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演练12 文言文阅读(二)
演练12 文言文阅读(二)
(时间:40分钟 分值: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年十九,学于江浦庄昶。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州。月.朔,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弘治七年,入为户部员外郎,历郎中,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江西俗好阴阳家言,有数十年不葬父母者。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注]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迁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宝曰:“费多获少,劳民伤财,虑生他变。”卒奏寝其事。进湖广布政使。.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刘瑾擅政,宝至京,绝不与通。瑾怒漕帅平江伯.陈熊,欲使宝劾之,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危言恐之曰:“行逮汝。”张彩、曹元自内出,.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越三日,给事中劾熊并及宝,勒致仕去。瑾诛,起巡抚贵州,寻迁户部右侍郎,进左侍郎。命兼左佥都御史,处臵粮运。寻疏请终养归,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世宗即位,起前官,复以母老恳辞。许之,命有司以礼存问。.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及终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以东阳为宗。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义,名之曰“日格子”。
(节选自《明史·儒林传》)[注] 宁王宸濠:朱宸濠,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袭封宁王,封于南昌。正德十四年起兵反叛,兵败被俘,被诛。
[积累感悟园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躬课农桑
课:督促 .B.卒奏寝其事
.
寝:搁置 要:邀请 存:看望 C.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
.D.命有司以礼存问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江浦庄昶①学于.A.②会诸生于学宫. B.遣之①杖巫而.②宝三岁而孤.
①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C.. ②宝至京,绝不与通.备凶荒①行计口浇田法,以.D. ②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邵宝重视教育,在许州知州任上,每月初一亲自到学校为众生员讲课;任江西提学副使时,在白鹿书院修建校舍,安置读书人。
B.邵宝关心民生,重视农事,采取“积散法”等一系列措施防备饥荒发生;他不主张开采处州银矿原因之一,是怕劳民伤财。
C.邵宝极其孝顺,多次请求辞官奉养父母,最后才得到皇上同意;回家之后,自己有病,左手麻痹,还是早晚侍奉在父母身边。
D.邵宝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每当学有所得就写在竹片上,用宋代理学家程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意思,取名“日格子”。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①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寻疏请终养归,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给文中画曲线部分句子断句。(3分)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闻喜人。子野生而偏孤[注],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起家齐武陵王国左常侍,遭父忧去职。居丧尽礼,每之墓所,哭泣处草为之枯。
天监初,尚书仆射范云嘉其行,将表奏之,会云卒,不果。时中书范缜闻子野行业而善焉。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曰:“河东裴子野,幼禀至人之行,长厉国士之风。且家传.素业,世习儒史。栖迟下位,身贱名微,而性不憛憛,情无汲汲。臣历观古今人君钦贤好善,未有圣朝孜孜若是之至也。敢缘斯义,轻陈愚瞽,乞以臣斯忝,回授子野。”有司以资历非次,弗为通。寻除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出为诸暨令,在县不行鞭罚,民有争者,示之以理,百姓称悦,合境无讼。
元嘉中,子野曾祖松之受诏续修《宋史》,未及成而卒,子野常欲继成先业。及齐永明末,沈约所撰《宋书》既行,子野更删撰为《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约见而叹曰:“吾弗逮也。” .普通七年,王师北伐,敕子野为喻魏文,受诏立成。高祖以其事体大,召尚书仆射徐勉、太子詹事周舍等观之,时并叹服。俄又敕书喻魏相元叉,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及五鼓,敕催令开斋速上,子野徐起操笔,昧爽便就。既奏,高祖深嘉焉。自是凡..诸符檄,皆令草创。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
子野在禁省十余年,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外家及中表贫乏,所得俸悉分给之。无宅,借官地二亩,起茅屋数间。妻子恒苦饥寒,唯以教诲为本,子侄祗畏,若奉严君。末年深信释氏,持其教戒,终身饭麦食蔬。中大通二年,卒官,年六十二。
先是子野自克死期,不过庚戌岁。是年自省移病,谓同官刘之亨曰:“吾其逝矣。”遗.命俭约,务在节制。高祖悼惜,为之流涕,谥曰贞子。
(选自《梁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改)[注] 偏孤:早年丧父或丧母。,[积累感悟园地]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幼禀至人之行
禀:领受 .B.吾弗逮也
.
