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中教授在江西师大的讲稿大全

时间:2019-05-14 19:5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邱振中教授在江西师大的讲稿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邱振中教授在江西师大的讲稿大全》。

第一篇:邱振中教授在江西师大的讲稿大全

邱振中教授在江西师大的讲稿

版权解释权归:爱学习的何美才、余立雄、宋小星、李沣、赖忠华所有。

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到江西师范大学对我来说是件高兴的事,因为我在这里工作了12年,记得有一次在学校讲课,我说:“就讲我在师大的12年吧,结果那一次的话,我想也勾起了在座不少老师同学的念想。因为师大我虽然来的不多,但还是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跟大家交流的机会,这次的话是张鉴瑞老师说既然来了嘛,就一定要跟我们讲一讲,那么我想最近因为很忙,非常忙,加上旅途仓促,所以我也没有时间去进行仔细的准备,所以我想讲什么呢?重复的东西我是不愿讲,第二常识我是不愿讲,这样的话我讲什么呢?我只有讲我最近所想的,所读的,所感受的东西,因此我想了这么一个题目叫成长的要素:诗心。

实际上起因是最近半年的阅读,我是写现代诗歌的,但是我写诗歌的方式很特别,写作的时候别的东西都钟于想不能做,所以我很多年里从90年到92年底,一直到93年94年,3到5年的时间集中思考写作了一批现代诗歌。从此以外,从那时候到现在,再也没有写作任何诗歌,但是阅读从未停歇。特别最近几年,阅读策蓝的诗歌以及策蓝的专辑,这是我最近半年以来思考感受的中心。所以我想要跟大家说一说的就是这些问题,但是一想到要面对这么多同学、老师和朋友的话,那我想,还是有两点觉得为难,第一点,据我的了解,就是学美术的及学其他的朋友读现代诗歌的比较少,读过策蓝的就恐怕更少,虽然在诗歌界,策蓝虽然已经是非常热门的话题,但是我知道其他领域的人对现代诗歌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即使是曾经爱好诗歌的同学,写过诗歌的人们,实际上对真正的现代的最优秀的最重要的诗歌了解是非常少的。所以我没把握把这么一个个人的感受,大家又是这么陌生的题目,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对我来说毫无问题,它太重要了,但是对大家我没有把握。

第二,诗歌是一件非常隐秘的事,我说的隐秘不止是个人的隐秘,并不在这个层面上,而是它牵涉到我们每个人的内心的最深处,的那个地方的活动。那个东西,那个地方的活动开始的时候肯定是一种朦胧的自己都说不出的状态。但你知道,它非常重要,这种东西怎么去叙述,你愿不愿意在你没有把它清理的非常清楚的时候去讲述它。

这都是问题,但是呢,你既然决心讲这样的问题的话,你就必须把你思考的东西尽可能地说出来,否则你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言不由衷。所以我想这次讲座虽然是一个未经很长时间思考的题目,但是对我来说是一件不是很轻松的事情。但是要求于大家或希望于大家听一听像听一个朋友聊天一样,听听我对这些东西的感受,或许你会察觉某些东西的重要性并且为你打开一个崭新的世界。

今天的讲述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解题,我把这个题目进行一些解释,为什么会讲这样一个题目,它里面所讲的所谓的诗心是什么意思?第二,我就讲一讲关于策蓝的事情,因为既然是诗心,那我们要获得感受发觉,肯定它的提点,或者说它的提点之一,是当代最优秀的诗歌重要的诗歌或者说最重要的人当中肯定有策蓝。现在我讲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诗心?这个词我想从字面很容易理解,但是我想人们未必就认真去思考,说实在话我也是到讲座的时候想了想,诗心的定义到底是什么?那我的解释是对事物诗意感受的能力。诗心,所谓诗心,在我们的内部,就是我们内部对事物作出诗意反映的能力。但接着要问什么是诗意?这词好像根本就不用解释,但是你仔细想起来的话,你就会发现我们对诗意的把握并不是很对。我们先回顾一下,一位美国作家,他是俄国人,移民美国,叫纳博科夫,他最著名的小说叫《洛丽塔》,估计这个电影有人看过,现在翻译出版他的小说非常多,其中有一本书是他在美国一大学的讲稿,题目就叫文学讲稿,后面有一篇文章叫什么是文学。他说什么是文学,他的定义非常有意思,他说文学是从离开常识的地方开始。实际上对于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已经是非常难的事。实际他对所有人都提出挑战,我想我们都读过一些小说或者诗歌或者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电影总看过吧,而我们常说文学作品应该反映生活,它是生活精彩的反映。那里边肯定反映很多人的喜怒哀乐,对生活的思考等等,毫无疑问。但是他的定义关键在于文学,文学在离开常识的时候,或者换句话说,什么是文学?非常识的才叫文学。这个我们以前对电影对小说的理解非常不一样,在这里我还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定义,比如昆得萨夫加,他说一部小说如果不能提供一些从未揭示的人性的内容,那么这部小说是不道德的。如果我们对艺术思考和感受都从这一些人的思考出发,那我们可以这样说什么是艺术?离开常识的时候才是艺术。什么是诗,诗意,它是离开常识的感受感觉,那才是诗的开始。我知道敏感的同学听到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不是已经觉察到跟我们今天的题目有关系啦。

在常识里的生长,那是机械的事情,这个每个人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做的。从你开始接受所有榜样和教育基本都是在常识的范围里。但是这些都不是文学,只有离开它的时候,我们才算开始了一种东西。这样来说,艺术文学,说诗意的话,它是一个范围宽广的定义。它的入口是离开常识,它的出口是敞开的开放的,以便无限的想象,让你去探讨,去知觉,我们想想我们日常生活,几乎每个人都会感受到诗意的缺乏,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常识、常理、规则包围之中,很多人感觉生活平淡,单调,我想不感觉到这点的人非常少,就是出色的诗人,他们有时候也会感叹,真正有诗意状态的困难,很著名的一本书叫做《hui feng he hua》,作者旷周怡,他是晚清的词人。他说那种词境,以前数十年前,有时候,几个月出现一次。就是现在讲的灵感化状态。但是他说现在几乎都见不到了。你看这么一个出色的词人,他对灵感的状态对诗意的获取都这么痛苦,可见在所有人的生活感觉里那种诗意的灵感的高度灵感的能够激发你内心潜在的那些潜能的机会非常少。如果我们仔细推敲起来,这是造成我们人生平淡的原因,为什么说我们这样的讲述对学艺术对渴望成为艺术家文学家来说,对所有人我想都是重要的,一般来讲,讲诗意首先归结为一种具体的存在的一种事物或事件,而我在这里强调的不太一样,我强调的是自己主观的状态,所以我把诗心提到特别重要的位置。

以前就是今天的艺术跟过去的艺术都不太相同的地方,实际上当代艺术跟现代艺术的区别在很多人看起来不明确。这里我推荐大家读一本书,作者叫玛丽塔,是法国的,他的妻子是一位诗人,他自己是一位哲学家,他写了一本著作叫《诗歌与艺术中感觉的...》,具体名字不是很准确,可以查一查他的著作。名字好像是论诗歌....创造性知觉,里面就说道现代诗歌与当代诗歌的区别,现代诗歌便于发觉一些客观存在的东西,但是当代诗歌的话,完全不是,它是同事物里面把它作为起点,发觉出你自己内心的,你自己所不感知的,深刻的,重要的东西。比如说,我们以前强调事物的含义,今天我们强调的是如何赋予事物予含义。

这里我们先来看一首诗歌,美国的一个女诗人叫迪晓弗,非常重要的一位现代女诗人,她的一首叫作矶要的诗。听诗的时候,大家注意一下,阅读的时候,所有叠加的感觉往前推移,然后看你心里产生什么样的感觉。矶要.............她写的是很普通的鸟,这个鸟在海边看一个鸟,不说海边吧,但是我能不能为一个鸟,海水和沙滩,沙子,水的流动的关系,我们能讲到这么多并且实际上反映了通过一个很具体的细微的事物的细节的刻画,实际上暗示象征人跟整个世界的关系。就从细节里能反映出一个完整的丰富的复杂的事物。在这样一些当代的诗歌里,我是想到现代绘画当中一些题材问题,比如说,很多现代画家他们就画一个静物,画一个水果,结果造成绘画伟大的革命,所以题材的问题不在于画什么,现代画家几乎能够画所有东西,任何一个东西在他那里,他只要去画,就可能成为结果,就可能成为艺术史上的颠覆或者是超越的东西。

说到这里,那我们很容易想到实际上我们对诗的感受诗的感悟,我们内心的某种感觉能力的发觉,实际上并不像旷周怡所讲的那样,要几个月或十几年等待一次自然的某次某种的赏赐。实际上它就在我们周围某种存在里面,所有的景象,举个例子来说,如果谁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你在扫一眼这样的演讲时,想一想这种寂静,细微的声音,在看看周围几个人的表情和这个演说的人在张着嘴说什么,好了,很可能就是一首伟大的诗歌的题材,因为这里肯定反映了世界的某种状态,某个瞬间,问题是你有没有这样的诗的感悟,提炼并且化成一种语言结构的能力,这就是当代艺术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请大家记住,这一点是当代艺术跟以前的艺术非常不同的地方,我们再讲一讲古代艺术那些伟大的神话的所在历史事件题材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取材的方式,创作伟大作品的方式,跟我们刚才说到的这种矶要的诗心,它里边的机智是何等的重要。

