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英咏雪诗对比学习
英汉咏雪诗对比学习
万丁
200920437 有人说雪是“雪是无私的,它宁愿牺牲自己去成就世间情意。”有人说“雪是美好的,它为世间带来无数欢乐、无数笑声。”还有人说 “水或冰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花。”英文中也有“as white as snow”洁白如雪(white 视觉上的颜色)。“be as pure as the driven snow”内心纯洁的 “snowed in(physically)”被大雪困住了。“be snowed under”被困住了(overwhelm)。“a snowball effect”雪球效应 “snowball”(动词vt)如同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形容事物发展规模速度疯狂增长。
雪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下雪的机会较微。而世界范围内超过三分之二的陆地都处在温带以及亚寒带、寒带地区,所以雪作为全球大范围语言中的一个词汇就成为可能。语言体现文化,所以同一个“雪”字,在不同的语言中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作为大自然的普遍现象,在中英诗歌中都有表现。唐朝祖咏的《终南望余雪》写道“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写了在大雪的背景下,终南山和秀美景色,天空在雪的印照下有如浮云,还描写了雪下的树林,衬着白雪,就如“霁色”,而整个城市都在雪暮中多了几分寒意。还有李咸用的《大雪歌》“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玉圃花飘朵不匀,银河风急惊砂度。”写了下雪时的天空犹如“天怒”、“龙振”,漫漫雪花就像“玉圃花”飘飘洒洒,风景奇美。
除了以上二例,在古代诗句中还有大量描写雪的姿态,而且在描写中不乏恰当的比喻和细致的刻画。首先,有把雪比作花的,类似的称谓包括“飞花”、“林花”、“琼花”等,如“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其次,还有的把雪比作玉,如:“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还有的比作手、掌、席、盐、尘、柳絮、雨、酥、叶和藻。如:“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而在英文诗歌中,描写雪的句子也相当多。例如艾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The Snow Storm
Announced by all the trumpets of the sky, Arrives the snow, and, driving o'er the fields, Seems nowhere to alight: the whited air Hides hills and woods, the river, and the heaven, And veils the farmhouse at the garden's end.The sled and traveler stopped, the courier's feet Delayed, all friends shut out, the housemates sit
Around the radiant fireplace, enclosed In a tumultuous privacy of storm.诗中雪如同千军万马在上天震耳的战鼓声中冲向大地,任何事物无法阻挡,它掩埋了山,盖住了树,封住了河,弥漫在广阔的天地之间,也让行人的雪橇和邮递员的脚步停了下来。这样的描写虽无中文诗歌的细腻,但粗犷豪迈的气势充分展示了雪的另一面特点。还有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的雪花(Snowflakes)的第一节:
Out of the bosom of the Air, Out of the cloud-folds of her garments shaken, Over the woodlands brown and bare, Over the harvest-fields forsaken, Silent, and soft, and slow Descends the snow.从漠漠长空的胸怀里逸出, 摆脱了天上云衣的层层叠叠, 向着枯黄而光秃的树木, 向着收割后的荒凉田野。
无声,舒缓,柔和;雪花飘落。
(杨德豫译)
此诗第一节细致描写了雪花飘落的过程,首先从天空出发,穿过云层,洒向光秃的树木和荒凉的田野,飘落大地。
中国咏雪诗一再对雪进行从多方面进行吟咏描绘,其中的一些优秀诗篇在反映我国传统的文化心态方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这也是中国咏雪诗区别于外国咏雪诗的重要一个方面。
在年去年来的四季流转中,雪所含蕴的可象征性意义可谓丰富。
雪飘雪落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雪花的娟娟风姿正兆示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即将来临,甚而即刻会在心中笔底将冬雪行为春色,借以映现自身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待。一个时代的政治形势如果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能为人们施展才能提供良好的条件,那么,他们在同雪发生交感的过程中,便会以博大的心胸、刚强的意志对雪的现时性时空特征作出进行时的情感判断,从中表现民族和个人充满无限希望的精神气象。例如生逢盛唐的边塞诗人岑参,他在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时候,纷纷扬扬的大雪正在狂暴地肆虐着高天大地,但盛唐的强劲气势和他个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合为一体,完全压倒了大雪的淫威,因此,他笔下的大雪纯是一派雄奇壮丽的景象,毫无愁绝悲伤之色。我们先看诗中的前四句:“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风飞雪本是诗人身临其境的严酷现实,而在诗人的感觉上,凛冽的北风好似验荡的春风,落满千树万枝的寒雪犹如盛开的嫩白梨花。北风飞雪为春风梨花所代替,形象地显示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激情。同时也更为深切地表现了祖国的边患隐忧如同北风飞雪一样,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过程,迎面而来的将是春风梨花般的温馨宁静的和平生活。
生逢其时的人,能够从现实中看到希望,他们借咏雪表现出的是,人生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是一种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情感。而对于那些运赛时促的人来说,他们胸有大志却屡遭打击,济世之才终难为世所用。踯躅在人生荒原上,他们会很自然地将铺天盖地的大雪拟作自身在政治遭受的巨大压力和无边阻力的象征,甚至会在风雪意象中表现出凝止性的情感判断,以突出自身对人生社会的绝对失望。我们再看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雪翻飞之下,千山之鸟无声无影;万径雪原之上,不见人踪,雪的压力和阻力该有多么巨大,仿佛整个世界都为白色恐怖所笼照了。诗人采用这种方法来象征自己所处的沉寂凝固的社会政治环境,他的感受显然是极为孤独悲凉的,但他却依然故我,独自垂钓于寒江而不顾,这又表现了他的精神该是何等的顽强与自信!
