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参加全省新批省级开发区政策业务培训的报告
关于参加全省新批省级开发区(园区)
政策业务培训会有关情况的汇报
蠡县商务局局长 张祝军 蠡县发展改革局副局长 齐玉厂
县政府:
2011年8月8日至12日,按照省商务厅要求,县政府选派商务局局长张祝军、发展改革局副局长齐玉厂,赴张北县参加了全省新批省级开发区(园区)政策业务培训会,实地考察了当地开发区建设和城镇建设情况。会上,省商务厅、省编委办、省统计局等省直单位的领导与专家,分别就相关工作进行了讲解,并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培训考察,提高了政策业务水平,加深了相互了解,交流了相关信息,开阔了眼界,开拓了思路,进一步认识到开发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认清了我县在全省所处位臵,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坚定了做大做强我县开发区的信心和决心。
一、省商务厅有关领导发言要点
(一)副厅长史玉强 1.规划要上水平。
2.环境要创一流(十通一平)。
3.招商引资要有新突破(这是开发区的头等大事,全省今年新批63家开发区要在今年9﹒8厦门国际投资洽谈会上集体亮相,集中展
3.做好开发区工作的思路与措施。
(1)请认识自己。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就拥有了“四大平台”(创新平台、提升晋级平台、知名招商平台、法律平台)、18项权利(A、优先安排用地指标;B、增减挂钩,省节余指标优先使用;C、优先列入省重点项目;D、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年度用地指标不足的可申请省预留用地计划;E、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留成比例核定基数,超收部分三年全返;F、区内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G、土地出让、收益金、业务费全额返还;H、区内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I、具有开发区专项奖励资格(1000万元);J、区内可申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K、可建立融资平台,基础设施存量资产、财政历年投入所形成的实物资产可注入融资公司;L、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高新技术发展专项资金、外贸发展资金向开发区倾斜;M、经省政府所属部门审批事项可直接申报;N、区内投资项目由管委会审批、核准、备案;O、投资3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外资项目由管委会审批;P、可扩区,可升级为国家级;Q、可实施一区多园;R、机构编制省已明确,地方配套)。相应义务:各项指标做表率,全省排队。
(2)请推介自己。机遇可能就产生在推介和张扬之中。特别表扬蠡县在省政府批复后第三天即使用省级开发区名义汇报。
(3)请调整自己的思路。当前着重是破解用地难题。农夫找怀表典故。“茫然无措或工作努力却无成效,是否曾静下心来,考虑改变一下你努力的方向。”“人生真正的成功 不在于你凭运
直接投资累计一亿美元。工业聚集区机构编制暂不审批。
三、省国土资源厅领导发言要点
土地利用处副处长刘学工讲解开发区用地管理政策。
(一)管委会无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划拨审批等相关职能,当地政府明文授权的,审批时亦需慎重,每一宗地都要征得政府同意。
(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每年10月31日前由省政府报国土资源部,主要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耕地保有量等内容;土地供应计划,由县政府确定,每年10月31日省厅发布编制下一年计划的通知,主要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结构、布局、存量等内容。
(三)每年11月份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用地指标分配盘子,每年180000亩,连追加最多212200亩。2011年全省用地指标182400亩,省留45%(高速公路40%、一圈一带30%、大项目20%、考核奖励5%),市55%(开发区50%,政府基础设施50%)。
(四)土地闲臵费用按照出让、划拨价格的20%征收。
四、省统计局领导发言要点
外经处副处长何红讲解利用外资统计基础知识及省级以上开发区统计报表。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第二篇:“新农合”政策的情况调研报告
“新农合”政策的情况调研报告
“XX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X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XX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自XX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浦东周南村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笔者的维持一周的调研中,笔者也对“新农合”的影响以及周南村新农合推行过程中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一、调研点选择:、xx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xx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时间安排:、7月21日上午及下午。
2、时间安排上可以按调研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三、目标研究成果