这就是说,因为现代艺术关心者,一位现代艺术家,一位希望借助于艺术或者借助于其他的东西,超越自己已有的感觉,状态,人生许多观念的人们,你实际上可以从各种各样的人物,场景里找到支持你的要素,在跟书法界的一些学生朋友说到现代诗歌的时候,因为大家对这个,书法领域对这个更不熟悉。他们经常提的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不谈不举古典诗歌的例子,而一定要举现代诗歌,言下之意,就是说古典诗歌也不是非常好吗精彩吗,而且是我们比较亲切比较熟悉的东西。那我跟他说,古典诗歌也能激起我们内心的某种东西,也是我们深刻的需要,但是它和现代诗歌完全不一样,这里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杜甫有两句诗:白鸥莫浩荡,万里谁能驯。它自由地飞翔万里,谁能够驯服它,你说这个诗多好,最近我写的一件书法作品就是把这句还有前面几句长诗里最后几行我最喜欢的。这两句相当程度上反映中国古典诗歌那种简洁含蓄大气磅礴,其中又不失那种人情味,温柔的东西。白鸥一种多驯服的东西,但是呢,同时它又是,你看莫浩荡,同时又万里这两个词,在里面撑着,完全是写出一幅壮阔的场景,但又绝对不是那种大风兮兮云飞扬的那种感觉,同时又充满一种倔强,绝不驯服的那种个性在里面。它非常能反映出古典诗歌的特点,但是你发现这里面,比如说一个白鸥始终是那种自由地生活吗?它获得这种自由之前,它经受过多少挫折,磨难,从什么地方迁移到这里。它那个成长的心路历程是什么?没有,诗里没有,中国诗里也从不这样去写,没像矶要这样去写过一次白鸥。矶要和白鸥两者之间相比的话,更切近于你内心生活,或对世界的感受。你要问我的话,我肯定说前者,绝对不是那个白鸥。

这里边就表现出一种中国古典诗歌跟今天生存的关系及现代诗歌跟今天生存的关系,毫无疑问,bi xiao bu li他是60你年代,但他是一个当代人,因为他远在美洲,过着跟我们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但是他写的诗歌所反映出那种最精美的感觉会比杜甫跟我们的实际关系更贴切,所以我跟学生说,我3个月如果不读李商隐,我一读的话心里会感觉到非常安静,有一种优雅的感觉,会唤起我对中国的读过的各种美好的诗歌和文学作品的回忆。但是我要3个月不读策蓝的话,那我日日夜夜,魂牵梦醒。它不是一个优雅不优雅的问题,因为他的作品让我感觉到每个人不一样,让我感觉到什么才叫一个现代人的生存,除了大家公认的一种合理生存,追求精神生活那种绝对高度的人,他的生存意义在哪里?对一个遥远的不相识的不同民族的,甚至不同年龄段的,他是20年代生的,其实至少隔着一代人,他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远远比李商隐重要的多。例如我还可以举一个例子,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诗,昨夜星辰昨夜风......。这我想绝大部分同学都读过的诗,耳熟能详,非常亲切,一听的话就有很丰富的反映,这种反映一直传到清代。著名的诗人黄品源,他有两句重要的诗,他说,如此星辰非昨夜,为谁....。我们读这种诗句,觉得它承接很自然,但是我们设想,今天我们再碰到这样的场景,再有诗人,再会有谁吟两句这样的诗句?我的朋友我就听过,也是因为某个事情站在那,站一个晚上,我都听过这样的故事。但是他再吟出这样的诗句,我们就会觉得不太对。整个这样的情调,氛围,跟我们内心体验到的事,关于情感的,事物的,事件的各种,它所包含的细节和感觉已经不是那样,这就是说过去的,古典的,我们民族的,非常重要的东西,跟现代的西方的比较陌生的,有相当距离的生活,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现在我们说说,就是关于诗心的意义,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就当我们获得一种对事物诗意的感受的能力的时候,获得一种超越常识的感觉和想象能力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已经获得一种能力,那就是我们可以超越已有的生活,超越我们已认识到的人生以及超越已有的所有的文学和艺术的作品,而且这点对创作的人来说,实际上是梦寐以求的,人们在不停地训练,练习,创作,构思,实际都是创作出前所未有心里的东西,但是它非常的困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们总是在形式构成上变来变去,支持形式上改变,构思深处的东西我们很少去关注。很多年里,它一动不动,一个这样的灵魂,一个这样的感觉状态,你怎么去创作超越前任作品的东西。这是不可能的。讲到这里,我想起一个例子,晓弗洛维奇,是前苏联一个非常著名的作曲家,他有一个回忆录,非常著名,里边就讲到一件事情,他说一个钢琴演奏家来请教他,说:“我演奏的莫扎特始终找不到新的阐述的方式,弹不出新意,问他怎么办?”晓弗洛维奇说这个人啊,这个人从来不想改变自己生活的人,从来不想这类事情的人,这个人怎么能找到对莫扎特新的解释呢?他说,算了。我就跟他说注意一点强弱对比,然后哪里慢点,哪里快点,结果这个人还真调整,好像还很成功。这个例子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就是说我们见到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作品,如诗歌,但是真正能成为有意义的作品有几首呢,绘画作品是一样的,几乎画画的每个人都感叹,哎呀,现在要打出去不容易,但是问题是你是一个不想改变自己深处的感觉和状态生活方式的人,要想去跟别人竞争,去比较的话,你只能在表面做变动,你这种超越他人,真正的超越是做不到的,而且真正你想做个好的有独创性的艺术家,必须从你的深处做起,歌德就讲过这样的一句话,人不能去学着做一个诗人,你必须从你的内心去长出一个诗人来,我想这句话说的够清楚。

所以我能见到的成功的艺术家也非常少,从我自己的学习创作的过程中,我感觉到在我们渴望内心生长成为一名艺术家的过程中,对诗的感悟,对诗意的强调,至少对我它是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我们获得一种真正的灵感,获得一种敏感之心,创造之心,还有一种超越之感。当你那样去做的时候,你从最细微的感觉开始,最细微的阅读,生活中最细微的感觉,感触,你自己打开眼睛所能看到的,所有感觉里面,你都这样努力去要求自己,学着这样做的话,你的超越那是必然的。所以我经常跟别人说,说你前程无量,前途无量,其实是一种客气话,真正前途无量的人非常少,真正的前程无量必须是你感觉最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建立的一种合理的东西,它就能够保证你不停地超越,不从这里开始建立,你所有的努力都比较表面。

前面我说到几乎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生活的平淡,平淡的时刻,日常生活中的平淡某些时候是需要的,未必我们每个时候都有发现,每时每刻都有发现,我们都必须努力去工作去学习,去感受去思考,然后等待那收获的时刻,但是它并不是你被动的,什么都不做,你必须要有非常的努力,要有方法,要有合理的观念,我想我们所说的这些,是不是能够提够一些事理,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就说到这里。