不独以上两位遭贬受压的诗人能从寒雪意象中展现出苍凉悲壮的人格品位,其他文学大家也莫不如是。如李白在《行路难》中撕心裂肺地歌吟道:“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泰山雪满山。”冰雪封锁了他的人生去路,使他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这种痛苦用两个形象的比喻表现出来,可见他在前进的道路上受到的阻力无比巨大。然而他在《行路难》的声声叹息中又能够化阻力为动力,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慷慨诗句表现出自己大济苍生的理想终能实现。诗人从沉郁中汹涌而起的豪迈激情日月可鉴
寒冬的雪花随风飘零,落无定处,不由自主,那些在生活上颠沛流离,政治上受人摆布的人们往往会触景伤怀,借雪的这一特征抒发物换星移之伤、人生无常之悲。不论是民歌还是文人诗歌,它们之中都积淀着这样的文化情调。《诗经》中的《采薇》就是民歌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诗人久戌还乡,本应庆幸,但他在回家的路上却在倾诉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依依的春天是夫妻燕尔欢聚的季节,诗人却离乡远戌,自然倍增哀愁,雨雪迷朦的冬天重返故乡,自然心有所喜。其实这只是其中显示的表层意思,从四句诗产生的特殊环境看来,主要抒发的是哀伤之情,诗人孑然一身奔走在阴云密布的雪天里,心是沉重的,望着随风飘零的雪花,回忆自己在欢聚的日子里不能不离乡远戌,未曾想到在寒冬的日子里能够回家竟能回家了。他在内心深处痛苦感伤的是个体如雪花般的弱小无力,在强大的政治势力的左右下,自己根本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由此可以想到,诗人在潜意识中已将自身的命运与雪花随风飘零的情形相同化了,从中表现的是人们在统治者的驱迫下普遍具有的人生无常的悲枪之感。
中国的雪在诗歌中更多的是一种背景,这背景有喜有悲,而且更多的运用悲来体现这种厚重的文化。而就英文诗而言这种情感判断中的悲并非如汉语中那样强烈和普遍,只存在于很少量的诗句中。例如Claude Mckayde The Snow Fairy,讲述的是梦境中的雪,以此表现爱情的匆匆而逝。其次在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的雪花(Snowflakes)中后俩节(见下文)以雪追忆和悼念亡妻:
Even as our cloudy fancies take Suddenly shape in some divine expression, Even as the troubled heart doth make
象我们的思想、暖昧、朦胧 骤然之间凝成了神妙的词句;象忧郁的心灵,以苍白的面容 把重重心事披露出去;In the white countenance confession,忧郁的天穹在倾诉
The troubled sky reveals
内心的悲苦。
The grief it feels.这是天穹挥洒的诗篇, This is the poem of the air,从容舒缓,用无声的音节写就;Slowly in silent syllables recorded;
这是“绝望”的秘密,长时间
This is the secret of despair,藏在它浓云密布的心头, Long in its cloudy bosom hoarded,现在它低声吐露;Now whispered and revealed
向田野,向林木。”
To wood and field.(杨德豫译)
更多的英文咏雪诗读起来比较明快和愉悦。柯利律制(Taylor Coleridge)的The Snow Drop 通过血表现纯洁的爱情;J.D.McClatchy的A Winter Without Snow通过雪写了美好的记忆;It is the time of rain and snow(见下文)则通过雪歌颂了伟大的爱情。
It is the time of rain and snow by Izumi Shikibu
Translated by Kenneth Rexroth
It is the time of rain and snow I spend sleepless nights And watch the frost Frail as your love Gathers in the dawn.还有的大量的诗描写了关于雪的童趣或童趣等的美好回忆。
Dust of Snow by Robert Frost The way a crow Shook down on me The dust of snow From a hemlock tree
Has given my heart A change of mood And saved some part Of a day I had rued.树上的雪花滑落肩头,带给作者的是美好的童年回忆和一整天的美好心情。在大多数的儿歌或短诗中更是这种情况,通过短小的诗行,描写出轻快可爱的雪的音符:
snow
Snow is falling From the sky above Snow is falling Put on scarf and glove
Snow is falling What a beautiful sight Snow is falling It sparkles in the light
Snow is falling Soft cotton wool flakes Snow is falling A white blanket it makes
Snow is falling Its time to play Snow is falling
Lets make snowmen today
A Snowy Sunset Snow Snow on the ground Sun is sinking down down down Trees trees covered in Wight People gasp at the sight
Snow Snow on the ground Animals scurry all around Snow Snow in your hair Stiffness and cold in the air
Snow Snow on the ground People sledding down down down Hot Coco and coffee inside Why not go for another sled ride
Snow Snow on the ground The sun has set past the ground Lights light up the city bright
People every where say what a sight
更多的诗歌例子还有Ellen Pond 的Snow Dream, Jason Williams 的The First Snow,Dean Thorpe 的 Life of a Snowflake等等。
同样的自然现实给了俩种语言共有的情感基础,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经历却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情感判断差异。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文化中的文化;是语言的精华,是民族的精髓。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诗歌的学习断不可忽视,这对于加深理解和融会贯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篇:有关咏雪的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咏雪 李世民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
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
咏雪应诏 上官仪
