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教育管理,促进内涵发展——中学汇报材料
优化教育管理,促进内涵发展——中
学汇报材料
优化教育管理,促进内涵发展
“MsoNormal” style=““>——区***一中汇报材料
“MsoNormal” style=““>***区一中始创于1967年,坐落于杭嘉湖平原、古运河之滨的江南古镇***。目前学校占地28703平方米,校舍面积7040平方米,绿化面积1224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5个,在校学生1016人,教职工89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6人,中级职称3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81人,党员教师32人。学校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建设,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品牌形象逐年提升,得到
了家长和社会的肯定。
“MsoNormal” style=““> 学校坚持“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以打造精品校园文化,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相融合的一代新人为目标,坚持铸就“学做人、长知识、健体魄”的校训,努力实践“热爱学生、以身作则、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优良教风,积极营造“勤奋、踏实、刻苦、活泼”的向上学风,踏实做好智慧教师、活力课堂、贴心德育、和美文化四篇文章,努力培育团结进取的教师文化、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学生文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绩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可,先后荣获了省示范性初中、省Ⅰ类标准化学校、省绿色学校、省卫生先进单位、省健康促进学校银奖,湖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市文明单位、市德育先进单位、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MsoNormal” style=““>
一、加快学
校发展步伐,积极建设现代校园
“MsoNormal” style=““>在过去的几年发展中,学校遵循整体规划,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布局合理和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和校园硬件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和文化园地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和礼貌待人营造文明美的思路,积极争创湖州市现代化学校。积极构建现代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走内涵式发展的现代学校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一是打造一流的现代教育设施,营造整体美。多年来,学校致力于一流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完善一流的现代教育设施,培育一流的校园育人环境,学校教育教学办公设施齐全,拥有完备的校园局域网系统、广播音响系统和学校网站,基本实现了教学网络化、数字化和现代化。艺术教育设施设备齐全,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做好校园美化净
化亮化工程,营造环境美。近几年来,学校加快发展步伐,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对校园建筑设施、植物及绿化布局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建设生态景观园,增添人文石刻景观,充分彰显现代学校的外在形象。三是打造精品校园文化,塑造内涵美。我们将“绿色校园”、“阳光校园”、“人文校园”三大理念确立为我们现代校园建设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我们立足学校的实际,我们精心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步骤,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学校每年积极举办各类活动,使学生各方面的聪明才智得到展现。“MsoNormal” style=““>
二、建设敬业教师队伍,努力提升教育质量
“MsoNormal” style=““>学校以“内涵求发展,机制求创新,师资求提高”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基本途径,打造团队精神,促进专业成长,努力建设一支
“结构优化、师德优良、业务精湛、敢于争先、不断发展”的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优秀队伍。一是充分发挥学校行政班子的领导带头工作,校级领导均深入教学一线,兼课带班,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二是坚持不懈地做好师徒结对工作。师徒结对工作是我校培养年轻教师,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新老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有效地提升了教学实效,促进了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各教研组的作用,按计划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上课等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牢固树立“教学质量就是生命线“的教学理念,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在历年的中考中,我校被湖中、二中公费录取的学生始终居于全市前列,真正做到了学生高兴,家长满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MsoNormal” style=““>
三、培育多元学