下面我们讲一讲如何去获取诗心,这样最精彩的范例存在当今最伟大的诗歌里,曾经有位历史学者说过,他说人类生活的支柱有三个,第一是诗歌,第二是哲学,第三是宗教,那我想也是这样,诗歌是代表一种直觉,每一个时代最出色的直觉能力应该反映在这个时代伟大的诗歌里,当然艺术作品也能反映,但我始终认为,文学里所反映的东西,是很多艺术音乐里面都没有那么清晰,或者是不是那么容易琢磨,所以诗歌对所有创作艺术的人来说,都有一种特殊的作用,但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做艺术的人,都对现代诗歌投入那么多精力,但是你如果能收获的话,你将有巨大的收获。哲学实际上代表对一种事物理性的思考,代表人类精神生活中理性这一块,而宗教代表信仰这一块,信仰是没有多少道理可以讲的,当然我们以前有宗教哲学,有宗教文学,但那是另外一回事,在对文学,音乐,绘画的解析,永远是对文学排在最前面。米兰昆德拉说:“一部小说,如果不能反映人性中从未被反映的内容,那么这部小说是不道德的。”当时我看到这句话,我非常震惊,你想一位高度自律的优秀小说家,他们是这样来看待自己的作品,我就不知道有哪一位艺术家,哪一位书法家说::我写出来的作品如果不能为人类关于线条和书法的感觉提供一些重要的东西,那么这副书法是不道德的,谁对自己书法有这样要求的,也许不现实,因为即使它反应出来,我们也无法鉴定。但是文学作品它提出来了这么明确的要求,下面我们将要看到策蓝他们做的时候更是我们感动万分,如果附着这种对事物,对作品的诗心,其实有很多道理,今天当然我们只能讲一个例子,只能将一条道路中的一个格栏。下面我们要讲的就是德国的用德语的当代诗人策蓝,全名叫做保罗 策蓝,生于1920年罗马尼亚的一个小城市的犹太人,说德语的犹太人。父母都是死在狱中,他自己也被抓去做劳工,差点死在那里,二战结束,他被苏军解放,后来逃亡维也纳,但是维也纳他们的政策不允许收留中欧的难民,他就流亡到巴黎,在那里很艰难的生活下去,然后在那里结婚,他妻子是一位法国的画家,生了一个儿子,但是他自己没法从二战的屠杀的打阴影中走出来,他整个一生都在这种阴影中,而与其他的犹太的思想家,哲学家的观点都不太一样。比如说有一个叫布博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家,他最著名的一本书我们能够读到的叫《我和你》是一本很小很薄的小册子,非常的精彩,你们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像布博是号召犹太人和德国人和睦相处重新融合,你想这也是世界和平的潮流,像我们凭直觉感受世界的话,二战之后是趋于和平,但是在策蓝在他的内心,不!他一直牢牢记住二战那些悲惨的事情,事实上在欧洲人对犹太人还是有种潜在的敌意,他在生活中死死的记住,这使他不能忘怀,在内心深处坚持的一种东西,用我的话说,他就是在坚守苦难,当年我在读卡夫卡时有很深的一种感受,你想一个具有绝顶文学才华的年轻人,比如说在中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人们都是坚持不懈的写作努力发表,然后成名,然后接住这种成功活的社会的荣誉,或者自信,逐渐拜托那种苦难的感觉。其中最伟大的人物,称为优秀的代表者,伟大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等等。但是卡夫卡不一样,不管他写作怎么进展,生活怎么变化,他始终咬住这种屈辱,卑微不放一生不改,策蓝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这些人给人们一种真真的有价值刻骨铭心的东西,哪怕是苦难屈辱,一直不放,不停的咀嚼他,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精彩。让那种写作,文学上的成就成为震撼,世人的必不可少的精神上的食量,我们现在如果没有卡夫卡那么现代文学将是暗淡一片,那么我们对世人的那一块屈辱,卑微这一块所知道所感受的要少得多。策蓝在这里是把自己的命运和犹太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在美国的一个朋友,一次他跟我聊天他说“难怪中国人在艺术上难有成就,中国又是三反五反又是反右又是文化大革命的这么多磨难,让人们简直就没有办法……”我说你说的不对,你想想犹太人受得这种磨难,我们读过一些二战时关于有太人的文学,比如《毒气室》,这样的作品你读了这个以后你会感觉我们的文革时期所遭受的那种东西真的还远远不够跟犹太人遭受的相比,但是犹太人做出了什么,我们又真的做出了什么。我在大学时就下了一个决心,我的毕生永远不说一句埋怨话,因为我知道任何一种埋怨都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所以当我们想想当犹太人受到的遭遇,他们对苦难对文学的坚守真的是让我们又感动又惭愧,另外对策蓝来讲还有一个巨大的矛盾,他是犹太人他的母语又是德语,他与德国的那种不可弥合的那种刻骨铭心的关系,他的表现,他的习作又时时要用德语来表现,而德语又让他回忆起德国纳粹对他们犹太人的态度,所以他一生中都感到矛盾,一肚子的矛盾,对德语极度的热爱去运用它使用它投入了无限的精力,同时在开拓德语表现的方面,他也做了许多功夫,但是与德语密切相关的德国和有关纳粹都确实他内心没有办法永远无法抹平的隐痛的制造者,那你想这种煎熬我想别人时没有办法去体验的我们也没有,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都不可能有这样的体验,我们不能去杜撰它,另外还有一点,他和他的那些犹太名族的重要思想家,他是非常敬佩和受他们影响,像布博另外还有一些,跟他们的问题都不一样,有的犹太思想家是讲和平,犹太民族和德意志民族的和平,另外一种就是说要时时刻刻的牢记这种毒气啊,灾难啊,这种事情,但他两种都不是,这就非常有意思,第一,他认为他内心跟那种东西,那种创伤,没有办法磨平,没有办法能够轻松调和在一起。第二,他又不愿对那些具体的事件做具体的描绘,比如有一位德语女诗人,萨克斯,就是写受了苦难得犹太人的心智得开放和谅解,后来世界影响很大,获诺贝尔文学奖,策蓝得风格完全不一样,等一下我们可以读到他得一些诗,他得一些风格得诗,他要把这些苦难不当成犹太人的苦难,在某种意义上当成整个人类的苦难,或许他并没有明确说到这一点,或想到这一点,但他是这样做得,所以当我们慢慢读到他那些非常难懂的诗时,慢慢能读进去以后,你就会有巨大得感动,不是说对一个犹太民族得同情,而是你感觉我们自身就有和它相通得地方,很多人很疯狂去阅读,像王家新就说到他刚翻阅得时候他觉得找到了生命得方向,用我的话来说,读策蓝是要解决一个活还是不活,到底怎么活得问题,哪我们先试试看,我们从他得诗里明白一些东西,他这首诗叫《熄灯礼拜》,一些宗教名族的一些仪式,我们也不是很熟悉,这里要说明策蓝不信犹太教,但是由于这种民族的切肤之痛,他在这里用了很多他们犹太教的一些词,一些仪式,一些地名,一些人名,这些给了我们一些深刻解读诗歌得钥匙,在这本书里有非常精彩的解读,这是一个美国人写的,这个美国人叫作福尔斯坦纳,我先慢慢地读一遍《熄灯礼拜》,估计时熄灯以前做得一个报告,我们知道祷告就是上帝啊,要么这样啊之类的,他也是

我们静啦,主啊,祷告,静啦,意欲紧握,已经抓住了,主啊

彼此死死抓住,好像我们每个人得肉身就是你的圣体,主啊,祷告

主啊,朝我们祷告吧。

我们要注意,我们都是向上帝祷告,这么直白我们的祷告,这是非常奇特的,在另外已经和抓了,彼此,彼此,已经死死抓住。他写的是什么呢,有一篇回忆纳粹屠杀死亡时的情景,他讲人们在门槛上死死地抓住,他在暗示这个东西,他的诗歌里经常有一些东西就是对主的怀疑,既然你是这么关心我们,庇护我们,为什么你会让犹太人落到这种悲惨的境地,会承受这样的苦难,所以人们说这些诗里面,实际上是人们对宗教的怀疑,他用这样的形式来表现他对苦难的回忆,和永世不忘,这里面讲的肉身,我想大概是宗教里讲的圣饼和圣水,代表耶稣的身体和血,我们再来感受一遍

我们静啦,主啊,祷告,静啦,意欲紧握,已经抓住了,主啊

彼此死死抓住,好像我们每个人得肉身就是你的圣体,主啊,祷告

主啊,朝我们祷告吧。我们静啦

风吹得身体歪斜,我们去了哪里,去了哪里,弯腰,见到顶和,饭碗上,还去了水槽 主啊,那是血,那是你流出的啊 主啊,他朋克的光,你的景象映入我们的眼帘

主啊,眼睛和嘴张得大开,虚空 主啊,我们喝了,血和血中的景象

主啊,祷告吧,朝我们祷告吧,我们静啦。

当我们知道这首诗的背景之后,真的是熄灯的祷告在死亡的最后一刻,对主的那种祈求又极为怨恨极为复杂的感情,这里面有一种像他前面讲的似乎应该忘记的东西,不能牢牢记住那些东西,否则我们这么生存下去,这么对真,对主,对世界,对人们的信念,都全部彻底毁了,我在读到这本书的笔记的时候写道,似乎时应该忘却,但如果忘却,我们便一无所有。你还有什么不忘记你又法生存,怎么办呢?作为一个诗人,你必须记住,果你不是诗人,那你就忘记,但普通人也有忘记不了的东西,于是这样的诗歌就留下了通向所有人的道路,这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对卡夫卡,策蓝这样的作家他们对苦难的坚守。而我们自己坚守的是什么?我们凭借什么东西作出我们所希望的出色的过程。我想我们都应该想一想。

