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台州市历史文化村落普查分析报告
台州市历史文化村落普查分析报告
台州位于浙江中部沿海,陆地面积941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60多万。下辖椒江、黄岩、路桥3个区,临海、温岭2个县级市和玉环、天台、仙居、三门4个县。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794.91亿元,财政收入370.4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108元。
台州历史悠久,五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息繁衍。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原始农业、渔业与制陶业,春秋末期已开始发展饲养业。秦始皇时设立回浦乡,西汉始元二年(前85年)设立回浦县,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臵临海郡,开始着意开发海疆,农桑渔盐及造船等业有较快发展。两晋隋唐,中原居民陆续南移入境,引进较先进的生产技术,经济持续发展,出现了一批城镇。唐武德四年(621年)称海州,次年改称台州,以境内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开始。宋时中原人士大批南迁,促进了台州各业的全面发展,封建经济趋于鼎盛。明代臵太平县(温岭县),清代臵玉环厅,民国时臵三门县,所开发者皆为沿海新拓沃土,耕作区域逐步向东拓展。新中国成立后,以行政公署建制。199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台州地区,设立地级台州市。市政府驻椒江区,为环绿心组合式滨海城市。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台州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从目前
划局、林业局、文广新局等单位分管领导和业务处长参加的历史文化村落普查工作碰头会,进一步明确了部门具体任务。各县(市、区)都成立了历史文化村落普查协调小组或调查组,分别由农办、财政、建设、文化文物、林业、档案等部门共同组成,有些在乡镇一级也成立了调查组,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驻村指导员和驻村干部的作用,保证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是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为顺利推进历史文化村落普查工作,全市各地还通过网络、广播、报纸、电视、黑板报、标语横幅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造大声势,使这项工作在广大农村做到家喻户晓,从而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使不少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遗迹和珍贵史料进入人们的视野,得到保护和传承,也极大地增强了农村群众对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开发意识。
三是抓好培训指导,确保完成任务。6月8日,市农办组织召开了各县(市、区)农办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参加的普查工作业务培训会。会后,各地也相应地召开了动员培训会,根据各地实际开展普查工作。历史文化遗存较多的如临海、仙居等地发挥镇村两级力量,在开展地毯式普查的基础上层层把关删选;经济较发达、历史文化遗存较少的如路桥等地则根据业已掌握的情况开展重点排查;还有一些县市区则结合全面普查和重点排查两种情况分片开展,也取得较好的效果。整个普查过程,时间紧、工作量大,各级业务人员全程跟踪指导,加班加点,确保顺利完成任务。
个。据不完整统计,古建筑数量2758处,其中古民宅1504(建筑结构主要为石木、砖木),古祠堂69处,古戏台41处,古牌坊21处,古桥69处,古道63处,古渠14处,古堰坝53处,古井泉172处,古街巷82处,古会馆5处,古城堡18处,古塔7处,古寺庙105处,近现代建筑230处,特色建材305处。
(二)自然生态村落普查概况
自然生态村落是指以天人合一理念为基础,村落选址、布局、空间走向与山川地形相附会,村落建筑与自然生态相和谐,农民生产生活与山水环境互交融,自然生态环境、古树名木、特种树木以及相应村落建筑保护较好的村落。我们的普查工作原则上在规划保留的行政村中全面开展,将村落选址、布局、空间走向较为独特,或依山或傍水,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村庄一一登记造册,最终将那些保有二级以上古树名木15棵以上,村落建筑格调与山水环境相协调,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较高,能够彰显美丽乡村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特点的行政村列入普查上报名单。
通过严格删选,此次普查共核实上报自然生态村落20个,其中绿化示范村或森林村庄8个。
(三)民俗风情村落普查概况
民俗风情村落是指根据特定民间传统,形成有系统的优秀的婚嫁、祭典、节庆、饮食、风物、戏曲、工艺等习俗和礼仪,传统宗族文化、民俗文化延续至今,并有完整的民俗活动场所的村落。我们的普查工作原则上在规划保留的行政村中全面开展,将民俗风情活动的习俗、礼仪和程式等有记载或口口相传至今,有
