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讲稿

时间:2019-05-14 19:0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讲稿》。

第一篇: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讲稿

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技术

(一)、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创立

(二)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要点

1、无意识(或潜意识)理论

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意识是人能自知自觉的部分。

无意识是心理活动的深层部分,包括本能和欲望,不能被本人意识到,但能量并没有消失,在无意识中积极活动,追求满足。由许多被遗忘的经验组成,虽未被意识到,但在一定程度上主宰着人的精神活动。这些被压抑的本能和欲望,往往以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心理疾病的根源。

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状态。属于意识的范围。

2、人格三分论

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以生物本能为驱动力,追求快乐原则。

自我,约束本我盲目冲动,他是一种意识机能,受现实原则支配。他的动力完全来自本我,为本我利益服务,在本我需要和现实可能意加以调节。

超我,他的作用在于压抑本我违背社会道德的无意识冲动,或通过自我调节使无意识冲动升华,从而达到顺应社会价值的境界。超我从童年时就开始发展,儿童的行为符合社会价值观念时受到父母和他人的称赞,产生喜悦和自豪的感受:反之,超我则谴责自我,从而引起内疚和抑郁,这些消极情绪有可能成为心理疾病的根源。

3、性本能理论

把性本能的驱力称为力比多。依力比多的发展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口欲期:(0------1岁)主要活动为口腔的活动。吮吸、吃、吃手指、撕、咬等。

肛欲期:(1-------3岁)肛门排泄型,肛门便泌型。

性器期:(3-------6岁),恋父恋母情结。

潜伏期:(6------12岁)

青春期:或生殖期(12岁以上)

4、早期经验论

他认为,一切神经症都是由于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那些幼年精神创伤和痛苦体验所致。他认为神经症形成的根源是未能得到解决而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幼年期形成的症结,到青年或成年后在精神上反映出来,表现为神经症或精神疾患。

5、释梦理论

他认为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在睡梦中得以表现,就构成了梦境,梦是愿望的达成。但在睡梦中“自我”和“超我”的心理检查机制仍在发挥作用,使本能欲望不能赤裸了表现自已,因而本能欲望只能采取象征的、曲折隐晦的手法来求得自我表现。把梦境分为两个层次:显梦、隐梦。显梦是梦的表面情节,可以回忆。隐梦通过显梦表现本能欲望。隐梦转换成显梦有赖于梦的运作机制,有四种机制:

凝缩:即几种隐义以一种象征出现。

换位:被压抑的欲望调换成不重要的观念。

戏剧化:将欲望表现为具体形象

润饰:醒后将颠倒错乱的梦境加以条理化,将本能欲望掩饰起来。

二、其他精神分析学家的理论

(一)阿德勒的理论

与弗洛伊德的分歧起于对补偿作用的理解。弗认为,性发育不全的病人有一种补偿缺陷的需要,因而在其他特征中会表现的更“阳性”或“阴性”。阿德勒认为,补偿作用不仅限于性生理,而是适用于任何一种体质缺陷。如缺眼,缺鼻等。

阿德勒的几种观点:

1、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认为生命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论是有意识或无意识都是作为一个整体为达

到某一共同目的而活动的。

2、人不是被动的机器 18世纪一些哲学家为了反对宗教神话,提出了“人是机器“的命题。把精虫变成人和毛

虫变成蝴蝶来对比。机器是零部件的简单的拼合,是被动的,但人是主动的。

3、统一人格的心理要素:追求优越目标和创造力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在追求一定的目标,各人追求的目标可能是不同的,但有一共同的特征:即都是为了克服低下的处境,上升到优势状态。阿德勒认为,创造力是遗传和环境以外的第三种因素,形成一种克服生活或道路的障碍和追求有约目标的行动。创造力人人都有,但对他的目标所吸引,因而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表现。创造力和遗传、环境三者的相互作用从童年开始一个人逐渐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选择的结果形成了每个人的独特人格结构。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人个结构的表现。他认为人格的形成过程是从4岁或5岁以后才开始的,因为4岁活5岁以后自我和有目标有指向的创造力开始形成,这是自我和创造力便成为控制人格发展的因素,费德勒的自我和弗洛伊德的自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从本能种派生的,而超我又是从自我中派生的;阿德勒的自我是创造力与追求目标的结合,自我的追求目标统一着人格。阿德勒不赞成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他认为环境影响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与创造力相联系的追求目标,目标一旦确定,环境的作用便成为一种从属因素。

4、社会兴趣和活跃程度:两种人个变量

阿德勒认为,在人格结构的行程中,起定向作用的是社会兴趣。

什么是社会兴趣呢?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一种先天的潜能,是人一生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的潜能。社会兴趣的培养在早期是家庭教育的任务。在这方面母亲起关键作用。

社会兴趣作为一种力量不是对人的约束和压抑,而是对人的促进和解放,他使人不断追求进步,追求未来更加美好社会。社会兴趣是决定一个人生活发展方向的重要人格变量。

阿德勒认为还有另一个人个变量——活跃程度。社会兴趣相当于方向和空间。活跃程度相当于速度和时间。

社会性趋于活跃程度这两种人格变量的结合产生四种人各类型:“统治型”“依赖性”“回避型”“社会型”。

(二)、荣格的理论

荣格和阿德勒都统府洛伊德在观点上有深刻的分歧,但作为一种思想体系,荣格比阿德勒更接近弗洛伊德,因而他建立自己的学派也困难,荣格学派称分析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很接近。荣格的理论可概括为一下三个方面:

1、人格结构的三个基本范畴: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和意识我。

荣格的无意识概念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不同。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局限于个人的生物性本能;荣格认为,人格结构有三个基本范畴。第一是个体无意识。第二是集体无意识。它是一种超个人的种族经验,一种种族本能,它不是在压抑下感受到的,而是遗传的精神模式作用的结果,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第三是意识我。它包括存在于我们意识中的全部印象、记忆、思想和感情。其作用是对大量涌来的刺激进行筛选,过滤琐碎的、无意义的、有害的成分,吸收有价值的内容,这样,使意识变得越来越充实。

2、内倾——外倾论

个性的内外倾向论是荣格的重要学说之一,也是心理学中很有影响的一种理论,意识有两种倾向:内倾、外倾。

荣格认为,意识的选择功能是由我们认识世界和做出反应的两种倾向决定的。

外倾者的心理能量主要指向外部世界,客观事物和外部事件是他的兴趣所在:他的表现是坦率、友善、好交往,容易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

内倾者的心理能量主要是内向的,兴趣不再外部本身,而更关心主体本身的反应或自身的内部生活;内倾者在人群中总会有些不安感,独处时才比较适意。

荣格认为,意识除了有两种倾向外,还有四种活动方式:思维与情感,感觉与直觉。

内倾向的僵化可能形成强迫神经症:外请发展的失调可能形成癔病。

3、人生发展阶段论

弗洛伊德学说,强调早期经验的影响作用,本世纪中叶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认为人的一生发展是有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不能完全归于早期的影响。荣格的人生发展阶段论便是这种理论的先驱之一。

荣格认为,我们不是童年经验的俘虏,人格发展是一生的过程,关键的转变期在35岁至50岁之间,40岁以后才是人格发展的成熟期。荣格把一生人格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1)、童年:出生到15岁左右;(2)、青年和青年成人:15岁到35岁;(3)、中年:35岁到50岁;(4)、老年:50岁以后;

童年的生活是从无疑是开始的,稍后是受父母的影响,按照父母的嘱咐行动,没有独立的有意识的心灵或意识我。

青年是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开始脱离父母的影响。不得不独立处理婚姻、职业和社交等多种问题,意识我在逐步成长。

中年期,个人事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婚姻、职业、社会地位的追求开始让位给更深刻的生命价值的思考。这一阶段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在心理健康与人格崩溃之间做出选择。最后一个阶段的老年期发展取决于中年期危机解决的程度,中年危机解决得好,老年期的生活就充满新的欢乐。如果中年期危机未能适当解决,就会变得多疑、小气、好卖弄经验,一味追求生命的延长而忘记了生活的真谛。

危机和危机解决在中年期出现,这一提法是荣格发展心理学的核心观点,荣格曾以他在心理诊疗中提出的统计数字说明,男子在40岁左右发生精神抑郁症的要比青年期多得多,妇女略早于男子,中年心理危机的征兆是:性格发生变化;原有的兴趣消失或减弱,新的爱好出现;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有些可能变得很刻板,出现偏执的迹象;

为什么会在中年出现这些变化呢?是对死亡的畏惧吗? 荣格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中年距离死亡尚远; 是面对后半生的畏缩和彷徨吗?

荣格认为有这种成分,不过本质的问题是由于精神生活中长期酝酿的结果。

(三)、霍妮的理论

霍妮认为,人的内在本性是建设性的,但他也存在着内在的冲突复杂性,神经症患者就是这种复杂冲突的牺牲品,每一个神经症患者都在同自己作战。

(四)、沙利文的理论

沙利文强调人际关系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在他看来,人格只能通过人际关系的表现来研究,一个人长期脱离和他人的关系,人格就会退化,割断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动物断绝氧气那样致命。

三、常用的分析治疗方法及案例

(一)、自由联想与疏导宣泄

自由联想与疏导宣泄是分析治疗的基本方法。疏导宣泄的基本原理是让病人将压抑在心头的精神重负和内心深处的隐私痛快地诉说出来,这样可以使心头的重负得以释放。

(二)、认识与领悟治疗

认识与领悟治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领悟疗法,包括一切通过言语的开导使来询者对其病因有所领悟,从而缓解和治愈疾病的心理治疗。

狭义的领悟疗法,则专指采用精神分析法进行的心理治疗。通过心里(或精神)分析,引起病人的回忆、联想,将潜意识层中的病因召回到意识领域,使病人意识到这些心灵深处的“病根”与当前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病人在理智上、情感上真正达到了认识和领悟。

(三)、暗示疗法

暗示疗法是通过心理暗示的作用,解除患者的疑虑,增强康复的信念,改善不良的心境。减轻精神负担,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所谓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语言或动作,以含蓄的方式,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心理活动形态。

