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思】也说韩寒作品的真实性
【反思】也说韩寒作品的真实性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 蔡剑峰
最近越来越频繁地被问及:你对“韩寒方舟子之争”怎么看?并且,我感觉发问者很可能对我怀有某种期待,这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积极的负担。因此,如果我非得就此事说些什么的话,那么我首先要表明,以下的话都是对向我发问者说的——因为你们知道,我只会就切身的问题或者问题中切身的部分发表意见。
我首先要说的是:韩寒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韩寒——这句话特别地送给那些信奉柯南名句“真相只有一个”的人。
貌似这场论争的一个焦点就是:作者是否能够为其作品自证?在结论上,我同意韩寒的回答:不能。但我对此的理解与他不同。道理很简单,套用康德的话来说:作品的价值并不是某个具体事物的自身属性,也不取决于所谓的“作者本意”(关于这一点我就不啰嗦了)。因此就那些文字作品来说,它是不是韩寒写的,压根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但话说回来,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并不是《三重门》,也不是后来的那些博客文章,而是韩寒本人。因而,真正的问题就提出来了:对于“韩寒”这样一个作品,韩寒本人能“自证”其真实性吗?
“韩寒”这个作品的真正“作者”,笼统地来说,是“时势”;具体地来说,是他的父亲和朋友、韩粉和韩黑、政治和传媒„„以及他本人。这一点许多人都谈到了,并且,拥有这种见识的人至少会说,哪怕“韩寒”这个作品有假,要承担造假责任的也绝不仅限于韩寒本人,甚至,首先不是他本人。但是,这里要讨论的绝不是谁创作了“韩寒”这个作品的问题,而是“韩寒”这个作品的价值问题,而上文讲了,作品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作者本意”。而作品的真实性,唯有放在作品的属人价值层面讨论才有意义,否则充其量不过就是一个“知识产权”问题,或者说得通俗一点,是一个“稿费的归属”问题罢了。我想,即便是方舟子,他的目的也绝不是要韩寒将《三重门》的版税归还给其枪手吧?
说到底,“韩寒”这个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从中读到的“历史的真实”,而这个真实,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海明威说: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而鸣。而我要说:不要问“韩寒”这个作品是谁写的,它就是你写的。于是我们首先要自问:我所看到的“韩寒”(即我所创作的“韩寒”)是怎样一个作品?进而,我看到了这样一个作品,说明了我拥有一个怎样的眼界(即我是怎样一个人)?
“韩寒”这个作品的素材很丰富,这里仅举一例。比方说,在某学生看来,韩寒是一个反叛体制化教育并且获得成功的人。这很可能表明了,这个学生也对体制化教育感到不满,而与此同时,他未曾反叛或者反叛了但未取得成功。进而,如果有人指责韩寒不真实,即等于否定了反叛体制化教育是一个发乎内心的真实诉求,或者,否定了这种反叛能够取得成功的现实可能性。我们说,这样一个“韩寒”,是一个具体化的“韩寒”,也因为这种具体化,他不再是一个普遍、永恒的“韩寒”,道理很简单,如果我国不再实行体制化教育了,这个韩寒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那么,我们再深入一步,对当前教育制度的反叛,是对所有既定规则的反叛中特殊之一种,这样一来,该生眼中的韩寒此时成为了所有既定规则的反叛者的一个代表,于是他不仅在反对职业教师时,而且在反对父母或老板的权威时也能援引这个作品了„„现在我们看到了,“韩寒”这个作品当然是会变化的,因为它是有生命的,而它的生命就在于我们不断深入的自我认识(也即自我的不断生成)。