古民居的三透九门堂、路桥横街的五凤楼、仙居皤滩古街、路桥十里长街等等,风格独特,底蕴深厚。沿海民居建筑主要分布于温岭、玉环和椒江大陈岛等地,特色鲜明,独具风情,尤其以石塘石屋群最具特色,该石屋群是国内保存完好的古渔村建筑群,古石屋历百年沧桑,但旧貌依然,极具滨海小镇风貌,被誉为“东方的巴黎圣母院”和画家的摇篮。
(二)佛道文化影响深远。我市佛道文化源远流长,天台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道教南宗创立地,天台县方广寺为五百罗汉道场;临海龙兴寺是日本天台宗创始人最澄受戒之地,路桥香严寺是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驻足之地。道家的“十大洞天”台州市有3处,其中黄岩区委羽山洞为第二洞天,天台县玉京洞为第六洞天,仙居县括苍洞为第十洞天。台州的佛、道教至今在国内外仍有重大影响,日本、韩国佛教天台宗信徒每年都要到国清寺朝拜祖庭,进行宗教文化交流。受此影响,我市乡村多庙祠,民间信仰五花八门,大小庙祠数以百计。保界神有杨府大圣(杨家将)、关圣帝君(关羽)、东岳大帝(传为泰山之神)等;渔区不兴此俗,但崇敬天妃、鱼师爷,视其为海洋渔业生产保护神。受佛道文化影响,我市各地“迎会”形式多样,参与面广。由于寺庙多,所供“神祗”的寿日又各不相同,因而一年当中各地庙会接二连三,有的“迎会”已经拥有相当规模。如温岭市新河镇上应等村主持的南宋护国安邦大帝寿诞庆典活动,涉及15个村,参加人员数千,加上外请的“抬阁”、“闹湖船”、“舞龙”、“舞狮”、“舞八蛮”等游乡活动,以及邀请“民间剧团”到庙里的戏台“做寿
已有几百年历史。温岭将这一传统渔家舞蹈挖掘出来,经常性地在大陆新千年曙光、新世纪曙光首照地石塘镇的风景区内表演,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
(四)传统工艺琳琅满目。历代以来,我市的传统工艺以新颖的创新设计,不拘一格的巧妙用材,精致细腻的工艺手法,丰富多样的花色品种,以及浓郁的民间特色和地方风采跻身于中国工艺美术之林,是著名的工艺美术之乡,涌现了“一绣三雕”(刺绣、木雕、石雕、玻雕)、干漆夹苎造像、翻簧竹雕、草麻编制品等一系列传统工艺品,是“中国工艺品之都”(黄岩)、“中国节日灯之乡”(黄岩宁溪)、“中国工艺礼品之都”(仙居)、“中国休闲用品礼品生产基地”(临海)。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天台干漆夹苎技艺等5项传统工艺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台州玻璃雕刻、临海剪纸和台州刺绣等9项传统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四、我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在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在工作机制和方式上也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工作的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资金短缺造成保护困难。我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的文物专项保护经费资金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导致一些历史文化村落缺少经费得不到有效的维修保护,加之村落中的古建筑多为砖木或泥木结构,由于长期受到雷击、水灾、火灾、程,是一项造福农民、美化乡村的民生工程,是一项等不起、慢不得的抢救性程。下一步,我市将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继续高度重视、把握机遇,积极探索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利用的有效途径。
(一)加大宣传力度。适时召开一次美丽乡村建设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现场推进会,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要求相关部门、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参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同时拓宽对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和利用的宣传途径。收集全市各地历史文化村落的图片、文字等信息资料,整编成一本宣传画册。挖掘与历史文化村落相关的史实和资料,延伸文保的历史内涵,提升宣传效果,同步与新闻媒体通力合作,开辟专题、专栏等节目形式。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良好氛围,提高全民保护历史文化的意识,特别是镇村两级基层干部的意识,将历史文化内涵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名片。
(二)加紧细化政策。抓紧出台《台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利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资金保障以及具体工作安排和措施,下步我们将召集相关部门召开意见征求会,对实施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报市委、市政府发文实施。各级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要细化实施方案,明确保护级别和职责,细化每一处历史文化保护单元的保护措施和办法,并建立跟踪监察机制,切实把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将历史文化村落纳入全市
