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英家庭教育现状的对比
中英家庭教育现状的对比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使更多孩子成就梦想、更多家庭实现希望。”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事教育这么多年,我感觉现在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家庭教育。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单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幸福和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教师高阿莉也同样倡议,“买‘天价学区房’,不如改善家庭教育品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教育界元老们的倡议,得到了主流媒体的纷纷响应。其实,早在此次明确倡议、大举探讨之前,家庭教育就已经处在中国教育的“风口浪尖”: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专家对北京1800多名家长近3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的家庭存在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
这与西方教育,尤其是英国教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英国,是家庭教育催生了近代初等学校教育;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育机构,如修道院、各类学校等,都是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和替代方式存在的。
大量指导父母进行家庭教育的书籍,早在17世纪就已纷纷涌现,如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笛福的《家庭指导者》和《新家庭指导者》,高芝的《论家庭的职责》,以及一些加尔文神学的教义回答手册等。这极大地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了家庭教育职能的履行。
不仅如此,英国社会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也很透彻、超前:
1628年,国教徒约翰·厄尔利提出:孩子的灵魂是一张“白纸”,尚未受到世俗的污染,他不知邪恶。约翰·洛克更进一步阐述了“白纸”说:他肯定了家庭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在他看来,即使不完全的家庭教育也要比在学校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有用得多。
英国家庭教育的悠久传统对英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BBC出品的英国天线宝宝早教中,就将“家庭式教学”作为主要教育方法引入教学体系之中,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早教课堂中来,让家长跟孩子一起做游戏,加深对孩子心理的把握和了解,并学习如何陪伴孩子、如何教孩子规矩的正确方法。
在中国,“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原因就在于家庭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今,有当代教育家以及“英国天线宝宝早教”等早教从业者的呼吁和努力,中国家长的意识已经慢慢觉醒,因此,越来越多的孩子将在健康、民主、理智、有序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从优质的家庭教育中获益。
第二篇:中英政治制度对比
中英政治制度对比
中英两国的政治制度非常鲜明地代表着中西文化的的特点,一个是社会主义,一个是资本主义;一个受着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熏陶却又在近几十年引入了社会主义,一个是王室传统延续至今实质上却是统而不治。两个古老而又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催生了不同的政治制度。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两国的对比。
英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实行封建君主制度,这和中国非常相似。在封建君主时代,两国也都存在着漫长的征讨和吞并。然后英国是资产阶级的克伦威尔用战争的方式打破了封建王朝的统治,虽然国王最后又重新夺权,但权力却已经逐步削弱了。
而中国的变革却是等到了外国的入侵时被迫变革,君主制苟延残喘,然后在孙中山的革命下一举跃到了民主共和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然后是比较两国的近代制度。英国人喜欢延续传统,至今王室的许多风俗依然未变,如温莎城堡的士兵,女王的对其他国家(原殖民地)首领的任命,但是随着内阁势力的增强,王室逐渐成为一种象征,真正的国家管理人还是议会,这是一种很典型的代议制。议会选出首相,首相负责组阁,然后管理国家,对议会负责对女王负责。同时多政党存在也是其民主制的一大特征,工党、保守党、自由民主党,各有特色,相互竞争,推选执政党。
中国成立民国之后,对封建传统进行了大清扫,虽然是去除了不少封建残余,但是许多传统的东西被抹杀,而且在政治制度方面,是完全颠覆过去的一场变革。
然后到了后来,两党相争接着是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两党再继续内斗,最后共产党得民心得天下,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一个横空出世的政体,延续了苏联的传统,同时又具中国特色,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全民参与投票,层层选拔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此为一党执政。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是中国政体的一个特色。
以上为英国与中国政体的对比。
第三篇:中英文化对比论文
中英文化对比 结课论文
姓名:郑超学
学号:201401109033
学
院:机械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工业工程1402
中英文化对比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障碍会导致的信息误解,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为了以后尽量避免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尴尬和误解,所以这学期我选修了陈涛老师的中英文化对比这门课,下面是在学完这门课后,我对中英文化差异的一些理解。
例如在言谈方面,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礼貌的表现,但是西方人就不是这么认为了。当我们向西方人表示关切地问候时,他们可能反而觉得很不高兴。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需要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另外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认不文明的行为。因为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客人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添酒加菜,而且他们认为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交际带来不少困惑。
