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邱欣灏-跨文化交际在实习中的心得体会2
题 目 跨文化交际心得体会
学 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 专业班级 会展经济与管理(1)班 学 号 3111010437 姓 名 邱欣灏 联系方式 *** 指导教师 任朝旺
2014年12月5日
The experien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practice process
跨文化交际在实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I told the man who live with me and older than me that I want to study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in my practice process.He laughed and gave me a way how to practice my English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That was write letters to the foreign football club.He said that I have a great passion for football,it can help me easy to learn.After he told me,I went to buy some envelopes and writing paper in second days.I wrote letters to the foreign football club Including the Manchester United Football Club which I had always love.I also sent the letters to Di Maria who is the famous football player of Manchester United Football Club.Though I didn’t know whether they would back to me or not,I thought I had exercised myself in this process.When I practiced in Shenzhen, Chinese international hi tech Fair was held in Shenzhen.My major is Exhibition Economy And Management.I thought If I go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hibition,I can meet some foreigner.It would be good for improving my English communication.So,I went to practice Chinese international hi tech Fair at the weekend.In there,I not only met many foreigner who come from other countries to practice this exhibition,but also saw many advanced high tech achievements of this world.Through these two things, I more and more clearly to understand that if I want to learn this course better, I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seek opportunitie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people whose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different from me.Only in this way,can I have the true training for myself.我告诉和我住在一起的一位年龄比我大的人,关于我想要在实习过程中学习跨文化英语交际的事。他听完之后笑了并教给了我一个练习英语交际能力的方法,给自己国外足球俱乐部写信。他说,我对于足球有很大的热情,这应该可以让轻松地去学习跨文化英语交际。
在他告诉我之后,第二天我便去买了几个信封和信纸,写给了国外的几个足球俱乐部,其中就包括了我一直很喜爱的曼彻斯特联俱乐部。我给曼彻斯特联的著名足球运动员,迪玛利亚也写了一封信。虽然不知道是否能够有回音,但在这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
尽管我通过写信给外国俱乐部这样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英语交际,但其实这对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英语口语交流还是提高不大的。
我在深圳实习期间,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展在深圳举办。我的主专业是会展经济与管理,我想如果去参加会展,我可以遇到一些外国人,这可能有助于提高我的英语交际。于是,我趁着周末去参加了高交会。在那里,我不仅仅遇见了许多从国外来参加展会的外国人,还见识到了许多世界上先进的高新科技成果。
通过这两件事,我越来越清晰地了解到,如果想学好这门课程,我需要主动地寻找机会去和那些语言和文化与我不同的人交流。只有这样,我才能够让自己得到真正的锻炼。
第二篇:跨文化交际在实习中的心得体会3
题 目 跨文化交际心得体会
学 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 专业班级 会展经济与管理(1)班 学 号 3111010437 姓 名 邱欣灏 联系方式 *** 指导教师 任朝旺
2014年12月13日
The experien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practice process
跨文化交际在实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After practicing in Huanuo Design Institute of Shenzhen Huanan City in some time ago,I gain a lot at my work.For studying this cours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pratical Coursebooke in English, I also used my spare time in learning.When I have free time, I would download some foreign movies to see, for example, Pursuit of Happiness, The Legend of 1900 and The Avengers.I also used this period of time when I was practicing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learning of this course.Because of this course, I not only learned the differen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vocabulary, grammar and use, but also knew more foreign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are not the same as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I take the western festivals for example.Although there are some common festivals between western country and China, such as New Year and Mother's day.But not only China has its traditional festivals like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the Spring Festival, but also th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their own traditional festivals, such as Halloween day, April Fool's day.Differences also reflect in the diet culture.People in western