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症结及处方

时间:2019-05-14 02:0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教育的症结及处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教育的症结及处方》。

第一篇:中国教育的症结及处方

中国教育的症结及处方

富顺县石道九年制学校 王瑛

我们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老师也是家长,家长也是老师。一个好教师,不是自己能教得有多好,而是如何能让学生进入一个琢磨的学习状态。不是你教给他什么,而是他自己内部琢磨出什么,能够启动学生琢磨状态的老师就是好老师。

所以我想说家长必知、走进课堂必备以下内容。让我们一起来成长教育,改变家长认知、学校认知、社会认知对教育发展的滞后状态。

症结一:家长已把他(她)们“扼杀在摇篮中”

沙地、水池是所有孩子的最爱。当孩子看到沙、看到水时,他们会忘情的玩耍。哪怕是饮用水都是最能让孩子立刻安静的材料。在整个童年,沙和水是孩子天然的玩具,它们是儿童创造的源泉。然而, 我们家长多半是怕孩子们是不讲卫生和怕弄湿就去约束孩子。强制性的去终止了他们的活动。家长却不知这是儿童们接触自然、探索自然的“第一步”。乃至还打骂孩子。就这样强制性的一次又一次的在摇篮中就扼杀了孩子们天生对探索、研究自然的兴趣爱好。(可以说

有点儿“残忍”。)

症结二:当前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存在的严重弊病

1、儿童一入学,就要花费六周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枯燥乏味的注音符号和拼音方法,这无异于是给了他们当头一棒,大大降低了他们初入学时高昂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2、学习就是学习如何学习。教学的重点本应该放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上,然而儿童长期苦于识字量不够,无法自主学习阅读,这样一来,儿童就在懒懒散散的状态中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被桎梏起来,以第一、二学年为例,两年内只学了量少文浅的四册课本,生字1000多个,儿童被人为地臵于知识饥渴中,他们的智力潜能遭受巨大的浪费和损失。

3、课堂效率极低。课堂上老师“讲讲讲”,学生“听听听",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没有被突出,因而也就难以从课堂40分钟里获得理想的教学质量,于是只得给学生布臵大量课外作业,挤占他们休息玩耍的时间,不少学生因此而厌学,成绩不理想,这又给还要进一步增加作业提供了“充分的”理由,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4、国家提出要给学生“减负”,学校不能再用周六、周日给学生补课了,社会上各种班就应运而生。国家倡导“素质教育”,雨后春笋般设在双休日的班也称“素质班”。上课的当然还是老师,只是另有人组织,向社会招收各年级的学生。

症结三:中考、高考迫使素质教育在呐喊声中止步

首先,中考、高考制度是改革初等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中考、高考成为初等教育的指挥棒。通过中考、高考,不但是学生们在初高中的唯一目标,也是学校、家长、老师们的唯一目标。会考什么,就教什么,而不是社会和学生需要什么、爱好什么就教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老师、家长、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都成了应试的机器。学生减负为什么减不下来,有高考在那里站着,学校敢减,老师敢减,家长敢减么?学生敢减么?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欢迎,老师欢迎,家长敢么?学生敢么?

其次,在这三个症结的情况下,我们的各级主管部们又为了自身的工作方便,就以单一学生得“分”来衡量一个学校、一个教师、一个学生“好坏”。用一条录取分数线来拴住所有师生的脖子,这样不能让老师平心静气地观察孩子,帮不同的孩子制订不同的目标。用及格率、优生率、双合率等数据来与其他学校较量,逼迫教师为了一个统计数字而放

弃仁爱。我们的学生一次次受到批评,一次次失败,把她们童年的笑容消灭了,把她们的自信也消灭了。应试的成分不是在减少,反而在有些地区是越来越大。

连幼儿园的孩子都要上什么英语班,现在的孩子真是太辛苦了,连优秀的孩子都有了厌学的思想,“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这句话我估计没有几个孩子能体会到,不能享受到科学本身的魅力。我希望改变一下现有的教育制度,不要让孩子再受这种煎熬,这会毁了孩子的很多很多……

