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时间:2019-05-14 02:2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第一篇: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平远:发展三大特色产业 促县域经济提质增效

2011年9月28日

近年来,平远县采取“转方式、调结构、攻项目”的工作方针,以生态产业园建设为核心和以十大重点工程建设为支撑,全力发展特色工业、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三大产业,促进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结构不断高端优化,增强了全县经济发展后劲,使县域经济提质增效。

近年来,平远县把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重点项目工程建设,以“三大”特色产业着力提升县域经济水平。在特色工业方面,面对资源型工业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易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实际,县委、县政府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把壮大特色工业,优化工业结构作为主攻方向。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通过“大招商、招大商”,引进大集团、大公司,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推进了与广晟集团、广柴集团、宜华集团、宁江集团等大集团、大企业的合作,目前,投资10亿元以上的广晟稀土深加工基地落户我县,宁江旋窑、荻赛尔机械铸造一期、亚力盛电子、宜华汇胜木业等工业项目陆续投产见效,初步形成了稀土新材料、车船配件、优质建材三大产业集群。

在绿色农业方面,该县按照“基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思路,以培育壮大“脐橙、油茶、南药、优质稻”等四大农业产业为抓手,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采取借助外力,启动内力,嫁接发展,培育了广东新大地、飞龙果业、南台药业、梅州金穗等一批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引进了温氏畜牧、永桦果业、源丰茶叶等一批龙头企业。并依托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打造了“平远脐橙”、“客味浓高山茶油”、“南台药业”、“辰曲大米”、“平远梅菜”等农产品知名品牌。

在生态旅游方面,该县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产业作为最具希望、最具潜质的先锋产业全力推进,促进了第三产业繁荣。县财政投入巨资,完成了五指石环山公路、省道331线、五指石水库、景区步道和南台山森林公园景区公路、石龙寨景区等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为平台强化战略发展,与广东中旅、广东中旅客天下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宜华集团等合作,开发建设南台卧佛山旅游文化产业园、五指石生态旅游产业园、广东省红军纪念公园、程旼文化产业园,推进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通过调整旅游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经济”的生态旅游发展

五大产业为支柱的特色工业体系。其中通过引进广晟集团投资1.5亿元整体收购富远稀土公司,不仅使该公司实现增产增收,还带动了全县稀土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去年,该县仅稀土行业就实现税收增收2400万元。

重点项目促发展

去年,该县强势推进“十大重点建设项目”,促进投资有效增长。“十大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大型工业项目、公路建设、市政开发、旅游开发等20多个分项目。目前这些项目中,工业园二期1000亩平整工程已完成80%;程旼故居及公园建设全面完成;老干部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城北五厂市政建设工程扎实推进;S331线八尺至差干段的改造工程和70多公里的村道建设已完成;城南新区建设全面启动;300米国省道连接线已通车;完成了南台山森林公园旅游公路建设,石龙寨景区建设到春节前可全面完成。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不仅直接拉动财政有效增长,还将成为推动平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加强征管保增收

该县按照“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狠抓收入管理,依法治税,确保了收入稳定增长。财税部门密切配合,特别是加大对铁矿、稀土电力等重点行业税收的征管力度,加强税款征收和入库工作,使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营业税成为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通过加强征管,该县去年仅铅锌矿和生铁产品就增加税收750万元。(完)

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2004-02-17 19:35

县域经济和国民经济关系紧密,尤其是在整个世界经济不景气,我们需要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县域经济会表现出它更为重要的作用。关于县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从四个方面去阐述。

一、关于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问题。要说县域经济的重要性,首先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县域经济。这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第一个角度,从县本身来看,县域经济是指一个县范畴内的全体经济的总和,它既是一种产业的总和,有

一、45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

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妥善处理好农民问题。革命年代如此,和平年代同样如此。当前,随着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三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虽然农民在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农民也迅速裂变为市民、工人、商人、民营企业家,但多数农民仍肩负着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重任。这充分说明,不管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怎样变化,“三农”的基础地位始终不会变,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只会愈加明显。因此,认真研究新时期的农民问题,加强和改善党在农村的工作,对于保持农村稳定,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具有新的内容、新的特点和新的复杂性。在形势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凸现,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致富,最关心的问题是财务,最基本的要求是民主,最深切的期盼是服务”,因此,其核心问题是利益调节一一包括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需要广大农村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需要的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一切从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营建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切实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

