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疆林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2:4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南疆林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南疆林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南疆林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南疆林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南疆现代农业指导小组自4月16日成立以来,先后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南疆五地州的24个县市、兵团四个师的9个团场紧紧围绕如何推动现代农业进程、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农民可持续增收问题进行了调研,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其中,重点是对林果业的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分析。总的来看,南疆林果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在由分散生产经营向产加销一体的产业化经营转变,由规模扩张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转变,由处于辅助地位的传统林果业向处于支柱地位的现代林果产业转变,整体发展势头强劲,效果明显。实践证明,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林果业的决策是正确的,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一、南疆林果业发展已初见成效,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___林果业生产已具有相当规模。经过南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多年努力,目前,南疆各具特色的林果面积已达1300万亩(其中地方1194万亩,新疆兵团106万亩)。喀什地区加快建设500万亩特色林果业基地,目前,林果业累计面积达512万亩,比上年增加128万亩,初步实现了农村人均两亩林果的发展目标。阿克苏地区狠抓以核桃、红枣、苹果为主的林果业生产,目前,林果业累计面积达342万亩,比上年增加59万亩,实现了农村人均接近3亩林果的发展目标。和田地区加速林果业发展,目前,林果业累计面积达181万亩,实现了农村人均1亩林果的发展目标。巴州加快香梨、葡萄、红枣、杏四大特色林果基地发展,目前,林果业累计面积达119万亩,实现了农村人均两亩林果的发展目标。即便是农区耕地面积较少的克州,农村人均林果面积也达到1亩多。综合分析预计,今后两年,仅南疆各地林果业面积将会突破1500万亩,为将新疆建成重要的林果产品基地和林果产业大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___林果业产品产量和品质都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由于南疆气候条件独特,光热资源丰富,同类果品如南疆红枣、核桃、苹果和葡萄等,无论是在果品的单产,还是品质上都优于内地。阿克苏地区果品总产达66.4万吨,红枣、核桃、苹果、葡萄等被评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类产品一、二等奖,特别是“冰糖心”苹果被奥运会评为指定产品。和田地区建成特色林果精品园59万亩,果品总产35万吨。另外,南疆特有的果品,如巴旦杏、开心果和库尔勒香梨,通过采取新的技术措施,产量与品质大幅提升,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格局,不仅国内市场行情好,而且还出口创汇,极大地提升了南疆林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___林果业收入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07年,南疆林果总产值已达40多亿元。今年南疆各地进入结果期的面积已达460万亩,占林果总面积的35%。今后,随着进入结果期和盛果期面积的不断增加,林果业产值在农民人均收入中的比重将会有大幅度的增长。具有典型意义的若羌县,地处偏远,全县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3万人),2002年还在为争取贫困县的优惠政策而奔波,通过实施“一县一品”发展战略,加快“楼兰红枣”产业的发展,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就突破了6000元,其中,红枣收入在农民人均收入中占65%,成为南疆唯一进入全疆农民人均纯收入前十名的县。

___林果业综合效益更加凸现。南疆一千多万亩的林果地,有在现有农田上实行果粮间作和连片建园的模式,也有在戈壁荒滩或沙漠边缘定植建园的模式,不仅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如温宿县城以北的生态园建设工程,已开发形成十几万亩经济林与防护林,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统一。克州阿图什市北面山坡的万亩防护林、经济林,南面的生态林和万亩葡萄园,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还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英吉沙县人多地少,全县20万人口,只有30万亩耕地,人均占地仅1.5亩,经过多年来的艰苦努力,在戈壁荒滩上积极发展林果业,形成了林果全覆盖的县,目前,林果面积达到32.5万亩,其中杏子就有29.5万亩,占林果面积的90%以上,而且大部分刚刚进入结果期,在农民人均纯收入2320元中已占25%,有力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又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农十四师224团已在沙漠开辟了15.7万亩的林果地,形成了一片小绿洲,对于防风固沙、改善自然条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经验在发展中不断丰富

南疆各地应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林果业发展,在生产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涌现出一大批示范典型,总结出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做法,较好地解决了林果业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和矛盾,促进了林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为主线,推动林果业的快速发展。针对南疆农林牧结构仍不尽合理,需要进一步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需要进行调整,坚持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把大力发展林果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可持续增收的一个突破口。在调研中发现,各地基于对上述形势的认识,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紧迫感比较强烈,能够认真贯彻自治区关于大力发展林果业的决策部署,在实践中,各地探索出多种有效途径,较好解决了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

1、采用果粮间作的方式,促进农业内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南疆各地在核桃、红枣、杏子等果树下,种植小麦和复播玉米,促进了林果业的发展,又确保了粮食生产,还解决了畜牧业饲草料的问题,而畜牧业的发展又为林果业和粮食生产提供了肥力支持,形成了农林牧良性循环发展的格局。和田地区从改变耕作制度入手,改善耕作方式和耕作技术,在核桃和石榴树下间作小麦面积达64.78万亩,小麦亩产达250-300公斤,核桃和石榴的收入不断增加,出栏牲畜324万头(只),达到了人均两头牲畜的目标。加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使农民收入持续增收又多了一层保障。轮台县3万亩杏粮间作田,鲜杏单产1200余公斤,冬小麦单产370公斤,复播玉米单产356公斤,亩纯收益达2745元,在收入增加的基础上,还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

2、调减棉花面积,增强农民可持续增收的能力。南疆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新疆造林实行的特殊政策,抓住了退耕还林政策、放宽退耕还林林种比例、全面取消农林特产税的有利时机,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林果业的热情。巴楚、麦盖提、阿瓦提等一些植棉大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改棉田为果棉间作,小麦、玉米或豆类做到一年两熟,当年的效益就不低于棉花,随着进入结果期面积的不断增加,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农一师6团和10团把棉花工作重心放在主攻单产、增加总产上,积极发展苹果和红枣产业,着力建立了5万亩优质果园生产基地和4万亩红枣精品园,并妥善处理好团场与农工之间的利益分配,促进了农场职工收入的持续增长。

3、既大力发展林果业,又推动了其它方面的工作。林果业生产周期长、见效较慢,这是客观事实,在大力发展林果业上,又要保证农民持续增收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南疆各地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们大力发展多种养殖业、加大推行设施农业建设和一年多熟制,以及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作,凡此这些增收见效快的措施,为林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也为这些方面工作水平的提升打开了新局面。如喀什地区仅2007年发展多熟高效作物78万亩,创造农业产值29亿元,今年种植面积较上年翻了一番,达到158万亩,有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可为农民人均增收400元。

(二)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广林果业先进适用技术。南疆各地创造性地开展苗木培育、定植方式、修剪整枝定干成形、灌溉管理等先进适应技术,取得了明显突破。

1、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加快提升林果业发展水平。阿克苏红旗坡农场园艺十一分场占地40余亩的16个大棚引进科学营养钵工厂化育苗技术,节约成本105.6万元,而且成活率高,成园快,当年育苗,当年定植,提前半年至一年进入见效期。新和县实施水利信息监控系统,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2.4万亩,基本覆盖了全县耕地面积,水利化的雏形已初步显现。

2、采用间作套种、矮密早等多元化的种植方式,为林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今年,温宿县采用酸枣直播嫁接与棉花间作技术,完成红枣面积5万亩,成活率达95%以上。农一师阿拉尔市采取红枣矮密早的方式,新建精品园2.3万亩,第一年定植,第二年见效,亩收入就与棉花收入基本持平。

3、地下水开发和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林果业发展提供了保证。水的开发利用和治理是影响南疆发展的关键之一。南疆总体缺水时空分布不均。这些年来,在加强控制性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对地下水开发和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也有一定的发展。目前,南疆各地从实际出发,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面积达300万亩,新打机井1231眼。巴州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36万亩,比上年增加36万亩,占全州耕地面积307万亩的44%。阿克苏地区新打机井693眼,喀什地区新打机井316眼。南疆也有不少县市利用泵房和移动首部,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如莎车县2008年招标采购移动首部268架,推广移动首部果棉间作膜下滴灌10万亩,全部平均滴水10次以上,预计亩产籽棉400公斤,亩均收入2400元,实现了节水增效。

