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是有信仰的老师(教师节讲稿)
我们是有信仰的老师(情商快乐营教师节茶话会讲稿)
作者 老樊 演讲者 阿宝姐姐
小时候,我不知道世界上有这么多人,也不知道这世界上有那么多牛逼闪闪的人。不知道个体间的差异那么大,有的人富可敌国,有的人一贫如洗。不知道有的人思想如浩淼博大的宇宙,有的人贫瘠如一颗干涩粗糙的沙粒。有的人明亮美丽夺人心魄,有的人晦暗丑陋獐头鼠目。我只觉得自己一定很厉害,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一定可以很出名,一定可以赚很多钱,一定可以被崇拜,甚至可以很伟大。
这一切的破灭是从认识我的父母开始的。小时候溜达着跟他们一起去上班,发现了他们的秘密。原来他们非常一般,跟他们干同样工作的人很多,大家都挥汗如雨地讨生活,或者顺应时势为五斗米折腰。远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我的父亲有强大的基因优势,顺便造就了我的不凡人生,根本没这回事儿。“梦想”这个词这些年好流行,我在往前回顾的时候,觉得我的父辈们应该还来不及寻找梦想,便已丢失了它们。
我很小就开始困惑,原来我如此平凡,可又如何变得幸运呢?(我被那句歌词洗脑:我是如此平凡,而又如此幸运……)我细数了自己的特长,没有一样是可以让自己一鸣惊人、大红大紫的。教室里64个人,看着前排同学千篇一律的后脑勺,再回望后头同学前天灵盖上飘动的碎发,青春年少的我深深叹气。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这个职业,它确实类似当我们人类遥望银河系,最亮的那颗星,北极星。它是小熊座的α星,距地球491光年,绝对不是宇宙中客观亮度最高的星。但在我们人类眼中,它已经足够璀璨。
这个职业,就是老师。
因为我发现,一个好老师,会给我那么惊心动魄的感觉,就像带领我窥探到了这世界的秘密。老师就像掌握人类前进密码的魔法师,她不会把你送到终点,但会开启那扇门,告诉你,往前走,绝对满足你的好奇心。
我遇到的好老师都是不同意义上的。
有的在我最虚弱的时候,给了我一把火炬取暖。没错,就是小学二年级的雷老师,她让我坐了班委第五把交椅——劳动委员,从而拯救了我的自信。
小学四年级时,对,就是那个在重点小学当着班主任,为了贴补家用晚上还跑出去当出租车司机走穴、从不按常理出牌的张老师。是他告诉我,虽然貌似作文我写得不错,但这更证明我厉害的思维能力解数学题也会是一把好手。
那个写英文飞舞狂草的吴老师,虽然没有拯救我的英文,但让我的生命有了一丝阳光,走过了风雨飘摇的青春期。
那位初中的语文老师,虽然我没良心到连她的姓都想不起来了,但她给了我最美的语言启蒙。这是更小的时候,我翻看我爸那一架子书给不了的。
高中的班主任初老师,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认真的女人最美丽,同时,最臭美的女人也可以最认真;最简洁的方法确实最有力量,以及,想让别人接受,必须符合其思维方式。
还有物理韩老师,他无为而治的教学方法把我的物理解题能力推向一个极致。多年后,我才知道,这是大学老师的教法。
大学时给过我唯一一个不及格的、我动机性遗忘了他的姓名的《新闻评论》课老师,他让我明白,什么是原则、做人不能太随意、不能口出狂言、不能太消极、凡事都要两面看……当然,这是我多年后才悟出来的。
还有我的硕士生导师邓老师,现在越来越觉得他在灵魂上很完美,他启发了我持续学习的能力,这是传统的学校教育一直力不从心的领域,他悄悄地播种了,现在慢慢收获的是我。
还有一位张老师,他在心理工作坊里教我理性情绪ABC疗法。我现在运用的多炉火纯青,它如何解救我的人生,张老师,你造吗?
……
还有很多很多老师给我深刻影响。越长大,越发现不能用“好”、“坏”去评价老师,他们,都在完成我们灵魂的某种雕刻。
我当老师信奉的名言是伽利略说的:人不可以被教,只能帮助他发现自己。他最初也并不指向教育。但,我觉得放在现在的教育上,却有一种精妙无比的吻合。学习的方式和途径太多了,用“教”来禁锢自己做老师的伟大意义,有些买椟还珠似的可惜。当我从事了情商,终于有了那种可以一拍大腿似的领悟:我们真的在教孩子发现自己,这件事比什么都重要。
在正式成为老师之前,我实习和从事过很多职业。记者、编辑、人力资源、销售、市场、甚至跟老师搭边的培训,但没有一个工作让我觉得像当老师这么炫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你真的可以去翻翻看,有些职业听起来不明觉厉的样子,但,他们都是老师教出来的。
中国历史人物排行榜排名NO.1(孔子)的,是个老师。NO.3(老子)的是个老师,况且他还曾经是NO.1的老师。NO.6(毛泽东)当过老师,曾多次回忆过自己的伟大老师们;NO.7(孟子)和NO.9(朱熹)都是老师。排名较靠后的暂时略过不表。啊,我终于再次确认,如果想超越平凡的人生,当老师真是不二选择!
