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由与秩序讲稿
P1:
自由与秩序的关系——对立?冲突?统一?共生?——孰重孰轻? P2:
自由:权利、无拘束、动态。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马克思
自由包括不受外界约束和控制及可以自我作主地去行为两方面的含义。卢梭在其著作《山中书简》第8书中说到:”自由不仅在于实现自己的意志,而尤其在于不屈服于别人的意志。自由还在于不使别人的意志屈服于我们的意志;如果屈服了,那就不是服从公约的法律了。”亦如马克思所言:”自由确实是人所固有的东西,连自由的反对者在反对自由的时候同时也实现着自由……没有一一个人反对自由,如果有的话,最多也只是反对别人的自由。
秩序:义务、有限制、静态。治之经,礼与刑。——荀况
西方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认为,秩序就是有差别的各个部分得到最恰当的安排,每一部分都安置在最合适的地方。对于秩序的内在深义,即使各有各的不同观点,但秩序总是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关系的稳定性、结构的一致性、行为的规则性、进程的连续性、事件的可预测性以及人身财产的安全性。正是有了稳定的秩序以及其显示出的良好的发展态势,才是人类社会与世界不断向前发展的保障性因素。P3:
自由与秩序的关系问题,从传统的思路上来看,大致也有基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为出发点的区分, 但此二者都将自由与秩序的关系作了简单化的处理。
集体主义的自由与秩序观:集体主义作为一种道德原则, 在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时, 主张个人利益首先服从社会整体利益, 要求在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中, 把集体的利益摆在第一位, 个人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利益;集体主义也蕴含着特定的政治和经济主张, 认为政治的核心是权力, 尤其是对权力的争夺。自由必须以秩序为优先, 秩序才是所要关注的核心和终极价值。于是, 稳定便压倒一切, 稳定就是一种秩序。
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认为解决自由与秩序关系就是采纳一种独特的社会契约。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个人服从普遍意志时,他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康德以自由这一概念作为其道德和法律哲学的核心,却又不容忍人们怀疑国家主权的来源,要求人们用改良的方式而不是革命的方式更改国家,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对于其臣民只有权力,忍受立法权的滥用是人民的义务。黑格尔国家是现实存在的实现了的道德生活,是自由的体现,是理性的,是人的意志及其自由的外在表现中的精神理念。人具有的全部精神现实性都是通过国家才具有的。在黑格尔看来,公民是为国家而存在的。P4:
另一部分哲学家沿着相反的方向看待个体与整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古希腊智者学派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蕴含着以个人理性审视世界的意味。个人主义的自由与秩序观:以个人为优先, 其次才是集体或社会, 人们不能因为集体利益而对个人正当的利益有所损害。
洛克假设说,人类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状态,在自然状态下,人人独立、平等、自由,任何人都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和所有权。然而自然状态之下,有许多缺陷、不便和危险。于是人们结束自然状态,缔结一项契约,根据这一契约人们共同组成团体,建立国家。人们联合为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在这方面,自然状态有着许多缺陷。
贝卡里亚更是直截了当地说: “一切合理的社会都把保卫私人安全作为首要宗旨。” 密尔则从个人优先于社会的角度阐发个人自由,将个人自由置于首位,主张国家应为了个人而存在,应当尽可能少地限制个人自由。他认为,国家的价值,从长远看来,归根结蒂还在组成它全体的个人价值。P4:
哈耶克刻意把哲学、法理学、政治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熔为一炉,根本目标是对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加以捍卫、整理和阐发。其目的要展示给人们一个原汁原味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哈耶克用“自生自发秩序”概念表征这一思想体系。西方学术界对哈耶克的这一概念评价之高几乎达到了神化的地步。
1,自由制度是自生自发形成的结果。绝对不是人为设计的结局,人为赐予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2,自由意味着对控制个人努力的否弃。这意思是说,自由是个人努力和个人行动的自由,控制人者对人的横加干涉,不会有自由,要自由,就必须否弃人为干涉和控制。3,自由的功用是免除灾难。消除专制所带来的一切灾难的唯一有效的武器和手段就是个人自由。4,自由与责任二者一致。享有多少自由权利便承担多大责任,这是自由的本质规定之一。自由与责任分离,有自由者不承担责任,承担责任者无自由权利,这是封建集权专制的根本特征。5,自由社会的本质不是抽象能力,而是用其能力为他人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哈耶克对自由与秩序的观点, 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对前两种自由与秩序观的超越。对集体主义而言其更多则是从一种个人主义方面来避免其内在的对个人的一种漠视;对纯粹的个人主义而言, 则是将个人主义分为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基本上沿循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进路, 强调个人目标乃至自我利益的追求, 就社会长远的演化过程而言, 有其贡献;二是继承奥地利学派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观点, 主张个人主义式的社会分析, 是理解社会的唯一进路。在哈耶克的自由理论中, 自由是一否定性的定义自由意味着任何人不受任意的强制。对于秩序, 他认为有两种, 一种是人为秩序, 一种则是自发秩序。前者是在唯理主义者的固有结论下的一种自然的推导, 是对人类理性建构作用的过分乐观;后者则是一种演化论的思维, 除了对经验和传统的尊重之外, 还有对理性所不及的领域的秩序的形成与演化的准确描述。P5:
美国哲学家杜威:社会由个人组成,由此可知,社会必须为个人而存在,或个人必须遵奉社会为它所设定的各种目的和生活方法,又或者社会和个人是相关的有机的,社会需要个人的效用和从属,而同时亦要为服务于个人而存在。
庞德:一种文明的理想、一种把人类力量扩展到尽可能最高程度的思想,一种为了人类的目的对外在自然界和内在本性进行最大限度控制的理想,必须承认两个因素来达到那种控制:一方面是自由的个人主动精神、个人的自发的自我主张;另一方面是合作的、有秩序的、组织起来的活动。如果我们想要保持对自然和本性的控制,使之前进,并流传下去,那么对这二者就都不应该加以忽视。
哈耶克的理论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哲学,然而却是一种试图把个人理解为一社会存在的哲学。他认为,自由主义最主要的一点是:个人自由不但不会带来社会的混乱,反而能够导致最适合演化需要的社会秩序,同时也是文明进展最有效的原则。换言之,哈耶克的个人主义社会理论所依据的并不是先定的个人权利之公理主张,也不是任何理性体的人之观念,而是一种旨在表明为什么维护文明生活要求有一个增进和平共存的政治秩序的社会理论。P6:
自由与秩序两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根据。秩序是人类实现自由目的的手段和条件。“自由只有通过社会秩序或在社会秩序中才能存在,而且只有当社会秩序得到健康的发展,自由才可能增长。”自由则是人类之所以要建立秩序的目的所在。自由对于人类而言具有终极的价值,人类社会的一切制度设置和秩序安排,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类自由本性的实现。P7:
自由与秩序两者相互渗透。秩序总是实现了人类某种自由的秩序,而自由又总是在某种秩序中的自由。如果只有秩序,没有自由,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如果只有自由,没有秩序,社会就会陷于混乱。P8:
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 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得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其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在自由与秩序的关系问题上, 哈耶克认为不应该单独讨论自由与秩序两者的关系, 而应该放在法治即一种社会的大环境下进行才有意义。因此, 我们可以把其关于两者关系的得出通过一种人为的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与秩序的关系来进行论述。法治的引入
