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4 19:1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三农会议上的讲话

在祝桥镇“三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3月30日)

徐纪明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祝桥实际,推进“三农”工作。刚才,三个单位作了大会交流发言,吴忠副镇长对2009年我镇的“三农”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年的工作作了详细的部署。同时,政府与相关单位分别就三个方面签订了责任书,下面,我就进一步推进“三农”工作谈几点想法。

一、提高认识,准确把握 “三农”工作面对的新形势 第一,要切实增强对“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2009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年(2004年-2007年)关注“三农”,表达了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决心。今年1月22日、3月25日,市、区相继召开三农工作会议,形成了“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三农”工作发展思路,目的是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可见,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三农”工作。我镇现有区域面积86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3万多亩,农业人口2.6万,占总人口34%。2009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17亿元,占GDP总量的4%。虽然农业在全镇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对保障农产品供应、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说到底,农业兴,百业旺;农村稳,大局 1 定;农民富,经济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在座各位一定要认识清楚。

第二,在新浦东的大格局下把握我镇“三农”工作的新形势。南汇并入浦东,“三农”工作也就面临着更高的起点、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期待。一是起点更高。我镇“三农”工作已有相当的基础,两区合并后,原新区“三农”工作带来的优势将与我们的特点进一步叠加放大,得到更好的融合提升。更重要的是,浦东的综合优势更加突出,在综合经济实力、财力支撑扶持、工作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基础都更加坚实,这将在更高的起点上进一步助推我镇“三农”工作。二是要求更高。浦东开发开放本身就是上海突破城乡界限、拓展发展空间、破解发展难题的战略性抉择。两区合并后,“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更加凸现。如何适应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使命,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一体化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成为我们“三农”工作必须解答的新课题。三是期待更高。两区合并,农村群众在民生改善、城乡统筹等方面寄予了殷切期望。目前,我镇和中心城区相比,在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居民收入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南北之间、本地农民和外来务农人员之间也存在不平衡。群众迫切希望缩小差距,共享浦东改革发展成果。群众的期盼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动力和鞭策。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提升“三农”工作新成效 第一、突出重点,全面服务上海世博会。

今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服务世博、保障世博。虽然我镇远离世博场所,但作为郊区农村,也是世博会的重要组成 2 部分,尤其是“三农”中的部分工作更是与世博密切相关,要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要按照“五个确保”(确保不发生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不发生江海渔船非法载客现象、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上海农村稳定)的要求,强化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要推动重心下移,确保组织和责任同步到位。要加强源头防控,确保宣传和监管同步到位。要强化检测检疫,确保生产和流通领域同步监控。这也是我们今天签署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两项工作责任书的原因所在,就是要将这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二是要切实抓好群防群治、矛盾化解工作。世博会即将开幕,平安稳定是我们的第一责任、首要职责。我镇虽然距离世博园区较远,但对确保世博安保万无一失同样重要。特别是毗邻浦东国际机场的特殊地理位置,更加要求我们提高警惕。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运用“两个实有”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动态管理,特别是对农民住房出租的情况,要一家一家摸清楚、一户一户有登记,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及时更新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矛盾化解工作。稳定工作是今年十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即将新出台的村(居)考核体系中占据重要部分。因此,要继续深入开展“一般矛盾不出村(居)委、疑难矛盾不出镇(街道)、矛盾不上交”活动,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介入,努力疏导情绪、弥合分歧、增进共识,坚决守好第一道防线、第一道关口。党委、政府决定在四月份集中精力,梳理、化解一批信访案件,确保地区稳定。

第二,下大力气,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上。我们要下决心,采取更有力、更切实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一是要以村庄改造为抓手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今年,是我镇实施村庄改造的第一年,涉及到7个村,46个村民小组,82个自然村落,共3148户、7512人。这是区委区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举措,规划起点高、建设质量高,目的是使基本农田区域的村庄达到“公建配套齐全,生态环境优美,民宅村容整洁,农村特色浓郁,居住安全文明”的要求。这项工作对于我镇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一定要利用好这次机会,在完成前期改造方案编制的基础上,对上加强沟通衔接,对下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加大农村道路、农桥和为民实事工程改造,全力抓好村庄、河道、宅沟宅河等综合治理,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二是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关键是加快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和不优的现状,合理配置、增加供给、积极引优。比如说,我们将响应群众呼声,进一步做好规划,调整“村村通”公交的路线,为百姓出行提供便利。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今年我们将在合作医疗对接上实现一步到位,原南汇区的人均筹资标准将从去年的480元提高到700元。

第三,毫不松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要按照“高效、生态、优质”的要求,挖掘、运用新浦东的科技优势、服务优势、组织优势、渠道优势和多功能优势,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要优化农业布局,强化品牌带动作用。要对农业的规划 4 定位、功能布局、发展空间作进一步优化整合,对农业优势明显、农业特色突出的区域、组织要加大扶持力度。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上,要从整体上进一步研究谋划,对现有品牌进行提升整合,争取做大做强。比如,新如村即将新建的600亩农业示范区和之前的几个标准化基地,都可以视作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探索之举,并且已逐渐展现出多功能农业园区示范引领效应。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为农服务体系。着眼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围绕“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交易展示、销售流通、产后服务等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形成为农服务产业链。三是要进一步提高产业化组织化水平。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和一批有实力的农业行会,帮助他们解决服务、市场、信贷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水平。

第四,千方百计,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要培育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党委、政府多次研究加强培训、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围绕提高收入,总的思路就是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大力扶持非农就业促增收。一手抓培训,一手抓就业。大力推行“用工单位开单、择业人员点单、政府机构买单”的职业培训模式,大力推行以产业区、新城区等三产发展带动就业和以机场为导向输出劳力的就业促进模式。通过加强培训和提高非农就业收入水平。二是提高农业经营收入促增收。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继续推广“基地+公司+农户”模式,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农业生产服务模式,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 入。三是健全农民保障体系促增收。高度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各类关系民生的社会保障工作,争取政策的无缝对接,提高农民的保障性收入。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努力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 第一、提高“三农”工作队伍的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推进“三农”工作,关键在基层,这就需要强化基层干部、农村党员的群众意识、宗旨意识,努力提高农村干部管理基层事务和服务群众的水平。村书记、主任是“三农”工作的首要责任人,你们能力的强弱、水平的高低、思路的开拓,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三农”工作的开展情况。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各项民主制度、管理制度,坚持公开透明、民主议事、公议公决,真正做到“大家的事大家办”、“大家的事大家定”。根据上级要求,马上我们就要在几个试点村开展“四议两公开”,“四议”党(总)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代表议事会审议、村(居)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表决。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新制度的推行将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试点结束后就会在面上铺开。

二是齐抓共管,进一步形成合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工作任务重,涉及范围广,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干好的事情。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鼎力相助,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提供优质服务。财政部门要保证支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农业部门要积极研究、引进优良品种和高新农业先进技术;新闻宣传部门要及时宣传报导农业战线上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政法部门要严厉打击破坏农业的违法行为,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比如说,今年要推行的村庄改造,就需要村建规划部门的大力支 6 持,共同实施。再比如,动迁农民的保障、就业等问题,要衔接社事办、劳动保障等部门。因此,各职能部门要围绕“三农”工作的难点重点,强化条的指导责任、服务作用,帮助克瓶颈、解难题,形成推进“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三农”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希望大家能够继续重心下移、扎实工作,全力建设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培育新型农民,为我镇“三农”工作谱写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2011年三农会议(领导讲话)