分类梳理,并常年动态掌握实情,纳入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夯实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基础工作。二是分类别。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等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按照保护和开发并重的原则,分轻重缓急,确定保护、开发、利用的类别、级别、范围,对该保护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坚决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住户以房屋臵换形式,腾空保护古建筑。对应该修复的文物,即时予以恢复原状修复,并切实加以保护,对可开发利用的项目,在保护历史文化村落景观完整性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分步分阶段予以开发和综合利用,用开发和综合利用的途径产生的效益,反哺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三是树示范。对全市各地的历史文化村落,有针对性的挑选一批,按照“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原则,委托专业部门编制发展规划,做到既要保护村庄原始风貌,又要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居行条件,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全市的典型示范。四是强队伍。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立起一支既有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又能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高素质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专业队伍;加强文化市场稽查大队建设,组建专门的历史文化保护稽查队伍,赋予法定的工作职责和权力,为历史文化保护的执法工作保证力量。五是整资源。整合现有部门项目,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凡涉及到历史文化村落建设的项目,都要优先顾及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如将古村落的保护纳入到新农村整体规划中,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政策,避免新农村建设对古村落的破坏。六是促开发。在保
314-
第二篇:关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有关工作汇报
关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有关工作汇报
(丽水市农办)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逐步加快,部分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挖掘不深、保护不力、利用不当等诸多问题。为加强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若干意见》(浙委办„2012‟38号),并于今年5月9日召开了全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现场推进会。现就我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有关工作小结如下:
一、深入调查,摸清历史文化村落基本现状
丽水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2010年,我市对全市古民居村落和自然生态村落进行了调查摸底。
1、丽水古村落概况
此次调查共有古民居村落78个,共统计有古民居2417幢,其中建筑结构主要为泥木,砖木、石木次之。古民居(特定年代民居或特色建材房屋)占地面积747123平方米。按年代分来看,1911年之前建成的房屋1087 幢,占45%;1949年之前建成的房屋625幢,占26%;1958年至1965年间建成的房屋297幢,占12%;1965年至1976年间建成的房屋687幢,占28%。从用途看,1759幢仍旧居住使用,231幢作为旅游,107幢作为经商之用,221幢空臵,有129幢做其他用。从文物保护看,有国家级16
古村落纳入全市的旅游发展规划中,加强古村落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丽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丽水市区旅游发展规划》、《关于加快绿谷文化建设的决定》(2005年)、《丽水市“古堰画乡”旅游区规划》(2007—2015年)等。对于历史文化保护村镇,专门制定规划,如《西溪村建设保护规划》等。