本次实践将走访浦东新区各级街道及镇政府卫生部门的主要领导,深入大部分街道及镇卫生服务中心,采用对社区及乡村医生及就诊市民进行实地采访等方式,系统地了解当地市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状况,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当地的实施情况,力争全面真实地反映当地农村医疗体系的现状并给出建设性意见。
一、农民:实惠与关注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91.2%以上的市民认为,新农合是一项惠民政策,市民从中得到了实惠。目前周南村的新农合参合率已经达到99.3%以上,市民看病能根据医院层级和费用类别得到不同比例的报销,且在社区及乡村卫生室看病实行现场报销,十分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市民的负担。
新农合报销便利现场回传
现场回传
与新农合几乎同时实行的是卫生室“一体化”政策。XX年,每个街道及镇建立起多个农村卫生社区服务站,周南村也对卫生室进行了整改和合并,归市卫生院统一管理,这意味着医疗卫生的更加规范化。不少市民提及,社区服务站距离家里不远,环境非常好,医生态度也很好,为市民就医带来很大方便。
新农合所带来的,更多是市民对自身医疗健康的关注。一位医生向笔者提及,近年来,市民的健康意识在逐步提升,病人看病时会主动提出测量心跳、血压等。市民在农村医疗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正在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这将会给国家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二、基层医院:更多的病源,更少的竞争者
对社区卫生室、街道及镇卫生,新农合给市民带来的实惠意味着医院病患的增加。原先看不起病的一些农民在新农合的帮助下也走进了医院,为医院创收和经营提供更多保障。此外,新农合规定,在越基层的医院看病报销比例越大,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小病也往市医院跑的状况,基层医院的医疗资源得到了更多的利用和开发。
新农合还意味着更少的竞争者。在周南村各地,卫生室实行“一体化”后,个体卫生室(赤脚医生)已经越来越少,尤其受新农合的影响,更多市民选择了能够报销40%药费的村卫生社区服务站。
三、我们的期望
在新农合的施行过程中,还有药价不太明细、医药报销的限制太多比例不高、医生收入较低等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新农合的实施为村医疗卫生的发展的确带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不断增加,新农合将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终能得到解决,我们也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四、是结束,也是开始
今天,笔者已经完成了维持一周的调研。
在这短短的一周里,笔者走访了浦东新区的各级街道和镇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15份医生问卷和近259份市民问卷。短短的7天,有疲劳,有欢笑,有思考,有冲击。本着对村医疗卫生现状和发展产生了许多的认识和思考,也在合作中收获了友谊。
调研结束了,但这正是一个新的开始。
医疗卫生改革,这是一个关系到国民生计的重要方面。然而在政策施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必然或者随机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的挖掘与修正,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而这也是这次实践的主要目的之一。
就这次实践过程中来说,笔者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政策制定与实地发展情况相脱节:
举例来说,体现在药品相关政策和镇卫生院定位的转变上。在前文中也有提到,药品收入是医院的业务收入一大重要,零差价使得这块完全不存在,然而相应地,其配套措施(如补偿机制)并没有跟到位,导致了医院的尴尬处境。另外,镇卫生院也普遍存在基本药品目录很难满足患者医疗需求。对于镇卫生定位向基础公共卫生服务的角色的转变,就其目的来说,是非常合理的,但笔者在调研过程中,也听到了不少
“其他措施没有跟上,转变太早,面对需求量很少”这样的声音。
2.市民缺乏对合作医疗政策的了解:
在对市民的采访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对于这些政策本身并不是非常了解,甚至存在对合作医疗的误解,比如鲜有人知道报销的起付和封顶线、可报销的医疗服务类别等等。这种政策作用对象不了解政策的情况,对于政策的推行和完善是极为不利的,也就是说,他们只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却很少发出自己的声音,作为政策完善的参考依据。
3.基层医疗从业人员待遇有待提高:
这点集中体现在非编制医生。当地的非在编的医生的工资的计算方法为:无基础工资,完全根据业务收入乘以某百分比得到(一些医生的月收入仅在1700余元),没有保险等福利,“工作量大,报酬低”成了很多医生的写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药价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未实施零差价的卫生服务站,并且有人觉得存在药品经新农合报销后还不如原药价便宜的情况)等。