结果是:我们的家庭和教育部门一起在辛辛苦苦、认认真真地制造大量厌学的学生,大量在高难度的压力下,自信心起不来的学生。学校常常津津乐道于考上了多少学生,而没有看到损失了一大批人,受害的却是一代又一代。或许,其中就有自己。这样在义务教育段就以得分的高低来评取了那棵所谓优秀“种子”,而放弃了对大部分孩子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中国人自己把民族希望,把一朵朵花儿扼杀在摇篮当中。

教育不能以损失“大多数”为代价,教育要找到更有效的“为所有学生服务”的道路。

怎样能让学生不再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很多学生在学习中觉得太累,很多很活泼的孩子在重大的压力下变得沉默寡言,变得失去了活力,失去了创造力!我们要怎样的教育才

能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下一代呢?

处方一:被许多母亲忽视的东西——赏识。

有个妈妈在厨房洗碗。她听见到小孩在后院蹦蹦跳玩耍的声音,便对他喊道:“你在干嘛?”小孩回答:“我要跳到月球上!”你猜妈妈怎么说?她没有泼冷水骂他,小孩子不要胡说或赶快进来洗干净之类的话,而是说:“好,不要忘记回来喔!”这个小孩后来成为第一位登月球的人,他就是啊姆斯特朗。

应该以一种热情面对自己的孩子,赏识自己的孩子。一个幼儿,你给他一个玩具他就能在那儿把它玩弄半天,他是一会儿翻上,一会儿朝下,一会儿用手摸,一会儿用舌尝。总之,孩子就想把玩具弄清楚看明白,研究一个透彻才恋恋不舍放下。这就是人类生之具来的对事物的好奇心。谁不期望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成长中的生命,是一种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状态。捍卫他对不知的好奇心,他就会主动去求知。

当然,赏识不是一般地对孩子的鼓励或赞扬,而是要真正认识到自己孩子的才能和所做的事情的价值,并予以充分重视和赞扬,由此支持孩子按他所喜爱所擅长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按父母的愿望去发展。不论孩子眼下处于什么状态,永远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失望。

永远都要记住,不管多么调皮的孩子,心都是向上的。

处方二:究竟有没有笨的孩子?

究竟有没有笨的孩子?我认为,在现有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难度下,一个能把小学读下来的孩子就已经不笨。没有笨的孩子,只有兴趣不同,需要朝着富有个性特征的方向去发展的孩子。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最好。这最好的标准并不是成为牛顿或上哈佛,而是找到一条最适合这个人发展的路,亦即“对自己来说,争取成功的把握性最大的路”。在这条路上发挥得淋漓尽致,那就是最好!

一些不循规蹈矩的学生,往往可能潜伏着更大的创造力。这些学生可能特别不适应现在这种教育方式,而显得成绩不好,以至被淘汰。

没有笨的学生,只有笨的教法。这话也许永远是对的。

处方三:家长才是未来的希望!

还记得电视节目里那句“妈妈你洗脚!”的文明传承的宣传吗?就充分说明了我们的教育发展方向。只有家长做到

了,我们的孩子才会跟在后面学着做!家长品行的好坏,直影响到孩子的做人之道。从数据上看,我国有3亿多学生,8、9亿左右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家长才是真正意义上未来希望的关键!然而现实中,我们的教育是:要求教育下一代来影响上一代,教育孩子们要懂礼貌爱农民伯伯,不要损害桩稼。这可行吗?那爸爸、妈妈都得干些什么呢?可以说大多些家长就干些损害广大人民的事,儿子长大了会当人民公仆吗?还会不干损人利己的事吗?(在这里我还得提那句话: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怎样的民族就有怎样的种)

各位人仕自查自纠。这可是一个民族的问题。你不担心吗……

处方四:正确的估算第一线教师的社会劳动价值,这价值深远到千秋万代。

第一线的教师收入太少。他们为了生存,可以说是整天忙碌,又疲惫不堪的走进教室,可以说是做到了“言传身教”。(这样例子就不用再说,生活中、书籍中随处可见老师忙碌的身影。)学生们就在想:这就是我们的老师?太累了!