逮:及,达到
C.子野徐起操笔,昧爽便就
昧爽:爽快 ..D.先是子野自克死期
.
克:预料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裴子野博学多才的一组是(3分)()①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 ②更删撰为《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 ③敕子野为喻魏文,受诏立成 ④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 ⑤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 ⑥深信释氏,持其教戒
A.①②④
C.②③④
B.③⑤⑥ D.②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裴子野从小死了母亲,靠祖母抚养。他继承了祖上传下的儒学,在居下位时被范缜推荐,最后因资历尚浅而没有通过。
B.裴子野的曾祖裴松之接受皇帝的诏书编撰《宋史》,未完成就去世了。子野继承了曾祖的事业,最终编成《宋略》二十卷,沈约对他也十分叹服。
C.裴子野才思敏捷,高祖命他撰写檄文,他能立即写成;他写文章文辞典雅,不尚华丽,师从古人,与时下文法不同。
D.裴子野为官十多年,清廉自守,妻子儿女虽十分贫寒,但都听从子野的教诲;子野临终时还不忘自己的职责,提醒君王及同僚要节俭。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子野曾祖松之受诏续修《宋史》,未及成而卒,子野常欲继成先业。(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斜线(/)给下列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信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已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
(刘向《说苑》)
答案
演练12 文言文阅读(二)1.选C C项,要:拦截。
2.选B B项,而:①连词,承接关系/②,连词,修饰关系;A项,于:介词,在;C项,与:介词,跟;D项,以:连词,表目的,来。
3.选C C项,邵宝回家奉养的是母亲,他“三岁而孤”,父亲去世。
4.①(邵宝)颁布法令,不把去世亲人下葬的读书人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于是相继把亲人下葬的有上千人。
②不久上奏章请求回家奉养老母亲,于是皇帝授予南京礼部尚书,邵宝两次上奏章辞去职务。
5.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
6.选C C项,昧爽:天将明,黎明。
7.选C ①说的是范缜对他的赏识,⑤讲的是他的廉洁,⑥是说他信佛自律。8.选D D项,该项对“遗命俭约,务在节制”的理解有误,裴子野并不是提醒君王及同僚要节俭,而是说自己死后丧事要一切从简。
9.(1)子野的曾祖松之接受皇帝诏书续修《宋史》,没等到完成就死了,子野常想接着完成曾祖的事业。(2)当天夜里接到命令,子野认为可以等到天亮后再回奏,就没有写这篇文书。10.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
第二篇:演练12 文言文阅读(二)
演练12 文言文阅读(二)
(时间:40分钟 分值:4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2分)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年十九,学于江浦庄昶。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州。月.朔,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弘治七年,入为户部员外郎,历郎中,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江西俗好阴阳家言,有数十年不葬父母者。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迁右布政使,与镇守.注太监勘处州银矿,宝曰:“费多获少,劳民伤财,虑生他变。”卒奏寝其事。进湖广布政使。.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刘瑾擅政,宝至京,绝不与通。瑾怒漕帅平江伯.陈熊,欲使宝劾之,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危言恐之曰:“行逮汝。”张彩、曹元自内出,.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越三日,给事中劾熊并及宝,勒致仕去。瑾诛,起巡抚贵州,寻迁户部右侍郎,进左侍郎。命兼左佥都御史,处臵粮运。寻疏请终养归,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世宗即位,起前官,复以母老恳辞。许之,命有司以礼存问。.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及终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以东阳为宗。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义,名之曰“日格子”。
(节选自《明史·儒林传》)[注] 宁王宸濠:朱宸濠,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袭封宁王,封于南昌。正德十四年起兵反叛,兵败被俘,被诛。
[积累感悟园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躬课农桑
课:督促 .B.卒奏寝其事
.
