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交通大学 论文、报告、作业等封面设计
《俄罗斯电影欣赏》结课论文
题 目:我眼中的俄罗斯电影
学院(系):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
专业年级:运输1105班 学生学号:110114119 学生姓名:王小二 任课教师:王老二
第二篇:北京交通大学 浅谈交响乐论文
浅谈交响音乐
姓名:———— 学号:———— 专业:———— 院系:________
年 月1
摘要
交响乐是为整个管弦乐队所作的奏鸣曲,它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体裁名称,而是一类器乐体裁的总称。这类体裁具有共同的特征:首先,都是由大型的管弦 乐队演奏;其次,音乐内涵深刻,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或者 音乐格调庄重,具有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风俗性等;再者,交响音乐有较 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手段。
本论文阐述了交响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对几部交响乐的赏析。音乐是纯洁、高尚的,需要全身心的感受。交响乐作品结构庞大,手法多样,各乐章之间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紧密的联系,它长于表现强烈的戏剧性和深刻的哲理性,痛苦时它会安抚人们的心灵,孤独时它会给我们带来欢乐,困难时它会增添我们的勇气,胜利时他会与我们同欢共庆。
另外,本论文还特别选入三首交响音乐进行了赏析,分别是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和《英雄交响曲》。特别是《命运交响曲》,本人十分喜欢。音乐作品倾注着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音乐的生动描绘,使人受到感染和熏陶。此外,如莫扎特,巴赫等等,都是耳熟能详的交响乐名家,对交响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键词:交响音乐 发展 贝多芬 赏析
目录
摘要 目录
一.交响音乐的背景及其代表人物 1交响音乐的背景
2.交响音乐的代表人物 二.对三部交响音乐的赏析
1.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2.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3.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三.交响音乐的赏析方法 四.参考文献 一. 交响音乐的背景及其代表人物
1交响音乐的背景
交响乐名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她的词源于“和音”“和谐”这两个词的组成。到了古罗马时期就演变成了泛指一切器乐合奏曲和重奏曲的代号。
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交响乐”这一名称被当作了一切和声性质的多音响器乐曲的标志;而到了巴洛克时期,又主要指歌剧、神剧和清唱剧等声乐作品中的序曲及间奏曲等器乐曲。18世纪初期,音乐艺术在欧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进程,音乐艺术开始逐步的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
古典主义时期,交响曲得到了真正的确立和发展,主要归功于曼海姆、柏林和维也纳乐派。曼海姆乐派奠定了古典交响曲四乐章的基本结构,形成了快板-行板-小步舞曲-快板终曲的交响套曲形式。18世纪后半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海顿对交响曲进行了改革,发展并完善了这种形式,后来贝多芬将交响曲推向发展的顶峰。交响曲在音乐表现上具有广泛的艺术概括力和深刻的哲理性,它的结构与奏鸣曲一样,通常为四个乐章。
浪漫主义时期的交响曲有一定的发展,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内容具有文学性、标题性,曲式结构更自由,乐章数目不定,乐队编制庞大等。以舒伯特、柴科夫斯基、布鲁克纳和马勒等作曲家为代表。2.交响音乐的代表人物
海顿作有交响曲一百余部,莫扎特作有五十余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被称为交响曲的不朽之作,舒伯特作有《未完成交响曲》等八部。浪漫乐派的其他作曲家如舒曼、柴可夫斯基、等均作有著名交响曲作品。近现代的著名交响曲作曲家有奥涅格、伏昂·威廉斯、格拉祖诺夫、斯克里亚宾等。
二. 对三部交响音乐的赏析
1.柴可夫斯基《第一刚琴协奏曲》
1)作者简介: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柴科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主导动机只用以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其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
2)赏析: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一部最通俗的协奏曲,但就其构思之宏伟和作品的规模而论,它可以称为用钢琴和乐队演奏的一部交响曲。这部作品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与欢乐的热望,同时也特别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协奏曲的一些特点,那就是巨大的力量、宏伟的规模同真诚率直的抒情性的结合。
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形式写成,它的音乐光辉灿烂、富丽堂皇,色彩变化多端,丰富的想象力获得了充分的发挥,所有这些都是很多协奏曲所难匹比的。第二乐章是介乎前后两个乐章之间的一首抒情间奏曲,它的音乐怡神悦耳,具有温雅朴质的田园风味。乐章的基本主题是一支具有民歌气质的优美动听的旋律,体现了人对大自然形象的静观和省察,反映了人同大自然永远相亲的感情。最后乐章是一首欢乐的颂歌,是充满元气和生命力的表现,乐章中出现的一些形象,全都在同一个明朗、乐观的氛围中活动。