不管你是暂时享受渺小带来的安全感,或者像我一样惧怕于生命中的这种渺小,当老师都是最佳选择。这种渺小感会出现在当你发微博的时候——大V一条微博20万条赞和6万条评论,我的只有两个赞;出现在我去看病的时候——我去了一家号称上海门诊人最少的三甲医院的一个冷僻科室,居然上午都给我排到了163号!出现在我早上挤地铁的时候,简直要因密集恐怖症晕倒,这么多人,其中不乏帅哥美女,但我一个都不认识,想必他们也不认识我。那一刻,差不多要渺小到尘埃里。
但是——当我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在散播宇宙无敌超级电磁波。波长未知、影响未知、保存年限未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因为我的“帮助”,我对于“认识自己”和“认识知识”的帮助,会划破天际同时敲打灵魂,让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生命轨迹因我而不同。
更不要说你真正帮助到的学生。我们情商老师天天看到。在负面情绪中快窒息的孩子、自我虚弱的快跌倒的孩子,人际糟糕到想要抛弃世界的孩子、没有效能感行为滞后于时间的孩子……还有很多哪怕只有一点点问题和困惑的孩子……当你把他救上来的时候,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就不需要我赘述了吧。
我真诚地觉得,情商老师是这个时代最赤诚的老师,接近心灵,修筑基础。我深深地为自己的职业而自豪,希望大家也是。
这个时代,很遗憾,教师和医生一起成了公信力下滑最剧烈的职业。这不怪任何一个还满怀希望或者开始失望的个体,我只相信历史是螺旋上升的。引用同病相怜的行当中,特鲁多医生的名言: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者如此,我一直觉得,老师更应如此。也许我们不能对世界或一个人进行翻天覆地的改变,况且也不需要。但提供灵魂的情绪情感支持,一定是我们情商老师的伟大职责。一个灵魂被支持,就有能量去执行、去完成、去追逐,去上升,这已经是这世界上,最大的功德了。卢妈妈和广大家长也是这么说的,但仅仅求功德时,反而不一定能圆满。最关键是,沉浸于当下,享受每一个当老师痛苦磨砺后的喜悦,到平淡自然的破茧新生,再到享受融合后的劲爽超脱。
我确实说过,我们的事业是“素手广种莲花,誓以女身成佛”(我们是女性强势行业,哥哥们包容一下啊)。前一段时间还有某位同学在当老师当的很爽的时候引用过,看来也是认同的。这位同学就是我们今天的演讲者。希望大家一起播种,一起收获。
让我们一起,享受当老师的熠熠生辉、不再渺小的人生;让我们一起,教师节快乐!
第二篇:《做一个有信仰的老师》演讲稿
《做一个有信仰的老师》演讲稿
《做一个有信仰的老师》演讲稿
我是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耕耘在语文的百花园里,陶醉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我常常有一种不言而喻的幸福感。
有人问我:“张老师,天天这么忙碌,不累吗?”我笑了!
忙是正常的!但心不累啊!一届学生送走了,又迎来了新一届的学生。三年来,看着他们长高了,阅历增加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从懵懵懂懂走向成熟,内心常常感受到教育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应该源于一种使命和责任吧?
在现实的教育生态下,在自己的生存处境中,发现自己生命的最大可能,发掘孩子最大的生命潜能,这些可能和潜能的最大实现,这就是天命吧?
天命是什么?天命应该是至高的创造,绝不是标准化的生产。天命应该是一种教育信仰吧!亦或是对孩子的信仰。《语感论》有曰:“作为心灵,教师未必比学生高尚;作为人,教师未必比学生高贵;作为读、写、听、说的语言主体,教师也未必比学生高明。” 所以,作为教师,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相信孩子,信任孩子,相信每一块顽石中都藏着一尊佛,只需要把不必要的去掉就可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对人的信任,形象点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
还记得56号教室的雷夫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孩子,你没有听懂没关系,我会给你再讲一遍,再讲一遍,讲500遍,一直到你听懂为止。这就是信任,这更是信仰!正是发自内心的对孩子信任,对孩子未来成就的坚信,才铸就了自己对教育使命的一种信仰,一种升华。无论孩子经历多少反复,重犯多少错误,这种信任始终不改,这种信念始终不变。
相信岁月,相信种子!相信生命历程中最美的播种,在经历了未来的风风雨雨和岁月沉睡之后,人会突然顿悟和长大,种子也会苏醒和萌生,于是,我们会聆听到一种拔节的声音,会看到一个崭新的生命,于是,一个全新的孩子诞生了!这,就是我的教育信仰,是我们每一个播种者的信仰!
第三篇:教师节征文:我们的老师
教师节征文:我们的老师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一直滋养着我们这些花朵;老师是那一支支的蜡烛,照亮了我们却燃烧了自己;老师是那勤劳的蜜蜂,一直带领着我们不管辛苦的在知识的花丛里飞来飞去。老师就是这么的伟大。
我们班的每一个老师都是好老师。我们班的班主任王老师,一直带领着我们班,从未对我们失望过,一直对我们抱有坚定的决心,努力改正我们的错误,而她却是那么的辛苦。她不光要关心上课的内容,还关心着我们的纪律,为我们班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不停地操心着,劳累着。我们全班同学都很感激她。
我们班的科学老师应老师,带病坚持给我们上课。不管自己有多么难受多么辛苦,仍旧给我们批作业备课件。遇到我们班里纪律不好的同学就生气,听到我们考得不好的成绩总是想带领我们打一个翻身仗。她真的一心一意地管着我们,真的将她自己的身心都投放到我们的班上。
我们的数学老师黄老师非常幽默,在她的课堂上总是轻松愉快的,气氛总是这么和谐。但她看到不认真学习的同学也在为他们感到生气,听到我们班成绩不好的消息她总是要责备我们并且要求我们好好学习,她总是不停地为我们班提高成绩。
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是如此。在上了课内内容的同时,抽空给我们拓展课外知识,让我们通过了解社会从而学习语文,通过与其他老师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成绩,提高我们的语文各个方面的能力。
“啊每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啊每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就如同上面的歌词那样,老师就是这么的伟大,这么的肯为我们付出心血,我们大家都很感激我们的老师。早教师节快要打来之际,对我们的老师们说:教师节快乐!