对第一线老师的人性化,让这所谓“太阳底下最光辉的

职业”还是应该有生活保障,提高老师待遇,老师们才有一个良好心态走进教室,专心于这个特殊的职业。孩子们就会健康成长,心灵不会扭曲,社会就会逐渐和谐、安宁、进步、发展。当然这需要一个健康大环景————社会(家长)教育环景。正确的估算第一线教师的社会劳动价值而给予相应的报酬,才会有更多好老师来参与中华子民第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才会有更多好老师来参与贫困地区的教育,才能时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言传身教。

这样,众多具有新教育理念的智慧注入第一线,我们的教育中存在的严重弊病就会得到很快的解决。

处方五:我们从这里来认识中考、高考。

也不是说那个孩子就不适合考高中考大学了。由于目前还在为对付考试而进行的教与学,大量的重复劳动耗费了学生大量的精力。才几岁、十几岁的他们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我们的教育用一遍遍重复操作的超负荷知识量挫伤甚至扼杀了他的信心。必要的信心尚未建立,阻碍了他学习能力的发挥,怎么知道他不会学习呢?如果用大量的知识题堵死了学生对“不知”的兴趣,就没有心灵的飞翔,没有思想的灵动,没有智慧,没有创造了。

事实上,多数考试受挫的学生并非不聪明。爱因斯坦在

学生时代就不是一个能考出高分的孩子,甚至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他成名后,记者在采访中向他请教:“声音的速度是多少?”他说:“我不知道。”记者疑惑。倘若爱因斯坦说:“我不会在脑子里记一些从书本中能查到的知识。”我想,爱因斯坦在我们的考试制度下,恐怕也是个落榜生。

1975年,比尔〃盖茨的出现。这年他20岁,是个在哈佛读大学的学生,也不是什么科学家,他和22岁的保罗〃艾伦放弃读大学,来到阿尔伯克基市开了一家小公司,开始为微电脑开发软件,这就是日后闻名世界的“微软”。

1977年推出苹果Ⅱ型电脑的苹果公司老总乔布斯,更不是科学家,他是一个刚上大学就被“劝说”退学的社会青年。正是他,成为美国新经济时代第一个亿万富翁。

从以上,我们要知: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教育所接受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头脑里完成新的理解,才会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科学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不是使学生获得多少科学知识,而是获得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造性能力。强调实践,用中国民间的智慧说,就是别读死书,读成书呆子就会“百无一用”。做事是否成功取决于善于运用各种资源的能力。读到大学仅仅只是一个基础,没有读过大学的人也有这样的能力。

要让孩子心理健全,有信心,就会学到东西,将来在社会上就会有生活能力、创造能力。

处方六:究竟该给孩子们留下什么? ...........

“我们希望有两份永久的遗产能够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是根,另一个是翅膀。”著名作家小霍丁〃卡特这样阐释自己对于“遗产”的看法。“根”就是一个人的心性和品质;“翅膀”则代表了他适应世界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孩子..首先应该拥有积极向上的人格(独立的人格的人,与那种成..........................年后阿谀奉承的人,有天壤之别。他们长大后将不能忍受官..........................僚随随便便对他指手画脚,整个民族的民主将由于新一代人..........................的成长而得到提高,整个民族的民主将成为真正义上的民.........................主。),这样才成其为健康的人的根本;而勤劳、勇敢和耐.....................挫性则可以帮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心理学家谢光...................辉认为,只有这些才是家长应该给孩子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调查表明,高独立性、高自律性、有信心是成功人士的显著特征,这时候金钱和安逸可能成为孩子前行的阻力,而有时跌跌撞撞地前进才能成就一个真正的人。

2013-6-10 10

第二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低效的症结与处方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低效的症结与处方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

鉴于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但是,究竟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该怎么上?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和心理教师。有些教师把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成了心理学知识课,要学生记课堂笔记,甚至学期末还有考核;有些教师上成了主题班会课,摆事实、讲道理、提要求;有些教师则上成了娱乐聊天课,师生相互表演,气氛活跃;也有些教师干脆上成了问题咨询课,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出诸多矫治方法或技巧。笔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十多年,这些类型的课都上过,有一定效果,但总觉得缺陷多,缺乏酣畅淋漓的感觉。随着近几年积极心理学理论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本人开始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审视自己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施过程与效果,发现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低效的症结所在,也尝试开出了处方。