(三)坚持实施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1、创建一批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进一步开拓市场空间。南疆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林果产品。目前,和田的核桃、皮雅曼石榴,克州的木纳格葡萄、巴仁杏,阿克苏的红枣、核桃、苹果,库尔勒的香梨,若羌的红枣以及喀什的巴旦木、开心果、无花果等特色林果产品,已经在广大消费者中赢得了声誉,市场前景非常广阔。2007年,南疆各地果品总产达245万吨,基本以较好的价格销售到国内外市场。据测算,每年需外运瓜果蔬菜400万吨。喀什地区培育农产品出口基地59个,国家原产地保护地理标识3个,国家命名的名优特果品之乡4个,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31个,2007年生产的105万吨果品以较好的价格销售一空。阿克苏地区成功申请注册了“阿克苏红枣”、“阿克苏核桃”、“阿克苏苹果”等12个地理标志注册商标,有许多经营商主动上门收购阿克苏的红枣,每公斤鲜枣收购价平均在15元以上。阿克苏市“狄夏特”公司充分发挥品牌优势,使苹果亩收益提高到0.8—1.2万元。

2、积极培育扶持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强林果产业体系建设。一批龙头企业落户南疆,提升了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联动的可喜局面,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各类龙头企业在布局上也更加趋于合理,不仅在城市周围建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而且在靠近原料基地的偏远乡镇也开始建立。目前,南疆各地已有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970家,其中: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69家,带动农户45万户。巴州在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方面起步较早,保鲜储运和深度加工生产能力有很大提高,一批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纷纷前来落户,发展势头非常强劲,有望成为巴州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喀什地区的龙头企业也有自己的特点,通用的机械设备可以加工多种果品,延长了生产周期,使企业和农民都增加了选择权,达到了双赢目的。目前,有果蔬加工企业10家,年加工能力30多万吨,建立5000吨以上保鲜库达14家,全部投入使用后保鲜能力超过10万吨。阿克苏地区果品保鲜、加工企业24家,年保鲜加工能力达19.44万吨,占果品总产量的29%。轮台县大德恒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开发杏子系列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安排就业岗位100个,季节性农民工和扶贫用工累计500人。冠农股份有限公司、中法合资乡都酒业有限公司、皮雅曼石榴加工企业等一批区内外龙头企业,不断延伸林果业产业链,增加林果产品附加值,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3、扶持和指导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协会,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目前,南疆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625个,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到4.4万人。喀什地区积极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80个,2007年,通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销售瓜果蔬菜216万吨,销售额达68亿元。

(四)坚持行政领导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的强力推动措施,确保了林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1、南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林果业发展。许多地方成立了领导小组,领导分工合作,明确责任目标。南疆各地都建立领导干部示范园,落实领导干部与技术员“捆绑式”管理目标,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的内容。通过各级领导干部建立的林果业科技示范点和示范园,真正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

2、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在和田、喀什实行科技有偿服务创收制度,从山东、自治区农科院、林科院等科研院所以及当地农林推广单位聘请多名专家和科技人员,长期在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使林果业育苗、定植、嫁接改造等先进技术推广步伐加快。阿克苏地区从当地农林推广部门聘请三名首席专家,任命为科技副县长,采取行政与技术相结合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各地还采取县、乡技术人员入村包户的办法,把技术指导服务落实到了地块。

3、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科技素质。南疆各地紧紧围绕农业生产,以农村致富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按照“实用、管用、够用”原则,实施“一年一户一人一技”致富技能培训工程,大力加强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科技素质,着力培养出了一批土专家和典型示范户。喀什、和田地区统一编制了果品管理工作历和关键技术措施,利用冬闲及林果业管理的关键时期,采取课堂授课、现场实习、召开现场会、制作科教专题片等有效形式,积极开展了林果业科学管理、适用实效技术培训工作。

三、林果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建议

当前,南疆林果业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关于建立林果业生产标准化技术规程和有害生物防治体系的问题。针对当前南疆林果业存在多种果树、多样品种、多种种植模式的现状,以及冻害和病虫害也时有发生的问题。建议自治区建立林果业生产标准化技术规程和有害生物防治体系。

1、总结南疆各地发展林果业的种植模式,借鉴内地经验,按照林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产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尽快制定出核桃、红枣、苹果、葡萄、香梨、杏、巴旦木等不同果树、不同品种统一的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和质量监督体系,促进林果业生产基地上档次、上水平,逐步形成林果业集中连片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新格局。

2、面向国内外市场,积极推广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和有机果品生产新技术。针对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面向大众消费者,以发展无公害果品为重点,大力推行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栽培管理新技术。同时,还要面向高层次消费者和国际市场,积极发展A级和AA级绿色果品以及有机果品,以增加出口创汇,提高南疆林果业的市场发展空间。

3、加快建立林果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防患于未然。及时成立林果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南疆各地也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建立灾害性天气和林果业病虫害预警预报体系,制定应急预案,设立林果有害生物监测点,健全种苗检验检疫制度,加强统防统治专业机防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三级林果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网络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制定不同林果业病虫综合防治方略,利用植物源性、矿物源性、生物农药防治林果病虫害,降低果品重金属、农药残留含量,保证食品安全。

(二)关于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问题。长期以来,南疆农业灌溉主要依靠河水,农业用水高峰时,河道来水少,农业用水矛盾十分突出。近几年,南疆各地在抓好河水灌溉的同时,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也在按照自治区的部署顺利进行,关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问题,也取得一定成效。为进一步加大这些工作的力度,建议:

1、加快南疆现有农田渠系配套建设,实现干、支、斗三级渠道防渗,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水资源,在发展林果业面积上大力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2、对南疆各地实行以滴灌、低压管道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农田,自治区财政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力争每年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以上。

3、改革灌溉制度,实行引水总量和定额灌溉制度,制定鼓励高效节水技术推广的奖励措施,对推广实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好的地州师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对推广较差的地州师给予相应的一些处罚和批评。

(三)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粮棉畜果生产结构的问题。目前,南疆农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着一些问题,棉花面积仍然过大,比较效益相对较低,正在发展的林果业缺乏肥力支持,具有潜力的农区畜牧业发展较慢。因此,建议自治区进一步加大调整优化粮棉畜果生产结构,促进农林牧发展的良性循环。

1、种植业要围绕林果业调整优化结构。坚决退出非宜棉区和次宜棉区,宜棉区也应防止结构过于单一,调整部分耕地发展果粮间作,既提高林果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又为畜牧业发展创造更多条件。

2、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着力抓好优质高产林果基地建设。努力实现不同区域的不同特色,每个县市都应有自己的主打产品,积极引导优势树种向优势产区集中,避免目前个别地方出现的林果业结构趋同和同一块地方品种过多过杂的问题。

3、大力推广果粮间作技术。凡是有条件的地方都要大面积推广果粮间作技术,既能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又为畜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关于加快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建立金融支持体系的问题。当前,南疆林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生产周期短、加工能力弱,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较少,迅速兴起的林果业需要有加工转化和贮运保鲜业的相应发展。另外,龙头企业和农民贷款难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这对林果业的发展,特别是产业链的延伸将产生不利影响。建议自治区构筑起有龙头企业带动、有品牌支撑,产加销相互衔接的林果产业体系。

1、以市场为导向,以林果产品加工转化和贮运保鲜业为重点,加快引进和培育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在基础设施比较配套,条件较好的城市或郊区,建立高标准、高起点的林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形成林果产业集群。

2、充分利用区内外科研院所和有实力的大企业优势,着力开发深度加工的系列产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对林果产品现有品牌适时进行必要的整合,把优势做大,品牌做强。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模式,并立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强化对外营销网络建设,建立林果主产地和重要集散地的批发市场。

4、自治区金融机构要针对果品加工企业和农户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条件,简化手续,进一步扩大面向果品加工企业和农户的贷款额度。积极探索建立不同果树的保险制度,鼓励和支持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林果业保险业务,提高林果业保险覆盖面,增强林果业抵御市场风险、病虫危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5、是否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机向国家申请新疆环塔里木盆地1500万亩高效节水林果业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立项工作。