老 师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唱起再熟悉不过的歌,由衷地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
老师就像阳光,温暖地照耀着我们,给予我们关怀与温暖;老师就像蜡烛,点亮我们面前黑暗的道路,为我们指引方向;老师就像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老师,老师!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称呼。老师是我们除了家人之外最该尊敬与感谢的人。
我不想用多么华丽的语句来赞美我们的老师,因为我觉得老师对我们的培育是伟大的,更是质朴的。老师不仅教授我们知识,也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在我因为成绩不理想而伤心的时候,老师会与我一起分析原因,安慰我鼓励我。在我因为努力而获得好成绩是会赞扬我,并帮我定好下一个目标,和我一起向下一个目标进发。而我一直相信,老师我们最值得尊敬的人,老师是为了我们将来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即使是一句批评,也是有道理的。老师对我们语重心长的教导使我们受益匪浅。然而老师却不求任何回报,只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有一个好的前途。这也许就是对于老师最好的回报。
伴随着金秋九月的脚步,迎来了第一个节日——教师节。在今年的教师节来临之际,祝愿我的老师能工作顺利,心想事成。祝愿所有伟大的老师们‘桃李满天下’。老师,您辛苦了!
第四篇:信仰管理讲稿
人格架构下党员干部的信仰管理
永安市委党校
李秀清
著名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这句话的前一半是针对一个人来说的,后一半是针对一个国家来说的。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信仰对其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信仰对其来说更为重要。一个党员干部有无信仰,它不仅关系到党员干部自身的政治修养和精神追求,它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着信仰缺失的问题,在习总书记系列讲话读本的第十章“打铁还需自身硬”中,他说道:“当前我们大多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坚定的,政治上是可靠的。同时也要看到,在党员干部队伍中,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在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他还把党员干部的信仰形象的比喻成总开关。在去年10月8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再次提出:“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总开关没拧紧,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露就在所难免。”那么党员干部信仰的总开关要怎么拧紧呢?今天我们试着从人格架构的角度来谈谈如何拧紧这个总开关,即人格架构下党员干部的信仰管理。针对这个主题,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人格架构下中国信仰的管理。二是从实践层面来探讨完善人格架构,加强党员干部信仰管理的三条路径。在人格架构下信仰的管理的理论思考部分,我们着重介绍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做信仰管理与人格架构的逻辑演绎,第二呢看人格架构下中国信仰的历史变迁,第三做党员干部信仰缺失的人格分析。
在介绍信仰管理与人格架构的逻辑关系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的梳理下信仰与管理的内涵。信仰是什么呢?信仰是由信和仰组成,信是信任信服,仰是抬起头来仰望,表示仰视或仰慕,不论是信还是仰,它们都人的内心活动,是从内心对某种主张、思想或者主义的极度信服和仰慕,并将之内化,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并为之奋斗终身。信仰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管理”是组织中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所进行的协调活动,以实现预期的目标,那么当前党员干部信仰管理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拧紧信仰管理的总开关,就是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坚守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信仰管理虽然包含着对自然、宗教、科学理性、道德、甚至是政治等各种信仰的管理。但是归要结底还是要对信仰的主体人的管理。因此,信仰管理实际上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管理。讲到了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就不能不讲到现代心理学派的奠基者以及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界,弗洛伊德第一次对人的心理特性做定义,在1923年他出版的一本书《自我与本我》中第一次提出了人是有人格的,什么是人格?一个人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层次组成了人的人格架构。那么什么是本我、自我、超我呢?本我以原始的冲动与欲望为主,以欲望满足和获得快乐为最终目标,哪怕这些快乐违背了社会伦理道德甚至法律法规,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超我”是社会道德理念的内化,遵循崇高的信仰和高尚的道德准则,要求个人行为完全道德化,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个人的生命而在所不惜,超我遵循“道德原则”,“自我”是人的理性部分,介于社会的现实要求、本我的利益需求和超我的道德追求之间,负责协调它们之间 的关系,服从超我,管理本我,在人格架构里面,只有“自我”与现实世界互动,它是人的行为的最终决策者,那么这个“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那么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辩证关系是什么呢?自我管理本我,服从超我,超我指导自我,自我控制管理本我,这就是三者的辩证关系。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三我的关系,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假设我是一个手握实权的领导干部,有一天有一个人向我行贿,送上一堆数额巨大的钱款,我心里很高兴,这么多钱,可以换房子、换车子、甚至可以养小蜜了。这就是心里的本我,满足原始的欲望和冲动,一心追求快乐的本我,那么这个时候呢?心里还有一个声音在提醒:“不义之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作为党的干部,绝不能以权谋私,这不义之财绝不能收”,那么这个声音就是超我,遵循崇高的信仰和高尚的道德准则来指导和约束自我决策。那么自我怎么办呢?本我说收,超我说不能收,自我要怎么决定?前面已经说过,人格架构中,只有自我与现实世界互动,对现实世界的各种制度规则进行感知和判断,服从超我,管理本我,因此自我进行了一番利弊权衡之后,最终做出了决策,这就是我们说的人的人格架构。
那么这样的一个人格架构和我们的信仰管理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着重要探讨的:人格架构和信仰管理的内在关系。为什么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信仰、探讨信仰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信仰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需要和心理满足,前面我们介绍信仰的时候已经说过,信仰呢是人的心理活动,是我们人所特有的精神现象,而心理活动,精神现象正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意识,包括潜意识和无意识对人的思维和行为的影响,而信仰作为人类的最高意识形态,对于信仰者的思想和行为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那么心理学正是研究这种影响,所以今天我们虽然探讨的虽然是哲学层面的信仰问题,却完全可以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里面找到一个理论支撑,这是它们的第一重内在关系。我们再来看第二重内在关系,前面我们介绍超我的时候说过,超我的主要内容是道德和信仰,那么似乎我们的信仰管理只要管理超我就可以了,但是在认识了整个人格架构之后我们知道了,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人格架构也有着不可分割的统一性,信仰管理绝不能把超我从整个人格架构中剥离出来进行单独管理,而是要兼顾到本我和自我,这是它们第二重内在关系。