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全省中小学图书馆(室)自动化建设进展情况的通报
关于全省中小学图书馆(室)自动化建设进展情况的通报
闽教生供办〔2010〕70号
各设区市教学仪器(教育装备)站: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广上杭、霞浦两县全面实现中小学图书馆四级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加快全省教育信息化进程,8月5日,省教育厅在霞浦召开了全省中小学图书馆(室)自动化建设工作交流会议。会议提出,要依托网图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构建省、市、县、校四级中小学图书馆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动态管理,为全省中小学图书馆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会后,各地教育技术装备部门按照省教育厅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落实县(市、区)中小学图书馆(室)区域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的规划和推进工作。现将各设区市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如下:
莆田市:今年起率先在荔城区、秀屿区、仙游县、湄洲岛北岸四县区实施中小学图书馆管理自动化建设,用1-3年的时间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图书馆分批建成(重点放在2011年)。
三明市:已有大田、宁化、明溪、梅列等四个县(市、区)70多所中小学上报了实施计划。
南平市:着重对顺昌县、光泽县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给予指导,并已将这两个县的计划上报至省教育生供办。
宁德市:争取福安市全部中小学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管理。
福州市:将加快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建设与管理,搭建电子图书信息网络平台工作。列为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正在逐步实施。
龙岩市:拟在上杭县召开市级现场会,推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建设工作。
厦门市:拟先在翔安区部分中小学校进行试推广使用,方案已报区教育文体局,正商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泉州市:拟在鲤城区实施。
漳州市:暂无计划。
希望各地加强中小学图书馆省、市、县、校四级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督促指导县级教育装备部门和学校统一规划,并给予一定投入,以加快中小学图书馆(室)自动化建设进程。我办将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对全县实现中小学图书馆省、市、县、校四级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地区进行配套资金补助,全面推进区域普及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
福建省教育生产供应管理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五日
抄送:杨辉副厅长、刘平副厅长,各设区市教育局,有关县(市、区)教育局。
第二篇:中小学图书馆(室)制度
中小学图书馆馆长岗位职责
一、全面负责图书馆的领导工作及日常管理工作。
二、负责制定图书馆发展规划和计划,决定图书馆业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三、有计划地组织全馆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学习,安排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全体馆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四、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使图书馆业务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和现代化。
五、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员岗位职责
一、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二、积极主动为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提供服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完成书刊资料的采集、分编、上架和借阅工作。
三、努力学习和熟练掌握图书管理业务,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做好图书的分类、编目,新书要及时上架,投入使用,努力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和周转率。
四、做好馆藏书刊的验收、登记、造册工作,保管好各类报纸、期刊、杂志,定期装订成册并编目归档。保持资料完整无损,便于读者查找。
五、做好破旧图书和有重要价值资料的修补、装裱工作,提出馆藏的注销、剔除意见。
六、负责图书排架、整架,做好各类统计、清点与记录工作,图书书标、卡片、登录号、索书号、帐目要清楚、齐垡,做到书账相符。
七、帮助和指导学生借阅图书和查找资料,严格借阅手续,教育学生爱护图书,归还时做到不污损,不丢失,不无故延期。
八、做好图书馆、阅览室的清洁卫生,防火、防盗、防尘、防晒、防虫、防潮等工作。
书库工作人员职责
一、加强书库管理工作,书库应由专人管理,严格防火、防盗、防尘、防晒、防虫、防潮措施。
二、馆藏图书必须加盖馆藏书章,并以种册为单位进行总括登记和个别登记,图书登记册要作为财产帐妥善保管,不得丢失。
三、新到图书应在十天内分类、编目上架,不得积压。未登录的图书不得外借。
四、做好图书的宣传推荐工作,及时介绍新到优秀书刊。
五、认真做好对归还图书的检查,及时进行图书的修补、装订、注销等工作。
资料室工作人员职责
一、加强资料室管理工作,资料室应由专人管理,严格防火、防盗、防尘、防晒、防虫、防潮措施。
二、收订报刊当日盖章、登记、分编,要及时上架、按时整理、装订,做好存放保管工作。
三、按规定时间开馆,搞好室内卫生,保持整洁、美观、安静。
四、对师生服务主动、热情,及时提供所需信息、资料,帮助查询问题或提供线索。
学生阅览室阅览规则
一、学生持阅览证均可进室阅览。本室为开架阅览,每次限阅一本,取书时将阅览证放在原书位置,阅览完毕,将书放回原处,取走阅览证。
二、本室书、刊严禁携出室外,自带书、刊及书包等放在指定场所,不准带入室内。
三、遵守公共秩序,讲究文明礼貌。室内不得大声喧哗、打闹,安静。
四、保持室内清洁,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在室内吃东西。
五、自觉爱护书刊,取放有序,不准任意涂抹、撕页,否则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六、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遵守阅览规则。
七、阅览室按时开放,满足学生阅览需要。