生文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MsoNormal” style=““>在“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 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注重各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构建以学科德育为主渠道的育人环境;坚持以生为本,以个性发展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努力营造齐抓共管的育人氛围,培养“讲公德、明是非、善学习、会合作、有特长”的优秀初中毕业生。一是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形成以班主任、团、队专职干部为核心,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德育工作队伍。开展多层次班主任工作协作交流活动,促进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发展;定期开展团队干部业务培训,认真开展中学生团校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二是加强学科教育研究,注重课堂教学德育指导。建立学科德育渗透管理机制,确保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规范化,经常化。按阶段、分年级、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提出具体要求,建立完整的德育目标任务体系;努力提高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水平。三是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以主题教育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构建班会活动、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切实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精神品质。“MsoNormal” style=““>在学校管理、学校建设、学校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此,我们将以“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为理念,凝聚智慧、团结拼搏、锐意进取,以更高昂的斗志、更务实的精神,努力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在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教育质量等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人民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喜爱的教育现代化优质学校。
第二篇:实施精细管理促进内涵发展2013.07汇报
实施精细管理促进内涵发展
吊街中学2013-2014第二学期学校亮点工作小结
本期来,我校以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以教师队伍作风转变为重点,以落实常规教学为基础,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深化制度激励,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工作态度的“精心”,工作过程的“精细”,打造学校教育的“精品”,促进学校稳步发展。现就本期我校的亮点工作小结汇报如下:
一、实行管理创新,强化教育管理
一是着力强化领导班子建设。严格按照智慧上“聚力”,资源上“借力”,行动上“给力”的班子建设总要求,充分利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机遇,切实抓好“三有(有师生的时间有领导,有师生的地方有领导,有困难的时候有领导)、“四深”(深入班级,深入学生,深入教师,深入课堂)、“五到位(读书引领到位,思考谋划到位,蹲点抓建到位,督查促改到位,总结反馈到位)”要求的落实,切实做到小事上分,大事上合;工作上分,原则上合;做到学校发展有目标,教育改革有思路,推动工作有办法,落实各项工作有计划。
二是大力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创设学生自主管理的氛围,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活动,着力抓好学生“四种意识(主人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荣誉意识)”、“五种能力(自控能力、处事能力、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的教育和培养,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热情,为每个学生都提供表现自己个性和才能的机会与环境,促进学生主动修身、主动修心、主动求知、主动协作、主动交流、主动参与,最终达到主动发展的目的。
三是落实“小事工程”,创新管理机制。坚持开展用事业、用情感留人、用制度、1
用规范管人,切实做好“小事工程”,严格按照教学和德育两条主线,全面落实“抓教学从听课开始,抓学习从读书开始,抓锻炼从做操开始,抓卫生从厕所开始,抓素质从坐姿开始,抓学风从写字开始,抓师风从考勤开始”的要求,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办学效益。
二、实行教学创新,强化教学管理
1.学习培训,历练提升。
观念指导思想,思想指导行动。课堂要高效,观念要转变。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着力构建高效课堂,本期我们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一是坚持学校、领导、老师“三方同进”,积极规划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框架;二是坚持培训、学习、研究“三轮齐转”,不断营造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的良好氛围;三是通过“走出去”学习,让教师“走近”新课改;四是通过“潜下去”研究,让教师“走进”新课改。通过持续的学习、研究和实践,目前我校70%以上的教师都能较为熟练的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模式进行教学。在本期进行的全县初中优质课评赛活动中,王凯老师荣获一等奖,赵东阳、王列秀、于小青老师荣获三等奖。
2.精细管理,落实常规
备课从“严”。一是严格按照导学案要求进行备写,积极倡导个人备与集体备相结合,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二是备课要做到“六备”即备目标、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备作业;三是提倡备详案,青年教师必须备详案;四是骨干教师的备课供本组内教师参考。
上课求“实”。一要“多动”,即教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三动”能力。二是要做到“三讲两不讲”,讲重点、难点,讲拓展、应用,讲易错、易漏、易混淆的知识;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三是有机处理好课堂教学五环节: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师生参与,互教互学;针对问题,组织讨论;当堂反馈,获取信息;拓展
延伸,深化学习。四是做好每堂课的教学反思。
作业求“精”。一要有效益,布置作业要紧扣知识体系,渗透易错点,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二要有弹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三要有反馈,多听取学生、家长和其他教师对布置作业的意见。四要有补救。无论是全批全改,还是实行层次批改、轮流批改,对批改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分析总结,采取补救措施。