一路走来,笔者看到了一个又一个领导紧锁的眉头和无奈的神情,除了被动地等待市政府优惠和扶持政策的出台,缓解目前紧张的财政经营状况以外,卫生院又该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内寻觅发展之路,改善医院的业务开展情况和管理效率,在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的同时,拓宽收入优化资金运转呢?总结各家医院的经验和尝试,我认为镇医院不能因为资金、人员和设备等各方面的局限就放弃对业务范围的拓展和结构的优化。人民的健康观念和医疗需求是在不断地变化的,作为基层的卫生机构,只有适应老百姓的需要,及时的改善自身的经营状况,才能获得长期发展的活力。比如可以在居民中大力宣传体制检查的重要性,普及以预防为主的科学的健康观念,鼓励或组织居民参与查体工作,既能对该地区民众的健康状况有积极作用,又可以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医院设备的利用率,创造新的利润点。又比如保持医疗技术的提升和更新,调整医疗人员的结构,重点培养特色科室、开展高增收的业务,比如许多医院正准备建设但由于人才队伍不健全而还没实现的中医科,只有加大对重点科室人员的技术培养和业务更新,相应合并和减少一些技术陈旧落后、收入偏低的科室,才能实现人员的最有效配置,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三篇:扶贫战略及政策体系新纲要调研报告
据《**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转发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暨新十年纲要调研工作文件的通知》,**县扶贫办抽调骨干力量组成调研组,于2009年6月1日至8日开展了深入细致、全面的调研工作。**县实施《**县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临的困难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
体系,制定新十年扶贫开发规划已经十分必要。
一、十年扶贫开发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县结合实际,总结扶贫开发经验,按照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在村级扶贫开发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县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2001年以来,我县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把农村产业开发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开发重点,突出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工作,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是扶贫开发投入资金力度加大。2001—2008年的八年,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7356.8万元,投入财政扶贫资金地方配套3743.6万元,投入以工贷赈资金125.00万元,投入小额信贷(有偿)资金1500万元,投入定点帮扶扶贫资金425万元,投入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资金4618万元,总计扶贫开发投入资金17768.4万元。二是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特困户简陋房改造7597户。解决了34560人通路困难,行政村通公路比例由2000年的92%提高到2008年的97.8%。解决了38592人、70276头(只)畜饮水困难,饮水困难人口由2000年的7.93万人下降到4.07万人。解决了9823户用电困难,行政村通电比例由2000年的92%提高到2008年的95.6%。行政村有卫生室比例由2000年的20%提高到2008年的36%。三是农民人均收入增加较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明显。农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14元增加到2008年的4360元,人均财政预算内收入由2000年的55.6元增加到2008年的206.3万元,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451元增加到2008年的1614元。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19.14万人减少到2008年的15.75万人。四是农民科技素质提高,产业增收渠道拓宽。实施农村种养业科技培训114670人次,有20355农村劳力掌握了1-2项种养产业适用技术,他们已成为有技术、能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05年以来,从一般的、简单的、低收入的劳务输出转向经过技能培训的、高收入的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共培训电子、针车、旅游、烹调等专业3600人,向省外输出1600人、省内输出2000人,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人人、稳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引进优良畜种及发展大牲畜10310头(只),种植经济林果46396亩,种植经济作物1348亩,有数十个村形成了“一村一品”产业,涌现出了跑马坪乡马铃薯生产协会、西川乡花椒生产协会、新营盘乡苹果生产技术经济合作协会等“产业协会+农户”的产业开发实体,扶贫产业已成为数千户农户增收的主渠道。五是解决了特困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2001年以来,投入财政专项资金2982万元,采取集中与插花相结合的方法,从海拔2800米以上高寒山区和泥石流滑坡区搬迁出6600人安置到地理、气候较好区域,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解决温饱”的目标,有效地解决了生存无望特困农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二、主要措施及经验