这样的一种讨论,是切身的、积极的和有意义的。即便某个阶段性的认识有误,那也不过是“成长性的失误”,而这样一种“失误”是伴随我们成长的全过程的,毕竟,我们索求的并不是一个既定的“标准答案”——这一点恰是我们反叛体制化教育的意义所在。
这里顺便说一句,有人说韩寒不应当与方舟子斗嘴,而应当用他的作品来证明他自己的真实性。这话听上去似乎好听一些,但我却要反问一句:对于韩寒这样一个年轻人,你一方面要求他真实,一方面又要求他不要骂人、不要玩什么悬赏和起诉,难道这两个要求之间就不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吗?这再次印证了一句话:极端相互对立的双方分享的往往是同一个前提。在这里,前提就是“韩寒是一个神”,对立在于,韩粉因此而护他,韩黑因此来倒他,不过如此而已。双方谁都没有深刻反思过,这个“神”的基础究竟在哪里。而马克思曾提示过我们:如果你要真正地反对“神”,首先就不要将谁当作“神”来打。
韩寒本人是“韩寒”这个作品的一个特殊的作者,但其特殊性并不在于他本人(作者本意)即是“标准答案”,他自己眼中的“韩寒”同样也出于他的自我认识,而正如我们通过“韩寒”这个作品看清了我们自己一样,他也从他的对象(包括但不仅限于他自己)身上获得他的自我认识。所以接下来要谈论的,即是韩寒本人对“韩寒”这个作品的认识。
根据韩寒的表达我们可以看到,他将自身看作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至于是“神童”、“天才”还是“只做自己喜欢的事的人”,不过是这种个体的不同名称罢了。他之所以这样表达自己,或许有其苦衷。比方说,作为一个既定规则下的不合作者,或者借用我们更熟悉的名词,一个“异见分子”,他得面对许多的风险,而拒绝任何他人或团体贴在他身上的标签,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方式。当然,这种方式虽然有效,但仍不保险。我曾半开玩笑地将他比作是当代的苏格拉底,在我看来,苏格拉底也是孤身挑战当时的既定规则,其方式也同样是只破不立,当别人问他持什么见解(换在今天也就是问他属于何种分子)时,他回答说:我只知道自己无知(换作韩寒的回答就是“我只是我自己”)。这是一种机智的回答,但再机智也还是会死的,苏格拉底最后还是被规则弄死了,而罪名赫然就是两条:“渎神”和“毒害青年人”。怎么样?听上去有没有觉得耳熟呢?
但这里并不是要谈论韩寒的苦衷,因为他的自我表达中也不乏他真正相信的成分。比方说在有人指出“80后”一代身上存在的问题时,他的反应是:那是上一代人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换句话说,他认为“上一代人”就不是他本人,也即,他是一个孤立的个体。
我常常引用马克思的话说:“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或者按照中国人的讲法,做人无非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于这一点我也不罗嗦了)。正因为如此,我们看一个人,就要看他的一切社会关系,这一点连网上的“择偶攻略”都知道,比方说,它会告诉你,看一个男人,要看他以怎样的人为友。(这里我们或许还应该应时地补充一句:同时要看他以怎样的人为敌。)