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也大相径庭。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脑中根深蒂固,父母、子女始终是一家人。哪怕成家立业,另立门户,和父母仍不分彼此,中国人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是自己应尽的责任。然而西方人却不同,子女一到成年,就会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更别说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来购物,父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为父母代付钱也是理所当然。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老外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搭界。现实中的美国,儿子可以是百万富翁,父母却照旧穷困潦倒,和中国人的“母以子贵”,“一人得道,合家升天”的中国传统实在天差地别。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很多方面。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在西方人看来,谦虚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在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方面,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他们认为自己应该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也不习惯过问他人的事情,比较注重隐私。因此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私事。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然而中国人的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更愿意维护现状,保持和谐。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西方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就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谴责。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而中国人的婚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这是因为中国人把婚姻当作人生的头等大事,每个人都谨慎对待,认真选择,一旦决定了,就不会轻易改变。而且中国人一向把婚姻当作一个严肃的道德问题,喜新厌旧,或是第三者插足都被认为是极不道德的。
另外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就是教育体制的不同。西方教育仿佛大部分的时光都在讨论当中度过,而且上课时间很短暂,上课的时候还可以随时提问和解答,课后的作业也相当少。那么我们呢?很真实的说,看见的永远是忙碌的学生以及忙碌的家长。中国的古语是这样描述学习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的祖先以高山和大海来比喻学习。于是我们自觉埋头学习。西方的课堂上,学生非常的自由,听不懂是老师的问题。在中国的课堂上我们是默默的聆听者和安静的模仿者。在教育方面,中西方在看重知识方面是不同的。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美国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美国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在教育这一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西方有诸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更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在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俗,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通过这次选修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例如中西节日,宗教,生活方式的差异等等。陈老师通过电影以及中西比较的教案把中西差异讲解得非常具体,这对我的专业以及以后的学习都很有帮助,让我受益匪浅,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会继续选修陈老师的课。
第四篇:浅议家庭教育现状
近年来,**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家庭教育十五规划》和《**市家庭教育工作规划》,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工作重视程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一、家庭教育工作现状
**市现辖15个乡镇(区),240个自然村,总人口73万,儿童为15万。现有家庭教育领导机构17个,家庭教育指导中心1个,家庭教育函授站1个,家庭教育函授点15个;社区家长学校6所,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394所;创办家庭教育刊物5种;13篇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调查报告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家庭教育专兼职管理者、指导者达1581人;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率达到了85 %。
二、具体做法和措施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确保家庭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首先,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各级党委政府议事日程。成立了由主管书记任组长、主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宣传部、市妇联、教育局、民政局、计生局等15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全市家庭教育工作。同时,15个乡镇(区)分别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本地家庭教育工作开展。
其次,将家庭教育工作责任目标层层分解到15个成员单位,使其明确目标任务,各负其责,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第三、建立健全例会制度、百分考核制度、定期通报制度、交流培训制度来规范家庭教育工作。市家教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家教例会,听取各成员单位以及家长学校负责人的工作汇报。为确保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我们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部门年终考核,对后进单位进行重点管理,责令限期整改,依此督促活动开展。另外,我们还通过召开家教推介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推广家庭教育先进经验和做法,培养家教工作骨干力量,研讨家教工作新思路,截止目前,共举办各级各类家教培训班130期、家教经验交流会36次、举办家教座谈会354场次,使6.1万对家长受益。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全方位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是推动家庭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家庭教育工作中,我们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的原则,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工作。