(一)坚持开发式扶贫方式,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把扶贫开发、解决群众温饱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扶贫方针、政策,按照“县负总责、乡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各级党委、政府扶贫目标责任制,层层明确任务,确保扶贫到村到户。成立了县乡两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把县乡各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各级部门共同参与扶贫开发。实行了县级领导联系挂钩到乡,科级领导联系挂钩到村委会,部门联系挂钩到村民小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到户的帮扶制度。
(二)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同时,结合实际制定了《**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县扶贫开发项目管理办法》。实行项目资金封闭运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坚持项目资金的审计、报账制。县、乡、村全面推行了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广泛接受社会监管。
(三)科学规划,群众广泛参与项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地制定规划,一般贫困群体,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了以村委会
为单位《村级扶贫规划》和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整村推进规划》,《规划》一次审批、分批实施;生存环境恶劣的特殊贫困群体,以解决生存无望群众生存和发展问题为目标,制定了易地搬迁扶贫规划;居住茅草房、杈杈房贫困群体,以安居乐业为目标,制定了安居工程规划。始终把农民群众作为扶贫开发主体,广泛调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扶贫政策,传递扶贫信息,使村民了解开发式扶贫,让群众从思想上参与扶贫开发。二是召开村民大会参与选择项目,自下而上编制可操作性强、群众满意、扶贫实效大的项目规划方案。三是给群众参与监督项目权。在规定时限内向村民公示、公告项目建设内容、补助标准、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特邀请村民代表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四是把群众纳为投入主体。通过宣传动员,项目村群众自力更生、自建家园,发挥了扶贫投入主体作用,8年来群众自筹及投工献料折算投入4618万元,占总投资的26.6%。
(四)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整合项目资金。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有效整合各类资金。一是整合扶贫内部各项扶贫资金。易地开发、劳务输出、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安居工程等资金捆绑使用倾斜整村推进村,共整合资金5841万元。二是整合外部门投入,按照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县发改局组建了建设项目资金整合办公室,从水务、交通、电力、林业、畜牧、农业、城建等部门整合到重点村、整村推进村资金累计达9600多万元。
三、目前农村贫困状况
纵向比,我县经济社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横向比,我县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低于全国、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目前,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建设落后仍然是基本县情。2008年底,全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5.75、占全县农村人口的67.6%,农村低收入人口1.76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6%,共有农村扶贫对象17.51万人、占农村人口的75%。农村4.07万人、5.28万头(只)畜饮水困难。4个村委会所在地不通路,4个村委会所在地不通电,625个村民小组不通路,648个村民小组不通电。农村2万余户居住着危房、黄板房。农村还有3.5万人居住在丧失生存条件的高寒山区、泥石流滑坡石山区。中低产田地面积29.1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38.89万亩的75%,农田(地)水利化程度仅为33%。农村广播电视覆盖死角3万余户。步班邮路1003公里。全县每千人口只拥有病床1.57张,58个村委会无医疗卫生室。72个村委会无文化活动室。村小危房230间共18400m2。
四、今后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依据**县目前农村贫困状况实际,今后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此,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建议和意见有以下几点:
(一)实施整乡推进建设,尽快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滞后问题。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滞后是农村致贫的主要原因,不解决这一问题,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是实现不了的。要以整乡推进为平台,整合资源,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解决农村迫切要求的吃水、通路、通电问题。
(二)加快农村产业开发,确保农民增收。
农村产业开发是农民稳定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发展农村产业要采取:一是要以有偿信贷资金帮助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解决农村种养业产品销售问题。二是实施农村产业开发村建设。按“一村一品、户户有产业”的原则,选择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已基本改善的村民小组,每村补助10万元,实施种植、养殖、农产品粗加工的产业开发。
(三)继续实施易地扶贫开发,解决已失去生存条件的特殊贫困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四)把农村危房、黄板房改造列为新十纲要的重要目标任务。
第四篇:卫生院新农合政策执行自查情况自查自纠报告
XXX 卫生院新农合政策执行情况
自查报告
2008年新农合政策实施以来,我院在县卫生局、县合管办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切实维护了我县新农合的健康运行。我院2011门诊补偿2139人次、补偿总金额42655.72元,住院补偿628人次、补偿总金额378945.89元;20121—6月份门诊1870人次、补偿总金额68289.26元,住院补偿734人次、补偿总金额578397.86元;2012年我乡参合人数是53449人,筹资2672450元,参合率为92.2%。根据西纪发(2012)9号文件精神,我院于8月10日召开全体职工会议,并组织相关人员就新农合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自纠,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了合作医疗管理组织和各项规章制度
为了加强对合作医疗的管理,我院成立了合作医疗管理领导小组和合作医疗办公室,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并明确了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对新农合补偿程序、补偿标准、不予补偿的范围、诊疗收费项目标准、药品价格进行长期公示,设立了举报箱、意见薄,接受群众的监督。对全体医护人员及相关财务人员定期进行合作医疗相关政策规定的学习和宣传,确保正确理解执行上级各项有关文件精神及相关规定,切实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全面的医疗服务。
二、严格执行出入院标准
几年来,我院始终坚持首诊医师负责制,各科室及各临床医师决不允许推诿病人,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按照有关规定,严格住院标准,不符合住院条件的参保人员,严禁收住入院,加强身识别,杜绝了冒名顶替入院,同时对不应该出院的病人也不诱导、强制出院。在日常工作中,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加强业务学习,并抽调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了出入院诊断符合率在85%以上。
三、药品及诊疗项目的管理
我院成立了药事管理领导小组,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制度,药品采购全部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省增补药物目录范围内,严禁采购目录外自费药品,并尽量网上采购,自行采购药品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门诊病人按照急性疾病3天量、慢性疾病7天量的原则给药,出院带药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并记录于病历中。按照发改委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开展医疗活动,无自立名目收费现象、无分解收费现象,对于新上的诊疗服务项目及时到发改委物价部门报批。
四、补偿管理
简化补偿程序,合作医疗办公室在门诊和出院时及时给予结报。按照有关规定,对于基金支付必需经院负责人、合作医疗办公室负责人、监管人员签字后由病人本人签字领取,代人员需留存身份证复印件备查。各种补偿资料登记清晰完整,并按照规定分类整理保存于合作医疗办公室。
五、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在自查中,我院以往存在有以下问题:
1、身份识别不严,部分病人来院时未带身份证或户口本,只要在合作医疗管理平台上查出信息就给予收住入院;
2、病历书写不够规范、不及时;
3、存在有不合理用药、过度治疗、超标准收费、不规范收费及串换药品现象现象;
4、存在有挂床现象;
5、部分村级定点医疗机构公示不完整、不及时;
6、部分乡村医生存在有扣押参合人员农合本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我院及时召开职工会议予以通报,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批评,同时制定整改方案:加强身份识别,加强住院管理,一线医生为身份识别第一责任人,在接诊时,如是参保人员应出示合作医疗证及身份证或户口本,或则不予办理入院手续,确保信息录入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医疗文书书写奖惩制度并定期抽检,督促医生及时完成住院病人的文书记录,并及时办理已出院病人;根据新农合用药规定及临床用药指南,合理用药,对于不合理超规范过度用药的医生给予扣发当月绩效工资的20%,对于部分诊疗项目超标准收费的现象,已及时完成信息的对照工作,同时对收费人员、信息管理人员加强培训,熟练掌握各诊疗项目收费标准,对于2012年4、5月份收取的“医疗废物处置费”已安排专人逐户全额退还,对于个别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以目录外药品串换成目录内药品现象,对当事责任人包括医生、药房人员、护理人员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加强学习相关文件、规章制度,同时扣发当月绩效工资和奖金;加强新农合的宣
