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储蓄卡被盗刷案例分析
“储蓄卡被盗刷,判银行赔偿”
给金融机构敲响警钟
2012年5月9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湖北法院民事(民生案件)审判工作蓝皮书”,将胡某与A银行储蓄存款合同纠纷等十宗案件作为“2011年度十大典型民生案例”进行发布,其中“储蓄卡被盗刷,银行承担赔偿责任”的终审判决,给金融机构敲响了警钟。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将该案件作为人民法院“指导案例”下发,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必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将对金融机构如何应对银行卡业务风险提出新的挑战。为此,笔者以此案例对金融机构如何防范银行卡业务的风险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供一线工作人员参考。【案例简述】 2009年7月,胡某在A银行下属的某储蓄所开户,获取了储蓄卡,胡某与A银行形成了储蓄存款合同关系。至2010年6月23日13时38分23秒,胡某储蓄卡内存款余额为46206.25元。从2010年6月25日20时31分36秒至21时零6秒止,胡某储蓄卡内的存款被他人分11次在武汉市二桥邮政储蓄所(交易局号为420101512)的某ATM柜员机上盗取、盗转46000元,被扣收手续费162元,共计46162元。胡某于2010年6月27日向仙桃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报案,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至今未能抓获犯罪嫌疑人,存款分文未追回。因与A银行协商未果,胡某遂提起诉讼,请求判令A银行赔偿存款本金46162元及利息损失,并承担诉讼费用。法院审理认为,从胡某提供的储蓄卡、储蓄卡存款支取明细表及法院依职权从公安局经侦大队调取的报案记录、监控摄像资料复制光盘等,已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足以认定胡某的存款被他人盗取的事实。A银行认为胡某可能存在出借、遗失储蓄卡的行为,在该银行的存款亦可能是其自己或委托他人支取,但却未能举证证明,对此,该银行依法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故判决A银行支付胡某存款本金及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活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案例来自: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法院‹2011›仙民二初字第279号民事判决书,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2011›汉民二终字第58号民事判决书)【焦点实录】 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案例中争议的焦点问题主要是: 1.胡某的存款被支取的原因
A银行认为:胡某的存款可能因出借、遗失储蓄卡被支取,亦可能是自己委托他人支取。
胡某认为:储蓄卡一直随身携带,其存款系被他人支取。
法院审理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本案中,2010年6月25日晚胡某的存款在武汉被他人支取时,胡某为证明其主张的储蓄卡内存款被盗取的事实,已向原审法院提供了其在A银行办理的储蓄卡、储蓄卡存款支取明细表、仙桃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对胡某的询问笔录等证据,上述证据连同原审法院从仙桃市公安局经侦大队调取的A银行向仙桃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提交的监控摄像资料复制光盘,已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足以认定胡某的存款被他人盗取的事实。且结合在同一时期内A银行有数名客户储蓄卡上的存款被盗取的事实,可进一步证明胡某的存款被他人盗取的事实。A银行上诉认为胡某可能出借、遗失储蓄卡的行为,在A银行的存款亦可能是自己委托他人支取,但却未能举证证明,对此,A银行依法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2.胡某是否存在过错及A银行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A银行认为:被支取的储蓄卡有可能是胡某的原卡,且胡某自己泄露密码。胡某保管储蓄卡和密码不善,存在过错,A银行不应承担责任。