章的两个主题,一个急速有力,充满无尽的表现力,另一个虽然比较平静,但逐渐也转换为胜利的步调,发展成为对生活的狂喜赞歌。这两个主题互相对比,互相补充,共同表达这终曲的明朗而乐观的基本思想。最后,尾声的音乐更是高潮迭现,其雄浑的气势,其亢奋的情绪,其辉煌的效果,都是前所未有的。2.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1)作者简介: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等,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2.)赏析:第一乐章 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宏伟壮观的战斗图景。它以雄伟、果敢的总奏和弦开始,体现了英雄意志的充沛和锐不可当的气势。在一段简短引子严峻有力地冲击之后,各种乐器奏出的声音汇成一股激流,强烈地冲击着每个人的心弦;中间情绪虽有所缓和,但英雄意志的激流仍然没有停息,惊慌的沙沙声,悲戚的申诉,以及胜利的呼喊,仍是乐曲的主旋律。第二乐章 是著名的“送葬进行曲”,这一部分宛如死亡临近的压迫,沉郁却又激亢的情感几乎让人屏息以聆。英雄死了,音乐速度变得缓慢,并由激跃转化为沉思与悲哀。小提琴在低音区发出的低微的音响,抒情诗般的旋律,构成一幅庄严肃穆的葬礼行列。悲痛之中,人们又开始回忆英雄生前的战斗业绩,对英雄业绩进行缅怀。
第三章 渐渐远离了沉痛的死亡问题,弦乐器发出隐约的沙沙声,起初微弱却呈现出无比的朝气。紧接着,在激昂愉快的情绪中,活泼、清晰的基本主题象激流一样直泻,前进!
最后一个乐章以希腊神话故事的普罗米修斯精神为主题,把英雄的不屈不挠,发挥地淋漓尽致。整个乐章声势浩大人们尽情地跳着各式各样的舞蹈,庆祝英雄的胜利和凯旋。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物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而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既内容丰富,同时又鼓舞了人们的斗志。3.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1)背景资料:贝多芬的这部作品,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这部作品创作于1805——1808年,与他完成《英雄交响曲》的时间相隔4年。在这4年中,正是贝多芬创作的黄金时期,也是他遭遇不幸的时期,但生活的磨练使他越来越坚强,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能让它毁灭我!”于是,他与命运英勇搏斗,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写出气魄恢弘的《命运交响曲》。
2)赏析:
第一乐章 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这一主题激昂有力,具 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接着,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第二乐章 富有弹性的节奏和起伏的旋律,使这个主题具有内在的热情和力量。第二主题先是由木管奏出,然后由铜管乐器吹出英雄豪迈的凯旋进行曲。在尾声中,第一主题作了简单的展开,表现出英雄的乐观情绪,以及从沉思中获得进一步斗争的信心和力量。
第三乐章 命运主题依然凶险逼人,但是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伴随着低音弦乐奏出的舞蹈主题,引出了振奋人心的乐段,它象征着人民群众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和乐观情绪。最后,第一主题自由地向上伸展,乐队的音域在增大,音响在增强,一种不可抑制的力量把音乐直接导入那光辉灿烂的终曲。
第四乐章 开始是雄伟壮丽的凯旋进行曲,表现了人民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到发展部的高潮时,狂欢突然中断,远远地又响起了命运的威吓声,但却再也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了。于是,辉煌、明亮的第一主题再次响起,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出人民经过斗争终于获得胜利的无比的欢乐。这场与命运的决战,终于以光明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三.交响音乐的赏析方法
欣赏这类交响乐,听者必须对作曲者所处时代、环境、经历、遭遇、身世等等有所了解,同时还要了解他写作此曲时的动机、以及乐曲的基本内容(最好也了解一些音乐形式和手法等)。如此,在听音乐时,听者就能随着乐曲感情的起伏变幻,而在内心得到一种讯号,随着乐曲之乐而乐,悲而悲,愤而愤,并转化成哲理概念。当然,要得到这一步,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历。四.参考文献
百度文库:http://baike.baidu.com/view/39082.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83094.htm 《柴科夫斯基作品精选集》,《贝多芬作品精选集》,杨民望.《世界名曲欣赏》
第三篇:开题报告 浅谈唱片封面设计(精选)
《浅谈唱片封面设计》开题报告
班级:07级视传1班 姓名:陈远征 学号:07119113 指导老师:陈志全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作为展示音乐文化形象的一种特殊媒体,唱片封面设计已成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中的一个独立门类,不但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偏爱,也受到设计艺术家们的青睐,伴随着音乐爱好者们走进千家万户的书房、音乐室、客厅和卧室,成为展示不同阶层人士文化品位的标识,装点这人们的生活,愉悦着人们的精神,提升着人们的艺术品位。
