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强迫症讲稿1

时间:2019-05-14 18:4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强迫症讲稿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强迫症讲稿1》。

第一篇:浅谈强迫症讲稿1

浅谈强迫症讲稿

(幻灯片1、2)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气,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下,还会养成一些习惯,有一些好习惯比如说饭前便后要洗手,吃完饭后散散步;也有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说抽烟,喝酒;还有一些习惯我们称之为怪习惯,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几个案例:

镜头一:每次出门时锁好门下楼,可走不了多远,心里就开始紧张起来,脑子里反复在想:门锁好了吗?锁了,没锁,没锁,锁了……心里乱糟糟的,只好返回去检查门锁。结果每次门都锁得好好的,明明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但每次都这样反复检查门锁,不检查就不放心,检查了才觉得心安。

镜头二:小李在咨询室向心理医生诉说自己的苦恼:有一次考试前我复习得挺好的,有一道题目我明明做过,可考试时我想不起来了。从那以后,我看书就有这样的习惯,刚翻过一页,就觉得前面的东西遗漏了,再翻过来看,一会儿又觉得什么东西忘了,回过头再看,经常像孩子似的用手指字,一字一句地读,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还是不放心。

镜头三:“数字谐音”让他过敏 一位刘先生,一直念叨着要给孩子买车跑出租。车买回来了,刘先生又直叹气,儿子的车牌照是“×××5214”,这不是“我儿要死”吗?自从看到这车牌号码之后,刘先生简直像着了魔似的,不但对车牌号数字特别敏感,其他号码中只

要带“2”“4”,他就用谐音往不吉利的事上面联系,脑海中不断出现坏的联想,有时越想控制自己,越想得更多、更复杂。(幻灯片3)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有的人总是不停地洗手;有的人会情不自禁地数大楼的窗户,数错一个,又从头数,反复进行;有的人做事怕出错,反反复复地检查;有的是人在办公室,却一整天都在惦记自家的煤气和水管是不是没有关好……(幻灯片4)

这就有强迫的征兆。(幻灯片5)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强迫现象只是轻微的,或暂时性的,当事人不觉痛苦,也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就不算病态,也不需要治疗,比如反复检查门锁,许多人都有这种毛病,如果每天重复的次数不多,强迫行为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妨碍,就不用管它。而有些人的强迫症状每天出现的次数较多,严重到反复检查十几次还放心不下,上班迟到一两个小时都不在乎,那么就很可能患上了“强迫症”。当这些想法和行为影响到一个人的正常生活时,就需要治疗了。因为有可能罹患一种严重但可以治疗的疾病,精神医学家称之为强迫症。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和超强工作压力,强迫症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强迫症已被列入严重影响都市人群生活质量的四大精神障碍(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之一,成为21世纪精神心理疾病研究的重点。(幻灯片6)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同认识一下:强迫症。

什么是强迫症(幻灯片7)

强迫症又被称为强迫性障碍。是一种以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疾病,同时伴有焦虑情绪和适应困难。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患者能充分地意识到这种持续的、重复的想法或动作,体验到冲动和观念来自于自我,意识到症状的异常,明白是不必要的,但却不能以主观意志加以控制,从而引起毫无根据的、过分的、不必要的焦虑或恐惧,为此感到明显的不安和烦恼。产生强烈的求治欲望,简而言之,就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这期间患者的自知力保持完整。

强迫症的心理表现是:明知这些想法和行为没有必要,却无法停止。(幻灯片8)

强迫症的种类(幻灯片9)

强迫症的症状多种多样,既可表现为某一症状的单独出现,也可表现为数种症状同时存在。在一段时间内症状内容可相对的固定,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内容可不断地改变。通常,强迫症的种类如下:

一、强迫观念

即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力图摆脱,但又为摆脱不了而紧张烦恼、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和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强迫观念可有下面几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一)强迫联想:反复联想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如前面说的数字谐音。

(二)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

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

患者陈述症状:每天我做每件事后,都要回忆刚才的情况,我怕我突然失去控制去伤害别人,或者做其他的坏事。我心理知道我没有做,但是要反复的回忆证明我没做,只要每件事情我不能完整的回忆,比如我在回忆做某件事的过程中,有1分钟的时间我记不起来的话,我就会去幻想我可不可能在那一分钟里失控、暴走。我知道这个是很多余的,有时走在路上我会原路返回去确认一遍事情以后,但是即便如此,过了5分钟我还是会怀疑我到底去确认的时候有没有看清楚。

(三)强迫疑虑: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

(四)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五)强迫对立思维: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等。

(六)强迫思维:在病程中某一思想、冲动意念或想象,会反复或持久地很不合适地闯入头脑,以致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若烦恼

二、强迫动作

(一)强迫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总摆脱不了“感到脏”,明知已洗干净,却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

(二)强迫检查: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三)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否则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

(四)强迫仪式动作: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臵,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

三、强迫意向

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

四、强迫情绪

具体表现主要是强迫性恐惧。这种恐惧是对自己的情绪会失去控制的恐惧,如害怕自己会发疯,会做出违反法律或社会规范甚至伤天害理的事,而不是像恐怖症患者那样对特殊物体、处境等的恐惧。

人群特征(幻灯片10)

1.人格个性:

一般认为,患有强迫症的患者最突出的人格个性,就是“完美主义”,凡事要求“十全十美”。他们为人谨慎、墨守成规、缺乏通融和幽默感、太过理性;内心常常有明显的冲突,徘徊于服从与反抗、控制或爆发两种极端。他们常常对自己、对别人要求很高,结果总是批评别人不好,怀疑和否定自我,缺乏自信心,常因此而无法接受自己强烈矛盾的内心冲动欲望而崩溃。

不可否认,这些性格特征与孩童时代的家庭严格的管教方式息息相关。心理专家指出,强迫型人格是一种特质、不是病,只要随遇而安,调适好自己的期望值,完全可以不发展为强迫症。

2.年龄特点

强迫症分布在各个年龄段,青少年和成人都有存在。强迫症多起病于30岁以前的少年期或青壮年期发病,男多于女,以脑力劳动者常见。大约三分之一的成年患者首发于儿童期。

在儿童期,多见于10-12岁的儿童,特点: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但患儿智力大多正常。

目前在强迫症患者当中,青少年和白领是主要人群。强迫症喜欢光顾这类人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所承受的压力很大,他们又多处于刚刚结束人格转型期的重塑阶段。

现代都市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内心难免脆弱急躁,而在经济不景气、收入压力大、岗位淘汰率高的环境下,自制能力差或具有完美主义人格的年轻白领们更容易产生强迫心理,从而引发强迫症。

3.分布比例

强迫症在精神科患者中占0.1%~0.46%,在一般人口中约占 0.05%。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调查表示,现在强迫症有发病上升的趋向,人群发病率约在2%至3%。

一般认为每五十个人中就会有一人得过强迫症,比如英国就有100多万强迫症患者,青少年患病率很高,一般认为青少年时期患强迫症在成年前都可康复。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宅男宅女们,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孤独的面对电脑也很容易在特定小事上出现强迫心理的种子,预防强迫症需要有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和经常参加团体社交活动。

强迫症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一些名人榜上有名:如生物学家达尔文、英国球星贝克汉姆都曾得过,如果较为直观的了解强迫症症状表现,可以观看美国电影《火柴男人》中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角色、以及《渐入佳境》中的杰克•尼科尔森所饰演的马文•尤德尔。

强迫症的心理机制(幻灯片11)

神经症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无公认的解释,一般来说同精神因素、个体素质、躯体因素等有关。不过,对神经症发病机制的心理学研究已有较长历史,以下是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其的不同解释:

1、精神分析理论(幻灯片12)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焦虑是理解所有神经症的关键。当本我的情欲与攻击驱力和超我要控制和调节这类驱力发生冲突时,自我如果不能运用理性机制来调节它们的冲突以及缓解冲突引起的焦虑,就不得不采用一些心理防御机制来避免焦虑,如压抑、投射、反向形成、固着等。假如这些防御机制不足以抵御或缓解这些焦虑时,为了替代本能欲望冲动,神经症性冲突就产生了。由于本我要寻求的表现的本能冲动处于潜意识领域,自我就很难意识到其冲突的真正对象,因此就体验到莫名的恐惧、焦虑。所以,焦虑被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是神经症最基本的核心症状。

2、新精神分析理论(幻灯片13)

新精神分析学说批评了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观点。荣格把神经症的行为看作是个人的无意识情感和集体潜意识之间错综复杂冲突的结果。集体无意识是全人类所积聚起来的智慧和动机。

