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七讲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讲稿
第七讲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刘春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弟子规》的最后一讲“余力学文”。余力学文作为弟子规七篇中的收尾之篇,是对整个弟子规的总结和提炼。前六篇讲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都是让我们努力去落实而提升自己道德修养的,是讲力行这方面,余力学文全篇讲述了关于学习的内容,分别讲述了学习的原因和要点、学习的方法、注意事项、学习目标等方面的内容。总序中说“有余力,则学文”,“余力”就是前面力行这些方面都做到了之后还有富余的时间和精力,“学文”就是学习圣贤的经典。而“余力学文”的意思不是说力行做好之后才可以学文,而是说学文和力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力行帮助我们学文,学文指导我们更好地去力行。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分享我的学习心得。
一、儒家的学习观和学习书本知识的前提:
《弟子规》是根据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生活规范。《弟子规》要求我们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讲信誉,修和睦;第三,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亲近有仁德的人并向他们学习。把这些做人方面的要求,都学到了,做好了,有多余的时间了,再去学文。因此说,从儒家的学习观来讲,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只是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品格,加强道德的修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弟子规》才讲“有余力,则学文”。当然,这绝不是说书本学习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孔子和儒家历来也很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因为,书本毕竟是人类知识传承的最重要的载体。
关于学文,古人就在《论语集注》里讲到“未有余力而学文,则文灭其质;有余力而不学文,则质胜而野”,就是说,如果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自己的人格还没有培养好,如果还要不顾一切地去读书。那么,也许知识很丰富,学问很渊博,但是本质有问题,所学的知识反而埋没了本质。如果一个人确有余力,但是不读书,那么就不具备知识,没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就会显得有点野蛮,不够文明。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你的综合素质还不高,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对有余力而不学文的危害,朱熹讲的更加直截了当,他说:“愚谓力行而不学文,则无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而所得或出于私意,非但失之于野而已”。朱熹的意思是说,如果一味地去实践去培养自己的品格,去锻炼自己的行为等等,而不去读书的话,那么你就不会知道历来的圣贤有哪些经验,你就不会认识到事情的规律,你的行为有时候就难免出于私义。因为你没有读过书。当你遇到一些事情候:你就不知道历代的圣贤是怎么讲的,你也不知道同时代的人有哪些这方面的意见。你只能凭个人的经验去做。那么这样就会是一种私义,就不会博采众长。
“有余力”其实也不难。东汉时有个人叫董遇,因生活贫穷,靠打柴为生。他特别好学,每次去打柴总带着书,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读。他哥哥常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天长日久,他的学问大长,写了两本好书,在当地引起轰动。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只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读一百遍,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请教的人说:“您讲得有道理,但我们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的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是一年之余;夜晚,不便下地劳动,是一天之余;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为平日之余。”现在有些人总找借口说:“我白天那么忙,工作压力那么大,生活节奏那么紧,哪有时间学习?”其实,只要你自己肯学,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像董遇,就是从那些“空余”里得到了利益。
如果有了空余时间,就可以学习其他学问。什么是其他学问呢?《周礼》中讲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是礼节;“乐”是音乐;“射”是射箭(当然出家人不能学);“御”是驾车;“书”是书法;“数”是计算。佛教中也有相似的观点,如《经庄严论》、《萨迦格言》中言:如果你有充裕的时间,应精通五明或十明的一切学问,如医学明、声明、诗学等;即使你没有多余的精力,孝、悌、谨、信等也不得不学,因为作为一个人,明白这些必不可少。
二、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孔子对弟子的交会,也是古人对今人的教诲——只要有余力得要去学习!
弗拉蒂尼提出建设“学习型企业”的目标,真爱大势所趋,也是营造弗拉蒂尼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生活、工作节奏飞快,技术进步,知识更新,稍不留神就会甩到在时代的后面。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在工作之余汲取新的知识养分,是完善与提升自己的最佳选择,营造全员学习氛围,提高公司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而读书,则是获取新知没穿件学习型企业的一条捷径,其效果与古人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有异曲同工之妙。
固然,部署社会,忙于工作,读书不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时代。生活的压力、工作的繁忙、交际活动的各种矛盾与冲突随之而来,有时都会压得喘不过气来,无心于读书、无暇于读书、无激情于读书,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甚至冲击了读书的时间、质量和效果。
实则不然,只要有心,满怀热情和坚持,时时处处皆可读书。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很多人都会抱怨工作太忙,根本没时间读书。其实这只是为逃避读书而寻找的借口罢了。只要充分利用,懂的积累,时间还是如“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还是能挤出来的。享受学习过程本身,而不是在乎结果!许多人读书就是为了取得证书,却是,这是读书的目的之一,也是学习力求达到的完美结果,更是自己寻找工作、晋级加薪的一种凭证。但是如果只为证书而学习,读书将变成一件很痛苦、无聊、苍白的事情。也失去了他对我们工作本身的意义。其实每一本书都有非常精辟独到的一面,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它的精髓,从而找到自己使用之处,快乐地投入到学习状态,汲取自己所需的营养。
争取协调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不可否认,读书确实是一项艰苦的工程,有时难免会用作产生摩擦。当矛盾产生后,又该如何抉择呢?其实更多的人选择读书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工作技能,更加出色地投入工作状态。因此读书前,就应该考虑自己的工作安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作为一个年轻人,深处首都,身边充满了各种诱惑,要想静下来读书,确实不是一件易事。但仔细想想,如果把时间都耗费在无谓的事情上,岂不是真的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人上有“朝闻夕死”的道理,作为现代社会中的年轻人,青春年少,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把握学习、充实自己,从而迈向成功呢?
所以,我想通过此文,与大家共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第三篇:舆论学讲稿 第七讲
第七章 我国公众文艺接受的特征与引导舆论
一、文艺接受理论:把视线转向公众
1、研究舆论接受理论的原因
当我们谈论“舆论导向”时,几乎是理所当然地把传播者置于主导的一方。如果考察一下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我们会发现一个被人们忽略的事实:人类80%的语言行为都属于信息接受性质,即由人听或阅读;只有20%的语言行为具有发出的性质,即对别人说或写。甚至是媒介信息的传播者,也是如此!