由于拒斥了现实的社会关系,韩寒也就成为了一个没有来历的人。我讲过,判断一个人或事物是否被当作了神,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他有没有来历,没有来历的就是神。现在我们看到了,无论韩寒怎样一再声称自己“从不在神坛上”,他的自我辩解都是苍白的。同理,为他辩护的人(其实很无奈地)唯有诉诸“天才论”——他的才能没有来历,可不就只能是个“天才”么?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拒绝一切形式的“天才论”,因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倘若他所会的东西是“天赋的”,也即意味着是不可学得的,那还传授个什么呢?同理,我们说,“韩寒”之所以有意义,正在于他是我们每个人,说他是“天才”,也恰恰是说,他于我们毫无意义,因为他所做的事情的性质,不过是一种无关的偶然性,任何时候我们都根本不能援引这个作品,即“不可以为法”。可见,将他说成一个“天才”并不是在为他辩护,而恰是对他的一种否定。
韩寒需要深刻反思“韩寒”的来历,这一点才是真正生死攸关的事。因为如果他拥有了真实的自我认识,那么即便他还是死了,那叫一个“死得其所”(大过年的我呸呸呸);否则,他就只能是某些人或某些组织(同时包括他的敌人和他那些别有用心的支持者)的获利工具,只能是一个“冤大头”罢了。
那么,他该从何处获得那样的自我认识呢?其实一路看下来已经足够清楚了:从他的一切社会关系上获得。比方说,如果有人发现他的文字中体现出其父的痕迹,这件事需要反驳吗?不知有多少次我听到有人说,我的文字像谁谁谁,无论是出于质疑还是出于恭维,对此我的反应是:如果我确实深受其影响,那就承认那是我的来历(之一),如果我真的没有接触过,那我就很有兴趣找来看一下,如此而已。事实上,所有的遭际都内化为了我们自己,将这个自己同他人截然断开,根本就是毫无必要的。
这件事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叫做“以人为镜”(而不是以人为敌)。在这个意义上,我同样不关心“方舟子”这个作品的“作者本意”,相反,我从他身上倒是确实看到了许多作品中的虚假(包括他自己)。但要提示一句的是:这里说作品中有虚假,同说作品本身虚假还不是一回事——正如我们说韩寒的作品描写了社会的阴暗同说韩寒的作品本身阴暗不是一回事一样。我们要看到,作品中的虚假同其它一切消极因素一样,都属于这个作品真实的内容本身。成长性的问题是成长的内容本身,也必将通过不断的成长来加以扬弃。
我很乐意以所有我所知道的人为镜,其中当然也包括方舟子(但我估计他短期内没有兴趣来打我的假)。并且,我还要说,对于这件事我有充分的信心,那并不是因为我能保证“我”这个作品是足够真实的,而是因为,在一场切身的、积极的和有意义的讨论中,并不存在所谓的“失败者”。
第二篇:韩寒 作品 读后感
今天无意间翻到了韩寒的作品,以前总听朋友们提起韩寒,夸他的作品好,今天看了他的作品,真的很不错,每句话都写的很真实、很入骨,韩寒 作品 读后感。
1街上美女很少,因为这年头,每天上一次床的美女比每天上一次街的美女多。举凡女孩子,略有姿色,都在大酒店里站着;很有姿色,都在大酒店里睡着;极有姿色,都在大酒店经理怀里躺着。偶有几个清秀脱俗的,漫步走过,极其文静。
这段话正反应出现代社会一部分女孩子的放纵与随意,长相是天生的,你可以很美丽很有气质,你可以凭借着这上天给你的容貌去挥霍,但是尊严是自己的,请在你青春将尽的后半生给自己多留点活路,多为自己的尊严上添加点纯洁的色彩,你没有什么可骄傲的,因为我们都平等。
2我觉得我是全世界最聪明绝顶的人。因为有些博士其实见识没有多少长进,只是学会了怎么把一句人都听得懂的话写得鬼都看不懂。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
我很深刻的记得壹周立波秀上的周立波曾经说过一句话:“所谓的专家就是把一些明明很容易懂的话翻译成不懂的话。”这就是专家。韩寒的这段话和立波大哥其实寓意是一样的,明明很简单的事情为何非要搞得很复杂?比如有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小番茄,很多地方特别是城市都叫它“圣女果”。我曾经就被搞得特别山炮、我一个朋友从外地回来,他是地地道道的城市人,他说他想吃圣女果,我很郁闷,我一直在想圣女果到底是什么东西,等我和他一起去了菜市场买了那所谓的圣女果的时候,我很郁闷的笑了,我说:“不就是个小番茄吗?还说什么圣女果。”他说我山炮.别人都那么叫的。一句话其实没什么意思的,但是在我听来打击不小。所以这社会就是这样,越简单的东西越让你不懂、我前段时间曾听老公说过一句话,他说有一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有离开过那个屋子。我笑着问:‘那为什么会有人看?’他说就是因为这部片子的封面吸引的人,是的,有很多东西都是因为外表而掩盖了内容。所以我很想说 我们要的是真正进步和发展,而不是那些让我们似懂非懂的话。简简单单.真真实实才是真正的进步。