整体推进 全域建设

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县的农业农村工作。刚才,大会表彰了2010年全县农业经济综合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同时为“中国幸福家园”首批示范村、精品村授了牌,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获奖单位和获得首批示范村、精品村的单位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再创辉煌。前面,同志总结了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和幸福家园建设工作,并对2011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及幸福家园精品村(社区)讲了很好的意见,这些意见我完全赞同。稍后,卢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各镇、各部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工作职责,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决心和信心近年来,在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激励下,经过全县的共同努力,先后克服了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地震以及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示范带动,中国幸福家园及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美化村容村貌、推行民主管理等综合措施,首批11个试点示范村、精品村(社区)建设示范效应初步显现。全省

新农村示范片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我县被列为全省10个整体推进县之一,“罗江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和推崇。二是整合项目,农业基础设施大幅改善。“5.12”地震后,全县全力展开灾后重建,胜利实现“三年重建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全县农业基础设施重建方面的直接投入达到4.2亿元。随着重建项目的陆续完工,农村水利、农田、道路、能源等各类设施功能得到迅速恢复,其中农村道路、清洁能源建设等方面已超过灾前水平。三是创新机制,现代农业推进更加有力。优质梨、优质生猪、优质核桃主导产业较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畜牧业“6115工程”的实施,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大幅提高;县内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由10家增加到14家,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农业产业化取得新的突破;在“三圈”建设的促动下,全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增一批农业观光景点和特色农家乐。

事实证明,推进“中国幸福家园”建设,提出实施“农村包围城市”,推进镇村“组团式”扩张、“田园式”开发,以工促农,以农促游,以游促收,以乡促城,创建一种民众自尊、自信和自足的全新生活方式的发展思路是适合我县县情的,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二、准确研判形势,增强“三农”工作的紧迫感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推进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实现突破发展,是今年“三农”工作的首

要任务。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当前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任务,确保2011年全县“三农”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首先,要清醒认识全县“三农”工作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和困难。一是农民增收渠道单一,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压力增大。从达到的水平和增速看,去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79元,较2009年增长15.3%,纵向比,增幅增加了4个百分点,但横向比,仅比全省增速高了0.2个百分点,在新农村整县推进的10个县中增速仅高于新津县,占第九位。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总量看,低于全国5919的平均水平。从农民收入结构看,主要依靠劳务和种养殖业收入,要实现农业农村工作在连续增加的高基数和多种影响因素叠加交织的高变数中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面临的困难更多、压力更重、挑战更大。二是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导致农民稳定增收的风险较大。虽然近几年我们利用灾后重建的大好机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改善,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业防灾抗灾的能力还很脆弱,“靠天吃饭”的局面依然存在,农民稳定增收的风险仍然较大。三是农产品价格受市场影响带来的不稳定性,给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四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仍然滞后。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还不尽合理,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规模不大,传统农业比重仍然很大,龙头企业少、实力弱、带动性不强,附加值不高,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对滞后。

五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日益加剧,各种极端气候难以把握,自然灾害的风险压力增大,继续保持粮食丰收和产业发展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六是城乡发展仍然不够协调,农村教育、文化、科技及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水平还有待提高,与农民群众的需要还有差距。

其次,我们更要看到发展所面临的有利因素和条件。一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大气候”前所未有。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连续8年发了1号文件,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的总体要求,明确了“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省上的农业农村工作会也明确了省级财力继续向“三农”倾斜。2011年省级财政“三农”投入将达到234.36亿元,同比增长42.3%,支持“三农”发展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三农”工作已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大亮点。二是在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方针指导下,国家对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这必将极大地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我们向上争取资金和项

目,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大,有利于我县在更大范围内扩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优化配臵资源。三是发展有了坚实基础,一方面是通过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努力,农业设施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三农”工作的软环境进一步改善,县委、县政府对“三农”工作、统筹城乡空前重视,县直各部门支持配合“三农”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前所未有,农口各系统与省市主管部门的关系衔接更加紧密,对我县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这些都是我们抓好“十二五”开局“三农”工作的重要条件。

之所以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和判断,就是要让与会同志认识到,抓好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要把形势判断准,把问题分析透,把对策谋划实,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有效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克服各种困难,推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突破发展。

三、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实现“三农’工作的新突破 县三届六次人代会提出了全县“三农”工作“十二五”发展目标和今年的工作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县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以上,并就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目标。提出这些目标,就是对全县人民的庄严承诺,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谋划,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三农工作重点要实现以下几个突破:

(一)在水利建设上有新突破。

一是要抓好水利建设发展规划,大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紧紧围绕省委“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目标,按照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完善我县水资源综合规划,科学指导全县水利发展建设,逐步建设可靠的水资源合理配臵和高效安全利用的保障体系。

二是要将水利建设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要探索以水为核心,打造新农村聚居点水支撑;以水为风景,打造新农村靓丽风景线的示范亮点。

三是要深化水利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创造水利发展新局面。要进一步深化税务体系改革,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要理顺职能、完善制度、设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全面打造节水型社会。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长期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要全面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先改后建、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建设机制,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办水利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机制,探索社会

化和专业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充分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

(二)在整合利用项目资金上实现突破。一是资金整合要向中国幸福家园精品村倾斜,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配套完善公共服务,有力促进农民增收。二是资金整合向大项目倾斜。要积极整合上级投入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紧紧围绕全县的产业布局和工作中心,集中力量办大事,利用有限资金支持重大项目,实现重点突破。三是资金整合向三区及区域重点镇倾斜。通过资金的有效整合,项目的捆绑使用,在工作的推进上形成拳头,聚成合力,强势推进。各镇、各县级部门一定要抓好项目的运作,一是提早规划设计项目。要开拓思路,突出特色,未雨绸缪,超前规划,精心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快速推进项目建设。要把项目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一切工作围绕项目来布臵,一切精力向着项目来倾斜,一切建设为项目让路,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三是认真做好项目的后续储备。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政策和有利机遇,结合县情,依托优势,挖掘、储备和开发一批项目,精心做好下半年乃至今后几年的项目储备工作。

(三)在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就要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围绕产业升级、消费升级,适应市场需求,培育主导产业,加强品牌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健全市场

服务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要抓好产业发展,既要稳定粮食产业,不断提高粮食附加值,又要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大力发展优质生猪、小家禽养殖,不断提高规模养殖比重和精深加工比重,同时更要发展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梨、核桃、贵妃枣、蔬菜等经济作物,尽快形成区域优势,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二要培植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实质上就是农业企业化,核心就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要着力做强一批龙头企业,使其尽快上规模、上质量、创品牌。三要建好生产基地。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要提高建设质量。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批规模较大、设施完善、特色明显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要发挥带动作用,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村企联动的协调发展格局。四要搞好社会化服务。要健全服务队伍、完善服务机制、增强服务能力,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作用。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完善农村市场流通和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的作用,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层次和水平。