第二篇:南疆林果业发展情况

南疆林果业发展情况

摘要: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特色林果业是南疆三地州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南疆三地州、行署高度重视特色林果业发展,一直把发展特色林果业作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

一、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在继续抓好传统林果业生产销售的同时,突出抓好优势和特色林果业的生产,林果业占农民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特色林果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本文主要阐述了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业资源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南疆林果产业健康、快速、高效的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论文网 http:///1/view-3163687.htm

关键词:南疆三地州 特色林果业 资源现状 发展对策

南疆三地州地跨天山南麓, 坐落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它指南疆的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总面积约 4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 28 %, 周边与多国接壤。南疆三地州总人口 610万人, 约占自治区总人口的 29.8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93.1 % ,占全区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45.9 %。维吾尔族是当地的主要民族,另有柯尔克孜、塔吉克族等 20余个少数民族。

南疆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新疆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由于其特殊的地形结构和地理位置,南疆三地州形成了严酷的荒漠环境,气候干旱,植被稀少,风沙频繁,生态十分脆弱。近年来,三地州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及国家、自治区诸多扶持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林果业,林果业面积快速增加,生产供应能力逐年增强,走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林果产品开发利用之路。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坚持把建设特色林果基地作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力推动,实现了林果基地规模的快速扩张。2000年以后,林果业一直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的迅速起步和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果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优势特色林果产品产业带逐步形成,使新疆步入了由传统林果业向现代林果业跨越的新阶段,目前在新疆林果主产区的一些地方,林果业已经成为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新疆的特色林果业已经成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点、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热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亮点,成为新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使新疆林果业有了蓬勃的发展,林果加工产业是提升林果业产业化水平的中心环节,与林果种植业相比,林果加工产业建设具有更大的经济效益。

1、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业的现状

南疆三地州林果业种植面积自2001年以来一直以50万亩/年的速度快速增长,2004年总面积达到200万亩。特别是2005年自治区确立“四大基地”建设,提出建设西北地区重要的特色林果产品基地以后,三地州林果面积增长势头更加凸显,到2009年底,“一村一品”格局逐渐形成,产业集聚初显成效。

喀什地处南疆,阳光充足,气候适宜,为瓜果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但是干旱缺水、资金短缺等困难制约着林果业特色产业化的发展。喀什地区因地制宜合理搭配生产要素,优化生产力布局,克服了种种困难,种植林果面积已达500多万亩,实现了农村人均两亩的目标,其中挂果面积293万亩,果品产量132万吨。形成了以核桃、杏、石榴、红枣、巴旦姆为主的南疆林果主产区。各县市打造出“一县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化特色林果产业带,特色林果的区域性规模优势也越来越明显,核桃、杏子、红枣、巴旦姆等种植面积均超过了100万亩,基本形成了区域性生产基地。使喀什地区特色林果产业发展规模居全疆之首。

和田人多地少,风沙严重,确定地区经济定位:以林为主,林牧农结合,大力发展优质林

果,特别是核桃、杏、石榴等特色林果。立足地方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业,力争尽快将林果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经济增长的突破口。林果业是和田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和田又是发展林果业最适宜的区域之一。和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发展果业生产,适合多种喜光作物和果树的生长。由于气候干燥,病虫害少,无农药污染、工业污染和生物污染,具有生产无公害产品的自然条件,而且和田有悠久的种植林果业的传统,果品品种多,品质佳,具有发展林果业及其产业开发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林果业累计种植面积达181万亩,实现了农村人均1亩林果的发展目标。现有各类果树17种,品种300多个。主要树种有核桃、杏、葡萄、石榴、无花果、桃、红枣、苹果、梨等。和田地区林果经济建设,一方面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同时也改善了和田地区的生态环境,减轻了干旱、风沙、盐碱等自然灾害,保障了农牧业的稳产、高产,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品种优势,特别是气候优势,光照时间长,热量充足,造就了木纳格葡萄、无花果、巴仁杏等地方特色林果品种。截止目前,全州林果业定植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木纳格葡萄10万亩,巴仁杏28万亩,核桃、红枣、无花果、石榴等果树面积2万亩。现有鲜果种植面积38.71万亩,占总面积的96.6%,挂果面积23万亩,占总面积的57.5%;总产量达到20.3万吨(其中木纳格葡萄8万吨、巴仁杏11.3万吨,其他1万吨),贮藏保鲜3万吨,加工量4万吨,产品商品率达46%以上。

2、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业资源地域分布情况

南疆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新疆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由于其特殊的地形结构和地理位置,南疆三地州形成了严酷的荒漠环境,气候干旱,植被稀少,风沙频繁,生态十分脆弱。近年来,三地州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及国家、自治区诸多扶持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林果业,林果业面积快速增加,生产供应能力逐年增强,走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林果产品开发利用之路。

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业资源的生产面积随着各个地域都不同,这里所说的特色林果业资源包括,苹果,红枣,石榴,杏子,葡萄,桃子等。表2-1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产品产量情况来看,南疆三地州苹果产品的产量高于其他林果产品的产量。喀什地区林果产品的产量较高,其次和田地区特色林果产品产量高,再次克州特色林果产品的产量高。总体情况来看,喀什地区的特色林果业较发达。

资料来源:2011年新疆统计年鉴

从图2-1可以看出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情况,总体情况来看比其他区喀什地区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较大,苹果,香梨,桃子,石榴,杏子主要集中在喀什地区,葡萄,无核葡桃,红枣主要集中在和田地区,克州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基本上都没有普及。除此之外其他林果产品的种植面积较广。

图2-1南疆三地州2010年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情况

资料来源:2011年新疆统计年鉴

3、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业存在的问题

3.1林果业科技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我区林果基地建设在科技管理方面还处在一个较为粗放、低端的阶段,反映出的问题主要为:一是良种基地建设滞后,优质苗圃、采穗圃少,市场化程度低,一些大宗苗木如红枣等外调量过大,品种混杂,质量难以保证。二是栽培管理比较粗放,在有害生物防治、修剪、施肥、浇水等标准和技术的执行和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到位,一些果园产量较低、质量较差,效益不高。三是各级林果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力量薄弱,林果技术推广人员和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管理的农民缺乏,林果技能培训力度不够,从事林果生产的农民素质偏低。四是林果标准

化的栽培、产品的分级、包装,直接导致商品率低,体现不出应有的价值。五是林果机械化作业水平低,手段落后,难以满足林果业发展的需求。这些都直接制约着我区林果业的产业化发展。

3.2林果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整体上看,新疆果品品种结构不合理,表现为:大众品种如红枣、杏、葡萄、梨所占比例偏高, 而名优稀新产品不足,树种、品种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失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失调,普遍存在着早熟品种短缺、中熟品种不足、晚熟品种过剩的现象,造成产期过于集中;鲜食与加工品种比例不协调,适于加工的品种严重短缺,不能满足加工企业对原料的要求;干(坚)果、鲜果比例失衡,干(坚)果比例偏小,不能满足人们的干果消费需求。在实际生产中,林果良种使用率不高,尤其是干果类果树农家品种所占比例高,品种配置不是根据栽培目的和栽培模式而定,加上技术部门把关不严,大量以次充好,嫁接的品种苗木被使用,导致品种混乱,品种单

一、雷同,果品总体质量较差,缺乏竞争优势。

3.3林果产品市场分散、市场营销能力弱

从营销组织方面看,一方面,由于果园多为个体经营,市场信息缺乏,多数果农销售方式极为被动。另一方面,政府对果品流通缺乏政策支持和行政干预,尤其是运力局限影响国内外果品营销渠道的通畅。目前南疆三地州林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基本上相互独立,果品销售除了果品公司、供销社等机构外,其他流通企业普遍规模小,销售分散,加之多数果农对市场变化不适应,缺乏供求信息的引导,难以预测产销趋势;果农各自为政,无序竞争,无法与国际大市场接轨。因此,导致市场信息不灵,渠道不畅,果农生产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市场风险较大等一系列问题。