3骂人时最痛苦不过于别人用你的话来回骂你,分量也会猛增许多。
当你想刻意的去伤害一个人的时候,要慎重的考虑一下你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你叫别人去死的时候,最普通不过的就是别人也同样的让你去死,到底是谁先死,其实后果就是你们都会死。
4痛恨一个人四年比喜欢一个人四年更加厉害。喜欢只是一种惯性,痛恨却需要不断地鞭策自己才行。
活着必定会有任何理由和借口,痛恨和喜欢既然都是发自内心,为何不让喜欢来的更猛烈些?比如一个人失恋,你会一辈子把当初的背叛铭记在心里,每时每刻都在痛恨他,见了面恨不得把他一片一片的撕吃了。但你何尝想过即使你再想撕吃了他,他却依旧过的心安理得,你的种种痛恨并未对他造成任何威胁,既然痛恨着悲伤是过日子,喜欢着开心也是过一天,不如把自己的心态摆正,用自己快乐的笑容杀死你最痛恨的人,也许那一刻他会明白原来他的离开并没有影响到你的一生,因为你时刻都是一个明媚的人,读后感《韩寒 作品 读后感》。让自己过的一天比一天好就是对你最恨的人最好的报复,你应该谢谢他的离开,才会有今天坚强的你。
5问题涉及到了钱上,爱的寿命就不同了。我常可以见到恶丑无比的男人拥着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我们有理由相信,建立在爱情上的爱情是短暂的,因为爱情本身是短暂的;而建立在金钱上的爱情是永远的,因为金钱是永远的。
这个社会变的越来越现实,却让很多人的生活越来越不踏实。任何人任何事都是要站在金钱的角度上去衡量。没有人不爱钱,除非是真的太有钱了,或者为了安慰自己就说一句:‘钱乃身外之物。’有钱人不会担心我什么时候破产,什么时候会变成一个穷光蛋,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能稳赚钱的基础,有了钱我可以投资很多项目,我投资十个项目,就算有一半的项目赔了,但是我剩下的还是可以赚的,所以他永远都在不停得进步,金钱永远在不停的运转。而没有钱的人一直在绞尽脑汁的想我怎么能够让一变百呢?勤劳的人会白手起家,懒惰的人会一直在绞尽脑汁的做白日梦。胆小的人他有足够的资金去创业,但他总在想:‘我只有这么一点钱,如果我全部投进去,输了我就会一无所有。’一直这样徘徊着,他的脑子是一直在运转,而他的金钱却永远是静止的。年轻的时候遇到自己真正爱的人时很多女孩子都会说:‘我爱的是你的人,你有没有钱都无所谓,我们一起奋斗。’很感人很真实的一句话,但是这只能在结婚前,结婚后你就会立马感受到金钱给家庭带来的巨大压力,甚至让你窒息。我坦白的说我也曾经对我老公讲过这样的话,我不能说老公能给我带来金钱上的满足,但他确实是一个很踏实能干的人,所以现在所有涉及到金钱上的东西我都视它为鹅毛,但我并不会把它看做是身外之物。身外之物和鹅毛两者的寓意是不同的,视为鹅毛的意思是我把钱看的比较轻,但在我心里还是有分量的,而身外之物是指可以有也可以无。或者根本可以不存在。金钱这东西跟感情比起来,钱所能买到的东西并不是我想要的。至于结婚后我会对金钱的观念会不会改变我真的不能确定,但能确定的一点就是一定会让我们将来的孩子幸福。每个人的观念和态度都不一样,我不能否认会有一些嗜钱如命的人,钱固可贵,但,有些东西你花多少钱得到的只是一团空气。比如小三,小三分很多种,一种是金钱的诱惑,一种是真情的存在,另一种是感情的发泄。最常见的也就是第一种,他们之间的感情完全建立在金钱之上,享受了天伦之乐之后厌了.倦了.乏了,再回头来看,他除了有钱,其余的一切都丢了。所以韩寒说的那句建立在爱情上的爱情是短暂的,建立在金钱上的爱情是永远的。我个人看来是不赞同的,虽然他所说的话很接近现实生活,但我相信还有建立在爱情之上的真感情。只要努力我们都不是穷人。