(四)要在农业招商上实现新突破。以现代农业、效益农业、乡村旅游为重点,以突出抓大企业、大项目,不断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实现了招商引资工作新突破。相

关镇和部门要切实做好有投资意向的山水美地有限公司、新加坡AEC公司、京郊菜园子公司等的跟踪服务工作,促进其落地。

(五)在创新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精神,自主试点,强力突破。实践经验证明,去年我们的工作之所以能得到省、市领导和兄弟县市的认可,就在于我们有很多创新。如在争取省及示范片时,我们有“中国幸福家园”规划的创新;在新农村建设时我们有整合项目资金的举措创新以及以乡促城理念的创新;在五十百千工程创建中我们有农村垃圾生态处理体系的创新,这些都为我县的工作加了很多分。今年省委省政府考核新农村工作,不光考核目标任务,还要考核有无创新,所以,各镇、各单位要多下功夫,重特色、多提炼,多总结,在创新上实现新突破。

四、强化工作措施,全力确保“三农”工作有效落实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关键在领导,根本在落实。全县上下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形成合力,真抓实干,确保农业农村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要将“三农”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新农村及幸福家园建设工作,分管领导要深入基层,靠前指挥,一线督战,确保各镇都抓出亮点、抓出成效。县级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指导,大力给予项目支持,积极开展“挂、帮、9

包”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投入力度。各镇、相关部门要从抓项目编报入手,结合我县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定位,认真研究上级政策,顺应市场导向,明确农业项目投资方向,加强项目策划和包装,对上报的项目,要紧盯不放,密切配合,勤跑、勤找、勤汇报,加强沟通,全力协调,把更多的项目争取回来。中国幸福家园“精品村”建设各帮扶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帮扶质量。要打破条块分割,突出建设重点,整合捆绑涉农项目,增强项目带动示范效应。同时,要积极探索,开辟引进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实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解决建设资金筹措困难、投入不足的问题。

(三)抓好典型示范。农业农村工作要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方法,把抓点示范作为推进落实的有效手段。各镇、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要牢牢树立抓亮点、抓特色、抓精品意识,亲自谋划、组织,真正做到在点上出经验、出特色。各镇、各涉农部门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上,都要培植1—2个亮点,带动和促进面上工作整体快速推进。

(四)强化督查检查。县委办、政府办、考核办,要会同县委农工部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农村重点工作的日常抽查检查、重点督查巡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度,督促各镇、县级部门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力气花在每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县委农工部要负责牵头,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的宣传。各镇、县级各部门也

要研究制订具体的督查考核办法,加强对所属村组、科室及下属单位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同志们,2011年 三农工作目标任务重,要求高、竞争大,各镇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务实苦干,奋力开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实现 “十二五”农业农村工作的开门红!

第三篇:全市三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分管农业县(市、区)长会议,总结2004年工作,交流2005年思路。刚刚过去的2004年,全市各地认真贯彻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市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宏观调控,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有亮点、有创新、有成效。

一、2004年“三农”工作的主要成绩及存在问题

回顾2004年的“三农”工作,亮点很多,成效突出,可喜可贺。主要表现在六大方面。

二是农业外拓发展较快。据统计,今年外拓基地新增379万亩(不包括外拓承包山林183万亩)。全市累计外拓农业基地562万亩(不包括外拓承包山林183万亩),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且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全省农业“走出去”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既是对我市农业外拓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市农业外拓工作的极大推动。

三是阻击禽流感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尤其是禽流感防治工作,重点抓好清查疫情、强化免疫、严格检疫、堵截外源和落实联场带户责任等环节,构筑我市动物疫病防范体系。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取得了禽流感防疫攻坚战的阶段性胜利,保持了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势头。

五是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进展顺利。各地积极组织参加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上海茶叶博览会、香港精品名茶博览会、省农博会、上海农博会等,大力推介我市名优特农产品,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昌县的“大佛龙井”、诸暨市的“绿剑茶”入选为全省十大名茶,诸暨的“冠军香榧”和嵊州的“山珍香榧”被杭州市评为“十大市民最喜爱的品牌农产品”,扩大了品牌效应。嵊州市、新昌县分别举行了浙江省第二届扁茶炒制大赛和大佛龙井茶王赛、采茶赛暨名优茶机械炒制演示活动,诸暨市举办了香榧节和第四届中国(国际)珍珠节。绍兴县举办了首届兰博会,共签约农业项目6个。

去年我市“三农”工作成绩来之不易,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三农”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一是产业化规模偏小。表现为市场化程度较低,带动能力不够强,市场竞争力偏弱。二是农业引进外资还不多。绍兴农业要实现提升、提质、高效、环保、生态,引进外资、做大规模十分重要,虽然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引进的外资项目不多、规模也不大。三是农业基础工作比较薄弱。表现为农业抗灾救灾能力较弱;水利设施尤其是水资源、水环境、水质量问题突出,一方面是用水需求量在增加,另一方面是污染源也在增加。如果不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水资源紧缺将同土地一样,成为制约绍兴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动物防疫体系尤其是基层的动物防疫体系不够健全,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较大的隐患。四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尤其是纯农户增收难度依然较大。五是粮食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六是新农村建设推进比较缓慢。全市新农村建设很大程度还停留在典型示范上,面上建设推进进度比较缓慢。

二、2005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有利条件很多,尤其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不久前刚刚召开的全国、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确定了2005年“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提出加强“三农”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能松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这是我们党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上的深化,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切实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就做好我省“三农”工作提出必须执政为民重“三农”、以人为本谋“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改革开放促“三农”、求真务实抓“三农”。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与今年“三农”工作结合起来,抓住有利时机,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一个主题

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树立科学的农业发展观,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八个提升”的工作要求,围绕“三增一减”,即增加投入、增加效益、增加收入、减少农民,积极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推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着力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

(二)做好三篇文章

1、做深做大加工农业。在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打造绿色茶都,构建花卉强市,提升珍珠之乡,创建蔬菜大市,推进现代营销,切实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推进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一要调优结构,提升农业竞争力。紧紧围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粮食生产产业化,做优做大区域化特色产业,为发展农产品加工提供充足、优质的原料基地。要按照特色、高效、生态的要求,着力培育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加快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要根据绍兴的自然条件、地域特色和发展趋向,重点培育发展水产品、茶叶、畜产品、蔬菜、笋竹、优质稻米、干鲜果、蚕茧、花卉、中药材等十大优势产业。全年新增特色基地20万亩,累计达到220万亩;新增万字号基地3个,累计达到88个;新增绿色基地30万亩,累计达到130万亩。

二要扶强龙头,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和辐射力。要继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投入,在政策、资金、科技和服务上进行重点扶持。鼓励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途径,做大企业规模,做强经营实力。明年要把年销售亿元以上企业作为培育扶持的重点。争取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新增6家。对于面大量广企业做到培育一批、发展一批、提高一批。通过深加工,促使农产品身价增值,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争取全市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5%以上。

三要做精园区,形成农业经济新增长点。按照“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进度,促使入园企业早日投产、早出效益。全年新增投资2亿元。加大实施力度,优化基础设施配套,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到加工园区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大的项目,促进我市农产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要充分发挥园区在整合资源方面的优势,既要注重扶优扶强,促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逐步从资源型向资本型、智力型递进,又要注重培育扶强新生代、成长型农业企业,梯度推进,整体提升,使农产品加工园区真正成为精深加工、精品农业、精致园区的典范。