1、在学校、幼儿园,将家庭教育工作渗透到德育教学之中。各中小学校围绕“我做合格小公民”,深入开展“今天我当家、看我露一手、给爸妈一个惊喜、道德行为表演、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市妇联成功举办了“卓达杯”我做合格小公民优秀征文、演讲比赛,广大少年儿童在参与活动中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升华,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涌现出了10名“十佳”小公民,105名“五小”行动标兵,364名道德实践好儿童,33个小公民示范基,15名个人、7个集体受到上级妇联表彰。另外,各中小学校还开设家长听课制、学校互访、校长接待日等制度,建立了家校联系卡,以举办“知心姐姐”报告会、家教知识专题讲座,开办 “心海导航、月牙报”等家庭教育刊物等形式,对家长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在幼儿园,推行零岁方案,开展家长孩子亲子互动活动,开辟了幼儿活动室、建立了幼儿成长档案、家园联系卡,建立了亲子园。市幼儿园、通安幼儿园分别建立了占地400平米的亲子示范园,成为亲子教育的示范点。
2、在家庭,大力实施家长素质工程。我市于2004年启动了家长素质工程,围绕“如何对孩子实行早期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如何教孩子做现代人、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知识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两年来共举办10期家长培训班,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另外,在6.1万个0—18岁少年儿童家庭中开展了 “学习型家庭”读书活动,在市图书馆成立了读书俱乐部,鼓励家长阅读家教书目,撰写家教体会,“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活动期间,共收到读书心得386篇,在**报 “家教论谈”专栏刊登20余篇,表彰先进家庭 100个。去年8月份,又举办了家教经验交流会,会上3名先进个人、5个先进集体做了典型发言。
3、在社会,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几年来,我们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文明工程创建”活动之中。一方面,在全市上下开展了“好摇篮示范户、五好文明家庭、明星家长、优秀家长”评选活动,涌现出了廉州镇东街幼儿园郭立红、北街幼儿园园长周彦欣等130名先进典型,在她们的影响带动下,全市呈现出了“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我们把《婚姻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列入家长学校的重要内容,举办法律知识讲座48期,开展大型法律咨询5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6万多份,使5万名家长从中受益。
(三)协调联动,齐抓共管,为家庭教育工作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家
庭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几年来社会各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使我市家庭教育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
妇联、教育部门联合在中小学校、幼儿园组建了394所家长学校,成立了家园(校)共建委员会、母亲会、家庭教育工作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家长学校进行督导检查,坚持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使80%的家长学校达到有场地、有人员、有牌子、有教材、有计划、有安排的“六有”标准。去年4月份,围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见》和学生行为规范开展家庭教育问卷调查,并针对反映出的问题,开展家教知识专题讲座15场,使3000名家长树立了“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现代家教观念。另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培训家庭教育骨干600人次,确保了每个家长学校有1至2名教师受到专业培训。
卫生、民政、计生部门充分利用新婚夫妇学校、孕妇学校、早期教育函授站,进行 “三优知识”普及。几年来,共组织有关生理、心理方面的专家深入15个乡镇(区)开展优生优育知识咨询90多次,接待咨询人员1.4万人次,免费发放三优知识宣传资料9万余份。对2.25万对新婚夫妇和2万对准爸爸、准妈妈进行了“三优知识、胎教知识、早期教育”等知识培训,切实从源头做好家教工作。
新闻宣传部门,通过开辟专栏、进行专题采访等形式加大家教知识、家教典型的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三八节、母亲节等重大节日,录制家庭教育专题片,截止目前对15名先进典型进行了。另外在电视台制作“家教在线”节目14期,广泛宣传现代家教观念,节目自开播以来,受到孩子和家长的一致欢迎。
三、当前家庭教育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家教理论研究的空缺和家教专业人才队伍的缺乏,是制约家教工作向纵深发展的瓶颈。就我市而言,将家教问题作为专门课题研究的专业人才不多,且还是利用业余时间,作为个人爱好对家庭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没有政府的支持和强力推动,很难在家教领域深层次研究上出成果,即使有也难以在成果转化和普及上出成效。
2、传统的、简单的、说教式的家教方式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随着信息网络传媒的迅速兴起,给儿童学习和娱乐开辟新的途径,同时也给社会和家长带来巨大挑战。善于捕捉信息,从网上吸纳新知识的少年儿童很难再接纳传统中的谆谆告诫。父母科技网络知识的普及滞后于子女,子女也往往视父母啰嗦,甚至无知而不愿与父母沟通,从而产生代沟,父母普遍感觉现在的孩子不好教。
3、家教经费的投入力度不够,也是家教工作面临的困难之一。政府没有专门的经费用于家庭教育工作,社会有关部门从事这项工作,也是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一点做些力所能的工作,很难从更深层次上去考虑和推动这项工作。
四、今后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设想
1、充分运用现代传媒,变堵为疏,是做好家教工作的当务之急。家长和学校面临的最大敌人是互联网对孩子的冲击,迷恋网上游戏、网上不良信息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日益显现。“不准未成年人进电子游戏室”简单的以堵的方式只会取得一时效果,不会产生长久的效应。变堵为疏,不如研发建立更多的健康、活泼的互联网站,为孩子们提供绿色健康的网络空间。组织专家、学者和孩子、家长在网上交流,开展网上谈心活动。各学校运用现有设备,建设公益性网吧,同学们可以在学校自由上网,捕捉促进身心健康的信息。同时家长也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学习网络知识。中央省电视台、广播电台儿童频道、教育频道不定期开设家教讲座,用全国最优秀的师资,最新的研究成果普及家教新知识,基层组织家长收看,共享最好的资源,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2、挖掘和培养家教师资本土队伍,变用为培,是做好农村家教工作的根本。家教工作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对经济还不发达的广大农村而言,克服过去临渴掘井的被动局面,善于发现、挖掘家教本土人才,如将教子成才好家长吸纳为家教师资队伍,以身说法,增强家教知识更有说服力。