3.4优质果品率低,知名品牌少

品牌是农产品走向市场的“绿卡”,是综合实力的标志。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业目前还处于传统的以农户为单位的零散种植和经营的模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影响了品种质量的提升和新技术的推广。

4、南疆三地州特色林果业发展的对策

4.1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认真落实城乡规划,抓好城镇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供水供气管网扩建,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改善城镇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三地州棚户区改造进度,确保在三年内全部完成改造任务,提高城镇经营和管理水平,提升城镇品位。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小城镇道路,供排水,供热,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不断增长小城镇的吸引力。完善邮政,通讯,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网络等信息基础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特色林果业的发展营造更和谐的文化环境。

4.2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深入推进天然林,荒漠植被保护和平原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争取将三地州主要河流流域列入国家湿地保护区,加大人工增水力度,有效增加地表径流量。进一步加大重点防护林,退耕还林及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围栏封育,退牧换草等草原生态工程。严格环境准入制度,绝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文明,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使原生产总值能耗逐年下降。使三地州林果业在生态建设方面发挥作用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生产总值,惠及当地果农增收。

4.3要抓住时机,加快引进一批龙头企业

要把林果业产品加工业纳入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推动。强化政府服务意识,社会诚实意识,宽松的政策环境意识,加大对林果业加工营销生产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千方百计为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扩大对内外开放,立足三地州丰富的土地资源,林果资源优势,广泛吸引国内外资本投资特色林果产品开发,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加工营销企业。乡镇企业要积极参与林果产品加工营销工业。加强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管理模式,营销策略和经营理念,提升三地州林果业产品加工,贮运,保鲜业和市场营销,建设一批有特色,有效益,有市场潜力的加工企业群体,延长产业链,形成林果产业集群优势

4.4在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实施林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

对现有产品实施品牌战略,统一标识,提高品牌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发展精品林果,提升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积极开展木纳格葡萄,制干杏原产地域保护认证,加大保护力度。从优势特色产品入手,加快木纳格葡萄,制干杏,红枣,巴旦杏,核桃,石榴,无花果等主要特色林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县市两级林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机构,加强林果生产,加工,分级,包装,营销全过程质量监控,严把质量关,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一律不准出境投入市场,努力打造名牌产品,凭借名牌优势,占领国内外市场。各级政府要优化环境,创造条件,支持培育品牌,扶持和鼓励各种媒体和现代手段,加大对林果产品的广告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4.5在实施特色林果产品品牌战略的基础上,制度技术标准,完善林果科技人员管理机制,加快精品园建设

林果业标准化生产是将要推行原产地保护的基础,也是果品生产与国际贸易接轨的前提条件。因此,加快申报果树品种审定的同时,近年要组织农民,技术监督部门的专家,着重对杏树,石榴,核桃,无花果四个树种,制定出符合三地州地区实际的生产技术标准,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从科技三项费用中划拨一定资金,改善其生活和工作条件,鼓励林果科技人员带着明确的任务到生产第一线,并同各级领导一起抓精品示范园建设,尽快实践林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生产中的科技含量,正确引导农民,全面普及标准化生产,提升果品品质,增加商品率。

与此同时,抓好低产劣质果园改造。充分挖掘潜力把低产劣质果园的改造,完善,提高作为基地建设的一个重点,纳入总体规划,加快推进。要运用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对传统林果园进行调整更新,采用优良品种,加快嫁接改造,推广配方施肥,节水灌,果实套袋和无公害生产为重点标准化栽培模式,提高单产和品质,彻底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粗放经营模式,提升果园的集约化经营水平。

4.6要加大林果业技术培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林果业生产者知识化、专业化、技能化是实现林果业产品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掌握高技能的果农,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果品,也就不可能实现现代林果业。一是要完善培训体系,扩大培训覆盖面,让更多的干部和群众掌握基本的生产经营技术。二是丰富培训内容,挖掘培训的深度。三是加强高技术,高水平,高品位的林果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吸引高校林果业人才,另一方面依托农林高校和科研部门,对现有的林果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提高。四是,对林果业经营技术加以提炼,总结,对核心技术要进行组合配套,是林果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既有先进的生产核心技术,也有先进的市场经营理念,进而强化林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五是努力开拓技术市场,依靠技术市场的力量,大力推进三地州林果业技术不断提升和普及

本文摘自中国论文网,原文地址:http:///1/view-3163687.htm

第三篇:林果业发展调研报告

俄体镇人大调研报告

强基础 建基地

不断推进林果业又好又快发展

俄体镇地处大青山南麓,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山高林密,气候湿润,全年无霜期120-125天,有效积温2400-2500℃,适宜果树生长,是科右前旗沙果和南果梨的主产区。多年来,俄体镇以“五荒”治理开发为切入点,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原则,突出“美丽与发展双赢”理念,通过政策保障、利益引导、奖励扶持、定权定责四项机制,构建林果基地。俄体镇林果栽培历史悠久,果品果质以甜、脆、汁多而远近闻名。近年来,全村按照“突出特色产业,调优农业结构”的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走生态型、效益型、科技型和高产、高效、优质的林果产业之路,以立足当地资源,突出特色种植,打造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林果业为理念,多年来一直扶持和引导林果业发展,鼓励农民栽培果树,为广大果农提供技术服务,科学化管理方法,致力于把林果业打造成精品产业。俄体镇已初步形成北方优质沙果产业化生产基地。

一、加强领导,多轮驱动,努力构建齐抓共管新局面

1、加强了组织领导,健全了组织机构。为推进全镇林果产业发展,尤其是俄体镇林果监督建设,俄体镇人民政府果业专项领导小组对俄体镇的林果业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

2、拓宽培训范围。2008年以来,俄体镇在聘请旗县技术人员为果农进行培训的基础上,还聘请果树技工实地为果农果树进行夏季修剪和嫁接,使果农初步掌握了夏季修剪和果树嫁接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果农的实践操作能力。

3、加大低产劣质果园改造力度。俄体镇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劣质沙果、梨等树种或野生苗进行嫁接,还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和果农对果树进行冬季修剪,各种果树修剪面积已达到90%以上。

三、典型引导,示范带动,推进林果业的快速发展 选准突破口,狠抓特色特色林果村、林果科技示范园、千亩提质增效林果示范园建设。目前,全镇有1000亩林果基地1处,面积100亩以上的果园12处。同时,积极抓精品示范园的上档升级,带动了全镇林果业的快速发展。

四、开拓市场,畅通渠道,发展林果产业化经营

1、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近几年来,俄体镇沙果已成为科右前旗乃至兴安盟林果业的一个标志性产业,每年都有大量外地经销、批发商来采购、销售,产品在盟内外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和影响,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和客商的青睐。特别是以沙果为主的果干制品主要销往盟内外,且供不应求,其市场潜力和增产潜力较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延长林果产业链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07年俄体镇成立了“白辛努图克林

赢发展局面。

五、未来林果业发展设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发挥特色,突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林果业和林果经济,通过林果业的综合开发,加快特色林果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优化布局,在扩张规模的同时,实现林果业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积极推进林果业产业化经营,构筑龙头企业带动、标准化生产、品牌支撑、产加销相结合的高效林果产业体系;努力提高林果业基地建设能力、加工转化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促进林果业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16年,把俄体镇建成全旗乃至全盟主要的特色林果生产、加工集散基地和科右前旗最大的特色林果产区,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具体措施:一是加强果园配套设施。到2016年计划再发展1700亩,总面积达到10000亩,计划每50亩果树配套打井一眼,预计再打深水井50眼,保证水源充足,使果品产量和品质有保证,进一步提高果农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二是继续引进林果深加工项目。寻求支持,建设400吨果品保鲜冷藏库,解决果烂地头的现象,缓解市场价格冲击,项目所带动的间接增收作用则更客观,包括跟踪服务的配套技术带给果农的实惠等,提高鲜果的利用率和制品的知名度,打造俄体镇林果业品牌,增强农民发展林果业信心基础。三是政策扶持引领发展。对从事林果发展的农户实施直接补贴政策,免费提供苗木,能使农

