,对新提拔担任科级或由副科级提拔为正科级领导职务的干部,除选举产生或经人大、政协任命的外,已对189名科级干部实行了试用期制。二是推进了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近年来,在乡镇之间、部门之间、乡镇与部门之间、上下之间、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对282名领导干部进行了交流。三是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有了较大进展。对于工作实绩考核落后、重要工作目标没有完成、工作中有重大失误、考核情况综合较差、思想作风存在严重问题及年龄偏大的领导干部及时进行了调整。2002年以来,有1名领导干部因连续两年考核名次居后,2名领导干部因考核中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较多,2名干部因群众反映强烈,而被改任非领导职务,有2名被责令辞职,有113名科级干部因年龄原因退出领导岗位。四是建立了领导干部辞职制度。今年年初制定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13种情况下应当辞职,并在辞职方式、程序,辞职后职级待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目前,自愿离职从事经济活动的领导干部已达26名,责令辞职的干部9名。
三、力争“好中选优”,着力构建客观公正的考评机制
为避免和减少用人上的失察失误,扩大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上的监督权和考察权,我们把考察作为任用干部的重要环节,又作为全面认识干部的一个过程,对拟提拔任用的党政领导干部,通过民主推荐、民意测评,按一定比例差额确定考察对象,做到“好中选优”。在考察内容上,着重考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和“八小时以外”社交圈、生活圈的表现,不断增强考察内容的全面性。在每次考察时,精心汇制测评表格,将德、能、勤、绩、廉和社交圈、生活圈表现情况细分为6个方面22个小项,每个项目分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对应等次,对被测评对象进行逐项打分,然后,根据不同选项的分值计算出每个测评对象的应得分数,从而为提供了评价干部的客观依据。在考察范围上,做到工作圈、社交圈、生活圈“三圈”并重,根据考察对象的具体情况确定参评人员范围,将参评人员范围扩大到社区、楼道代表,家属、亲戚、朋友等人员,将考察公告张贴到社区、楼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自2005年对3名干部实行社交圈、生活圈考察以来,拓展参测人员36人,为有效监督干部,准确了解干部提供了参考依据。在考察方式上,做到纵向考察与横向了解相结合,现场考察与跟踪考察相结合,民主推荐和群众评议相结合,做到全方位、立体化地评价干部,有效地克服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失真、失察现象。
四、狠抓“源头治理”,着力构建纪律严明的监督机制
一是组织部门与执法执纪部门工作联系制度。区委组织部同纪检(监察)、检察、信访、综治、审计等执法执纪部门,就干部监督工作及时通报情况、掌握信息,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个别交流座谈等形式,听取执法执纪部门的意见。二是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区委领导及组织部门注意通过同领导干部谈话,及时了解情况,发现苗头性问题。三是参加下级民主生活会制度。从区委组织部、区纪委选派干部,由区委领导带队参加,进一步规范了会议的内容和程序。四是领导干部诫勉制度。对存在明显问题但尚达不到降免职条件的领导干部,向其郑重地指出问题,促使其尽快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五是领导干部回复组织函询制度。对群众反映领导干部在工作、作风、廉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摘要其反映的内容送至领导干部本人,并要求其限期向组织报告有关情况。六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任期审计制度。对各乡镇(街道)和区直各部门、单位的正职和主持工作的副职,委托区审计局进行任前、任中、离任审计。2002年以来,共对80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其中离任审计的46名。七是干部考察、考核制度。注重多视角、全方位地考察干部,全面了解干部的工作情况、思想政治表现和廉洁自律情况以及在八小时以外“社交圈”、“生活圈”的表现。八是干部监督工作督查员和信息员制度,聘请66名执法执纪部门领导和退下来的领导干部为干部监督工作督查和信息员,全面收集、反馈、核实领导干部监督信息。
XX区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促进了用人观念的转变,较好地发挥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作用。全区的选人用人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在选人用人标准上,进一步破除了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旧观念,出现了大胆使用优秀年轻人才的新变化;在选人用人的方式上,破除了封闭式选人和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旧观念,出现了人才资源部分由市场配臵和流动的新变化。凭群众公论识别干部,重实绩使用干部,以竞争选用干部,已经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和正确的用人导向。
二是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提高,活力得到增强。实现了不拘一格选人才,造成了一种人才涌现、群贤毕集的局面,使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大批学历层次高、知识面广、政治思想素质好、群众信得过的中青年干部进入各级领导岗位,有效地改善了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较好地发挥了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和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推动了全区各项工作的蓬勃发展。
三是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坚持党的领导和党管干部原则,充分发扬民主,注重群众公认,实现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走群众路线的内在统一,有效解决了在以往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领导者、组织部门的想法与群众意见不一致的问题,实现了二者之间看法的充分交换和沟通、互相补充和矫正,保证了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对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作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是实现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通过考试与考察相结合,达到了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的统一。通过民意测验、民主评议、组织考察等一系列环节,侧重了解干部的政治立场、思想品德、组织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廉政勤政及主要优缺点等全面情况。通过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主要是对应试者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综合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文字及语言表达能力、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水平等领导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作直接的量化检验,实现了对一个干部政治、业务素质进行全面、客观、真实、准确评价和判别的完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