阿德勒认为神经症是一种广布的使人虚弱的“自卑情结”,是一个人在企图得到主宰他的环境和生活而未获得成功的结果。

埃里克森提出焦虑是儿童心理社会发展失败的结果。他主张每个儿童为了学习自我控制,进取精神和信任,尤其为了要确定他们自己的同一性,都有必要经过几个发展阶段。如果儿童没有细心关怀的父母来抚育,而是遭到忽视、抛弃、敌视和心理矛盾,这些感觉使儿童面对生活中正常的紧急事件时会产生焦虑,长大后就会不信任别人,不信任周围环境,尤其不信任自己的能力,如果父母独断地制定绝对而详尽的规定或僵硬的要求,将会产生下述两种反应之一:反叛或因敌意和攻击所引起的焦虑,儿童表面上顺服但实际上内心会感受到这些情绪。儿童无法包容这些焦虑就可能会表现出抑制紧张的反应,这种反应妨碍儿童涉入一般的日常活动。儿童失去那些满足,下一步非常可能的就是焦虑异常的发展。这样的人不能清楚认同自己的个性,感受到持续不断的焦虑,并产生神经症的心理防御症状来帮助他们去应付所看到的世界。

3、行为主义理论(幻灯片14)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不但人类正常的行为方式是刺激―反射的结果,病态的行为反应已是通过条件反射而形成的,神经症的产生可能就是如此。

经典的条件反射的模式把恐怖症看作是学得的恐惧反应。华生做过一项实验,一个名叫Albert的小男孩年仅九个月,身体健康,天不怕地不怕。他们趁Albert不注意的时候,突然敲响一面铜锣,这声突如其来的巨响终于把小Albert吓哭了;不仅如此,配合铜锣刺激,他们还使Albert学会了对先前并不害怕的小白鼠产生了恐惧反应;经过3个月的反复实验,这种恐惧反应甚至进一步泛化到狗、兔等动物或皮毛衣物等。

操作条件作用的观点是,受到强化的行为就容易保留下来。这在强迫性神经症中看得最清楚:强迫礼仪常常是一种可减轻充满恐惧的

强迫性思维的行为,所以不管这个行为多么愚蠢或不合理,它还是继续下来。例如,患有强迫性核查症状的病人,会不断地检查他们是否把门锁好,是否把衣服叠好,是否把灯关掉等等。他们需要以固定的、礼仪式的方式把各件事情做“好”,他们被这种需要困扰着。Roper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以了解被试的检查反应。在被试的仪式动作前后对他们进行估量,可以发现核查前焦虑有明显的增长,而在核查后焦虑有所减轻。这说明他们的强迫性核查行为在得到强化。通过强化习得的神经症行为可能“有意义”,也可能是偶然的结果。研究发现,有复视等癔症症状的飞行员似乎有一种与焦虑来源直接有联系的症状;与此相反,许多强迫症状只不过是变化不定的意外事件的结果。

社会学习的论点扩展了强化这一概念,认为神经症行为可能引来许多不同的和微妙的好处。神经症的行为可能使他们“得到好处”,因为这些症状唤起同情、注意及其他社会性声援。有些人可能不知不觉地组织了他们的环境,使得只有适应障碍的行为及病态的自我感觉才能得到强化。他们遭到拒绝并使他们感觉不合意和焦虑,他们可能以这样的方式和他人相互影响。他们以一种令人厌烦的方式来与人交往,使正常人躲避他们。结果在培养善良性格和积极反应方面,他们得到的社会性强化很少,而只有当他们取得别人对抑郁、焦虑及其他症状同情的时候,他们的行为才得到强化。

正如儿童靠模仿父母学会语言、餐桌上的礼仪、甚至微妙的人格特点一样,也可同样的学会神经症的行为。许多类型的神经症似乎都

有家族性。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神经症行为是遗传得来的,可能的解释是儿童仿效或摹拟其父母的神经症形式。这些不良的观察和模仿会进入儿童的生活而成为儿童的焦虑基础。儿童可能会在没有具体焦虑刺激的情况下做出焦虑的情绪反应。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研究者还认为,既然病态的行为反应是通过后天习得和强化形成的,那么也可以通过建立新的刺激与新的条件反射来取代病态的行为。此后,Wolpe的交互抑制学说和系统脱敏疗法、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化理论和厌恶疗法、阳性强化法等等,均是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而发展建立起来的。

4、人本主义理论(幻灯片15)

以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地拥有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只是由于环境因素有形无形、有意无意地干扰与阻碍,才会使得这些潜力得不到合理的发挥,是个人性格形成与认识格局出现歪曲和畸变。临床所见的神经症,都是成长的缺陷,就其本源,都不过是自我完善潜力遭到压抑,发生扭曲的外在表现而已。每个人都需要自我实现,去体现他自己的能力。如当个人的自我观念与外界价值观念发生势不两立的冲突时,便会引起内心的焦虑。为了应付焦虑,人们不得不采取心里防御机制,尤其是合理化作用、退化作用和逃避作用等方法。这些措施限制了个人对其思想与感情的自由表达,削弱了自我实现,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发育,这种状态的极端便是精神病。

因此,神经症的心理治疗也就是要求治疗是从完全平等的伙伴关系出发,和患者一道创作一种有益的、合理的气氛,通过真诚的理解、尊重来帮助病人恢复真实的自我,释放自我实现潜能,使已趋混乱、迷惘的心理活动恢复和谐与理性。

5、格式塔理论(幻灯片16)

格式塔学派认为,神经症是由于个体不能使其生存方式整合起来造成的。患者不能面对此时此地的现实生活,坚持实行从儿童期带来的各种刻板、禁例、期待和完全异样的生活目的。在格式塔学派看来,每个人若要与他人建立关系,就要与别人接触,并感到自己属于他们。要达到这个目的,人就发展了社会性。如果儿童期过得好,将来就能适应环境并有能力。如果个体因父母的教养错误,多年来一直处于虚弱状态,他长大成人后就会变得焦虑和脾气变化无常,结果就形成神经症的性格结构。

6、认知行为理论(幻灯片17)

认知心理学家强调,情绪与行为的发生,一定要通过认知的中介作用,而不是通过环境刺激直接产生。如一个人在山上遇见老虎,感到恐惧,但在动物园见到笼中之虎,则不会害怕。即通过对事件的理解和评价才产生情绪反应。正常的认知方式产生正常的情绪反应,异常的认知则产生异常的情绪反应(如抑郁症、焦虑症)。在情绪障碍中,认知歪曲是原发的,情绪障碍是继发的。由于神经症患者有特殊的个体易感素质,因此常常做出不现实的估计和认知,以致出现不合

理、不恰当的反应,这种反应超过一定的限度与频度,便出现疾病。

7、社会学理论(幻灯片18)

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神经症是工业化社会和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特有的产物。人们患有焦虑、强迫动作或恐怖症,是因为竞争、孤独和其他精神压力造成的。在美国,研究者们曾集中分析神经症与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一份系统的流行病学报告表明,神经症在中产阶层比下层阶层中多2-4倍。原因在于中产阶层生活的特殊情况:他们要求有学位、较高的薪水、较优越的住房条件和其他物质财富等。这可能是神经症发病率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也有研究表明,癔症在受教育少、经济收入低的人群中较为多见,而疑病症在较贫穷的老人中较多见。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对身体及其机能似乎越来越注意,从而容易把许多岁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焦虑和精神压力转变为身体症状。

(幻灯片19)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许又新教授认为强迫症患者过于不接受自己,甚至苛求自己,这才导致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的尖锐冲突。并且认为强迫动作既可以使焦虑减轻,也可以使其加重,而要取决于若干不同的情况和因素。首先,要看原发性强迫症状的性质和痛苦的程度,如果原来并不太痛苦,患者却企图消灭他,强迫动作可能使焦虑加重。其次,如果患者极力用意志控制自己的屈从性动作,那么一开始行动时患者有如释重负之感,然而若动作重复次数太多、欲罢不能,焦虑便又急剧上升。对抗性强迫动作开始总是有效的,多少

能减轻些焦虑,对抗效应下降时仍重复下去,焦虑又会上升。再其次,多年的慢性患者整天纠缠在僵化的动作程序之中,可以没有明显的焦虑。再者,患者对别人的强求,成功可以减轻自己的痛苦;反之,对别人强求的失败,自我折磨便要升级。此外,患者的一般心情和欲求水平对此也有重要影响。

小结(幻灯片20)

综上所述,强迫症的心理机制有多种,有的强调潜意识,有的更强调意识;有的强调外界环境,有的更强调先天性格;有的强调行为,有的强调认知。每一种心理假说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人的心理极其复杂,强迫症作为一种心理障碍,其心理机制也必将十分复杂。有的强迫症患者可能只有一种原因,有的可能有两种或多种原因;一些强迫症可能仅仅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另一些可能是由于几种机制共同起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亚型、不同的层面、多维度去建立不同的假说,再根据这些假说去进行前瞻性的验证。因此,几种观点结合往往是对强迫症最好的解释。

针对我们的职业,侧重说一下儿童强迫症。

第二篇:浅谈强迫症讲稿2

浅谈强迫症讲稿2 儿童强迫症(幻灯片21)

1.性质 儿童强迫症是强迫症的一类,是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在儿童期,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多见于10-12岁的儿童,患儿智力大多正常。一般情况,清洁行为多见于女性,而检查行为多见于男性。这些孩子往往学习成绩好,做事认真刻板,胆小,怕批评,过于严格要求自己,有完美主义的性格特征。而且在父母身上常可看到孩子的影子。