一、症结:消极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这毋庸讳言。但绝大部分学生心理又是健康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如何有效开展,是这门课程亟需解决的难题。课堂上不能有效调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眼睛盯着学生的心理问题只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面临不上不下、不死不活的尴尬,从而流于形式,低效甚至无效。

(一)乱贴标签,自我否定

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把视角放在部分学生身上,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问题,热心于所谓心理障碍的矫治,试图修复学生的习惯、动机,甚至思想。短期内取得成效则沾沾自喜,自以为把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命脉。殊不知,这种问题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或理念使得部分学生被迫成为教育对象,他们往往学会的只是乱贴标签,认为自己或同学有心理问题,无可救药。不少学生要么讳疾忌医,要么自我否定,丧失信心。

(二)事不关已,我行我素

“我很健康,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不少学生的心声。于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这些学生不参与活动,不积极体验、感悟与分享。缺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再怎么主导,也只能是一种“折腾”。

(三)知行脱节,远离实践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不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只是知识的讲解、方法的传授。至于学生是否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并不关心。不少学生说得头头是道,但适应能力很差。也有教师活动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味同嚼蜡,令学生昏昏欲睡。

(四)表面热闹,缺乏感悟

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甚至为了迎合学生,不少教师绞尽脑汁,采用游戏、表演等方式,课堂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但是,由于没有创设真实、具体的情境,学生缺少真正的体验与感悟,下课铃一响,一切就都结束了。有时,给时间让学生静静地思考、回顾与展望比表面的轰轰烈烈更有效。

二、处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如果把心理学看成是“治病”的科学,则会忘记心理学的最大使命:使一切生命过得更有意义。因此,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偏向问题的价值取向,把教育的目标与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固有的积极潜力上,使学生更好地追求幸福,真正成为健康快乐的人。一句话,变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才会为自己身上存在的积极力量而欣喜。

(一)对幸福的追求

1.引导学生珍惜生命

大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生命本身就是幸福”“生命本身就是可珍贵的幸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珍爱自己的生命。人活着才能幸福,但活着却不是幸福的全部,健康是使生命更有意义的基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让学生摆脱学习、升学、就业的压力,把锻炼当成习惯并学会放松。

2.教会学生与人为善

亚里斯多德认为:“幸福就是合乎德行的现实活动”,也就是说,幸福就是最高的善。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则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教会学生与人交往,让学生有快乐要与人分享,有痛苦要学会倾诉。在和同学真诚、彼此关爱的交往中,感受到人间的温馨与生活的美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知道“给予”是幸福的升华,也是幸福的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

3.推动学生体验感悟

增进学生积极体验既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最重要途径,也是教育本身所应追求的核心价值。当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面临“不死不活”与“不上不下”的尴尬,也在于其过分强调了认知,注重了表面的热闹,忽视了学生情感的体验与感悟。如果心理健康活动课本身不能让学生提神静气,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则无从谈起。为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要留足时间让学生自由畅谈感受,通过经验分享使学生相互借鉴,享受过程。

(二)对满意的追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满意也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之一。学生对过去、现在、将来是否满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满意带来快乐,快乐生成幸福,幸福增进健康。

1.使学生满意过去的选择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过很多事情,这些事情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也有偶然。同时,学生也有过很多选择,有选择就会有心理冲突,冲突解决不好,就会产生心理压力。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特长、兴趣与潜力,让学生感到自己过去的选择是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过去虽然一去不复返,但对过去满意的心境不但影响现在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将来的抉择。满意过去才能面对现在,展望未来。

2.让学生满意当下的境况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不管生活中发生什么,要教会学生用“微笑”面对。不少学生自惭形秽,认为自己没有前途,不名一文。其实,学生身边很多事情让人羡慕,叫人满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令人满意的事情并引导学生去体验与感悟。布置心理课外作业,让学生关注平常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寻找生活中使人满意的事情。学生去寻找了,就会发现当下的境况要远远比自己原先感觉的好得多,对生活的满意感自然会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就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第三篇:谈中国教育

对中国教育的思考

我在读中学时就常在想,人生也就几十年,而从小就上学,上十几年的学,是浪费青春吗?我想现在的很多少年在学校里还会有这种想法,而且更多的可能是无奈和矛盾。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但以现今这样的方式接收教育,是我们所乐意的吗?从教育的根本目的来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当前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对推动我国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实现教育根本目的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容否认的是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有违教育理念、有悖素质教育的现象,像以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