6时下男女之爱莫过是三个阶段——吻关系、性关系、然后没关系
希望韩寒所写的这三种现况关系能转变为--------建立关系,发生关系,维持关系,永久关系。
7上帝给人嘴巴是用来吃饭的,但嘴唇肯定是用来接吻的。本是很单纯的四片嘴唇碰一下,不足以说明什么。人非要把它看成爱的象征,无论以前是什么关系,只要四唇相遇,就成一对情人。其实那没什么,每个人一天里大部分时间都在接吻——自吻。
你能明白韩寒所讲的意思吗?在你拼命的想证实一件事情的真相的时候,请你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被事情的假象蒙蔽着还是在给自己创造一个过不去的坎。更要清楚马就是马,驴就是驴,不要硬要马鞍按在驴背上。
第三篇:韩寒作品读后感
叛逆与回归
韩寒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而且今年7月份导演了自己的电影。韩寒的《一座城池》,《他的国》,《1988》,这是我比较喜欢的几本书,而且韩寒写这三本书,按他的说法:“差不多五年前,我构思了一个剧本,想自己导演一部电影,于是往返各个城市寻找投资方。我的想法和当年开始赛车时一样,自己的版税加投资方的一部分钱就可以开干了。当时的电影市场还没有今日那么火热,所以各方面都不太成熟。一年后,我把这个故事写成了小说出版,那本小说就是《他的国》。
然后是三年多前,我又构思了一个剧本,还是想自己导演这个故事,又往返各个城市和不少人谈。当时电影市场日渐红火,新导演也有了更多的空间,无奈这个故事本身稍敏感,所以还是没有成功。我又把这个故事写成小说出版,那本小说就是《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韩寒是一个非常叛逆的人,他17岁就选择了辍学来写作。他在《三重门》里写道:“大红灯笼高高挂,照亮我的前程。”因为他在9门科目中7门不及格。他的文字中也带有这种色彩,他用冷峻的文字和设计精巧的黑色幽默来攻击“大人们的世界”、比如说在《一座城池》中“突然间,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传来,一朵小小的迷你蘑菇云腾空而起。后面一片’爆炸了爆炸了’的叫声,人群欢欣鼓舞,想当年广岛被炸中国人民也没这么高兴过。”这一小段文字中,他描绘了一个矛盾,明明是危险的爆炸,在他笔下的人们却为此而疯狂,奋不顾身地冲向现场,并不是想去拯救这个爆炸了的工厂,他们只是一群看客。他用幽默的笔触狠狠地批评了中国的看客们。但人是一个不断长大的过程,韩寒也是一个人。韩寒也在慢慢地回归,他在《我所理解的生活》里收回了上面一句话:“照亮你前程的,不是大红灯笼,而是你的才能。”他的文字也收起了刀锋,但在关键时刻,他还是会毫不留情地出击,将这个世界的虚伪一分为二。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中尤其明显,尤其是在后期作品中,在《他的国》里,他塑造了一个有志青年,他首先想要去创办自己的合唱团,后来又计划横穿中国,但他是一个哈莫雷特式的人物,这些当然也没成功,仍然是一个小人物,但是比起前作中那些迷茫,生活在虚幻中的主人公,我们更能在这个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的梦想。而在《1988》里又有一位名叫娜娜的女性,她虽然地位低下,挣钱也不多,也没什么文化,但还是有着美好的梦想和母性的光辉,十分坚强,这是韩寒对女性的一种思考,也是他对那些平凡之人的关注。随着岁月的流逝,韩寒从“韩少”变成了“国民岳父”,但不变的是他肩负于身上的作家之责任。
人与世界
高二(8)班 袁迪
卡夫卡的小说被誉为小说中的珠穆朗玛峰,不仅因为其理解难度颇高,更因为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宝贵的社会价值。暑假中浅尝了他的一些小说,引起了一些我浅显的思考。