辅导要“全”。一是强化晚自习的辅导。辅导要有全面性和针对性,要因人而异,注重实效。优生要以拓展延伸为主,中等生要以提高为主,后进生要以转化为主。二是要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利用课余时间义务为后进生进行辅导,做到“三定”(定人员、定内容、定时间)、“四有”(有计划、有总结、有措施、有考核)。
考试要“正”。各年级实行学月考试制,并严格执行考试制度,抓好成绩统计、试卷分析、教学反思,落实谈话制度。
督查从“严”。落实“日查周问月普查”制度:一是班子成员要按照包级与分工,坚持每天对上课、辅导进行检查并登记;二是教导处每学月开展对教师的教学常规进行检查;三是教研组每周进行组内互查;四是每半期的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评价。
学习有“标”。开展 “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学生最满意的教师”、“星级学生”、“显著进步生”、“优秀小组(长)”等评选活动,为师生树立学习的样板。
3.开展练兵,精通业务
围绕“聚焦课堂”,开展练兵活动。一是把好岗位练兵关,通过开展 “六课”教学活动(即人人上好合格课,中老年教师上研究课,新上岗教师上好亮相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骨干教师上好优质课,学科带头人上好示范课),实现“三有利(教学改革要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有利于学习气氛的活跃,有利于“双基”的夯实)”、“三能力(组织教育教学能力,制作课件能力,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能力)”的提升。二
是把好青蓝帮扶关,组织新老教师结对帮扶,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实行教育创新,加强德育管理
一是坚持管理育人。以严格的“三十(十种学习习惯、十种行为习惯、十不准规定)”规章制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规范严明的评比制度,激发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集体凝聚力。
二是坚持活动育人。积极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活动,“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五比五学”教育活动,“国旗下演讲”活动,“五一五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让学生在活动中熏陶感染,在活动中修身、健体。
三是坚持文化育人。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做起,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行为习惯。以创新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从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开始,从选择班名、班歌、班训抓起,从唱班歌、诵班训、诵经典抓起,让学生在自信中寻找自我,在追求中完善自我,争做一个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中学生。
四是坚持合力育人。积极搭建德育实践平台,不断拓宽校内外活动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文明养成教育以及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突出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利用家校联手的合力,通过家访,校访,家长会,告家长书等途径,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努力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五是坚持安育人。牢固树立“安全压倒一切”思想,全力抓好安全宣传、教育、督查、纠偏等工作,按照宣传到位、防范到位、保障到位的要求,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积极创设平安、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
四、丰富校园生活,提升文化品位
学校秉承“以诚信的态度团结人,以宽松的环境留住人,以适当的待遇吸引人,以浓厚的人情关爱人“的人本理念,通过开展丰富有效的文体艺术活动,不断优化育
人环境,着力提升育人品味。走进教室,安放整齐的桌椅,摆放有序的书籍,正在潜心苦学的学生,还有催人奋进的教室文化;走进校园,随处可见一块块的警示语和校语牌:师生的“每日三省”,时刻鼓舞着师生的斗志;“让教师品味精彩人生,让学生享受快乐生活”,“让教育唤醒生命的价值感,让素质体现在言行中”,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熏陶、感染着学生的人品,改造着学生的性格;《蓓蕾》校报,《致远》期刊,凝聚着师生的心血,展示着师生的风采;师生篮球赛、书画展、班级广播体操比赛、拔河赛、诵经典、唱红歌比赛等等,无不彰显着生命的活力。所有这些,都折射出学校管理意识的精细化,管理思想的人文化。
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实在有效的工作,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多亟待改进的问题:
一是师生情绪思想不稳定,无形中弱化了管理教育的成效;
二是部分人员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较低,一人一科影响整体的问题较为突出; 三是校舍陈旧破损,电教设施落后,严重影响到教学的开展和质量的提升;
四是学生人数少、生源质量差,各种习惯的养成教育任重道远。
今后,我校仍将坚持把全面提高质量作为重要目标,把促进学校稳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开拓创新,搏拼进取,为再创质量新高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优化学校管理 促进学校发展
优化学校管理 促进学校发展
昌吉市榆树沟镇中心学校
孙宝库
2009年1月20日
优化学校管理 促进学校发展
昌吉市榆树沟镇中心学校
孙宝库
一、学校现状
昌吉市榆树沟镇中心学校位于榆树沟镇政府向南300米处,承担着榆树沟镇的初等教育任务,覆盖镇域6个行政村(包含21个村组)、机关、4个小农场。现有学生1122人,有汉、回、哈、维、东乡、壮等民族,少数民族比重超过70%;教师76人(其中维族1人、哈族22人、蒙古族1人),学历和教师资格达标率100%。教学班25个,其中包括1个哈语班。原有400余名学生寄宿,由于今年8月部分宿舍出现裂缝,现正在进行加固,但还有110名学生寄宿。近几年来,学校按照以建设昌吉市农区一流学校为发展目标,强化管理,扎实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育教学质量连续3年位居农区前列,依法治校、以人为本、以制度管理为核心、规范高效的工作程序逐步形成,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十五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100%,教师在国家、区、州、市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中已有67人次获奖。虽然学校的发展有了一定得成绩,但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部分教师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目的性还不够明确。