法治与自由:法治不是限制或取消自由,而是维护和扩大自由。这是因为在所有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 哪里没有法律, 哪里就没有自由。总之, 关于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可表述为, 自由是法治的基础, 法治则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没有自由的法治, 比赤裸裸的压迫更加恐怖,因为它于表面的堂皇中侵蚀着个人的权利;而没有法治的自由, 也不可能是一种有所保障的自由, 最终也会被其他诸如强权所危害和吞噬。
法治与秩序:在法治与秩序之间,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两者同样也是一种相互的关系: 法治之下,才能形成一种具有约束性的以及有稳定预期的秩序, 而这种秩序并不是强加于人的, 而是与传统、习俗等都密切相关。这样在保障了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按照其不危害他人意志和行为的自由;秩序对法治而言,除了法治的结果外, 更多的还有这样一层, 即一个良好的秩序是自发的秩序有助于为法治的实现形成一种至少不会造成阻碍作用的外部条件和内在气质。P9:
在法治的环境中, 自由与秩序是一对相生相克的概念体, 并且在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自由通过法治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秩序,这种秩序之下, 每个个体得到充分尊重的同时, 自然也就会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形成和演进, 且这种不断自发形成和演进的社会秩序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强化对一般规则的遵守, 从而保证自由始终能够得以保护而不受到其他强权的任意干涉和损害, 还能使得对秩序的一般性及合理性要求通过法治对自由进行一种约束而达致;秩序成为法治下的秩序, 反过来同样能够在满足秩序的形成和演进中确保自由不被任意侵损, 使得两者相互促进而相得益彰。P10:
当代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东方大国,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法制现代化的任务极为艰巨。这就需要有一个充分行使公共职能的强大国家的存在,需要依靠一个现代的、理性化的、法制化的政治架构来推动法制的转型,需要国家和政府自觉担负起正确引导法律发展方向的时代责任。只有这样,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才有现实的可能性。因此我们提出构建体现自由的法治秩序的命题,其基本要求有:
秩序是实现自由的基础;我们认为自由的关键是意志自由,而意志自由意味着选择自由。法律通过授权性规范为主体决定自己行为提供了多种合法性模式,用明确而肯定的语言确定了在各种预设条件下的行为模式及其法律后果,这就减少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偶然性和盲目性,增加了可预测性,从而为主体自主选择自由的行为提供必要的法律条件和制度保障.法治下的社会较易适应文明的挑战,因为它的成员能够在个人自由的自我空间中发挥创造力,而各成员也易在自由的社会秩序中相互协调,所以整个社会比较有活力。换句话说,愈能保障个人自由的社会便愈能产生丰富、进步的文明,同时社会也愈有帮助大家合作的秩序。自由是评价秩序的基本尺度;马克思也认为,“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手段,正如重力定律不是阻止运动的手段一样……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的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论的、不取决于个别人的任性的性质。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那里的法律成为真正的法律,即实现了自由,哪里的法律就真正地实现了人的自由。”在现代社会,法的现象是确认、扩大和实现主体自由的重要机制,社会主体正是借助于法并在法律的范围内来实现自己权利的。因而,自由是法的现象的重要价值内容,法是人民自由的圣经,确认和维护公民自由的法律才是“良法”。体现自由的秩序是当代法治的价值取向。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情境下,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关系总是变动的,抽象地讲,很难说哪个是第一位的,哪个是第二位的。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实际上还是一个社会本位的社会,个人仍在相当程度上依附于集体,依附于社会,个人独立人格缺乏。在现实中对集体利益的保护,会导致对个人利益的侵犯,对社会秩序的强调也会导致对个体权利的漠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决定着中国社会的大趋向毋庸置疑地将变得更加自由,人将更为独立和更为个体化,更具有进步心和独创性,我国的立法取向应该注重于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法律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理性规则,它同样也应该有民胞物与的人文情怀和人性关怀!可喜的是,我国的立法取向已经发生这样的变化,从宪法中公民权利位序的变化,物权法草案中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同等保护原则的提出,这都表明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宽容,个人的自由与尊严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
第二篇:自由秩序原理读书笔记
自由秩序原理读后感
哈耶克是20世纪最杰出的自由主义者,也是20世纪罕见的社会科学家。虽然哈耶克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的学术贡献却远远超出经济学范围。他毕生发表了130篇文章和25本专著,涵盖的范围从纯粹的经济学到理论心理学,从政治哲学到法律哲学,从科学哲学到思想史。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方方面面,哈耶克绝不是玩票,而是见解卓著。
哈耶克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对社会哲学理论的独到见解。在《自由秩序原理》一书中,他认为社会存在自发的有益秩序,这种秩序是文化进化或者说是社会进化的产物。自发的有益秩序不只是集中在个人头脑中的知识,而是存在于很多个独立人的知识之中。市场秩序就是其中的一个范例。通过对“适当”规则的规定从而赋予自发社会秩序以一种“有助益”的性质的观念。从某个角度来说,哈耶克的社会理论问题讨论了三个概念:自由、一般性规则和竞争。其中,一般性规则一开始是因为其它原因或者完全处于偶然被采用,而后得以延续,是因为实施它们的群体比其它群体发展得更成功。
①自由的定义
本书第一章探讨了自由的定义,它指的是最原始意义上的自由,仅指人与他人间的关系。这意味着,人在特定时间选择的各种物理可能性,与自由没有直接关联性,不存在约束和强迫的意思。哈耶克所指的自由并不是指一切好的东西,也不是意味着一切弊端或恶行就不存在。它和个人自由、政治自由和内在自由不同。
②自由的价值
作者为了论证自由的价值优于设计的价值,主要是从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责任和自由两方面进行了辩证的阐述。作者赞成J.L.Talmonde的观点,认为明主在抱有绝对一致的集体目标时,才能实现。这种明主是理性的,是强制才能有效的。据此,作者提出理性发展成为一套被社会普遍采纳的社会理论,这过程并不是人的智慧预先设计的产物,因此不能将它归之于一种更高级、超自然的智能设计;社会理论的出现可能是适应性进化的结果。唯理主义传统假定,人是生来就具有智慧和道德,这使得文明成为人类谨慎思考的结果;经验主义则认为知识是不断探索、失败而积累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优越的制度和工具中。这些制度对
社会的作用并不以人对它的认识程度而转移。
对于责任与自由的关系,作者认为自由不仅表示个人享受了选择的权力,也选择了所应该承受的负担,以及这种负担会带来的后果,可以说,自由和责任是不可分。在显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所处阶层不一样,是和责任有关。在一个等级社会中,每一个等级都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就产生了组织阶级的区别,而这正是贵族制传统产生的根源,这种传统通常是因为八邪人享受了特权而不必为他人提供服务,本身的利益只有增长却没有损耗,贵族就是靠如此积累,而逐渐发展起来。
③自由与劳动和资本
作为经济学著作,不能少了探讨劳动和资本的问题。书中第八章“雇佣与独立”实质上探讨了个人在劳动和资本上的自由问题,只不过用了比较表面的术语。在这一章节里,作者特别提到,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会期望被雇佣者采取没有规定管理的行为,也就是说,被雇佣者只能去做分派的任务,除此之外的工作无需涉及。对于劳动与自由的关系,作者还举了公务员的例子,他说一旦公务员成为被雇佣者中人数最多、势力最大的群体,同时他们作为公务员身份的权力也被被雇佣者主张,那么一般来说,公务员利益的涉及就会加快。因为这不被认为是为了公务员本身,而是为了整个公众而改变的,因而就有了利益的外溢性特征,受益者扩展到了公务员以外的人士。
对于自由和资本的关系,作者自第八章以后都有很多涉及。在第八章里面,作者提到,当时社会存在一种观点:大众到达了高品质的生活水平时,会拉低富有者的生活水平;富有阶层的出现会剥夺他们应有或已有的东西。作者认为这一观点并不正确。在一个社会中出现少数人享有财富是正常现象,这些财富并非是抢夺于他人,或者他人不可享受的东西,它是先锋创新所得的产物。