比如说《铁桶骑士》,它是卡夫卡一个随性的产物,对他来说,这些片段的产生反映了他彼时彼刻的感触和心境。小说写于1917年寒冷的一二月间,背景是一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实情况:缺煤。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人想去煤店老板借煤,他不是拎着煤桶走着去的,而是骑着煤桶飞着去的,结果可想而知:他没有借到煤,反而被煤店老板的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小说对于一件悲惨的冻馁事件做了冷峻的幽默处理。叙述语调谈不上严肃,想法带有一点冷幽默的感觉。如作者注意到的细节:“火炉里透出的寒气”,作者使用的比喻;“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煤桶骑士的自我宽慰:“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也不得不把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设想骑桶飞翔这样一种方式;结尾被妇女的围裙扇走等。这些地方,都有一种很辛酸的自我解嘲式的幽默在。卡夫卡的小说中着重于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但是在他的小说中却很少有积极向上的角色,大多都是颓废消极的那种,而且故事极其荒诞,毫无丝毫逻辑可言。我对这一切有自己的看法。
卡夫卡当时的时代流行独裁思想,比如当时的张学良在欧洲游历一圈后,回国以后都认为法西斯才是拯救中国的道路。卡夫卡身为奥匈帝国的国民,当然是深受独裁之害。在他的小说里都有种一种浓浓的孤独感,比如在《城堡》中,主人公身为被城堡雇佣的土地丈量员,但却无论如何无法进入城堡,反而离城堡越来越远。而城堡里的人呢,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无论如何,这篇小说都让人感到绝望,是那种慢慢咬噬你内心的绝望。这或许也是卡夫卡面对强权统治时的感受,对社会这种对人的压迫的控告。这个社会不允许异端,他想要的是产品,完美复制的工艺产品,就像工厂中生产的产品一样,毫无创造力,这也是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一种思潮,他扼杀了人身上的真正理想,填上了带有石油味儿的普世价值观。但是,现代的价值观没有强化人们的理性,反而让他变得麻木迟钝。因为,这种理性所采取的思考眼光,针对的是大众的平均化的,并没有真正考虑作为大众的一份子的个体的发展要求,因此大众在欲望被满足的同时,大众中的每一个个体则被规范、定位,直至彻底迷失自己的独特的要求。卡夫卡的这种荒诞、反理性、压抑,正是在鼓励人们发现并培养个体的价值观和个性风格,而并不是去被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同化,变成工业产品。
第四篇:韩寒作品读后感
韩寒作品读后感
(一)《青春》读后感
每当韩寒出版一本新书一部新作品,我都会在第一时间买下来。我从小不喜欢追星的人,看见某歌手的演唱会台下人头涌动。在大城市的一场商演足以救活好几个荧光棒厂家。现在又通过阅读看到了尼采的打倒偶像!忠实地跟随着自己吧!。不过对于韩寒,我认为这不是追星。韩寒的文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魔力吸引着读者,以及幽默的语句和犀利的文笔。
这是一本韩寒的杂文集,其中收录了韩寒博客上的部分经典杂文。其主要是在写当今社会上的一些让人无奈的现象:限购令,房价飞涨,环境污染,答记者问等等。从文章里可以感受到韩寒的文学底蕴至深厚,并且对于他的洞察力感到震惊!若是有人具备这样成熟的文笔,是绝不会甘于为别人代笔的。以至于但凡是认真读过韩寒的作品的人,内心积极健康的人都会相信,韩寒至文章,绝非代笔!