胡某认为:本人不存在过错,A银行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中,胡某向原审法院提供了原始卡,且A银行在向仙桃市银监办和公安机关提交的“关于客户被盗取的情况汇报”材料中亦认可胡某的储蓄卡被复制,在认同胡某的存款被他人盗取的情形下,可推定取款人支取胡某储蓄卡内的存款使用的是伪造的储蓄卡。A银行主张胡某的存款被支取,系胡某本人对银行密码保管不善所致,因未提供证据证实,故该主张依法不能成立,胡某并不存在过错。《商业银行法》第六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侵犯。商业银行负有保障存款人存款安全的义务。本案中,胡某存款被盗取系因A银行未建立安全的监控体系,防范措施不当,存在安全隐患所致。A银行未尽到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义务,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理链接】 1.案件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银行储蓄卡密码被泄露导致存款被他人骗取引起的储蓄存款合同纠纷应否作为民事案件受理问题的批复》(法释[2005]7号,以下简称《批复》)规定“因银行储蓄卡密码被泄露,他人伪造银行储蓄卡骗取存款人银行存款,存款人依其与银行订立的储蓄合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虽然储蓄卡密码被泄露,他人伪造储蓄卡而盗取储户存款,其中已涉及刑事犯罪,但存款人依据存款合同主张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其理由:第一,当事人是基于民事关系提起的诉讼,起诉本身符合民事诉讼法有关民事案件受理的有关规定。储蓄存款合同是存款人与银行签订的民事合同,并不因为刑事犯罪的存在,而导致储蓄存款合同的消灭。第二,当事人请求银行支付存款与储户存款被盗取是两个独立的法律事实。储户存款被盗取的事实可以作为刑事案件处理,存款人请求银行支付存款是以存款合同存在为基础的民事诉讼,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处理。储户存款被盗取只能是银行对抗存款人支付请求的事由,而不是否认存款人与银行之间存款合同关系的事由。第三,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民事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也是根据经济犯罪与经济行为是否属于同一法律事实来判断是刑事案件或者是民事案件,而不是只要涉及刑事犯罪就不再作为民事案件处理,其目的就在于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民事权益。
2.合同认定。在合同体系中,尽管储蓄合同未被规定在合同法当中,但作为合同这一抽象概念的表达,必须遵循合同法的一般规定,即合同的订立、生效等一般规定仍适用于储蓄合同。储蓄合同作为合同的特殊表现形式,受《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和第六十条第一款“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的约束。实务中,储蓄机构开具的存单、存折(卡)或其他储蓄凭证均为储蓄合同的表现形式,证明存款人与储蓄机构之间存在着储蓄合同关系。储蓄合同的成立是储蓄合同得以运作的基本前提,储蓄合同成立后,当事人能据此享有自已的权利,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义务它是判断储蓄合同有效与否,是否妥当履行,当事人是要承担违约责任的前提。
3.违约责任。《商业银行法》第六条“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犯”和第三十三条“商业银行应当保证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支付,不得拖延、拒绝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及《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的规定,均是对金融机构在储蓄合同履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律责任和义务的约束。
【案外异议】 虽然本案随着二审终审判决文书的生效,胡某的权益被依法保护,A银行的赔偿责任被依法认定,并限期履行。但笔者仍对该案的审理、事实认定、终审判决持不同意见。本案基于储蓄存款合同纠纷提起民事诉讼,但当事人的诉求能否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作为相关联的重要问题,《批复》及相关法律并未规定。笔者认为,不能认为人民法院可以受理的案件,即推定存款人支付存款的请求就应当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从已公开的法律文书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该案的审判结果,与主审法官的认知错误有关:一是将胡某单方面向公安机关的报案陈述及取款经过作为存款被盗取事实认定。根据民事诉讼的一般规则,存款人请求支付存款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据。金融机构拒不支付存款的应当有相应的理由并提供证据。