暗示分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权威暗示效应”是明显的他人暗示。

祖国医学文献曾有“泻蛆治膈”和“吐虫疗疾”的案例。充分说明了心理暗示在致病和除病中的明显作用。

(四)、焦虑与心理防御

1、焦虑的根源与种类(1)、焦虑产生的根源。(2)、焦虑的种类: 第一、现实性焦虑。第二、神经性焦虑。第三、道德性焦虑。

2、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也称自我防御。当自我以理性的方式消除焦虑而未能奏效时,就必须改变为非理性的方法来缓解焦虑,从而达到自我保护免于发生身心疾病的目的。关于自我防御,弗洛伊德提出以下两点认识: 第一、自我防御是在无意识水平进行的。

第二、自我防御往往具有伪装或歪曲事实的特点,其作用在于保护自我。常见心理防御方法有如下几种:(1)、转移作用。(2)、否认作用。

(3)、文饰作用。也称“合理化”反应。或“酸葡萄心理”,把吃不到的葡萄说成是酸的,借以寻找心理上的慰籍。

(4)、投射反应。所谓投射,是指把自己的想法反加在别人身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等都是一种心理投射。品德高尚的人与人相处,如无明显迹象一般不会把人想得很坏;心怀叵测的人,常怀疑别人和自己有同样的龌龊动机;一个对某人有爱慕之心的人,常常把对方的一般举动猜测为对自己有好感的表示。

(5)、摄人反应。也称“仿同”作用。如家长常粗暴地打骂自己的孩子,孩子就可能摄入了家长的行为方式在学校对同学的态度也很粗暴。(6)、补偿反应。

(7)、抵消反应。如人们在无意识中伤害了别人,赶快说:“对不起,请原谅”等道歉的话语,来抵消自己行动中的过失,以减轻心理上的不安。一个道德感很强的司机,匿名给车祸受害人寄钱,来抵消自己心理上的犯罪感等都是抵消反应。(8)、隔离反应。(9)、幽默反应。(10)、升华反应。

第五章

行为疗法

第一节 行为疗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行为疗法与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学派并非同一概念。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与实验研究

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它是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形成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1913~1930年为早期行为主义。30年代为新行为主义。

早起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1878-1958),以S-R(即刺激—反应)的公式来解释人和动物的行为,拒绝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内部心理活动。

托尔曼(E.CH.Tolman,1886—1959)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将“S-R”的公式修改为“S-O-R”,“O”即中间变量。

华生认为,恐惧、愤怒和爱是仅有的不雪儿能的三种情绪反应。人类所有的其他情绪反应都是条件作用的过程。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巴甫洛夫(1849——1936)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了“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这两个概念。

三、桑代克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桑代克(E.L.Thorndike,1974-1949)是研究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重要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先驱。

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被认为是美国第一流的行为主义者。

四、米勒的内脏活动实验

米勒(N.E.Miller)美国心理学家,把操作性的条件反射的原理应用与训练动物控制内脏生理活动的实验。

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A.Bandura,1925-)美国心理学家,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认为个性是个人行为的总和,是在任何环境交互作用中通过观察学习而形成和发展。他不重视个性的稳定性,认为个性形成之后受环境影响仍可改变。人的一致性行为是在各种不同情境下对类似学习进行概括的结果。即受情境影响也受个人对情境认知评价的影响。

社会学习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学习方法。社会学习和示范作用分为三个步骤:

(1)、注意(2)、记忆(3)、认同与定型

第二节

系统脱敏法

一、什么是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20世纪50年代有精神病学家约瑟夫·沃尔帕(Joseph Wolpe)创立的。

系统脱敏法的治疗原理是对抗条件反射。

二、系统脱敏法的机理与变式

交互抑制法主要是应用反应竞争的方法通过训练治疗心理疾病。系统脱敏的变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快速脱敏法

2、接触脱敏法

3、自动化脱敏法

4、情绪意向脱敏法

三、系统脱敏法的应用范例

第三节

行为治疗的其他方法

除系统脱敏法外,还有许多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行为疗法。

一、满灌疗法

满灌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迅速、充分地向患者呈现他所害怕的刺激,经过实际的体验他感到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后果,恐惧感就会慢慢消除。刺激的出现要坚持到患者对此刺激习以为常为止。

二、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欲戒除的目标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惩罚性刺激结合出现,以对抗原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形成新的条件反射,用新的行为习惯取代原有的不良习惯。

在治疗中常用的厌恶治疗形式有以下几种:

1、电击厌恶疗法

2、橡皮圈疗法

3、药物厌恶疗法

4、想象厌恶疗法

三、松弛疗法

1、肌肉松弛法

2、深呼吸练习操

3、凝神法

4、意念集中法

四、生物反馈疗法

第六章

人本主义治疗与健康人格理论

人本主义治疗的创始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第一节

罗杰斯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s,1902-1987)是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家。

一、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罗杰斯心理治疗的提法是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非指导性治疗——患者中心治疗——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二、潜能实现的自我知道原理

罗杰斯心理治疗的思想基础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的尊重和信赖。

1、人性发展中的建设性方向——造型倾向

罗杰斯认为,人性的发展和生物进化一样,具有建设性的方向。他把这种方向叫做“造型倾向”(Formative tendency)

罗杰斯还提出“人的建设性”概念,认为人的基本属性是建设性的、可以信赖的、他承认人有侵犯冲动和多种浮躁的心理冲突,但解决这些冲突不应采取心理防御的态度。心理防御无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甚至是有害的。

2、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罗杰斯认为,在病态和健康之间并不存在断裂的鸿沟。患者虽有心理障碍,但并没有放弃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

罗杰斯听说的美好生活意味着这样一些特征: 首先是对经验采取日益开放的态度。第二个特征是更加重视现实的生活。第三个特征是对自身机体不断增进的信赖。

三、良好人际关系的原理

罗杰斯认为,人的许多变态行为和疾病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不适当的环境使人的潜能不能发展或向歪曲的方向发展。在这些不适当的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因此,治疗成功的关键是为病人提供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罗杰斯提出了良好人际关系的三项原理:倾听;真诚;给予爱和接受爱。人际关系的第一条原理是倾听。罗杰斯认为与人交往时首先要认真地听。人际关系的第二条原理是真诚。罗杰斯认为,在与人交往时,当自己能接触到他人的真实思想和情感时,时间非常愉快的事。

人际交往中的第三条原理是给予爱和接受爱。

四、人格发展中的自我概念

“自我”是罗杰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1、什么是自我概念?

对自己心理现象的知觉、理解和评价。是个人意识到的自我。

2、自我概念的形成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在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婴儿早期不能把自己从外部环境中分离出来,以后在自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通过语言媒介中“我”的应用。

怎样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呢?罗杰斯认为这与儿时能否得到积极的关注有关。关怀、爱抚、同情、认可、尊重、喜爱一类的态度会使儿童感到温暖和满足,儿童天真和真实的自我就能得到表现,健康的自我概念容易形成。但父母的关注往往是又条件的:儿童的行为只有符合父母的价值观念,才会得到肯定,否则就会受到批评。斥责、甚至惩罚。罗杰斯把这种条件成为价值条件。儿童迫于价值条件,往往会优先迎合父母或他人的评价,而拒绝对自身经验(如愿望和体验)的评价,于是和真实的自我渐渐疏远,自我的不协调状态便会出现。如果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呢?罗杰斯认为,理智而民主地对待儿童的行为是可取的态度。

第七章 理性情绪疗法与支持性治疗

理性情绪疗法(简称RET法)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治疗理论和方法。创始人是心理治疗家艾利斯。第一节 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论基础

艾利斯(Albert Ellis,1913—)是美国现代心理治疗家。

一、艾利斯的人性观

理性情绪疗法的认识基础是艾利斯的人性观。人生来就具备理性和非理性的两种思维,理性思维是合理的思维,非理性思维是不合理的思维。理性思维是人珍惜生命,通过思考和学习推动行动,迈向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目标。理性思维使人能用语言表达自己,与他人沟通并建立亲密的关系。

非理性思维使人迷信固执、自怨自艾、缺少涵养、盲目冲动或要求自己和他人十全十美,由于对环境和他人要求过高,因而难于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在孤独和苦闷中生活,必然会产生许多情绪上的困扰。

二、A-B-C性格理论

A-B-C性格理论在理性情绪治疗中有核心意义。这一理论的基本认识是:引起情绪障碍的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实践经历者对该时间的评价和解释。A,B,C来自三个英文字的字头,它们分别代表一下内容: A-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当事人在遇到诱发事件后产生的信念(Beliefs),即对事件的评价和解释; C-当事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

什么是影响当事人情绪和行为的直接原因呢?通常认为,诱发事件A是情绪和行为C的反映,A是C的直接原因。

三、易导致心理障碍的11中非理性信念

1、自己绝对要活的周围的人,尤其是周围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2、要求自己是全能的,只有在人生道路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成就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世界上有许多无用的、可憎的、邪恶的坏人,对他们应歧视和排斥,给予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4、当生活出现不如意的事情时,就有大难临头的感觉。

5、人生道路上充满艰难困苦,人的责任和压力太重,因此要设法逃避现实;

6、人的不愉快均有外在环境因素造成,因此人是无法克服痛苦和困扰的;

7、对危险和可怕的事情应高度警惕,时刻关注,随时准备他们的发生;

8、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决定了现在的行为,而且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9、人是需要依赖他人而生活的,因此,总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人让自己依附;

10、人影十分投入地关心他人,为他人的问题而伤心难过,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情感的到寄托;

11、人生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一个精确的答案和完美的解决方法,一旦不能如此,就十分痛苦。

心理学家韦斯勒(Wssler)总结出以上不合理信念的三个特征,这些特征是:绝对化的要求;以偏概全;糟的很。

第二节 理性情绪疗法的目标、方法与步骤

一、治疗目标

1、总体目标

2、具体目标 二,基本步骤

三、治疗方法

着重介绍一下“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法”、“认知家庭作业”及“合理的情绪想想技术”等方法:

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法(1)、质疑式。

提出如下问题:“假如你真有点驼背,是不是你的人生价值就难以体现了呢?”“你对周围生理上有某些不完善的人怎么看?是不是他们就找不到工作或难以成就事业?你是否会因此而看不起他们?”