开篇主打文章与书名一样,叫做青春。韩寒以第一人称向读者讲述他的一位朋友的故事。这样的人在社会上真的很多。像韩寒说的那样,热血一定要洒在该撒的地方,否则它就****血。青春是宝贵的,一个人在这段时间里必须是有梦想有信念,当然不是凭空想。梦想和行动又是不可分割的一对孪生兄弟,拥有梦想的人在社会上频频受阻的实力屡见不鲜。看到这些文章,无疑给一些处在青春阶段的有梦想的年轻人一些启示,少走弯路。
书中有一篇文章写关于谷歌和百度扫描了韩寒的文章一事。其中就收录了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给李彦宏先生的一封信。谷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在网络上开通了在线阅读的功能,上传了很多作家的作品,供网民阅读。但是这并非无偿的,谷歌向每一位上传了作品的作家都给了一定的报酬。并且在线阅读为收费在线阅读。百度却不是这样,在线免费阅读,下载,并且没有给原作者一分钱报酬。在韩寒的博文中可以看出韩寒对社会不良现象的鄙视,并且在尽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读完这本书,在尾页看到一句话我只是站在这个舞台上被灯光照着的小人物韩寒,这样看来,读韩寒的书,真不算是追星。
韩寒作品读后感
(二)《三重门》读后感
韩寒的长篇小说《三重门》刚一问世,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在中学生中更是捧客如云。读了这部小说之后,我为韩寒丰富的学识与超时代的文学素养深深折服。但我认为,同他那精彩万分,无懈可击的杂文《杯中窥人》,《穿着棉袄洗澡》相比,《三重门》实在是大为逊色。
韩寒的知识应该是丰富的,所以他的小说随手拈来就有很多东西。只是,一涉及到社会场面的描写,多少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很典型的就是在小饭馆里看朋友打架的那一情节。用了大段的文字来描写双方如何互丢生煎,写得索然无味且毫无真实感。或许是到最后他自己也写得无趣,于是赶紧把笔锋一转,让主人公逃离现场呵,什么都解决了。韩寒在《三重门》的序中提到,他是用了知识来代替生活阅历的不足。但我认为,阅历方面的东西是永远无法替代的。所以,稍加留心就可以发现,在韩寒的小说中凡涉及到现实社会的情节,多是零星几笔,不敢多作停留。
韩寒的书中充满了智慧的语言,让人忍俊不禁,却又引人深思。()可惜这种风格没能坚持到最后,当小说过半后,写到林雨翔进入市南三中起,也许是作者的智慧已经用尽了,也许是这段故事与他当时的处境太相近了,以致他无法如上帝般远距离地看着书中的人生。没有了距离,太贴近的故事似乎使韩寒写的时候施展不开,雄心勃勃地拉出的几个人物,如和主人公同为体育生的几个同学,都无力再深入写下去了隆重的出场,却无力的退出。
韩寒的小说中还有相当重的模仿痕迹,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感觉上,韩寒似乎是边看着《围城》边琢磨着如何下笔的韩寒写林雨翔,说他的获奖作文是从旅游手册中翻过来的,说他评论着那首卧梅诗时候的尴尬,说他想争夺文学社社长时的处心积虑一点情面也不给,把主人公一点一点地剥了皮,揭出他内心的软弱,无能和虚伪来明明白白的钱氏风格。即使是小说的主人公林雨翔也都充满了方鸿渐的影子,没有了自己独特的形象。更糟的是,到了最后,韩寒终于不忍心再对小说的主人公刻薄下去了,竟让女主人公Susan爱上了他,结尾的那几个电话,真是坏了他的风格。即使是差的小说,里面有一个人物形象鲜明一些,也会让这部小说的地位有所提高,最典型的就是那部描写着轻舞飞扬的小说。
可惜得很,韩寒的小说终于没有把人物形象鲜明地塑造出来
韩寒作品读后感
(三)《一座城池》读后感
很多事情荒诞可笑,但是,其实生活就是上演着这些荒诞可笑的事,只是被放大了,才觉得好笑,然而这就是每天真实发生着的,我们看着的经历着的。
《一座城池》很贴近生活,医疗,教育,工作,现代爱情观,看热闹等。都是我们每天都在讨论的,只是换个角度换个语气叙述,但是一样的讽刺和黑色幽默。