研究意义:由于唱片封面设计有着广泛的主题选择,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艺术想象的极大自由,广阔的主观创造天地,再加之一个杰出的美术设计家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艺术素质和认识,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的设计教学中,就结合对西方和我国古典音乐作品的欣赏把音乐唱片封面设计和音乐会演出招贴作为一种课程门类进行尝试,受到学生们的喜爱,设计了一批又一批的颇有艺术情趣的音乐唱片封面设计作品。这些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别致的艺术表现颇受观众们的赞赏,对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艺术想象潜质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本课题主攻方向
CD唱片是20世纪有着里程碑标志性的时代产物。对其封面设计来讲,作为现代消费社会的衍生物,它既不能单纯作为一个艺术品单独存在,也不能将它完全定性为商业产物。CD唱片封面设计既体现出强烈时代感又充满了浓浓文化思想,它是大众文化需求的化身,承载着艺术与商业的双重诉求。CD唱片封面设计综合了绘画艺术、摄影艺术、平面设计,它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美术精髓。在一张优秀的唱片封面设计里我们既能看到优美的古典主义绘画,也能看到蕴含深刻意义的观念摄影,还能看到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涂鸦作品等等。借用这些风格迥异的艺术风格的辅助,使得唱片封面能更好的传递音乐的思想,突出个性,反映出不同音乐主题和思想。我们感觉到音乐艺术和设计艺术是如何相互碰撞和完美结合的并且转化成为一件平面设计作品。让这些唱片凸显出强烈的个性,明确的传递着音乐的思想,服务于唱片的销售宣传。唱片封面设计虽然是现代美术设计中的小品,但由于它的表现对象有着鲜明的文化性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因而在许多国家是作为一门专门艺术来认真对待的,它有着广泛的主题选择,多样的表现形式,艺术想象的极大自由,广阔的主观创造天地,深得艺术家与设计家们的钟爱,成为他们表达个人感情的艺术形式。
本课题主攻方向是分析研究唱片封面艺术设计中的艺术手法以及展示音乐家们灵魂的自白和感情的倾诉的音乐形象的新世界,把音乐世界融入我们的设计人生,将会使设计生涯充满情趣焕发光彩。
三、主要研究内容、途径和技术路线
研究内容:国外现代唱片封面设计的艺术表现手法已十分丰富多样,在美化产品或传达信息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使唱片增添了不少魅力。现将国外常见的唱片封面设计艺术表现手法举例如下:
(一)形象展示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主要指在封面设计中直接展示曲作者、歌唱者、演奏者或指挥者的具体形象,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地知道唱片的特定内容与价值,通常运用在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的作品上,借其声望及影响来诱发消费者的注意与兴趣,促成进行指名购买。这种表现手法通常采用摄影手段,真实地展现曲作者、歌唱者、演奏者或指挥者感人的富有艺术气质的个性形象,并使形象置身于一个有感染力的空间,给人以逼真的现实感,使消费者产生亲切感与信任感。
(二)象征比喻
象征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明与其相近似的某一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诱使观众调动自己的想象去认识作品中的形象,去思索与理解其中的哲理与思想感情。比喻是选择两个在本质上多不相同,而在某些方面又有一些相似性的事物,“以此物喻彼物”,借题发挥,进行延伸转化,获得“婉转曲达”的艺术效果。
(三)夸张变形 借助想象,对封面设计中形象特性的某个方面进行适度的夸张变形,使之更鲜明地强调或揭示事物的实质,提高封面的艺术效果。夸张是在一般中求新奇变化,通过虚构把对象的特性和个性中美的方面进行夸大和变形,以创造一种新奇和变化的效果。
(四)神奇迷幻 运用畸形的夸张,以无限丰富的想象构织出神话和童话般的画面,在一种奇幻的情景中再现现实,造成与现实生活的某种距离,这种充满浓郁浪漫主义,写意多于写实的表现手法,以突然出现的神奇的视觉感受,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很富于感染力,满足了人们爱好奇异多变的审美情趣的要求。
(五)以情托物
艺术感染力最有直接作用的是感情因素,审美就是主体与美的对象不断交流感情产生共鸣的过程,在表现手法上侧重选择具有感情倾向的内容,以美好的感情工业来烘托主题,真实生动地反映这种审美感情,就能以情动人,发挥艺术感染人的力量。
途径和技术路线:
(1)社会考察(根据事例进行研究)(2)文献参考(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分析)(3)网络信息研究(网络资料研究分析)
四、论文的主要阶段、进度及完成时间:
五、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
[1]李砚祖 《平面设计艺术》[M]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2]王令中 《视觉艺术心理》[J] 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
[3]陈楠《平面设计与色彩》[J]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1年出版
[4][英]维罗尼克·维安《新设计的对话》 [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5]付林《流行歌曲写作新概念》[C]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
[6]付谨 《音乐的构成》[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第四篇:北京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第二次作业
《人力资源管理》第二次离线作业
(04.05-04.30)
一、简答题
1.什么是结构化面谈
答:指依照预先确定的内容、程序、分值结构进行的面试形式。或者说,是对同类应聘者,用同样的语气和措辞,按同样得顺序,问同样得问题,按同样得标准评分。结构化面试具有规范性、客观性、相对准确性、便于掌握评分尺度等优点。2.什么是压力面谈?