2.表现

也是多种多样的,走路数格子,折叠整理自己的手绢、被褥要角对角,反复多次对得很整齐,睡觉前一定要把鞋子反复摆成什么样子或一定要把毛巾反复铺平、摆正等等,还有一部分儿童出现一定的仪式动作或行为,如某患儿要触碰某物一定要碰几下,对了感到“心里舒服”或吉利。或者要求自己上楼梯必须一步跨两级,走路必须走两步停一下。还有的写字要像印刷体,稍有不满,擦掉或撕掉整张纸重新来过;穿鞋有固定的顺序,如先穿了左脚要脱掉重新从右脚开始等等。如强迫计数,反复数天花板上吊灯的数目,反复数图书上人物的多少,强迫计数自己走了多少步路等;有的表现为强迫洗手,强迫自己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了,反复检查作业是否做对了;睡觉时,反复检查衣服鞋袜是否放得整整齐齐等。

有时还伴有好发脾气、哭闹摔东西、打骂父母、纠缠小事不放。

患病儿童常常支配家长与自己一起做强迫动作,或者反复向家长提出问题,要求父母回答,若得不到满意的回答则大发脾气,甚至打骂亲人冲动毁物。

3.正确对待(幻灯片21)

在儿童正常发育的不同年龄阶段,也可能出现上述类似的强迫行为。如禁止重复这些动作,孩子反而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如果让孩子反复进行这些动作,孩子并不像成年患者那样有明显的内心矛盾和焦虑不安。一般来说,孩子对自己的强迫行为并不感到苦恼和伤心,只不过是刻板地重复这些行为而已。

这类行为一般带给孩子的是愉快的情感体验,不伴任何情绪障碍,而且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家长不用过于担心。

4.查找原因

儿童强迫症多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幻灯片21)

心理学家认为,在孩童时代受到家长的严厉管制而无法适时表达个人喜怒哀乐情绪的人,很容易形成强迫症。

设想,如果孩子没有足够的自由空间,而且处处受到父母管制,那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再加上找不到倾诉的朋友,最终变得沮丧和失落。为了把埋藏在心里的苦楚发泄出来,孩子便选择了不停地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等做法。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一直保持这一习惯,那就形成了洁癖。孩子一旦患上了洁癖,当面对挫折时,就不会向包括父母在内的任何人寻求帮助,而是一个人承受压力,常常在家里不

停地忙碌,或洗衣服,或对屋里的东西擦了又擦,以此来排除心中的烦恼和不安。

由于社会压力大、家庭的教育环境等影响,类似有强迫行为的孩子和成人正越来越多,其中部分人在受刺激的情况下演变成强迫症患者。

案例分析

一个初三女生,各科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曾经是当地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他要求自己听一遍必须把老师的每句话都记住。看书,他要求自己看一遍就必须过目不忘。自己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他要求一定是别人不能回答的。但是在15岁以后,他每天所有的时间都在穷于应付自身的强迫症状,就像有两个行为对立的人整天在他的脑子里打架,搞得他不能学习,不能与人交往,不能接受任何新信息。

用老百姓的话讲,就像有个“心魔”控制了他的行为。男孩子整天情绪低落,几次曾试图自杀。至今,他已经患病10年,仍然不能进行任何有价值的学习,只能做些扫地搞卫生类的简单劳动。

这些天分聪明又过分抑制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总是求全责备,其人格和认知的发展是畸形的。他们过于理性,过早地成人化,生活中只以寻求别人的赞扬、以超过他人为惟一的快乐和目的。而其他青少年时期应有的课余兴趣、运动、幽默、嬉戏,甚至任性等非智力、非理性因素都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就像这个男生,他拼命地用脑,说“老师讲了,人的大脑只利用了5%的功能”。其实,大脑有它自己的运动规律,大脑的额叶功能是人的高级功能,主管智慧、理性、意志等活动,意志可以训练,但也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什么行为都可以被意志所控制。

建议:家长们千万不要用那种听录音只能听英语,看电视只能看教育台的方式要求孩子;而老师们也千万不要盲目地用“大脑还有95%的功能没有开发”,“只要有毅力,只要意志坚强,人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的理论作为教育导向。应该尊重人脑活动的客观规律,尊

重青少年成长中必须经历的心理发展阶段。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过分地期待超出常人的优秀,好了还要更好,将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从家庭和学校教育方面来说,首先,家庭教育的氛围对这类孩子要宽松些。由于社会竞争激烈,现在家长普遍有很重的心理压力,但不能传递给孩子。强迫型人格的孩子,本来就对自己有着过高的要求,如果父母提出更高的要求,他的压力就会越来越重,变得越来越强迫。如果家长老在孩子面前提某个同事的孩子去了哈佛留学、邻居家的孩子比他考得好等等,强迫型孩子就会把自己的目标定得越来越高,最后导致心理崩溃。

而现在的趋向是,学校与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在越来越高。如果老师发现一个孩子的效率低,可以采取特殊的教育方法,因为这类强迫型人格的孩子适宜减压的教学方法。例如告诉他,未必一定要考100分,90多分也很优秀,布臵作业时给这类孩子应该减少一些负担。而这些孩子善于自律,他们并不会真的放弃学习。

强迫症的治疗(幻灯片22)

强迫症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式,1、心理治疗又称理性疗法、领悟疗法:主要采取解释性心理治疗。对于患者要冷静分析其本人的人格特点和发病原因,包括童年有无产生强迫症的心理创伤。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识,认识到自己症状中的非理性观念,认识到症状的幼稚性、不合理性,使患者

认识到强迫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而不是器质性疾病,让患者充分并且对每一种非理性观念都用一种相应的理性观念去克服他,增强理性。

矫正强迫症行为和思维要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同时多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多从事有理想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生活中的爱好,以建立新的兴奋灶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

2、行为治疗:主要针对强迫行为。就是指导病人采用意念的松弛训练、肌肉松弛技术结合系统脱敏,或用操作条件法治疗,以减轻焦虑或单一的症状。其中,以系统脱敏疗法最为有效。例如对于登上高楼总是想往下跳的患者,可由专业医护人员带领患者走上二楼,然后再走上三楼、四楼。经过这样反复多次训练、实践之后,常常可取得很好的疗效。(行为主义理论)

3、药物治疗:对于有强迫思维的患者,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

症状不严重时,不妨试着自我调节-------(1)正视它:你必须了解强迫症状,是来自“脑部错误的讯息”,知道这些强迫思考,是来自脑部生化的不平衡,你必须集中所有的心力,永远记得:“这不是我,这是我的强迫症在搞鬼!”

(2)改变行为:若有强迫症的人必须锻炼自己的心志,不要依照强迫性感觉思考去做。虽然一时无法改变感觉,但是却可以改变行为,必须转移注意力,进行自我换挡。

转移注意力:就是要将注意力转移开强迫症状,即使是几分钟也行。首先选择某些特定的行为,来取代强迫性洗手或检查。任何有趣的、建设性的行动都可以。最好是从事自己的嗜好活动,例如:散步、运动、听音乐、读书、玩计算机、玩篮球等。参加这些令人愉快的活动,以此来“手动”换挡,这个方法具有重塑性意义,因为它促使了一个新的大脑回路的形成,这种回路带来愉悦,并且触发幸福激素多巴胺的释放。多巴胺的释放对这种新的活动进行了奖励,并且巩固、增加了新的神经连接。这种新的回路最终可以跟之前那个“强迫回路”进行竞争,并且根据不用则废的原则,病态的回路网络将会削弱。(行为主义理论)

记住,想改变脑部的生化变化,来减少强迫性冲动,可能要花上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朋友切不可心急。当然,如果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治病,效果肯定更好。

顺势提一下享有盛名的森田疗法。(幻灯片23)

森田心理疗法简称森田疗法,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的适用于神经质症的特殊疗法,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与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可相提并论的地位。森田教授根据患者症状把神经质症分成三类:普通神经质症、强迫神经质症、焦虑神经质症。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就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接受和服从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它能最终打

破神经质病人的精神交互作用。而要做到顺其自然就要求病人在这一态度的指导下正视消极体验,接受各种症状的出现,把心思放在应该去做的事情上。这样,病人心里的动机冲突就排除了,他的痛苦就减轻了。

今天由于时间所限,我们对此不做过多介绍,感兴趣的老师可以下面私聊。

强迫症的护理(幻灯片24)

强迫症患者的某些思维和行动在常人的眼里,感觉是没必要的可笑的。在此提醒:更多正常人设身处地的替患者想一想,没有人愿意身不由心的去强迫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想不愿意想的事。我们应该知道,强迫症是很顽固的心理疾病,需要家人、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一年以上的心理辅导和药物结合治疗,期间的意志随时会坍塌,从而导致病情反复。