一、把握好新时期农民问题的五个关节点

农民问题错综复杂,解决的关节点就是“利益调节”:在经济上,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在政治上,充分尊重民主权利。为此,在工作中应着重把握和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政策问题。一是土地政策。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土地问题是“三农”的核心,事关农民的根本利益。当前,侵害农民土地权益问题成为侵害农民权益的主要方面,直接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就业和生产生活保障,直接影响了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为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之规定,依法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决策权,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二是集体财务管理政策。农村财务问题既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引起农民集体上访的主要导火索。按照“民

主、公开、合规”的基本要求,搞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对于密切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三是税收政策。我国税费改革政策全面实施以来,农民负担大幅度减少,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但不少农民对此政策仍心存疑虑。必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税费改革的成果,严格按照减税比例调减到户,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将各项税收政策真正兑现落实,让农民长期得到实惠。四是扶农政策。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中央出台了2004年I号文件,农民对此欢欣鼓舞,一致认为“1号文件”贴近农业。农村、农民,政策含金量高,增收的措施比往年更积极、实在。各级政府要吃透文件精神,执行好相关政策,保证各种扶农政策和措施真正、直接落实到农民头上。

(二)负担问题。要让农民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就要抓好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这两方面的工作,处理好“给”与“取”的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要采取“多于、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多予”,就是要加大扶持力度,调整投入结构,建立对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即是在政策上支持保护农业,物质上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生产经营上为农民服务。“少取”,就是要坚决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做好“减法”。一方面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清理和规范涉农事业性收费,取消不应由农民负担的税费项目;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配套改革力度,切实精简机构,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三)自主权问题。对农民来说,自主权是最大、最切实的民主权利。温家宝同志指出,“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农民的事依靠农民去办,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根本的工作路线问题”。从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来看,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充分尊重了农民的自主权,放活了农民的生产经营权。我们要始终坚信,农民有能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应让农民自主决策。政府的责任是为农民提供政策指导、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要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要“引民致富”,不能“官逼民富”,不能代替农民决策,不能强 迫命令。

(四)服务问惠。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要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服务工作。一

方面,要逐步健全乡、村两级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自我服务组织,实行“民办,民管、民惠”,抓好信息、流通、科技和关键生产环节的服务,引导他们上联市场,下接农户,围绕市场,发展生产,增 加效益。要引导村级组织积极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各类企业,实行村有民营或合作经营,既可以安置农村剩余劳力,又可解决有钱开展服务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清理规范市场,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个别组织“只索取、不服务”的行为,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的行为。

(五)民主权利问题。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必须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积极推行和落实“四民主”,相信和依靠农民,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在管理社会事务、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性,依靠农民的力量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同时,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中国的许多成功经验都是尊重农民创造精神的结果,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等。我们要允许和鼓励农民,大胆试验和探索新形势下的农业经营机制和农村管理办法,各级干部帮助加工、总结,逐步提高和规范。

二、解决好新时期农民问题的五个着力点新时期的农村工作存在“三不三难’,即:老办法不能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增收目标实现难,农民愿望满足难,依法行政执行难。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应批准着力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一)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为民谋利的重要方面,是“三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极其重要而紧迫的战略性任务。为农民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是能否把农民团结起来,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的一个根本举措,只要农民增收的问题解决了,农村其它矛盾和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政府部门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农村政策的基础上,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好“优化品种、规模发展、产品加工,市场流通”文章,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扩大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培植产业尤头,实施品牌战略,健全网络体系,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二是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鼓励农民进城安家落户;大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三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保护农业生产。

(二)遵循市场规律。市场经济的最大法则是价值法则,即是一切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要用经济手段代替行政手段,按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同农民打交道,积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重点在规划、指导、扶持、管理和服务上作文章。一要抓好规划。政府部门主要在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上作好规划、合理引导,“跳出农村看农村,跃出农业抓农业”。二要抓好指导。就是抓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信息传递和先进经验的推广工作。三要抓好扶持。运用好信贷、税收、产业等政策,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四要抓好管理。努力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狠抓行政执法。五要抓好服务。及时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销售、加工等服务,解除农民生产经营的后顾之忧。