比如:新闻联播中的主持人,你不要看他们每天准时准点的在那说,感觉他们的“说”的能力非常强,其实他们说这三十分的内容,他们要准备多少倍的信息来为这些做准备。并且听众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向他们了解情况、获得信息,你看新闻时想同主持人进行交流,那他肯定听不到;但也有以聊天为主要形式的广播节目,那主持人和听众就可以进行交流,人们向主持人倾诉自己的烦恼,主持人采取适当的方式为其排忧解难。
从这个方面讲,人类对信息的接受能力要远远大于发出信息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研究公众接受不同形态信息的特征,把重心移到公众如何接受的方面,对于媒介引导舆论来说,显得格外重要。
2、文学艺术对舆论转变的影响
就具体的传播内容而言,人们对新闻的偏好虽然能够对观念现代化起塑造作用,但强度远不如传统娱乐节目大,比如像文艺作品(包括影视作品)等,由于这些东西所具有的特殊的情感力量,对现有舆论的影响力大于直接的信息传播和劝服性传播。
(注意:这里所说的“观念现代化”不是指“穿得比较光鲜,吃得比较丰盛,住得也比较奢华”,而是指文化方面的现代化,也就是说人们的文化素养。)
举例:我举个简单的例子,电视的公益广告中天天再讲“全面戒烟”、“禁止吸烟”等,但是有几个人能听的进去,能有几个人看这个受到了影响并开始戒烟。同样的,如果这些言语出现在《非诚勿扰》,所有女嘉宾都说,“我不喜欢吸烟的男人”,那看到这个的男同胞们肯定就想了,我要戒烟了,不戒烟连媳妇儿都找不到啊!如果这些言语出现在《职来职往》中,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求求职者不能吸烟,那看到的人,肯定会想“赶紧戒烟吧,要不然连个工作都找不到了啊,那么以后还怎么生存?”
也就是说,文学艺术对舆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又是深刻而长远的;对于情绪型舆论的影响,它也显示出特别的效力。我们强调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为了使舆论从传统走向现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因此,文学艺术在形成积极舆论、转变消极舆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新环境中,我国的作家们早在80年代就注意到接受理论对时下创作的意义,著名的当代作家、红学研究家刘心武说:“我在寻求什么?这不能不涉及到接受主义美学对我的启示。过去我们习惯的古典作品,是由作者独立完成的。作者往往把作品写得很完美,很周到,很富于情感,他能够引导读者随着他的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沉浮。这样,读者几乎等于被作者所控制。接受主义美学,则反对这种控制„„读者再创造的越丰富多样,作品也就越成功,它的价值也就越体现得充分。”
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公众生活的背景,文艺接近读者转化为一种现实。把文学艺术影响舆论的视角转移到公众方面,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一些简单的政治宣传式的引导方式,这对于有效地转变社会变迁时期我们舆论的惶惑、浮躁和不稳定等问题,促进生成健康、稳定的良性舆论的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公众文艺接受的特征
1、目前我国公众的文艺接受特征:
那么,目前我国公众的文艺接受表现出哪些特征呢?如果从不同角度归纳一下,可以有以下几点:
⑴ 提供丰富的感情,成为对文艺作品的首要要求。
当舆论表现出惶惑、浮躁和不稳定的特征时,公众在社会竞争中需要文艺提供的是温情、诗意的精神解脱。文艺主要通过大众媒介而接近了大众,但是它面对的已不是过去数量不多但审美素养较高的中高层公众群体,而是数量巨大、每天围坐在电视机、电脑旁边的普通公众。他们没有较高的文学艺术的眼光,但是情感要求却很强烈,没有持久的耐心但有强烈的享受动机。
比如:现在非常热的微博,微博不是权威人士的专属品,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心情,宣泄自己的感情。但是同时人们在看到别人的微博信息时,也不会去细细地品味,大部分都是一扫而过、一笑而过,除非是自己特别关注的人和事!
⑵“直观—感知”成为主要的接受方式,过去文化精英式的“阅读—思考”接受,转向了凭借大众媒介直接感知艺术。
当前,现实生活中的物欲膨胀,也有一种取消人们的理性空间、减弱创造性的趋势;现阶段的生活享受和消费的丰富诱惑,掩盖了精神领域深度追求的匮乏、文化历史感的衰退。
例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网络技术在文学创作方面应用的开始,创作者不必对自己所写的作品负责,而接受者对文学作品的批评也是无所顾虑的,但是现在网络文学也是鱼龙混杂,精品与糟粕同在。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人大多都是一些青年人,这些人或者出于爱好,或者处于新奇,他们或者有文学功底,或者只是高中毕业。总之,毕竟不是专业的作者大家。能写出好的作品我们当然需要夸奖,写不出好作品我们也无可厚非。所以利用网络这种表面看来很自由的环境,很多作品粗俗滥造,出现了很多可以称得上是无任何意义的“垃圾之作”。
⑶ 审美包装化。
随着网络技术和大众传播的持续泛化,文学艺术与大众日常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了,原有的艺术“审美”失去了它的独特精神价值和惟一性,普遍地成为整个社会文化和大众日常生活本身的直观形式。
举例:11月26日,报告厅讲座: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春青的讲座,“从贵族审美到大众审美”,说得就是类似于这种现象。
现在阅读小说、看电影和电视文艺节目、听音乐等等,不仅仅是“审美活动”,而且人们还用以证明自己生活方式的“审美化”。
比如:看到电视中的哪个明星,穿的什么款式的衣服非常漂亮,然后自己在现实中也要去买一件类似的。咱们在淘宝网上挑选东西时,经常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出现“此件衣服与某明星在某部电视剧中的衣服为同款,一个月销量已超过上千件”等字样。这时,我们肯定也会考虑到是不是把它列为首选?