(二)坚持地方特色,改善人居环境。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的原则,把环境整治和保护乡村村落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如遂昌在危旧房改造中坚持自身特色,建设徽派建筑或从其它村落迁建古民居以与原有的建筑相协调。景宁深垟村依托现有石头装点成石围墙、石头路、石门楼、石浴房、石沟渠,打造名副其实的“石头寨”等。
(三)坚持适度开发,发展农村经济。在保护古村落和自然生态的同时,也注重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如古堰画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香樟古埠景点、古街修复改造、河道疏浚、游船码头等26个综合项目。同时,引进行绘画企业,面向社会引进农村手工艺和特色产品展销经营户和市区十大旅游社经营乡村酒吧,初步形成了集油画街、酒吧街和民俗民品街于一体的多元文化旅游一条街。通过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丰富文化载体,提升文化品位。我们坚持将非遗项目的传承作为重要村级文化活动载体,如西溪村传统文化项目采茶灯、板龙灯连续两届受邀参加丽水市国际文化艺术节,成为丽水
三是开展一次调查摸底。2010年,我市已对全市的古村落和自然生态村落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摸底。下步,我们将根据省里的具体工作要求,组织各地对辖区内的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和民俗风情村落重新开展一次全面细致地调查摸底,夯实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基础工作。
四是进行一轮分类梳理。根据调查摸底结果,组织人员对全市掌握情况进行分类梳理,并按省里要求,对照申报条件,符合条件的及时上报。
五是编辑一本宣传画册。收集全市各地历史文化村落的图片、文字等信息资料,整编成一本宣传画册,与新闻媒体合作,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良好氛围。
六是树立一批典型示范。对全市各地的历史文化村落,有针对性的挑选一批,按照“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原则,委托专业部门编制发展规划,做到既要保护村庄原始风貌,又要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居行条件,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全市的典型示范。
第三篇:妇女病普查分析报告
妇女病普查分析报告
因“8.8”泥石流的影响,我站房屋、财产及专业技术人员等受到极大损失,至此得到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2010年12月在 “爱德”基金会和“腾讯”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实施了“‘爱德’舟曲县灾后妇幼卫生恢复项目”。按项目实施方案要完成我县灾区3000名妇女的妇女病普查任务。经过为期6个月的艰苦努力,我们于2011年5月底对我县灾区3035名妇女进行了免费妇女病普查,普查结果统计如下 普查共计3035人,未患病人数833人,患病人数2202人,患病率72%左右,其中患宫颈炎1346人,占患病人数61%,阴道炎439人,占患病人数19.9%,附件炎364人,占患病人数16.5%,盆腔炎158人,占患病人数 7.17%,外阴炎48人,占患病人数2.17%,妇科肿瘤20人,占患病人数0.9%,子宫脱垂10人,尿漏0人,其它89人。治疗人数2128人,治疗率96%,手术治疗人数39人,对每个妇女宫颈刮片细胞学病理分析,发现未见异常人数有2993人,异常人数42人,其中ASC—US32人,建议阴道镜检查,无条件者治疗后3个月复查,对ASC—H以上者10人进行宫颈活检,其中2名70岁以上本人不同意取活检,8人取活检送省保健院病理科。活检报告中7人未见明显异常,其中1人活检为宫颈CIN-Ⅲ级,现已在省妇幼保见院手术治疗,(全
子宫切除)术后痊愈,未发现宫颈浸润癌。
甘肃是一个宫颈癌的高发区,而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文化落后,经济条件有限,群众保健意识差,农村妇女有病不到医院看,乱投医。通过这次妇女病普查结果,我县妇女病患病率高,而主要是妇科炎症发病率高。随着近年来住院分娩率逐年提高,产科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70—80年代的妇女二病,即子宫脱垂和尿漏基本消除,本次普查查出的10例子宫脱垂均属轻度,年龄较大的妇女其它发病率较低。
我站要承担全县的妇幼保健工作,妇女的健康和孕产妇的保健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今后仍要大力宣传妇女卫生科普知识,增强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使每位妇女至少在1—2年内做一次妇科检查和宫颈刮片,有利于常见妇女病的防治,防止性病传播,积极治疗一切生殖道炎症,通过普查可以早期发现危害较大的恶性肿瘤,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妇女病的治愈率和存活率。
第四篇:台州市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台州市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10-08-10 15:43来源:点击数:23
3台州市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准时点统一更新工作的通知》(国土调查办发