部分老师认为当老师只是为了谋生,对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认识不足。
原因:学校的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力度还不够,存在形式化现象。
2、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参差不齐,阻碍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发展。学校在激励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制度上还有待完善,现有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率不够广泛,部分老师缺乏学习提高的主动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发挥的效果还不理想。原因:随着学校布局调整的落实,我校已经实现了完全合校,原先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形势,而合校所带来的建设任务繁重、寄宿生增多等问题,也同时产生了很多负担,加上近几年调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而遗留下来的教学能力弱的老师、不能胜任汉语教学的民语老师却在增加。学校建立的各种教学评价制度、教师考核方案等尚有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急需进行修订和完善。在民语教师向汉语岗转化的工作办法不多。
3、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办学品位的管理模式有待提高。
办学特色还没有探索出较好的方式和方法,师生以特色创品牌的意识不强,学校的文化内涵、育人氛围还不够浓重,学校的特色尚不突出。
原因:一是中长期的规划缺乏指导性和前瞻性;二是符合我校校情的校本课程开发不足。
4、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尤为突出。
教师结构性缺编,尤其是民语教师问题较突出,学校合校后形成了民语教师不能进入一线课堂,而汉语部分学科教师短缺,民语教师得不到消化,缺编教师得不到及时补充,使得一些学科教师兼课较多,尤其是语文数学老师工作量大,还要担任班主任,学校目前仍然存在聘用代课教师现象。这些都影响了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原因:原有两所哈语学校,而今只剩六年级10个学生,每年我校将彻底成为纯汉语学校,因此出现了20多名哈族老师过剩,他们中仅有极少数能担任汉语班教学。
5、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有待于完善。
寄宿和中午需要用餐的学生增多,生活指导老师主要是由哈族老师充当,学校住宿饮食管理比较薄弱。安全工作难度较大。
原因:一是学校后勤管理责任机制不够细化和健全;二是生活指导老师的水平不高,敬业精神不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预防突发事故的应急演练没有形成常规化,制度化。
6、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发展的意识有待加强 学校合并后,虽然办学条件大大提高,集中办学的优势逐步凸现。但在教学常规管理和教研教改的推进上有所滞后。
原因:一是管理者在教学管理上意识还没有及时转变,对当前的新情况不能及时应对;二是学校师资力量不足,优秀教师太少,并且存在调整工作单位的不稳定因素,诸如全面推行集体备课等改革的条件尚不成熟。
7、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还需加强。
学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党建,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的良好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个别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好,党员教育管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存在薄弱环节,党内关怀、激励机制还需创新。
原因:基层支部对党员教育不够,办法不多,有畏难情绪,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党组织生活不够丰富,发挥党员作用工作缺乏活力,调动积极性的载体和平台少。
三、对策与措施:
1、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建设一支政治思想过硬的教师队伍。
一是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等内容,进行走访座谈,在师生中深化认识,明确办学思想,完善各类制度,建设和谐校园,提高明辨是非能力。二是把政治学习与当前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例如祖国改革30年来的巨大变化,“7·5”事件的危害和对教育工作者的启示等,让老师们正确认识教育工作所肩负的使命,从而有效抵制“三股势力”渗透等问题,明确“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认识。
2、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一是自本学期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考核方案》,从规范制度、评价方案、科学管理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二是制定中长期教师发展规划,在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科教研工作计划中明确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并认真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与我市名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三是加强教研室及学科组的建设,采取定目标、定任务、看成效方式对学科组的职能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评价,通过公开课、优质课、新老教师结对子、民汉教师结对子活动,提高课堂效益;四是坚持开展面向全体教师每学期征集一篇教学反思、论文、教案、课件等活动,采用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内课题研究,发挥学科骨干的引领示范作用,培养带动大家增强业务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五是提高远程教育优质资源的利用率,通过考核等手段,促进教师自觉浏览学习网上资源、整合媒体资料、多用电教手段上课,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