此外,作者首先认可了受雇佣的人群是绝大多数,并且认为这种受雇佣不是马克思认为的剥削过程,而是生活更好的改善的过程,进而提出受雇佣者在民主社会里面成为能影响立法的群体,因而能影响全社会的观念取向。因此,在是否被雇佣的问题上,有的人喜欢选择雇佣,因为这意味着避免责任和压力,同时生活也过得能满足自己需求,但是这个世界又不能缺乏独立的人,即独立运用自己财产权利进行决策的人,独立的人是把生活和工作都混合在一起的人。作者认为
雇佣会影响一个人的原创力和主动精神,只有独立的人才保有创造力和实践力,因此作为占社会支配地位的各雇佣成员的观念应该尽量不影响独立的人的自由的精神。
④自由与法律、宪政
在讲述自由和法律、宪政的关系时,作者表明,在现代社会中,保护个人免受强制之苦的前提,并不是他拥有财产,而是使他能够实施任何行动计划的物质财富绝不应当处于其它机构或个人的掌控之下。如果政府运用强制权力干涉大众的生活,这种干涉是不可预见和避免的,就会导致最大的伤害。因此,要有一套基础性原则对政府的干涉加以制约,这就是一部“确定的宪法”,它是任何自由政府的必要基础,它同时也意味着有限的政府权力。任何安排和分配各项权力的宪法,都必须限制所有权力机构的权力。
在这些法律和政策之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经济政策与法治这个论点。古典学派主张经济的自由发展。作者认为经济需要约束,虽然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可以让人们得到公认应得的收入,但不能认为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会比自由市场为基础的经济制度更好。在法治的约束下,市场可以发挥更大的效用,但是人们越不能期望收入的公平。
⑤自由与福利
作者认为福利国家的诸多福利活动会对自由构成威胁,原因在于福利活动从表面上看是纯粹的服务性活动,但实际上它们是对政府的强制性权力的实施,而且具有排他性权力性质。在福利保障方面工会也起到重要作用。哈耶克认为工会的首要职责是防阻强制和暴力的作用。工会对自由的影响表现为通过其在提供各种劳动方面所确立的有效垄断而抑制竞争的功能,使其无法成为配置所有资源的有效调节手段。
税费也起到保障的作用,这是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收入再分配的形成条件有两个:一是用大部分财产收入莱维特定阶级服务;还有一点是用这个收入来直接补贴特定阶级。但是政府在实行税制的同时可能会遏制投资的自由,也就是说,政府的财政政策强有力地遏制了私人资本进入有利可图的广泛投资领域。
最后,作者谈到住房、自然资源、教育与自由的关系问题。作者认为住房租金限制是政治上必须的措施,公房和建筑补贴的提供更加是国家福利政策中永远的一部分。对于自然资源也是一样,人们不断消耗各种资源,因此,对可以消耗的资源的知识无限地增加,部分原因是人们正在以极快的速率耗用者可运用的资源。作者在教育和研究方面的观点是:政府不再充当教育的主要管理者和提供者,而应该成为个人的公正保护者,要执行这一点可以对高等教育进行补贴,因为补贴教育的回报不是针对个人的,而是整个社会。自由的最终目的在于扩大人们超越前人的能力,对此,每一代人都要为知识的增长和道德观念与审美观念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一点上,任何权力机构都无权决定什么观念应该被传承,只有经验才能决定什么观念会被接受。
⑥自由概念的探讨
相对来说,目前西方人对自由的理解显得更有创意,更具个性,这应该和自由的文化观念有密切关系,他们喜欢突破常规,总想出各种各样古怪的自由方式出来,而我们习惯中规中矩。我以前认为对自由概念的理解要结合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来看,在读了《自由秩序原理》之后,发现自由潜藏在政策,劳资,法律,福利等诸多因素之中,那么考虑到这一层面,要分析自由的概念就又多了一层意味和深意。
第三篇:自由秩序原理读书笔记
《自由秩序原理》读书笔记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对自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哈耶克在本书中所研究的“自由”,需与政治自由内在自由以及作为力量或能量的所谓“自由”严格区分开来。自由与政治自由混淆,将导向摧毁真正的个人自由的人民民主。与内在自由混淆,倾向于决定论。与作为力量或能量的所谓“自由”混淆,为社会主义者实施强制提供了理由。自由,乃一否定性概念,即他人的强制的不存在。在现实中,我们只能够将强制减至最小程度,因为强制只能用威胁使用强制来防止。
通过本书的阅读,是我懂得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无知。不存在全知的人。知识分散在每个人的头脑中。此种知识的分工特性使我们不能认为,我们中有人有足够的智慧来设计一种完善的制度。并且没有人能够有能力获知他人所掌握的全部知识。因此只有通过每个人的自由行动所产生的创新,才能使传统和制度获得累积性发展。
哈耶克提出,制度非某些人设计而成,而是产生与人们的自由行动。制度中必有我们的理性不及之处。我们不能认为我们能够通过理性发现其意义,便决定其存废。不具强制性的道德规则亦因为我们理解不及,不能通过理性加以否弃。道德规则使得人们的行动具有某种常规性,从而可以为个人所预测。我们力图改善文明时,应“旨在点滴的建设,而不是全盘的构建”。必须辨清唯理主义的谬误。
哈耶克主张的平等乃法律面前的平等。而社会主义者主张的物质平等会使不同的个人在法律上得到区别对待,使某些人受到歧视性强制,另一些人建立起特权。取消私有财产继承制会使他物,如权利等世袭化,从而造成更严重的不平等。报酬与品行相符合一说之荒谬在于并不存在客观的品行评价标准。在分配必然使个人的报酬取决于某个上级的好恶,而非市场对其产品或服务的公平的评价。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亮点在第一部分,尤其是其中个体主义的知识论部分的技术分析,是自由主义理论的有力武器。但其关于法律法治的观点,却很缺少内容,这可能是因自哈耶克对法学的不擅长。而且他在此书中对于一般性法律原则的过度追求,正如他在《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中对市场秩序的过度推崇一样,在摆脱了旧有的唯理传统后又给“自由”套上了新的枷锁。他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几十年前研究得出的并在此书中多次重复的结论:市场、法律、语言和国家都是人们行动的产物,而不是对原则思考的产物。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不论这种说法对人或人类的尊严造成了何等的羞辱,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文明的发展和维系往往不取决于人类智慧的设计,而更多取决于我们是否能为未知与偶然之事象的发展提供最多的机会。无论尽如人意的偶然之事是否适时发生,然而我们必须对它们的发生有所准备。
第四篇:秩序与自由--《美丽新世界》读书感想
秩序与自由
——《美丽新世界》读书笔记
“轮子必须保持不停地转动,不能没有人管。必须有人管——像枢轴上的轮子一样稳定的人,清醒的人,驯服的人,安于现状的坚定的人。”
欢迎来到美丽新世界,没有痛苦,没有战争,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每个人都服从安排,每个人都属于每个人,甚至连死亡都来得像一场空中舞会。公平,稳定,娱乐至死,这是我们一直渴望并为之发展科技的未来世界吗?
与另外两本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作者不同的是,阿道尔·赫胥黎继承了其祖父赫赫有名的姓氏,他拥有丰富而系统的生物专业知识,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将波坎诺夫斯基程序描写地详尽精致又有科学性,如同这个系统是经过百年百位生物学家精心研究出的成果,让我们相信这个系统是完全有可能问世的。阿道尔构建了一个荒唐缥缈的世界,可怕的是我们从这个世界上看到了当今世界的影子。“人们忧心忡忡的1984并没有如期而至,而赫胥黎预言的美丽新世界却在日渐成为现实。”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如是说。
这种现实是建立在一个问题之上的:要秩序还是要自由?尽管在现在看来这两种东西并不完全矛盾。但在这个崇拜福帝的世界中,秩序即稳定,即控制,每个人都没有自由的时候,它就不那么重要了。为了保持秩序,统治者们做了许多工作。第一就是伟大的波坎诺夫斯基程序,把人类控制在一定的数量并将他们分为五个等级,赋予他们最符合自己等级的基因。第二,许普诺斯教育,温柔微弱的声音不知疲倦,喋喋不休地告诉每个阶层的婴儿该干什么,怎么对待其他阶层的人。第三,一个关键的药品—唆麻,或者说是毒品。只要服上一克两克,所有的哀愁都变成自由飘了,远了,人们再也没有烦恼,从而确保每个人都是恭顺的。第四,毁掉真理和美,追求这两件东西的结果往往是曲折痛苦的,甚至极易燃起矛盾与争吵,所以,新世界锁起了历史,文学,宗教等等,留下了科学与幸福。当人们处于这种极科学的统治下丝毫没有自由,但也有现世人说自由是为了自己快乐,不受束缚。看看新世界,似乎每个人都是快乐的,然而并非如此。
仔细想想,新世界的人们没有比我们文明多少,他们依旧对上阿谀奉承,对下狂妄自大,瞧不起低等级的人,男人攀岩附会,色迷心窍;女人虚荣做作,水性杨花,依然有看热闹起哄的爱好,对异类抱有害怕又鄙夷的心态。他们所谓的快乐只是被共同压制了思想,让他们相信自己现在的生活是最好的,至于唆麻是和迷幻药差不多的作用。科技的高峰,生活的便捷并没有使人类达到真正的乌托邦、真正的文明。机械化、程序化的社会下单调,荒靡,不需要精神的生活是真正的娱乐至死。
小说有个通用的写法,在稳定的背景下插入一个异类打破平衡,于是野蛮人成了我们的主角,他是新世界掉入蛮荒之地的意外产物,他和现在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勇敢,乐观,喜欢诗和文章,渴望亲情、爱情,厌恶粗野的旧生活,对新的世界充满好奇。他在一个阴谋环节的推动下来到了梦寐以求的新世界,但一切都是这么失望,这里什么也没有,甚至让他觉得恶心,他反抗,没有成功,反而陷入了迷茫,他选择了隐居避世却被当怪物一样被层层围着看。在结尾时针的脚还在转着,阿道尔通过野蛮人告诉我们,在这个美丽的世界,打破秩序的叛逆者是没有好下场的,这个文明的社会被巨轮包裹着,一旦形成了,将随着时间的轴永远平稳地转下去,因为,秩序即稳定。谁还会在乎车下那抹苍蝇血呢?