患者亲人或朋友在有效的帮助病人之前,必须认识强迫症并且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那就是----(1)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以支持心理治疗为主要内容,坚定病人的治疗信心。在病人的病情有所改善时,及时予以肯定,鼓励病人,让病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对疾病的康复抱乐观的态度而不是绝望。

(2)与病人建立有效的沟通。了解病人的内心体验、感受,了解病人的情绪反应类型,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病人的情绪变化,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预防问题的发生。正向的关系大大增强了其它

治疗的效果(例如,药物、行为治疗等)。

(3)注意沟通技巧,讲究语言的使用。避免使用中伤性的语言和使用粗暴的行为去制止病人的强迫动作和行为。如强迫将病人保护起来而不做任何的解释,或斥责病人:“烦死了”、“假干净”等。要防止伤害病人的自尊心,考虑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4)对有强烈自杀企图和行为的病人进行保护性约束。要向病人讲清保护的目的。否则,病人会误解为保护是对他的惩罚而加重与医护的对立情绪而出现极端的行为反应。必要时按“防自杀护理常规”护理。

大部分强迫症的病程会起起伏伏。若期待一次就治好,永不再发病,可能会大失所望。有些人可能一生就只有生一次病,之后就没有症状。然而碰到压力或环境改变时,症状又会出现或恶化。就此观点而言,我们不能保证强迫症可以完全治愈的。其实某些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让病人过着几乎完全“正常”的生活。

强迫症自检症状清单(幻灯片25、26)

自我测试:你有强迫症倾向吗? 请你根据最近一周以内的情况和感觉进行评定。

1.我常反复洗手而且洗手的时间很长,超过正常所必需; 2.我有时不得不毫无理由地重复相同的内容、句子或数字好几次

3.我觉得自己穿衣、脱衣、清洗、走路时要遵循特殊的顺序; 4.我常常没有必要地检查门窗、煤气、钱物、文件、信件等; 5.我不得不反复好几次做某些事情直到我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为止

6.我对自己做的大多数事情都要产生怀疑;

7.一些不愉快的想法常违背我的意愿进入我的头脑,使我不能摆脱;

8.我常常设想自己粗心大意或是细小的差错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9.我时常无原因地担心自己患了某种疾病; 10.我时常无原因地计数;

11.在某些场合,我很害怕失去控制,做出尴尬的事 12.我经常迟到,因为我没有必要地花了很多时间重复做某些事情

13.当我看到刀、匕首和其他尖锐物品时,会感到心烦意乱; 14.我为要完全记住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而困扰;

15.有时我有毫无原因地想要破坏某些物品或伤害他人的冲动;

16.在某些场合,即使当时我生病了,我也想暴食一顿; 17.听到自杀、犯罪或生病的事,我会心烦意乱很长时间,很难不去想它

当上面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症状持续存在,并且影响了你的正常生活时,说明你有强迫症状,有必要找医生咨询。

此次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幻灯片27)

第三篇:浅谈强迫症讲稿(最终版)

浅谈强迫症讲稿

(幻灯片1、2)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气,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下,还会养成一些习惯,有一些好习惯比如说饭前便后要洗手,吃完饭后散散步;也有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说抽烟,喝酒;还有一些习惯我们称之为怪习惯,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几个案例:

镜头一:每次出门时锁好门下楼,可走不了多远,心里就开始紧张起来,脑子里反复在想:门锁好了吗?锁了,没锁,没锁,锁了……心里乱糟糟的,只好返回去检查门锁。结果每次门都锁得好好的,明明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但每次都这样反复检查门锁,不检查就不放心,检查了才觉得心安。

镜头二:小李在咨询室向心理医生诉说自己的苦恼:有一次考试前我复习得挺好的,有一道题目我明明做过,可考试时我想不起来了。从那以后,我看书就有这样的习惯,刚翻过一页,就觉得前面的东西遗漏了,再翻过来看,一会儿又觉得什么东西忘了,回过头再看,经常像孩子似的用手指字,一字一句地读,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还是不放心。

镜头三:“数字谐音”让他过敏 一位刘先生,一直念叨着要给孩子买车跑出租。车买回来了,刘先生又直叹气,儿子的车牌照是“×××5214”,这不是“我儿要死”吗?自从看到这车牌号码之后,刘先生简直像着了魔似的,不但对车牌号数字特别敏感,其他号码中只

要带“2”“4”,他就用谐音往不吉利的事上面联系,脑海中不断出现坏的联想,有时越想控制自己,越想得更多、更复杂。(幻灯片3)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有的人总是不停地洗手;有的人会情不自禁地数大楼的窗户,数错一个,又从头数,反复进行;有的人做事怕出错,反反复复地检查;有的是人在办公室,却一整天都在惦记自家的煤气和水管是不是没有关好……(幻灯片4)

这就有强迫的征兆。(幻灯片5)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强迫现象只是轻微的,或暂时性的,当事人不觉痛苦,也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就不算病态,也不需要治疗,比如反复检查门锁,许多人都有这种毛病,如果每天重复的次数不多,强迫行为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妨碍,就不用管它。而有些人的强迫症状每天出现的次数较多,严重到反复检查十几次还放心不下,上班迟到一两个小时都不在乎,那么就很可能患上了“强迫症”。当这些想法和行为影响到一个人的正常生活时,就需要治疗了。因为有可能罹患一种严重但可以治疗的疾病,精神医学家称之为强迫症。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和超强工作压力,强迫症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强迫症已被列入严重影响都市人群生活质量的四大精神障碍(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之一,成为21世纪精神心理疾病研究的重点。(幻灯片6)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同认识一下:强迫症。

什么是强迫症(幻灯片7)

强迫症又被称为强迫性障碍。是一种以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疾病,同时伴有焦虑情绪和适应困难。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患者能充分地意识到这种持续的、重复的想法或动作,体验到冲动和观念来自于自我,意识到症状的异常,明白是不必要的,但却不能以主观意志加以控制,从而引起毫无根据的、过分的、不必要的焦虑或恐惧,为此感到明显的不安和烦恼。产生强烈的求治欲望,简而言之,就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这期间患者的自知力保持完整。

强迫症的心理表现是:明知这些想法和行为没有必要,却无法停止。(幻灯片8)

强迫症的种类(幻灯片9)

强迫症的症状多种多样,既可表现为某一症状的单独出现,也可表现为数种症状同时存在。在一段时间内症状内容可相对的固定,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内容可不断地改变。通常,强迫症的种类如下:

一、强迫观念

即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力图摆脱,但又为摆脱不了而紧张烦恼、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和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强迫观念可有下面几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一)强迫联想:反复联想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如前面说的数字谐音。

(二)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

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

患者陈述症状:每天我做每件事后,都要回忆刚才的情况,我怕我突然失去控制去伤害别人,或者做其他的坏事。我心理知道我没有做,但是要反复的回忆证明我没做,只要每件事情我不能完整的回忆,比如我在回忆做某件事的过程中,有1分钟的时间我记不起来的话,我就会去幻想我可不可能在那一分钟里失控、暴走。我知道这个是很多余的,有时走在路上我会原路返回去确认一遍事情以后,但是即便如此,过了5分钟我还是会怀疑我到底去确认的时候有没有看清楚。

(三)强迫疑虑: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

(四)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五)强迫对立思维: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等。

(六)强迫思维:在病程中某一思想、冲动意念或想象,会反复或持久地很不合适地闯入头脑,以致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若烦恼

二、强迫动作

(一)强迫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总摆脱不了“感到脏”,明知已洗干净,却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

(二)强迫检查: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三)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否则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

(四)强迫仪式动作: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臵,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

三、强迫意向

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

四、强迫情绪

具体表现主要是强迫性恐惧。这种恐惧是对自己的情绪会失去控制的恐惧,如害怕自己会发疯,会做出违反法律或社会规范甚至伤天害理的事,而不是像恐怖症患者那样对特殊物体、处境等的恐惧。

人群特征(幻灯片10)

1.人格个性:

一般认为,患有强迫症的患者最突出的人格个性,就是“完美主义”,凡事要求“十全十美”。他们为人谨慎、墨守成规、缺乏通融和幽默感、太过理性;内心常常有明显的冲突,徘徊于服从与反抗、控制或爆发两种极端。他们常常对自己、对别人要求很高,结果总是批评别人不好,怀疑和否定自我,缺乏自信心,常因此而无法接受自己强烈矛盾的内心冲动欲望而崩溃。

不可否认,这些性格特征与孩童时代的家庭严格的管教方式息息相关。心理专家指出,强迫型人格是一种特质、不是病,只要随遇而安,调适好自己的期望值,完全可以不发展为强迫症。

2.年龄特点

强迫症分布在各个年龄段,青少年和成人都有存在。强迫症多起病于30岁以前的少年期或青壮年期发病,男多于女,以脑力劳动者常见。大约三分之一的成年患者首发于儿童期。

在儿童期,多见于10-12岁的儿童,特点: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但患儿智力大多正常。