⑷ 自由选择所要接受的文艺作品,成为公众的态度。这也是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
市场经济造就了一类规模化的、工业流程式的大众文化,它们在数量上占据着文化市场的较大份额。在目前公众的审美素养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它们的选择对于文学艺术家和文化商人的反馈作用,蕴育着一种较低层次文艺作品的循环再生圈。
也就是说,开始是一小部分大众需要审美素养相对较低的作品,那么文化商人就迎合这些大众的口味,加以大量的复制生产。这些艺术作品流传到市场上之后,又调动了一部分人的兴趣,这样就促使商家进行更进一步的生产。如此循环往复。
以上几种文艺接受的特征,从不同角度潜在着对人文关怀、生命价值意识、理性和永恒历史的拒绝。在拒绝这些“沉重”的接受之时,公众实际上也以十分矛盾的心态承受着生命中的“轻”,“拒绝意义”的危机中萌发着对意义更强烈的需求。因为解脱式的情感需求、直观的轻松接受、形式主义“审美化”的包装,以及跟着感觉走的选择,往往使人在丰富的文艺感性陶醉之中无所依傍。于是随后便出现了第五种文艺接受的特征。
5、对社会生活、自身生存状态、发展前景的意义需求,以及对社会文化的批判要求,也变得强烈起来。
面对上面提到的一系列现状,这时人们需要理解和评价自己,在文艺接受的时候把其中的世界同自己的世界组织在一起,镜式地反观自身,构造自己生存状态的形象,希望得到当下的精神依托,以及对未来的把握。
2、我国公众传统的文艺接受特征:
这些当代的文艺接受特征,形式上几乎是对我国传统文艺接受特征的否定。但是在实际接受中,传统的接受心理依然不知不觉地支配着公众。
⑴ 伦理化
扬善惩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一向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和作品的基调,道德批判往往高于文艺欣赏本身。当人们接受文艺作品(包括影视),在为主人公叹息、唏嘘、请命之时,其判断标准多少还是固有的伦理观念的延续,诸如忠孝节义之类的当代泛化。如果出现一些人们所不能接受的道德内容,无论作品是否经典,是否革命的主旋律,最初都会受到抵制或遭到明显的曲解。例如:《红楼梦》,只是改变了“好人全好、坏人全坏”的道德论写法,于是便出现了鲁迅所说的情形:“反对者却很多,以为将给青年人以不好的影响。这就是因为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鉴赏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其中的角色。所以青年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份,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
(11月26日,报告厅讲座:南开大学教授王志耕,“人文主义的前世今生”,讲鲁迅不希望青年人读中国作品,认为这些中国作品会使青年人失去个体意识。)
在这里,除了说明接受中的伦理化特征外,也引出了另一个接受特征——实用化。
⑵ 实用化
我国传统的儒家信息传播观念中,实用理性是十分突出的,对于文艺作品,同样要求文以载道,特别讲究映照人生世态。发展到现代,便有接受中的对号入座、要求立竿见影,读了就要有收获等等表现,还有一些较为极端的,甚至能够将几部文艺作品的功用,在较长时期内与兴邦、丧邦联系起来。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出现另一种表现,审美的现实感变成了“有用性”的愉快感,“美”在艺术话语里变成了一种“对快乐的承诺”。
⑶ 故事化
文艺作品艺术性表现应该是多样化的,但是我国传统的文艺作品,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叙事套路:有头有尾的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时间、地点、人物明确无误;故事结构则讲究对称。(例:这从我们小学学习的叙事性文章都能看的出,一提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种历史传统也造就了习惯于这类故事套路的读者或观众,人们追求真相大白或大团圆的结局。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种现象呢?其深层的原因如同鲁迅所说:“中国人底心理,是很喜欢团圆的,所以必至于如此,大概人生现实底缺陷,„„倘在小说里叙了人生底缺陷,便要使读者感着不快。所以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往往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骗骗。——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的问题。”
⑷ 正剧化 由于我国传统的文艺作品大多需要体现现世观念,因而内容以严肃著称,很少震撼人心的悲剧,缺乏幽默、意味深长的喜剧。于是,受这种氛围熏陶的普通读者或观众,很难从审美角度欣赏世界著名的悲剧和喜剧,倒是传统的插科打诨式的丑角喜剧小品更能吸引人们的兴趣。
(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喜剧:引起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是一种“含泪的笑”,以达到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的效果。)
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需要轻松愉快而得到迅速发展,以致“生活成了一堆小品”。这也许是在传统内的对正剧化的一种现代回应。当然,也存在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正剧化作品。
例如:“宫斗正剧化”,前段时间热播的《甄嬛传》就是一部宫斗戏,我个人认为郑晓龙导演的《甄嬛传》这部宫斗戏拍得就非常不错。绝大多数宫斗戏着眼于争宠的技术层面,《甄嬛传》也把大段笔墨投注于此。在勾心斗角的后宫生活中,甄嬛由只求自保的文艺女青年,演变成了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猎杀者。不管是论计谋还是论虐心,这部剧不比任何同类剧更温婉,可能还更激烈。
但《甄嬛传》没有停留于暴露层面,而是在甄嬛嬗变的过程中焕发出一种悲剧感和批判性。甄嬛貌似剪除了所有的对手,以太后之尊母仪天下,但她深爱过的皇帝早已变心,她最爱的果亲王死在她怀里,她的儿子一辈子不知道父亲是谁,她的姐妹们几乎全成了她的敌人。这个没有胜利者的结局是对争宠哲学的深刻批 判:一大帮环肥燕瘦的女人成天围着一个心不在焉的中年男人转,挖空心思博取欢心,狡计百出残害同类,这是极其扭曲的价值观,可悲可恨可笑可怜。
《甄嬛传》的另类还体现在它有写史的用心。通常的宫斗戏都会建构完全架空的时代背景和戏剧环境,把那些血淋淋的厮杀提供给观众就完了。《甄嬛传》这部小说写得也是没有明确所指的朝代,皇帝也是风流潇洒的多情种子,但经过郑晓龙团队的改造,电视剧落定在雍正年间,登基时即已43岁的雍正由年龄相仿的陈建斌来演,一下子就颠覆了小说的青春偶像气味。不仅如此,它在服装、器物、礼仪、陈设等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在影像格调上沉稳朴实,力求营造出浓郁的历史感来。尽管剧中的戏剧冲突多为虚构,但经过导演的二次创作后,它紧紧依托人性脉络和历史氛围,具有很大程度上的本质真实。