67-

第四篇:林果业调研报告[模版]

林果业调研报告

发挥区域优势发展优势林果树种

——xx县林果业发展调研报告

为了准确掌握xx县林果业生产现状,充分利用xx县林果业现有生产条件和可利用因素,进一步加快xx县农村经济发展,县委于2005年10月上旬组派林果业发展调研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调研。调研组在全方位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

乡镇场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业生产格局和基本状况,对三个本次调研工作重点单位做了深入细致的走访和调查。之后,调研组对有关情况及问题进行了初步综合,形成几点发展意见和建议。

一、林果业生产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从总体上来说,目前我县林果业仍处在“低投入、低产出、低回报”的低生产水平。林业生目标产仍以生态效益为主,林业生产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突出表现在以集体统一规划方式建立起来的农田林网网格化防护林,虽然树木株数多,但因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社会化种植,任其自然生长,林木材积蓄积量少,且因权属不明确、采伐使用和营销受到较多限制因素,造成林木生产更新周期较长。近年来,xx县林业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就一些林木的产量来说,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但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在生产技术、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等方面都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我县林业产业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技术装备落后,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自动显示、自动检测、自动控制以及材料、加工精度、原器件的质量等方面与国外都有较大的差距。

造成我县林果产业发展迟缓,经济效益低,并始终未能形成产业优势等问题的原因诸多,但归咎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对果树生产作用的认识方面,过去我县将水果列为农副产品,对果业重视不够,强调上山下滩不占粮田,果园大多建在劣等地,土壤中的有机制含量低,果业发展先天不足。

(二)不同的水果对光照、水量、土壤的要求不同,适宜生长的区域也不同,而我县在计划经济时代,留传下来的地区水果品种小而全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大的改变,例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各村甚至生产小组还保留不面积仅有的集体小果园,且多已发包形式经营,承包户只谋求眼前利益,不重视园果地土壤改良和树种品种更新,有毁灭性生产的趋势。

(三)在果树栽培环节,我们没有进行标准化生产,从而造成林果产品品质差。如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全县林地面积和果园数量不少,据林业部门统计,截止今年实现标准化建园、标准化管理的林地和果园几乎没有。由此,造成全县经济林面积超过万亩,而真正产生经济效益的林地少至又少,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导致我县林果业生产一直处在徘徊不前,小规模低档次的水平。

(四)在从事林果业生产的人员素质方面,目前我县果农的文化素质不高,多数果农缺少基本的果树栽培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粗放,重栽轻管、重产量轻质量的现象尤为突出。全县果园多为个体经营,种植销售零散分布,规模化管理和集约经营层次较低。在栽培过程中,对果园采取的是粗放的管理模式,追求高产而忽视了对质量的控制。种果树凭得的经验,结果子靠的是天时,除病虫害用的是农药,这样种出来的水果果型丑,色泽差,口味淡,而且农药残留严重超标。更大的差距是在果品的产后处理和销售环节上,由于受长期以来自由买卖思想的影响,我县水果采摘后未经过清洗、打蜡、选型等工序,由此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商品性和竞争力。近几年,虽然有部分果农,如xx镇园林场对生产出的鲜食葡萄、香梨进行了产后处理,但基本还停在即摘即卖阶段,流通保鲜环节落后。而全县大多数果农根本没有对果品进行商品化处理,果品采收与销售均在果园内现场完成,大大降低了水果的商品价值。商品化果园数量少,林果业生产方式还基本上处在零星分布、自足式生产状态。由于我县果业长年处于一种零散的自由贸易体系,而且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经营管理不善,使得我县果业在内外市场上根本没有核心竞争力。加之近年来各地水果市场持续疲软,果品销售艰难的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此外,我县果品贮藏加工业远没有跟上果树种植业的发展。目前xx县每年果品总贮量约为300吨,只占全县水果总产量的约5(2004年全县水果总产量约为5000吨),果汁加工业和罐装工业的支持接近于零,酿造工业(葡萄酒厂)年加工能力也仅为2000吨左右。而且,由于保鲜技术与整体产销脱节,使得全县每年产出的水果,产生了近30的直接浪费和经济损失。果业要在激烈的果业市场上不断发展强大,首先必须改变目前散乱的局面,走产业化之路。

(五)在龙头企业带动效力方面,我县具有种植优质水果的自然条件,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县境内果业领域缺少实力雄厚的企业,基本上是处于零散和缺乏整体产业化协作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当前果业产业化风潮,我县果业自然就显得竞争力不足,难以规避风险。

(六)在品种选择和品牌

战略方面,当前各地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目标积极发展名特优新品种。而在我县,水果产品市场上,还没有一个能够与外地名优产品相比的本地水果产品品牌,整体的果业商品处于量化输出、内部消化或是价格竞争阶段。截止目前,我县也找不出一个有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水果品牌。即使有个别果农对果品进行了包装,但大多数产品都存在“一流水果三

流包装”的现状,采后的冷藏保鲜、贮藏运输等方面难以及时到位。大多数果农对水果保鲜在内的将具有很大市场发展潜力的行业认识不够。

(七)在苗木繁育和品种优化方面,我县县域内的良种繁育场(圃)生产的果树良种不足生产发展所需苗木的10%,无病毒良种苗木只占2%,繁育体系十分薄弱;投产园中有50%是低产劣质果园,水果的优质果率约为30%;2002年按结果面积,全县水果平均每公顷单产只有7500多公斤,不足1995年世界平均水平(平均每公顷单产约17000公斤)的一半。而且许多地方出现品种退化。果品外观和内在质量比较差,影响了潜在市场竞争力的发挥。

二、林果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根据我县的自然、地理条件,目前的生产状况及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林业产业发展战略思想是:以商品林的大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的大发展,以林产工业的大发展带动资源培育业的大发展,以森林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森林服务业的大发展,把林业产业建成为xx县国民经济中有一定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结构和布局合理,规模与素质并重,生产技术与装备的技术水平整体达到领先水平。

水果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县具有比较优势,优质和特色水果有竞争力,但缺少树种、品种和品牌优势。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和储藏加工也严重的影响了市场竞争。对产后商品化处理包括采后的清洗、杀菌、分级、打蜡、包装等提高果品商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环节。我县水果大都未经任何处理,包装简陋,外观质量很差,缺乏市场竞争力。我县水果的储藏能力只占水果总产量的20%左右,加工能力仅占10%。因技术落后,储藏运输设备不足,每年大约有20%-25%的腐烂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幼树大量投果投产,我县果品储藏加工问题还会更加突出。此外,在果品流通上也存在信息不灵、产销脱节的问题。据果农反映,2000年至2003年90%以上的果品由其自己在果园或自己运至附近市场上销售左右。而发展中的农民购销组织还不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能捕捉准确的市场信息,流通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水果生产发展的“瓶颈”。果业发展方面,根据关税和贸易协定里农业协定中关连果树的内容(简称“ur果树”),所有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家将开放果品市场,所有的果实、加工品都将实行自由化(即进口解禁),果品市场将进入真正的国际化竞争时代。“ur果树”将对果品产业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1.果树种植业面临着树种和品种结构调整的问题。我县目前水果的数量型生产模式已经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更难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其次,果树种植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我县特有的水果及一些品质优良的果品在市场上将提高占有率,价格将上扬,因而促进了这类水果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如红枣等。