我们下面讲第三点。策蓝这样的作家对创作的忠诚,这个曾经又一位哲学家叫英博罗他说在纳粹的集中营之后,也就是二战以后再诗是不道德的,写诗不管怎么说是一种文学创作,写出来很快乐,念起来很悦耳,所以他说再写诗,再写这么美的东西是不道德的,其实对策蓝来说是一种刺痛,因为对策蓝来说这不是在追求一种美,一种文学上的成就,他在1970年投萨拉河自杀,他那时候他的诗歌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我想他对文学应该是有足够的自信,但是他自杀了,所以二十世纪那些自杀的艺术家作家我想我们应该好好去思考一下,对我是这样,它里面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我们暂时还不能理解的东西。他们有他们的理解,分的理解,而这就是我们真正所缺乏的,当然没个人所选择的道路最后都不一样的,但是他们这样的生活这样的死到底意味着什么?也许能反衬出我们生的意义,我们死的意义。法国的一位女作家杜拉斯她说“我死了还能写作”我听到这样的话很惊讶,一个人对写作会有这样的态度,她一本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这里面表现了一个真正的作家对写作的态度。写作就是她生存融为一体的世界,超越一切,死了还能写作,在没有什么话能把人和写作解释的更好,因为一种语言比如说现代德语,现代俄语,或者是现代汉语。我们能不能用它创造出真正的精彩甚至时伟大的作品,这是关系到这种语言的生思存亡的大事,或者说关系到它精彩程度。前苏联诗人说过一种现代语言经不精彩重不重要完全看人民用这种现代语言写出过多少重要的作品。举个例说我们在现代汉语的创作里没有写出过真正伟大的精彩的作品,那么这种现代语言就不重要,伟大的诗人时从现代语言里重新找出活力,把它们加以有想象力的运用,这样才能保证语言的水准和力量。德语同时也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它某一时期也出过一些很烂的作品,策蓝就多次说到过这个问题,而他作为一个诗人,他必须时时刻刻去打磨,去挖掘,去更新这种语言,一位真正的诗人和作家在这些方面要消耗他很多很多的精力。而我们自己比如做书法做绘画,作诗的人,我们花了多少时间去思考,这是必须去思考的。作为如果你是要写诗歌你作为一个汉语的诗人你就必须花无限多的精力去深入到每一个汉语词汇里去,想法设法去发现它和别的词汇的联系,它的感性运用的方式,那些潜在的,没有被人发现的新颖的感觉。我们看一下一个例子:策蓝在诗里写到睡眠,当然他的睡眠不时简单的睡眠,往往是和死亡是同一个意思,你看他如何写的,这是一首长篇诗中的一个片段。

他躺下的地方原本有个名字 现在荡然无存 他们不知躺在哪里 有某种东西横搁一边 他们并没有看穿 没有明白 没有

提起一些文字 没有一个人醒来 睡眠 光明吧 睡眠 光明吧 光明 光明 无论去哪里 再无人探监 那是我 我

我模糊期间 我无所隐秘 听得见我的声音 我滴滴答答 靠近你们 你们的气息 听 关于我 我此刻的呼吸 还那么的均匀 你们还在睡眠

他讲了一个活着的人跟那些死的毫无声息的人的对话,他把它们挖掘出来,这是一个活着的人和所谓睡眠的人的一种沟通,你想一想看睡眠是一个多么普通的词,而他时怎么用的,怎么在睡眠这个词上裹着一层有一层的意义,最后使睡眠这个词重新焕发一种我们一向不道德感觉。

接下来我们就得说到他们这样的目标是什么?有一次和广州的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都是一些优秀的知识分子,美术家,那,我说真正的知识分子在名利之间肯定对利看的时很淡薄的,但对名非常看重。当然这种名也不是所谓虚名,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名声,而是真正的历史名声。有朋友说“那当然”我接着说“我最近在想,这也是错误”因为说到底这也是在关注你个人嘛,它还是你个人深入私心的概念,我总觉得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更深的东西,更值得去追求的东西,说到底是什么?也许策蓝能给我们一些解释,对他来讲他的诗歌,我想为他赢得了荣誉,虽然这种荣誉也带着许多的艰涩,很多不尽人意的东西,但是我想,作为一个诗人嘛,肯定有荣誉感,说一个人没有荣誉感是不真实的,但是他最深处的东西真的都是这样,艺术不是目的,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方式,我们设想一下,像策蓝这样的一个人啊,他不写诗他干什么去,他活着他做什么?我们都找不到,你说他为什么?妻子,孩子,他妻子是法国的一个中产阶级,生活应该是绝对没有问题,孩子也很聪明,家里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他的这些年应该说获了很多奖,但是他活不下去的时候,选择了自我了断。这样一个道路,你说他是为了荣誉吗?我想肯定不是,当我把他全部的作品和整个经历回顾下来之后你会发现他有几个目标,最深处的目标是写出内心的所想,否则他的内心就无法平静。

有一次在杭州我也是讲完了课,他们请我吃饭,大家在聊天,然后我们就说起来了艺术要非常认真的去做,包括理论研究,我一进去他就问他说“这么做有意义吗?人类终究是要毁灭的,意思就是说干嘛要这么认真嘛”,我当时的回答是说“你说得对!因为根据我们今天的科学常识,地球总有一天要毁灭的,但是在毁灭之前它肯定会有很长时间,这段时间,人的名声啊,功力啊,事业啊都没有太大的意义”前一段时间我又读了一本小册子,叫作《道教徒的李白之痛苦》是本很著名的书,对李白的一生做了很简练的概括,看了以后就会非常有感触,李白对中国那么重要,写下那么多的作品,但是他的一生太痛苦了,除了短暂的喝酒和狂放的时候快乐一会,其他多是痛苦。我想他这种伟大成就对他个人来说,没有给他太多的快乐。

那么这样的贡献并没有给李白带来相应的收获和快乐,所以文化的积累和建设还有功名功绩,对个人都没有太大的意义,那么意义在哪里呢?我有个很朴实的想法:我说我们能够到今天这个样子,知道一些事情,能够做一些事情,能够创造一些可能还能够留下来的文字和作品这实际上是前人留下来的一些文化遗产对我们的帮助,实际上我们是受惠于前人的,受惠于这个世界的文化。所以当你感觉到了这一点的时候,你就觉得你一生当中如果能过有幸为这个巨大的世界增添一点东西,那实际上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什么金钱,名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都不如这些东西。话句话说人要活到这个境界非常难,谁也不能保证你拼死努力,是绝顶天才也未必能达到这一点,但是如果那样的话你也……我是说我也认了,对,因为这是很难做到的,你努力去做做不到也就算了为这个事情而做了。所以我说我这个想法也许不是很正确,但是我想这些已经足以让我们做下去,我说我年轻的时候,在读大学本科的时候。那个时候大概二十岁左右,在拼命的想人生,活着是干什么,有什么意义?那时候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想证明自己到底有没有才能,想方设法去做一些这方面的工作,比如说不考虑环境和自己的天子,然后就仅仅考虑自己的努力,然后拼命的努力知道你生命结束的时候,你也许会知道到底你有没有才能,或者一生中你的境况不同,但到那个时候你自己做到的事情你自己也很容易判断你自己到底有几分才能,就这么一个很朴素的目标。但后来你发现这样的目标不足以让你做下去,所以你还得寻找新的目标,这个目标我寻找了很多年,所以我说今天我说起来这样的目标很微不足道但是这确实让我愿意做下去,但是策蓝告诉我们的是一个更深刻更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存在还不只是贡献,怎样存在下去,当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家庭和个人所遭受到的一切都放在那里无法抹去的时候,你怎么活下去呢?我想我们这么讲的之前和每个朋友说的都没有犹太人那样惨痛的经历,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我们应该寻找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来继续我们的文学,艺术,书法的创作?我想这是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实际上这两天在想这个讲稿的时候我还在想这个问题,好像突然有一点灵感。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寻找一个比策蓝卡夫卡更深刻的启迪,他们真的太厉害了!但,那是不是千人做到了这些事以后我们就没法做到,我个人得到的启示是不是。他们好像告诉你要接着他们干下去,我这里说不好,所以我们说我们再回到策蓝。事实上他一生都在为诗歌努力奋斗看起来时一个典型的诗人的印象,所有的都是围绕着他的创作但是,更深处他是一个很深层次的人。但是我想我们如果接着这个话题讲下去的话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机会遇见你自己的很深层次的人,就算你也会碰到,生命我们将如何面对,你应当怎么在这个“生”里面结合你自己的专业做一点点事情,如果你时真正的忠实于生的人,忠实于你自己的出发点,是一个真实的人 你一定会找一个属于你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很独特,发出你声音的作品。