穿越剧把皇帝弄成心有千千结的男青年,那是古装偶像剧。有些宫斗戏安排一个“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的姑娘在深宫里传扬自己的价值观,那是一相情愿的幻想剧。“一夫多妻制”的宫廷里,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不可能和谁有天长地久的爱情。因为“宠幸”这一资源的稀缺性,后宫妃子的争斗是永恒的。《甄嬛传》较为可信地表现了后宫之争,是一部比较成功的“正剧化”作品。
⑸ 从众化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公众对于当代文艺的接受往往缺乏独立的审美意识,多数人在接受文艺作品时习惯于追随社会上一时的阅读或观赏时尚,缺少富于个性的文艺兴趣,于是在近十几年内形成一个接一个的某一小说或某种文学“热”、某部电影或电视剧“热”。
举例:回顾电视剧的流行趋势:一开始流行皇上,像《康熙微服私访》、《雍正王朝》;后来又有关于太后《慈禧西行》、《孝庄秘史》;紧接着是《还珠格格》、《刁蛮公主》;再后来又出现了《金枝欲孽》、《甄嬛传》等后宫嫔妃争宠;现在终于有拍太监的了,电视剧《大太监》。
(小笑话)2012年最奇葩分手理由:一个朋友,因为在丈母娘家亲戚的婚礼上了跳了江南style,被女方爹认为此人不正经,被退婚了。
这些传统的接受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公众审美能力的逐渐提高,有些正在消亡,但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不会很快消失,会以各种新的形式再生。这里很难用正确和错误、进步和落后等是非标准来衡量,需要的是融入现代审美意识和民族特性。
三、依据文艺接受特征引导舆论
研究文艺接受的目的,强调的是读者通过接受中的自我创造获得一种“净化”,既包含文艺的陶冶和审美的提高,也包含增强理解世界的能力,从而作用于社会行为。就此,德国的文艺理论家、接受美学创始人尧斯提出:文艺接受既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补偿”,更是“更新对于外部现实和自身内部现实的感知认识方式,获得看待事物的新的方式和经验”。在这个意义上,根据公众的现实文艺接受特征,讨论媒介如何引导舆论,将有助于使舆论引导科学化。
1、构造文艺文本的召唤结构,无形中促进舆论的转变
目前我国大众媒介渠道的文艺作品,有不少属于“好看”的作品,它们能够适应读者的接受特征,或者用铁血动作直接刺激感官(如:一些动作很激烈的美国动作大片儿)、或者用言情酿造温情的氛围(像一些台湾偶像剧、韩剧等泡沫剧、肥皂剧),或者实话实说地复原现实大众生活的烦恼与无奈(如:前一段时间热播的《蜗居》、《裸婚时代》等,就折射了现实状况的沉重)。可以说,现在的文艺文本,从各个方面都努力地贴近日常生活。这些都说明作者确实有很强的“读者意识”,对于读者的现实接受特征是清楚的。
但是这些文艺作品只能满足公众一时的情感幻想或情绪宣泄,而实际效果却强化着人们的浮躁情绪,并不利于对舆论的正确引导。究其原因,是由于完全抹平文艺作品与大众生活之间的距离,完全顺着读者的接受情绪,虽然好看,但不经回味,因为读者接受中很少发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当代许多作者的“读者意识”基本是一种商业眼光,与注重读者的艺术接受尚有距离。(其实这是市场经济对文学创作的负面影响之一,而艺术应该是来源于现实却高于现实的,)
可以说,文学作品具有这种能力,即努力构造文本的召唤结构,形成适中的美学距离,调动读者与文本交流的积极性,既要好看,又令人回味,有所感悟。例如表现公众的日常生活,如果完全地复现就等于时事报道,而能够引起与读者交流的文艺文本,则是具有使日常生活陌生化的结构特征,留有空白,提供给读者对既定经验和观念带有否定意义的成分,这就比纯粹的审美包装更容易在读者“直观—感知”的接受方式中,首先留住他们的目光,促使读者不知不觉地参与文本的创造,重新构造自己的经验和观念,这种效果就是前面讲到的“通过读者的心灵,经历一种受到引导的转化”。不仅要实话实说地再现生活的的烦恼与无奈,更要通过文艺文本,将反映的公众情绪,通过公众自己转化为带有理性色彩的情感认知。
例如:现在网络文学缺乏真情描写。不管是任何题材的小说,离开了情的描写,就像是没有了灵魂的空壳。然而现在的网络文学,太多的“一男配多女”的现象,太多的滥情,太多的虚情假意,让人看来完全没有真实感。主角身边的女人全都是天生尤物,不是公主就是美女,有意思吗?我们写小说,可以脱离现实,但是太脱离了,就没有意义了。
长篇武侠小说《诛仙》在网络中的评价不菲,而且也已经被改编成了游戏,受到广大网友的推崇。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段感情在里面,或许这情对于一些人来说不值一提,但是却打动了不少人。
其实,文学文本也可以通过平常生活小事对读者产生引导作用,即描写普通人生活的文学文本中设置较好的召唤结构,激发读者参与较高层次的创造,而不是仅仅追随读者较低层次的需求。
2、减少文艺文本的教诲意味,用艺术魅力感染人。
目前通过大众媒介传播的文艺作品中,有不少内容虽然健康,但却很少有人阅读或观看,其主要原因是教诲意味浓厚,而艺术制作却很粗糙。
例如:有这样的节目叫做《法律大讲堂》,上面就是一个知识渊博的老教授,开始说一些规规整整的法律条文,我估计大部分人不会去看这样的节目。相反,如果让一些年轻的面孔做主播,在讲这些法律条文的时候,加上适当的案例,将氛围弄得生动活泼一些,那看得人就会很多了。
在这方面,文学接受理论的分析将有助于说明这类作品失败的原因。任何文艺文本的材料都含有两种成分,即社会规范与文学引喻。前者构成了我们常说的文艺能够引导舆论的基础,而后者则构成文艺引导舆论的特殊方式。
从欧洲中世纪的虔诚文学、教诲文学到当代的各种主题小说和宣传文学,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都含有教诲意味。
文艺文本的教诲意味:
⑴ 通过主人公揭示必须遵守的规范。
无论次要人物缺少什么,都会得到主人公的补充,而不论主人公缺少什么,他都学着为自己补充。它们的功用不是展现外部与外部思想体系竞争的审美客体,而是为特定思想体系的缺陷提供一种补偿。
也就是说,主人公是完美的,让人们反思自己,去向主人公学习,将自己变成完美的形象。
⑵ 作者将自己的理解和优良教养的法则,清晰地表现出来。
这种情形会造成文本的单一意义,结果便把审美效果等同于意义汇编,审美经验很可能导致非审美的经验,带来读者的厌恶。看过这样一部动画片没有,《米奇妙妙屋》,在每集的最后都会有这样一句台词,“今天是完美的一天,让我们一起来跳米奇妙妙舞吧”,怪不得影视评价说只适合“3岁以下的小孩子看”。
⑶ 完整地接受读者已经熟悉的、规范的思想体系,以适应读者。文艺的接受与一般的信息接受很不相同,前者出于情感和享受的需要,后者是出于积累资料的需要。文艺在本质上是反对说教的,在艺术的一切功能中,审美作用应该是艺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功能。特别在当代,人们接受文艺的出发点是愉悦,接受方式是自由选择,只有找到了适应自己需要的作品,才谈得上引导和效果问题。鲁迅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他说:“文艺之所以为文艺,并不贵在教训,若把小说变成修身教科书,还说什么文艺。”