目前在强迫症患者当中,青少年和白领是主要人群。强迫症喜欢光顾这类人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所承受的压力很大,他们又多处于刚刚结束人格转型期的重塑阶段。

现代都市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内心难免脆弱急躁,而在经济不景气、收入压力大、岗位淘汰率高的环境下,自制能力差或具有完美主义人格的年轻白领们更容易产生强迫心理,从而引发强迫症。

3.分布比例

强迫症在精神科患者中占0.1%~0.46%,在一般人口中约占 0.05%。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调查表示,现在强迫症有发病上升的趋向,人群发病率约在2%至3%。

一般认为每五十个人中就会有一人得过强迫症,比如英国就有100多万强迫症患者,青少年患病率很高,一般认为青少年时期患强迫症在成年前都可康复。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宅男宅女们,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孤独的面对电脑也很容易在特定小事上出现强迫心理的种子,预防强迫症需要有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和经常参加团体社交活动。

强迫症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一些名人榜上有名:如生物学家达尔文、英国球星贝克汉姆都曾得过,如果较为直观的了解强迫症症状表现,可以观看美国电影《火柴男人》中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角色、以及《渐入佳境》中的杰克•尼科尔森所饰演的马文•尤德尔。

强迫症的心理机制(幻灯片11)

神经症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无公认的解释,一般来说同精神因素、个体素质、躯体因素等有关。不过,对神经症发病机制的心理学研究已有较长历史,以下是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其的不同解释:

1、精神分析理论(幻灯片12)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焦虑是理解所有神经症的关键。当本我的情欲与攻击驱力和超我要控制和调节这类驱力发生冲突时,自我如果不能运用理性机制来调节它们的冲突以及缓解冲突引起的焦虑,就不得不采用一些心理防御机制来避免焦虑,如压抑、投射、反向形成、固着等。假如这些防御机制不足以抵御或缓解这些焦虑时,为了替代本能欲望冲动,神经症性冲突就产生了。由于本我要寻求的表现的本能冲动处于潜意识领域,自我就很难意识到其冲突的真正对象,因此就体验到莫名的恐惧、焦虑。所以,焦虑被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是神经症最基本的核心症状。

2、新精神分析理论(幻灯片13)

新精神分析学说批评了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观点。荣格把神经症的行为看作是个人的无意识情感和集体潜意识之间错综复杂冲突的结果。集体无意识是全人类所积聚起来的智慧和动机。

阿德勒认为神经症是一种广布的使人虚弱的“自卑情结”,是一个人在企图得到主宰他的环境和生活而未获得成功的结果。

埃里克森提出焦虑是儿童心理社会发展失败的结果。他主张每个儿童为了学习自我控制,进取精神和信任,尤其为了要确定他们自己的同一性,都有必要经过几个发展阶段。如果儿童没有细心关怀的父母来抚育,而是遭到忽视、抛弃、敌视和心理矛盾,这些感觉使儿童面对生活中正常的紧急事件时会产生焦虑,长大后就会不信任别人,不信任周围环境,尤其不信任自己的能力,如果父母独断地制定绝对而详尽的规定或僵硬的要求,将会产生下述两种反应之一:反叛或因敌意和攻击所引起的焦虑,儿童表面上顺服但实际上内心会感受到这些情绪。儿童无法包容这些焦虑就可能会表现出抑制紧张的反应,这种反应妨碍儿童涉入一般的日常活动。儿童失去那些满足,下一步非常可能的就是焦虑异常的发展。这样的人不能清楚认同自己的个性,感受到持续不断的焦虑,并产生神经症的心理防御症状来帮助他们去应付所看到的世界。

3、行为主义理论(幻灯片14)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不但人类正常的行为方式是刺激―反射的结果,病态的行为反应已是通过条件反射而形成的,神经症的产生可能就是如此。

经典的条件反射的模式把恐怖症看作是学得的恐惧反应。华生做过一项实验,一个名叫Albert的小男孩年仅九个月,身体健康,天不怕地不怕。他们趁Albert不注意的时候,突然敲响一面铜锣,这声突如其来的巨响终于把小Albert吓哭了;不仅如此,配合铜锣刺激,他们还使Albert学会了对先前并不害怕的小白鼠产生了恐惧反应;经过3个月的反复实验,这种恐惧反应甚至进一步泛化到狗、兔等动物或皮毛衣物等。

操作条件作用的观点是,受到强化的行为就容易保留下来。这在强迫性神经症中看得最清楚:强迫礼仪常常是一种可减轻充满恐惧的

强迫性思维的行为,所以不管这个行为多么愚蠢或不合理,它还是继续下来。例如,患有强迫性核查症状的病人,会不断地检查他们是否把门锁好,是否把衣服叠好,是否把灯关掉等等。他们需要以固定的、礼仪式的方式把各件事情做“好”,他们被这种需要困扰着。Roper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以了解被试的检查反应。在被试的仪式动作前后对他们进行估量,可以发现核查前焦虑有明显的增长,而在核查后焦虑有所减轻。这说明他们的强迫性核查行为在得到强化。通过强化习得的神经症行为可能“有意义”,也可能是偶然的结果。研究发现,有复视等癔症症状的飞行员似乎有一种与焦虑来源直接有联系的症状;与此相反,许多强迫症状只不过是变化不定的意外事件的结果。

社会学习的论点扩展了强化这一概念,认为神经症行为可能引来许多不同的和微妙的好处。神经症的行为可能使他们“得到好处”,因为这些症状唤起同情、注意及其他社会性声援。有些人可能不知不觉地组织了他们的环境,使得只有适应障碍的行为及病态的自我感觉才能得到强化。他们遭到拒绝并使他们感觉不合意和焦虑,他们可能以这样的方式和他人相互影响。他们以一种令人厌烦的方式来与人交往,使正常人躲避他们。结果在培养善良性格和积极反应方面,他们得到的社会性强化很少,而只有当他们取得别人对抑郁、焦虑及其他症状同情的时候,他们的行为才得到强化。

正如儿童靠模仿父母学会语言、餐桌上的礼仪、甚至微妙的人格特点一样,也可同样的学会神经症的行为。许多类型的神经症似乎都

有家族性。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神经症行为是遗传得来的,可能的解释是儿童仿效或摹拟其父母的神经症形式。这些不良的观察和模仿会进入儿童的生活而成为儿童的焦虑基础。儿童可能会在没有具体焦虑刺激的情况下做出焦虑的情绪反应。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研究者还认为,既然病态的行为反应是通过后天习得和强化形成的,那么也可以通过建立新的刺激与新的条件反射来取代病态的行为。此后,Wolpe的交互抑制学说和系统脱敏疗法、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化理论和厌恶疗法、阳性强化法等等,均是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而发展建立起来的。

4、人本主义理论(幻灯片15)

以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地拥有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只是由于环境因素有形无形、有意无意地干扰与阻碍,才会使得这些潜力得不到合理的发挥,是个人性格形成与认识格局出现歪曲和畸变。临床所见的神经症,都是成长的缺陷,就其本源,都不过是自我完善潜力遭到压抑,发生扭曲的外在表现而已。每个人都需要自我实现,去体现他自己的能力。如当个人的自我观念与外界价值观念发生势不两立的冲突时,便会引起内心的焦虑。为了应付焦虑,人们不得不采取心里防御机制,尤其是合理化作用、退化作用和逃避作用等方法。这些措施限制了个人对其思想与感情的自由表达,削弱了自我实现,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发育,这种状态的极端便是精神病。

因此,神经症的心理治疗也就是要求治疗是从完全平等的伙伴关系出发,和患者一道创作一种有益的、合理的气氛,通过真诚的理解、尊重来帮助病人恢复真实的自我,释放自我实现潜能,使已趋混乱、迷惘的心理活动恢复和谐与理性。

5、格式塔理论(幻灯片16)

格式塔学派认为,神经症是由于个体不能使其生存方式整合起来造成的。患者不能面对此时此地的现实生活,坚持实行从儿童期带来的各种刻板、禁例、期待和完全异样的生活目的。在格式塔学派看来,每个人若要与他人建立关系,就要与别人接触,并感到自己属于他们。要达到这个目的,人就发展了社会性。如果儿童期过得好,将来就能适应环境并有能力。如果个体因父母的教养错误,多年来一直处于虚弱状态,他长大成人后就会变得焦虑和脾气变化无常,结果就形成神经症的性格结构。

6、认知行为理论(幻灯片17)

认知心理学家强调,情绪与行为的发生,一定要通过认知的中介作用,而不是通过环境刺激直接产生。如一个人在山上遇见老虎,感到恐惧,但在动物园见到笼中之虎,则不会害怕。即通过对事件的理解和评价才产生情绪反应。正常的认知方式产生正常的情绪反应,异常的认知则产生异常的情绪反应(如抑郁症、焦虑症)。在情绪障碍中,认知歪曲是原发的,情绪障碍是继发的。由于神经症患者有特殊的个体易感素质,因此常常做出不现实的估计和认知,以致出现不合

理、不恰当的反应,这种反应超过一定的限度与频度,便出现疾病。

7、社会学理论(幻灯片18)