(三)创新工作方法。农民是我们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是我们国家政权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基层组织是抓农村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直接引导农民生产经营的“火车头”。要努力把新时期的农村党支部建成“科技致富的典范,产业经营的依托,依法治村的保障,小康建设的载体”,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推动“三农”工作。一是说服教育。坚持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放松对农民的引导、教育,包括必要的管理,提高农民的觉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进步,我们对农民要加强政策、道德和科学的教育,坚持做到有热心、有诚心、有耐心,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二是示范引导。要善于用示范的方法推动工作。纵观国内推广杂交品种、实行温室大棚等新技术之初,多数农民一时无法接受,都经历了“示范户”、“示范片”这样一个过程。各级政府在指导群众推广先进技术时,只能依靠实例的力量,因势利导。三是提供服务。各级党政组织要对农民及时提供“八大服务”,即:销售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资金服务、物资服务、政策服务、法律服务、文化服务,适当条件下多提供一些管理服务、公益服务等。四是提高组织化程度。逐步推进支部+协会、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等以国家、集体为依托的产业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水平,降低风险程度,扩大生产效益,增加农民实惠。五是引导合理流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政府牵头、组织、引导农民合理有序流动,大力开展劳务输出,是低成本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减轻农村就业压力,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出路。

(四)抓好矛盾调解。用经济的、政治的、行政的、法律的、廉政的手段,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制约和束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突出问题,全面保持农村稳定。这既是我们党在农村工作总体部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全面完成农村工作各项任务的基本保证。农村稳定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稳定农民的问题,只要我们抓好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把农民的问题处理好,农民利益得到保护了,农民获得实惠了,农村也就稳定了。

(五)提高队伍素质。抓各级干部的学习,是不断提高他们解决农村工作实际问题能力的基本前提。基层干部大多忙于事务,疏于学习。党的“十六大”倡导建立终身受教育的学习型社会,可见学习活动对人。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应当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努力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良好态势。根据农村基层工作实际和基层干部特点,采用党校培训、实用技术示范基地现场培训、请专家、教授办短训班或讲座、“理论课堂+现场”培训。挂职锻炼、外出考察、上网学习等方式,向书本学、向别人学、向社会学,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农村工作能力。

三、解决好新时期农民问题的五个突破点把握了关节点,就基本掌握了解决新时期农民问题的主要内容;抓住了着力点,就基本掌握了解决新时期农民问题的主要方法。但千言万语,贵在求真;千头万绪,重在落实。因此,抓落实是解决新时期农民问题的要害和关键,是必须牢牢把握突破点.“发展是硬道理,落实更是硬道理”,要解决好当前的农民问题,必须咬定发展不放松,求真务实抓落实,从五个方面在“落实”二字上狠下功夫、寻求突破。一要从思想认识上抓落实、求突破。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解决新时期农民问题,只有在思想认识上率先到位,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农民问题在“三农”问题中的核心地位和在整体工作中的基础地位,才能有清晰的工作思路,才能树立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心,迅速启动好各项工作,实现突破。二要从职责履行上抓落实、求突破。要有效解决新时期农民问题,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创造条件、搞好服务。只有政府搭好了台,农民才能唱好戏。因此,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村工作者,必须时时刻刻把正确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作为工作的重点,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为农民精心搭台、细心服务、费心引导,促其发展,实现突破。三要从为民谋利上抓落实,求突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宗旨,解决农民问题必额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入农村,服务农业,关心农民,积极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尤其是要妥善、及时、深入解决好农民群众所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排解他们遇到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营造聚精会神抓建设,同心协力谋发展的格局,促进农业农村工作的全面突破和快速发展。四要从工作方法上抓落实、求突破。工作方法对路,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不同的工作,其方法不尽相同。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等,是工作中通用的方法。解决新时期的农民问题,必须把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始终要把工作方法落实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个贴近”上,以提高工作实效,促进工作突破。五要从开拓创新上抓落实。求突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农村各项工作都要在改革中向前推进。在此过程中,必特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必然要求我们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措施去认真对待和加以解决。因此,搞好新形势下的农民工作,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在体制上、机制上、制度上创新,才能突破新局面,创造新业绩。

第二篇:发展镇域经济经验交流

发挥城区优势发展镇域经济

兴国镇是**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城区人口24万人,辖6村12个社区,经济总量在全县位于前列。