其中,看热闹是最为嘲讽的。一场一盆水就能解决的火灾,居然引来了群众的围观,偏要看消防队的表演,充分而夸张地体现出现代人爱看热闹的心理。
整本书都在写社会。使我们发出的笑声,也就是这个社会,笑这个社会的荒唐。事实上,我们生活的社会也很荒诞,只是我们对社会上各种丑恶的现象都习以为常了,对于这些已经习以为常了。
光荣日
几乎所有看过《光荣日》的人,都会将它贴上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标签。就连作者本人韩寒也称之为这是一个荒诞的故事。
韩寒把这个社会的没落,官场的腐败,娱乐圈的黑暗,都包含在这没有故事的故事里。
一篇没有思想中心而只有情节的小说不是好小说。而一篇没有情节只有深刻思想中心的小说却未必不是好小说。而《光荣日》就是这么一部荒诞而现实的小说。
1988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是讲一个年轻男子驾着1988车子出门远行,路上遇到了怀孕的妓女娜娜,两个人发生了关系,然后被抓,然后一路同行,娜娜向男子讲诉了许多想鲜为人知的妓女经历男子的目的是要接朋友的骨灰,娜娜的目的是去找孙老板,然后把孩子生下来。不过,她没有找到孙老板,却在产前检查中发现了问题,结果娜娜失踪了。1988载着朋友的骨灰盒归来,又载着娜娜留下的向世界发出疑问的新生儿行走。
小说叙述是非常严肃的,无处不体现着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作者同情的是失足的青年,诅咒的却是无序和无奈的生活、谩骂的是强势的虚伪。
我总是看不懂真正的韩寒。他的嘲讽、幽默、叛逆
也许随着时间的消逝,阅历的增长。终有一日,我将看懂韩寒、明白这个社会、融入这个世界。
第五篇:也说金融危机
也说金融危机
好像全世界都在议论FinancialCrisis.....其实很多信息都是网上的,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想我也不会写下一下的感受。很多人说,西方收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实说到底还是美国很严重吧,人均saving居然是-1%,这个对中国人来说的确是没办法接受的,又好像说英国好多人还不起贷款,露宿街头,接着说冰岛国家破产了.....消息是很多,但是呢,我所在的欧洲大陆还是比较stable的吧,至少荷兰是比较稳定,也许是因为金融业并不是主要支柱产业吧,看报纸说鹿特丹港口及其周边地区仅仅物流业就有超过6000个岗位空缺,对于一个小国家来说,貌似港口还是一片繁荣!也许中国真的不是偷着乐,港口为何如此繁荣居然跟中国有关!现在全世界都在缩减成本,中国也不例外,那么多的消费品产自中国,各大船运公司力图把运输成本降到最低,都用大船,外加超载,小的港口都不敢去了,再加上精明的荷兰人采用了电子清关制度,船在到港2个星期前就可以提前清关,大部分往欧洲大陆的船都冲到鹿特丹来了,而港口的生意早已经形成了cluster,自然带动经济的繁荣,所以没感受到金融危机过多的冲击,真的!
暑假时候在国内,只有一个感觉,国内的东西越来越贵了,而最近发现鹿特丹超市的东西还真是偏便宜了。今天的感受特别深,应该说坏小孩是个特别不会过日子的人,平时因为懒,舍不得多走10步路到隔壁便宜点的超市买东西,今天发现平时去的超市东西都没空了,跑到隔壁那家便宜点的德国超市,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真的买东西很很很不看价格!啊哈!突然想起为什么leo在法国留学的同学ge大姐说,坏小孩是不是特别娇气啊,你看她点菜都不看菜单和价格的!呵呵,估计是说坏小孩很不会过日子,不过貌似被很多很多人说过,无所谓了。只是今天去那个超市买东西,突然想到了以前在莱顿的日子,04年老去那个超市买东西,因为那个很近,也有很多我喜欢吃的巧克力,只是,今天有感触是发现好多东西超便宜,几年都没涨价的样子了,买了自己很喜欢的一种巧克力,400克,才1。79欧,几年前也是这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