3、以特色求发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积极营造浓郁软硬件特色文化氛围,处理好特色办学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在上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发掘学校和周边一切教育资源,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形成特色,争取技能类和其它特色类校本课程有计划逐步开发。二是细化特色建设方案,创建特色管理模式,在保证普及的基础上突出音乐、美术、书法、球类等项目,抓精品、创特色,全面促进学校特色教育的有序科学发展,同时制订特色学校建设规划和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每学期进行效果展示。三是要建立特色项目检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特色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不断完善和丰富活动内容,使特色项目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四是挖掘校内现有专业人才资源,对参与特色项目活动的教师,在工作量上给予照顾,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4、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超缺编问题
一是建议上级部门出台具体特殊政策,妥善分流安置不能进入一线民语教师,补充新人;二是通过自我改造,使一部分年轻的民族老师经过几年的锻炼,逐步胜任汉语班的教学工作。目前我校有两名哈族教师已经成为出色的数学老师了,还有5人也有潜力得到转化。转化的方法是,给他们担任汉语班教学的机会,并由教研组组织民汉教师结对子,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的研评活动,促使民族教师缩短转化周期。从而最大限度的消化部分民族教师,缓解因结构性缺编的矛盾。
5、切实加强学校后勤管理和安全工作。
加强后勤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并落实相应的管理细则,促进后勤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要制定中远期规划,对从事生活指导工作的老师进行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水平。加强对宿舍、食堂等的管理,为学生创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安全工作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按照“谁主管 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形成师生广泛参与的安全防范体系;二是抓好师生安全教育工作,将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及火灾、地震、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演练纳入学校常规性工作之中,形成制度化,提高广大师生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三是加强交通法规知识的宣传,健全交通标志,安排专人负责校车接送,严禁交通车辆超载,确保师生安全;四是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及门卫值班检查制度,加大投入,在学校大门、教学楼、宿舍、围墙安装红外线探头,加大保安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巡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学校人防、技防、设施防安全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学校安全“零整改制”,确保学校安全。
6、增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发展的意识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多向先进学校学习管理经验,开阔视野,形成调查研究的工作制度,结合学校的新变化,进一步提高规章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以规范办学行为、管理行为、教学行为,切实提升学校各项管理中的运行效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着力解决好全体教职工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困难,让教师体验到幸福指数,增强凝聚力,努力推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又快又好发展。在学校逐步推行年级组制度,提高教师业务学习的效率,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既减轻老师的负担,又能体现优势互补的好处,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起到积极作用。
7、进一步强化学校党建工作。一是进一步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创建“五好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为学校发展凝心聚力;二是认真开展党员主题实践活动,以“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争做五种人”为载体,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三是强化党性宗旨,党纪教育,抓好三会一课,办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通过争先创优,党员责任区,党员目标管理,党员奉献日,民主评议党员,“十个一”活动等方式,创新党员教育和党组织生活方式,充分调动党员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继续坚持“党员示范班、党员示范岗”活动,把创建工作和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昌吉市榆树沟镇中心学校
2009-1-20
第四篇:立足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立足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提升环境竞争能力
——浅谈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指导意义
人类社会筚路蓝缕,在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漫长岁月,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发展史。步入二十一世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命题!我们党经历百年风雨,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不懈的奋斗、智慧的创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发展优质均衡的教育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意义重大。而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竞争力中,“高素质的人群”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软环境”!