[2009]30号)及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要求,台州市切实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准时点统一更新调查实施方案》,认真组织了土地变更调查工作,2010年1月13日完成数据汇总。现对本次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本各地类变化情况
根据变更调查汇总数据,全市耕地减少2815.9亩,园地减少7781.1亩,林地减少1421.9亩,草地减少114.8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增加14002.1亩,交通运输用地增加
2327.8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减少4264.7亩,其他用地增加68.5亩。
二、耕地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及分析
2009年全市耕地减少10319.6亩,增加7503.7亩,增减相抵净减少了2815.9亩。
(一)耕地减少去向分析
1、建设占用耕地情况。本次变更调查建设占用耕地总量为9958.5亩,具体情形按四种类型分为:
(1)以前批准本年建设占用耕地4967亩(由于第二次土地调查中“批而未用”土地本年建设数据无法在地星软件中变更,“以前批准本年建设占用耕地数据”不齐全,此数据包含黄岩区和路桥区往年“批而未用”土地本年建设占用耕地2801.6亩)。其中地星软件统计“以前批准本年建设”占用耕地2165.4亩,占建设占用耕地总量的21.74%,主要是一些跨实施的城市和建制镇建设、农居点建设、铁路和公路用地建设占用耕地。
(2)本批准本建设占用耕地2842.4亩,占建设占用耕地总量的28.54%。主要是本依法批准的城市和建制镇建设、农居点建设和公路建设占用耕地。
(3)本批准本未建设占用耕地4320.8亩,占建设占用耕地总量的43.39%。主要是今年已办理农转用或征用手续但未建设的城市和建制镇、农居点和公路用地占用耕地。
(4)本未批先建占用耕地629.9亩,占建设占用耕地总量的6.33%。主要是本新增的城市和建制镇建设、农居点建设和公路建设违法占用耕地。
2、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20.1亩,主要是农民发展畜禽养殖,畜禽舍及其他生产设施占用耕地。
3、生态退耕和灾毁耕地情况。全市本无生态退耕和灾毁耕地数据。
4、其他原因耕地减少241亩,原因有二:一是全市实施康庄工程,农村道路建设占用耕地74.7亩;二是三门县海游镇河流改道占用耕地166.3亩。
(二)耕地增加来源分析
1、土地整理新增耕地4281.8亩,土地开发新增耕地2758.6亩,复垦新增耕地400.9亩。使用“占补平衡”项目经费补充耕地7348.5亩,农民自发开垦和社会其他资金补充耕地92.8亩。全市的耕地增加主要是得益于近年来的土地开发整理政策,各县(市、区)积极开展溪滩地整治、海涂围垦、土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等工程新增耕地。
2、农业结构调整增加耕地70.8亩。主要是果园调整为旱地。
三、建设用地增减变化情况分析
(一)建设占用农用地、未利用地情况
本次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建设占用农用地12656.4亩,占用未利用地2055亩。
(二)建设用地变为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类型、数量及分析
本全市建设用地变更为农用地面积有456.7亩,主要类型及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建设用地复垦将废弃的农村居民点和采矿用地整治为耕地,面积399.2亩;二是玉环县开展1:2000比例尺调查,农村居民点打开调查,9.6亩农居点变为农村道路;三是建设用地复垦,47.9亩农村点变为田坎。
本全市无建设用地变为未利用地数据。
(三)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数量与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分析
2009年上级下达给台州市土地利用计划分六个部分:年初奖励指标新增建设用地总量3067亩,其中农用地1570亩,耕地1122亩;切块下达的计划指标建设用地总量为4881亩,其中农用地4437亩,耕地2866亩;切块下达的折抵指标建设用地总量为12373亩,其中农用地11248亩,耕地8704亩;欠发达地区异地搬迁指标建设用地总量为467亩,其中农用地467亩,耕地331亩;12月8日,省追加我市用地计划建设用地总量为5090亩,其中农用地1680亩,耕地620亩;单独选址项目指标新增建设用地5723亩,其中农用地5405亩,耕地4212亩。以上六部分累计,全年用地计划是:建设用地总量为31601亩,其中农用地24807亩,耕地17855亩。
根据变更调查数据,全市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是16939.2亩,其中占用农用地12656.4亩,占用耕地9958.5亩,未超出上级下达的用地计划。分析差距原因,主要是今年我市年底报批项目,在12月31日未得到批复,这部分项目未纳入变更调查。
四、耕地总量平衡、占补平衡及用地计划执行情况分析
(一)耕地总量平衡情况
2009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全市耕地面积净减少2815.9亩,可调整地类面积净减少541.3亩,耕地保有量净减少3357.2亩,而2008年末全市耕地保有量达2956910.8亩,今年年末耕地保有量为2953553.6亩,已达到考核要求。