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神经症是工业化社会和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特有的产物。人们患有焦虑、强迫动作或恐怖症,是因为竞争、孤独和其他精神压力造成的。在美国,研究者们曾集中分析神经症与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一份系统的流行病学报告表明,神经症在中产阶层比下层阶层中多2-4倍。原因在于中产阶层生活的特殊情况:他们要求有学位、较高的薪水、较优越的住房条件和其他物质财富等。这可能是神经症发病率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也有研究表明,癔症在受教育少、经济收入低的人群中较为多见,而疑病症在较贫穷的老人中较多见。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对身体及其机能似乎越来越注意,从而容易把许多岁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焦虑和精神压力转变为身体症状。

(幻灯片19)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许又新教授认为强迫症患者过于不接受自己,甚至苛求自己,这才导致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的尖锐冲突。并且认为强迫动作既可以使焦虑减轻,也可以使其加重,而要取决于若干不同的情况和因素。首先,要看原发性强迫症状的性质和痛苦的程度,如果原来并不太痛苦,患者却企图消灭他,强迫动作可能使焦虑加重。其次,如果患者极力用意志控制自己的屈从性动作,那么一开始行动时患者有如释重负之感,然而若动作重复次数太多、欲罢不能,焦虑便又急剧上升。对抗性强迫动作开始总是有效的,多少

能减轻些焦虑,对抗效应下降时仍重复下去,焦虑又会上升。再其次,多年的慢性患者整天纠缠在僵化的动作程序之中,可以没有明显的焦虑。再者,患者对别人的强求,成功可以减轻自己的痛苦;反之,对别人强求的失败,自我折磨便要升级。此外,患者的一般心情和欲求水平对此也有重要影响。

小结(幻灯片20)

综上所述,强迫症的心理机制有多种,有的强调潜意识,有的更强调意识;有的强调外界环境,有的更强调先天性格;有的强调行为,有的强调认知。每一种心理假说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人的心理极其复杂,强迫症作为一种心理障碍,其心理机制也必将十分复杂。有的强迫症患者可能只有一种原因,有的可能有两种或多种原因;一些强迫症可能仅仅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另一些可能是由于几种机制共同起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亚型、不同的层面、多维度去建立不同的假说,再根据这些假说去进行前瞻性的验证。因此,几种观点结合往往是对强迫症最好的解释。

针对我们的职业,侧重说一下儿童强迫症。

儿童强迫症(幻灯片21)

1.性质 儿童强迫症是强迫症的一类,是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在儿童期,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多见于10-12岁的儿童,患儿智力大多正常。一般情况,清洁行为多见于女性,而检查行为多见于

男性。这些孩子往往学习成绩好,做事认真刻板,胆小,怕批评,过于严格要求自己,有完美主义的性格特征。而且在父母身上常可看到孩子的影子。

2.表现 也是多种多样的,走路数格子,折叠整理自己的手绢、被褥要角对角,反复多次对得很整齐,睡觉前一定要把鞋子反复摆成什么样子或一定要把毛巾反复铺平、摆正等等,还有一部分儿童出现一定的仪式动作或行为,如某患儿要触碰某物一定要碰几下,对了感到“心里舒服”或吉利。或者要求自己上楼梯必须一步跨两级,走路必须走两步停一下。还有的写字要像印刷体,稍有不满,擦掉或撕掉整张纸重新来过;穿鞋有固定的顺序,如先穿了左脚要脱掉重新从右脚开始等等。如强迫计数,反复数天花板上吊灯的数目,反复数图书上人物的多少,强迫计数自己走了多少步路等;有的表现为强迫洗手,强迫自己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了,反复检查作业是否做对了;睡觉时,反复检查衣服鞋袜是否放得整整齐齐等。

有时还伴有好发脾气、哭闹摔东西、打骂父母、纠缠小事不放。患病儿童常常支配家长与自己一起做强迫动作,或者反复向家长提出问题,要求父母回答,若得不到满意的回答则大发脾气,甚至打骂亲人冲动毁物。

3.正确对待(幻灯片21)

在儿童正常发育的不同年龄阶段,也可能出现上述类似的强迫行为。如禁止重复这些动作,孩子反而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

如果让孩子反复进行这些动作,孩子并不像成年患者那样有明显的内心矛盾和焦虑不安。一般来说,孩子对自己的强迫行为并不感到苦恼和伤心,只不过是刻板地重复这些行为而已。

这类行为一般带给孩子的是愉快的情感体验,不伴任何情绪障碍,而且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家长不用过于担心。

4.查找原因

儿童强迫症多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幻灯片21)

心理学家认为,在孩童时代受到家长的严厉管制而无法适时表达个人喜怒哀乐情绪的人,很容易形成强迫症。

设想,如果孩子没有足够的自由空间,而且处处受到父母管制,那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再加上找不到倾诉的朋友,最终变得沮丧和失落。为了把埋藏在心里的苦楚发泄出来,孩子便选择了不停地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等做法。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一直保持这一习惯,那就形成了洁癖。孩子一旦患上了洁癖,当面对挫折时,就不会向包括父母在内的任何人寻求帮助,而是一个人承受压力,常常在家里不停地忙碌,或洗衣服,或对屋里的东西擦了又擦,以此来排除心中的烦恼和不安。

由于社会压力大、家庭的教育环境等影响,类似有强迫行为的孩子和成人正越来越多,其中部分人在受刺激的情况下演变成强迫症患者。

案例分析

一个初三女生,各科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曾经是当地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天情绪低落,几次曾试图自杀。至今,他已经患病10年,仍然不能进行任何有价值的学习,只能做些扫地搞卫生类的简单劳动。

这些天分聪明又过分抑制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总是求全责备,其人格和认知的发展是畸形的。他们过于理性,过早地成人化,生活中只以寻求别人的赞扬、以超过他人为惟一的快乐和目的。而其他青少年时期应有的课余兴趣、运动、幽默、嬉戏,甚至任性等非智力、非理性因素都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就像这个男生,他拼命地用脑,说“老师讲了,人的大脑只利用了5%的功能”。其实,大脑有它自己的运动规律,大脑的额叶功能是人的高级功能,主管智慧、理性、意志等活动,意志可以训练,但也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什么行为都可以被意志所控制。

建议:家长们千万不要用那种听录音只能听英语,看电视只能看教育台的方式要求孩子;而老师们也千万不要盲目地用“大脑还有95%的功能没有开发”,“只要有毅力,只要意志坚强,人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的理论作为教育导向。应该尊重人脑活动的客观规律,尊重青少年成长中必须经历的心理发展阶段。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过分地期待超出常人的优秀,好了还要更好,将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从家庭和学校教育方面来说,首先,家庭教育的氛围对这类孩子要宽松些。由于社会竞争激烈,现在家长普遍有很重的心理压力,但不能传递给孩子。强迫型人格的孩子,本来就对自己有着过高的要求,如果父母提出更高的要求,他的压力就会越来越重,变得越来越强迫。

如果家长老在孩子面前提某个同事的孩子去了哈佛留学、邻居家的孩子比他考得好等等,强迫型孩子就会把自己的目标定得越来越高,最后导致心理崩溃。

而现在的趋向是,学校与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在越来越高。如果老师发现一个孩子的效率低,可以采取特殊的教育方法,因为这类强迫型人格的孩子适宜减压的教学方法。例如告诉他,未必一定要考100分,90多分也很优秀,布臵作业时给这类孩子应该减少一些负担。而这些孩子善于自律,他们并不会真的放弃学习。

强迫症的治疗(幻灯片22)

强迫症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式,1、心理治疗又称理性疗法、领悟疗法:主要采取解释性心理治疗。对于患者要冷静分析其本人的人格特点和发病原因,包括童年有无产生强迫症的心理创伤。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识,认识到自己症状中的非理性观念,认识到症状的幼稚性、不合理性,使患者认识到强迫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而不是器质性疾病,让患者充分并且对每一种非理性观念都用一种相应的理性观念去克服他,增强理性。

矫正强迫症行为和思维要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同时多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多从事有理想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生活中的爱好,以建立新的兴奋灶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

2、行为治疗:主要针对强迫行为。就是指导病人采用意念的松弛训练、肌肉松弛技术结合系统脱敏,或用操作条件法治疗,以减轻焦虑或单一的症状。其中,以系统脱敏疗法最为有效。例如对于登上高楼总是想往下跳的患者,可由专业医护人员带领患者走上二楼,然后再走上三楼、四楼。经过这样反复多次训练、实践之后,常常可取得很好的疗效。(行为主义理论)

3、药物治疗:对于有强迫思维的患者,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

症状不严重时,不妨试着自我调节-------(1)正视它:你必须了解强迫症状,是来自“脑部错误的讯息”,知道这些强迫思考,是来自脑部生化的不平衡,你必须集中所有的心力,永远记得:“这不是我,这是我的强迫症在搞鬼!”