下面我们再讲最后一个话题。因为毕竟要回到我们所从事的专业里面来,回到我们的工作活着我们的爱好,我想在座的也许也有不是搞艺术和文学的在里面,但这个问题对我们同样重要,因为我们做计算机,立体研究,文秘工作,我想绝对不会占用我们灵魂的全部,它必须很大一块,它必须时充实的。我认为最好的充实的东西就是文学和艺术,所以我们的问题实际上时共同的策蓝讲:艺术要进入你最深的困境,让你恨自己。这句话真是让我们可以一直讲下去,为什么进入困境我们才能得到,为什么要进入最深的困境,我们有没有困境,我们对待困境是什么态度?我知道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困境,事实上只有困境才能让我们深刻,当然现代社会大家都说干嘛要那么深刻?现在又不是心硬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我在美院讲课,我说我永远都不会同意这个观点,举个例子来说:美院500个学生,每个人都画那种生活的大头的,张着大嘴的,傻呵呵的那种画。好啊,好像这反映了生活,大家都这么画,反映了社会的平庸,无深度,是不是?无聊,但是毕竟这500张画里大家还是要挑出好的来啊,挑十到二十个或者一两个获奖的,哪怎么办?你还是要做点于众不同的啊,你与众不同费尽心思去想去画,就把平庸画的深刻,否则你跳不出来,对不对?所以我的口号是:“把平庸,无聊画得深刻,深刻,再深刻。”所以,一个时代的风气,风潮会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它都是表面的东西,真正想做出一点事情的人一定不要受风潮的影响,真正出色的人师创造风潮的人,让别人跟着你走,而绝不是你跟着别人走。你仅仅只看到风潮飘动的人,他是没有办法想这个问题,想不下去,只有你在旁边看着风潮,哪怕有时候也被它所 着,然后你同时还在观察感受风潮下面的东西,再下面,再下面,人心下面,然后感受你自己更下面的东西。那时候你会得到一些启示。即使你不去做创作,你也会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冷静而机智的观察者,那个时候,只要你动手写下一些文字,它就会不同凡响,这就是我对策蓝讲的艺术要进入你最深的困境,让你彻底自由,到那个时候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托尔斯泰讲,他说“作家一定要尊重人性,而尊重人的话,这么多事情上他可以使用的是个人,而最方便的就是你自己,想这项我们是借助对策蓝的阅读,对他的思考,整个目标来讲,说实在的,还不知策蓝,使我们自身,鉴于我们自身的隐秘之地,在策那里去发现可疑早就,可以培养的种子,从那里在生长出我们的思想,感觉和作品,兰就是我们所凭借借助的东西。第二点,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当你决定带式进入艺术创作和思考的过程中,实际上你会碰到无数的困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困难,就是一种你既有的材料,语言的城市化,僵化,老化,陈旧化,你很容易就落入别人已有的东西和套路上去,我们都见过很多看起来很不错,很漂亮,很好的作品,很有才气,很有领悟的东西。但实际上这早落入到别人的套套里。10个有9.9个是这样,问题我们必须怎样做才能走出这种困境。这本书里面就讲到,德语的枯竭,就当时,实际上也是当代,实际上任何一种语言都一样,你拿它来写诗的话,下笔一写,基本上都是陈词滥调,所以说我说明一下批评当代中国的很多情况,我一点都不稀奇,全世界都这样。因为你的困难很相似,程度不一样,具体的细节当然不一样,但问题的本质是一样。我们再看看……看看策蓝的一首诗叫《在布拉格》,这是他后期的一首诗。评论说,这些诗是他精华版的自传。他一直生活在巴黎,他感觉在那里生活很压抑,然后他向往东方,那是他想象的,实际上,那里未必有那么美好。

在布拉格 那半死的

趴在我们的生命上 吸允的圆圆胖胖

把真实的骨灰形象摆在我们的四周 我也继续喝下去 陶醉其中 两把剑

奉在天堂之石上 自觉降生 在夜中 越来越大

我们在彼此之中殷实 在没有…….这用的是超现实主义手法,这个意向的很鲜明,但含义不是很明确,我举这个例子呢,实际是想说明任何题材,任何语言,他都会有让他磨去它表面上的那种陈旧的东西,并且让它重新焕发活力的那种可能性。我建议,对我们今天谈论的话题有兴趣的同学朋友到网上去搜一下策蓝的诗歌然后把这本书看一看。

我们最后说几句吧,世界已经给我们推出了策蓝这样一个生命的诗歌范例,当我们知道我们的同时代人,当代人,已经能够达到这种深度的时候,我们想想我们的自身的目标应该是什么。策蓝的诗使他的生存变得伟大,当然没有减少他的痛苦。但是给我们的生存变得有据可依,咱们每个人的道路不一样,我们没有必要执着去模仿学习他。我记得我还在这教书的时候,我们美术系的一个同学看了梵高传之后出走了好多天,找不到。我想这种事情再也不要发生。我想我们在座的所有人,我们所有我们已经达到的都不重要,那最后的意义才是重要的。我们现在生存为的是什么?如果找不到这一点的话,那我们将永远空虚。

第二篇:邱振中关于中国书法在西方传播的若干问题

邱振中:关于中国书法在西方传播的若干问题

中国书法以其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与汉语的共生、变化无穷而又精妙人微的图像系统、典型的意义生成机制等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激发人们思想与灵感的源泉。

在今天这样一个日益完备的信息社会中,任何民族的优秀传统都不只是一个民族的财富,例如中国书法,它必然要传播到世界,在人们的关心和培育下,最终成为全人类的传统。然而,文化的传播又是极为复杂的现象,它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同时还需要耐心——某些领域便需要若干世纪默默的耕耘。像书法这样一种与汉语言深深契合的艺术,可以说,对它的把握便是对中国文化核心的把握,对于今天的中国学者来说,这也是非常困难的工作,更不用说处于另一文化中的人们了。

谈到西方人与书法的关系,我总忘不了贡布里希讲过的一件事。一位妇女问韦利(Arthur Waley),学会欣赏中国的草书要多长时间,韦利说:“500年”。【1】(注:《贡布里希论杰作的产生及其验证》,列勃编译,《新美术》1985-4。)不过,书法的魅力似乎使人忘记了种种困难,只要有机会接触到中国书法,总会有人不辞辛劳,投身于此。例如到中国学习美术的留学生,许多人最后都要求改学书法,他们凭本能察觉到,书法能给他们带来自身文化中所没有的东西。1998年12月,我随中国书法代表团访问法国,参加巴黎《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大展》的有关活动,出席《中国书法国际讨论会》,与一批研究中国书法的欧美学者进行了交流。欧美学者为中国书法在西方的传播提供了一些重要的信息;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和问题。这些,对于中国学者、艺术家思考中国书法的传播,以至我们自己如何深入中国书法,或许有所助益。

当然,这里我谈的主要是书法在西方的传播,书法在亚洲的传播,情况有所不同。

巴黎第三大学自1968年起开设书法课——此为法国大学中第一次开设书法课程,每年注册的学生在10—20人之间。此后,开设书法课的学校渐多,但规模与此相近。此外还有各种形式的书法班,最盛时巴黎有十几个书法班同时招生。这次中国书法代表团路过里昂附近的罗纳尔市,参加了一次罗纳尔法中友协“汉语—书法学习班”的活动。罗纳尔是个很小的城市,但那天参加活动的有100多人,其中包括各种年龄、各种职业的人们,还有不少孩子。我与一位工程师、一位幼儿园教师、一位退休飞机驾驶员进行了交谈,他们对书法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这次《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大展》一个月的展期结束后,还应观众要求延长了两个月,参观人数估计接近7万。——据此,对法国关心中国书法的人数不难有个大略的估计:参与过书法训练的大约有数千人,关心中国书法,并多少有一些了解的,大有10万以上。此外,赴中国留学学习书法的留学生近十10人,归国后部分人继续从事书法研究、创作和教学工作。法国是中国书法在欧洲传播最好的地区之一。欧洲大部分地区没有有组织的书法活动,参与的人数也极少。

欧洲有影响的中国书法研究者有10位左右,重要论文与著作10余种。(注:据熊秉明先生和幽兰女士所提供的材料。)

美国因为开设中国文化类课程的大学较多,有关系科通常会请人上几节书法课,加上在美国生活的中国留学生、艺术家不少,美国人接触中国书法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早在80年代末期,便有人类学专业的美国学生把中国书法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此外,大学中有关中国文化的系科,有时会请懂一点书法的人们作作讲座;各大学和美术馆、博物馆中,亦有少量专业人员在进行研究,研究涉及著录、考证、文化史等领域,但是这些信息通常无法化作有关鉴赏的知识,传递给一般公众,当美国观众面对弗利尔美术馆的中国书法常设陈列时,仍然是一片茫然。(注:[美]安明远(S.D.Allee)《佛利尔博物馆所藏中国书法——藏品总览及中国书法的大众普及》。《中国书法国际讨论会》,1998,巴黎。)此外,中国的传播者也不断给对方带去错误的信息,例如电视报道,中国某公司在美国凤凰城斥资建一“文化城”,开幕式上,主办者请了一批人去宣传中国文化,进行书法表演的是一位左右开弓的“书法家”,他两手各拿一支毛笔,同时书写一样的文字,右手正,左手反。这与其说是传播中国文化,还不如说是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设置障碍。

以上材料,大致可以说明中国书法在西方传播的现状。

尽管西方严格意义上的研究和创作在很小的范围内进行,但在这个圈子之外,我们却见到上层知识界对中国书法出色的见解。贡布里希曾说过,书法在中国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与西方文化中音乐所起的作用相似。(注:《贡布里希论杰作的产生及其验证》,列勃编译,《新美术》1985-4。)伯克利加州大学巴克桑德尔(Michael Baxandall)教授为西方有重要影响的美术史家,他把中国朋友送他的一幅草书挂在书房中,日夕相对。他说:“我向来歆慕中国,尤其是歆慕她的书法传统。这有几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明显的原因便是:这个传统赋予了中国文化一种深刻的特质,我愿称之为一种介于人人都具备的言语与视觉文化之间的‘中介语汇’(middle term)。甚至通过译文,我们西方艺术史家依然能够体会到中国的古典艺术批评缜密细腻、平稳连贯,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种‘中介语汇’的存在。”(注:[美]巴克桑德尔《意图的模式》,第168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我们已经注意到书法图式与语言发生学上的联系,以及书法与语言在发展中相互依存、制约的关系,也注意到书法批评中感觉与陈述的结构,但所有研究都立足于古代陈述与现代陈述的比较,(注: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重庆出版社,1993。)然而巴克桑德尔补充了另一面:相对于西方古代陈述,中国古代关于艺术的陈述由于书法的存在而显示出自己的特点。这里我们已经预感到,即使是书法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课题,西方学者同样能够作出重要的贡献。