(2)、夸张式。夸张式的辩论方法是将来询者的不合理信念加以夸大,让他对自己的问题看得更清楚些。

例如,一个患有回避交往障碍的人,总希望躲开别人,自己一个人呆着。为了纠正他的这种错误观念,可以提一些夸张的问题,如:“你不愿意和同学接触,那要和同学们一起听课怎么办?是不是要老师给你一个人单独讲课?如果和老师也不愿意接触,要不要把老师的讲课录下音来,把老师的板书摄下像来?但又请谁去为你做这些事呢?如果要请人做这些事,是不是也需要和人打交道?”

2、认知家庭作业

艾利斯研制出一种合理情绪治疗的自助量表。量表中有ABCDE五项内容,五项内容均由来询者自己填写和王城。它们代表的内容是: A——诱发事件;

B——来询者在遇到A后相应而生的认识或信念; C——来询者的情绪与行为的反应; D——对自己不合理信念的反驳; E——辩论后的情绪与行为变化

完成作业时首先找出A和C,然后再找B。接着找D,完成D的过程就是与自己不合理信念辩论的过程。

3、合理情绪的想象技术

第二篇: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113

《心理咨询与技术》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些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明星的一举一动,这种心理现象是--------------()A、压抑作用B、否定作用C、认同作用D、投射作用

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理现象是-----------------------------()A、压抑作用B、否定作用C、反向作用D、投射作用

3、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由本能冲动所组成。被称为----()A、本我B、自我C、超我D、冲动

4、精神分析认为,人格中受“现实原则”支配的部分被称为-----------------()A、本我B、自我C、超我D、冲动

5、精神分析认为,人格中受“快乐原则”支配的部分被称为-----------------()A、本我B、自我C、超我D、冲动

6、精神分析认为,人格中受“理想原则、道德原则”支配的部分被称为---------()A、本我B、自我C、超我D、冲动

7、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愿望和动机,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A、否认B、投射C、抵消D、退行

8、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使人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件,似乎其从来没有发生

过,这被称为--------------------------()A、否认B、投射C、抵消D、退行

9、把为社会或者超我所不能接受、不能容许的冲动的能量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能量。

这被称为------------------------------()A、否认B、投射C、抵消D、升华

10、因某事物而引起的强烈情绪和冲动由于不能直接发泄到这个对象上,会转而向另一

个对象发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被称为-----()

A、置换B、投射C、抵消D、退行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咨询会谈中可以使用的非言语性技巧有----------------------------()

A、谈话速度B、谈话语调C、谈话语气

D、身体语汇E、目光接触

2、伊根认为有效的咨询者应该学会理解和观察来访者的非言语行为,它们包括

---()

A、躯体行为B、面部表情C、声音特征

D、生理反应E、综合印象

3、常见的对人格障碍的分类主要包括------------------------------()

A、反社会型B、偏执型C、冲动型

D、分裂型E、强迫型

4、指出下列常见的精神活性物质。----()

A、酒类B、鸦片C、咖啡因

D、大麻E、兴奋剂

5、指出下列属于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

A、自由联想B、释梦C、阻抗分析

D、移情分析E、脱敏治疗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道德准则。

2、试述咨询和治疗中的主要变项。

3、简述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的共同要素。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举例阐述理性情绪疗法的过程。

2、结合实际论述森田疗法的治疗原理和原则。

第三篇:沙盘游戏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一)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www.xiexiebang.com

沙盘游戏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一)沙盘游戏的发展历程:

一、沙盘游戏的历史渊源 1.古代传统中的神秘之沙 占卜仪式 西藏佛教徒 中国民间 巫师

2.童年象征性游戏中的玩偶

二、地板游戏

威尔斯(H.G.Wells,1866—1946)孩子从这种“地板游戏”中获得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愉悦”,并且一直坚定地认为,游戏能促进人的创造性思维。

三、世界技术 玛格丽特·洛温菲尔德

四、沙盘游戏 1.沙盘游戏的寓意

“沙盘游戏”(sand-tray and sand-play)的名称给了三个“关键词”:“沙”、“盘”和“游戏”。

2.“沙盘游戏”的结构

(1)沙盘游戏者、沙盘分析者、沙盘游戏室(包括沙盘以及沙盘玩具模型)以及“沙盘游戏”的气氛(包括沙盘游戏者与沙盘分析者的动态关系,以下简称游戏者和分析者)等诸要素构成的整体。

(2)沙盘中的时空概念。

(3)沙盘玩具模型可以有结构性的分析。

(4)面对游戏者最终完成的沙盘图画 时,需要把“沙盘游戏”的结构性内涵进行整合与发挥。3.卡尔夫与东方思想

中国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太极图”,作为其“沙盘游戏”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因而,太极四象阴阳五行,一直是卡尔夫所追求的“沙盘游戏”治疗的本质性内涵,并将其作为沙盘游戏方法技术的内在核心结构。

第 1 页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www.xiexiebang.com

五、箱庭疗法

注意不过于强调去表现卡尔夫的象征性解释理论及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而是把箱庭疗法作为罗杰斯的“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的延长或补充,强调治疗者在进行箱庭疗法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重视治疗者与来访者的关系及个案的流程和发展的可能性。

六、沙盘游戏在中国的传播

两个旗帜性人物,一个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张日昇教授,另外一个是华南师范大学的申荷永教授。张日昇的称其技术为“箱庭疗法”,申荷永称其技术为“沙盘游戏”。

沙盘游戏的理论:

一、沙盘游戏的治疗机制

沙盘游戏发生作用的机制主要有五个要素:

(1)重视患者与治疗者的关系,称之为母子一体性(the mother-child unity)。(2)以沙箱为中心,创造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

(3)这一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可以使患者自我治愈力得以发挥。(4)普遍无意识的心象。(5)玩具的象征意义。

二、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 1.精神分析理论之客体关系理论 2.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3.以人为中心疗法(人本主义理论)4.东方文化 5.投射理论

(1)给无结构的材料赋予结构(2)减弱来访者的心理防御 6.表达性艺术治疗 7.卡尔夫的整合性思想(1)自性及其发展的意义(2)自由与保护的作用(3)自性化与整合性

第 2 页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www.xiexiebang.com

沙盘游戏工作室的基本要求:

一、沙盘游戏工作室的布置要求

1、沙盘游戏室的设置

2、团体沙盘游戏室的设置

二、沙盘游戏的材料

1.沙箱/57×72×7(cm)外侧涂深颜色或木本色,内侧为蓝颜色 2.沙/细密、干净

3.玩具/通常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建筑物、交通工具、家具设备、生活用品、抽象图形(如三角、五星、球体等)、自然界物件如石子以及各种象征符号等。

4.记录工具

三、沙盘游戏的操作者的要求 1.箱庭疗法的设置:守护曼陀罗 2.沙盘游戏师在治疗关系中:母亲和禅师

温尼克特说:“最初,母亲本身就是这个促进发展的环境”。类似的观点包括包尔比的安全基地、比昂的包容、科胡特的自体客体,这些类似的观点都强调了在治疗时间内,治疗师对于来访者神入理解的重要性。

禅师所表现的是无缚的自由和平常心的睿智,他对于弟子是充满节制的启发式。

3.沙盘游戏过程以一套象征性的语言表达自己,一种象征语言的深刻的知识 ——他们表现在宗教、神话、童话、文学和艺术中——是必不可少的。荣格发现的深度心理分析的符号系统特别实用。

建议是去多阅读文化人类学和神话学的作品

第 3 页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www.xiexiebang.com

沙盘游戏的操作技术:

一、沙盘游戏的应用范围

1.心理临床应用:团体咨询/危机干预/日常咨询 2.在医疗系统的应用 3.在幼儿园、学校系统的应用 4.家庭疗法中的箱庭疗法应用 5.在社区、企业机关的应用 6.沙盘游戏的适应症(1)自闭症等言语和交流困难(2)焦虑等情绪困难(3)注意缺陷、多动(4)攻击性行为(5)人际关系困难

二、沙盘游戏的过程

1.沙盘游戏的引入,建立信任关系

如果出现一些场景,也可以建议来访者进行沙盘游戏,此时可以告诉来访者:用沙子和玩具创造一个世界。需要引入沙盘游戏的场景主要包括:

(1)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卡住了,不好继续进行下去;(2)来访者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或者想法;(3)来访者感觉到自己心里的阻塞;(4)出现一个强烈的无法了解的梦境;(5)显得咨询非常困惑;(6)在必须作出的决定中挣扎;(7)要解决一个为难的问题;

(8)要修复一个他认为似乎已经准备要面对的创伤。

2、体验沙盘作品

(1)第一阶段:向来访者介绍沙盘游戏(2)第二阶段:构建世界

在沙盘游戏制作的过程中,咨询师还要注意以下细节:

第 4 页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www.xiexiebang.com

A.注意来访者接近沙箱、选择玩具以及创造世界的方式,来访者的特点要予以记录。B.要注意来访者挑选玩具的属性,如颜色、质地、尺寸、形状和大小比例。C.来访者移动玩具时候的形态举止。D.玩具朝向的方向,玩具在沙箱的位置。E.记录沙盘制作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3.体验和重新配置

(1)体验阶段

咨询师可以告诉来访者:“这个世界是你的世界,花一些时间畅游其中,让它接触你的内在,不只用你的眼睛,同时也要用你的所有的感官来经验它,探索它,并且了解它。你可以保持沉默,或者分享涌现在你身上的任何状况”。

(2)重新配置阶段

咨询师可以说:“既然你已经全部体验过了,你可以发现它就是你希望要的样子,或者你可能发现你想对目前的世界进行改变,你可以移动任何玩具,添加或者移出任何你觉得合适的玩具”。

4.治疗阶段

(1)倾听来访者的故事阶段

这个阶段咨询师要做的是引导、接纳、倾听和不解释。(2)治疗性介入阶段

鼓励来访者更广泛的去经验、体验和探索世界或者世界一个特定场面 介入性治疗时期通常需要10-15分钟 5.记录阶段 6.过渡 7.作品的拆除

沙盘游戏的象征与分析:

一、沙盘游戏的象征意义

1、来访者书写的内容不仅停留在意识层面,而且还包括无意识层面可能的意义。

2、象征是相对稳定和绝对变化的统一,不同的玩具会因来访者的不同而不同。

3、咨询师所要做的是倾听来访者的叙述,而非是硬套其象征意义,否则,那很可能是咨询师自己内心的投射。

二、原型在在沙盘中的表现

第 5 页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www.xiexiebang.com

1.人格面具 2.阿妮玛和阿妮姆斯 3.智慧老人 4.上帝原型 5.英雄 6.阴影

三、常见实物的象征意义 1.人物

人物可能是来访者自己不同人格面具的表现,也可能是来访者对生活世界中已经或者渴望出现的人格品质的形容与表达,也投射出来访者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

eg:(1)宗教人物:来访者可能正处于一种关键时期,渴望获得超自然力量,以及一种精神寄托。(2)父亲和母亲:父亲象征著权威、风度、坚毅、严格、男性气概和默默的关爱,也象征著见识的宽广、责任和保护者;母亲象征著慈爱、宽容、和温和。

(3)别人:可理解为其对自己人格某一方面的陌生感,或是对交流对象的陌生感。2.植物

树木:箱庭作品中的树木的生长状态可以探知来访者生命力的状态。花卉:美的象征,常用来比喻女性。

草:箱庭作品中很少出现单株小草,而更多表现草地、草原,从而表现出来访者勃勃的生机,而沙漠中的一片草地却是希望、新生的象征。

3.动物

考察作品中动物的象征意义,可以触及来访者无意识中的人格内涵。作品中出现的动物,既可能是来访者本身所崇尚欣赏品质的具体化,也可能是自己恐惧担忧的象征。

eg:(1)兔:与人类生命、人们美好的希望相连。

(2)牛:在中国,经常会强调牛劲,要有些牛的精神。老黄牛,脾气倔强。牛还有献身精神。(3)虎:虎作为山中的大王,是巨大能量、活力、勇敢、威严、和权势的象征。

第 6 页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www.xiexiebang.com

(4)狼:箱庭作品中出现狼,可能象征来访者心中恐惧多种东西,尤其是那些攻击性、破坏性的兽性能量。女性来访者的作品中出现的狼,则可能还象征著对男性性的恐惧。母狼是母性强烈爱子情结的代表。

(5)鸟:象征自由、自然,被视作是天地之间的使者。而不同种类的鸟其象征意义也存在著差异。4.物品:主要从其功能、外形上予以考虑(1)照明物:希望的象征意义。(2)乐器:情感倾诉。

(3)武器:武器是冲突矛盾的用具,是攻击性的象征,也是自我保护、防御的象征。沙盘作品中武器的出现一般理解为攻击或防御,但如果武器与其他一些性象征有关的物品一起出现时,如剑与蛇、箱与盒一起呈现时,可以从性的角度予以理解。箱庭作品中出现武器还说明来访者生活得紧张和焦虑。

5建筑

房屋:箱庭作品中的房子就是家的或归宿的象征意义。房子还象征著来访者本人心理,正所谓“心房”的意思,房子的外形、颜色以及房子里发生的事件都是来访者本人心理存在的表现。

6.交通工具

来访者可以体验到一种运动和前行的感觉。此外,交通工具往往是自我像的表现,可以解释为来访者个性化过程中自我位置和前进行的表达。

自行车:沙盘作品中出现的自行车可以看成事来访者自我心理状态的表现,静止的还是运动中的,离目的地是远还是近,可以看出其对自己现实力量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感受、估计。

7.宇宙神灵、自然景观的象征意义

沙漠:沙盘以沙漠为背景可能是来访者心理贫瘠、无望的象征,是来访者心理状态的写照。其对沙漠形成原因的解释投射出其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沙漠中出现骆驼,可能说明来访者正在寻求外力的帮助,以求逃离当前的困难局面,而沙漠上的建筑却可能是危险地象征。绿洲的出现可以认为是来访者的希望所在,象征著新生、力量。穿越沙漠石挑战困难的象征。

月亮:月亮是女性本原的象征。月亮还有贞节、易变、反复无常、冷酷、淡漠的象征意义。月亮有时也成为“黑暗面”的标志。

水: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繁殖、成长、创造、潜能的象征。水是女性的象征,代表一个人的女性性或是母性性。不论哪一种水,都象征著新生、活力、精力旺盛的意义。当然水也是危险地、潜在的威胁。纯净的水给人以宁静、澄澈的感觉,是精神净化的象征,而浑浊的水则可能暗示来访者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是邪恶和压抑的象征。

第 7 页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www.xiexiebang.com

四、沙盘游戏中空间的配置

综合Joel Ryce-Menuhin、Ruth Ammann两个人的观点,沙盘的上部与右部更多的与意识和未来相联;沙盘的下部与左部更多的与无意识和过去相联;而沙盘的中间部分则与自性相联。这两个图表将有助于我们对“沙盘世界”的理解,给我们提供一个方向性的帮助。然而,不论什么时候,我们必须重新考虑这些一般性的解释标准,把它与来访者的个人发展水平和实际生活情况结合起来,不能机械照搬。

以面对沙箱的左右上下对照,不同位置的代表意义是:上:意识、精神意义;下:无意识、物质、肉体、欲望;左:内部、母亲、过去;右:外部、父亲、未来;左上角:风、死亡观;右上角:火、希望、回避、终极意义、宗教;左下角:水、诞生、发展、开始;右下角:地、堕落、地狱、恶魔;左上方:生命的旁观;右上方:与生命的对抗性;左下方:固执或坚守;右下方:本能、斗争(以上部分摘自《箱庭疗法》,张日昇)

五、初始沙盘及其意义 1.Dora Kalff对初始沙盘的看法

初始沙盘通常都是更加接近意识层面的,但是,初始沙盘也会反映一些问题所在。在许多个案中,初始沙盘为我们展现了解决内心冲突的线索和方法

Dora Kalff说,治疗师必须重视自己对沙盘的第一感觉。

初始沙盘给我们呈现了下列信息:来访者对治疗的感觉;来访者与潜意识的关系;来访者的个人问题来访者;解决的可能途径。

2.Harriet Friedman分析初始沙盘的线索

治疗师首先要感受来访者的初始沙盘,体会自己对这个沙盘的感觉如何。

她建议治疗师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分析初始沙盘:沙盘的能量点在哪里?或者说,沙盘哪里显得比较有生气?沙盘的问题表现在哪里?或者说,沙盘哪里显得局促不安?沙盘中呈现了什么样的群体?在沙盘中表现了哪类问题?沙盘里面的能量来源在哪里?沙盘中的主题或者基调是什么?当询问完自己这几个问题后,治疗师要继续询问自己:来访者的问题是什么?来访者可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来访者来访者与无意识的关系怎么样?

3.初始沙盘对于治疗师的重要性

从上面所提供的Dora Kalff 和Harriet Friedman所提供的分析线索,治疗师可以从来访者的初始沙盘中得到很多的信息,从而初步确定治疗的方向和目标。

第 8 页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www.xiexiebang.com

与一般的标准化操作的评估和诊断量表不同的是,作为一种投射性技术,沙盘游戏治疗师往往不单可以在初始沙盘中找到来访者的问题所在,还可以在初始沙盘中找到来访者的能量点和帮助。这个可以说是沙盘游戏的独特优势。

4.初始沙盘与面具沙盘

通常,我们很自然就把来访者开始沙盘治疗所做的第一个沙盘看作是“初始沙盘”。一般来说,来访者的初始沙盘都会呈现比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比较混乱、无序、分裂、空旷、阻塞或者缺乏沟通、能量等等。这样的沙盘可以比较明显看出来访者的问题所在。但是,有时候,来访者的初始沙盘会很漂亮,通常我们称之为“面具沙盘”(a personal tray)。

初始沙盘可以呈现来访者对治疗的感觉。如果来访者给呈现给治疗师看的是一个漂亮的“面具沙盘”,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来访者对治疗师还不信任,还不能完全进入治疗的气氛中。

5.年龄对初始沙盘的影响

在对初始沙盘进行分析的时候,要谨慎考虑年龄因素对沙盘游戏的影响。特别是儿童,他们因为智力发展阶段不同,在沙盘中的表现也就有比较大的区别。

第 9 页

第四篇:心理咨询技术总结

工作技术总结

张静 我是一名普通的企业职工,从事财务工作多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心理学,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门奇妙的科学,那就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之间规律的科学,它仿佛为我开启了一扇神奇的窗户,让我对它充满了向往。

那是我女儿升入初中的第一次家长会,学校别出心裁的聘请了北京一家著名的教育机构和学校联合举办“我爱我家,共同成长”的联谊会。在这次联谊会上,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家长与培训机构的老师亲密互动,首先是由心理学老师为大家做“关于如何陪伴青春期孩子”为主题的演讲,来向老师和家长介绍青春期孩子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同时又非常生动的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指导老师和家长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来与他们相处,在愉快相处的互动中来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塑造,就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实现对青春期孩子的高质量的教育。然后,又通过模拟场景和游戏来引导孩子们对父母和老师的养育恩情产生情感共鸣,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懂得感恩,懂得成长,懂得责任。

经过这次联谊会,真的使我成长很多,也让我的孩子成长很多,我也因此对心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相对于以往对孩子教育的疏忽,也算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吧!于是,我自己先购买了几本关于心理学入门的书籍,有《大众心理学》、《自卑和超越》、《每天懂得一点性格心理学》等,自己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学习,并把这些知识渗透到对女儿的相处中去,慢慢的,我发现孩子真的比之前更开朗更自信,对学习和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专注力也比以前好很多。我就更加坚定了深入学习心理学的想法。经过逐步的学习和探索,我从身边同事的孩子教育问题开始,运用自己所学心理学相关知识,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互动,帮助他们走出各种不良情绪的阴霾,重见幸福阳光。我对于自己心理学的学习和咨询心得简要的概括就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永远在路上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的发展可以概括为: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因此它的理论发展仍然会结合人类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注入新生的活力,对于我们学习和实践的参与者,学海无涯,永无止境。从1879年德国的冯特于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学诞生,到构造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论等学派纷争,再到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再到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等等,基础心理学虽然是相对稳定的学科,但它也是在随着心理学工作者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发展和更新的,同样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更是与社会发展历程和人们的知、情、意系统密切相关,因此我们从事心理学相关工作的人更应该以谦恭的状态面对自己的心理咨询工作。随着知识和科技的进步,我们面对的服务人群真的是越来越个性十足,家长也是林林总总,他们往往对一些基础的心理学知识有所了解,这也相应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技术要求,因为心理咨询工作的特殊性,首先就要求来访者及家人对我们从心理上高度认同,甚至要有神圣和崇拜的心情,完全按照我们的引导进入规定的情景,才能更有效的对来访者的心理世界进行重建,从而帮助他们走出困扰,重获新生。我们的被认同和神圣及被崇拜从哪里来,别无选择,只能是通过我们自己刻苦的学习和实践总结,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能够更快更有效的进入来访者的心灵,更迅速的帮他们找到心理症结所在,通过专业手段尽快改善他们的受困扰状态,来获