传和监管力度,定时查房,出院办事执行请假制度,对于无原因不在院患者将不予以补偿;积极协调各乡村医生,对补偿信息、诊疗服务药品收费价格即使完整公示,对于扣押参合人员医疗证的诊室,已经发现,将取消其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总之,为确保广大参合农民享受较好的基本医疗服务,我院将严格执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做好医院的管理工作,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圆满完成参合农民的医疗服务工作。
第五篇:XXX卫生局关于新农合政策落实情况蹲点调研报告
XXX区卫生局
关于新农合办新农合政策落实情况蹲点
调 研 报 告
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区“三提升”活动开展和转变干部作风,结合我局实际情况,为了全面、了解掌握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近年来的实施情况和有关新农合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我从5月4日开始到5月11日深入到新农合办进行蹲点调研,并深入到XX、XXX等9个村,入户142户,走访村卫生室11个,通过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听汇报,查阅资料、和农民交谈、明查暗访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后的运行情况 我区自2008年新农合运行实施以来,经过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的大力宣传、紧密配合和共同努力,使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农合制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农民的参合积极性比较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参合率逐年提高。
2008年参合人数73211人,参合率87.27%。筹资总额742.80万元(含1.6万元利息收入及宣化县转来家庭账户8.085万元),总支出579.43万元,总筹资使用率78.01%;其中,大病统筹基金总额660.74万元,住院补偿3277人次,正常分娩补偿217人次,慢性病大额门诊补偿37人次,支出538.83万元,节余121.91万元(含66万元风险基金),其中住院支出375.41659万元,大病统筹基金使用率81.55%;家庭账户总额82.06万元,门诊补偿17504人,支出40.6万元,节余41.46万元,家庭账户使用率49.5%。补偿1万元以上的79人,封顶21人。受益率为28.73%。08年账户总余额163.37万元。
2009年,我区共有参合农民73664人,参合率91.15%。比上参合人数增加453人。基金筹集金额:农民个人缴费20元,共计1473280元,其中民政资助3131人,金额62620元;区级财政配套12元/人,883968元;市级财政配套12元/人,880000元;省级财政配套16元/人,1180000元;中央财政配套40元/人,2950000元;利息及其他收入14356.27元。筹资总额:738.162477万元。其中纳入家庭账户73.664万元、统筹基金664.498477万元。基金使用情况:全年全区共有26148人次得到新农合补偿,受益率为35.50%,共计补偿资金690.625714万元。其中住院补偿4385人次,补偿资金620.337709万元,人均住院得到补偿1415元;门诊家庭账户补偿21403人次,补偿资金53.637250万元;住院正常分娩261人次,补偿资金14.040755万元;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补偿99人次,补偿资金9.38万元。总基金(按应实际到位数计算)使用率93.56%,统筹基金使用率95.86%。实际补偿比为35.04%。住院率5.96%,乡镇级住院病人占住院人数的54%,转诊率31.31%。
通过两年来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健康,刺激了农民的医疗消费,原来没钱看病、看不起病或放弃治疗的农民能看得起病了,小病及时看,防止进一步发展恶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小病拖,大病扛”的恶性循环,实现了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医院得发展的三赢局面。据调查:我区09年合疗住院人数较08年增长了133%,报销补偿费用较08年增加 111.2万元,参合率较08年上涨了104%。为此,区新农合办被连续两年被市政府评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县区”。
二、我区实施新农合的主要措施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协调配合,措施得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经常深入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和经办机构进行巡视、调研,管委会多次召开调度会,各有关部门大力配合,积极参与。宣传、民政、计生等部门积极配合筹资的宣传发动,财政部门按时足额筹措落实补助资金,各乡镇政府把新农合工作纳入为农民办实事的具体内容,定期研究、部署、督办。卫生计生局、新农合办牢记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要求,力保全区新农合工作稳步推进。