countries are like using fork and eat noodles.People in China are used to eating with chopsticks, because our ancestors invented the chopsticks in a long time ago.In the family, parents in China are very spoiled for children.Even if when the children at the age of eighteen, they still live with their parents.But In western countries, parents are different.When their children by the age of eighteen, most parents will let their children leave home and live on their own.All in all, China has many differences in culture from western countries.Now, the links between countries are more closely, so we have more opportunity to contact with foreigners.Whether foreigners or Chinese should understand the culture of other countries, which can avoid unnecessary embarrassment caused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ng with foreigners.经过了这段时间在深圳华南城华诺设计院的实习,在工作上收获了不少。为了学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这门课,我也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在学习。有空的时候,我会下载一些外国的电影来看一看,例如,当幸福来敲门,海上钢琴师和复仇者联盟。
我也利用了这段时间,更好的理解和学习了这一门课。由于这门课,不仅了解到了英语在词汇、语法、使用等方面与中文的不同,还了解到了更多与中国传统文化不一样的外国文化。以西方国家的节日为例,虽然与中国有着一些共同的节日,例如新年、母亲节。但不止中国有着例如端午节、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西方国家也有着自己传统的节日,例如万圣节、愚人节。
不同之处还体现在饮食文化上,西方国家的人都喜欢拿着叉子,吃面条。中国人习惯于用筷子吃饭,因为我们的祖先在很久以前就发明了筷子。
在家庭方面,中国的父母对于孩子很溺爱,当孩子到了十八岁,孩子依然和父母住在一起。而西方国家的父母则不同,当他们的孩子到了十八岁的时候,大部分的家长会让孩子离开家自己独立生活。
总而言之,西方国家与中国在文化方面有着很多的差异。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所以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与外国人交流。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都要了解来自其他国家的文化,才能够避免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尴尬。
第三篇:跨文化交际心得体会
跨文化交际心得体会
学了一段时间的跨文化交际,可是你如果问我:翻译是什么?我真的还不能给其极其准确的定义。不过还好,最起码我不会像以前一样,随便而简单地给其定义:翻译嘛,简单嘛,不就是用一种语言把令一种语言表示出来嘛。
在这一段时间的课堂上,自己并不是一无所获。在跨文化交际课堂上,自己有了机会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以前的我总以为翻译是很容易的,只要自己积累了足够的单词,要翻译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当我们说出来的时候,却变得错误百出,面目全非。翻译并不是将别人的东西简简单单的传达出来,他需要的是你将别人的东西忠实于原文,不仅是将别人的东西简简单单的发出来。更多的是讲究得体,准确,自己不能将别人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例如:I am the one wearing pants in the house.You can not say that at home I wear my trousers.If you do so, it is a joke.You are not humorous but foolish.It means that I am in charge.我相信错误我们都会犯,这是避免不了的。可是有些错误我们不能犯,有时候也许会因为我们一个简简单单的错误我们会付出沉重的代价。翻译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也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要做好翻译,我们还得了解很多的东西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只知道一点英语和汉语。它需要我们见多识广,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你要成为一名好的翻译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点也不夸张。
对于词语文化涵义,我们知道,不同民族之间总存在着词语的对应关系,这是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条件。但对应并不等于对等,即使表达的语言概念意义相同,但由于文化的不同往往产生不同的文化内涵意义,如“朋友”不能等同“friend”,它的文化含义包含交友的原则和价值观念等特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加强汉语和外语的对比研究,扩大词语的研究范围,克服绝对化。如英语He is cool.一句中的cool一词,我们常把它理解为很冷淡、不热情,但对英美人而言,它却是指人镇静、冷静,做事有条不紊,而它的另一含义是“新潮”,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个词“酷”,其实就是英语单词cool的译音。词语的文化内涵大体有以下四种情况:(1)在本族文化环境中文化内涵小于在外国文化环境中的内涵,如ambition,雄心,野心;(2)在本族文化环境中文化内涵大于外国文化环境中的内涵,如uncle等亲属关系泛化;(3)在本族文化环境中文化内涵有时大于有时小于外国文化环境中的内涵,如free-dom,virtue;(4)在本族文化环境中文化内涵此有彼无,如单位,coffee break。人们常用breakfast,lunch,supper来对应汉语中的早、中、晚餐。但餐名的应用主要取决于讲话人来自哪个英语国家,或者这个国家的哪个地区。午餐被称为lunch,但在英国英语中(尤其在英国北部),如果午餐是一天中的主餐,也可叫dinner。dinner与supper都表示晚餐,但在正式的用餐场合常用dinner,而sup-per远不及dinner正式,它通常是指在家里用的晚餐。在英国,What time do the kids have theirtea?表示“孩子什么时候用晚餐”,因为在英国,人们常喝下午茶,并吃一些点心食品,这种便餐被称为tea,而tea也可指傍晚的主餐。
对于思维方式,一般来说,人们对母语的依赖较大,尤其是在单一的语言环境中,往往形成对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势和优先权,不自觉地应用这种思维去接触异国文化,很容易对其产生偏见或抵触。因此,应注意汉英句子结构的对比分析,从中找出汉语句子结构的特点及表达话语最有效的思维方式,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如,在讲解There be句型结构时,用中文思维去理解这种结构,“在某处有某种东西”,例如:“教室里有一个学生。”中文是用先整体后局部的思维方式;“There is a su-dent in our class.”英文却用了先局部后整体的思维方式。语言单位的排列要受许多条件的限制,人们最容易注意到的是意义上的限制,如果从语法角度看,语序包括语法的、语义的和语用的,这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如在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1987年版)中,是这样阐释的:“你看我”和“我看你”的含义不同,是由于在“A看B”的格式中代入了不同的词,句法关系并没有变。汉文化注意整体综合,语义从大到小,从一般到个体,把大量已知信息放在主语前;而英文化注意细节分化,语义从小到大,从个体到一般,突出未知部分,如时间、地点等。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帮助留学生了解汉文化与其母语文化在语言结构、语言运用规则等方面的异同,使其逐步理解并接受汉文化的使用规则,达到跨文化交际目的。