得。所以关于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和提升没有止境,永远行进在路上。

二、心理咨询工作者人格的自我完善永远在路上。

苏晓波老师说过,每个对心理治疗感兴趣的人,无一例外的是想探索自己,同时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成长起来,在自己成长时能更好的帮助别人。心理咨询师职业在我心中正是一项能让我思想更加深刻、心理更加健康、人格更趋完善的高尚职业。同时,我认同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应该成为所有心里咨询工作者共同的价值观和伦理要求。人本主义理论也许是最不强调咨询技术的心理咨询,它更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的,它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内在力量。所以我们应该坚信,不是我们为来访者解决了他们的问题,二是来访者本身就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只是我们为激发这种潜能给他们提供了适当的帮助,他们自己最终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在帮助来访者过程中往往更能体会到自己人格的完善程度,反思自己遇到类似的问题后自己的解决方式,从而对自己人格的完善更有帮助。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深深感受到在具体的咨询过程中,我们咨询师本身人格的健康和稳定程度对咨询进程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理论、技巧和方法,它们才是咨询效果的根本保证。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教育程度、接受能力都是千差万别的,咨询师也是一样,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环境和左右周围的亲朋好友,因此我们原始的人格也必然有或多或少的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这种不足在从事心理咨询过程中如果不加以改善就势必影响咨询的效果,所以别无选择,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咨询师,必须心怀谦恭和坦荡,敢于剖析自己内心的不足,以父母仁心面对来访者,并从来访者的经历中吸收自己需要的精华,不断的丰富、坚固和完善自己的人格,使自己能更从容的应对有各种困扰的来访者,并更有效更迅速的帮他们走出困境。因此,助人者和不同求助者的合作本身就是彼此人格完善的一段没有尽头的旅程,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成就,共同进步。

三、对人生的追求永远在路上。

经过这几年的咨询工作,可以说对我人生的帮助非常大,它一方面使我的人生更加丰富,也使我对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接触心理咨询以前,我觉得自己过的是一段特别简单闭塞的生活,对婚姻家庭、子女教育、待人接物、工作学习等方面都是一种放任自流的原生态状态,只是凭着本能处理这些事,根本没有对未来的计划,也没有对日常种种的完善,虽然生活基本稳定,但很多事情是看着别人游刃有余,而自己往往应接不暇。通过学习和实践,我看到了孩子青春期叛逆父母无能为力,看到了夫妻不睦对彼此的折磨,看到了退休职工心理失衡的迷茫,看到了婚姻惨遭背叛的崩溃„„让我深感后怕,因为人生处处皆学位,如果不假思索,不讲技巧,人生每个阶段都可能出现问题,而出问题的代价往往有很大程度的不可逆,虽然经过补救可以适当挽回,但挽回的过程真的是人生的一段不愿回首的惨痛经历。这使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阶段性的规划,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我通过帮助来访者的过程也随时调整自己面对不同问题的态度和做法,比如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和爱人更多的沟通工作和生活的问题,用积极和包容的态度解决彼此的分歧;和长辈多做换位思考,为他们的晚年增加温暖和情趣;和领导和同事们更敞开心扉沟通合作,多参加单位内部的联谊活动,加深感情,让自己的工作效率更高,心情更愉悦„„我也对未来有了更高远的规划,让自己的状态更积极,精力更充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心理咨勋的目的是“助人自助、完善自我”,作为心理咨询师新人,我更期待大众能更准确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心理咨询行业,也争取在以后的岁月中多做一些推广,让有心理困扰的普通大众能够及时对自己的状态进行评估,并勇敢寻求帮助,更快走出困扰,全社会共同

打败抑郁等情绪问题。同时,我也将不断地继续充实自己,积极参加社会社会实践,增加社会阅历和经营,经常进行内省,促进各人成长,为今后的心理咨询工作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第五篇:精神分析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

精神分析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

[摘要] 弗洛伊德开创了精神分析学派,把精神分析作为通向人无意识心理状态的一种途径,精神分析技术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精神分析理论也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理论而有着其牢固的地位。

精神分析的关键是在于用有意识代替无意识,把无意识翻译为有意识而来揭露精神生活中的无意识的东西,使被压抑的无意识潜能力量得到解放。

弗洛伊德在研究通向无意识状态的途径中,先后使用了催眠、释梦、对日常生活中错失行为的分析、无意识动作的分析、自由联想法等基本方法。这些都被人们日后加以继承和推广,到本世纪四十年代,西方出现新精神分析学派,他们在继承弗洛伊德的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融入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的观点,修正了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推动了精神分析的发展。

本篇论文一方面介绍了精神分析学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理论,另一方面介绍了精神分析技术在心理咨询中的几种常用的方法。[关键词]

精神分析 无意识

本能 自由联想 心理结构

催眠

The theory and skill of psychoanalysis

[Abstract] The theory of psychoanalysis created by S.Freud.S.freud thought that the psychoanalysis was a way of getting into the unconscious mental processes.Many people accept the theory of psychoanalysis.The skill of psychoanalysis is spreaded everywhere.The psychoanalysis is a important branch of psychology, and it influences many fields of sociology.The key of psychoanalysis is to translate the unconscious into consciousness, to reveal the unconscious in the activity of psychogenic and to release the energy that is oppressed in the unconscious.When S.Freud studies the way of getting into the state of unconscious, he always use the way such as : the hypnotherapy、the dream-interpretation、the free-association.There are all spreaded by S.Freud’s students.In 1940s, the new-psychosnslysis was arisen.They inherited the theory of Freud, and corrected it , they produced their new theories , and made the psychoanalysis developing.1.历史发展及现实意义:

精神分析也称为心理分析,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精神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开始是关于探讨精神神经症的病因和治疗的一种方法和理论,到本世纪20年代,这个理论被逐渐加以推广到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并由一种理论发展为一个较为完善的精神分析学派。到目前为止,它已远远超出医学和心理学领域,形成一种强大的国际思潮,渗透到西方文化的血液中,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代表着这个学派的渊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所以被称为古典的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理论经过荣格和阿德勒的发展,到本世纪40年代西方出现了以沙利文、霍妮和弗洛姆等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学派。他们把精神分析的方法继承下来,加以改造和发展,并推广到哲学、历史、伦理文学艺术等许多文化领域中,使精神分析学说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但他们已经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认为弗洛伊德所讲的生物本能对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是不起着重要作用的,而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和外在影响则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弗洛伊德的理论可以以1913年为划分早期和晚期。他的早期理论主要是用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尤其强调性本能和欲望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他认为所谓精神分析“是肯定精神过程本身是无意识的,那些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动作和整个精神生活的局部。”弗洛伊德首创“自由联想法”的“精神分析术”,鼓励精神病患者把陆续涌上心头的所有想法,不管它们如何微不足道,包括那些在梦中的闪念和平时不经意的念头和动作都如实地报告出来,从而发掘出埋藏在精神病患者无意识深处的病源。

弗洛伊德在1913年后,对早期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人格结构学说”。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他认为人有一种“生的本能”。他把这种本能的能量或势力称做“利比多”,认为它是人们一般行为的动力。到后来,他认为与之对应的还有一种“死的本能”,他把破坏性、挑衅侵略性等冲动视作死亡本能的表现。弗洛伊德把这两种本能称做本我。自我是实现了的本能,超我是道德了的自我,三者之间充满矛盾和斗争。本我的各种不符合社会的生活方式的本能冲动,受着在超我的指导下的自我的压抑,所以精神病就是由某种一直被压抑的东西的替代物发展起来的。这些本能的冲动就通过无意识领域中那些意识不到的精神过程,改头换面的表现出来。所以,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的关键在于“用有意识代替无意识,把无意识翻译为有意识”。揭露精神生活内的无意识的东西,经被压抑的无意识本能力量得到解放。

精神分析发展到今天,它的技术、它的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特别是在治疗各类神经症、各种心理障碍的患者中具有独到的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它、应用它,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会或多或少的应用到这种理论。当代的历史、哲学、文学、心理等等领域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他的理论影响到社会科学理论中的任何一个角落,并且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尤其是在心理学中,具有更重的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学校心理学工作深入发展,社会对心理咨询需求的增长,作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之一-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就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2.精神分析的理论: 2.1无意识学说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最主要的内容包括无意识学说、本能学说、释梦学说、人格学说、过失心理学等有关方面的内容。他的理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自成一体。无意识学说是他思想的核心,是整个精神分析的基础。弗洛伊德也说过,精神分析学说“是一种关于无意识心理过程的科学”。

弗洛伊德把心理过程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又可统称为无意识,他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前意识是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能从潜意识中召回的心理部分,潜意识是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这种本能所产生的欲望而被风俗习惯和法律道德压抑到意识阈界下所不明白的心理部分。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我们有两种无意识,一种是潜伏的,但能够变成为意识;一种是被压抑的,是不能够被变为意识的。意识只是人的精神结构中很小、很微弱的一部分。意识源于无意识,无意识是源,意识是由此而出的流,是无意识的产物。每个意识都具有一个潜意识的原始阶段,而潜意识却可能永远停留在这个原始的阶段上,但正是它具有着完全的精神功能。弗洛伊德不完全否认意识的作用,他认为意识只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它的作用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与我们的感知系统相类似,主要同外部世界打交道。其次,它也借着对愉快与痛苦的察觉,影响精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刚开始,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的内容只是指被个体压抑了的经验,后来随着他自身理论的完善,他认为潜意识的内容主要是以性为中心的各种本能冲动,它不存在理性经验的成分。并且是支配人类活动的主要根源。潜意识是人体的心理结构最深层、最底部的部分,它在某一点上与神经系统相联系并获得本能需要。因此潜意识充满了各种本能和心理活动能量,这些能量是混乱的燥动不止的。他认为潜意识就是生物性本能能量的仓库,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总能量的源泉。