2、果品贮藏加工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一方面,水果产量持续增加。提高贮藏保鲜水平及扩大加工能大大减少鲜果市场的压力。另一方面,境外优质价廉的鲜果加工品的大量涌入对我县的贮藏加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提高贮藏加工中的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让名优水果及加工品流行于市,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国内消费量,也才能增加我县果品及加工品的外销能力。3.鲜销市场将发生质的变化,由数量型消费向质量型消费转变;进口水果价格趋于下降,优质水果价格趋于平稳。因此今后果品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应看到,我县目前的水果生产模式在市场竞争中尚处于不利地位,如要增加外销能力,势必要实行高品质生产。因此,面对机遇和挑战,如何加快水果生产的调整和改造,增强竞争力为当务之急。我们应尽早预测“ur果树”对果品产业的影响,及早做好对策,使我县的果品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总体思路为:一是强化“体质”,以高品质求生存发展。实施产地区域化调整,该缩减的坚决缩减。适地适树是果树发展的重要原则。我县在果树的数量型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哄而上”的现象,致使种植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出现某些果树品种供过于求的现象,只有狠抓结构调整,才能提高我县果品的综合竞争力。二是树立现代果品产业化观念。通过“助优”和政策资金等一系列政府行为,尽快建立现代果品产业集团。将分散运行的果树种植业,采后处理与贮藏加工业及相关科技服务业和营销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加大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资源的投入。“ur果树”把所有果品生产区域都推入到面临过剩、充满竞争的国际大市场中。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资源,对于迅速提高我县果业水平十分重要。我县目前还不可能像经济发达地区那样在“ur果树”对策中作出较大的资金投入,但果品产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果品质量、丰富果品种类、增强商品竞争力为目的;以科技为先导,重视名、特、优、新果品的采后技术研究,加快产前、产后综合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新成果的推广;抓住有利时机,依靠科技与政策,合理调整品种结构和贮藏加工设施;培育国内外消费市场,使我县果业大步进入国内和国际市场。

具体应对措施是:

1、结合实际,突出重点,以林果树种为单元区,扶优扶强,优先发展量具优势和潜力的特色林果产品和产业,提出正确的产业指导意见和宏观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林果树种为种植区,实行林果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发展现有优势特色树种,大力发展潜在特色树种:打好“特色”牌,抢占市场制高点.结合林果业发展实际及地域优势,要忧先并尽快做大做好具有本地特色的林果产业产品,做到有特色、高起点,速度快、规模大.切合西部地区实际,与自治区新近提出的经济发展“扶优扶强,突出重点”的原则协调一致.以树种为种植区,以一县发展一个树种形成规模为宗旨,按主要林果特色树种和重点区域,重点发展现有核桃,香梨、枸杞、葡萄、巴旦杏等优势特色树种11.3万公顷,大力发展石榴、酸梅、哈密大枣,苹果、仁用杏、制干杏等潜在特色树种4.73万公顷.

2、加强宏观指导,抓好林果规划的立项实施.将其作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强宏观指导.首先,应成立由xx县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牵头,由林业、农业、水利,计划、金融、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组成的xx县林果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协调、制定和宏观指导我县林果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对所编制的林果业发展规划进行确认、立项,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其次,xx县林业局应与xx县有关部门协调,尽快、优先抓好《xx县2004~2010年名特优经济林商品基地重点县规划》的立项和落实工作.井对我县林果业现状进行更深入的摸底调查,为今后xx县林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要增加基础建设投入。

3、加强以水利建设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为水果产销提供良好的道路交通、邮电通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以间接减少水果用于水果生产的成本支出,减缓水果集约生产成本的上升速度,继续保持价格优势。

4、以政策为杠杆,充分调动全社会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在经营机制和投入机制上,要积极鼓励个人、集体和国营进行林果业的开发,大力提倡各种所有制、股份合作制形式组成的联合体投资林果业,吸引全社会各方力量建基地、办企业、建市场,井在经营机制和投入机制上进行重点研究,要努力提高果农生产的组织化水平。要发展水果购销、加工、储运等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服务组织,加快实现水果生产产业化解决水果市场放开,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很低,水果生产还是各家个户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国际流通的矛盾;引导果农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是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可以通过信息引导,强化服务,实现水果的生产与贸易一体化。对此,各农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在建立和完善果树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实行农科教三结合,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查农素质,推动果品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水果的整体竞争力;在农业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大力推行“四荒拍卖”,重新部署种植业结构,要拿出一些好地用于林果业栽培,加大林果在种植业中的比例及面积。在林业特别是山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将林果业的发展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充分利用山区逆温带资源,引导广大林业职工从事林果经营,使天然林保护工程与山区逆温带林果发展有机结合,为林业职工开辟致富新途径;在投入上,政府要积极引导,打破所有制界线,特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资金如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等按一定比例进行切块,把林业三项贷款的重点放在林果业发展上,将各项资金捆在一起,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形成合力,在税收上,应调整现行针对林果业的农林特产税征收办法,按照林果结实周期不同进行分类,以林果结实3年后为起征点进行征税,并将征收后的税款部分返还,用于林果业的扩大再生产。要调整现行农林特产品农业税政策。合理确定农林特产品农业税的征收范围,统一调低农林特产品农业税税率,避免重复征税。从农林特产税中拿出一部分建立专项扶持基金。

5、从种苗抓起,提高林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加快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和适用技术、重大技术的推广,调整布局和品种结构。苗木是果树生产的基础,培育良种苗木是提高果品的质量的关措施。为增强我国水果的竞争力,各省、地、县要根据农业部的“九五”规划,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国营良种场、园艺场为依托,建设采穗圃、苗圃,作为永久性良种繁育基地。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实行“果树种苗生产许可证”、“果树苗木质量合格证”和“果树苗木检疫证”的“三证”管理制度。针对果树技术推广工作薄弱、果农技术水平低是造成果园单产低、果品质量差等情况,必须加大适用技术和重大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水果单产和质量,重点是推广普及先进的常规技术和新技术,将优良品种、矮化密植、合理修剪、蔬花蔬果、配方施肥、果园覆盖、果实套袋、摘叶转果、设施栽培、节水灌溉、综合防治以及储藏加工等技术组装配套。同时要大力发展果树无病毒栽培。通过抓样板、树典型,建立高标准的示范园,以点带面,实行良种、矮化、无毒三位一体,充分发挥无病毒果园的示范作用。果树区域布局由不适宜区、次适宜区向最佳适宜区和适宜区集中,充分发挥气候生态优势,积极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果品。

6、实行“品牌林果业”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优、以质取胜.我们一定要吸取外地经验教训,积极鼓励企业涉足林果业,抓住企业视品牌为第一生命的特点,把现代企业机制与林果业品牌的发展有机结合,进行个体定位,实施“品牌林果业”发展战略,让企业从质量、信誉等全方位规范自我品牌中求发展,开发出若干个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林果品牌,参与市场竞争,以优、以质取胜,带动我县名特优林果业的发展.要突出地方特色,加大宣传,树立品牌优势。果业品牌化建设势在必行,及早改变果业无名牌的现状。在品牌建设上,一开始就应该用国际化标准来规范产品,如保鲜标准、贮藏标准、包装标准等,这样果业品牌才能在高起点上发展。此外,还应建立开放、公平、公正的果业国际交易平台,从而让果业品牌及时吸纳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经营理念。

7、要着眼于扶持优势企业,发挥龙头作用,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首先必须选择扶持和兴建一批“规模大、起点高、科技含量高、辐射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拉长产业链,开发晶牌名牌产品,壮大特色优势支柱产业,全面带动林果产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尽快建立大型林果产地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培植大的中间商,发展零售商,以保证产品从生产者顺利流向消费者.在加快资源培育的同时,要对产品的加工、储藏等进行合理布局规模,增加林果产品的附加值,尽快将林果业建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兴产业.提高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发展储藏加工业。通过制定产品质量标准,进行设备和引进设备的选型工作,提高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同时,改进包装,推行注册商标,并采用以果品个数为主,参考重量,按标准箱计价的包装方式,取代传统的重量计价的包装方式,尽快与市场接轨。依靠工业推动,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水果的储藏加工问题,增强竞争力。