这也是我们今天从心理学人格架构的角度来探讨信仰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在理清了人格架构和信仰管理的内在关系之后,我们再来看下,从人格架构的角度来看一下,我们中国的信仰都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中国信仰管理有着怎样的历史变迁呢?国防大学的刘林福教授长期从事信仰理论研究,在他的《打造21世纪中国信仰》这篇文章中,他将中国的信仰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这四个时期分别是: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福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1年共产党诞生之后,以及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觉得这样的划分非常的清晰,今天我们就以这个历史时间为轴,从人格架构的角度谈一谈我对这四个时期信仰特点的理解,我们通过一个表格可以更直观的来看下。第一个历史时期在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中国信仰集中在了姓“孔”上,就是信仰孔子的儒家思想上,统治阶级运用儒家思想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思想,并且运用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科举考试”等一系列管理手段使得封建社会里的人民群众树立了牢固的“天子信仰”,那么这个时期因为儒家思想的深入人心,人格架构里面就体现出了超我的不断壮大,这是第一个时期,再来看第二个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时期,中国的信仰集中在信“西”上,就是信仰西方的“民主宪政信仰”,从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经过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及1911年的“辛亥革命”,这个信西方的信仰达到了顶点,在中国的精英群体里面,涌现出了一批信仰、崇尚、崇拜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宪政信仰的思想家、改革家和革命家,比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等,他们都想通过宣传的手段,改革的手段甚至革命的手段来宣扬自己的信仰,但是历史已经证明了,无论是西方民主宪政信仰还是西方的民主宪政道路,在中国都是走不通的,那么这个时期呢,因为这个信仰没有民众基础,使得西方的民主宪政信仰并没有成为中国广大人民的信仰,那么在这个时期里面,人格特点主要表现为信仰的混沌即超我的混沌。第三个时期,在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的信仰集中在了信“马”上,即马克思主义,到后来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中国开始了最先进的信仰,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信仰,这个时期,因为中国共产党给中国人民重新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人民的超我得到回归并且不断壮大。第四个时期呢,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信仰集中在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我们原来信仰的是传统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但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开始信仰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包括了邓小平之后的“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十八大已经用较重的笔墨阐明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一脉相承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那么这个时期呢,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动摇,并且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的超我得到不断发展。
我们说信仰指导行动,信仰推动历史,有伟大的信仰就会有伟大的社会进步,总书记在2013年7月再访西柏坡时说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总书记说:“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种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推动了中国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现代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个社会转型,思想多样,利益多元,诱惑加大的时代,也是党员干部的信仰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代。去年9月,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做了有关我国社会病症调查,调查显示,我国存在着十大社会病症,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信仰缺失问题。有超过半数(55。3%)的网友认为,官员群体存在信仰缺失,那么下面我们就党员干部的信仰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当前党员干部信仰缺失的主要有四大表现:
第一、不信马列:马克思主义信仰困惑化。那么这部分党员干部他们不信马列那信什么呢?去年10月4号人民网刊登“盘点贪官的三信”:信鬼神、信权力、信金钱。信鬼神:表现为“神本位”思想的蔓延化;信权力表现为“官本位”思想的顽固化;信金钱表现为“钱本位”思想的市场化。正是现阶段的一些党员干部的不信马列而信鬼神、信权力、信金钱导致了信仰缺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外因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理论界的专家学者经过深度的剖析,给我们归纳了以下四大原因:一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二是世界政治生态变化的影响。三是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那么这三点都只是党员干部信仰缺失的外部原因。我们都知道,外部原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部原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部原因要通过内部原因起作用,那么内部原因是什么呢?就是第四点:是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的影响。这是党员干部信仰缺失的根本原因。(去年)9月24号,年纪60岁的刘铁男站在廊坊中院的庭审现场痛哭流涕,他怎么也不会想到,38年前那个信誓旦旦入党的年轻人,今天竟会是这样的结局,“我怎么堕落成这样?”这是他在庭审现场的扪心自问,也叩击了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灵魂,怎么会堕落成这样呢?用我们人格架构来分析,就是本我的膨胀,超我的缺失和自我的放纵,首先呢我们来看下第一个原因:本我的膨胀。现实世界各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百般诱惑,使得本我不断的膨胀,一心追求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使得一些领导干部,拥权腐败,以权谋私,疯狂的进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以此来满足自己对金钱对美色对奢侈生活的无止境的欲望和冲动。有着LV女王头衔的辽宁抚顺市政府前副秘书长江润黎,因为其对奢侈品近乎疯狂的迷恋癖好,使她力压群贪,成为一个典型,她有一套190平米的房子,专门存放她的奢侈品,这些奢侈品包括253个LV名牌包,48只劳力士手表,还有1246套名牌服饰,600多件金银首饰,总价值超过了420多万,如果不是纪委的统计,这位地级市的原副秘书长,永远都算不清楚自己到底拥有多少奢侈品,这就是本我的膨胀。第二个原因,是超我的缺失,表现为放松了思想警惕,放弃了理想信念,抛弃了党性原则,失去了超我的指导力和道德的约束力,也使得一些党员干部滑入了贪污受贿的深渊。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法庭上忏悔:“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本应该为中国铁道,为中国梦做更多的贡献,然则就因为放松了学习,放松了思想上的警惕,使自己走上了这条路。”很多落马的贪官都表示,放松了思想上的警惕,犹如温水煮青蛙,原河南开封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森林,在锒铛入狱前曾忏悔道:““回想我的过程,多么像温水煮青蛙啊。