而其中,存款被他人盗取这一事实将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法院应审查的内容。在“盗取人”未抓获前不可能排除胡某制造了“贼喊捉贼”的假象,存在瑕疵。该“证据”被作为案件审判的主要证据使用,法官有“主观臆断”之嫌。二是混淆了储蓄机构管理储蓄货币与储户管理储蓄卡和密码的功能概念。储蓄合同的形成,从实质上说,就是储户将货币资金的使用权以特定方式,委托给储蓄机构保管,储蓄机构出具纸质债权凭证:存单(折)或电子债权凭证:储蓄卡,由储户收妥使用。开办储蓄卡业务的储户必须在办理开户业务的同时,设置“电子签名”—密码(注:储户所预留密码,金融机构的电脑系统仅有记忆功能,却无查询功能)。在储蓄合同成立后,金融机构所管理的是理论上的货币,所担负的责任是确保储户账务往来清晰、存取款(汇划)业务方便快捷、正确无误。储户存款随着储户凭密码使用储蓄卡办理柜台取现或转账、ATM机取现或转账、POS机刷卡消费等业务而发生变化。而这一切业务的办理在某一限定额度内,仅需使用者持卡、凭密,无需核对使用者的有效身份证。卡、密配对,缺一不可。但是,案例中,主审法官忽略了储户对储蓄卡、密码的管理责任,而人为夸大金融机构开发应用的储蓄卡的防复制功能,储蓄卡被使用时金融机构的监控义务,是否存在偏袒之嫌呢?三是责任推定有失偏颇。本案中,关键的问题是存款被他人盗取应归责于A银行一方还是胡某一方。通常他人利用储蓄卡盗取存款应当具备两个条件:储蓄卡和储蓄卡的密码。储蓄卡的密码泄露可能是一方的过错,也可能是双方的过错,也可能是双方均无过错。如在网络上进行交易时,被他人窃取密码,到底是谁的过错就应当根据有关事实来判断。又如,犯罪分子在他行ATM机(或POS机)上偷装摄像头以窃取储蓄卡密码和读卡器复制储蓄卡信息,此时储蓄卡开户银行是否有过错,也是有待商榷的事实。同时,关于银行卡的伪造,通常情况下,银行是无法防范的。而本案主审法官以《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以缺乏相互印证的证据材料和A银行无法提供证明材料为由,即推定A银行承担赔偿责任有失公允。
【防范措施】 面对本案例以“指导案例”下发,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笔者认为金融机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防范卡业务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首先,完善储蓄卡(银行卡)业务合同文本内容。储户在办理银行卡业务开户时均需填制一式三联式的“**银行卡申请表”,在第三联:客户留存联的反面均印制有“**银行卡章程”,建议在章程的“银行卡使用”条款中包含“银行卡仅供持卡人本人在金融机构柜台和专用设备上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防止银行卡信息被非金融机构专业设备读取和复制。凡因出租、转借和复制造成的资金损失由持卡人承担”和“银行卡凭密码使用,持卡人对密码要严格保密,不得向他人透露,因持卡人不慎泄露密码,导致银行卡被他人盗取而造成的资金损失,由持卡人负责”来规避金融机构因持卡人使用不慎导致储蓄卡信息被恶意读取、复制和密码泄露导致存款人存款损失后的诉讼赔偿责任。
其次,履行使用银行卡风险告知义务和传授风险防范技能。一是金融机构要免费开通储户存款账户资金变动手机短信提示服务,让储户随时掌握存款账户信息,在第一时间报案或止付账户资金,最大限度减少资金损失。二是向储户传授在使用银行卡过程中如何防范和识别如犯罪分子在ATM机上偷装摄像头窃取储蓄卡密码、在POS机刷卡时信息被复制等风险防范技能。三是向储蓄卡用户告知银行24小时服务电话,并建议熟记存款卡号,以便及时办理口头挂失手续。在办理开户手续时详细解读“**银行卡章程”内容,履行告知义务,增强持卡人的风险防范意识。
第二篇:工行储蓄卡刷星和工行信用卡提额
工行储蓄卡刷星和工行信用卡提额
工商银行刷星所需资料: 1,工商银行储蓄卡
2,卡的U 盾 3,工商银行储蓄卡和U盾的密码 4,身份证复印件
5,卡内金额不要超过10元
6,先款后刷 不诚勿扰!这个月刷保下个月出星!不出全额退款!
工商信用卡提额所需资料: 1,工商银行信用卡 2,工商银行信用卡卡密 3,手机开通工商信用卡的手机卡 4,手机登陆查询密码 5,为了客户资金安全,提额信用卡建议刷爆 6,信用卡归属地 7,身份证原件
8,可以从1000逐步分月提到100万!9,先提后付款 让客户100%放心!
可以提工行、光大、浦发、兴业、农业、民生等行额度,手续同工行一样。
第三篇:银行卡是怎样被盗刷的
作案手法:建个人“大数据”匹配
办案民警介绍,网上盗刷与传统的克隆银行卡盗刷最大的区别在于,网上盗刷是非接触式的,不需要银行卡,只需要获得你的账户信息,完全发生在虚拟的空间中,甚至案犯之间都彼此从未见面。
他们的作案手法,一般都是从网上搜索开始,收集或者盗取个人的相关信息,比如邮箱、身份证、家庭住址、手机号、QQ号、注册资料等,再通过自己编写的软件将这些信息进行匹配,组成数据库,这就形成了黑客的“大数据”。
“只要你上网,你就有可能在网上留下你的相关信息,而黑客所做的就是将你的这些信息关联起来。”办案民警介绍,分析你在互联网上的轨迹,对各种各样的数据进行匹配,一旦匹配成功,就有可能获得你的银行账户信息。
“四大件”:身份证卡密码手机号
据介绍,黑客所需要的最关键的四大信息称为“四大件”:身份证、银行卡、密码、手机号。找到“四大件”后,一般有三种方式突破你的账户信息。
第一种是不需要输入验证码的小额支付,比如电话充值,Q币消费。