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咏雪 董思恭
天山飞雪度,言是浇花朝。惜哉不我与,萧索从风飘。
鲜洁凌纨素,纷糅下枝条。良时竟何在,坐见容华销。
咏雪 骆宾王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
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幽兰不可俪,徒自绕阳春。
早春咏雪 王初
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
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咏雪 姚合
愁云残腊下阳台,混却乾坤六出开。与月交光呈瑞色,共花争艳傍寒梅。飞随郢客歌声远,散逐宫娥舞袖回。
其那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
《三国演义》里刘备三顾茅庐时,黄承彦骑驴过小桥吟的那首诗:“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徐陵】
琼林玄圃叶。
桂树日南华。
岂若天庭瑞。
轻雪带风斜。
三晨喜盈尺。
六出儛崇花。
明朝阙门外。
应见海神车。洪升《雪望》: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咏雪 骆宾王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
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
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
幽兰不可俪,徒自绕阳春。
咏雪 吴均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咏雪 傅察 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呼儿试轻扫,留伴小窗明。
咏雪 飞花
岁晚江南杨柳花,余杭门外蕊争发。
千山犹绿怜霜叶,一夜忽白染碧葭。
到晓翩翩出绣户,随烟直上透窗纱。
绕帘渺渺落霓裳,呵手惊飞暖翠华。
忽忆离人隔溟海,独颦远黛恨天涯。
三生苦短何时见,桃叶渡头看鹜霞。
有关咏雪的诗
一、咏雪诗:(部分)
1、《沁园春-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雪梅》(其一)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雪梅》(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二、咏雪佳句:
1.“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2.“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3.“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 唐,李白《清平乐》 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 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瀚海澜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2.“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1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唐,唐,唐,唐,唐,15.“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16.“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17.“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18.“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花》
19.“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 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20.“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21.“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22.“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23.“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24.“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25.“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26.“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27.“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东方虬,《春雪》
28.“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陆畅,《惊雪》
2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第三篇:咏雪诗
yǒng xuě
shī 咏
雪
诗
qīng zhèng bǎn qiáo(清)
郑
板 桥
yī
piàn èr piàn sān sì
piàn 一
片
二
片
三
四
片,wǔ
liù
qī
bā
jiǔ
shí
piàn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片。qiān piàn wàn piàn wú
shù
千
片
万
片
无
数 fēi rù
lú
huā
zǒng bú
jiàn 飞
入
芦
花
总
不
见。piàn 片,
第四篇:中英政治制度对比
中英政治制度对比
中英两国的政治制度非常鲜明地代表着中西文化的的特点,一个是社会主义,一个是资本主义;一个受着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熏陶却又在近几十年引入了社会主义,一个是王室传统延续至今实质上却是统而不治。两个古老而又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催生了不同的政治制度。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两国的对比。
英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实行封建君主制度,这和中国非常相似。在封建君主时代,两国也都存在着漫长的征讨和吞并。然后英国是资产阶级的克伦威尔用战争的方式打破了封建王朝的统治,虽然国王最后又重新夺权,但权力却已经逐步削弱了。
而中国的变革却是等到了外国的入侵时被迫变革,君主制苟延残喘,然后在孙中山的革命下一举跃到了民主共和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然后是比较两国的近代制度。英国人喜欢延续传统,至今王室的许多风俗依然未变,如温莎城堡的士兵,女王的对其他国家(原殖民地)首领的任命,但是随着内阁势力的增强,王室逐渐成为一种象征,真正的国家管理人还是议会,这是一种很典型的代议制。议会选出首相,首相负责组阁,然后管理国家,对议会负责对女王负责。同时多政党存在也是其民主制的一大特征,工党、保守党、自由民主党,各有特色,相互竞争,推选执政党。
中国成立民国之后,对封建传统进行了大清扫,虽然是去除了不少封建残余,但是许多传统的东西被抹杀,而且在政治制度方面,是完全颠覆过去的一场变革。