法国总统希拉克为《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大展》的题词表现出他对中国书法深刻的感悟。他没有用法国专家为他拟好的文稿,而是自己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在中国,书法乃艺中之艺。祖祖辈辈,她一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世纪更迭,她代代传沿不息,在崇尚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我们画与书极少融合的西方文化中,尚鲜为认知,她既使人惊诧,也使人着迷。我祝愿这个我们即将有幸观赏的中国的精彩展出,能使法国观众得以切近这门如此独特的艺术,并从中领略生发于动作之精与笔画之雅的快意。(注:《巴黎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大展作品集》,青岛出版社,1998。)

巴克桑德尔与希拉克的思想无疑出自个人的颖悟,但其中亦含有长期以来书法传播者和中国文化传播者所播散的影响。

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关注,会在一种文化的内部缓慢地生长,然而一种文化要对另一种文化产生大影响,一定是出自另一种文化内部变革的需要,出自它迫切地向外部寻求借鉴的需要。如日本绘画对20世纪未欧洲绘画的影响、50年代日本现代书法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都是西方恰逢变动的关头,亟须寻找一新的支点来帮助自己实现这种转变。这种情况不是传播者能够左右的。

今天,西方一小批敏感的知识者已经察觉到中国书法对于创作的意义,但对于整个西方文化而言,它还只是一种酝酿中的、潜在的需求。——50年代书法对西方美术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抽象表现主义的创作中,通过这些创作,对笔触书写意味的敏感已融入西方自身的艺术传统中,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从这些创作中即可获得有关的灵感,因此,今天西方的知识界和艺术界对中国书法的关心,除了对书法本源的关注外,还有着更深一层的学术、艺术上的诉求。> 西方学者在观看展览时,明确表示希望看到中国艺术家富有新意的作品,看到我们带去的一批与书法有关的现代水墨作品(非“大展”作品),海德堡大学雷(Lothar Ledderose)教授说:“21世纪的书法作品。看到这些作品,感到中国书法有前途,对中国书法有信心。”比利时皇家美术馆东方部主任史蒙年(J.M.Simonet)先生指着其中一件作品说:“博物馆级的作品。”法国语言与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幽兰(Yolaine Escande)女士说:“西方当代艺术不能使我满足,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办法了。希望看到中国书法艺术家的新作,他们应该给世界艺术带来希望。”

他们的这些反映,确切地传达出一种信息:他们关心中国书法的终极目的,是给他们的文化注入活力。幽兰女士还写到:“不少欧洲年轻艺术家因中国书法而获得新灵感”,他们“转向中国书法,俾汲取西方传统所缺乏之作法、形状及与宇宙之新关系”;此外,“因文人传统非他们所属,故不受束缚,且对此传统所给予的新启示更加敏感”。(注:[法]幽兰《中国现代书法在西方》,《美术观察》1999-7。)

在文化传播中,传播者能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对自身传统不断深入的认识和解说。如果强调自己已在传统中,从而怀有优越感,并放弃对传统的深究,这实际上承认自己只是传统的一个被动的载体,河川中一小股被裹挟的水流。你并不理解河川,更不可能帮助河川以外的人们真正理解河川。

中国学者、中国艺术家的困难在于怎样找到不断深入传统的道路。其障碍,首先是对自己深入程度的认识。

当我们仅仅以继承人的身份介入传统时,对传统感悟、认识的浅薄之处被忽视,而且出自人类固有的弱点,我们会对这一点有意无意地加以掩饰。然而,传播所要求的可陈述性以及对“道理”的追究,将迫使我们正视自身的缺欠。

认识自己的传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那么有把握。例如徐复观先生,他是一位毕生致力于中国哲学研究的学者,对中国艺术也有极大的兴趣,著有《中国艺术精神》一书,讨论中国艺术的含蕴和某些重要性质。然而,他认为中国书法缺少精神上的蕴涵,至多是在技巧上为中国艺术作了一些准备。(注: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联想到巴克桑德尔、希拉克等人,他们对中国书法意义的判断,恐怕还要略胜一筹。如果巴氏和希氏的见解有道理,即中国书法中确实蕴涵了中国文化特异的质,那么徐氏对中国艺术的研究必然有重要的缺失。这里并不是对徐复观先生的非难,而是证明深入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中国书法之难,关切、沉迷、思考,都不能保证深入到事物的核心,更不用说不断地深入!不断地深入尤其困难,它要求对常识的警惕,对自己思想严苛的反思,对所获得的结论无休止的批判。批判需要高度的敏感加上严格的现代思维训练。

对书法不断深入的解说,几乎反映了对中国文化进行现代解说的全部问题。

中国学者对传统的阐释,一般都在题材含义所限定的范围内进行,也就是说,仅仅在有关文献中搜寻概念或范畴内涵形成的踪迹,这是在传统内部一个特定领域展开的工作。它仅仅涉及概念或范畴的使用,本质上还只是某一方面现象的清理,它无法对人们认识概念或范畴形成的深层原因有所帮助。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生学研究。希望由此而建立起传统与当代文化之间的联系,是不现实的。(注:例如古代文论研究便非常重视范畴的“转换”,但似乎不曾找到“转换”的有效途径,参见《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哲学界近年的进展,如《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两种研究路线在书中都有反映。)应该对作为思考起点的现象进行严格的审核,对文献与自己思考中所使用的所有的词语进行严格的语言分析,同时对范畴发生与运用中的所有感觉及感觉方式、思维过程及其机制进行彻底的思考。这是异常细致、异常艰难的工作,但是不这样去做,便不能深入到语言、感觉的基础之下,并从那里开始形成我们新的认识。

把传统以及人们与传统的关系放在一起,作为一个完整的客观的思考对象,是一种典型的非传统研究方式,但它又是深入认识传统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一项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之外(相对于古典文献范围之内、主体感觉范围之内)进行的工作。例如形神问题,如果仅仅局限于诠释古人对形神关系的陈述,现代意义上的研究不可能有什么进展,但是,如果我们把形、神这两个概念进行一番语言分析,不难发现,由于观察范围的不同,人们一直忽略了它们某些极为重要的性质。被人们笼庞地称为“神”的概念,可以分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层面:存在、感知和陈述。“神”的存在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但如何判断“神”的存在,以及“神”的存在方式,缺少现代意义上的讨论,这是思考无法深入的重要原因;对“神”的感知,前人深知其难,然而对于论说者是否已经感知到作品之“神”以及感知的深度,却全无判断的办法,从前人、今人的著述中,我们每每发现一些值得怀疑的文字:人们似乎并未感知到“神”,却在滔滔不绝地谈论“神”——在“神”的感知方面我们有许多必须弥补的知识;对“神”的陈述问题就更复杂,它牵涉到中国语言学与中国语言哲学中的各种问题,其中不少问题还从未被提出讨论过。这是对“神”认识深化途径最简单的勾勒。“形”同样可以分成存在、感知、陈述三个层面来进行研究。“神”、“形”各层面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正是造成神形复杂关系的由来。当“神”、“形”各层面的研究深入到一定程度,我们对神形关系的认识或许有大的改变。(注:参见邱振中《“神”居何所?——形神新论之一》(《新美术》1998-1)等。)在对书法传统的深入探究中,存在大量的这一类的问题。而此类问题的解决,才可能将我们对书法的认识切实地向前推进,才可能使历来被认为“不可说”的书法变为可以用现代语言加以解说的艺术,变为可以为整个人类所理解、所接受的艺术。

训练方法是书法传播中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在一个离开中国文化氛围的环境中教授书法,“对帖临摹,长期沉潜”的传统方法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此外,西方的传播者不能及时得到中国有关书法教学的研究、出版信息,也无法从他们所获得的有限信息中挑选出所需要的出版物。如果能定期出版一份以书法传播为宗旨的“通讯”,及时介绍、评述书法研究、出版情况,将有力地推进书法传播事业。史蒙年先生对我说:“我们缺少书法教材。你有没有好的教材可以推荐?”我告诉他,我们现在使用的是一部新的技法教材。我们把所有技法分成166个练习,复杂的技法分成几个练习,然后再进行综合;每个练习有清晰的解说和明确的要求,学完这部教材的学生将掌握全部的基本技法。(注:邱振中《中国书法:技法的分析与训练》,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台湾)蕙风堂,1998;[韩国]梨花文化出版社,1999。)史蒙年先生非常兴奋:“太好了!这对我来说,真是个新闻。”他的儿子是一位小提琴家。接着,他就与我谈起音乐技法教材与书法教材的区别。他们要求科学的教学思想,要求循序渐进,要求了解所以然,要求付出努力时得到可靠的收获——而这些同样是我们今天的教学所迫切需要的东西。

为传播而做的工作与我们自身的需要是完全吻合的,对传播的讨论,只不过为我们对传统的现代阐释增加了某些理由。传播并不是单纯的“输出”——像出口商品换取外汇那样,换取中国文化、中国艺术在今天世界上的地位,那实在是一种极幼稚的算计。传播的根本目的,是我们自身的需要,是维持我们自身活力的需要。