第二种是定点发送木马,绕开验证码。犯罪分子针对你的手机定点发送带有链接的木马短信,欺骗你去点击,一旦手机中了木马,你的手机便会被犯罪分子屏蔽,你收到的验证码也会直接转移到犯罪分子的手机上去。
第三种是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漏洞,修改支付方式,窃取绑定的银行卡信息,“越便捷的支付风险越大”。
还有一种则是诈骗,伪装成银行工作人员骗你说提高信用卡的额度,要你去办一张新的银行卡,在里面存一笔钱,但要求绑定在犯罪分子的手机号,从而获取验证码,“这种情况发案很多。”
防黑指南:提升密码严防“木马”
省公安厅负责该案的经侦专家给出了防范黑客“四招”:
1.网银支付密码要“独一无二”。黑客会根据你的相关个人信息进行不断匹配“尝试”,比如尝试你的邮箱密码,QQ密码,其他账号登录密码,手机号,生日等,在数据库中不断碰撞尝试,称之为“碰库”。一旦“碰撞上”了,网银就失守了。同时,密码设定不要太简单。
2.切记不要随便点来历不明的链接,以防止中“木马”,手机、电脑最好安装杀毒软件(使用苹果手机最好不要越狱)。
3.网上注册的个人信息不要太详细,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4.针对网络盗刷这种非接触式犯罪,最好形成“信用卡消费,借记卡理财”的观念。“因为信用卡是有额度的,即便有损失,也是有限的,而借记卡理论上是无限的,尽量不要用来网上支付消费。”
第四篇:信用卡被盗刷银行真会承担
信用卡被盗刷银行真会承担
银行只赔偿未设密码用户
最近几天,不少人都在讨论信用卡被盗刷的事情,有自称银行内部人士的网友在专业理财论坛上发帖爆料,称信用卡不设密码其实更安全。
银行方面确实有为保障信用卡刷卡安全,多数银行提供了失卡保障服务。若卡片遗失,持卡人在第一时间向银行申请挂失,则银行对持卡人在挂失前一定时间内因被人盗刷信用卡而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目前银行提供的失卡保障大多为48小时,也就是说,银行对持卡人在挂失前48小时内因被人盗刷信用卡而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而卡的说明书写到:如果设置密码,那么凡使用密码进行的交易,均视为持卡人本人所为,银行不承担任何责任,而如果是签名的,银行会要求商家承担一定的责任。
有网友爆料说广发银行的信用卡用签名更安全,是否真是这样?广发银行杭州分行的一位理财师说他自己的银行信用卡中一张设了密码,一张没有设。那你是不是觉得不设密码更安全呢?这位理财师同样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各家银行虽然规定不一样,理论上讲确实是不设密码对客户而言更有利,但在实际生活中,一般还是建议客户设密码的。”他分析说,除了大环境以外,有密码和没密码被盗刷的几率也明显不同,前者肯定要小很多。
“这就好比说讨论坐汽车危险还是坐飞机危险,虽然后者的危险性更大,可是从概率上讲后者发生的几率要小很多。”中信银行杭州分行的一位理财师明确表示,在国内肯定还是设密码好。“以前有阵子我也是没设密码,可每次出去消费都要被问密码,后来我觉得还是要适应传统习惯,就设了密码。”很多人在谈论这件事情时都喜欢说国外是怎么怎么样,但是国内外消费环境也存在巨大差异,信用卡被盗刷后国内外索赔的成本也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对于国内的信用卡客户来说肯定还是设置密码更好。
农业银行省分行营业部财富中心的理财师告诉记者,从他掌握的情况看,90%以上的信用卡客户都是使用密码的,而多数理财师也是建议客户设置密码的。“确实有部分银行工作人员没设密码,但肯定是少数。”他说,其实无论是否设置密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才是防止被盗刷的最好办法。凭密码交易的持卡人需注意用卡时,尽量用手掩盖密码器,防止密码泄露。而使用无密码信用卡的持卡人,也应该进行多重防护,如短信提醒、交易金额限制等,并选择一些有失卡保障和异常交易监控的银行信用卡。
第五篇:信用卡被盗刷应怎样处理
信用卡被盗刷应怎样处理
常刷信用卡的朋友知道,信用卡被盗刷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那么,发现信用卡被盗刷后怎样处理呢?
1、挂失。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发现自己信用卡被盗刷,首先要做的第一步是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进行挂失。
2、到ATM机上查款。挂失以后,可不必先补卡,而是到离自己最近的ATM机上了解,自己的信用卡余额,同时,这还是后期证明卡片在你身上和你所处位置最有利的证据,因为银行可以调取你的查询记录及录像,能证明你在那一刻不在案发地,并且卡片也在身上。
3、要求银行给予重要文件。找到一处有传真机的地点,用传真机电话再次拨打客服电话,要求客服帮你传真两张重要文件。“账务查询申明书”和“非本人交易附加说明”。
4、报案。通常到普通警局报案他们不会受理,还会互相推诿。卡主可直接到卡片申请的城市发卡中心所属的JC局进行报案,如果你不清楚所属片区可以致电客服要求他给你提供所属地。报案的目的是帮你在银行的拒付申请过程中增加证据,增大拒付申请成功的可能性。
5、要求警局立案,并给予回执单。携警局给的回执单到发卡中心要求调查。