(二)占补平衡情况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09年全市建设占用耕地9958.5亩,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新增耕7441.3亩,今年全市从市外购入折抵指标3496亩(椒江区从丽水龙泉市买进500亩、椒江区从海盐县购入500亩、路桥区从东阳市购入500亩,温岭市从庆元县购入1546亩,三门县从龙游县购买450亩,以上单位均复函表示实现占补),全市已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三)存在的问题。
1、需要探索变更调查日常工作机制,改变集中在某一时段变更的现状。
2、变更调查耕地占补与实际考核脱节。国土资源部2006年下发的《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明确规定“经依法批准的非农业建设用地,按照补充耕地方案的实施计划需在考核内完成补充耕地义务的,列入耕地占补平衡的考核范围”,历年变更调查数据中未批先建占用耕地也需要补充,耕地占补平衡压力越来越大。
五、2009年标准时点地类数据对比分析
1、耕地基本情况及变化原因分析:
统一时点更新耕地面积为2887822.2亩,比变更调查耕地面积2749243.7亩增加138578.5亩。
耕地增加原因分析:①第二次土地调查重新测算了田坎系数,台州市除临海平原区域和玉环全县外,全部采用新测算的田坎系数,这是导致耕地增加的原因之一;②部分县(市、区)可调整土地变为耕地;③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使较多滩涂、坑塘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田坎被整理成了耕地;农民自主开发的耕地,在历年变更调查中未及时更新,使二调和统一时点更新面积汇总中耕地增加;④2009由于开发、复垦项目导致耕地的增加。
2、园地基本情况及变化原因分析:
统一时点更新园地面积为932196.9亩,比变更调查园地面积1010509.8亩净减少78312.9亩。
园地减少主要原因分析:①由于土地整理,部分园地变为耕地;②部分可调整园地调查为耕地。
3、林地基本情况及变化原因分析:
全市统一时点更新林地面积为7605760.5亩,比变更调查林地面积7489784.4增加115976.1亩。
林地增加主要原因:①自1997年以来,我市每年实行退耕还林,虽然变更时已经变更了部分,但实际还有较大面积未进行统计;②未利用土地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已转化为林地,但一直没有变更,本次调查均作为林地调查;③④将风景旅游区中的成片林地都单独调绘引起增加;⑤由于历年变更调查时未对林地的变更情况进行实地调绘,本次统一时点更新后发现许多原来园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混杂在一起自然成林而变更为有林地,造成有林地增加。
4、草地基本情况及变化原因
全市统一时点更新草地面积为121214.1亩,比变更调查草地面积1196.6亩增加
120017.5亩。草地增加的主要原因:①二调中的草地面积包含了原分类中未利用土地的荒草地;②历年火灾后,部分园地和林地变为了草地,而变更调查一直未变更;③将风
景旅游区、公园等中的成片草地地都单独调绘出来。
5、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变化原因分析
统一时点更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1308031.05亩,变更调查面积为1148352.9亩,增加了159678.15亩。增加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①近几年台州经济发展迅速,城镇、村庄及开发区日渐壮大,这是建设用地增加的最主要原因;②台州采矿、采石等用地的增加也是该类建设用地的一大原因;③二次调查工作开展较细,增加了历年 “批而未用”土地;④农村建设用地存在“少批多占”现象,宅基地是按占地进行审批,但实际占用的土地往往超过审批范围很多。
6、交通运输用地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交通运输用地统一时点更新面积为278907.75亩,变更调查面积为116389.6亩,增加162518.15亩。增加原因分析如下:
①新公路建设,增加了交通运输用地,如诸永高速、台金高速东延段、76省道、82省道等;②台州市近几年大力开展的农村康庄工程导致农村道路面积的增加。
六、有关政策、措施和建议
1、进一步完善土地变更日常工作制度。由于缺乏日常变更机制,在短时候内全面查清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变更情况,工作量大、压力重、出错多,因此变更调查结合建设用地报批和违法用地巡查开展情况,及时做好日常变更登记,做到月清季累。
2、加强业务培训,稳定技术队伍。国土所承担了外业调查的主要任务,而目前全市国土员技术普遍达不到要求,负责调查技术人员的也在不断调动,不利于调查工作的良好运转。建议在保证土地变更调查队伍的稳定性的基础上,通过培训和引进不断提高调查水平。
3、由于变更调查耕地占补平衡与实际工作考核脱节,且部分土地整理、开发、复垦项目已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予以变更,变更调查汇总数据未包含这部分补充的耕地。基于以上两点,建议工作报告中省略耕地占补平衡部分。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三日
第五篇: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