答:压力面谈的目标是确定求职者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对于需要有较强压力承受力的岗位而言,这种面试形式十分必要也很有效。在典型的压力面试中,主试者会提出一系列直率(甚至不够礼貌、找茬儿、挑错)的问题,置应试者于囧境,使其不舒服或者感动压力,然后观察其在压力下的反应。
3.什么是学习效果曲线?
答:学习效果曲线又称经验曲线,是指在大量生产周期中,随着生产产量的增加单件产量的增加,单间产品的制造工时逐渐减少的一种变化曲线。狭义的学习曲线指操作人员个人的学习曲线,反映个人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广义的学习曲线指一个集体生产较多数量的某产品时的学习曲线,它除了反映操作者个人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外,还包含了生产方式、设备、管理的改善、技术的革新以及群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学习曲线又称为制造进步函数、经验曲线,效率曲线,成本曲线,改进曲线等。
4.什么是工作盘点法
答:对现有的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进行核查,掌握目前拥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对短期内人力资源供给作出预测。这种方法主要是确定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颇有盘点的意味
5.简述在职培训的特点
答:在这种培训方法中,员工的工作不受影响,培训的内容实用性较强,培训的效果反馈及时,培训费用也较低。但这种方法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可能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而且有些工作不能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培训。
6.简述绩效信息的收集方法。
答:1.目标考评 2.自评 3.互评 4.上级考评 5.书面评价
7.员工考评指标设计有哪些原则? 答:考评内容主要是以岗位的工作职责为基础来确定,但要注意遵循下述三个原则:
(1)要有侧重(2)不考评无光内容
(3)与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相一致
二、论述题
1.企业在招聘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1)简历并不能代表本人;(2)工作经历比学历重要;(3)不要忽视求职者的个性特征;(4)让应聘者更多地了解公司;(5)给应聘者更多的表现机会;(6)面试安排要周到;(7)注意自身面试时的形象。
2.员工使用有何重要意义?
答:(1)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成败;(2)对实现组织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有利于减少企业的内耗。
3.什么是绩效考评?绩效考评的目的是什么? 答:绩效考评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和评定企业员工对职务所规定的职责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成绩的管理方法。绩效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员工全面综合的评价,判断他们是否称职,并以此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依据,切实保证员工的报酬、晋升、调动、职业技能开发、激励、辞退等工作的科学性。
4.绩效考评制度,应如何设计?
答:人力资源部门在完成考评内容选取、考评题目编写、考评方法选择及其它一些相关工作之后,就可以将这些工作成果汇总在一起,来制定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该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关于绩效考评政策文件。“ 绩效考评制度 ”应该包括考评的目的和用途、考评的原则、考评的一般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课论文及封面设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论文写作
基本要求与具体操作:
1.实践论文占20分。
2.教研室老师设计基本的写作题目。
设计题目体现:现实性关切、前沿性探索、学术性尝试。
学习并领会和运用经典著作和参考文献,对文献的引用作为重要的评定依据。3.格式一定要规范。
按照统一格式: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格式规范与否及程度作为评定依据。例如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思想观念方面的新的变化及其意义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参考文献: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2006年版。4.学生应有初步的调查资料。
学生应以一定的实证资料撰写实践课论文,材料应具体翔实,分析应辩证客观。现实性、辩证性、学术性、科学性的统一,作为重要评定依据。5.字数规定。
实践课论文字数规定不低于3000字,方式为手写稿。6.评定与计分方式。
评定与计分采取优秀、通过和不通过三个等级。雷同的论文评定为不通过。
规定阅读书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节选);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节选); 6.恩格斯:《反杜林论》(节选); 7.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8.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 9.毛泽东:《实践论》; 10.毛泽东:《矛盾论》。
论文封面设计规定:
科目名称:
论文题目:
学号: 姓名: 院系全称: 专业名称: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交稿日期:
论文参考题目:
1.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2.结合“原理”论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结合“原理”分析论述世界历史背景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4.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中心论述社会形态发展的跳跃性问题。5.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调查与哲学思考。6.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问题研究。
7.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思想观念方面的新的变化及其意义。
8.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辩证关系。
9.运用恩格斯“社会发展合力论”思想,阐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实现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内在关系。
10.依据“马原”论述当代大学生培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