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自有其运行机制和价值准则,它是一个自足的存在。然而,它对于当代文化的意义是未知的,需要去求索的,同时它自身也需要补充和更新——它并不容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支点。到异邦文化中去碰撞、磨砺,并寻找发展的契机,是一种文化在传播中可能得到的最重要的收获——尽管在传播的早期,这一点并不容易见出。

书法如果有朝一日成为人类的传统,它必然是一种生机勃勃的、不断生长的传统,而我们作为这一传统最初的持有者,为保持它的生机,保持它面对未来时无限的可能,无疑应该付出我们全部的心力。

月雅书画中国网编辑整理推荐

第三篇:当代著名书家二十人系列评论之十五——邱振中

(邱振中,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当代书坛,邱振中先生无疑是一位值得大家共同关注的人物,他在西化式书法理论方面的突出建树和在现代书法方面的实践,使他成为当代书坛颇具前卫性的代表人物,当代著名书家二十人系列评论之十五——邱振中。邱振中在西学研究方面,有着较深的修养,因此他的书法理论在逻辑分析和哲学思辨上基本上是从西方立场出发的,他几乎没有从当代书法美学的既有框架来讨论书法问题,而是从对书法的形式分析,书法和现代语言学、心理学的内在联系的挖潜来对书法进行富有现代意味的注解和诠释。从这一点而言,邱振中是将书学研究与西方现代学术思潮达成一致并身体力行的关键人物。

但令人颇为费解的是,像他这样一位有效地加重了当代书法理论的份量与提升了当代书法理论品位的重量级理论家,笔下却缺乏能与他的理论互相匹配的出色的作品。他在传统书法功底上流露出的薄弱,使得我们在对他的创作进行评价时显然是颇为踌躇的。事实上,他的西方式书法理论也往往因为文辞的过于艰深晦涩和字句的拖沓而令更多的读者望而却步。我认为,在当代书坛,真正能读懂邱振中理论文章的人一定不会太多,或许邱先生是不屑于在大众当中普及推广自己的理论成果的,邱先生所更为看重的也许正是这种“曲高和寡”的“精英效果”,正如伯牙的琴声之于钟子棋那样,高山流水,世间绝响,更富有传奇色彩。

但邱先生的理论还是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和推重,因为芸芸众生,自有识者,你读后感到高深莫测一头雾水,只能证明作为读者的“无知与浅薄”,读后感《当代著名书家二十人系列评论之十五——邱振中》。其实放眼当今书界,非只邱先生的文章独领风骚,即使是那些后起之秀,也大多以将文章作到让人看不懂为荣。不信,诸君可随便翻翻那些权威性的学术期刊和全国书学讨论会的文集,那些占着大幅版面的大块高文又有几人明白他们究竟在喋喋不休地表白什么。

在创作方面,邱先生的一些张旭怀素和黄庭坚一路的大草作品,也或多或少能够说明他在传统笔墨方面并非毫无把握和表现能力。但遗憾的是,邱振中先生似乎无意在这个方向上再全面而深入一些。平心而论,邱先生这种风格的作品写得还是很精采的,豪放、大气、流畅,线条富有质感,充满生命的张力。邱先生若一路走下去,成为当代一流的草书家也并非没有可能,但邱先生却浅偿辄止了,只是小品式地偶尔表现一下,远没有达到通常意义上的那种创作的规模,缺乏系统性、完整性。

或许邱先生对传统书法创作没有太大的兴趣,抑或邱先生更愿意以富有现代色彩的创作方式来进一步验证自己的西方立场式的理论构建,邱先生义无反顾地将自己更多的精力用到了现代书法的探索和研究方面。邱先生在积极创作现代书法作品的同时,也以大量的笔墨,撰写了数量可观的现代书法理论,来对自己和其他热衷于现代书法创作的同道们摇旗呐喊,擂鼓助阵,并一齐毫不犹豫地将传统书法推向现代祭坛。

从对现代书法的倡导和维护的角度而言,邱振中无疑是一位成功者,也是一位幸运者。说他是“成功者”,乃是因为他在现代书法的理论构建与创作实践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和形成的影响在同类书家当中是罕有其匹的,他作为现代书法阵地上的前沿人物始终占据着引领时流的特殊地位,他手中所掌握的话语权是十分优越的,也是具有很强冲击力的,这些又何尝不是邱先生的幸运?

但他的现代书法诸如《文字待考系列》NO9、《不明飞行物》NO1和《现代草书》等等,本质意义上的汉字结构已不复存在,毛笔的书写性也变得模糊不清,说白了,不过是现代抽象水墨画以“书法”的名义称呼罢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探索也许无可非议,但必须说明的是,这种相对于真实意义上的“书法”其实已走得太远,它可能是艺术,但以书法论之,不过是一种无聊的调侃。

第四篇:江西,最美不过在诗词中遇见你

江西,最美不过在诗词中遇见你

山辉水映、人杰地灵的江西,是濡养“旅游文学”的摇篮,是滋长文哲灵思的泉源。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在这片土地留下生命的足迹,创作出激情的佳作,以至文星焕彩。唐代诗人白居易至庐山见而爱之,感言道:“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苏轼泛舟赣江上,听淙淙流水,发出“江西山水真吾邦”的赞叹;儒家理学泰斗周敦颐在这里心澈如莲:“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伟人毛泽东更不用说,在江西血与火的革命实践中,挥就了许多气势磅礴、脍炙人口的诗词篇章,“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既赞颂了江西的秀美风光,又表达了对理想未来的坚定信念。毛泽东《清平乐·会昌》这些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都是了解江西文化艺术的绝佳窗口,为此,江西省旅发委特地组织编印《跟着诗文游江西》游学旅游手册,并将于5月10日的“江西(香港)游学旅游宣传日”活动期间首发。《跟着诗文游江西》游学旅游手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最美的诗词中遇见更美的江西吧。南昌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唐·王勃《滕王阁序》

南昌市位于鄱阳湖之滨,有着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27年“八一起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滕王阁位居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始建于唐朝,因初唐诗人王勃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九江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唐·白居易在庐山花径写下《大林寺桃花》

九江,简称“浔”,古称柴桑,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九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之美称。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庐山,文化内涵深厚,历史上有约1500余位文坛巨匠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文词赋,确立了文化名山的地位。上饶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在信州闲居时写下《清平乐·村居》

上饶,古称饶州、信州,位于江西东北部。自古以来,上饶就有“上乘富饶、生态之都”的美称。上饶名山胜迹众多,早在唐朝就已是旅游胜地,历代官宦名流、文人墨客留下的观光游记、诗词歌咏数不胜数。境内拥有三清山、婺源、鄱阳湖等丰富的山水景色,更有丰富的红色革命遗址和古色文化遗存。景德镇

景德镇雨过天青翠欲流,不须大邑向人求。出新柴汝官哥后,玉色郎窑仿定州。——明·吴铭道《景德镇》

景德镇古称昌南,瓷器经丝绸之路传至西方后,欧美人把昌南的音译词“china”指代瓷器,后进一步指代中国。景德镇是瓷文化发源地,窑火千年不断,精湛的传统制瓷技艺举世公认,被誉为“世界瓷都”。景德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窑民俗博览区”。景区内保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柴烧瓷窑、制瓷生产线和手工制瓷的工艺过程,是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的首选景区。鹰潭

龙虎山湾湾苔径引青松,苍石坛高进晚风。方响乱敲云影里,琵琶高映水声中。——宋·王安石《龙虎山》

鹰潭,三千多年的历史名城,世界“道都”、中国“铜都”。鹰潭位于江西东北部,信江中下游。龙虎山是我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道教肇基之地,也是《水浒传》开篇第一回所描绘的名山。鹰潭人文鼎盛,道教天师张道陵结庐炼丹,哲学家陆九渊创办“象山书院”;王安石、江万里、徐霞客等历代名人在这里留下众多文墨。赣州

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宋·辛弃疾登郁孤台写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赣州是江西省的“南大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江的发源地。赣州被誉为千里赣江第一城、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世界橙乡、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香港的母亲河——东江源,就发源于赣州的崇山峻岭之中,是香港同胞饮用水之源头,赣州由此成为全国唯一对香港同胞具有饮水思源特殊意义的旅游胜地。瑞金 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兰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毛泽东在瑞金写下《菩萨蛮·大柏地》 瑞金位于江西东南部,赣州市东部。瑞金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闻名中外的“共和国摇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是赣州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此外,丹霞地貌罗汉岩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宋朝古村密溪村是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抚州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宋·晏殊(今江西抚州人)《浣溪沙》

抚州古称临川,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华夏梦都”的美誉。临川文化是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生成于秦汉,兴盛于两宋,延绵于明清,影响于当今。唐初,诗人王勃就在《滕王阁序》中发出了“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的赞叹。这块风水宝地孕育了晏殊父子、王安石、曾巩、陆九渊、汤显祖等名儒巨匠。赣抚平原沃野千里、物产富饶、山清水秀,自然景观极其丰富,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吉安