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最为浓郁的“乡愁”。
要注重传统文化发展,在传统文化中融入现代的元素、内涵和表现形式,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传播开来;要注重特色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提高老百姓收入,改善老百姓生活。
通过活态的聚落遗产,挖掘和密切其与村民之间的生产方式、宗教行为、生活习惯、生态理念等文化联系。坚持“保护优先、修缮为主、适度开发”原则,认识古村落遗产保护修缮的“四原”原则: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与原样式。从外形设计、材料与实体、用途与功能、传统技术和管理体制、位置与背景环境、语言与其他非遗等多层面,加强保护工作,确保我国传统村落遗产的真实性。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许多自然村寨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乡间的石板路被水泥覆盖,农民住进了楼房,曾经的吊脚楼越来越少,村民记忆深处的家乡特色正在一点点被现代化设施改变。
古村落是一种文化资本.体现着民族民间创造智慧的村庄,今天仍是被我们忽视的生态资源。中国农耕文明以第一自然为本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形态仍然是适用的,是符合低碳时代现代发展的。村庄,是我们要重视依赖的以自然为本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村落的自然生态与休养生息价值凸显出来。古村落的生态价值及自主的慢生活方式,成为城市望尘莫及的优势,而边疆地区的一些古村寨,更是成为吸引世界瞩目的文化物种稀有之地。
我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然而,长期以来,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郊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的多重挑战和冲击,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破坏。目前,“千村一面、万村一貌”的“特色危机”正成为共性问题,不少传统村落正在遭受“持续性破坏”,甚至濒临消亡。
村落社区传承保持着最本源的民族文化形态,是民族文化活的细胞和基因库,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正是依附在村社文化传统中绵延存活的。它不仅是历史遗存与族群文化记忆生长的土壤,也是适应调节族群当下生存的公共社会。活态文化的村落社区研究,使我们进入了一个文化生态的整体,回到村社的世界,去发现文化的真实存在,去发现村社民众对文化的情感心理和社会需求。
村落是我们最古老的家园。我们的文明最初是在村落里养育成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根性和多样性在村落里。但是长久以来,我们对传统村落这种根性的文化价值认知有限,大部分村落又没有村落志,大量珍贵的传统村落在时代转型中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保护传统村落,不应仅着眼于古建筑的保护,还应保护好包括在这些村落中生活在内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方方面面。为保护好人们的生活形态、劳作方式、民俗、道德与价值取向观念,应该发动村民,热爱自己的家园,认识其中的价值。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能只见物不见人,而是要关注村民的文化权利和经济利益,要让他们拥有尊严和骄傲感。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民生,解决传统村落居民的住房供给,还要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让有识之士共同加入到保护古村落的队伍当中,实现保护机制的多样化。
传统村落有效保护与发掘研究、合理整治、适度开发相结合,以保护促利用、利用强保护。一是传统村落有效保护必须发掘研究遗产和合理整治环境。只有充分发掘、研究好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与自然遗产,才能作为资源利用,才能在合理开发中发挥其历史文化价值和自然景观价值。二是传统村落开发利用是有效保护的具体途径。合理开发利用既要整治传统村落格局风貌等自然遗产,又要保护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更要传承乡土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有序的开发利用,发展乡村文化休闲旅游,让城市居民和旅游者参与其中。