随着读者鉴赏能力的提高,这类教诲性的文艺作品往往成为一种特殊的舆论客体——公众嘲讽的对象,公众可能警惕地封闭心灵,拒绝这类本文,连同其中包含的正确“意义”在内。那么,作者的最初目的也就落空了。
3、利用传统的文艺接受特征,融入引导舆论的正面内容。
我们不可能摆脱传统,那么利用传统的文艺接受特征影响舆论,就是题中之义。
⑴ 文艺接受特征中有对道德的关注,可以用来引导舆论,尤其是特殊社会情境下的道德提倡,可以净化公众的心灵。
⑵ 文艺接受中的实用性可以用来为读者构建他们能够接受的各种正面形象。因为读者的行为很多时候就是对文艺作品中形象地模仿、响应、回答、反叛等。
⑶ 故事化的接受特征“大团圆”结局的这种接受心理,尤其是在社会变迁时期,可以起到弱化人们的心理不平衡,稳定舆论的作用。
⑷ 围绕社会主旋律的作品形成一定程度的从众化,对于影响舆论是有意义的,但是知识需要把握分寸,避免再度造成不正常的“舆论一律”。
无论怎样利用传统的接受特征,需要谨记的是:必须构造文艺本文的召唤结构,防止将文艺等同于政治宣传。对于读者来说,他们的自由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如果通过文艺引导舆论,那么这种自由选择便是关于引导舆论的舆论。
第四篇:第七讲 《聊斋志异》
第七讲 《聊斋志异》
传统的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清初,出现了集大成之作,这就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一《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远祖蒲鲁浑为元代般阳路总管,其后代于元亡时易姓,明初又复姓蒲,故有蒲松龄为蒙古族之说。松龄之父名槃,学识渊博,但困于童生,终因家贫而弃儒经商。松龄自幼聪敏,博览经史,有文才。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他亦热衷科举,19岁(顺治十五年,1658)考取秀才,他的文章受到主考施闰章的称赞;但此后则屡试不第。31岁时,应聘为同乡进士宝应县知县孙蕙的“幕宾”,代为书札、告示及应酬文字。这与他的性格和志向是相违的,因此仅一年即北归故里。此后,便开始了他的长达40年之久的设帐教书生涯,其间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同县乡宦毕氏家中作塾师。毕家藏书万卷,与四方名士多有交往,这为蒲松龄读书写作和交游提供了条件。此后四十年间,蒲松龄多次应举,但终不第。他每每顾影自悲,“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耗尽了他的生命。直到71岁,才援例出贡。辞馆归家后,生活凄苦,76岁去世。
贫寒的境遇,使蒲松龄接触了下层社会,特别是农村生活;长期的设帐生涯,又使他观察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接触到各种人物;屡试不第的经历,更使他对社会生活,对文人的处境有了深切的体验。这一切,正是他能够创作出不朽的《聊斋志异》的根本原因。
蒲松龄一生著述甚多,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诗、文、词、戏曲、杂著、俚曲等多种样式的著作,并结集传世。《聊斋志异》是他的代表作。他在《聊斋自志》中说: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篇。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
这充分说明,《聊斋志异》是在广泛搜集民间故事、传说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全书共四百九十余篇,在作者生前即以抄本传世。近年中华书局的会校会注会评本,采录较为完备,共491篇。
二《聊斋志异》的思想倾向
蒲松龄对黑暗的封建社会有深切的体验,他在《与韩刺史樾依书》中说:“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真令人愤气填胸,欲望望然哭向南山而去!”《聊斋志异》正是作者借鬼狐花妖故事寄托“孤愤”的作品。
王士祯曾为《聊斋志异》题辞云:“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说是“姑妄言之”,却道出了《聊斋志异》的主旨。王士祯与毕际有关系密切,际有及其兄际壮之妻皆为王士祯的从姑母。通过毕际有,蒲松龄与王士祯颇有交往,王士祯对蒲松龄有很高的评价:“新城王渔洋先生素奇其才,谓非寻常流辈所及”。(《淄川县志》)因此,王士祯的这首题辞,应看作是对蒲松龄和《聊斋志异》不仅十分器重而且十分理解的知音者的评析。蒲松林之所以“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就因为“人间”的丑恶太多了,由人类组成的这个社会太黑暗了;而被人类视为“异类”的狐妖鬼蜮却比满口仁义道德的“人类”善良得多,美好得多。乾隆年间曾帮助赵起杲整理刊行《聊斋志异》的进士余集(字蓉裳,号秋宝)在《聊斋志异序》中说:“世固有服声被色,俨然人类;叩其所藏,有鬼蜮之不足比,而豺虎之难与方者,下堂见虿,出门触蜂,纷纷沓沓,莫可穷诘。惜无禹鼎铸其情状,镯镂决其阴霾,不得已而涉想于杳冥荒怪之域:以为异类有情,或者尚堪晤对;鬼谋虽远,庶其警彼贪淫。呜呼!先生之志荒,而先生之心苦矣!”这恰恰是渔洋题辞的注脚。既然人世间的“服声被色”者比“鬼蜮”、“豺虎”还不如,而“异类”却又“有情”、“尚堪晤对”,那么,《聊斋志异》对鬼狐花妖的赞美,正是对世间丑恶的鞭挞!
蒲松林笔下的很多狐女形象,不仅容貌美丽,而且往往显示着纯真、善良和有才干的人格。《婴宁》中的婴宁,天真憨直,爽朗任性,时时都会毫无顾忌地放声大笑,甚至在婚礼时,也因笑极,不能俯仰”而作罢。她真诚对待自己的丈夫,如实告诉他“妾本狐产”;她对抚养过自己的“鬼母”,也极尽子女之道;与此同时,她也无情地惩罚了那个淫邪的“西邻子”。《娇娜》中的娇娜,是个绝世美丽的狐女。孔生重病时,娇娜以自己的高超的医术竭力医治,而且作者还特别强调,在治病时,她的美丽就足以使孔生减轻病痛。后来,当孔生为救助娇娜一家而被雷击致死时,娇娜表现了极其真挚的情义:“孔郎为我而死,我何生矣!”于是又一次救活孔生。这些美丽、纯正、善良而有才干的狐女,都是作者倾注了极大的爱而塑造成功的形象。作者赞美她们,歌颂她们,正表达了对人世丑恶的大胆的否定。这个否定,就是对明末清初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深刻的批判。这是贯穿于《聊斋志异》全书的主题。
《聊斋志异》还以一些生动的鬼狐故事,曲折地甚至是直接地揭露和嘲讽了封建政治,特别是帝王官绅的罪恶。最著名的《促织》、《席方平》等篇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吕毖《明朝小史》载:“宣宗酷好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促织》虽非记实,但显然有极其具体的背景。故事本身具有十分深刻的典型意义,一方面写出了为满足一个帝王的毫无意义的“玩意儿”,就可以害得百姓家败人亡:
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骂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儿涕而出,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一旦满足了帝王的某种欲望,就可以立刻“裘马过世家”。这显然是对整个统治集团的揭露!
