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魂主题读书教育活动(推荐)
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放飞梦想”演讲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为了充分展示我校学生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的爱校情怀,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让同学们在比赛中学习,在比赛中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爱校情怀,展现新时代的学生风采,经学校研究决定,在10月份举行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放飞梦想”演讲比赛。
二、活动要求
各班选手以“放飞梦想”为主题现场演讲,题目自拟,演讲内容可珍惜现在、展望未来;也可反映在在读书活动中所思所想,抒发自己爱祖国真实情感。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各班要认真向学生宣传开展本次演讲比赛的目的、积极意义,营造氛围。
第二阶段:征集稿件。要求每名学生结合本次活动的要求,准备一篇演讲稿。
第三阶段:初赛阶段。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演讲,有学生集体评议打分,确定本班决赛选手。
第四阶段:决赛阶段。各班选手按抽签顺序登台演讲,根据评分标准和规则确定获奖选手并颁发获奖证书。
四、比赛方式
初赛:由各年级组织,各班主任具体负责,每班评选出一名优胜者参加学校的决赛。
复赛:学校统一组织,按选手分数评出奖项,选出优胜者参加全区的演讲赛。
五、比赛要求
1、班主任要要认真组织筛选,精心指导。
2、每人演讲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3、决赛选手采用抽签顺序制,按抽签次序依次上台演讲。
4、学生须着装整洁、得体、落落大方。
5、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具体,条理清晰,结构精巧,富有启发性,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六、评分规则
每位评委为每位选手依次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得分为选手的最后得分。
建国学校
2014年10月
第二篇:“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总结
“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工作总结“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是以《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等读本作为教材,通过以“传承经典,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一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弘扬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教育,帮助他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
接到通知后,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带头深入研究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等书的导读建议,经过认真的研讨和周密的策划,将《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等读本的学习和活动融入学校的读书活动中,有序开展,增强了教育实效,学生们在参加诵读过程中获益匪浅,升华了对家乡、对祖国、对中华精神的认识,达到了预期效果。
现将本次主题读书活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
一、全校师生共同阅读。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两书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出发,选择了在民族发展史上能够彰显中国精神的诗歌和文章进行了有序合理的编排、注解,力求使同学们在读书活动中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从而成长为既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使命感,又有全球视野、国际眼光、世界胸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这两本书也很适合用作德育素材,为此,我校正式通知各科教师全员参与学习它,并在精心分析后,选用和自己所教学科相关的素材,进行课程资源链接。
班主任老师则在学习之后,根据读本主旨设计并实施符合学校实情,具有班级特色的活动计划,将读书教育活动扎扎实实地推进落实,吸引更多的孩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此次活动中。
二、广泛开展活动。
班主任将晨读、课余时间和班会开辟为此次主题活动的阵地。在各位班主任老师的精心策划下,读书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学校真正成了书声琅琅的乐园、才艺比拼的赛场、快乐德育的平台。
例如七年级班主任每天早晨进行十分钟的集体朗读,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不知不觉受到了熏陶,懂得了道理。每天积累一句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名句,学生用这些句子来自查自省,老师用学生们熟知的名言谚语来进行批评教育,效果非常好。
八九年级班主任以讲述、穿插故事为主要形式,每天和学生共同走进《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读本,在讲述中亲近名人,学文明理,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并大大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一批讲故事小能手脱颖而出。
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多种多样的活动,促使学生将全书内容自学完,再经过各种形式的复现,内化成自己的信念和人生准则。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能够理解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和坚