教师阅览室阅览规则
一、凡本校教师、员工持阅览证均可进室阅览。
二、本室为开架阅览,每次限阅二本,阅览完毕,将书放回原处。
三、本室书、刊严禁携出室外,自带书、刊及书包等放在指定场所,不许带入室内。
四、保持室内清洁,不随地吐痰,禁止吸烟。
五、阅览室按时开放,满足教师阅览需要。
学生借阅制度
一、学生凭借书证人室借书。
二、学生每人每次限借两本,限期归还。
三、对借书逾期不还者,视其时间长短,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罚款甚至停止借阅。
四、爱护图书,保持图书的整洁、完好,不准在图书上标点、画线、涂改、撕剪或污损,妥善保管,以免遗失。如有违反,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五、开架图书未办理借阅手续,不能以任何理由将图书携出室外,违者按偷窃处理。
六、要遵守借书规则,否则停止借阅。
教师借阅制度
一、教师凭借书证人室借书、个人物品不准带人。
二、凡本校教职工所借图书及时归还。
三、爱护图书,保持图书的整洁、完好,不准在图书上标点、画线、撕剪或污损,妥善保管,以防遗失。如有违反,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四、本校教职工调出或离校必需按规定还书,方可办理离校手续。
五、要遵守借书规则,否则停止借阅。
书刊赔偿制度
一、书刊资料是公共财产。保护书刊资料的完整是每个师生的责任。师生对所借书刊必须爱护,不得批注、涂画、折角、污损或遗失等。违者,应按本制度赔偿。
二、凡遗失图书、期刊,应购买原书刊赔偿,不能赔偿原书刊的,可参照下述原则予以赔偿:
1.一般书刊按定价或加倍赔偿; 2.使用价值高的图书.按原价3倍赔偿; 3.珍本书或绝版书,按原价5倍及以上赔偿。
三、凡损坏图书、报刊,按损坏程度分别处理:
1.书刊损坏程度轻者,不影响内容完整,按原书刊定价10%赔偿;损坏书刊封面、封底等,赔偿装订费用;
2.损坏程度严重或影响内容完整者,应赔偿原书刊;不能赔偿原书刊时,月按本制度第二条规定赔偿现金。
四、师生借书时如发现图书有破损、缺页等情况,应当场向管理人员提出,否则由借书人负责。
音像阅览室规则
一、音像阅览室应由专人管理,注意防尘、防晒、防火、防盔、防潮。
二、凭音像阅览证,按规定时间进入音像阅览室。
三、经管理人员允许,办理阅览手续方可阅览。
四、保持肃静,不得影响他人。
五、未经允许,不准移动室内一切器材,如有丢失、损坏,应照价赔偿。
六、阅览中发现问题和故障,应及时报告。
七、阅览完毕,做好整理工作,办清手续。
八、注意保持室内卫生。
第三篇: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制度
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制度
一、中小学图书馆(室)是学校书刊情报资料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服务的机构,图书馆(室)必须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提供师生所需的情报资料和教学参考资料等,做好服务工作。
二、图书馆(室)须建立图书总括登记、个别登记和注销登记三种账册,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三、图书分类使用国家标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逐步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图书著录应以国家标准《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为依据,期刊著录应以国家标准《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为依据。
四、图书目录设置以卡片目录为主。图书馆应设有书名目录和分类目录,条件好的馆(室)可增设著者目录,图书室要设书名目录。
五、认真制定书刊资料的选购标准,拒购质量低劣、内容不健康的图书,复本适当。不断丰富藏书品种,提高藏书质量。对于内容陈旧、复本过多,利用率低下和破损严重的图书要定期剔除,及时注销。
六、新书到馆(室)后要及时验收、登记、在及时完成分类、编目、排架等工作,以加速书刊资料的流通。
七、加强图书资料的流通工作,提高资料的利用率。师生借阅图书实行限期限量的办法;工具书、大型丛书只供查阅,一般不予外借。对借书逾期不归还者,损坏、丢失书刊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八、积极向学生介绍、推荐优秀图书和新到书刊,并鼓励学生借阅。有条件的学校可增设优秀读物和新书书柜,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辅导和开展读书活动。积极搞好班级图书角、图书窗(箱)活动。
九、认真做好书刊流通率、读者到馆率等项统计工作。
十、经常保持室内整洁,积极采取措施做好防尘、防火、防潮、防蛀等图书保护工作,并经常对学生进行爱护图书教育。
十一、加强图书馆(室)档案资料建设,按将图书馆(室)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图书,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各种统计表、重大活动资料、教研成果等装订成册,长期保持。
十二、教工调离,学生毕业、退学、转学离校时均须要求还清全部书刊,并交回借书证。否则不予办理离校手续。
第四篇: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以下简称图书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所指的图书馆是指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全日制中小学校的图书馆。
第三条 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
图书馆的基本任务:
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第二章 管理体制和人员
第四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图书馆建设工作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指导教育技术装备机构做好图书馆建设的组织、协调、配备、使用、培训、评估等具体业务工作。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
第五条 图书馆负责人要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中专(含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具有基本的图书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图书馆要设专职管理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编制在本校教职工编制总数内合理确定。
第六条 图书馆专业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奖时,应与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等同看待,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第三章 管理与使用
第七条 图书馆应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的需要广泛采集国内外相关图书资料。
有条件的学校图书馆要积极配备各类电子读物,将有保存价值的馆藏图书制作成电子文档。