江上时自豫章还曲江,经庐陵 归去南江水,粼粼见底清。转逢空阔处,聊洗滞留情。浦树遥如待,江鸥近若迎。津途别有趣,况乃濯吾缨。——唐·张九龄途径庐陵写下《江上》

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古称庐陵、吉州,有“江南望郡”、“金庐陵”的美称。吉安是庐陵文化的发源地,自唐以来,出现“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的历史盛况,欧阳修、文天祥、解缙、杨万里等文化名人诞生于此。吉安青山绿水、古村诗意、民风淳朴,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园林城市。新余

登祝融寺兰若祝融绝顶万余层,策杖攀萝步步登。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唐·卢肇(今新余分宜人)《登祝融寺兰若》 新余市位于赣西中部,是全国22个国家森林城市之

一、全国唯一的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新余景区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仙女湖最具神韵,是“七仙女下凡”传说和“中国七夕情人节”的发源地。还有林木葱郁的毓秀山、原始生态的大岗山、特色鲜明的孔目江湿地公园、奇幻多姿的蒙山溶洞群,加之为数众多的乡村旅游景点,使新余成为江西必游胜地。宜春

秋字淮南悲木落,而我独伤秋。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荣华今异路,风雨苦同忧。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唐·韩愈担任袁州刺史时写下《秋字》

宜春,别名袁州,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宜春有月亮之都、温泉之乡、禅宗圣地、文明古城、红色故土、生态绿城六大美誉,是中国佛教“禅林清规”的发祥地,诸多禅宗祖庭集中于这方神奇的土地。宜春景区以奇峰险壑、温泉飞瀑和禅宗文化为主要特色。明月山位于宜春市西南,山势呈半圆形,恰似半轮明月。这里山月相融,泉月相映,形成了极富诗意的月亮文化,被誉为“月亮之都”。萍乡

游武功山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观日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明·徐霞客《游武功山》

萍乡是江西“西大门”,被孔子称为祥瑞之地。萍乡安源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见证地”,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萍乡傩舞是中国傩文化中的重要一支。萍乡武功山雄奇险峻;杨岐山是佛教禅宗——杨岐宗的发祥地,声誉远播海外;孽龙洞发源于一亿八千年前,深邃清幽,为绝景妙境。

第五篇:邱志华班主任经验交流在班级管理中成长

包尔海乡中心学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二<1>班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

邱志华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下午好!

在这么多经验丰富的班主任面前来谈当班主任的经验实在是不敢当,在座的各位,比我有经验的多的是,我在此只是简要的谈谈我做班主任的一些感受。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苦的汗水是不会收获的。同时作为二年级的班主任,要我站在这里同大家交流经验,我的发言谈不上什么经验介绍,更多的是粗浅地谈一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做法。不当之处请 大家批评指正。我谈的主题是《养成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成长》

班主任工作如何做,大家都在不停的思考,我认为,就目前工作来看,班主任需要增强一个意识:德育要育德,德育要铸造人的灵魂。

一、爱是教育最美的语言

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对于一个班级的学生我们要分为四种爱:

1、偏爱后进生

2、厚爱特殊生

3、博爱中间生

4、严爱高才生

作为一名年青的教师我在思考能够少走弯路,接近成功的秘诀,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经常询问其他班主任。其结论是抓好孩子的养成教育。

作为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要求自己以一颗仁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爱心的表现形式往往是通过具体的小事反映出来。例如:每天早晨走进教室,我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提醒同学们增减衣服,早上上学路上是不是注意安全了。每天做操时,我看到学生红领巾没有戴正,我会提醒他系好或帮他们系好,有学生衣服不够整齐,我会轻轻地帮他拉一拉,有人广播操动作不到位,我会在课间操后叫他们做好,学生的指甲有没有过长,我都会为他们剪掉,中午学生没有带饭我会给他一元钱去买面包作为今天在学校表现得奖励等。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很在意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有一个好心情投入到一天的学习中去。这些事看起来很平常,因为这是作为一个班主任最基本的工作,其实这正是一个班主任爱心的具体体现。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己做“人师”,同时也做心理健康之师,注

重礼仪教育提升个人气质。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56个名族是一家人。加强民族团结和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华夏祖先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讲礼仪是我们时代相传的美德而面对我校多民族教学的现状,各民族师生团结又是当前重中之重。我班与二(2)班一直以来就形成师生互助,比如: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风筝比赛,每周二、三去结对子班级领读汉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加强民族团结团结和注重礼仪不仅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开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国民素质高低的具体表现。因此,孩子的养成教育要从节约每一滴水开始。从身边捡起一个纸片、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在校园内外有礼貌、上课认真听讲等小事抓起。

二、班级管理

班级应成为学生成长的园地。班级管理工作应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做低年级班主任认为成功的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班级管理要科学。现在的孩子非常聪明,班级生活是他们成长的重要部分。虽然她们年纪小但是很会评价自己的老师。因此,要加强现代班级管理,我们有必要增强现代班级管理理念。

1、思想管理---让管理目标、方法成为师生的共识

(1)通过思想教育,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使班级管理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主要采取多倾听、多沟通、多指点。例如,我班的高云飞同学平时好动而且卫生很差,通过不停的说和与家长沟通加之严格管理,孩子的进步很大。所以,加强养成教育是有力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多表扬(不吝啬表扬);及时表扬(发现优点及时肯定);主动、有意识的表扬(特别要注意表扬原来对老师有成见的同学)。

潜心浇灌,注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2、完善班干部队伍。这学期,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竞争意识,为了给更多的同学锻炼的机会,我重视小干部的培养,让他们互相监督,互相学习,轮流执政。在这种氛围下,班干部的工作很尽心,很认真,很负责任。当老师不在时,我就把作业分给班干部,让他们组织管理,平时的听写也是由班干部进行,并且批改订证。例如:班长吴梦杨同学,在关心同学方面不太主动,我就找她个别以聊天的形式谈话,启发他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经过点拨,她的思想有了很大改进,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并主动关心同学,主动参加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补课等。

这样,她在同学中的威信增高了,更加有了号召力。这样一来,即锻炼了能力,又树立了威信。另外还有一些如:打扫卫生、管理早自习、维持纪律、记录好人好事、班务日志……使班干部认真按职责履行并真正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我们还策划了很多的活动,如:学习竞赛,小组竞争,口语交际比赛,朗读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都交给班干部们自己组织安排,给班级带来了活力,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就没有感悟,就没有情感。走进学生,和每一个学生成为朋友。做到事事有总结。无论是取得了成绩还是没有,有活动就有总结,学生自己要总结,作为班主任要总结,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明辨是非,积累宝贵财富。当班主任很累,事情很多,很累心,有的时候还会很心烦,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当你走上讲台,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当你看到你的学生在你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变,当你被学生围着快乐的谈笑,当学生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当家长打电话来告诉你,孩子变了,变的懂事听话了……那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我认为要用个人的魅力征服学生,要用自己的热情和朝气去感染学生,无论是言谈还是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个学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

最后,我想说当好班主任要用一个有高度的责任心。作为像我这样经验不足的班主任,平时自己在工作中要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外,还要多向在座的各位有经验的班主任多多请教,学习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争取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只有学生成长,老师才会成功;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在变,教育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班主任应该终身学习,不断创新“特别有爱心、特别有学问、特别有修养、特别有智慧、特别爱读书、特别爱思考。”

我想用这样的一句话来结束。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与你我不断创新!

下载邱振中教授在江西师大的讲稿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邱振中教授在江西师大的讲稿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西师大校长2017开学致辞:在师大定义你的未来——2017开学典礼讲话

    在师大定义你的未来 ——在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梅国平(2017年9月22日) 亲爱的2017级新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在这个热烈......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教授汉语的动词重叠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教授汉语的动词重叠 在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师教科书和大部分的汉语词典里,一向认为汉语的动词重叠表示“少量、轻微、婉转”等意思。有一位日本学生造了这......

    邱欣灏-跨文化交际在实习中的心得体会2

    题 目 跨文化交际心得体会 学 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 专业班级 会展经济与管理班 学 号 3111010437 姓 名 邱欣灏 联系方式 *** 指导教师 任朝旺 2014年12月5日 Th......

    讲稿——在战“疫”中升华“四个自信”

    讲稿——在战“疫”中升华“四个自信”今年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被......

    工业设计在企业中的作用(讲稿)(五篇模版)

    大家好,今天我将给大家讲解一下工业设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在此之前,我要先给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是“工业设计”。一提到设计,大家会想到很多东西,比如时装,汽车,等等,而工业设计只是......

    王文湛教授在演讲中的精彩语录

    王文湛教授在演讲中的精彩语录 平庸的老师是叙述,普通的老师是讲解,优秀的老师是示范,伟大的老师是启发。 学生是一杯水,老师就必须是一桶水的理论早已过时,老师应该是自来水是......

    何振中在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上的讲话

    何振中在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市委二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省委研讨班暨省委十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

    二次减振筛在煅烧石油焦中的应用(xiexiebang推荐)

    二次减振筛在石油焦筛分中的应用 牛莉 新乡市高服筛分机械有限公司 摘要:大型直线振动筛在使用中有振动力过大,共振严重的缺点,本文介绍了一次减振筛与二次减振筛的区别,二次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