《席方平》以阴间的冤狱揭露了封建社会暗无天日的现实,而席方平的报仇行动,也正是受压迫者起而反抗的写照。
席方平之父席廉“与里中富室羊姓有隙”。羊氏先死,在阴间贿通冥吏,使席廉亦死,并在阴间受尽酷刑,“胫股摧残甚矣。”席方平知父“朴讷”,于是到阴间代父伸冤。而羊氏则继续贿赂,买通了城隍、郡司、冥王,使席方平不仅无法伸冤,而且惨遭“火床”“锯解”等酷刑折磨。作品对此作了细致的描写,产生了足以振撼人心的效果:
冥王益怒,命置火床。两鬼捽席下,见东墀有铁床,炽火其下,床面通赤。鬼脱席衣,掬置其上,反复揉捺之,痛极,骨肉焦黑,苦不得死。约一时许,鬼曰:“可矣。”遂扶起,促使下床着衣,犹幸跌而能行。复至堂上,冥王问:“敢再讼乎?”席曰:“大冤未伸,寸心不死,若言不讼,是欺王也,必讼!”又问:“讼何词”?席曰:“身所受者,皆言之耳。”
受贿冥吏的淫威,反映了人世间富豪与官府勾结残害百姓的现实。席方平在酷刑面前毫不屈服,而且正是在磨难中逐步成熟起来,开始讲求斗争的策略,最后,借助二郎神的力量终于成功。
小说的后半部分,以占全篇字数四分之一的篇幅写了二郎神对冥王等的判词。这篇判词,虽然是以某种善良的幻想为基础的,而且文字亦非上乘,但毕竟反映了人民大众对官府倒行逆施的控诉和作者的满腔激愤:
勘得冥王者:职膺王爵,身受帝恩。自应贞洁以率巨僚,不当贪墨以速官谤。而乃繁缨棨戟,徒夸品秩之尊;羊狠狼贪,竟玷人臣之节。斧敲斫,斫入木,妇子之皮骨皆空;鲸吞鱼,鱼食虾,蝼蚁之微生可悯。当掬西江之水,为尔湔肠;即烧东壁之床,请君入瓮。城隍、郡司,„„惟受赃而枉法,真人面而兽心!是宜剔髓伐毛,暂罚冥死;„„隶役者,„„飞扬跋扈,狗脸生六月之霜;隳突号叫,虎威断九衢之路„„当于法场之内,剁其四肢;更向汤镬之中,捞其筋骨„„
蒲松龄本人是一位深受科举制度折磨的封建文人,对科举的弊端,他有着深切的体验。因此,他笔下的《司文郎》、《王子安》、《叶生》、《贾奉雉》等篇,都淋漓尽致的揭露了科举制度本身的腐朽和对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毒害。
《司文郎》是一篇讽刺科举制度的绝妙佳作。作品写一瞽僧,凭嗅觉而知文章好坏。有平阳王平子前来请他鉴别自己的文章:
偶与涉历殿阁,见一瞽僧坐廊下,设药卖医。宋讶曰:“此奇人也,最能知文,不可不一请教”。因命归寓取文。„„僧疑其问医者,便诘症侯。王具白请教之意。僧笑曰:“是谁多口?无目何以论文?王请以耳代目。僧曰:“三作两千余言,谁耐久听!不如焚之,我视以鼻可也”。王从之,每焚一作,僧嗅而颔之曰:“君初法大家,虽未逼真,亦近似矣。我适受之以脾”。问:“可中否?”曰:“亦中得”。
又有一余杭生亦焚文试僧:
余杭生未深信,先以古大家文烧试之,僧再嗅曰:“妙哉!此文我心受之矣,非归、胡何解办此!”生大骇,始焚己作。僧曰:“适领一艺,未窥全豹,何忽另易一人来也?”生托言:“朋友之作,止此一首;此乃小生作也”。僧嗅其余灰,咳逆数声,曰:“勿再投也!格格而不能下,强受之以膈;再焚,则作恶矣。”生惭而退。
但是,数日后发榜,王子平落第,余杭主却高中。瞽僧知道这个结果后叹曰: 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簾中人并鼻盲矣”。
这不仅辛辣地讽刺了考官们有眼无珠,不辨优劣,而且对整个科举制度也是一个大胆的否定。
《王子安》是从另一个方面讽刺科举制度的佳作;它写出了醉心科举者的变态心理:
王子安,东昌名士,困于场屋。入围后,期望甚切。近放榜时,痛饮大醉,归卧内室。忽有人曰:“报马来。”王踉跄起曰:“赏钱十千!”家人因其醉,诳而安之曰:“但请睡,已赏矣”。王乃眠。俄又有入者曰:“汝中进士矣!”王自言:“尚未赴都,何得及第?”其人曰:“汝忘之耶?三场毕矣。”王大喜,起而呼曰:“赏钱十千!”家人又诳之如前。又移时,一人急入曰:“汝殿试翰林,长班在此”。果见二人拜床下,衣冠修洁。王呼赐酒食,家人又给之,暗笑其醉而已。久之,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凡数十呼,无应者。家人笑曰:“暂卧候,寻他去。”又久之,长班果复来。王捶床顿足,大骂:“钝奴焉往!”长班怒曰:“措大无赖!向与尔戏耳,而真骂耶?”王怒,骤起扑之,落其帽。王亦倾跌。妻入,扶之曰:“何醉至此!”王曰:“长班可恶,我故惩之,何醉也?”妻笑曰:“家中只有一媪,昼为汝炊,夜为汝温足耳。何处长班,伺汝穷骨?”子女皆笑,王醉亦稍解,忽如梦醒,始知前此之妄。然犹记长班帽落;寻至门后,得一缨帽如盏大,共疑之。自笑曰:“昔人为鬼揶揄,吾今为孤奚落矣。”
《聊斋》中还有很多作品表现了反对封建婚姻,歌颂纯真爱情的主题。《香玉》、《婴宁》、《莲香》等篇,主要写花妖鬼狐与人相恋的故事,歌颂执着追求理想爱情的品德。《香玉》写劳山下清宫里,黄生与白牡丹花妖香玉相爱,当此花被人移至家中,“日就萎悴”时,黄生“恨极,作哭花诗50首,日日临穴,涕洟”,后来“花神感君至情,俾香玉复降宫中”,黄生日日精心护理,一年后,“花大如盘”,香玉复至。十余年后,黄生病殁,亦魂寄牡丹,与香玉相守。另外,《鸭头》、《细侯》、《连城》诸篇,则以曲折的情节反映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自由恋爱而承受的种种压迫及他们的反抗斗争。《鸭头》中的妓女鸭头与王文相识,认为他“敦笃”、“可托”遂不计其“囊涩”,以身相许,双双出走:
鸭头谓王曰:“妾烟花下流,不堪匹敌;既蒙缱绻,义即至重。君倾囊博此一宵欢,明日如何?”王泫然悲哽。女曰:“勿悲。妾委风尘,实非所愿。顾未有敦笃如君可托者。请以宵遁”。王喜,遽起;女亦起。听谯鼓已三下矣。女急易男装,草草偕出,叩主人扉。王故从双卫,托以急务,命仆便发。女以符系仆股并驴耳上,纵辔极驰,目不容启,耳后但闻风鸣;平明至汉口,税屋而至。王惊其异。女曰:“言之,得无惧乎?妾非人,孤耳。母贪淫,日遭虐遇,心所积懑。今幸脱苦海。百里外,即非所知,可幸无恙。”王略无疑式,从容曰:“室对芙蓉,家徒四壁,实难自慰,恐终见弃置。”女曰:“何必此虑。今市货皆可居,三数口,淡薄亦可自给。可鬻驴子作资本。”王如言,即门前设小肆,王与仆人躬同操作,卖酒贩浆其中。