寝:搁置 要:邀请 存:看望 C.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
.D.命有司以礼存问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江浦庄昶①学于.A. ②会诸生于学宫. 遣之①杖巫而.B.②宝三岁而孤.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①与.C. ②宝至京,绝不与通.备凶荒①行计口浇田法,以.D. ②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邵宝性格耿直、不附权奸的一组是(3分)()①峻却之 ②独无宝迹 ③虑生他变 ④绝不与通 ⑤欲使宝劾之 ⑥勒致仕去 A.①③⑥
C.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邵宝重视教育,在许州知州任上,每月初一亲自到学校为众生员讲课;任江西提学副使时,在白鹿书院修建校舍,安置读书人。
B.邵宝关心民生,重视农事,采取“积散法”等一系列措施防备饥荒发生;他不主张开采处州银矿原因之一,是怕劳民伤财。
C.邵宝极其孝顺,多次请求辞官奉养父母,最后才得到皇上同意;回家之后,自己有病,左手麻痹,还是早晚侍奉在父母身边。
D.邵宝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每当学有所得就写在竹片上,用宋代理学家程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意思,取名“日格子”。
5.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文中画曲线部分句子断句。(4分)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2分)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闻喜人。子野生而偏孤[],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起家齐
注
B.③⑤⑥ D.①②④
武陵王国左常侍,遭父忧去职。居丧尽礼,每之墓所,哭泣处草为之枯。
天监初,尚书仆射范云嘉其行,将表奏之,会云卒,不果。时中书范缜闻子野行业而善.焉。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曰:“河东裴子野,幼禀至人之行,长厉国士之风。且家传...素业,世习儒史。栖迟下位,身贱名微,而性不憛憛,情无汲汲。臣历观古今人君钦贤好善,未有圣朝孜孜若是之至也。敢缘斯义,轻陈愚瞽,乞以臣斯忝,回授子野。”有司以资历非次,弗为通。寻除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出为诸暨令,在县不行鞭罚,民有争者,示之以理,百姓称悦,合境无讼。.元嘉中,子野曾祖松之受诏续修《宋史》,未及成而卒,子野常欲继成先业。及齐永明末,沈约所撰《宋书》既行,子野更删撰为《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约见而叹曰:“吾弗逮也。” .普通七年,王师北伐,敕子野为喻魏文,受诏立成。高祖以其事体大,召尚书仆射徐勉、.太子詹事周舍等观之,时并叹服。俄又敕书喻魏相元叉,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及五鼓,敕催令开斋速上,子野徐起操笔,昧爽便就。既奏,高祖深嘉焉。自是凡...诸符檄,皆令草创。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
子野在禁省十余年,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外家及中表贫乏,所得俸悉分给之。无宅,借官地二亩,起茅屋数间。妻子恒苦饥寒,唯以教诲为本,子侄祗畏,若奉严君。末年深信释氏,持其教戒,终身饭麦食蔬。中大通二年,卒官,年六十二。
先是子野自克死期,不过庚戌岁。是年自省移病,谓同官刘之亨曰:“吾其逝矣。”遗..命俭约,务在节制。高祖悼惜,为之流涕,谥曰贞子。
(选自《梁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改)[注] 偏孤:早年丧父或丧母。
[积累感悟园地]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幼禀至人之行
禀:领受 .B.吾弗逮也
.
逮:及,达到
C.子野徐起操笔,昧爽便就
昧爽:爽快 ..D.先是子野自克死期
.
克:预料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行尚书仆射范云嘉其.A.吾其逝矣.时中书范缜闻子野行业而善焉.B. 既奏,高祖深嘉焉.