教育是民族振兴 国家富强的重要基础工程,不可否认新中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对当代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其可圈可点之处自然不少。但对于一个追求务实精神的民族来讲,站在世界文明进步的大格局之下不断审视乃至反省自身教育中的不足才是与时俱进的良性循环之路,能够采取切实举措去改进这些不足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永久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之道。

面对新时期文明与进步这一人类发展的主流和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与科技一体化格局,以及抑制物质文明与人性中劣质素质以及畸形社会价值观相结合必然导致的信仰迷失、道德沦丧、理想破灭与精神空虚,当代中国教育可以说是责无旁贷和任重道远,虽荆棘载途,然必须以死不旋踵之信仰与破釜沉舟之气概方能达成。故首先有必要站在国家与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以及人性与人文的角度,对近三十年以来中国教育进行理性和深刻的反省,为此将当代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与后果总结出来,不仅显得必要、及时、迫切,而且是正本清源之法、釜底抽薪之道与一劳永逸之策。

首先是中国的学生学得太累。从世界教育历史与现状的宏观角度来看,当今小学到高中的学习与往日科举的十年寒窗相比可以认为是有过之而不及,主要表现为中国学生课余作业(包括自愿或不自愿参加课外有偿补习的作业)之多之重达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早上起来只见星辰晚上就寝又见孤月是许多学生一日作息的始与终,特别是到了各毕业升学阶段,往往是每日六七节的主课、四五张的试卷,这还不行,到了周末和假期还要参加收费高昂的校内外补习班,总之,五六年甚至七八年的数千个日日夜夜,学生的头脑与精力全部围绕着在过来人与外国人看来毫无必要与画蛇添足式的所谓知识来转,以至到了整天穷于应付、神经紧绷、头昏脑胀、腰酸背痛的境地,于是数年下来普遍的高度近视、驼背、贫血、脊椎变形、消化不良、发育不良自然成为中国特色教育的主要副产物,昏倒在教室、猝死在寝室这种教育悲剧也屡见不鲜。到了中考高考前夕,学生身体的极限承受能力更是屡创新高,早上四点起床者有之,半夜两点就寝者有之,此时条件好的还有什么“鸡精”、“蛋白粉”、“脑轻松”等“核能”营养与健脑品支撑着,不少三餐粗茶淡饭之辈,等到考试一结束,身体与刚重病出院的病人并没有什么两样,少数人为此还落下终身的病根。

所以到了考试结束特别是高考结束以后,面对堆积如山的参考书和练习试卷,学生往往是双眉紧锁、双眼怒瞪,可谓愁云惨雾、欲说还休、欲哭无泪,上去猛踢几脚者有之,用刀猛砍几下者有之,撕成碎片者有之,更有甚者,干脆付之一炬,恰是“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就是对应试教育的无声控诉和无奈发泄。

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与明白这一道理,就是掌握再多再好的书本知识也很难说与提高学生素质与日后的创造力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真的存在非常大的相关性,那么美国这个科技与经济全球第一国度中的学生岂不是早就学得累死掉了吗?还有什么力气来使他们国家长时间保持世界领先的地位呢?

现在很多的“精英”通过各种途径移居海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再也不想要自己的下一代吃这种苦与受这份罪,即使那些又想回国发展的人,也有的因其子女强烈地反对而作罢,在这些接受过发达国家素质教育的孩子眼中,国内学生真的好似“苦行僧”,国内教室真的好似“集中营”。

可以认为,将学生从繁重的课本学习与作业中解放出来,切实减轻其学习书本知识的负担,是中国教育真正迈进素质教育的第一步,必不可少的第一步。

第二是中国学生神经绷得太紧。中国初等教育的残酷程度与紧张氛围足以与一场决定生死的战斗相当,分数、分数还是分数,升学率、升学率还是升学率,不仅决定学生的“优劣”也决定了学校名气。