我就是水中的那只青蛙,水温慢慢升高自己却浑然不觉,开始时还觉得很舒服,等到水温高了受不了想跳出来时,四肢已经半熟,无能为力了。”而温水煮青蛙对党员干部的信仰来说也是最可怕一个突破口,历史已经给过我们惨痛的教训,翻开上个世纪80年代世界地图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世界现在一下子多出了许多国家,它们都是从哪里来呢?绝大部分是从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国家分裂分化出来的,而这分裂分化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党员干部信仰的缺失。在尼克松的《1999不战而胜》这本书中他写道:上个世纪80年代他到东欧国家访问时就发现,东欧的共产党员已经完全丧失了信仰,意志和信心已经破灭,因此他断言“进行和平演变的时机已经成熟”。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重提信仰,重新探讨党员干部信仰管理,就是防止党员干部信仰缺失,防止东欧的悲剧、防止前苏联的悲剧在我们国家重演,这是第二个原因,超我的缺失。再来看第三个原因;自我的放纵。在人格架构里面,只有自我与现实世界互动,对现实世界的各种制度规则进行感知,然后服从超我,管理本我。对本我的管理呢,既来自于超我的指导和约束,也来自于自我对现实世界的党纪国法的敬畏。然而自我放纵,无视了党纪国家,无视了伦理道德,正如李森林在自己的忏悔书中写的那样:“随着职位的高升,自己丧失了对党纪国家的敬畏,在头脑中没有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真正是咎由自取!我的经历,不正印证了“玩火者必自焚,伸手者必被捉”的道理吗?希望党员领导干部以我的经历为鉴,在头脑中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多么深刻的忏悔呀,值得我们深思。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一张心理学人格架构的比喻图,它把人格架构比喻成一辆马车,把本我追逐快乐的驱动力比喻成一匹不受训化的野马,而把自我的控制力比喻成赶车的人,把超我信仰的指导力和道德的约束力比喻成载着圣贤的车厢。在现实生活的物欲横流、纸醉金迷诱惑中,超我缺失了,神圣的车厢没有了,而本我又不断的膨胀,这个时候,自我就像骑了一匹脱了缰的野马,失去了目标,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理性,在腐化堕落的道路上肆意狂奔。所以我们说,党员干部信仰缺失、腐化堕落的根本原因,主要就是本我膨胀催生了腐化堕落,超我缺失导致了信仰缺失,自我放纵无视了党纪国法。
刚才我们用人格架构的本我、自我、超我简单分析了党员干部信仰缺失的根本原因及其危害,那么新时期党员干部信仰的总开关要怎么拧紧,理想信念之钙要怎么补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完善人格架构,加强党员干部信仰管理的路径探讨。接下来,我们遵循心理学人格架构的基本理论,借鉴中国信仰管理的历史经验,我们来探讨下人格架构下信仰管理的路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条途径可以解决党员干部信仰缺失的问题。一是弘扬超我,夯实信仰管理的政治基础;二是尊重本我,夯实信仰管理的现实基础;三是完善自我,夯实信仰管理的制度基础。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条路径:弘扬超我,夯实信仰管理的政治基础。弘扬超我,那超我是什么呢?现阶段,我们的超我、我们的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那超我要怎么弘扬呢?我认为可以通过强化理论武装来弘扬,可以通过强化道德养成来弘扬,可以通过实践推动来弘扬。先来看强化理论武装。我们都说,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标志,理论上的坚定是信仰坚定的思想基础,基本理论出信仰。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从革命理论中可以取得一切信念。”我们来看看世界上几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信仰,都有自己的基本理论经典,比如基督教有《圣经》、伊斯兰教有《古阑经》、佛教有《佛经》,而我们中国信仰在封建社会的经典理论是什么呢?《四书五经》。那么我们共产党人的经典理论、革命理论、建设理论又是什么呢?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强化理论武装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下(播放短片),那么从这个短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像毛泽东、邓小平等这些伟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理论武装,我们说呢,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只是朴素的感情,更不是盲目的崇拜,而是要通过理论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学习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些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困惑,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是不是已经过时了,英国BBC广告公司曾经在全球范围内举办过一次“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活动”,马克思呢,被评为过去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2008年全球经融危机暴发,西方的一些政治家和学者开始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学术,《资本论》一度成为全球最畅销的书籍。历史再一次印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说,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复杂的斗争,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坚定信仰,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特别是要用我们中国特色社会法制理论来武装头脑,让中国特色的法制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强调,坚持把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制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公务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列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必修课。这说的是强化理武装。
我们再来看来强化道德养成。王岐山同志在2014年10月25日召开的中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13亿多的人口,不仅仅只靠法律来治理,需要靠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共同发挥作用,法律法规再健全,体系再完备,最终还是要靠人来执行,领导干部,一旦在德上出了问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所以我们说要强化道德养成。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十分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的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强调“德”的重要性,提倡修身养 德,推崇君子人格,道德人格。那么强化道德养成首先要加强道德教育,西方国家的行政管理,十分注重对公职人员的道德教育,他们认为这是预防和杜绝公职人员贪污腐化的治本之道,在德国,每一个公务员上岗之前都要在国旗下庄严宣誓,以传统的布鲁式官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廉洁奉公,公私分明。而新加坡政府的主要管理手段是“心治”,中国传统儒学的新加坡化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教育作用,知礼仪,懂廉耻,奉公守法,忠于职守,爱国爱民,这是新加坡化儒学的重要内容。而我们党一惯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道德教育,早在1939年毛泽东同志就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号召全党同志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同时为了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养成,我们在选拔任用干部上,一直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以德的杠杆选人用人,不断的要求党员干部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修养,总书记在2013年10月29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对党员干部强化道德养成强调了三条路径:改造党员干部主观世界、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加强党员干部品格陶冶。