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语言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并且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使用的。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处在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同或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blueprint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促进英语学习者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学习中的“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语言和文化的密不可分的关系,除了体现在上述文化的偶合现象外,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不同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上。由于各个民族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因而不同民族之间更多的是存在着种种深刻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经常会反映在语言上,并且常常会造成语言学习和语言交际的障碍。还有,我认为,除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多接触一些比较适宜的英美原版的文化产品,如报刊、杂志、电影等,从中领略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语言行为,体会英美文化与汉文化的差异。或是利用因特网,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英美国家的文化信息。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录像等,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操作者,也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英语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把这种语言文化灵活、得体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之中,使学生从不同的文化对比中不断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交际能力。
第四篇: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饮食文化;文化差异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他们之间的这种交流被称之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行为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有其各自的社会规约或习惯,体现在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影响信息传达效果的那些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文化。外语学习者如果对所学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功能缺乏了解,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言行,从而产生交际障碍,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以致造成交际失误。
饮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和其渊源,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增加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这里从关注重点、烹调准则和文化特征等三个方面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一、“营养”和“美味”的关注重点不同
(一)理性的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营养与生存
中西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是关注的重点不同,即“营养”和“美味”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在西方国家,饮食大多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饮食是一种理性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林语堂先生说,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直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们: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换句话说,西方人特别讲求和关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合宜,以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使是在饮食文化与我们比较相似的法国,涉及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法国烹调虽然也追求美味,但同时还坚持“营养”这一大前提,一味舍营养而求美味的做法是他们不赞成的。
不可否认,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至少他们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冰镇的开胃冷酒还要再加冰块,饮后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味”;他们拒绝使用味精,认为其是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化学产品;生吃的蔬菜,不仅包括西红柿、黄瓜、生菜,甚至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因而他们的“色拉”有如一盘饲料,使我们难以下咽。虽然现在的中国人也讲究营养保健,也知道蔬菜爆炒加热后会丢失一部分维生素,生吃则避免丢失,可还是宁愿选择前者,因为习惯使然,更是因为味道确实好多了。
(二)感性的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佳”,那是根据我们感受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顺序。但人们内心对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当先的。中国人通常重视味道,不太想到营养,这也反映在日常言谈之中,如家庭宴客,主菜端上台面时,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他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热量不够。”在中国人的眼里,“吃”远不单纯是为了饱,也不是为了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这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但在西方的理性饮食观看来,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危害人体。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因此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二、“规范”与“随意”的烹调准则不同