黑白色的默片,卓别林用流水线上生产的猪肉嘲讽了福特鼓吹的新工业文明。我们引以为傲的科技将指引我们通向怎样的道路依然是未知,我们应该由衷感谢反乌托邦三部曲的作者们带给我们深刻的反思,没有独立思想的世界没有自由,泯灭人性比死更可怕,我们应牢记野蛮人的话,作为灵魂底处的呼喊:“我不需要舒服。我需要上帝,需要诗,需要真正的危险,需要自由,需要善,需要罪恶。”
第五篇:自由的重要性讲稿
• • • • • • • 1.含义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活,两都都可抛。放肆的生活,不是自由的生活。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独立。自由的目的是为他人创造自由。
4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
5为了享有自由,我们必须控制自己。
自由在言论方面---表达自由
表达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已经得到诸如《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欧洲人权公约》、《美洲人权公约》等等国际人权文件的充分肯定和保护.表达自由在国内法上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基本权利,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规定。而关于表达自由权利性质的法理探讨也是众说纷纭,仅以我国学者对表达自由权利属性的研究就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表达自由是指公民有权通过口头、书面或音像设备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表达自由,是言论、出版、著作、新闻等自由的合称。
第二种观点认为,表达思想的自由是指:公民可以通过发表演说、出版书报,通过电影、戏剧、音乐、广播、电视等手段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它还包括保障通讯秘密的问题,即公民通信、电话、电报的内容不受公共权力的侵犯.第三种观点认为,各国宪法规定的意见自由,其涵义大体有三:第一,思想自由,指任何公民可进行任何思想,不受任何剥夺;第二,沉默自由,指任何人受强迫发表自己内心的意见或思想;第三,表现自由,指公民可自由发表意见,不受非法干涉
第四种观点认为,现代意义上的言论自由、表述自由、言论和表述自由是内涵完全相同的的概念。表述自由,实质上就是指以语言或者任何其他方式表达思想的自由。
第五种观点认为,意见是个人精神上的事情,不但法律不宜干涉,并且也不是法律所能制裁。所以承认意见自由,不是承认思想自由;因为思想自由,本无须法律的承认。所谓意见自由,只是表示意见的自由。凡以口语表示之意见为言论,而这种表示的自由,便是所谓的言论自由。现代学术界认为,“表达自由”比“言论自由”更加能涵盖这种以表现个人观点和态度为目的的个人自由。除了言论外,个人还可以通过行为,暗示和其他行动形式,来表达他自己的观点。
上述各种关于表达自由的权利属性的论述之所以对表达自由的权利属性存在不同的理解,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法理上对“表达”这一人的行为所具有的行为特征的不同理解可以从不同的学科知识来解读。如果仅仅从行为法学的角度来解读,那么,“表达自由”仅仅体现为个人的“表达行为”的自由,虽然“表达行为”中“行为”可以做多种角度的分类,例如语言、动作等等,但是,这种认识的问题角度主要落在“行为”上。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表达行为中的“行为”是受一定的个性心理因素影响的,其中表达者的“思想”决定了表达行为的行为特征和行为方向,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表达自由既有表达行为自由的权利属性,又具有思想自由的权利属性。如果从社会学的视野来看,任何表达行为都是在一定得社会环境下发生的,表达者必然会在一定社会关系的支配下,独自或者是共同表达某种思想、观点,因此,以集体方式来行使表达自由也属于表达自由的权利内涵,游行、示威、集会等等自由,从法理上来看,都具有以集体方式来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行为特征,属于广义上的表达自由的范围。
此外,表达自由会因为表达者所表达的思想、观点的性质的不同,而与其他基本权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例如,表达自由与宗教信仰自由,表达自由与政治权利,表达自由与文化艺术自由等。
从表达自由与传统宪法、人权法意义上的“言论自由”的关系来看,表达自由的价值内核是言论自由,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技的发展导致了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因此,继承了“言论自由”其权利价值核心的“表达自由”概念能够好适应现代社会对公民个人言论自由的保护。所以,综合以上几个分析角度,表达自由是个人(或者公民)以独自或者集体的形式,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向他人和社会公众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的自由。表达自由的价值核心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言论自由。2.表达自由的理论:
(1).促进民主
表达自由是民主制度的关键,因为候选人的公开讨论是使竞选期间选民知道如何选择的根本要素。借由言论,人民得以影响政府决策,而且,足以使政府官员下台的批评能确保政府官员对其行为负责。当公民因惧于反击而不去表达其不满时,政府对公民即不会有所反应,从而,政府对于其行为所应负起之全部责任即随之减少。表达自由的拥护者通常断言政府压制表达自由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规避责任。《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情简介
1960年3月29日,《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则题为《请倾听他们的呐喊》的广告,这是一则政治宣传广告。由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等4名牧师联合64位著名民权人士购买了《纽约时报》一个版面发布,旨在声援南部学生的抗议示威,争取黑人选举权,为受到伪证指控而有可能入狱的马丁.路德金博士筹集诉讼费用。广告有64位知名人士签名,落款是“保卫马丁·路德·金和为南部自由而斗争委员会”。
广告谴责南方几个地区对黑人平权运动的压制,并且指责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警察“包围”了一所黑人学校,旨在镇压他们的和平示威,指责“某些南方违法者”曾经用炸弹袭击马丁.路德.金的家,殴打金本人;警察局先后7次以“超速”、“闲逛”等莫须有的罪名逮捕金,还指控金“作伪证”。
广告刊登后收到了支持种族平等的公众欢呼,读者们踊跃捐款。但是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因为广告对事实的描述与真相不符:广告中说有几位黑人学生因为领导和平示威而被警察驱出大学校园,实际上这几位学生是因在一家仅供白人就餐的餐厅前静坐抗议,使餐厅无法正常营业,违反了当时阿拉巴马州的种族隔离法和社会治安法而被驱逐,警察的行为基本上属于依法行事。广告称阿拉巴马州立学院的“全体学生”都抗议警察的这一行动,实际上只是大部分学生。金博士被捕了4次,但广告上说是7次。4名黑人牧师的名字是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列入广告的署名中的。