曰乃上表让之.C.不尚丽靡之词.理民有争者,示之以.D. 高祖以其事体大.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裴子野博学多才的一组是(3分)()①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 ②更删撰为《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 ③敕子野为喻魏文,受诏立成 ④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 ⑤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 ⑥深信释氏,持其教戒
A.①②④
C.②③④
B.③⑤⑥ D.②③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裴子野从小死了母亲,靠祖母抚养。他继承了祖上传下的儒学,在居下位时被范缜推荐,最后因资历尚浅而没有通过。
B.裴子野的曾祖裴松之接受皇帝的诏书编撰《宋史》,未完成就去世了。子野继承了曾祖的事业,最终编成《宋略》二十卷,沈约对他也十分叹服。
C.裴子野才思敏捷,高祖命他撰写檄文,他能立即写成;他写文章文辞典雅,不尚华丽,师从古人,与时下文法不同。
D.裴子野为官十多年,清廉自守,妻子儿女虽十分贫寒,但都听从子野的教诲;子野临终时还不忘自己的职责,提醒君王及同僚要节俭。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居丧尽礼,每之墓所,哭泣处草为之枯。(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野曾祖松之受诏续修《宋史》,未及成而卒,子野常欲继成先业。(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演练12 文言文阅读(二)1.选C C项,要:拦截。
2.选B B项,而:①连词,承接关系/②,连词,修饰关系;A项,于:介词,在;C项,与:介词,跟;D项,以:连词,表目的,来。
3.选D ①②表现邵宝不结交宁王宸濠,③邵宝担心开矿产生变故,④不结交刘瑾,⑤刘瑾想要让邵宝弹劾官员,⑥邵宝被弹劾辞官。
4.选C C项,邵宝回家奉养的是母亲,他“三岁而孤”,父亲去世。
5.(1)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
(2)①(邵宝)颁布法令,不把去世亲人下葬的读书人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于是相继把亲人下葬的有上千人。
②邵宝刚十岁时,母亲生病,邵宝写文章祭告上天,希望减去自己的寿命来延长母亲的寿命。
6.选C C项,昧爽:天将明,黎明。
7.选B A项,前一个是代词,“他的”;后一个是副词,表示猜测。B项,均为代词,相当于“之”,可译为“他”。C项,前一个是代词,“他”;后一个是助词,“的”。D项,前一个是介词,“用”;后一个是介词,“因为”。
8.选C ①说的是范缜对他的赏识,⑤讲的是他的廉洁,⑥是说他信佛自律。9.选D D项,该项对“遗命俭约,务在节制”的理解有误,裴子野并不是提醒君王及同僚要节俭,而是说自己死后丧事要一切从简。
10.(1)他守丧时充分尽到了礼节,每次到墓地,他哭泣的地方连草木都为之枯萎了。(关键词:尽礼、之)(2)子野的曾祖松之接受皇帝诏书续修《宋史》,没等到完成就死了,子野常想接着完成曾祖的事业。(关键词:受诏、卒、继成)(3)当天夜里接到命令,子野认为可以等到天亮后再回奏,就没有写这篇文书。(关键词:谓、待)
第三篇:文言文(二)
暑期作业:文言文
(二)(一)《小石潭记》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佁犬牙差凛 liè清 chè 2.文学常识填空
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选自
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⑴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行: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游: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_________蛇:_________
⑸ 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凄:_________寒: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⑴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①“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_ ______”呼应,又为下文的“_____,_______”埋下伏笔。
②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③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6.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
景,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记承天寺夜游》
1、为下列加点的字准确注音。
欣然起行()遂至承天寺()..
怀民亦未寝()藻荇交横()...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念无与为乐者念:.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
(3)相与步于中庭于:.
(4)盖竹柏影也盖:.
3、《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
家。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5、默写
(1)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2)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它与“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庭下如积水空明。()(2)藻荇交横。()
8.作者笔下月景的特点是,本文是以顺序来展开描述的。9.①段运用了;②段运用了的表达方式;③段
运用了的表达方式,作用是。
10.文中的“闲人”是什么意思?“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对自己是一个“闲
人”抱什么态度?
11.苏轼对月光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在很多诗文中都描写了月光,例如著名的《水调歌头》写月光“转
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洞仙歌》:“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这些句子都采用了什么手法?本文中也有
类似的句子,请找出来,并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陋室铭》
一、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字,是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一种的文体。这种文体有的特点。
3.(1)水不在深,(2),草色入帘青。
(3)斯是陋室。
二.解释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5.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6.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
文采用了的写法。
一、1.刘禹锡,梦得,唐朝人
2.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用韵
3.有龙则灵;苔痕上阶绿;惟吾德馨
二.1.斯:这;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鸿:大;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
3.素:素朴;金经:佛经
4.丝竹: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
5.名:著名
三.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
3.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4.有什么简陋的呢?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借物抒情
(四)《送东阳马生序》
1.本文作者,字,号,浙江金华人。明初家,本文是一篇赠序,赠
序是指,内容多是。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余幼时即嗜学()(2)无从致书以观()..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4)弗之怠()...
(5)走送之()(6)不敢稍逾约()...
(7)既加冠()(8)无硕师名人与游()....
(9)尝趋百里外()(10)门人弟子填其室()..
(11)未尝稍将辞色()(12)援疑质理()....
(13)或遇其叱咄()(14)俟其欣悦()...
(15)负箧曳屣()(16)持汤沃灌()...