(二)广泛动员,宣传到位。区委、区政府每年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考核目标范畴。实行领导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合作医疗基金征收工作列入镇、村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内容,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责任制,利用召开动员大会、受益群众现身说法、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制作宣传手册、开办宣传专栏、刷写长久性标语、出动宣传车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集中宣传发动,依靠强有力的领导措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概念、特点、重要性、筹资方式、补偿范围、管理办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互助共济意识,转变消费观念,积极参与到新型合作医疗中来。同时,利用简报形式,把所有资金筹集、使用等情况都必须定期向社会公示,保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科学规划,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新农合政策。我区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原则、方法步骤和组织领导、筹资标准、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医疗服务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区新农合共制定下发了《XXXX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管理细则》、《单病种入、出院判定标准》、《门诊慢性病判定标准》、《XXX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管理性配套文件、工作流程、管理制度45条,做到用制度和办法约束和管理各项工作,使工作有序开展,使农民从交钱参加合作医疗到就医、报销的全过程以及经办机构、医疗机构履行职责的行为都有章可循,并根据市合疗办有关新农合政策,因地制宜,及时调查研究,制定调整试点方案,提高广大农民收益率和扩大收益面,保证新农合的规范运行。
(四)严格基金管理,简化补偿程序。把合作医疗基金用好用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基金管理制度。合作医疗办公室对门诊费用和在直补医疗机构住院的参合农民的住院费用,实行医院“先行垫付、现场补偿”直通车补偿办法。区财政设立了合作医疗基金专户,对于直补定点医疗机构垫付的补偿款,经定点医疗机构申报、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审核、卫生局和财政局复核后,由新农合基金专户直接划拨到定点医疗机构单位账户。对在非直补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参合农民,实行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审核结算、逐级公示、财政预拔,管理办公室直接补偿的运行机制。真正做到了新农合管理办公室管帐不管钱,财政局管钱不管帐。
(五)是加强宣传发动,引导农民参合。2年共计印发“致广大农民群众一封信”、“政策问答”、“参合宣传材料”8万余份,由各镇村分发到每家每户,使老百姓了解、掌握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政策;乡村组干部走村入户,做耐心细致的宣传工作,取得了农民的信任,提高了农民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此外,利用媒体宣传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通过典型事例和得到补偿的农民现身说法等,使新农合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三、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在调研中我发现,部分乡镇干部、合疗专干、村干部对参合农民的就医与结算报销程序、基金的补偿模式、医疗费用补偿、门诊慢性病补助等相关政策理解不够透彻,农民群众更是一知半解,不少农民对如何办理住院手续以及定点医院、结报等程序均不了解,影响了参合农民的正常就医和受惠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宣传的不到位,农民群众对 “大病救助,互助共济,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目标的新农合制度的精神实质了解不透,对新农合的补偿期望值过高,特别是在省、市住院治疗的大病患者对目前的补偿水平不够满意,影响了他们参合的积极性。
(二)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落后,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政策规定,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民一级医疗机构,补偿标准高于县级及县外医疗机构,但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差,医生太少,医疗技术不高,服务水平跟不上,农民患病后,难以从乡镇卫生院得到有效的治疗。而且,真正在乡镇卫生院看病的一般都是生活较为困难群众,更需要有方便的辅助设施,姚家房镇几位农民反映:在卫生院住院没饭吃、没水喝,生活很不方便。在XXX镇卫生院,我发现:医院硬件设备缺乏,门诊打“点滴”,只能坐在硬面椅子上进行,农民的医疗需求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少,农民的就医选择权受到一定限制。据我掌握情况至今没有建成区级二级以上医院,定点医院设在市XXX医院,就医门槛较高,随着现在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疾病的需求,且我区交通便利,当地参合农民常因疾病而选择市区内医院医治。但由于市区内医院报销补偿低,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参合的积极性,使参合患者认为择院就医没有自主权,影响新农合工作的健康运行。