沙利文是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公共事务委员会的三名民选委员之一,负责监管警察局、消防局、公墓局和测绘局。虽然该广告并没有提及他的名字,但是他在看到这则广告后,认为这损害了他的名誉。于是在广告刊登的第二天就致信《纽约时报》,希望报社尽快发布声明,撤回之前那些“荒诞不经的诽谤性言论”。但是报社拒绝了这一要求。报社在答复中提到:“我们感到很困惑,为什么您会认为广告针对您本人呢?既然您要求我们作出撤回声明,您恐怕得告诉我们:广告所说的哪些事是指向了您本人?”一个月后,阿拉巴马州州长约翰·帕特森致信《纽约时报》,声称:该广告意味着对该州最高行政长官州长本人的指控。《纽约时报》随后撤回了这则广告。
沙利文在收到书面的答复之后,以阿伯纳斯等4名在广告中署名的黑人牧师和《纽约时报》严重损害了他作为警方首脑的名誉,犯有诽谤罪为由,将他们告上法庭,并要求50万美元的名誉损害赔偿。
在他的带领下,其他一些收到批判的官员也纷纷效法,控告《纽约时报》,要求赔偿,《纽约时报》总计的赔偿额达到500万美元之巨。
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县巡回法院,判决原告胜诉
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县巡回法院,否决重审动议
阿拉巴马州最高法院:维持原判
联邦最高法院:1964年3月9日判决裁定《纽约时报》公司胜诉
结论充分证明了表达自由即言论自由的重要性,表达受宪法保护,这并不因为表达采用付费广告形式而有任何改变,即使广告中言有不实,但做为公众人物属于被人们监督的对象范围,而其中媒体并无实际的恶意,为此,《纽约时报》公司胜诉足以证明表达是自由的。范志毅诉《东方体育日报》名誉侵权案也具体说明了言论的表达自由。从宪法案例看表达自由 焚烧国旗案中的表达自由简介:
1984 年 8 月,共和党在美国西南部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举行全国大会,再次推选保守 的现任总统里根作为共和党总统的候选人,竞选连任。在其第一届任期内,里根对内实行“ 杀贫济富”的财税政策,对外扩军备战,与苏联进行新的冷战。他的这些内外政策遭到了一些左派人士的猛烈批评。
对左派人士来说,共和党大会也是他们表达不满和愤怒,吸引民众和媒体关注的大好时
机。一群号称是“革命的共产主义青年旅”的团体百十来号人,在其领导人格理高利·约翰逊的率领下,吵吵嚷嚷地穿过达拉斯市中心,抗议共和党偏袒大企业的政策。他们一边呼喊反对共和党、反对里根的口号,一边用喷枪向沿路的政府机构大楼涂鸦,还不时地破坏草坪和绿树泄愤。其中的一位随手拔下一家银行门前的国旗给约翰逊,本来这面国旗是为了庆祝共和党大会而悬挂的。当他们来到市政厅前,约翰逊将煤油到在美国国旗上,他的伙伴则用打火机点燃。示威者一边焚烧,一边开心地欢呼歌唱:“美国,红、白、蓝,我们对你吐口痰。”当时有不少旁观者在场,但面对狂热亢奋的示威者,他们只能敢怒不敢言。等到示威者散去后,一位旁观者才小心翼翼地收拾起被焚国旗的残片,并把它埋葬在自家后院。一位便衣警察目睹了整个过程,并用对讲机向警察总部作了报告。警察随后就逮捕了约
翰逊,并指控他违反了德克萨斯州的一项州法。该法禁止亵渎“庄严的东西",它们不仅包括美国国旗,而且也包括得州州旗、公共纪念物和墓地。除了阿拉斯加和怀俄明两个偏远州以外,当时美国其他 48 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均有类似的地方法律。检察官很容易就找到一些目击者作为证人,他们明确表示,焚烧国旗是对他们情感的严重冒犯,为此他们心痛不已。约翰逊立马被判有罪,处以有期徒刑一年和 2000 美元罚款。约翰逊和他的同伴不服,便将案子上诉到德克萨斯州的刑事上诉法院。出乎达拉斯地方检察官的意料,上诉法院不仅推翻了定罪,而且认定约翰逊的所作所为是一种“象征性的言论”,因此,应该受到了宪法第 1 修正案有关“言论自由”权的保护。违反美国宪法的不是约翰逊焚烧国旗,恰恰是禁止并惩罚损坏国旗的这项德克萨斯州州法。
结论:发生在美国的“焚烧国旗案”以及联邦最高法院对“焚烧国旗”行为的容忍,可以比较典型地反映出公民表达自由受到“宪法保护”的法律特征。由于在宪法中作为基本
人权加以确认,因此,表达自由就具有对抗国家权力的效力。表达自由作为基本人权,在保护公民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时,赋予了公民个人很大的“自由空间”,不仅是一般无害于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言论会受到表达自由所具有的法律效力的保护,甚至是公民个人表达的消极的言论,对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危害,但尚未达到现实和急迫的危险状态下,公民个人的表达自由都应当获得法律上的优先尊重。言论自由包括讲错误言论的自由和不言论(即沉默)的自由,也包括讲和政府、宪法的规定不一致的言论的自由,而不只是讲符合主流言论的自由,不是按上面规定“发一定之议论”的自由。思想是绝对自由的,只要没有付诸行动,任何言论停留在思想和口头上都是言论自由的范畴,都应该受到保护。
(2).发现真理
保障表达自由作为一种基本权最经典的立论为:它是发现真理的根本。这个不难理解在众多言论中有谬误有真理的存在,而真理只有在人群中不断的被自由的考验才能达成人们所共识的而最终被认可。(3).提升自主性
另一个基本理论是:表达自由是人格及自主性最必要的方面。贝克教授说:“自愿地从事发言行为即从事自我定义或表达。一个反越战人士可能解释:当他在示威行动中反复地呼喊口号“立即停战”时,他这么做并没有期望她的言论会影响战争的持续。倒不如说他参加及呼喊口号吟诵是为公开地定义他自己对这场战争的反对。反战者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用于自我表达的言论,不依赖于与他人的有效的交流、为自我成就及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美国大法官涂谷·马歇尔写道:“宪法第一修正案不仅服务政治的需求,并且服务人类需要自我表达的灵魂之需求”。
(4).发扬容忍
表达自由是构成我们社会的基本价值“容忍”所不可或缺的。意思是在说:容忍就算不是必要的价值,也是一个值得向往的价值,而保障不受欢迎的言论本身就是一个容忍的行动。
在所有自由当中,言论自由最为重要。这固然和人的本性有关——人是一种“语言动物”,她需要用话语、文字、图像、音乐、歌声、表情、姿态等各种方式的“言论”和他人交流;看看普通人的日常行为,言论是最常见、最便利、成本最小、传播速度最快的人类交流方式,因而也是最容易产生争议和诉讼的人间行为——翻开美国法学院的案例书,在通常一千五百页左右的教程中,一半以上的篇幅全是关于各类言论自由的案例。禁锢言论,就等于禁锢人性——假如不信,你可以设想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沉默世界,社会生活(如果还存在的话)将变得多么乏味、不便、孤独和可怕!但更重要的是,言论自由是所有其他自由的前提,可以说,没有言论自由,其他自由就不存在,至少得不到可靠的保障。这是因为言论还是一种政治权利,是民主政治得以开展并维持的前提:没有言论自由,人民就不可能对政府官员的所作所为提出意见和批评;公共信息就得不到充分的交流额传播,因而也不可能产生一个理性的民主政府——如果你都不清楚人民代表所代表的利益或立场是什么,又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呢?