第八条 图书资料的配备应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师。图书馆的藏书,应当包括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供师生使用的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书籍和应用型的专业书籍。图书馆藏书应做到结构合理,要按《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例表》配备。
第九条 图书馆藏书量不得低于《图书馆(室)藏书量》的规定标准。各地可结合本地区中小学校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图书复本量标准及增新剔旧(剔除)原则。配备复本量应视学校规模而定。
图书馆每年要剔旧更新图书,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藏书标准的1%。
第十条 图书馆应建立书刊总括登录和个别登录两种帐目。
第十一条 图书应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期刊应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进行分类。
第十二条 图书著录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图书著录规则》)标准;期刊著录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计算机编目按《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进行。
第十三条 实行卡片目录的中学图书馆应设有书名目录和分类目录,条件好的图书馆可增设著者目录。小学图书馆要设书名目录。采用全开架借阅和半开架借阅方式的小学图书馆可不设书名目录。实行计算机管理的图书馆,计算机能够满足师生进行书目检索的,可废止卡片目录。
第十四条 图书馆应以全开架借阅和半开架借阅为主。要开展好外借、阅览、宣传推荐等服务工作,并发挥班级图书角、图书箱的作用。
第十五条 图书馆要配合学科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并开展图书情报教育课、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图书的选择和读书方法以及读书卫生知识等方面的指导。学校应开设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电子阅览指导课,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电子阅读系统。
第十六条 各地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鼓励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经济欠发达地区,要重视和加强乡镇中心图书馆的建设,辐射周边学校,做到资源共享。
第四章 条件保障
第十七条 图书馆应配备书架、阅览桌椅、出纳台、报刊架、书柜、目录柜、文件柜、陈列柜、办公桌椅、装订设备、安全设备等必要的设施、设备,并有计划地配置复印、声像、文献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扫描仪、刻录机、打印机等设备。图书馆要设置藏书室(包括学生借书处)、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有条件的学校可按学科分类设置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电子资料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等。图书馆应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图书馆要重视和加强图书馆与校园网(城域网)的结合,实现网上电子图书资源共享。
第十八条 城市中小学校图书馆建设标准应不低于现行《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的规定,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独立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生均使用面积不低于1.9平方米。
农村中小学校图书馆的规模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参照上述标准制定。图书馆应有良好的避风、换气、采光、照明、防火、防潮、防虫等条件。第十九条 图书馆建设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应在教育经费中按一定比例设立图书专项经费,各地教育图书管理部门要做好统筹安排,组织实施。学校要多渠道筹措图书经费。
提倡和鼓励社会和个人捐助图书馆建设。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参照本规程执行,各地乡镇中小学图书中心的建设参照本规程高标准要求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规程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1991年8月29日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同时废止。
附表一:图书馆(室)藏书量(略)
附表二: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例表(略)
第五篇: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制度
一、中小学图书馆(室)是学校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制度。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
二、图书馆的基本任务是:采集各类文献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三、图书馆应建立书刊总括登录和个别登录,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管理制度《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制度》。
四、图书应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期刊应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进行分类。图书著录符合《普通图书著录规则》,期刊著录符合《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计算机编目按《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进行。
五、认真制定书刊资料的选购标准,拒购质量低劣,内容不健康的书刊,复本适当。不断丰富藏书质量,优化馆藏结构。对于内容陈旧、复本过多,利用率低和破损严重的书刊要及时剔除,及时注销。
六、新书到馆室后,要及时验收、登记、分类、编目、上架,及时外借,加速书刊资料的流通工作。图书实行全开架借阅。
七、积极向学生介绍、推荐优秀书刊和新到书刊。在条件许可下,增设优秀读物和新书专柜。
八、经常保持室内整洁,积极采取措施做好防尘、防火、防潮、防蛀、防盗等工作,对学生进行爱护书刊、公物的教育。
九、教职工调离、学生毕业、退学、转学时,均需还清全部书刊,否则不予办理离校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