我们说,信仰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行为实践的结果,所以也要强化实践推动。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是信仰者,倡导者,更是践行者,只有在践行中,党员干部的人格力量才会转化成榜样的力量,毛泽东同志的身边战功赫赫的大将无数,但是他只为两名普通的战士提过词,是哪两个呢?一个是张斯德,一个是雷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模范人物的榜样引领作用,他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实践证明,我们的信仰并不抽象,归根结底要落实在为人民服务,为百姓办事的实际行动上,归根结底落实在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榜样引领的实际行动上。那么这讲的是第一条路径,弘扬超我,夯实信仰管理的政治基础;
再来看第二条路径,尊重本我,夯实信仰管理的现实基础。人的本我,不仅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还有尊重的需求,还有人的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根据初级的、中级的、高级的三个阶段,也可以这三个层次分为自然的需求、精神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今天我们就应运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来探讨如何尊重人的需求,如何尊重本我。尊重人的自然需求我们提出要注重利益导向,尊重人的精神需求我们提出要注重人文关怀,尊重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提出要注重组织培养。
先来看一看注重利益导向,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而我们党在早期的革命实践中,就是尊重革命群众的本我,注重利益导向,用最朴素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那么我们党在早期的革命实践中是怎么发动农民闹革命的呢?我们到一个村里去发动农民闹革命,首先会寻找一个谁?会找一个在村里面威望很高,但是家徒四壁、一穷二白的老大爷。我们到老大爷家里面去访贫困,开口的第一句话一定是:“大爷,日子过得好不好?”大爷怎么说呢?:“不好!家里没有粮食,三天都揭不开锅了。”我们共产党员就问:“那您家的粮食呢?”“粮食都交给地主了”。“您家的粮食为什么要交给地主呢?”“我们种地主家的地是要交地租的”“您为什么不种自己家的地呢?”“我们没有钱,买不起地。”“不要买!”“怎么不要买?”“我们把地主老财家的地要回来不就行了?”老大爷很吃惊,“这地能要的?”这时候,我们共产党员理直气壮的告诉老大爷“怎么不能要?我们毛委员长教导我们,打土豪、分田地。”这下大爷可来劲了,“你们真能要到地?”当天晚上,他就把自己的儿子、侄子外甥、街坊邻居的半大小伙子全都发动起来,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就冲进了这个村的地主家,把这个地主打跑了,然后把地主家的粮食、衣服、房子、土地全分了,并且谁家越穷分的越多,等农民兄弟分完了,吃饱饭以后呢,我们这个地下党共产党又找到了大爷,问他“现在的生活好不好?”,“好!现在能吃饱饭了!”“可是大爷,我们打跑的只是这个村的地主,而这个地主的姨表哥舅表姐还在别的村当地主,如果我们不把他们一起打跑,他们就会回过头来抢回我们革命胜利的果实,再把地给抢回去。”大爷一听急了,我们一万个不答应,坚决不能让他们把地抢走!那么怎么办呢?成立农会,建立政权,这就是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信仰管理模式。我们尊重革命群众的本我需求,注重利益导向,用最朴素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革命群众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且把自己毕生的追求和信仰凝聚在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目标上,紧密的团结在我们党周围,永远跟党走,永远听党的话。中国革命事业的伟大成功,我们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是对信仰管理中尊重本我、注重利益导向的最好的验证,这说的是注重利益导向。我们说呢,尊重本我的精神需求我们提出要注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什么呢?人文关怀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其核心是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前面我们说,有困难找党员,但是党员自己也有困难,当我们党员干部自己面临生活困难,面临工作压力,面临精神苦闷的时候,该找谁呢?对此,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注重人文关怀,十八大报告在此基础之上再次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政治思想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党内人文关怀这个命题的提出,是在社会大变革的深刻背景下提出的,也是解决社会转型时期党内各种矛盾的必然要求,党内人文关怀主要是要加强加强党组织对党员的关怀,加强党员与党员之间的关怀。那么人文关怀关怀什么怎么关怀呢?生活上关心、精神上引导、感情上慰籍、心理上疏导、发展上帮助。怎么关怀呢?建立公平的干部人事制度,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这就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人文关怀,也是对党员干部进行心理疏导的最有力的武器。我们说人文关怀不仅仅是物质上精神上给予党员干部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要在政治上帮助党员干部,满足马斯洛人的需要层次里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提出要注重组织的培养,总书记强调: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那么组织培养培养什么呢?一要培养信仰型的党员干部,二要培养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什么是信仰型的党员干部呢?那就是对党的事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党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那么培养这样的党员干部,就需要我们组织在政治上关怀,在工作上激励,就需要我们组织创造平台,提供机会,帮助党员干部实现自身价值。
而要让党员干部对党组织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就要求党组织自己要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所以组织培养也要培养自己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战争年代,无数的热血青年抱着“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的革命热情,穿越了国民党设置的一道道封锁线,奔向了心中的革命胜地——延安。(播放歌曲)从这首熟悉的旋律中,我们已经回想起了那个地方,那个在革命战争年代里面无数热血青年心中的革命胜地——延安。(播放歌曲)在这些热血青年当中有一个叫凡成的广东籍青年,在去延安的路上,他不幸病倒,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他仍然还把头朝向延安的方向,双手抠进黄土,艰难的向前爬行,爬出了生命最后的28米,为什么爬也要爬到延安去呢?因为延安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因为延安有毛主席,因为延安有党组织,因为延安可以找 到信仰的归宿,找到共同的理想,因为延安可以实现人生的目标,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就是组织,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所以我们强调,组织培养,既要培养党员干部实现自身价值,成长为信仰型的党员干部,同时又要培养组织自己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广大党员干部对组织能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这讲的是第二条路径,尊重本我,夯实信仰管理的现实基础;