不仅如此,言论自由还直接维系着社会的道德基础。限制言论——尤其是统治势力不愿听到的言论,人们就不敢说真话,社会就必然充斥着空话、大话、假话。人人心照不宣,却因为压力或诱惑而被迫公开说谎。没有什么比这更摧残一个民族的人格和良知,整个社会将变得麻木不仁、玩世不恭。没有人敢于真诚地探讨切中要害的社会问题,也没有人敢信任别人,因为这种社会充斥着形形色色的“骗子”——自由虽未能保证诚实,却是诚实的处所;压制自由,诚实就消失了。社会将失去互信的基础,陷入一个尔虞我诈、相互防备、孤独炎凉的道德荒漠。因此,压制言论,就将制造虚假、狡诈、背叛、冷漠。相反,言论自由所造就的是一个真诚、严肃、务实的人格,畅所欲言不仅使有意义的政治交流成为可能,而且使人得以超越对压制的恐惧,恢复作为人的真性和尊严。
到19世纪,资产阶级成为经济和社会的中间力量,自由主义思潮随之兴起。在政治层面上,人们对言论自由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通过进步人士的争取奋斗,言论和新闻自由逐渐成为公民社会的普遍诉求。在1895的《论自由》一书中,经典自由主义理论家密尔总结了压制言论自由的几大危害:
“第一,如果有任何见解被迫沉默,那么我们可以肯定知道:这种见解可能是正确的;否认它就等于假设我们自己一贯正确。第二,尽管被迫沉默的见解可能有错,它经常含有部分真理;且既然对于任何议题,占据普遍优势的见解很少或从不代表全部真理,那么只有通过不同意见的交锋,才有任何可能提供真理的其余部分。第三,即使被接受的见解不但正确,而且代表全部真理,除非它受到有力和激烈的挑战,绝大多数接受者将以偏见的方式接受之,而很少能感受到其理性基础。不仅如此,学说本身将处于失去意义或受到削弱的危险中。”
密尔的出发点是发轫于古希腊的西方怀疑主义传统。首先,绝对或唯一的真理是否存在,没有任何人能够验证;即使存在,也没有任何人有权宣称他认识了这种“真理”。终极真理在性质上是无限的,需要通过无限次试验才可能显现出来,而任何人、党派或学派都必然是有限的,因而在有限的时间和能力范围内不可能达到无限的目标;如果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话,那就是他们都会犯错误,且没有什么机制能保障他们一定自己能够纠正错误。对自然或社会规律的认识必然是来自人的感知和理解,而这两种过程都有可能会发生错误;即使人的意念或认识本身没有错误——而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在有限的生命甚至整个人类历史所允许的有限次试验中绝对掌握作为真理的规律。即使对于“太阳东出西落”这样确定的经验命题,也存在着哪一天被否认的可能,更不用说人类发展的社会规律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等多种无法确定的因素。因此,任何人都不可能宣称他认识了不含有任何谬误的绝对真理。谦逊并不是美德——个人在广阔无限的宇宙和人类自身的历史长河面前本来就是相当渺小;它只是一种反映客观的态度,但这种态度确实使人更为宽容。
其次,由于人的认识水平基本上是平等的,不同的意见一般都包含着部分真理,因而更没有人能宣称“只有”他才能认识真理的全部。真理有时确实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或“不受欢迎”的人手中——掌握在那些被社会主流势力批判、憎恨和不能容忍的人手中。在1958年进入“大跃进”、1966年进入“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之际,全中国有几个人怀疑过这些“伟大运动”的正确性?假如能听一听在“庐山会议”上受到猛烈批判的彭德怀元帅的意见,假如能够让广大农民说出自己的真心话,那么全国上下就不至于蒙在一片“大好形势”的鼓里,极左的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至少不会发展到如此惨烈的程度。没有言论自由,就不能防止这类悲剧发生,也不能保证类似的悲剧不会重演。
最后,即使假定被社会接受而不加质疑的观念代表了全部真理——这实际上当然有是不可能的,这种观念的确切含义仍然需要在辩论和挑战中获得澄清。如果上帝就是像《圣经》所宣称的那样,他和基督及其所创造的人类世界究竟是什么关系?既然人是按照上帝的印象(image)所创造的,为什么人间社会会有那么多的罪恶?罪恶起源于何处——在印象所反映的本原,在本原以外的世界,还是在神秘的创造过程之中?上帝为什么不应该对其所创造的人间所发生的一切负责?如果说人被给予叛离神的自由,那么人对这种自由的行驶在什么意义上构成了“原罪”?如果一切都是由历史规律命中注定的,是不是任何人都不需要对其行为导致的后果负责?所有这些问题都不可能通过任何官方钦定而获得实质性解决。事实上,在争论这些和其他问题的过程中,基督教本身不能达成一致性意见而分裂为许多个教派。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分裂和争执不但没有使基督教衰落下去,而且反而更增添了它的活力;争论得越激烈,似乎就越表明人们的认真和确信的态度——不然为什么还要煞有介事地争论呢?倒是在那些某一种教条被奉为不可置疑、不可挑战之“真理”的地方,“真理”失去了意义。怀疑从来是信仰的天敌,但一个社会失去了怀疑,也就失去了信仰;没有对信仰的挑战和反思,信仰本身就不可能确立和深化,就像建在沙堆上的大厦一样迟早要倒塌。
归根结底,人是一种信仰动物,他追求并渴望垄断真理。他的自信往往致使他轻信自己的发现,他的好胜致使他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别人头上,并对不同意见感到难以容忍;如果可能,他将利用所掌握的权力让自己的观念获得社会的普遍承认,并获得某种官封的“正统”地位以保证其确定性,且如果压制带来抱怨的话,他可以因自己的好心而获得慰藉。因此,在中外历史上,许多教条曾被奉为人类或宇宙的“铁律”、不可置疑的“真理”或不可偏离的“天道”,并以至仁至善的名义对“异端”采取了最为严厉的惩罚。教士不能结婚、男女不能避孕、妇女不能堕胎,曾被认为是不容置疑的上帝旨意;“三纲五常”、“三年之丧”、妇女裹脚,曾被认为是人性的最高体现,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法则。在坚定不移地实施这些宇宙法则的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制造了多少人间悲喜剧,但人们到头来还是发现,那些曾被人不遗余力捍卫过的“真理”只不过是一场历史笑话而已;它们造就了权势、权威以及公认为合法的暴力,但这些并不能使它们变得更“正确”,或改变它们迟早被揭穿和淘汰的命运。人类理应从他们的历史中——有的就发生在不远的过去——吸取一点教训。
(二)自由在思想领域
人类思想的历史,是由蒙昧走向文明、由压制走向自由的历史。其间纵然多有黑暗时期出现,企图以思想权威的专制精神取代思想自由,而思想自由的光芒势必冲溃黑暗,建立理性与自由的王国。思想自由的重要性
思想的自由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们不能用强力压制人的思想。要想使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只能依靠说服的方法。压制、束缚人的思想只能使人丧失活力、丧失创造力,使人成为机械的动物。人的个性、活力一旦丧失,那么整个社会乃至国家就会丧失火力。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思想越自由的国家,就是越有活力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就越发达,这样的国家就是民主的国家;思想越不自由的国家,就越死气沉沉,这样的国家就越不发达,这样的国家就是专制的国家。
思想的自由虽然可能被压制、束缚一时,但一有机会,人们就会利用一切空档,争取这种自由,这是人的本性。思想的自由是不能被完全消灭的,人们会在头脑里、在私下里进行思想。一有空隙,长期受压抑的思想就会爆发出来。这也正是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希望。随着思想的逐步迸发,会逐渐形成洪流,直至冲跨专制的篱笆,在民主的海洋中奔流不息。
对于现今的事物,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信息被严格控制的时候。我们现在看到或者听到的是经过过滤的东西,如果不假思索的就予以接受,从而人云亦云,长此以往,思想就会僵化。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反倒认为是正常的。这种局面是可怕的,不幸的是我们就是生活在这种局面中。好在独立思想的人在增多,这是希望所在。
思想的自由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们不能用强力压制人的思想。要想使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只能依靠说服的方法。压制、束缚人的思想只能使人丧失活力、丧失创造力,使人成为机械的动物。人的个性、活力一旦丧失,那么整个社会乃至国家就会丧失火力。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思想越自由的国家,就是越有活力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就越发达,这样的国家就是民主的国家;思想越不自由的国家,就越死气沉沉,这样的国家就越不发达,这样的国家就是专制的国家。
思想的自由虽然可能被压制、束缚一时,但一有机会,人们就会利用一切空档,争取这种自由,这是人的本性。思想的自由是不能被完全消灭的,人们会在头脑里、在私下里进行思想。一有空隙,长期受压抑的思想就会爆发出来。这也正是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希望。随着思想的逐步迸发,会逐渐形成洪流,直至冲跨专制的篱笆,在民主的海洋中奔流不息。
对于现今的事物,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信息被严格控制的时候。我们现在看到或者听到的是经过过滤的东西,如果不假思索的就予以接受,从而人云亦云,长此以往,思想就会僵化。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反倒认为是正常的。这种局面是可怕的,不幸的是我们就是生活在这种局面中。好在独立思想的人在增多,这是希望所在。
(三)自由在经济领域
一个国家的发展关键是看自由程度。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改革开放政策,该政策即是对经济的解放,经济得到自由。
都没有说到点子上,一个国家的发展关键是看自由程度,很多人并不理解自由的意义,自由可以用在人身上,也可以用在经济上,自由的人可以最大化的幸福,请不要和我抬杠,说什么绝对自由,你自由了别人就没自由了,自由除了自己自由之外,还不能影响或者是干涉别人的自由,如果有些干涉不可避免,那么会有社会约定、法律来解决,修正。好了,知道这些只是表相,为什么自由国家的企业那么牛逼?因为人家的企业是在自由的环境下相互竞争,这样可以最大化的调动积极性,可以更充分和节约的利用自然资源,良好的自由竞争环境,可以让企业更快的发展,让技术更快的更新,同时企业会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这时候企业感觉不到征服的存在,征服只是为民众服务的机构而已。企业和征服之间,人民和征服之间也是自由呢,因为有了自由,他们可以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以及相互促进,所以如果我们的关键体制(体制)不变,永远只能走在别人的后面,因为我们现在的体制,只是在大拆大建有优势,其他调控没有任何优势,只能徒增浪费。如果体质不好,你觉得能跑的过一个体格强魄的人么? 28 如果我们自我感觉良好,我们就会无视自身的劣势,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于是也就没有了学习和前进的动力。就算哪一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倒退成了“黑人”,我们依旧会对着镜子陶醉欣赏自己的白牙齿。新世纪的今天,当日本国民励精图治,全力谋求从经济大国转为政 治和军 事大 国时,我们却坐在麻将桌上通宵达旦地赌博,一边在“四方城”搏杀一边大骂小日本自不量力„„ 和上面的伤心景象相对应,我们依旧在一个劲地吹嘘“四 大发明”和“五千年古 代文明”!其实这是个没有争论的问题,它包含了二个方面的次问题: 1,社会体制,包括政治的和经济的; 2,国民素质。只有这二个次问题在中国得到解决,我们的螺丝刀就能卖得个更好的价钱。在一个往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苏丹红的民族,在一个充满桥垮垮、楼脆脆的国度,在一个到处是强拆、暴力执法的社会,我真找不出中国制造有一天会赶上德国制造的理由!这么多年了,我们TMD就出了一些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什么时候我们也出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西门子啊 一个国家工业品的质量水平其实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市场经济下,普通老百姓对质量的要求决定了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也就所谓的优胜劣汰。你说的一把德国进口的高级螺丝刀,技术水准和质量确实高,但价格可能100元/把,而中国绝大多数顾客可能更愿意购买和使用10元/把的中国造螺丝刀,那么中国为何没有企业制造出100元/把的螺丝刀卖给全世界高端的客户,原因是很难推销出去。简单的道理就是让你买一辆和德国车同样质量但同样价格的印度车,你会买吗?你不会,因为印度是落后国家。请相信凭着中国人的聪明能干,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会制造出越来越多世界一流的产品。另外,对德国也不要过分崇拜,相比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实际上是属于后起的发达国家。英国法国已经渡过了德国靠工业制造发家的阶段。如果中国能够像过去30年来的发展一样,再过30年,中国制造就可能是现在的德国制造、日本制造,而首先受中国崛起冲击的就是德国和日本这样的国家。