三、促进xx县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想法

(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则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综合性措施,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也是富民强县目标的新的战略性工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我们感到在工程实施中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值得重视。退耕还林还草不是简单把坡耕地、沙化耕地退下来种树种草就完事了,而是涉及到林草建设等生物措施如何与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如何与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相结合;如何与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农村居民点综合治理相结合;如何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如何与计划生育、扶贫开发、发展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一项集自然、经济、社会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因此,它不仅是林业、农牧两个部门的事,必须全党、全社会动员,才能以较小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效益。为此,我们必须要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加强领导,宣传到位,组织到位,依靠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发挥企业、团体、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引导、规范作用,从长远和全局利益着眼,从现实问题入手,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当前,最重要的是抓好以下几条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生态意识。使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真正认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及与自己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关系,强化生态忧患意识,把中央的决策真正变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2、尊重客观规律,制定科学规划。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xx县、乡情出发,遵循生态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制定不同层次(xx县、乡、村)的退耕还林还草总体规划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既有长远的科学安排,又有明确的阶段目标。要高度重视规划实施的检查验收,杜绝弄虚作假,保证林草建设质量。

3、加大科技投人,强化科技服务。建议各项目区要明确科技依托单位,建立科技投入的专项预算;成立不同层次的专家咨询指导小组,充分发挥其在规划方案论证、技术指导咨询、监督检查、评估验收等环节的作用。要重视和发挥现有科技实验基点的示范作用,同时还要继续探索不同生态环境下的保护、治理和建设模式。要大力推广适宜的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做到科技人员到位、技术服务到位,科技培训到位。制定有效政策,动员、激励广大农林及水土工程科技工作者深入生态建设主战场,针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科技问题进行研究攻关,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4、培育生态产业,加速经济发展。要充分认识到,只有搞好退耕还林还草,才能为调整农、林、牧产业结构提供新机遇,为培育生态产业开拓新空间。也只有在通过产业开发,使农民不断增收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农民意愿,保留和建设适当比例的基本农田,保证长远口粮基本自给和生态农业发展,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着眼点,特别强调林草建设与发展草产业、畜牧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业及生态旅游业紧密结合,生态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化忧升级和农业产业化相结合,达到“既要绿起来,又要富起来”的双重目标。还要重视培育农村科技示范户,使其成为退耕还林还草和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产、增加收人的带头人。

5、完善配套政策;落实奖惩措施。首先,要用足用好中央关于“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有关政策,制订、完善地方性的配套政策。一是按不同类型区域和不同土壤条件,制订有差别的生态补偿政策,除补粮外,还可考虑建立有助于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的地方性以奖代补政策。二是四荒地承包政策。规范自然植被封育保护、人工林草管护等责权利相统一的政策,谁建谁管谁受益、承包权70年不变、可以继承、转让的政策。三是鼓励支持企业参与生态建设、科技人员参与科技服务的优惠奖励政策。

6、鼓励公众参与,实现机制创新。改变由政府一包到底的传统做法,建立新的运作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介入、群众参与、社会力量推动”的格局。政府在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搞好组织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调控监管等方面起主导作用。要完善各级政府领导的目标责任制,每个项目区都要明确责任人和考核目标、签定责任书。考核指标不仅包括该退的耕地是否退下来了;林草的成活率、保存率、生态效益;还要包括农民增收状况、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等综合性指标。交通、水利、城建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各类农业开发项目也应专门列支绿化资金,由项目区统一捆绑使用,实现生态建设投资渠道多元化,国家、地方、企业、农民相结合,多层次、多形式的资金和劳力的投人机制。金融部门也应增加对项目区的信贷,主要用于经济林草和生态产业开发的小额代款,扶助群众脱贫致富。

7、尽快研究制定和完善退耕还林还草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并尽早试行。以进一步落实中央提出的“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生态保护建设方针。杜绝各类破坏林草资源的行为。如果在上述几个方面都能得以落实,我县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无疑将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二)充分利用县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林业发展总体布局的战略设想,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加速绿化,强化治理;发展种植林业和向农区、城区与林业下游产业延伸,扩展林业发展领域和发展空间;要休养生息以恢复森林资源;大规模发展商品林(用材林、经济林),从而形成“西治、东扩”的林业发展新格局。应以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为核心,造林绿化、综合治理,大幅度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确保生态安全,林草交错带上的风沙地等大规模实行退耕还林;考虑到农民的长远生计和当地木材等林产品需要,在林灌草的防护作用下,适当种植用材林和特有经济树种,发展经济果品及果品深加工产品。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混农林业或种植林业,实现林业的快速扩张。建立完善的农田防护林网,保护基本耕地。用市场手段和经济吸引力来调整农民种树积极性,引导农民把植树造林从沟渠路旁、农田林网、滩涂,逐步向农田伸展。在县城和靠近城镇的地区,发展城市林业和城市隔离带,并发展种苗花卉业和林业下游产业,满足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需要。

目前,各地木材资源短缺,在中长期内,我国仍需每年进口一定数量的木材和纸浆。而我县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林木蓄积量足,产品成本低的优势,因此采取利用林木资源生产家具、木制品和人造板、纸浆、纸和纸制品的产业模式,发展林产品加工企业,优势十分明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提高我县林业产业技术的装备水平和生产水平。我们应尽快缩小差距,提高设备的技术水平,以提高林业产业的产品质量。

大力开发人工林及抚育间伐材的加工利用技术。随着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我县人工林面积将有大幅度的增长。人工林木材虽有生长速度快、增益高,但人工林木材有直径小、密度低、材性差和易变形等缺陷。因此,应重点开发利用小径材生产高附加值的材料和产品,用以代替过去只能用大径材才能生产的材料和产品。加强木材、人造板薄木仿真技术的产业开发。大力开发结构型、功能型人造板,增加产品功能和用途,提高产品附加值。应大力开发结构胶合板、单板层积材、定向结构板和结构刨花板等产品。同时,还应重视功能性人造板产品的开发,不断开发抗静电、抗辐射、防火、防腐、防霉、抗污染、高稳定性等各种用途的人造板产品,以大幅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第五篇:人大关于全市林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人大关于全市林果业发展情况的调

研报告

人大关于全市林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人大关于全市林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市人大农经委在主任带领下,于9月21—23日对全市林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调研情况看,各级党委政府对林果业发展思想高度重视,政策引导有力,措施方法得当,一届接着一届干,全市林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效益。,全市林果业第一产业产值亿元,占农林牧渔总值的%,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20%。其中,林产品产量亿公斤,产值亿元;果品产量161万吨,产值亿元。桃、板栗、银杏产量在全省居第一位,山楂、杏、柿、茶叶产量位列第二。生态林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有林地面积580万亩,森林覆盖率%。今年,由于气候适宜,降水量大,各种果品全面丰收,林果业发展形势喜人,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产量、效益均比去年增加二成以上。主要特点是:

一是生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全市各级大搞林果基地建设,以基地发展带动林果业的发展。山区实施荒山绿化和封山育林工程,丘陵实施梯田地堰绿化工程,平原实施“绿染沂蒙”造林工程,水库、河道实施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城镇实施环城林建设工程,村庄实施生态园林式村居绿化工程,提高了营林面积和造林质量。全市规划发展商品林总面积500万亩,已完成400多万亩。其中经济林350万亩,杨树丰产林80万亩,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杨树

丰产林基地、杞柳生产基地、金银花生产基地、花卉基地。果品基地建设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逐步调整”的原则,取得了显著成效,优势区域的面积逐步扩大,品种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形成了优质桃、优质苹果、优质板栗、优质银杏、优质梨、优质葡萄、优质茶叶等优势品种生产基地。蒙阴、莒南、沂水、费县、平邑、郯城、临沭等县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苹果优势区域出口基地县、全国果品生产十强龙头县、全国核桃产业十强县,荣获“中国苹果之乡”、“中国板栗之乡”、“中国银杏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草莓之乡”、“中国杞柳之乡”等称号。一村一品、一个区域一个特色的格局正在全市逐步形成。

二是产业化建设初具规模。近年来,全市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围绕资源上项目,搞好加工促增值,兴建了一批加工龙头企业,林果发展产业化迈出了一定步伐。莒南县充分发挥龙头企