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愿意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本次“中华魂”的主题教育中,我校教育工作者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充分利用、挖掘《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等读本的教育教学功能,通过主题读书教育活动,师生共同经历了一场精神洗礼,“传承经典、弘扬民族精神”已经植根于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关爱下,继续把读书活动进一步抓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将此项活动的育人作用发挥到更大更强。
上寨中学
2013年月
第三篇:2011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计划
头道影子实验小学
2011年第二学期开展《中国精神颂》
“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正确的思想教育人”。结合我校开展的“书香校园”读书教育工作实际情况,我校德育处、少先队深入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
二、活动主题:“中国精神颂”
三、活动内容:
本次读书活动由宁城县教育局、县关工委领导牵头,镇关工委密切配合,德育处、少先队主抓,各年级组实行内容统筹安排、集中开展,各项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1、《中国精神颂》园地、板报设计(6月份)
2、《中国精神颂》主题队会观摩(7月份)
3、《中国精神颂》答题竞赛(7月份)
4、传唱《中国精神颂》革命历史歌曲(6——12月份)
5、《中国精神颂》全县演讲比赛(6月27日安排六年级学生参加)
6、举办《中国精神颂》主题报告会(11月份)
7、撰写“中华魂”主题读书教育活动作文(7月份,四至六年级)
四、《中国精神颂》主题读本
1、发放时间:2011年6月2日至20日
2、从即日起二至六年级利用晨读、班会、队会等时间进行阅读,并填写每课后的填空内容。
3、读本介绍:
《中国精神颂》(注音读本)小学二年级使用;
《中国精神颂》(小学读本)小学三至六年级使用;
五、总结表彰
在2011年末,依据活动开展情况,对在全校小学生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优秀的个人予以表彰,同时向上推荐先进集体和个人。
1、表彰时间:2011年12月上旬召开头道影子实验小学“中华魂”读书教育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2、奖项设置:先进集体8个,优秀组织奖13名,优秀指导教师奖13名,优秀学生奖:一等奖各20名,二等奖各30名,三等奖各50名。
德育处
2011年5月20日
第四篇:中华魂主题读书活动方案
实验中学关于在全校开展中华魂“辉煌与梦想”主题
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825”指示为统领,以党史、国史教育为主线,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为载体,引导广大师生深刻感受建党96年、建国68年、改革开放39年和十八大以来五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四个“自信”,听党话,跟党走,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根据上级组织和校委会安排,在我校开展“辉煌与梦想”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中华魂”主题教育组织领导小组。组 长:郭江旺
副组长:续丁俊
孙天才
张明俊
成 员:王海娟
孙金鹏
各班班主任以及全体语文老师
三、参加对象 全体学生
四、活动步骤及要求
下面将我校中华魂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2017年11月20日~11月23日宣传发动阶段。学校通过领导班子会议、班主任及语文老师会议等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的意义。同时,各班要按 照学校要求和中队实际情况结合布置本次活动;并制定本班的教育活动计划。2、2017年11月24日~2017年12月1日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以“中华魂”为主题的班会。学校将举办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读书活动当中来。要求各班上交五份以“辉煌与梦想”为主题的征文。3、2017年12月4日~12月8日为征集征文阶段。充分发挥学校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把本次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把爱国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中。要求以班为单位,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为主题,利用班会及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阅读《辉煌与梦想》主题读本,结合学生实际感受撰写征文,每班于下周上交优秀征文5篇,学校继续组织评出优秀征文不少于8篇。
4、2017年12月11日~2017年12月15日开展演讲比赛。各班组织推举2名学生参加校园主题演讲比赛预赛和决赛,各年级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初赛不参加按弃权计分。5、2017年12月18日——为成果收集阶段。各班开展主题教育的成果(征文、演讲比赛、图片等)上交到政教处,要求每班上交征文或其他作品至少5篇以上,从活动开展,上交材料等方面总结评比出开展本次活动的优秀班级,并对上交的征文和其他作品进行评比,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以及活动开展优秀班级。6、2018年3月,上交我校的优秀征文到县关工委参加上级评审。
第五篇:中华魂教育读书活动方案
“中华魂”教育读书活动方案
为了传承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启迪民族未来,我校特举办“中华魂教育读书活动”。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以《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为主要读物,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诵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乃至熟记我国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
二、以班为单位在课前或其他课余时间,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诵读。
三、每天诵读时间不低于半小时。
四、诵读时教师必须在场指导,以便及时予以指导、纠正,或是释疑解惑。
五、对于已读篇目,教师要及时通过各种方式(自查、互查、抽查)予以检验,以达到学生留有深刻印象的目的。
六、学生之间应当相互探讨,相互交流,以求文学素养和人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