(2)改变行为:若有强迫症的人必须锻炼自己的心志,不要依照强迫性感觉思考去做。虽然一时无法改变感觉,但是却可以改变行为,必须转移注意力,进行自我换挡。

转移注意力:就是要将注意力转移开强迫症状,即使是几分钟也行。首先选择某些特定的行为,来取代强迫性洗手或检查。任何有趣的、建设性的行动都可以。最好是从事自己的嗜好活动,例如:散步、运动、听音乐、读书、玩计算机、玩篮球等。参加这些令人愉快的活动,以此来“手动”换挡,这个方法具有重塑性意义,因为它促使了一个新的大脑回路的形成,这种回路带来愉悦,并且触发幸福激素多

巴胺的释放。多巴胺的释放对这种新的活动进行了奖励,并且巩固、增加了新的神经连接。这种新的回路最终可以跟之前那个“强迫回路”进行竞争,并且根据不用则废的原则,病态的回路网络将会削弱。(行为主义理论)

记住,想改变脑部的生化变化,来减少强迫性冲动,可能要花上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朋友切不可心急。当然,如果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治病,效果肯定更好。

顺势提一下享有盛名的森田疗法。(幻灯片23)

森田心理疗法简称森田疗法,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的适用于神经质症的特殊疗法,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与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可相提并论的地位。森田教授根据患者症状把神经质症分成三类:普通神经质症、强迫神经质症、焦虑神经质症。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就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接受和服从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它能最终打破神经质病人的精神交互作用。而要做到顺其自然就要求病人在这一态度的指导下正视消极体验,接受各种症状的出现,把心思放在应该去做的事情上。这样,病人心里的动机冲突就排除了,他的痛苦就减轻了。

今天由于时间所限,我们对此不做过多介绍,感兴趣的老师可以下面私聊。

强迫症的护理(幻灯片24)

强迫症患者的某些思维和行动在常人的眼里,感觉是没必要的可笑的。在此提醒:更多正常人设身处地的替患者想一想,没有人愿意身不由心的去强迫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想不愿意想的事。我们应该知道,强迫症是很顽固的心理疾病,需要家人、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一年以上的心理辅导和药物结合治疗,期间的意志随时会坍塌,从而导致病情反复。

患者亲人或朋友在有效的帮助病人之前,必须认识强迫症并且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那就是----(1)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以支持心理治疗为主要内容,坚定病人的治疗信心。在病人的病情有所改善时,及时予以肯定,鼓励病人,让病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对疾病的康复抱乐观的态度而不是绝望。

(2)与病人建立有效的沟通。了解病人的内心体验、感受,了解病人的情绪反应类型,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病人的情绪变化,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预防问题的发生。正向的关系大大增强了其它治疗的效果(例如,药物、行为治疗等)。

(3)注意沟通技巧,讲究语言的使用。避免使用中伤性的语言和使用粗暴的行为去制止病人的强迫动作和行为。如强迫将病人保护起来而不做任何的解释,或斥责病人:“烦死了”、“假干净”等。要防止伤害病人的自尊心,考虑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4)对有强烈自杀企图和行为的病人进行保护性约束。要向病人

讲清保护的目的。否则,病人会误解为保护是对他的惩罚而加重与医护的对立情绪而出现极端的行为反应。必要时按“防自杀护理常规”护理。

大部分强迫症的病程会起起伏伏。若期待一次就治好,永不再发病,可能会大失所望。有些人可能一生就只有生一次病,之后就没有症状。然而碰到压力或环境改变时,症状又会出现或恶化。就此观点而言,我们不能保证强迫症可以完全治愈的。其实某些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让病人过着几乎完全“正常”的生活。

强迫症自检症状清单(幻灯片25、26)

自我测试:你有强迫症倾向吗? 请你根据最近一周以内的情况和感觉进行评定。

1.我常反复洗手而且洗手的时间很长,超过正常所必需; 2.我有时不得不毫无理由地重复相同的内容、句子或数字好几次

3.我觉得自己穿衣、脱衣、清洗、走路时要遵循特殊的顺序; 4.我常常没有必要地检查门窗、煤气、钱物、文件、信件等; 5.我不得不反复好几次做某些事情直到我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为止

6.我对自己做的大多数事情都要产生怀疑;

7.一些不愉快的想法常违背我的意愿进入我的头脑,使我不能

摆脱;

8.我常常设想自己粗心大意或是细小的差错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9.我时常无原因地担心自己患了某种疾病; 10.我时常无原因地计数;

11.在某些场合,我很害怕失去控制,做出尴尬的事 12.我经常迟到,因为我没有必要地花了很多时间重复做某些事情

13.当我看到刀、匕首和其他尖锐物品时,会感到心烦意乱; 14.我为要完全记住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而困扰;

15.有时我有毫无原因地想要破坏某些物品或伤害他人的冲动;

16.在某些场合,即使当时我生病了,我也想暴食一顿; 17.听到自杀、犯罪或生病的事,我会心烦意乱很长时间,很难不去想它

当上面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症状持续存在,并且影响了你的正常生活时,说明你有强迫症状,有必要找医生咨询。

此次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幻灯片27)

第四篇:强迫症自我检测

强迫症自我检测

导读: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病人反复出现的明知是毫无意义的、不必要的,但主观上又无法摆脱的观念、意向的行为。其表现多种多样,当一个人出现无意义的动作,如反复检查门是否关好,锁是否锁好;常怀疑被污染,反复洗手;反复回忆或思考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出现不可控制的对立思维,担心由于自己不慎使亲人遭受飞来横祸;对已做妥的事,缺乏应有的满足感„„ 强迫症检测 强迫症治疗 强迫症心理

由于强迫症患者有明显的心理冲突,存在强迫与反强迫的对立,患者深感痛苦,而正常人却难以理解,为此,常常影响到人际关系或家庭的幸福。那么,强迫症是否能采用一种简便的方法进行检测呢?下面就介绍一种简单检测方法,请你根据最近一周以内的下述情况和感觉进行评定,评分标准分为5级:没有评为0分;很轻评为1分;中等评为2分;偏重评为3分;严重评为4分。

评分方法:将各条目的分值相加,根据我国的正常值标准,总分超过20分,应考虑有强迫症的可能,建议您到精神科或心理咨询门诊作进一步检查确诊。

1、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2、忘性大;

3、担心自己的衣饰不整齐及仪态不端正;

4、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1.我常产生对病菌和疾病毫无必要的担心。

2.我常反复洗手而且洗手的时间很长,超过正常所必需。3.我有时不得不毫无理由地重复相同的内容、句子或数字好几次。

4.我觉得自己穿衣、脱衣、清洗、走路时要遵循特殊的顺序。5..我常常没有必要地对东西进行过多地检查,如检查门窗、开关、煤气、钱物、文件、表格、信件等。

6.我不得不反复好几次做某些事情,直到我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为止。

7.我对自己做的大多数事情都要产生怀疑。

8.一些不愉快的想法常违背我的意愿进入我的头脑,使我不能摆脱。

9.我常常设想自己粗心大意或细小的差错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10.我时常无原因地担心自己患了某种疾病。11.我时常无原因地计数。

12.在某些场合,我很害怕失去控制而做出尴尬的事。13.我经常迟到,因为我没有必要地花了很多时间重复做某些事情。

14.当看到刀、匕首和其他尖锐物品时,我会感到心烦意乱。15.我为要完全记住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而困扰。

16.有时我毫无原因地想要破坏某些物品,或者有伤害他人的冲动。

17.在某些场合,即使当时我生病了,我也想暴食一顿。18..当我听到自杀、犯罪或生病的消息时,我会心烦意乱很长时间,很难不去想它。

强迫症自测表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强迫症随着压力在人类社会肆意横行,成为心理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那么你有没有患上强迫症呢?以下是强迫症的自测表,你可以测测自己有没有强迫症的症状。

1、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2、忘性大;

3、担心自己的衣饰不整齐及仪态不端正;

4、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5、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

6、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7、难以作出决定;

8、反复想些无意义的事;

9、注意力不能集中;

10、必须反复洗手,点数;

11、反复做毫无意义的一个动作;

12、常怀疑被污染;

13、总担心亲人,做无意义的联想;

14、出现不可控制的对立思维、观念。

15、习惯反复说一句话或同一个名字,或者在同一地点以同一方式反复散步。

16、戴耳机的时候必须看清了左右才戴;

17、定闹钟5分钟一次,但还是不肯起;

18、怀疑门没锁;

19、看到别人没把黑板擦干净就觉得别扭;20、考试成绩出来后不敢查;上述症状中如果你出现了4种及以上,你可能就患上了强迫症,需要到医院检查确诊,以免耽误病情,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即使检查结果证明你没有患上强迫症,你也可以为自己的健康多加一道保险。对于那些患有强迫症的朋友可以选择目前治疗效果较好的平虑解迫安神剂进行治疗。[1]

国际通用的耶鲁布朗强迫症严重程度标准量表:[2]

指导语:1-5题是强迫思维,6-10题是强迫行为,请依照你主要的强迫症状作答,并在题目上圈选适当的数目。姓名: 日期: 主诉的强迫思维:

1、您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强迫思维上?每天强迫思维出现的频率有多高?