业在市场开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以绿润公司为龙头的板栗收购、贮藏、加工企业达到1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加工板栗20万吨,销往日本、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外销总量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临沂市玉芽茶业有限公司、郯城绿源银杏有限公司、临沭草柳企业集团公司、平邑县的金银花加工等公司为龙头,带动了一大批加工企业。平邑县地方镇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业,取得了规模、效益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效果,现拥有果品加工厂300家,年加工各类罐头20万吨,创产值9亿元,利税6000多万元,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被誉为齐鲁罐头城。全市已建成各类板材加工企业6000余家,生产各类人造板600万立方米,占全省人造板产量的1/3以上。这些龙头企业不仅带动了加工业,实现了多次增值,还提高了整个林果业的产业化水平,促进和带动了林果业的发展。

三是科技含量明显提高。随着林果新品种的引进和基地建设的带动,一大批科技示范园应运而生,对引进和推广新优品种、示范高新技术和果农的技术培训发挥了很大作用。各级积极组织技术培训活动,大力普及实用技术,推广先进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去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200多期,培训林果农30万人次,十余项新技术、新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市果茶高科技示范园近几年先后引进国内外果茶新品种200余个,研究推广新技术40余项,示范带动果茶基地20余万亩,先后被省政府确定为引进国外果茶技术示范园,被农业部确定为高优水果中心示范园,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各级政府坚持引进、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造林营林方式,建立了商品林示范园208处、科技示范户万个,带动商品林面积100多万亩,全市经济林栽培良种率达到85%以上,新栽植经济林良种率达95%。莒南县荒山绿化用的黑松、火炬松、杨树丰产林用的土尔其杨、107杨新品种普及率已达到了90%以上;苹果、梨、樱桃、草莓、板栗等优新品种的栽培比例都达到了85%以上。沂南县依汶镇后峪子村通过科技兴果,发展名优产品帅李,成为全县最大的帅李种植村,今年只此一项就为全村增收50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科技推广促进了产品品质的提升,全市已有5个果品获国家绿色食品称号,34个果品获省无公害产品称号。

四是销售渠道和市场体系不断拓宽和建立。在林果产品和加工企业的推动下,林果产品的市场体系日趋完善,流通能力也逐年提高。兰山区华东板材批发市场有交易大棚7万平方米,摊位1500余个,经营人员达5000余人,年成交额45亿元,产品交易辐射全国20余个省市,成为全国规模较大的批发市场之一,有力地拉动了商品林发展。平邑县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金银花集散地,经

销量占全国的70%以上。苍山县下村镇加工的蜜枣流通全国。全市已初步形成了林果种植带动加工业,加工业促进市场体系的完善,市场又反过来刺激拉动林果业发展的产业链条。蒙阴、沂水等县成立的果业合作社,使分散的农户结成了生产、技术、销售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提高了适应和抗御市场的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蒙阴县大力扶持果品销售大户,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销售大户赵玉春现有运输汽车5部,1000吨恒温库一座,选果机、制箱机、包装设备齐全,年经营果品7000吨,自营出口果品,销往东南亚及国内10多个城市,年收入100万元以上。营销渠道的不断拓宽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形成,是近年来林果产品增收的重要因素。

二、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我市林果业总体上发展较快,但也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是:

1、林果产品的品牌效应较差,整

体品质有待提高。全市的林果产品牌子有几百个,有的一个村就有好几个。由于比较杂乱,影响力小,和砀山梨、烟台苹果、“汇源”果汁、“娃哈哈”果品饮料等品牌相比,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相差甚远。和日本相比,我市果品种植面积330万亩,日本为338万亩,品种也大体相当,但总产量日本为360万吨,我们不到其一半;平均亩产值日本在6000美元以上,我们的结果园平均亩产值只有多元人民币。除外汇比率、消费水平等因素外,主要是我们的果品品质品牌以及经营管理水平差距很大,亟待提高。

2、产品贮藏加工能力差,效益不尽理想。目前,中等发达国家鲜果贮藏量一般占鲜果总产量的25%-30%,果品加工量一般能达到总产量的35%左右;国内有的地区果品贮藏和加工量也占到了果品总量的20%以上。据考察,安徽砀山梨的加工量已达到总产量的40%以上,加工部分的果品增值可翻两番。目前,我市果品加工量只占10%左右,总

体上处于“卖原料”阶段。据测算,如果我市的果品加工能达到40%,果品生产整体经济效益可以增加一倍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加工率严重偏低是造成目前果品产品附加值低的主要因素。

3、生态防护林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森林覆盖率还有待提高。我市生态防护林万亩,尚有部分荒山未绿化,主要集中在我市北部山区县,这些地方土地干旱瘠薄,原有植被基础差,成活率低;有的地方群众耕作习惯陈旧,沿袭陡坡开荒种植;有的地方政策不够完善,缺乏财力支持,群众造林护林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工作上存有较大难度,是造林绿化工作中的“硬骨头”,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几点建议

通过对调研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特提出如下建议:

不断提高林果产品品质,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市场品牌。品质是商品价值的基

础,而品牌和标准化是商品品质和其知名度的外在体现,同时也是商品进入市场的条件。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林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规范。要认真分析提高产品质量品牌的效益空间,坚持向质量要效益,向品牌要效益;要引导果农通过土壤改造、品种改良、加强管理等手段,全面提升产品品质;要尽快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参考国内外市场对林果产品的质量要求,制定地方标准;要搞好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强技术指导,落实标准化措施,总结经验,搞好推广;要加强品牌管理,坚持品牌集中,做精做大,避免过杂过滥,以形成有冲击力、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品牌;要加大推广宣传力度,通过产品推介会、新闻发布会、新闻、广告等各种形式,努力扩大品牌影响,把具有强大优势的沂蒙林果产品变成家喻户晓、人人喜爱的消费商品。

加大投资和招商力度,大力发展林

果加工业。加快林果加工业发展步伐,具有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双重意义。要充分认识我市林果加工业已经具备的资源优势,认真分析加工业的发展空间和产业潜力,坚持向加工要效益;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政策,引导和鼓励当地具有林果生产经验和一定投资能力的企业或大户投资新上加工项目,按市场规律进行加工经营;要集中当地财力,对现有加工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加工能力进行财力扶持、技术扶持,帮助他们扩大加工能力;要制定行业整合政策,对目前良莠不齐的加工企业通过市场手段进行优胜劣汰,鼓励和扶持环保型、节约型、效益型加工业上规模、上档次;要加大林果发展招商引资力度,带领果品销售大户、加工大户、种植大户,组织有目的的专题招商活动,加大宣传我市林果发展的基础和优势,给予相应政策,引进外来资本或大型加工企业进驻,努力建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大型

龙头加工企业,延长林果业发展的产业链条,促进我市林果发展向产业化、优质化、高效化迈进。

狠抓生态防护林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生态防护林建设具有涵养水分、防止水土流失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是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是建设生态市的需要,1 2 下一页

下载关于南疆林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南疆林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宽城县林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宽城县林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特色林果业作为宽城县个性鲜明、优势突出、市场前景广阔的传统产业,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县直新时期实施优势资......

    人大关于全市林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推荐]

    人大关于全市林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市人大农经委在**主任带领下,于9月21—23日对全市林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

    人大关于全市林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人大关于全市林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人大关于全市林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市人大农经委在**主任带领下,于9月21—23日对全市林果业发展情况进行......

    林果业帮扶调研

    新和县委党校“千名干部下基层进万家” 活动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县委党校高度重视“千名干部下基层进万家”工作,在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进万家”工作期间,领导......

    林果业发展情况汇报

    喀拉布拉乡林果业发展情况汇报尊敬的李书记、尊敬的毛州长及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 我是新源县喀拉布拉乡党委书记马健,我代表喀拉布拉乡党委、政府及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各位代表......

    2012年XX县林果业调研报告

    2012年XX县林果业调研报告 (二〇一二年五月)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林业局调研组在5月11日至5月18日期间,对全县13个乡镇在林果业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为方......

    县林果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林果业发展情况汇报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自治区林业局的各位领导和和专家来我县调研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按照调研组的调研内容和要求,我就**......

    县林果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林果业发展情况汇报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自治区林业局的各位领导和和专家来我县调研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按照调研组的调研内容和要求,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