2、做强开放农业。按照“有限区域、无限发展”的发展思路,继续大力实施以外建基地、外拓市场、外向创汇、外引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四外并举”战略,努力推动绍兴农业实现跨区域产业化经营。

一是创新政府的服务手段。各级政府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加强沟通,既要与外拓企业加强沟通,及时了解企业情况,鼓励企业“走出去”,又要一视同仁关心“走出去”的企业;还要加强与外拓企业所在地政府的沟通,不但要加强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更要注重提供法律帮助、融资等方面的服务,为外拓企业发展提供坚定的保障和支持。

二是创新企业的运作机制。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利用自身的机制、技术、加工、营销、人才等优势,巩固提升和发展外建基地。加强原有基地的管理和建设,促使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提高基地的产出能力。有条件的企业要直接到原料地办加工厂,开设产地市场,使外建基地从提供原材料向提供初加工、半成品转变。通过努力,逐步形成茶叶、珍珠水产、粮食、蔬菜、干果等五大外建基地。积极培育外向型主导产业和主打产品,大力发展绿茶、珍珠等创汇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农业外贸商品的规模优势。出口型农业龙头企业要争权、扩权,用足用好自营进出口权,努力发展成为贸工农一体化的出口创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的开放度。

三是创新区域之间的合作方式。在“走出去”的同时,更要注重“引进来”,加快我市开放型农业的发展步伐。要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引资”与“引智”并重,采取多元化、多领域的开放策略,拓展农业招商引资渠道,坚持外商内商一起招,外资内资一起引,引资引“智”一起抓,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提高我市农业的科技含量,吸引更多的外商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农业。

3、做大城市农业。大力发展城市农业,着力提升农业为城市消费服务的功能,促进城乡之间、城市与中小城镇之间的要素交流和资源合理配置,符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为新阶段现代农业的发展拓宽了空间,延伸了功能。

一要准确定位。发展绍兴的城市农业,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创建生态城市的总体要求,根据地理特征、城乡格局、产业梯度和生产力要素流动规律等因素,以农、林、花、果、草、牧、渔及名、特、优、新产品和农业最新技术为主要内容,形成近郊、平原和山区等不同区域特色、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农业圈,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努力开发休闲观光农业,最终达到调整农业结构、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的目的。

二要合理规划。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对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功能,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制定发展规划。按照“服务城市、改善生态、优化环境、提高效益”的要求,围绕绍兴大城市发展规划布局与城市消费需求,发展一批服务城市的蔬菜基地、美化城市的花卉基地,建设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休闲观光农业、林业园区。

三要融合发展。城市农业是与城市发展融合在一起,满足城乡居民日益提高的生活、精神需求。要把握现代都市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这一心理需求,积极探索实践“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概念,将传统的农业第一产业与旅游、休闲、观光等第三产业有机结合,从而打破传统农业的局限,引进农外资源,拓宽农业的发展功能,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三)完善五大体系

2、完善绿色标准体系。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市场化的发展,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是制定、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快制定、推广农产品基地生产技术标准、加工标准、市场准入标准、检测方法标准,积极推行农产品生产企业管理体系认证,大力推行安全农产品认证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识管理。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强化日常监管,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配套完善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加快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建设,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流通市场建立快速检测点,开展质量自检,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控体系。三是努力夯实动植物检疫防疫基础。进一步落实防疫责任,完善防疫工作方案和具体操作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定期通报和督查机制,特别是要打好禽流感阻击战和松材线虫病歼灭战,确保绍兴农产品达到安全、绿色、优质,更好的打响品牌,打开市场。

3、完善科技支撑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农业新生长点崛起的先决条件,以新的生长点的崛起带动农业全面发展。要努力从过去偏重于争资金、上项目,转到依靠科技和人才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和产业化各环节的科技含量,提高产业整体效益上来。一是发展种源农业。要以国家级中华鳖原种场、绍鸭原种场、茶树良种繁育场、长毛兔生产科技创业园和名优水果引繁中心等26家重点种子种苗繁育场(中心)为载体,注重先进技术和实际推广相结合,做好提纯复壮和开发利用,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加快种子商品化进程,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科技增值。二是提升设施农业。近年来我市对农业基层设施特别是现代农业设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硬件设施,把软件跟上去,使投入和产出成正比,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明年力争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万亩,其中连栋大棚、单栋高棚面积增加到1.5万亩。三是改革农技推广体系。按照“重组基层推广体系,鼓励技术资本合作,发展民营科研组织”的要求,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整合农村科技力量,建立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体系。使农技推广逐步向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要精简人员、提高素质、突出重点,建设以龙头企业为载体,省、市(县)农科院和企业联结的“三合一”

民间科研机构;形成“以专业农技站为主体、农业科技示范场为载体、农民专业协会为网络”的“三位一体”农技推广模式;创建以科技下乡为手段,专业农技人员和土专家为主体的流动服务方式。

5、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一要继续加大领导重视力度。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必须得到更多的保护,农民作为社会的基层、国家的基石,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明年在认真抓好中央、省各类政策贯彻落实的同时,市、县要根据各地情况和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出口政策,落实措施,加大对农扶持力度,有效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距。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市、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分管领导和涉农部门责无旁贷,其他部门要积极关心、帮助;县级以下主要领导要真正把工作精力放到农业农村工作上来,跳出农业发展农业,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二要继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巩固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积极推进乡镇管理体制、教育体制配套改革,通过强化行政统筹,降低行政成本,从源头上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和转移。要积极探索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以进一步加快农村的发展。稳步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切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意见》,积极稳妥地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着力加快农村经营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要求,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民走向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资金、物资和产品销售等服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序开展农村金融改革改革,按照国务院、省有关文件精神和统一部署,稳妥推进市、县两级农村信用联社改革,全面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为“三农”提供稳定的金融支持。积极拓展农贷担保业务,全市6家农贷担保公司要积极发挥作用,有效解决农业龙头企业及农业大户在农产品的生产、收购、运销等环节中融资担保难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农业资源利用补偿机制。在水、土地、矿山和山林等各类资源的利用问题上,要转变传统观念,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资源利用补偿机制。这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资源,增强经济的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政府运用土地利用补偿机制,从土地出让金中划出一块,专门作为农民培训经费,用于帮助因被征土地而失业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其他农民素质培训。这种机制的创新,是解决当前政府对农业农村投入不足的有益探索。三要继续优化各类为农服务。及时开展信息服务。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要坚持经常下基层宣传扶农政策,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类农网和农业宣传工具要致力解决瓶颈制约,使农业信息能真正进村入户,社情民意、农民需求能及时下情上报,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重农扶农的良好氛围。精心抓好培训服务。深入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用足用好专家师资库,积极开展各类涉农人员参加的培训班。切实抓好执法服务。要围绕“查伪劣农资、保农民利益”这一主题,深入开展绿剑系列执法行动,确保农资供应,维护农民利益。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市委“八个提升”,创新创业,奋发有为,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有民强市作出新贡献!