:---“一个国家工业品的质量水平其实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市场经济下,普通老百姓对质量的要求决定了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在市场买到价廉物美的渴望应该是每个人的追求吧!同价的螺丝比质量,同质量的螺丝比价格,这样才会逼企业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要不你就不能在市场生存。再者外国有严格的许可证制度,比如你要生产一个型号的螺丝,那么你的螺丝要不比上一代产品有更高的性能,或同等质量的前提下价格更低,要不你是拿不到生产许可证的,没有许可证的产品在市场销售是犯法的,要坐牢的!这样的话你就要么不生产该产品,让别人永远占领市场,要么就超过它!形成新的更好质量的产品,挤掉对手。就象跑步一样的,后面一直有人追。
消极影响:
1.它使得我国的经济缺乏活力,在这种体制下人为的取消了价值规律的作用,使得我国的经济资源不能按市场规律进行配置; 2.企业缺乏创新意识;
计划经济体制下使所有者缺位、激励约束机制失灵,价格对经济没有指示性,由此导致劳动者积极性底、市场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最终结果是经济得不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举例:中国在1956年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卡车,载重量 4.5吨,当时还算先进,但直到八十年代初这种在国际市场上早已淘汰多少次的车在中国却还在生产,原因是生产者并不担心车的销售问题,产品都由国家收购,虽然生产的都是废品,但工人不愁发不到工资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自由竞争的模式发展经济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高度发达的、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大商品经济,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资源商品化、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和经济系统开放化。数字对比: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GDP年均增长率是7.2%;而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GDP年均增长率是9.8%。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改革之前;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长期缓慢”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得到大幅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我国GDP水平位居全球第二,超过了日本,足见自由在经济领域发挥的重要性。
(四)自由在政治领域
政治控制是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
从政治方面看,自由是人们有权选择自己赞同的执政者,也有权不选择自己不赞同的执政者。就像《道德经》说的,执政者是要“以百姓心为心”,完全按照百姓的意愿管理国家。如果执政者不能做的时候,百姓有权更换,选择能够真正“以百姓心为心”的领导者。
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般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以世袭的方式统治国家,人民没有权利干涉或参与国家政治,在长期处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广大人民是少有自由的。在长期的压制下人民难免不反抗,造就了一个个朝代的灭亡。
近代社会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按照法律程序,采取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的方式,由选民或代表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地方各级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国家权力机关,并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民主作为政治范畴,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同时也是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没有民主,就没有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基础。而民主要能够实现,除了通过必要的民主程序来集中反映人民的意愿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民主需要社会公众的自由表达,因为只有自由表达,才能让人民说话,才能体现人民真实的意愿而我国的政体充分体现了人民的自由意志,在这种民主政治制度下我国将处于长期稳定发展的状态。自由只服从法律
——伏尔泰
人们认为,自由是否合自己爱好和行为的习惯,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是人民的权利。也有很多人认为,法律的存在限制了自由。还有些人“把自由视为拿起武器并能施行暴力的权力”(出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这都是错误的观点。孟德斯鸠曾说过: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做的事情话,那么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同样有这个权利。(出自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法律是维持社会治安最好的方法,管理社会最好的手段。一
“自由有两种意义:一是哲学上的自由,二是政治上的自由。”(出自王国雄《法律与自由》原载《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站在哲学的角度:自由是一个概念,人与自然的概念。站在政治学角度:自由是一个条件,人与社会的条件。自由并不是自然绝对的,它有一定的条件,一定的范畴,以及必然的制约。可见,对于自由,法律才是第一条件。例如:“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剥夺了一些人自由的权利,受到了无理的制约,随时随地被红卫兵批斗,关押,害死人不偿命,还破坏很多文化遗产。那么这样的法律失去了意义,自然没有自由的存在“唯有服从人们为自己制定的法律才是自由”(出自卢梭《社会契约论》)二
我们的自由是政治自由,而政治自由和民主自由最大的区别就是要记住该做和不该做的事。在一个政权不滥用权力和法律的情况下,没有任何情况可以逼迫任何人去做法律所不强迫他做的事,也无法阻止任何人做任何法律允许他做的事。反之,当一个人做决定之前应首先考虑法律问题。又例如:一名湖南中学生因家里贫困,无法支付学费,其父便令其辍学,回家干活。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父母“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出自《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这种自由不是自由,如此来说,自由是建立在人性化上的。由此可见,法律并不仅仅只有惩罚的作用,还有保护的作用。保护我们的自由权利。三
每个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对有关国际法事务的司法权和对民法有关事务的执行权。(出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试想,如果这三种权力在一个人手中,他就可以为所欲为的惩罚群众,法律便完全没有意义!个人认为,法律从这种意义上讲,应该是群众所支撑的道德条例。但有时法律也难免不够英明或过于片面,也会被认为严厉,不近人情。简单的宪法,刑法,政法,仅仅是以文字的形式。所以便有法官的存在,他们虽不能改变法律的威力和法律的严密性,但他们会判断孰是孰非,缓解法律的不近人情。使法律变得更加鲜活。例如:当一个人杀人放火,抢家劫舍,那么法律会根据他的罪行严重程度,来决定他受惩罚的程度,如果是被判监禁,那么最基本的行动自由都有了限制。可见,自由是建立在法律之上的,也是有法律决定的。自由就是架设在这之上,民众所得到的任何权力。四
但自然界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包括法律和自由,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大其小各不相同。梁启超曾说过:“法律者,我所制定之,以保护我自由;而亦以钳制我自由者也。”美国大法官斯通指出:“人并不是孤立地活着,也不是仅为自己而活着。这样,一个复杂社会的组织工作就具有了重要意义,在这个社会中,个人主义必须服从交通规则,一个人为所欲为的权利必须服从市区规划法令,有时甚至还要服从限价规则。”法律并不是特定为一个人或几个人设定的,它是我们必须要遵守得道德原则,所以,在行为规范方面,我们需要了解法律,学会利用法律。五
在我们的国家,法盲不在少数。行政违法行为,如工商登记干部吃拿卡要,对申请符合颁发工商执行的刁难不发。民事违法行为,如堵住邻居的排水管道,不让雨水从自家屋边流过,违反相邻权。违宪行为.如干涉他人依法发表言论,违反宪法的言论自由权等。是不了解法律,或不重视法律的人才会做出的事。但这些有损国风的事情实不应该发生在中学生身上的。有新闻反映了一种现象:河南泌阳县4名中学生活活打死一名15岁的中学生,原因是“这小子看着不顺眼,把他喊过来,问他是哪里的,揍他一顿”。而当4名中学生在当天傍晚归自
(五)自由在文化艺术领域
中国文化领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直没有召开,也就是说,文化领域里,并没有开始真正的思想解放。他还直言文化领域并不是可用一种主义可以框定的,它具有无限的延展性与包容性,文化的发展前提是文化自由,“自由不仅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哪个人不希望获得尽可能多的自由?老一辈革命家,哪一个不是因为崇尚自由、反抗压迫而成为一个革命者的?”