在探讨超我和本我之后,我们再来探讨下自我,自我是人格架构里面与现实世界互动,对现实世界的各种制度规则进行感知,然后控制本我,对本我有控制力,这个对本我的控制力既来自于自律,也来自于他律,自律就是人格架构里超我的指导约束力,而他律就是对现实世界的制度规则、党纪国法的敬畏。那么如何通过自我对党纪国法的敬畏来加强对本我的控制力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第三条路径:完善自我,夯实信仰管理的制度基础。总书记在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对此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培养底线思维,二要培育文化根基,三要培育评价体系。
培养底线思维就是要在党员干部的心里树立法律底线和制度底线,当超我信仰的感召力,道德的约束力失去效力的时候,自我还有法可依,有制度可依,那么这个时候,制度就是信仰的底线。我们前面介绍尊重本我,时强调要注重利益导向,但这并不是说领导干部为了满足个人的本我需求,利益需求就可以利用用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这是党章的刚性规定,决不能逾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党中央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决定强调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全党必须一起严格执行。今年10月18日中纪委又重新修订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更新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可以说党章和党纪国法就是高悬于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达摩克利斯之剑是西方文化的典故,意在唤醒人们的自警、自醒、自律的意思,当每一位党员干部对头顶的这把宝剑形成敬畏之心的时候,制度底线的防火墙也就建成了。这是西方文化的启示,而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五千年的历史积淀能给人以更多的启示。英国著名的学者罗素曾经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那么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和祥和。”而这一些东西就是我们提出的要培植文化根基,培植制度文化的根基。北欧国家普遍认为,文化是制度之母,他们的公民大都形成了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任何的以权谋私、违法乱纪都被视为是令人唾弃的行为。这对北欧官员的廉洁自律奉公守法有着极大的影响,这也是北欧国家不用重典依然廉政的重要原因。作家龙应台对文化有着独到的诠释,在一次议会接受议员提问的时候,有一个有意刀难她的议员问她:“你说文化是什么?”龙应台回答到:“文化是独处时,他,如何与自己相处?所有的教养、原则、规范,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他怎么样? ”在龙应台看来,文化的底蕴就表现在人的自我规范,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使人规范自我。中纪委十八届四次全会报告中强调:“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思想,有丰富的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这为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文化营养。我们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文化营养。”这说的是第三条途径。最后呢是要培育评价体系,我们说权力不受到制约、监督,就会导致腐败,因此党的十八以来,提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在笼子里运行。而前我们介绍党员干部信仰缺失的时候说过,党员干部一些本我的膨胀不受到制约,就像脱了缰的野马一般需要制度之绳的制约。那么这条制度之绳是什么呢?可以说制度之绳千条万条,关键的一条是要精要管用,重要的一条就是培植党员干部监督、考核、评价体系,那么这个体系让人民监督什么?考核什么?评价什么?信仰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信仰外化是党的作风,所以监督考核评价的是党干部的作风,我们要监督考核评价广大党员干部是否牢记党的宗旨,是否牢记党的理想信念,是否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的监督考核评价体系是使党员干部的一切行动都纳入了党纪国法和制度文化的约束之下,党员干部的活动延伸到哪里,我们的监督考核评价也延伸到哪里,当每一个党员干部对党纪国法形成敬畏之心的时候,当每一个党员干部对制度文化形成敬畏之心的时候,当每一个党员干部对评价体系形成敬畏之心的时候,本我也就被关进了能够抑制其膨胀的笼子里。通过以上三条路径,弘扬超我,尊重本我,完善自我,使我们的党员干部真正的做到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真正做到共产党人坚守崇高信仰、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今天我们重拾了信仰这个话题,并不是说我们缺乏信仰,而是我们的信仰被放进了蜜罐中,已有了思想上的空中楼阁之危。英国诗人马普顿尔说过:“人活着,就要用生命去解释自己的信仰”。我们共产党人一旦认定了自己的信仰,就要坚定的去践行,我坚信,只要我们付出了、我们努力了,人民和历史会给我们一个公正和满意的答案。
第五篇:女教师演讲稿:因为我们是老师
精选范文:女教师演讲稿:因为我们是老师(共2篇)因为我们是老师,一旦卧倒病榻,可为了我们的学生,一边“打点滴”,一边坚强地踏上讲台。虽有那嗷嗷待哺的婴儿,因那一片赤诚驱使着我们迎着血色的残阳最后一个跑进幼儿园,急忙来到那眼泪汪汪的孩子面前。因为我们是老师,我们知道老师生产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产品,每一个灵魂的雕塑绝不会是全部的复制,每当上课,千百双眼睛盯着我们的举手投足,像是接受着世界上最严格的检阅,教学上的玉中微瑕,都会使自己茶饭无味,彻夜无眠。因为我们是老师,不求报恩,不事索取,却偏偏赢得人们的信任和爱戴,我们中有全国级别最小却要求“文武双全”的主任——班主任,我们是威望最高的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从不敢涉足那旅游胜地的四星级宾馆,更对那挥金如“水”令人咋舌的“格林咖啡”“流星茶苑”望而却步。可走进新华书店面对教科资料时,不惜千金散尽、毫无怨悔。因为我们是老师,有堆成小山似的作业得批改,有时还带回家加班加点,此时我的丈夫就得为妻子做晚餐拖地板,为孩子盖被子,家务就成了丈夫的专利。望着丈夫忙碌的身影,我深深地内疚着,真想对他说声:“对不起。”可谁叫你娶了一个当老师的妻子呢?因为我们是老师,每逢新春佳节,有从国外和祖国四面八方雪片般的贺卡,无论您走到天涯海角,常有一个熟悉而陌生的朋友问候,叙几番离情,道几声珍重。老师的别名让我们自豪一生。总有人认为老师每天只是机械重复地张张嘴巴,打打红钩,却不知“传道、授业、解惑”的丰富内涵。老师少商人味,多书卷气,古道热肠,人送雅号——书呆子。呆得可敬,呆得可赞,呆得可叹!因为我们是老师,不读书,不学呆,何以有摘取德巴赫王冠明珠之旷世壮举?不读书,不是呆,何以有人造出地球卫星火箭导弹电子时代的道道彩虹?不读书,不成呆,何以有文学巨匠,一代宗师,何以有国际金奖,亚运金牌?何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在釜山赛场频频响彻云霄?因为我们是老师,我们愿把一滴一滴的血流入祖国的血脉,一钎一钎开凿新一代闭锁的矿床。我们自尊自重、自爱自惜、自立自强。面对三尺讲台,不改初衷,对下一代一往情深,任凭多少“风吹雨打。”老师,就该似青松、若野草,不择地势,不求豪华舒适,我们植根僻壤,为的是默默追求心中的梦。老师,只知道开采那煤海的乌金给人以温暖,只知道开发那林海碧蓝给人以富有,只知道开通那沙海的蛮荒给人以绿荫,只知道默默无闻坚韧地建造一座又一座的知识金字塔的地基。来吧,让我们的血,奔涌在共和国的心脏,让我们的汗,凝结在共和国孩子们即将一飞冲天的羽翼上。因为我们是老师。
[女教师演讲稿:因为我们是老师(共2篇)]篇一:女教师演讲稿:因为我们是老师 女教师演讲稿:因为我们是老师
因为我们是老师,一旦卧倒病榻,可为了我们的学生,一边“打点滴”,一边坚强地踏上讲台。虽有那嗷嗷待哺的婴儿,因那一片赤诚驱使着我们迎着血色的残阳最后一个跑进幼儿园,急忙来到那眼泪汪汪的孩子面前。
因为我们是老师,我们知道老师生产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产品,每一个灵魂的雕塑绝不会是全部的复制,每当上课,千百双眼睛盯着我们的举手投足,像是接受着世界上最严格的检阅,教学上的玉中微瑕,都会使自己茶饭无味,彻夜无眠。
因为我们是老师,不求报恩,不事索取,却偏偏赢得人们的信任和爱戴,我们中有全国级别最小却要求“文武双全”的主任——班主任,我们是威望最高的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从不敢涉足那旅游胜地的四星级宾馆,更对那挥金如“水”令人咋舌的“格林咖啡”“流星茶苑”望而却步。可走进新华书店面对教科资料(material)时,不惜千金散尽、毫无怨悔。
因为我们是老师,有堆成小山似的作业得[女教师演讲稿:因为我们是老师(共2篇)]批改,有时还带回家加班加点,此时我的丈夫就得为妻子做晚餐拖地板,为孩子盖被子,家务就成了丈夫的专利。望着丈夫忙碌的身影,我深深地内疚着,真想对他说声:“对不起。”可谁叫你娶了一个当老师的妻子呢?