第四篇:全市三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分管农业县(市、区)长会议,总结~年工作,交流~年思路。刚刚过去的~年,全市各地认真贯彻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市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宏观调控,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有亮点、有创新、有成效。

一、~年“三农”工作的主要成绩及存在问题

回顾~年的“三农”工作,亮点很多,成效突出,可喜可贺。主要表现在六大方面。

一是粮食生产实现“三增”。在各级重农政策的有力驱动和粮价上扬的拉动下,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粮食生产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的可喜局面,全市粮食面积、总量和效益实现“三增”。据统计,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224.22万亩,同比增加13.93万亩,增6.6%;总产达95.03万吨,同比增加11.20万吨,增13.4%。完成省粮食指导性计划播种面积212万亩的105.8%和产量85万吨的111.8%。农民种粮亩均收益在300元以上,比往年有较大增长。

二是农业外拓发展较快。据统计,今年外拓基地新增379万亩(不包括外拓承包山林183万亩)。全市累计外拓农业基地562万亩(不包括外拓承包山林183万亩),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且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全省农业“走出去”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既是对我市农业外拓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市农业外拓工作的极大推动。

三是阻击禽流感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尤其是禽流感防治工作,重点抓好清查疫情、强化免疫、严格检疫、堵截外源和落实联场带户责任等环节,构筑我市动物疫病防范体系。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取得了禽流感防疫攻坚战的阶段性胜利,保持了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势头。

四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等工作成效突出。预计全市农业总产值141.9亿元,增长12.05%。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统计局预计,~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70元,同比增长13.5%。农民收入中,一产收入的增幅明显提高。工资性收入(劳动报酬)和财产性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顺利实施。“创新枫桥经验,创建平安乡镇”工作扎实开展,农村社会稳定基础得到了有效加强。

五是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进展顺利。各地积极组织参加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上海茶叶博览会、香港精品名茶博览会、省农博会、上海农博会等,大力推介我市名优特农产品,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昌县的“大佛龙井”、诸暨市的“绿剑茶”入选为全省十大名茶,诸暨的“冠军香榧”和嵊州的“山珍香榧”被杭州市评为“十大市民最喜爱的品牌农产品”,扩大了品牌效应。嵊州市、新昌县分别举行了浙江省第二届扁茶炒制大赛和大佛龙井茶王赛、采茶赛暨名优茶机械炒制演示活动,诸暨市举办了香榧节和第四届中国(国际)珍珠节。绍兴县举办了首届兰博会,共签约农业项目6个。

六是重点工程扎实推进。“百千”工程和农民培训、林业、水利等重点工程等有序开展、扎实推进。全市新启动建设示范村36个,累计达到94个;新启动环境整治村263个,累计达到608个。全市各级投入村庄整治建设的资金已达6.8亿元,累计投入达到18.87亿元,其中市县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800万元,累计达到1.26亿元。~年,全市共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7.1万人,其中9.6万人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劳务输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自主创业等多种途径实现就业转移,转移率达56%以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全市人工造林10.6万亩,完成省下达计划的348%,封山育林45万亩,完成102.3%,四旁植树188万株,完成计划的101.6%。完成农田水利建设投资6.75亿元,新增灌溉面积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1万亩;完成渠道砌坎389公里,加固水库136座,完成河道整治171公里。国家重点项目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2.4亿元,完成土石方506万方。

去年我市“三农”工作成绩来之不易,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三农”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一是产业化规模偏小。表现为市场化程度较低,带动能力不够强,市场竞争力偏弱。二是农业引进外资还不多。绍兴农业要实现提升、提质、高效、环保、生态,引进外资、做大规模十分重要,虽然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引进的外资项目不多、规模也不大。三是农业基础工作比较薄弱。表现为农业抗灾救灾能力较弱;水利设施尤其是水资源、水环境、水质量问题突出,一方面是用水需求量在增加,另一方面是污染源也在增加。如果不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水资源紧缺将同土地一样,成为制约绍兴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动物防疫体系尤其是基层的动物防疫体系不够健全,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较大的隐患。四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尤其是纯农户增收难度依然较大。五是粮食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六是新农村建设推进比较缓慢。全市新农村建设很大程度还停留在典型示范上,面上建设推进进度比较缓慢。

二、~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有利条件很多,尤其是党中央、xx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不久前刚刚召开的全国、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确定了~年“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提出加强“三农”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能松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这是我们党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上的深化,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切实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就做好我省“三农”工作提出必须执政为民重“三农”、以人为本谋“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改革开放促“三农”、求真务实抓“三农”。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与今年“三农”工作结合起来,抓住有利时机,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一个主题

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树立科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实行耕地“占一补一”,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质”就是要加大投入,多种途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生产能力。保护好已建成的标准农田,全年确保完成212万亩种植面积、85万吨产量,农田抛荒率控制在1.5%以内。要处理好确保耕地动态平衡与满足必要的建设用地需求的关系,要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宏观调控,在坚持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及时调整目标,突出重点;盘活存量,挖掘潜力,集约用地,严格管理。要正确处理好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个不准”要求和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系,在严肃认真执行“五个不准”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要努力办好粮食市场。从全市粮食需求情况看,五分之三以上需要靠市场调节供应。因此,要把办好粮食市场作为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来抓。围绕规模、设施和制度三个重点,健全和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增强政府调控能力。集中财力,加快市、县中心粮库建设。抓紧嵊州市中心粮库建设,争取明年年底完工,基本实现市县储备粮食存放在市、县中心库的目标。努力发展绍兴县亚太粮食批发市场、上虞市粮油批发交易市场、市区粮油交易市场等多形式的粮食市场,依托绍兴现有的各种市场网络优势,切实解决仓储、运输、短期资金周转等实际困难,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吸引更多的经营户,购销企业落户绍兴,增加实际的粮食储备量。三是扩大市外粮源。通过外租、外购、外买、外订单,扩大市外建粮食基地,确保市场需求。

2、完善绿色标准体系。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市场化的发展,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是制定、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快制定、推广农产品基地生产技术标准、加工标准、市场准入标准、检测方法标准,积极推行农产品生产企业管理体系认证,大力推行安全农产品认证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识管理。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强化日常监管,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配套完善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加快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建设,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流通市场建立快速检测点,开展质量自检,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控体系。三是努力夯实动植物检疫防疫基础。进一步落实防疫责任,完善防疫工作方案和具体操作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定期通报和督查机制,特别是要打好禽流感阻击战和松材线虫病歼灭战,确保绍兴农产品达到安全、绿色、优质,更好的打响品牌,打开市场。