不论是周周练习还是月考、期中和期末考,很多学校的一项非“人道”举措就是排名,不仅是排名,还要张榜公布,并在家长会上大声宣布,名列前茅的自然会暂时洋洋得意,但保持领先优势的压力与下次落后带来的“丢脸”必然给这些心理本来就不成熟、心态本来就不太稳定的学生带来巨大的不安与精神压抑,就有人因为一时考试“失足”加上长期的忧郁而引发精神疾病,重者会永远离开给其带来欢乐多余痛苦的课堂,从此成为家庭与社会的累赘。有道是,连十个手指都有长短,凭什么能让人人都得第一呢?再好的班级也得有人为考试垫底呀,况且每个人的天资本来就有差别,反映到有分数差别也是正常的呀!与此对应的是,真正素质教育的核心——人文教育这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与建立和谐社会的东西,却成了中国教育的盲区,要么不知道人文教育的本质与形式是什么,要么对尚存的一点人文教育由于不与升学等直接挂钩而置若罔闻,更不明白一个人人文素质的高低对发挥其科学素质的决定作用。

可恨的还有中国教育的各类考试,好像只有把学生考倒考怕才能显示老师的水平与教育的价值,中国考试难度之大也是世界一绝,许多地方考试题目之难令人困惑。2005年湖北某市中考数学的最后几道题,都把考生给看傻了,后来有人指出,除非平时参加了花钱的补习班学习,如奥数之类的,否则连从哪里动笔都不知道,所以中考结束后,初

一、初二年级参加各种收费补课的学生猛增数倍,搞得那些补习老师应接不暇喜上眉梢,钱也如流水般进了他们的腰包。可怜那些父母,相当部分下岗在家,平时连几块钱都不敢瞎消费,但无奈之下对子女一小时几十块的补习费却没有丝毫的吝惜,有的甚至将父母一方的工资作为孩子的补习基金,此种补习之恶习之恶果真是令天下人心寒和心痛啊!

第三是中国学生的创造力被应试教育所扼杀。强行灌输死板的书面知识是中国教育的最大结症所在,所谓死板就是一个问题只要你记住一个所谓正确的答案即可,在学习中几乎没有学生发挥的余地与想象的空间,向老师提问提多了,特别是当问题将老师难住了,多半会遭到老师的冷眼甚至斥责。即使是上物理、化学、生物这样有大量实验的课程,老师演示这些实验的目的不是引发学生对现象以及原理的思考探索,而是要学生记下实验的细节以便对日后的作业与考试有帮助,所谓感性认识最有助于记忆嘛!不少教室里经久传颂的是毫无新意的老生常谈:“同学们听懂了吗?老师,我们听懂了!学生们,真聪明!真乖!老师,我有个问题想问……你看你,问这种愚蠢的问题!同学们都懂了,你为什么还没有懂呢?真是笨呀!” 反观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教育,在许多国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与乱弹琴,幼儿园里除了玩还是玩,小学一至三年级上课还是以游戏为主兼学少量知基础识,四五年级才开始学乘除,中学阶段每天下午全部是兴趣娱乐课,什么健美、游泳、棒球、绘画、烹饪、音乐等应有尽有,回家后所有科目家庭作业的总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上大学更是简便容易,参加对中国学生来讲如同一加一般简单的大学入学智能考试(SAT)与高等学校测试(ACT),再揣上校长或老师的推荐信就可以申请不同的大学了。好家伙,这怎样让人想得通,美国如此“落后”的初等教育凭什么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世界第一的为什么不是中国?几十年来没有几个中国人能够给出明确的令人信服的答案,更没有几个人能够认真探求其中隐藏的奥秘。

有谁知,现代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尊严、有宽容与合作精神、有理想与科学探索精神、有道德守秩序、有爱心知责任、身体强壮心理健康的,具有初步科学知识与兴趣的民族与国家之未来,这不仅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的所谓秘密,也是中国教育今后必须回归的正道。希望中国教育以此为当务之急,任何的犹豫、迟缓与抵触只会使人们向往的素质教育难以出现在华夏大地并从根本上制约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

第四篇:中国教育体制改革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

严跃森 下载整理

一、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试点地区。

1.明确政府职责,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探索政府举办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3.改革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和管理体制,探索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途径,改进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模式。4.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的试点地区。

1.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2.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实行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法,多种途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完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体制机制,探索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随迁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保障制度。

4.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体制与机制,探索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

5.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考核和评估制度。

三、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试点地区。

1.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

2.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

3.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推进中小学德育内容、方法和机制创新,建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