然后到了后来,两党相争接着是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两党再继续内斗,最后共产党得民心得天下,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一个横空出世的政体,延续了苏联的传统,同时又具中国特色,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全民参与投票,层层选拔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此为一党执政。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是中国政体的一个特色。
以上为英国与中国政体的对比。
第五篇:中英文化对比论文
中英文化对比 结课论文
姓名:郑超学
学号:201401109033
学
院:机械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工业工程1402
中英文化对比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障碍会导致的信息误解,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为了以后尽量避免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尴尬和误解,所以这学期我选修了陈涛老师的中英文化对比这门课,下面是在学完这门课后,我对中英文化差异的一些理解。
例如在言谈方面,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礼貌的表现,但是西方人就不是这么认为了。当我们向西方人表示关切地问候时,他们可能反而觉得很不高兴。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需要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另外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认不文明的行为。因为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客人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添酒加菜,而且他们认为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交际带来不少困惑。
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也大相径庭。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脑中根深蒂固,父母、子女始终是一家人。哪怕成家立业,另立门户,和父母仍不分彼此,中国人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是自己应尽的责任。然而西方人却不同,子女一到成年,就会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更别说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来购物,父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为父母代付钱也是理所当然。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老外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搭界。现实中的美国,儿子可以是百万富翁,父母却照旧穷困潦倒,和中国人的“母以子贵”,“一人得道,合家升天”的中国传统实在天差地别。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很多方面。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在西方人看来,谦虚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在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方面,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他们认为自己应该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也不习惯过问他人的事情,比较注重隐私。因此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私事。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然而中国人的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更愿意维护现状,保持和谐。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西方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就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谴责。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而中国人的婚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这是因为中国人把婚姻当作人生的头等大事,每个人都谨慎对待,认真选择,一旦决定了,就不会轻易改变。而且中国人一向把婚姻当作一个严肃的道德问题,喜新厌旧,或是第三者插足都被认为是极不道德的。
另外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就是教育体制的不同。西方教育仿佛大部分的时光都在讨论当中度过,而且上课时间很短暂,上课的时候还可以随时提问和解答,课后的作业也相当少。那么我们呢?很真实的说,看见的永远是忙碌的学生以及忙碌的家长。中国的古语是这样描述学习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的祖先以高山和大海来比喻学习。于是我们自觉埋头学习。西方的课堂上,学生非常的自由,听不懂是老师的问题。在中国的课堂上我们是默默的聆听者和安静的模仿者。在教育方面,中西方在看重知识方面是不同的。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美国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美国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在教育这一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西方有诸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更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在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俗,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通过这次选修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例如中西节日,宗教,生活方式的差异等等。陈老师通过电影以及中西比较的教案把中西差异讲解得非常具体,这对我的专业以及以后的学习都很有帮助,让我受益匪浅,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会继续选修陈老师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