《聊斋》中还有一些作品,揭示了某些生活中的现象以引起人们的警觉,极富有教育意义。如《画皮》即告诫世人不可被美丽的画皮所迷惑。《劳山道士》则教育人们不可象王生那样投机取巧,好逸恶劳,希图侥倖成功,结果在现实生活中被碰得头破血流。《口技》、《偷桃》等篇,有如笔记,生动描绘了艺人的高超技艺,丰富了人们的知识。
三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聊斋志异》在艺术上集志怪与传奇之大成,“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聊斋志异》所写,虽“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近于传统的志怪,但“描写委曲、叙次井然”,全是传奇笔法,因此,“聊斋故事”不仅异常曲折动人,而且有极强的艺术真实感。人狐虽为异类,但在蒲松龄的笔下,他们的交往,都构成一个个感人的传奇故事,“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出于幻域,顿入人间”。
在《聊斋志异》四百九十余篇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艺术形象,或人或仙,或鬼或狐,无不在极其简洁的描述中表现出鲜明而生动的个性。例如《青凤》中的青凤,《婴宁》中的婴宁等等,虽然都是年轻的女性形象,但是前者感情缠绵,行为谨慎;后者天真爽朗,无拘无束;个性突出,绝不雷同。
《聊斋志异》的文章,典雅而明快。无论是叙述故事或写人物对话,都极简洁而富于表现力。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作了这样的分析: 《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叙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聊斋志异》之后,颇多模仿之作,但成就不高。纪昀(1724—1805,字晓岚,河北献县人)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影响较大的作品,其主要成就如鲁迅所说:“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
第五篇:作文第七讲 开头
作文第七讲如何开头高分
记者日前采访了参加08年高考作文评卷的中学教师,一位年轻的评卷教师说:“改到后来,一篇作文几乎看45秒就打分。每一批试卷都设定了各个分数段所占的大概比例,议论文一般分都不高。只有第一段写的好的,我才会给他高分!45秒里几乎30秒都在看第一段。”作文评卷时间紧,任务重,身体疲劳,心理压力大,是评卷老师们的普遍反映。参加过多次高考作文评卷的一位老师总结,高考中,考生作文开篇一定要快速有力地进入话题,最忌水中月,雾中花;在这个大前提下,讲究一定的文采,使阅卷老师眼睛一亮,有兴趣读下去,才有望获得高分。
一、关注现实,亮真知见深情。
将现实中丰富的题材化为己用,在考场有限的时间里,可以启发立意,快速入题,这种做法在考场作文上屡出佳作,我们看08年高考中的“飞花摘叶”:
1.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上海考生《他们》)
2.他们在天府之国,我们在长河之尾。虽然路遥遥、水迢迢,但是不能阻挡我们对他们的尊敬。(上海考生《他们》)
3.坐在我前桌的那个人竟然没来参加考试?!看着前面空荡荡的座位和那空白的答案纸,我的好奇心蠢蠢欲动。江苏考生《好奇心》)今年有大量考生以地震和雪灾为作文素材,广东高考评卷组组长柯汉琳教授表示,作文评分的关键不在于是否紧贴时事,评分是看学生的作文能力,看考生材料选取得对不对,运用得好不好。
这里第一篇文章开头犹如一帧摄影画面,视角独特,如纪录片般引人关注农民工子女。第二篇选取了社会的热点话题,直奔题目要求,紧扣“他们”,长河意象,遥承古诗“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显示了该考生广阔的视野及深厚的文学素养。第三篇堪称“飞花摘叶”的经典,大有当年韩寒急作《杯中窥人》的气魄,令人拍案叫绝。
二、追忆历史,如品清茗冶性情。
钱钟书说“诗之情韵气脉须厚实,如刀之有背也,而思理语意必须锐易,如刀之有锋也。锋不利,则不能入物,背不厚,则其入物也不深。”用抒情的笔调述说历史,回忆往事,犹如示人刀背之厚,评卷老师一见之下,如品清茗,神清气爽,“审美疲劳”之感当能即刻烟消云散:
1.时间的流逝,淡涤旧迹,仅留下微漠的平淡与悲哀。濮水之边,你翩然而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福建考生《一蓑烟草任江平》)
2.北京的太平湖已被填平,成了西直门地铁总站,每日车马喧嚣,人来人往,匆匆过客未曾想到,有一位老人已葬身其中四十二年,太平湖水并不太平,老舍以缄默的姿态成为一个时代的殉葬,也以永久的寂静完成了对一个时代片段的控诉和焚烧。
(广东考生《不要轻易说“不”》)
3.我是当年武则天立下的那块无字碑。数千年来,多少人对我的存在感到质疑,其实,说实在的,我对自己的身份也感到好奇。主人留给我的只是一具空空的躯体和一颗好奇心。
(江苏考生《好奇心》)
考生们用饱蘸深情的笔调,把读者带入到苍茫的历史岁月之中,把我们引入濮水之边庄子“道”的境界,引入太平湖畔的对老舍的哀思,引入无字碑旁的千古遐思,幻化出意蕴无穷而又充满美感的文字,读来真是令人击节称赞,这种开头教人如何不赏识?
三、悬念巧设,待图穷匕已见
假使荆轲没有秦始皇朝思暮想的地图,怕是等不到“图穷”的时刻得 “匕见” 的机会。我们来看看今年的考生带来了那些“好图”:设置悬念
1.开窑的那一瞬,金光四起,只听见丝丝裂响在我的周身回荡„„(江苏考生《好奇心》)
2.为什么?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江苏考生《好奇心》)
3.你知道“君子”的含义、“高贵”的概念吗?