近几年,我镇围绕县委“一主四推”战略,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商贸服务业,着力强化社区建设和居民文明素质提升,使全镇经济社会出现了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市委提出“对接**,比学**,建设**东特大城市”的战略思想鼓舞人心,县委提出“内赶**,外比**,砥砺奋进全省20强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结合兴国镇的实际,如何赶超跨越,提速发展,我认为要从如下五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加大强工兴镇力度。兴国镇将承接县工业园着力打造石震工业集中区,目前已经落户的企业有7家,在建项目2个,今年新签一个投资5.5亿元的农副产品及水产品加工项目。我们还要进一步优化环境,树立”产业第一、服务至上“理念,加大招商力度,千方百计引进项目,为**”一主二副“培土壮力,添砖加瓦。目前,我们县四大园区及各乡镇的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在此,我建议市里有好的招商项目可以优先考虑落户到**。

二、加大强商活镇力度。兴国镇是城区所在地,必须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要依托经济开发区工厂林立的优势,搞好服务,兴办适合大众特点的餐饮服务业,引进名牌超市进兴国,引进大型物流业来县城。为迎接”新市民工程“打基础,使返乡创业人员在城区安居,在园区乐业。**县城近年来的形象和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贸、物流、服务的发展环境得天独厚,建议**要舍得,让一些要到**的国内外知名名牌优先推荐入驻**城区。

三、加大特色农业发展力度。兴国镇有胜利万亩油茶基地,千亩花卉苗木基地,**湖万亩湖蒿基地,石震千亩杨梅基地,还有近3万亩水面,生态农业和水产养殖业资源丰富,青山绿水,湖**色,全力将**、胜利等城郊村打造成”**后花园“。进一步依托城郊优势,大力推行”菜篮子工程“建设。建议把兴国建成农副产品主产区,在城区建一个大型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加快蔬菜、水产品等贸易交流。

四、加大生态旅游发展力度。**古八景都在兴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农业生态旅游,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我们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人文景观开发。

五、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兴国镇跨越发展,潜力在山,优势在水,资源在城,关键在人,关键之关键在于各级组织的”带头人“。我们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加强社区文明建设,加强市民法制建设,全力提升兴国干部群众的精神区位,构建精神高地,提升”精神气",为砥砺奋进,跨越赶超提供组织保证和凝聚精神力量。

第三篇:关于实现华池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考

关于实现华池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考

2011年6月,在我校校委会的领导和组织下,在各乡镇的大力配合下,本着提高教学质量和为华池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的目的,我校职工一行8人在乔河、紫坊、南梁、林镇四乡镇进行了调研,我现将调研体会作以汇报,就实现华池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华池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红色旅游实现新跨越,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已完成以南梁革命历史陈列馆、寨子湾苏维埃政府旧址、抗大七分校旧址、军民大生产基地旧址、列宁小学旧址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旅游景点建设,红色产业开发的深层次带动效应初步显现。

2、超低渗透油田取得新进展,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环境最佳、服务最优、速度最快、效率最高”要求,不断完善推行油田开发“一站式”服务体系,2010年全县原油产量达到154.5万吨,其中超低渗透油田累积产量达到21.3万吨。

3、农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步伐,县委县政府在广泛调研、认真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把全县分为东部生态农业区、南部高效农业区和西北部旱作农业区三个类区进行综合开 1

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4、城乡面貌发生了新变化,县城南部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全面推进,县城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村容户貌有了新的改观,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5、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围绕教育、卫生、文化、水、电、路等事关民生的养老、就医、就学问题,不断加大资金投资力度,民政救灾、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维护稳定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二、华池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1、思想观念仍然落后,发展氛围不浓。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但地势偏僻,生活和生产条件落后,长期的封闭落后又造成了思想观念的滞后,缺少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和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成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到位,不善于抢抓机遇,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行动不多,积极应对市场风险的办法少,想发展、求发展、促发展的氛围不浓。

2、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仍然艰难。农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但仍无法回避自然环

境相对恶劣而导致的农业发展艰难。华池县境内地形北高南低,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丘陵起伏,梁弗相间、沟壑纵横、植被极少,平均海拔1270.2米,年平均气温7-8℃,年均降水量548.8毫米,全年无霜期174天左右。所以一寒二旱是华池气候的特点。农业长期靠天吃饭,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脱贫、返贫是华池致富达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道难解的题。