3、完善科技支撑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农业新生长点崛起的先决条件,以新的生长点的崛起带动农业全面发展。要努力从过去偏重于争资金、上项目,转到依靠科技和人才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和产业化各环节的科技含量,提高产业整体效益上来。一是发展种源农业。要以国家级中华鳖原种场、绍鸭原种场、茶树良种繁育场、长毛兔生产科技创业园和名优水果引繁中心等26家重点种子种苗繁育场(中心)为载体,注重先进技术和实际推广相结合,做好提纯复壮和开发利用,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加快种子商品化进程,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科技增值。二是提升设施农业。近年来我市对农业基层设施特别是现代农业设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硬件设施,把软件跟上去,使投入和产出成正比,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明年力争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万亩,其中连栋大棚、单栋高棚面积增加到1.5万亩。三是改革农技推广体系。按照“重组基层推广体系,鼓励技术资本合作,发展民营科研组织”的要求,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整合农村科技力量,建立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体系。使农技推广逐步向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要精简人员、提高素质、突出重点,建设以龙头企业为载体,省、市(县)农科院和企业联结的“三合一” 民间科研机构;形成“以专业农技站为主体、农业科技示范场为载体、农民专业协会为网络”的“三位一体”农技推广模式;创建以科技下乡为手段,专业农技人员和土专家为主体的流动服务方式。

4、完善基础保障体系。一要加大农业基础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发展条件。全面开工建设曹娥江大闸主体工程,争取全年完成工程投资3.5亿元,继续加快闸前大桥工程施工进程,全年完成投资1.9亿元。完成水库保安20座、加固山塘水库300座,新增灌溉面积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万亩,渠道衬砌600公里。做好生态公益林的划区定界工作,开展湿地资源保护调研。二要加快新农村建设进度,改进农民生活质量。大力推进“百千工程”,要以改路、改水、改厕和垃圾集中处理、违障建筑拆除、村庄绿化为重点,对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切实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年完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20个,环境整治村建设200个。要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充实考核内容、完善考核指标、强化考核工作,全力推进“百千工程”的顺利实施。继续实施“千里清水河道”工程,建成清水河道200公里。继续实施“千里绿色林带”工程,全年完成规划重点公益林200万亩、绿色长廊260公里、绿色生态村100个。积极实施“百万农民饮水”工程。争取全年改善14万人的饮用水。三要加大农民培训和转移力度,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切实贯彻落实执行好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强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工程”,通过职业指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自主创业培训等多科培训模式,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年完成培训农民10万人次,转移农民6万人以上。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模式,完善劳务输出管理体系,促进农民转岗就业。

5、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一要继续加大领导重视力度。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必须得到更多的保护,农民作为社会的基层、国家的基石,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明年在认真抓好中央、省各类政策贯彻落实的同时,市、县要根据各地情况和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出口政策,落实措施,加大对农扶持力度,有效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距。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市、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分管领导和涉农部门责无旁贷,其他部门要积极关心、帮助;县级以下主

要领导要真正把工作精力放到农业农村工作上来,跳出农业发展农业,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二要继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巩固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积极推进乡镇管理体制、教育体制配套改革,通过强化行政统筹,降低行政成本,从源头上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和转移。要积极探索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以进一步加快农村的发展。稳步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切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意见》,积极稳妥地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着力加快农村经营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要求,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民走向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资金、物资和产品销售等服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序开展农村金融改革改革,按照xx、省有关文件精神和统一部署,稳妥推进市、县两级农村信用联社改革,全面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为“三农”提供稳定的金融支持。积极拓展农贷担保业务,全市6家农贷担保公司要积极发挥作用,有效解决农业龙头企业及农业大户在农产品的生产、收购、运销等环节中融资担保难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农业资源利用补偿机制。在水、土地、矿山和山林等各类资源的利用问题上,要转变传统观念,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资源利用补偿机制。这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资源,增强经济的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政府运用土地利用补偿机制,从土地出让金中划出一块,专门作为农民培训经费,用于帮助因被征土地而失业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其他农民素质培训。这种机制的创新,是解决当前政府对农业农村投入不足的有益探索。三要继续优化各类为农服务。及时开展信息服务。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要坚持经常下基层宣传扶农政策,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类农网和农业宣传工具要致力解决瓶颈制约,使农业信息能真正进村入户,社情~、农民需求能及时下情上报,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重农扶农的良好氛围。精心抓好培训服务。深入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用足用好专家师资库,积极开展各类涉农人员参加的培训班。切实抓好执法服务。要围绕“查伪劣农资、保农民利益”这一主题,深入开展绿剑系列执法行动,确保农资供应,维护农民利益。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市委“八个提升”,创新创业,奋发有为,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有民强市作出新贡献!

第五篇:全市三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分管农业县(市、区)长会议,总结2004年工作,交流2005年思路。刚刚过去的2004年,全市各地认真贯彻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市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宏观调控,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有亮点、有创新、有成效。

一、2004年“三农”工作的主要成绩及存在问题回顾2004年的“三农”工作,亮点很多,成效突出,可喜可贺。主要表现在六大方面。一是粮食生产实现“三增”。在各级重农政策的有力驱动和粮价上扬的拉动下,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粮食生产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的可喜局面,全市粮食面积、总量和效益实现“三增”。据统计,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224.22万亩,同比增加13.93万亩,增6.6%;总产达95.03万吨,同比增加11.20万吨,增13.4%。完成省粮食指导性计划播种面积212万亩的105.8%和产量85万吨的111.8%。农民种粮亩均收益在300元以上,比往年有较大增长。二是农业外拓发展较快。据统计,今年外拓基地新增379万亩(不包括外拓承包山林183万亩)。全市累计外拓农业基地562万亩(不包括外拓承包山林183万亩),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且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全省农业“走出去”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既是对我市农业外拓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市农业外拓工作的极大推动。三是阻击禽流感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尤其是禽流感防治工作,重点抓好清查疫情、强化免疫、严格检疫、堵截外源和落实联场带户责任等环节,构筑我市动物疫病防范体系。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取得了禽流感防疫攻坚战的阶段性胜利,保持了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势头。四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等工作成效突出。预计全市农业总产值141.9亿元,增长12.05%。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统计局预计,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70元,同比增长13.5%。农民收入中,一产收入的增幅明显提高。工资性收入(劳动报酬)和财产性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顺利实施。“创新枫桥经验,创建平安乡镇”工作扎实开展,农村社会稳定基础得到了有效加强。五是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进展顺利。各地积极组织参加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上海茶叶博览会、香港精品名茶博览会、省农博会、上海农博会等,大力推介我市名优特农产品,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昌县的“大佛龙井”、诸暨市的“绿剑茶”入选为全省十大名茶,诸暨的“冠军香榧”和嵊州的“山珍香榧”被杭州市评为“十大市民最喜爱的品牌农产品”,扩大了品牌效应。嵊州市、新昌县分别举行了浙江省第二届扁茶炒制大赛和大佛龙井茶王赛、采茶赛暨名优茶机械炒制演示活动,诸暨市举办了香榧节和第四届中国(国际)珍珠节。绍兴县举办了首届兰博会,共签约农业项目6个。六是重点工程扎实推进。“百千”工程和农民培训、林业、水利等重点工程等有序开展、扎实推进。全市新启动建设示范村36个,累计达到94个;新启动环境整治村263个,累计达到608个。全市各级投入村庄整治建设的资金已达6.8亿元,累计投入达到18.87亿元,其中市县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800万元,累计达到1.26亿元。2004年,全市共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7.1万人,其中9.6万人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劳务输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自主创业等多种途径实现就业转移,转移率达56%以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全市人工造林10.6万亩,完成省下达计划的348%,封山育林45万亩,完成102.3%,四旁植树188万株,完成计划的101.6%。完成农田水利建设投资6.75亿元,新增灌溉面积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1万亩;完成渠道砌坎389公里,加固水库136座,完成河道整治171公里。国家重点项目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2.4亿元,完成土石方506万方。去年我市“三农”工作成绩来之不易,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三农”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一是产业化规模偏小。表现为市场化程度较低,带动能力不够强,市场竞争力偏弱。二是农业引进外资还不多。绍兴农业要实现提升、提质、高效、环保、生态,引进外资、做大规模十分重要,虽然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引进的外资项目不多、规模也不大。三是农业基础工作比较薄弱。表现为农业抗灾救灾能力较弱;水利设施尤其是水资源、水环境、水质量问题突出,一方面是用水需求量在增加,另一方面是污染源也在增加。如果不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水资源紧缺将同土地一样,成为制约绍兴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动物防疫体系尤其是基层的动物防疫体系不够健全,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较大的隐患。四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尤其是纯农户增收难度依然较大。五是粮食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六是新农村建设推进比较缓慢。全市新农村建设很大程度还停留在典型示范上,面上建设推进进度比较缓慢。