(17)以衾拥覆()(18)寓逆旅主人()...
(19)腰白玉之环()(20)烨然若神人()..
(21)緼袍敝衣()(22)略无慕艳意()....
3,找出本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2)同舍生皆被绮绣..
(3)与之论辨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
(3)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
(6)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与“”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
录原文回答)
6.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
7.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
8.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
9.根据要求默写: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4)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10.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11.文章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四篇:文言文练习二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净,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肃:恭敬。.
B.会兴辽东之役
会:适逢。.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堪:忍受 .
D.动之军法从事
动:招致 .【答案】D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能力层级为B级。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靠平时多积累,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推断,两者结合,则问题迎刃而解。
【答案解析】D项“动”,总是,常常。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
①常为诸县之最
②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③未尝辄敢出门
④诣阙请留德深
⑤以贵乡文书为诈 ⑥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答案】D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不符合要求的选项一般有两类:一是将别人做的事或说的话说成主要人物做的或说的,致使陈述对象不一致;二是答非所问。排除法时作此类题目较简便快捷的方法。
【答案解析】排除法,③ “未尝辄敢出门”是表明滑人赵君实害怕魏德深,故排除A和C,而④“请阙留德深”显然是表明百姓爱戴,且⑥“乃断从贵乡”的主语是两使,不能说明百姓爱戴。)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德深很有才干,历任多种职务后升职主持贵乡政务。其时朝廷纲纪败坏,官吏贪污受贿,民不聊生;只有贵乡生产生活一切照常进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
B.魏德深善于人性化管理,体恤下情。邻城打造兵器,聚集在官府,官吏督责,尚不能成功;而贵乡则约束官吏,避免百姓劳苦,官府安静,一直像无事一样。
C.魏德深深受百姓欢迎,又能震慑奸猾之人。他到馆陶,百姓见他如见父母;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他后来将回贵乡,贵乡吏民互相庆贺。
D.郡丞元宝藏忌妒魏德深的才能,令他率领武阳籍士兵在家乡附近作战,想利用军士的恋家情绪使军队溃散。但魏德深极得人心,士兵们全都不忍离他而去。
【答案】D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在做此类题时,选项中每一个意思都要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地方,注意排除把“无”说成“有”和“曲解意思”的干扰。此类题目设错误项时,有一个典型的做法,就是把两件事或两个人物的是混在一起,或把属于这件事的内容说成是另一件事的内容,有的甚至是无中生有。
【答案解析】C项中“逃窜之徒”是指四处流亡的人,而不是指与赵君实之流。
第I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第II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I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译文:
(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译文:
【答案】⑴(赵君实)与群丞元宝藏互相往来,结交密切,先后来到馆陶做令长的人,没有不受他们指挥差遣的。⑵馆陶境内的老百姓,全都悲伤乃至下泪,于是跟随他到贵乡居住的有几百家。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注意对关键词的翻译。【答案解析】⑴中“相”译为“相互”,“交结”译为“结交”,“未有”译为“没有不”。(相、交结、未有各1分,大意1分,共4分)
⑵“庶”译为“老百姓”,“合”译为“全都”,“因”译为“于是”,“数”译为“几”。(庶、合、因、数各1分,大意2分,共6分)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①
次石湖书扇韵
②
姜 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
【鉴赏】
这二十八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过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可以想象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沉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处别天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答案】
⑴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⑵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
不同意: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人不至”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了对宋诗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结合诗的内容和注解完成所给题目。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1)子曰:“知者不惑。”(《论语·子罕》)
尔来四万八千岁。西当太白有鸟道。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2)屈心而抑志兮。
。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羽扇纶巾,谈笑间。
,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1)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不与秦塞通人烟
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2)忍忧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要求考生在日常学习之中加强记忆,不仅对一些必背语段要熟练掌握,而且可外还得适当延伸。(1)句中注意“峨嵋”“巅”“崩”“摧”等字的写法。(2)句中注意“攘诟”“樯橹”“灰”等字的写法。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讳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卑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惟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二十以归吾 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 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希望 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3分)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
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④闻其贤者也则悦
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以后,请求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
B.谢氏出身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
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
第五篇:高三文言文练习(二)
高三文言文练习(二)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拜送书于庭2.召有司案图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
5.凌冬不雕6.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
7.善刀而藏之8.辞决而行
9.同舍生皆被绮绣10.而倔起阡陌之中
二、指出下列加黑字在句中的意思
1.负 秦贪,负其强2.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左右欲引相如去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相如引车避匿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3.卒鲁肃闻刘表卒4.备请备述之