(四)医药费用较高,服务态度有待提高。据调查:不少农民反映区定点医疗机构未能严格执行《实施方案》和《协议书》的相关规定,存在着不合理收治、检查、用药、收费现象。医药费普遍高,区新农合办没有任何控制能力。一些医生使用自费项目和药品未尽到告知义务,并贪图谋利而将新农合患者转往非定点医院救治,造成农民的医疗费用报销率低,获得赔付少或根本得不到应有的补偿。
三、对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参合率。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以及各种宣传形式,如:利用宣传车、宣传月、一封信、咨询电话等进行广泛宣传。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宣传。必要时可在学校学生中进行专题宣传。尤其要注意突出宣传“大病救助、互助共济”、“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新农合精神,以免农民群众对新农合期望过高而产生负面影响。对报销程序、比例、惠及面、入、出、转院办理等各个方面都要宣传到位,要加大对村镇、村干部的培训,使之精通相关业务。要用农民看病报销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使群众充分了解住院、结报等各项程序和优惠条件,从而提高参合的积极性。如果年底有结余资金,应在未得补偿农户中,选一人免费予以体检,以扩大影响,保证农民群众参合积极性不受影响。
(二)逐步扩大定点医疗机构,方便农民群众就医。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与管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外出务工人员相同标准报销。要认真研究偏远分散、交通不便的村级医疗室的设臵问题(如XXXX镇有些村没有设臵卫生室),要从方便农民就医出发,尽可能达到“一村一室”的要求,真正做“小病不出村”,尽快实现“全覆盖”,扩大政策的“惠及面”。区卫生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增加人们对医院的信任度,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快区级医院建设,实行定点医院竞争机制。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要熟练掌握用药目录,履行用药告知义务,让农民群众对医疗知情,做到用药合理、经济。要充分尊重和指导农民群众的入、出、转院需求,既要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又要适时放行,千万不可延误大病救治时机。要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实行价格公示,加大农民群众的监督力度,切实解决药价虚高问题。
(三)合理确定补助标准。科学制定起付线、封顶线和报销比例,使基金既不沉淀过多,也不出现透支。乡镇卫生院起付线要降低,从调研情况看建议我区在乡镇卫生院应进一步降低为宜;外出务工者的就诊的患者和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费用均高,为了真正体现“大病救助”精神,建议报销比例适当上调,封顶线适当提高幅度。另外,由于农民群众大多数医疗费用都发生在门诊上,有的农户一年门诊费用多达好几千元,也有些农户在接受可住可不住院的医疗时,为了报销补助也存在扛着住院的现象,建议加大对大额门诊费用及重病前期门诊费用的统筹管理,以引导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真正体现大病救助,扩大覆盖面,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同时,区新农合办要建立和加强基金予警机制,确保基金安全。
(四)简化报销手续,方便农民报销。报销手续烦琐、时间拖得长,是农民反映较突出的问题。要提高工作效率,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前提下,经新农合办虽已预拨部分周转资金到乡镇卫生院,应加强直通车监管,真正使患者出院时就能及时得到报销。建议在时机成熟后,各级能在看病交费的同时就报销,外地已开始这样做,我们要认真学习,适时实施。医院结报员在病人出院时要告知大概报销的工作日和报销比例,让农民做到心中有数。
(五)加大投入,切实改善乡村医疗条件,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群众对乡村医疗要求愈来愈高,特别是医疗服务水平。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每年要安排一定的经费,对医护人员实施定期强化培训,开展职称评定,严格考核。要改善医疗设施和服务设施,尤其是乡镇医院,要增添必要的医疗设备和陪护设施。
目前,我区新农合工作进展顺利并稳步推进,规范管理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基金运转安全,制度运行平稳,农村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率明显改善,医药负担有所减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XXX区卫生计生局 二○一○五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