潜意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原始性(2)冲动性(3)非逻辑性(4)非时间性(5)非道德性。潜意识是人的心理结构最初级、最简单、最低级、最基本的因素。从发展角度来讲,它是遵循着孩童时期和原始人时期“原始过程思维”的特点,源于人们心理中原始的,非理性的低级部分,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潜意识的原始性决定了具有冲动性,它首先从神经系统中获得本能冲动的能量,提供给意识等心理活动所需,它以势不可挡的巨大的本能内驱力,不断冲击着意识,意识则提高警惕,以防本能冲动侵入道德理智化身的意识领域。潜意识的非逻辑性则表现于这个领域中的各种冲动不因为矛盾而相互排斥。各种冲动是没有规则、零乱的。因为潜意识来自于人心理的初级阶段,不具备意识的认知特性,它不能认识自己,也不能认识外界,它仅仅成为各种本能冲动的汇合。潜意识系统中所进行的活动只是一些冲动的能量释放,而不按时间顺序。任何时间产生的本能冲动在这里都是永恒的,即使经历数十年之后,它们仍然显得象刚产生一样。这些本能冲动很少与现实有关,它们只取决于拥有多少能量,取决于能否冲出意识的限制,它们不懂得恶、善,不懂得价值判断,这就是它的非道德性。

潜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学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整个理论系统的基础。同时他还认为无意识是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精神分析的本质就在于使无意识变成意识,用意识来解释无意识。这句话中包括了两层含义:即从无意识到意识是发现问题;把无意识翻译为意识是解决问题。2.2 本能学说:

弗洛伊德是从无意识学说出发来解释他的本能学说的。弗洛伊德所说的本能,主要是指性本能。他认为:性本能冲动在神经的和心理的疾病成因中起着一种不平凡的巨大作用。

在弗洛伊德前期理论中,他以生物学观点把人的本能分为两大类,一是性的本能、一是自我的本能。性的本能是为了保持种族的生存和繁衍。它在个人身上体现为自始自终地追求快乐和激动的目的,性的本能是起决定的作用。自我本能是为了保存个体的生命,这种本能最初限于寻求营养,后来扩展到生活的种种活动中。性本能保持着原始的特征,追求快乐原则。自我本能则渐识时务,最初的需要似乎退居次要地位,而遵循现实的原则。

随着本能学说的不断完善。弗洛伊德把性的本能和自我本能“合而为一”,称为“生的本能”,然后提出了另一与之相对的“死的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无论是生的本能还是死的本能,它们的能量或势力来自于利比多,属于无意识领域。这些本能虽然是不可知的,却能量很大,推动着人类的一切行为,决定着个人一生的主要活动。生的本能通过性爱等方式使生命存在延续,促使人类和个人的创造及进取。而死的本能,则是一种暴力性的、破坏性的、侵犯性的冲动,它的最终目的是“寂灭”。弗洛伊德进一步把死的本能区分为两种不同的倾向,当它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无法向外发泄时,便表现为一种向内的倾向,退回自我内部,形成所谓的自我遣责、自我惩罚、自我毁灭、自杀倾向等。但是,一旦当对外界的发泄成为可能的情况下,死的本能则不会寻求自我毁灭,而表现为向外侵犯的倾向,破坏、挑衅、侵略、战争等,都是向外表现的死的本能决定的。

弗洛伊德认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构成了一个人出生时就具有的本能倾向的总和,由于两种本能的存在,人在本性上是双重的。两种对立的本能趋于相互毁灭,无论个人还是社会的争斗和不满,都是由于这两种本能冲突的缘故。2.3 人格学说:

弗洛伊德依据他的无意识学说提出了“人格结构说”。即认为人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他认为本我是一种混沌状态,是一锅沸腾的激情。本我是在与躯体直接接触中产生的,从躯体活动过程中接受到种种本能需求,并使这些需求在心理上表现出来。本我是没有组织的,也没有统一的意志,只有一种使本能需求按照快乐原则得到满足的冲动。本我中没有逻辑,相互矛盾的冲动同时存在。本我中也没有时间序列,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完全不懂什么是善恶,什么是道德,快乐原则支配着本我的所有活动。

自我则不同,它接受外界的刺激,保护本我免受刺激。对本我来说,自我承担了复现外在世界以及因之保护本我的任务。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完全不顾外在力量,所以它需要自我的保护才免受伤害。自我以现实原则为活动准则,简单的说,自我代表理智和审慎,而本我代表尚未驯服的激情。

在人格中最高的层次,最文明的部分也就是超我,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超我的主要功能是用良心和犯罪感等去指导自我,限制本我的冲动。从动力学看,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虚弱无力的,它的任务常常难以完成,它必须同时为三个严厉的、专断的主人服务。即,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它尽力调和三个主人的要求,但这些要求常常是背道而驰的,甚至是水火不容的,所以自我往往因压力过大而失去平衡。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以性欲为中心,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口唇阶段,大约从出生到一岁半,这个阶段的动欲区是嘴和唇,婴儿的吮吸活动表明婴儿得到一种性的满足,弗洛伊德所讲的性是一种广义的性,他说“这种满足只能归因于嘴和唇的兴奋,因此,我们就把身体的这部分叫做“初欲区”。而把以吮吸活动所得到的快乐叫做性的快乐。第二个阶段,是肛门阶段,大体是从一岁半到二岁,这个阶段动欲区是肛门。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这个时期从大小便中得到了快感。第三个阶段,是“崇拜男性生殖器的阶段”,大体是从三岁到六岁,这一阶段动欲区是生殖器。儿童在摆弄生殖器中得到一种快感。在这个阶段儿童出现了对对象的选择,开始对某些人产生偏爱。男孩爱的第一个对象,便是自己的母亲,形成“恋母情结”,同样的女孩则出现了“恋父情结”。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情结很重要,可以成为个人心理失常的病因,只有当这种情结得到解决或被压抑之后,儿童的人格才能渡过这一阶段而向前发展。第四阶段,是生殖的阶段,弗洛伊德认为在这个阶段以后,生殖器在生活中占了统治地位。这个时期,儿童所面临的任务就是摆脱指向他的母亲的利比多,利用这些冲动去为他的爱情找一个真正外来的对象,但无论从心理学角度还是从社会学角度都很难解释这个问题。所以,弗洛伊德认为很少有人在人格发展方面真正达到“生殖的人格”这个理想水平。

弗洛伊德看来,人们在人格方面的许多差异都来自于上述各个发展阶段进展中的情况有所不同。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有两种阻碍作用:一是“阻止作用”,即由于不利的因素,人格的发展停滞在某个阶段而不能发展了。另一种是“回归作用”,即人格发展到某阶段后,由于不利因素又返回早先阶段。精神分析学说认为“口唇阶段的人格”特征为:过度的依赖性,不现实而富于幻想,喜欢做包括嘴巴的各种姿势,惯于吮吸拇指、咬指甲、吸烟、贪食等。“肛门阶段的人格”特征为固执、吝啬、过度整洁、喜收藏、言辞富有学究气并且说话唠叨罗嗦等等。第三阶段的人格即“崇拜男性生殖器阶段的人格”特征为:鲁莽、冲动,实际上胆小怕事而往往从事自己所害怕的活动以证明自己的胆量而掩盖自己的恐惧等等。“生殖阶段的人格”是最理想的人格。这种人格在性、社会和心理方面都达到了成熟和完善。表现为豁达、豪放、自制、机敏、勇气和沉着,这就是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的主要理论。2.4 梦的学说:

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学说是他的整个精神分析学说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他看来,梦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愿望的达成,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他认为“梦并不是无意义的,并不是荒谬的,并不是以我们的观念储蓄的一部分休眠而另一部分开始觉醒为先决条件的,它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并且确实是一种愿望的满足,它在清醒时我们可以理解的精神动作的长链中占有它的位臵,它是通过一种高度错综复杂的理智活动而被建造起来的”。因此他认为:梦含有一种科学程序,是可以解释的。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愿望的满足,往往是毫无掩饰,极为明显的。但是,梦有时并不这样明显的呈现人某种愿望的满足,而是非常隐晦的。同时,多数梦表达的是无意识中的某些愿望,这就是比较复杂的,有时梦是通过象征物而表达出来的。弗洛伊德用了两个概念即“内隐的梦”和“外显的梦”来描述梦是如何表达本能愿望的。他把那些只有对梦的意念进行分析才能得到和揭示出的内容叫做内隐的梦,把梦本身直接表达的内容叫做外显的梦。当人的意识对梦所表达的愿望有所讳忌时,梦也就可能采取伪装的形式来满足无意识本能的愿望。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内容材料来自四个方面:第一,梦总是以最近几天印象较深的事为内容。第二,躯体内外的感知觉刺激。第三,梦选择材料的原则完全不同于清醒状态的原则,而专门找一些不重要的被忽视的小事。第四,梦完全受儿时最初印象的左右,而往往把儿时一些琐事,那些清醒状态下已记不起来的小事重现梦中。这里有一种内在联系,往往是那些早期的印象与做梦当天某种刺激有联带关系。从而使梦的内容涵盖人一生各个时期的印象。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形成的最主要动力,第一种就是“本我”内的各种本能冲动,第二种实际上是介于“本我”和“自我”之间的“检查机制”以及“自我”和“超我”本身,第一种力量是构成梦所表示的愿望,第二种则作为检查机制对梦的愿望发生作用。而且由于这种检查机制的作用使梦的愿望发生伪装,也就是由内隐的梦转化为外显的梦的过程。弗洛伊德把这种转化称之为“梦的工作”。那么梦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呢?弗洛伊德认为经历四个过程:一是凝缩作用,即是说外显的梦比内隐的梦的内容小,也即是说,外显的梦是内隐的梦的凝缩,简略的译本。同时,一个外显的梦的内容可能相当于几个内隐的梦的内容,一个内隐的梦,也可能分享好几个外显的梦的内容。第二个过程是移臵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所谓移臵作用,完全是梦的检查机制的工作,它是逃避精神检查的一种手段,它一方面将内隐的梦的思想转移为不重要的内容,用“引喻”代替原文,另一方面,它把梦的思想的精神重点或中心加以转移。梦的工作的第三个过程是象征作用,即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东西。把思想翻译为视觉意象的作用,所以被称为“梦的描述方法”。第四个过程是润饰作用,即梦的工作的最后产物发展为某种统一的东西。某种近乎连贯、合理的内容。在弗洛伊德看来,梦的工作在受到检查机制的制约下把内隐的梦的思想改变为另外的某种形式,从而把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变相地表现出来。2.5 错失心理学:

日常生活经常出现的差错和过失,一般都被认为是偶然发生,并不值得去注意的事。而弗洛伊德却非常重视。他认为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差错和失误,例如几天每天都有的口误、笔误等,并不是“偶然”而是正常的精神动作,在他看来,这些同样具有心理学上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它们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无意识的心理过程。他把这些理论,叫做错失心理学。他认为这些差错和失误,都表现了无意识中的种种愿望,都是有一定的意义和目的。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是两种原因互相干扰的结果,他把这两种意图称为干扰意图和被干扰意图。干扰意图是不愿被察觉的无意识愿望,被干扰意图表现为正在从事的动作。在他看来,干扰的意图才是真正的意图,是人的内心愿望的真实表现。

弗洛伊德把日常生活中的过失行为进行区分,他认为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舌误、笔误及读误、听误等等。例如一些说错了的词(舌误〕;写错的字(笔误);读书念错的字(读误);听错别人的话(听误)等等。第二类:遗忘。例如,忘记了一个人、一个物的名字;忘记了决心和印象、忘记了我们预定要做的事和经历的事。这些遗忘都是有动机可寻的,即有目的地遗忘,这些动机通常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人们通过对不愉快的往事与痛苦的印象进行阻止,防止它们进入意识,防止这些感觉再次出现,所以不得不借助遗忘这种根本的防卫力量。第三类是误放、误取以及失落物件等。例如,熟悉的东西突然找不到了;拿了不应该拿的东西等等。

弗洛伊德认为对过失行为加以分析,可以从心理过程中两种不同意图相互矛盾、干扰中找到意识与无意识之争的痕迹。可以透过过失表层的偶然现象,发掘深层的潜意识的内在动机,从而揭示出过失行为的一定意义和目的。

弗洛伊德认为过失行为是用来满足一种应当禁止的愿望,其方式是借助于偶然的机会。也就是说失误和错失行为都有一定的动机,都是无意识作用的产物,这就是弗洛伊德错失心理学的主要内容。2.6 压抑、抵抗、移情、升华

在下面我们论述一下在精神分析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的概念。在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弗洛伊德认为引导患者记起已经被遗忘的经历,是很困难的事,即使记起来了,也不愿向治疗者说出,这里是因为有一种抵抗作用在阻止着它们,也就是进入意识的检查作用。这种欲望未能通过检查而不能进入意识系统,被迫退回到无意识系统的情况,叫做受到了“压抑”。压抑和抵抗的作用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抵抗和压抑作用不会使本能和欲望消失,总是寻找表现的机会,它们在夜间检查作用松懈时进入梦境,或者表现为漫无边际的幻想,或者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种种失误等等。

在精神分析的治疗过程中,弗洛伊德还发现抵抗患者的某种经历回到意识中来的力量,也正是当时把它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使之遗忘的力量。心理医生的责任,就在于帮助患者克服这种力量,这虽然很困难,却必须去克服这种力量,否则精神分析治疗就不能进行,患者逐渐把受到的压抑的情欲等转向医生。越是成功的精神分析,这种情况越是可能发生。这就是所谓的“移情”。患者的精神失常,一般是因为把情欲“固结”在某一个不适当的对象上,当这种转移的现象发生时,实际上就是打破了这种固结,症状也就随之消失了。这个时候医生就有可能借助自己的特殊地位,对患者进一步疏导、帮助他们找到一条可以被社会接受的正常的本能发泄途径,这就是所谓的“升华”。升华是本能欲望的疏导过程,它寻找一种被社会所认可的、更多是被社会所准许的本能欲望的间接形成的满足。弗洛伊德认为诸如人类的科学创造活动和文艺创造活动等等都是人们的各种本能欲望得到升华而采取的手段和方式。2.7 精神分析的理论发展

随着弗洛伊德理论日益广泛的传播,在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间出现了分歧,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到本世纪40年代,西方出现了一个以弗洛姆、艾里克森等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学派,他们仍坚持着弗洛伊德的一些基本原则。下面我们阐述一下阿德勒、荣格以及新精神学派的理论特点。

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他认为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是统一的整体在行为的动机上,他的观点也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决定论不同,他认为未来的特定目标对心理活动起决定作用。他提出了一个起源于儿童时期的“自卑情结”,认为儿童的可教育性、追求优越与权力、追求补偿都源于这个情结。当遇到外来的强大阻力,就有可能产生神经病。他还认为一个人在家庭中的出生次序、地位对人格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关于梦的理论,阿德勒认为是一种愿望的达成,但不是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性欲而是权力欲望的满足,即使梦中有性的内容,他也认为这只是意味着一个人征服另一个人的欲望的满足。

荣格与弗洛伊德分道后,开创了分析心理学。荣格认为利比多不仅仅是性的潜力,而是包括性的潜力在内的全部生命力,是一种精神能量。它产生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紧张状态,并在两者之间无休止的流动,在人的每一项活动中表现出来。作为普遍生命力的利比多,在人的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而不是单一的性的潜力。

他把潜意识区分为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两种,后者是指由人们的认知经验所产生的对一切人都有的共同的原型和倾向,或者最基本的理解模式。而个体潜意识则是从集体潜意识中获得的记忆和材料。集体潜意识超越了我们的个性,以一种共同的心理基础直接作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这种共同的心理基础包括诸如人类遗传下来的各种想象力的潜能、人类累积的一切力量的沉淀等等。这种潜在的能力在意识生活中的显露形式,即所谓的“原型意象”,而这种潜在的能力本身则是“原型”。他认为这种与深藏在集体无意识中的思想和情感密切相关的原型,是不可能被理性的语言充分表达,因此深藏在神话、传说、梦境中,在音乐、艺术中也有表现。

荣格在他的利比多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性格类型说,他认为利比多在不同个体身上的流向决定了性格类型,如果利比多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则是“外倾”性格,反之则是“内倾”性格。外倾类型的人,兴趣主要侧重于客体,侧重于外部的社会关系。内倾的人,兴趣主要侧重主体,侧重于自己本身的心理过程,对自己所理解的外部世界,而不是对作为客体的外部世界感兴趣。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他们不同意弗洛伊德的从生物学的观点研究人类的精神和动机,不认为性的因素或本能的因素具有象弗洛伊德所描述的那样大的推动作用。他们主张改用社会学的观点去探索精神现象,注重文化、社会条件、人际关系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因素对心理的形成、发展的影响。

新精神分析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妮、弗洛姆、艾里克森等,他们所持的主要论点也不尽一致。

霍妮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对安全感的需要,而安全感的获得有赖于周围的环境,所以她认为社会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对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她把人的性格分为三种倾向类型:依赖、反抗、逃避都体现了追求安全感的行为方式。弗洛姆所强调的社会环境,具有更广阔的范围,不仅仅局限在家庭环境上。他所注重的人际关系,也不仅仅是家庭关系,而是扩展到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社会性的因素与弗洛伊德生物学因素并不冲突,而人的本质是由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每一个人特定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成了决定这个人全部性格结构的最直接原因。他在广泛、复杂的社会联系中研究人格,他还认为人的无意识冲动来自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心理结果。

艾里克森则修正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划分的理论,他从生物学的观点转向社会学的观点,他把人格划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特定的任务,并存在两个极端,靠近成功的极端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反之则形成消极人格。

艾里克森提出了“同一性”理论,所谓“同一”,即自我的同一。每个人尽管都会经历八个人格发展的阶段,但其自我特征本身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艾里克森对青年时期作了大量的研究,他认为青年处于身心多变期,面临的选择很多,这个时期处理不好,会导致一个人同一性的混乱,所以对于青年来说,建立一个稳固的自我同一性是首要任务。

由以上的理论和观点,我们可以知道,正如许多学者所说的,新精神分析对古典的精神分析理论有所补充,有所修正,有所发展,把古典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倾向从原来的生物性转向了社会学,使精神分析理论更加科学和完善。精神分析的理论发展到今天,引起了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心理学等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们高度重视,它影响着各个领域的思想体现,具有着巨大的冲击力。3.精神分析的技术:

随着精神分析理论的逐步发展,精神分析的技术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心理咨询方面,涌现出了诸多被咨询家们公认的有效方法,随着这些方法的推广,使精神分析也不仅仅局限于精神神经症的治疗,在对一般心理障碍和疾病中也具有一定的效用。下面我们简单地阐述一下精神分析中几种常用方法。3.1 释梦:

梦的学说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梦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确定的心理现象,是人的某种欲望的达成,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加以研究。梦的解释是通向无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治疗精神病及探索心灵世界的一种方法。所以梦的解释是精神分析技术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精神分析的理论中梦被分为内隐的梦和外显的梦,前者是指通过对梦的内容分析达到的梦的思想;后者是指梦的内容。释梦就是发现内隐的梦,从而发现隐藏在无意识中经改头换面而表现出来的本能的愿望。主要方法是应用自由的联想以及对梦的表征和意象分析。释梦有两项基本任务,即把外显的梦翻译为内隐的梦,这是实践的任务。其次是解释在做梦者头脑中内隐的梦是如何变为外显的梦,这是释梦过程中理论的任务。释梦是一种翻译工作,它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翻译工作,而不是一种字对字、句对句、符号对符号的翻译,特别是在梦经过梦的工作四个过程后,我们的释梦就更加复杂了。

释梦实际上就包括了两个过程。一个是解释,一个是分析。解释也就是研究梦是如何形成的。梦的工作是如何把内隐的梦改变为外显的梦的过程。分析则是把外显的梦翻译为内隐的梦。释梦主要是解释外显的梦与内隐的梦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外显的梦的象征意义。有一些梦中出现的象征是如此的频繁,已经被普遍的认为是建立了与象征物之间较稳固的关联。正因为象征作用占如此重要的地位,弗洛伊德在分析梦的过程中举出地一些象征的物体也就值得我们引述一下:梦中以象征的形式去代表的事物并不多,如人体、母亲、父亲、子女、兄弟、生死、赤裸,而代表整个人体的最常用的象征是房子等等。所以通过象征、分析等方法把梦的内容,也即外显的梦翻译为梦的思想,把人在梦中真正产生这些内容的原因揭示出来,发现人的无意识之中的本能欲望,这就是释梦技术的主要工作。所以弗洛伊德的梦的解释是他的精神分析方法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3.2 催眠:

催眠术是精神分析技术中较常见的方法。在早期的精神分析中,许多精神病医生都接受了催眠疗法,把它运用于临床实践。催眠状态有赖于暗示性。没有患精神病的人也可以接受催眠,在催眠状态中,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受催眠的患者仍保持着清醒的记忆,甚至能把清醒时已经忘记的经历重新记起。催眠师们都认为神经病等心理疾病的起因大都是由于已经被患者忘记了的痛苦经历。如能帮助患者唤醒这已被遗忘了的痛苦经历和心灵创伤,并且把它们倾吐出来,心理疾病就会得到治愈。

催眠疗法一般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是初眠期,进行催眠治疗的环境要安静,光线要柔和。催眠成功的关键是建立病人与医生的良好的信任关系。医生要作适当准备,如了解病人的过去情况、生活经历等,有些医生为了达到较强的暗示作用,往往采用特殊的环境、衣着来加强气氛。医生通常采取暗示、诱导等方式使病人进入初眠状态。第二阶段是中眠期,该阶段出现病人对医生的绝对服从,此时医生可将他的身体放成任何姿势,而病人能维持这种姿势一直不变。第三个阶段是梦幻期,在中眠期的同时或稍后,在医生暗示下,病人即可被诱导产生幻觉或梦的状态。在实践中,用催眠治疗神经症与心因性精神障碍时,其中第一、二、三阶段都具有暗示治疗的效果,而第三个阶段的治疗效果最佳。

催眠的第四个阶段是解除期,在结束催眠治疗时,不要马上将病人唤醒,要注意一一解除在催眠过程中所给予的各种不必要暗示,否则被催眠者醒来后,还会继续受到催眠状态下暗示作用的影响。

实践中认为只要医生认真的按正确的方法,并有耐心,多数人还是可以被催眠的。只是进入催眠状态的深浅程度不一而已。在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虽然绝对服从医生的话,但如果医生叫他做某些危害性行为,例如伤害他人等暗示,被催眠者会马上醒过来或者拒绝,说明在催眠这种潜意识状态下其自我与超我的功能并未完全消失。在催眠状态下,医生说的暗示性语言和催眠过程的经历,被催眠者事后回忆不起来,但在下一次催眠中可以清楚的记起来,这叫做催眠性遗忘。

但是,催眠术有两个缺陷。第一,无法对所有的患者运用催眠方法。第二,无法使个别患者进入预期的深度催眠状态,难以达到根本治疗的目的。所有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应该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疾病的类型有选择地使用催眠方法,达到治疗的目的。3.3自由联想法: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由经验得知,被病人遗忘的记忆应该能在不受催眠的常态下重新出现。患者在受到医生的挚诚鼓励后,便会滔滔不绝地倾诉埋藏在心底的隐痛,患者一旦认识到医生从来不因卑鄙和猥亵等而责备或者蔑视他们,就往往把受到压抑的记忆表露无遗。于是弗洛伊德让病人躺在一张舒适的睡椅上,全身心尽可能的放松,把当时出现在头脑中的随便什么意象都讲出来,无论这些意象是怎么杂乱无章或微不足道的或羞于启齿或荒谬绝伦的。这期间,伴随着医生的启发和劝导,医生把患者所报告出来的意象加以分析和解释。一直到治疗者和被治疗者双方都认为找到了发病的最初原因为止。这种治疗方法被弗洛伊德称为“自由联想法”。这种技术的过程好象是非常简单的,也即使病人让自己的心理完全的自由,去削弱病人的意识中所有的阻碍和抵制,让所有的形象、思想、意识自由的进出于意识之中。在意识之中自由的通行。分析者要竭力注意那些在心理中自发产生的东西。所以分析者要有多年训练来的技巧和忍耐。一般情况下,先让病人仔细诉说一个梦、一种经历或一个观点或一种得意之论,分析者请病人围绕他所叙述的内容自由思索,病人不应该用意念去指导他的思想,只要说出在他意识中出现的联想,由于一种联想而引起另一种联想,于是病人把他的梦或经验等所依据的埋藏在记忆深处的经历发掘出来。分析者要十分小心,不要对病人作语言或行动暗示。分析者要格外注意病人叙述中在表达受压抑的材料时的犹豫神情,仿佛病人恐怕把他的无意识的冲动启发出来。由于这种分析进行时要遇到很多抵抗,完成一次分析常需要几个月,所以对于病人和分析者,都是一个考验。特别是分析者,要在分析过程中正确把握分析材料及其象征意义,真正找到病人患病的根源。3.4 宣泄法:

这个疗法实际上就是将积郁于内心的烦恼与情绪纠葛倾诉出来,使病情获得好转,所以也称为精神疏泄法。当人们遇到精神挫折或创伤时,有意去忘掉这些心灵上的创伤、震动或意愿,越是将当时的烦恼、悲伤等情绪强行压制下去,积郁心中,就越会因此而患病。或遗留下严重的后果,所以精神疏泄历来都是心理咨询中十分重要而又常用的一种简易可行的心理治疗方法。例如,有人突然在车祸中丧生,其弟闻讯后,号啕大哭,悲痛不已,而他的母亲反而呆若木鸡,欲哭无泪,那么,其母亲的情况就比其胞弟严重的多。从心理咨询角度来看,最好的办法是让他的母亲也痛哭一场,以宣泄心中的悲痛,才可避免以后产生更严重的后果。用弗洛伊德的理论,也就是说某些本能冲动、故意被遗忘的体验由于被压抑在无意识之中,而不能渗透到意识中去,就不可能得到正常的清除和发泄,正是由于它们引起了心理障碍。宣泄法就是治理病人对这些体验的记忆缺损,把这些感受引导到病人的意识之中,并使之与意识相通,使病人能自由放松和发泄,从而解除导致产生心理疾病的本源。4.小结

精神分析学说从刚开始的一种病理学说发展到目前,使它不仅在病理学领域而且也对心理学的各个分支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精神分析具有着明显的心理咨询临床实践的应用和指导,也具有着强大的理论分析的指导作用。

从临床实践方面,精神分析技术和其方法治好了许多病人,受到了心理学家们的广泛认可。作为一种心理学理论,从本世纪初到西方人文主义心理学说的发展,已经成为颇有影响的心理学派。这些都说明了精神分析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有其合理的部分,才使其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精神分析理论自成一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看作是意识的源泉,并认为它是心理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开拓了一个心理学研究的广阔的领域。在心理结构的理论方面,他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三部人格结构学说,开拓了一个观察人格的新角度。精神分析在心理学史上、社会发展史上划上了光辉的一笔。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在当前的心理咨询中,精神分析的技术仍占居着重要地位,仍被广大咨询者所采用。象自由联想法、宣泄法等,这些方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当初的精神神经症的治疗,而且广泛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心理困难进行治疗,或者出现在一种心理治疗技术中,并不做为一种主要的疗法,而只是辅助咨询师进行了解病人或者使病人放松下来。在心理咨询中,精神分析的技术及其理论,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附录:参考文献

<<精神分析引论>> 弗洛伊德著 高觉敷译

商务印书馆 1996年

<<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著 罗 生译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7年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弗洛伊德著 林克明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12月

<<弗洛伊德主义评述>> M.M巴赫金著 汪 浩译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1月

<<精神分析引论新讲>> 弗洛伊德著 苏晓离/刘福堂译

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1月

<<弗洛伊德和马克思>> 奥兹本著 董耿斯译 三联书店 1986年8月

<<弗洛伊德与现代文化>> 李铮/章忠民著

黄山书社出版社 1988年

<<后现代精神分析>> 诺曼N.霍兰著 潘国庆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年7月

<<精神分析入门>> J.洛斯奈著 郑泰安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7年3月 <<精神分析学述评>> 张英著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6年6月

<<精神分析纲要>> 弗洛伊德著 刘福堂等译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7年1月

<<弗洛伊德主义论评>> 车文博主编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2年9月

<<精神分析的危机>> 埃里希.弗罗姆著 许俊达等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精神分析与新弗洛伊德主义>> B.M.雷宾著 吴健飞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8年

<<弗洛伊德主义批判>> M.M巴赫金/B.H.沃洛希诺夫 张义译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年

<完>

下载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据库技术复习(基本理论答案)

    《数据库技术》可以分为四部分内容: 第1--2章 关系数据库模型和关系运算 第3--4章 关系数据库理论 第5--6章 关系数据库设计和数据管理系统 第7--9章 数据库新技术 第1--2章......

    灭火救灾技术与方法基本理论教案(合集5篇)

    课目灭火救灾技术与方法基本理论教案 作业提要 课 目 灭火救灾装备器材操作使用 时 间 12小时 内 容 1.灭火救灾装备器材的种类与用途 2.灭火救灾装备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方......

    团体心理咨询过程常用技术

    第三讲 团体心理咨询过程常用技术 第一节 团体心理咨询常用的基本技术 一、反映的技术 1、倾听 2、复述 3、反映(内容或情感反映) 4、澄清(具体化) 5、应对提问(反问或让其它......

    心理咨询之认知疗法(讲稿)培训

    心理咨询之认知疗法 (讲稿) 本讲稿以PPT为主要课案,课堂教学以讲稿为思路引导同学们学习PPT上的知识点学习主要内容:一认知疗法的产生和发展 二认知疗法的核心概念与理论体系 三......

    矿业技术政策与法规讲稿

    矿业技术政策与法规 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开发矿产资源必须要依据一定的矿业技术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必要为采矿工程专业开设《矿业技术政策与法规》,以满足将来现场工作......

    专题六 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专题六 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1、咨访关系的助长技术有哪些?应如何理解? 答:1. 咨访关系的助长技术有:共感、积极关注、真诚。 2.(1)共感共感是指咨询师能够对当事人做到......

    技术人员培训讲稿..

    煤矿技术人员培训讲稿 第一部分: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1.1 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的基本概念 矿山压力:由于在地下煤岩中进行采掘活动而在井巷、硐室及回采工作面周围煤、岩体中和其中......

    技术侦查参考讲稿

    时隔15年,刑事诉讼法——这部与公民权利息息相关、与打击犯罪密切相连的大法迎来了第二次大修。在全国人大公布的这次修正案草案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看待这次从无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