二、2005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有利条件很多,尤其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不久前刚刚召开的全国、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确定了2005年“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提出加强“三农”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能松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这是我们党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上的深化,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切实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就做好我省“三农”工作提出必须执政为民重“三农”、以人为本谋“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改革开放促“三农”、求真务实抓“三农”。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与今年“三农”工作结合起来,抓住有利时机,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一个主题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树立科学的农业发展观,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八个提升”的工作要求,围绕“三增一减”,即增加投入、增加效益、增加收入、减少农民,积极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推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着力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

(二)做好三篇文章

1、做深做大加工农业。在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打造绿色茶都,构建花卉强市,提升珍珠之乡,创建蔬菜大市,推进现代营销,切实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推进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要调优结构,提升农业竞争力。紧紧围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粮食生产产业化,做优做大区域化特色产业,为发展农产品加工提供充足、优质的原料基地。要按照特色、高效、生态的要求,着力培育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加快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要根据绍兴的自然条件、地域特色和发展趋向,重点培育发展水产品、茶叶、畜产品、蔬菜、笋竹、优质稻米、干鲜果、蚕茧、花卉、中药材等十大优势产业。全年新增特色基地20万亩,累计达到220万亩;新增万字号基地3个,累计达到88个;新增绿色基地30万亩,累计达到130万亩。二要扶强龙头,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和辐射力。要继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投入,在政策、资金、科技和服务上进行重点扶持。鼓励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途径,做大企业规模,做强经营实力。明年要把年销售亿元以上企业作为培育扶持的重点。争取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新增6家。对于面大量广企业做到培育一批、发展一批、提高一批。通过深加工,促使农产品身价增值,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争取全市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5%以上。三要做精园区,形成农业经济新增长点。按照“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进度,促使入园企业早日投产、早出效益。全年新增投资2亿元。加大实施力度,优化基础设施配套,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到加工园区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大的项目,促进我市农产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要充分发挥园区在整合资源方面的优势,既要注重扶优扶强,促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逐步从资源型向资本型、智力型递进,又要注重培育扶强新生代、成长型农业企业,梯度推进,整体提升,使农产品加工园区真正成为精深加工、精品农业、精致园区的典范。

2、做强开放农业。按照“有限区域、无限发展”的发展思路,继续大力实施以外建基地、外拓市场、外向创汇、外引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四外并举”战略,努力推动绍兴农业实现跨区域产业化经营。一是创新政府的服务手段。各级政府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加强沟通,既要与外拓企业加强沟通,及时了解企业情况,鼓励企业“走出去”,又要一视同仁关心“走出去”的企业;还要加强与外拓企业所在地政府的沟通,不但要加强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更要注重提供法律帮助、融资等方面的服务,为外拓企业发展提供坚定的保障和支持。二是创新企业的运作机制。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利用自身的机制、技术、加工、营销、人才等优势,巩固提升和发展外建基地。加强原有基地的管理和建设,促使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提高基地的产出能力。有条件的企业要直接到原料地办加工厂,开设产地市场,使外建基地从提供原材料向提供初加工、半成品转变。通过努力,逐步形成茶叶、珍珠水产、粮食、蔬菜、干果等五大外建基地。积极培育外向型主导产业和主打产品,大力发展绿茶、珍珠等创汇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农业外贸商品的规模优势。出口型农业龙头企业要争权、扩权,用足用好自营进出口权,努力发展成为贸工农一体化的出口创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的开放度。三是创新区域之间的合作方式。在“走出去”的同时,更要注重“引进来”,加快我市开放型农业的发展步伐。要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引资”与“引智”并重,采取多元化、多领域的开放策略,拓展农业招商引资渠道,坚持外商内商一起招,外资内资一起引,引资引“智”一起抓,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提高我市农业的科技含量,吸引更多的外商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农业。

3、做大城市农业。大力发展城市农业,着力提升农业为城市消费服务的功能,促进城乡之间、城市与中小城镇之间的要素交流和资源合理配置,符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为新阶段现代农业的发展拓宽了空间,延伸了功能。一要准确定位。发展绍兴的城市农业,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创建生态城市的总体要求,根据地理特征、城乡格局、产业梯度和生产力要素流动规律等因素,以农、林、花、果、草、牧、渔及名、特、优、新产品和农业最新技术为主要内容,形成近郊、平原和山区等不同区域特色、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农业圈,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努力开发休闲观光农业,最终达到调整农业结构、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的目的。二要合理规划。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对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功能,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制定发展规划。按照“服务城市、改善生态、优化环境、提高效益”的要求,围绕绍兴大城市发展规划布局与城市消费需求,发展一批服务城市的蔬菜基地、美化城市的花卉基地,建设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休闲观光农业、林业园区。三要融合发展。城市农业是与城市发展融合在一起,满足城乡居民日益提高的生活、精神需求。要把握现代都市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这一心理需求,积极探索实践“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概念,将传统的农业第一产业与旅游、休闲、观光等第三产业有机结合,从而打破传统农业的局限,引进农外资源,拓宽农业的发展功能,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三)完善五大体系

1、完善粮食安全体系。一要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其前提条件是做到耕地的“保量提质”,“保量”就是要确保粮食生产面积不减少,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实行耕地“占一补一”,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质”就是要加大投入,多种途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生产能力。保护好已建成的标准农田,全年确保完成212万亩种植面积、85万吨产量,农田抛荒率控制在1.5%以内。要处理好确保耕地动态平衡与满足必要的建设用地需求的关系,要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宏观调控,在坚持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及时调整目标,突出重点;盘活存量,挖掘潜力,集约用地,严格管理。要正确处理好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个不准”要求和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系,在严肃认真执行“五个不准”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要努力办好粮食市场。从全市粮食需求情况看,五分之三以上需要靠市场调节供应。因此,要把办好粮食市场作为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来抓。围绕规模、设施和制度三个重点,健全和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增强政府调控能力。集中财力,加快市、县中心粮库建设。抓紧嵊州市中心粮库建设,争取明年年底完工,基本实现市县储备粮食存放在市、县中心库的目标。努力发展绍兴县亚太粮食批发市场、上虞市粮油批发交易市场、市区粮油交易市场等多形式的粮食市场,依托绍兴现有的各种市场网络优势,切实解决仓储、运输、短期资金周转等实际困难,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吸引更多的经营户,购销企业落户绍兴,增加实际的粮食储备量。三是扩大市外粮源。通过外租、外购、外买、外订单,扩大市外建粮食基地,确保市场需求。