科学的发展观在教育事业中体现为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机制、学习机制、成长机制;促进学生、老师、学校及教育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关注学生,关心学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
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提高区域环境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是培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教育的本质特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
毛泽东强调,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强调,要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江泽民同志强调,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青年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推进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要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优秀的学生必须做到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因此,要注重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要促进学生“五大习
惯”的形成,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致力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获得足够的成就感。
要坚持培养优质师资队伍,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办好教育的根本,教师质量决定教育质量,教师水平决定教育水平。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具有求真务实的精神,才能教育出求真务实的学生;教师不断丰富完善自已,才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要关注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要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要培养教师的事业价值观。提高教师工作生活的“幸福指数”,从而主动地学习政治理论和教育教学理念、技术,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提高政治素养和教育理念,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力争做先进教育生产力的代表,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成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示范者。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尊重学生、服务家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关心学生,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不仅关心优生,更要关心后进生,做学生的好朋友,做家长的好参谋,“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事业中力争做出最大的贡献。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
变化,过去老师是知识的载体,老师就是知识,知识就是老师。现在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一起来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把知识教给学生。要变教学工具为开启新知识大门的钥匙,变传授知识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要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的课堂,应努力追求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每个学生个性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与时俱进、凸显时代精神。
新的历史时期,需要一场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创新,需要一种文化的重建,目的是培植一种富有时代气息,体现现代精神,与时俱进的民主、科学、开放的新文化。因此,作为站在社会发展前端的基础教育,要均衡优质地发展,切实为“人”的发展服务。要扎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资源整合,着力优化教育布局,努力均衡优质发展。
二、推进全员育人,着力优化层级管理,努力实施过程管理。
三、推进校本教研,着力培养优质师资,努力实施分层教学。
四、推进评价改革,着力营造和谐氛围,努力实施目标激励。
五、推进后勤改革,着力美化校园环境,努力实现校园美化。
以人为本,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这一重要的“软环境”,才可能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教育工作者,注重科学发展观在教育实践中的指导与运用,在学习中提高,不断丰富完善自我,就能不辱使命,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优先发展教育,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市。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兰州与先进城市相比,兰州的农业人口比例仍过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还处于相对落后层次。建立人力资源强市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把兰州巨大的人口压力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建设人力资源强市,必须进一步完善全市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努力建设一个全民
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使广大市民都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众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一大批专门人才,对拔尖创新人才要在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下足功夫。要通过校内、校外教育相结合,职前、职后教育相结合等手段,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市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兰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第五篇:精细化管理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实施精细化管理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肖云镇中心小学
近年来,我校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规范办学行为,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民主治校、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和谐竞争为机制,强化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工作,引进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推行教师绩效工资制,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绩”。我校被评为 县教育系统2012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主要工作回顾:
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实力。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学校先后争取资金硬化了校园,改建了大门,高标准配置了仪器室、实验室、多媒体室等,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极大改善。
二、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效益。根据上级安排部署,结合学校实际,以精细化管理和绩效考评为依托,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考核评估细则,显示出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特点,为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高效运行起到引领和护航的作用。去年以来,学校本着“小事做细,细节做实”的原则,认真做好寻找差距和强化管理工作,切实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规范了办学行为,极大的发挥了管理的效益。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能力。我校坚持“立足课堂教学,注重校本培训”的原则,并通过“自我提高,骨干引领”的方法鼓励、引导教师成名、成家。几年来共培养出县级教学能手8名。王静老师已成为县级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除平时积极引领我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学业务管理外,还经常代表学校外出讲课,培养带动了校内外一大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全校广大教师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扎根课堂教学,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刻苦努力,业务水平和组织教学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一)坚持德育领先,提升综合素质。学校在认真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细化学生在校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把《守则》、《规范》等内容分解渗透到各个主题教育和各科教学中。充分发挥“家长会”的作用,畅通社会与学校、家长和教师的交流渠道,努力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二)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稳步实施新课程改革,加强质量跟踪体系建设,整合课程资源,积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努力上好信息技术课、科学实验课,推进了素质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实验化进程。
(三)以文化为阵地,提升学生素质。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演讲、“学习标兵”评选、社会实践等有针对性的系列活动,学生再通过办黑板报,手抄报,布置班级文化墙等形式,既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又增强了育人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初步形成“德育引领,全
面发展”的良好育人氛围。
(四)开展各种兴趣小组。定期举办“经典诵读”、围棋比赛、跳绳比赛等活动,严格按照要求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凸显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狠抓安全管理,完善后勤工作。
(一)是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建立健全了安全领导小组、安全档案、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各项安全责任书,制定了各种安全预案。认真抓好师生安全法制教育,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强化校舍、道路交通、食品卫生等的安全工作。每学期组织一次“安全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二)是学校总务后勤工作坚持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民主理财、校务公开的原则,完善了工作制度,实行科学管理,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目前,我校硬件设施日臻完善,教育管理理念不断更新,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操场尚未硬化,给体育教学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带来不便;二是多媒体教学设备没有实现“班班通”;三是教师队伍专业化结构不合理,缺少音、体、心理健康等专业教师,使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受到影响。
总之,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立足学校实际,谋划新的发展,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