每个古村落是一个自然的社会单元,也是物质与文化的综合体,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完整的古村落应包括民宅建筑、桥梁、庙宇、祠堂、古树、亭台楼阁、古戏台、碑廊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应包括与之密切关联的各种民俗、生产生活、婚丧嫁娶、民间信仰崇拜以及民间神话、民间故事、民间谚语和歌谣等口头的、无形的和民间艺术、民间戏剧、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工艺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解古村落就可以理解中国文化的民族密码和历史细节,读懂古村落就可以读懂民间文化的百科全书。中国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留存在古村落里,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闪烁在古村落里,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散落在古村落里,中国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汇聚在古村落里,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深扎在古村落里。冯骥才先生曾说:中国最大的物质遗产是万里长城,最大的非遗是春节,最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古村落。
村落不完全是一个物质性的景观,更重要的是村落是有灵魂的,她有生产、生活,有她独有的、传承的历史的精神和地域的文化,这种文化往往是大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我有一个想法,想在南方和北方各选一个传统村落,由国家投资,作为实验性试点进行保护。这其中要掌握好几个理念:一方面,保护好传统村落的历史真实性。就是要保持她的原汁原味,要在保持真实性的基础上,提高居住在其中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他们有权力享受现代科技、现代文明所带来的舒适和方便。我们要把现代文明输入村庄,也要给他们带来生活上的改善;另一方面,村民还要有和村落相结合的生产。他们有了生产,才能获得生产的资源,确保过上比较好的生活,只有村民愿意留在村庄里,村庄才能被活态地保护下来。所以,真正保护村庄的不是政府、学者,是村民自己,他们才是保护村庄真正的主人。我们要让他们有保护的自觉,同时,我们要给他们创造好保护的条件。保护的条件就是生活得好,还能持续生产。只有这样,保护和发展才能到根本上去。古村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有自己的外形和内核,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保护古村落,并非是被动地对抗岁月的磨蚀,其中也包含着对古村落人文生命的挖掘与扬弃。因此,对古村落的保护、建设和开发一定要按规律办事,切忌在开发和建设中造成不可补救的破坏,从而使在历史浩劫中幸存的古村落在开发中死去。保护与开发永远是一对矛盾,对古村落是作为文化基因完整地加以保护,还是作为生财之道尽快地开发赚钱,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各级政府应本着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历史的情怀、超前的眼光、长远的规划、持之以恒的决心,积极开展对古村落的保护,既注重对古村落的活态传承,又防止过度的开发,正确地面对历史与现实,正确地处理经济与文化,正确地看待遗产与利益,正确地评判政绩与公益,寻找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两全之策。
在不影响民俗村整体景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开办村落民俗博物馆的方式,将这里最优秀、最稀缺的文化遗产展示给人看。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它的局限性,更不能置众多优秀的、活态的、本身就作为民间生活一部分的原生态文化于不顾,而刻意将那些活态民俗绞杀后制成博物标本。民俗旅游开发的大忌是过多的人为干预,衡量一个民俗村开发得是否成功的一个基本标志,是开发后随着旅游环境的改善原有生态环境保持如何。
凡准备开发旅游的村镇,必须向有关部门,特别是向有关文物部门提出申请,经专家讨论通过后,方可动工。我们认为今后无论是古村古城镇的开发,还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都必须经过有关专家的充分论证,不能由开发商随意动工。在开发这些文化遗产时,也不能简单地以营利为目的,正确的做法是在保护中搞开发,在开发中求保护。村落不是一个人的家园,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的不是个人的“乡愁”,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乡愁”。保护与开发永远是一对矛盾,是把古村落作为文化基因完整地加以保护,还是作为生财之道尽快地开发赚钱,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对古村落的保护、建设和开发一定要按规律办事,切忌在开发和建设中造成不可补救的破坏,使历经浩劫而幸存的古村落在不当开发中消亡。各级政府在古村落保护过程中,应本着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历史的情怀、超前的眼光、长远的规划和持之以恒的决心,注重其文化内涵的活态传承,正确地面对历史与现实,正确地处理经济与文化,正确地看待遗产与利益,正确地评判政绩与公益,寻找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两全之策,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古村落传承保护机制,从而不断增强古村落的魅力和生命力,找回那种“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美好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