夫以疲敝之卒御狐疑之众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五万兵难卒合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5.修 邹忌修八尺有余6.事 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乃重修岳阳楼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7.假 假途灭虢8.疾 君有疾,在腠理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大臣犯法,无所宽假素疾大户兼并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庞涓恐其贤于已,疾之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顺风而呼,声非疾也
9.绝 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10.顾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
佛印绝类弥勒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盖世绝技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蹈死不顾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1.传 舍相如广成传舍12.任 吾与足下分任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王甚任之
朔气传金柝恐不任我意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杜少府之任蜀州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任重而道远
13.谢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14.举 举所佩玉决以示之者三
乃令张良留谢举大计亦死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是以众议举宠为都
多谢后世人举动自专由
形谢而神灭杀人如不能举
一战而举鄢、郢
15.实 无苗时采,则实而沉16.会 不敢会宾友
用实者,成实时采遂与秦王会渑池
诸越则桃李冬实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荷枪实弹会使辙交驰
儿实无罪过会当凌绝顶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乃中《经首》之会
自以为得其实
17.见 子见夫子乎18.服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曲罢曾叫善才服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于是皆服其妙
移船相近邀相见汝非徒身当服行
汝真妇人之见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
冀君实或见恕也
19.决 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20.恶 勿以恶小而为之
吾计决矣廉颇宣恶言
决负约不偿城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
孔子不能决也死亦我所恶
予分当引决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辞决而行
21.曲 梅以曲为美22.间 彼节者有间
邪曲之害公也遂与外人间隔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数月以后,时时而间进
未成曲调先有请谗人间之
争曲直,屡当死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道芷阳间行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得间奔真州
23.过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24.信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今公子故过之是皆不足以执信
《过秦论》烟涛微茫信难求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低眉信手续续弹
25.势 逼于兵势耳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势拔五岳掩赤城
罔不因势象形
三 指出下列句中哪些词有活用现象,并翻译
1.舍相如广成传舍2.乃使其从者衣褐
3.秦王恐其破璧4.宁许以负秦曲
5.闻寡人之耳者6.庸人尚羞之
7.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8.是故圣益圣
9.此亡秦之续耳1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11.籍吏民,封府库12.常以身翼蔽沛公
13.必复之全之14.必蹶上将军
四、指出下列文中文言虚词的意思
1.因 不如因而厚遇之2.徒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因人成事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4.以 以勇气闻于诸侯
因遗策,蒙故业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因利乘便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5.故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吾从而师之燕太子丹者,故偿质于赵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7.或或师焉,或不焉
郯子之徒吾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但 无他,但手熟尔9.即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何以相恤
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
8.然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10.为 为身客死于秦
不然,籍何以至此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森然欲搏人如姬为公子泣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然,固有所闻何辞为
成然之
五、指出下列句中那些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并翻译
1.初一交战,曹军不利
2.璧有瑕,请指示王
3.致殷勤之意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
5.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6.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7.山东豪杰并起
8.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9.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10.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文言文练习
(二)高三 答案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拜送书于庭廷2.召有司案图按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智4.君子生非异也性
5.凌冬不雕凋6.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脔
7.善刀而藏之缮8.辞决而行诀
9.同舍生皆被绮绣披10.而倔起阡陌之中崛
二、指出下列加黑字在句中的意思
1.负 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2.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 引见,延清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对不起左右欲引相如去 拉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相如引车避匿拉、这里“掉转”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3.卒鲁肃闻刘表卒死4.备请备述之完备、全部
夫以疲敝之卒御狐疑之众士兵又备经年裹物之用预备、准备
五万兵难卒合同“猝”仓促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
5.修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6.事 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事业、大事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侍奉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情况
7.假 假途灭虢借8.疾 君有疾,在腠理小病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凭借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痛苦
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宽容素疾大户兼并痛恨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庞涓恐其贤于已,疾之嫉忌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给予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顺风而呼,声非疾也强、加强
9.绝 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断绝 10.顾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回头看