0=完全无强迫思维(回答此项,则第2、3、4、5、题也会选0;所以请直接作答第六题)

1=轻微(少于一小时),或偶尔有(一天不超过8次)

2=中度(一至三小时),或常常有(一天超过8次,但一天大部分时间没有强迫思维)3=重度(多于三小时但不超过八小时),或频率非常高(一天超过8次,且一天大部分时间有强迫思维)

4=极重(多于八小时),或几乎无时无刻都有(次数多到无法计算,且一小时内很少没有多种强迫思维)

2、您的强迫思维对社交、学业成就或工作能力有多大妨碍?(假如目前没有工作,则强迫思维对每天日常活动的妨碍有多大?回答此题时,请想是否有任何事情因为强迫思维而不去做或较少做)0=不受妨碍

1=轻微。稍微妨碍社交或工作活动,但整体表现并无大碍。2=中度。确实妨碍社交或工作活动,但仍可应付。3=重度。导致社交或工作表现的障碍。4=极度。无能力应付社交或工作

3、您的强迫思维给您带来多大的苦恼或困扰? 0=没有

1=轻微。不会太烦人。

2=中度。觉得很烦,但尚可应付。3=重度。非常烦人。

4=极重。几乎一直持续且令人丧志地苦恼。

4、您有多少努力对抗强迫思维?你是否尝试转移注意力或不去想它呢?(重点不在于是否成功转移,而在于你有多努力对抗或尝试频率有多高)

0=一直不断地努力与之对抗(或症状很轻微,不需要积极地对抗)1=大部分时间都试图与之对抗(超过一半的时间我都试图与之对抗)2=用些许努力去对抗。

3=屈服于所有的强迫思维,未试图控制,但仍有些不甘心。4=完全愿意屈服于强迫思维。

5、您控制强迫思维的能力有多少?您停止或转移强迫思维的效果如何?(不包括通过强迫行为来停止强迫思维)0=完全控制。我可以完全控制。

1=大多能控制。只要花些力气与注意力,即能停止或转移强迫思维。2=中等程度控制。“有时”能停止或转移强迫思维。3=控制力弱。很少能成功地停止或消除强迫思维,只能转移。4=无法控制。完全不能自主,连转移一下强迫思维的能力都没有。主诉的强迫行为:

6、您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强迫行为上?每天做出强迫行为的频率有多高?

0=完全无强迫行为(回答此项,则第7、8、9、10题也会选0)1=轻微(少于一小时),或偶尔有(一天不超过8次)

2=中度(一至三小时),或常常有(一天超过8次,但一天大部分时间没有强迫行为)

3=重度(多于三小时但不超过八小时),或频率非常高(一天超过8次,且一天大部分时间有强迫行为)

4=极重(多于八小时),或几乎无时无刻都有(次数多到无法计算,且一小时内很少没有多种强迫思维)

7、您的强迫行为对社交、学业成就或工作能力有多大妨碍?(假如目前没有工作,则强迫行为对每天日常活动的妨碍有多大?)0=不受妨碍

1=轻微。稍微妨碍社交或工作活动,但整体表现并无大碍。2=中度。确实妨碍社交或工作活动,但仍可应付。3=重度。导致社交或工作表现的障碍。4=极度。无能力应付社交或工作

8、假如被制止从事强迫行为时,您有什么感觉?您会多焦虑? 0=没有焦虑

1=轻微。假如强迫行为被阻止,只是稍微焦虑。

2=中度。假如强迫行为被阻止,会有中等程度的焦虑,但是仍可以应付。

3=严重。假如强迫行为被阻止,会明显且困扰地增加焦虑。4=极度。假如有任何需要改变强迫行为的处置时,会导致极度地焦虑。

9、您有多努力去对抗强迫行为?或尝试停止强迫行为的频率?(仅评估你有多努力对抗强迫行为或尝试频率有多高,而不在于评估您停止强迫行为的效果有多好)

0=一直不断地努力与之对抗(或症状很轻微,不需要积极地对抗)1=大部分时间都试图与之对抗(超过一半的时间我都试图与之对抗)2=用些许努力去对抗。

3=屈服于所有的强迫行为,未试图控制,但仍有些不甘心。4=完全愿意屈服于强迫行为。

10、您控制强迫行为的能力如何?您停止强迫(仪式)行为的效果如何?(假如你很少去对抗,那就回想那些少数对抗的情境,以便回答此题。)

0=完全控制。我可以完全控制。

1=大多能控制。只要花些力气与注意力,即能停止强迫行为。2=中等程度控制。“有时”控制强迫行为,有些困难。

3=控制力弱。只能忍耐耽搁一下时间,但最终还是必须完成强迫行为。4=完全无法控制。连耽搁一下的能力都没有。

选择完毕请将回答的每道题目前边的数字相加得出分数,说明如下: 轻度严重6-15分(单纯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仅需要6-9分)处于轻度严重的强迫症患者,其症状已经对患者的生活、学习或职业开始造成一定的影响,患者的症状会随着环境和情绪的变化不断的波动,如果不能尽早的解决,很容易会朝着严重的程度发展、泛化,此时是治疗效果最理想的时期,建议尽早治疗。

中度严重16-25分(单纯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仅需要10-14分)这属于中等的强迫症状,表示症状的频率或严重程度已经对生活、学习或职业造成明显的障碍,导致患者可能无法有效执行其原有的角色功能,甚至在没有出现有效的改善前,可能导致抑郁症状,甚至出现自杀念头,必须接受心理治疗或者药物治疗。

重度严重25分以上(单纯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仅需要15分以上)此时,患者的强迫症状已经非常严重,完全无法执行原有的角色功能,甚至连衣食住行等生活功能都无法进行。通常患者已经无法出门,将自己禁锢家中,无时无刻都有强迫思考,无时无刻都在执行强迫行为。重度严重的患者极易出现抑郁症状,通常需要强制治疗

 王祖承。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pp:159-163  张明园。1998年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五篇:关于强迫症的演讲

现在很多人说自己有强迫症,那我今天就介绍一下强迫症吧。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近年来统计数据提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

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强迫症的症状主要可归纳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又可以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及强迫意向。内容多种多样,如反复怀疑门窗是否关紧,碰到脏的东西会不会得病,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站在阳台上就有往下跳的冲动等。

强迫行为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产生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患者明知是不合理的,但不得不做,比如患者有怀疑门窗是否关紧的想法,相应的就会去反复检查门窗确保安全;碰到脏东西怕得病的患者就会反复洗手以保持干净。一些病程迁延的患者由于经常重复某些动作,久而久之形成了某种程序,比如洗手时一定要从指尖开始洗,连续不断洗到手腕,如果顺序反了或是中间被打断了就要重新开始洗,为此常耗费大量时间,痛苦不堪。

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对强迫症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下载浅谈强迫症讲稿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强迫症讲稿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强迫症自测量表】

    强迫症自测 强迫症自我测试量表 当下面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症状持续存在影响正常生活时,您有必要找专科医生咨询。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强迫症测试。 1、我常产生对病菌和......

    轻度强迫症的表现(大全)

    轻度强迫症的表现,看看你有几项? 1、晚上睡觉,手机必须不关机并且放在枕边。2、看到别人没把黑板擦干净就觉得别扭。3、发呆时一次次在桌面上右击刷新或刷新页面。4、容易将他......

    怎样自我治疗强迫症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方法有哪些: 1、尝试接受不完美 有不少强迫症的患者喜欢追求完美,往往也因这样让自己陷入痛苦。所以在自我治疗的时候不妨尝试去接受不完美,有意识地让自己在......

    恋爱强迫症的表现

    恋爱强迫症的表现 从一天一通电话到一天三四通,再到想call的时候就一定要call到他;从善意的谎言到习惯性找理由搪塞„„一些小习惯一开始还无伤大雅,但有些人很可能会将之逐渐......

    强迫症与完美主义

    强迫症的发生与完美主义心态有关 在强迫症人的人格特征中最显著的人格特质是过于追求完美,这不仅体现在对自己的要求上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上,如在摆放物品时总是要......

    强迫症如何进行自我治疗(本站推荐)

    强迫症如何进行自我治疗 强迫症属于心理疾病中的一种,心理疾病的治疗需要患者自身积极配合进行,积极进行自我治疗。强迫症如何进行自我治疗呢?下面的五个强迫症的自我治疗方法......

    强迫症案例与治疗

    强迫症案例与治疗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以重复出现病人不愿意、明知不对但又无法控制的某些观念、意向和行为为其特征。病人常为这些重复出现的强迫现象所苦恼,虽尽力克......

    强迫症探析教案设计(合集5篇)

    《强迫症探析》教学方案设计 课题名称:强迫症探析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强迫症的含义及种类,区分各种强迫症状,了解强迫症的人群分布特点及特性,掌握强迫症的治疗和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