3、支柱产业还很薄弱,带动能力不足。近年来,县委、政府提出并实施了“以红名县、以黑强县、以农富县、以绿美县”四大大发展战略,狠抓了“红色旅游、石油资源、绿色农业”三大产业,并进行重要石油化工基地和以小杂粮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有效地整合了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但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少,支柱产业发展缓慢,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效益,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

4、农民增收困难,经济收入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近年来。虽然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仍没摆脱靠天吃饭的现状,县委、县政府也加大了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但是大部分产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正处于起步阶段,收益不明显,再加上近年加大新农村建设,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所以农民增收困难,经济收入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

三、对华池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谈几点建议

1、加大教育培训,提高干群认识,虽然近几年华池大力开发“红色旅游、石油资源、绿色农业”“三大产业”,但是一些干部群众对此认识不够,存在盲目性,为应付检查而工作,没有真正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所以要加大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实地调研、参加培训班、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让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华池县域经济的思路有所认识,真正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经济的格局。

2、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华池耕地中85%都是山耕地,农业生产条件差,近几年,华池县委、县政府针对这一现状,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加大了新修梯田建设力度,但干旱缺雨仍是无法摆脱的现实问题,对此,我认为一方面要加大水利建设,确保农田的灌溉;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态建设,恢复植被,逐步改善干旱缺雨的现状,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3、加大支柱产业,壮大县域经济,虽然近几年华池加大了三大产业的开发力度,农业产业中尤其加大了洋芋、玉米、白瓜籽、黄花菜的种植力度,但收获后仅限出售,虽有几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但大都由于产品无销路、无品牌而处于停业状态,对此我们应加大资金,引进先进设备,同时寻找出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注册属于自己的品牌,从而发展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增加农

民收入,增加企业效益,壮大县域经济。

4、广开各种就业渠道,扩大农民增收空间,农民增收困难仍然是华池面临的一个难题,针对华池现状,我认为应开辟三条渠道,让农民自主就业,一是农民土地集约化、专业化经营,留一部分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在农村种地;二是通过培训让一部分农民,掌握一门技术,输出到外地企业进行就业;三是根据当地企业的用工需求,留一部分农民进入当地企业工作,只有这样,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能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为搞好新农村建设服务。

总之,要实现华池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有正确指导思想的指导,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干部的积极引导,有农民的热心参与,才能真正把这件事落到实处。

第四篇:发展镇域经济,路在何方

发展镇域经济,路在何方?

中共XX总支委员会书记 XXX

镇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镇域经济中,镇域专业经济已占有一定比重,现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为此,本人认为发展镇域专业经济是发展镇域经济的重要出路。探讨这一现象,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引导乡镇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解决好“三农”问题,对于促进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及农村大局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镇域专业经济的概念及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主导产业明确、产业特色突出、具有较强辐射力的乡镇经济迅速发展。这种类型的乡镇经济我们把它叫作规模经济或特色经济。镇域专业经济的实质是区域经济、规模经济和特色经济。

和一般乡镇经济比较,镇域专业经济有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乡镇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二是主导产业突出,专业特色鲜明。三是拥有了一批名牌产品。四是有较高的知名度。凡是专业经济突出的乡镇,一般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

镇域专业经济的发展,一是能有效地解决 “三农”问题,二是能有效地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三是能填补国家经济发展的空缺,四是能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二、发展镇域专业经济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1.市场定位和区域发展战略。所谓市场定位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产业定位,就是说,产业定位要准,要切合发展实际,符合市场需求。二是指品牌定位。一方面要创造区域品牌;另一方面要树立一批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形象;同时要培育一批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三是指要及时纠正镇域专业经济发展中的偏差。

2.特新产品的研发和科技推动。一是要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引进来,避免产业的自然成长和低档次的企业复制,提高区域技术水平。二是要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和名优产品培育力度,要通过企业和科研开发推广机构,培育一大批拳头产品。三是要抓好产品质量监测。四是要建立健全同行业科技信息交流制度,及时了解同行业的科技信息和新产品信息,做到知己知彼,为新产品开发提供信息。五是加大财政及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六是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同国际接轨,用科学的管理经营企业。