佛印绝类弥勒极、非常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盖世绝技绝妙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照顾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渡蹈死不顾顾虑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 只是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消失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
11.传 舍相如广成传舍客舍12.任 吾与足下分任之担负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责任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释经的文字王甚任之信任
朔气传金柝 传递、传来恐不任我意听任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杜少府之任蜀州委任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任重而道远担子
13.谢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14.举 举所佩玉决以示之者三举起
乃令张良留谢 辞别、告辞举大计亦死发动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感谢是以众议举宠为都推举
多谢后世人 告诉举动自专由举上
形谢而神灭 衰亡杀人如不能举全、尽
一战而举鄢、郢攻下
15.实 无苗时采,则实而沉充实16.会 不敢会宾友聚会
用实者,成实时采果实遂与秦王会渑池留会、宴会
诸越则桃李冬实结果实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会面、相会
荷枪实弹填充、装入会使辙交驰正巧、适逢
儿实无罪过确实、实在会当凌绝顶一定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诚实乃中《经首》之会 节奏
自以为得其实真相
17.见 子见夫子乎 看见18.服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服从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拜见曲罢曾叫善才服佩服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召见于是皆服其妙信服
移船相近邀相见 见面汝非徒身当服行做、履行
汝真妇人之见 见解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衣服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被(介)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穿
冀君实或见恕也 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19.决 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疏通水道20.恶 勿以恶小而为之罪恶、不良行为
吾计决矣 决定廉颇宣恶言不好的坏的决负约不偿城一定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丑、样子难看
孔子不能决也 判决死亦我所恶不喜欢、厌恶
予分当引决 自杀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凶险
辞决而行离别
21.曲 梅以曲为美 弯曲22.间 彼节者有间缝隙
邪曲之害公也 不公正、邪恶遂与外人间隔隔开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理亏、无理 数月以后,时时而间进间或
未成曲调先有请乐曲谗人间之 离间、挑拨
争曲直,屡当死 曲非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道芷阳间行 小道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
得间奔真州机会
23.过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走过、经过 24.信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说真话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过错、错误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相信、可靠、忠实
今公子故过之拜访是皆不足以执信凭证
《过秦论》 批评得失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实在、的确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责备低眉信手续续弹随便、随意
25.势 逼于兵势耳力量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权力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趋势、情势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形势
势拔五岳掩赤城气势
罔不因势象形形状、姿势
三 指出下列句中哪些词有活用现象,并翻译
1.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名如动)
2.乃使其从者衣褐名如动、穿
3.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4.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5.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6.庸人尚羞之感到羞耻,以……为羞
7.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形如动
8.是故圣益圣圣明的 形如名
9.此亡秦之续耳持续,动如名
1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如动)游水、凫水
11.籍吏民,封府库 用简册登记(名如动)
12.常以身翼蔽沛公将鸟张开翅膀,名如状
13.必复之全之 使……全(使动)
14.必蹶上将军使……跌倒,使……遭到挫败
四、指出下列文中文言虚词的意思
1.因 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
因人成事 依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经由
因遗策,蒙故业承袭
因利乘便靠着
2.徒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只、不过
3.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 代、代“事理”
吾从而师之代、他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郯子之徒那样的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取独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标志
4.以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来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同“而”表并列
5.故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因此(表因果)
燕太子丹者,故偿质于赵从前(副)
6.但 无他,但手熟尔 只,不过(连)
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但只
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只
7.或或师焉,或不焉有的人、有的吾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可能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或者,有时
8.然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但是
不然,籍何以至此这样,如此
森然欲搏人形容词之尾…“地”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的样子
然,固有所闻是的,对的成然之认为对
9.即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何以相恤 即使,如果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立即,马上,就
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 是(副)用在判断句中表确认作用
10.为 为身客死于秦被(介)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给
如姬为公子泣向、对(介)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因为
何辞为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语,译为“呢”
五、指出下列句中那些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并翻译
1.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刚一
2.璧有瑕,请指示王指出来……看
3.致殷勤之意恳切慰问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亲属
5.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政治制度、治理、管理
6.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例
7.山东豪杰并起筱山以东(诸国)
8.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结成亲戚
9.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德行高尚的人
10.初至北营,抗辞慷慨理直气壮、意气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