3、切实转变家长观念,变长为友,是增强家庭教育效果的最好方法。长期的“家长制”和不平等影响了家长和孩子的沟通,“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变“家长”为“朋友”,变从属关系为平等关系是广大家长迫切需要建立的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就业的社会压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重智轻德,不注重孩子全面发展的现象将更加突出。因此,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素质迫在眉睫。
4、加大投入,建设阵地,延伸儿童道德建设的第二课堂。各中小学校要在为学生灌输知识的同时,延伸第二课堂,开辟实践、体验的第二课堂——校外活动基地。依托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校外活动,吸引孩子们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
第五篇:中英句法对比例句
1.因此,要想在国际舞台上获得竞争优势,就不能仅仅依赖于开发生产所需的自然资源优势,更要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
--Gaining a competitive edge on the global stage, therefore, no longer depends on the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factors of production, but on the ability to develop and, most crucially, capitalize on new knowledge and technologies.2.中国拥有广大的市场和发展需求,日本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巨大的物质力量,两国之间有着很强的经济互补性。
--China boasts a huge and great demand for development, while Japan owns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enormous material strength, which have together contributed to the strong economic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3.这里,我想就中国纺织品出口的问题谈些看法,希望有助于诸位对现状的了解。
--Here, I would like to make some observations on China’s textile export, which I hope will help you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better.--Here, I would like to make an account on the export of China’s textile products in the hope that all of you will have a clearer picture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4.中美两国贸易中时常出现摩擦和纠纷,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在摩擦中前进。--Frictions and disputes frequently come forth in Sino-US trade, but progress is made in frictions.5.不改革旧的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努力就难以奏效,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
Without reforming the old and unreasonable economic order, the development effort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can hardly be effective and their development problems are not likely to be settled from its very root。
6.Gone are the days when we Chinese people depended on foreign steel.中国人民靠洋钢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
7.如果失业人数开始上升,利润开始下降,利率扶摇直上,生活费用空前高涨,那么经济领域的这些现象就不能仅仅以“通货膨胀”来加以解释了。
These economic facts cannot merely be dubbed “inflation” as unemployment begins to rise, as profits start to fall, as interest rates soar, and as the cost of living is at record levels.8.我认为从去年11月份到现在一年时间,在中美关系方面有两件令人鼓舞的事情发生。
--Over the past year since last November, two encouraging things took place in Sino-US relationship.9.十三亿人口的中国保持稳定和加快发展,对促进亚太地区及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China is a country with 1.3 billion people.Its stability and rapid development are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in Asia-Pacific and the world at large.10.我们支持发展中国家改善他们的原料、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的贸易条件,扩大销售市场,确定公正价格等迫切要求。
We support the urgent demand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for improving the trade terms for their raw materials, primary products and manufactured goods, expanding their sales market and setting fair prices.11.她焦虑不安,又无比兴奋,在整个旅行中几乎没有合眼。
Her great anxiety and excitement deprived her almost entirely of sleep during the voyage.12.来这儿观光的人无不赞叹美国这块土地幅员广阔、多姿多彩。The American scene awes the visitors with both its variety and size.8.此次我率领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访英,就是落实温家宝总理本月初“信心之旅”的一次重要后续活动。
--The visit of the China Trade and Investment Promotion Delegation, which I lead, to Britain is an important follow-up to Premier Wen Jiabao’s “Trip of Confidence” earlier this month.13.研究显示,你能够停止或是反转癌症的进程,单单藉由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progression of cancer can actually be stopped or reversed by making changes in diet and lif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