3.人才战略问题。实施人才战略一是要引进人才,二是要培养人才,三是要在生产实践中锻炼人才。

4.区内分工和行业关系的协调问题。镇域专业经济的突出特点就是各个企业的产品相同、相近、相似或者相关连,合理地进行行业分工和合作,以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双赢。

5.撬动整合资本问题。撬动整合资本一是指撬动农民手中的资金,鼓励他们创办企业;二是指鼓励企业通过自我滚动发展,不断发展壮大;三是指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重组,以实现联合。同时,还要千方百计招商引资。

四、乡镇政府在镇域专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在镇域专业经济的发展中,基层政府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担当起政府机关应当负起的责任。

1.制定战略。战略是目标、是导向、是旗帜。乡镇政府在镇域专业经济发展中,要把经济发展战略作为首要问题来抓,要确保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可行性、前瞻性和预见性,在战略的实施中,既要积极,又要慎重。

2.营造环境。良好的发展环境是镇域经济发展的保证。在软环境上,首先要结合实际,制定促进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其次要协助企业搞好厂群、矿群关系,第三要搞好综合治理,坚决打击“三乱”。在硬环境上,要理顺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投资体制,努力改善企业的投资和生产环境。

3.搞好服务。这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所决定的。为经济建设服务,说到底是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家服务。政府机关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由领导型、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要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为企业和企业家提供良好的服务。

4.树立区域形象。树立区域形象是基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发展镇域专业经济不仅要在内部发展上做文章,还要在外部形象上做文章,要树立乡镇的产业形象、规模形象、环境形象和信誉形象。

5.把发展镇域专业经济当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措施来抓。镇域专业经济是农村发展的好路子,因此,我们要抓镇域专业经济建设,抓出成效,抓出农村工作的新面貌,通过走镇域专业经济的路子,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的产业化,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立足镇域打造“回归经济”,促进发展实现“四大突破”

立足镇情打造“回归产业”,促进发展实现“四个突破”——程河镇镇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2013年,程河镇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激发镇域活力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意见》,着力打造“柳编之乡、中原菜地、商贸边镇、活力程河”,按照“以高标准的规划引领发展,以全民创业促进发展,以打造诚信务实的环境保证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夯实镇域经济发展的基础,重点发展回归经济,在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道路上,努力实现“四个突破”:

一、在蔬菜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上实现突破。

按照我镇“沿埠双路以西发展建设无公害蔬菜种植区”的规划设计,我镇一是扩大蔬菜产业面积,壮大产业规模,基本形成四个中心。即以乔庄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的华楼、陈庄、陈湾等村,发展大棚及露地蔬菜3000亩;以王营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的常庄村发展大棚蔬菜1000亩;以杨湾芦笋种植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芦笋种植2000亩;以埠口双孢菇种植合作社为中心,发展菇类种植15万平方米。2013年力争实现蔬菜种植面积6000亩的总体目标。二是放大效益。当前,我镇已与河南、安徽、山东等客商、企业达成蔬菜种植合作意向,重点引进优良的品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重点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突破性发展高端蔬菜种植,不断提高单产效益,年产值力争突破1亿元。

二、在回归产业的渠道和方式上实现突破。

鉴于程河区位、交通、基础设施等优势相对较弱,而程河籍在外经商办企业的成功人士又相对较多的现实情况,我们在招商引资工作上,着重发展回归经济。一是以“信”“情”招商。今春,我们多批次向程河籍在外经商办企业人员发放《致程河籍务工经商人员的一封公开信》、《致程河籍老乡一封公开信》和《致纺织品企业家的一封公开信》。书记、镇长带队先后组团到浙江温州、杭州、广东澄海等程河人士集聚地,宣传家乡发展的现状、家乡人民对发展的企盼以及家乡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招商中既向他们传达了家乡党委、政府发展经济的决心,也同时向他们发

1出了诚挚的邀请和“家”的呼唤。二是以诚招商。为表明镇委、镇政府招商的诚意,我镇专门组织招商专班,对有回乡创业意向的,不论远近、不论大小,都亲自登门拜访;凡到程河考察的每一个客商,书记、镇长都亲自陪同、热情接待,用诚信、诚心打动每一位投资者。三是以“惠”留商。对每一位回乡创业的老乡,我们都本着“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良的环境、最优秀的干部”为其保驾护航。通过这些诚心、诚信措施的推行,极大地激发了程河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业的热情。目前,已经签约或正在建设的回归企业有:投资7000万元的裕棉纺织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赵坡万亩水产养殖基地;投资6500万元的金钰凤纺织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的玉良门业有限公司、投资100万元的陈湾富泰鞋帮加工厂等。