2、完善绿色标准体系。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市场化的发展,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是制定、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快制定、推广农产品基地生产技术标准、加工标准、市场准入标准、检测方法标准,积极推行农产品生产企业管理体系认证,大力推行安全农产品认证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识管理。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强化日常监管,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配套完善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加快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建设,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流通市场建立快速检测点,开展质量自检,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控体系。三是努力夯实动植物检疫防疫基础。进一步落实防疫责任,完善防疫工作方案和具体操作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定期通报和督查机制,特别是要打好禽流感阻击战和松材线虫病歼灭战,确保绍兴农产品达到安全、绿色、优质,更好的打响品牌,打开市场。

3、完善科技支撑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农业新生长点崛起的先决条件,以新的生长点的崛起带动农业全面发展。要努力从过去偏重于争资金、上项目,转到依靠科技和人才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和产业化各环节的科技含量,提高产业整体效益上来。一是发展种源农业。要以国家级中华鳖原种场、绍鸭原种场、茶树良种繁育场、长毛兔生产科技创业园和名优水果引繁中心等26家重点种子种苗繁育场(中心)为载体,注重先进技术和实际推广相结合,做好提纯复壮和开发利用,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加快种子商品化进程,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科技增值。二是提升设施农业。近年来我市对农业基层设施特别是现代农业设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硬件设施,把软件跟上去,使投入和产出成正比,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明年力争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万亩,其中连栋大棚、单栋高棚面积增加到1.5万亩。三是改革农技推广体系。按照“重组基层推广体系,鼓励技术资本合作,发展民营科研组织”的要求,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整合农村科技力量,建立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体系。使农技推广逐步向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要精简人员、提高素质、突出重点,建设以龙头企业为载体,省、市(县)农科院和企业联结的“三合一” 民间科研机构;形成“以专业农技站为主体、农业科技示范场为载体、农民专业协会为网络”的“三位一体”农技推广模式;创建以科技下乡为手段,专业农技人员和土专家为主体的流动服务方式。

4、完善基础保障体系。一要加大农业基础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发展条件。全面开工建设曹娥江大闸主体工程,争取全年完成工程投资3.5亿元,继续加快闸前大桥工程施工进程,全年完成投资1.9亿元。完成水库保安20座、加固山塘水库300座,新增灌溉面积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万亩,渠道衬砌600公里。做好生态公益林的划区定界工作,开展湿地资源保护调研。二要加快新农村建设进度,改进农民生活质量。大力推进“百千工程”,要以改路、改水、改厕和垃圾集中处理、违障建筑拆除、村庄绿化为重点,对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切实改善农民人居环境。2005年完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20个,环境整治村建设200个。要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充实考核内容、完善考核指标、强化考核工作,全力推进“百千工程”的顺利实施。继续实施“千里清水河道”工程,建成清水河道200公里。继续实施“千里绿色林带”工程,全年完成规划重点公益林200万亩、绿色长廊260公里、绿色生态村100个。积极实施“百万农民饮水”工程。争取全年改善14万人的饮用水。三要加大农民培训和转移力度,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切实贯彻落实执行好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强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工程”,通过职业指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自主创业培训等多科培训模式,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农民转移就业能力。2005年完成培训农民10万人次,转移农民6万人以上。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模式,完善劳务输出管理体系,促进农民转岗就业。

5、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一要继续加大领导重视力度。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必须得到更多的保护,农民作为社会的基层、国家的基石,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明年在认真抓好中央、省各类政策贯彻落实的同时,市、县要根据各地情况和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出口政策,落实措施,加大对农扶持力度,有效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距。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市、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分管领导和涉农部门责无旁贷,其他部门要积极关心、帮助;县级以下主要领导要真正把工作精力放到农业农村工作上来,跳出农业发展农业,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二要继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巩固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积极推进乡镇管理体制、教育体制配套改革,通过强化行政统筹,降低行政成本,从源头上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和转移。要积极探索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以进一步加快农村的发展。稳步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切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意见》,积极稳妥地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着力加快农村经营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要求,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民走向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资金、物资和产品销售等服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序开展农村金融改革改革,按照国务院、省有关文件精神和统一部署,稳妥推进市、县两级农村信用联社改革,全面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为“三农”提供稳定的金融支持。积极拓展农贷担保业务,全市6家农贷担保公司要积极发挥作用,有效解决农业龙头企业及农业大户在农产品的生产、收购、运销等环节中融资担保难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农业资源利用补偿机制。在水、土地、矿山和山林等各类资源的利用问题上,要转变传统观念,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资源利用补偿机制。这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资源,增强经济的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政府运用土地利用补偿机制,从土地出让金中划出一块,专门作为农民培训经费,用于帮助因被征土地而失业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其他农民素质培训。这种机制的创新,是解决当前政府对农业农村投入不足的有益探索。三要继续优化各类为农服务。及时开展信息服务。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要坚持经常下基层宣传扶农政策,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类农网和农业宣传工具要致力解决瓶颈制约,使农业信息能真正进村入户,社情民意、农民需求能及时下情上报,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重农扶农的良好氛围。精心抓好培训服务。深入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用足用好专家师资库,积极开展各类涉农人员参加的培训班。切实抓好执法服务。要围绕“查伪劣农资、保农民利益”这一主题,深入开展绿剑系列执法行动,确保农资供应,维护农民利益。同志们,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市委“八个提升”,创新创业,奋发有为,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有民强市作出新贡献!

下载三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全县“三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三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农村......

    三农会议董事长发言稿

    合作社成立大会理事长发言稿 各位领导,全体合作社成员员: 大家上午好! 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与支持,委任我为合作社理事长,谢谢各位股东、各位董事! 今天,贵阳花溪金石三农农产品种植......

    “三农”保险领导讲话

    2012年全市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尊敬的闫市长、各位领导: 大家好! 作为我市政策性“三农”保险承办单位,我非常荣幸代表人保财险咸宁分公司出席今天的会议,并感......

    “三育人”会议讲话

    “三育人”会议讲话加快“三育人”工作步伐,促进我校跨越式发展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大连大学“三育人”表彰大会。我代表校党委和行政,向在“三育人”工作中受到表彰......

    三为三落实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三为三落实动员会议上的讲话关于“三为”主题教育 在上次县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县委对“三为”主题实践活动已做了动员安排,县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为党旗增辉、为发展......

    农房建设安全会议讲话材料

    农房建设安全会议讲话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如何抓好全镇农房建筑安全作如下发言。不妥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全镇农村建筑安全现状 今年随着我......

    民主生活会议上讲话

    在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议上的发言 县委常委、副县长陈晓琴 (2008年8月28日)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的统一要求,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本人就今年以来在......

    处室会议上讲话

    在处室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处室建设是我们一直以来常抓不懈的工作,如何打造一支富有执行力、战斗力、凝聚力的人员队伍是一个常思常新的课题。(建好队伍是干好工作的基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