(湖北考生《举手投足之间》)
4.一个杯子,一块石头,一些沙子,一些水,这是什么?如果你是化学家,也许你会告诉,他们的结构,他们的成分;如果你是物理学家,也许你就会告诉我,他们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物理现象;如果你是哲学家,也许你又会告诉我很多的道理。而我呢,我是一个普通人,我认为这就是人生。
(北京考生《生命的意义》)
著名作家张中行把开头比喻为饭馆里站门的招待员,所谓好招待员是:顾客空肚子经过门口的时候,有吸引力。文章也是这样,开头好才有吸引力,巧设悬念是吸引评卷老师眼球心理的好办法。
四、名作名言,“万物皆备于我”
姿格网提示:名家美文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高度的语言技巧,以及深刻的哲理性而久盛不衰。在写作过程中,恰当地引用名家名作作开头,顿时生辉,令人刮目。
1. “忽必烈汗已经留意到,马可波罗的城市差不多都是一个模样,仿佛只要改变一下组合元素就可以从一个城转移到另一个城,不必动身旅行。”
当伊卡诺·卡尔维诺写下这句话,„„
(浙江考生《看不见的城市》)
2.毕淑敏在《精神的三间小屋》中说:精神有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盛放我们自己。在我们的心中也有三间小屋。(甘肃考生《精神的三间小屋》)
3.“凌晨四点起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这样写道,而海棠本来便是日夜开放,为何凌晨四点起来便可以产生到别样的美感呢?
(湖南考生《距离产生美屋》)
考生敏锐地感觉到名家名作与题意的关联,化用入题,显示出“万物皆备于我”的大家气概。
4.我们知道,生活有着太多的曲折,也有太多的意外,但是,“既然选择了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认定的,就要去坚守,不要轻易说“不”。
(广东考生《不要轻易说“不” 》)
“既然选择了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作者运用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话谚语,使文章充满了理性的美。
五、题记妙语,香酒走出深巷来。
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起句当如爆作,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好句在内容上有 “爆作”的效果,如果同时结合题记这种形式的话,那不异于酒香,而且当市:
1.青春的萌动来临了,那便是心上生花,长草„„——题记
(福建考生《那年,青春无痕》)
2.父亲,当别人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时候,谢谢您让我选择了做我自己。——题记(福建考生《给父亲的情书》)
3.那些被蜜泡过的山楂,愈发香甜。——题记
(福建考生《浸泡过的陈山楂》)
4.我本风雅。——题记
(湖北考生《举手投足之间》)
5.夜仔细想想,灯便亮了。
风想吹灭灯光,却吹来了黎明。——题记
(陕西考生《夜的最后一章》)
《太平广记》中有一则故事:李贺未成名时,带着诗稿去拜谒韩愈,正值韩愈刚会见过忧思满腹的孟郊,心情烦闷,困倦非常,对李贺这个无名后生本不欲接见,然而当韩愈从仆人手中瞥见李贺的诗稿,开篇即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顿时精神为之一
振,睡意全消,立即吩咐仆人:“快请客!”
巧妙的开头,富有引人入胜的魅力,令人一见钟情,读起来欲罢不能。意蕴深长,富有文采的题记,对文章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使人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清代李渔说得更真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由此可见写好题记是考生取得高分的一大技巧,是巧妙开头的一大亮点。
六、小结。
传说古龙有一部小说这样开头:
“风。
“冷风。
“冷风吹。„„”
原新东方教师罗永浩评曰:
“当年看第一本古龙吓一跳„„风,句号,冷风,句号,第三行,冷风吹,句号。哎,从来没见过文字玩得这么玄,这么酷的,当时下巴咣就掉下来了,佩服得五体投地„„”。记者曾有一次讨论,说如果古龙再世,与金庸在高考作文上Pk一场,估计古龙的胜算会大很多。理由是金庸的小说虽然博大精深,但是复杂微妙,风格不易辨认,往往要读到三四十页的时候才能感受到作者的功力。而高考作文篇幅小,评卷时间短,如何在开头将自己的亮点尽快地展现出来,给评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是高考作文取得高分的一个关键。
七、奇句奇目,让人一见而惊——锤炼首段句。
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用“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于是一部举世闻名的巨著诞生了。
万事开头难,写作也如此,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引人入胜?主要有以下方法:
设置悬念,故布疑阵。如2003年全国优秀作文《两难之间》开头之样写:“年轻的县长在房间里焦灼不安地踱着方步,他的心情就象夏日的天气一样变幻不定”。为什么“焦灼不安”?因为公事还是私事?为什么他的心情“就象夏日的天气一样变幻不定”?引出迷团,使读者急于破谜,阅读的欲望也由此挑起。
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如《石碑上的历史》是这样开头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大姑子,小舅子,远亲总比近邻好„„’古老的儿歌在空中来回飘荡,倒映出无数轮回,石碑默默地立在村头,看着几百年沧海桑田。”由“远亲总比近邻好”喑扣“亲疏”真是贴切无比。
描写法。如《楚王的忏悔》这样写:“秋风萧瑟,月落残云,我的城楼飘荡着秦国的旗帜,我的皇宫飞扬着秦国的歌。”“汩罗江上激起的浪花惊醒了幽禁在深宫的我,楚国的风吹醒了昏噩的我。泪水飘洒在记忆的大门里„„”这样文采飞扬的开头,读者能舍得放下手中的文章吗?
设问引入,运用设问的方式引入,这是最常见也是最便捷的方式。如《看着我的眼睛》开头这样写:“还记得人鱼公主的故事吗?面对王子圣洁的邀请,人鱼含泪却微笑着接受:纵然柔软的脚步似在刀尖上滑过,人鱼未曾凌乱她的舞步。„„”“看到悬崖上的树了吗?它一直静静地立在那里。小鸟飞过,留下不屑的嬉笑„„” “记得流浪异域,足迹遍布撒哈拉的三毛吗?为什么她选择了如此艰苦的环境?为什么她要去领略凄楚与绝境的战栗?”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把读者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让人情不自禁地读下去。
巧用题记,揭示主旨式。如《星星夜话》的开头:
“没有树的伟岸,但你有草的翠绿;没有牡丹的娇艳,但你可以有小菊的洒脱„„生命,可以不灿烂,但必须伟大!——题记
训练1:用各种方法写开头
福建卷:三个人买饮料 三个人进商店,分别买饮料,一个买甜的,一个买苦中带甜的,一个买淡的。根据此情景写一篇作作文,题目自拟。
训练2:四川卷: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