三、在全民创业的人员和技能上实现突破。

民富则镇强。在发展全民经济上,我们更加注重创业型人才的挖掘和储备。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一是扶持创业人才。主要是对现有的种植、养殖、加工大户进行奖励扶助。在年初的经济工作会上,我镇拿出了12万元对全镇19户种、养、加大户和民营企业进行表彰,在全镇范围内树立创业典型,营造了创业光荣的浓厚氛围。同时,还对各类专业大户在场地租用、信用贷款、生产环境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尽量减少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困扰。二是培育创业人才。借助我镇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签订的校镇合作协议和扶贫部门“雨露计划”的平台,大力培训实用技术人才。今年3月,我镇拿出16万元,组织全镇有种养特长和创业意愿的首批108名青年农民到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为期10天的免费技术培训。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都很强,为农民的创业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第二期培训班也正在筹备之中。目前,我镇这一实用人才培训模式已成为“襄阳模式”得到推广。三是引进创业人才。主要是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将本镇在外人才和外地人才引入我镇。目前,我们已引进的芦笋种植、蝗虫养殖、香菇种植、蔬菜种植、园林花卉等各类人才有32人。

2这些措施为我镇镇域经济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人才,为全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四、在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上实现突破。

在基础设施的配套与完善上,我镇本着“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高标准管理,高质量运行”的原则,于2012年7月投资70多万元,聘请华中科技大学城镇规划学院对整个镇域、镇区以及产业做了一个高标准的规划;又先后完成了中心学校东西校区的合并、双埠路的升级改建、苏坡至程河段绿化及镇标广场建设项目。这些基础性项目的实施,改变了城镇的面貌,提升了城镇的品味,助推了投资兴业的热潮。2013年,我们将继续按照“规划先行、科学实施、功能完善、产业配套”的要求,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正在实施的项目有:投资800万元的镇区一纵(孙岗路)一横(交通路)街道整修及排水工程;总投资750多万元的全长6.2公里的东赵路(双沟东王岗至程河赵坡村)修建工程,一期建设工程4.2公里已开工;正在兴建的总投资680万元的程河、埠口两个卫生院住院部综合大楼建设工程;即将实施的项目还有:正在进行招投标的总投资2500万元的黑清河自来水厂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供水范围将覆盖全镇;正在洽谈之中的由襄阳浙江商会投资兴建集工、农贸市场、商住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占地33亩,总投资8000多万元;新社区建设项目有:总投资2.2亿元的卧阳岗社区,建成后可容纳住户1016户。一期工程102户,将于今年6月底前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正在规划筹建的社区还有四个,即埠口小区、乔庄社区、程河社区、曹河社区。

各位领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将借助此次观摩会议的东风,在区直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坚决按照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重要指示,借鉴兄弟乡镇的先进经验,再上措施,再加力度,奋力开创镇域经济的良好局面,为区域经济再创辉煌添砖加瓦。

下载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完善执行工作长效机,实现执行工作良性循环

    完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 实现执行工作良性循环 随着“执行难”的提上日程,全国上下都在寻找方法积极寻求执行的方式方法,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也成为法院系统的重头戏。针对近年来我......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江泽民主席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朱镕基总理在会见第三届中国......

    贫困山区如何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湖北省**县处于秦巴山区,境内山高坡陡,十年九旱,自然条件和传统经济结构的双重制约曾长期困扰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委、县政府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矛盾,抓准市场经济的机遇,立足......

    如何实现我镇经济跨越式发展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努力实现全镇经济跨越式发展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赶超行为。快速发展不等于跨越式发展。落后者......

    奋力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奋力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力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

    打造绿色矿山助推域经济绿色发展

    打造“绿色矿山” 助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 ——桂林市采石场标准化建设现场观摩会发言材料 兴安县人民政府县长 黄 钦 2017年11月1日 尊敬的彭代元副市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

    镇域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问题

    乡域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问题 **乡党委书记***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

    加快发展推动乡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快发展,推动乡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又是乡镇换届后工作的第一年,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如何准确把握和科学定位本乡镇、本区域的发展是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