4.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措施和办法。

5.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标准,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探索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

四、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试点地区。1.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2.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3.开展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9+3”免费试点,改革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4.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督导体系。

5.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

6.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试点地区和学校。

1.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探索通识教育新模式,建立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2.设立试点学院,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3.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4.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化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探索和完善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体制机制。

5.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6.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六、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试点地区和学校。

1.探索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的办法,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2.推动建立健全大学章程,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3.建立健全岗位分类管理制度,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改革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形式及其运行机制。

4.建立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完善高校内部财务和审计制度。

5.改革学科建设绩效评估方式,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6.构建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健全高等学校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试点地区和学校。

1.推进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探索中央高校与地方高校合作发展机制,建设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构建高校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2.发挥行业优势,完善体制机制,促进行业高等学校特色发展,培养高水平专门人才。3.完善来华留学生培养体制机制,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

4.探索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培养国家紧缺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

5.加强内地高校与港澳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探索闽台高校教育合作交流新模式。

八、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和学校。

1.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法。

2.清理并纠正对民办教育的各类歧视政策,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

3.完善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公共财政资助民办教育具体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4.改革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

九、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试点地区和学校。

1.制定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从教的具体办法,探索建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创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员培训模式,推进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多种措施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2.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扩大实施范围。

3.创新教师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探索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新模式,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建设支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学资源平台。4.完善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培训模式。

5.开展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建立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和办法,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

6.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十、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的试点地区和学校。

1.探索政府收入统筹用于优先发展教育的办法,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体制。2.探索高校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机制。3.根据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研究制定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

十一、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的试点地区。

1.重点领域综合改革的试点地区。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明确政府责任,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学前教育规范管理,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探索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探索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系统改革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强化省、市级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促使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加快基础能力建设。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推进城乡、区域、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适应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查处力度,完善高等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促进社会力量多种形式兴办教育。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2.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的地区。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形式。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编制符合国家要求和本地实际的办学条件、教师编制、招生规模等基本标准。统筹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制度。探索建立督导机构独立履行职责的体制机制。

第五篇:中国教育梦

中国教育梦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

——学习体会

王海英

2014年5月24日和25日两天,我去参加了在赤峰市党校举办的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本次活动全面围绕教育教学改革要求,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为重点,采取名师现场教学真实观摩、真实案例、名师分析等来进一步提升教师能力和素质。

本次活动我一共听了4节课以及课后名师对这节课的评价和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认识。内容分别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x”课程研究中心教研员易博老师执教的示范课《秒的认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的示范课《平均数的练习课》及讲座《融错:减负高效之良策》、刘劲苓老师执教的示范课《点阵的规律》及讲座《打开数学的画卷》、许卫兵老师执教的示范课《认识小数》及讲座《关于有效教学的深度思考》、全国著名特技教师钱守旺老师执教的示范课《亿以内数的认识》及讲座《打造动态课堂的24个策略》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执教的示范课《埃舍尔和他的神奇骑士图—密铺》及讲座《交则通

通则透》。这些名师不但给来自本市的几百名数学老师亲自示范数学课堂,还给老师们带来最前沿、最前线的数学思想的指导。下面我借本次学习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在观摩的课堂教学中,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华应龙老师的课。华老师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恰当而不浮夸的肢体动作调动着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另外华老师以尊重别人,来彰显自己风采。1.尊重听课老师。华老师是我听过课的老师中唯一一位有与听课老师分享思考的老师。虽然他是一位名师,但他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他在这节课中就提出3个小问题:①参与求体验,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怎样让学生体验?②平均数不是真实的数,平均数是什么数?③怎样的活动能很好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特点?2.尊重学生。华老师在喊上课到问候之间停顿了10秒钟,在这10秒钟时间里华老师眼睛瞄过所有的学生,不放过任何的角落。在问学生姓名时,他稍稍地低下身子问:“您贵姓?”把学生当做朋友一样看待,这样的老师,您说孩子会不喜欢吗?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平易近人的学者、大师。“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华老师还是一个会思考的人。他说:“有问题才愿想,有胆识才敢想,有激情才能想。”他的报告《融错:减负增效之良策》,又让我有一种“沉醉不知归路”的感觉,他说过一段话:“我每天晚上12点关灯睡觉,然后想到什么就开灯把它写下来,所以觉得自己的床头灯像萤火虫,每天晚上一闪一闪地。”深深打动了我,自己不由提醒自己今后是否在教学上也应该想到些什么。当然关键还是要坚持。最后他说,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最重要的是热爱,艾青说为什么你的眼里总含着热泪,因为我爱这片土地,因为你爱数学就会找到更多更好的数学题材,张爱玲说的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其实我不是勤奋,我是在享受幸福,所以做一个研究型老师和王国维说的做学问的三个境界是完全一致的,我的理解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登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教学手法大家都很清楚,这是第一境界,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当你琢磨的时候会有很多问题,一下子找不到办法,所以衣带宽,人憔悴,什么是创造,用生命去交换。