(一)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中西烹饪中处处显示的“规范”与“随意”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表面上看,菜谱似乎是科学的,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但相比起来,还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在复杂的具体情况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而这种一致性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当人们身处异地想品尝当地美食时,肯定是不会有人会选择肯德基或麦当劳之类食品的。因为肯德基老头的炸鸡不仅需要按照配方配料,就连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也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所以全世界的肯德基味道都是一样的。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深受卡尔文教派影响的荷兰人连自己都说过“如果说法国人是为吃而活着,我们荷兰人则是为活着而吃”,这也就不难理解 “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验室。”可是当烹饪变成一个精确而艰巨的实验时,哪里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得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牛排、炸鸡、色拉,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个花样,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他有如自动化装配线上的一名工人,甚至可由一机器人来代行其职。
(二)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
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的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谁也没有具体的标准。而且中国烹调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有时候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可能也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口味、要求,加以调整。甚至还会因厨师自己临场情绪的变化即兴的发挥。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肯定是不同的。又比如红烧鱼,冬天的颜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应清淡些;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可见如果离开了随意性,变化多端的中国菜肴,就会失去其独特魅力。而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都是同一味道,毫无变化。即使是高档的宴席,也不过是餐具更考究,布置更华贵而已,菜仍旧一个样。
同时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性,无限扩大了中国菜谱。原料的多样,刀工的多样,调料的多样,烹调方法的多样,交叉组合后使得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种以至十数种、数十种菜肴。新疆的“全羊席”,广东的“全鱼席”,北京的“全鸭席”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常用的原料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便做出数十道以至上百道菜式。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比如著名菜肴炒“杂烩”,更是把这种随意性发挥到极致,凡是能吃者皆能入菜。也就是这样的随意性创造出了中国烹饪中琳琅满目的菜式。
三、“分别”与“和合”的文化特征不同
(一)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的序言中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影响了各自的饮食文化。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如俄式红菜汤(罗宋汤),是把多种荤素原料集中在一锅里熬制而成之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法式羊排”,一边靠着羊排放土豆泥,另一边配煮青豆,加两片番茄、三片生菜即可。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各是各的味,泾渭分明。所谓“土豆烧牛肉”,也不过是烧好的牛肉加煮熟的土豆,绝非把土豆牛肉一锅煮。即使是调味的作料,如番茄酱、芥末糊、柠檬汁、辣酱油,也都是现吃现加。即使有所搭配,也是像“1+1=2”一样简单明了。以上种种都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
这种重分别的社会文化同样体现在用餐方式上。自由的西方人奉行的是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及至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一道菜吃完后再吃第二道菜,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形式更是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二)向往和谐的中国人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音乐上讲究“和乐”、“唱和”,医学上主张“身和”、“气和”,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和”。而我们称夫妇成婚为“合卺”,称美好的婚姻为“天作之合”;当我们表示崇敬之心时,更以双手“合十”为礼,而当一切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时,我们将其称誉为“珠联璧合”。而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就反映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调和既要合乎时序,又要注意时令,才能达到“美味可口”的烹调目标。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便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丝、菠萝咕噜肉、番茄炒蛋、排骨冬瓜汤……而如果换做西厨烹制,端上桌的恐怕是奶汁肉丝外加白水煮韭黄,或炸猪排佐以菠萝色拉,如此的中菜西做,让人哭笑不得。
中国人把做菜称之为“烹调”,这意味着我们将烹与调合为一体,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而是应该等于“3”甚至更多。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论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聚餐,大家团团围坐合吃一桌菜,冷拼热炒沙锅火锅摆满桌面,客人东吃一筷西吃一勺,几道菜同时下肚。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供一桌人欣赏、品尝。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酒劝菜,体现了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同时也借此交流感情。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这些都体现了“分别”与“和合”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综上,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今天,享受东西方各具特色的饮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的舶来饮食,而中国菜馆也开遍了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属于跨文化交际范畴,是一种非语言行为。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萨姆瓦.跨文化传通[M].三联书店,1988.
[4]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2).
[5]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3).