因为我们是老师,每逢新春佳节,有从国外和祖国四面八方雪片般的贺卡,无论您走到天涯海角,常有一个熟悉而陌生的朋友问候,叙几番离情,道几声珍重。老师的别名让我们自豪一生。
总有人认为老师每天只是机械重复地张张嘴巴,打打红钩,却不知“传道、授业、解惑”的丰富内涵。老师少商人味,多书卷气,古道热肠,人送雅号——书呆子。呆得可敬,呆得可赞,呆得可叹!因为我们是老师,不读书,不学呆,何以有摘取德巴赫王冠明珠之旷世壮举?不读书,不是呆,何以有人造出地球卫星火箭导弹电子时代的道道彩虹?不读书,不成呆,何以有文学巨匠,一代宗师,何以有国际金奖,亚运金牌?何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在釜山赛场频频响彻云霄?
因为我们是老师,我们愿把一滴一滴的血流入祖国的血脉,一钎一钎开凿新一代闭锁的矿床。我们自尊自重、自爱自惜、自立自强。面对三尺讲台,不改初衷,对下一代一往情深,任凭多少“风吹雨打。”老师,就该似青松、若野草,不择地势,不求豪华舒适,我们植根僻壤,为的是默默追求心中的梦。老师,只知道开采那煤海的乌金给人以温暖,只知道开发那林海碧蓝给人以富有,只知道开通那沙海的蛮荒给人以绿荫,只知道默默无闻坚韧地建造一座又一座的知识金字塔的地基。来吧,让我们的血,奔涌在共和国的心脏,让我们的汗,凝结在共和国孩子们即将一飞冲天的羽翼上。
因为我们是老师。
篇二:教师演讲稿:我必须去学校,因为我是老师
教师演讲稿:我必须去学校,因为我是老师
我必须去学校,因为我是老师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必须去学校,因为我是老师》。首先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一个忧心忡忡的母亲带着儿子向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求助:“先生,请您跟我儿子说几句,劝他不要吃太多的糖果。”长者沉默片刻,然后说:“现在不行,等过两星期你再带孩子过来。”
两周后,这位母亲带儿子再次登门拜访。长者看着孩子的眼睛,诚恳得说:“好孩子,为了你的健康,我希望你以后要改掉贪吃甜食的坏毛病。”
孩子的母亲既感激又困惑,问道:“为什么让我等两周?您当时不可以这么说吗?”
这位长者答道:“绝对不可以。两周前,我自己也是嗜糖如命啊。”
这位长者的话令我深有感触。要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教师必先完善自己。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培养人格,正如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人格中的自我、责任心、态度、爱心、道德等,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一种榜样在学生人格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人格完美,对学生的心灵就有感召作用。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
其实,我是个比较懒惰的人,记得在大学刚毕业时来到五中工作,得知每天早晨七点二十要到校开始早读课时,直冒冷汗,因为四年大学生活和假期早已没有了早起的习惯。
出问题的学生。有时候我们确实会随口说出一些话,当你说到做到时,学生们得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件奖品了。
3、换位思考。在我给学生提出要求之前,我总会问问自己是否能做到。因为当我批评学生时,如果我也做不到,学生就不可能真正接受批评。有一个学生很爱打扮,穿着过份时髦,有点像社会上的闲杂人员。当她分到我班时,我找她来谈心,首先肯定她的爱美之心,同时希望她能注意到自己的学生身份,我问她如果老师上课也穿成你这样,同学们还能专心听课么?慢慢的,她在周记中给我回应,并改变了许多。但我相信,如果我也不顾教师的身份一味地讲究穿着时髦那么一切都无法奏效。
我们说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其时责任也是一种爱,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一名援藏教师在一篇名为《带着爱启程》的文章中写到:“当我看到那些帮孩子背沉重行李的母亲那期待的眼光时,当紧紧握着家长的手,听家长一遍遍地说‘拜托、拜托’时,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这正是师爱的真挚的表白。教师应是世界的良心,民族的良心。尽管现代教育技术日益高超,但
在涉及学生人格的完善、特别是道德、价值观念形成方面教师的作用无法取代。“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对教师的职业多一点使命[女教师演讲稿:因为我们是老师(共2篇)]感,我们的生命就多了一份精彩。生命和使命同行,人格就能闪发出耀眼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