文化问题上总是绷着一根弦
王石先生提出一个有趣的话题,过去有人提书写社会主义的书法,到现在,谁能说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书法,什么是资本主义书法?什么是社会主义音乐什么是资本主义音乐?现实却总在开更有趣的玩笑,李谷一80年代在《乡恋》中的所谓气声唱法,就被名之为资产阶级的靡靡之音,加以批判与禁音,邓丽君也因为其歌声有阶级性问题,而无法到大陆演出,更有近年的演员汤唯因为饰演了爱上汉奸的电影角色,而遭多年禁演。这背后,就是一些对艺术拥有裁判权的人在起作用,他们认为,某种声音唱法属于哪个阶级,那就属于哪个阶级,某种角色具有阶级倾向性,只要阶级性或倾向性划线成立,后面的封杀与禁锢,就可以随之而来。
在文化问题上,一些管理者或者管控者脑子里总有一根弦,就是阶级斗争那根弦,一直绷得紧紧的,80年代初,谈人性、谈人道主义与人文精神,被视为资本主义人性论,因为西方人性论是虚伪的,所以要加以批判,并禁止宣扬。而朦胧诗与星星画展,也不是人民的文化,是一种“精神污染”。徐敬亚一篇《崛起的诗群》,纯粹的学术文章,也遭打压,作者因此丢了大学时的工作,一代文化人就这样被打压下去,成为城市社会里的文化流民。再后来呢,打压资产阶级自由化,将“自由”这样的一个人类普遍追求的价值理想,划给了资产阶级,与广大劳动人民无关了,这些喜欢给人戴帽子的文化管理者,可能是书读少了,或忘记了共产党人的伟大追求。翻开延安时期的共产党人报刊,向往延安的自由民主,是无数年轻人参加革命的动力所在,正是对自由民主宪政这样的普世价值的追求,才使共产党人夺得了道德与价值的制高点,举臂一呼,天下云起而应之。
谈起延安精神,许多人总是大谈南泥湾,大讲白毛女或秧歌舞,但延安精神是有价值追求的,核心价值就是反独裁,倡民主自由宪政,也正因如此,才有无数热血青年汇聚到延安,反独裁争民主自由,要打出一个新中国。人类的价值追求,甚至高于个体生命,裴多菲诗句若为自由故,生命与爱情皆可抛的信念,最能说明自由对一个民族与一个生命体的信仰意义。文化如果没有价值追求,就等于食物里面没有营养,只有味道,它无补于世,无益于民,必然被人民大众唾弃。
文化信仰,文化应该有自己的信仰与信念,文化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历史,因为有信仰,所以有自己的历史生命轨迹。当文化信仰屈从于政治信仰之时,文化就异化了,成为政治的胭脂或传声筒。
禁锢不能消除人们对艺术美的渴求
1949年共和国建政之后,追求自由民主宪政的文化,异变为“颂”文化,歌颂执政党与领袖,而反右斗争,更是将任何不同风格、流派、不同趣味、倾向的文艺作品,视同右派思想,只有反映底层民众解放前苦难、解放后奉献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只有歌颂党和政府的声音,才是允许发出的声音,再加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传统文化与社会文化被摧毁,无数文化人被运动摧残,而创作的作品基本上千篇一律,高大全人物占领舞台,红色歌曲充盈大地,语录成为语录歌,口号成为口号歌,说明政治成为文化,或政治本身就是文化。从某种角度看,没有独立自由的文化,就是政治的附庸,造成政教合一,它伤害的不仅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还有社会道德与信仰领域的价值。
禁锢文化,并不能消除人们对艺术美的渴求,反而刺激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心理热望,正是因为政治文化没有人文关怀,没有价值追求,才造成改革开放初人们如饥似渴地吸收异国的文化,传统文化也随之回归百姓生活,从小说诗歌到理论学术,特别是歌曲音乐,有生命力的文化如同绿洲里的种子迅速向文化沙漠地区瞬间传播、覆盖。特别是同根同源的港台文化一时成为内地流行时尚文化,还有后来的日韩文化,从影视到音乐舞蹈,无不在中国内地掀起一阵阵风潮。文化没有自由,没有价值追求,作家艺术家们就没有了原创精神与想象力,总会有一条线束缚着他,正是无数条禁行线,使中国文化原创力被严重弱化。
“文革”之时地富反坏右都是被戴上帽子,“文革”之后,冤假错案当事人被摘帽子,戴帽子具有象征性,让一个人被一顶帽子覆盖,也就是被定性。但对文化与社会观念,这种戴帽子的政治方式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譬如人性论或人道主义,极左思维知道不能反对这样的概念,于是就给概念加上前缀,资本主义的人性论,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西方的价值。人道主义、人文精神、自由民主宪政法治,都是人类几千年来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人类共同的价值是基于共同人性需要产生的。
人可以超越种族阶级,但没有人能够超越共同的人性,所以超越价值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将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冠之以西方的或资本主义的前缀,更是不可理喻的行为。
我特别想问当年反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与人文精神的那些极左人物:现在从总书记到普通民众,都接受了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原则,也就是说,符合人性的、具有普世价值的人文理念,是无法用一时的政治有色镜或一顶帽子加以屏蔽与覆盖的。你们怎么看?既然如此,何必当初呢?为什么当时的当事者们,不出来道个歉,或有所反省、反思呢?
文艺应该立足人类价值
因为没有价值追求或对普世价值追求理念的弱化、盲视,所以我们的文化作品既难有高尚的趣味,也没有价值追求,特别是没有价值追求的作品,在人文理念上总是弱人一筹。美国好莱坞电影、巴黎的时尚服饰、韩国的电视剧、日本的动漫,里面浸润着的,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审美品位与价值观,而是因为反映了人类的普遍情感与喜好,所以才能走出国门,成为全世界观众的文化消费品。
观念与思想上的禁锢,造成文化人思想空间狭小,使文化作品苍白无力。
譬如说,在拍历史题材方面。美国电影人可以拍韩战,完全按作家或导演的思维,按照历史或他们想象的历史去拍,只要内容不反人性,不渲染暴力色情,即便有暴力色情,那也不是禁演的理由,只是让电影分级,仅让成人观看。
而我们的电影电视与文艺作品呢,还停留在歌颂战争歌颂英雄的层次上,稍涉及人性,也是以革命性或英雄气概,将其淡化。整个国家的文化导向如此,怎么可能会出现经典的、有价值追求的、有独立自由精神的伟大作品呢?
中国文化繁荣,受双重夹击,一方面是极严的管控,文化人因担心随时被咒倒,所以谨小慎微,唯恐越了雷池一步;另一方面,是文化垄断,文联作协等大量文化行政力量,使国家财政都用在养人头上了,而文化舞台也掌握在垄断机构手中,譬如电视广播有线电视甚至手机媒体,都掌握在垄断机构手中,他们可以提供低劣的文化产品,却坐收无限利益,这样的垄断利益,还用得着文化原创吗?
有关部门最应该致力打击的,是盗版与无良转载、文化抄袭之风,没有文化权益保障,就不可能有人会去投资创新与创意。
看看我们现在播出的动漫作品中的台词还有故事情节,其弱智化令人无法容忍,但其受众是儿童,而在黄金时段外国优秀动漫作品较难在大陆电视台播出,所以,国家文化政策,保护起来的是没有竞争力的低端文化产品的,它培养的当然也是低趣味化的下一代审美力与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