[6]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第五篇: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
跨文化交际中的“谦逊”问题
摘要:在跨文化交流中 ,谦逊被看作为礼貌的表现。谦逊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 ,遵循着不同的民族礼貌规范;不了解谦逊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就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误。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谦逊;文化特征;语用失误
礼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必须遵守和维护的准则,讲究礼貌是人类社会的文明标志。但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礼貌规范。在跨文化交际中 ,中国人的 “谦逊” 似乎是外国人和中国人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跨文化交际中的由于中西礼貌原则的不同,有时会发生冲突。与中国人交往的西方人普遍反映: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中“态度过于谦恭却不诚”。产生上述误解的症结就在于许多人不了解英汉文化“谦逊”的真正含义 ,对英汉民族的“谦逊”文化特性了解甚少。所以,要做到正确得体地对外交际,就必须明确“谦逊”的含义和正确对待“谦逊”的文化特性。为此 ,本文通过分析中西称呼问题、对感谢语及恭维语的回应问题,来深入剖析英汉文化中“谦逊”的含义和文化特征,总结中西交流需要遵循的礼貌原则,分析中西民族“谦逊”的文化差异及由此引起的社会语用失误 ,其目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最大限度上避免由礼貌引起的语用失误。
一、称呼问题
称呼语(address form)是指用来称呼别人和自己的词语。言语交际中,称呼语是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它常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称呼语对人际关系有着敏锐的反应。它不仅有提醒对方开始交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摆正自己与交际对象的关系,便于展开交谈。
交际中人们往往选择不同的称呼语。如何选择称呼语是说话者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称呼语的选择倾向首先反映出交际双方在交际中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
在中国,孩子一般不能直呼父母、长辈的大名;学生不可直接叫老师的名字,下属不能叫上司的名字等。否则就会被视作缺少家教,没礼貌,不懂规矩等。中国人不仅使用表示血亲关系的名词去称呼家人、亲属,而且喜欢用亲属称谓来称呼
非亲属的朋友乃至陌生人。比方说,把跟自己祖父母年龄相仿的男性叫爷爷,女性叫奶奶;将比自己父母年长的女性称为大妈或阿姨,男性称伯伯或叔叔;有时和辈分相同的人在一起,把比自己年长的男性称大哥,女姓称大姐。这种现象在西方可以说是罕见的。在正式场合,人们较喜欢使用职务称呼。比如中国的行政职务,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小小班组长,都可以用作称呼语。像李部长、高厅长、王主任、吴科长等。这一方面体现了对被称呼者的尊敬,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其身份、地位的重视。西方中则不尽然。汉语的称呼中,有尊老的传统和习惯。人们一般称呼年老的人为“老X”。像“老王”“老李”“老赵”等,这正是突出对方比自己年长,透出一种尊敬。特别是在学术界,对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常常称作“某老”或“某老先生”,像在文学界,人们常常称呼巴金为巴老,称呼郭沫若为郭老等。再如,在介绍某人时,人们经常说“某某是一位老教师(老科学家、老工程师等等)。这里所说的“老”,丝毫没有贬义,而是含有尊敬和推崇的意思。但是如果将此称呼用在西方国家则是一种禁忌,毫无得体可言。
不难看出,汉语中“称呼”所涉及的人际关系可以用“上下长幼尊卑”几个字来概括。在西方社会,因为其文化取向、社会格局、人际关系与东方截然不同,所以对“称呼”语的使用和对其意义的解释也自然相差悬殊。具体地讲,主要差异表现在“称呼”时是直呼其名还是使用“头衔+ 姓”的方式。尤其是近年来,西方社会交往中的相互“称呼”似乎正在经历着一场革命,不论地位和职位高低,人们越来越愿意直呼其名—雇员、年轻人乃至一个家庭中的子女在称呼他们的上司、年长者、教授以及父母等都直接用他们的名字。这显然是一种试图消除社会地位差异的强烈愿望的表示,或者意味着人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平等。即使在正式场合,名字前面的职称也不必过于繁琐。类似尊贵的夫人、尊敬的教授、博士、校长、阁下等等过时而又冗长的称呼不但疏远彼此关系,而且会令人生厌,产生适得其反的交际效果。
另外,在汉语中 ,为了表示谦恭 ,说话一方通常会使用大量的谦词来称呼自己 ,而用敬语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谦词和敬语是汉语谦逊的重要形式。例如 ,称对方的意见为 “高见”, 称自己的看法为 “管见”;称别人的著作为 “大作”,称自己的著作为 “拙作”;称别人的儿子、女儿为 “令郎”、“千金” ,称自己的儿子、女儿为“犬子”、“小女” 等等。而这在西方社会是绝对不
存在的现象。
二、有关恭维语问题
恭维语是人们日常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言语行为,比较复杂却又非常必要,多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中。恭维语的交际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恭维语的发出;二是恭维语的回应。恭维语的交际效果取决于恭维语的发出和回应是否遵循了人类使用恭维语的社会文化原则。尤其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不仅恭维语的发出有很多不同,恭维语的回应同样存在着很多差异。科学认识这些差异对于提高恭维语及其回应的语用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恭维回应的不同。文化的不同概括起来分为三方面:一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二是不自我贬低与谦虚;三是人人平等与等级观念。具体来讲,个人主义在西方文化中处于轴心位置,其他的价值体系都是围绕它产生的。然而,在中国,个人是依附于组织与机构的。对于西方人来说,自我贬低意味着丢面子,因此,接受恭维的时候他们很少贬低自己。然而,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回应恭维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放低自己的位置。在西方,人人生而平等,而在中国,社会等级是很分明的,权威人物更受人们尊重。所以,英汉恭维语的回应存在差别,具体如下:
英语恭维语的回应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感谢标志。即听到恭维后表示谢意,同意恭维,它是典型的英语恭维语的回应模式;(2)赞扬升级。即被赞扬者夸大或强化赞扬的言语,这种回应多发生在熟人之间,常带有开玩笑的性质;(3)回敬恭维。即接受恭维的同时再将恭维回敬给对方;(4)转移恭维。即把话题转移到第三者或其他事情上;(5)质疑或否定。即被恭维者否认恭维或直接表示不接受恭维的语言。
汉语恭维语的回应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否定恭维;(2)不予表态。即由于恭维者不知如何回应或不愿回应或有意忽略恭维并引出新话题的应答方式;(3)转移恭维;(4)感谢但赞扬降级。即接受恭维但同时削弱恭维;(5)接受恭维。
三、总结遵循的原则
根据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们的言语习惯、会话文化的特点所提出的礼貌原则是有代表性的。它包含6条准则:(1)策略准则(Tact max-im):使他人受损最
小 , 受惠最大。(2)宽容准则(Genero sity maxim):使自身受惠最小 , 受损最大。(3)赞扬准则(App ro bation maxim):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 , 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4)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 , 极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5)赞同准则(Agreement max-im):尽力缩小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分歧 , 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6)同情准则(Sympat hy):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 , 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这6 条准则互相贯穿又各有侧重。总的说来 ,西方礼貌原则最根本的一条是策略原则 ,“策略” 是礼貌的根本 ,是建立在 “惠” 与 “损” 基础上的平衡策略。可简单概括为一条礼貌准则即: “使自身受惠最小 ,使他人受惠最大;使自身受损最大 , 使他人受损最小”。因此 ,谦逊的含义在英文化中就是 “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 而不是根本不要自我表扬。在谦逊准则所属的两条次准则(尽量少赞扬自己和尽量多贬低自己)中 , 重点在 “尽量少赞誉自己” 而不是 “尽量多贬低自己”。
大家一般认为现代礼貌在汉文化中有四个基本概念: 尊敬(respectf
ulness)、谦虚(modes-ty)、热情(at tit udinal warmt h)和文雅
(refinement),他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归纳了 5 条礼貌准则:(1)贬己尊人准则。指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人或事物时要 “贬”,要 “谦”。指称听者或与听者有关的人与事物时要 “抬”,要 “尊”。(2)称呼准则。即用适当称呼主动跟对方打招呼 ,在相互称呼时要遵循 “上下、贵贱、长幼” 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3)文雅准则。选用雅言 ,禁用秽语 , 多用委婉 ,少用直言。避免直接提及使人不愉快或难堪的事物。(4)求同准则。说者、听者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 ,尽量满足对方的欲望。当发表不同意见时 ,往往是 “先褒后贬” , “先礼后宾”。(5)德、言、行准则。在行为动机上 ,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 ,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 ,尽量少说自己付出的代价。顾先生所提出的礼貌准则 , 揭示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
四、跨文化交际中 “谦逊”
引起的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出生的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因未能恰当地把握话语中的文化含义 , 而造成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上的失误。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属于社交
语用失误。这种语用失误是由于社会文化规则、社会距离、价值观不同引起的。语言语用失误一般只影响到交际是否达到目的,对感情伤害是轻微的,而社交语用失误不仅影响交际是否成功,而且造成的误解极其严重,以致感情的伤害程度很大,它更应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 ,在跨文化交际中,谦逊是十分需要的。了解不同文化的谦逊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友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要求双方正确处理礼貌和诚实的关系。交际双方进行交际时,应当真心地以诚相待,不应一味讲究毫无诚意的虚假礼貌。否则,你的真诚会被误解为虚假情意,进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跨文化交际中的谦逊态度应表现为:态度实事求是,尊重国际惯例和国际交往的礼仪准则,了解和尊重各国的风俗习惯,不强加于人。既要谦虚谨慎,又要不卑不亢。盲目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把别人说得天花乱坠,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都只会既让人瞧不起自己,也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因此 ,在交际中应举止稳重,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参考文献]
[1]毕继万.“礼貌”的文化特性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1996,(1).[2]顾曰国.礼貌、语用和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3]刘绍忠, 钟国仕.语用语言失误与社交语用失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周洁.跨文化交际中“谦逊”的文化特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