在观摩特级教师钱守旺的精彩讲座《打造“动感课堂”的24个策略》后,让我在教学设计、定义教学策略上有了进一步的启发。其“对话-分享”式课堂使学生勇于思考、分享和互动,从而课堂变得富有生机、富有活力、富有动感,学生们会产生更多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其中“教师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教师变导师,教室变学室,灌输变探究。努力打造具有愉悦感、充实感和成就感的课堂”此观点尤其令人眼前一亮。譬如作为新老师的我,偶尔会感受到有些学生抢答问题不积极,课堂下的作业状况也不够理想。若能调动学生,增添课堂中的愉悦感、充实感和成就感不足,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探究能力都会起到质的飞越。其中钱老师定义的理想的课堂上应具备“新、趣、活、实、美”。让我也更进一步理解了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应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认真学习新课标,明确改革方向。比如,《新课标》从“双基”到“四基”即增加了基本技能与基本思想,这便要求我们应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演绎能力和归纳能力。总而言之:教师基于新课标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分析和解决的能力的培养。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教师不仅要设计好问题,还有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告诉学生“2+3=5”这不是教育;如果你告诉学生2+3为什么等于5,这是踏进了教育的门槛;如果你告诉学生2+3=4,你们一起论证这个结果是否正确,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思想是课堂的生命,问题是课堂的灵魂。因此,课堂好问题的特征需具备:①具有探究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去探索;②具有开放性,能够使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提出不同层次的解决办法;③具有启发性,能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让学生在写作学习中共同建筑知识;④具有挑战性,能够给孩子带来认知冲突;⑤具有可接受性,问题处于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两天的学习时间是短暂的,虽然身体很累,但留给我的收获却是无穷的。每个人都可以是一颗种子,在数学教学的滋养中生根发芽长叶开花;每个老师都可以是一个引路人,举起火炬,山一程水一程地,带着孩子们回到数学的本质。

下载中国教育的症结及处方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教育的症结及处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教育沉思[合集]

    中国教育沉思 美国女孩跟我说:“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早餐,非常谢谢您!”这个孩子这么会赞美别人,我第一次被惊到了。给我孩子 做了十几年的饭菜,也没听到啥赞誉的话。被赞美的感......

    中国教育未来式

    中国教育未来式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七年级(二)班 童雅兰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讲述的一段她小时候在巴学园的学习故事。这里的巴学园是每个学生梦想......

    5.2 中国教育

    中国教育现在出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矛盾现象。一方面,成千上万的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更确切的说,他们无法找到比外地打工者待遇高很多的工作;而同时,待遇丰厚的公司却无法找到合适......

    中国教育学刊

    中 国 教 育 学 刊 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2011)征稿启事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最新精神,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管理工作者和广大教师教育教......

    中国教育随笔

    随笔——中国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纵观现在的多数家庭,多为一个或两个子女,一个孩子至少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大人照看。一个孩子这么多人围着照顾,几乎每个带孩子的家长还是会直......

    中国教育学会

    会长 钟秉林, 2001年由国务院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主要兼职:全国政协委员暨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暨机械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 严跃森下载整理 一、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试点地区。 1. 明确政府职责,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 探索政府举办和......

    谈中国教育

    河西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发展经济学课程论文成绩:谈中国教育专业:经济学122 学号:1250202208 姓名:高改强 任 课 教 师:翟同宪2013年12 月 12日 谈中国教育 摘要:中国的教育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